猪场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13:10:11

猪场实训总结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动物繁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根据“动物繁殖”课程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以工作岗位为核心,企业要求为导向,让学生不仅具备繁殖岗位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培养能够独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具有宽口径和较强专业素养,可以和企业零距离接轨的技术型人才。本文通过岗位设计要求进行了课程的设计,并以课程设计为基础探讨实训基地的特色化建设。

【关键词】

畜牧兽医;动物繁殖;实训基地

动物繁殖是主要研究动物繁殖生理,满足家畜繁殖工岗位要求,通过学习繁殖技术改良品种,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满足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任务。基于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职业性和岗位性为目标人才,所以在课程设计上以满足岗位任务要求进行设计,培养就业前的职业能力,以实训基地为实训场地,让学生参与猪的生产、管理,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相互对接的形式,为企业输送人才。

一、课程设计

“动物繁殖”课程设计的理念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所需的人才需求。课程设计本着教学环节与生产岗位相吻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以繁殖基本知识为基础,关键技术为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围绕着猪场采精员、品质鉴定工、配种员、接产员、各功能区技术员等工作岗位,课程内容上设计种公畜的选择,公猪的调教和采精;围绕着品质鉴定工,课程内容上设计了稀释液的配制,的稀释,的密度检查,畸形率检查,的保存与运输;对于配种员的岗位,设计了母猪的鉴定与配种,种母畜的选择等;接产员设计了母猪的妊娠诊断,母猪的接产助产及新生仔猪的护理,母猪舍的体况管理(BCS),育成育肥舍的体尺测量,种畜留种的标准与选择等课程。并结合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实际,将疫苗免疫程序,生物安全,以及各个生产单元的饲养管理流程融入课程的实训中。

二、课程目标

通过实训基地与教学合作,融合并带动繁殖专业的人才培养,推动动物繁殖专业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等基地,健全实训合作办学相关制度和激励政策,激发学院办学活动。“动物繁殖”的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繁殖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鉴定、人工授精、妊娠诊断、分娩与助产等繁殖技术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各畜禽养殖场、育种场及相关部门繁殖工的岗位需求。

三、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方法,教师通过网络学术平台查找动物繁殖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方法及研究成果,补充到教案中去,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了解国内外动物繁殖专业的研究动向,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通过收集相关的动物繁殖实际操作的教学视频,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演示实验操作流程,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学习有很实际的价值。注重网站建设,网站建设是信息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建设,其中包括对课程简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新闻动态、远程链接、实践教学和在线答疑等模块。其中“远程链接”可以直接和实训基地链接,在上课的同时就能让上课的学生和实训基地的内容直接链接,学生和老师可以直接对话,实现现场交流的高效率教学效果。“新闻动态”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动物繁殖知识动态。“在线答疑”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即讯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自我学习。

四、课程实施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理论学习后,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实训基地实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中学”,在各个岗位中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重点是母畜的鉴定与输精方法;公畜的采精方法及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方法;母畜妊娠诊断的方法;种畜的选留与改良方法。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现有的“填鸭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以往的教师在教授实验课程时,总是先讲解试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等,改革后教师针对试验先设计试验要求,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再审查学生方案的可行性,若方案通过,学生则按照方案要求来操作。如以“猪的颗粒冻精”为例,教师只对颗粒冻精解冻后的成活率达标作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试验过程,要求最后结果能够达到教师的要求。实验结果不达标,则要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训基地的教学以“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课程实施,要求学生按岗位分组,按照养殖场的规定作息时间,完成填写实训记录,使学生能够学到企业所要求的技术,经过训练学生能够毕业后在养殖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实现“零距离”就业。如在教学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猪的人工授精,品质检查,手握法采精,鉴定与妊娠诊断,实现教学与实际生产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基地的多功能作用,积极接纳毕业生实习,将基地建成“教学的课堂、实习的车间”。

五、实习成绩的评分标准

实习期间的成绩不仅要查看学生个人的实习报告,还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实结,以小组长实习汇报的形式给予评价分数。在实习之前将学生分好小组,并设小组长。根据各组在实习期间的动手能力、实习报告认真程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指标综合评价。通过分组制评定成绩,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投资兴建的产学研及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位于泰州市农业开发区内,总占地面积1km2。示范园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保持了里下河地区风光特色,遵循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律,以牧为主,农林牧渔相得益彰。产学研区由种猪、水禽、宠物这三大产业组成。养猪教学实训主要集中于部级姜曲海种猪场完成,该猪场是江苏省首批农业资源保种场之一,2008年由农业部正式授牌,成为首批部级种质资源保种场。目前种猪场有专兼职人员21人,硕士、博士构成的专家顾问5名。学生在猪场顶岗实训一个月,在学习过程中,指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中,有目的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种猪场主要承担姜曲海猪的保种和优质瘦肉猪研发工作。猪场采用全封闭、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模式,生产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成内设采精室、品质检查室。这两个实训室可以让学生完成公猪的采精,品质的检查,的分装,的稀释,的保存与运输工作。猪场设有母猪舍、产房、配种舍、公猪舍、保育育肥舍、公猪运动场、种猪性能测定站等设施。在配种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母猪期的生理特征的识别、最佳配种时机的判断、传统的子宫颈人工授精、最新的子宫内深度人工授精、初期妊娠诊断的判定等操作;在母猪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母猪妊娠各个阶段的体况进行饲料调节,以及妊娠阶段不同时期的疫苗接种工作。在产房内对产后母猪以及哺乳仔猪的各项管理操作,包括母猪产后的饲料渐进性的加量饲养管理方法,母猪分娩时的各种助产手段,新生仔猪的看护管理,以及产房内母猪以及仔猪的疫苗接种方法以及正确操作。在公猪舍内可以完成种公畜的选择、饲养、护理调教、采精等工作。在保育舍进行断奶仔猪期减少应激反应的各项管理操作以及防疫流程。在育成/育肥舍进行种猪的体尺测量,种畜留种标准的培训。

七、实训课程的建设

示范园作为教学实训基地,承担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学生在养殖场定岗实习期间,在学习过程中,指定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讲师和技术导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握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当中手把手教会学生养殖技术,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零距离就业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专业建设标准制定工作为抓手,不断深化“工学研融合”“双元一体化”“现代学徒制”“前店后校”为主体的多样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作者:陈静波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响英,等.农业高职院校“动物繁殖”课程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职业通讯,2014,(3):64-67.

[2]周建强,等.改革“家禽生产技术”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58-60.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徐 毅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给予较大力度的扶持,畜牧业迅速发展,对畜牧业人才的需求也剧增。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其适应性较广,且学生就业率高,因此培养大量的实用型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畜牧兽医专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进而从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双师型”师资、改善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已经成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这方面的高端科技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非常缺乏,农民的素质也不高,这些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职业教育正在走向新的崛起,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但种种原因导致发展中仍存在着问题,职业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依然面临就业难、升学难、生源减少的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就必须深入分析现在中职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应时有效的改革措施,力求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畜牧兽医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1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不当、课程内容陈旧与重复交叉、课程名称不能体现职教特色等方面。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畜禽生产与畜禽疾病防治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及宠物驯养与保健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1.2 教材部分内容过于精细,不够实用

比如《家畜解剖生理学》中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多糖等组成,物质转运形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这些内容对于中职生来说就过于精、过于细了,他们不可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就算勉强记住了,在现实工作中也用的很少。但很多中职学校的教材却包含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老师也安排了很多课时去讲授这些过精、过细的内容,结果是学生听不明白、听不进去,白白浪费了时间。

1.3 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理论讲授多,实践操作少

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种田”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多数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实操课比例一直偏低,如某中职学校的家畜病理学的教学,一共安排了80个课时,但很多教师把这80个课时几乎都用在理论的讲授上了,用来实操的不超过10个课时,结果学生只记住了一些概念,却没有真正的认识和掌握。

1.4 师资专业技能尚不能满足专业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我校的专业课教师虽然都是毕业于高等院校,但专业理论水平不足以适应当前畜牧兽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实践的少,教学上难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兽医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

2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2.1构建“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及其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目标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整合课程,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与逻辑设计思路,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畜牧兽医行业主要岗位的生产流程为主线,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即专业核心课程加专业拓展课程两段式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邀请相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来校举办座谈会,讨论确定专业方向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认真研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培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以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加以设计,避免以“知识”代替“能力”设计课程的倾向。专业拓展课程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扩充,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与就业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有利于学生职业、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2.2 根据中职教育的目标改革原有的教材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其所使用的教材必须具备新、实、变的特点。其中,“新”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及时纠正传统教材中滞后性和理论验证性问题,与生产第一线的最新技术保持高度同步,且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实”指的是教材不仅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必须与企业、单位目前或将要使用的设备、技术相关联,不过也要注意避免过分超前技能的出现;“变”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应处于变化状态,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使学生所学技能有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另外,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自行编制教材,比如阉鸡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都是社会上比较需要的,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专门编写这方面的教材。

2.3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历来是广大教职员工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传统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大多采用挂图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手法单一,还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科技水平的进步让网络互动系统、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应用,此种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学生也容易被此吸引,进而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为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尽快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将与教学工作有关的声音和图像带入课堂,高水平完成“实景”教学环境的构建,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将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2.4 提高实操课的比例,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要积极开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畜牧兽医专业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课程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考核、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执业兽医师考试、毕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要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使实践教学由“验证型、认识型、单一型”转变为“操作型、设计型、技能型”。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与一些条件较好的畜牧兽医企业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以促进资源共享,从而共同发展。逐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互惠、互利、互动”的产学研运行机制,达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效果。根据生产需要,相对集中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畜禽饲养、管理、防疫、生产、销售等岗位实践,产学研结合,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熟悉未来的工作岗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了解企业,毕业后就能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岗位。

2.5 师资力量建设

教学师资水平的改革目的是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可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也可定期安排教师到现代化养殖场或兽医站去学习实践,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诊疗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师资队伍。

3 结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能有更新更快的发展势头,经过一系列努力和改革之后,中职教育将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能力、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宏伟.畜牧兽医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9(6):115-117.

[2]陈君辉.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2011,(26):70-70.

[3]罗永华等.产学合作教学模式使畜牧兽医专业办学步入良性循环[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341-345.

当前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黎兆宗

安徽省定远县池河畜牧兽医站 安徽 定远 233200

【摘 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出台与推行,农村生猪养殖数量在大幅度地上升,但是目前农户养猪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养猪业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养猪;问题;建议

实践证明:农民想要富,发展畜禽养殖是条路。近几年来,一些农民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看到身边一些靠发展养猪致富起来的农民专业户,看到他们开起了轿车,当起了老板,受此影响而纷纷转产、改行,走上了养猪之路,但他们既没有聘请养猪专业技术人员,又没有受过系统的养猪技术培训,仅凭满腔热情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学到的一点养猪经验就干了起来,结果饲养过程中问题多多,有的养猪场很快就倒闭,血本无归。那么农村在养猪过程中到底存在那些问题,如何解决,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接触和走访了解,提出如下一些存在问题和建议以供参考。

1 选址、布局

1.1 选址

有的老猪场坐落在居民生活区,多年没有更新和迁址,甚至一些新建的猪场,也建在居民区,这严重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养猪户应想方设法迁址,使规模猪场距离居民生活区、公路主干道、生活饮用水源等场所均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定,特别是新建场更要做到这一点。

1.2 布局

在布局上,生产区与生活区没有隔离;净道、污道没有分开;母猪舍、育肥猪舍等设置位置不合理,这样增加了疫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了饲养员的劳动程度。对此,应在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建立一道防疫隔墙,隔墙应为实墙,高度应在2m以上;生产区入口处要设消毒通道,配备消毒设施、设备,设更衣室,配备衣、帽、鞋和防护服等;要建立污水、污物排放通道,尽量做到污水直通化粪池,排污通道越短越好;同时,要设法不让雨水流进排污通道,雨水可不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到场外池塘或农田;猪舍一律建在生产区,设置位置顺序由里往外依次是母猪舍-产房-仔培舍-育肥猪舍。

2 苗猪引进

在猪苗引进上,大部分的养猪户自己没有生产方向,多存在科学选种意识不够,使得选留种猪部分不符合种用要求,商品仔猪弄不清是什么品种、是杂交第几代。对此,养猪户应该要选定生产方向,现在地方品种因肉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生产方向;养母猪、还是商品猪要根据市场行情而定,仔猪价格高就侧重养母猪,肥猪价格高就侧重养商品猪;另外,行情好,饲养规模就搞大点,行情不好,饲养规模就搞小点,或只养部分母猪;自繁自养生产方向较好,但若自供不足,确需从外面引进苗猪的一定要来自非疫区,且经兽医临床检查健康,同时引进后要单圈隔离观察15d以上,无异常方可并大圈饲养。

3 饲料配制、使用

在饲料原料采购上,少数养猪户仍以价格低为好,不太注重原料质量,有的还任其自然,家里农副产品有什么就喂什么,不考虑营养全价;饲料配方从别人那里照抄照搬,不联系自己猪场实际,也不分季节要求均一种配方;不做饲料对比试验,缺乏比较。

首先,要注重原料的质量。如是原料质量不好,再便宜都不能用。就拿玉米来说,如果玉米有霉变,种猪绝对不能用,如果不注意则很容易造成母猪流产、死胎等;其次,配方要请畜牧技术部门专家或科研院所教授帮助制定,也可借鉴规模大场饲料配方。制定饲料配方时要结合季节适度调整,杜绝不分季节一种配方,同时加工和搅拌要充分均匀;再次,看成品料的性价比,选择部分猪只做饲料对比试验,计算投入、产出比,哪种饲料投入、产出比小就用哪种饲料;也可直接使用大厂知名品牌饲料,看猪只使用后的生长速度、毛色、健康状况等。

4 母猪配种

很多养猪户不清楚自己饲养的母猪是什么品种,是哪一代,因此在配种时随意选择一个公猪品种;少数的仍习惯自然,不认同人工授精技术,所以选择自己饲养公猪,造成饲养成本加大,有的甚至用社会上公猪配种,造成疫病交叉感染;在给母猪配种接产时技术操作不精细,卫生消毒不严等,造成母猪感染生殖道疾病,严重影响到下一情期配种和产仔。

要改变现状,就要选留好母猪,力争朝纯外二元或纯内二元方向选留。另外,每年要淘汰、更新母猪,经产母猪窝产仔低于8头且年龄在6年以上就可考虑淘汰;积极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凡养猪户都要学会这门技术;细致做好母猪分娩、接产、卫生消毒等护理工作,。

5 适时出栏

行情不好时,某些养猪户为了等猪价高,竟能把育肥猪喂到150kg以上才出栏,而春节过后出栏的价格下跌幅度大。因此,饲养商品猪要注重适时出栏,育肥猪在90~110kg体重段出栏最科学;通过调节母猪配种,或适时购进苗猪,可将肥猪出栏期调整到春节前,这样可卖个好价钱,因为每年春节前猪价均要上扬;多年实践考证,生猪价格波动一般3年左右为一周期,2011年升至波峰,2012年逐渐回落,2013年初期跌入波底,现如今又开始回升,养猪户应掌握此行情规律。

6 免疫、消毒

少数猪场事先没有制定科学的免疫、消毒程序,而是想起来就预防或效仿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注射疫苗时,不按规定配比稀释,操作时不细心,针管排空时容易将苗液溅到圈内地面,造成疫病潜伏滋生(即环境带毒),有的将用完的疫苗瓶随意丢弃,也造成环境带毒;消毒意识不强,平时不消毒,有病才消毒,有的长期只备一种消毒药;消毒时,消毒药不按要求严格配制,稀释时凭感觉,造成消毒效果不佳;有的消毒时,场地不清扫冲洗干净,也造成消毒效果不理想。

对于这些问题,养猪户应针对自己猪场饲养的猪群结构制定严格的免疫、消毒程序,并认真实施;注射疫苗时要随身带一不漏水的塑料(或金属)垃圾桶,针管排空时要对着垃圾桶,用完的疫苗瓶等杂物要随手投入垃圾桶,待免疫接种结束后挖坑集中深埋。另外,注射针头随猪更换,比较合理的要做到一圈一针;要多备几种消毒药,一种消毒药用一段时间要更换另一种消毒药;消毒药的浓度配制要按说明书执行;消毒时,要将粪便清扫、冲洗干净,最好将猪只清空,积极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7 防控隔离

少数猪场没有隔离观察圈,猪苗引进无法隔离观察,猪只一旦发病,也无法隔离消毒;饲养员随意进出生产区,甚至闲杂人员也随意进入生产区,不采取消毒措施,甚至不换鞋子、衣服,这样很容易造成病菌带入。对此,规模猪场在圈舍设计建造时应该要单独建1~2间隔离圈,猪场规模大的可多留些隔离圈作为病猪隔离区,位置一般选在普通猪舍的下风口,并与普通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要悬挂警示牌,规定闲杂人员等不得入内;病猪隔离必须安排专人饲喂、用药和卫生打扫,以防交叉感染。

8 圈舍内环境调节

夏季圈舍温度太高,降温设施条件差,室内温度常超出猪只生理适应范围的会影响生长。另外,纱门纱窗安装不到位或关闭不严的会造成蚊蝇猖獗;连阴雨天,门窗密闭不严则会造成圈内湿度过大;冬季为了增温,少数猪场将所有窗户用塑料薄膜钉死,无法通风换气,造成圈舍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入进刺鼻,眼睛睁不开,容易引起猪只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圈舍设计时应多采用工厂化设计,运动场要留在室内,好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根据猪群结构,四周要留有足够的窗户,门窗密封要好且开关方便;圈舍要悬挂温湿计,想方设法调整圈舍温度、湿度在猪只生理适应范围内;要增加冬季保暖、夏季降温设施条件,如冬季可采取建热水管道、安装保温箱、电热板、增加垫料等措施保暖,夏季可采取安装水淋(喷雾)、风扇、湿帘、空调等设施降温。若是老猪场,运动场在室外的,夏天降温要搭建遮阳网,冬天保暖要搭建塑料大棚;科学掌握开门窗通风的时间,以保证圈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冬季应选在中午10:00~14:00之间,夏季应选在早上5:00~7:00或傍晚16:00~18:00之间,每次开窗0.5~1h。

9 污粪、病死猪处理

少数猪场干粪随意堆放,污水随意流淌,猪场粪臭味浓,有的虽有排污沟却很窄很浅,有化粪池却很小,一下雨就涨满;无干粪堆积池,或虽有但在露天,一下雨就使得污染面积扩大;少数病死猪随意处置,有时虽挖坑掩埋,但坑很浅,处理场地有时也不消毒。对此,应坚持雨水、污水分开,在猪场兴建时优先考虑这一点;建化粪池和干粪堆积池,确保干粪、污水分开,另外,利用化粪池发酵产气可建沼气,倡导“猪-沼-鱼”、“猪-沼-果”等循环经济理念。干粪堆积池要建有上盖,以防雨淋粪污流淌;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窖,采用腐化法处理病死猪,也可采取挖坑、焚烧、深埋处理病死猪,但处理场地要严格消毒,处理点要远离猪舍,最好在猪场围墙外。

10 养殖档案等软件资料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 畜牧专业 “三位一体” 实习实训

【作者简介】 占取胜,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红安县职教中心总务主任,部级示范专业畜牧组组长;张征,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红安县职教中心副校长;王丛军,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红安县职教中心副校长。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8-0052-03

我校(特指湖北省红安县职教中心,下文同)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开办多年,是学校骨干专业,湖北省重点专业,现被纳入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示范校建设的实际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农村中职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按照重点专业建设计划,要保证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1,实施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是重要保证,也是“理实一体化”、“做中学,学中做”的必然要求。为此,学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建立并推行工学结合“三段递进式”(文化素养及专业基础学习、专业主干课及专业核心课的学习、职业方向选择的专业技术模块学习三阶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尝试“课堂―养殖场”教学模式;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实训实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畜禽饲养管理、动物疾病防治等专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把本专业建成产学结合、特色鲜明、对口就业率高的示范专业。

一、校内实习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实训实习条件,认真组织实训实习教学活动。通过校内实训实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的社会(顶岗)实习、农村庭院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1. 利用学校实训室组织教学实习

自本专业开办以来,学校就建立起了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农牧实训室,并逐年投入大量资金配备农牧实训室硬件设施,学校教务处把各学科教学大纲要求的实训列入教学计划,规定各学科教学大纲要求的实训开出率必须达到80%以上,督促各科教师努力按要求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保证了校内教学实训的落实。

2. 利用实习实验动物,组织各科教学实训

畜牧兽医专业各学科的许多实训实习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如果每学科的实训都配齐教学大纲规定要求的实习实验动物,显然是学校的财力所不允许的。对此,我们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专业各学科之间的教师相互配合,努力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例如把一头猪作为实验动物,在确定一个实训活动周或实训活动月中,可以综合作为以下多门课程的多个教学实训:①《家畜饲养学》的饲养实训;②《畜牧学》的家畜品质外貌鉴定实训;③《兽医诊疗学》的基本检查方法、操作技能训练;④《家畜外科学》的常见手术操作技能训练;⑤《兽医药理学》给药途径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药理实验;⑥《家畜病理学》的病理解剖和《家畜解剖学》的大体解剖实训等。

3. 利用实训实习教学实习

学校共建的养鸡场、养猪场等既是勤工俭学的基地,同时也是畜牧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学生在这里参加生产实习劳动既可以掌握家畜家禽饲养的全过程,又可以掌握畜禽的疫病防治技术,还可以了解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学生进行社会实习以及以后进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二、社会(顶岗)实习

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为此学校与县畜牧局及其下设的各乡镇兽医站、养殖场以及专业户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县内外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服务于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尽快步入社会独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社会(顶岗)实习包括:

1. 根据畜禽生产的需要,合理安排季节性实习

根据畜牧业生产和畜禽疾病防治的季节性特点,突击性地进行参观实习和短期实地实习。由于此类实习具有一定的知识超前性,在实习前,教师可突击性地、有针对性地提前介绍有关专业知识。例如,突击性地参加乡、镇各基层兽医站的春季或秋季畜禽疾病预防工作,时间一般为1―2周,此项实习活动是在兽医站最繁忙之际插入,很受他们欢迎。同时,由于工作范围广,还可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又如在畜牧学养禽的教学过程中,春季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各家禽孵化厂(室)参观或联系生产实习点参加禽蛋的孵化生产值班,了解禽蛋孵化的过程,直至出雏后的幼雏雌雄鉴别、销售等一系列生产活动。

2. 校企合作,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我们与正邦集团、畜牧局红彤物业公司、湖北闽湖畜牧公司、武汉华龙饲料公司、红安利达畜牧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开办企业“冠名班”“订单班”,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要求达到1:1.1,部分专业课教学中尝试构建“课堂―养殖场”教学模式。如针对猪生产等养殖专业课程的教学。把课堂设在现场,把现场搬进课堂。随着办学理念的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确定,进一步改变观念,把教室搬到养殖场、实训室,采用“工学交替”“轮流顶岗”的现场教学模式。专业理论知识部分每周安排1-2天集中讲授,其余时间均为实践技能的训练,由基地的实践指导教师、任课教师、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在校内实训室、校办实训养殖场以及县域内校企合作的养殖企业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一定时间后再轮换,使每个学生对猪生产、家禽生产等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学生通过参与猪场的生产过程,完成技能模块的学习。打破以往传统的黑板上养猪的抽象的、脱离实际的、教学与生产脱节、能力培养不到位、空洞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技能。岗位培养目的明确、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学生融入企业环境、兼有双重身份、校企合作、互利共盈。密切课堂与企业的联系,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

3. 落实教学计划,组织好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本专业学生实习的重点,对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组织生产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培养起主要作用。我们的毕业实习具有明确的任务,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求实效。为此,我们首先取得县畜牧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由县畜牧局统一开出介绍信,介绍实习生到各乡、镇兽医站或养殖场等基层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另外,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组织部分学生到养猪场、养鸡场、饲料厂等规模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时间为九个月至一年,具体实习场所可由学生根据各自的意愿结合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到兽医站主要进行兽医实习,到养殖场主要进行畜牧生产实习,甚至还可到畜禽养殖专业户进行生产实习,规定1―2个实习生认定一个畜牧兽医技术员为自己的辅导师傅,在其安排下进行实习。并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要进行轮岗实习。要求实习生边实习、边看书、边完成实习任务,在专、兼职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实习日记、专业论文或社会调查报告等。学校领导及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巡回检查、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每个阶段的实习结束后由实习所在单位、辅导师傅、带队教师写出实习鉴定,存入学生档案。返校后,检查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认真作实结。把实习成绩列入学生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农村、庭院实习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班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村组农户庭院养殖有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农村庭院的动物饲养及疫病防治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畜牧生产劳动,既是学校实训、社会(顶岗)实习的补充,又能直接服务于农村、家庭,解决当地农村、家庭在畜牧生产上的实际问题,发挥学员农村家庭的示范作用,扩大了职业中专的影响,增强了学校办学吸引力。农村、庭院实习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实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还可以进行畜牧良种引进推广、新技术应用、科学饲养、兽医疫病防治等一系列的生产实践活动。

四、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通过上述三位一体多种途径的实习实训,我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学生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书本知识,另一方面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并且着力培养了学生经营管理、技能应用、适应社会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毕业生质量;专业教师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促进了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物科技系 毕业生信息反馈 用人单位 人才需求 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了解动物科技系毕业生就业状况,了解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为修订2013~2014牧医教研室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做准备,在2012年寒假和2013年暑假期间,笔者就我系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用通过毕业生班级QQ群聊天、电话沟通及实地调研等三种方式,调研的毕业生班级有牧医59班、牧医02503班、牧医07315、07316班、兽医08304班等毕业班级;调研的用人单位有长沙金方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伟达兽药有限公司、湖南省动物药厂、湖南怡生堂兽药营销有限公司、湖南新五丰养殖集团、湖南正虹饲料有限公司、长沙贝贝康宠物医院、文医生宠物医院、EE宠物医院等近30家用人单位。在此将此次调研总结分析如下:

1 毕业生就业状况

第一,此次调研的毕业生班级涉及到5个班,约150人,其中约80%的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20%的学生已经改行(改行的学生有的在做家具生意,有的在做服装生意,还有几个毕业生在广东的电子厂打工,大部分以经商为主),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中约60%在饲料企业、兽药企业做营销与售后服务工作,约30%的毕业生在养殖场和宠物医院做技术管理工作,约10%的毕业生在自主创业,当上了小老板(兽医08304班两位学生自己开办了宠物医院,也有搞生猪养殖的,还有开兽医厂的)。

第二,调研了毕业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①觉得自己是高职毕业生,起点不高,层次不够。

②感觉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遇上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作用不大,认为在校三年的学习中动手实践锻炼太少。

③认为在校三年学习过程中情商的培养不够,进入社会后遇到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觉得无所适从,到处碰壁。

④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反映创业之初很迷茫,觉得无从下手,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创业素质内容。

笔者分析,以上问题的提出符合本次调研对象的心声,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刚出校门的“新手”,自然牢较多。

第三,调研了毕业生对我系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专业课程设置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如养猪学一定要结合规模猪场的生产流程来设置(后备母猪、空怀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肥猪)。

②专业理论课可以适当少开,要增加实训课的比例,此次调查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实训课的比例可以增加至60%,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果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何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说。

③在营销岗位的毕业生建议饲料、兽药营销课程可以适度增加课时,最好能请到相关企业的营销精英来授课,这样才有实战效果。

2 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评价及岗位人才需求统计

第一,通过对30家用人单位的走访,与各企业老总、人事经理及动物医院院长沟通,他们对我系毕业生的评价整体不错,认为我系毕业生勤奋好学、能吃苦耐劳、工作主动性强、有一定的创造性,大部分毕业生都能独当一面,而且能很快融入企业的团队氛围;但也有极少数毕业生责任心不强,好高骛远,成了所谓的“跳槽专业户”,这样的学生用人单位自然评价不高。

第二,用人单位岗位人才需求。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人才需求问卷表”的统计与分析:10多家饲料、兽药企业营销岗位缺口达200人以上;湖南新五丰公司20个养殖分场需要50名以上的养猪生产线技术主管,需要技术场长6名;长沙20多家宠物医院需要“宠物医生”、“宠物医生助理”50名以上,而且大部分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师”奇缺,根本招不到人。

3 调研结果分析

第一,20多家用人单位都有和我系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意向,有15家用人单位要求我系将“毕业生顶岗实训基地”固定在他们企业,说明我系毕业生整体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第二,我系应该继续加大实训硬件设施的投入,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更加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这一方向。

第三,在饲料、兽药营销课程教学中,突出“请进来、送出去”的教学特色,加大与全国知名饲料、兽药企业的合作力度,既请企业的营销精英来我系主办“营销实战专题讲座”,也要将我系营销主讲教师和有兴趣的学生送至企业,参加企业营销总结研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营销岗位学生的成才率,真正做到“校企双赢”。

第四,基于“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宠物诊疗与美容人才需求将日益扩大,我系应该加大兽医(宠物医护方向)专业的招生力度,并且可以考虑申报“宠物护理与美容”等新专业,在宠物诊疗、宠物美容师资力量、实训设施投入方面也应该进行适当倾斜。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现状

1.畜牧兽医专业的性质决定其生源短缺。

由于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一般为最基层的养殖场,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可为脏、乱、差,所以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避而远之,好在有对口升学这条出路,每年勉强还能迎来几十个学生。

2.师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目前职业高中的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是从大学出来,直接走进中学从事畜牧兽医专业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践,学生深入基层养殖场,不能很好的用所学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亲身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教师是技能的传授者。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职业实践经历都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从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他们急需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就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而言,应采取产教结合的方式,定期分批将教师送到各大、中型养殖场,育种场,兽医院以及宠物医院进行技能培训和生产实习,学校可以投资建立小型养殖场或兽医门诊部,教师到一线参与生产管理或兽医院坐诊,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与时俱进。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专业课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各种养殖技术光盘或教学录像,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畜禽生产的养猪技术时,先播放养猪技术光盘,直观的了解各品种猪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猪场布局等,教师再总结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等知识要点,教学效果要远远超过传统的黑板上养猪。例如在学习畜禽解剖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肌肉、神经等组织,心脏、肝脏、胃肠等器官的实体图片资料,同时教师讲解各组织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录制畜牧兽医专业各类实验、实训的影视材料,在实验前播放录像,然后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例如在学习兽医基础课时,通过播放诊断技术实验录像,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如何保定动物、如何诊断、手术的操作分几步,如何进行等全过程,因此,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节约了成本,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3、产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教学。

将学生分批分组的安排到各大养殖场参观实习,使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将剛剛上完畜禽生产课的学生按排到养鸡场去生产实习,从而将剛学过的有关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于实践,剛剛学完疾病防治课的学生按排到兽医院去实习。从而将剛学过的畜禽疫病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应用于实践,不断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习记录,组织学生分析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

4、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

根据就业需求和高考需要,研发校本教材,整合各门专业课,将原本系统,零散的理论,整合为单个独立的技能,在课程整合过程中,不但要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更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综合性,教师必须摆脱学科知识系统的束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目标实现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整合课程,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程序应坚持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针对于就业班的学生,实行定向培训,例如毕业后打算到猪场工作的学生,我们重点教会他如何养猪,教学内容不能再用传统的分科教学,而是将各学科整合为一套全新的养猪技术理论,其中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猪”这个主体展开的,包含猪场建设、猪的饲料构成及加工利用、猪的日常饲养管理技术、猪病防治技术、猪舍猪场的环境卫生等理论。凡是与养猪有关的缺一不可,而与养猪无关的不再面面具到。而对于高考班的学生则要严格遵照考试大剛,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授课和技能教学。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现状

1、畜牧兽医专业的性质决定其生源短缺。

由于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一般为最基层的养殖场,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可为脏、乱、差,所以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避而远之,好在有对口升学这条出路,每年勉强还能迎来几十个学生。

2、师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目前职业高中的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是从大学出来,直接走进中学从事畜牧兽医专业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践,学生深入基层养殖场,不能很好的用所学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亲身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教师是技能的传授者。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职业实践经历都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从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他们急需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就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而言,应采取产教结合的方式,定期分批将教师送到各大、中型养殖场,育种场,兽医院以及宠物医院进行技能培训和生产实习,学校可以投资建立小型养殖场或兽医门诊部,教师到一线参与生产管理或兽医院坐诊,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与时俱进。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专业课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各种养殖技术光盘或教学录像,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畜禽生产的养猪技术时,先播放养猪技术光盘,直观的了解各品种猪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猪场布局等,教师再总结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等知识要点,教学效果要远远超过传统的黑板上养猪。例如在学习畜禽解剖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肌肉、神经等组织,心脏、肝脏、胃肠等器官的实体图片资料,同时教师讲解各组织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录制畜牧兽医专业各类实验、实训的影视材料,在实验前播放录像,然后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例如在学习兽医基础课时,通过播放诊断技术实验录像,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如何保定动物、如何诊断、手术的操作分几步,如何进行等全过程,因此,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节约了成本,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3、产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教学。

将学生分批分组的安排到各大养殖场参观实习,使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将上完畜禽生产课的学生按排到养鸡场去生产实习,从而将学过的有关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于实践,学完疾病防治课的学生按排到兽医院去实习。从而将学过的畜禽疫病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应用于实践,不断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习记录,组织学生分析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课内容多,涉及的动物种类多,单靠每周的技能课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参与各种形式技能训练的机会。1)学校建立动物实作场,饲养少量常见动物,供技能课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训练。2)学校开设动物门诊,服务周围养殖户,丰富技能实践内容,作为课堂教学补充。3)带学生出诊。教师出诊可以带上几名学生,不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锻炼学生。4)双休日、节假日集中实践。学校可以联系附近养殖场,抽双休日、节假日把学生分组轮流派到不同养殖场实习;尤其是寒暑假时间较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

4、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1)从2010年至今,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先后与中粮集团、温氏集团、天津宝迪集团、北京德青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河北万雉园农牧有限公司等6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畜牧生产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开设“订单培养班”,学生在校内学习2年后,即将“教室”搬到畜牧生产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学生“边学边做、学工交替”直至毕业,开创了具有畜牧兽医专业特色的“厂中校”。

(2)非订单培养班实行2.5+0.5的学年分配

即在校内学习2.5年,剩下0.5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自己将来毕业后要去的企业“顶岗实习”。全系学生都要有至少一次暑期“顶岗实习”经历,即利用暑假时间去企业实习。暑期“顶岗实习”的企业可以是系部推荐的,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

(3)通过创办“厂中校”,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实训、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使企业由此得到了自己急需的人才,学校也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提前实现了预就业,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的目的。

2请进来、把工厂引入学校,建立“校中厂”

在“厂中校”基础上,畜牧兽医系进一步拓展思路,变“走出去”为“请进来”,把个体经营场所引入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校中厂”。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采用“四路并进”的方式,探索建设“校中厂”式实训基地的新路子。

(1)自建的校内经营性教学实体—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宠物服务中心。

通过完成真实的宠物诊疗和美容任务,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接纳学生进行实训。

(2)“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经营性教学实体。

例如,沧州职院牧医系与学院周边的一些动物诊疗、生活场所—黑大夫动物医院、宠爱有家宠物医院、派多格宠物医院、同仁动物医院、沧县畜牧局动物医院等通过协商,约定学生课下时间可以随时去各大动物医院、门诊、美容院、生活馆等参观学习。这种形式已经成为畜牧兽医系建立实训基地最广泛的形式。

(3)畜牧兽医系专业教师个人对外承租的生产性教学实体—养鸡场。

沧州职院畜牧兽医系鼓励年轻教师要积极参与一线的生产实践,积累专业经验。为此,部分年轻教师对外承租起了养鸡场,亲自参与生产经营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实战意义的实习实训基地。

(4)远程同步传输实训室的建立。

2012年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耗资40多万元分别对河北民乐牧业有限公司下设的猪场、衡水赛科星澳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设的牛场、河北泊头五谷蛋鸡优养基地的鸡场实施了远程同步传输。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亲临一线”,能够随时看到这三家养殖厂的真实养殖场景。创造了新概念“校中厂”。

3创新具有畜牧兽医系特色的“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

(1)畜牧兽医系依托“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产学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实训教学的“五合一”。

即“教师与企业员工身份合一,教室课堂与生产现场合一,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合一,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合一,教学评价与完成生产任务质量合一。”

(2)根据畜牧兽医的专业特点和合作企业的具体情况,紧扣“做中学、学中做”内涵,创新出了具体运行模式,形成了畜牧兽医的专业特色。

例如与中粮集团下设的养猪场开展深度合作,实施了“任务驱动、现场教学”的教学运行模式。并且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实施顶岗实习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要求学生写出顶岗实习过程总结外,还要求开展生产技术革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环境条件改善等方面的研究,在企业管理者导师指导下写出创新论文。

4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畜牧兽医系坚持把学生“能就业、就好业”作为教育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全面推行“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强调研,随时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强调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扣就业需求;例如,针对近年来的宠物热,2014年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组建了“宠物班”。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核心技能培养;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培养学生正确就业、择业观念;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扩大学生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的有机结合面。

(2)畜牧兽医系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专门开辟专栏宣传畜牧兽医系学生的成功创业案例,并且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创业指南》,收录了国家对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具体创业操作指南等。同时还开办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创业示范店”—沧州职院宠物服务中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创业实践的机会。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水平,位于其他系前列。近年来,畜牧兽医系毕业生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100%。2008年沧州日报刊登了题为“畜牧兽医人才为何成为“香饽饽”的文章,2012年沧州日报刊登了题为“畜牧兽医系毕业生“抢不上”的文章,2013年沧州日报刊登了题为“畜牧兽医系毕业生“不愁嫁”的文章等。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潘中顺如今是丹阳市吕城镇运河兽医分站的站长。2002年,他刚刚高中毕业,就“子承父业”在村里当起了兽医。说是兽医,其实是替农户阉猪。如果不是魏志敏三番五次到他家里做工作,动员他到丹阳市农广校去学习、深造,恐怕他至今还在村里干着阉猪的行当,永远成不了丹阳市兽医行业的技术骨干。

屈指数来,魏志敏在丹阳市农广校副校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整整10年。这10年中,又有多少人在他的引导和教育下,由普通农民成长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仅近5年,江苏省农广校丹阳市分校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991名,如今他们活跃在丹阳市农村广袤的大地上,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这里,倾注了魏志敏多少心血和汗水呀!

2001年11月,38岁的魏志敏走马上任丹阳市农广校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面对着这个新的角色,已经做了10多年教员的魏志敏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中专学历教育招生连年下降,生源明显不足;对农民的培训全是零散型的,培训效果受到农民的质疑;师资力量薄弱,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怎么办?只有华山一条路:改革!

魏志敏又拿出当年步出校门的那股勇气来,大刀阔斧地实施着自己的改革思想。他首先调整了办学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转变”,即:将单一的小农业培训转变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将单一的农技员培训转变为面向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将面向“三农”的培训转变为立足“三农”、面向市场的培训。围绕这个思路,他接二连三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联合办学”、“村校联合”、“主体培训”、“师资培育”、“学用结合”、“质量跟踪”等等,从而有效地拓宽了办学渠道,盘活了一盘棋。

然而改革之初,路走得并不顺畅,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魏志敏身先士卒,带着教员们走村入户,动员有潜质的农民入学深造,丹阳市的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多次跑南京农大、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畜牧技术学院等院校,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说服对方接受“联合办学”的思想;他积极将农广校的技术培训与农民培训工程、致福工程、阳光工程等项目进行有效嫁接,将技术培训课堂开设在田间地头、猪圈旁、池塘边……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培训面临着人员难组织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魏志敏积极创新培训形式,组建讲师团,采用“菜单式”培训,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讲师团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近150名,提供13类72项实用技术的培训。魏志张讲师团的专家们不仅要“动嘴”还要“动手”。魏志敏常说:“既要动嘴讲解、指导技术,又要亲身实践,掌握、应用技术,这样才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在延陵镇和云阳镇分别建立了稻麦技术和蔬菜技术综合展示基地,就是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为了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上,又不耽误农时,魏志敏和同事们总是利用周末或者趁着早晚农闲的时候进村入户开展培训。这一形式也深受农民的喜爱,常有老百姓打电话来咨询培训事宜,甚至主动要求参加培训。像食用菌技术、园艺生产、果树种植等技术非常受欢迎。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丹阳市农广校可谓顺风顺水,学历教育入学人数年年上升,是改革之前的两倍多;实用技术培训由于实施了全市整村推进,每年培训达2.2万人次,也比改革前翻了一番。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魏志敏任职期间,丹阳市农广校先后三次受到中央农广校和农业部的表彰,成为苏南地区唯一的全国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学校先后两次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三等奖等重要奖项。

了解魏志敏的人,都说他精明睿智,精力充沛,只要他想干的事,就一定能干成。

这种评价,源于魏志敏的双重身份,他不仅是丹阳市农广校的副校长,还是一名农业技术的推广者。他的决心是,将这两种身份合二为一,将农村人才培育和农业技术推广融会贯通,达到培养了一批人才的同时,也推广了一批农业新技术。

2006年至今,他连续组织实施了江苏农民培训工程、江苏省农村人才工程、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他依托农广校这一载体,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致福工程培训等3000余场(期)、培训12万人次之多,培育了3600余户科技示范户,建立了16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形成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稻鸭共作、食用菌高效种植、设施蔬菜、生态养殖等先进技术在丹阳市得到成功推广。受惠于这些技术的农户们,一提起魏志敏,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陆朝荣是界牌镇的养猪大户,养殖规模达万头。与所有的规模猪场一样,陆朝荣也曾遇到猪粪处理的难题。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很好的处理办法,猪场周边的村民对他意见很大,甚至推了他的围墙、扒了他的猪圈。魏志敏了解情况后,在陆朝荣的万头猪场建立了农民培训项目实训基地,帮助他在那里建起了有机肥厂,从此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在这个猪场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不仅废物得到了有效利用,还缓解了猪场与村民的矛盾。如今,陆朝荣还拥有了自己的种猪场,他的有机肥厂还通过招标,进入了江苏省商品有机肥的补贴项目,事业越做越大。

可以说,陆朝荣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受益者,也是农民培训项目的受益者。

2008年3月,丹阳市延陵蛟龙湖渔业养殖合作社成立了。成立这个合作社,是魏志敏审时度势,根据延陵水产发展特点而提出的。延陵是丹阳市水产生产重点镇,然而多年来水产养殖户都是各干各的,抗御风险的能力很弱,而且争取不来任何项目,产业始终做不大。合作社成立后,对入社社员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又为争取项目建立了载体。合作社成立4年来,陆续争取到省、市各类农业项目5个,项目资金达100多万元,为延陵水产业快速提升注入了活力。如今,这个水产合作社面积扩大到了6000余亩,吸纳社员70余个,实现年产值2400余万元。延陵镇已经成为丹阳市高效渔业特色镇。如果没有魏志敏当初的出谋划策和鼎力支持,延陵的水产养殖户恐怕还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之中。

近5年,魏志敏先后组织丹阳市企事业单位申报农业部、省农林厅(农委)、财政厅、科技厅、镇江市项目55个,中标38个,还有30余个农业试验、示范项目落户丹阳。通过项目的实施,32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了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创办,建立了16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家镇江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魏志敏从1984年7月步出校门,已在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战线上奋斗了26个春秋。二十多年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魏志敏赢得了众多荣誉。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办学人员、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多次被评为丹阳市农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镇江市、丹阳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至2010年连续5年被江苏省农林厅、农委评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他在不断进取努力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1篇,其中5篇在全国、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面对这些荣誉,魏志敏并不满足。他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愿意为此尽力尽智。”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魏志敏的心声。他将继续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为丹阳农民铺就一条希望之路!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目前高职院校实习过程中存在学生对实习的热情度不高、频繁更换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流动性较差、“边学边卖”式实习、实习单位或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符、“弄虚作假”式实习等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强化实习动员工作,提高实习学生的主动性;严格筛查实习企业,提高实习基地实习条件;加强校企合作沟通桥梁;严格实习制度,强化实习效果评价机制;提高家长对学生实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创新实习管理模式等做法,为提高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习的效果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习企业;实习管理模式;实习制度

作为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广泛,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其中实习就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同实训项目技能通过实习进一步得到验证,也是专业技能系统性的熟练与总结,同时更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第一步。要做好这项关系学生切身利益和国家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的重要工作,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以期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措施。本研究团队人员主要从事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和学生实习指导管理工作,通过本研究团队近两年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的情况总结出了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破解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习的困境。作为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以学习掌握常见畜禽动物生产专业技能为主,并能对主要畜禽动物常见疾病进行防治,实习单位主要为规模不同的动物养殖企业,如猪场、鸡场、羊场、牛场等。近几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场不断兴起,急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得大多数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招聘会上成为抢手对象,学生顶岗实习寻找单位不再成为难题,但在实习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2014—2015年本研究团队连续两年通过对河南省20家养殖企业每批为期6个月的实习学生情况进行了定期现场跟踪走访调查,调查的养殖场主要为规模化的猪场、牛场、羊场和鸡场,调查的实习对象全部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习的学生来自全省不同高职院校。调查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养殖场的规模大小、技术力量的配备和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二是实习学生坚守实习岗位情况,学校参与学生实习指导管理情况;三是实习企业对学生实习指导、管理情况。针对上述调查,现将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如下。

(一)学生对实习的热情度不高

通过调查结果统计发现,有50%左右实习学生能够坚守实习岗位,对实习环节做到有始有终,但是通过了解发现其中有40%学生对实习的热情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对选择实习企业不重视,实习的项目岗位不明确,往往在实习的过程中主动性不强,虽然服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安排,但实习的内容仅限于岗位本身简单的技能操作,不能掌握除岗位本身以外的更多技能项目,比如在猪场肥育岗位,只掌握了卫生、消毒、饲喂等简单技能,但“吃、睡、拉”三点定位调教、体重大小不同的猪饲喂量的调整等技能没有掌握;在配种岗位上,只掌握了母猪鉴定、人工输精的技能,但对异常的母猪如何进行技术处理,人工采精、的检查处理等技能没有掌握;在羊场产房岗位,只掌握了人工接产的技能,但对于难产的技术处理、产后假死羔羊的急救等技能没有掌握;在兽医诊治岗位上,只掌握了不同药物注射途径的操作方法,对于药物的配伍使用、合理更换方法没有掌握等等。产生上述方面的原因在于有的学生是对本专业兴趣性不强,选择专业完全由父母决定,对专业的基本认识不是非常明确,有的是对实习环节比较迷茫,事先没有计划性的周密安排,在校内课堂学习上思想不集中,专业素养不牢固,对专业内某个领域整体生产环节不熟悉,需要掌握的技术难点不清楚,甚至不善于思考问题。

(二)频繁更换实习单位

在上述的调查中发现,有将近50%的学生在实习中频繁更换实习单位,虽然有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本身的实习协议约束,但实习学生总能以各种理由中断原有实习单位,不断更换实习企业,甚至于放弃实习,导致实习单位工作岗位无法正常运转。产生上述方面的原因通过调查总结为一是实习单位基础设施不完备,实习工作量较大,缺乏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与实习单位沟通不畅;二是企业对实习学生关心不够,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三是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喜欢与其它实习单位同学之间在薪酬方面攀比,容易产生情绪波动。

(三)实习岗位流动性较差

在上述的调查中发现,一小部分学生在长达将近半年的实习过程中局限在某一、两个实习岗位上实习,对所在实习岗位的专业技能掌握的非常熟练,但对其它岗位的实习却无法触及,无法完全学习和掌握某一领域生产的全部技能,如只在猪场产房实习,无法掌握保育、配种、妊娠等岗位的专业技能,从而无法完全系统地掌握某一生产领域专业技能。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调查总结原因得知,上述实习学生基本上都是在省级直属种畜场内实习,由于规模较大,生产设备设施比较齐全,管理比较规范,岗位设置比较严格,岗位流动性往往受到限制,如某一实习学生在将近半年的实习中一直在智能电子控制饲喂岗位上实习,最终影响专业系统性技能掌握。

(四)“边学边卖”式实习

在上述调查的养殖场中,其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占到30%左右,由于小型规模养殖场,基础生产设施、设备以及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往往缺乏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对于实习的学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多数只能通过自身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训技能进行演练操作,虽然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生产岗位,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掌握不同专业技能的时间相对较长,也最终影响实习的效果。

(五)实习单位或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符

学生实习对口率较低,只能达到对口专业的60%[1]。在本次调查中,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中所从事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的确较多,本次调查结果与上述调查数据基本一致。专业教研室对学生实习岗位的安排是按照一人一岗进行实习。但实习岗位最终的安排确定由实习企业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进行实习安排。大多数实习学生本来实习安排的是从事动物生产实习岗位,但是却长期从事动物诊治和动物防疫实习岗位,有些养殖场还存在实习的部分女生,由于心理胆怯与动物接触或者怕脏怕累,实习单位不得已将其安排在办公室或服务部门,虽实习单位对口,但最终的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相符。此外一部分学生不服从学校的实习安排,通过亲属或朋友随便找一个企业实习,也可能会造成实习单位或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符[2-3]。

(六)“弄虚做假”式实习

通过本次调查同样发现,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心理,部分家长对孩子实习弄虚做假,通过关系随便找个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在考核鉴定表上盖章,私自填写顶岗实习手册及评语,学生相当于在家放假休息。这种实习方式,不仅没有达到学校顶岗实习培育专业实践技能的目的,而且给学校的实习管理带来较大难度,更导致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倒退,甚至错过了融入社会、锻炼才能的机会。

二、提高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习效果的措施

(一)强化实习动员工作,提高实习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在实习之前要做好实习动员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学生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原因在于实习动员大会基本上是多系别、多专业学生在一起召开,学院所面对的实习学生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专业不同或专业方向不同,加上会场秩序难以维持,召开会议效果较差,难以达到会议初衷。实习动员工作应在学生实习前的1—2个月内通过专业教师在课堂授课中逐渐灌输,使学生有一个接受适应的过程,当然实习动员会议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可以以学生所学专业为单位召开,并请具有长期专业实习、实践经验的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习动员。

(二)严格筛查实习企业,提升实习基地实习条件

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实习招聘需求紧缺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及相关院系更要严格把关实习招聘企业,严格审查招聘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并留取上述资质证件复印件做备案登记工作,杜绝不正规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招聘工作。对信誉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基础条件过差、规模过小、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实习招聘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取舍,主动邀请推荐信誉度高、规模大、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过硬的正规企业参加学生实习招聘会,不断提高充当学生实习基地的实习条件,提高实习的技能水平。

(三)加强校企合作沟通桥梁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实习前由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签订实习协议,但作为校方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定期巡查实习学生所在企业的制度,主动与实习企业加强交流和沟通,进行更深层次合作,尤其与实习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计划等方面进行共同论证和探讨,确定合理的顶岗实习模式。同时,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成为学生与企业中间的桥梁纽带,学校要经常性地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及时获悉学生想法和意见,并及时反馈给企业,把企业的想法也适时反馈给学生,促进双方交流,避免双方有误解,并要求企业在各个方面把顶岗实习学生当成自己的员工看待,多给予支持和关怀[4]。提高和调动专业教师参与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指导教师带着科研课题下企业指导学生实习,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经济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顶岗实习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

(四)严格实习制度,强化实习效果评价机制

学校在已有的实习管理机制下,进一步完善实习机制,出台具体相应措施、方法,建立并严格执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对于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必须经过学校实地考察,经鉴定符合实习要求,和学校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方可安排到相应岗位实习,同样学生要遵守实习制度。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实习检查机制,加强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干预和管理,通过实习过程的检查,校内指导教师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考核其实习岗位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将实习检查结果评价融入到过程考核当中,要求学生定期向校内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将汇报情况也计入实成绩,并最终作为毕业成绩的重要部分。对于在实习中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学校要及时与其沟通,多给予鼓励和关心,树立健康向上的实习心态,培养爱岗敬业和遵章守信的思想意识,保证实习顺利进行[5]。

(五)提高家长对学生实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也是影响学生实习环节正常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提高家长对学生实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但有助于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6]。在学生实习前的数月,学校可以通过编印实习告家长书,其中内容包含顶岗实习的目标、计划、流程、管理要求、指导教师联系方式等,将具体信息详细向家长告知,寻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家长反馈的意见和想法及时沟通,寻求共同点,消除争议。同时还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生实习监督,避免和杜绝学生擅自中断实习以及借口顶岗实习在家休假等现象的发生。

(六)创新实习管理模式

现有的实习管理模式存在较多不足,难以实现实习学生实践技能的全面提高,必须立足现有客观实际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新的实习管理模式,尽量预防和解决现有实习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者:韩战强 朱金凤 伟 刘长春 银岭 颜娜 赵文斌 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段小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159-160.

[2]王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2-13.

[3]张浩.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改革探讨[J].教育观察,2014,3(25):85-87.

[4]加春生,毛泽明,周淑芹,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3,(3):150-152.

[5]黄炎坤,崔锦,王鑫磊.激发畜牧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积极性[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2,(10):153-156.

猪场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牧业;科技园区;产学研结合;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1048-04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ombination with Industry,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 the Husband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Inner Mongolia

WANG Huai-dong,LI Ming,HAO La-zhu,YANG J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tou 014109, 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of husbandry in Inner Mongolia was introduced. Some practices of using base platform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 on combination with industry, learning and research. The obtained benefits were also analyzed. At last, some ideas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bination with industry,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Key words: husband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1997年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批准成立,位于包头市土右旗境内,占地333 hm2,是自治区技术密集、产学研结合、农牧业高新技术成果示范和推广的综合性农牧业科技园区,园区下设设施园艺、教学果园、园林苗圃、综合养殖场、饲料研究所、赛马场、食品综合加工、高效大田作物、节水灌溉示范、驾驶学校等16个实训教学基地。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职业技术学院,拥有53个本专科专业、16个校内实训基地,38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教师总数334人,全日制在校生6 900人,下设园艺园林、畜牧兽医、食品科学、经济管理等12个系部。

1 科技园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

1.1 基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多种运行体制

科技园区为了提高基地自养和生存能力,保证基地可持续发展,在具体运行中,根据各基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3种不同的运行模式:①股份制运行模式。综合养殖场、饲料研究所和驾驶学校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面向社会融资筹资,学院以地皮、设施、流动资金等有形资产和学院品牌、技术、专业人才等无形资产入股,基地向学院交纳占用场地的相应费用,学院向基地下达实践教学任务和相应的质量评估标准,对基地进行教学条件、过程和效果的监控,支付基地实践教学中的支出。这些基地实行股份制运行后,不仅实现了基地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且形成了基地创收资助办学、教学促进基地建设与发展的良性循环。②承包制运行模式。教学果园和苗圃由学院投入财力,按照教学需求建成基地后,将其承包给园区工人经营,经营者以产品收入取得报酬,承包者接受实践教学任务,对影响到产值类的实践,学院给予补偿。这种运行方式,既给经营者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一定的收益,又使正常的实践教学任务得以完成。③目标责任管理运行模式。设施园艺、高效大田作物和节水灌溉示范等基地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运行模式。根据当年教学、科研和生产任务,确定年度目标责任,基地完成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接受学院依据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考核,学院以实践学生、指导教师为基地注入部分劳动力资源,以实践过程的产成品价值补偿基地部分运转费用,同时,基地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开展科技示范、转化和推广工作,在项目运作和社会服务中得到资金、技术等的投入,这种运行方式在确保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进行了产业经营,增加了效益,保证了基地的生存和发展。

1.2 系部依托园区基地与企业合作,不断创建实用的合作模式

通过发挥科技园区的平台作用,学院各个系部与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创立了几种实用有效的合作模式:①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例如,车辆工程系和内蒙古利丰汽车公司进行联合办学合作,学院汽车专业大学生一、二年级在学校学习,三年级时学生学费交给公司,公司承担学生的教学和实训任务,学生毕业时公司通过双向选择留下部分学生就业。②校企订单合作模式。例如,园艺园林系和内蒙古正荣集团签订用人协议,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准备去公司的学生进行一些课程和实训内容的补充。③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合作模式。例如,园区与包头市羊王公司签订协议,由园区组织专家攻克肉羊养殖关键技术,公司为学校和园区提供必要的经费。④企业入驻学校模式。例如,包头市大成饲料公司和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公司经营学院养猪场,向学院缴纳一定费用并提供教学实训条件,学院的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扶持。

1.3 园区以基地为平台,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支持

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积极争取各类项目,通过承担和引进重大科技项目来建设基地。通过承担自治区发改委和畜牧厅项目“棚网养猪科技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舍饲条件下绒山羊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自治区农业开发办项目“种羊良种繁育及经济杂交”等建立了综合养殖场;通过自治区科技厅“设施园艺技术开发项目”、水利厅“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农业开发办“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粮经间作技术开发项目”等建立了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并完善了设施园艺基地;学院依托园区通过与土右旗等6个旗(县)实施了“科教兴旗(县)合作项目”,园区与这些旗县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加强了园区相关基地的建设;学院依托园区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中国-加拿大政府间合作实施的“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完善学院节水灌溉示范基地、综合养殖场和苗圃等基地;园区争取到包头市“蔬菜保护地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充实了设施园艺基地;园区积极加强与自治区老促会的合作,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综合养殖场的种鸡孵化基地,与老区建立帮扶关系,形成科学饲养、联户生产、统一收购的经营格局。截至2010年底,通过各级各类项目投入到科技园区的建设资金达2 350万元。

1.4 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并融入园区日常运行当中

园区各基地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和学生创业活动,在保证基地正常运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创业需求,形成了学生课程实训管理、科研基地租让、学生创业承包、毕业综合技能实训管理等多种方式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创业的融合模式。例如,设施园艺基地对于课程实训、教师科研和毕业综合技能实训的温室和露地采取学生日常管理、种植产品归学生的办法,有一些温室专门面向本专业学生承包,基地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产出的产品学生上缴30%后,剩余的可自主卖掉获得一定收益。通过上述的管理形式,基地降低了日常人工管理费用,同时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创业热情。

1.5 拓展基地功能,扩大社会服务工作

学院以科技园区为载体,不断丰富基地建设内容,拓展基地功能。1997年基地被自治区科技厅命名为“内蒙古青少年科技园地”;1999年被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园区整合学院教学资源面向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在积极推进青少年科技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形成了农牧业高新技术和生态循环技术两方面的青少年旅游特色,先后对区内外16 500余人次青少年进行了农牧业科普教育;2005年科技园区被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内蒙古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教学示范基地”,承担全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探索和研究任务,对于自治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培训、示范、辐射和带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008年科技园区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包头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具体承办单位,促进了包头市“南菜北薯”和发展现代养殖的农牧业发展格局,极好地带动了包头地区农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包头市农牧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服务。2010年园区被国家财政部和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2 科技园区产学研结合取得的效益

2.1 提高了学院的科技实力和教学效果

科技园区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学院教师和基地的科技人员主持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1项,其中,中国-加拿大政府间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各2项,国家成果转化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各3项,自治区教育厅课题4项,学院应用技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9项,学院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2.2 通过项目带动周边农牧业发展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科技园区承担的“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分别在科技园区和自治区4个盟市11个旗县进行技术试验和示范,推广2BM-9型免耕播种机40台,完成示范面积5 300多公顷,使农田减少风蚀50%,草原植被恢复30%,农民增收达7 270万元;园区推广规模化养猪等技术,设计并指导建成规模化猪场23个,在5盟市15个旗县推广优良种猪3 000余头、商品猪5万余头,园区饲料研究所“康乃兴农大”牌保健型饲料推广到周边6个旗县,饲喂家畜后,营养代谢疾病明显减少,生产性能明显提高;科技园区的“北方高寒地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项目辐射带动土右旗农业园区及周边地区建设温室1 300余座,园区承担的“土右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为土右旗育苗30万株,推广新品种40 hm2,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设施蔬菜的生产和发展;园区实施的“千亩粮经间作技术开发项目”成果已推广辐射到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沿山(大青山)耕地3 300多公顷;通过承担自治区老促会“一村一品”项目,为和林县免费发放鸡苗1万只,带动2 320户农民养鸡,平均每户每年增收2 900元。

2.3 通过技术攻关和培训为社会服务

近几年来,科技园区依靠自身人才、技术优势,积极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先后承担了内蒙古家园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大盛饲料公司等企业的10项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 030万元。园区与土右旗联合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新农村建设讲座”、举办奶牛技术培训、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推动了土右旗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奶业产业化进程。截至2011年7月,共培训农牧民9 730余人;在武警内蒙古边防支队的连队、哨所开展养殖和种植业技术咨询和指导。截至2010年8月,为部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540人次。园区与包头市科技局、人事局、组织部联合培训包头市科技特派员92人。此外,科技园区先后选派技术骨干担任周边12家企业的技术顾问,为他们培训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咨询,并为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

2.4 通过对外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和接待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服务

近年来,科技园区先后接纳集宁师范学院、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包头农牧学校、土右旗职教中心、固阳职高等周边地区8所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承担了蒙古国3所农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园区利用部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每年面向全国培养农牧业职教师资60~100人。科技园区每年开展大约10个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已有16 900名学生、社会人员接受职业技能鉴定和认证。科技园区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截至2010年底,科技园区接待了加拿大驻华大使等20余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近3 600人次来访、讲学、培训和考察。

3 科技园区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思路

3.1 统一规划,功能分区,打造具有科普休闲农业特色的园区

“十二・五”期间,科技园区将对整个330 hm2园区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建成“一心、一带、四区、七园”的总体布局:“一心”是建设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一带”是建成以园区主干道为轴线的科普休闲观光带,“四区”是建成作物高效种植区、养殖区、农畜产品加工区和设施园艺区,“七园”是建成马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园、林业园、草业园、水利与建工园、车辆工程园、工艺园。在满足学院教学、科研、示范和科技推广的同时,使全部基地整合成为一个功能完善、布局清晰的农牧业现代化的科技园区。

3.2 加大科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科技园区以专业化、系统化、功能化、标准化、现代化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新模式展示与推广、新品种培育与示范,同时,吸纳国内外农牧业先进的科技成果,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实训基地为平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成果储备,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3.3 发挥科技孵化作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在现有条件下,借助科技园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载体和平台,鼓励毕业的学生、农牧民及社会人士到园区创业,同时引进企业到园区建立研发及示范基地。科技园区给予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等支持,并积极帮助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保所建立的企业具有科技领先性、市场推广性和高回报性。

3.4 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完善多种合作模式

巩固已有的“科教兴旗合作”、“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订单合作”、“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几种合作模式,加大“校旗共建”、“校企全面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等合作模式的探索,搭建学院与旗县、企业、政府部门和其他院校深度融合的合作平台,争取各类各级项目支持,对园区实训基地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建设,满足实训基地不断发展的需求,形成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对外紧密合作型办学机制。

3.5 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培养多层次技能技术人才

科技园区继续加强科技培训工作,第一是为地方培养具有一定科研技术能力的科技特派员,提高地方科研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水平;第二是为地方培养农业技能推广人员,提高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效率,能及时反馈推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三是培训新型农牧民,特别是培训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农牧民,既能实现农牧民的自我创业,又能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葛茂悦.创建以科技园区为主体的综合型实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A].吴树青.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8-72.

[2] 同海梅,侯军岐.以农业技术进步为主线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制度创新[J].特区经济,2006(8):340-342.

[3] 张凤云,黄 玲, 杨丽萍. 山东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9(9):122-124.

上一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会展实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