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档案范文

时间:2023-05-04 10:56:04

专项档案

专项档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项档案 整理归档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项工作就是在特定时期,在一定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活动。专项工作包括突发性事件,如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5·12”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等,也包括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重要活动,如中共陕西省委组织的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养护质量年活动等。

一、专项工作档案的特点

1.阶段性。专项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短的有两三个月时间,长的则会持续两三年,在这一时期内档案文件集中产生,数量较大。

2.综合性。专项工作往往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在某个特定时期或阶段,他就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或重点工作,工作面广、线长,使其形成的档案具有综合性。

3.社会性。专项工作社会影响一般比较大,在其发生后很快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其范围往往超出主管单位的职责权限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专项工作所形成的档案反映了某个时期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具有极其重要的保存价值。

4.临时性。专项工作开始后,由于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一般都要成立一个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的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但其成员多数是从外单位抽调而来,特别是办公室人员中熟悉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活动已结束,人员回到各自单位,档案如不及时收集整理,很容易散失。

5.探索性。专项工作,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没有规律可循,档案工作无成功经验。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管理层级、档案最终移交以及如何利用档案为中心工作服务等都有很多新情况、新特点,需要探讨、研究和不断完善。

6.区域性。专项工作虽然也有一些是全国性的,但更多的则是在一个省、省辖市,甚至是县级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所以,在档案整理方面不能坐等上级部门出台意见、办法,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7.专业性。还有一些专项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往往是在一个行业内开展工作。虽然跨区域,但活动的组织者常常是政府的某一工作部门。组织者对活动的开展有要求、有规定,并且是通过检查、评比的方式进行工作总结。这类活动形成的工作档案,比较系统,容易收集整理。

二、专项工作档案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专项工作由突发事件转为正常工作后的档案整理归档问题

比如非典型性肺炎,国家已将其列为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各地卫生防疫部门在那场斗争结束后还要形成档案,这些材料是否还要归入非典防治中这种类似的问题?

2.专门档案有名无实

将专项工作形成的档案整体划定为专门档案,极有可能使活动中形成的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特殊载体档案以及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没有收集或是分头保管,而实际管理的主要是红头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文书档案。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我们西禹高速公路积极为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方便和保畅服务,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特殊载体档案。事后公司档案室收集时,绝大多数是文件材料。

3. 专项工作档案没有实行集中保管

交通运输部在每个五年计划实施完成后,会在全国交通运输部门开展“国道干线公路大检查”活动。我们高速公路系统在活动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几乎都以部门为单位保管。

三、对专项工作档案整理的思考

1.对地方党委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相同或相近、人们习惯上也将其归口该部门管理的专项工作所形成的档案笔者认为可将其纸质档案(除会计档案外)作为地方党委或政府职能部门(全宗)的一种专门档案进行整理,声像电子等载体档案随该全宗其他声像、电子档案一并整理、编目。

2.各类突发事件,以及各级党委政府主导的综合性工作,节、会活动档案的整理,涉及单位多,主管单位不易确认,如陕西省每年春季的杨凌“农科会”和黄陵“祭祖”,即“一会一活动”

类似这样的专项档案,放到农业部门或者放到民政部门都不合适。

2.1为专项工作档案单独设置全宗

因为这些活动往往是由多个部门合作进行的,且文件数量庞大、独立性强,就可以专门设立一个临时机构的主体全宗,将该项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档案文件组织进去。如“陕西省一会一活动档案”等。

2.2明确档案收集的范围和重点

在档案收集方面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必须以本级文件为主,即“以我为主”,同时兼顾上下级文件;而要特别注重原始调查表、登记表、统计表的收集整理。

2.3文书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分别整理归档

其中文书档案的整理归档,原则上可一律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执行。

2.4归档文件的分类

年度、组织机构(问题)和保管期限是全宗内档案分类通用的分类方法。在整理专项工作档案时,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原则上按照文件的形成时间划分年度。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档案,就可按“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分类,而不是将第一批学习教育活动档案分别归入2010和2011年。第二,专项工作一般不要按组织机构进行分类。一是因为专项工作机构不固定,即使分工明确,后来人利用档案时也会因不清楚其职责分工而带来诸多不便;而是因为在专项工作中有的机构因分工不同,干了许多工作却很少形成档案。所以应尽量按问题进行分类,甚至可以直接按活动自身的阶段来划分整理档案。如在整理本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员普查档案时,就将其划分为动员培训(阶段)、入户调查(阶段)样品采集及检测(阶段)、资料录入(阶段)、总结经验(阶段)五个问题。第三,保管期限就高不就低。如我们西禹公司“迎国检大干一百天活动简报”,反映了公司在迎国检工作动态,在整理归档时就将其划定为30年.

3.在普遍提速的基础上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3.1继续加大档案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而是通过建立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业务工作技能;

3.2坚持和完善重大活动(事件)档案备案制度,将各类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工作及时纳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视野;

专项档案范文第2篇

1.1专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申报单位的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没有档案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地位,缺少机制保障,在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时较少提及档案,不注重项目进行过程中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项目组成员对项目各环节自然形成的原始资料如方案论证、项目启动、结题验收等归档把关不严,对项目验收所需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和真实性带来影响。

1.2专项档案人员素质较低

项目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都为临时抽调、身兼数职、没有经专业培训,不懂档案业务,影响归档质量。

1.3专项档案管理规范化不强

中医药专项涉及子项目多,时效性强,项目执行过程中有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多环节,形成资料也多,如项目申报书、中医药项目专项资金有关文件、项目工作任务方案、任务书、建设方案、实施方案、经费下拨的文件、中期检查报告、考核评估、验收结题报告,验收成果证明,成果登记,获奖情况等,各环节的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归档文件材料签署日期不符合要求,缺归档章,卷内目录题名填写不规范。

1.4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部分项目申报单位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有档案管理部门的单位对项目档案缺乏有效监督和指导,未组织专项检查工作。专项档案归档机制,无人及时接管档案,造成专项档案管理缺失。

1.5与项目同步管理或超前管理未能实现

在项目筹备期和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不重视项目档案和项目同步管理,对于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造成档案资料整理不及时,文件材料的复印件较多,原件较少。在档案管理工作前期投入精力不足,项目后期才开始突击收集、整理档案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最典型的例子是很多项目都是在快结题时,集中几天时间突击做好档案资料,以便应付结题验收。

2中医药专项档案管理的特点

2.1专业性

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例如国家科技“973”计划专项,在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中,建立了COPD、老年性肺炎、恶性肿瘤基于病人报告及医生报告、病症结合的临床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评价体系从文献研究到问卷调查都产生许多专业性很强的文件材料和原始数据,应根据项目特点将各环节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根据验收规则,每个环节都应该有独立、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项目承担单位对这些专业性强的文件材料应坚持“平时立卷,定期归档”和“随办随归”的原则,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已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分门别类地归入预备立卷类目内。

2.2复杂性

有些中医药项目涉及未公布的关键技术、配方等为部或国家秘密内容,对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有着较高保密要求。例如在973计划中的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对煎煮时间、给药剂量、提取方法、炮制品种、配伍方式等科研人员应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

2.3连续性

完整的中医药项目需经过申报、审批、研究、分析、结题等阶段,使许多专项档案成为跨年度,各个项目的前后形成周期长,跨度大。例如2010年国家重点投资40亿建设16个部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周期3年,各级项目参建单位应根据《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要求,做到各时期档案工作与科研、设计、基建、勘察等工作的同步管理。一般跨年度的建设项目,应放在针对建设项目的第一年归档。本年度作下年度的项目计划、预算应放在针对的下年度归档。

3专项档案科学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3.1做好专项档案“三纳入”“四同步”

“三纳入”:将专项档案工作纳入专项建设计划;将专项各类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和归档要求纳入专项工作计划;将专项工作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要求纳入各部门和单位专项工作职责和有关人员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四同步”:要将专项档案管理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总结验收。项目申报单位要坚持将档案管理和项目开展同布置、同整理,做到项目建设和档案管理同步进行,保证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同时将项目档案纳入项目结题验收考核,对项目档案不齐分散的项目单位,不予验收结题或推迟验收结题。

3.2建立健全专项档案文件材料归档机制

按照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及时制定或修订专项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目录,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项目和建设与参与单位可参考《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等,会同主管单位负责编制相应种类的专项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专项档案数字化、专项档案立卷编制操作流程、专项档案保管期限、专项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规范、专项档案的开发利用等工作制度。

3.3各负其责,分级管理

要加强专项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创新整合专项档案资源,实现专项档案资源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建立专项档案部级—省级—建设单位三级统一的远程管理平台,各项目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完成对专项档案资料的报送,对项目文件资料的形成、流转、归档、移交、保管、利用等全过程管控、监督;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档案资料时,可按照归档要求向上级项目主管单位移交原件或复制件。根据专项档案管理规定,制定项目材料归档分类方案,统一档案装具和项目档案录入格式等,完善检查、考核机制,明晰项目管理部门和申报单位归档范围和责任,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中医药项目档案事业协调发展。

3.4发挥信息网络支撑功能

建设数字档案馆(室)是档案信息化的重点。(1)积极配合国家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建设,开展项目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包括项目建设人员与档案人员管理一体化、纸质项目文件与纸质档案管理一体化、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一体化,将项目文件材料的动态管理与档案的静态管理相结合,从中最大限度有效地加强项目档案的前端控制,同时更有效地通过前端过程控制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系统。(2)通过对项目执行过程文档分类,进行档案数字化扫描,建立电子档案目录,形成电子文件自动导入相应专项档案管理系统,切实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同时将电子文件目录通过专项档案远程管理平台上报有关项目管理部门,形成中医药专项电子档案库,以平台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式,支撑全国、各省中医药专项执行监督管理和跨省远程档案查询等业务,积极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检索查询效率,方便各单位、各部门查考和利用,为专项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前端指导。

3.5保障专项档案经费投入

中医药专项档案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关系到今后整个中医药专项的申报、管理、发展的有效利用。建议将专项经费的1%~2%纳入专项档案建设预算中:①加大项目建设人员培训的投入,定期组织项目人员进行档案培训,探索建立项目档案远程教育平台,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对专项档案工作优秀的个人和团体给予表彰和奖励。②加大专项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投入,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档案数量、结构及管理方式,配置相应的档案扫描仪,专项档案管理软件,电子档案存储介质等,确保档案管理现代化与办公自动化同步发展。

专项档案范文第3篇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档案安全专项督查工作是国家档案局的一项重点工作,为增强其计划性,在进行督查之前制定了翔实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预案,召开了督查工作会议,将督查员分组,结合各室、司、部工作,合理预排督查任务,较好地把握了督查工作的主动性,最大限度避免督查时间冲突。督查预案由法规司统一制定,各小组自行确定督查的具体时间,确定后提前一周通知被检单位,督查任务结束之后在二周之内提交督查报告。

二、规范运作、提高效能

为了提高督查工作效率,国家档案局拓展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规范督查行为,就督查活动的启动、开展、反馈等程序制定了一套工作机制。全面修订了督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制作了详细的督查情况记录表,将所有督查项目及完成情况、检查结果逐项列出,并将部分检查标准列在工作人员用表的后面,使督查员能够明晰检查标准,详尽记录督查结果,并将该表作为反馈意见的基础,用于被检单位和国家档案局督查工作存档。这些举措使督查安排更加科学合理、督查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督查反馈更加迅捷准确、督查效能得到较大提高。

三、充实力量、保障人员

为完成督查任务,国家档案局成立了精干高效的督查小组。国家档案局督查员共有29名,分为10个小组,每组3~4人,由一名司级干部带队,其他督查员为组员,部分小组还吸收了各室、司、部的业务骨干协助督查工作。国家档案局领导要求督查员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各督查组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职责,讲求通力合作,确保圆满完成工作。正是这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的督查队伍,为督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明确要求,扎实推进

督查工作是一项面对现实、面对矛盾、面对问题的工作,国家档案局要求督查员在督查工作中,做到“严、深、活、实、快”。严,就是严肃对待督查工作,严格按照督查要点逐项进行检查、记录。深,就是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为领导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活,就是要善督善查,运用手段、讲究方法、提高实效,采取诸如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查看、抽查检验等灵活多样的督查方式。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对相关材料严格把关,不修饰加工,如实反映、报告实际情况。快,就是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缩短督查周期,快通知、快检查、快报告,做到不拖、不压、不误。

专项档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专项档案;管理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16个重大专项之一,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水污染治理重大科技项目。水专项旨在研究重要流域水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突破和开发安全饮用水技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体监测、控制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体系。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是水专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重要科技资源和宝贵资产,必须加强水专项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一、水专项档案的归档范围

(一)综合材料。重要文件、领导的重要讲话记录(录音)、会议纪要(记录)、工作简报、工作动态、通知报告、大事记、出版刊物、影像资料等。

(二)实施方案编制阶段。项目(课题)实施方案、编制组名单、编制说明等。

(三)实施方案论证阶段。论证申请报告、论证委员会名单、论证材料、工作方案、工作手册、审核报告、专家承诺书、论证意见等。

(四)组织实施阶段。阶段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专项项目(课题)指南,招投标文,评审、评估报告及专家意见,任务合同书及各类协议。实验、测试、观测、调查、考察的各种原始记录,综合材料,数据整理材料,样品、样机、标本等实物。研究工作阶段总结,专项及项目(课题)执行情况、年度报告,专项及项目(课题)调整申请及批复,专项工作报告等。

(五)评估验收阶段。研究报告,研制报告,记述报告,论文专著报告,专利文件,检测鉴定报告,评估报告,专家意见,审计报告,验收全套材料(专家名单、会议记录、验收意见),成果推广应用报告,成果登记表,专项总结报告等。

(六)其他需要归档的重要材料。如报刊材料、获奖证书、会计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等。

二、建立水专项档案工作管理网络

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项目、课题和子课题承担单位应建立档案管理网络,明确水专项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的重视和管理力度。为加强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调动专职档案员积极性,专职档案员应成为水专项课题组成员,负责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大监管力度

水专项课题在立项及实施过程中,水专项主管部门应对课题和子课题承担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宣传、培训、交流工作。加强各级领导重视,增强水专项课题相关人员档案意识,调动各承担单位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专(兼)档案员通过培训、交流,开拓视野,增长业务知识,汲取先进经验,为保证水专项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水专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应组织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对课题和子课题承担单位进行不定期巡检,开展监督、检查、指导档案工作。通过上下互动管理机制,有效地保证水专项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四、加强档案工作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档案质量

前期指导。水专项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课题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档案工作与课题实施工作应同步进行管理。专职档案管理员必须提前介入前期档案管理,制定归档制度、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和归档计划,要求课题及子课题承担单位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归档,确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水专项课题组应指派兼职档案负责课题的收集、整理工作。

中期检查。在水专项课题实施过程中,专职档案员应积极参与水专项工作中去,了解和掌握水专项课题进展情况,跟踪检查课题实施过程中文件材料形成、收集情况,将“事后收集”变为“事前知晓”和“事中监控”。注重检查和鉴定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通知课题负责人及时修改、补充、完善,确保水专项档案的案卷质量。

参与验收。水专项验收工作包括财务验收、档案验收和课题验收。其中档案验收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关键。水专项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先期进行档案的验收,没有完整、真实、准确、系统的科研档案材料,不予验收。专(兼)职档案员应参加水专项的各项验收工作。通过验收工作,查找档案工作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积极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审核鉴定。课题结题后,课题负责人要将课题和子课题全部文件材料原件送交档案室。专职档案员根据科技档案的归档要求对课题的文件材料原件进行审核鉴定后,专职档案员协助兼职档案员将文件材料进行认真分类、整理、立卷后,移交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室在接收实体档案的同时,应同步接收电子档案。

文件材料在整理、立卷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归档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若为复印件需加盖公章。二是子课题提供的文件材料需认真收集、整理归档。文件材料需加盖公章归档,如实施方案、技术报告、财务审计等材料。三是在财务验收工作未通过时,课题承担单位会对课题相关内容进行修改、调整,如:课题实施方案、经费预算、财务审计等材料,兼职档案员在归档时应将课题形成的所有修改前、修改后的文件材料归档。四是课题验收时,提供给专家审阅的课题汇编材料可作为资料归档。五是重要文件材料需多套归档,如技术报告、调查报告、提供给专家审核的课题汇编材料等。六是开展数字化扫描工作,做好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七是加强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八是所有归档的文件材料与上报水专项管理部门的文件材料内容要求一致。

五、加强档案保管,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为了保管好水专项档案,根据《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保密规定》,水专项相关部门要制定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保证水专项档案在借阅过程中的保密与安全。凡借阅水专项档案,需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并做好签字登记工作。凡重要的档案资料一般不得提供原件。借阅档案一般只借阅课题汇编材料。

水专项工作是民生工作,水专项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社会价值。项目、课题与子课题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要从管理机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等细节方面进行全方面控制、管理,切实有效地保证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为政府决策、为国家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芳美.关于做好云南省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2015(1).

[2]谢俊雪,郑书宏,张玉兰等.加强专项档案管理确保归档材料规范准确完整提高档案质量及利用率[J].河北农业科学,2012(3).

[3]金建霞,张静,陈思媛. 908专项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2 (11).

专项档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项工作活动 专项工作档案特点 档案收集 档案整理

近年来,按照上级的部署,企业开展了多项重大的专项工作。专项工作在特定时间内开展和完成,是企业经济发展特定时期的工作重心和焦点,工作推进的过程必然会形成对企业和职工本人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原始记录。专项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专项工作的档案不能像普通档案那样进行常态化管理,做好重大专项工作的档案管理也应引起档案人员的关注。

1 专项工作的特点

1.1 社会性。企业开展的专项工作所形成的档案反映了这些特定活动的具体情况,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工享受政策福利的重大凭证,具有极其重要的保存价值。

1.2 独特性。企业开展的专项工作往往是党中央或政府部署的工作,在某个特定时期或阶段进行的特定工作,活动的目的性强,目标任务一致。活动要求独特,政策性强,意义重大,使其形成的档案也具有独特性和专一性。

1.3 阶段性。企业开展的专项工作一般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间要求非常强。因此,专项工作期间产生的档案文件呈现集中性,数量较大。

1.4 临时性。对于全党性或全国性的重大的专项工作来说,由于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一般都要成立临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其成员多数是由企业各个部门和属下公司的人员临时兼职组成。

2 专项工作档案的收集

专项工作具有的临时性、阶段性,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材料分散在各个经办人员手中,使得活动结束后,若不及时收集活动形成的材料整理很容易散失。

2.1 档案部门要提早介入

档案部门的档案意识要到位,不能待在档案室里等待上门。而是要及时了解并掌握企业开展重大活动的信息,主动参与其中,才能较好地做好专项档案工作。

2.2 明确责任人,建立档案收集的网络

为确保档案材料能顺利收集,档案部门应在专项工作启动的前期明确由哪个档案人员负责跟踪收集活动形成的材料,同时也要建立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本档案材料的兼职档案员网络,明确收集专项材料的范围、内容、载体、时间要求等,形成一个联动网络。

2.3 重大活动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

档案材料的收集是做好档案整理的基础和关键。要做好专项档案的收集工作,必须明确专项工作档案的收集范围和内容,学习掌握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明确收集范围、载体、类别、整理要求,才能做到不漏、不错。

重大活动形成的档案材料从载体上来看,有文字、图表、照片、录音、录像、电子文档、实物等。从内容上看,有活动方案、报告、计划、总结、领导讲话、宣传报道、会议记录、贺词、题词手迹、证书、奖章、奖牌等。档案人员要紧跟活动的进展,做好每一阶段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作为全社会性的重大活动,一般都是分几个阶段进行,档案人员要关注活动每一阶段的情况,勤跑动,与参与活动的各个部门沟通,不但要收集文件、文字材料,还要特别关注活动中形成的图表、照片、录像等,这些照片、录像散存在摄影人员手中,可能还会存在不止一人的手中,档案人员要积极跑、勤沟通,及时收集整理。现在的照片均为数码照片和数码录像,要及时刻录成光盘保存,优质的照片要晒出来整理。

2.4 专项工作档案的整理

“完整”是档案整理工作的一项原则,专项档案由于其形成的特殊性,在具体整理过程中可遵循其成套性的特点进行组卷整理。

一是作为一个独立问题立卷。目前对文书档案的组卷一般采取“件”为单位整理的方法,分类上则采取按问题的分类标准。若企业的档案组卷方法是采取年度-问题-保管期限的,则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排列在最后组卷即可。若企业的档案组卷方法是采取年度-机构-保管期限的分类方法来组的卷,从遵循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和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在组卷时倾向于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或临时机构)来组卷,与其他机构并列平行,放在最后。这样的组卷方法对查阅利用者来说是方便,查找的材料也相应地集中和成套。如果形成的档案材料是跨年度的,但整个活动只是在1-2年内完成的,建议将全部的文件材料放在完结年度来组卷,这样做可使一个专项工作的档案材料放在一个年度内组卷,将来查找利用就简捷方便,只要在一个年度内就可以方便查找到一个专项工作的全部档案材料。

二是归放在职能部门立卷。对于阶段性特别强的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政策的专项工作,如一次性住房货币补贴、独生子女父母退休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补发、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初次启动等工作形成的档案,因为涉及面较广,且多为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落实的时间短暂,形成的档案非常集中,只涉及职能部门,组卷时可按企业原来的组卷方式(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进行即可。

三是除了收集整理专项工作形成的纸字文件材料,容易忽视收集整理录音、录像、电子文档、光盘、实物、照片、证书、奖章、奖牌等档案材料,要按照不同载体的组卷要求进行整理归档,保证专项活动的全面性、成套性、完整性。

2.5 专项工作档案的检索和编研

由于载体的不同所整理的方法和存放的地点不同,造成一个活动的档案材料保管在不同的地点,但为方便使用,最好能建立相应的检索目录。同时,一个企业进行了多个专项工作,还可以按活动的方案、总结报告、宣传资料等不同内容进行汇编,方便利用。

参考文献:

[1]李兴利.重大活动与专项工作档案的整理[J].档案管理,2010,(1).

专项档案范文第6篇

为了很好地完成这次审核工作,按集团安排,首先集中到北京进行了三天学习及研讨,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中组发【2015】23号,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组发【2014】9号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国家档案局令30号)等。研讨了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总体原则、要求、时间安排、实施办法,为圆满完成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奠定了充实基础。下面,谈一谈将本人在工作中的体会。

1 审核范围

1、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人员的范围。公司共有员工1200余人,档案不是统一集中在公司,有相当一部分在上海及厦门、南京、深圳人才交流中心等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因此,根据上级要求,我们确定审核人员为:部门副职(含)以上人员、分公司中层副职(含)以上人员。

2、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原则

(1)、不重复得利,不继续得利;

(2)、最先最早

(3)、公平公正

(4)、从严从实

(5)、积极稳妥

2 审核权限

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逐级审核。对于已将干部人事档案委托给人才交流中心等档案管理机构管理的,仍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级审核。

3 方法步骤

1.审核登记。按照审核内容和要求,逐卷逐页进行审核,并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如发现问题如实登记。每卷档案必须经过初审和复审,初审人和复审人要签字确认。

2.汇总分析。对审核登记的问题及时汇总、认真分析,准确掌握各类问题的具体情况,研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3.调查核实。对档案中重要信息真实性存疑的,干部本人要作出书面说明,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4.组织认定。根据审核情况和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对档案信息进行认定。对档案中信息已有认定且符合政策规定的,以认定结果为准。

根据认定结果和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填写《干部任免审批表》,档案存在涂改或材料涉嫌造假的,要同时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交本人核对并签字确认。本人意见与组织认定意见不一致、拒不签字的,以认定意见为准。

5.问题处理。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区分不同情况妥善处理。

⑴档案材料不齐全、不规范的,要根据材料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补充收集、原件复制、完善手续等方式进行补充和规范。所补充的材料,要注明经办人、办理时间和加盖组织人事部门公章。

⑵干部重要信息记载不一致的,要根据有关政策审核确认。对经过调查没有原始依据材料、按照现有政策难以认定的,本着从严掌握的原则,结合档案记载情况综合研判确认。

⑶档案造假的,要责令本人及相关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⑷档案涉嫌造假的、经组织调查一时难以查清的,要记录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重用。

6.材料归档。对审核过程中的补充收集材料、个人说明材料、组织认定和处理材料等,要认真鉴别并及时归档。

4 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存在问题,在这次180余名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中,我公司共计26名干部的人事档案存在记载不一致问题,共计问题有34项(档案中存在一人多项不一致)。其中:出生时间记载不一致:16人;参加工作时间记载不一致:18人。

2、产生原因,一是笔误、二是出生时间有按阴历填写、有按阳历填写、三是把上学时间当做参加工作时间。

3、分析处理,对我公司人员出现的出生时间记载不一致的问题,首先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认真查阅原始资料,找相关部门及本人了解情况。具体实施重新认定时,坚持以下原则:

(1)、公平公正。坚持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不让造假者得利,更不能重复得利。

(2)、最先最早。严格执行组通字(2006)41号文件规定,即“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是指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

(3)、全面取证。对涂改、虚填(填大或填小)等涉嫌造假且难以认定的,组织人事部门须派专人到公安部门调阅原始户籍档案。原始户籍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早于人事档案的,以原始户籍档案为依据。

(4)、严格组织认定程序。全面调查取证后,党委或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根据调查核实结果,经集体研究,综合研判,对出生日期作出认定。因此重新认定出生时间的干部都积极配合,顺利完成签字确认。

4、对参加工作时间记载不一致的,以其初次参加工作时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审批时间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劳动法合同法实施后的以首次签订劳动合同之日或企业办理录用手续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也顺利完成签字确认工作。

综上所述,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只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于担当,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负责、充分掌握好相关政策依据,就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作者简介

专项档案范文第7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全面覆盖、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的要求,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信息为重点,本着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全县所有在职干部档案进行一次集中审核和专项清理,切实解决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缺失、管理不严、涂改造假等突出问题,确保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真实准确、材料齐全完整、管理规范严谨,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规范干部人事管理、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作用。

这次专项清理的范围是全县所有在职干部,重点范围是乡科级以上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县委组织部负责审核县乡科级干部档案以及组织部管理一般干部的档案;县人社局负责政府系统部门和全县科级以下干部档案清理和审核工作;教育局要在县人社局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所管干部的档案专项清理工作。

1、对于出生时间的确定,要严格执行《关于认真做好干:请记住我站域名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要求,未认定的,要进行认定;已认定的,要按照政策进行核实。认定和核实结果要征求干部本人意见并签字确认。更改半年内的,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认定;更改半年以上或跨年度的,报再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对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早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如组织认定结果与干部本人意见不一致,干部本人无充分理由拒不接受组织认定结果的,以组织认定结果为准(必要时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对涂改严重无法辨认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到其原籍公安机关对户口原始底簿进行调查或通过调阅其直系近亲属的档案取证,必要时送公安机关进行鉴定。

2、对于参加工作时间的确定,要严格按照不同时期有关参加工作的政策规定进行认定,对个别因当时参军、参加工作时年龄较小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要按当时政策规定和本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规范认定。严禁以当时入伍或参加工作时间不够法定年龄而将年龄填大等理由重新改回或改小年龄。

3、对于入党时间的确定,要严格遵守《》规定,特殊情况按照中组部《党龄的计算方法》(中组部组织局1997年10月编印)进行认定。

4、对于学历学位的确定,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全省检查清理干部学历学位实施方案》(晋组通字〔2002〕40号)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对学历学位材料存有疑义的,要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学历学位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5、对于干部经历的确定,通过审核干部档案有关转正定级、干部任免等材料,或采取实地调查核实的办法,重点审查工作经历和任职经历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6、对于干部身份的确定,要严格按照进入干部队伍的方式分别予以认定。对统招统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要审查其《派遣证》、《招生登记表》(或招生部门提供的《招生录检表》)以及有关学籍情况材料是否真实有效;对转干录干人员,既要审查是否符合当时政策规定的资格条件,又要审核批准单位的批复文件和其他依据材料;对干部,要审查其《军队干部转业审批表》是否真实有据;对新录用公务员,要审查其《公务员录用审批表》和《公务员登记表》是否真实有效;对聘用制干部,要审查其是否符合聘干资格和条件,《聘用制干部审批表》是否真实有效。

7、严格执行《关于实行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制度的意见(试行)》(晋组通字〔__〕29号)等干部档案管理

规章制度,凡拟提拔或调整干部(包括录用、调动、安置),在办理考察、公示等手续前,必须以“三龄两历一身份”为重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进行档案审核,尤其要注意审核干部的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干部身份、政治面貌和学历学位等重要原始依据材料是否齐全,工作经历是否真实完整,干部信息是否按要求进行认定以及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做到谁任用谁认定谁负责。凡档案审核有问题、有疑点的干部,在未查清前一律暂缓任用程序或停止办理有关手续。对发现干部信息认定失真失实的,除予以纠正外,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8、严格按照《关于补充完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相关问题的几点说明》(晋组明电〔2006〕39号)的有关要求健全完善干部档案内容。对于短缺的重要依据材料,要采取责任递次倒推等办法尽量收集原始材料,并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归档;对确实无法收集到原始材料的,由责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书面说明或出具证明材料,经有关部门和机构认证或认定后,归入干部档案。

9、切实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基础建设和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保管保护干部档案。要开展干部档案保管保护情况的检查,重点看是否配置专用档案室、专用铁皮柜,是否由专人负责保管,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查借阅档案,坚决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档案室、本人自查自带档案等现象。要整合管档资源,集中进行保管,对不具备保管保护条件和能力的单位,要及时取消其管档资格,由上级单位代管。要完善管理制度,以组织部门为重点,积极推进干部档案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档案管理水平。

我县专项清理工作分自查、抽查和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

自查阶段工作分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个人申报、审核登记。

干部本人如实填写《干部情况登记表》,经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干部人事档案主管部门。

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登记工作按照“2+1”模式进行。先由每个审核小组的2名审核员交叉审核,填写《干部档案审核情况登记表》并共同签字,再由1名复审员进行复审,复审员在《干部档案审核情况登记表》上签字后,该卷档案结束审核。

第二步,情况梳理。

对审核登记出的情况逐项逐条进行梳理汇总,对干部人事档案整体情况进行量化统计。

第三步,调查核实。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审核登记中发现的问题逐项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步调查意见。

第四步,上会认定。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登记和调查核实的情况进行汇总,按照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认定办法,召开党组(党委)会或部务会,对所管干部信息进行上会研究认定。

第五步,填表归档、规范整理。

管档科室根据上会研究认定结果,填写《干部基本信息审核认定表》,分别由审核人、干部本人和主要领导签字,签注单位党组(党委)会议或组织部部务会议讨论决定意见,与调查核实形成的依据证明材料一并归入本人档案,并按照最新干部人事档案整理标准进行规范整理。

县人社局和县教科局要在2013年3月15日前将自查情况向县委组织部作书面汇报。

(二)互查阶段(2013年3月15日至2013年4月15日)

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教科局负责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清理的各小组之间要互相交叉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同时做好市县间的互查指标工作。

(三)抽查阶段(2013年4月15日至2013年5月15日)

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会同县纪委、县委党校、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部门组成检查组,负责县人社局、县教科局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县委组织部要做好抽查和巡回督查工作。具体工作程序是:

1、听取汇报。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被抽查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

2、抽查档案。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干部档案进行重点核查,对管档1000卷以下的抽查30至50卷,对管档1000卷以上的抽查80至100卷。

3、审核登记。对抽取的干部档案要逐一进行审核,重点核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情况,并将核查结果填入《干部档案审核清理情况登记表》。对发现的入党时间不符合《》规定要求、参加工作时间不足法定最低年龄界限、参军时间与政策规定有出入、档案内容严重涂改且未按规定要求清理认定或存在造假材料的,要将材料原件进行复制或拍照取证。

4、情况反馈。检查组就抽查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和汇总,并向被抽查单位进行反馈,提出限期整改和处理意见(对发现的带有共性或规律性的情况和问题,由县委组织部根据政策依据和实际情况提出统一的政策界限和解决办法)。

(四)总结阶段(2013年5月15日至2013年6月15日)

对自查、互查和抽查中发现“三龄两历一身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出生时间涂改、入党时间不符合《》规定要求、参加工作时间不足法定最低年龄界限(运动员、演艺人员等特殊情况除外)、参军时间与政策规定有出入以及档案材料造假的,要严格按有关政策规定进行限期整改。

县人社局、县教科局要在2013年6月15日前将整改结果和专项清理工作总结向县委组织部作书面汇报。

为切实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快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进度,经县委研究,决定成立县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和职责如下: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和人社局,办公室主任由李晋伟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卢天蓉同志兼任。

各成员单位的具体分工为:组织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导落实;纪检委负责对重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教科局负责对国民教育、学历认定及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公安局负责对有关材料的取证、鉴定,以及涉及刑事问题的查处;人社局负责对有关干部身份和参加工作时间的政策解释工作,具体认定按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负责,党校负责对党校学历认定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

各成员单位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要沟通协调,全力以赴确保档案专项清理工作顺利进行。

各单位要从全县工作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省委和市委、县委的统一安排,由干部人事档案主管科室牵头负责,成立领导组和工作机构,由主要负责同志

专项档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 干部 人事档案 专项审核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是干部一贯表现和人生轨迹的忠实记载,是公道正派选人用人的重要基础。一段时间以来,干部人事档案中出现了弄虚作假及涂改伪造年龄、学历、身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规范。2014年末,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全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末又印发了《干部档案“凡提必审”实施办法(试行)》。相对于公务员系统和企业,高校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相对规范,但对干部档案管理的要求更高。湖北大学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处级干部档案认真逐卷对其“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了初审、复审,发现了部分干部的人事档案中存在材料不完整、信息前后不一致、不规范的问题。笔者拟结合人事档案的相关政策和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践,探讨改进方法。

一、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一)现代化档案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管理基础设施落后

受传统干部人事档案意识的影响,从领导、人事档案工作者到广大干部群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档案意识淡薄,致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不是很理想。许多干部粗浅地认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就是管好库房、做好借阅工作。人力配备也普遍不足,按照要求,每1000份人事档案,应配备一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人事档案数累计几千的高校均只配备了1至2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甚至仅配备了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二) “三龄两历一身份”基本信息填写不一致

“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党龄 ,“两历”是指学习经历、工作经历 ,“一身份”是指干部身份 。高校干部的 “三龄两历”是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中的基本信息和主要参考依据,“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审核确认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称评审、退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专项审核工作中,我们发现,干部人事档案不同时期的形成材料中记载的有关信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前后不一致、涂改现象,主要体现在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习经历时间节点、工作经历时间节点前后不一致。在湖北大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生时间的记载上,农、阳历导致的前后不一致较多,同时存在极少数干部因入团、入伍、复读等原因将出生时间改大或改小的情况;极少数干部参加工作的时间节点不清晰,关键材料缺失难以补齐;少数干部入党时间填写不准确;在对在职学历进行认证的过程中,极少数干部在职学历和非在职学历的认定存在一定争议等。

(三)学历认证和审核确认存在矛盾和困难

在专项审核工作期间,根据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文件解释:干部在参加工作之后取得的学历学位,按全日制教育掌握的,一般同时符合“四个条件”,而在专项审核工作结束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出台相关解释:干部在参加工作之后取得的学历学位,按全日制掌握的,一般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删除了“学习期间须与原单位脱离人事工作关系和工资关系、转递本人档案”这一条件,导致前后认定标准不一致。另外,组织部门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不够,学历认证周期长,提交材料繁琐,许多干部需要多次前往原学校及认证部门,给干部们造成了很多不便。

(四)多部门协作机制运行不畅

在高校系统内,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形成和流转涉及多个部门,且是一个不断形成和累加的动态过程。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职能,一般设在人事部门或档案馆,少数设在组织部门。在诸如干部人事档案达标升级、专项审核等工作开展时,领导重视不够,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较为简单轻松的工作;少数干部认识不足,认为档案存放在何处,应由该部门全权负责,配合度不高,导致整个工作流程进行不畅。各类材料形成的部门对材料的管理质量也存在不达标的情况,查补资料存在困难。

(五)材料归档不及时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生成单位较多,收集工作比较分散,收集材料的时间不能统一,往往是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不能及时上交,致使材料收集工作延误或丢失等现象发生。各单位管理人员档案工作意识不强,对材料的动态管理没有跟上,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足,使得材料的收集归档不顺畅、不及时。

(六)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管理不规范

在专项审核过程中,发现由于八、九十年代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此外档案审核者由于没有把专业、政策吃准吃透,也导致此前的一些认定出现偏差。在材料生成和收集的过程中,材料达标率尚不能达到100%。如信息填写不准确、前后不一致、未用黑色墨水笔填写、签章和日期不到位等情况时有发生。

(七)软硬件配套滞后

经费投入不足。在硬件方面,档案库房和查档室、档案柜的容量、通风、防火条件普遍不完全达标,监控、除湿、消防等设施不齐全,不能完全适应目前以及今后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要求。在软件方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未开发适应“达标升级”的新系统,信息化、集成化程度不够,档案的查询、利用上效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改进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管理工作的深层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现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领导干部应转变观念,提高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并给予充足的支持。涉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各环节的职能部门,也应出台和修订相关政策,明确职责。针对各归档部门明确相应的归档范围和要求,在制度上对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转递、审核、保管等工作提供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联动,各司其职,提高档案材料管理水平和效率。对广大干部也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其认识到其人事档案信息的齐全、准确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工作。

(二)结合专项审核经验,做好日常审核

以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为契机,对照标准要求,反思核查和管理的不足,对干部人事档案全面自查,及时纠正审核中不准确的地方,保证“干部审核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经过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成果,可以很好地指导开展进一步的日常审核工作。如在中组部对新提任干部“凡提必审”、人社部对“全员参保”要求的形势下,专审核标准对核准“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来校时间、入党时间、工龄、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职工身份”等人事档案信息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加强配套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应加大经费投入,及时将库房、查档室扩容,购置新型档案设施,保证硬件需求。升级、健全现有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确保基本信息录入的完整性。加强人力配备,严格按照管档要求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同时,联系各管档单位,每个单位配备1名以上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力资源充足。

(四)推进信息化进程,提高利用质量

将先进的科技设备引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可以利用扫描、复印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档案材料转化为电子档案,更加便于保存、利用,也能更好地保证档案的原始性,杜绝信息被涂改。同时,还应按照要求保存好纸质档案材料。可对外公开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可以引入查询利用系统,按照一定的利用权限对外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不能对外公开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利用此系统作为纸质档案的备案,在单位内部进行查询利用。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利用效能,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使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有针对性、动态持续性地对职能部门的专职、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积极与上级、同级主管部门沟通,确保其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使其从源头上认真对待每一份进档材料,对政策、标准的掌握准确、深刻,对材料的认定不出现偏差,对上级出台的新文件、新要求能做到及时学习领会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结束语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是国家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一次“亮剑”,也是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一次契机,我们一定要借此机会,提高认识,总结经验,从而为我校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亚辉.高校干部人事档案“ 三龄一历”失真现象研究[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2]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鄂组办[2015]6号.

[3] 刘新.论多部门协作共促干部人事档案规范性[J].教育管理,2016(2).

[4] 高谭.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人事管理,2016(3).

专项档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注意事项

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审核对于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干部资源的管理、加强党内纪律管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重视,切实做好审核工作[1]。目前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档案管理和审核不严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必须要加强专项审核管理,切实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就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注意事项和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1 干部人事档案现状分析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对于干部本人的升迁、退休以及职务任免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少数干部领导很有可能在干部人事档案中提供虚假信息,造成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失真。中央纪委曾经在干部人事档案的巡查过程中发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造假的案例并不在少数,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2]。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中,年龄作假、学历增高以及工龄增长等问题经常出现,这些记录的档案信息明显与事实不符,但是却经常出现在干部人事档案中,这说明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纪律性还有待提高。正基于此,2014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旨在坚决整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确保人事档案真实、准确、完整、规范,维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2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查的原则分析

2.1 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干部人事档案审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则之一。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审核要求能够对干部个人进行公正地、全方位地考察,要从干部个人的工作情况、能力情况、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政治素质等多方面来进行信息审查,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善性和健全性[3]。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参考干部人员的工作价值和个人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干部任免等均需要参考干部人事档案的资料和信息,因此,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实际上是干部迈上更高台阶的重要资料。也正因如此,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查才需要更加负责,以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组织部门提供更多真正的优秀人才。

2.2 严格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结合原则

近年来,政府的干部人事制度开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改革的重点开始出现了转移,改革力度也开始得到了加强。新的干部人事制度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动态管理为主要方法,动态模式具有灵活性,但是也容易产生较多的问题。因此,在动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状况对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考察,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的予以纠正[4]。此外,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管理人员还需要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务必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完整和全面。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有些资料可能不够完整或者出现了缺漏,这种情况一定不能够马马虎虎放过,而应该要针对资料中不完整和缺漏的部分进行详细的审核,并补充完整。干部人事档案中有些资料的书写格式或者手续还有待完善的也一定要重写,并做好所有的手续工作。

2.3 服从组织人事工作安排原则

服从原则指的是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应该要服从组织人事工作的安排。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按照组织人事工作的安排而进行问题处理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应该要与干部本人和工作安排来进行管理,这样可以防止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造假现象的发生,也可以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对于保证干部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坚持服从组织人事的安排可以从干部的纪律性、工作能力、奖惩情况、思想品德素质等方面对人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信息管理,这对于真实反映个人的经历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管理策略

首先,要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必须要求突出审核工作的重点。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应该要按照中组部下发的《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审核,重点审核干部的出生时间、参工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和重要社会关系等重要信息。凡缺材料的,需要本人补充相关材料或者组织出面取证材料,确保按照文件要求严格审核。此外,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应该要坚持细心和严格原则,审核人员需要特别重视有修改痕迹的信息,并认真审核信息是否属实,如难以判定的,须由组织出面调查综合认定,确定属实后再对照原材料的格式进行审核,直到确认干部人事档案在格式上和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均没有问题后再进行签字。签字需要初审人和复审人的共同签名,并与本人见面,本人确认后签字确认。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加强对审核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质量和效率与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审核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准确找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审核人员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够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和全面。具体来说,审核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审核登记工作。干部人事档案资料较多,少数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为了强调速度,不会将档案登记表和原始材料进行详细的对比,因为容易出现审核的疏漏[5]。因此,审核人员必须要一页一页地进行仔细的审核,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质量。对比过程中,审核人员一旦发现档案中有与原始材料不相符的,一定要进行登记和审核,并就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甄别和汇报。必要时,审核人员可以向有关部门要求重新进行审核,以确保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部分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时需要进行材料补充,干部个人补充材料后的审核工作也一定不能懈怠,同样需要审核人员进行严格对待。补充材料的出处和来源一定要清晰,要加盖上各单位部门的专用公章,在对比材料的性质、类型以及格式之后,确认无误才能够放入干部人事档案中,至此,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才算完毕。

4 结语

综上所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干部个人的职务任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容易导致部分干部人员在本位主义的思想引导下做出伪造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行为。为了更好的保障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是关键。目前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档案审核人员能够在保证真实性、严格要求和从实际出发结合等原则的前提下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审核,以切实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唐菖霞. 浅析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注意事项及管理建议[J]. 办公室业务,2015,15:91.

[2]徐正华,曹慧,尹渊博. 以专项审核为契机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功能[J]. 珠江水运,2015,24:84-85.

[3]郑亚辉. 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看“三龄一历”的认定[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05:113-116.

[4]周Z宇.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机制研究――从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角度出发[J]. 科技展望,2016,10:253.

专项档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 从严治党;选人用人

目前,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已基本完成,该项工作是党中央部署的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本内容,可以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小步,但对于改善选人用人风气、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却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一、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人事档案是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基本信息、成长经历、工作经历、思想政治表现、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内容,是考察、反映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历史、全面、真实性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干部人事档案作为组织考察、了解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开展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是整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确保档案真实准确、完整,作为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基于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在审核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配备良莠不齐。人事档案审核管理工作要求专业化程度高,但是各组织普遍存在着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兼职多、专职少,忙于日常事务而对人事档案管理较为松懈;人员流动性大,工作不连续,缺少完整性;集中培训次数少,业务水平不高。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造成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低。

(二)“三龄两历一身份”重要信息存在造假涂改现象。“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等问题成为审核中的重中之重。有些领导干部为提拔、晋升“年龄越填越小”,个别领导干部为提前退休“年龄越填越大”,在填写个人履历信息时故意隐瞒真实情况,造成档案工作人员核实困难。年龄、工龄、学历、履历错填瞒报等等不实行为严重影响干部人事档案的公信力,档案真实性是领导干部道德底线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个人档案信息都失实,那么干部为官做人的公信力就更值得考究了。

(三)干部自身对档案材料重视程度不够。干部档案中内容不完整、普遍存在缺少材料的现象。有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资晋升、考察、任免等材料,档案人事管理人员未及时补充到个人档案中的现象。但包括培训、职称、学历等重要材料经常被领导干部本人自行保管,没有存档意识,经档案审核人员核实后才有归档意识,为审核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坚持的原则

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应严格按照政策法规执行。一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档案审核中,不能让造假者得利,更不能重复得利。二是要坚持全面取证的原则。对于涉嫌造假或者难以认定的材料应调阅其他佐证材料、实地走访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不能主观臆断。三是严格组织认定程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认定结果要进行综合研判,再做出认定。

三、如何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方面,对于干部人事档案要求“凡提必审”;党中央巡视检查领导干部时,查阅人事档案材料是审查第一步……可见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事关党风、政风,是全面从严治党选人用人重要关口。因此,人事档案审核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 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的不规范现象,有多方面原因,其中组织机构管理弱化是一个重要原因,应加强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转变思想,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二是完善人事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归档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包括档案借阅、传递),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完整。三是配齐配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单位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并配合保密法等知识内容进行教育管理。

(二)深入落实、具化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管理工作。第一,高度重视,提高政治意识。此次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涉及内容广、要求严格,已经把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提高到衡量领导干部对党是否忠诚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的有力抓手。不仅组织上、相关部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全体领导干部都应提高思想意识,强化政治、道德自觉性,增强纪律意识、道德自觉,如实填写本人档案材料,这是对领导干部公信力的底线要求。第二,去伪存真,确保档案完整。人事档案大体可分为十个大类内容,包括履历、自传、考察考核鉴定、学历学位职称培训材料、政审审查、党团、表彰奖励、涉法违纪、招录任免职务工资、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一份规范的人事档案能充分反映领导干部的个人经历、工作表现、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内容,因此从工作实际出发,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就更高了。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是衡量档案工作的重要标准。一是要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管理人员应不断收集整理、补充信息,加强档案动态管理,及时将干部人事任免、组织考察、年度考核、培训奖惩材料归入档案,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二是要对收集材料进行甄别,认真审核每一项材料,对缺失材料及时补充登记。以学历学位材料为例,档案审核管理人员应要求干部把学历材料原件、学历认证报告双方当面核实后签字、需要复印的材料也应注明复印时间、复印人,确保材料可靠、真实,方能放入档案,避免失实材料入档,确保档案权威性。三是对档案中已有材料审核做到去伪存真。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着个别领导干部信息不实的问题,有些干部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虚报错填履历、身份、经历信息,甚至用不当手段获取档案管理人员信任,擅自涂改个人信息,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就要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整改,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法律保密意识的同时,要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组织认定,包括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和干部身份要重点审核。依据《报考登记表》、报到证、《招工表》等最早形成材料记载与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核实是否一致,如果材料真实性存疑,要根据材料记载进行逻辑推算,避免出现三岁四岁上小学、十三四岁参加工作的,为争取提拔或延长任期隐瞒真实年龄的“神童干部”;避免出现把培训经历填为学历、低学历写成高学历、在职教育变为全日制、无学位的改成有学位的,为争取突破最低学历要求挤进干部选拔任用候选人队伍的造假者;避免出现不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员通过借调、交流等方式伪造干部身份进入干部队伍中来。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口,万万不能成为一些想走“捷径”的干部手中的“绿卡”,档案审核管理人员一定要去伪存真,把好选人用人第一关,在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源头上予以根除,真正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为组织、为社会服务的价值。第三,资源共享,推进档案信息化。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在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大背景下,使干部人事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组织人事需求、服务于推行领导干部信息公开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要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与数据信息一体化,建立档案信息共享网络,将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内容向群众公示、接受社监督,对有疑问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可以提出质疑,从而使造假者无处容身,推动形成“不敢、不想、不能造假”的长效机制,也增强了组织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四、结语

现阶段,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已基本结束,成效显著,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管理工作仍需常抓不懈。提高档案查找、使用、管理效率,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是进一步改进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各级相关组织机构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完善制度,配备专人管理并予以网络平台建设的资金保障,以干部人事档案为抓手,把好选人用人关口,切实使干部人事档案更好服务组织、服务社会,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仲英涛.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新常态”研究[J]. 兰台世界. 2016(04):45-46.

[2]李雪云,饶圆.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档案. 2016(02):124-126.

上一篇:民办中学教育范文 下一篇:合同法律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