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9:31:17

专题研修总结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当学习变成一种常态的时候,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理解会逐渐深入。为了更好地运用,对本次研修作一总结,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吕博士在培训结束时,放了一段视频。开始球员爬得近,后来,在教练的鼓励与指导下,最终爬出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影视作品可以虚构,但专家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样的形为与办法将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深刻领会专家的思想与方法。

专家主要强调了什么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要保持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生是有人格的;身体发育是有阶段特征的;智能是多元的,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与方法对待每位学生。

课堂注重导入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而且要有时间与内容方面的限制。

课堂提问要讲方法、讲策略,也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状况。

教学策略主要有:模块化、情境化、活动化。

每个模块的学习要有三个环节:导入、合作、结束。

家长必须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是否有理论支持

如果我们不能形成独树一帜的流派,那么就必须用已有的知识与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人不比产品,设计加工不当,可以重来,或当次品降价处理。所以,坚信知识与理论的重要作用,是一种慎重的态度,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在整个培训中,以艺术为载体进行教育与教学的例子非常多,教育是需要艺术的,这个我们就能体会到。教学也讲艺术,这也是部分人的观点。专家的报告,形为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特征非常明显。我们再翻阅手册一,发现有众多的基础理论。用如此多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与办法,实在是难得。

符合新课改要求吗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形为必须转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形成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没有违背的地方。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团队。

制约学习的因素

我们再次回到视频中,分析那个球员第二次为什么爬得很远,有几种因素制约他。这是一个有浓厚练习氛围的场地;彼此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球队成员;一个讲策略、讲方法的好教练;也许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工资奖励等。我们作一推理:如果背上的与背下的两个球员倒过来再爬,同样的场地、同样的队友、同样的奖励、教练采用了相同的办法,两个人爬得绝对不可能一样远。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有几个球员牙根就不想往前爬,那么,再好的场地,再棒的教练,又有何用呢?所以,制约球员爬的远近因素还有自身。对应着学生的表现就是:有一部分学生不太愿意学习或根本不想学习;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外在因素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学习结果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时是非常大的。这两种情况专家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六本手册中找不到相关案例与工具。

常常有社会上的同志与我一块交流。他们总认为,学习环境的改善,教学方法的改进,怎么能教不出好学生呢?问题一定出在学校或教师身上。这种学习观是片面的。

我们来看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之所以去做某件事情,是因为他的内心首先有做这件事的需要。我们再从哲学角度来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再看认知学派的学习观,发现他们强调的是内在因素对学习的重要影响。所以辩证的学习观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受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

专家能否指导我们

绝对能,将整体课堂管理专家好的做法转变为适合我们教学的办法;二是多学、多领会手册一。

回到工作中

目前我们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分两种情况谈谈。

一、学习劲头不足或不想学习

1.培养学生做人与学习方面的需要。主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需要家校共同联手。

2.进入我校的学生,早在初中就形成了一些不正当的需要。从心理学角度讲,哪种需要强烈,学生就会优先表现出相应的形为。2013级5班有一个我导的女孩,她说在初中时,有一个与她非常要好的女同学,整天两人在一起生活、学习。因此,她对伴侣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因为高一才入学,同学之间彼此不熟悉,谁才是她现在生活学习的伴侣?整天想着这个问题,你怎么开导,她就是不听,非常固执;我们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政教处也制定了合理的规定,可部分学生、家长就是不配合,学生一味地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还有学生强烈的审美需要,女同学过分地梳洗打扮,男同学留怪异发型,校服乱写乱画;学生抽烟等消费需要。这类问题,应以说服教育或批评为主,同时必须采取管理手段。所以,学校应赋予每个教职员工足够的管理权,大家共同遏制甚至消灭学生的不正当需要。新课改允许我们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量化。

3.按照成就动机理论的要求,我们在改善学生外在学习因素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学习评价标准,让学生有成就感。时间长了,对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培养作用。

4.让学生有目标,有理想,有志向,是一种绝好的方法。

还要依靠其他理论,比如期望理论来指导我们。

上述学习需要的培养,是以教育为主,教学与管理为辅进行的。

二、如何应对学习差异

这类学生对学习有一定需要。

1.从心理入手。

(1)、有的学生考虑到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学习内容日渐加深,学习负担日渐加重,自己入学基础又不好,每天思来想去,就产生了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学习。

(2)、情绪,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同学之间的矛盾,异往之间的矛盾,家庭矛盾,身体不适引起的情绪波动,对周围人与事的不满等,时而困扰他们。

(3)、培养意志力,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

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改善教学,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创设情境,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辅助教育手段进行。

(4)、与学生搞好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如仪容仪表、关爱学生等,这要以人本主义的理念来教育学生。可有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的学生对教师,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比如,有些学生报怨我面部表情严肃,给我写在成长记录中,意思是影响他们的学习。其次,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爱护行为不理解。比如我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了他们的在校表现,目的是想与家长一块配合,教育好学生。可只有少数能够理解,多数在课堂上表现出抵触情绪,认为我在告状,给组织教学带来难度。……

2.从认知入手

学习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形成能够解决新问题的认知结构。这一点我倾向于认知学派以及加涅的观点,同时辅助于形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教育教学远不是我们学校做好了,就能搞好的。对于自身有众多需要的学生,外界的人与事,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启示,又该把他们引导到何方,不是我们完全能够左右的。但我们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

文章不管写的好与不好,请大家不要随意处理,以免让别人认为我在抄袭,谢谢大家!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本文就高中新课程如何指导“物理专题研修”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1专题研修、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之关系

我们认为,物理专题研修与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确立研究课题,开展自主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技素养。“研修”一词虽有“学习、研究、锻炼”之意,但语义上比“学习”、“研究”更注重体验和感悟。

“物理专题研修”更接近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课题研究”(例如:菜刀上的力学知识),选题都是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但“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小论文、科学报告,也可以是制作的仪器、设备”,而“物理专题研修”强调提交专题研修报告――“不仅要陈述所研修的知识结论,还应反映研修的过程、方法以及收获和反思”、“专题研修报告应不少于3000字”、“还应进行答辩和交流”。

表1通过对探究性学习、专题研修、研究性学习的比较可以得出:探究性学习是物理专题研修或研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物理专题研修或研究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外的延伸。

2物理专题研修的指导

2.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人们对问题的探究,往往从好奇开始,正是由于好奇心,引导着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去探索、去创造。玛丽・居里假如没有对放射性现象的好奇心,就不可能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进行长期的研究,也就不可能发现钋和镭。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始于好奇,科学探索就是从好奇的土壤中萌芽、成长为系统的、全面的理论。所以,开展物理专题研修必须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开始。

表1

①教学中往往以新奇的实验或新奇的问题引入新课,并一环扣一环解开一个个新奇的现象或问题,并以新奇的问题结束;凡是有演示实验的课,一定开出实验,无演示实验的课,积极创造条件做实验。

②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史料,讲讲科学家们如何从对某一问题的好奇心开始,走上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道路的,品味科学家的好奇心。

2.2教学中适当开些“窗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讲课中开些“窗口”,介绍现代科学的发展甚至悬而未决的难题,就象当年沈元教授给年仅13岁的陈景润和他的同学们介绍哥德巴赫猜想,以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

例如,电磁现象教学中,适当介绍在电现象里有电荷而且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在磁现象里却没有发现单独存在的磁极;1931年英国科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存在一个磁极的粒子――磁单极子;目前寻找磁单极子的试验还在进行中,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现在的电磁理论就要做重大的修改,整个物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还有,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那么相似,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等等。

如果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可以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们就此开展专题研修。

2.3渗透新发明、新科技及科技前沿知识

2005年7月,美国深度撞击号成功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这次撞击是在距离地球上亿公里、离彗核大概80万公里处释放相对彗核速度为 10.2km /s的撞击弹,撞击了一颗直径不到6公里的彗星。“深度撞击”涉及物理学相对运动、碰撞等多方面知识。撞击器撞击成功后,科学家关注的将是彗星究竟被撞出了多深的洞?从彗核中暴露出来多少可能的太阳系原始物质?据此分析研究,又能带领人类穿越多么深远的时空隧道,去探寻宇宙深处的秘密?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顺利着陆。同2003年10月发射的“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在发射技术、飞船性能、运行时间、航天员空间科学实验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突破。互联网上有大量介绍“神舟六号”的技术资料,是同学们开展有关航天技术类专题研修的极好素材。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有关知识,及时将近年来的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介绍给学生,例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黑洞、纳米技术、磁悬浮列车、扫描隧道显微镜、超导强磁体、激光、卫星悬绳发电、正负电子对撞机、超声波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磁流体发电机、信息技术等,介绍重大的新科技成果及进展,不仅可以方便同学们进行物理专题研修,而且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崇尚。

2.4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物理专题研修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的一大亮点,集中反映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物理专题研修”教学模块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体现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改变。物理教学中,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而开展专题研修是物理专题研修的一种有效途径。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申报学科包含物理学与工程学在内的十三个学科。历届参赛作品中精品倍出,成为物理专题研修可资借鉴的范例。

例如,第十七届(2002年)物理学一等奖项目――《液体表面张力与蜂巢》,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校高一的张凌同学,看到院里孩子吹肥皂泡泡,发现一个孩子的小瓶口上堆积着的泡泡的形状有不少是六边形的,猜想蜂巢的六边形结构也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并设计物理实验证明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新观点,论文《液体表面张力与蜂巢》是一篇很好的专题研修报告。

同年另一项一等奖项目――《对自行车前后轮受摩擦力方向的研究》,湖北省黄石市第七中学高一学生通过自行车前后轮受地面摩擦力方向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打滑判断、“沙中受阻”、“胶布卷边”、“杂技联想”、车轮“长”毛、“主动、从动轮”等六种判断方法,既有趣又有效。

物理教学为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提供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反过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又为物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物理专题研修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应当成为物理新课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我们在指导物理专题研修活动时要做到:学习前人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总结得出规律的同时,不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研修的过程中科学素质得以提高,并体验研修成功的愉悦。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为了促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多元发展和深度发展的有效载体,我们开展了基于教师专业需求的个性化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分类型错时发展:构筑立体研修网络

不同的研修任务,必须采取不同的研修平台。因此,要分类推进学校的校本研修,关键是要区分具体情境中的研修目标、研修类型。

我们以“有效课堂教学”为主题,分学科确定了三个研究专题,其中:语文学科开展“有效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数学学科开展“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综合学科开展“课堂常规有效调控的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研修任务,探索并形成了以下四种研修类型。

1.基于个人的自我反思――常态研修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校本研修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学校鼓励教师围绕研究专题阅读相关理论著作和专业书籍,做好观点记录,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围绕专题上好推门课、预约课,每位教师积极参与首届“运河赛课节”活动。每位教师精心备好一节精品课,同时把上课与反思结合起来,把反思与再实践结合起来。

2.基于年段组的同伴互助――磨课研修

年段组的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我们按语文、数学、综合三大学科分别设置不同的学科年段组:语文、数学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组;综合则以学科为单位分组。语文组骆老师执教状物作文,教案由年段组的五位老师共同参与设计,体现了同伴经验和智慧的共享;数学组围绕“作业设计有效性和目标细化”,由低段的余老师和高段的许老师执教研究课,教案由年段组通过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产生;综合组由江老师与王老师同课异构,探讨英语学科的语段教学。几位老师的课在年段组内经过多次打磨已经成为学校的精品课。

3.基于教研组的团队协作――分类研修

教研组的团队协作,是校本研修的关键环节。教研组起着对各年段进行沟通和协调的作用,对各年段的专题研究进行一个总的调控。其中,语文组围绕研修专题对全校语文老师的习作教学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习作教学的不足和成功经验,同时对学生的习作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以寻找习作教学的突破口;数学组围绕研修专题制定《作业设计有效性和目标细化情况记录单》,强化课堂效果评价的针对性;综合组围绕研修专题制定各学科的课堂有效调控策略,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既体现学科特点,尊重学科规律,又注重发扬个性特点。

4.基于全校的专业引领――展示研修

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持续提升的重要路径。要检验教师在年段组、教研组以“草根式”的研修活动所取得的效果究竟如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各自的课堂教学成果搬上舞台,在全体教师的检阅中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校围绕各学科研修专题,第一学期开展了三次以“智慧・互动・成长”为专题的全校性校本研修课堂展示活动;第二学期开展了两次“名师引领,骨干践行”的校本研修课堂展示活动,并邀请区教研员及城乡互助共同体的老师莅临指导,取得了很好的辐射和促进效果。

二、分层级错峰发展:搭建互助研修平台

围绕课题的核心理念和主攻目标,我们优化实施了近两年的“大关附小青年教师研修成长俱乐部”,从而在校本研修的错位发展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俱乐部坚持自愿加入的原则,现有成员24名,占全校青年教师总数的60%。俱乐部以“同伴互助研修,快乐健康成长”为研修宗旨,下设“思想引领部”“专业提升部”“娱乐生活部”。自运行以来,俱乐部充分发挥自愿、自主、自动、自觉的草根精神,致力于形成互助、互动、互补、互生的团队文化,真正成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训平台。

1.制订个人专业生涯规划――主动研修

俱乐部引领教师制订个性化的年度成长规划。规划建立在对自身优缺点和已取得成绩的理性分析上,从思想进步、业务提升、特长爱好等几个方面对本人在一个年度内将达成的目标及如何发展作出具体规划。规划在年初拟定,要求在俱乐部开展的系列活动中,经常自我对照、明确目标、分解难度、逐步达成。在年底对照规划进行总结反思,并汇集资料,制作成长档案。

2.体验丰富多彩的沙龙活动――快乐研修

“让教师快乐地工作,让教师主动地成长”是俱乐部的活动愿景。因此,在“思想引领部”与“业务提升部”实施活动的同时,还启动“娱乐生活部”的沙龙活动,如乒乓球比赛、相约星巴克、外出采风、电影之旅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俱乐部成员提供了宽松愉悦的研修氛围。

3.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潜心研修

俱乐部建有自己的活动网站,这是成员们讲述自己教学故事的最佳平台。网站主要有以下栏目:俱乐部公告、博文及评论、名师博客、俱乐部书架、博文分类、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是成员之间互动交流、分享成果、激励评价的友好界面,不仅实现了教师与网络的互联,还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互联,是一个“三维”一体的研修系统,大大提高了研修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4.分享同伴的实践智慧――互助研修

俱乐部以青年教师成长中心、骨干教师研究中心、科研人才发展中心为载体,带动各个梯队的教师共同成长。教师无论参加哪个“中心”的俱乐部活动,每个学期都牢牢锁定三大目标:上好一堂精品课,做好一个小课题,写好一篇新论文。有了目标,成员在俱乐部中通过自由交谈、课题协作、优势互补等切实分享各自的思想、经验和智慧。

三、分阶段错位发展:铺设高效研修路径

基于“高效课堂”培育的课堂创新工程,是个性化校本研训实践研究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实现高效研修的有效途径。高效课堂的培育,涉及三个要素。第一个是目标,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第二是过程,过程就是将目标操作化、具体化,它是高效课堂的关键;第三是评价,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反馈并作进一步矫正,这是高效课堂的难点。在实施过程中,只有抓住以下三个环节,高效课堂的培育才可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1.初始阶段的规范格式――刚性研修

课堂教学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于目标的设计和落实普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是目标没有操作化,导致无法导向;第二是目标没有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导致无法落实;第三是目标没有体现在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中,导致无法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目标导学的具体实施策略。首先,统一目标表述格式,要求全校教师在备课时统一将目标表述行为化、数量化、对象化;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将目标任务化、活动化、作业化。这样的研修模式,目标清晰、操作规范,便于一线教师直接从课堂行为层面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2.落实阶段的随机应变――弹性研修

高效课堂的培育,目标明确是前提,而如何真正将目标落实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则是关键和难点所在。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不忘目标,始终以目标为导向处理和应对课堂流程。首先,在课的导入环节呈现目标。要求每位教师上课前,把课时目标事先写在学校统一下发的“白板”上,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组织学生高效学习。其次,在课的展开环节检测目标。要求关注目标的过程化检测,以练习和作业为依据,进行学生自我检测、同桌互相检测、小组共同检测、全班集体检测。最后,在课的总结环节评价目标。要求教师强化课的总结环节,至少要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另一方面,倡导教师对具体情境具体分析、不同目标不同落实,使整个研修具有一定的空间和弹性。

3.深化阶段的和而不同――个性研修

为了切实推进高效课堂培育,我们在深化阶段采取了“主题细化”“常态观摩”和“典型展示”等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推进效果。

第一是“主题细化”。在“目标导学,当堂达标”这一高效课堂主题统领下,各个教研组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语文组细化为“基于目标导向的课时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点研究“目标导学和有效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数学组以复习课作为研究载体,确定了“基于目标优化的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重点解决复习课的目标导学策略和当堂检测手段;综合学科确定了以“目标导学下的有序合作探究”进行实践研究,寻找本学科的高效课堂路径。

第二是“常态观摩”。通过推门听课、交叉听课、“一人一课”等方式,促进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逐步运用“目标导学,当堂达标”的高效课堂模式。

第三是“典型展示”。在主题细化和常态观摩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各自推出相应的学科高效课堂展示课,通过组内磨课、同伴议课、全校观课、专家评课的方式,在学校层面树立高效课堂的典型,推广高效课堂的经验,深化高效课堂的再实践再思考。

基于教师专业需求的个性化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自开展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师为本、自觉研修”的研究宗旨,设计了基于不同教师实际的研修载体,包括阅读奠基、文化认同、突破瓶颈、彰显个性、学术先导等行动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逐步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参与,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研修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持续成长的研修成果。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课堂教学;反思;研修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所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点。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相互促进,双赢发展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落实校本研修工作。

校本研修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 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师教育形式。它融于教学活动之中,既是一种关于教师和教育学的行动研究, 也是一种制度建设, 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学管理者,这几年一直不断摸索改进校本研修的途径和方法,力争让学校成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

一、成长规划,愿景引领发展

教师专业要成长,要有一个目标规划,有自己的个人愿景。如果教师没有自己的专业成长的规划和愿景,那么他所能做的仅仅是附和别人的规划和愿景,结果只是顺从,绝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因此,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鼓励教师发展自己的专业,树立成长愿景。这是促进教师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作为教学管理者,要对每学期教师制定的计划进行审阅,给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使每一个目标都具有可实施性。期末,教师要针对自己的目标愿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充实个人档案,并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就像人生实现理想一样,有了规划、目标,就使教师的成长有了内驱力,主动性。

二、常规教研,变经验为能力

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基本形式是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学习理论、集体备课,研究课例等等,这种集体教研方式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通过参与研讨交流,解决疑难,共享经验,在同伴互助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学科教研组的工作是达成学校教研计划的关键,其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教研工作的推进,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要重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进步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经常说“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所以提高老师课堂教学能力一直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要让年轻教师在课堂上成长起来,让“平台”成为他们展示自我发展的“舞台”。

研课赛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力推手,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评优赛教活动。形式上采用个人展示课和年组教研课相结合,内容上有对不同课型的研究(如语文识字课、口语交际课、古诗、习作、说话写话等,数学解决问题、图形、计算等),还有有同课异构等。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要对每次赛课活动做好详细的方案和安排,特别要组织好评课,带领老师进行课例研究,赛后还要对整个情况进行汇总讲评,总结优点,指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高效课堂一直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研究的焦点,刚建校时,餐桌式教学方式很受推崇,刚好学校也有中学来的老师,去杜郎口学过,所以我们也在高年级试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但是不切实际的盲目学习,形似而神不似,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这种方式不可行。后来,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提出了阶梯式推进思路,开展“达标课堂―我的有效课堂―探究高效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活动结束后,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选择一个点,撰写高效课堂探究教学随笔,总结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如结合导课环节、朗读指导、英语会话、提问的有效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情境的创设等不同方面进行总结)

四、注重反思,在总结中提高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课后反思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为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学校一直坚持培养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的能力,一是课堂教学课课有反思,这在教案中体现,要求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特别是教法上的改进措施;二是每一次赛教课、研讨课后的反思,这就相当于一次课例分析,抓住这节课的几个主题进行分析,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如某一课中朗读指导的方法探究,合作学习的时机研究,如何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等);三是期末的教学反思,针对这学期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五、专题研修,提供发展平台

专题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学校坚持引领教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校级课题人人参与,而且主题要与学校本学期大的研究专题、年组的教改专题相关。这样的层级体系,有利于扎实有效的开展研究活动。例如,本学期大的教研专题是打造高效课堂,各教研组在制定教改专题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探究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师本人的小课题就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从小处入手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才是实实在在的,最后可以总结出成果,并能运用到课堂的。

参考文献:

[1]吴积军.《校本研修与教师的职业幸福》.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一、加强处室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根据学校要求,我处围绕“无为新跨越,教育大发展,进校上台阶,我该怎么办”这一主题,结合工作特点开展了学习讨论活动。本学期,我处又围绕“两问两整治”和“作风转变年”活动,对工作人员和专职教师进行了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通过两项专题活动,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定位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效能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态度明显改进。

教师培训教材“送货上门”,顺应学校需要“送教到校”,满足教师需求,优化网络学习平台、优秀师资、优质课程、优良资源等,受到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普遍欢迎。

二、扎实开展工作,增强培训效果

本学年教师培训类型多,任务重,工作繁,我们主要开展的培训工作有六项:一是“上好课”专题远程培训,二是2009年新教师岗位培训,三是“上好课”实践研修,四是“备好课”远程学习,五是初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六是“上好课”专题研修。

在培训管理上,我处从需求调研、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平台优化、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工作。其中,在课程建设和资源建设方面,先后聘请东北师大刘晓明教授、李广副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授吴丹青、南京市名师陈正蓉和我县名师丁凤林,进行专家报告、专题讲学和示范教学。在年度全员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方面,以“上好课”为目标,以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为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组织教师远程自主学习交流,引导中小学校有效实施校本研修,效果明显。在我们进行的培训效果反馈活动中,7705名参训教师在线投票,满意度高(超过97%)。

三、尊重教师需要,保障培训效益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少数教师上一学年“备好课”远程学习没有合格,他们要求安排补学。还有少数教师没有报名参加“上好课”专题远程培训,要求给予参训机会。对此,我们安排了60学时的“‘备好课’远程学习”、48学时的“‘上好课’实践研修”和36学时的“‘上好课’专题研修”。

在培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学员没有按时学习、考试的情况,对此,我们不仅在寒假期间安排了一次集中补学补考,还在6月21日——7月20日再集中安排一次补学补考,以满足学员的要求。

这样做,继续开放的培训课程和交流平台,使一些学员可以深入学习、深度研修,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安排补学补考,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使全体学员可以完成学习任务,成绩合格。

四、深入研究培训,提升实施水平

为把“研训一体化”实施策略落到实处,拓展途径,创新方式,出经验,出成果,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助推器”。一方面,总结培训成果,参加省级以上评比,《“校本+远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得到专家和科研机构的充分肯定,被省教科院送教育部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另一方面,积极申报省级课题《“校本+远程”下的研训一体化策略研究与实践》,预计2014年结题,出版无为县“校本+远程”教师培训系统丛书一套。

为总结提升经验,我们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开展校本研修专题研究活动,进行以“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策略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引导中小学校以“上好课”校本研修活动为载体,研究校本研修,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施能力。

但是,我处的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将在今后工作中着力改进:

1、培训者专业化程度不高,整体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需要组织好培训者的业务进修,通过培训者培训提高培训能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教研工作,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专业化水平。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6篇

(一)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促进教研观念转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更高的目标。通过校本研修将使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发生变化,初中班主任由原来的日常的教育引导工作、班级的管理工作、班集体活动等班级行政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逐步向组织、指导、参与教育教学研修转变,成为教师的伙伴和教学设计的合作者、教学过程的评估考量的综合管理者。通过校本研修增强了班主任的育人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

(二)有利于开展实效研修,促进初中班主任全面成长。

初中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未来的发展前景。校原有师资队伍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偏低。通过近两年来大量的人才引进和内部调整,学校初中师资力量正朝着年轻化、知识化方向发展。但是,一老一少,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主要短板是中老年初中班主任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对新事物接受慢;青年班主任年轻气盛,在班级管理和中队建设中,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不足,还缺乏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保证学校的发展后劲,开展初中班主任校本培训势在必行。校本研修是塑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初中班主任队伍,加强初中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凝聚班主任个体力量,促进学校向内涵发展。

校本研修是班主任自我历练过程,首先班主任要更新观念,转变行为,转换角色,否则学校的内涵发展很难实现。学校要千方百计最大限度的激励班主任,政策上大力支持支持,给初中班主任搭建展示平台,明确他们的发展取向,准确定位,激初中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建立起一支思想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初中班主任队伍,使之真正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真正理解和自觉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整合优势教育资源。

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具有特殊身份的教育工作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指挥者。初中班主任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地影响到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及学校、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学校现代化信息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每位教师都可以通过校园网博客圈观摩优秀的视频教学案例,随时与同行、学生、专家进行互动交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初中班主任校本研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修认识不到位。

一些学校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比较模糊,校本研修已开展数年,但有的学校没有请专家讲过一次课,有的初中班主任没有参加真正的培训学习,对于校本研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道它的特征和价值了。还有的学校通常把“教研”与“科研”类同乃至等同,从而让广大班主任感到深不叵测,望而生畏。

(二)研修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大多数学校的校本研修只停留在办班培训上,教研组织、人员、制度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够好,集体研讨互动少,重大课题研究没有新突破,研修质量得不到明显体现和较大的提升,导致问题聚焦不够,研修氛围不浓厚,成果总结、推广不及时。

(三)研修方式简单。

由于校本研修是上级提出的要求,所以不得不落实,可是没有专家指导,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校本研修的内容大都停留在听课、评课方面,蜻蜓点水多,入木三分少。因此校本研修效果不太明显。

(四)对校本研修缺乏规划。

目前,各学校对校本研修基本上没有正确的价值定位,也无明确的目标任务,更无有效的推进策略。由于处于人行我行,人往我去的跟风状态。

三、加强初中班主任校本研修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研修思想认识,准确把握研修定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重新回到了以人为本上来。班主任工作是研究人、教育人,面临的新事物、新问题越来越多,现有观念在日益变化,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核心者,其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因此,过去那些管理型、经验型、操作型靠吃老本过日子的班主任,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现状,校本研修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促使班主任与时俱进,向专业型、复合型、研究型的班主任方向发展和转变。校本研修要坚持不断强化研修意识,紧紧围绕新课改做文章,积极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总结、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定并及时调整校本研修的工作重点,使研修活动课题化、系列化、正规化,构建资源共享平台,营造良好的校本研修氛围,切实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研活动有序开展,进一步通过班主任素质和班级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完善校本研修机制,构建研修完整体系。

笔者认为,构建科学的校本研修机制,使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和教育教学管理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办学效益,促进班主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专门成立以校长任组长,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在班主任中建立校本研修小组,让班主任都能掌握和运用素质教育管理新模式;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办法,加大校本研修的激励力度,努力使校本研修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使校本研修成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必修课、提升平台和助推器。保障经费奖励落实,积极构建“工作研修化、研修常态化、研培一体化”的研修体系新格局。

1、建立班主任学习制度。通过班主任学习日、例会等制度,每周至少组织班主任学习一次,加强心得交流。为班主任加强学习创造条件,学校要挤出资金为班主任购买有关自我提升的教材、影像、光盘,并积极向班主任推荐有关的专业书籍等等。

2、建立班主任反思制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学会举一反三,善于总结经验教学,每学期应至少写出2-3篇如总结、教育反思、班队工作日志、案例分析或其它文章,记叙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问题、困难与得失,为更好地开展下期工作和其他班主任提供借鉴和参考。

3、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根据培训的目的、内容和对象及培训资源等因素,须选择恰当有效的培训方法。常规的有工作转换、岗位交流、专题讲座、课题研讨、班队活动案例交流、内部网络培训等等,充分利用现代视听技术如电视、电影、投影仪、录像、电脑等工具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学校行政领导和优秀班主任担任培训工作的教员。

4、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每学年举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规定每位班主任要上交一篇科研论文。让学习型、知识型、专业型和创新型班主任脱颖而出,推荐评选出优秀班主任进行大力表彰,并将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在校内外加以推广。

5、在制度上切实保障。学校、教研组、班主任要有校本研修年度计划、总结,做切实到行之有效。建立班主任团队研修与管理目标责任制,将班主任校本研修与学年度班主任工作评优挂钩,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挂钩。合理安排研修时间。

(三)扎实开展实效研修,重视班主任专业发展。

初中班主任岗位非同小可,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对班级、学校的稳定、发展,对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社会形象建设都至关重要。这个岗位需要专业的理论基础、专业的知识结构及相应的专业能力。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还要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和艺术;不仅在所教学科有较高的水平,还必须具备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在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和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建立完善班主任研修制度,选拔优秀的班主任参加全国、省、市、区级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有外出学习机会时也要优先考虑班主任。积极探索不同层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班主任研修活动内容如下:

(1)自主学习: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职责、班集体建设意义、方法、途径;

(2)专题讲座: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发展;

(3)经验分享:“温馨教室”建设“优秀教师团队”创建;

(4)实践体验,探索班级活动的组织策略和原则;

(5)自我反思:培训活动中的收获、思考,形成个人小结;

(6)评价激励,交流提升。班主任自我评价、年级互评、主管领导对班主任评价、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活动的有效开展、主题班会。激励措施:把校本研修评价结果与晋职、评先、选优等工作相结合,作为激活班主任发展的动力和依据。

(四)明确校本研修目标任务,丰富校本研修活动内容。

一是明确校本研修目的。以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促进班主任成长和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班级管理中各种实际具体问题为出发的,建立资源共享、合作交流、优势互补、勇于探索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使全校班主任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切实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使之成为学校学科管理的骨干、教学研究的带头人。二是制定校本研修规划。把校本研修作为班主任专业提升的主要措施,制订完善校本研修工作条例、制度,如《校本研修方案》及《班主任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为校本研修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校本研修工作以解决班级常规管理实际问题和提高班主任自觉研习行为为目标,采取校本教研、集中培训、专题研究、自我学习、网络研修等形式,聘请专家顾问专业引领,广泛开展班级管理改进与学科组活动,不断丰富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宗旨和校园文化内涵。丰富校本研修活动内容。结合班主任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途径的学习、实践活动,科学地、合理地设计校本研修工作内容,深入开展道德、课程开发、管理研究、、培训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培养班主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7篇

2009年暑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条件

培训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报名,全员培训,原则上不得缺额。根据《*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中“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要求,对学校尚未开设的课程,也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

高中学校要提供教师上网学习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每天参与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交流研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培训时间

全省高中教师按市地分两批培训。

第一批:7月13日—25日(*、*、*、*)

7月13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第二批:7月27日—8月8日(*)

7月27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高中政治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0天,每天6学时,共计60学时。其他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2天,每门学科课程分为六个研修专题,每个专题2天,每天学习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面对面研讨、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共计72学时。

每个专题第一天学习通过高中新课程的视频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进入情景,直面问题和不同观点,各抒已见,互动交流,并以作业或讨论等形式,发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学习,通过视频讲课、专家文稿、相关文章、评论、课程简报,学员提交作业及互动交流,获得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各学科研修进度以课程团队制定的课程表为准。

培训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集中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教师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参与讨论。

四、培训方式

采取远程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充分发挥行政和学校管理优势,推动远程网络为平台的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评判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网络平台系统:提供学习资源、交流平台,记录学员网上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互动研讨点评情况、讨论记录和作业成绩等,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五、培训工作流程

1、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日—10日,各高中学校)

各高中学校利用已经注册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陆管理系统,补充、修订、审核确认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及个人信息。

2、综合管理培训(6月9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选派相关人员参加省项目办组织的集中培训,熟悉“*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审核、报名、编班以及指导教师配置等工作要求与流程。

3、报名、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11日—15日,各高中学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学校利用“*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填报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本工作于6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按照区域就近原则(以县区为单位,对于教师人数少的学科,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跨区域,或以市为单位组班),每学科、每100人左右编为一个学科虚拟班级;各市教育局根据相关标准(附件)选拔成立本市的指导教师团队,根据本市各学科班级数,为每个学科班配备指导教师1-2人。此项工作于6月14日—15日进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6月19日,省项目办及各市教育局)

6月19日,省项目办通过*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各学校领取课程资源,并下发至参加培训的教师手中。

5、熟悉学习平台(6月21日—7月10日,各市教育局、各高中学校)

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习平台,下载整理各类手册,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校培训场所、设备是否正常,为正式培训做好准备。

6、试点培训

6月21日—7月初,拟组织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培训。试点培训方案另行通知。

7、培训实施(7月13日—8月8号):

(1)各学校根据统一要求,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经准备的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学校在区域教科研部门指导下组织本校学科教师开展面对面的互动研讨;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校技术人员在本校依托“*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考核评价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省项目办将制定、下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工作手册和学员学习手册;制定优秀、合格组织单位(市和学校)、指导教师、学员评价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学习标准,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指标。高中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本人《继续教育证书》记A类学分10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由所在市和任职学校进行通报。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在“十一五”大连市教师教育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开发适切研修专题、开展“下水式”研修专题培训、提供内炼外修平台等措施,规范、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区教师进修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研训一体、校本研修为契人,以提高课堂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标准,以项目专家、科研点校为牵引,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务实工作,前沿指导,规范屯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开发适切研修专题,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方向

为引领区域校本研修向内涵发展,研训教师深人教学现场,开展行动研究,在应对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同时,开发适切的研修专题,形成区域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并以此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方向。

我们把研修专题开发的目标聚焦到课堂,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各校各学科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上,把工作切人点定位在帮助各校准确分析教育教学质量上。进修学校研训教师联合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联合视导。研训教师深人每位教师的课堂、每个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听取学校干部的听评课和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学科教师积极进行评课和点评。联合视导之后,组织研训教师多次座谈,深人分析现状,挖掘出制约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确立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听评课”“学校教研组建设暨教研组长实施校本研修活动能力培养”“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技术”等系列研修专题,统领各校的校本研修方向。

二、开展“下水式”研修专题培训,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实践

在将研修专题的理论转化为干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研训教师以身示范,针对上述三个研修专题,进行了全区各层面、各学科“下水式”研训引领。

1.集体听评课,研磨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区中小学“教学质量月”总结会,以初三作文课为课例,研训教师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学副校长集体评课;召开“**区中小学加强课程管理,提升教学有效性研讨会”,打破部门界限,由小教部主任、科研室主任进行现场评课示范,真正贯彻“深人研究课标,牢牢抓住有效,服务教师成长”的评课理念;进行听评课研修专题的培训,引领干部教师以新课改理念、课程标准、教与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标准,评价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

2.形成研、训、科一体化,打造“形神兼具”的校本研修

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的教师教育工作将我区教研组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研组建设培训由培训部牵头,中小教、科研部门共同参与,并开展教研组长的专项培训。中教部指导学科教研组开展不同专题的研修活动,并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向全区中层以上干部开放,研训教师进行点评。组织研训教师对本学科教师开放研修活动,组织全员参与研修活动观摩研讨,研究如何提高研修活动的实效性;开展校际联动研修活动,引导各教研组继续深人开展研究。中教部集体下校调研,研训教师为教研组长示范组织学科教研组评课。培训部对教研组长实施“关于教研组校本研修文化建设”的培训,进一步形成校本研修研究、质疑的学术氛围和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的自主意识。面向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实施“校本研修管理实践”专题培训,以校为单位的学员团队,以本学期所听本校教师的课例为资源,合作提炼学校下学期必须解决的课堂教学核心性问题,形成分析报告,聘请校、区两级专家组进行论证,其结果将作为制定学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的有效依据。

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示范培训、引领和把关,明确组织教研活动基本环节,即活动前确立研究专题、组织教师围绕专题进行相应的学习与准备—活动中进行质疑、研究、讨论、设计解决方案—活动后实施方案—再次活动时,反思、继续研究等,校本研修的“形”已初具。

校本研修的形式建设最终目标要为教师教育服务,只有能切实提高教师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真正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赋予教师教育“神”采。为此,我们以区域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为牵引,以科研点校、区级项目组、校级专家组、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中坚力量,扎实实施“形神兼具”的教师教育统领工作。

进人“十一五”教师教育,我区开展的“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已深人到各校、各学科。为使研究更贴近学校,更服务于教师的成长,我们确立点校,聘请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专家组,每月深人点校听课,参与校本研修活动。通过调研、诊断、总结、交流,以点带面,资源共享,为各校培养科研型骨干教师。

**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语文作文教学研究项目组和数学习题功能研究项目组,选定了项目组成员,分别制定了中小学实施方案和中小学一体化项目实施的研究和论证方案。在中学数学区教研活动中,确立数学习题研究主题,各校校本研修工作围绕这一主题全面实施。与此同时,进修学校指导各校成立学校教学专家组,专家组成员通过参与听评课、指导教研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做示范课等途径发挥初步的引领作用。

为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教师教育中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修学校组织区学科带头人学科学术报告会、市区骨干教师开放课等活动,为校本研修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3.推广质量分析技术,提高自我教学诊断的准确度

为引导学校和学科教研组科学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并分析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研训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教学质量分析理论与统计学原理、SPSS软件、双向细目表的原理和制作技术,并应用于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中。富有准确、科学、合理、直观的数据和结论的质量分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提供内炼外修平台,提高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水准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为引领校长有效履行职责,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通过沙龙、座谈、讲座等形式,组织校长学习研讨“校本研修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校本研修走向内涵发展,校长该做些什么”“课堂教学观察与关键事件诊断”等问题;我们多次聘请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及其他区的名校长与我区校长围绕教育教学管理座谈、对话;我们特聘学院专家对名校长班学员进行“学校管理问题诊断”的跟踪递进式培养,这些工作有效地帮助校长理清了工作思路。

我们选派干部和教师分别赴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学习,观摩新课改下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聆听专家解读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等。我区干部教师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与专家交流,返校后,及时将获取的前沿性信息和学习体会与同伴交流,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

我们邀请国内著名校长、优秀教师讲座和做课,为一线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摩之后,研训教师团队、校长团队、骨干教师团队及各校教师分别进行听评课座谈、交流。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9篇

一、健全有效校本研修管理系统――让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

让学习组织全体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即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目标、价值观与信念,找到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源动力。首先,学校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主抓校本研修工作,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整体规划、内容确定、流程策划、过程督导和结果评估。学校先后建立了完善的校本研修的规章制度,如《青峰小学校本研修制度》、《领导与研修组联系指导制度》、《领导听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研修活动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评价办法》、《读书活动制度》、《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校本研修考核细则》等,规范了校本研修行为。为了便于管理,提高研修效率,学校将专任教师分成两个研修小组:第一研修小组由语文、思品、音乐、英语教师组成;第二研修小组由数学、科学、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学科教师组成。其次是进行校本研修考核。学校每月对研修小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情况进行一次月考核评价,评价的内容有师德师风、教学常规(备、讲、辅、改、考五大环节)、业务学习体会、课题研究成果等。第三,建立教师研修档案。校本研修生成的文档、图片按学校研修小组、教师个人分类归档。学校校本研修档案包括校本研修规划制度及教师校本研修学分登记;研修小组档案包括研修计划、活动方案、活动记载、活动效果评估等。教师个人研修档案包括教师每学期的计划、学习笔记、听评课记载、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学案例与分析、教育叙事、教科研成果等。教师研修档案真实地记录着教师的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历程。共同的愿景使学校管理者、教师都知道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工作上相互联系,学习上相互依存,真正形成了一个高效务实、和谐奋进、蓬勃向上的团队。

二、落实有效校本研修保障机制――让团队学习成为可能

创建学习型学校,建立校本研修有效机制,是实现团队学习的核心要素。“教师是一种职业,需要履行职业义务;教师是一种专业,需要通识专业和学科专业的双向发展;教师是一种事业,需要实视人生价值。无论是职业,还是专业,或是事业,都在学校这一块阵地里显现、体现和实现。”因此,必须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为教师搭建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基于此,青峰小学建立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且具有学校特色的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校本研修机制:

第一,保证校本研修时间。各研修小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研修活动,第一研修小组的集体研修时间为每周星期二的下午,第二研修小组的研修时间为每周星期四的下午。教导处在编排课表时已统筹安排好了,教师不需要自己调课。

第二,明确校本研修内容。主要从师德修养、教学常规、读书修身、教育科研四个方面展开,每学期学校对校本研修内容都有一个统筹规划,各研修小组也制定了每学期的校本研修计划,每周按计划开展研修活动,个别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第三,优化校本研修环境。一是学校图书室订有大量的业务、理论刊物,还定期按教师们学习需要购置新图书。二是新建了教师网络学习室,每两名教师有一台专用电脑,方便教师查阅资源,网上远程学习、电子备课、资源共享。三是学校对研修小组需要的文字材料、教师校本研修成果免费打印。

第四,提高校本研修激励性。学校对教师发表或获奖的校本研修成果进行物质奖励和考核加分奖励。将校本研修学分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表模、升职晋级、外出学习、交流等内容联系起来,以此来拉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内需与积极性,激发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的动力。

三、丰富有效校本研修内容――提升团队成员整体素质

青峰小学校本研修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以有效的手段,切实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学习―反思―跟进―监督―考核”的模式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县内外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用生动的事例启迪人,以爱岗敬业精神激励人,以优异成绩引领人。让教师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先进事迹进行自我反思,查找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制定出自我整改措施。学校还制定了《师德师风考评细则》,每学期进行“三查五评”等考核活动,同时对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进行监督和督导,使全体教师的师德素质不断提高。

2.开展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青峰小学“以校为本”、“以课堂为根”,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教研对象,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和规律的探索。学校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有:集体备课、同课研究、二次跟踪式课题教学研讨、案例(课例)研讨、教学反思,“青蓝”工程、媒体学习(向刊物、书籍、网络学习),竞赛活动(优质课、说课、教学设计竞赛)等。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有校本课程研究、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构建有效课堂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等。

(1)校本课程研究:青峰小学开发了“诗歌与书法”校本课程,将诗歌的诵记与硬笔字、毛笔字的练习融为一体,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的好评。学校还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林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2008年11月,杜元江老师主讲的《蜜橘甜度探秘》,在参加湖北省综合实践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教学问题研究:在教学中,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每学期初,学校都下发一次教学问题、困惑征集表,将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汇总,每学期选择二至三个是教师共性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专题。开展的专题研究有“作文材料与兴趣研讨”、“主体学习方式研讨”、“教学重点突出与突破研讨”等。每位教师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围绕问题进行析、讲、评、改等活动,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

(3)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又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往往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优化。学校每学年都要构建一至二个教学模式,现已构建的教学模式如低年级阅读课识字教学模式:互动―探究;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模式:参与―导练―拓展―反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探究、反思、应用;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激趣、互动、表达;小学阅读教学模式:初读感知―互动入境―美读细品―生成运用,等等。

(4)有效课堂专题研究:从2007年秋季开始,青峰小学着力构建有效课堂活动,实施的步骤分“理论引领―问题诊断―专题研讨―课堂建模―成果推广”五个阶段,开展了“654321”活动(即六种展示平台、五步式集体备课、讲四课、三析、专题学习与专题研讨、每一学科构建多个教学模式),现以进展到第四个阶段。

在专题研讨阶段,青峰小学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流程: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峰小学探索出了适合学校实际的两套“三段式”集体备课模式。第一套模式:个体研析―集体研讨、生成预案―个性修改与反思;第二套模式:主体研析、集体研讨―生成预案―修改与反思。在课堂建模过程中,总结出了课堂建模的步骤:

(5)科研课题研究:青峰小学始终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把科研课题研究作为引领教师专业提升和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早在1992年,青峰小学就成为十堰市农村自然教学实验点,参与了市“农村小学开好自然课”研究,被省授予课题研究先进单位。2003年参与了省级课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获省级成果奖。2004年申请立项市级课题《新课程后教师继教内容、方法与途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获市级奖,课题已进入总结阶段。2006年申请立项的《开放式作文教学研究》、《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研究》两个课题已于2008年8月结题。2008年,所承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研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等市级课题,已进入实施阶段。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教科研室制定了各项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参与课题研究,教师人人都有子课题研究任务。每个子课题都有一名骨干教师负责,帮扶、带动、引领本组教师完成研究任务,使教师在研究中共同成长。

3.与时俱进的多媒体校本研修。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青峰小学多媒体校本研修始于上个世纪末,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教媒体学习,以投影仪的使用为主。学校为各班配地备了一台投影仪,教师学会了使用投影仪,能自制投影仪,能设计电教教案,撰写教学论文,有30多篇电教教案和论文获省、市级奖,一个电教课堂实录获省级奖。2000年被市教育局授予电教教育先进单位。

第二阶段是计算机技术学习,以计算机使用为主。学校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对每位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初级、高级培训,教师会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2003年被市是教育局授予“十堰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第三阶段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2005年学校建立了远程教育室,教师开始利用远程资源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2008年学校新建了电教室,配备了新电脑,专门用于教师网上学习、网上交流与分享。网络为教师的日常研修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让教师可以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全天候的进行学习、研讨。如今,全校100%的教师学会了网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建有自己的博客,95%以上的教师掌握了制作优质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80%的中青年教师能熟练地把多媒体与学科整合起来应用于课堂教学。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走进了青峰小学的校园,融入了教师的生活,成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

专题研修总结范文第10篇

一、专家引领,成长提速

现实生活中,我很少能有机会出去参加进修,接触到权威专家、特级教师,教学也就只能闭门造车,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其效果可想而知。可现在,只需要一台电脑,便可以自主选择课程,确定学习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方便快捷的学习,不再像传统培训那样受时空约束。自“学习入口”进入“选课中心”,再点击“在线课堂”,培训就开始了。既有视频格式,音像结合,声声入耳,方便观看,又有文稿格式,具体清楚,历历在目,可供下载。无论是在线访谈,还是教学点评,或是专题讲座,都让我受益匪浅。远程研修如同一条新修筑的快车道,将科学的方法与巧妙的智慧飞速地传送过来。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的教育教学路上省去了不少蜗行摸索的艰辛。

二、专题研修,系统升级

研修分专题和板块进行,如语文学科的研修分为“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专题。班主任的研修内容为“问题式”、“案例式”培训课程,分成了“学生成长中生命呵护和人格塑造”、“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自身专业发展”等四个主题领域。每个专题研修结束后,都有几道作业题,要求学习者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完成其中一题。晚上,我在电脑前如饥似渴地学习,白天,再将学到的方法付诸实践。研修的专题变成了挑战的课题,经典的案例化解了潜在的问题。不断反思教学行为,适时总结教学经验,有学有练,知行并重,通过全面系统的研修,无论从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水平上,我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也渐渐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信任与喜欢。

三、经验分享,共同进步

学员在发表教育见解的同时,可以无限度地浏览他人的文章,并展开讨论,这是网络研修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每天的研修结束后,优秀作业将被整理、编辑成班级简报,供所有学员交流经验,学习借鉴。每当有新的班级简报出炉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认真拜读,从与我不同的教学设计里,读到别样的构思与妙趣;从与我类似的教育观点中,找到知音偶遇的欣喜与快意。执着地守候、飞快地敲击、真诚地留言,虽然隔着万水千山,但于字里行间,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的热情与温暖。见别人都有作业登上班级简报,我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终于,在反复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下,我写的卷首语也荣登榜首了,一篇篇的文章也相继见诸报端。

上一篇:跟班研修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研修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