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7:33:59

中医哲学论文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

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疾病谱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外感类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今天,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又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用西医线性思维还原论方法物质检查和单靶点治疗手段进行防治,不仅临床防治乏术且费用高昂,当现代西医学认识达到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的今天,仍不能解决内伤类自身损伤性医学难题,也在向系统医学、整体医学回归。中医学是用象思维构建的且诞生于生产力极其落后的远古农耕时代,从理论到临床均具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便廉验的学科价值观,笔者根据二十多年对中西医诊疗体系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哲学基础、科研路径、价值取向、认知方法和防治手段的系统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民情、现时代复杂性内伤类疑难重症及慢性病老年病防治乏术和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特提出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本文谨从1、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概念诠释2、提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概念诠释时代背景与内涵阐述3、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4、结论等层面展开阐述。

主题词: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方法学研究;

中医药学是用象思维科学构建的,其指导哲学是实象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哲学的意义再于指导实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象思维是东方思维的典型代表,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面对同一个研究对象,中西医学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在科学家看来,“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1] ,中医学是沿着唯象的、整体的、直观的、定性的、医哲交融的形象思维路径进行研究的医学理论[2],是唯物立象尽意求道思维模式的科研成果,是中国象数文化的智慧结晶,是整体观、运动观、属性观和辩证观的集中体现。只有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医学文化特质、思维特征、哲学特性、学术特色、诊疗特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感知它博大与至简的学科魅力[3],在实象论哲学象思维科学指导下和笔者撰著的《阴阳证治学》中医药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提出: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

1、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概念诠释 中医、哲学与思维都是独立的学科,都有各自的研究范围和相应的概念体系,现在把哲学与思维同中医一起组成一个集合概念是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指导,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己的文化特质、思维特征、哲学特性、学术特色、诊疗特点,可以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进行概括。

1、 1、 中医药学的概念与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医哲学思维智慧,首先要弄清楚中医的概念和内涵。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是在实象论哲学思想指导下用象思维方法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一门学科,以形下之器为体,以形上之道为用,是东方以时间文化为逻辑开端所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象思维科学的典型代表,是在中国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诞生形成和发展起来学科;具有文化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多重属性,具有天人合一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运动观两大特点,具有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便廉验的学科价值观,具有绿色天然、节能低碳、生态环保、承载文化等多维功能,具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司外揣内的方法论、大道至简的四诊技术、就地取材的治疗手段、见微知著的治未病策略、平调阴阳的养生智慧和简便廉验的价值追求[3];中医对世界的认识也属于一种建构,但这种建构是用“象”完成的,中医的“象”是对世界本质特征的抽提,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因此,在描述复杂系统的规律和指导对复杂事物的应用方面常常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对中医“象”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医理论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4],更是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智慧源泉。

1、2、哲学概念及其中医哲学内涵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切领域及其一切科学。哲学是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哲学的精髓、意义和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哲学是具体科学的灯塔,哲学的成功无不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自然科学的创新发展又必须用哲学引领方向,因为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发现各种自然规定和自然规律作为己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最一般的最本质的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医学家们才不会被医学的功利性所左右,使价值观直指医学的目的、意义和根本任务,从而研究出时代需要和人类需求的、大道至简、简便验廉的低成本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来服务人类贡献社会;中医学是用古代的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来解释和说明生命、健康与疾病问题。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属智慧医学是中国创造。构建实象论是中医哲学的本质特征,低成本医学智慧是实象论哲学的价值追求,象思维是产生实象论哲学的理论基础,是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科学路径,是创造出低成本最优化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普适符合卫生经济发展要求的全新医学范式的智慧源泉[3]。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可以突破狭隘的思维疆域进入无限的宇宙,直面永恒的生命本质,通过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的超验反思涌动和领悟实现了人的灵魂和肉体(形神)的统一,创造出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完美境界并充分展示了低成本医学智慧特色与魅力[5]。

1、3、思维概念及其中医思维内涵 思维是人类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中医学是唯物立象尽意求道思维模式的科研成果,是中国象数文化的智慧结晶,是整体观、运动观、属性观和辩证观的集中体现。恩格斯曾经说

过:“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要思维就必须有思维规定,”《自然辩证法》。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属象思维科学体系。一、用“象”建构的中医理论更能容纳、解释和说明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相关问题。二、实象论哲学思维造就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两大独特学科特点。三、用实象论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能反映复杂性疾病问题的本质与规律。四、用实象论哲学方法解决预防保健养生治未病方面的问题无可替代。五、实象论哲学指导下的象思维科学体系及其诊疗技术具有大道至简、简便廉验的学科价值观。中医学在实象论哲学思维指导下,把人放在自然社会这个整体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并站在哲学的高度,从物质能量信息,现象状态本质以及形态结构功能等高层级多维度入手,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运动变化规律从自然、社会、人文等宏观整体上进行把握,用哲学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概括的方法成功孕育了中医药科学体系,为护佑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经两千多年的时间历史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在中医发展史上所取得的医学成就更令世界瞩目[3]。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知模式充满着对生命科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智慧,中医哲学突出了对生命科学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客观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中医思维即形象思维,属象思维科学范畴,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以人为本、大道至简、简便廉验、节能环保、绿色天然的发展理念和学科价值观,走的是低成本医学研究路径,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为指导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是历史的必然。

2、提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概念诠释时代背景与内涵阐述

2、1、提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概念诠释 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特撰著了《阴阳证治学》中医药创新理论,书中系统阐述了科学假说、理论框架、认知模式、概念体系、病因特点、病机特性、辨证模型和治疗方药。从20__年开始,求证《阴阳证治学》创新著作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性论文陆续发表并应邀参加每年一届的国际络病学大会,与国内外同行一起研讨疑难病对策,为建立低成本医学范式做了大量的理论准备。低成本医学范式即用最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更高的健康维护效率与效益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最大的健康问题用最少的钱解决,小病不花钱,大病少花钱,花同样的钱能显著提高疗效并解决一体多病,一次性投入多维获效,寓防于治,治调防养,少用治病,多用养生,在治病的同时更赢得健康长寿。

2、2、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时代背景 近百年来由于西学东渐,西医学的构成论和致病学医学范式成为了医学界的主流医学模式,他的单靶点对抗性的诊疗手段,在外感病盛行的时代可谓大显身手一枝独秀,然而在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成为了人类健康主要威胁的今天,则明显暴露出西医学诊疗思维的局限,加之利益博弈、过度市场化和过度追求医学功利,使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逐渐淡化,天价医药费屡见报端,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重要民生问题,加之以药养医引发过度医疗,不仅造成医源性疾病更使医药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性价比严重失衡,公民的健康维护成本过高,远远超出了收入增长水平和支付预期,世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科技进步本来应该使就医成本大幅度削减,然而实践证明:西医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属高成本医学,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显现其局限性。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社会老龄化、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等卫生主题转换,对那些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集中涌现,特别是面对那些病因不明、靶点不清、多因素致病、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的复杂性内伤类患者更显力不从心,而中医用象思维构建的天人合一、医药合一、形神统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医学体系处理此类问题却得心应手优势凸显效验全面价格低廉,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努力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与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3、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内涵阐述 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纵观2千多年的中医学发展史,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疾病谱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现代医学的成熟与发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外感类伤寒与温病等传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随着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变革和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使伤于七情、饮食居处和阴阳喜怒等内伤类疾病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面对老年病、生活方式病、富贵病、代谢综合征、骨骼退行性病变及心脑血管病等复杂性内伤类疾病的集中涌现,用西医的线性思维、还原论方法、物质检查和单靶点治疗手段进行防治,不仅临床乏术且防治费用高昂。当西医学认识达到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的今天,仍不能解决内伤类复杂性医学难题,也在向整体医学、系统医学回归。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中西医内伤病理论与临床研究,结合现时代内伤类疑难重症及慢性病、老年病防治乏术和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提出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

2、3、1、中医学的认识论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提供了可能 《现代医学概论》指出:“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科学不能适应人体和疾病的复杂系统,生命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涌现,不仅生命体本身病理过程复杂,而且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病理过程,在保障全民健康中过于偏重单一病种的诊治和局部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忽略了生命整体,过分依赖仪器设备、药物和手术,而忽视了病人的主诉和医生的智慧,医疗技术发展失控,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并浪费惊人,且好多疾病由于理论滞后临床乏术而进行着无效医疗,超过了社会经济和个人收入的承受能力加重社会不公。治疗学的第一原则是自然痊愈力的利用”。人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精神本体。人体作为整体存在的复杂开放巨系统,面对复杂性内伤病防治,理应遵从整体性、动态性、交叉性、非线性、最优化原则,从中医的象思维科学入手,从《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切入,发挥中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中医学思维模型优势,彰显中医药学理论智慧。中医学以气一元论整体观和阴阳互化辩证观为认知途径,从宇宙生成学和疾病发生学角度切入,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用中药之偏性调整人体之偏颇大道至简,所用方法与药物医药合一就地取材节能环保自然天成,中医学的认识论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提供了可能。

2、3、2、中医学的方法论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提供了保障 方法是科学的灵魂。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取的手段途径或活动方式。方法论则是对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哲学反思,关注的是从抽象层面来把握方法的性质发展规律及其价值。方法与方法论包括哲学观念、人文思想、科学理论、诊疗行为、人际交往技艺以及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具体操作等不同层面,是客观存在着的,活生生的,无处不在发挥其作用。中医学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司外踹内的方法论和象思维科学研究路径,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生命健康与疾病内在运动规律、形态结构功能生理病理转化规律和物质能量信息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用哲学的反思和思维的抽象,将人放在自然社会环境等大背景下整体考虑,源于客观实在又高于客观实在,注重发挥医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对人体自然愈病力的利用,努力调动生命自身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自修复、自稳态、自愈病的生物学机能,最终达到阴阳平衡而愈病疗疾治未病并赢得健康长寿,方法科学至简。

2、3、 3、中医学的价值观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指引了方向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中医学具有厚古薄今、重道轻器、重神轻形、以人为本、物以天成等价值追求和大医精诚、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精神道德追求。无形的精神本体一直据于世界文明毋庸置疑的高度和中心地位,医学是人学,因有其精神本体而免遭失落,因有其形而上而达到应有的高度。中医学以其大道无形,以象会意、用象释道、道器合一的认识路径和思维高度,通过中医哲学的超验思维、经验反思、创新涌动、意象感悟和主客一体、体用合一特点及其探索性、多维性、中介性、开放性、批判性和可接受性思维特征为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指引了方向。

2、3、4、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本质要求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国家做出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卫生行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组成力量,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实现好行业功能,是体现卫生行业先进性解放和发展医学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卫生战线干部职工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必须思考和回答的课题;战略影响格局。从国家战略高度行业客观现实和卫生发展需要出发,笔者在系统研究中西医诊疗体系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哲学基础、科学路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民情提出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与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3、5、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 笔者在《阴阳证治学》一书中系统阐述了阴阳证治的学科概念、内涵与外延,提出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衡、疾病丛生、阴阳可调、疾病可治、调平阴阳、长寿健康”的科学假说、“一元两极三维全息实象中医理论思维模型”理论框架和“一元两极三维四时五脏生命功能律动体”生命运动规律概括;系统阐述了人体生命阴阳“和合生命,失和生病”重要学术概念;发现了‘阴阳失衡——内伤病属性病机’和‘阴阳证治---调和治平’科学规律;概括出了复杂性内伤类难愈性疾病“久、慢、杂、难、缠”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创新辩证模型和“整合效应--阴阳承制调平”防治原则,总结出了“属性方药--治调防养”多维获效的用药规律,创制了‘全息实象诊疗法’和‘属性方药调治法’系统建立了阴阳证治体系并创立了河北博雅中医--阴阳证治学科远程诊疗网,通过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息实象诊疗技术系统实现复杂性疑难重症的网上异地诊疗并向全球开放,通过中医药创新技术与互联网整合实现了无障碍跨时空随时随地异地诊疗梦想,既节约并充分利用国家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又使患者省心省事省力省钱。其价值目标是:追求低成本高疗效愈病同时更赢得健康长寿;《阴阳证治学》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实象、全息、多维、内求、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理论特点和“简便廉验”的学科特色,对探讨阴阳证治属性组方的效应规律和防治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及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用科学思维和正确思想为指导并大胆实践,才能更快的走向真理;只有思维创新才可能有学术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超越原来的规则。《阴阳证治学》是在传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为适应时展而创立的诊疗与防治内伤病的低成本临床新范式,是适应疾病谱变化,医学模式转变,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社会老龄化,生活方式病大量涌现的现实需要的创新理论,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后所出现的内伤类代谢性疾病、富贵病、难治性疑难重症及老年病创新的防治方法和诊疗技术。符合中医学自身运动特点和医学发展规律,符合生物医学特征与美学要求,符合国家倡导的自然、绿色、节能、环保政策要求,符合卫生经济发展要求与医学发展方式转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生物学机能和自然愈病力的利用,绿色低碳环保高效节能。

2、4、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

何为哲学思维智慧?哲学思维智慧其实就是理性思考的方式,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哲学思维具有抽象性、辩证性、批判性、超经验性和实践第一性等特征;哲学思维的意义在于教导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哲学和世界,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中医学是象思维科学的结晶,《黄帝内经》是象思维运用于医学理论研究的典型代表,从理论方法到技术手段都是以象思维方式建构的,用象思维方法创立适合时展与社会要求的低成本医学范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学难题的有效途径,《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医学是什么?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属自然科学范畴。医学首先是人学。医学行为就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及其人际关系与交往的过程。人是万物之灵,是有思想有文化的高级动物,所以医学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医学人文指关于医学的文化现象。患者需要医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特鲁多语),所以医学应该为可为之事。唯科学技术至上有时往往让普通百姓病未治愈却因高昂的诊疗费用让家庭生存出现危机。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库恩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 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 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 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范式的特点是:(1)范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2)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3)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可以看出,在库恩的范式论里,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范式的突破导致科学革命,从而使科学获得一个全新的面貌。如果非要简单概括的话,它的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二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再进一步,一、可以简化为一种约定,二、就是范例。学术范式不是别的,就是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在对象中看到什么、忽视什么。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特定的科学家共同担起规范的作用,协调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百度文库)。

3、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投入、高消耗与低产出、低效率的情况也显现出来。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面临着服务社会的目标与资源供给有限两者之间的突出矛盾,自身存在着合理利用多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的需求,市场经济的进—步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要求,这必然引起医学体系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时空进入21世纪,面对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集中涌现和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的现实问题使西医诊疗陷入了窘境,医药费用的飞涨并未与解决医学问题同步,更多内伤病患者因不能达到消费预期而在遗憾和无奈中煎熬带病生存。而用象思维建构的中医药学可以充分的给与解释和说明。正如张维波教授所说:“中医的“象”是对世界本质特征的抽提,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因此,在描述复杂系统的规律和指导对复杂事物的应用方面常常显示出更好的效果”[4]。笔者用《阴阳证治学》中医药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所建立的低成本医学范式,在积极应对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癌症与妇科杂症等疾病方面,可有效降低卫生经济运作成本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节约资源,节能环保,属中医象思维科学创新成果,是研究复杂性内伤病共性发病规律、病治异同规律、属性方药效应规律和保健养生规律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学科。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4、结论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哲学成长的沃土,哲学是思维的摇篮,思维是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中医学是用象思维构建的,属象思维科学体系。象思维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对东方思维方式的概括,中医药学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我国远古农耕时代,中国古人在尊重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当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极其有限的条件下,集中文化思维哲学医学智慧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象思维科学为研究路径,以思维模型为研究方法,以人--自然—社会—环境—七情为医学模式,道器合一且精于气化而略于形质,通过观察演绎推理与综合而创立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以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四外踹内的方法论、四诊合参的诊疗技术、就地取材的防治手段、简便廉验的价值观、见微知著的治未病策略、平调阴阳的养生智慧和低成本健康维护理念,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在人类医学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渗透力、象思维科学影响力、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感召力、中医药学自身特色与魅力和解决复杂性医学难题的超凡能力,借鉴和利用天人合一、道器合一、主客合一、体用合一、形神合一、医药合一、以人为本、大道至简、简便廉验、节能环保、绿色天然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和其它自然科学发展成果,为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降低人类健康维护成本,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39.

[2]、张宗明:中医方法论的一个研究框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_年第3期

[3]左占国实象论哲学思维智慧的结晶---经络学说//吴以领《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0)》【m】中华中药学会络病分会出版社、2014:2:158--163。

[4]、于丽珊如何将西方科学正确应用于中医 —— 张维波教授谈在奥地利的合作研究[j]《中国 中医药报》科技教育版20__年9月19日第2997期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1标本观哲学内涵的背后是阴阳五行学说

1.1标本与阴阳之间的关系构成

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阴阳统一”“阴阳互根”“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五种理论。这些观点涵盖了中医学体系里面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诸如“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等属于“阴阳统一”方面的内容;诸如“阳生于阴、阳生阴长、阴生于阳、阳化气,阴成形”等属于“阴阳互根”方面的内容;其他细分阴阳之间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上的各种关系,各有归属。此处不再细说。引而申之,标本观作为一种动态的认识论,属于阴阳理论的外延,完全可以用阴阳理论解释。参照阴阳之间的关系,标与本之间同样具有“统一、互根、对立、消长、转化”的关系。

1.2标本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标本辨证内容中所涵盖的运动变化性与五行本质所具备的运动性在哲学上是一致的。笔者在拙著《感受中医•五行本质是运动》中指出:中医学的内容,不论是其字面上所隐含的意义,还是其理论基础的实质,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运动。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内核也是运动。阴阳在于运动,五行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辨证在于运动,治疗也在于运动。五行中的“行”原意就是指运动。《说文解字》中说“行,人之步趋也,趋,走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朴素的、唯物的、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运用“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理论来说明一些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并依此总结临床经验。正是“五行”的出现宣示了中医学运动的一面,正是运动的出现让我们找到了中医和物理学可能沟通的契机。这也是中医辨证治疗胜于西医辨病治疗的最重要支撑。标本辨证所蕴含的运动性,不单是“工”围绕着“病”进行思维并随即变化治疗策略的问题,反映到病体本身症状的变化(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表里、内外、虚实、寒热、阴阳等生理、病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标本辨证同样有其适应性。譬如我们要彻底认识某种疾病,就务必要弄清楚疾病在演变过程中,病人生理、病理、病机等因素的标本属性。五行之间的运动关系可以用“生、克、乘、侮”来表达。标与本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一样精彩。标生于本,犹可借力克本;本虽可生标,又依附于标,甚至由标决定自身的强弱;标可克本,本亦可克标;两者之间,各有所助,各有所害;就机体本身,疾病与健康,甚而医患之间,抵触与和谐,辨证与治法,治法与用药,均系一标一本。人体是个复杂的结构,单一具体的五行属性比如肝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之外,由于有生克乘侮的关系存在,在机体平衡或失衡的生理状态中,我们可以发现:木内藏火故木有火性,金内藏水故金有水性,火内藏土故火有土性,水内藏木故水有木性;进而可知:火由木生故心藏木性,水由金生故肾藏金性,以此类推,木由水生故肝藏水性,金由土生故肺藏土性,土由火生故脾藏火性。由此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对临床治疗上的指导意义:比如治疗心脏病要疏理肝气,气滞血瘀之故;治疗肾系统疾病要补益肺气,肺为水之上源故;治疗肝系统疾病要补益肾气,此乃肝肾同源之故;治疗肺系统疾病要补益脾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故;治疗脾系统疾病要补益心气,心火旺脾胃运化之力才可强盛之故。以上种种,不正是中医标本兼治理论的发轫之根吗?

2标本观的辨证范畴

2.1求病因之本(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一般而言,疾病所成,凡有病因、病症、发展结局等三个环节。医生治疗疾病,往往只是着眼于病症,意在控制疾病的发展趋势,对于病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多忽略不计。然而,临床上有些疾病的病因在整个病变环节中却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甚至还是最终能否彻底治愈疾病的关键因素,即所谓病因一除,病症即消。譬如某些外感类疾病,经过运用祛风解表之法治疗,疾病即刻便获痊愈。再比如,对于伤食所致腹胀腹痛之类疾患,治疗之以消食化积导滞即可药到病除;还有小儿伤食腹泻,治疗之法不需要止泻,径直健脾消食便可获效。更有血管栓子引起的下肢瘀血肿痛、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鼻炎引起的哮喘、口服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等等诸多疾患的治疗,要想根除疾病,就必须求病因之本进行治疗。当然,求病因之本的辨证方法不单纯只运用于上述病症,对于某些慢性疾患,譬如由情感郁结所致的抑郁症或焦虑症等,祛除致病因素也显得极为重要。对于这类病人,改变居住环境,或者改变婚姻状况、改善亲情关系等,都会对疾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功用。

2.2求体质之本(体质为本,症状为标)

要想理解“求体质之本”的重要性,务必要了解“常证”与“变症”之间的关系。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要抓住病与症的区别,常证与变症的差异,对素往体质与当前病证的判断尤为重要。素往体质是谓常证(也可以理解为本证),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和个体生活习惯、所处环境密切相关;而变症(可以理解为标症)则是在常证的基础上,人体由于外在致病因素或内生疾病所导致的不良症状。变症可能只是暂时的不适表现,也可能会在疾病因素下长期存在下去。实际上,所谓的寒热错杂,往往是指阴虚体质的病人患了寒证,阳虚的病人患了热证而已。阴阳完全平衡的人体很难找到,所以人体的阴阳态势肯定会有所偏差,这是患病后机体会出现何种症状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许多种疾病会依身体之势而呈现出相应的阴阳虚实表现,当然也存在由于误治而出现阴阳寒热的非常规变症。比如寒热往来是指少阳病正邪相争所出现的热型,就像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似的,少阳病证存在着强烈的变数,至于往那个方向变,是化热,是转寒,与机体的常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人素体阳虚,有的人则素体阴虚,有的人体格偏瘦,有的人体格偏胖。素体阴虚也好,素体阳虚也好,在相对的平衡中,我们没有必要应用药物去改变这种偏差。一般而言,常证并非是疾病态,而是体质阴阳相对偏差之于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稳定反映;变症则是疾病态,是失衡的阴阳态。中医治疗疾病,辨证是辨常证基础上的变症,治疗变症的时候要考虑到常证,莫要顾此失彼,把常证的平衡打破。而对于病人常证的把握,在辨证用药时亦很重要,常证是治疗疾病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雷池,甚至所有的治疗都是围绕着常证而展开的。比如治疗脾肾阳虚基础上的热症,用药苦寒须中病即止,不能逞强损及常证;治疗肝肾阴虚基础上的寒症,用药温散同时不可劫伤阴液。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中医治疗不能违背体质之本,否则就容易产生治病致病的后果,这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

2.3求先后之本(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机体除去罹患某种单一疾病之外,尚有多种疾病汇集于一身情况的发生。《伤寒论》中言及疾病的演变发展,有传变、直中、过经、并病等多种观点;依据五行生克乘侮原则,某种疾病在一脏积淀日久,势必损及他脏;更有陈年旧病未除,复感风寒、风热再生新疾的病例发生。标本之辨证,贵在熟悉先病,把握后病,断不能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失却整体观念。譬如某胃癌病人,本病体虚弱,不慎又染风寒。辨证治疗之时,一要考量先病胃癌对于药物的耐受性,次要考量风寒之疾对于所用药物的敏感性。再如肺系疾病日久不愈,损及到心系统,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动则气喘等症,此时是治肺还是疗心,务要审时度势,做到标本兼顾。曾有一例肝硬化腹水、糖尿病等多种疾患缠于一身的老年病人,不慎又出现严重腰痛(由椎间盘突出引起),急诊就医时被当事医生处以布洛芬口服止痛,不料服药次日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几乎因此丧命。病有先后,亦有层次;轻重之判,全系对生机的影响程度。一般而言,因先病对人体生机危害日久,故其力最甚,后病对人体生机危害初起,故其力稍逊。治疗用药,意在顾护人体正气,对抗人体所受危害,自然不能避重就轻!如此,标本之判演,自然心中有数。至于后病日久,戕害人体之力日渐严重,此时,标本之判,又另当别论。

2.4求急慢之本(慢性病为本,急性病为标)

疾病之急慢,并不由疾病本身严重程度来定,全系对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速度而言。譬如,肿瘤虽烈,却有渐进性演变过程之缓;风寒虽轻,但犹有迅即改变机体平衡态势的能力。肿瘤之缓,在于局限于某一脏器,尚不能导致全身系统之紊乱;风寒之急,在于传变迅猛,令药力难以企及。能够颠覆生命健康的,可以是大病、重病;也可以是小病、轻病。螳臂当车,缘于自不量力;避重就轻,乃在于可以四两拨千斤。医家治病,审时度势,求疾病急慢之本,目的并不在疾病之大小轻重,而是要着眼于何种疾病占据了主导地位,更能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见,盖在于此。慢性病为本,急性病为标,厘清标本轻重,用药从容适度。是三分治本、七分治标;还是三分治标,七分治标,自然心中有数。当然,标本之转换,往往于顷刻之间发生。急性病如若控制住整个人体的生机,则治疗之时可以倾全力治疗急性病,而不予理会慢性病。当此之时,已然形成“慢性病为标,急性病为本”之势。譬如一口痰堵住咽喉,清之不出,当务之急,行气管切开又有何妨?此为“求急慢之本”之另一观点!

2.5病机之本(治疗为标,病机为本)

杂病掺杂于一体,多脏受累,若阴若阳,表里寒热虚实不明,一时之间无法切入辨证关口,此时万全之策,莫若以“病症为标,病机为本”为核心进行辨卷证分析,以彰显中医模糊理论之优势。《中医药学名词》对病机的定义为:“病机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性、病位、病势、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及其预后等;病机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机理的学说”。病机一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并简要归纳为“病机十九条”等辨证要领。张介宾提出“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表明病机是指由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是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对患者所呈现出的病理状态和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是在辨别、分析、归纳所有四诊(望闻问切)资料的基础上对疾病本质做出的结论。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归的本质特点以及基本规律。《伤寒论翼•制方大法论第七》云:“因名立方者,粗工也;据症定方者,中工也;于症中审病机察病情者,良工也。”清代罗浩《医经余论》说:“医者精于四诊,审察病机,毫无遗误,于是立治以用药,因药以配方,上工之能事也。”治疗,看上去病人是被动的,医生是主动的,殊不知,即便使出浑身解数,医生也是被动于病人的各种病症。所谓“病为本,工为标”之意概在于此!《素问•至真要大论》中黄帝以“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发问于岐伯,岐伯就此展开对病机的十九条经典论述。他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开始,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结束,把病因、病症与病位串联了起来,能够使我们比较粗浅地去认知疾病。显而易见,病机之意义已包括疾病的“发生”(病因)“存在”(病症)以及“变化”(受病之脏的传变)三个环节,其对治疗的影响,笔者以为,主要还在于促使医者能够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角度进行以“治疗为标”的理性应对,时刻围绕着病机之本对症治疗,以期达到人体阴阳、气血、虚实“而致和平”之目标。

3辨证的中医治法赋予了标本观以哲学性

中医辨证思路与治则治法如影随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症变(四诊所得)证变(辨证结论)治则变治法变。显然,治法之变,受制于辨证之变。前文述及辨证具有动态的标本观,那么治法是否也受到标本观的影响?而具有标本辨证的依从性?中医有正治、反治二法。正治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例如,寒症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正治法又称为“逆治”,“逆”就是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反,好像药物站在疾病的对立面。反治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据(对抗)现象时所使用的治法。例如,病属于真寒假热,若按正治法投以温热药治其真寒,往往会出现格拒现象,服药后立即吐出,药物不能产生治疗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反治法,一种是仍用原来的温热药,煎成后候冷服下,或原来的寒凉药煎成后乘热服;另一种是在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入少许温热药作为“反佐”(即用与主治药的药性相反的药物作为诱导辅佐)。这就使病人能受纳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反治法又叫“从治”,即采用顺从疾病假象的治法。实质上仍是正治。临床中常用的“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上病下取,下病上取,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治法都可以归属于反治法。这些治法显然已具备哲学的一些规律。症有标本之反映,治有标本之应对,如此,中医治法才可能万无一失。《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在这一章节,黄帝与岐伯的对话肯定了标本观正是临证采用正治、反治二法的主导核心。我们来看:“帝曰: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间。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间。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弗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以上内容,精辟地阐述了标本辨证下的治疗取向。笔者以为,对于标本观的哲学辨证内涵的解析,再没有比这组对话更有说服力的文字了。再譬如:“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句,说的是用苦寒药治热证,但热反而加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所以应该滋补肾阴。这句话表明中医热证之复杂,诸如“表热、里热、上热下寒、湿热、实热、虚热”等等,必须审慎辨证;“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句,说的是用辛热药治疗寒证,但寒反而更严重,这不是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真阳)不足的虚寒,所以应该温补肾阳。这句话说明中医寒证原因之复杂,诸如“表虚里寒、外寒直中、肝热胃寒、上寒下热、寒热错杂、久病虚寒”等等,同样要仔细辨析。而寒热标本之辨,当是治法之用寒、用热、或寒热并用、或先寒后热之基石。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来,现代哲学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被中医辨证施治演绎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标本观往往都是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便不能达到辨证准确的目的。在辨证过程中,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务必要色脉合参,脉证合参,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并且始终立足于标本观,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断疾病的标本缓急,正确指导治疗。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精神医学中国哲学

一、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三、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四、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

五、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8]徐光兴1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1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1

[9]张纪梅,许树村,常存库1佛教—一种特殊方式的心理治疗[J]1医学与哲学,2002,23(7):53~54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针对现代医学护理的普及和影响力,在医学生心中要树立除了现代医学的重要角色之外,还有我们民族的中医学也是医学界之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了根植这样的概念,让学生有兴趣来进一步接受理解钻研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扁鹊治虢国太子尸厥,孙思邈的葱管导尿术的病案,华佗高龄长寿的秘诀五禽戏等养生保健的导引术等例子。这些体现中医在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简、便、廉、验”及理论体系的先进性。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学生主动寻找古典医籍中的病案,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能对护理方法的选择和疗效上提出很多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日常生活体验,强磁吸引制造兴趣

在三大哲学的教学中,每一个哲学体系的讲解都是从起源、形成、内容、在医学中的应用逐层解析的。为了使每个哲学体系能充分掌握理解,在讲形成的过程中,比如在讲解阴阳学说时:先让同学闭目,想象清晨独自站在一个山顶上,等待东方的日出。在日出的那一刹那,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是不是眼前有了亮光,脸颊感到了温暖,周围的黑暗被挤到了你的后面。经过大家的视觉、感觉等综合之后,我们理解了最早的最朴素的向光即为阳,背光即为阴。再让大家睁眼看看周围的世界,看看有阳光的地方有什么样的特征,背光的地方又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样阴阳的内涵就丰满了很多,并且和自己有密切的关系,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概念的。在讲到五行的知识时,五行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从简单的事物原型就可以找到答案,还可以用身边已知的很多事例来理解,让学生知道五行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水域里水葫芦的引入,但是最终形成的泛滥成灾,就是一个相乘的例子;动物界的食物链,就是一个相生又相克的例子。

三、多媒体教学海量信息,满足多方信息需求

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多媒体教学有点很多,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以下几点优势。1.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有图、文,声、影等。能够满足现代人的信息获取方式,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授课以视听获知信息。如在讲五行之土时,可以在PPT中插入长满庄稼的图片,让同学通过联想获知土的特性。2.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观察。如上述例子,把图片放出来,让同学们自己观察寻找与土有关的信息。3.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如在讲到金之时,教师先启发同学思考金的古代用途,然后逐一用实物展示,再分心各种器物的作用就发掘出金的特性有变革,改革之意。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熟练使用各种软件来制作高质量课件,并对知识点要加工塑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可以事半功倍。

四、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理解夯实基础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祖国传统医学浩瀚精深,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道学、易学等诸多学派的影响,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从而形成指导其自身发展的哲学思维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指导哲学,在行外人或者即便是在行内的一些同仁看来,可能会觉得这些哲学思维很抽象,似乎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较远,下面仅以五行为切入点来谈谈中医哲学的形象性及实用性。

1五行学说的形成沿革与发展

五行学说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五方观念,形成五方说。根据甲骨文卜辞的记载,五方说把殷商所在的地域称作“中商”,而与“东土”“南土”“西土”“北土”并列,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东、西、南、北、中五个空间方位的观念,而且人们还把春夏秋冬四时的风雨气候变化与五个空间方位联系起来观察,从而显示出古人欲用"五方说"总括空间整体的意向,并蕴含着最早的整体观念的萌芽。

继“五方说”之后,出现了“五材说”。五材,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而且进一步认识到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对于人类之生存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是缺一不可的。故《尚书》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这是“物质说”的典型反映。在此基础上,古人又发展为“元素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乃是五种物质元素,是构成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质来源。五材说的出现,说明了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元素的结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事物的整体联系,这是五行学说很大的发展。

《尚书·洪范》是先秦论述“五行”的重要著作,它的成书标志着五行学说哲学思想的形成。如《洪范·九畴》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可以看出,至此,五行的含义已经超出了作为“五材”的单纯元素论的范围,已经上升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木、火、土、金、水五行的五种属性,已经不仅仅属于木、火、土、金、水五种事物本身所具有,而是作为“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等五类事物特性的代名词,并以此推演,认为其他一些复杂事物的内部也可按上述特点分成五个方面。这就说明,五行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单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事物本身的运动,而是成为了一种能够代表五大类事物属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所以,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的自然哲学之一,其生克制化的原理,即在于说明事物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联系法则,以及各种不同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因此,五行学说亦属于古代唯物辨证观的哲学范畴。

2五行的形象性

我们仅从土来谈起。土的特性是稼穑,稼穑专指农事,这是土给古人的第一印象,后来经过哲人的概括,将凡是具有生化和承载特性的一类现象或事物归属到土系统。从土的本义来思考,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地,动物的生长壮老已离不开土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就连我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一些废弃物最后也没脱离土地,所以将土地比作母亲真的是太恰当了,她不但要养育万物,就连动植物在存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她也能接受,这难道不就是生化和承载的体现吗,这是很直观的。但是土的这一特性并非其自己独立完成的,这就要谈及其他四行了。进行农事生产必须要在春天,因为只有到了春季,自然界的温度才开始升高,才给了土主生化的一个外在条件,即热。热是火的特性,说明有了火,这个土才能从寒土变成温土,才能生万物,这就是五行学说的火生土。只有温度,土还是不能发挥其功用,还需要水的滋润,但是水多了不行,水多了那是洪水,是要危害土地的,是五行中的水侮土,水少了也不行,水少了是干旱,水少了说明水的润下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是五行中的土乘水,只有水在土的控制范围内,水才能发挥其正常的滋润下行的功能。农民们都清楚,秧苗长出以后,需要及时松土,如果不松土就会影响秧苗的生长,那就是死土,土同样不能发挥其功用,这个过程不就是五行中的木克土吗?这就是木主升发、条达的特性。但万物不可能一味地生长繁殖,无论动植物都会有生长壮老的过程,那么这个衰退的过程就是金行所主,金为土之子,土可以生金,从本义上讲金是从矿中冶炼出来的,我们看它的引申义,金的特性就是从革、肃杀、下行,金就是在清理门户,在治理环境,在控制万物之生长,这就必须要得到土之资助,我们可以观察到,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在衰亡后都要进入土地,因为五行中只有土行具有承载的作用,这就是五行之土生金。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五行之中土行的功用不是其独自完成的,必须要有其他四行来和它配合,换言之,五行中任何一行都不能脱离其它四行而独立存在,因为各行在行使其功能的同时都必然受其它四行的生克制化,以此来维系五行这个系统的动态平衡。

3五行的实用性

首先我们来对照社会。社会要进步,不仅体现在精神上还体现在物质上,所以要进步,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步发展的过程不就是木主升发条达的特性吗?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历程,这些年来我们的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确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发展的同时没有注意保护环境。用五行的观点来看,就是木升发的太过了,没有受到金的制约而导致的。另外,发展的同时,我们的资源也在减少,比如耕地、矿藏、森林、草地、海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是什么?资源就是土行,要发展要进步没有资源不行,可是有些地区为了发展不注意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进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不就是土行的功用在遭到人为的破坏吗?土有了问题,母病及子,金的肃清功用自然下降,现在的环境污染非常突出,我们再进一步讨论,金生丽水,现在金都有了问题,金还能生出丽水吗,只能生出污水,前不久的太湖蓝藻事件就是一个佐证。

其次,对照人体的生理病理。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辨证论治。对于证的名称可能会让人觉得难懂,我们可以借助五行理论来分析。比如寒湿困脾证。就是寒邪湿邪困阻了脾胃的功能,脾胃是人体的土,寒湿困脾不就是土里面的水多了吗,不就是土的温度不够吗,就好似在人体上的土系统还处在冬季且发生了洪水泛滥。该怎样治疗一目了然。再比如说肾阴虚与肾阳虚证,肾为人体之水脏,肾有了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体的水系统有了问题,肾阴虚与肾阳虚证就是水少了和水寒了的问题,水为生命之源,所以不孕不育证更多的时候是肾的问题。诸多其它证型此不再赘述。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1.1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及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需要通识教育中国自古人文与自然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智慧相互交融。中医学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入。

1.1.1“人才”应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健全的人性,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责任感、正直、合作等良好品格,才能担当起科学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重任。而品性教育属于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培养具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应避免模式化教育尽管现今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学术研究”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分流,为企业提供大量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但现今中医学要实现现代化,对其理论的攻坚仍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现今对中医学的教育,经验传承早已走在了理论深入研讨的前面。回顾中医学发展史,至明清时期,中医学经验总结早已形成了一部部的全书、类书、丛书,但中医学理论提升却遇到了瓶颈,难以升华,难以与近代自然科学接轨,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近代中医学出现了生存危机。故而,中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现今仍然应有别于模式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如浙江省“两会”上代表建议的“鼓励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差异性发展,个性化发展”[2]。对此,文史哲等传统思想文化底蕴的倡导,当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中举足轻重。

1.1.3自然和社科科学各领域均需哲学精神的普照现今,社会、文化、哲学领域学术研究处于倍受冷落、令人尴尬的地位,殊不知,历史上许多大师级的自然科学家,其辉煌成就的取得或提出有价值的预言与其哲学素养是密不可分的:如爱因斯坦曾表示他得益于哲学思索不少于他得益于自然科学训练[3]。诚然,许多具体科学如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及以理论物理学、数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各领域,其流光溢彩均得益于哲学精神的普照。中医学是最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因传承,且能融自然与人文一体的一门学科。虽然京剧、书画、武术、中医为四大国粹,但只有中医学融儒、释、道、兵、武、艺、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科学于一炉。由此,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学教育均不可或缺文史哲底蕴的铺垫和源头活水的注入。

1.2古代汉语等传统文化功底为中医学子成才之基础现今中医教育界存在着极大的困惑,即:现今中医学科班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何还比不上民国时期一些自学成才的中医家,如恽铁樵。其原因现已达成共识,如潘毅教授所云:中国近代在引入西方科学时,对中国优秀本土文化采取了“浮云”化态度[1]。中医学子既缺乏文化积淀,又欠缺中医人应有的思维方式。现今虽有《医古文》课程的开设,但对于高中阶段古典文化底蕴只有幼稚园水平的中医本科学子,仅靠几十节课堂教育是打不通已接近淤阻湮塞的中医学思想文化经脉的。现今的中医学子,即使是本科生,其文化储备中对“《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1]也鲜有涉及,从而对“原味中医”看不懂,故潘毅教授著书立说,着眼于中医学子现今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向中医人渗透、剖析原味中医学理,而这一些在民国时期本是“秀才学医,如菜作齑”,小菜一碟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学子虽然对阴阳五行等学理已初通,但还谈不上游刃有余,研究学术亦经常会碰壁,写作论文说理也难透彻,只好以西医学认识作为论据。当然,西医学研究成果未尝不可作为一种“微观象”来丰富中医学术,但一般硕士生其论文并未使其真正融入中医学乃至系统科学学理中去,拼凑的学术并不是透彻的学术,“半中半西”,并不是“和而不同”的中西医之融通。总而言之,中医学术研究及学术论文写作皆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与积淀,其深浅厚薄决定了中医学子将来是否可成为大才。

1.3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方法可使中医学研究更具“景深”历史是一面镜子,与人以借鉴;历史亦是时空之长河,予人以时空的坐标。任何人或事物只有被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才能变得立体起来。中医学的历史是厚重的,任何中医学术研究均不能脱离开历史而投机取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临床研究的第一步则是临床文献研究,如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中提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即是典型的例证。而以临床文献为起始纳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证据体”的构建过程,则属逻辑研究方法。形式逻辑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尽管原味中医学其础理论最常用的是象思维方法,但作为临床实证研究,遵循逻辑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如同潘毅教授所言:中医是道理合一的医学[1]。

1.4中国古典哲学成就了中医学术及教育的智慧高度潘毅教授认为,中医学不纯粹是一门知识之学,它更接近智慧之学,它的底气、根源或谓“深海下的海床”即是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和”即是中医科学与文化之灵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之演示是基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彻领悟。中国古代先贤立“道”目的之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中医学法之即是“推天道以明医事”。中医学的学理和技术只有在道统领下才有生机与活力。

2结语

中医学教育应不局限于医学知识的积累,对人的品性和人文素养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学的人文素养,追根溯源应至中国古代先贤文史哲精华之层面,这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学堂也得到了验证[4]。迈克•普鸣(MichaelPuett)教授开设的《古代中国伦理与政治理论》是哈佛大学三大受欢迎课程之一,仅排在《经济学入门》和《计算机科学入门》之后,其学生学习后,普遍感到对自己立世为人、认请自我大有裨益。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大学精神;建设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96-03

我们的现代大学教育起源于清末,最初跟的是西方,学到了一定的东西,但建立起来的国家力量最终还是被西方击得支离破碎,比如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海军舰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这说明模仿别人不想法超过别人是没有用的,最终还是会受制于人;民国时期也是学西方,亲任黄埔军校校长,结果又怎样?时代学苏联,结果人家一翻脸,专家撤走,逼还贷款,结果六零年过苦日子,人民饿死不少,但以后十几年的大学教育基本上还是仿照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和苏联解体后大学教育又向西方学习。学习的结果是老是引进人才和引进技术,以致于经济建设所得来的钱大部分用来买了西方的专利,而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基本上只得到一些微薄的工本费和加工费。如此跟来跟去,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大学教育之路,长期以来的大学教育思想理念,以及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具体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方式,都以跟踪和模仿他人为荣,不扎根自己成长的土壤,盲目跟从,迷失了自己,得不偿失。

百余年来历史的反思,沉痛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学教育必须走自己的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凝聚精神,奋发图强,才有可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超越别人的杰出人才,真正体现中国大学之精神。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的中医药大学如何凝练大学精神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与同仁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响应胡主席“科技自主创新”号召,缅怀国家三代领导人指示,选定“中医药”这一最好突破口几十年的盲目跟从的结让我们痛定思痛,现在党和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国家主席和党总书记同志代表党和国家提出了“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方针,这对于国家和人民是一个喜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从此可以逐步摆脱模仿别人、依赖别人以至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实现科技上的真正自立、自主和自强。而要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需承担起的主要责任和任务。

科技自主创新,哪里是最好的突破口?当然是自己的科技,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因为是自己的科技,才能自主,自主的科技,才更好理解和创新。那什么才是我们自己的能够自主的科技呢?这不由得又使我们想起了、邓小平和等三代国家领导人,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学习苏联或欧美的同时,记得中医药是中国独具特色并有可能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自己的科技,以致于在中国大学中还保留了一点自己的东西。

1958年10月,主席在回复卫生部的报告时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过:“中国对世界有很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解冻,1971年7月美方派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前来访问,事前主席召集会议:拿自己的什么东西给人家看呢?大家都拿不出好方案,最后主席敲定用中医药给他们看,结果中医针灸止痛一幕让基辛格一行看呆了,马上美国报纸头版刊出,全球报刊竞相转载,针灸很快风靡全球;革命时代邓小平同志在太行山区对卫生员肖战国说:“历史上,我国的医药曾经比西方进步得多。……将来,我们一定要让我国的医药学和其它科学重新走在世界的前列。” [3]同志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教育医药卫生界联组会上强调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由上可见中医药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重要性,作为以中医药为核心专业的中医药大学,在国家提倡科技自主创新的如此难得的历史机遇前,选择自己的特色专业--中医药为科技自主创新的突破口,是最佳选择,最能体现和发挥中医药大学固有和应有的大学精神。

科技自主创新不但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而且实践上也是完全可行的。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实用中医诊断学》被译成英文全球发行,这是科学自主创新的典范;李国桥教授带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团队所研制出的复方青蒿素,这是技术创新的典范。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先行者,用实践证明了中国是完全可以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

2 以阴阳五行哲学为指导,突出中医药大学中国特色精神

中国五行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气”构成的,这种“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着的极细微的物质,“气”的运动变化形成天地,天地气交形成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进一步运动变化便形成缤纷多彩的整个世界。由此可见,中国五行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决定意识,不是由上帝创造的,而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竞不谋而合。

中国阴阳哲学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的,如日月、水火、寒热、男女等,而阴阳又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中国阴阳哲学的主要内容,而这不正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三大内容吗?

由上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如出一辙,由此不由人怀疑:马克思的祖师爷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有没有从通过丝绸之路而输入的中国阴阳五行哲学中吸取营养?

至少说明,阴阳五行哲学的实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因此国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轻视和否定自己的哲学。“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应突出自己的哲学特色,特别是中医药大学,应探本溯源,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建设有浓厚中医药文化气息的和谐校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3 积极营造中医药校园文化,让人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感受到这就是中医药大学

3.1 纠正“晨读无人读经典,学生都读ABC”的局面,养成学生“了解经典、热爱经典、晨读经典”的风气,培养更多的铁杆中医,培育中医药大学中医精神

早些年中医药大学校园里早上总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背诵中医四大经典,而现在的情况是,学生晨读都读英语了,因为英语过四六级已成风气,因此很少有人会去读经典了(当然考试前几天临时抱佛脚除外)。这样中医药大学校园还有中医药文化气氛吗?还能体现出应有的中医药精神吗?

如果象英语过级一样,设立中医等级考试,中医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不同等级的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中医等级考试方能毕业,并且培养学生了解经典、热爱经典,那么中医药大学的读书气氛应能转变。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对我们说过:“学好四大经典,就可以做名医。”如果真正以中医为主,重视经典,熟读经典,就有可能培养一批批铁杆中医,从而真正体现中医特色,体现中医药大学精神。

3.2 适当修建有中医药文化气息的建筑:适当修建这种建筑,置身其中能感受到一种比较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可在交通要道旁树立中国历代和各校现当代名医雕塑或名医墙,配上其传记碑刻,让无言的大医精神在师生中潜移默化。

在道旁和亭园之处等学生和行人经常走过和停留之处,甚至道旁建筑的墙体,设立中医经典碑刻墙,让置身校园的人走过路过,耀然入目,驻足停留,浏览品味,感同身受,既让人感受到置身于中医药海洋、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气氛,又能帮助师生学习记忆,培养师生了解经典、理解经典、从而热爱经典、热爱中医的大学精神。

3.3 充分利用在学校人群集中和经常路过之处所设立的报刊阅读栏:在阅报栏和宣传栏适当多张贴一些中医药报刊和信息,以增强中医药大学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气息,体现应有的中医药精神。

4 中医大师是中医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应以大师为榜样,学师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09年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以大师为榜样,学师精神,其光芒会照亮我们前进的路程。

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他一辈子为了中医,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为中医呼吁,多少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教育学生,孜孜不倦,为了多培养几个铁杆中医,带学生带到92岁;为了中医事业发展前途,不顾身体,肩挑重任,88岁时还出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亲体力行;所著《实用中医诊断学》被多国译成外文加以学习和研究,实现了中国科学自主创新,实现了中医理论传承与突破;对重症肌无力等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实现了中国标志的技术突破与自主创新。

除以上三十位国医大师外,中医界大师级人物还有不少,像著名的研究青蒿素的李国桥教授,带领团队钻研疟疾,取得重大科技突破,遥遥领先于国际水平,这也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典型事例,是中医药大学为国争光的事例之一,证明了中国是完全可以科技自主创新的。李国桥教授为了突破技术难关,身先士卒,以身试毒,亲自感受虐疾的痛苦,寻找治疗方法,最终研制新药获得成功,为中国、为亚洲、为非洲等世界人民解除了许多痛苦。

这就是大师精神,这就是中医药大学精神的体现。我们要凝聚中医药大学精神,就应该向大师学习。

5 大学教师职称评定应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真正体现大学精神

有参与《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签名的教授说,“假如孔子活到今天是不能评教授的,因为他光讲学而没有。”此话尖锐指出了当今大学存在的问题,反射出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

大学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教学,为国家各方面建设培养所需合格人才,这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而现在的情况是,许多大学都把做课题和放到第一位,教学就变成其次了,为了鞭策大家积极去搞“科研”,规定评定职称必须有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并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两篇,而教学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却规定甚少,评定时主要看科研课题和方面是否符合要求。而教师本来就低的工资又是与职称挂钩的,讲师和教授的工资相差一倍,这就使得教师们不遗余力去钻科研课题,想方设法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一来,教学质量自然就不用说了。

大学不等于研究所,大学是以教大学生学习实践为主、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现在许多大学标榜自己是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大学,都把研究放到第一位了,教学居于其次,这是大学精神的异化。不重教学实践,重课题获得和,教师都将主要精力去搞所谓“科研”了,教学都处于次要地位了,别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就是合格人才都难培养,这样能体现大学宗旨和应有的大学精神吗?

6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应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使其安居乐业

总书记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4]。”国务委员刘延东也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要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精神的培育者和突出体现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精神的培育者。教师如此重要,那教师待遇又如何呢?国家把教师当做公务员看待,但现实情况是,如果让人在教师和公务员之间作一选择,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当公务员,为什么?因为虽然国家给的工资部分教师比公务员高,但由于地方补贴等不同,公务员实际收入远远超过教师,甚至相差一倍或以上的都有。在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中,一般教师仅仅只解决了吃穿问题,住行却无经济能力解决,就是干上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套房,尤其是一线城市。而大学一般多建在一线城市。住房改革后进高校的教师一般都分不到房了,不得不到处租住。

大学教师居无定所,租住房子搬这搬那,展转漂泊,成天都考虑住房这一“核心”问题,想着怎样去多打几份工,多赚几个钱,早日凑足首付买一套蜗居以解燃眉之急。这样,教师的主要心思都在住房上而不在教学上了,还能培养出国家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吗?还能体现出大学精神吗?

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要培育、沉淀和体现大学精神,必须解决大学教师的后顾之忧。物质是精神的基础,应满足大学老师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使其一心一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大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1958年9月25日

[2] 盛巽昌.偏爱中医. 《世纪》 2002年05期

[3] 肖战国.邓政委话药源.《星火燎原》未刊稿第八集.出版社,2007,7

[4] .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5] 刘延东.在09年教师节表彰会上的讲话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献计量;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

卫生资源是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而使用的投入要素总和;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对相对稀缺的卫生资源在各种可能用途之间进行选择、安排和搭配,以获得最佳效益的过程;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主要是指按需分配卫生人力资源、物力资源[1]。卫生资源配置公平作为卫生服务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前提,对促进社会公平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回顾和分析2000-2015年我国关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相关研究,了解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为深入研究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选取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统计源,以“主题”为检索项,以“卫生资源配置and公平”为检索式,采用“模糊”检索方式,时间限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检索出文献1184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年代、关键词、作者、期刊、论文内容等。其中,年代分析、关键词分析、作者分析以118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期刊分析、论文内容分析以654篇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

二、结果

1.文献总量的年度变化

如表1所示,2000年至2015年6月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相关的文献共1184篇,其中期刊论文654篇(占55%),硕博论文463篇(占39%),会议论文28篇(占3%),其它论文39篇(占3%),即期刊论文、硕博论文是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相关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献总量从2000年的19篇增长到2014年的140篇,其中,2010年开始超过100篇,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由此可见,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卫生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医疗改革序幕的拉开,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2.中文关键词分布

统计分析某领域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可以发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2]。在1184篇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文关键词是“公平性”(305次),其次为“基尼系数”(153次),“卫生资源”(135次),表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到广泛关注,其评价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尤其是基尼系数。同时,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公平性也是重要的研究领域(见表2)。对1184篇文献的作者所属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十的机构都为高等院校,其中综合性大学7所,医科大学4所,说明高等院校是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医科大学的发文量低于综合性大学,可能与卫生经济学科的交叉性有关(见表3)。发文量超过4篇的作者共有33人,表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有较为稳定的研究队伍。

3.论文的期刊分布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刊载论文总数占33%的期刊是这一学科的核心期刊[3]。结果显示,在654篇期刊论文中,《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中国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研究》《医学与哲学(A)》《医学与社会》《卫生软科学》9种期刊共刊载225篇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相关的论文,占期刊论文总量的34.40%。其中,《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与哲学(A)》《卫生经济研究》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表明2000年以来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相关的论文质量较高。

4.论文的研究内容分析

(1)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马国芳[4]等运用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2001-2010年新疆13个地州市卫生资源(卫生技术人员、床位、医生)配置情况,发现其卫生技术人员、医生的配置处于不公平状态,建议从卫生投入、人员培训等角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李贞玉[5]运用泰尔指数分析评价辽宁省医院(卫生院)卫生总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医师和护士(师)等配置公平性,显示其总体公平性较好,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2)卫生财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郭锋[6]等分析了2010年辽宁省政府卫生支出的资金分配情况,发现政府补助在不同级别机构之间分配不公:城市医院(包括城市中医院)所占比重最高,为70.35%,县医院(包括县中医院)为11.26%,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分别为8.68%和9.71%,也就是说,城市高级别医疗机构获得了大多数的财政补助。吴欣[7]等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2008-2011年我国社区中医服务财政投入的区域差异情况,认为东部地区的社区中医服务财政投入波动较大;中部地区总额持续最低,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西部地区逐年持续增加。(3)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王春晓[8]等利用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广州市115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认为其核定编制数、在编在岗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按服务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处于正常公平状态;按服务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处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闫亚玲[9]等以29省乡镇卫生院数据为样本,评价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核心人力资源配置在较大程度上关注了当地的健康水平状况,配置公平性较好,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存在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城乡发展不协调、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10]。罗志红[11]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江西省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都偏向城市,乡村公共卫生资源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卫生保健的需要,农村人口均等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得不到保障。贺买宏[12]等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分布公平性进行评价,表明我国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处于高度不公平状态,政府部门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时,应着重考虑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同时注重卫生资源结构的优化。

三、讨论

1.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的总体关注度上升,论文质量较好

从文献的数量变化可知,文献总量呈增长趋势,说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同时,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的水平较高。对此,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要挖掘新的研究方向,创新研究方法,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

2.研究主体较为单一,研究内容较为集中,有待进一步探索

根据对1184篇文献的作者单位统计,排名前十的机构都为高等院校,也就是说,研究主力为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而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涉及多方面内容,应得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团体等共同关注。从论文的中文关键词看,相比其它领域,人力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公平性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从论文的内容看,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较为集中,对其它如物力、财力资源的研究较少;以实证研究为主,侧重省级以上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评价指标主要为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因此,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领域及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柏高原,王耀刚,杨文秀,等.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政策选择[J].中国卫生资源,2014,6:477-481.

[2]李范,赵玉虹,何欢.我国DRGs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病案,2013,2:65-66.

[3]马志强,唐青,朱永跃.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现状———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3:173-176.

[4]马国芳,潘雯,安尼瓦尔•阿木提,等.2001年~2010年新疆13个地州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医学与哲学(A),2013,7:68-71.

[5]李贞玉,孔祥金,高丽敏.基于泰尔指数的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医学与哲学(A),2013,7:65-67.

[6]郭锋,马月丹,万泉.辽宁省政府卫生支出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7:40-42.

[7]吴欣,许仁丹,叶清丽.我国社区中医财政投入的公平性分析:基于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视角[J].中国卫生经济,2014,6:55-58.

[8]王春晓,廖军娟,彭荣春,等.新医改框架下广州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77-180.

[9]闫亚玲,张志明,陈颖.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基于29省乡镇卫生院数据[J].中国卫生经济,2013,6:37-39.

[10]高建民,杨金娟.健康公平性概述[J].卫生经济研究,2014,10:51-54.

[11]罗志红,朱青.公平正义视阈下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01-203.

[12]贺买宏,王林,贺加,等.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197-199.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9篇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优化乙肝治疗方案真实评价治疗效果刘士敬,朱倩

最佳疗效的保证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陈锐华

应用Markov模型进行临床决策分析的思考孙晓花,刘爱忠

2型糖尿病医疗后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论杨土保,孙振球

妇科内分泌疾病诊疗的从优选择王林,辛晓燕,郭照江

关于肿瘤专科诊疗最优化与过度医疗李刚,梁红娟,郭照江,闵婕,张,苏勤

部级继续医学教育“研究伦理”培训班现在开始报名

食管癌内镜技术最优化原则的思考李健,易会兴,王立东

“向癌症宣战”计划的经验教训李吉学,李燕杰,王立东

结核病的再燃和控制新策略王爽,郭晓明,邱淑文,刘凤芝

现代医学人文回归的学术性与现实性赵美娟

论护理学是医学中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载者马翠云

医院门诊计算机就医流程中的人文思考谷颖成

现代医学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与临床医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李宏宇,梁斌,李荣祝

心、脑科学与医学人道主义价值观兰礼吉

循证医学对医学不确定性的影响曹晓曼,刘秦

循证医学发展对临床医学科研人员的启示谢峻,陈大军,王琳

关于一稿两投问题的声明

正确理解和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段登志,段呈玉,滕毅山,张琼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学适宜技术的推广罗海彦,胡长林

“零缺陷”与医疗纠纷的防范朱少铭,周娟

纳米细菌与冠心病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尹倪,陈胜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思考王新华,刘恒,龚晓会

慢性心力衰竭与β受体阻滞剂任延平,吕卓人

视网膜手术的发展与思考杨咏梅,吴欣怡

近视眼治疗史的回顾与思考王华,刘双珍

胰肾联合移植的伦理透视陈新华,郑树森,施卫星

生殖细胞基因增强技术的伦理争议与对策姜力骏

肤纹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张海国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哲学思考肖毅,张东华,刘文励

现代移植医学与再生医学的差异和互补高昱,高铭仁

法制环境下的现代医学——一个必须面对的新问题王琼书,李灵杰,宋华

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及医疗行业的对策温宇英,丁乾

社会实践在卫生法教学中的应用翁开源

中医要有自己的金标准彭坚,吴兴旺

中医药研究的“复杂性”辨析——兼谈证候研究的思路程伟

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与现展的思考丁建中,张六通

试析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贾林祥

从对人性的关注看心理疗法的整合趋势杨文辉,姚树桥,贺达仁

新形势下的危机干预:2001年“9.11”事件后的新泽西MaureenM.Underwood,JohnKalafat,辛晶

也谈手术速度刘泉开

模棱两可的“准生命”——一把并不好使的剃刀樊嘉禄,刘燕

数字化医院下的科研管理刘树雷;

提高医药伦理审查质量、促进生物医药科技发展许嘉齐;

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伦理委员会SOP解读沈铭贤;胡庆澧;丘祥兴;

临床研究中的受试者权益保障面临的挑战茅益民;

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伦理问题金丕焕;

北京地区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现状的调查分析吴晓瑞;李义庭;赵学志;罗艳侠;

伦理委员会继续培训项目和质量管理伍蓉;刘海涛;邹和建;

农村地区PLWHA心理支持项目研究江启成;方桂霞;李佳;李珅;

农村艾滋病人心理支持典型案例分析方桂霞;江启成;杨善发;

HIV母婴传播防治中的现存问题和对策高艳纳;王红红;

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分析魏俊涛;朱伟;吴昊;赵晓媛;张传排;

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认识根源李振良;李肖峰;

论医疗行为中的职业冷漠与人文关怀许小凤;惠礽华;

论新戒毒模式的人文内涵罗涛;郝伟;邓奇坚;

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模式及效果研究赵明;马进;

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探析王小丽;

我国医院公益性淡化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孔祥金;李贞玉;

各国医疗鉴定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邱实;邓世雄;

论对患者自主决策权的限制蔡昱;

略论禅与心理治疗相关的几个主题朱浩;朱蕾;

禅宗牧牛图对现代心理治疗技术的启示程志立;张其成;

基于正念禅修的心理疗法述评余青云;张海钟;

中药药性理论的哲学诠析王磊;彭劲松;杨云松;

关于耳穴的认识过程边慧;周文琪;

浅淡《周易》与《黄帝内经》中的象数思维高立珍;孟彪;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析何颖;

创新、奉献精神与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黄正接;罗琪;张亚强;胡咏晖;

现代医学发展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影响王炜;张艳萍;朱虹;

临床医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实践范式研究王彬;郭启勇;周文颖;

助产士与中国近代的分娩卫生赵婧;

论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崛起杨晶鑫;

人是目的——《医学与哲学》杂志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学人文的合作与实践兰礼吉;李琰;

《医学与哲学》引领我们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王洪奇;

追寻心理问题的社会根源——评《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胡志海;

伦理委员会的建设与运作——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刘闵;

第九次亚洲生命伦理学大会论文摘要选译(Ⅲ)王延光;冯超;

医学整合:增进国民健康的必由之路——在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尹力;

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医学整合——在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吴启迪;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北京共识

“医学发展高峰论坛”新闻稿

中国人口健康转型与医学整合饶克勤;

中国医改进程中的慢性病预防控制杨功焕;

医学整合:我国医改目标实现的关键李立明;

医学整合的境界、胸怀和志气陆广莘;

论医疗实践中的人文关怀凌锋;

论医学的人本体及其文化内核耿拔群;范群;

语义结构理论与临床推理邓云龙;袁道瑞;杨帆;潘辰;田勇泉;

抗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胡涛;刘希伟;付强;张海霞;

论医患沟通中医生的语言沟通技能谢保群;

基于语料库的医生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研究杨石乔;

社会学视角下的“医学迈向社会”周业勤;

和谐医患关系中医生的言语礼貌策略分析宋振芹;

一项创新性微创手术的伦理争议黄瑾;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的伦理学思考周晓军;李雪梅;

肺结核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杨健;刘颖;宋文质;

性病诊治中医疗告知的伦理学因素探讨蒋明华;

抑郁症:一种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刘歌;赵山明;

抑郁自我图式研究范式进展陈聪;

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概念及诊断陆晓花;张宁;

辩证行为疗法的回顾与前瞻舒姝;刘将;

临床医师成才规律的调查与分析袁蕙芸;李享;周莹;程华丰;范关荣;

判例教学法对我国卫生法教学改革的重塑与推进峗怡;贺加;

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哲学思维——以组织胚胎学为例胡军;宫琳琳;王效军;宋阳;杨佩满;

通向斯德哥尔摩的“七彩拼图”——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成功法则田文泽;

RNA酶的发现与启示翁屹;刘锐;

卫生法学论文状况研究报告——《医学与哲学》对卫生法学学科发展的独特贡献姜柏生;任元鹏;

《医学与哲学》载我学海泛舟三十年高也陶;

挚友师长同行事业命运与共——情寄《医学与哲学》30年庆徐维廉;

第九次亚洲生命伦理学大会论文摘要选译(Ⅰ)冯超;

众多媒体关注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高度评价会议丰硕成果杨阳;

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期盼更多的学术大师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冯长根;

聚焦医学理念关注现实为繁荣医学与人文贡献力量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杜治政;

在东西方交流与合作中促进医学创新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彭瑞聪;

为病人提供适度和可及的技术服务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大一;

一定给予《医学与哲学》更多的支持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唐建武;

中国医学哲学30年刘虹;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医学整合与伦理重构——祝贺《医学与哲学》创刊三十周年范瑞平;

三十而立,走向成熟——一本杂志倡导着与医学有关的另一种生活程伟;

写在《医学与哲学》办刊30周年之际李中琳;

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伦理问题的再调查:结果与建议丘祥兴;胡庆澧;沈铭贤;田一飞;王一飞;

2010年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及中美生命伦理学暑期研讨班通知

中国临床遗传学检测的伦理问题陈瑛;钱吉;李红;

论家系遗传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王利红;陈晓阳;杨同卫;

“柔性支架”——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医患危机曲玉波;

“关系就医”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屈英和;田毅鹏;周同梅;

医疗团队视角下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于红典;夏保京;谢鹏;

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工作乐趣压力的研究黄丹华;纪泽泉;余天浩;凌莉;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即便如此,对中医和整个社会而言,这件事也很严重。为什么中医的治疗方法会被滥用?医学的治疗方法都有适应症和禁忌症,滥用必然存在风险,为什么许多人不怕风险呢?为什么足浴店、洗浴店、洗头店、美容店、养生馆等场所,可以明目张胆地用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来招揽客人?为什么一些非中医人士和机构可以在媒体大张旗鼓地宣扬、误导大众滥用中医治疗方法?立足于此,本文旨在揭示现代中医发展所面临的重重障碍,进而剖析其根源所在。

一、理论不规范与学习传承的困难

现代中医发展的障碍之一,是学习传承的困难,这在某种程度上源于传统中医理论的不规范,特别是不同的经典中医文本在概念使用上往往互相矛盾。试举几例:

第一,《内经》说“风为百病之长”,但同时又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作为病因,风和寒,究竟何者更重要?

第二,《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把温病也纳入其中了。

第三,《温病条辨》上焦篇有:“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温病,也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外感病。

第四,《伤寒论》第一条有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但第六条又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显然这二条互相矛盾。根据第一条,太阳病都是恶寒的,而根据第六条,太阳病却又不是恶寒的。

第五,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在谈及治法的时候说“在卫汗之可也”。温病初期是热邪犯肺,热邪犯肺的治法是“汗法”吗?

在中医经典中,这样的矛盾比比皆是,造成了严重的理论混乱,也给中医的学习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也成为误治的重要原因。虽然问题亟须规范,但并无人重视。

中医理论不规范的另一个表现是对哲学方法的滥用。如阴阳五行学说并不是中医学的固有理论,而是哲学方法在医学中的运用,这种运用应该是合理、适度的,不能全盘照搬,完全套用甚至滥用。然而,现代中医显然滥用了阴阳五行学说。具体来说,可以细分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滥用,其又集中体现在《中医基础理论》这部现代中医的经典教科书中。

就阴阳学说的滥用,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予以理解:一是对阴阳无限可分性的滥用。哲学中的阴有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复阴阳。比如,白天为阳,晚上为阴;白天的上半天为阳,下半天为阴;晚上的前半夜为阴,后半夜为阳等。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在理论上,虽然可以无限地划分阴阳,但这对医学实践而言没有意义,对临床治疗也没有任何帮助。如《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涉及脏腑形体分阴阳的论述有:“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分属于阴阳的脏腑形体组织还可以再分阴阳。如体表组织属阳,然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再继续分,则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1]以上论述完全照搬了哲学中阴阳无限可分的原则,受此影响,后来甚至有人将暑和燥也分阴阳,出现了所谓的“阴暑”和“阳暑”,“阴燥”和“阳燥”的争论。然而这对医学诊疗过程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可言。

二是在形体认知上滥用阴阳划分。《中医基础理论》指出“脏腑及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檠簦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腹背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称‘神藏’,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称‘形藏’,故为阳。”[2]这种为了划分而划分的阴阳,对中医学治疗而言有何意义?

进一步而言,滥用阴阳的划分还会自相矛盾。如在讨论风邪时说“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其性开泄,指其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如头面、咽喉、皮肤、腰背等处”,[3]根据前述《中医基础理论》的划分,这里风邪袭的“阳位”显然不是全部属于阳的部位。此外,“上部为阳,下部为阴”,那肺在上部则为阳;按照“腑为阳、脏为阴”,肺为阴。结果是“肺”既为阳,又为阴,徒增理论上的混乱。

三是在病因分析上滥用阴阳划分。《中医基础理论》指出“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4]

病人因为生气而出现胸胁胀满疼痛、脾气急躁、食欲不振、脉弦等症状,辨证属于肝气郁结,根据审证求因的原则,其病应为七情中的“怒”,据此确定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选用逍遥散进行治疗。至此,辨证论治的过程已经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辨出病因的阴阳属性,临床过程中,所有的病因都不需要辨别阴阳属性,说明病因的阴阳分类没有实际意义,是多余的程序。此外,还有四诊资料、药物的性能、辨证等都滥用了阴阳的划分,它们都是多余的。

再来看五行学说的滥用,首先这里摘录一段《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涉及五行的内容:

木火金水四行之间存在着递进发展的关系。木位东方,通于春,春天的温暖源于冬天的寒冷,属阴中之阳的少阳,其发生曲直,柔和而升发。火位南方,通于夏,夏天的炎热由春天少阳之气逐渐旺盛发展而来,属阳中之阳的太阳,其气炎热而向上。金位西方,通于秋,秋天的凉爽源于夏天的炎热,属阳中之阴的少阴,其性收降而宣散。水位北方,通于冬,冬天的严寒由秋天的凉爽发展而来,属阴中之阴的太阴,其性寒凉而闭藏。中医学以此说明肝心肺肾四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5]

以上论断存在两点问题:其一,按照上述四行与四脏的配属关系,肝为木,心为火,肺为金,肾为水。其关系就是肝源于肾,心由肝逐渐旺盛发展而来,肺源于心,肾由肺发展而来。这么理解是否合适?其二,春夏秋冬反映的是自然界阴阳消长转换的规律。由冬到春,是阴极而阳生的过程;由春到夏,是阳气渐长的过程;由夏至秋,是阳极而阴生的过程;由秋至冬,是阴气渐长的过程。但从实际来看,四季变化的过程并不能与之等同。以木火金水四行来解释这个阴阳消长转换的过程并不确切。

再如《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涉及五行与五脏的配属关系的内容: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生理机能,故以肝属木。火有温热、向上、光明的特性,心主血脉而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以肺属金。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功能,故以肾属水。[6]

这段表述也有种种自相矛盾之处:其一,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生理机能,这确实与木的特征相似,但肝还有很多功能,如藏血的功能,这和木的特征就没有共通之处。其二,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与火的特征并不是特别相似。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阳气的功能,心的阳气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是肾阳。心还要分阴阳,心阳可被视为具有火的特征,心阴就不可能有火的特征了。其三,肺的清肃下降可被认为与金的特征相似,但肺还具有与肃降同等重要的功能――宣发,而宣发是向上、向外的,具有火和木的特征,却与金的特征相反。其四,肾的主水功能是肾阳的功能,即肾阳对水的温煦、气化和固摄作用,而主水的功能正好和水的下行特征相反,主水就是为了克服水的下行,使之气化上行,由此才能为人体所用,所以正常的情况是心火下降,肾水上承,才能实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如果心火上炎,肾水下降,则是心肾不交。所以,心属火而炎上,肾属水而下降,指的是疾病状态。

继续以《中医基础理论》中涉及五行相克关系的内容为例:

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如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之运化水液,可以防肾水泛滥。[7]

“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的清肃太过”,这在临床上有什么判断标准,反过来说,心火不足会出现肺气的清肃太过,肺气的清肃太过又有何种临床表现?

“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之运化水液,可以防肾水泛滥”。肾水泛滥的原因是肾虚不能主水;而脾气之运化水液,可以防止肾水泛滥,其本质是帮助肾恢复其主水的功能,其制约的不是“属于水的肾”,而是肾的主水功能减弱而产生的“水”这一病理产物。以上的解释混淆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水的肾”和肾的主水功能减弱而产生的“水”这一病理产物。

最后来看一段《中医基础理论》中涉及五行的“母病及子”的论述:

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临床常见的因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而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肝阳上亢证,肾阳不足不能资助肝阳而致的少腹冷痛证,皆属母病及子的传变。他脏之间的母病及子传变,可以此类推。[8]

母病一定会及子吗?肾病一定会传到肝吗?判断母病及子的根据是什么?如果以上的联系并非必然,这种理论又有何意义?正是这种理论的存在,使很多医生淡化了具体的临床思维过程,只根据五行之间的规律来考虑诊断和治疗,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和中医的正常发展。

上述理论问题所揭示的还只是冰山一角,中医教材中阴阳五行学说被滥用的例子有很多,中医有时甚至为了符合哲学理论不惜扭曲医学本身,使中医的理论变得越来越脱离临床,越来越空洞,越来越不像医学。这种对哲学方法的滥用进一步加深了现代中医代际传递的难度。

二、中医与文化关系的扭曲

(一)中医必须有文化但却没有文化

中医的理论体系形成于秦汉之际,中医的精髓保存在经典之中,如果不学好经典,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医。但经典的内容主要是繁体字和文言文的,所谓“文以载道”,如果不认识繁体字,读不懂文言文,基本上不可能学好中医。所以,学中医必须有文化,可以说中医是文化人的事业,即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如此看来,中医的振兴就有了难度,中医振兴的前提是普及古代汉语。

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从时间上算,195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人,接受的是简化汉字和现代汉语的教育,除非是古代汉语专业的大学生,或者少数热爱古典文学的人,绝大部分的普通人都不认识繁体字,读不懂文言文。

一方面,现在的中医从业人员绝大部分出生于1950年以后,在中医领域,除了大学的四大经典教研室的教师和中医研究院的医史文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绝大部分中医的经典掌握水平和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都相当薄弱。凭这支整体上不认识繁体字、读不懂文言文的中医队伍,难以振兴中医。

另一方面,现代中国人接受的是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为主体的西式教育,就世界观、价值观和知识结构而言,更容易接受西方理念,对中国传统事物难以接受。现代医院也以西医为主,知道中医的人永远不会比知道西医的人多,选择西医的人也永远比选择中医的人多。

从医院的名称,我们就能感受到,从政府到普通民众,都认为西医是主要的,必须的;中医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所有政府主办的医院都叫人民医院,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人民医院都是西医院;所有的中医院都不是“人民”的,甚至在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中医院,在振兴中医的过程中,虽然新建了很多中医院,但大部分是“挂羊头卖狗肉”,挂着中医的牌子,干着西医的活。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人越来越不认同、不接受中医,而建国前,国人对中医的认同是出自内心的,现在则主要是遭人忽悠的结果。

(二)中医不是文化却被文化玩弄

有一则典故,坡与老师欧阳修论医,欧阳修说,一个人患惊悸,医生问其原因,病人说自己因乘船遇风浪而受了惊吓,于是医生取多年船舵木,在被舵工手汗浸渍的部位刮下木末,加上丹砂、茯苓等交给病人煎服,一剂而愈。

坡问,用笔墨烧成灰让学生吃下去就能治疗他们昏庸不会写文章的毛病吗?喝下古贤伯夷的洗脸水就可治疗世人的贪心吗?吃正直的比干吃过的干面饼就能治愈那些谄媚幸之徒吗?舔两口勇士樊哙的盾牌,就能治疗怯懦之人吗?嗅一下美人西施的玉耳环,就能治疗狐臭了吗?

许多文人、文豪们以医自居,因为他们有文采和盛名,加上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却深深误导了中医和人们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一些中医不想下苦功去认真阅读经典,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临证看病,天天妄想能靠奇招一举成名。在当前的中医界,一些临床医生写成的扎实学术书籍无人问津,而一些以奇思妙想为主的文化演绎类的“中医书籍”却畅销不衰。

文化之所以能感动人,靠的是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惟妙惟肖的演绎。而医学必须落实到人体和疾病,必须以证为根据,立法、选方、用药都必须落到实处,证、理、法、方、药之间必须丝丝入扣,这怎能借用文人情怀来挥洒激扬?泛文化论调正将中医引向虚玄、神秘,这只能用来骗人,不可能治好病。这样的文人论医可谓遗患无穷。就如坡也以医自居,但是最终却治死了自己。

(三)没有文化的中医还追求泛文化

如今很多中医没有学好治病的功夫,看病的疗效不好,但又不想在医学上下功夫,总想找到一条成为名医的捷径。当前的中t界,熟悉四大经典的人并不多,精通的人就更少了。正确的学习途径应该是认真阅读经典,夯实医学基础知识,加强医学基本功的训练,但更多的人并不愿意这么做,而将精力用在了一些相关文化的学习上。有论者将治病疗效差的原因归为医生没有学好文化,因为《黄帝内经》和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医生都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下面举几个例子。

第一,《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有:“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黄帝内经》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懂运气,就不能当医生。很多人记住了这段话,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运气,但真正学明白的人很少,遑论在实践中运用了。实际上许多著名的医生并未痴迷于运气,甚至基本上不用运气,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个医生。在笔者接触过的许多著名医生中,很少有人在临床中使用运气,他们成为著名医师是因为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功底深厚。反之,若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临床功力浅薄,一头扎进运气之中,即使把运气真的弄明白了,也成不了一名真正的医生,更别说好医生了。

第二,《素问・著至教论》中说:“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也有相同说法。

很多人据此认为,医生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如果一名中医学徒已经掌握了医学的核心内容,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有余力,再去学天文、地理、人事,当然是极好的。问题在于,一个没有掌握基本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人,即便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也不可能成为医生。事实上身为一名医生,也并没有很多精力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

第三,唐朝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要知道孙先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很著名的医生了,最后还活到了100多岁,自然有余力去学易了。对于一些尚未入门的“中医”,他们去学易,一方面可能倾其一生也学不明白,因为易本来就没有明白的标准;另一方面,他们即使真学明白了易,也不是医生,而只能算个研究易地大师。如果连医术都没有学好,就去学易,最后只能落得一场空。

第四,明代的张介宾(景岳)在《类经附翼》中说:

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窃疑焉,以为《易》之为书,在开物成务,知来藏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以医有《内经》,何藉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学到知羞,方克渐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通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

这也与前面所述类似。张景岳能整理出《类经》和《景岳全书》,当然有资格去效仿孙思邈学易。今人如果要以张介宾的话为根据,强调必须学医必学易,必须先问问自己是否有张介宾的医学功力?如果没有,还是先学医吧。不知易虽然成不了太医,但起码还是医!

三、中医被功利化的评价体系釜底抽薪

评价体系控制着行业的方向。不同的行业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中医的评价体系应该引导中医提高疗效,也就是说要将疗效作为中医的主要评价标准。然而现行的中医评价体系可谓是釜底抽薪,使得中医只剩下了招牌。如今体制内的中医机构,即教学的中医院校、临床的中医院、科研的中医研究院所,所做的事和中医基本上没有关系。

虽然当前中医机构的名称分成了中医院校、医院、研究院所,但它们做的事是一样的,即所谓的“科研”。评价标准是科研课题的数量和级别,科研经费的数量,科研获奖的级别和数量。中医机构人员所有的利益都和这几项标准相关,是职称晋升、获奖和获得学术荣誉的主要指标。唯有符合这几项指标,中医人员才能获得名利和基本的生存条件。但事实上,这些指标和中医没有关系,和疗效更没有关系。在威逼利诱之下,体制内的中医人员所做的“科研”与疗效也毫无关系。

科研项目多,科研经费才可能多。经费是评价的主要指标,机构内以经费多少为主要标准,科研经费多的就是老大,就是权威,奖励、学术荣誉都属于科研经费多的人。各行业的评价也将科研经费作为主要指标,比如中医院校的排名中,科研经费就是主要指标。

科研项目多,成果才多。有成果才能评奖,科研成果奖是评价的一主要指标。晋升、晋职、甚至当官也以此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对个人而言,只有科研成果多才能晋升职称,获得其他奖励和学术荣誉。在机构内的所有利益都要与科研成果挂钩:向上一级的科研奖励机构申请高一级的学术奖励,要凭成果;获得学术荣誉(如院士头衔),也主要凭科研成果的奖励级别和数量。例如,申报院士的硬性条件就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的奖项。同时,对机构的评价也将科研成果的获奖情况作为主要指标,如在中医院校的排名中,科研成果的获奖数量和级别是主要指标。

科研项目多,才能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是论文评价的主要指标。现在的学术期刊都要求注明论文的项目编号,就是强调科研项目在学术方面的重要性。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是机构内人员晋升、晋职的主要指标,也是机构评价的主要指标。很多机构对SCI论文的发表者有重奖,发表1篇可获得多达1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SCI论文的数量也是机构评价的主要指标。F在中医院校的排名,SCI论文是重中之重的指标。因为这个指标太重要了,所以就有人和机构造假。现在有中医院校为了增加SCI论文的数量,要求博士研究生,甚至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SCI论文,否则就不能毕业和获得学位。

正因如此,没有科研项目或科研经费的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导师就没有资格招研究生。中医院校的老师就只能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申请科研项目和经费。而科研项目和经费的资助项目主要是实验类的,老师们也只能去做实验,否则就难以获得科研项目和经费。概言之,现在中医院校的老师主要在“跑项目”、“拿经费”。

这些科研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经费和名利,而并非中医人员发自内心的探索冲动,内容选择主要是为了迎合实验设计的要求,而非根据中医自身的发展要求来做研究。结果就导致中医“研究”和中医的关系微乎其微。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奋斗,在体制内的中医机构中,中医的内容基本上被釜底抽薪了。正因如此,中医院校的老师教不了中医,学生学不了中医,中医院的医生也不能用中医治病。

虽然中医机构内中医的内容所剩无几,但中医机构却很繁荣。这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景象,有很多挂着中医牌子的中医机构,有很多拥有中医职衔的中医人员,有很多带着中医名称的科研成果,但真正的中医却越来越少,中医的疗效让人们越来越失望。

余论

当前总有人提出中医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以否认现代中医存在的问题。中医存续几千年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问题,否则为什么会面临疗效下降、发展困难的现状?《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其学术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并不能以此证明其内容都是正确的,有精华必然就会有糟粕。明智的做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前提是有识别精华和糟粕的能力。

任何一个学科的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需要不断地修正完善,中医也不例外。为了中医的发展,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学科没有自我批评、完善的能力,终将会被淘汰。无论是谁客观地提出中医的问题,笔者身为一名中医,都要欢迎和感谢。

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是就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确定问题是否存在,如果问题确实存在,就要讨论解决的方法,而不能无视问题本身,对提出问题的人进行无端猜测,甚至攻击谩骂,这并不是热爱中医的行为,而是没有学好中医,对中医没有起码的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无知的表现。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伤寒教研室)

上一篇:规范化培训论文范文 下一篇:骨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