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治范文

时间:2023-03-01 11:19:37

中医诊治

中医诊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胆囊炎中医药疗法诊治心得

胆囊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一切综合致病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三十余年来,潜心研究胆囊炎的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根据临床治疗经验,从内科角度予以阐述如下。

1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厌油腻食物或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胁或右腰部等处隐痛;右上腹近心窝处有轻度压痛,或按之不适感。部分病人在初次发作时未予根治而演变成的慢性胆囊炎,在反复发作的胆囊炎病人中,约有70%的伴有胆囊结石形成,临床所见部分病人,以胃病治疗多年无效就是这个原因。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放射,伴恶心、呕吐,重者还会出现恶寒、发热、黄疸等。

2病因病机

胆囊炎临床可以痛、吐、热、黄四症概括之,其病因则以气、血、虫、石、寒、热、湿、食、情志、气候失常、饮食不节等诸多因素,引起肝胆气滞、湿热蕴结所致“不通则痛”。病理演变过程是以胆的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致郁证;郁久不通,胃肠气机逆乱,遂成结证;郁久化热,热裹其湿之湿热证;热毒炽盛所致之气滞血瘀证,以上“郁、结、热、瘀”四证互为转换,胶滞难解,气血逆乱,热毒内陷,或变生厥证。

3剧痛预兆及其转机

本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加剧,除了由于胆囊最大限度收缩外,还有胆总管平滑肌的剧烈收缩运动,它是机体潜在抗病能力被调动起来的排石反应;有时在大的结石排出之前,往往会出现休克前期的征象,当然应该警惕,如果腹痛持续不减,压痛明显,高烧不退,要注意病情是否恶化。

4胆囊炎用药治疗原则

疏肝利胆,清热利湿,通腑泄热,行气止痛为本病总的治疗大法,其保持大便通畅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4.1疏肝利胆法本病的病因若是因肝郁气滞者,则气滞是本,结石是标,治当疏肝理气的柴胡疏肝散为主,通腑泄热为辅,除总攻排石加大黄、芒硝之外,平时不得用此荡涤之品,以免影响肝胆的疏泄。理气开郁药,能降低胆总管括约肌的紧张度,减少胃酸分泌和游离酸钙,使胰腺分泌减少,解除胰管梗阻,减少压力,增加胆汁的分泌;加金钱草、茵陈、青皮、大黄组成的利胆方剂,口服后有明显的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和降低胆压的作用。

4.2清热利湿法肝郁易化热、脾虚则生湿、若复加外感湿热之邪、内外相引、湿热结合、互助互长。选药:方以藿朴夏苓汤为基本方加茵陈、金钱草、玉米须、郁金;湿重者重用白蔻仁、苡仁米;本类药物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消散。

4.3通里攻下法胆系疾病多伴有便秘,而便秘又可导致和助长热结、气滞、湿阻。所以,通里攻下法最为常用,而最为有效的是大黄,常用方剂为大承气汤、大柴胡汤,以方剂的功效来看,它们能清泄阳明、和解少阳、通腑祛秽,使少阳胆经之热毒,从阳明荡涤干净;清热与攻下法合用,具有协同作用,能经、腑兼顾,热、结同治,在提高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用清法或单用下法。只用清法,虽能解肝胆之无形热邪,控制感染,但六腑之有形实邪未去,大便秘结未除,则无形之热必然复生;若只用下法,虽能荡涤实邪,有利于排除肠道梗阻,但清热、控制感染之力仍嫌不足。

4.4清热解毒法胆为少阳,少阳为热,药物多用寒凉,所以清热解毒法是常用大法,以五味消毒饮为基本方,药用大黄、黄芩、金钱草、金银花、连翘、龙胆草、黄柏、紫花地丁、板蓝根、虎杖等,这类药物的广谱抗菌或抑菌作用,有解除内毒素,调理肠胃之功能。

4.5通阳化湿法素体阳气不足,或病程太长者,亦有寒化的可能,方用茵陈四逆汤、柴胡桂枝汤等方剂,可使胆司相火、宣通三焦、强壮元阳、消除阴翳、舒展肝木,只要辨证准确,施药得当,可获满意效果。

4.6活血化瘀法根据胆囊炎病机的互为转化,若湿热壅盛日久,化火成毒,便燔腾营血,可致胆道瘀阻,故在疏肝利胆,通腑泄热的基础上,加用行血化瘀药,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药如丹参、姜黄、郁金、虎杖、灵仙、桃仁、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有改善肠道血管微循环,使胆汁流量增加,修复因炎症损伤的血管上皮细胞。5转归及预防

急性胆囊炎病程短,多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大约有70%~90%的患者,急性症状可以控制,预后良好,若调治不当,该病容易复发,而演变成慢性胆囊炎病,本病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应当经B超、胆囊造影等检查,证实炎症完全消失后方可停药。

对老年病人等特殊群体,胆道感染症状及体征不典型,伴随症多,如不及时就诊,容易演变或产生休克症状,为医者不可忽视。一般来说,老年人患急性胆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此外,老年人多有肝阴不足,在运用本法则时,常佐以养阴药物。

中医诊治范文第2篇

1不孕症复杂病机之辨识方法

不孕症病机多样,诸如肾气虚弱、气血两虚、痰湿阻滞、肝气郁滞等,不一而足。而且笔者临床所见,不孕症病机复杂者甚多,如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多脏器同病等,必须详审无误,确定治法之主次,药物之温清,方克有济。欲确保辨证无误,笔者以为重点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者,工于问诊。临床常有患者以不孕急切求治,于其他不适叙述不多,甚至主观以为自身问题以不孕为主,唯恐医生“不分主次”,就诊时只是叙述不孕情状种种,其他问题一律约略不言。作为医者,不可惑于患者陈述,必先问经期,同时利用医理巧妙、详细问询,方得真情。“问而知之谓之工”于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二者,详究切脉。《内经》言:“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五脏六腑之盛衰,皆变见于寸口。朱进忠先生言:“不同的脏腑的脉象出现的部位不同,特异性的脉象表现在特异性的部位上,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脉象,数种原因产生数种脉象。”[3]笔者以此为指导,临床对症状错综、病机难辨者,往往求诸于脉,据脉确定病变脏腑,在气在血等;脉证矛盾时,亦往往以脉投方,屡试不爽。医者万不可动辄以所谓“中医客观化”武断否定中医脉诊。观不孕症患者,来诊之前往往长期辗转多地求诊,中西药杂服,导致气血淆乱,虚实交错,病机甚为复杂,此时舌症分析皆难明确主要矛盾,而切脉则既可确定病变部位,亦可明晰病变性质,对辨证甚为关键,医者当重视脉,用好脉。当然除问、切二者,其他一切有利于精细辨证、洞彻疾病病机之诊查方法皆可为我所用。

案例:吴某,女,28岁,河北省唐山市人。2013年以不孕求治。患者此前怀孕三次皆因胚胎停育流产,后月经即不规则,每四五十日一转,经来则十余日方净,经后乳胀,近两年则欲孕不得。B超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连续监测未见排卵。其人倦怠多眠,腰酸细软,口干便干,腰酸脱发,舌淡暗,苔黄乏津,脉左寸见滑,右三部弦弱。一般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机属痰湿阻滞者居多,患者虽舌苔黄,结合其他脉症,显然不能仅以湿郁化热诊治,笔者据其右脉断其为肝郁脾虚,左滑是肝经郁热也,口干便干等证,加之腰酸脱发,肾精不足也。尤须注意,此患经后乳胀非肝气郁滞,而是经后阴血亏虚导致肝郁之症。综上,患者总为肝肾阴虚,肝经郁热,肝郁脾虚之证,故以滋水清肝饮滋补肝肾、疏肝清热,加参、芪补脾益气,黄柏、生白术、桑白皮、生麦芽之类化湿清热消滞。笔者以上法加减治疗两月余,患者诸症皆消,连续监测已见排卵,卵子质量尚佳,然月经尚有后延之势,继续守用上法治疗,同时配合河车大造丸滋肾填精,右归丸温肾助阳,加大补益力度,汤丸并进两月余后患者无所苦,月经亦调,嘱排卵期前后服用龟鹿二仙胶,尝试怀孕成功,至2014年6月足月生产一健康男婴。此案患者肝脾肾同病,且虚实夹杂,阴虚、气滞、气虚、湿热并存,然恃脉辨证,结合患者舌症,病机不难辨识清楚,可资借鉴。

2情志疏导不可或缺

很多不孕症患者来诊或慕名而来,期望颇高,或长期奔波,多方求治无效而渐对治疗失去信心,故而很有必要在首诊中即进行情志疏导。情志疏导一则通过言语疏导,阐明中医药治疗不孕的优势和特色,使之树立起继续治疗的信心,同时让患者明晓调整体质状态需要假以时日,急于怀孕,反而扰乱女性生殖内分泌调节,欲速则不达,使患者树立对不孕症的正确认识,放下思想包袱,保持稳定心理状态,坚持配合治疗。二则通过药效疏导,情志疏导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接诊后较短时间的疗效优劣,故医者首诊即要通过精准辨证,迅速减轻或消除患者种种不适,如此容易赢得患者信任,为此后较长时期的调整奠定基础。案例:张某,女,33岁,哈尔滨人,2012年曾因右胁痛、腰痛就诊于笔者,当时辨为肝肾阴虚,以滋补肝肾法历时一月治愈。

2014年7月患者重又来诊,自诉近一年半未避孕,亦未种子成功,于哈尔滨某三甲医院各项检查无异常。右胁痛,腰酸重,目干,后疲乏甚,舌淡暗,苔白不厚,脉虚软。笔者辨证后知仍为肝肾阴虚,成竹在胸,遂先告知患者女子内分泌生殖激素调节可受多种因素影响,急于怀孕,心理紧张,亦可能导致种子失败,佯言中药可使其紊乱之内分泌生殖激素调节短期内迅速恢复正常,嘱其放松心情,认真服药即可,乃以龟鹿二仙胶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初服五剂,症状即显减,患者信心大增,又继续服用10余剂,至8月患者成功怀孕。此案笔者即先用言语疏导,令患者心理放松,继以药效增强患者信心,最终获效。

3西医诊断和循证医学证据的参考意义

不孕症分原发和继发,绝对和相对,器质性者和功能性者。而不孕因素又涉及男女两方面,女性不孕因素涉及子宫、输卵管、卵巢、宫颈、阴道等多个部位,以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居多;男性不孕因素则包括异常、异常等,近年来免疫性不孕亦日趋常见。确定不孕症的具体病因,有助于判断预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避免单纯以中医辨证用药盲目治疗。而且对比中医治疗前后的诊断证据,又有助于判断疗效优劣。从某种程度而言,西医诊断对中医治疗不孕症虽然没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参考意义还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不孕症中医循证医学研究日益增多,不少结论对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皆有借鉴意义。如通过大样本临床观察得知免疫性不孕病机多以脾肾气虚或肝肾不足为主,夹杂气滞、血瘀、痰凝、湿热等,既有局部的湿热血瘀,又有整体的肝肾失调因素,但阴虚火旺和夹有湿热者占有主要地位。又如现代循证研究证实,当归、川芎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益母草可抑制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所致的病理损害,丹参可清除血液中过剩抗原以防止免疫复合物产生。由此可见,活血化瘀及祛瘀生新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治疗意义。

中医诊治范文第3篇

在祖国医学中无“卵巢早衰”这个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闭经,应属于中医“闭经”、“血枯”、“血隔”或月经失调的范畴。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因此对月经形成认识截然不同。中医认为月经是血海满而溢。其产生与脏腑、气血、经络、天癸、子宫有关。脏腑主要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像我们城市的交通枢纽。天癸是一种促使人生长发育的物质,类似西医的内分泌生长激素。在月经产生中脏腑、气血、经络、天癸、子宫等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功能失调都可导致月经失调,甚则闭经。而卵巢早衰根据中医理论主要与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因为肾主生殖,主女子一生的生长、发育、生育乃至衰老。因此肾气的强与衰决定了月经的行与止,故卵巢功能衰退与肾关系最密切。 近些年来研究提示,本病患者还常伴有瘀血内阻,因而肾虚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其次,本病的发生与肝脾也有关。肝有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也就是具有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运行和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任何情志的变化和过重的压力均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使气机不畅,气血流行受阻、经络阻滞不通,致使血液不能聚于血海,当然血海不能满溢,故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及一些报道,也提示精神情绪的剧骤变化,及长期紧张状态下可导致闭经及卵巢早衰。根据中医理论脾是血的生化之源,而月经的物质基础是血,因此若脾虚功能失常则血少、甚至血枯,致使月经数月一行、甚则闭经、绝经。目前中医对此类病变的治疗主要是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1. 肾虚血瘀型

主要证候:月经初潮较迟,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渐至闭经;或有多次流产史,或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淡漠,白带少或无,阴道干涩痛,苔薄白或少,舌质淡黯,脉沉细。

治则:补肾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熟地10克,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12克,川牛膝15克,紫河车5克,丹参9克,生山楂15克,红花9克,肉丛蓉12克,仙灵脾12克。

加减 :潮热出汗加粉丹皮9克,知母9克,黄柏9克,煅龙牡各30克。

心烦失眠加生远志9克,夜交藤30克,五味子9克。

心悸加淮小麦30克,大枣6枚。

心神不宁加青龙齿先12克、紫贝齿先12克。

2.肝郁肾虚型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渐至闭经。腰酸头晕,白带少或无,情志不畅,少腹胀痛,耳鸣、口干、心烦,苔薄,脉细弦。

治则:舒肝解郁,补肾活血。

方药:淮山药12克,当归10克,山萸肉9克,白芍10克,巴戟天9克,甘草6克,沙参9克,紫石英12克,鸡血藤15克,丹参9克,红花9克,广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

3.肝郁气滞型

主要证候: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停经不行,甚至闭经,情志抑郁,或易怒,两胁胀痛,苔薄,舌质黯,脉弦或紧。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方药: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薄荷后下3克,煨姜3克,淮山药12克,川楝子12克,丹参9克,川牛膝15克,红花9克,制香附12克。

4.气虚血弱型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迟,月经量少,色淡红,质薄,渐至闭经;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苔薄,质淡,脉沉缓或细弱。

治则: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党参10克,黄芪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甘草6克,熟地10克,当归9克,白芍9克,五味子9克,远志9克,肉桂3克,川牛膝15克,丹参9克。

加减:淡漠无白带,阴道干涩,加鹿角霜12克,紫河车5克。

畏寒肢冷,加仙茅12克,炮姜5克。

中医诊治范文第4篇

西医诊治菌痢

西医认为,细菌性痢疾的病原是痢疾杆菌,而病因则是人们吃了不洁净的含有痢疾杆菌的食物,再加上自身抵抗力不强引起的(菌痢通过粪.口途径传染,吃下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可得痢疾)。西医将痢疾病原菌分成四种,甲群(志贺氏痢疾杆菌)、乙群(福氏痢疾杆菌)、丙群(鲍氏痢疾杆菌)、丁群(宋氏痢疾杆菌)。这四种菌群均可产生内毒素,甲群还可产生外毒素。四种痢疾杆菌都能引起痢疾。

西医在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轻型痢疾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普通型痢疾具有较典型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患者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4.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患者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患者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但是,绝大多数痢疾属普通型。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所以左下腹疼痛明显。痢疾患者腹泻次数很多,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无法计数。由于直肠经常受到炎症刺激,所以患者总想解大便,但又解不出多少,这种现象叫里急后重。腹泻次数频繁的患者还可出现脱水性酸中毒。

上面这些只是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但是要确诊,西医还讲究实证,即通过粪便培养后检验可发现痢疾杆菌。另外,在显微镜下检查病人的大便还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结合一系列症状和检验查出有痢疾杆菌后就可以确诊为细菌性痢疾。这时,就要对症治疗。

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抗生素治疗,数日后即可缓解。目前西医治疗痢疾的药物逐渐增多,例如,有复方新诺明、氟哌酸、氨基苄青霉素、痢特灵、黄连素等。医生可根据病人情况决定用哪种药,用多少。而且,在治疗时,能口服的尽量口服。这是因为,一方面口服药物可直接到达肠道,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另外,口服比肌肉和静脉滴注更安全,无痛苦。痢疾的其他治疗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有失水、高热者可以输液,有中毒症状者应对症抢救。一般情况都可以治愈痢疾。

中医诊治菌痢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是另一套系统。《内经》对痢疾的称呼是“肠游”,唐代《备急干金要方》称痢疾为“滞下”,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宋代《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痢疾之名沿用至今。

中医对疾病讲究病因病机和辨证,前者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后者指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而证候不同于症状,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中医的八纲辨证又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对于痢疾也不例外。

在病机上,中医认为,痢疾是时邪疫毒所致,主要指感受暑湿热之邪。因为,痢疾多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热郁湿蒸之际,湿热之邪内侵人体,蕴于肠腑,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痢疾》说:“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疫毒,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疫毒为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故称之疠气。

另外,中医认为痢疾的病因还有饮食不节,指的是,平素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同时食用馊腐不洁的食物,疫邪病毒从口而人,积滞腐败于肠间,发为痢疾。

除了病因病机,中医还讲究辨证,主要是辨实痢和虚痢;寒痢和热痢。虚实之辨指的是:起病急骤,病程短者属实:起病缓慢,病程长者多虚。形体强壮,脉滑实有力者属实;形体薄弱,脉虚弱无力者属虚。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寒热之辨指的是:痢下脓血鲜红,或赤多白少者属热;痢下白色粘冻涕状,或赤少白多者属寒。痢下粘稠臭秽者属热;痢下清稀而不甚臭秽者属寒。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者属热:面白肢冷,口不渴者属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有了病机和辨证再讲究治病原则和方法。首先是祛邪导滞,因为痢疾的基本病机是邪气壅滞肠中,只有祛除邪气之壅滞,才能恢复肠腑传导之职。其次是调气和血,即顺畅肠腑凝滞之气血,祛除腐败之脂脓,恢复肠道传送功能,促进损伤之脂膜血络尽早修复,以改善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症状。三是顾护胃气,因为湿热痢、疫毒痢的方药之中,苦寒之药较多,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有损伤胃气之弊。

由于有了辨证,就把痢疾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和休息痢,并依据不同的痢疾予以不同的治疗药方。

比如,湿热痢的症状是: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就需要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可用方药芍药汤:赤芍15g,当归9g,黄连5g,槟榔5g,木香5g,生大黄9g,黄芩9g,金银花10g,炙甘草5g。

比较

对于痢疾的症状,西医和中医的描述有一致的地方,如主要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在治疗效果上,西医和中医也都有较好的效果。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中药或灌肠疗法,常能收到显著的效果。而西医在确诊后使用抗生素、灌肠疗法和其他辅助疗法和辅助药物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西医和中医对痢疾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最大的不同是,西医认为痢疾是由病原微生物痢疾杆菌引起的,用杀灭、抑制痢疾杆菌的多种药物治疗即可。而中医认为,痢疾是时邪疫毒和饮食不节所致,而且通过虚实、寒热的辨证把痢疾分为多种,并对症治疗。

中医诊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中医诊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191-02

糖尿病在中医上属于消渴范畴,是临床中以三多一少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消渴这一疾病名称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在《金匮要略》中东汉名医张仲景主要将消渴类型分为3种:上消为渴而多饮,中消为消谷善饥,下消为口渴、小便如膏。

1 有关术语

1.1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在临床中主要是指因血糖调节转变为糖调节受损,血糖指标增高但还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两种症状可单独或同时产生,在中医中,糖尿病前期属于“脾瘅”范畴[1]。

1.2 脾瘅

脾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主要病理机制是中满内热[2]。《内经》中对患者肥胖引起脾瘅,进而产生消渴的描述,与现代医学中患者肥胖引起代谢综合征,进而产生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比较类似的发病过程,因此,代谢综合征在中医中属“脾瘅”范畴。

2 糖尿病的中医症状表现

在中医中可引起糖尿病的因素主要有不节制饮食、体质虚弱等因素。在病理机制上主要有燥热阴虚的特征,在本质上是阴虚,表现出燥热,两方面存在互为因果的作用。过于燥热的患者就是阴虚更严重,过于阴虚患者就是燥热更严重。肺、胃及肾等器官都是消渴的病变部位,而比较严重的就是肾脏病变。若患者阴虚肺燥,缺乏滋润的津液,就会产生舌燥口干、多饮口渴的症状表现;如果患者具有炽盛的胃热,就会产生过盛的腐熟水谷能力,进而产生易饿多餐的症状表现;如果患者精亏肾虚,则对小便不能进行有效约束,将增多排尿次数、尿液浑浊类似于脂膏的症状表现;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胃热、肺燥及肾虚的因素,将产生三多一少的症状表现[3]。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较长的病程,患者病情不易治愈,最后都会由于气阴两伤而产生很多并发症。诸如患者阴伤肺燥就产生肺结核等合并症,如患者亏耗肾阴,肝脏养分不够,可产生耳聋、白内障等并发症,如患者内炽燥热,病毒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产生疮疽等合并症,如患者燥热阴虚,易产生痰液对经络产生阻碍作用,可产生偏瘫中风或冠心病等合并症等。

3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

3.1 临床症状表现

在临床症状表现上,糖尿病前期患者通常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具有身体肥胖,增高的腰臀围及体质指数比较明显,旺盛的食欲,患者虽体质健壮但不具有较强的耐力等表现,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在检查其它疾病或常规体检过程中被发现的。在体征方面,很多糖尿病前期患者都具有肥胖或超重表现,但不具有其它明显的体征[4]。

3.2 理化指标检查

糖尿病前期患者都应实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2.1 空腹血糖受损 患者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指标在5.6~7 mmol/L之间,负荷后2 h静脉血浆血糖指标低于7.8 mmol/L可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

3.2.2 糖尿量受损 患者负荷后2 h静脉血浆血糖指标在7.8~11.1 mmol/L之间,空腹静脉血浆血糖指标低于7.0 mmol/L可被诊断为糖尿量受损。

4 临床治疗措施

4.1 基础干预措施

对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有效的生活干预措施。对膳食结构进行调整,主要食用清淡饮食,尽量少食用煎烤烹炸、高脂肪及膨化类食物和碳酸类饮料。多食用粗粮及绿色蔬菜,适当参与体育锻炼,使心情保持愉悦。

4.2 辨证论治方法

糖尿病前期关键在于早期预防,有效避免病情发展为糖尿病。其中大部分肥胖或超重患者都具有痰液浑浊症状,体型中等或较瘦患者都具有阴虚表现。痰液浑浊患者主要采取将痰液转清的治疗方法,痰阻气滞患者主要采取化痰理气的治疗方法,痰湿脾虚患者主要采取化痰健脾的治疗方法,气滞阴虚患者主要采取理气养阴的治疗方法。痰阻气滞患者具有肥胖体质、便秘、腹部胀闷、口苦心烦、舌苔白腻浅红等症状表现。可采用化痰理气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方为越鞠丸、苍术、川芎、半夏、陈皮、香附、栀子、佩兰、神曲,口苦、舌苔黄患者并辅以全瓜蒌及黄连,脘腹严重胀闷患者可添加枳实。痰湿脾虚患者具有肥胖体质、腹部明显增大,或表现出乏力倦怠、口淡无味、舌质存在细微齿痕、舌苔白等症状。可采用化痰健脾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方为六君子汤、白术、甘草、党参、半夏、陈皮、佩兰、茯苓、荷叶,乏力倦怠患者并辅以黄芪,食欲不振患者添加三仙,口黏腻患者添加白蔻仁及薏苡仁。气滞阴虚患者具有中等或偏瘦体型,或表现出口渴口干、尤其在夜间更加严重,失眠盗汗、两肋胀痛、舌苔薄白偏红等症状表现。可采用理气养阴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方为二至丸、四逆散、柴胡、墨旱莲、枳实、白芍、女贞子、甘草。两肋胀痛患者并辅以橘叶、青皮,口渴口干患者添加石斛、生地[5]。

4.3 中医其它治疗方法

中医诊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糖尿病足;中医诊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197-02

在中医临床中,糖尿病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因同时存在神经及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产生不同程度的感染、进而发展为严重溃疡或对组织产生严重损害。脱疽主要是指由于先天不足,受侵袭的寒湿之邪,脉络瘀阻,难以使气血保持通畅,严重患者还造成痹阻不通。在临床中疾病初期患者具有肢冷麻木,后期患者具有坏死趾节产生脱落,进而溃烂,疮口一直无法愈合等症状表现属于一种脉管疾病[1]。

1 糖尿病足的中医临床诊断

按照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病程、体征及有关彩超、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分析进行诊断。患者应具有糖尿病史,在临床中具有糖尿病表现,同时伴随双足具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严重患者将失去感觉或感觉迟钝。少部分患者患处存在针刺、烧灼或刀割状疼痛,夜间或遇热时病情更为严重[2]。一般情况下存在不便行走、疼痛等表现,患处皮肤具有瘙痒感,肢端同时存在凉感。患者皮肤粗糙、无汗、颜色变黑并同时存在沉着色素,肢端浮肿,进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泡、溃疡及坏死等症状表现。肢端肌肉不具有较强的肌张力,易损伤韧带,破坏骨质而导致病理性骨折,产生跖骨头下陷,弯曲跖趾关节等畸形,进而发展为弓形足、鸡爪趾等。患足发凉或发热,或趾端皮肤改变为空壳样,肢端动脉消失或减弱搏动,双足呈现青紫皮色,有时患者血管狭窄部位存在血管杂音,深浅反射消失或迟钝。足部感染的征象包括具有触痛、疼痛及红肿等症状,具有捻发音、渗出等脓性分泌物等。

中医临床中对糖尿病足病情的分期划分标准为:糖尿病足初期患者患肢沉重、麻木、行走不便,需进行一段时间休息方能继续行走。患足呈苍白皮色,皮肤降温,足背动脉减弱搏动,与西医临床中的局部缺血期具有相似症状。

糖尿病足中期患者患肢加重痛感,在夜间更加严重,日夜只能抱膝而坐。患肢怕冷,一般都需要对患处覆盖物品以免着凉,一般情况下患者静息痛感较为严重就是将溃烂的重要先兆表现。患足下垂的暗红色皮肤抬高后就向苍白色转变,症状表现比较严重时将能看到紫斑及瘀点,足背动脉不会产生任何搏动。皮肤十分干燥也没有汗液,患者趾甲将日趋变厚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薄白舌苔,与西医中营养障碍期具有相似症状[3]。

糖尿病足末期患者患足呈暗红色向青紫色转变,筋萎肉枯,具有干性坏疽表现。如果受到病毒侵入,就会产生肿胀溃烂,并蔓延至周围,五趾或足背都会相继产生。同时存在全身发热,便结尿黄等症状。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后,如果减弱肿痛,正常皮肤与坏死组织之间具有比较明显的界限,表明恢复状态良好。相反,患部肿痛感更加明显,坏疽将发展至附近及深部组织,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同时存在寒颤发热等症状。

糖尿病足坏疽在中医临床中也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等级:一级坏疽只是产生在患者手指或足趾;二级坏疽只是产生在患者足跖;三级坏疽将在患者患处逐渐向足背、足跟等部位发展。三级坏疽与西医临床中的坏死溃疡期患者症状是一致的。

糖尿病足应与中医临床“肢厥”中的雷诺氏征相结合而甄别,在临床中雷诺氏征属末梢动脉功能性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是患者肢端小动脉产生的一些痉挛性疾病而导致。只产生该症状的患者,动脉搏动比较正常。女性患者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在临床中患者遇寒或精神紧张时其手足指趾皮肤颜色具有“苍白-潮红-正常”颜色变化的表现,同时伴随麻木、疼痛、寒冷等表现,升温或活动后患者表现出的上述症状将不复存在,患者疾病长期发作时在将在肢端产生不同程度的浅表溃疡。很多患者都由于多种疾病而逐渐加重病情,主要是结缔组织疾病[4]。

2 中医治疗方法

通常在中医临床中可采取基础干预治疗方法,也可采取辨证论治方法。在各阶段糖尿病患者中都容易产生糖尿病足,与热、湿、阳虚、阴虚、气血凝滞等具有一定关系。因此在临床辨证治疗过程中应将标本彻底分清,加强整体结合局部辨证,结合内外治,基本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具体应用时应结合主次及正邪程度,主要是祛邪或扶正。

内治法关键在于全身辨证,一是气阴两虚、瘀阻脉络患者患肢具有疼痛、麻木症状表现,在夜晚更加严重,痛的部位比较固定,患者足部皮肤呈现暗红色或显示紫斑,行走不便;或患足肉芽进行缓慢生长,患处附近组织已彻底消除红肿;舌质呈现紫暗色或存在一些瘀斑,薄白色舌苔,局部皮肤温凉。可采用活血通气、止痛化瘀的治疗方法,方药采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五味子、红花等中药材。患者足部皮肤在临床中具有暗红色表现,患肢皮肤凉感比较明显,可适量添加桂枝等药材;患者足部如果具有比较严重的疼痛感,可适量添加没药、乳香;患者足部瘀重可添加水蛭、全蝎。

二是毒盛湿热患者,患足具有局部灼热、漫肿、患处皮肤呈潮红或紫红色症状表现,患足接触后具有较高温度或存在皮下积液并产生波动感,将其切开污秽臭味脓液可由其溢出,附近组织具有实性漫肿,迅速产生病变,严重患者将扩大到全足及小腿,舌质具有红绛色,黄腻舌苔。局部患处皮肤具有偏高温度,可采用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治疗方法。方药采用四妙勇安汤合茵栀莲汤、当归、金银花、紫花地丁等中药材。具有较高体温患者可适量添加冬青等中药材,湿重患者可适量添加薏苡仁等药材,肢痛患者可适量添加白芍等中药材。

三是气血不足、存在一定湿毒的患者,患者乏力,具有苍黄面色,气短不愿说话,喝水较多,舌苔微大呈薄白状态等症状表现。患肢存在麻木、明显疼痛感等症状表现,在夜晚症状表现更为严重,患者足部皮肤无知觉或知觉较为迟钝,局部患处存在红肿症状表现,无法正常行走,或在患者疮口产生较多脓汁或将患处足创面腐肉完全去除,肉芽生长速度不快,一直不能彻底治愈,脉搏消失或减弱。可采用养血益气,湿毒清化治疗方法,方药采用当归补血汤合二妙散、土茯苓、党参、当归、皂角刺、生黄芪、贝母、薏苡仁、黄柏、天花粉,具有比较显著的湿热症状患者可适量添加牛膝等中药材;严重肢麻患者可适量添加丹参等中药材用于对患者通络进行活血;疼痛感比较严重的患者可适量添加乳香等中药材[5]。

四是肝肾阴虚、互阻痰瘀患,具有双眼比较干涩,耳聋耳鸣,腰膝酸痛,手足或五心烦热等症状表现,口唇舌颜色暗淡或存在瘀斑。患足局部病变对骨质、筋脉已产生伤害,溃口具有暗淡颜色,患处皮肤呈暗红色,一直无法愈合。可采用肝肾调补,通络化痰的治疗方法,方药采用六味地黄丸、丹皮、熟地、三七等中药材,具有肋部不舒适并伴有隐痛患者可添加白芍、生地、沙参;苔少舌红、腰膝酸软患者可添加女贞子、怀牛膝、墨旱莲。

五是经脉不通、脾肾阳虚患者,具有肢体寒冷、腰膝酸软、怕冷、耳聋耳鸣,舌苔颜色暗淡等症状表现,患足有寒冷感,皮肤降低温度,皮肤呈现暗紫或苍白色,行走不便或疼痛比较严重等症状表现,在夜晚更加严重,症状严重患者趾端具有干黑色并日益扩大表现,溃口呈暗色,一直无法愈合。可采用脾肾温补,通脉活血治疗方法,方药采用金匮肾气丸、山萸肉、熟地、黄精、水蛭粉、枸杞、三七粉、山药、地龙、制附子、桂枝、穿山甲,具有肢端冰冷,并严重痛感患者,可添加制草乌、川乌、木瓜;明显乏力患者可多添加黄芪;便秘患者可添加火麻仁及肉苁蓉[6]。

比较上述治疗方法的效果,据统计100例患者的有关治疗情况,有9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达95%。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糖尿病足患者确定为“脱疽”范畴,对于发挥糖尿病族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优势具有重要作用。规范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诊治,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贾文华.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8(11):99-102.

[2] 奚九一.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3(10):77-80.

[3] 朱章志,熊曼琪.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足的体会[J].中国医药学报,2015,2(8):63-67.

[4] 章士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12例报告[J].江苏中医,2013,4(9):57-61.

[5] 仇湘中,蒋益兰,胡亚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39例临床小结[J].中国中医骨伤科,2013,8(13):79-83.

[6] 郑人和.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坏疽体会[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16):89-92.

中医诊治范文第7篇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妇科疾病患者中各种类型发病的几率及特点,以提醒大家侧重注意哪些方面。方法 调查统计。结果 妇科病患者是就诊人数就多的;妇科病中附件炎是最多的;阴道炎中细菌性阴道炎最多;宫颈炎患者中,宫颈糜烂最多;附件炎中,单侧附件炎最多;月经病中,月经紊乱者最多。结论 妇科病类型多样,发病率高。

【关键词】中医 妇科病 诊治 特点

妇科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病,它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比如:对妇科病缺乏认识、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中医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医学,涉及各个方面疾病,包括人的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及防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其中一部分。中医妇科学是通过中医学的理论来研究女性疾病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女性生理疾病的特点及防治。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癌、子宫癌、乳腺炎、盆腔炎等。本文通过妇女的就诊情况,了解中医妇科病诊治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及我国规定的妇科疾病诊断标准诊断;所有中医院及门诊为妇科病患者诊断统一使用的中医临床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2010年所有的妇科疾病患者的完整资料,统计她们的发病率情况、疾病分类情况、对疾病的具体描述等。

1.3 方法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来,2004-2010年我院就诊的患者中,妇科病患者的人数比其他病的人数都要多,最高时达到了81.66%,说明妇科病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大因素,我国应该根据统计数据加大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力度,宣传预防妇科疾病的有效措施,尽量减科疾病的发病率,保证女性健康。

妇科病分为很多种,如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月经病、附件炎、阴道炎等,这六种是最常见的,但是他们的发病率又不同,其中附件炎患者是最多,占到患者的30.20%,其次是盆腔炎,占到患者的27.00%,之后是月经病,占到患者的14.81%,这三种病占到总人数的72.01%,由于这三种病发病率高,所以女性必须重视它们,并给予防护措施。

2.3 妇科病就诊患者中阴道炎的疾病分型情况,如表3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对阴道炎的分型情况做了详细记录,由记录数据我们知道,对于患有阴道炎的妇女中,大多数是细菌性,占到总患者人数的35.89%,霉菌性阴道炎位居第二,占到33.52%,滴虫性阴道炎占到22.87%,混合型阴道炎是最少的,占到7.71%。

2.4 妇科疾病患者中宫颈炎分型情况,如表4

宫颈炎分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轻度、中度和重度宫颈炎。由上表可知,宫颈糜烂是宫颈炎患者中居多的,占到48.84%,其中轻度患者占到21.79%,中度患者占到14.90%,重度患者占到12.15%,宫颈肥大占到37.78%。

2.5 妇科疾病中附件炎的构成情况,如表5

附件炎分为单侧附件炎、双侧附件炎、附件区包块附件炎。由表5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附件炎疾病中,单侧附件炎的患者是最多的,占到附件炎患者的58.63%;其次是双侧附件炎患者,占到38.94%;最后是附区包块,占到2.44%,

2.6 妇科病患者中月经病构成情况,如表6

月经病分为宫血、月经紊乱、痛经和闭经,由上图我们可以知道,月经病患者中,月经紊乱者是最多的,占到56.75%;痛经、宫血一共占到34.24%,闭经人数最少,占到9.01%。

3 讨论

我国妇科疾病的人数正在日益增加,且各种类型的妇科病产生原因及表现性状及治疗方法又不同,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就诊,而且在平时,女性就应该注意个人卫生、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好预防以减少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雷磊,李慧芳.月经病中医预防法初探[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01) .

[2] 丛慧芳,王青,赵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35例[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02) .

[3] 雷红. 中医辨证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08) .

[4] 王飞霞,宋红旗.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病举隅[J].陕西中医, 2010,(01) .

[5] 邢芳瑞,苗彦霞.刘奉五治疗痛经经验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 (01) .

中医诊治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高血压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常并发,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以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及安慰剂治疗,通过临床疗效比较,证实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的过程及结果汇总成文,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共治疗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病患者270例,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1)观察组:观察组研究对象135例,男64例,女71例;年龄在56-72岁之间,平均年龄65.6岁;病程在1-3年之间,平均病程2.5年;(2)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对象135例,男66例,女69例;年龄在55-74岁之间,平均年龄66.2岁;病程在1-3年之间,平均病程2.6年;研究对象经入院诊断均为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且不并发其他内科疾病。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临床数据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研究对象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常用药物有拜糖平、二甲双胍缓释片、降糖灵等降糖药物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替米沙坦、珍菊降压片等降压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给药的种类、剂量和是否联合用药。

1.2.2 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其常规用药与对照组一致,中医辨证治疗如下:(1)辨证及方药:①阴阳两虚:a.临床症状:耳鸣健忘,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夜尿频,足冷,舌淡,脉沉细;b.方药:使用传统方剂左归丸合右归丸;随证加减:虚内热者加知母12g、黄柏12g;肾阴虚者加女贞子9g;肾阳阳虚畏寒者加制附子12g;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a.临床症状:口干口苦,头痛眩晕,舌红苔黄,烦躁易怒,脉象弦数b.方药:白芍12g、生地15g、怀牛膝18g、杭12 g、桑寄生12g、黄芩6 g、天麻9 g、生牡蛎25 g、钩藤12 g、石决明18 g、生龙骨25g;随证加减:口干口渴加花粉15g、石斛12g;③脾虚痰浊:a.临床症状:多为肥胖患者,脘痞痰涎,头晕发沉,舌淡苔腻;b.方药:陈皮12g、党参10g、半夏10g、白术12g、胆星9g、茯苓12g、决明子25g;随证加减:纳呆食少者加白蔻仁12g、砂仁9g;气虚者加黄芪12g。(2)不理想者用药:在应用上述药物治疗15日后,患者疗效不理想者给予如下方药:①血糖:天花粉25g、生山药25g、葛根25g;②高血压:泽泻9g、海藻25 g;(3)煎煮及给药方法:①煎煮方法:按照药物特性分先后煎,日一剂,加水500ml文火煎煮;②服药方法:日一剂,早晚两次温服,每次200mL。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用药疗程。

1.2.3 辅助治疗

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辅助治疗:①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的食用量,多食水果蔬菜,有意识控制体重;②运动: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有氧运动方案,并嘱其坚持运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研究制定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具体如下:①显效:研究对象血糖、血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停药后无复发;②有效:血压、血糖有明显改善,或一项达到正常水平,停药后无复发;③无效: 血压、血糖均无明显改善。

2 结 果

2.1 中医辨证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经中医辨证其结果如下:阴阳两虚型39例,肝肾阴虚型28例,肝阳上亢型26例,脾虚痰浊型42例。根据辨证结果,按照上述方药进行治疗。

2.2 疗效比较

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显效90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高达91.8%较对照组42%的总有效率组有显著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均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尤以老年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且二者常相伴发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西医治疗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但是长期联合用药,导致用药的增加,对患者的身体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使用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早在《灵枢・五变篇》中就有“五脏皆弱者,善病消瘅”,的记载,以此为依据制定清除燥热、瘀血、痰浊及补肾虚的方剂,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同时加入控制血压及调理肝肾功能的药物,确保患者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因此中医辨证治疗较西医治疗更具针对性,更注重从根本上治疗,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诉述,在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教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21(07):262-263.

[2] 张勤.中医辩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12):356-358.

中医诊治范文第9篇

关键词:痛风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经验荟萃

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09-03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体内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或/和伴有肾脏、皮下、其他组织的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成分增加,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已超过0.3%,50岁以上干部、知识分子中痛风患者已达1%左右。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根据痛风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但古人又认识到痛风发病有别于一般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证,故又分出白虎历节、历节病、痛痹等名称,并有不少诊治专论而且疗效肯定,可见痛风在中医早有认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与实践仅限于临床,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带有臆测性、是零碎的、不系统的。

1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1.1 古代中医医家的认识

中医古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其间多归于“热痹”的范畴,其名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论》,其中还提出了热痹形成的机理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所谓痹热,是热痹出现的以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屈伸不利,伴有发热为临床表现的痹病。故痛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热痹”的范畴[1]。汉代以后,有关“历节病”、“白虎病”、“白虎历节”等描述与本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合拍。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对其临床表现叙述为:“诸肢节疼痛,身体九王赢,脚肿如脱”,“关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皆饮酒汗当风所致”,并提出以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外台秘要·卷十三》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更有详尽的描述:“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此受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筋骨,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则彻髓,痛如虎之啮。”。到了金元时期,朱丹溪则提出相同的病名“痛风”。如《丹溪心法》曰:“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又有痛风而痛有定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又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外搏热,血得风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认为痛风之病,乃血热而风湿入侵、瘀浊凝涩;肢节疼痛是主要症状,发作痛特点为“痛有定处,其痛处赤肿灼热”、“夜则痛甚”[2]。 虽然此处痛风与现代痛风的概念还不完全一样,但至少已将现代之痛风包括其中。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则认为:“形祛瘦者,多因血虚有火;形肥勇者,多因风湿生痰,曰历节风;甚如虎咬,曰白虎风;痛必夜甚者,血行于阴也。”“痛多痰火,肿多风湿”[3]。 到了清代的林佩琴,又将痛风归于痛痹之中,如《类证治裁·痛风》指出“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其痛有常处…此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至夜更甚。”可见前辈医家对痛风的相关认识与记载是很丰富的。

1.2 现代中医医家的认识

现代不少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通过广泛实践,对痛风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特点、辨证论治上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与认识。吴生元[4]教授根据多年诊治痛风的临床经验,认识到该病的发作是由于风寒湿邪阻痹经脉,夹内在痰湿相互交作,邪气不得外散,郁遏化热于皮肤腠理而导致急性关节肿痛。由于寒热交织,在里为寒湿阻痹,经脉气血不通,在表为痰湿郁热蕴结不得外散,而发此病。王秀莲[5]认为痛风多发于形体肥胖者,大凡肥胖者脾虚,加之膏粱厚味,脾虚运化不利,代谢失常,聚湿生痰,脾虚不能疏土,湿浊内停,代谢产物蓄积,留注四肢关节。同时痛风亦好发中、老年人,肾气渐虚,易外邪侵袭,加之肾虚水液代谢失调,瘀滞气血不行,脾、肝、肾功能低下,水津输布气血运行失常,生痰生瘀,痰瘀交结,而体内生理病理产物又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浊气堆积,蓄积体内,滞结筋骨,凝滞经络而发痛风。方建萍[6]认为痛风属湿浊毒邪内郁化热之热痹。不仅由感受湿热之邪而引起,风寒湿邪郁痹日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亦致热痹。钟洪[7]等认为原发性痛风其本在脾,其标在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而发病。王乙黎[8]则认为无论是六淫诸邪还是痰浊、瘀血对本病而言,最终均可归结为“毒”,其邪毒的滋生主要来源有三:一是饮食偏嗜致毒;二是“六淫之毒”;三是七情化毒。而朱良春[9]之认识则更有见地,他首先提出“似风非风”论点。认为“痛风”其名为风而实非风,症似风而本非风,乃为浊毒瘀滞使然也。即痛风是由于浊毒滞留血中,不得泄利,初始未甚可不发痛,然积渐日久,愈滞愈甚,或逢外邪相合,终必瘀结为害;或闭阻经络而发骨节剧痛;或兼夹凝痰变生痛风结节。久之,痰浊瘀腐则见溃流脂浊,痰瘀胶固,以致僵肿畸形。由于郁闭之邪最易化热,其证又多兼热象,如湿浊蕴热,煎熬尿液,可见石淋尿血。浊毒久稽,损伤脾肾,寒热杂错,壅塞三焦,而有关格险恶之症。凡此种种皆浊毒瘀滞为殃,非风邪作祟之症。

2中医临床治疗的研究概况

2.1辨证论治

中医的临床特色在于辨证论治,但由于目前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辩证分型尚未统一,故临床报道的分型也因人而异。娄玉钤[10]教授将本病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和肝肾亏损型进行辨证治疗。张笑平[11]等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痛风的证候分类加以补充而进行辨证分型。脾虚湿浊型,相当于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湿热蕴结型,相当于急性期及肾盂尿酸性结石,单个关节突然红肿热痛,昼轻夜重、拒按、喜冷敷;痰瘀阻滞型,相当于间歇期(除去关节畸形与肾功能不全、痛风肾)关节肿胀刺痛,肌肤麻木不仁;湿毒弥漫型,相当于已见肾功不全者,主要见有神疲乏力,四肢困重、口臭多涎,甚或欲呕,少尿;肝肾阴虚型,相当于已见关节畸形者,主要见有筋脉拘挛,关节畸形,口干少饮,头昏耳鸣。吴启富[12]根据病期的不同将本病分为湿热流注型,即急性发作期;肾虚痰瘀型,即迁延活动期;脾虚痰浊型,即血尿酸增高期。

中医诊治范文第10篇

阐述。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治;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2.017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受损[1]。SS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男女比例为1∶10左右,发病率在风湿免疫病中居第2位,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2]。SS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口腔干燥,并可累及重要脏器如肺、肝、胰腺、肾及血液系统等,出现复杂的临床表现。SS属中医学“燥证”“燥痹”等范畴,是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之一。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S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1.1 从“虚”论 “虚”是SS发病之本,有阴津亏虚、气虚失运、阳虚无以温化、血虚失养等,并常以脏腑亏损为表现特点。张水艳[3]认为,脏腑气血阴津亏虚是本病基本病机,阴虚的脏腑涉及肺、胃、肝、肾。阴虚则体内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出现口干、眼干等系列干燥症状。谢幼红[4]认为,SS的发生以脾脏虚弱为至关重要,脾脏在津液的生成与运转中具有重要作用。脾气旺盛,则气血津液化生充足,津液得以输布上承,口眼等清窍得以濡养。正如《灵柩・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戴恩来等[5]认为,“肺为水之上源”,通过肺的宣布和发散,可将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布散于皮毛周身,滋养脏腑,润泽皮毛。《难经・三十四难》说:“肾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马武开[6]认为,肾水不足,津液化生无源,而致津枯血燥,内致脏腑,外致诸窍、皮毛,皆失于濡润滋养。顾军花等[7]认为,肝血虚少,脏腑组织器官失养,血不养目可见目花、干涩。

1.2 从“燥”论 燥是SS的直接表现形式,无论是感受外邪致燥,还是内伤津液亏耗,临床多以燥象为特点。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证治准绳・伤燥》又指出:“在外则皮肤皲揭,在上则鼻咽焦干。”均提示本病的病因为燥邪所致。燥邪为病,临床多见一系列津液枯涸失润的症状,诸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落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不通等症。王新昌等[8]认为,燥邪致病,无论何种致病因素,不外乎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内外燥合邪上攻,攻于目则目干涩、赤肿、迎风流泪,攻于鼻则鼻干燥、鼻痒结痂,攻于口则口咽干燥,频欲饮而不能止干和咽痒不适。如合邪致病,内外邪气胶着,日久致毒邪蕴结而发为舌下、颌下结肿等症。

1.3 从“瘀”论 SS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久病入络,易耗伤津血,则津枯血燥,《医学入门》云:“盖燥则血涩而气液为之凝滞,调则血旺而气液为之流。”姜敏[9]研究发现,燥痹患者多有血液动力学异常,微循环障碍等瘀血的表现,如雷诺氏征、肌肤甲错或有红斑紫癜、舌暗红瘀紫等瘀血的征象。董振华[10]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因燥致瘀、因虚致瘀、因郁致瘀”。赵丽娟等[11]对部分SS患者做了微循环检查,结果显示,甲缘微血管模糊不清,管袢细小,排列紊乱、畸形、淤血等。

1.4 从“毒”论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燥盛不已,酝酿成毒,煎灼津液,阴损益燥。”体内超量的物质符合中医“毒”的概念。傅宗翰[12]认为,SS的发病为燥毒干扰人体津液生成、转化、敷布、化热,炼津灼液而致。常富业等[13]认为,这里的毒指病因,不是独立的一种致病因素,是邪气演变的产物。素体内燥之人,常致外来湿热燥邪入侵,形成“燥毒”合而为病,出现关节僵硬变形、牙齿脱落等一系列毒侵人体的表现。

综上所述,SS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女子以肝为先天”。现代研究证实,肾虚与性激素变化有着内在联系,并认为性激素为肾虚的物质基

础[14],这与SS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相契合。SS的主要病机在“虚、燥、瘀、毒”4个方面,但常常互相交叉掺杂,因虚致瘀、因燥致瘀、燥蕴成毒、瘀久成毒,内攻脏腑,外攻皮毛,从而导致肺失宣降、津伤不布;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

津枯竭耗;耗津灼液而成瘀,瘀久成毒损伤脏腑,形成恶性循环。

2 辨证论治

SS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岳敏等[16]认为,SS多为正虚邪盛、阴虚内热及毒蕴血瘀所致,并将SS分为3型,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润燥;阴虚毒热型,治宜清热解毒、润燥护阴;阴虚血瘀型,治宜祛瘀通络润燥。谭富媛等[17]将本病分为4型,阴液亏虚治宜滋阴救液,偏于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偏于脾胃阴虚型用益胃汤合玉女煎,偏于肺胃阴虚型用百合固金汤合益胃汤;气郁瘀血型治宜理气解

郁、活血化瘀,方用四逆散、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阴阳两虚型治宜滋阴补阳,益肾固摄,方用桂枝汤、小建中汤。潘新[18]对SS进行分期辨治,早期以上焦内燥为主,治宜滋养肺阴,佐以健脾,方以桑杏汤或养血润肤汤加味;中期轻症以中焦内燥为主,治宜健脾养胃、养阴生津,方以玉女煎合八珍汤加味;中期重症以中焦燥毒为主,治宜养血柔肝、润燥解毒,佐以健脾,方以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味;晚期以下焦燥毒为主,治宜补肾填精、润燥解毒,佐以健脾,方以六味地黄丸或三甲复脉汤加味。谭玲等[19]总结近年来各医家对本病的治疗,归纳出SS的中医辨证论治9法:①本病多有舌质红降,舌面干燥,苔少舌裂,乃阴虚水涸之征,治予养阴生津;②精血亏虚是内燥的根本,津血同源,失血亦失津,又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治当益气生津,补阴养血相辅相成;③活血化瘀,可使瘀去血活,气机调畅,津液畅达;④燥邪日盛,蕴久成毒,燥毒互结为患,相互胶着,煎灼津液,故应予解毒清燥;⑤恣食肥甘、辛辣之品,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湿停聚,致水津不布,故应予清热化湿;⑥络不通为逆,脉不通为痹,脉络痹阻,气血不能畅顺,津液不能输布,故应予通络蠲痹;⑦酸甘化阴,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阴血得补,还可通过味觉神经反射,刺激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使残存的腺体得以有效代偿;⑧调节阴阳,阴虚无以敛阳,阳虚则无以化阴,调节阴阳,使津液化生有源;⑨SS为妇女多发病,妇女忧思郁怒,肝郁不疏,以致气结痰凝,故应予软坚化结。

3 辨病治疗

辨病治疗是近几年运用较多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孔德坤等[20]用一贯煎加减(生地黄12 g、沙参12 g、麦冬12 g、当归12 g、枸杞子24 g、川楝子5 g,水煎服,每日2剂,分早、晚2次分服)治疗SS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裴娴哲[21]研究清燥增液汤治疗SS患者的疗效,治疗组28例用清燥增液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对照组28例仅用羟氯喹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治疗组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大便秘结等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同时Schirmer试验、含糖试验、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类风湿因子、SSB等指标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朱跃兰等[22]自拟活血解毒方(丹参、当归、玄参、连翘、生地黄、麦冬、石斛、沙参、太子参、鸡血藤、生甘草)治疗SS患者63例,结果表明,活血解毒方能有效缓解SS的主要症状并改善相关实验室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张水艳等[23]自拟金菊清胶囊(人参15 g、玄参25 g、麦冬30 g、丹参30 g、金银花30 g、丝瓜络12 g、赤芍10 g、野18 g、穿山甲9 g)治疗SS患者50例,结果显示,金菊清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增加唾液率、泪流率,降低免疫球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沉降率,总有效率为95.90%。

4 小 结

SS是具有复杂免疫背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针对单个致病环节的治疗效果有限,因此,研究针对多个致病环节的多靶点个体化联合用药治疗值得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治疗SS方面为临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在治疗SS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 蒋明.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840.

[2] 蒋明,张奉春.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3-154.

[3] 张水艳.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J].中医杂志,2009,50(5):468-470.

[4] 谢幼红.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探讨[J].陕西中医,2010,31(6):710-712.

[5] 戴恩来,王庆胜.从肺论治干燥综合征体会[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2):9-10.

[6] 马武开.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中医药研究,2000,16(4):2-3.

[7] 顾军花,陈湘君.从肝论治干燥综合征[J].中医杂志,2011,52(4):292-293.

[8] 王新昌,曹灵勇,范永升.干燥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刍议[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643-644.

[9] 姜敏.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刊,2003,21(8):1390-1391.

[10] 董振华.活血化瘀法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2001(3):9-11.

[11] 赵丽娟,黄颐玉,李佳瑜,等.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总结[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6):32-36.

[12] 傅宗翰.干燥综合征初探[J].中医杂志,1983,24(8):4-8.

[13] 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等.《内经》毒论诠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890-891.

[14] 张新民,沈自尹,王文健,等.补肾中药对老年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作用机理的研究[J].1994,14(11):686-688.

[16] 岳敏,刘维.刘维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41(10):6-7.

[17] 谭富媛,陶筱娟.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6):353-355.

[18] 潘新.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体会[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1):61-63.

[19] 谭玲,钱先.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九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12-13.

[20] 孔德坤,杨在波.一贯煎治疗干燥综合征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91,99.

[21] 裴娴哲.清燥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22] 朱跃兰,韦尼,侯秀娟.活血解毒方治疗干燥综合征63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5):1-3.

[23] 张水艳,李瑞,朱秀惠,等.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8):708-711.

[24] 张廷模,邓家刚,周祯祥,等.临床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5.

[25] ,栗占国.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11):96-98.

上一篇:会计基础理论范文 下一篇:高等护理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