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范文

时间:2023-03-01 03:15:41

中医诊疗

中医诊疗范文第1篇

刘清泉表示:“中西医结合急诊有取长补短的治疗优势。目前,很多具备中西医结合急救条件的医院,都在研究如何更好发挥中医作用,以达成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推广中医治疗继承,这些都需要中医界内部的合作。”

中西结合急诊

说起对突发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有着20年急诊科经验的刘清泉表示,“独参汤”是中医配合急救突发心肌梗死患者的救命药。由于心肌梗死病人多会因病而元气大伤,所以中医急救中一般会采用人参这一大补元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材。

刘清泉告诉记者,现代医学中的心肌梗死,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名为“卒心痛”。中医在配合急救时,“独参汤”中的人参配以活血化瘀的当归,加之温通的桂枝等中药,便成为急救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救命良药。

刘清泉坦言,中西医结合急诊是非常有效的综合急救方式。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中,中西医的共同点很多。西医常采用“口咽通道、气管插管”急救方法,与我国最早的古代急救书籍《肘后备急方》中,“以管吹下部,另数人互吹之,气通则活”的中医抢救心肌梗死的原理如出一辙。

在急诊救治中,刘清泉经常会用到中医的传统急救知识。例如遇到昏迷晕厥的患者,人们可以掐病人的人中、合谷穴急救,对于发热惊厥的患者,按揉风池穴也是一种急救措施。记者了解到,如今中医急救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把传统方剂里的有效成分分析提取出来,制成针剂等剂型方便救治,让药物成分能够得到更快吸收并发挥作用。

历史上的中医急救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蕴含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医学古籍中更是有上百种的草药和病症治疗方法。刘清泉告诉记者:“与大众对中医的‘传统重养生’的观念不同,其实在中国整个医学发展历史中,中医在保护生命健康的基础上,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对于疾病的急救治疗。”

在古老的文献记载中,中国古代的瘟疫流行基本都是以中医救治为主,以迅速地遏制疾病的突发和蔓延。刘清泉解释称,《黄帝内经》作为最早的中医传统书籍,其中就有许多治疗方法是针对突发危重症病例。《黄帝内经》中有许多例如“卒心痛”的病情探究,“卒”字就是急性病的代名词。

回顾历史,中医的历代名家多数研究急诊学。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伤寒病”在古代也是一种急性突发传染病,书中就伤寒病的发病情况、诊治经验、药方救治有着细致的讲解。

采访中,刘清泉动作形象地表述了最古老的中医急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东晋时期的作者葛洪对这本书籍的功能用意。古代医生会将《肘后备急方》放在宽大的衣袖中,在中医急救诊疗时可以快速拿出来查看并开方救人。”

中医自古就有“走马看伤寒”的传统说法。因为外感病传变快,症状不断变化加重,所以古时医生都是守候在病人家里,或者在诊所现场煎药让病者服药,观察其变化。

理论结合技术

中医学的发展伴随着中国5000年的文化大背景,因此,中医急诊医学更是一种基于深厚传统临床经验的学科。但近100年内,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相对西医体系的迅速发展,人们眼中的传统中医则显得古老且神秘。

刘清泉坦言,虽然1000多年前的中医就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医学理论,但中医在运用科学技术工具方面的欠缺则阻碍了其发展。因此,中医只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配合,才能使古老文化瑰宝形成学科体系,提升中医学的就诊经验。

目前,医生对于中医急诊的认识度和病例证据不足,导致不敢轻易将中医治疗运用在风险过高的急诊上。“中医内部欠缺‘诊疗共识’的统一。系统的科学梳理与归纳是中医治病理念与方式提高创新的关键。”刘清泉如是说。

具体到急诊临床实践中,刘清泉指出,每当出现一个中医急诊病例,就要对这一病例救治过程中的救治理论点进行深入思考,并将这些理论点归纳为中医急救系统。这样一来,临床急救工作中,对那些越急越重的病,中医在成效认证准确、用药精准的前提下,救治起效也会越迅速。

中医诊疗范文第2篇

凡痰湿内盛,清阳不升;情志失调,气滞血瘀;劳倦内伤,正气不足,阴阳失调,脑失所养,功能损伤,不能制约全不能制约全身协调平衡。症见间歇性头昏眩晕,耳鸣目糊,呕逆烦躁,如坐舟车,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称为耳目眩运。

耳目眩运,又名眩晕、眩仆、眩运、眩冒、头目眩运等名。多发于中年人,单耳受累,发病之后精力疲乏。尤其是应用镇静剂(合成药)之后。更疲软无力,精神不振。较适宜自然疗法。

病因病理

1.外感湿邪,痰火上冲

湿邪外感,不得清解,郁而生痰,痰郁化火,或火邪为患,上冲头目,“脑转则目系引急,日久,内伤脏腑,阴阳失调,平衡协调逆乱,发而为耳目眩运病。故明•方贤曰:“眩运分之为二,皆由痰火为病,以此分为二也。眩晕虽属痰火,未尝不由肾虚兼风邪所得。盖痰者本流动之物,又因火动而助其愈盛。火性炎上,得风则愈炽,风火两动,痰之易作”(《奇效良方》头眩)。

2.情志所伤,气滞血瘀

七情内伤,怒气伤肝,忧愁伤肺,虑思伤脾,喜极伤心,惊恐伤肾。五脏俱损,精华不能上荣于耳目,引起耳目眩运病。明•张景岳曰:“有?目惊心而运者,有焦思不释而运者,有被殴被辱气夺而运者,有悲哀痛楚大叫大呼而运者,此皆伤其阳中之阳也”(《景岳全书》),正指此而言。

3.劳倦内伤,正气不足

素禀不足,形盛神虚;或劳倦内伤,正气不足;或不节,精气内耗。精气神伤,上不能濡润耳目,清窍失灵,脑转而目系急,清•汪蕴谷曰:“无节而伤阴”,“劳倦费神而伤阳”(《杂证会心录》•眩晕),阴虚风动,阳虚气损,脑与耳目俱伤,也是耳目眩运形成之因。

症候特征

耳目眩运,初期常无明显症状,或见精神不振,气短懒言,头昏体重,食欲呆滞,再加之失眠,或食伤,或劳累,引动痰火,或虚风内动,致耳中蝉鸣,头痛灼热,随即头昏眩晕,“视物皆转”(《徐大椿医书全集》),如坐舟车,恶心呕吐,眼球震颤,面色苍白,额汗淋漓。或见“头眩扑倒屋转,呕吐痰涎,恶闻人声”。或见“头运倒眼眩,脑项急痛”,“风眩目疼耳聋”(《圣济总录》)。轻则半时,甚则数天不能停止。

发作期间,除耳鸣目颤头晕之外,还有面目虚浮,精神短少,脘痞腹胀,二便不调,或烘热烦躁,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口苦咽干,或眉棱骨痛,眼不可开,手足无力,肤冷自汗,肥胖或消瘦等征象。

脉沉伏,或沉弦,或细弦,舌质淡,或绛,或黄腻,或黄厚等。

治则

耳目眩运,痰湿郁火为患者,除湿化痰,清脑泻火,平熄内风;气郁血瘀引起者,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正气不足所致者,补气养血,滋阴壮阳。明•王肯堂曰:“夫火因动而起,但各从其所动之因而治之;因实热而动者,治其热;因邪搏击而动者,治其邪;因厥逆逼上者,下治所厥之邪;因阴虚而起者,补其阴,抑其阳,按而收之;因阳虚而气浮上者,则补其阳,敛其浮游之气;因五志而动者,各安其脏气以平之;因郁而发者,治其所郁之邪,开之发之;因精血不足者,补之不已,则求其属以衰之;因胜克而动者,从胜衰之气而补泻之;中气虚衰而动者,补其土以安之;上焦清明之气虚,不能主持而动者,亦当补中焦之谷气,推而扬之;因五脏六腑上注之精气不足而动者,察其何者之虚而补之。如是虽不专治其火而火自熄矣”(《证治准绳•眩运》)。全面论述耳目眩运病的各种治疗原则,经验丰富,足资借鉴。

中药治疗,平和,见效缓慢;针灸辨证施治,可有即刻效应;气功预防复发,实际实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综合药物针灸气功之长,能得长治久安。

辨证论治

1.实火

主症:突发眩晕,如坐舟车,天旋地转,耳鸣眼颤,口干口苦,面赤升火,烦热汗出,头额胀痛,恶心呕吐,尿赤便秘,烦躁易怒。脉弦滑,或沉紧,舌红,苔黄。

证析:此为实火上攻高巅所引起。火邪急暴,上攻头目,骤然而作眩晕,并见房屋天地旋转等;实火上冲,头目耳俱伤,故症见一派头、耳目俱损之象。口干口苦面赤,尿赤便秘等,也是实火灼津伤络的缘故。

脉舌征也是实火为患之征。

治则:清热泻火。

处方:中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大黄、枳壳。凉膈散(《和剂局方》)。

针灸:侠溪、内庭、内关、中脘、足三里、太冲、太溪、合谷、曲池、中渚;或百会、风池、大椎、悬钟、申脉、金门、束骨或至阴。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极度昏晕,不能自制者,侍者可促其平卧,泻法进针,得气后重行针,待患者自觉平和后,导引入静(意守侠溪,或至阴),留针半时或更长,出针。急症,可先取第一组穴治疗(泻法),症不减,或仍眩晕不能自立,出针后再取坐位,或平俯卧,取百会、风池、至阴,静坐或卧半时,再出针。如患者配合,一般均能减缓症状,或可缓慢行走回家。

2.痰湿

主症:头眩头晕,耳鸣目糊,身体重滞,面色浮白,口涩口腻,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不爽,食欲不振,口吐痰涎。脉弦滑,或滑数,舌淡,苔厚或白腻。

证析:此为湿盛痰壅所引起。湿盛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阻滞络道,故头晕头眩,身体重滞;痰壅则清窍闭阻,故耳鸣目糊,面色浮白。湿痰郁阻中焦脾胃,则脘腹胀满。恶心呕逆。食欲不振,口涩口腻等也是湿盛痰阻的缘故。

脉舌征亦为湿盛痰壅之征。

治则:除湿化痰,清利头目。

处方:中药: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荷叶、苍术、栀子、、浮海石、胆南星。柴胡加龙牡汤(即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伤寒论》)加苍术、佛手、厚朴、陈皮。

针灸:合谷、内关、中脘、足三里、丰隆、内庭、阳陵泉、悬钟、太溪;或百会、风池、脾俞、胃俞、至阳、阳辅、丘墟、束骨。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溪,或束骨),留针半时后,气平和时出针。

3.阴虚

主症: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烘热不安,口干口渴,不喜饮,或饮亦不多。手足心热,乏力气短,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精神不振。脉细数,舌红绛,苔白,或少苔而干。

证析:此为阴虚,虚火上升所引起。阴虚于内,清窍失养,则头目眩晕,耳鸣耳聋。阴虚则生内热,内热上冲,故症见手足热,烦热不安,口干口渴。不足,内脏阴阳平衡失调,则症见精神不振,乏力等。

脉舌征也是阴虚不足之象。

治则:养阴清热,除烦利窍。

处方:中药:八仙长寿丸(《医级》)、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加麦冬、女贞子、栀子、百合、白芍、炙首乌。

针灸:太溪、照海、三阴交、关元、合谷、神门、列缺;或百劳、心俞、肝俞、太溪、金门、申脉。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引导入静(意守合谷,或申脉),留针半时,待口中和时出针。

4.阳虚

主症:头目昏眩,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畏寒肢冷,精神不振,自汗息短,心悸胸闷,食少便溏。脉沉细,或沉弱,舌淡青,苔白。

证析:此为阳虚不能温运头目所引起。阳虚于内,脏腑功能失调.精华不能上荣于面目、头、耳,则症见头目昏晕,耳鸣耳聋。阳虚则外寒,故症见畏寒肢冷等。阳虚脾肾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湿郁于内,阻逆中焦,故症见恶心呕吐,食少便溏等症。

脉舌征也是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缘故。

治则:温肾壮阳,健脾扶正。

处方:中药:四逆汤(《伤寒论》加二陈汤(《和剂局方》)。

针灸:关元、足三里、悬钟、然谷、列缺、三间;或百会、风池、厥阴俞、命门、肾俞、委中、阳辅、昆仑、金门、申脉。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关元,或命门),留针半时,出 针。

参 考 文 献

[1]李建生,余学庆,胡金亮,程龙;中医证候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中医诊疗范文第3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qui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in Shiyan T.C.M. Hospita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ping methods.

关键词: 中医诊疗设备;调查;使用;发展

Key words: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quipment;investigation;us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R197.4;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315-02

0 引言

我国是中医药大国,但在中医诊疗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实践应用上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中医诊疗设备的应用水平。相对于MRI(磁共振)、CT、彩超等现代化西医诊疗设备而言,中医诊疗设备无论科研技术水平还是临床应用水平都显得十分落后,因此各级科研、生产、应用、管理部门都需要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1 目前我国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情况很不理想,具体说来设备研发速度十分缓慢,技术升级换代时间太长,实用的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产品重复开发模仿率很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设备研发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研发的基础薄弱,中医诊疗设备标准化建设滞后。

2 本院中医诊疗设备使用现状及分析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在医疗设备配置中,除了磁共振、CT、彩超、全自动生化、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外,医院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中医诊疗设备,这些中医诊疗设备配置原则是根据本院临床科室诊疗需求而定,购置过程中主要是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诊疗设备目录,同时借鉴其他医院中医诊疗设备使用情况,把在使用过程中效果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医诊疗设备作为重点配置对象。

2.1 中医诊断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 中医诊断设备主要为舌诊仪、脉诊仪等,在我院实际工作中,中医诊断设备到目前为止只配置望诊设备一台,所有的中医诊断全靠医生的“三根指头”和“一个脉枕”进行诊断。事实上,通过2007年调查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中医诊断设备配置极少,仅占0.38%。从中不难看出,中医诊断设备这种严重匮乏的现状已限制了中医临床活动现代化的发展,对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本院现实诊疗活动中,一些老中医因为传统观念及习惯的原因,对中医诊断设备进行临床诊断表示出不信任或不能接受状况,宁愿相信自己的“三根指头”所诊断的结果。由此看来,中医诊断设备只有在医理设计上有重大突破,设备标准化建设得到统一落实,所研发出的诊断设备能紧贴中医临床实际需求,这样的中医诊断设备才能被大家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2.2 中医治疗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 在本院医疗设备的配置使用中,中医治疗类别设备配置相对较为齐全,分布的科室较为广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推广应用中医诊疗设备,在加大研发、宣传的同时,在具体使用政策上也作了要求,如本院在2012年三级甲等医院复审过程中,参考的检查标准是《三级中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其中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部分3.8条要求:“按有关要求,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8分)”。具体要求中医诊疗设备配置应达到12类,35个品种,且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否则将会扣分。这表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引导中医诊疗设备有了明确具体的措施。按照《2011版中医诊疗设备推荐目录》,本院目前配置中医诊疗设备共计12大类,38个品种。在临床应用中,中医诊疗设备主要集中在治疗肌肉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疾病、神经损害所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等方面,在用途方面以“治疗”和“辅助治疗”为主。依据国药监械[2002]302号文件确定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归类,中医诊疗设备分为诊断(含四诊、经络、其它)、针疗、灸疗、中药外治(含中药熏洗、肠道灌洗)、推拿、牵引、中医光疗、中医电疗(含高频、中频、低频)、中医超声治疗、中医磁疗、中医热疗、其他12大类。本院配置的中医诊疗设备主要集中在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医用高频仪器设备、中医器械三大类方面;上述三大类设备占全院中医诊疗设备的90%,集中分布在针灸科、康复科、风湿科、偏瘫截瘫中心、骨伤科;主要用于腰腿痛、腰椎病、颈椎病、面瘫、肩周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病种的治疗。临床医生对上述各类设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本院中医诊疗设备的配备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年左右,经统计,2000年以后购置的中医诊疗设备占65.5%。新添置的中医诊疗设备以针疗、牵引、推拿、中医电疗、中药外治为主。医院个别科室的中医诊疗设备使用寿命较长,从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存在严重老化的现象,医院将按照相关要求逐步报损更新。

3 影响制约中医诊疗设备使用的因素

3.1 医院对部分中医诊疗设备收费、医保报销等问题无法落实 中医诊疗设备收费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本院添置中医诊疗设备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使用收费过程中,按照《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要求,很多中医诊疗设备没有相关的服务收费项目,即使有相应的收费项目,所收的费用较低,或者没有列入医保报销的范围。这对于设备收回成本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医院使用者对中医诊疗设备加大投入的信心。针对中医诊疗设备的特殊性,修改相关使用收费标准,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设备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范围迫在眉睫。

3.2 中医诊疗设备标准不健全 标准不健全主要是指生产标准和使用标准。由于中医诊疗设备医理设计没有重大突破,生产过程中的硬件标准和流程标准不能统一。其次,所投入使用中医诊疗设备操作规程标准不一,操作手册说明简单,对很多细节的基本操作说明不充分,缺乏明确简单的介绍说明。上述两点因素同样影响了中医诊疗设备的生产和使用。相关管理部门须加大对中医诊疗设备的标准建设力度,制定的标准规范统一,紧贴中医临床实际。

3.3 部分中医诊疗设备产品质量不过关 许多生产企业为了一味追求利润,盲目生产,不注重产品质量,只是将简陋的中医诊疗设备进行简单重复的生产,低水平的产品不断流入医疗市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声誉,同时也影响了用户的添置和使用中医诊疗设备的决心。这种现象不利于中医诊疗设备的正常发展,研发及生产部门只有不断创新,将现代化高科技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不断开发出质量优、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好中医诊疗设备,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医诊疗设备的质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生产。

4 结束语

影响中医诊疗设备推广使用的因素很多,随着人们对中医诊疗设备认识的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对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良好政策的开放,各项标准不断的完善,科研部门对中医诊疗设备研发力度不断的提高,中医诊疗设备将一定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昌,任小巧.加强中医临床诊疗设备及中药制药设备规范化研究的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02:88-91.

[2]潘礼庆.中医诊断设备的研发与开发[J].医学信息,2009,22(5):603.

中医诊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一指禅 推拿 诊疗体系

麦肯基力学诊疗技术是国际康复界较为公认的治疗痛性脊柱疾患的技术,其诊断主要为其独特的治疗理论服务的,二者有极强的相关性。推拿博士王艳国提出:中医推拿可借鉴麦肯基技术成功经验进行发展。可以说,王博士清楚地看到了中医推拿的奇怪现状,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和传统手法治疗的畸形结合,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建立起适应推拿学科特色的相关疾病诊疗体系,使其诊断真正指导并服务于临床。可真的需要建立新的推拿诊疗体系吗?在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和传统手法治疗的畸形结合之前,难道就没有体系吗,以前的体系是不是真的过时了呢?我相信我们祖先的智慧,相信我们推拿前辈早已经解决我们自认为问题的问题!其他不敢说,至少一指禅推拿里就有这样的解决方案。答案也简单,中医诊断标准和推拿手法治疗相结合。

一指禅推拿前辈朱春霆老先生在其学术经验集中,即再三强调四诊合参,辨证取穴,有是症用是穴,突出一指禅推法及“推拿理法方案的一致性”,是典型的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一个和谐统一的诊疗体系,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临床疗效,故朱老一指禅手到病除,能起沉病痼疾,名扬杏林,难道不是最有力的说明吗!不是没有,只是大家淡忘了。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特有的疾病信息收集方法,简单方便有效,而且无以伦比,与中医治疗方法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中医的诊疗体系至少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考验,生命力之强大由此可见。有什么可以怀疑,有什么理由放弃!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和传统手法治疗的畸形结合,彼此无法真正契合,结果只能是治疗适应症的缩小,疗效的每况愈下,最终导致中医推拿的没落。这么办,回头是岸!中医推拿必须坚持中医诊断和推拿手法有机结合,才是正途。

具体来讲,分三个方面:

1,提升四诊技能:望、闻、问、切,至少要精一门,再参详其他,方能较为准确、全面地收集疾病信息。《黄帝内经》中将四诊称为“神圣工巧”,笔者私下认为“巧”有捷径之意,相对而言,切诊是最易提升的技术。推拿医生最应在此下功夫,也最易得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诚然,脉诊功夫提升需要较长的临床积淀,除了学习、实践,更需要个人的感悟。但脉象的虚实还是比较容易区分,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全身体质的虚实。更为重要的是,按诊是所有中医推拿医生能够掌握并且必须掌握的技能。临床物理检查必须通过手来完成,故手感非常重要。按诊完全能做到疾病的定位、定量。定位,必须明白疾病侵犯的部位;定量,准确把握按诊时手感及患者感受。

2,辨证方法:中医辨证部分最见功力。一般中医内科多用脏腑辨证,中医推拿用经络辨证实用性更大。这里必须强调,辨证与四诊几乎是同时完成,这里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才分别表述。

经络辨证是在四诊基础上进行疾病经络定位及定性。一般患者主述及按诊之后即能明确犯病部位,只需依据经脉循行部位即能经络定位。根据按诊时手感及病患感受即可进行定性,虚证实证必须明确。如:小腿前外侧酸痛,按之皮肤松弛,肌张力低,甚至有条状凹陷感,喜按喜暖,即可判定胃经虚寒。

3,手法施治:辨证准确,施治就方便。无非“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八字方针。明确经络虚实,通过两部分实现补泻。

(1)经络腧穴补泻:①穴位本身补泻:取补穴如,膏肓、三里、关元等;取泻穴如,太冲、合谷、阳陵等。②配伍补泻:经络腧穴的五行生克补泻,如胃经虚取解溪,实则取历兑等。

(2)手法补泻:推拿手法可以通过轻重、随迎、方向、频率等变化来实现补泻。笔者认为,补益手法中,一指禅推法第一;疏泻手法中,扳法最甚,此法见效最快,伤人最大,“开人关节,走人元气”并非虚言,非实证莫轻易出手。

中医推拿中四诊、辨证、施治是一体,四诊和辨证属诊断,施治属治疗。四诊当中有辨证,辨证当中有四诊,治疗中有诊断,诊断中有治疗,只有真正融为一体,才能给患者真实的利益。

典型案例

患者徐某某,男性,80岁,2009年9月23日初诊。主述:左足大趾麻木1月余,时有双髋酸,左腹股沟抽筋感,左肘内侧痛、凉感,脉弱滑,舌淡黯。治疗方案,滚法施于肝胆脾胃腧,肘按左侧足三里,一指禅推左大都、曲泉。2009年9月25日二诊,左足大趾麻略轻,余症消,脉滑略数,舌淡黯。治疗同上,重点推左大都,另嘱饮食清淡。2009年9月28日三诊左大足麻轻明显,脉弱滑,舌黯红。治疗同上。

该病例辨证思路,左足大趾麻木,是肝经脾经起始点,显然升发之气不够,当属虚证。时有双髋酸,左腹股沟抽筋感,亦是肝经不足之症。左肘内侧痛、凉感,当属心经不足,应是肝木不升,难以生心火所至。故取肝胆脾胃腧、三里,以补益肝脾,取曲泉、大都以提升肝脾之气。诊断明确与治疗合理,诊疗一体,自然疗效显现。

结束语

中医推拿讲究“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可以理解为,病机可以通过手的按诊与脉诊进行把握,善巧方便就从内心辨证而来,手随心动,补泻法则自然在手法治疗中体现。

总之,推拿治疗是通过经络辨证来把握疾病造成的经络不平衡状态,用补虚泻实之手法来调整失衡的经络系统以治疗疾病,恢复人体阴阳平衡。这是最完善的诊疗体系,完全属于和谐之法,王道之法。

中医诊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痤疮;中医;诊疗方案;优化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俗称为“青春痘”,多发于胸背、颜面等部位,临床表现以丘疹、结节、囊肿、脓疱为主。相比于西医,中西疗法的副作用非常小,且费用较低。但痤疮的临床报道虽然较多,而严格科研设计的研究则十分少,因为病情的诊疗标准问题较多,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优势并不突出。为了促使医疗技术的有效应用,确保痤疮患者病情的治愈,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

1痤疮证型与分级

1.1痤疮的证型设计诊疗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常见痤疮证型进行确定。由于目前痤疮辨证分型的确定并未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对痤疮进行治疗,痤疮基本证型的确定就显得非常重要。依据临床观察及相关资料显示,痤疮的基本证型可以分为冲任不调、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痰瘀凝结四个特点[1]。

1.2痤疮的分级对痤疮病情的轻重程度进行分级,是依据数目多少、皮损形态等情况进行分级的,依据pillsbury国际痤疮分类法可以将痤疮分成I-IV级[2]。I级:皮损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散发,总病灶数达到10-30个;II级:皮损为粉刺,丘疹数量中等,存在浅在性脓疱,总病灶数达到31-50个;III级: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脓疱、丘疹,总病灶数达到50-100个;IV级: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脓疱、丘疹,结节/囊肿>3个,总病灶数到达100个以上。

2分组治疗方案

治疗组患者设置疗程为1个多月,完成治疗后随访进行观察。根据pillsbury分级法,针对不同级别的病症可采取不同的疗法进行治疗。其中,I级痤疮患者对复方颠倒散面膜进行使用,清水调糊状将其在皮损处进行涂抹;II级、III级患外敷复方颠倒散面膜,同时遵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病症的治疗,“清肺愈痤方”是中医疗法基本的药方,将其用于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另外,依据患者所属的证型进行加减用药。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多月,完成治疗后随访进行病情的观察。依据pillsbury分级法,I级患者对达芙文凝胶进行外涂,每晚外涂1次;II、III级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肠溶片,0.1g/次,每天两次分早晚服用。

3疗效观察

指标观察的优化主要是对患者病症的照片和疗效进行评价,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依据痤疮的颜色、形态、数量、分布范围等具体情况对患者疗效的总体状况进行评分,同时依据治疗前后照片的对比对患者皮损的消退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疗效的过程中,主要的参照标准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根据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状况可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无效、进步、显效、治愈四级,疗效指数则为治疗前后的积分差与治疗前积分百分比的商。无效:皮损及症状无变化,或消退低于30%;好转:症状减轻较为明显,皮损消退达到30%以上;显效:皮疹消退明显,自觉症状减轻显著,疗效指数为60%-80%;治愈:皮肤损害基本完全消退,相关症状得以消失,疗效指数超过90%以上。

4诊疗方案优化过程中的问题

4.1药物剂型的确定由于药材产地、药品制作厂家、质量级别、煎煮方法的差异不同,产生的药效发挥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用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统一的临床用药配给方案进行了确定,限定对西药的选择,确保其为政府审定合格且有资质的厂家出产的产品。内服中药剂型利用免煎剂,合作药厂进行统一的生产和包装。如此一来,药物的质量就能够得以确保,诊疗方案的确定与实施也将更为规范,有利于医务工作者的操作和实施。

4.2签订知情同意书[4]对知情同意书进行签订,主要是在维护志愿者个人权益的基础上保障相关课题和实验的顺利开展与实施。我们可以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组织和开展。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制定知情同意书,并将相关审议批准文号交由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申请。通常,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治疗的目的和程序,受试志愿者可能受到的利益与风险,告知受试志愿者将被分为不同的两个组,在接受不同疗法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检查。而作为志愿者,则依据规定对知情同意书进行阅读,同时在确定参与研究的前提下对同意书进行签订。

4.3照相对于患者病情的评价,照片给医师带来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照片所反映的情况也是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照片的多方位性与清晰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照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照片的清晰度,此时可以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拍摄,固定三角架后将室内白墙设置为背景,外置闪光灯作为恒定光源。同时规定受摄者在视访照相时,首先对病例观察表封面进行拍摄用以明确身份,然后紧接着对病情的整体状况进行拍摄,且局部进行拍摄,全方位地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拍摄,并对典型的皮损部位进行特写。

4.4病情的判断判定病情与疗效的过程中,本次研究对责任分工负责制进行了实践。同时采取第三者评价的形式标准化评估了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由中医主治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中西医治疗方案进行确定,完成首诊资料的填写后,专人进行数据统计,对患者进行编号、分组,促使给药方案表的有效形成,之后则由发药组人员根据给药表进行给药。这样,研究结果才能更为科学客观。

参考文献

[1]顾伯康.中医外科学[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0-151.

[2]杨柳,钱江,庞卿强,等.清肺愈痤丸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5,23(2):71-72.

[3]马伟欢,黄蕾,任建香,等.痤疮的中医外治法述要[J].现代中医药,2007,27(2):60.

中医诊疗范文第6篇

糖尿病患者饮食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有言:“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提供不少启示。

五谷为养

《周礼》中“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而菽是指豆类。古代医家们认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五谷不足,五脏失养,百病丛生。据现代研究,五谷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其次是植物蛋白质。糖类是提供高效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糖类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摄入热量的50%~60%”。其次,“为养”的前提是“五谷”,非“一谷”“二谷”,这即现代所说的“粗细搭配”“食物多样”。比如大米蛋白质所含赖氨酸少,燕麦所含赖氨酸较多,而赖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大米与燕麦搭配,可起到蛋白质互补效应,使人体获得的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更全面。《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又指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燕麦、荞麦等杂粮、豆类都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此外,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比如最近研发上市的优糖米,它所含的抗性淀粉比普通粳稻米高出20倍以上,可以作为主食的选择之一。

五畜为益

《黄帝内经》“五畜”指牛、犬、猪、羊、鸡,是现代饮食中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能量供给不足,机体通过蛋白质分解提供能量,容易出现负氮平衡。所以膳食中应补充适量奶、蛋、鱼、瘦肉和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一般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蛋白质1~1.5克。儿童、孕妇、乳母、消瘦的重型患者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应酌情增加。

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黄帝内经》“五果”指枣、李、栗、杏、桃,“五菜”指韭、薤、葵、葱、藿。“薤”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如中药薤白;“葵”指现在的“冬苋菜”;“藿”则泛指草木嫩苗,特指豆叶。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纤维,尤其是绿叶菜属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心食用。

提醒:血糖生成指数(GI)是反映食物对血糖影响的风向标。有的食物吃完以后血糖会迅速上升,升糖指数高,这类食物要少吃。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能有效延迟糖类在胃肠道消化吸收的速度,对控制血糖很有好处。一般绿叶菜、豆类的血糖生成指数都比较低。另建议糖尿病患者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燕麦、荞麦或含高抗性淀粉的粳稻米(如优糖米)作为主食。优糖米除了能做成一般的白米饭,还能做成菜饭、泡饭等食用。

中医诊疗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临床医师;基础理论;诊疗技能

Abstract:Accordingtocurrentissuesclinicianshavetofacewith,thisarticlepresentsseveralmeasuresonhowtoenhancethediagnosticalcapabilityofclinicians.FurtherstudyonclassicalliteraturesofChineseMedicineenablesclinicianstoimprovetheirmindandprovidesthemaconditionofrelearning.Theabilityontreatmentsofallkindsofdifficultiesandvariousillnesseswillbeenhancedthroughreacquiringknowledgeandtheenthusiasmofclinicianswillbestimulatedbythebeneficialfromscientificresearchpolicies.Thisarticleemphasisonthecommunicationbetweentheoreticalresearchersandclinicianswhichisreciprocalandwillleadstoadoublewinsfinally.

Keywords:Clinicians;Basictheory;Diagnosticalcapability

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现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主要是由疗效决定的,而疗效取决于中医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就不会发展也不会长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临床医生能潜心学习理论,并将自己治疗的医案用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人越来越少。目前中医面临很多问题,除有些人的错误认识外,我们不能不从自身找原因,其中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不高导致诊疗技术下降,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进而提高诊疗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临床医师目前所面临的有关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略抒管见:

1注重经典著作的学习,深挖中医精华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经典著作对学中医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它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它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一般而言精通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医师,临床效果良好,反之,只有理论没有临床,或只有临床不注重理论学习的,在医疗方面都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我国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等无不在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建树。就现代名老中医而言,他们之所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究其根源,无不精通《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对其中许多有指导性的内容能熟练背诵,理解深刻,在临床对病因病机的分析时往往用经文一语中的,治疗用方,灵活自如,让人心服口服。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必须熟读经典著作,否则对疾病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经典著作有一些偏见,认为经典著作历时久远,文字晦涩难懂,对临床作用不大等等,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近年来,名老中医呼吁:中医精华的部分在经典著作中,中医临床、科研均应在经典著作中找闪光点。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近年来对传染病的研究,中医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而温病学为其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素材;近年来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已经称为21世纪的第二杀手,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有关郁证的论述,还有专论心身疾病的篇章,为这些疾病的诊治预防指明了方向;再比如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并创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一定能寻找出应对各种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中医现已延续了几千年,但它的理论并没有过时,只要深入挖掘,就一定能找出治疗疑难杂证的突破点。因此,作为中医的临床医师应该在百忙中抽一定时间阅读经典著作,对其中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将平时收集的病例,用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进行剖析,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实践技能,更能为临床论文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医生的论文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现有的医师临床疗效很好,积累的典型病例不少,但其分析讨论比较浮浅,不能从理论上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升华,究其根源,经典著作读得太少,记得太少。因此,医院领导应为中医临床医师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创造条件,如业务学习内容每月最少有一次是聘请水平较高的、对经典著作理解深刻、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或者是各科室学术论文的交流,找出欠缺的理论根据,提高中医临床医师对经典著作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积极性,提高中医理论水平,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诊疗技术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2为医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

业务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临床医师可分期分批到中医院校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后很多医师因为工作太忙忽视了业务的学习,导致医疗水平下降。有的甚至只知治病,不懂为什么要这样治病,从机理上很难分析清楚。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有的所记录的临床表现,治疗大法,与用药情况不符;有的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等等,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这些弊端。实践证明,在进行1~2年临床工作后再到中医院校有选择性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深理解中医理论,更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分析、解决临床病证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各地中医院校经常举办短期中医临床大夫培训班,请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讲述中医理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种“回炉”现象值得借鉴。实践-理论-再实践,会使临床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应对临床各种病证的能力大大增强。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快就会将原来学到的理论知识忘记,而没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医师,医疗技术平平,见到疑难杂证,束手无策,往往草率行事,将病人打发了事,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中医威信,失去患者信任,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现在有一种现象,基层医院派人外出学习,基本都是去医院学习,而不主张,也没有人愿意去学校进修学习,因为人们更注重的是实用,即快速见成效,什么药治什么病,只要记住这些,就算有收获,回去就能当好医生。这就导致有些人去医院学习,学会了用某方治某病,但为什么能治这种病?不能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了解中医个体化的诊疗特点,所以回去后不能把别人的经验针对不同的人灵活运用,仍然于事无补。所以将有1~2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派到中医院校再有选择地学习非常必要。

中医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整个科技文化转型的时代中,中医理论必然在历史变革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发挥其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在这些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将获得新的理论产出,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实用性。现各学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从学校毕业几年后再回到学校就会发现,教科书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与临床更加密切,尤其经典著作,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讲明它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改观,多媒体的运用,实验课的增加,讨论课的设立,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将临床医生从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又带入一个较以前学习不一样的全新环境,实践证明许多临床大夫非常珍惜再学习的机会,往往都会满载而归。

3正确对待临床科研,不能顾此失彼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中医要站稳脚跟,走向世界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矫枉过正。当然有些问题并不在临床医生而是政策的制定者,现无论教学、医疗单位,科研是首务,课题成为聘岗的首要条件,而且必须是课题主持人。在晋升职称中,医生的医疗水平,患者就诊率等理论上说作为考评的条件,但实质还是拿科研说事。众所周知,职称是患者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职称问题在任何单位均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医疗单位更是如此。科研上不去,单位就不能上档次,领导着急,群众更着急,很多临床医生为解决职称,不得不去想尽千方百计去搞课题,不管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只要上级能批就好,上上下下大家都在搞课题。申报课题的大夫上班忧心忡忡担心课题不能被批准,批准了课题的大夫上班还在想着动物实验效果如何?不理想应该如何去弥补?回家大量的时间花在写标书,写论文上,谁还有时间去看书去学习。医生们被课题搞的筋疲力尽,被论文搞得晕头转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今天这个病人疗效不好,为什么?医生很少从自己找原因,下班后针对白天看病的结果去看书,去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寥寥无几。

那么,如何解决呢?中医的实验难做,因为跟现代医学的模式不同,而“因人制宜”是中医一大治疗原则,医师应该把科研的重点放在自己如何运用辨证论治规律,通过实施个体化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上,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回访病人,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完善治疗措施,及时总结经验,临床医师应该在自己专长和喜欢的工作中找课题,而不能为课题而工作。作为医院应该为临床医师做这些工作提供一定的时间,上级组织在审批课题时也应该给予考虑。此外,中医评定职称也应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医疗水平高,技术全面,深受患者欢迎的临床医生在评定职称时在同等水平中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或者发挥集体智慧,让理论水平髙者协助他们总结经验,申报课题,批准立项,从根本上调动临床经验丰富医生的积极性,这对弘扬中医有一定促进作用。

4治疗任何疾病必须突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和西医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形成的时代不同,采取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各异,形成两种差异很大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与它的理论的科学性不无关系。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古代解剖,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临床才能产生卓著的疗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中医治病如果失去这两大法宝,将一事无成。比如现临床出现的“三高”症等,患者最大的心愿是降压、降糖、降脂。作为中医大夫,降糖、降压等中药可以运用,但不能刻舟求剑。目前中医杂志上有很多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三高”症收效良好的报道,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借鉴,有机会应该多看中医报刊、杂志,了解中医药的进展和研究动态,不断用中医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在临床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5注重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

团队精神值得提倡,中医理论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关系,现全国各中医院校均有相应的教学医院,这对双方的互相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种条件,开展对疑难杂证进行会诊的方式。教学医院与教学单位挂钩,每周进行一次病案讨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对病证进行分析,提供思路,临床大夫谈他们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的优势互补,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6小结

中医诊疗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肾结石;症状分析;中医治疗

肾结石是发生于人体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位的结石现象,属于尿石症的一种。肾结石容易直接损伤肾脏组织以及影响人体肾脏正常的生理,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肾结石的兵力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医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及功效。

1肾结石的症状分析

肾结石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受结石病因成份、大小数目、活动位置、病理损害或感染的程度影响。轻者没有任何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疼痛与血尿是肾结石的主要症状。

1.1疼痛

很多肾结石患者往往会出现腰部钝痛或隐痛,当结石完全梗阻肾上尿路时,可造成突发性剧烈肾绞痛,由肾区呈阵发性向下腹部及外放射,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虚脱状态。

1.2血尿

血尿是肾结石病的重要症状,疼痛和血尿相继出现是肾结石的明显特征,由于结石对粘膜损伤较重,尤其是过多的体力活动或剧烈运动后,有些患者可出现血尿现象发生。

1.3脓尿

肾结石患者出现合并感染时,患者会出现脓尿征象,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不适症状,当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寒颤等全身症状。

1.4排石

肾结石患者在疼痛和血尿发作时,常有沙粒状小结石随尿液排出。结石通过尿道时有尿流堵塞并感尿道内刺痛,当结石梗阻引起严重肾积水时,可在腰部或上腹部扪及包块。

1.5尿闭

结石对肾脏的危害主要在于阻塞尿路,并对尿路黏膜直接损害,导致肾功能减退。如果结石完全梗阻肾上尿路,则会出现尿闭现象,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减退或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为尿毒症。

2肾结石的类型特征

一般来说,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常见性肾结石各自具有如下特点:

2.1草酸钙结石:通常呈黄褐色或石铜色,表面平滑,尿液沉渣中常含有草酸钙结晶,男性发病率较高。

2.2磷酸钙结石:结石表面粗糙,常呈白色鹿角状晶体,质地较硬。通常在碱性尿中形成。

2.3磷酸铵镁结石:结石呈黄色、污灰色树枝、鹿角形状,质地较软。以女性或尿路感染病人居多,尿液沉渣内可见磷酸铵镁结晶。

2.4尿酸结石

多为黄色或棕褐色的鹿角形状,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尿液沉渣内可见尿酸结晶。在x线片上模糊不清或不能出现。

2.5胱氨酸结石

结石呈微黄色或白色圆形状体,表面光滑,常在酸性尿液中形成。尿液沉渣内可见胱氨酸结晶。

2.6黄嘌呤结石:此类结石少见,质地很脆,色白或黄棕色,不能透过x光线,一般在酸性尿中形成。

3肾结石的病因分析

现代医学认为,肾结石的形成与人体内尿液的结晶饱和度、尿液酸碱度、尿液钙含量、尿道细菌感染等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肾结石的形成,往往也与饮食中的相关成分过量摄入有关。

3.1脂肪摄取过量

脂肪会减少人体肠道中可结合的钙质,造成人体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肌体一旦出现排泄功能紊乱现象,则会形成体内结石。

3.2嘌呤代谢失常

嘌呤成分在人体中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当人体嘌呤代谢失常时,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形成结石。

3.3草酸积存过多

人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过量摄取豆类、菠菜、茶叶、土豆等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可能会造成草酸大量积存形成结石。

3.4肌体糖分增高

糖分是人体代谢的重要成分,利于促进人体吸收钙物质,研究发现,人体过多的食用乳糖,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结石。

3.4蛋白质过量

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食物,可使肾脏和尿液中的钙质、草酸成分增高,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多余的钙质、草酸和尿酸,也会形成肾脏结石。

4肾结石的诊断与中医治疗

肾结石的诊断一般通过患者病史体检和必要的X线照片化验检查来加以确诊。B超检查及X线泌尿系平片是诊断肾结石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根据肾绞痛并镜下血尿现象,或B超X片检查尿路造影显示肾区结石影像时,即可确诊。

中医认为,肾结石形成的根源在于身体脏腑运作不顺,要防止肾结石复发,必须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协调脏腑。中医治疗肾结石,通常采用中医排毒疗法改变和净化人体的内在环境,排除血液内产生结石的有毒物质,促使结石溶化、破碎并排出体外,有效防止结石的再次生成。

中医理论中,肾结石的治疗方式多以清利湿热、通淋排石为主。常见的排石中药主要包括:芍药、甘草、石韦、瞿麦、滑石、冬葵子、金钱草、车前子、海金沙、鸡内金等。若尿中带血可加小蓟、

生地、藕节等以凉血止血。

4.1气结型肾结石

4.1.1鸡内金粥:鸡内金捣碎20克、粳米100克,煮粥服用。

4.1.2杨桃蜂蜜汤:杨桃5枚、蜂蜜适量,煎汤服用,每日2~3次。

4.2湿热型肾结石

4.2.1芥菜黄瓜汤:芥菜500克、黄瓜200克,洗净切段加清水煎制,分2次调味服,每日1剂。

4.2.2空心菜荸荠汁:空心菜300克、荸荠200克,洗净切碎后共捣烂取汁,调入蜂蜜适量服,每日1次。

5中医治疗肾结石常用药方

5.1红糖树末煎:用柳树虫蛀末250克,红糖120克。柳树末水煎,冲红糖水饮服,隔日1剂,本方利尿排石。

5.2石苇冬葵茶:石苇30克,冬葵子30克,金钱草30克,同水煎服,本方利于排石。

5.3钱草蜜汁饮: 用金钱草80克,蜂蜜50克。上二味煎服,每日1次,本方利尿排石。

5.4威灵金钱草:用威灵仙、金钱草各60克、鸡内金30克、枸杞子、牛膝、当归、山萸肉各10克,加水煎制,每日1剂,连服5天,本方补肾排石。

5.5桃仁冰糖糊:取胡桃仁200克,麻油200克,冰糖200克。用麻油将胡桃仁炸酥,研细末,与冰糖调成乳状。每日1剂,分3次服,本方通淋排石。

5.6西瓜鲜藕汁:西瓜300克、鲜藕节200克,榨汁加适量蜂蜜服用,每日2次。 本方用于血尿排石。

5.7豆芽泡芹菜:绿豆芽50克、芹菜30克,将芹菜切碎,与绿豆芽一同用开水冲泡1~2分钟,后调味饭前食用,每日1~2次。用于益气排石。

6结束语

总之,当前医学条件下,中医治疗肾结石病症,安全疗效高,科学的探究肾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肾结石的治疗》 佚名 中华健康网.2004.

中医诊疗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脂肪肝;病例分析;中医治疗

现代医疗条件下,脂肪肝,是由于长期纵酒或营养不良、肥胖以及其他病症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体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湿重的百分之五,主要包括磷脂、甘油三酯及少量脂肪酸、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成分。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百分之十,或有半数以上的肝细胞组织发生脂肪变性时,则属于脂肪肝病症。当前,脂肪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诱因,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本文针对脂肪肝的症状表现及病理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医治疗脂肪肝病症的应用方法。

1脂肪肝病的症状分析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脂肪肝是由于人体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致使过量脂肪在组织内部蓄积,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量形成的功能性组织病变。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一般来说,脂肪肝轻度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感觉。多数脂肪肝患者体型较胖,很多轻度脂肪肝患者感到疲劳乏力,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则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食欲不振、乏力疲弱、恶心呕吐、肝区隐痛等症状。此外,脂肪肝病人还常常在舌尖、口角部位发生溃疡发炎,皮肤出现淤斑、四肢麻木或感觉异常等病状体征。少数患者还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病理现象。重度脂肪肝患者伴有肝腹水、下肢水肿以及低钠、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现象。

一般情况下,脂肪肝属于独立型疾病,但有时可以成为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症表现。如胰腺炎、贫血病、神经炎、肝硬化等。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常出现肥胖症、高脂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与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发,其他还可有男性萎缩、阳痿、女子闭经不孕等并发症。

2脂肪肝病的病理分析

脂肪肝是较为常见的可逆性疾病,脂肪肝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脂肪肝的病理学表现表现为肝细脂肪变性。也可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呈脂肪性肝硬化或局灶性脂肪肝。

人体肝脏肝细胞中脂肪物质增加时,脂肪集聚在肝细胞核与肝窦之间,聚合形成大脂肪滴,使胞质与核移位而使肝细胞形成大环。导致肝细胞内转输通路则明显扭曲。相邻细胞的大脂滴融合形成大的脂肪囊肿,导致肝实质纤维化。脂肪囊肿破裂后,脂质被吞噬细胞吞噬而形成小脂肪肉芽肿。单一的含有大脂滴的细胞由于阻碍通过肝窦的血流可成为胶原沉着的部位,并导致血流阻力的增加而可能引起门脉高压。临床上常用实验室检查及B超CT检查,可确诊脂肪肝症状性征。

3脂肪肝病的中医诊断

中医理论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导致人体产生脂肪肝的病因有多种,长期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长期嗜酒,过量饮食甜性食物,造成人体脂肪转化功能失调,导致肝内脂肪淤积过量形成脂肪肝,另外长期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等也可引起脂肪肝病症发生。

如果人体性格暴躁易怒,情绪变化波动较大,导致肝气郁结积淤不畅,严重损伤和影响到脾胃功能,造成脾脏功能虚弱,导致水湿内停,湿聚成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瘀血内停,阻滞脉络。

中医上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来诊断:

3.1病史诊断:患者有暴吃酗酒,常吃甜食,缺乏运动等不良饮食异常习惯,患者存在慢性肝病或服用肝毒药物病史,患有肥胖病或具有高脂血症病史者。

3.2临床表现:轻度乏力疲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不适、肝区隐痛等症状,或在舌尖口角部位发生溃疡发炎,皮肤出现淤斑、四肢麻木或感觉异常等病状体征。

4脂肪肝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脂肪肝主要从祛除病因、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4.1根除病因

中医认为,对症下药消除病因是治疗脂肪肝的根本方式。酒精性脂肪肝关键在于戒酒,肥胖性脂肪肝需要控制体重,营养性脂肪肝在于调整营养物质的供给。大多数轻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后即可好转。

4.2调整饮食

调整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环节。脂肪肝患者的饮食往往需要高蛋白质、适量脂肪和糖类,因此,保持营养的合理平衡供给,加强适当运动,多食豆类食物,是治疗营养失调性脂肪肝的重要方法。

4.3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脂肪肝,以祛湿化痰为原则,辨证应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脂肪肝病情,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4.3.1气滞型:甘草6克、枳壳6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泽泻15克。用于疏肝解郁,行气和中。

4.3.2血瘀型:桃仁6克、草决明6克、元胡6克、川楝子6克、丹参10克、五灵脂10克、川芎10克、山楂15克。用于疏肝养血,活血化瘀。

4.3.3湿热型:陈皮6克、甘草6克、厚朴6克、青皮10克、苍术10克、车前子15克、泽泻15克、荷叶20克。用于祛湿化浊,清热解毒。

4.3.4痰瘀型:茵陈6克、郁金6克,昆布10克、大黄10克、青黛15克、栀子15克、蔗虫15克、首乌15克。用于柔肝养血,化浊消瘀。

此外,还有一些食疗方法,如枸杞子、马兰、葛根等中草药,大蒜、香菇、芹菜、紫菜、海带等蔬菜具有保肝去脂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适量食入量。

4.4常用偏方

4.4.1丹参100克,陈皮30克加水煎沸渣取浓汁,加蜂蜜100毫升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4.4.2佛手6克、香橼6克加水煎沸,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2次,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4.4.3丹参、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沸,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煮沸,每日2次。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脂肪肝

4.4.4陈皮、红花各6克,红枣5枚,加清水煎熬取汁代茶饮。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5结束语

总之,脂肪肝,作为一种可逆性的肝脏疾病,极大地威胁着人体健康。如不及早医治,则可转化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中医理论下,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科学的探究脂肪肝的病理成因,创新高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促进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脂肪肝的病因及治疗》 佚名 39健康网 2008.

中医诊疗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医院 成本核算 成本分析

2012年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各医院提升成本核算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近三年医院成本核算水平的提升与2015年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操作办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最新财务制度对中医院成本的划分,可以分为诊次、床日、病种、医疗服务项目和科室。《办法》规定医院的成本核算具体包括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和人员经费等,且成本核算要秉承重要性、成本效益性和相关性原则,将成本运用合理的方法分摊至各部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与中成药收入、中草药收入等进行合理配比。但是根据以往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关于中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仍然存在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分摊方法不合理。全成本核算不实际等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综述基础上,着重归纳和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与成本分析方法,并提出提升成本分析水平的策略。

一、中医院成本分析现状

目前成本分析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之处,一是成本核算没有真正做到全成本核算,缺少全员参与意识;二是目前成本核算体系仍然不健全;三是成本核算的分摊不合理。首先,成本核算没有做到真正全成本核算,一是目前成本核算意识仍然停留在领导与行政科室层面,缺乏全员参与意识,没有涉及到后勤等部门,二是成本核算只是事后控制,没有事前控制;三是中医院对后勤管理费用等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摊。

其次,目前成本核算体系仍然不健全,中医院主要实行的是全成本核算体系,即主要分为三级进行成本核算。其中一级是核算医院的总成本,二级是核算医院的二级成本,例如管理部门成本、医技科室成本、临床科室成本、制剂成本及药剂成本,三级是核算医院的三级成本,例如管理成本中的管理人员工资费用、总务维修费用等,医技科室成本中的仪器设备折旧费用、医技人员工资费用等,临床科室成本中的消毒物品费用等,制剂成本中的药材成本、研发费用分摊等,药剂成本中的药品的购入成本药房人员工资费用等。但是这三级成本的核算只是局限于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并没有涉及其他人员的成本核算。最后,成本核算分摊的不足也取决于以上两项的不足,成本分摊只是对个别部门的分摊,并没有涉及到非行政管理部门,例如后勤部门。以上三项不足直接导致了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不尽完善与成本分析方法不先进、不科学。因此,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成本分析方法研究对中医院成本核算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本核算体系构建

中医对我国医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诊疗项目作为中医院的重要成本核算对象,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财务制度的颁布使中医成本核算对象分为诊次、床日、病种、医疗服务项目和科室。这也标志着该变了以往重科室、轻诊疗项目的状态,未来的成本核算将科室与诊疗项目平衡对待。按照新财务制度和相关办法,全成本核算体系将成本核算分为三级,一级是中医院的总成本,二级为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及其他费用。但是为了更贴近中医院实际成本核算,我们结合新财务制度和相关办法,将二级成本设置成制剂成本、药剂成本、临床科室成本、医技科室成本和管理成本。其中制剂成本主要由药材成本、研发费用分摊、人工工资费用、机器设备折旧费、水电暖费用构成;药剂成本主要由药品的购入成本、药房人员工资费用、水电暖费用构成;临床科室成本主要由医护人员工资费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用、消毒物品费用、临时工工资、办公用品、水电暖费用等构成;医技科室成本主要由仪器设备折旧费用、医技人员工资费用、水电暖费用构成;管理成本主要由管理人员工资费用、办公家具、设备及房屋折旧费、总务维修费、被服洗涤费、水电暖费用构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项二级成本中均有需要强调的地方,制剂成本的核算应该符合权责发生制,为了单独反映制剂的收入贡献,其收入和支出应该单独列支;药剂成本并不计入科室成本,而是以医院整体加权平均进行核算;临床科室成本是以科室为主体进行核算,若是多个科室共同成本,要进行分配;管理成本不仅仅指行政管理人员,还包括后勤人员。同时,根据新财务制度规定,不属于医院其他核算主体和经济活动的支出不能作为中医院的成本核算范围,对外投资支出、捐赠支出不计入成本核算范围,购置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发生的资本性支出不能计入成本核算范围,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不计入成本核算范围。

三、成本分析方法研究

(一)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要结合中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成本诊断和核算。目前成本分析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本量利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首先,比较分析主要是以会计期间的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其中目标成本主要是采用定额目标、预算目标、同类科室平均水平、同类医院平均水平历史同期水平和历史最好水平等,并根据其差异分析原因。其次,本量利分析主要是基于业务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计算盈亏平衡时的业务量,其中医疗业务收支结余=医疗业务收入-医疗全成本=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保本点业务量=固定成本(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点业务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其中变动成本主要是水电费、绩效工资等,固定成本主要是物业管理费、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和基本工资。再次,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费用种类占总费用的比重,例如分析各科室成本占医院总成本的比重,或者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占总成本的比重,通过比重分析可以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最后,趋势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连续若干个会计期间的相关指标比较分析,说明成本的变化的趋势和变化过程。

(二)成本分摊

成本分摊主要采用阶梯分摊法进行分摊,可以总结为一级分摊、二级分摊和三级分摊。一级分摊主要是后勤科室的分摊,将后勤科室的成本按照人员比例向医辅科室、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分摊;二级分摊主要是医辅科室成本分摊,将医辅科室成本向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分摊,分摊权重可以参考各自成本的比例或者工作量比例;三级分摊主要是医技科室的分摊,将医技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分摊,分摊权重可以参考收入的比例,全部分摊后就会形成临床科室的成本。且满足一定的关系:医疗成本=临床科室直接成本+医技科室直接成本+医辅科室直接成本+行政后勤科室直接成本=∑临床科室医疗成本。

四、提升中医院成本分析水平的策略

(一)健全信息系统建设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平台的搭建对提升中医院成本分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为后勤等部门进行网络全覆盖,这样更利于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分享,更利于中医院成本分摊,更利于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目前“互联网+”趋势改变了众多行业财务分析方式,中医院也必须利用互联网实现成本数据分享管理。其次,中医院是一个信息密集的地方,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成本数据,而且可以提供病种信息,获取最新病种的成本数据。最后,信息系统搭建也可以为中医院与综合医院间建立信息联络桥梁,便于进行成本数据的比较分析,相对综合医院而言,中医院更需要外部成本数据进行医院内部控制。

(二)借鉴先进的成本分析方法

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通知》,要求规范成本核算。原来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人员比例分配法,二是收入比率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缺乏合理的分摊基础、缺乏事前控制。目前最受欢迎的是作业成本法,它主要是作业量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成本时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将资源消耗的费用全部归集到作业中心,二是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解至各作业成分中。作业成本核算具体可以按照成本对象确立、成本核算、归集作业成本、确定作业成本动因、分解作业成本、分配作业成本的六个步骤进行成本分析。因此,目前引进作业成本法是中医院进行成本分析最有效的,并且同时引进作业成本设备与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尧良. 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现代医院成本的尝试[J]. 科技、经济、市场, 2016(1):146-147

[2]高志妨, 毛婧.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对中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 会计之友, 2012(10):80-81

上一篇:经管专业范文 下一篇:农业科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