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范文

时间:2023-03-05 15:25:05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网络资源共享;自主学习

《中医诊断学》授课对象为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学生刚接触医学、接触大学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方法、内容上存在一些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美国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中医诊断学》授课教师应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于2014年获批建设河南省《中医诊断学》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在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一些成效。

1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概述及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获得的网络资源迅速增多,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也成为必然选择[2]。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信息资源,把网络资源通过一个公共平台共享给大家。随着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新时期教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尤其在高等院校,建立了互联网、局域网、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云教室等,已具备基本的网络教学环境。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四诊信息化实验室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建的《中医诊断学》数字课程平台是中医学专业首个数字课程平台[3]。该平台建设旨在接轨当今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各项要求。河南中医药大学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建设目前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搜索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在此背景下应时而生,其为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硬件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学生与教师网上交流互动的环境,为教学的现代化、网络化和及时化提供了可能,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真正实现了现代教学在时间、空间、内容、资源上的完全开放、共享和共用。所以高等院校网络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信息化校园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也成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资源库管理平台,才能汇集展示中医经典课程等视频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在课下、课外进行自主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4]。

2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优势

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该模式的教学是在原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更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融合,将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及视频等信息整合在一起,全面支持包括课件制作与、教学组织、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等全教学过程,整合教学的组织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从而最终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上教学支撑环境。与传统课堂教学比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教学优势如下。

2.1有利于转变教学模式

既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为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知识主要靠教师进行灌输的,即“灌注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只有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间教室,但是缺少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和实施载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主张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地位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的环境,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来展开他们的自主学习。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而且应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学习能力。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创建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的理想的学习环境。由学习者(学生)通过网下的协作、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并且借助网上的信息资源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构架。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学生知识的灌输者,更应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还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网络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形式更加符合“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在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中,教师更应该主动转变观念,主动实践网络教学。

2.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信息量大,信息传递快捷,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使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将得到更充分体现。在网络课堂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不但注重教师的教学,而且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调动起来。比如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图片选择、幻灯版式等,制作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得到发挥;再比如,老师提供大量的、复杂的信息,学生要面对这些复杂的信息,他们利用网络获取需要信息,进而获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以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适合个性化学习,给学生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只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这一过程既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的精神。

2.3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网络教学平台中多媒体技术内容多为字符、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媒体,这些媒体的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受众,传播方式更多样;现代网络技术的多向功能,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等各方人群、多种交流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中网络为评价与监控学生学习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由上可知,网络教学会给高等院校教育带来崭新的变化,而开展网络教学是现代高等院校教学的必然选择,这也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慕课教学正在兴起的根本原因。

3《中医诊断学》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内容

《中医诊断学》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校园网为依托,由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组成。基本资源内容包括:课程简介、教师基本信息、各类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方式、重点难点指导、课后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全程教学录像等,其设置主要以课本为主体,便于学生及爱好者自学及课后巩固复习,可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拓展资源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拓展资源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在深度及广度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3.1基本资源内容

课程简介主要包括该课程名称、学时和学分、课程性质、地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教师基本信息包括该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讲教师(包括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基本情况介绍,参与教学课题、获得教学成果及联系方式等;各类教学大纲包括各种学制(本科各专业、专升本、专科等)以章节为单位的知识点、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难点、课时分配等;教学日历(或教学计划)包括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任务分解、进度安排;考核方式包括考试的主要内容,课程考核方式和计分方法,基本信息知识点分布,各章节的分数分布等;重点难点指导指本课程每章节的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特点,并对如何掌握本课程重难点给出指导性意见;课后作业是在每一章节后,紧扣大纲要求及执业医师的考试要点,设置一定的题目,供自学和自测用;参考资料目录包括课程教材(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内容)及教学参考书,有条件的还可提供电子版教材;教学视频:学科每个老师分别布置不同章节,在掌握大纲的基础上,设计教学PPT,设计教学方法等,录制课堂授课的实况录像,帮助理解教学内容。

3.2拓展资源

案例(素材)库、习题库、试题库等是指能够提供、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的案例或素材;或根据教学目标,为每个教学单元配备的作业题、讨论题及思考题;或提供各类试题,要求具有指导性意义,最终使学生了解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专题讲座库:动态补充讲座库内容。如:学科视频公开课、中医诊断分会专家交流内容等,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后期加工和制作,放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共享与交流。素材资源库:搜集临床典型的资料进行拍摄。如《中医诊断学》中中医望诊信息的采集,学生更形象、更直观、更具体地认识病理的特征,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部分,计划设计包含开放性的相关知识网站、精品课程网站等,方便学生查找。设立拓展资源的目的是拓宽使用平台学生的学习渠道,满足各种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增加其学习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果。总之,我们希望通过结合《中医诊断学》课程特点,构建《中医诊断学》网络教学平台。该网络教学平台能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促进在校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全面推进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飞,章莹,刘燕平.《中医诊断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学实践之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56-157.

[2]车艳云.基于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CLIL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亚太教育,2015(32):229-230.

[3]李福凤,燕海霞,郝一鸣,等.《中医诊断学》数字课程平台的建设与体会[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3):13-15.

[4]霍磊,詹向红,曹珊.强化中医基石学科课程建设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2):37-39.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医;困境;对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中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世界上发展中医,仅仅使用中文是不足的,在国际间广泛应用的英语便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中医诊断学》 作为中医的基础学习,学术界对于中医诊断学的关注日益款增加,有关于此的研究与论文不断出现。在实际应用当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各种问题,这里对于《中医诊断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一、《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日益关注健康问题。在治疗、保健上有很多作用的中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中医发展极为迅速,中医已经输出到国际,为国际世界所广泛接受。这种形式下,就外语而言,中医却缺少专业的人才。输出国际的中医,需要有足够英文能力以及中医专业知识的新型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展了中医专业的双语教学,包括中医英语、对外中医等等专业。《中医诊断学》作为其中的基础,属于中医的基础理论链接到实践操作以及其他进阶知识的桥梁。作为中医专业的基础与主干,《中医诊断学》的双语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为了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发展《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就是极为迫切的事情。当然,双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对外人才,以及外国学生来到中国求学才适用的情形,对于普通中医学生,并不需要进入外语环境,并不需要开展双语教学。

二、当前《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翻译不准确

作为教学的基础,教材的优劣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中医本身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外国人很难准确理解其含义,当前世界上也没有优质的《中医诊断学》英文教材。因为中医的特殊性,在进行翻译时,需要针对其含义进行专业翻译。但是当前《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实践中,大都是简单搬用普通西医词汇。这样含混的翻译,对于《中医诊断学》的双语教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专业性极强的科目,翻译不准确对于教学工作影响巨大,而且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出现巨大疏漏。翻译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医诊断学》这一科目当中,在整个中医行业当中都普遍存在。各个院校对于同一名词都有着不同的翻译,使得教学实践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界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带来的危害,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整努力规范中医术语,但这会是一个不短的过程。[1]

2、教育定位不明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文化的精品之作,对于理论、实践都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合格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各种中医知识,拥有合格的中医能力。因此,《中医诊断学》的双语教学,与其他科目截然不同。一般的科目,基本上都是引进国际先进知识,融合原版教材成为,属于一种“知识输入型”。《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文化的入门之作,属于我国少有的“知识输出型”科目。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对这一点理解不足,因为定位问题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3、缺乏中医思维

中医文化与西医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想要更好的学习《中医诊断学》,构建出中医的辩证思维模式,是必须的。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必须回避现代医学的各种思维方式带来的影响,在中医独特的辩证思维下,学习中医才可以领会其中的精髓。

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列举案例,介绍各种常识,使用的药方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调辨证思维,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PBL,也就是以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强化学习效果以及效率,引导学生了解中医辩证思维。课堂中,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查阅文献了解专业知识;引导学生互动,讨论案例以及其他学习遇到的问题,通过综合手段培养学生的中医辩证思维能力。

4、外语比例过低[2]

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双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有50%课时以上使用外语。但是在实践中,很多院校的授课外语比例达不到这个数字。一般根据自身的师资情况,将外语比例调整在三分之一左右。个别院校甚至只有小部分词汇作外语翻译,其他内容全部使用汉语教学。因为使用外语较少,导致各个院校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5、学时安排不足

《中医诊断学》在大多数院校中,双语教学与普通汉语教学占用时间相同,为72学时。但是双语教学需要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导致实际传授知识的时间不足,一般教师只能使用填鸭式教育方法,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填鸭式教育方式,最终导致教育效率过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厌学问题。

6、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的水平对教育成果影响巨大,教师水平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最终的教学效果。因为双语以及中医这两个项目的特殊性,从事这一科目教育的大都是中青年教师。这一年龄段的教师口语存在一定问题,中医教学经验也有所不足。教师缺少系统的口语训练,其中较为优秀的教师也只是通过阅读来培养口语,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口语中存在不少瑕疵,与外国学生的沟通不足,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3]

7、缺乏合适的考核

作为一种精英教育,《中医诊断学》当前的双语教学并没有与其相匹配的考核标准。当前,双语教学与普通中文课程的考核基本相同,最多增添部分词汇翻译,对于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少有问津,对于学生的实践有着很大的影响。

尽管当前《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正在迅速发展,当前依旧众多院校开展教学。但是在上述问题的制约下,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出色。

三、《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发展对策

1、综合传统文化,灵活教授

教材的完善需要学者们的努力以及一段时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趣味化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语言问题。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很多汉语在英语当中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翻译。教师应当根据内容的实际含义,采取合适的翻译,结合中外历史传统,尽可能的讲解清楚中医的精华。

2、充分调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

因为《中医诊断学》本身的特殊性,课堂时间无法传授所有知识,这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必须利用充裕的课外时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并且针对课外时间,多布置一些合适的作业,比如小论文等等,鼓励并要求学生使用英文完成作业,日常考核与期评相结合。在大考中,也安排一定的英文试题比例。以多项英文考核,来锻炼学生解决翻译、应用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双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学生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对于教师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当前双语教学当中,教师能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专业中医,英文能力不足;英文能力出色的教师,中医专业能力又有所缺乏,最终导致《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各个院校应当加强教师力量的培养,为教师提供更加优良的培养服务,提供培训、进修等多种强化专业知识的机会。为调动更多时间努力备课、教学、进修的教师,依据其工作量,在课业酬劳上给予一定增加,这样可以有效调动教师进修的积极性。[4]

4、运用PBL教学法

传统的LBL教学法,即以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以教师作为核心,更加方便教师完成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PBL教学法则以问题为中心,基于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弥补了LBL教学法当中的不足之处。

PBL教学法有着下列优点:

(1)PBL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中医诊断学》的双语教学,增添全新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2)通过PBL教学法,也可以强化双语氛围,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交流,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优秀的双语环境;

(3)PBL不仅仅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实践、翻译、口语等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加强,在学生主动查阅文献、归纳理解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4)PBL可以协助学生培养中医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学员主动学习,以一个个问题为中心,引领学生领会中医的核心思想。鼓励学员主动查阅文献,学习历史案例,强化学生之间交流、师生之间交流,研究案例以及理论。这些手段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更好的理解中医文化的精髓。

需要注意的是,PBL教学法与传统的LBL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必须准备详尽的教学计划,保障教学效果。刚开始的时候,部分学生可能不适应主动学习,依旧习惯于教师为传统的LBL教法。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需要缓缓引导,吸引学生的主动性。PBL教学法也不是完全放弃讲授法,讲授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最多的知识,也是极为必要的事情。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调动学生主动配合学习,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PBL教学法作为一个强调学生主动、互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不足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查阅资料,互动交流学习,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主动学习。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一定的课时或者是选修课,补充原本课堂时间不足的部分。

5、适时安排教学当中的中英文比例

双语教学有着不同的传授对象,或是针对留学生,或是针对国内学生,面对这两种不同的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语言比例。对于留学生的教学,整体教学应当使用英文,少部分重点添加中文解释,协助留学生更好理解中医知识。

《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兼有中医与双语两大特性。面对国内学生的教学,并不是英文比例越高越好,以学生学习到足够的知识为标准。在教学当中,应当充分利用PPT,精心准备幻灯片,明确教学重点,图文结合,学生掌握思路、方法,增加学生的信心。当学生拥有足够的英文能力之后,可以增加英语实用比例,通过全方位的知识传授,锻炼学生的英文能力。当学生拥有足够的专业、英文能力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合理翻译教材,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效果更佳。

双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国内学生开设的双语教学,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以汉语为主导,传授中医专业知识,强调部分专业英文词汇,为后续的增加英文比例奠定基础,配套学生课后自习,最大化学习效果。当学生逐渐适应之后,逐步连词为句,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的口语问题,语速、语法应当规范,让学生更易理解。当学生拥有足够的英语水准时,可以提倡全英文环境交流,组织翻译专业中医文章以及书籍,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

6、编写规范双语教材

当前,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中医诊断学》双语教材,学院可以组织人手翻译、编写教材。在编写教材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学院制定不同的教材。如果是应对留学人员的教材,必须尽可能的通俗易懂,让留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医文化,避免精简的中医术语影响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是针对国内学生的双语教材,必须尽可能增加专业知识,规范化翻译语言,融入各个专业的知识。

当前,《中医诊断学》针对留学生的双语教材有多个版本可供选择,但是针对国内学生的,却无人编写,这种情况对于学校进行《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编制统一的《中医诊断学》教材或许力有不逮,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统一编写教材。在《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上,汲取中医知识以及英语知识的精华部分,以便捷学生的学习与理解为目的,编制统一的教材。

中医走向世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众多专业人才助力其发展。作为培养国际化中医人才的基础,《中医诊断学》的双语教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中医诊断学》的双语教学正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在这个长期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改正错误、提升教师水准、提升学员主动性、编制专业教材等等。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发展,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中医人才,助力中医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钱峻,张稚鲲.《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思考平[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5)56-57.

[2] 钱峻.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思考平[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339.

[3] 杜彩凤.《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 山西中医,2011(27)56-57.

[4] 赵俊卿.中医药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9)63.

[5] 唐亚平,樊新荣.对《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思考[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378.

【作者简介】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3篇

中医诊断学是架设在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该课内容广泛,病种繁多,通常教师备课,讲课深感费力,学生学习掌握较困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人在该课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采用多种形式教学,现介绍如下。

1联系中基师生互动

中医诊断学是从基础到临床各科的桥梁课,前后知识的联系和紧扣是启蒙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结合讲授的具体内容,重点回顾中医基础学过的且与本次课相关的知识,加以复习答疑,师生互动,既巩固了所学过的内容,也给学生新课准备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对本次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如在讲脏腑辨证中的肾与膀胱的生理功能等,然后根据生理推断病理变化,明确当肾与膀胱生理功能失调时就会产生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肾藏精功能障碍,则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肾不纳气则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则贮开合无度,可知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病症。通过重点温故,学生对肾与膀胱病症的病因、病机、证候的产生就容易理解与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相似比较区分异同

中医诊断学中的许多内容易混淆不清。如哮与喘同有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等症。但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而喘证虽有呼吸困难,喘息不能平卧,然始终没有闻及喉中有哮鸣声;同时哮必兼喘,喘不必兼哮,两者虽有类似之处,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处,必须加以区别。又如脉诊中的结、代、促脉同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但结、促脉均为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长。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缓而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经过比较分析,学生能明确概念,抓住病证本质和特点,以后在临床运用中不会混淆。

3辨证分析强调要点

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由于证候复杂,内容繁多,学生感到学习记忆都很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辨证内容,为以后各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结合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和临床实际,重点讲解各证候的辨证要点。如心与小肠病的辨证,在讲心气虚证时,重点要学生记住其辨证要点是心悸与气虚症状为特征;心阳虚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加上心痛、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为特征;心阳暴脱证又是在心阳虚证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的亡阳症状为特征。又如脾和胃病辨证,脾气虚证,以纳呆、腹胀、便溏兼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脾虚气陷证,是以脾气虚证加上脘腹气坠、内脏下坠为特点;脾阳虚证,是以脾气虚证加上中焦虚寒见证为特点;脾不统血证,是以脾气虚证加上慢性出血症为特点。通过重点强调辨证要点,即能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又能使学生很好区分各证的不同。

4试验操作培养技能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6)

实训教学是面对非真实患者的情况下,在中医诊断实训室里通过各种手段,模拟望、闻、问、切等诊查手段及中医诊断的辨证思维,最后形成诊断的模拟训练。包括从中医“诊”到“断”的整个完整过程。

1实训教学模式的内容设计

1.1实训教学模式的目的实训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感受临床氛围,掌握四诊方法的运用,掌握中医的辨证思维。其目的具有双面性,一是针对枯燥的教学方式,达到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教学目的。非教学目的指的是老师或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角色,并实际进行交流。教学目的是通过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获知患者病情,通过分析,最后得出诊断结果。

1.2实训教学模式的步骤实训教学操作有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步骤。教师要事先布置内容,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并全程进行参与。学生要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主动探究摸索,寻求问题,发现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及时总结分析,指出不足之处,逐步加以改进。如在问诊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张景岳“十问歌”,熟记问诊内容和问诊顺序,按主诉、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的顺序询问,使学生问诊时内容不至于遗漏。其次,要求学生问诊时突出中医的辨证观,边问边辨,边辨边问,充分运用和发挥中医辨证思维方法。

1.3实训教学模式的角色分配在实训课上,通常由教师事先选出典型病例,并扮演患者角色,同时教师也是实训教学监控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担任医生。过程要分组进行,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每10人一组,每组又分两个小组,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扮演病人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就诊者,其他4人为陪诊者共同做出就诊内容的设计;扮演医生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出诊的主治医生,而其他人参与其诊断的全过程。病人就诊后,给医生20min时间询问病情、讨论并写好病历内容。最后双方将各自内容做一比较、讨论,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在模拟情景过程中要接近于临床真实,比如,扮演患者时,在回答学生的问诊尽量使用真实患者的语言,并尽量展现临床上可能见到的不同类型的患者。

2实训教学模式的启示

2.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只是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缺乏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的运用了。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模式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在复杂的临床实训环境中,不仅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还可以对各部分所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修改或重建。

2.2变理论传授为临床实践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较之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贴近临床。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突破了临床见习中一味的让学生看。如在脉诊模拟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脉诊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问诊、全身望诊等所学知识对脉象可能反映的问题进行逐一地确认和排除,进而确立诊断意向。因此,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中医教育的要求。

2.3规范学生技能操作能够避免部分临床医师在中医带教方面的不规范。通过教师的规范教学和不断的实训强化,保证学生正确掌握中医临床技能与操作,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沛.大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行为与教学模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116.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5篇

1.1授课对象知识储备少

中医诊断学面对的是大一学生,学生只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一门专业课程,中医学知识储备很少。如中医诊断学中的名词(病、证、症等)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理解不透彻,似懂非懂,极易混淆,很难真正掌握。

1.2教学涉及面广且分散

中医诊断学中诊法部分,需要讲解的临床症状、体征多且分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有的症状很相似,很难辨识,不易记忆,完全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枯燥无趣,而失去学习中医的兴趣。

1.3病情资料收集不全

中医诊断学十分注重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四诊技能和辨证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收集模拟病人的症状、体征并加以分析、判断,给出辨证结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病情资料的收集,学生常收集不全或对收集的临床资料不会加以综合分析。如观察舌象,学生只考虑舌色、苔色,对于舌形和苔质在望舌时容易忽略,此外,对于舌象的结果不会综合分析,无法给出辨证结论。

2实践

2.1自拟案例在中医名词

概念中的应用病(病名)、证(证名、证候、证型、证素)、症(症状、体征)是中医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理解,通过案例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能随堂掌握,但所选用的案例不易太难,最好学生对案例中涉及的病能有所了解,既要体现中医特色,又要包括所讲解的知识点。根据教学需要自拟案例,如:李某,男,25岁。2天前因着凉后出现恶寒,发热(T:37.5℃),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浮紧,患者自服感冒药未见好转,遂来就诊。现症见:发热(T38.2℃),微恶寒,有汗,鼻塞、流浊涕,咽喉疼痛,口渴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问题:①先让学生找出就诊前后的症状、体征,考察学生对症状、体征这2个名词的理解及辨识能力。②由于该患者就诊前后的主症相同,符合病的定义(代表性症状),故辨病为感冒,由此,让学生对病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③因患者就诊前后症状、体征(舌、脉)明显不同,所以辨证结论不同。由此得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病体现的是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通过案例的讲解,病、证、症状、体征的概念就在案例中立体了,直观了,有生命力了,学生在案例的讲解中将知识消化吸收了。

2.2信息缺失案例在问诊教学中的应用

问诊是医患之间直接进行语言交流的信息采集方法,既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又能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尤其对初学者,望诊、闻诊、切诊运用不熟练时,问诊便显得尤为重要。问诊涉及的临床症状多,同时每一个症状又可由多种病因所致,给学习增加了难度,枯燥的理论讲解,让学生没了兴趣。信息缺失案例在问诊教学中的应用,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求知的平台,同时又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张某,女,42岁。职员。3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心悸,经休息后未见好转,今晨心悸加重,胸闷不适,遂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心悸,胸闷不适,夜眠差。查体:舌淡苔白,脉缓弱。问题:①何谓心悸、胸闷,其病位涉及哪些脏腑,临床常见哪些致病因素?②该患者在问诊中还应补充询问哪些内容或做哪些相关检查?③临床中哪些原因可导致失眠,该患者属于哪种情况?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去探索、寻找答案,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形成个人的理解,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身通过思考重新构建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并且能够驾驭运用的知识,而不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2]。

2.3临床真实案例与误诊案例在辨证教学中的应用

辨证既是对症状、体征的辨识,也是对证型、证名的判断。辨证就是辨证思维,是中医诊断学的特色。辨证是治疗的前提,辨证准确更是疗效的保证。因此,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辨证教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熟知常见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辨证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大量的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意识及辨证思维能力。

2.3.1临床真实案例

临床真实案例(成功案例)常作为辨证教学的首选,教师给学生提供病例,让学生5人一组,分小组讨论,先组内讨论,给出辨证结论,针对不同意见,组间讨论,给出最终的辨证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在讨论中不仅把知识灵活运用,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辨证思维的能力,并使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2.3.2误诊案例

成功的案例固然可贵,误治之案及其救误回春之术尤堪深研。故笔者尝试将误诊案例运用到辨证教学中,旨在通过救误案例深究其失误之因、救误之理,积累宝贵经验,提高辨证水平。误诊案例的运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教学效果甚好。

3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运用广泛,笔者根据中医诊断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现状,在教学中开展自拟案例、信息缺失案例、误诊案例、临床真实案例等多元化案例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指引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体验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性、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传统

引言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四诊教学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局面,是一种较难掌握的中医技能。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点脉诊教学的常见问题,供同道斧正。

1指力运用

教材中讲述“举按寻”即浮取、沉取、中取时,描述“手指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为浮取,很多学生浮取时用力过大,所以教学中宜明确“用摸触皮肤的力度接触到皮肤,这个力度叫浮取”,宜反复强调接触即是浮取,并在实践中反复纠正学生浮取的指力。推荐方法之一,教师和诊脉者同时诊察受诊者的左右手脉,同时“浮取”,由受诊者依据教师的指力大小判断诊脉者所用指力是否正确。推荐方法之二,教师充当受诊者,判断诊脉者在教师腕部所用指力是否为浮取[1-2]。与此类似,教材中描述“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称为“沉取”,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每次沉取都需“按到筋骨”,而是“按到指下明显有抵触感(脉下肌肉抵触)时,即已按到位了”。那么,“指力与位置均介于浮取和沉取中间”即为中取。中医本身多为定性而缺乏定量,学生难掌握,所以教学中需要尽量精准描述,辅之以反复的操作训练才利于学生掌握。上述推荐方法同样适用于纠正学生沉取和中取的指力。

2左候右,右候左

“即以医生的左手候患者的右手寸口脉,以医生的右手候患者的左手寸口脉”,这一点在教材中有提及,但没有得到重视,这是传统脉诊的规范要求,现在网络上很多脉诊图片的纰漏正出于此。仔细分析其中缘由,医生用左手候病人右手的脉,是从寸口脉的外侧来切入,这样比较方便。如果医生候完一个手的脉,再用相同的手去候病人另外一个手的脉,就只能从寸口脉的内侧切入[3-4]。因为医生的食指必须放在腕关节的寸部,即靠近腕关节这一侧,所以为了保证食指仍然是候寸口脉的寸部,就只能从内侧切入。这样内外侧切入的角度不同,会影响医生对指下感觉的体会。所以在临床上操作规范是左候右,右候左。

3定关方法

中指定关,教材上多数采用桡骨茎突内侧定关法,即桡骨茎突往内一点即关脉的位置。其实临床准确的关脉位置正好对应尺骨小头,临床上多采用中指循手背定关法。医生用中指的指掌关节的连接处顶住病人的尺骨小头的顶点,然后循手背与前臂作一条垂直线,中指与寸口脉皮肤的交叉处就是准确的关脉位置。中指循手背定关法所定出来的关脉与桡骨茎突内侧定关法所定的关脉略有差异,中指循手背定关法所定的关脉往肘关节这一侧后移了半个指头。尺骨小头这个点要比桡骨茎突这条线的骨性标志更为明显,更方便准确定关,也有临床证据表明中指循手背定关法所定的关脉更为精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要求诊脉者先把受诊者关脉中点的位置用笔画出,确认正确后再定寸尺。

4运指次序

教材上列举出各种指法,如举按寻、总按单按,但未明确各种指法的运用次序,造成学生指法运用的混乱与遗漏。《临证脉学十六讲》中明确了运指次序,使学生有章法可循,久而久之即可养成良好的诊脉习惯。运指次序如下:“用‘浮取’法总按三部用‘中取’法总按三部用‘沉取’法总按三部调整后(根据已感觉到的患者脉搏的浮取力度与沉取力度,来调整中取的力度与位置),再用‘中取’法总按三部回到‘浮取’法总按三部再行‘中取’法总按三部再行‘沉取’法总按三部三指定格于‘寻脉’(直至候清其总体脉象为止)食指‘浮取’寸脉食指‘中取’寸脉食指‘沉取’寸脉食指定格于‘寻脉’(直至候准寸脉为止)中指同食指候寸脉法候关脉无名指同食指候寸脉法候尺脉结束[5-6]。”

5脉图与指感

在脉诊操作时需要潜心细致地体会指下感觉,这种感觉是客观和可靠的。与平面脉图相比,指下感觉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并体会。“通过我们的指尖感觉(主要是触觉),至少可以从脉搏搏动中体会到六种情况,即脉搏的位置形状、速率(快慢)、节律、力度和来去之势(如来的时候的紧张度等)”所以脉诊的训练主要是一个手指触觉逐渐训练至灵敏熟练的过程。比如涩脉,“所谓脉的流利或不流利,实际上是指诊脉者指下的这样一种感觉:无名指感到尺部脉搏动后,又迅速从中指和食指先后感到了关部和寸部的脉搏搏动,这就叫脉流利;反之,若无名指感到尺部脉搏搏动后,却‘迟迟’才能等到中指触及关部脉搏的搏动,然后又隔‘良久’才能在食指感到寸部脉的搏动,这就叫脉不流利(最不流利的病脉叫涩脉)。”反复训练之后,学生就能体会并掌握这种指下感觉,但前提是静心细致候脉。教师示范运指时随时记录受诊者典型脉象,随即让学生体会具体脉象的指下感觉,体会后在其他受诊者中找寻相同脉象,让教师确认,可以大大提高具体脉象的教学效率。以上几个问题在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中较为常见,按照上述方法调整教学后,脉诊教学效果明显上升,推广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中医脉诊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忆勤.中医诊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吴传云,董昌武,吴云龙,等.基于“可汗模式”的《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02):5-6.

[3]刘燕平,祝美珍,黄岑汉,等.《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01):101-102.

[4]杨牧祥,王占波,于文涛,等.《中医诊断学》教材脉诊内容评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5):909-911.

[5]姚梅龄.临证脉学十六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朱振刚,袁琛,刘贵颖.刘贵颖临证脉学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08):1016-1017.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医诊断学课程;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是组织教学、制订课程考核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是执行教学计划、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1]。应构建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的课程标准,保障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的学科。根据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要求在培养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基本技能,教学方法上应重视理论教学,也要突出实践教学,并制定与其人才培养方案相符合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3]。

一、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诊法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临床意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他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证候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临床意义;熟悉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原则,诊法的概念、注意事项,辨证的概念。(二)职业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诊断常见疾病及指导临床实践,能够灵活地将中医诊断学知识运用于本专业的临床实践之中。(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敬业精神和职业、岗位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于思考的职业素养,培养探索、创新、创优意识。

二、课程设计

中医诊断学的课程设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秉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教学理念,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相对接,采取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教材内容要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通过实施院(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校外“临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采取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实现理论教学符合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强化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5]。

三、课程内容

中医诊断学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主要内容及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其中以诊法、辨证的基本理论知识为重点。中医诊断学课程设置在授课学期的第二学期,总学时为48学时,授课方式采取理论讲授结合实训教学,其中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是“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及典型病案分析讨论。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医诊断学课程讲授要结合临床实例,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理论讲授环节应多结合临床实例;实训教学环节应实施“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临床实际岗位多实践、多操作,强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6]。(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编写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工具,其类别、内容必须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要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7],制定符合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与专业相衔接的高职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材体系;通过分析现行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重新制订教材编写大纲并拟定教材编写内容、体例等。在教材编写上应突出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操作及病案分析等内容,既要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体现高职教育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的教育理念。2.开展网络教学及课程资源局域网建设建立院(校)局域网,可在网上查阅万方数据库内与中医诊断学课程相关的全部医学期刊及书籍;设置课程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中医诊断学教学相关的课件、教案、影像资料等课程资源,便于学生网上学习。(三)课程教学评价建立院(校)内、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实习单位、社会等多要素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采用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一是院(校)内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8]。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同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学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实训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等。二是按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评价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岗位技能、素质水平。三是实习单位、社会等多方面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及时完善、改进。(四)课程考核中医诊断学课程考核应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标准可设置为过程考核和终极考核,采取动态化、多样化的方式,即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训技能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考核内容包括学生课前研讨、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考勤情况等;理论考核(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核内容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内容包含“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典型病案(情景模拟)分析讨论等。

参考文献:

[1]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9-20.

[2]王联晓.理性构建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标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105-107.

[3]徐雅娜,闰丹.基于动态性原则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1-43.

[4]闫志.浅谈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基地建设与实习管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7(9):801-802.

[5]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7):110-111.

[6]刘玉娟.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7-8.

[7]丁立明.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65-66.

[8]周山,黄文亮,张震勇.浅谈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5-136.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5-0909-03

Study on Pulse Taking of Teaching Materi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tics

YANG Muxiang,WANG Zhanbo,YU Wentao,WANG Xiangting,WANG Shaoxian(

College of TCM,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91,He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pulse taking of teaching materi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tics.Methods: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of pulse taking,to analyze subsecti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unkou pulse,and discuss pulse manifestationfeatures of scattered pulse,sugring pulse and hesitant pulse,and misusage of concurrent pulse,besides,indicate needed improved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Results:Teaching material should add subsecti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unkou pulse,describe pulse manifestation features accurately,and avoid misusage of concurrent pulse.Conclusion:Through modifiying and improving pulse ta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tics,to ensure comprehensive accuration of knowledge for students,and develop teaching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tics.

Keywords: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ulse taking;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常规诊察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在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较以往教材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笔者在脉诊的教学中体会,尚有以下几处内容值得商榷,以确保学生对脉诊理解的准确性。

1 补充寸口分部的由来

寸口是中医常用的诊脉部位,教材中论述了寸口的分部、独取寸口的原理以及寸口分候脏腑的理论。但寸关尺三部定位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教材中未论述,学生对于寸口诊法的发展由来不清,则难免产生疑问。因而笔者在讲授此节内容时,补充了相关知识,以使学生对寸口分部的深入理解,增强脉诊知识的系统性。

寸口脉寸关尺三部定位,始于《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马莳、张景岳等人认为这段经文论述的是寸口脉的寸关尺诊脉法。如张景岳说:“按本篇首言尺内,次言中附上而为关,又次言上附上而为寸”。后来《难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寸关尺这个名称,如《难经•二难》:“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虽已指出关前一寸内的九分为寸部,关后一尺内的一寸为尺部,但书中并没有具体指出“关”的部位,这里“关”只是一个分界线而已。直至晋代王叔和把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定为关部,才明确指出“关”的部位[1]。如《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说:“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综上可见,寸关尺三部定位源于《内经》,发展于《难经》,完善于《脉经》。

2 确切描述脉象特征

脉学理论性较强,脉象表现细微复杂,所谓“胸中了了,指下难明”,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中脉象描述较为笼统抽象,甚至有欠妥之处,使学生学习如处云雾,不易掌握。现以散脉、洪脉、涩脉为例,简述如下。

2.1 散脉

散脉在近代的脉学著作中,为“浮散无根”之脉。《脉经》中曰:“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所谓“大而散”,是因为脉体大而在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脉之象。所谓“气实血虚”,是对散脉成因上的认识,即散脉为气实血虚所致;“有表无里”是指散脉“散”的程度,表,是指脉体周围的组织,里,是指脉体而言。这是脉体过度散漫,形体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表现[2]。由此可见,《脉经》是以脉体的散漫为散脉的主要脉象特征之一。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增补了“浮”和“无力”的特点。如《外科精义》:“散脉之诊,似浮而散,按之则散而欲去,举之则大而无力”。《诊家正眼》:“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见空,按则绝矣”。散脉为正气耗散,脏腑精气将绝的征象,阴不能敛阳,虚阳浮散,故脉来浮散无力,符合散脉的病理形成机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散脉的特征,有的医家采用“漫无根蒂”、“散似杨花散漫飞”等辅解说进一步说明,如《诊家枢要》:“散,不聚也。有阳无阴,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漫无根蒂”。《濒湖脉学》:“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但这些辅解说并不是构成散脉的主要特征。

教材中论述散脉的脉象特征是“浮取散漫,中候似无,沉候不应,并常伴有脉动不规则,时快时慢而不匀(但无明显歇止)”。是综合了上述医家对散脉的描述而来的。但“脉动不规则”常令人费解,而且与无明显歇止矛盾。实际散脉的脉象特点重在“浮散无根”,具有“浮大虚”的特点,即举之浮大,稍加按压则无。散脉因其无歇止,不应强调节律的不匀,《濒湖脉学》中提到的“去来无定至难齐”实际为散脉来去不明,致使医者指下产生至数不清之感。在常见脉象中,存在节律不匀的脉象只有结、代、促三种脉象。所以讲透“浮散无根”,才可使学生明了。

2.2 洪脉

《脉经》描述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所谓“极大”,是相对于正常脉体而言,在脉形上洪脉搏动宽度和幅度较大。故朱丹溪和李中梓等人认为洪脉就是大脉,但后世多将二者分开,认为大脉不象洪脉那样既大且势盛。《千金翼方》:“按之浮大在指下而满”。《诊家枢要》:“大而实也,举按有余”。补充说明了洪脉在脉势上充盛有力,在脉位上较为表浅的特征。历代脉学著作为了说明洪脉的上述特点,习惯用一些形容和比喻来表达洪脉的脉形、脉势特点,比如《脉语》:“洪犹洪水之洪,脉来大而鼓也。若不鼓,则脉形虽阔大,不足以言洪,如江河之大,若无波涛汹涌不得谓之洪”。《三指禅》:“水面上波翻浪涌”。上述形容也难使学生理解。

教材中论述洪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显然是对古典医籍记载的随文释义,也未能讲清洪脉的主要特征,使学生仍难以理解。总结历代医家对洪脉的描述,洪脉的特点应由以下4个要素构成:一是脉位表浅,用手轻按则感脉跳明显;二是脉体粗大,《濒湖脉学》形容洪脉“满指滔滔”;三是脉势充实有力,即所谓“大而实也,举按有余”;四是脉搏波动的幅度大,即“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教材中解释是“脉来充实有力,脉去较来时势缓力弱”,理解有误,《诊家枢要》上解释:“来至大而去且长,腾上满指”。如果“去衰”是“势缓力弱”,如何能“去且长”?故应理解为“不仅来势力量极其充盛,去势力量亦是渐次减弱”,并不是来势有力,去势力弱之意。掌握构成洪脉的上述4个要素,才能使学生理解。

2.3 涩脉

涩脉以脉来艰涩为基本特征,作为滑脉的对举脉,涩脉是流利程度较低的脉象。历代脉学著作在论述涩脉的脉形时,往往用许多辅的解说,结果令人难以理解。

涩脉脉象描述最早见于《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迟,非迟速之谓,乃迟钝不前之意,因为往来艰涩不畅,有时或似停顿,实非停顿,即所谓“一止复来”。正如《诊家正眼》所说:“王叔和谓其一止复来,亦有疵病,该涩脉往来迟难,有类乎止而实非止”。后世脉书《诊家枢要》:“涩,不滑也,虚细而往来难,三五不调,如雨沾沙,如轻刀刮竹”,其中“往来难”,最能反映涩脉的实质,是构成涩脉的主要条件。至于“虚细”、“三五不调”是对脉形的辅解说,并非涩脉的必备条件。

教材中论述涩脉的脉象特征是“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其中“行迟”和“脉势不匀”均来自《脉经》和《诊家枢要》两书对涩脉脉象的记载,显然未能抓住涩脉的主要特征,并有因词害义之弊。正如前述,涩脉是从脉的“通畅程度”角度来区分的,重在“艰涩不畅”,既非脉势不匀,也非行迟。近代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涩脉是一种血液黏滞性较大,血流速度缓慢,脉搏起伏徐缓时的脉象形态[3]。《张氏医通》所言“指下涩滞不前”和《医碥》所言“往来黏滞”,描述涩脉较为妥当。因此涩脉的脉象应描述为“脉形细,往来涩滞不畅,有如轻刀刮竹”,言简意赅,学生易于理解。

3 复合脉误用

凡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因素脉相兼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称为复合脉或者相兼脉。在常见病理脉象中有许多种脉象本身就是复合脉,如濡脉、牢脉、弱脉、微脉等,记录这类脉象时只需直接记录,无需重复记录,如细弱脉,弱脉形象为沉细无力,加上个“细”字没有必要,其他类似记录还有微细、沉弱、细涩、濡细等,均属重复纪录。教材中病性辨证之“血瘀证”、脏腑辨证之“瘀阻脑络证”和“肠燥津亏证”脉象描述为“脉细涩”,涩脉为形细而艰涩,加上个“细”字属重复纪录[4];此外,脉位、脉形、脉率、脉势等脉象要素相反者不能相兼,如:濡弱、弦涩、弦缓等,病性辨证中“血寒证”记录脉象为“弦涩”,弦脉形象为端直以长,如按琴弦,涩脉则艰涩不畅,兼有细短之象,一长一短,不可能相兼出现[4]。脏腑辨证中“胆郁痰扰证”记录脉象为“弦缓”,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为紧张度高的脉象,缓脉脉势怠缓,紧张度较低,二者脉势相反,不能相兼。有些脉象虽然在脉象要素方面相似,但有程度差别,也不宜相兼,如八纲辨证中“阴证”脉象描述为“微弱”,弱脉为沉细无力,微脉为极细极软,按之欲绝,二者脉位相同,但脉势程度不同,不宜相兼;病性辨证中亡阴证,脉象描述为“脉细数疾”,数为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但不满七至;疾脉为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二者至数不同,不宜相兼。以上情况散见教材各个章节,笔者认为应注意内容表述的准确性和章节知识的前后相应性。

4 尚需完善的内容

脉诊部分除了上述问题,还存在术语不规范、中西医名词混用、内容阐释不当、论述有误、前后不一致等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修正。

4.1 术语运用不当在论述脉诊的原理时,教材中提到“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脉属于组织,不是脏器,应改为“脉象的形成与心、脉密切相关”。在论述三部九候诊法内容时,提出“上部天是指两侧颞动脉”,应改为“上部天是指两侧颞浅动脉”,颞浅动脉与现代解剖学认识一致。

4.2 中西医名词混用

在论述“脉管的舒缩”是形成脉象的因素之一时,提到:“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血液由心脏排入脉管,则脉管必然扩张,然后血管依靠自身的弹性收缩,压迫血液向前运行,脉管的这种一舒一缩功能,既是气血周流、循行不息的重要条件,也是产生脉搏的重要因素”。且不说这种解释是否符合中医学理论,就文中出现的“脉、血管、脉管”明显为中西医名词混用,应该统一称为“脉”或“脉道”为宜。

4.3 内容阐释不当

在论述正常脉象的内容里有:“正常脉搏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均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其中“一息4~5至”欠妥,《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名曰平人”。呼吸定息,指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的时间,吴昆注:“呼出气也,吸入气也,定息,定气而息,将复呼吸也”。闰以太息,指常息之外,偶尔有一息甚长,以尽脉跳余数,吴昆注:“闰,余也。闰以太息,言脉来五动,则可余以太息也”。因此,正常脉搏应该是“每次呼吸脉动4次,间或5次”,而不是“一息4~5至”。在论述“寸口部位”中,谈到“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没有说明关部的位置,就谈“关前”和“关后”,容易使学生迷惑不解,应改为“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在真脏脉的内容里谈到鱼翔、虾游、屋漏等十怪脉的9种,而惟独没有谈到麻促脉,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十怪脉,在教学中补充麻促脉更为妥当[5]。

4.4 论述有误

在论述迟脉与缓脉、结脉的差异时,教材中提到“缓脉虽然一息四至,但脉来怠缓无力”不妥,缓脉并非皆无力。教材中在论述脉诊的意义时,提到“右寸部见洪脉多为心火上炎或上焦实热等”,右寸主肺,左寸主心,故应删除“心火上炎”;“如脉见虚、细、弱、微、短、革、代等无力脉象,多为气血不足、精亏、阳气衰微所致之虚证”,其中短脉属无力脉欠妥,因脉短有力为气郁,短而无力为气虚,故应该删除“短(脉)”。

4.5 前后不一致

在病理脉象一节常见病脉中,提到“近代临床所提及的脉象,有浮、沉、迟、数等28种”和相兼脉中提到“在二十八脉中,有的脉象属于单因素脉”,而实际病理脉象教材中共列29种,不是28种,应该前后统一[6]。

教材内容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和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在中医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中医诊断学》脉诊部分内容的修改与完善,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确保《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牧祥.浅谈寸口诊法[J].河北中医,1983,3:2-4.

[2] 许进京,胡彦欣.脉法精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290-291.

[3] 黄世林,孙明异.中医脉象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29.

[4] 向群,黄小平,郑雨.《中医诊断学》教材不足之处分析[J]. 中医研究,2004,17(5):2-3.

[5] 赵新广,刘丹卓.六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疑点、误点评析(续2)[J]. 山西中医,2003,19(5):56-57.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804-02

在第五章脉诊的内容里面有“李士材《诊家正眼》增定脉象二十八种”,在绪论却为“李中梓的《诊家正眼》”。暂且不论李中梓与李士材是否为一人,但觉这种写法在同一本教材中,实在难以让人接受。绪论中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这样的写法让人一目了然,淳于意创立“诊籍”,或说仓公也创立“诊籍”,何不参考之。在诊脉部位的内容里面有:“仲景三部诊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法。”此说法不妥,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里面明确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仲景三部诊法应当是人迎、趺阳、寸口,而并非是寸口、趺阳、太溪三部,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诊病虽曾用过寸口、趺阳、太溪,但决非是仲景三部诊法原意。在脉象要素脉形的内容里面有:“脉管弹性差、欠柔和者为弦脉”,此说欠妥,弦脉应当是脉管弹性高,而不是弹性差。在正常脉象的内容里面有:“正常脉搏的形象的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min,……,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古人将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称为有胃、有神、有根。”此说法不妥,既然是一息4~5至,就应当相当于64~90次/min或约60~90次/min。既然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为有胃、有神、有根,那么脉之胃、神、根的特点均应涉及到,丢掉有力柔和来谈正常脉象,肯定是不妥当的。在谈脉之胃气时引用了《素问•玉机真脏论》,其实应为《素问•玉机真藏论》,这里有脏和藏二字不同,《字典》中虽有脏和藏相通,但笔者认为作为教材还是不可随编者之心欲而妄加改动经典医籍之内容。

此外,在第二节正常脉象里面有一疑点,许多医者把柔和列属于脉之神气,仅有少部分医者把柔和列进脉之胃气,这在历年来的辅导材料中屡见不鲜,包括七版教材也只在脉之神气提到柔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之理解,作为柔和主要是针对脉之力量来讲的,并非专属于脉之神气或胃气,脉之胃神根均应当是有力但柔和。在第三节病理脉象里面只谈到了28脉的由来,但本教材实际却涉及29脉,所以笔者认为最后还应对目前教材出现的29脉的大脉略作说明一下。

此外,教材虽阐述29脉,但教材却仍把脉象说为28脉,如相兼脉里面有:“在28脉中,有的脉象属于单因素脉。”类似提到28脉的共有4处,想必这可能受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的影响,因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有“近代多从二十八脉论述”,然其实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脉象的内容也涉及29脉(洪脉下附大脉),因此,七版教材涉及“28脉”的说法必应予以纠正。在尺脉的临床意义内容里面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这里尺脉主寒证尚可理解,而尺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值得商榷,关于尺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源于仲景之说,《伤寒论》中谈到阳明病有滑脉、数脉、洪脉、实脉,但也提到了迟脉,阳明病胃肠有热,自然是洪数滑实之脉,而只所以见迟脉,原因是阳明腑实证邪热亢盛与糟粕相搏,结聚为燥屎,经络阻滞,也可以出现迟脉,其指感迟而有力,但笔者认为既然有热无寒,脉象就不一定低于60次/min,仲景只所以言迟,是相对于洪数滑而迟,而并非真正的迟脉,对于中医的学习,要遵古而不拟于古才是。

在实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里面有;“若为久病出现实脉,则预后不良,往往为孤阳外脱的先兆,但必须结合其它症状加以辨别。”这里有一很大疑点,按编者意孤阳外脱所见实脉为真正的实脉,要与邪气盛而正气不虚所见的实脉相鉴别,必须结合其它症状方能辨别清楚,本人认为这完全是编者对孤阳外脱所见实脉的一种错误理解。在散脉的内容里面有:“阴不敛阳,阳气离散,……,以致脉浮大无根。”在数脉内容里面有:“若为阳虚阴盛,逼阳上浮;或为精血亏甚,无以敛阳,而致阳气外越,亦可见数而无力之脉。”在实脉内容里面有:“久病出现实脉则预后不良,往往为孤阳外脱的先兆,但必须结合其它症状加以辨别。”综合散数之脉对虚阳外越(孤阳外脱)的描述,得出结论虚阳外越应见浮大数而无根之脉,这也就其本质来说浮脉、数脉、大脉、实脉4种脉象所见均是虚阳外越,也就是说虚阳外越可见到浮、数、大、实4种脉象,而这四种脉象正好从不同角度反应了虚阳外越时脉动应指的形象,孤阳外越,所以阳气外浮,从部位讲,脉象表现浮;阳气外浮从至数讲,脉象表现数;阳气外浮从脉体宽度来说,脉象表现大;阳气外浮从脉象的力度来说,浮表有力,而其实由于阳气外浮,沉取应指必无根,这也即虚阳外越应是浮数大有力,而沉取无根,显然虚阳外越所见实脉,也只能是浮取有力,而沉取必无根,因此,久病虚阳外越所见实脉与真正的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所见之实脉,从脉象就可以鉴别,而并非象教材中说:“久病出现实脉则预后不良,往往为孤阳外脱的先兆,但必须结合其它症状加以辨别。”这种理解为孤阳外脱先兆所见为真正的实脉,只能是错误的理解,不符合客观理论与临床实际。在长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里面有:“长脉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而在机理分析里面有:“若阳亢、热盛、痰火内蕴,正气不衰,……,超出寸尺,如循长竿之状。”显然从教材所谈内容看,编者是把长脉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理解为阳热实证或实热阳证,所以所谈内容纯为实热阳证。其实阳证、实证、热证与阳热实证或实热阳证并非是同一概念,长脉既然主实证,就应有实热证与实寒证的因素存在,比如牢脉、弦脉均具有长脉的特征,而并非均见于实热阳证,故教材编者对长脉临床意义的理解难免有些过于片面,不符合基本理论与临床实际。但把长脉临床意义概括为主阳证、实证、热证,未免又过于笼统,比如表证、热证、实证均为阳证,实热证、实寒证均是实证,实热证、虚热证均是热证,笔者认为正确的写法是“长脉临床意义为主实证”即可。在弦脉的脉象特征里面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轻则如按琴弦,重则如按弓弦,甚至如循刀刃。”这里“甚至如循刀刃”不应是弦脉的脉象特征之内容,而应是真脏脉偃刀脉之脉象特征。在紧脉的脉象特征里面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坚搏抗指,……,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这里按编者之意,绷急弹指、坚搏抗指、左右弹指均是指弹医生的手指,但笔者认为医者切脉,患者脉体不可能左右弹医者的手指,这里左右弹指而应是左右弹牵绳人的手指,前人为了确切描述紧脉,用状如牵绳转索、左右弹指描述,意在说明紧脉的紧张度非常高,富有一定的硬度,切不可断章取义而理解为左右弹医者手指,据此分析教材说脉体较弦脉柔软,也是不可取的。

在脉象鉴别短脉与动脉的比较中说:“短脉常兼迟涩”,此说欠妥,长、短脉是按脉体的长短度来定义的,均从单方面说明脉象,所以不应考虑至数,再者如果加之于至数,这也与教材说短脉为单因素脉自相矛盾。在对举法弦脉与紧脉比较里面有:“弦脉主要是脉管较硬,弹性差,……;紧脉主要是脉管绷急、弹性高,……,弹指如转索。”这里弦脉不应是弹性差,而应是弹性高;紧脉不应是弹性高,而应是富有一定的硬度,笔者认为两者均是有一定紧张度的脉象,弦脉重在弹性强,紧脉重在硬度高。如果按编者意:“弦脉弹性差,紧脉弹性高”,那么教材紧脉与弦脉如何相兼。再者说弦脉主肝郁气滞,怎会有气滞而脉无弹性乎,再从弦脉的脉象特征如按琴弦、如张弓弦,甚至古人还有描述弦脉用如循长竿末梢,均无一不是从富有弹性而描述,因此,此说实在欠妥。在真脏脉的内容里面谈到鱼翔、虾游、屋漏等十怪脉的9种,而惟独没有谈到麻促脉,既然谈真脏脉,想必对十怪脉都应有所交代,则更妥。

在第六章按诊按脘腹的内容里面有:“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者,称为鼓胀。”此说法不妥,鼓胀是一个病,要对一个病名下定义,虽鼓胀是以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的,然不可仅凭一症而定义之,编者意不是在为鼓胀下定义,然这种写法也颇不可取,应该为:“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者,多属膨胀。”如果定义之,则为:“鼓胀是据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临床特征的称为“鼓胀”。在按肌肤的内容里面有:“皮肤无汗而灼热者,为热甚。”此说法略有不妥,编者意在说明热至极点,无津可出,如此说来,那么热极要比热甚更适合,况且从脉诊一章洪脉的临床意义主热盛来推测,脉象洪不可能无汗,故此说法是欠妥的,再者说教材用“皮肤无汗而灼热者,为热甚。”那么皮肤有汗而灼热者应为何?实在是苦令习医者不知所措。本章是《中医诊断学》按诊,而涉及了许多西医按诊步骤、方法,可谓是中西医混淆不清,中医脏与西医之脏器完全不一回事,怎能混为一谈,况且介绍的许多西医按诊方法,完全可以从西医教材学到,何必在中医教材进行重复呢?再者说《中医诊断学》只是一门基础课,是通向临床的桥梁课,没必要面面俱到,而本章涉及的病名多达50种以上,如乳发、乳痨、肝热、肝著等,轻描淡写地提一下,只能令初学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倍感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别有何用?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心得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都很重视中医,强调中医后辈力量的培养,除了全国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外,还规定了全国西医院校的学生都必需进行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发展呈现出从未有过的良好局面。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 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由于中西医理论和认识疾病的方式有很大差异,给西医院校开展中医课程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基本知识是学好中医前提,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使学生对中医诊断学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从事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总结了一些心得,以供同道参考。

1 掌握中医学科的特点

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中医学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确切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确切含义,在对理解中医诊断、治疗始终以整体观念为纲,辨证论治为目,将相关知识统率在一起进行讲解。在具体中医诊断学的讲解中,因为时间有限,一定要教会学生运用中医学的特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中医诊断学,不管是那一系统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无不体现中医学两大基本特点的具体运用。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西医认为感染是主要原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炎症”,从很多医生,特别是西医医生首先想到的是“抗感染”,如果开中药是也一定要选用一些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有明确的抗感染类中药,尤其以大量中医认为寒凉药为主,其实这就非常有饽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很多病人表现为:张口抬肩,面色恍白,嘴唇紫绀,背心畏寒,少气,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按照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应该属于肺寒证,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之类加减为宜。当然,我们不否认痰热雍肺等其它证型的存在。只有这样通过具体的实例,将中医的思维模式,运用到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中,才能将中医诊断学学好。

2 培养对中医诊断学的兴趣

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课程课时较少,中医诊断学学时总共不到20学时,这么短的时间里,教师要讲好,学生要学好,加上西医院校学生本身中医理论不够扎实,中医诊断学条条框框较多,中西医思维方式、理论体系又不一样,要学好中医诊断学,兴趣就很重要。传统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多采用板书的教学模式,讲课内容枯燥,呆板,也不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容易造成学生困倦甚至厌倦的情绪。笔者认为,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并愿意主动去学,才能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1]。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务必要利用尽可能多的多种教学手段,突出特色,增强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 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

正如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研究东方文化,如果不研究中医,就只研究了一半。可见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中医诊断学,了解中国文化和其包含的哲学思想,就非常重要。中医之道, 根在中华传统文化。脱离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中医理论,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开始。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以《易经》为哲学基础,在长期的医药学实践中建立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康复等科学理论体系[2]。它不仅具有哲学属性,充满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而且蕴涵着自然科学属性。中华传统哲学是中医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和源泉,它认为精气是宇宙与人类共同的构成本原,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精气学说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只有站在中华文化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中医学,从而理解中医诊断学知识,才能正确理解、接受和运用中医诊断学为人类健康服务。

4 和西医诊断学比较学习,融会贯通

西医院校学生在学习中医诊断学内容之前,已经学习完西医诊断学,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同学会认为中医诊断学内容有很多缺乏客观性的东西,甚至认为感观性知识多一些,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其实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两门课程虽然有差异,但亦有许多相似相关之处。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其中问诊其实与西诊诊断学中的病史采集基本相似,只是内容有不同之处; 望诊与西诊中视诊相似;闻诊相当于西诊中的听诊和嗅诊;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两个部分,其中切脉与西诊诊断学中脉搏检查相似,只是更复杂而具体,而且将切脉和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非常重要的客观证据,而按诊与西诊中触诊相关。西医诊断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的阳性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来诊断疾病,中医诊断是在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进行诊断疾病、辨别证候,两者思维方式虽有差异却有相似之处。教学过程中把西医诊断学和中医诊断学相似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在西医院校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教师的讲授是主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教学的初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掌握中医学科的特点、培养他们对中医诊断学的学习兴趣、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加深理解中医诊断学内容、以及西医诊断学比较学习,融会贯通,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厉学,曲寿河,李野,等.论中医的哲学与科学属性.北方药学,2011(8)8:85-86.

上一篇:开关电源设计范文 下一篇:汽车故障诊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