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4 03:41:07

中医教育

中医教育范文第1篇

从呕吐治疗看如何指导学生审因论治 黄淑芳,梁纪文

成人教育中《伤寒论》教学 钟天

“病案分析”开卷考试的尝试 李俊莲,王笈,宋志萍

中医经典课教学模式探索 吴仕九,文小敏,杨运高

开发智能型操作训练系统 培养中药制药实用型人才 沈力,张建忠

中医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杨洋

备课中应注意的四个环节 彭国英

北宋“翰林医官院”的创设及其评价 梁峻

葛洪的医学教育观 郑文,倪小莉

国外高等教育重视人文教育 杨苏

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 曹洪欣,殷惠军

“同方异治”之我见 王玉川

中西医结合教育世纪回顾与思考 韩贵清,李旺

抓整顿 促改革 医院面貌大改观

21世纪的教育模式——校园网络 章迅

放环后月经失调的治疗 王文慧,赵洪波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卫生部

谈高等中医药教育产业化 李晖,张运波

开展创新教育 培育创新能力 蔡剑琴,谢建群

中医教育中的人文因素 罗根海

试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 隋仲坤

395名中医大学生MMPI测查分析 沈又纲,巴莺乔,赵豪先

温经汤理血调经之用半夏 王璞

当代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 王进

构建新型的中医院校学籍管理网络系统 陈志勇,梁沛华,施旭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张渤东,隋文萍

突出能力培养 强化基地建设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刘良,王洪琦,陈志雄

《中医诊断学》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王永宏

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陆茵,方正

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思考 余学杰,刘笃华

中医诊断学的模拟诊室设计及应用 王建青

对中国传统医学缺陷的思考 唐桂英,王富

高等中医教育测量理论的指导原则初探 袁宝权

关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秀明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定名及学科建设的思考 刘兰林,李洪涛

课堂教学诸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与探讨 胡葵

运用 CET4- 6考务管理方法实施考试管理的体会 李晓东

中医专业七年制教育的再思考 韩燕,张冰

中药药剂学与相关学科内在关系的探讨 贺福元,罗杰英,郭建生,雷兆年

中医药院校发展的新思路——虚拟联合 廖菁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调查情况分析 王蕾,李春英,张炎车,念聪,杨铮

医教研同步促金匮学科发展 陈灿

中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林长兴,沈岚,陈怡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及理论依据 李如辉

中医大学生诊断学基础课教学实践和体会 王亭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译英技能的培养 姚欣

《伤寒论》教学体会 赵鸣芳

关于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樊巧玲

影响翻译难度的四个因素 洪宜华

中等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侯苏谊,张梅香

针灸学技能目标控制初步实践 谢新群,何晓辉

关于中药士专业生理学教材修订的某些设想 尹择武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的研究 柴可夫

开展教学研究提高中医临床课教学质量 陈茂珍,陈纪藩,陈志雄,梁沛华,方熙茹,古启梅,朱国强

非直属附属医院如何开展临床教学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高钦颖

刘渡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 张保伟

金起凤教授治疗皮肤病验方介绍 周德瑛,张丰川,李元文

博物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作用 张镐京

中医教育环节与效果 张忠奎,李铁男

课堂讲授突出重点的方法 卢训丛

教学用计算机房维护之我见 张宝瑛

《黄帝内经太素研究》读后的思考 石启武

增补温病辨舌论治歌诀 林汉芳

中医药本科毕业生基本标准的研究 陆莲舫,沈大庆,马健,方正

从药学教育史看中西医药结合 徐晓媛,陈宗珉

中医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陈沛沛

中医临证与中医教育 刘军,Liu Jun

中医专业现代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框架 陈和利,韩立民,王曼莹,袁有根,徐彭

中药炮制与相邻学科"联网"教学模式的研究 毛维伦,许腊英,Mao Weilun,Xu Laying

浅议中医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朱亮

中医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和对策初探 陈仁英

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促进医院建设 许耀芳

建设符合GMP要求的药厂 杨正裕

案例分析法在<医学辩证法>教学中的运用 侯占伟

复合教学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 成信法,李文胜

"参与式"教学法在心电图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王民英,曾建斌,龙金兰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探讨 赵加泉

进行<伤寒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学和写作能力 王孝先

关于中医临床课课程体系结构性调整的若干思考 潘立群,陈荣明,Pan Liqun,Chen Rongming

中医临床课教学模式初探 曾巍,梁忠

试论加强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管理 彭淑莲,朱玉梅

发展新疆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初探 张晓天

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 余甘霖,Yu Ganlin

中医护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何路明

指导学生掌握中医药学习记忆方法 兰水中

周平安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杨效华,刘娟,焦扬

王德林主任医师临证用药特色 李成义

中医全科医生教育设想与培养方案 彭欣

建立养生学二级学科的设想——兼议养生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属性和范畴 李戎

大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意识的培养 周艺

对"神明之府"的再认识 辛瑛

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办学模式的思考 武锋

构建中医药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思路与探讨 何晓晖

论温病学的研究借助模糊数学的可行性 刘兰林,张辉

关于开展预防医学社区实践的思考 王秀兰

关于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 王利敏,陈家旭,赵精一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差异初析 陈仁英,杨明山

中医学经验现象透视 朱光

试论中医文献检索课程在当前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王大妹

论中医伦理教育的连续性 王平

再谈科技论文写作的语法规范——《中医教育》来稿中的问题分析 韩燕,杨洋

浅谈中医药院校留学生的德育工作 郑晓玲

临床教学医院的医学伦理问题刍议 邓高丕,曹利平

浅议《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改革 王芝兰,谢宁,刘雅珍

高等藏医专业本科教材编写的思考 陈梦生,苏红琴

《中医内科学》六版教材之我见 赵新秀

中药专业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赵骏,张艳军,于虹,胡淑敏

浅谈专业英语教学 吴青

启迪科研思路 增强动手能力——开设“实验中医学”课程的实践和思考 龚婕宁,杨进,卞慧敏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黄文权,罗羽

加强医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童兴红

浅谈中药化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徐艳春,郭亚健,石任兵

“加入WTO大学生要改变择业观念”等3则

中医药院校博士生“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改革的新探索 关晓光,佟子林,刘吉利

中医思维与中医教学的探索 赵瑛

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刘庆林

台湾的中医教育 郝万山

浅议“亚健康”状态调整的途径 张彦萍,张学智

谈中医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孙玲,刘浩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之我见 宋志萍,师建梅,李俊莲

谈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 李春子,韩阳,魏云刚,仲苹,李春莉

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办学之思考 郑兰英

学分制选修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应丽君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 卢传坚,陈志强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初探 于永杰,刘晗

方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研究 刘学华

加入WTO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张养生,童延辉

论中医药发展与中医药传统教育 潘思源,韩怡凡

开办国际高等中医药函授教育的思考 汤秀芝

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心身医学的设想 秦竹,朱成兰,肖兵,陈嵘

试论新世纪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黄永东

我对中医英译问题的看法 陈宜昭

开设全科中医学专业培养高层次中医全科人才 汪悦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学中的运用 戴云,熊佩华,李福明,李文彩

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李维峰,张小华

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韩丽沙,郝玉芳

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法探索 张瑞雪

《中医诊断学》新世纪教材的改进 朱文锋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修改的若干意见 王长荣

对5版《中国医学史》教材中的问题勘误校正 徐建云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及文献版本源流(一) 刘景源

中医药对外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袁冬生,张新仲,廖吉娜

加强中医基础教育 培养中医科技创新人才 陈明,牛欣

理顺体制 加强教学管理 裴玉梅

现代条件下的电教技术保障 朱伟民

中医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教育模式 中医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53-02

中医教育关系着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而中医药人才的结构、组成和行事、行医则决定着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教育发展相较之前具有很大优势,有价值的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学术思想更加多元化,新时期的中医学生更有主见,中医院校师资力量更加雄厚。与此同时,中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培养真正的好中医,做到真学中医、真用中医、真信中医?面对西医的“咄咄逼人”之势,中医如何能够独树一帜地成为当下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

纵观中医教育发展史,不外乎师承、家传、私淑、医学院四种模式。师承教育曾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通过师带徒一脉相传,形成了特色的学术观点,也使得各家“门派”得到充分认可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事业发展。然而,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所言“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在薪火传承中难免会出现师父对徒弟有所保留,师父时运不济发生意外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师父未能尽数传授,精湛医术失传,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医的发展是巨大的损失。“医者,意也。”古人认为医乃仁术,所以在择徒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非其人则不授”的现象。扁鹊出入十余年,长桑君考察通过后才传授“禁方”,华佗把针术和养生分别传给樊阿、吴普。这样的“择人”虽然解决了所传之人都是真医,却也提高了门槛,减少了习医的人数。

家传教育往往针对医学世家,他们有着秘不外传的经方验方,以及独树一帜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他们的存在对于济世救人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对于推动中医药发展,则难显大将之风。他们比较保守,很容易出现故步自封或者闭门造车的现象,相对而言比较隐世,容易固守一家之言。他们具有独特性、传承性,但也不可否认他们的封闭性和局限性。

自学教育主要针对条件特殊的人群,例如吴鞠通,亲人病死,束手无策,家道破落,于是立志学医,济世救人,博采百家之长,融汇临床之疾,十年磨一剑,厚积而薄发,终成瘟病大家。例如张仲景,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十年之间死了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感慨亲人的沦丧,伤心黎民百姓横死夭折,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成为一代医圣。虽然这样的特殊人群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历史发展长河中数见不鲜,然而就短时间而言他们少之又少。必有非凡之经历,成就非常之事业。且不说悟性等其他方面,单单就毅力而言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十年如一日地苦心钻研。

通过医学史的学习,我们知道医学院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直至隋朝才有太医署,但是教育规模、培养模式达到完备鼎盛直到唐朝才出现。从课程设置到培养计划,从教具使用到考试系统,无不显示当时医学教育的成熟。宽口径入学,使得有学医之志的人都能有机会成为医生;重基础教育,凡入学之人必须研习《黄帝内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并参加月考、季考、年考,考试通过才能进去做接下来的深度学习;因材施教后分流,在基础课程修习圆满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内科、外科、针科、按摩科、口齿科、小儿科等,年限3到7年不等。学成之后才具有官方行医资格,出任医士、医丞。

在近代史之前,金、元、明时期可谓是中医发展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金元四大家的涌现,中医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经典著作得以传承。直到清政府灭亡,国民政府时期中医教育虽受到西方医学冲击,但仍顽强生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院校逐步建立,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脚步,属于新时代的中医教育开始走向复兴和发展。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教育,其实一直处于摸索的状态。从最初的教材选定,任课教师任免选拔,备课内容商定,都是从无到有,从粗到细,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走出了很重要的几步,教材的编写、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形成等。然而,在加速行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留出时间思考。中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从面上说是培养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从点上说就是有更多的人投入中医行列中,用中医手段解决病痛。那么问题来了,现有的中医教育模式能否最大化地实现目标呢?

针对如今的中医教育模式,首先,中西并举不是坏事,可是却对自然科学、西方医学过分苛求,削减了经典课程和基础课程,对自然科学增加课时、增添新课。当然我们不否认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但是术业有专攻。希望时间上有轻重,知识传授上有缓急。其次,理论与实践没能做到有机结合。大学本科5年,大三的课余实习基本上属于“医院一月游”,数见不鲜。大五毕业实习恰好是复习考研的黄金时段,学生绝大多数实习时间用在自习室进行复习。对于不考研的同学就是找工作的最佳时机,其实习情况可想而知。再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研究生代替导师给本科学生上课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一个老师对中医的不重视,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基本上会同时出现在中医学生本科的课程表里,中医、西医老师言语之争,也会相应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此外,中医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西医临床专业,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中医院校,我们引以为傲的资本是德术双馨的中医大家,源远流长的中医底蕴,矢志不渝的振兴中医事业的决心。

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与西医一致,从系统上看很完备,但细节上有待推敲的地方还有很多。中医教育与西医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西医院校可以比喻成加工厂,而中医院校则不能。从希波克拉底开始,西方医学发展近2500年,而中医渗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经验。从大的方面讲中医是哲学,从小的方面讲中医是“术”。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认知,都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中医需要有人“领进门”。成为一名出色的西医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而成为一名中医却需要经历重重考验。

中医教育,首先应该是思想教育。立足中医的哲学思想,着眼于人才培养。以培养中医思维为基本点,不能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应该引导学生要发散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应切实结合实践。

中医教育可以百花齐放但前提必须是在中医这片沃土上,不能无土栽培。教师选聘德才兼备但前提必须是真懂中医、真用中医、真信中医。培养模式有特色但前提必须是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中医教育范文第3篇

中医讲究整体论,讲究因人因时因地辨证论治,是中医两大精髓,两大特色,与西医的还原论和辨病论治不可通约。

但是,中医上述优势和特色基本已被我们的“科学主义”抛弃殆尽。

一、中医日见式微,教育缺失了中华文化内容

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50万;现在27万,而据估计,其中只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其他中医尚需进一步温习四大经典。在此期间,我国人口从4亿增加到今天的13亿,而中医却从80万减少到3万。

我们的中医院已经不姓中,中医药收入与西医药收入之比一般不到3∶7,有的甚至只有1∶9。中医院院长说,若不引进西医设备不行,中医简便廉验,养活不了自己。

中医院校的学生所学知识,基本上是中医西医各半,毕业生是两个中专生。然而,西医院校学生不必学中医课程,毕业照样开中药处方,我国的中成药多半是西医开出的,因此每每出问题,龙胆泻肝丸事件即为一例。一位校长说,他们的中医学生如果不学西医课程,毕业找不到工作。

中医日见式微的原因是,近百年来,我们几乎全盘接受了西方文化,认为中医“不科学”。

百年来我国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失误,是整个中华文化教育的失误,换句话说,我国教育缺失了自己的文化内容,我们子孙学的很多都是西方文化,使我们的孩子淡忘了中华文化,淡忘了根。很多人已经不大知道我们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和文化”,不大相信代表未来医学方向的中医药,甚至把中医药视为糟粕,视为“伪科学”、“反科学”。

二、西学东渐使中国教育全盘西化

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民族自信心并没有完全建立。1914年教育部发文,鼓励办西学,唯独禁止中医办学。教育总长汪大燮说,“余决意今后废除中医,不用中药。”于是西学在中国蓬勃发展,遍及全国,殃及我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及至1949年,私塾几乎荡然无存。

我们今天的学校,不仅形式上是西方的,而且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内容,除了被改造得不完整的汉字之外,可以说全是西方文化。就连音体美都是西方的。

尤其是,学校教育把英语看得太重!众所周知,日本占领东北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中小学生学日语;德国占领法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法国学生学德语,于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写出了闻名世界的爱国主义小说――《最后一课》;今天,人家没有拿枪逼着我们的孩子学英语,是我们自己逼着孩子学。“注重”英语已成普遍现象:中央电视台称为CCTV,哪个国家的中央台标出中文名称了?

三、两次海归热潮使我们囫囵吞枣地学习西方文化

学习别人的好东西,可以丰富自己,但要消化地吸收,即同化外来文化,而不是异化自己。第二次“海归”热潮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留学生回归。他们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有个别人忘掉了自己的文化,未经消化地带回了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文化。崇洋之风兴盛,于是乎,中国的金融、经济模式全盘西化;西方的暴露文化上了我们电视,而且越露越多;他们过的是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忘记了自己的重阳节、七夕节、端午节。2004年,竟有20多家电视台宣传情人节。2005年,几家电视台大肆宣传圣诞节;圣诞与中国何干?美国人过春节、过端午节吗?!美国曾把中国变色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第三代第四代身上,难道真能让他们得逞吗?

美国研究生奖励制度是人才收割机,是培养世界各国人才拥有美国文化思想的洗脑机,关键是看自己能否把持得住。

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在呈报罗斯福总统的《备忘录》中说:“哪一个国家能成功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便将由于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上、知识上和商业的影响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回报。”

美国国务院呈送国会的2002-2003年中美科技合作执行情况评价报告中说:

“……拥有美国研究生学位的中国高层官员的数量也将会相应增加。就这一强有力的态势而言,中国科学家群体对中国的政策具有的影响虽然难以估量,但无疑是重要的。例如,中国卫生部中有美国教育背景的官员已经对美中双边合作及诸如艾滋病、SARS等重要卫生问题的信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他们对新思想逐渐采取了开放态度。”

我们知道,巴西和印度都曾经拒绝过美国赠与的艾滋病善款,以确保艾滋病的药物研究权和疾病治疗权控制在自己手里。我们国家接受了善款。美国最大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报道:50万中国农民成了国际西药厂家进行实验的白老鼠,每天仅给10元人民币。《参考消息》报道,美国称赞中国卫生部在禽流感方面合作愉快。中国人从来不怕流感,两副中药即可解决问题,却要大肆鼓吹永远赶不上流感病毒变异的疫苗;实际上制造了恐慌,而又劳民伤财,起到了替洋人疫苗公司作广告的作用。

四、西化教育导致“科学主义”,只信西医只发展西医

西学东渐、西化教育,导致滋生“科学主义”,导致只相信西方的,不相信自己的。于是,产生了“中国没有哲学,中国没有科学”、“中医不科学”、“中医药必须与国际接轨”等怪论。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卫生部认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着封建社会的打倒一块打倒。尽管批评了这种错误说法,撤了王斌、贺诚的副部长职务,提出“西医学习中医”,但中央卫生部一直只相信西医,只发展西医。西医由1949年的8.7万人发展到2001年的175万人,而中医由50万人下降到今天的27万人。

2003年4月26日上午,我们把广州三位治疗SARS的中医专家请到北京,召开“中医成功治疗非典学术交流会”;应科技部之邀,广州专家向“非典科技攻关组”汇报中医是如何成功治疗SARS的情况。汇报当中,就有人插话:“没有与西医对比,说明不了问题。”最后,科学院某领导向广州专家说:“你们要拿出一个规范性的东西,和西医对比,如果证明中医确实有效,我们再组织推广。”为什么要求中医和西医对比,为什么不要求西医与中医对比?!说来说去,还是不相信中医是科学。

五、亡国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灭亡

中医是前沿科学。但是,由于研究问题的方法论落后,国内主流学术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医的先进性,因此,加强“先进性”教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只有认识到了中医理论的先进性,才能自觉地在科研、医疗和临床工作中以中医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才能够积极吸收和利用全球科技、经济和文化资源为我国的自主创新目标服务,支持我国的自主立国战略。可惜的是,“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全人类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德国著名汉学家和中医药研究专家M・波克特教授的上述评论应当发人深省,促人猛醒。

谁掌握了中医药学的方法论,谁就将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医之振兴有赖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复兴之意义,将远大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今天看来,似乎西方兴起的分析还原的方法论占据主导地位,牢不可破,实际已经凸现出其局限性。从本世纪开始,中医的整体科学研究方法将可能再次异军突起,指导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中华文化,将其作为重点,而不能仅仅让我们的子孙学习西方文化。

中医教育范文第4篇

韩国没有专门的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均开设于综合大学中,与其他专业相比,韩医学招生质量比较高,韩医系规模不大,招生数量有限,却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报考,考取韩医的难度比较大,如庆熙大学韩医学院招生分数与韩国最好的大学国立首尔大学相当。每年考进韩医系的新生里,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是大集团干部、记者,甚至大学教授等相当有成就的人。韩医学的考核比较严格,在学习过程中设有年级考核制度,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故每年学生落第者不少。韩医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通过国家保健福祉部(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韩医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韩医资格。

1.1专业设置

韩医专业均为6年学制,分为预科教育2年,本科教育4年两个阶段。采用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即用学分来计算学习成绩,用学年来计算学习经历。必须读满相应的学年,才有资格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其中预科教育的课程有4类,一是公共类课程,包括国语、外语、体育、伦理、国史、哲学;二是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设的课程,包括社会学概况、经济原论、心理学等;三是相关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史、东洋哲学等;四是与专业有关的必修课,包括韩医学概论、韩医学汉文、医学史、解剖、发生学、生化、生理、组织、本草学总论等。本科教育的课程分两类,一类为基础课,包括本草学、黄帝内经、东医病理学、经穴学、方剂学、伤寒论、诊断学,以及一些西医课程,如:组织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等等;另一类为临床课程,包括东医(即韩医)肝系内科学、心系内科学、脾系内科学、肺系内科学、肾系内科学、针灸学、妇人科学、小儿科学、外科学、精神神经科学、筋骨科学、四象医学、眼耳鼻咽喉科学等。此外还有一些西医的课程,如:临床病理学、临床心理学,放射学,应急处理、法医学等,但所占比例较少。韩医专业本科4年教育中,韩医课与西医课总课时的比例为2.81∶1。学生通过6年的学习,毕业后可取得医学学士资格。毕业后可参加国家每年在1月份进行的韩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政府签发的“韩医师资格许可证”,凭此证可以参加工作或开个人诊所。学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或为进入医院成为专业医师进行为期4年的见习(即修炼医),但因为高额的学费等,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比较少。

1.2临床实习

韩医学生的实习是在3年级第2学期和4年级全学年,其中3年级第2学期每周实习4学时,4年级全学年每周实习20学时。实习分为门诊和病房两部分,门诊实习随老师待诊。病房实习和修炼医、住院医师一起进行诊疗、讨论。此外在假期学校还经常组织义诊、参观等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韩医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再到有资格接受并同意接受自己为“修炼医”的医院任修炼医,即韩医师专业素质教育(见习期),再进行1年的一般见习和3年的专科见习,加上本科阶段的实习,至少有5年半的临床实习经历,可见韩医比较重视临床实习。其中一般见习1年,为普通修炼医,一年过后,可继任“专门修炼医”,时间是3年。修炼医只能在病房工作,不能独立承担门诊任务。修炼结束后,由所在医院院长签发修炼证书,此证书对开业与就业同样有效力。比如专门修炼医凭借修炼证书就可以开设专科医院,或者在医院和个人双方同意继续合作时,可以在该医院正式就业,承担主治医师的工作。而本科毕业后仅有“韩医师资格许可证”和普通修炼医修炼证书者,只能开设普通医院。

2对中医教育的启示

2.1生源质量

纵观韩医教育,不难发现其生源质量比较高,重视临床实践,这是其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与此相比,中国中医专业学生的生源良莠不齐,参照北京、上海、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招生简章,一本、二本均有招生,与国家最低分数线相比,其招生分数线不会太高,如2013年上海市全国统招第1批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05分,文科为448分,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第一批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5分,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6分,稍高于全国统招分数线,北京、广州情况类似。全国各地中医类院校有20余所,本科专科均有招生,而且对海外留学生的门槛较低,如201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医本科(5年制)学士课程招生入学条件为:高中毕业或以上;新版HSK4级≥195分(新版HSK总分300分,笔试分为6级,4级词汇量为1200词,可以用汉语就较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所以,在生源质量方面中国中医专业学生不占优势。

2.2考核淘汰

韩医大学教育,每年设有年级考核制度,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被淘汰,所以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动力也很足。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中医大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专业课的考试,考试难度也不高,淘汰率也很低,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混日子、混毕业的思想。

2.3见习实习

对于本科教育的课时安排,两国中西医课时比例基本一致,但韩医学生有1.5年的临床实习,而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实习为1年,在这一年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寻找工作而放弃临床实习,因此实际在本科阶段临床实习时间很短,而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韩医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实习结束,通过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却不能马上进入医院工作,先要接受韩医师专业素质教育,再进行1年的一般见习和3年的专科见习。我国上海等城市近年来才实行医学毕业后的临床轮转培训制度,推行本科毕业生3年,硕士毕业后2年,博士毕业后1年的临床轮转培训,考核制度较严,能通过考核进入临床培训基地的学生比例较低,对能成为临床培训基地的医院要求也较高,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大有帮助。

3结语

通过对韩医教育的初步认识,反观中医,我们应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我们的国粹,但因中医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标准还没有很好的建立,中医队伍存在的良莠不齐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的声望并束缚中医的发展。我们认为“优生源,重临床,严标准”才是中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中医教育成为真正培育理论与实践基本功均扎实的中医人才的摇篮。

中医教育范文第5篇

1中医健康教育主体、对象及方法

1.1中医健康教育主体中医健康教育的发展依托于中医学发展,古代中医治病,医、护、药不分家。所以健康教育一般由医生一人承担;随着中医学的专科化发展,临床上逐渐有医生、护士、中药师、营养师、康复师等多专业参与健康教育,职责有分工有合作。近年来,中医护理学科逐步发展,护理专业职业定位日益明确,护士在临床和社区中医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中医健康教育对象在古代,医学服务模式主要以居家诊疗为主,故健康教育对象主要为患者及家属。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中医健康教育的对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社区,从疾病人群延伸至亚健康、健康人群。

1.3中医健康教育方法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古代较为单一,主要为说教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教育方法逐步多样化,目前,主要采用专题讲座、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处方、健康宣传手册、宣传栏、多媒体演示等形式[1-2]。中医健康教育根据其受众人群、地域、季节、疾病及宣教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方法。

1.3.1医院中医健康教育

在医院人群相对集中,健康教育内容侧重于专科专病的中医治疗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方法侧重于专题讲座、中医护理技术演示、医护患互动及发放个体化健康宣教手册等。张彦妹等[3]对196位患者按需求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并配以播放光盘、现场演示、文字宣传等方式,如在给患者讲解常见症状的中医穴位按摩时,教授每位患者正确取穴及按摩的方法,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

1.3.2社区中医健康教育

社区中医健康教育注重推广中医健康理念,所以选择的方法多为中医宣传栏、墙报、定期健康教育讲座、中医健康咨询、发放免费宣传材料等。马亚等[4]的研究中提出社区可通过举办中医传统文化讲座、中医文化艺术节,组织编写中医传统预防保健文化的宣传手册等手段,推广中医“治未病”健康理念;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等知识;定期组织活动向广大居民详细讲解和指导中医技术操作方法。

2中医健康教育内容

2.1古代中医健康教育内容

古代中医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围绕患者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及用药等展开,在强调整体观念的同时注重个体化特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1.1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提倡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素问•宣明五气》提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提示人应该按照自身体质情况合理安排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5]。注重整体观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强调“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定;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是说人们应该按照时序的阴阳消长进行精神调摄、运动养生、祛病疗疾[6]。强调环境对疾病康复的影响,《侍疾要语》中记载“床前与人说话,须有词而无声。”提示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为了避免寒冬和炎夏的气温对患者的不利影响[7],“冬月北窗多凉风,须从槅之反面厚糊桑皮纸数层,令风不得乘隙而入。南窗下置火盆以消寒气,但勿近床,恐火气相逼也。夏月宜时置凉水于桶盆,以收暑气,频频易之,但勿置床下,致湿气上蒸”,强调了居住环境要温湿度适宜。

2.1.2饮食护理

中医推崇辨证择食,强调应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饮食。同时注意饮食禁忌,如《黄帝内经》中“常食方食,无食他食”指出应让患者吃适宜的食物,不要吃那些不利于疾病的食物[8];《黄帝内经》中“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向人们揭示了饮食不节,摄食不当,会造成人体的伤害,产生疾患[9]。《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指谷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肉类和蔬菜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这一饮食模式,是现代平衡膳食金字塔的雏形,对指导中华民族均衡膳食、增进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10]。

2.1.3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故中医护理注重情志调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各种异常情绪对人体脏腑都有影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11]。《侍疾要语》提到“令所爱之人常坐床前,所喜之物恒置枕畔”强调侍疾之人应重视与患者接触的人、事、物对其情绪造成的影响[12]。《素问•痹论篇》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指出修心养性,保持心神宁静,心无杂念,思想清净对于维护健康、避免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13]。

2.1.4用药护理

在用药护理方面,《侍疾要语》中“古方……然有效不有效,非方之不良,乃药之未善也”,强调药物的选用、炮制、饮用对于药效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服药的时机应遵循古法“热药凉服,寒药热服”。但根据季节的不同,用药的温度也应有所改变,“夏不可过热,冬不可过凉,亦当因时制宜,不可泥古”[12]。《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不同的疾病服用汤药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用不同的温度提高汤药的疗效[8]。

2.2现代中医健康教育内容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知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由最初的身体无病转变为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因此,健康教育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理论和健康教育的内涵本质一致,故中医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越性[14]。现代中医健康教育内容遵循中医整体观与辨证施护的理念,在突出中医药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发展特点,围绕生活起居、辨证饮食、情志调理、用药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专科专病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规范的研究及应用[15-17],在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兼顾不同证型、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等个体化特征,体现“同症异护、异症同护”的中医护理理念。

2.2.1注重不同体质、不同证型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中,首次将中医护理学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先后分2批开展了3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梳理及临床应用,依据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从生活起居、饮食及情志护理等方面规范了中医护理临床健康教育内容,如肺癌患者的饮食护理中,依据不同证型给予患者不同的饮食护理指导;情志护理中,运用中医“五音入五脏”理论,鼓励患者多听五音中的商调音乐,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金明兰[18]探索性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开展辨体养生健康教育及干预模式,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依据不同体质制定个性化健康调护方案,针对生活起居、饮食、情志、运动、药物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提高了社区人群健康素质,减轻了患者的症状,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2.2.2不适症状强调“临症施护”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三因制宜,在不同疾病同一症状的护理上具备独特的优势,强调“临症施护、临症施教”,且不同疾病同一症状的护理亦有所区别,如肺癌患者因化疗导致恶心呕吐时,可指导患者进食前先滴姜汁于舌面,缓解症状,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山药、小米、百合等,少食多餐;眩晕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时,强调饮食宜细软温热素食。对于不同的症状,可采取相同的中医护理保健方法,如失眠、便秘等症状,均可选择穴位按摩的方法缓解,但穴位按摩手法、部位的选择上有差异。

3中医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3.1中医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4,19-20]

(1)中医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能力较薄弱,影响中医健康教育质量。无论是医院还是社区的护士,基本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中医药知识依靠毕业后教育,而在护士继续教育中,中医知识的学习不系统、碎片化。

(2)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在医院里护士既要完成西医的护理,又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与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多,学习任务重,护士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3)护士开展科普的意识不够,手段、形式单一。护士把科普工作看作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往往是应付检查,没有把此项工作纳入护理工作范畴,思考与研究甚少。

(4)大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途径多样,真假难辨,影响依从性。

3.2对策

中医的核心理念是“上工治未病”。作为中医药的科技工作者,护理人员要把中医科普纳入护理工作的职责范畴,融入护理工作的细节当中,使科普工作落实到实处,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科普意识与责任,运用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护的理念,利用网络、多媒体、健康大讲堂、下基层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元化的科普宣传活动,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百姓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中医教育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中医药教育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以及中医药国际行业标准和规范研究取得的进展。提出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教育学模式。

《中国教育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而教育国际化更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近年来,中医药教育在国际上呈现良好态势。全国各中医药院校每年培养了大批国际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激增,已仅次于来华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

1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状况

1.1中医药教育在国内目前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共118所,中医院校(含民族医药院校)33所,西医院校85所,其中13所设有中医系。

1.2中医药教育在国外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中医药机构,全球采用针灸、推拿、中药、气功治疗的人数越为全球总人口的1/3。由于中医药疗效逐步得到证实,国外中医药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1.2.1中医药教育在欧洲目前欧洲已有各类中医药学校40余所,部分国家和地区已规范了针灸注册制度,如英国对中医药教育的需求量大,由政府或私人资助的中医院校数量与日俱增,法国每年培养1000名以上的中医药人才,包括针灸师、自然疗法与草药疗法师。德国目前已有38个医药院校开设了针灸课。

1.2.2中医药教育在美国已有70余所中医、针灸学校,在校生8000多人,学制由业余制该为全日制。

1.2.3中医药教育在东南亚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中医药教育发展潜力巨大。

1.2.4中医药教育在澳大利亚2005年5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通过中医法案,承认中医合法地位,与西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中医药教育纳人了澳大利亚正规高等教育。

1.2.5中医药教育在日韩日本承认针灸合法地位,但汉方医学目前还没有列人日本政府正式教育体系。在韩国,由中医药学和韩国治疗方法结合而成的韩医学教育得到政府认可。

2中医药国际行业标准和规范研究取得进展

去年2月,中医药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中医药从业人员资格3个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研究已经结题。上述3个国际行业标准研究是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承担的重大课题。另外,在由该会承担的“十五”攻关课题一中药标准国际合作研究中,已采用iso国际标准化工作格式写出人参、黄茂和葛根3种中药的示范性国际标准草案;在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和常用名词术语的英译课题研究中,已建立起1.3万条的名词库和资料库;" g. b.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英译国际标准、国际中医药从业人员资格(水平)的各类考试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13个国际标准文件也在制定之中。这些国际标准的建立,对于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3. 1面临的机遇

3.1.1中国加人 wto加人wto后,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目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境外消费,即互派留学生。加人wto,为中医药教育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为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中医药院校教育结构、吸引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更新和管理机制的改善,为中医药国际教育产业化提供了空间。

3.1.2医学模式的转化和中医药教育的特色现在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医药教育理论上从天、地、神多方位考察人体的阴阳、藏象之间互相联系,在“天人相应”中把握疾病发生演变过程。这与现代医学模式是一致的。

3.1.3全球中药、植物药潮流现代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层出不穷,而中医药的毒副作用较小且疗效是某些生物药、西药无法达到的,人类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倾向潮流越来越明显,中医药、植物药开始显示出超强的科学价值,中医药教育备受外国留学生的青睐。

3.1.4 who的推动在世界卫生组织第56次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发展传统医药的决议,将传统医学纳人了世界卫生组织工作总体规划。这标志着传统医学在一定程度上已正式得到了世界主流医学的认可。

3. 2存在的问题

3. 2. 1中医药国际教育的合法性和教育行为无序性之间的矛盾在国外,中医药教育的合法性还没有解决,大多数国家中医药教育没有纳人正规的医学教育体系,因此国外的中医药教育事业有的是商业注册的、有的是文化事业注册的等无序,中医药教育的立法和规范还很欠缺。

3.2.2中医药国际教育的规范性和受教育者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目前国外学习中医药的人员构成复杂,有的是学习西医的,也有普通群众,有使用汉语学习的,也有使用其他语言的等,这些使得开展中医药教育的规范化遇到重大障碍。

3.2.3中医药国际教育的科学标准化与中医药理论的复杂多样性间的矛盾中医药教育要国际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药理论及教学方面等一系列的标准问题,而中医药理论的复杂多样,使得标准化的推进方面做的远远不够,阻碍了国际化进程。

3.2.4中医药教育特色优势与国外同类型教育机构越来越多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国外办学机构将大规模进人我国,另一方面,国外许多高校纷纷开办中医药课程和科研机构,跟我国抢夺生源、师资等,这使得作为中医药教育发源地,我国中医药教育的主体地位正接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3.2.5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与外语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其中很多深奥的哲理、专业术语等难以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中找到对应的描述方法,因此对外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人才很欠缺,不利于中医药的传播。

4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思考

4.1增强中医药教学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建立跨国教学中心,加强教育培训的的国际合作,利用现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如开展远程教育、境外联合办学、合作项目、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网上咨询服务、教材数据库信息资料服务等,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合作,尤其是加强与世卫组织的合作。以借助我国中医药教学的独特优势,建立国际性中医药教育认证机构或权威学术机构,为中医药在立法、技术标准准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性作用。

4. 2加强文化交流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厚,中医药发展到至今还是很难进人主流医药领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医药所形成和依赖的文化内涵难以被领悟,比如“气”。因此加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引导东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成果及研究方法去渗透中医药理论文化,让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接近现代科学,形成既具有中医药本身特色,又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体系。

4. 3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标准建设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标准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随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中医药国际机构的成立,以及近年来我国大批中医药从业人员在境外的教学、临床工作,培养了大批国际外向型人才,使得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具备了外部环境和人才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教育机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师资力量、教学内容规划和课程编排、教材、教学质量和考核等多方面的标准化建设等为重点的中医药国际教育标准化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标准化建设对于促进中医药的对外合作交流、对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起重大促进作用。

5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5.1对境内中医药学学生的教育模式

5.1.1加强双语教学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中医药学知识,又要具备较好的专业英语能力,这是中医药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双语教学是指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医药教育目前进行的双语教育主要是汉语和英语。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专业知识、专业英语、公共英语(汉语)之间的比例。为此应该:(1)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将双语教学融人整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而不是单独出来,以便于公共英语(汉语)和双语教学的有机结合。(2)营造浓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随时随地的感受到语言氛围,常常开展专业医学英语知识讲座、校广播电台可定时播放医学英语广播等活动。(3)采用合适的教材。对教材的深度、编排形式等多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教材,使得所学既能满际需要,又能保证中医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4)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优劣。学校应引进、培养一批医学和英语知识都较全面的优秀教师,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主导思想下,采有各种有效措施激励优秀人才从事教学。(5)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在继承、挖掘传统医学精髓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了解现代医学、科技、人文等多方面的信息,激发年青人的探索创新意识,为中医药人才走向国际作好学识上的准备。也让来华留学生了解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等,全方位的提高外语水平,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利于更深层次的学习专业知识。

5. 2对港澳台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模式

5. 2.1提高认识,加强医学伦理教育港澳台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内的国际化教育模式仍比较落后,在提高认识、创新观念的同时,加强对港澳台来华留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

5.2.2建立健全灵活的教学模式针对港澳台来华留学生明确的求学目的,对中医药学认知度的不同以及迥异的学习、工作背景制订灵活的多层次的教学计划。做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

中医教育范文第7篇

国际医学教育和方法的动态

谈到中医学教育的全球化,首先需要考虑国际主流医疗环境中存在哪些主要的阻力。主流医学以循证医学科学方法为主导,若想接纳另一个医疗系统只有通过激烈的辩论并解决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来实现。如果达成了共识,认为中医“以人为本”,为病人造福,并有必要开展中医师教育,那么医学院校才愿意将中医纳入已有的医学教育体系中。然而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不能完全依靠目前为主导的循证医学医疗方法,即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和元分析来进行评价。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例如疗效或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将成为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以便开始将中医学教育引进已有的医学教育之中。说服医疗教育工作者接受这一过程以及能否成功,取决于医学评价综合方法的建立。应当在全球范围内成立专家工作组,提供权威的调查结果和指导。

迄今为止,中国的中医教育和西医教育都是分别开展的。在中国,尽管将中西医教育相结合的呼声很高,但事实上并没有进行有力的尝试,即使医师的理论或临床教育也没有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中国医院的临床中也没有深层次地实践中西医结合。针对中医教育全球化的策略和发展方向,应该深入地考虑教育所面临的理论以及临床难题,进而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探讨教学大纲与教学方法等问题之前,应首先明确21世纪医学的根本属性和内容。中医和西医的本质首先应该是为病患服务,其次是为未来医师的教育奠定基础。文章以“以人为本”的医学教育理念为主要讨论内容。未来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显而易见,应解决西医和中医是否应该并行发展,或是寻求并建立两者相结合的新型医学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接纳中医模式,还是应该发展新型的结合医学模式?这一方向性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继承和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关中西医结合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也可以进行讨论。

病患需求和临床疗效相关的医学教育内容

在已有的医学教育体系中研究中医教育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应审视传统的循证医学的临床缺陷有哪些。医学教育应体现病患的临床需求。例如,化疗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中草药和中医针灸来减弱。确实,类固醇以及抗抑郁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中医治疗而减弱。这是将积极的中医临床内容与医学教育相结合的例子。同样,中医妇科在治疗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中医治疗男科等疾病的优势也可以被视为中医课程的重点内容教授给学生。中医在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上,如牛皮癣和湿疹也有惊人的疗效。通过针灸的方法治疗压力以及通过中药制剂治疗抑郁症也是未来主流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否有必要采取中西药结合的医学教育取决于其治疗效果是否精进以及能否改善公共健康。在很大程度上这与患者的需要及其对结合医学的反馈态度有关。在中西医结合的框架内,患者的人身安全以及生活质量成为考量的重要指标。中医将提供更为人性化且微创的治疗手段。

“以人为本”的方针

任何医学均以治疗病患为最终目标。在不造成更大伤害的同时,尽可能通过药物治疗提高健康水平,延长人类寿命。结合医学如果要在研究、教育和临床等领域被主流医学模式所接受,就必须证明其能为21世纪的临床疑难提供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人类文明的进程依赖于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智慧的发展,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医学也属于社会发展的一个部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回归自然,往往会选择天然食物和天然药物。在中国文化复兴的今天,中医药也面临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医药需要被注入现代的元素以应对西方循证医学带来的潜在挑战。现代社会正朝着个性化医疗的方向发展,患者将成为未来医疗体系各方面的中心,医学学生要逐步适应这一情况。医学教育也要适应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为前提培养未来的医师。现如今网络极大发展,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也越来越详细,对疗效的期待值也逐渐提升。医疗服务应为患者的健康负责,尽量避免伤害较大的介入式治疗。同样,未来的医学教育模式也应该以此为据,适应“以人为本”的未来医学。

中医药教育全球化的战略性思考———结合医学模式

为适应中医药全球化发展趋势,首先要考虑中医药在结合医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以下几个关键领域值得重视。

辨证论治作为一个诊断过程,对“以人为本”的未来医学模式的建立具有战略意义。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的根本所在,从整体的观点出发辨别疾病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将中医药教育纳入主流医学学校教育,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查,了解辨证论治的逻辑思维与方法。

结合医学为医学科学和医学哲学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对话平台。当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医理论所积累的对人体哲学认识相结合时,即成就了结合医学的理论基础。即需要将中国哲学概念中的阴阳、气、平衡和谐与物理量子力学以及超对称理论在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等新发现相结合。这一研究方向是结合医学教育的重要战略内容,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西方循证医学训练医生掌握技术以及医学知识。医学的专业化分支越来越成为医学教育的主导。例如,外科医生在其从医生涯只专注于做心脏手术,那么他将很难再涉足其他医学领域。然而,中医师就不同,他们会将心脏与其他脏腑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心脏与其他脏腑的关联,在进行心脏手术的同时会考虑该手术对其他身体器官的影响。因此,中医是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整体,而非各部分器官相加的总和。在发展结合医学以及推进多学科教育的进程中应重视中医的这一特性。

中医教育范文第8篇

发展中医药,人才是关键。毫无疑问,与传统师承教育相比,当下,高等中医院校才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不过,以“个性化”为特征的传统中医师承教育和以“标准化”为特点的院校教育相比较,哪种更适合培养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在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做到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并重?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一直是中医药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

师承+院校 融合中寻发展 拷问 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回归到毕业生就I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2017年6月1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开放日。学生与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未来就业方向与继续教育的发展潜力。

师承教育,即“师带徒”,是中医两千多年来传承至今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造就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模式,师承教育对中医学术发展、医术继承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婉华教授,国医大师朱良春之女,同时也是朱老的学术继承人、南通良春中医医院院长、南通良春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在她看来,争论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二者之间孰优孰劣并没有太大意义。“我的父亲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说明在当时就认为院校的系统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朱婉华院长说道。

“师承教育的优势是在临床,可以在侍诊中学习到师父在临床上积累了独到的诊断思辨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朱婉华院长谈起了对中医药人才教育模式的理解。她强调,师承教育的精髓,其实就是一个师父领进门的过程。要成长为一名良医大师,最重要的还是靠自身的悟性和努力。“除了在老师身边耳濡目染之外,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体悟,内化所学并将其展现出来。我们常说‘仁心仁术’,古今中医大师为人济世之道才是中医能妙手回春的关键所在。而现在很多人只注重‘术’的问题,忽视了对‘道’的践行。”

千百年来,中医药学薪传不断、名医辈出,师承教育功不可没,但传统“师带徒”的局限性强、培养人数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等弊端也的确存在。1956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4所中医学院,由此开创了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纪元。时至今日,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甲子的征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已初具规模,日趋完善。据2016年底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25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院校238所,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数已达到70余万人。为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毫无疑问,院校教育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

客观地说,师承教育主要强调临证技能、技艺训练,而院校教育则主要解决学术与知识的大量积累,两者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则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

正因如此,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一步探索与推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闫永红向记者介绍道,在实践“院校+师承”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自2007年通过自主招生形式,招收有家学渊源的学生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的中医教改实验班,2011年起设置中医学专业(9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岐黄国医班,都实施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形式。学生本科阶段入校即跟师。研究生阶段,即从第五年开始选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手把手指导学生课程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临床水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直言,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中医文化的传承。推广“院校+师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师承教育有机融合到院校教育中,才是中医人才的最佳培养模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均有导师。“这种影响不仅是学术的,更多是为人、为学、为医的,甚至是精神、爱好、人格的传承都放了进去。”

中医学生为什么学西医?

王立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学生,目前正在中日友好医院见习。尽管她就读的专业是5+3本科硕士连读,目前刚刚本科四年级,但她早已打定主意未来要继续考博。“有些导师可能倾向于优先选择西医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说,中医专业的学生考上西医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是很难的。所以像我这个专业,如果不早点确定目标,将来会很被动。”王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中医教育界,关于中医和西医的教学比例应该是“几几开”,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有观点认为中医药教育“西化”倾向加剧,中医传统特色越来越边缘化。也有观点认为,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发展趋势下,中医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西医基础理论和诊病、防病、治病的能力。

据王立娟向记者提供的课程表显示,从入学到大三上学期,两年半的时间,她的课程安排主要是学习基础课程。其中,中医方面的基础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四大中医经典,即《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和《温病学》。而西医方面的基础课程则包含《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如果再结合课时长度算下来,中西医课程比例大致是“四六开”,四成为西医,六成为中医。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临床教学课,中西医的比例大致在“五五开”。五年级开始进入医院转科实习,深入学习中西医每个科室的特色。六年级后开始规范化培训,白天规培,晚上上课。整体算下来,中医课程能占到学量的六成。

不过,即使是四六开的比例,包括王立娟在内的不少同学仍旧认为西医的课程开少了。“低年的时候是有些不理解,因为医学本来就很难学,我们学中医的学生,还必须中西医两样各学一半,很容易哪个都没学好。但后来随着临床实践多起来,观念也就慢慢发生转变了。”王立娟告诉记者,令她想法发生转变的原因和见习经历不无关系:“像中医妇科,完全可以用中医方法来治疗,但检查手段仍然是西医的。如果不了解西医,在医院里几乎寸步难行。”

谷晓红也表示,新时代的好中医,除了掌握望闻问切,还要懂得CT、核磁等现代诊疗技术。让中医的学生多学些西医的医疗知识,掌握更多技能,有助于中西医结合,在今后从不同角度理解疾病、治疗疾病,才能满足现代患者的需求。

2014年2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以下简称规培制度),由此我国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然而,“规培制度”毕竟属于舶来品,由于中医“规培”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人担心此举可能会制约中医药人才的成长。根据中医“规培”的要求,三年的培训过程中,先接受24个月的通科轮转,再根据学生即将从事的专科进行9个月的专科训练。这就意味着,中医学生要多学三年西医。对此,朱婉华指出,中医“规培”不能忽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

闫永红同时也强调,“规培”的目的,是要培养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她回忆起自己1983年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时的状态,与现在相比,“五年本科生毕业后,学生就已经能独立临床看病了。而且过去一门课占的学时能达到200课时,现在降到了70课时。短期看来,现在的中医药学生走出校门不会看病,似乎是不如以前,但其实课程种类、实践环节、大环境下教育理念和人才评价的观念都已发生变化。对中医药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则是具有再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就业 几家欢喜几家愁

忙完学业,忙就业。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回归到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

康利高阁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级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明年即将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继续读博,二是工作就业。他的目标是要报考东直门中医院高颖主任的博士生,攻读脑病方向。在接受采访时,康利高阁对记者坦言,对于很多中医内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一半的人都会选择继续读博。“硕士学历想要留在三甲医院估计很悬,如果留在社区医院或者卫生服务中心也许可以,但那样的话本科毕业时就可以去了。所以衡量下来,内科的硕士生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很尴尬。”

由于医学行业的特殊性,很多单位的就业门槛就是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田润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从目前的就业去向、就业质量以及相关的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中医学、中药学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学生,就业优势明显。另外,这几年新衍生的一些岗位,如药事管理、妇科、儿科,还有社区医院的等,这些专业也是非常受青睐的。”

不同的专业,就业难易程度也各有不同。2017年6月1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开放日上,刚刚结束高考不久的刘浩宇和妈妈在现场咨询了很多问题。除了考虑孩子的兴趣能力等因素,刘浩宇的妈妈最为关心的,就是未来就业方向与继续教育的发展潜力。记者也从现场看到,除了中医学、中药学、药学等传统优势专业之外,康复治疗学和针灸推拿学这两个专业的展位也颇为火爆,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学生普遍对这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海外就业前景、国际接轨的专业培养模式等兴趣十足。

田润平告诉记者,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以技能类见长的专业科室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如中医骨科、针灸推拿等。“护理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非常高。针灸推拿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很不错。这些学生的就业去向更广,既可以出门诊,也可以去一些康复机构,并且海外就业形势也非常好。”

“我们学校的就业率去年是97.69%,近三年的就业率也都是在95%以上。从全国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来看,这个就业率是比较高的。这些数字反映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也得到了普遍认可,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证明,当前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方向和特点。现在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复兴,有国家的政策支持等,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田润平说。

康利高阁对自己未来的就业环境也是充满信心,据他了解,班上大部分同学还是会选择成为临床大夫,或者成为为医生或医学服务的人。“比如近几年很热的第三公司CRO,即临床监查员,也是就业选择的热门领域。”

中医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教学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109-02

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学理论体系,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原则和护理操作技术、方法的总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已不单纯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让患者康复并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1]。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加强专业理论教育和技能训练是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护士所做的必要准备。现代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并较好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熟练地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和方法,对适应和发展科学的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护理教育教学的现状

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护士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事业正在从附属走向专业。但是中医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如临床需求与教学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师资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等[2],致使一些中医护理人才进入临床后无法找准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体现优势和发挥作用。只有探索或创建新的教育模式,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临床服务的目的,教育才能结出丰硕之果[3]。

中医护理首先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中医学的基础和骨干课程。在学习中医护理学基础时,普遍存在着兴趣不高、不愿动手实践的问题。应该说,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基本理论与其他中医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雷同和重复,讲授这门课的难度也在于如何把握课程特色、以何种形式讲授其基本内容。

2 中医护理教育应当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2.1 重视师资的培养

要想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首先就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因此构筑中医护理师资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在中医护理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为数不多,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4]。

我们一向认为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是教师的水平高低。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此,系统地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相关的许多技术,如《中药学》、《推拿按摩学》、《针灸学》,参加有关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到中医医院进修学习,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和集体备课,从中学习不同教师应用中医护理知识的技巧。

2.2授课形式多样化

教师课程讲授应改变传统的主动教、被动学的单一模式,应拓展课堂讨论、启发式提问、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加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常用中药知识的学习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除常用课堂教学外,还可带学生参观中药标本实验室。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通过图片视频看到中药的鲜药、成药、饮片等性状以及中药的产业化发展,便于通过形象记忆加深印象[5]。

2.3结合中医护理基本技术,进行基护技能的培养

本校历来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提高,教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随时与中医护理技术相联系。在相关项目的操作练习课中增加中医方面的知识,如灌肠法与中医的导便法相似,在保留灌肠法中,学习运用中药灌肠治疗某些疾病;在注射法练习中,结合中医的穴位进行穴位注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6]。

2.4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弥补理论与操作技能的不足

由于中医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较多,而中医基础课课时较少,很多内容在课堂上不可能完成,因此对于常用的护理技术,我们通过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的教育活动)完成。如按摩法和拔罐法等。按摩法是运用医护人员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推穴道、循经络,并结合有关部位进行按摩,使机体内部产生发散、宣通、补泻等作用;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排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施术部位的体表产生温热刺激,造成局部淤血现象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的功用[7]。结合临床常见的颈椎病、风湿痹痛等症,教给学生常用的手法,并到社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锻炼了动手能力,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护理工作的意义。

2.5 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使祖国医学护理发扬光大

中医护理要发展、提高和完善,中医护理教育作为先行者应走在前列,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一些先进的护理经验和信息为我所用,向国际护理界广泛宣传中医护理,让中医护理为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因此,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这些理论维护自我健康和患者的健康,使祖国的医学护理发扬光大[8]。

总之,中医护理教育应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在不断创新中寻求发展,为我国的护理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全冬.浅谈多元文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8,13(3):184.

[2]周萍.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2-54.

[3]张玉珍.中医护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103.

[4]吴霞.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M].上海:上海中医药出版社,1994:20.

[5]李冰雪,王峰,吴丽圆,等.亟需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78.

[6]朱怡,方敏,高显琼,等.从护理学发展谈现代实习护生的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93.

[7]张群,吴曙光.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促进高教改革[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04.

[8]杨晴钫.当前临床护理教育现状与不足[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84.

中医教育范文第10篇

通过分析“慕课”在全球及我国的发展,探讨了“慕课”对中医教育的影响,即形成中医教学“新生态”、推动中医教育“走出去”及促进中医教育“接地气”。认为展望中医“慕课”教育,将是推动中医教育改革、促进中医推广及传承的一次机遇。

[关键词]慕课;中医;教育改革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的简称,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在国内外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MOOC”元年,2013年可被视为中国的MOOC启动年。同年,“慕课”的三巨头之一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已进入美国教育委员会(ACECREDIT)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的学分可获大学承认,“慕课”进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由此开启[1]。“慕课”浪潮席卷全球,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参与全球竞争。这种打破大学围墙的在线教育新模式,将对传统的中医教育带来怎样的冲击?如何应用“慕课”促进中医教育发展,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推广中医以及传承中医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慕课”浪潮

互联网普及和信息技术运用对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慕课”是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互联网影响的显著案例,当前“慕课”浪潮正席卷全球。“慕课”学生数量大,强调参与、分享,极具开放性。课程运用互联网技术,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进行,不受时空限制,这些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异显著。1.1在全球发展“慕课”这一术语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和创新主任BryanAlexand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DaveCormier提出,后用于StephenDowns于2008年合作开设的一门大型网络课程[2]。2011年秋,“慕课”开始快速发展,190个国家,16万人注册了《人工智能导论》(IntroductiontoArtificialIntelligence)这门免费课程[3]。2012年,Coursera上线4个月,学生数便突破100万,到11月时,学生数已经突破1800万,呈现爆发式发展[4]。因此,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MOOC”元年。2013年2月8日,Coursera的第一批五门网络课程的学分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ACECREDIT)的官方认可,这具有里程碑意义,“慕课”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1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edX继续高速发展,至2014年7月,已有200多门课程在线开放,在线教职工400多人,共有超过10万的学员已经获得课程证书。从美国硅谷发端,再到全世界,正是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巨头奠定了“慕课”的基石[5]。斯坦福大学创立的Cours-era是目前发展最大的“慕课”平台,旨在与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提供网络课程,为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提供网络课程,为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免费的优质学习机会。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edX,属于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与全球顶级高校合作,旨在以突出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互动式在线学习,以及Udacity目标在于让学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6],其成立最早,课程不多,练习较多,注重细节和实际运用。此外,还有Udemy、P2PU、可汗学院等“慕课”平台,“慕课”正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者。1.2在中国发展纵观教学改革历程,“慕课”似曾相似,与我国远程在线教育非常接近,“慕课”某种意义上是在线教育的升级版。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电视大学被称作在线教育“0.0时代”;21世纪伊始,网络公开课,远程教育被称为是“1.0时代”,尝试把传统课堂搬到了网上,当下风靡全球的“慕课”则代表着在线教育“2.0时代”[7]。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MOOC”元年,那么2013年可被视为中国的MOOC启动年。“慕课”在当今教育界成为的热词,“翻转课堂”、“线上线下”频频被提及。2013年初,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慕课”与在线教育平台edX签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Coursera签约。目前,国内多所高校正以建设和发展“慕课”为契机,牵头制订《大规模在线课程国家标准》,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慕课”平台。2013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在线教育发展(MOOCs)国际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国内高校将携手打造“慕课”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认为,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行模式已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它将改革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2013年10月,清华大学首个中文版MOOC平台———“学堂在线”正式推出。2014年3月,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在北京成立,并宣布启动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建设。2014年5月8日,作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的共享系统———“爱课程”网,在集中展示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开通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面向全国高校进行MOOC课程建设和应用[8]。中国大学MOOC平台与2014年5月20日上线第一批课程,截至2014年12月31日,29所大学共上线214门课程,已结课50门,成为国内第一大MOOC平台[9]。

2“慕课”对中医教育影响

“慕课”浪潮奔涌而来的时候,它究竟为我们带来些什么?对于相对传统的中医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当中医逐步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的时候,“慕课”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与启迪?

2.1形成中医教学“新生态”

当前主流中医教育模式,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传递-接授”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并通过“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组织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通过这一模式,中医药知识、临床诊疗经验等知识得以传授,锻炼了学生的知识接纳、推断演绎等能力,但这种“接受式学习”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10]。因此,中医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11]。就中医学学科特点而言,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而疾病的症候常常是复杂多变的,而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材中,往往以典型现象作为教学模板、切入点乃至知识点,因此临证不像教课书阐述的如此虚实分明,清晰明了,正所谓“临证贵在知常达变”。可见,中医教学,“知常”是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达变”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慕课”本身的注重师生互动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这与中医学科注重“悟”的特点相契合。“慕课”通过“翻转课堂”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改变了原先教师主导的教学体系和模式,要求教师实现从讲授者和讲解者到学习的激励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转换,颠覆了原有的教学生态。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慕课的“翻转课堂”可以加快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的转变,让学校教育更多从静态知识传授转为智能教育[1],这样慕课实际上成为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感受、领悟以及诠释和交流等的集合体[12],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新生态”。因此,“慕课”将推动中医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

2.2推动中医教育“走出去”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3]。因此,中医药走出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慕课”可以视为“走出去”战略实现途径之一。在中国向全球推出的首批“慕课”中,中医因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受到了关注。在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最早亮相Coursera平台的两门课程中就有一门是《中医药与中华文化传统》;而2014年2月清华大学在edX平台上推出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也专门设计了章节介绍了针灸铜人、经络学说,探讨针灸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上海高校课程中心”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起的建设的大型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其中,中医药课程包括《走进经络》、《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国功夫与经络》等。“上海高校课程中心”的学校共享、校际认证与大型规模,体现了“慕课”的核心要义,已经具有“慕课”的雏形[14]。另外,自2003年以来,教育部开始评选部级精品课程,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经过不懈努力,至2015年1月,中医学类共有251门课程。这些中医药精品课程学科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注重现代教育理念,善于运用先进教学技术,具有表率作用和辐射效应,也具备“慕课”的些许特点。同时,更多的高校正着手推进“慕课”项目,例如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遴选了中医内科学等6门课程作为建设项目,中医儿科学等3门课程作为培育项目,大力推进课程建设[15]。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思维、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因此,中医“走出去”的主体就是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文化[16]。高等学校更是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传承文化四大职能,更应成中医“走出去”过程中的先锋和生力军。中医药类“慕课”的推出和运用,将对中医药走出去起到推动作用,对于中医走出去,乃至中国文化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2.3促进中医教育“接地气”

慕课是一场学习革命,其影响绝不限于大学,对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将具有积极意义[17]。中医药领域同样如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医药在佑护人类健康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且极具特色,所以日益受到群众的关注与喜爱。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与中医养生健体的功能相契合,所以“中医热”、“养生热”正日渐式盛,成为健康教育领域的热点与亮点。但是,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根植的文化基因及丰富的干预手段,效如桴鼓的同时确有着缜密的逻辑推敲与个人体悟经验总结的凝练。因此,一名优秀的中医教育与推广者要求甚高,林林总总的冠以“中医”名号的诸多“养生热”实与中医相左。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关中医的群众基础,因此借助“慕课”找到中医发声的重要途径,对中医健康教育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慕课”灵活开放的形式为我国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契机,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配合做出了尝试。这将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其影响绝不限于大学,对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也将具有积极意义[17]。随着慕课管理的日益制度化及中医课程数量的日益增加“,慕课”使中医教育更“接地气”。

3“慕课”展望

2012年被称之为“慕课”元年,对于教育这一古老、讲究缜密而又略显保守的行业,那么“慕课”仍可认为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势必有其不成熟之处,值得探究。

3.1泛信息化的低效率

信息技术是新教学工具,教师的重要性如同过往的工具书、粉笔、黑板擦。但是信息技术下的备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大量信息技术的运用稀释了授课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力聚焦。“慕课”潮流下,如不能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师之间的关联将降低教学效率。此外,“慕课”时代下,师生、生生之间交流都基于网络,传统教学质量检验手段例如随堂作业、课后作业以及课程考试等都采用无纸化模式。客观现实是对于海量的交互信息,特别是具有主观描述性质的交流,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分析检查评价和学生间互学互评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但还远不足以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无纸化模式的原创性亦值得思考。如何保证拿到学分毕业证的学生就是在电脑前面学习知识的那个学生。如何杜绝替学或作弊现象,如何保证“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成“慕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已尝试通过包括根据打字节奏判断学习者是否为其本人等方法,但从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这一问题在短时期仍无法解决。因此,泛信息化所带来的低效率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思考。

3.2后信息化的体验缺失

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如果可以理解为信息化教学,那么“慕课”暂且称之为“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如今小班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家的普遍共识,小班化教学使得师生、师生之间能够充分交流的同时对于学生社会能力及素养的形成并未因为学生数量的减少而缺失,取得了较好地平衡,兼顾了多方面。而“慕课”刚好相反,学生规模极大,学生人数可达几十万,且独立为个体,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几乎全部以人机互动模式出现,缺乏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师资好固然重要,“慕课”很好地完成了传递知识的任务,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大学校园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生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各种能力的培养,校园氛围、社团活动、同学交流、住校生活、社交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关系的建立,这是恰是“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处于劣势地位之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慕课”所缺乏的。校园生活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对于完全社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慕课”若成为“宅课”,不失为“后信息化”时代“慕课”教学模式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4小结

面对“慕课”浪潮席卷全球之势,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正在“发酵”。当“慕课”与我国教育碰撞时,立刻迸发出绚烂火花,一时间“慕课”课程泉涌。“慕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改革”和“未来教育曙光”[18],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慕课”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也刚刚开始,因此通过“慕课”促进中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目前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医教育、推广及传承的一次机遇。

参考文献

[1]姜泓冰“.慕课”搅动大学课堂[N].人民日报,2013-07-15.

[2]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3]WalshK.Massiveopenonlinecoursesonhealthandmedicine:willtheybesustainable[J].JMedInternetRes,2014,16(8):197.

[4]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EB/OL].(2014-03-15)[02].

[5]余建波.三大MOOC平台比较及启发[J].中国教育网络,2013(9):21-22.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7]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2014(4):66-71.

[8]“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EB/OL].[2014-09-07].

[9]中国大学MOOC[EB/OL].[2014-12-31].

[10]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11]王普霞.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师承教育新模式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8-60.

[12]杜杨.谈话•关于网络公开课“慕课”对高校体制五挑战[N].光明日报,2013-08-21.

[13]中医孔子学院将有助于澳民众了解中国文化[EB/OL].[2015-1-13].

[14]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15]关于公布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MOOCs建设项目遴选结果的通知[EB/OL].[2015-1-13].

[16]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EB/OL].[2015-1-13].

[17]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

[18]黄震.慕课正引发一场学习和教育革命[N].文汇报,2014-04-09.

上一篇:针灸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西医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