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9:39:40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实物标本的选择

选择实物标本依托中国药典,以教材中收载的常用药材为主。然而,将教材中的药材品种一一收录既不现实、也不必要,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材标本。在品种的选择上要力争具有代表性,如根和根茎类、茎木类、皮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其它类、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等都要涉及;且应根据分类学涉及代表科属的药材,如毛茛科选取了黄连、乌头、白芍、威灵仙等,分别涉及了黄连属、乌头属、芍药属和铁线莲属等;同时,根据地方使用习惯的不同,有意识收集本地习用品种,如紫萁贯众、断血流等;道地药材是中药鉴定技术中最具特色的,收集实物标本还应对道地药材有所侧重,如安徽的凤丹皮、宣木瓜、贡菊等。基于以上思路,我们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编写《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实物标本目录,加大收集工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1.2实物标本的制作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用实物标本编写目录后,根据目录进行收集和制作工作,主要有三种方法:⑴从市场采购。利用去药材市场参观学习的机会,从市场采购典型的药材标本,主要是一些本地不产的药材,如人参、大黄等,且经过不同批次的采购能得到不同等级和规格的药材。⑵与兄弟院校和同行之间交换、交流。通过与同行之间进行教学标本的交换和交流,可以扩大药材标本的种类,减少收集标本花费的精力,有利于建立整套标本。⑶实地采集和制作。这是最重要的方法,将收集实物标本与药用植物学采药实习等结合起来,通过实地采集收集本地地产药材和习用品种。例如,我校每年会到南陵丫山进行药用植物学采药实习,可收集到牡丹皮、半夏、鱼腥草、金荞麦、桔梗等地产药材。同时,还可以利用野外资源调查的机会,搜集各地药材标本,如岳西的茯苓、僵蚕、灵芝,霍山的霍山石斛、天麻,滁州的和全蝎等。通过野外采集,可以准确鉴定药材的来源,从而做到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科学、准确的药材知识。

1.3影像标本的制作

收集的药材标本有时个体较小,如冬虫夏草、半夏、太子参等,使用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还有一些标本容易变色变质,如党参、大黄等。如何能给予学生最真实的药材特征,就需要通过制作影像标本来完成。颜色是标本最重要的特征,在制作影像标本时也容易失真,为此,我们引入了专业的摄影设备,同时邀请专业的摄影和计算机老师,协助影像标本的制作,专业教师则根据药材的鉴别要点提出拍摄意见,如大黄要拍摄断面的“星点”特征、黄连要拍摄“过桥”特征、冬虫夏草要特写头部特征等。为了增加药材照片的立体感,还须对药材的不同面进行拍摄,以期得到最完整的药材性状特征。同时,利用野外资源调查的机会,拍摄新鲜药材的照片,并制作了产地采集、加工等的视频短片,后期利用专业软件制作了《黄山采药录》等视屏资料,作为对理论课的补充,在课堂上也收到了较好效果。

2体会

2.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选用不同的标本理论教学

一般是大班教学,对实物标本的需求量较多,标本数量少时难以顾及到所有同学,此时配合影像标本的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像苏子、菟丝子这些较小的药材,可以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标本,看着标本学习和讲解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实践教学一般是小班教学,学生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较多,一般选用实物标本,对于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标本,也可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机会。另外,还可以根据药材的性质制作不同的药材标本,展示于实践教学场所。比如全草类药材可以制作成腊叶标本和彩色照片,悬挂于实验室墙上,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2注意标本和影像资料的积累

教学实践中,实物标本和影像资料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标本种类不够完善,在使用中时常受到限制,因此,收集足够的实物标本和影像资料十分重要。但《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实物标本和影像标本的搜集制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专业教师不断的积累和完善,逐渐搜集完善标本的品种,提高同类标本的等级规格。同时,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可以应用先进的数码技术制作更为完善的影像标本,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只有积累足够的标本和素材,才能在《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药鉴定技术》才能成为学生愿意学、教师愿意教的一门专业课,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本课程的根本目的,为学生今后从事中药类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中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具论文联盟有很强的实用性。由于受高等教育课程模式的影响,医药类高职高专《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实验课时偏少,实验内容基本以显微鉴定实验为主。

中药调剂员和中药购销员是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日后就业比较常见的岗位。两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中包括:常见的400种中药饮片的识别;能运用常见分析仪器对中药进行初步分析检验。

由此可见,现行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对就业人员的岗位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目标,对《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现状

1.1 理论课上缺少互动性

目前,大部分医药院校在上《中药鉴定技术》课时,都是理论和实验分开教学,理论课在先,实验课在后。在理论课上,老师用语言描述或用图片来介绍药材的性状鉴别特点,学生则是不停的做笔记,而不是通过口尝,手摸,鼻嗅来学习药材的鉴别要点,这种“注入式”、缺少互动性的教学模式是存在一些弊端。因为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形态学科,需要反复观察,不断实践,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好中药鉴定的知识与技能[1]。中药鉴定技术的内容繁杂,琐碎,记忆点多,同一药材存在一药多源,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情况;同一药材有不同的规格、等级;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同一药材还存在多种混淆品。因此,如果仅仅用图片来介绍,而没有药材来观摩的话,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单一,不适应岗位需求

实验课的传统内容是以显微鉴定为主。其中,显微鉴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前老师准备实验材料,课上讲授实验方案和实验内容,然后学生按照要求去寻找药材的粉末特征组织,最后画药材的显微特征图。这种单调,“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淡漠,积极性不高。

根据中药学专业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要求可知,性状鉴别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理化鉴别也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定的实际工作中,但是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在实验课中开展的非常少,就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之间,出现知识层次的断档。

1.3 实验材料选用不全面,缺乏完整药材

性状鉴别是中药鉴定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鉴定任何药材的关键步骤,学生只有多看、多比较、多学习,才能更好地具备药材的性状鉴别能力。因此,实验课中所选用的材料就非常重要,应选用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完整药材、不同规格的饮片以及相对应的常见混淆品作为材料。然而,大部分实验室由于经费,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只选用单一的饮片作为实验材料,导致很多学生只认识饮片而不认识原药材,在学习过程中把原药材和饮片割裂开。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面对市场上不同规格,不同等级的药材时常常不知所措,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专业优势。

2 《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改革探讨

2.1 重在实践,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学习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具备药材的性状鉴别能

转贴于论文联盟

力,并且还能用常规的分析仪器来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我校从下学期开始将选用一个班级,30名学生试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该教学方法是将《中药鉴定技术》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于一体,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中药鉴定实验室。在实践中教理论,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问题。

在课间,以4人为一组,将课堂上要讲的药材分组发给学生,课堂上老师边教药材的性状鉴别,学生边根据老师所讲的鉴别要点,通过眼观、手摸、鼻嗅、口尝等传统方法,对药材进行观摩。在学习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随时都可以提问,老师教完后,学生也学会了怎样鉴别药材,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印证。下课后,以宿舍为单位,学生可以保留一份药材,从而在课后还能继续学习。下堂课开始前5分钟,以宿舍为单位,让学生根据手中的药材,讲述来源,性状鉴别特点,以巩固学习效果。

2.2 重在能力,充分利用中药标本馆资源

我校中药标本馆藏标本共500余种药材,其中冬虫夏草,鹿茸,燕窝等贵重药材约50种。在《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安排(6~8课时)参观中药标本馆进行学习,尤其是要学习贵重药材。由于实验材料是消耗品,大多数院校从降低实验成本考虑,大部分贵重药材就不会作为学生实验材料。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常用伪品或混淆品来代替正品贵重药材。通过参观标本馆,树立学生对混,伪品的警惕意识,既不会增加实验成本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鉴别能力。

同时,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我校中药标本馆已将馆藏标本以文字、图像等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建立了中药学习系统,并由专任老师定期进行维护,充实。中药学习系统中的每味药都是图文并茂,记载全面,包括中药的四大鉴别方法,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近年来的临床报道等等。学生在中药标本馆看标本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馆内配备的电脑随时查阅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全面又系统的掌握。在课外,由于中药学习系统的建立,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站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可真正实现中药资源的全面共享。

2.3 重在拓展,深入药材市场进行现场学习

药材市场是进行药材交易的场所,市场里所含的药材品种繁多,规格齐全,可弥补实验课上教学品种的不足。此外,市场里交易的药材良莠不齐,真伪混淆,需要用专业的眼光去鉴别,因此,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场所。学校可安排两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去当地的药材市场进行现场学习,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学习8味药,掌握药材的性状鉴别要点,熟悉药材的商品规格及划分依据,熟悉常见混淆品的鉴别要点,了解市场价格,了解日成交量。每天的作业是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把在市场上所学的知识,按照药材的性状鉴别要点、商品规格、市场价格以及相应混淆品的鉴别要点,分门别类的记载下来。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市场,通过用专业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4 重在应用,增加理化鉴定的实验内容

理化鉴别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理化鉴别的方论文联盟法很多,要全部掌握也是有困难的。《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是从事鉴定工作的基本依据。笔者认为参照《中国药典》的标准,掌握最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薄层色谱、紫外色谱及高校液相色谱,熟悉这些鉴别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这对于今后从事鉴定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在实验课的授课过程中可根据《中国药典》的标准,进行鉴定程序的讲解与演示,从药材的取样开始,然后根据不同样品及检测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定,最后对药材的真实性、纯度、质量进行评价和鉴定。通过模拟情景,使学生认识到鉴定工作的严谨性,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步骤进行。

2.5 重在创新,中药鉴定的新技术,新方法

转贴于论文联盟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药材的真伪鉴别。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乌梢蛇[2]和蕲蛇[3]都新增了用pcr技术来鉴别药材的真伪。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直接分析生物的基因论文联盟型而非表现型,其鉴别结果不受观察者的主观性,药材的环境因素,样品形态(原品,粉末或片状)和材料来源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难鉴别,对观察者经验要求高的药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标记法来鉴别,其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2.6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传统的考评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情况)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偏重于应付理论考试,考前死记硬背性状鉴别特点,考完后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新型的考核机制根据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形成两步考核法,即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基础知识考核。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主要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综合分析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知识考核以笔试为主,结合平时成绩。两种考核分别以100分记入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中,如考核学生的性状鉴别能力,可从常用药材及常见伪品中随机抽取60种药材作为考试内容,让学生在1h内完成辨认。如考察学生的显微鉴别能力,分别以3~4种混合成一包未知混合粉末,分发给学生,让其通过显微鉴定,鉴定出分别为何种药材,并绘出每味药材的主要粉末特征图或以文字描述其主要鉴别特征。如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情景,选取相关的药材,让学生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的检测程序来鉴别这个药材的真伪,优劣。通过以上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不仅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同时,通过此类考核机制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3 结语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全省药学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全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和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药学专业特网站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药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中)药师、副主任(中)药师。

第三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药学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在药品生产(含研发)、经营、使用、检验等药学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仍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药学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努力进取,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等次。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九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主任(中)药师

具有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主任(中)药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主任(中)药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药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后,取得主管(中)药师资格后或执业药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主管(中)药师资格后或执业药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3、获得药学或相关专业专科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满20年,取得主管(中)药师资格或执业药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第十条外语(医古文)、计算机、继续教育、专业水平考试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省组织的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符合有关免试条件,并办理了相关免试手续。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三)参加统一组织的药学专业知识水平考试,考试成绩合格。

第五章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一条主任(中)药师资格条件

申报主任(中)药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条规定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具有广博的药学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能有效解决本专业工作中复杂的技术难题。积网站极地指导下级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掌握药品(药械)监管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时掌握、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积极开展合理、安全、经济用药;积极推动我省医药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申报人员任期内应完成较高水平的相关专题报告总数不少于4份。要求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符,能体现出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以奖励证书为据,下同)1项;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加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2、参加完成1项部级或2项省(部)级药品(药械)科研重大项目(含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等),经省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以成果鉴定证书为据,下同),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解决药品(药械)开发生产中重大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经省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获得2项药品(药械)发明专利(以专利授权证书为准,下同)或获得2个以上新药证书,已开发实施并取得利税600万元以上(要有税务部门证明,下同)。

5、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修订,并通过省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6、取得执业药师资格,结合医院临床工作实际,主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医疗机构制剂研究等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合理、安全、经济的药学服务,经同行专家和省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7、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且注册五年以上,参与省大中型药品流通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使企业严格按GSP规范运行,在质量技术监督中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或在药品(中药材)采购、储运、销售、调拨(救济)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作业绩经同行专家和省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认定,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不少于3篇;县及县以下工作的,不少于2篇。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第十二条副主任(中)药师资格条件

申报副主任(中)药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条规定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具有扎实的药学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掌握本领域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技术操作规程等,具备解决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能够指导下级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地开展工作。掌握药品(药械)监管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时掌握、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积极开展合理、安全、经济用药,为我省医药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做出贡献。

申报人员任期内应完成较高水平的相关专题报告总数不少4份。要求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符合,能体现出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1项;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2、参加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厅)级药品(药械)较大科研项目(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等),经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解决药品(药械)开发生产中较大的疑难技术问题,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4、获得1项药品(药械)发明专利,或获得1个新药证书,已开发实施并取得利税300万元以上。

5、参加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厅)级以上医药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编制修订,并通过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6、取得执业药师资格,结合医院临床工作实际,积极参加临床药学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医疗机构制剂研究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合理、安全、经济的药学服务,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定。

7、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且注册三年以上,在技术监督管理中,指导医药企业严格按GSP规范运行,并在药品(中药材)采购、储运、销售等专业技术方面做出较好成绩,工作业绩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主管部门认定,达到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不少于2篇;县及县以下工作的,不少于1篇。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

第六章破格条件

第十三条破格申报主任(中)药师资格条件

除符合本标准第七、八条和十一条第(一)款能力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以上1项或二等奖2项。

2、参加完成1项部级或2项省(部)级药品(药械)重点科研项目(含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等),取得阶段性成果,经省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1个或二类新药证书2个,已投入生产并取得利税1000万元以上。

4、在重大药品(药械)不良事件或假劣药品(药械)案件查处中,能够解决复杂的疑难技术检验问题,为行政执法提供有力的依据,并经同行专家和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4篇以上,或SCI收录1篇。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

第十四条破格申报副主任(中)药师资格条件

除符合本标准第七、八条和十二条第(一)款能力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和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2、参加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厅)级药品(药械)较大科研项目(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等),取得阶段性成果,经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获得2项药品(药械)发明专利或2个新药证书,已开发实施并取得利税600万元以上。

4、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医药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修订,并通过省以上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5、在较大药品(药械)不良事件或假劣药品(药械)案件查处中,能够解决疑难检验技术问题,为行政执法提供有力的依据,经同行专家和省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3篇以上;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第七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标准条件中的工作业绩和著作时间从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开始计算。判定是否具备条件的依据是个人提供的各类有效材料(原件或经审核验印后的复印件、复制件等)。

第十六条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从取得规定学历之日起,任满一个原岗位基本年限。

第十七条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高一级药学专业技术资格,须被单位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满一个基本任职年限。

第十八条取得非药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转岗到药学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后应转评药学专业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在申报评审药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其转岗前后任职时间合并计算满一个基本任职年限。

第十九条破格申报评审主任(中)药师、副主任(中)药师资格的人员,由省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省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

第二十条破格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须参加答辩合格后,方可提交高评会评审。

第二十一条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得申报;任期内,年度考核未确定等次或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除取消申报人当年的申报资格外,在以后的2年内不得申报。

第二十二条本标准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一)所称“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

(二)所称“主持完成”是指: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参加完成”是指:该项目成果鉴定书(主管部门鉴定认可)注明的参加人员。

(三)所称“科学技术奖”是指: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相当奖励”是指:同等级与药学有关的市以上政府及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专业综合奖项。同一项目多次获奖,取其中一项最高奖项。

(四)所称“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是指:由国家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具有CN(国内统一刊号)、ISSN(国际统一刊号)的学术期刊(不包括副刊、增刊、论文集)。著作须有“ISBN”书号。国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参照执行。

论文、著作须为本人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且内容与所在岗位工作相符。

(五)所称“市”是指:设区的省辖市。

第二十三条本标准条件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中药化学》是中药学专业各方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接近1:1,主要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等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无不通过实验来完成。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网络教学课件和网络虚拟实验,拓展实验室开放空间,已成为趋势。我们依据课程主要内容,针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获取知识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理论教学方面

1.以科研促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注重基础知识与先进技术和当代科技发展的衔接,及时将中药化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技术融入教学当中,尽可能使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本室老师积极申报部级、省级、市级以及院级的课题,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教研室老师根据课题研究方向以及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经历,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课件中,如:将科研成果HPLC指纹图谱加入到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中,将TLC图谱加入到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的讲解中,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2.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研室老师注重教学手段改革,将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等展现出来,为教学服务。大家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多媒体课件有下载的,有自己拍摄的,有自己制作动画的。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有两种仪器,用图表示学生很容易理解;以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老师制作的动画形象说明了仪器装置和提取原理,学生一目了然。讲薄层色谱时,利用Flash课件,让学生了解整个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开设专题研讨会

教师精选某些专题,如: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与趋势、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等,指导学生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自己撰写综述,分组在课堂上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提高了学生文献查阅和综述写作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验教学方面

由于制作虚拟实验室难度大,迄今为止,中药化学虚拟实验室在国内尚未见到。我们建立的中药化学网络教学平台分教师团队、学习重点、新进展、虚拟考场和虚拟实验室五个部分。“教师团队”介绍教师的情况和研究方向,“学习重点”讲解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新进展”介绍中药化学领域新的提取分离技术及新进展,并引导学生了解行业新动态,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虚拟考场”供学生课后练习,检查学习情况。“虚拟实验室”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网络和计算机的优势,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形及实验演示等手段为教学服务,将中药化学实验中有关化学成分的性质及其提取、分离和检识等操作过程通过声、色、态的改变以形象生动、鲜明的连续动态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选择仪器,选对了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选错了仪器不能移动组合,并可以点击观看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实物图片。虚拟实验内容力求做到更加丰富,动画设计生动形象,通过虚拟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进行仿真学习,加强了对实验步骤和现象的了解。

将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和整个规范操作过程拍摄下来,通过视频课件在校园网上供学生自学和预习、复习实验内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了100%,同时更加注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中药化学的综合性实验:“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学生提取的产物除了自己做紫外光谱鉴定外,还选个别产品做了核磁共振的氢谱和碳谱,结果复印给学生,要求学生综合谱图信息分析化合物结构,锻炼了学生实际解谱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人才培养方面

结合中药学专业的定位:培养中药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实验室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放实验室时间早,效果好

本院中药化学实验室建于2005年5月,从2005年暑假开始,中药学院实验中心率先开放了实验室,除已经开设的实验课内容外,增设开放性实验,利用晚间及周末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报名踊跃。2003级中药班开放实验题目为栀子中京尼平苷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在我院对03级66名学生进行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情况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中,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满意度最高。

2.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教研室老师利用周末和暑假时间,在大三学生中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如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中药化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两年中,共指导16名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四位同学的科研论文“AB-8大孔树脂纯化降香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发表在广东药学院学报上。部分学生延续课题内容,在大四继续进行毕业实习,学生反应良好。有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写道:“从大三到现在,在中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参与科研实验,使我受益非浅。使我的动手能力、理论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并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它是我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课。”这一系列科研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进一步探讨理论问题,学以致用,培养实用性的人才。

四、取得的成绩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中医药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优势、最有特色的行业,是我国传统瑰宝。新时期,除社会发展和中药产业快速增长的因素外,中药行业职业种类的日渐增多和细化,迫切要求中药人才从单一学术型向复合应用型发展,并与医学、生物技术、农学等多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实现中药产业的技术性变革。首批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43家院校中,中医药院校22所,西医药院校11所,综合性院校7所,农林院校2所,商业院校1所,几乎覆盖各类院校,也充分表明这一点。因此,以中药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成功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如中药学与化学、工学等紧密结合,着力培养为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工作的创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药学与医学结合,着力培养能解决药物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等问题的执业药师型人才;药学与管理学结合,培养能进行科学决策、经营管理的管理型人才。围绕以上专业方向构建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和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基地与技能实验室建设,将有效保证并不断提高中药学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

以产学研结合打造中药学专业学位主要培养环节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要求,教学应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按照此要求,校企、校(医)院联合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应成为专业学位培养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采取双导师制的指导方式,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合作单位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由此,校外基地建设也成为决定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等部门,医院临床药学部、药房以及医药公司等实践基地以外,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等优势条件,与国家和各省重大工程、重点应用型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挂钩,是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条件。

2构建举措

2.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设置方向培养目标上,中药学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胜任中药产业各个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此目标为指导,可以明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是从事中药产业各领域、各环节的质控、监管、营销的应用型人才,而非药物组成、机理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在实际培养工作中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全面胜任行业实际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基本掌握生产、流通、管理与科研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敏锐发现、善于分析、快速解决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或突出事件的组织应变能力;同时注重人文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具备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及时处理相关工作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学科专业方向,可设置为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医院调剂与制剂等5个主要方向,基本涵盖了中药产业及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方向要求研究生掌握中药新药研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中药新药注册法规和政策,具有现代中药产品研发各环节的科学设计能力,胜任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方向着眼于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质量监控工作,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等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向主要培养掌握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中药材种植、鉴定、加工、炮制及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医药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掌握营销、经济、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及中医药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医院调剂与制剂医院制剂方向旨在培养能够开展医院制剂监管工作,对临床医生与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应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保管,掌握中药各种剂型的制备过程及各生产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2.2强化阶段培养,优化培养过程围绕实践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培养,拟设置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3个主要环节。其课程学习为第一阶段,时间为第1学期,在学校集中完成课程学习和基本实验技能;第2学期至第6学期为实践技能培养期,进入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期间,第4学期至第6学期不脱产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在主、副导师指导下填写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主要工作是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所选理论课程和技能方法课程的学习。课程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公共课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组成,为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近期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为方向分化课,是依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开设的侧重某一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为选修课。

例如,制药工程与技术方向可设中药工业化制剂原理及技术、制药设备原理、中药药品设计与研发、GMP与技术改造等课程。中药检验与分析方向可设置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标准建立、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药仪器分析专论等课程。医院调剂与制剂方向可设置中药临床研究管理、中药调剂学专论、中药临床循证评价、中药物流通论等课程。依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应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注重理论学习与生产管理实际有机结合,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创新教学方法。

授课方式上,多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实验设计等形式,重视发挥在中药产业管理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医院)专家参与教学。第2阶段是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在合作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实习,时间为2年半。第2阶段可分为专业方向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两个部分。最后一年应属于专项技能训练阶段,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并进行资料收集,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完成开题报告评议工作,并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6学期完成论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与申请环节。

2.3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技能训练工作中以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国际先进药学教育均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以美国的Pharm.D学位为例,前1~3年进行早期药学实践或介绍性药学实践,第4年全年进行进阶药学实践。大多数学校在药学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没有实习毕业证,就难以找到工作。英国的临床药学实践多采用连续性实践方式,时间大约为1年,实践范围包括医院、社区、药房、国民健康服务机构等,实践方式亦多种多样。日本、德国均有相似的药学实践要求。因此,中药学专业学位应充分发挥校企、校院联合培养的优势与特色,采取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在职研究生导师和合作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共同担任导师,指导研究生技能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专业技能实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实践技能培养环节应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制定基地的建设规范,特别加强生产、流通等方面基地条件与教学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2.4规范格式与评阅标准,强化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狭义上讲,论文质量即代表着一个类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是判别一个模式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必须做好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论文工作。在内容上,学位论文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体现学生运用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论文类型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分析报告、针对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或者其它相关研究论文。作为学校管理部门,应及时细化论文格式规范、内容与行文要求,要设置相配套的学位论文评阅标准与管理办法,供评阅、答辩以及学位评定委员会专家参考执行。

综上所述,作为新的学位类型,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第一届研究生的培养即将完成一个周期,研究生培养效果将直接为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优化提供更多的指导,从而形成一个更为完善详尽的培养方案,用于指导中药学专业学位工作。同时,成熟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需要培养单位、教师与各行业部门共同参与和努力。必须不断加大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的研究、推广和宣传力度,使企业、学校、导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和热爱专业学位,才能促进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中药制剂。调配。检验。鉴定。加工炮制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考核称职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

(二)受过记过以上处分或已定性为二、三级医疗事故或其他事故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三)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四)有敲诈、勒索行为已受到查处,或已定性为一级医疗事故直接责任者,延迟4年申报。

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副主任中药(技)师资格后,受聘副主任中药(技)师职务5年以上。

(二)1966年底以前,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的中药学徒、获得县以上人民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中药(技)师证书或相当资格证件者,以及六十年代初期招收的中药专科学生肄业后,至今一直从事中药工作者,取得副主任中药(技)师资格后受聘副主任中药(技)师职务5年以上。

第四条:外语条件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命题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1977年恢复高考统考前入学的大、中专毕业生或符合学历、资历条件中第(二)款规定者,可选考全国或全省统一命题外语或医古文,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

1.获博士学位;

2.任现职期间公派出国留学或工作,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第五条: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期间,按照《广东省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以现代中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提交有效证明。

第六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期间,必须具备下列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

(一)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5周以上;

(二)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独立承担本专业疑难技术问题的指导或咨询工作;

(三)组织和指导本专业及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开展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各种技术项目,主持制定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并有效的用于规范技术操作及管理;

(四)在主持和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中药制剂、调配、加工炮制技术工作的人员,应主持并开展之项以上中药材、中成药药学研究、药效学研究、收集中药信息资料、指导合理用药、医学.全在线监测中药毒副反应等科研工作;

2.从事中药检验、中药材鉴定工作的人员,应主持并开展2项以上中药材、中成药质量、中药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研究,或起草2项部级以上药品标准;

(五)熟练正确指导下一级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培养专门人才或带教研究生1名以上,并进行本专业学术报告或讲座3次以上。

第七条: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期间,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业绩突出;

(二)取得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业绩成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医学.全在线

1.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2.市(厅)级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奖励证书为准);

3.市(厅)级以上立项科研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以项目申请书为准),课题执行情况良好,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八条: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期间,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著作1部以上(主要作者或主编、副主编)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之篇以上;

(二)出版著作1部以上(主要编著者)医学.全在线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2篇以上(其中,部级:篇以上);

(三)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4篇以上(其中,部级2篇以上)。

第九条:破格条件

确有真才实学,任现职期间业绩卓著,学术或技术上有重大突破,虽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或学位),但取得副主任中药(技)师资格后,受聘副主任中药(技)师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的学历(或学位),取得副主任中药(技)师资格后,受聘副主任中药(技)师职务3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技成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部级科技成果奖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2.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二名,以奖励证书为准);

3.市(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之项以上的主要完成人(前二名,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医学.全在线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著作1部以上(主要作者或主编,副主编)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3篇以上(其中,部级1篇以上);

2.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6篇以上(其中,部级期刊3篇以上)。

第十条:附则

(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提交第二、三(或九)、四、五、六、七、八条规定的材料者,可申报中药专业主任中药(技)师资格,并按规定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讨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高职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显微鉴定法在《中药鉴定学》理论教学中的改革初探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 中药鉴定学教学体会 高职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的实践教学初探 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中建立实践基地的探讨 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的研究 教育统计学中国化进程及学科建设的思考 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和学科建设问题 系统论在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对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与学科建设的探讨 加强高校畜牧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探讨 数字化技术在工程图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数字化平台的应用研究 浅谈数字化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寄生虫学数字化标本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随着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已渐渐显示出它特有的优势,并为广大师生接受与认可。此种教学模式对数字化教材要求很高,需要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数字化教材。当前数字化教材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媒介,因此下一步我们将链接搜索引擎和各种教育网站、专业网站、主题网站等社会资源,开发具有符合实际、及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的数字化教材。包括数字音频、教学视频、多媒体软件、专业网站、E-mail、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以及数据库等等。

2.2.1.3完成自我学习评价软件-中药鉴定学在线考试系统,所有考试题型全部由系统自动判分,可以设定是否要进行试题答案解析和分数显示,考生是否可以查看自己试卷的权限。用于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系统的远程管理功能非常强大,提供了分类查询、分类打印、分类删除、分类试卷查看等功能。

2.2.2《中药鉴定学》数字化教学方式的构建

笔者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协商讨论,并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收集、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具有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几种途径[11-12]。《中药鉴定学》数字化教学流程见图1。

力求在教与学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课程重建、课程开发、教学过程重建能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上求得突破。

教学素材库包括了电子教学大纲、电子教材、授课教案、网络多媒体课件、授课录相、作业习题、网上测试系统、常见中药材饮片图库、伪品药材图库等,笔者已经完成了电子教学大纲、电子教材、部分授课录像、大部分网络多媒体课件、授课教案、作业习题等内容,正在完善常见中药材饮片图库、伪品药材图库。笔者与广东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正进行虚拟实验情境的设立,计划完成显微测量、中药材常规检查、120种重点药材的性状鉴别、40种中药材横切面组织与粉末的显微鉴别、2种未知药材混合粉末的鉴别等内容。

测评系统已经完成题库建设,初步完成自我学习评价软件――中药鉴定学在线考试系统。拟将系统测评结果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评价相结合,作为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最终评价。评价部分占最终课程期末成绩的比例为20%~30%。

以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网站为平台载体,综合教学素材库、虚拟实验情境、测评系统、讨论交流工具,创立药材鉴别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实践,完成每种药材鉴别知识框架的构建。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异议,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习个体的不同,可以逐个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引导和启发,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的形式,建立公共分享系统,如微信群,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信息教学模式,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了一个“轻松-开放-趣味性强”的新型教学氛围,使这种信息教学模式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体,创建一个完整的创新教学模式[13-14]。

2.2.2《中药鉴定学》数字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3次专题探究:中药鉴定学的历史与发展、药材的经验鉴别、药材市场调查。利用湖南邵东廉桥中药材专业市场和长沙高桥药材大市场见习环节,或其他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课外分组,以报告或课程论文的方式完成,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完善中药鉴定学知识体系。

最终建立以“情境探究学习”模式为主,“药材市场―专题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为辅的中药鉴定学数字化创新性教学模式,达到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中药材真伪鉴别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目标。

3小结

在网络数字化的学环境下,教学模式必须不断更新,使教学数字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教学的培养目标。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新模式,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纵观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模式,都已经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富饶的学习宝库。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成果,为自己终身的学习建立起一个知识资源宝库。对于学生来说,拥有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本研究完成后,对中药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拓展《中药鉴定学》教学的时空界限,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和主观能动性;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中药专业的教育资源质量,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不仅在校学生能受益,而且社会上的中药从业人员也能受益,对中药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将发挥重大作用。同时,能够在社会上普及中药鉴别的科学知识,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作出积极贡献[15-16]。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

[2]唐科莉.为21世纪的数字化世界做好准备―澳大利亚《2014年国家评估项目:ICT素养报告》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6,(3):50-55.

[3]林亮亮,腾兴华.浅谈数字化学习[J].Software Guide,2010,9(7):184-186.

[4](美)葛洛蒂,(中)张国治.数字化世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5]赵蔚,余延冬,张赛男.开放式e-Learning解决方案个性化推荐服务――一种面向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服务模式的探索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110-116.

[6]周媛,吴文春.情境学习观点对数字化学习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8,(8):74-76.

[7]刘玲玉.英国高校教研态势初探[J].学园,2015,(29):8-9.

[8]胡晓虹.美国数字化学习市场正掀起创新风潮[J].中国远程教育,2008,(2):78.

[9]王功亮.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6,(3):20-21.

[10]祖宁,王运武,李子运,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视觉要素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4):11-15.

[11]罗莉.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190.

[12]张金龙.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有效利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5):135-137.

[13]颜笑健,龚丽华,陈莉锋.数字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2014,34(4):469-470.

[14]刘静.关于高校数字化教学建设的思考[J].三峡高教研究,2010,5(1):25-27.

[15]时国平,钱叶册,许卫兵,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分析[J].大学教育,2012,1(10):124-125.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冬虫夏草虫菌物种复合体;冬虫夏草菌有性型和无性型;《阿姆斯特丹宣言》

[Abstract]Natural Cordyceps sinensis(Dongchongxiacao) is an insectfungi complex containing multiple Ophiocordyceps sinensis(Cordyceps sinensis) fungi and dead body of larva of the family of Hepialidae But natural C sinensis and O sinensis fungi use the same Latin name, resulting in uncertainty of the specific meaning, even disturbing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influencing consumer psychology onthe marke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iscriminate use of the Latin name O sinensis for both the natural insectfungi complex C sinensis and O sinensis fungi and lists the rename suggetions Some scholars suggested using the term O sinensis for the fungi and renaming the natural C sinensis “Chinese cordyceps” Others suggested renaming the natural C sinensis “Ophiocordyceps & Hepialidae” Both suggestions have not reached general consensus due to various academic concerns This paper also reviews the exacerbation of the academic uncertainties when forcing implementing the 2011 Amsterdam Declaration “One Fungus=One Name” under the academic debate Joint efforts of mycological, zoological and botanyTCM taxonomists and properly initiating the dispute systems offered by International Mycology Association may solve the debate on the indiscriminate use of the Latin name Osinensis for the natural insectfungi complex,the teleomorph and anamorph(s) of O sinensis fungi

[Key words]natural Cordyceps sinensisinsectfungi (species) complex; the teleomorph and anamorph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The Amsterdam Declaration

doi:10.4268/cjcmm20160733

《中国药典》定义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 Saccardo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该定义明确冬虫夏草是虫菌复合体,不等于冬虫夏草菌。该定义也出现在菌物学及现代中医药学巨著中[13]。然而天然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却使用同一拉丁名C sinensis[1,4],导致特指概念混乱,甚至给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法规带来困难。

冬虫夏草,别名冬虫草、夏草冬虫、虫草、雅扎贡布(藏语,即长角的虫子),是一味中药,因其与季节成熟状态相关的、独特的形态特征和临床疗效而得名。英文译为“Hia Tsao Tong Tchong”,“Hea Tsaon Tsong Chung”等;日文译为“Tochukaso”[1,56]。据芦笛[5]考证,冬虫夏草的藏文记载最早出自藏医学家宿喀年姆尼多吉(1439―1475年)的《千万舍利》,远早于汉文典籍记载[《青藜馀照》(1712―1722年),《四川通志》(1736年),《本草从新》(1757年),《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等]。

冬虫夏草于1723年由欧洲传教士带到法国。据芦笛[5]考证,1841年John Obadiah Westwood首次鉴定夏草冬虫中的真菌为珊瑚菌属的Clavaria Entomorhiza[78]。1843年Jonathan Pereira[9]鉴定夏草冬虫中的真菌属于Sphaeria球果菌属,并提及Edward Doubleday鉴定昆虫属于Agrotis地老虎属。同年,Miles Joseph Berkeley鉴定冬虫夏草的真菌部分为Sphaeria sinensis Berkeley;14年后更名为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5,1012]。1878年Pier Andrea Saccardo鉴定冬虫夏草菌为C sinensis;1883年修正为C sinensis (Berkeley) Saccardo[5,1314]。2007年Sung等[15]根据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大、小亚基等序列,变更真菌分类地位,将C sinensis更名为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 GH Sung et al[16];但这一更名仅涉及冬虫夏草菌,未涉及一直混用的天然冬虫夏草的拉丁名C sinensis。

冬虫夏草的发现和中文命名比冬虫夏草菌的鉴定早数百年。中药学家依据《中国药典》和中药分类学的基本理论指出,具有明确特指含义的一味中药,冬虫夏草及其别名,冬虫草、夏草冬虫、虫草等,和菌物分类学的虫草菌属是完全不同的2个概念。

1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拉丁名的混用和特指概念的混乱

11混用Cordyceps sinensis的历史考证芦笛[5]记述了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把冬虫夏草和真菌联系起来,着手对其进行物种鉴定”。而真菌学的发展也导致拉丁名不断更名[Clavaria entomorhiza―Sphaeria Sinensis Berkeley―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 Saccardo―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 GH Sung et al]。虽然西方学者“把冬虫夏草和真菌联系起来”的本意是对冬虫夏草中的真菌“进行物种鉴定”,但却在表述上忽略了天然冬虫夏草与所含的冬虫夏草菌的区别。诸如芦笛[5]的表述:①中国的夏草冬虫的学名……从之前的“Sphaeria sinensis”更为“Cordyceps sinensis”……注明夏草冬虫在中国是一种药物[11]。②George Massee[17]描述“Cordyceps sinensis”的形态特征。③Antwerp Edgar Pratt[18]记叙了四川和的药材出口……他还给虫草附上了学名“Sphaeria sinensis”,并解释其为一种根似毛虫的植物,具有滋补作用。④Curtis Gates Lloyd撰文《来自齐天锡的中国的夏草冬虫(Cordyceps sinensis)》[19]……附有一幅一束夏草冬虫的照片。⑤John Lindley[20]提到了用作药材的夏草冬虫……采用了Berkeley的定名“Sphaeria sinensis”,同时还附有夏草冬虫的两幅插图。芦笛[5]论文中的多处记述表明,早年的西方学者也用拉丁名“Sphaeria sinensis”或“Cordyceps sinensis”描述冬虫夏草中药材。

由此可见,冬虫夏草与冬虫夏草菌的拉丁名的混用始于早年西方学者的菌物学物种鉴定,迄今延续了170多年[1,45,16]。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和鉴定出一系列真菌[2125],形成多种冬虫夏草菌无性型的学说。但这一约定俗成的拉丁名混用导致科学逻辑的混乱。

12Ophiocordyceps sinensis(Cordyceps sinensis)用于描述冬虫夏草菌芦笛[5]考证早年西方学者定名的“Sphaeria sinensis”或“Cordyceps sinensis”特指冬虫夏草菌。现代学术论文多以C sinensis特指冬虫夏草菌,即冬虫夏草的真菌部分,不含寄主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固有化学成分和其他冬虫夏草内生相关菌及其代谢产物,也不包括这些化学成分所支持的药理功能。2007年Sung等[15]将冬虫夏草菌的分类地位从Cordyceps虫草属变更到Ophiocordyceps线形虫草属[26](亦称暗虫草属[16]),C sinensis因此更名为O sinensis。

13Ophiocordyceps sinensis(Cordyceps sinensis)也用于描述天然冬虫夏草西方学者也用“Sphaeria sinensis”或“Cordyceps sinensis”,以及2007年更名后的“Ophiocordyceps sinensis”描述中药冬虫夏草[5,11,1720]。这样的描述在现代学术论著中比比皆是[22,2729]。

14拉丁名Ophiocordyceps sinensis(Cordyceps sinensis)的混用造成混乱真菌分类学命名冬虫夏草菌为O sinensis(C sinensis)[15]。而《中国药典》和中药分类学定义冬虫夏草C sinensis是一味带有寄主的完整中药,是虫菌物种复合体,不等于冬虫夏草菌;并认为冬虫夏草及其别名(冬虫草、夏草冬虫、虫草、雅扎贡布等)都是专有名词,具有专属性。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未能区分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5],导致人们常以自己的理解撰写和解释论文。

如魏等[4]写道:“所谓冬虫夏草……是虫与菌,即生长在我国高寒山地特有的昆虫,蝙蝠蛾幼虫躯体上的一种子囊真菌”,描述了冬虫夏草为虫菌复合体,但又将其解释为一种真菌。该研究中包括2个冬虫夏草有性型(teleomorph)样本,注明产地,猜测是两支天然冬虫夏草样本。但该文多处称其为冬虫夏草菌,忽略了虫的部分,显然是试图定义天然冬虫夏草=有性型冬虫夏草菌,有别于《中国药典》的定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16,24,3033]。

论文中描述实验样本为“Ophiocordyceps sinensis”时难以判定样本到底是天然冬虫夏草,还是冬虫夏草菌。如2013年Wang C S(http://enemushroomnet/news/201308/27/308html)在世界药用真菌学大会答问时阐明,所研究的O sinensis是经单孢分离的无性型H sinensis Co18菌株[34],不是天然冬虫夏草,也不是Bushley和Li等[30,35]报道的、混有单核细胞/双核细胞/三核细胞、呈现异核现象(heterokaryosis)的多细胞有性型冬虫夏草菌(子囊孢子)。而学术会议上答问只面对少数受众,无法避免文献[34]的传播引起的误解。如张姝等[36]引用文献[34],写道“冬虫夏草菌的基因组已经完成测序”,这里的“冬虫夏草菌”是指无性型单核体H sinensis Co18菌株,有别于冬虫夏草有性子囊孢子多细胞、单核/多核结构的异核体[30,35]。综合分析H sinensis基因组序列和2项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3738],经单孢分离的单核体H sinensis[34]完全不同于野生型、多核多倍体的冬虫夏草菌L0106菌株[39],更不同于多菌多种突变基因型菌共存的天然冬虫夏草[33]。

这一约定俗成的拉丁名的混用始于19世纪西方学者鉴定冬虫夏草中的真菌时的模糊表述[1,5,1720],而这些鉴定和拉丁命名出现在中药冬虫夏草的发现和中文命名数百年之后。冬虫夏草的药理功能来源于其子座和僵虫体的全部化学成分,不仅仅来源于其中的冬虫夏草菌。虽有文章称冬虫夏草僵虫体为菌核Sclerotium或Sclerotia,但任艳等[26]认为:冬虫夏草僵虫体部位是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尸体、昆虫体壁组织碎片、及大量的菌丝体形成的坚硬的“假菌核复合体”。无论这一名词争议的结果如何,在科学上绝不能忽略蝙蝠蛾幼虫尸体是中药冬虫夏草的重要组成部分。蝙蝠蛾幼虫不仅是冬虫夏草菌和其他相关共生、伴生真菌的培养基,冬虫夏草僵虫体的体壁和内含的昆虫组织碎片固有的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均参与冬虫夏草的药理功能。冬虫夏草僵虫体和子座的化学成分存在巨大差异,其中除了形成子实体的一组冬虫夏草菌和共生/伴生真菌的全部化学成分以外,蝙蝠蛾幼虫尸体固有化学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与真菌之间相互作用所衍生的全部代谢产物,构成了僵虫体和子座独有的基因组学成分谱、转录组学成分谱、蛋白组学成分谱、代谢组学成分谱和化学成分指纹谱,支持中药冬虫夏草的全部药理功能谱[12,2226,2948]。

2对天然冬虫夏草拉丁名的更名建议

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拉丁名的混用已延续170多年,不符合拉丁名的命名原则[26,37,44,4954]。2012年Zhang等[49]建议冬虫夏草菌沿用拉丁名Ophiocordyceps sinensis(Cordyceps sinensis),而中药材冬虫夏草不设拉丁名,以Chinese cordyceps表示,也不用《中国药典》中使用的Cordyceps。由于所有中药材都必须有排他性的拉丁名,这一建议未获得中药学界的认可。这些作者在其后的文章[34]中并未使用Chinese cordyceps描述天然冬虫夏草;而在文献[54]中虽然使用Chinese cordyceps描述天然冬虫夏草,但文章结尾句又回归了拉丁名混用。

不同于Zhang等[49]的更名建议,任艳等[26]建议中药冬虫夏草更名为Ophiocordyceps & Hepialidae,兼顾物种复合体的寄主蝙蝠蛾幼虫尸体和寄生菌。然而天然冬虫夏草所含的多种真菌和多种突变基因型菌,其中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冬虫夏草菌?它或它们是否同属Ophiocordyceps线形虫草属(或称暗虫草属)[16,26]?目前大量文献和GenBank数据库使用O sinensis描述至少12种突变基因型菌,它们的DNA序列变异超出种内或种间的正常变异,达到分类学的科、属水平的变异[30,3738,5157]。因此学界只好搁置针对任艳等[26]更名建议的讨论。出于无奈,许多论文弃用拉丁名描述天然冬虫夏草,直接使用它的汉语拼音DongChongXiaCao或其缩写DCXC[44,50,58]。

天然冬虫夏草的拉丁名命名极具学术性,必须符合真菌寄生昆虫的物种复合体的命名原则[26],需要菌物、动物和中药分类学家就此达成共识。

3冬虫夏草菌O sinensis是单一真菌种,还是一组真菌的总称

张姝等[59]根据2011年世界菌物学会IMA《阿姆斯特丹宣言》“One Fungus=One Name”(简称1F1N)[6062]宣称:根据“一种真菌一个名称”的发展趋势,今后一种真菌将不再同时拥有有性型和无性型两个合法名称。由此,O sinensis不仅用描述天然冬虫夏草和有性型冬虫夏草菌,还替代中国被毛孢H sinensis描述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

实施1F1N有2个前提[6062]:①冬虫夏草菌O sinensis必须是单一真菌种;②中国被毛孢H sinensis是有性型冬虫夏草菌的唯一正确无性型。而冬虫夏草菌是单一真菌种还是一组真菌的总称成为学术争议的一个焦点。文献中存在3种学说[3738]。

31冬虫夏草菌O sinensis是单一真菌种[4,16,59]郭英兰等[16]写道“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该种的无性型为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文中还批评有些论文的提法“似有将冬虫夏草这个单一真菌种误解为3种不同真菌之嫌”。

32冬虫夏草菌是多种真菌的总称[2225,28,41,47,57,6365]Barseghyan等[65]确定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和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is同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anamorphs。学者们从冬虫夏草中反复多次分离、鉴定出涉及13个属的22种真菌[2122]。通用引物扩增子分子克隆研究从冬虫夏草中鉴定出更多真菌种,但从冬虫夏草子座和僵虫体中均未检出中国被毛孢序列,其中的优势菌是其他菌[2325]。

33冬虫夏草菌是多种突变基因型菌的总称[30,3738,41,5153,5557,6667]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天然冬虫夏草中陆续检出至少12种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O sinensis,其序列中存在大量、散在的转换点突变、颠换点突变、和/或插入/缺失点突变。生物芯片SNP质谱基因分型研究表明[3738,5152,67],随着研究的深入,还会检出更多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序列。

中国被毛孢全基因组序列ANOV00000000[34]中仅有1个片段KE659721与GC偏倚型冬虫夏草菌ITS序列(AB067721型)呈现99%同源性,而与2个AT偏倚型冬虫夏草菌ITS序列(AB067740和AB067744型)的相似度仅有86%~89%,证明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独立于中国被毛孢全基因组之外,是独立真菌序列[3738]。突变基因型序列的变异达到了分子分类学的科、属水平的变异[3738,5556]。随着天然冬虫夏草的成熟,这些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在子座和僵虫体中的生物量出现非同步的动态变化[3738,5153]。这些研究结果不支持O sinensis是单一真菌种的学说[4,16,36],也不支持这些突变基因型O sinensis序列是中国被毛孢基因组的伪基因的学说[30],但支持多种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属于独立真菌种的学说[3738,5153,5556,67]。

4《阿姆斯特丹宣言》1F1N在冬虫夏草研究中的实施

根据1F1N《阿姆斯特丹宣言》[6062]和31中第1种学说,张姝等[59]提议冬虫夏草菌的有性型和无性型都使用同一拉丁名O sinensis。随之,其他论文也弃用无性型学名中国被毛孢H sinensisi,代之以有性型学名O sinensis[30,34,54,59]。至此,O sinensis不仅用于描述冬虫夏草中药材和有性型冬虫夏草菌,也用于无性型中国被毛孢。拉丁名特指概念的混乱致使1F1N在冬虫夏草领域的实施困难重重。

例如文献[39]标题:“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Hirsutella sinensis isolated from Ophiocordyceps sinensis”,其中Hirsutella sinensis无法用Ophiocordyceps sinensis替代,以避免“O sinensis isolated from Osinensis”的科学逻辑混乱。

又如文献[65]确定中国被毛孢和中国弯颈霉同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the investigated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Hirsutella sinensis and Tolypocladium sinensis species, which were identified as the anamorphs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其中Hirsutella sinensis和Tolypocladium sinensis均无法用Ophiocordyceps sinensis替代,更不用说上述32节第2种学说涉及的多种无性型真菌[2125]。

“One Fungus=One Name”等式[6062]清楚表明,只有单一真菌种(one fungus)才可使用同一个名字(one name)。上文所列3种学说,至今尚无具有说服力的试验数据确证其中某一学说。天然冬虫夏草的菌物学研究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天然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孢的全基因组测序、冬虫夏草子囊孢子的基因分型研究、宏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和蛋白组学研究等一系列研究,均提示冬虫夏草菌O sinensis不是单一真菌种。因此在冬虫夏草研究中实施1F1N有待商榷。正确理解1F1N,启用IMA为实施1F1N所建立的争议解决机制[6062],直面学术争议,经多学科充分讨论后获取共识,是实施1F1N的前提。在严格按照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s获取确凿的试验数据,证明冬虫夏草菌确为单一真菌种One Fungus之前强行推行1F1N,客观上支持31第1种学说,而否定32,33另外2种学说。这一做法有悖于学术公平原则和《阿姆斯特丹宣言》的基本精神,必然加剧学术争议。

5结语

天然冬虫夏草、有性型和无性型冬虫夏草菌拉丁名的混用始于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鉴定冬虫夏草之时。这一混用形成约定俗成的共识,一直困扰着学界,并通过学界困扰着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制订和实施,也极大地影响着、甚至可能误导大众的消费心理。这一学术课题亟待菌物、动物和中药分类学家共同研究和解决,以避免对冬虫夏草科学认识的偏差。

[参考文献]

[1]徐锦堂. 中国药用真菌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 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33.

[3]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第2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4]魏鑫丽,印象初,郭英兰,等. 冬虫夏草及其相关类群的分子系统学分析[J]. 菌物学报,2006, 25(2):192.

[5]芦笛. 20世纪初以前西方学者对中国冬虫夏草的记载和研究[J]. 菌物研究,2014,12(4):233.

[6]Pegler D N, Yao Y J, Li Y. The Chinese ′Caterpilar Fungus′[J]. Mycologist, 1994, 8:3.

[7]Saunders W W. March 1st. W W Saunders, Esq, F L S, President, in the Chair[J]. J Proceedings Entomol Soc London,1841, 1841:22.

[8]Saunders W W. Proceedings of learned societies:entomological soeicty[J]. Annals Magazine Natural History, 1842, 8:217.

[9]Pereira J. Notice of a Chinese article of the materia medica, called "summerplantwinterworm" [J]. Pharmaceut J Transact, 1843, 2(9):591.

[10]Berkeley M J. On some Entomogenous Sphaeriae[J]. London J Bot, 1843, 2:205.

[11]Berkeley M J. On some Entomogenous Sphaeriae[J]. J Proceedings Linnean Soc London (Botany), 1857, 1:157.

[12]Kinjo N, Zang M. Morph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studies on Cordyceps sinensis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ern China[J]. Mycoscience, 2001, 42:567.

[13]Saccardo P A. Enumeratio pyrenomycetum hypocreaceorum hucusque congitorum systemate carpologico dispositorum[J]. Michelia, 1878, 1(3):277.

[14]Saccardo P A. Sylloge fungorum omnium hucusque cognitorum. Vol. 2[M]. Patavii:Sumptibus Auctoris, 1883:577.

[15]Sung G H, HywelJones N L, Sung J M, et al.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Cordyceps and the clavicipitaceous fungi[J]. Stud Mycol, 2007, 57(1):5.

[16]郭英兰,肖培根, 魏江春. 论冬虫夏草生物学与可持续利用[J]. 中国现代中药, 2010, 12(11):3.

[17]Massee G.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Cordyceps[J]. Ann Bot, 1895,9:1.

[18]Pratt A E. To the snows of Tibet through China[M]. London:Longmans, Green, and Co. , 1892.

[19]Lloyd C G. Cordyceps sinensis, from N. Gist Gee, China[J]. Mycological Notes, 1918 (54):766.

[20]Lindley J. The vegetable Kingdom[M]. London :Bradbury & Evans, 1846:39.

[21]梁宗琦. 虫草的无性型及其鉴定[J]. 西南农学报,1991,4(4):1.

[22]蒋毅,姚一建. 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J]. 菌物系统,2003,22(1):161.

[23]张永杰,孙炳达,张姝,等. 分离自冬虫夏草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研究[J]. 菌物学报,2010,29(4):518.

[24]Zhang Y J, Zhang S, Wang M, et al. High diversity of the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aturallyoccurring Ophiocordyceps sinensis[J]. PLoS ONE, 2010, 5(12):e15570.

[25]Xia F, Liu Y, Shen G L,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icrobiological communities in natural Ophiocordyceps sinensis[J]. Can J Microbiol, 2015, 61:104.

[26]任艳,万德光,卢先明,等. 冬虫夏草学名浅议[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9):2211.

[27]刘作易,梁宗琦,刘爱英. 冬虫夏草子囊孢子萌发及其无性型观察[J]. 贵州农业科学,2003,31(1):3.

[28]Chen J, Zhang W, Lu T, et al. Morpholog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cultivated Cordyceps sinensis fungus and its polysaccharide component possessing antioxidant property in H22 tumorbearing mice[J]. Life Sci, 2006, 78(23):2742.

[29]梁宗琦,韩燕峰,梁建东,等.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1):1692.

[30]Li Y, Jiao L, Yao Y J. Nonconcerted ITS evolution in fungi, as revealed from the important medicinal fungus Ophiocoordyceps sinensis[J]. Mol Phylogenet Evol, 2013, 68:373.

[31]Yang R H, Wang X L, Su J H, et al. Bacterial diversity in native habitats of the medicinal fungus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on Tibetan Plateau as determined using Illumina sequencing data[J]. FEMS Microbiol Lett, 2015, doi:10. 1093/femsle/fnu044.

[32]Yao Y J, Dong C Y. Current Research on Ophiocordyceps sinensis[C]. Nantong, China:procedding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 conference, 2009:629.

[33]Xiang L, Li Y, Zhu Y J, et al. T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fruiting body reveals putative genes involved in fruiting body development and cordycepin biosynthesis[J]. Genomics, 2014, 103:154.

[34]Hu X, Zhang Y J, Xiao G H, et al. Genome survey uncovers the secrets of sex and lifestyle in caterpillar fungus[J]. Chin Sci Bull, 2013, 58:2846.

[35]Bushley K E, Li Y, Wang W J, et al. Isolation of the MAT11 mating type idiomorph and evidence for selfing in the Chinese medicinal fungus Ophiocordyceps sinensis[J]. Fungal Biol, 2013, 117:599.

[36]张姝,张永杰. 冬虫夏草菌3个细胞白编码基因的分子进化[J].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8):1549.

[37]姚艺桑,谢伟东,朱佳石. 天然冬虫夏草多菌共存生物体的分子异质性和至少12种基因型冬虫夏草菌[C]. 金湖:2015年首届全国虫草会议暨冬虫夏草产业高峰论坛,2015:63.

[38]朱佳石,吴建勇. 冬虫夏草多菌共存生物体分子异质性的检验和讨论[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5,37(2):284.

[39]Liu Z Q, Lin S, Baker P J, et a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Hirsutella sinensis isolated from Ophiocordyceps sinensis[J]. BMC Genomics, 2015 16:106.

[40]刘彦威,刘娜,刘利强. 冬虫夏草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04, 25(3):51.

[41]杨金玲,肖薇,何惠霞,等. 蝙蝠蛾拟青霉与冬虫夏草关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J]. 药学学报,2008,43(4):421.

[42]武彦舒,周丹蕾,鄢丹,等. 天然虫草与虫草菌丝体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9):2212.

[43]Paterson R R M. Cordyceps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nother fungal therapeutic biofactory[J]. Phytochemistry, 2008, 69:469.

[44]Lo H C, Hsieh C, Lin F Y,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mysterious caterpillar fungus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in DongChongXiaCao and related bioactive ingredients[J]. J Tradit Compliment Med, 2013, 3(1):16.

[45]Li S P, Song Z H, Dong T T X, et al. Distinction of watersoluble constituents between natural and cultured Cordycep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 Phytomedicine, 2004, 11:684.

[46]Zhu J S, Halpern G M, Jones K. The scientific rediscovery of an ancien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Cordyceps sinensis. Parts Ⅰ&Ⅱ[J]. J Altern Compliment Med, 1998, 4(3/4):289.

[47]朱佳石,郭英兰,姚艺桑,等. 冬虫夏草成熟过程中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DNA共存和竞争增殖力及化学成分指纹谱的变化[J]. 菌物研究,2007, 5(4):214.

[48]Dong Y Z, Zhang L J, Wu Z M, et al. Altered proteomic polymorphism in the caterpillar body and stroma of natural Cordyceps sinensis during maturation[J]. PLoS ONE, 2014, 9(10):e109083.

[49]Zhang Y J, Li E W, Wang C S, et al.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the flagship fungus of China:terminology, life strategy and ecology[J]. Mycol:Intl J Fungal Biol, 2012, 3(1):2.

[50]Zhou X W, Li L J, Tian E W.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in China[J]. Crit Rev Biotechnol, 2014, 34(3):233.

[51]Zhu J S, Gao L, Li X H, et al. Maturational alterations of oppositely orientated rDNA and differential proliferations of CG:ATbiased genotypes of Cordyceps sinensis fungi and Paecilomyces hepiali in natural Cordyceps sinensis[J]. Am J Biomed Sci, 2010, 2(3):217.

[52]高凌,李晓红,赵建晴,等. 冬虫夏草的成熟伴随着冬虫夏草子座中多个基因突变型冬虫夏草菌表达的改变[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44(3):454.

[53]姚艺桑,周妍娇,高凌,等. 冬虫夏草菌及其突变基因型在冬虫夏草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动态变化[J]. 菌物研究, 2011,9(1):37.

[54]Zhang S, Zhang Y J, Liu X Z, et al. On the reliability of DNA sequences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in public data bases[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3, 40:365.

[55]Stensrud , Schumacher T, ShalchianTabrizi K, et al. Accelerated nrDNA evolution and profound AT bias in the medicinal fungus Cordyceps sinensis[J]. Mycol Res, 2007, 111:409.

[56]Xiao W, Yang J P, Zhu P, et al. Nonsupport of species complex hypothesis of Cordyceps sinensis by targeted rDNAITS sequence analysis[J]. Mycosystema, 2009, 28(6):724.

[57]朱佳石,赵家刚,高凌,等. 至少六个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在冬虫夏草子座中表达的动态变化[J]. 菌物研究,2012,10(2):100.

[58]Zhao K, Li Y, Zhang H. Role of dongchongxiacae (Cordyceps) in prevention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J]. J Tradit Chin Med, 2013, 33(3):283.

[59]张姝,张永杰, Shrestha B,等. 冬虫夏草菌和蛹虫草菌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J]. 菌物学报, 2013, 32(4):577.

[60]Hawksworth D L, Crous P W, Redhead S A, et al. The amsterdam declaration on fungal nomenclature[J]. IMA Fungus, 2011 2(1):105.

[61]Taylor J W. One fungus=one name:DNA and fungal nomenclature twenty years after PCR[J]. IMA Fungus, 2011, 2(2):113.

[62]IMA. One fungus=which name? [J]. IMA Fungus, 2012, 3(1):10.

[63]Jiang Y, Yao Y J. ITS sequence analysis and ascoma development of Pseudogymnoascus roseus[J]. Mycotaxon, 2005, 94:55.

[64]何苏琴,金秀琳,罗进仓,等. 冬虫夏草Geomyces pannorum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J]. 中国草地学报,2010,32(z1):70.

[65]Barseghyan G S, Holliday J C, Price T C, et al. Growth and cultural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ve mycelia of medicinal caterpillar fungus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G. H. Sung et al. (Ascomycetes) isolates from Tibetan Plateau (P. R. China)[J]. Intl J Med Mushrooms, 2011, 13(6):565.

[66]毛雄民,赵世明,曹莉,等. 不同产地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形态观察[J].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3):343.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卫生项目(指令计划和指导计划)旨在充分调动河北省医药卫生界优秀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我省人口与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资助人口安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及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安全与食品药品安全,健康产业及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等我省薄弱或急需发展的领域的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工作,促进医药卫生科技的不断进步。根据近年来本类项目申报、结题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体现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和规范该类项目的管理,提升研究水平,特制定本办法。一、立项条件1、项目申请人: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是河北省政府资助或批准的高水平研究项目。为了提升我省的整体研究水平,培养研究人才,加强对该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按合同顺利完成,特对项目申请人的学术身份做出适当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坚实的研究基础和必要的研究条件,研究组成员结构应合理。拟申报指令项目的,项目主持人一般应具备正高职称;拟申报指导项目的,项目主持人一般应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不满足以上条件的项目申请人,必须有两名正高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2、研究内容:根据人口与健康及社会发展领域中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特别是河北省在此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计划,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应先进、可行,研究成果应具备国内先进以上水平。以临床应用为主的研究项目,研究内容必须符合医学伦理规范和有关法律规定,样本数应当足够大(除少见及罕见病种外,病例数应不低于100例);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必须符合统计学要求。3、以前年度立项课题,尚未结题者,不允许申报新项目。立项课题无特殊情况,不能按合同要求完成的,项目承担单位申报项目将会受到限制。二、项目结题计划项目按合同要求完成研究工作后,以鉴定或验收形式结题。项目结题应首先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科技厅提出申请。以结题报告形式结题1、结题条件:具备下列条件可以结题报告形式进行结题:⑴已经按照计划任务书(合同书)完成各项研究内容。⑵具有可供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为预期成果的研究项目,应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著1篇以上;以实际应用为预期成果的研究项目应提供必要的应用、效益或推广证明,或提供专利证明。2、结题方法:项目完成人根据计划任务书研究内容、研究进度、项目完成情况、研究结果和主要创新点,所产生的成果等撰写项目结题报告。指令性计划项目应包括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人将结题报告及有关佐证材料(用户使用情况证明,论文、专著或专利证明等)上报有关归口管理部门审核,经省科技厅批准后可予结题。以鉴定(验收)形式结题1、鉴定(验收)条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请进行成果鉴定或验收:⑴完成任务合同书中的各项研究内容。⑵以学术论文为预期成果的研究应当在国内核心期刊学术杂志发表论著性文章3篇以上;或三大索引论文1篇以上;以实际应用为预期成果的研究项目应具有较为明显的先进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或已申请发明专利(或已经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2、鉴定(验收)资料:⑴鉴定(验收)大纲;⑵工作报告,指令性计划验收须包括资金使用情况;⑶技术报告,全面总结项目完成情况;⑷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⑸查新报告;⑹用户使用情况证明,一般应有两个以上不同的用户;⑺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⑻论文、专著或专利证明;3、鉴定(验收)专家:鉴定或验收可采取会议方式或函审方式。采用会议方式,专家为7-15人,采取函审方式,专家为5-9人。鉴定或验收专家应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专家组中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中的专家比例不应小于60%,鉴定或验收结论必须依据四分之三以上专家的意见形成。

中药鉴定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医药; 现代化; 国际化

Summary of develop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wenty years(1996―2015)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wenty years" committee

[Abstract] The modernization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20 years. A great deal of basic and innovative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basic theory of TCM, effective substance, efficacy evaluation, action mechanism, intracorporal metabolic process, safety evaluation,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s. As a result, a series of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have been generated and promot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CM, supported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CM and acceler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doi:10.4268/cjcmm20162201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科学的结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原创的科学思维。传承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路线,就是要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转化为原创成果,解决当前医学科学难题,并诠释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将中医药原创思维和丰富经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传统优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屠呦呦研究员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掘中医药宝库的成功范例。

20 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药产业已有一定产业规模。但是,支撑中药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薄弱,主要表现为:中药基础理论缺乏现代诠释,对临床和新药研发的指导价值发掘不够;中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等研究还不够深入;符合中药特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还很落后,不能满足需求;确保中药“安全、有效、可控”的质量评控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比较落后;中药创新研究技术平台不完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创新中药品种相对较少等。

历经20年的快速发展,中药现代化成就斐然,现代中药产业已具规模,经济社会贡献度不断增长,国际影响不断提升[1]。与此同时,支撑产业发展的中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医药科学研究水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据统计,2000年以来,中药相关研究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0项[2]。将近20年研究成果及影响梳理归纳,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中药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逐步得到现代化的诠释与发展

为了科学阐释中药基础理论的深刻内涵,中医药研究者开始寻求与化学、生物信息、数学、计算机等科学工作者进行跨学科合作,特别是借助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剂配伍理论、配伍禁忌、药性理论、毒性理论等中药核心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逐步得到诠释与创新发展。

1.1 中药性味理论研究 性味归经是中药的理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初步阐释了中药性味的本质及四性与五味的关系,包括中药同时具有性(气)与味;五味主要与中药的功效相关,四性主要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相联系;四性可通过中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的影响予以评价归属,并探索出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的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新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性味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学生物标记物的中药寒热性预测模型,用于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的归属评价[3]。

1.2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 在国家“973”计划3个项目支持下,丰富和发展了方剂配伍理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组分配伍理论”[4]。从现代医药学的角度揭示了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并依据“突出主效应,兼顾次效应,减少副效应”的原则,建立“效应配伍”策略,建立标准组分、组分配伍、组效关系、优化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体系,指导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和现代中药研发。构建了药性相关数据库及数字化中药组分库,并建立了基于组分配伍的组效、时效关系及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的组分中药研制技术平台。“组分配伍理论”不仅为诠释中药“七情和合”配伍理论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而且开辟了一个重要方向,为创新中药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中药产业升级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中药毒性理论研究 中药毒性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用现代语言进行阐述,解决对中药毒性认识的不足和误解。中药毒性具有特殊性,通过系统研究,证明中药毒性强度在“有毒组分/成分药材毒性饮片毒性复方毒性”传递链上并不是等效传递的,打破了国外学者关于“化学成分有毒就推演到其药材有毒,并进一步认定含有该药材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毒”的不科学逻辑推理,有助于纠正当前国际上对有毒中药的一些偏颇甚至错误认识[5]。此外,通过对何首乌、大黄等的毒性证候以及毒性药效的相关性研究,用科学数据证明了“有故无殒”的中药毒性证候密切相关的中药毒性理论[6]。

1.4 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研究 在集成散在于历代的文献资料和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化研究,系统揭示了反药配伍禁忌的内涵及主要表现形式;反药配伍的稀疏关系、潜害特点,宜忌转化关系及开放性特点;提出配伍禁忌的规避及趋利避害的原则方法等,构建了基于“十八反”的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框架,丰富和发展了中药配伍禁忌理论[7]。

1.5 中药炮制研究 通过对传统炮制理论、炮制技术、炮制工艺与饮片质量标准等研究,初步建立了传统中药炮制传承体系、炮制技术创新发展体系、中药饮片生产和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事业对中药炮制技术、人才及产品的需要,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2 符合中药特点的药效物质、药理评价、药代过程、作用机制、安全性及临床评价研究方法学体系已经形成

2.1 中药分析方法和技术进步 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是产生药理活性的基础。对中药复杂成分的认知,需要分析技术和方法的进步。通过20年的发展,多维气/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超导核磁共振等先进仪器设备和在线筛选、高通量/高内涵筛选、虚拟筛选、等效反馈筛选等活性筛选技术得到应用,成为解析中药的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组分)的重要手段。针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发现药效物质,研究人员创建了“谱效相关性筛选法”、“生物色谱法”、“成分敲入/敲出法”等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特别是针对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的整体研究难题,提出了“等效成分群”理论与方法,根据“从整体中解析部分,从部分回归整体”的研究理念,通过化学成分群定向敲除、活性反馈筛选、等效性评价等方法与技术,在中药复方全成分表征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比较“成分群”敲除前后原方整体药效的变化,反推“候选成分群”对整体药效的贡献度,经过多轮等效反馈筛选,从中药复方的众多成分中发现能基本达到原复方药效的等效成分组合[8]。目前该理论和方法在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中得到应用推广。

2.2 中药药效评价研究 现代检测手段的发展,使中药药效评价从整体动物病理形态、基本功能评价向细胞、分子水平的直观阐释发展,为从多层次、多环节、综合评价中药药效作用提供了支撑。整体与局部研究相结合、体外与体内相结合、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相结合成为中药药效研究的主要模式。近20年来,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病理环节、不同靶点,建立了系列动物模型,包括各种自发性疾病模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药物诱导或手术动物模型、模式生物模型等,也包括各种人源、哺乳动物来源细胞模型,较好地应用与中药药效作用评价[9]。一系列新技术得到发展应用,包括数据挖掘技术、基于作用靶点的筛选和评价技术、基于内源网络平衡评价技术、基于体液药理学研究方法评价技术(体液药理学,包括血液药理学、脑脊液药理学、组织液药理学等)等,成为中药药效研究的重要方法。

2.3 中药复杂成分体内过程研究 中药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规律一直是个难题,也是重大科学问题。针对中药多成分造成体内暴露和变化过程的复杂性,提出中药“药代标识物(PK Markers)”的概念,并创建了生物样品微量物质分析技术、中药体内代谢物富集和制备技术、“诊断离子桥联网络”、“相对暴露法”、“物质组代谢组关联网络”等中药复杂成分体内过程研究方法学体系[1011]。另一方面,针对一些“药效确切、机制不明”的中药,可通过分析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群的改变等代谢组学研究手段来考察其药物机制和作用效果[12]。中药体内过程研究技术的进步,使体内过程的“黑箱”初步被打开。

《中药现代化二十年》编写组:中药科技发展20年概述(1996―2015年)

2.4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我国科学家不仅阐明了部分中药的作用机制,更基于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及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观”思想,将系统生物学、“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等)、网络药理学等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的研究技术方法运用于中药作用机制的探索之中,取得了系列标准性成果[13]。例如,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分子机制[14],丰富了APL靶向治疗的理论,对于推动其他类型白血病和实体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5 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规范化研究 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1999年颁布《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即GLP》(试行)(2003年正式实施),其后在2007年SFDA颁布的新药技术审评补充条例中明确规定中药新药1~5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在获得GLP认证资格的研究中心进行,这表明目前中药新药的安全性评价逐渐与国际规范接轨。对一些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致毒机制、量毒关系、毒性分类、毒性预测等进行深入研究,搭建了关键技术平台,完善了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对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安全性、促进合理使用中药起到了推动作用[15]。

2.6 中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近20年来,根据中医药的临床特点,借鉴国际上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新药临床研究管理规范等经验,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技术体系不断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从中医临床评价研究的特点出发,建立了包括伦理审查、机构设置、研究中心和研究者管理远程数据获取、试验药品管理、数据核查和动态管理、数据分析等技术平台,形成了“现场与远程交互的三期四查”质控方法,即临床研究早期、中期、结题前三期;内审、二级监查、三级稽查与四级视察相结合,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的质量。建立了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催生了临床研究新范式的诞生,一种更加适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临床研究模式已经在应运而生,使临床试验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16]。

3 建成了中药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平台

3.1 中药制药技术发展 围绕着中药新药研发的各个关键环节,攻克了中药药效物质高效分离与鉴定技术、组分中药筛选与新药研发技术、中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真空带式干燥技术、高速滴丸技术、中药经皮给药技术、中药缓控释技术、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等一批制约中药新药研发与现代化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中药新品种研发和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培育了数十个年销售额过10亿的重大品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技术平台建设 随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现代中药研究平台。如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安全性研究、组分中药研究、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临床评价研究、中药新剂型研究、中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中药制药过程控制技术、现代中药数字化提取技术等。一些技术研究平台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研究平台标准化建设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对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支撑作用[1]。

4 构建了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

4.1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随着对中药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确保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均一”的质量评控体系已逐渐完善[17]:在安全性控制方面,对中药内源性有毒成分以及外源性有毒成分(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真菌毒素、二氧化硫残留等)建立了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在中药鉴定领域创建了基于ITS2的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为中药材物种鉴定提供了基因鉴定方法体系[18];在有效性评价方面,从控制“单一成分”、“指标成分”过渡到“多成分”、“有效成分”、等效/主效成分;在质量均一性方面,建立了针对整体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一致性评价技术来评价产品批次之间均一性与稳定性。特别是针对中药质量评价中存在的“指标成分选不准、含量范围定不准、药效关联性不强”的短板,创新性提出“等效成分群理论”以及“以等效成分群为标示成分”等更加符合中药复杂成分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19]。

4.2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质量标准大幅度提升 构建了包含来源或制备方法、性状、专属性鉴别、安全性相关检查、浸出物检测、含量测定等项目的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部分品种还建立了指纹图谱/特征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整体成分控制标准,使我国中药质量标准水平在很多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例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中药2 158种,其中药材和饮片618种、植物油脂和提取物47种、成方制剂1 493种。无论是收载的品种,显微鉴别和TLC鉴别项目,HPLC含测项目及对照品、对照药材的数量均为国际植物药标准之最。新版药典还采用DNA分子鉴定法、生物效应评价法、LCMS联用法、指纹/特征图谱技术、一测多评法、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等新方法与新技术来解决行业难点问题,使得一大批中药标准已超越国际同类水平[20]。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中药标准的国际合作,我国学者也积极参加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丹参等9种药材27个标准已收入《美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有望实现“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目标[21]。

5 中药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5.1 高水平论文显著增长 随着中药基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学者发表的中医药SCI论文从20年前不到100篇增加到每年超过3 000篇,增长了30余倍,占国际论文的比例约从5%增加到35%,增长了7倍,主导世界中医药研究。不仅SCI论文数量有了显著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上。例如麻杏石甘汤加减银翘散的标准汤剂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结果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22],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发表[23],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发表[24]等。还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在JA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Lancet等期刊上发表,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不仅带动中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

5.2 中成药海外注册研究进展 随着中药国际化的推进,一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中药产品以药品身份开展国际注册研究。如复方丹参滴丸(胶囊)(T89)将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观察,血脂康胶囊、扶正化瘀片、康莱特注射剂、桂枝茯苓胶囊也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还有一批中成药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国家注册销售。地奥心血康、丹参胶囊在荷兰通过传统药物注册获准上市,成为欧盟成员国以外获得市场准入的植物药先行者。

6 结论

近几十年医学发展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许多与中医药理念相一致。可见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其防病治病理念符合先进医学的发展方向,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中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24]。持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是应对当今社会慢性病、复杂性疾病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在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中药现代化实施20年进程中,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承担起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任,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取得了一批突出成就。但是,中医药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现代化、国际化战略还需要持续推进。下一阶段,中药科学研究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坚持创新驱动,在继承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保持中医药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催生新的科学发现和新的技术突破,彰显出中医药原创思维的现代科学价值。下一阶段,要坚持多学科结合、产学研结合,更加注重学科主导性发展和全球引领性发展。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行更前瞻的思考和全球范围的布局谋划,以世界领先、国际一流为目标定位,主动发起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导国际中医药相关标准制定,大力开拓中医药领域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构建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网络,为引领未来新医药学的形成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伯礼,张俊华.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2015, 40(17):3331.

[2]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资办公室.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EB/OL]. [20161030]. http://www. nosta. gov. cn/web/index. aspx.

[3] 匡海学, 程伟. 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中药性昧理论新假说与研究方法的探索[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 11(6):768.

[4] 张伯礼,王永炎.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 [J]. 中国天然药物, 2005, 3(5):175.

[5] 赵军宁, 杨明, 陈易新, 等. 中药毒性理论在我国的形成与创新发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0, 35(7):922.

[6] Wang J B, Zhao H P, Zhao Y L, et al. Hepatotoxicity or hepatoprote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the paradoxical effect of the Chinese herb Rheum palmatum L. in treating rat liver injury [J]. PLoS ONE, 2011, 6(9):e24498.

[7] 段金廒, 张伯礼,范欣生,等. 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 14(3):1537.

[8] Liu P, Yang H, Fang L, et al. Bioactive equivalence of combinatorial components identified in screening of an herbal medicine [J]. Pharm Res, 2014, 31:1788.

[9] 刘建勋, 任钧国. 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复方功效的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17(7):1372.

[10] 郝海平, 郑超, 王广基. 多组分、多靶点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 药学学报, 2009,44 (3):270.

[11] Yu K, Chen F, Li C. Absorption, disposition,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saponin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herbs: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more? [J]. Curr Drug Metab, 2012, 13(5):577.

[12] 王喜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J]. 中国中药杂志,2015, 40(1):13.

[13] 张伯礼. 系统生物学将推动中药复杂体系的深入研究[J]. 中国天然药物, 2009, 7(4):241.

[14] Zhang X W, Yan X J, Zhou Z R, et al. Arsenic trioxide controls the fate of the PMLRARα oncoprotein by directly binding PML[J]. Science, 2010, 328:240.

[15] 高月,马增春,张伯礼.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安全性关注及再评价意义[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1):1.

[16] 刘保延. 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范式 [J]. 中医杂志, 2013, 54(6):451.

[17] 钱忠直.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准――解读2010年版《中国药典》[J]. 中国中药杂志,2010, 35(16):2048.

[18] Chen S L, Pang X H, Song J Y,et al . A renaissance in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from morphology to DNA[J]. Biotechnol Adv, 2014,32(7):1237.

[19] 杨华,齐炼文,李会军,等. 以“等效成分群”为标示量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3):510.

[20] 石上梅. 逐步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解读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 50(20):1752.

[21] 吴婉莹,果德安. 中药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3):496.

[22] Wang C, Cao B, Liu Q Q, et al. Oseltamivir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herapy maxingshiganyinqiaosan in the treatment of H1N1 influenza:a randomized trial[J]. Ann Intern Med, 2011, 155(4):217.

[23] Li X, Zhang J, Huang J, et 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Qili Qiangxin capsul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 2013, 62(12):1065.

[24] Wang L, Zhou G B, Liu P, et al. Dissection of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romyelocytic leukemia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 105(12):4826.

上一篇:医院科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化工类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