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20:58:35

中学政治论文

中学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然而,实现这一目的。在目前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其中“导向困扰”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高考导向。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将政治课变成了实质上的理论(知识)教育课,导致学生为分数而学政治,忽视了思想教育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成人们之共识,现在试点推行的“3+2”考试制度,迈出了第一 步,但在现阶段,“考”字当头,文理科学生难免为各自的“五科”疲于备战,文科生对政治钉“突击战”。为考而“背条条、用条条”,虽然兼顾了能力,却使得学生的实际思想远离甚至背禽“答题思想”;理科高考不考政治,政治课失去了捞分的诱惑力,“会考政治一门不过关,也能参加高考”的思想,使政治课形同虚设,这已不同程度地波及到其它年级。

第二,社会负面导向。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同时,狭隘的经济利益原则被重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乘机而入。这一方面使不少人看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思想教育,一方面激化、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腐败现象和崇洋思想,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知识水平、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欠缺,对此极易产生负效应,如用怀疑甚至否定的眼光看待社会,只想求“实”,不愿务“虚”,厌恶思想教育。总之,在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下,思想政治课在实质上面临失去受体的危险。

第三,衡量标准导向。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了对各级中学工作考核评价的主要标准----考试成绩标准,与其相对应形成了诸多奖惩办法。在这一“钢性标准”的驱使下,各校纷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工作重点,放松甚至忽视了思想教育。这也正是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强调要加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重视政治课教学.而不少学校却“重”而不“现”、“落”而“不实”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思想政治课目前仍被笼罩在“应试”的氛围中,并深受其害,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渡阶段,如何解决这些“导向困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理应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具有特殊教育功能,有关其改革应同我国的国情相适应。在我国经济,文化不发达,“跳农门”、狭义的成才观念(即考学)等传统思想极有影响力的条件下,在思想政治课这一敏感的课程上“试点”,应充分完善考核办法,加强(最少是不降低)思想政治课在综合考核学生中的份量。其次,应加强“社会大教育”,使学校思想教育与社会全面教育都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出了校门就可能掉进“染缸”的隐患,同时应确实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正视社会现实。再次,应改革衡量标准,各级领导应充分重视,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对有关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应切实际。

中学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特点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这门课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其他教学原则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因此,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从整体来看,应该分为以下两大步骤:

第一步:是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课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来表达的,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政治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没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就谈不上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又大多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适当的举例是我们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也是比较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第五课中讲以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要理解这个原理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学中不妨采用脚与鞋的关系加以例证,在生活中他们清楚地知道,有多大的脚就要穿多大的鞋,鞋的大小应随着脚的生长而加以更换,否则,鞋太大或太小,不仅穿着不舒服,而且是既站不稳也跑不快。这个例子通俗易懂,使得学生很快地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

第二步,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和最后的归宿。如: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二课中讲到:物质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98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洪水泛滥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相互联系的,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的综合冶理,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按客观规律办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我们在洪水退却后的深刻反思的结论,也是我国在今后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必须落到实处的问题。

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举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举例还是一项教学艺术,为了更好地发挥举例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所谓真实,就是说事例材料本身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必须是确有其人,确有此事。只有真实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所以,举例一定要真实无误,决不可胡编乱造、道听途说或者是经不起推敲,否则就有背于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接近性

所谓接近性有二层含义:一是指空间上的接近,要求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近一些,离他们的心理近一些,最好是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例,这样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指时间上的接近性,就是说所举例一定要新鲜,过于陈旧的材料学生是不感兴趣的,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且含有一定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贴近时代的材料,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精典性

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知识内容可以用多个材料、事例加以例证、说明,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怎么办|我们只能精心选材,力求少而精,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以起以画龙点睛之功效,因为典型的事例能集中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它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学生确切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到举例少而精,决不能抓住一些相关事例一古脑儿搬到课堂,将政治课变成了故事会,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至。

四、结合性

举例是为理论服务的。因此,所谓结合性就是说要着重分析事例,将所举事例与所要说明的理论知识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不能是为了举例而举例。教师对其所举事例必须讲清讲透,尤其是在材料介绍完之后要加以归纳、总结、评说,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明白教师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又是怎样说明相关知识的,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种单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把重点放在事例材料的叙述过程上的做法是非常要不得的,因为那样做只有表面上的热闹,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时也兴趣盎然,但缺乏必要的分析、结合,学生记住的只是事例本身,不能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既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对此也会失去兴趣,最终影响他们对政治课的学习。

中学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进行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

思想上我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和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集体活动,经常读书阅报,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最新教育教学动态,加强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了热爱本职工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不断强化我作为教师的德育主体示范教育的角色意识。因为我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如;我每天都是提前上班,从不迟到,与同志和睦相处,尊敬领导,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学生生病了不光带他看病还帮学生垫付医药费,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决不敷衍了事等。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感染着学生,自觉树立高尚的道德观。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着德育观。

首先、利用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面伟大的旗帜,爱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如;在讲述初二政治“公民有依法维护国家的统一的义务”时,给学生讲述在“中美撞机事件中牺牲的我优秀飞行员王伟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感悟了王伟的拳拳爱国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了培养爱国情操的教学目的。

其次、要求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加之受各个方面的不良影响,往往缺乏远大的志向,为此,在教学中我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如;在讲述初三政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中国历史知识,并把新旧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使学生深深地体味到国家的发展与每个人都有密切的联系,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发奋学习。

再次、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优秀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我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外来不良思潮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已经被青少年所淡忘了。作为政治教师我有义务也有责任,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让青少年继承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如;在讲述初二政治“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内容时,我用“冠生园月饼事件”和“同仁堂的百年金字招牌不倒”进行对比,突出了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现在社会中的诚信缺失已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大问题,诚信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树立诚信意识非常必要。

第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方式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偏差。如,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实用主义严重,在学习心理存在某些障碍,校园存在着欺凌弱小,打架,抄作业,考试作弊,不尊敬父母,上网吧,吸烟,离家出走,公共场所不讲文明,哥们义气,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参与吸毒、和敲诈,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导致青少年的行为出现严重偏差。在针对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光靠惩罚和训斥是达不到效果的,反而会招致其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为此我通过社会调查、辩论赛、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抓住时机,创设融洽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经验表明,高尚的感情、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经验同样适用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既要向未成年人讲道理,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既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又要让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深化知、升华知、巩固知、发展知。如;在学习初二政治“依法保护我们的环境”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校园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分析成因时往往又和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在调查报告中,不少同学都提到了改变随手丢等不良行为习惯保护我们的环境。又如;在学习初二政治“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针对学生中存在厌学思想、不良学习习惯,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受教育是个人的私事,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的观点对吗?在其嘴八舌的热烈讨论中,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纷纷表示改正不良学习习惯,为国家,为民族、为个人都应端正学习态度,扭转厌学思想。

第四、创新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利用漫画、小品表演、音乐、诗歌、讲故事、重大事实新闻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能力,培养高尚道德品质。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使其有深刻的体验,以达到情理交融,因为,有些观念必须借助情境教学,产生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如;在初一思想政治讲述第五课“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尊自信”中,把握“要有正确的方向”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精神时,我适时讲述了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第一次把我国自己的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振奋了人心、弘扬了民族精神这一重大事件,从中引导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第五、利用多种渠道,延伸课堂,加强德育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效用,我除利用课堂教学深抓德育工作不放松以外,还利用辅导、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以次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如;我安排学生课下搜集时事资料,让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大事,从小树立“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我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进行学科德育观的研究工作,以理论指导实践,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德育专题研究,我撰写的德育论文《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获市德育论文三等奖。*年我参加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中学政治优质课大赛获三等奖,20*年参加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政治优质课竞赛获贰等奖;我所教的政治课在中考中取得教理想的成绩;我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年参加市教委教研室组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文评选中获贰等奖,20*年参加省中学思想政治论文评选,我撰写论文《新时期关于思想政治课教法的探索》获市叁等奖,20*年我撰写的论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学》在淮北市第一届教育论文评选中获叁等奖。

中学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 浅谈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试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谈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谈中学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小议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现代化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使教学生活化。所以,初中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生活化展开,这不仅是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在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成的规律。因此,老师要把握政治教学和生活化教学原则,切实注意将课程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精心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模式,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更好地学习政治。 关键词:初中政治 生活化教学 教学情境 策略

一、搜集生活热点,设置课堂情境。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发达,今非昔比。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学习政治,更加方便让学生掌握现代多元化信息。

初中生要求了解更多教材以外的信息,从国家大事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而这些信息也确实成为学生学习政治的最好途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掌握和了解政治知识。对于学生无法解释和了解的政治内容,这也要求老师在日常生活里和教学中多多关注新闻材料,并将这些作为学生教学的素材,辅助政治教学。例如:在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课时,就可以列举2015年3月1日大学生孟瑞鹏见义勇为,救落水儿童遇难的事迹,以这个实例教导学生不放弃生的希望既指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也是不要放弃别人生的希望。英雄孟瑞祥为救溺水儿童的生命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就是不放弃他人生命的最好体现。借此来增长学生政治素养,了解珍爱生命的真正意义,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此外,在政治课堂教学上,老师还应该将一些国家大事、时事要闻等热点素材当做讲学的内容,和所讲政治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不但对政治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而且还对其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在课堂上设计生活中的材料和事件,除了具有教学目的之外,还是为了对学生有正确的思想教育,对学生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且生活实例引用到政治课堂中,也是现代教学一种新方法,是一种新载体,更能引起学生的广泛热情关注,并密切联系关注,这才是政治课堂教学的目的。如果不对学生加以生活化的政治教育,那么学生只有一套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没有现实生活依据,恐怕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发生偏执,陷入复杂的困境中。

二、政治教学活动生活化。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不是课堂的主体,不应该占据课堂主要时间和活动,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政治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让学生也参与进来,组织、领导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真正亲身经历这些政治生活。

在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学不仅仅是三尺讲台,而且可以是室外广阔的天地。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家庭,走向校园,走向社会。有位学者曾经说过:“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走向社会,而不是局限于课堂教室中。这样的教育并非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学生们也应该大胆走向校园,迈向社会,真正的体验一下政治生活化的感觉。同时老师也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政治生活条件。例如在每学期评选班干部或者优秀学生的时候,老师就让大家投票选举,进行匿名投票,让学生体验下民主选举,知道自己还有一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社会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出去做一个简单的政治生活调查,。例如,去采访经常去饭店吃饭的人们,向他们询问,吃完饭是否向店主索要正规发票。如果他们不经常索要,应该告诉他们其中的缘由。一般不开发票,饭店就会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不向国家缴纳应有的税务,而吃饭的人索要发票不仅仅是一种监督,而且也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么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的政治生活,而且让他们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和感悟。

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老师必须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用心去体会。唯有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才能更加彻底的体验到政治生活。才会做到明是非,辨曲折。

三、选材要适度,应用要科学。

为了让初中生能够切实体验到政治生活化,首先就该为学生选取合适的材料,并且科学的加以应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他们所体验到的却是复杂翻样的。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他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同,并且理解各有差异。他们往往看不到事情的真实面目,而被事物表明的假象所欺骗。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老师在选材的时候,应该选取大多数同学都能看得懂的政治材料,这样在教学中学生不会有差偏,教学进度也都可以保持一致。

仅仅拥有丰富易懂的材料还是不够的。老师还要懂得正确的、科学的应用。在选取的材料中,老师要进行恰当应用,选取的材料要尽可能精炼。简洁,不要拖泥带水,不然政治课堂教学就会失去严谨性。同时,材料要保持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样才会更具有让政治说服力。如果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政治教学素材,更能加强学生的亲切感,对学生更有教育意义,政治生活化影响也较大。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小主人,加强沟通

初中生政治生活化需要彼此多进行交流沟通才能贯彻实行。学生在密切交流后才能知道自己所存在问题,找出毛病所在。

在现代教育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吸收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做课堂的领导者、主宰人。现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提升学生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政治教学过程也不是仅仅传授知识和讲学,而是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主人,掌握主动求知的权利,促进学生成为知识、课堂领导者。此外,学生彼此间的经常交流和沟通,便于学生相互了解,解决自身存在问题,激发思维,提高政治生活化学习效率。

结束语:初中政治是一门简单而深刻的学科,它所包含的教学意义极为丰富。更重要的是它是学生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前沿,是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地。初中政治生活化可以使政治课堂教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很好地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政治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联系起来,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加使学生对政治生活有了彻底的了解。讲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既充满了乐趣,又获得了知识。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将在教育领域引起一番风潮,同时还应该注意如何做好课堂学习和生活的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如何构建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J] 《速读(中旬)》, 2014(5).

中学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课红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课中影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红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强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各种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更好更快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每一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新一轮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course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etter and faster to achieve the aim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each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acher must face a very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task. Without course resources of broad support, No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t. Therefore, the new reform of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curriculum must fully develop and use a variety of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curriculum resources,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Key words:The new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已经为不少老师所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结构比较单一,开发主体、内容、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研究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帮助思想政治教师改变传统的课程理念,强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从而更好的践行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将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因此,新一轮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二)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特点的需要

思想政治课有多方面的学科特点,这些特点的体现需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这要求课程资源必须富有时代感,能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这需要收集大量先进人物积极进取的事例来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就需要大量的思想政治资源作支撑。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迫切需要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需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丰富课程资源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应试教育,进行封闭式的教学,过分注重考试成绩,教师、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还应该成为师生丰富和发展课程资源的平台。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不仅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更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力军。[2]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能深入了解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开阔视野,丰富学科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更能够凸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陶冶情操,满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学生服务的。新课程本着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3]课程资源开发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科学人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的人格有重要的塑造功能。由此可见,具备全新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念和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目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

只有具有课程开发意识,才会努力去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全国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多是国家规定好的,不需要开发,很难养成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少部分教师对课程资源有强烈的需求,但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能力。教师在职前职后培训中对课程资源重视不够。[4]这样就造成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不能及时进入实际的中学教学中,不仅浪费了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而且导致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单一,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单一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被当做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学会的,这样导致学生主动性的丧失。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必须对其有全面的认识,要全方位把握和利用它们。比如,从课程的制约因素分,可分为原生性课程资源、内生性课程资源、外生性课程资源。第一类资源运用较多,第二和第三类运用较少。按存在形式分,可分为有形资源(显性资源)和无形资源(隐性资源)。一般教师对有形资源理解运用较多,对无形资源开发利用较少。[5]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又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教师容易开发和利用的是校内资源,对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和拓展不够。

(三)对教材的开发利用缺乏创新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增添删减,调整顺序,因为教材是统一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满足不同学校。[6]但是,很多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不懂得灵活处理教材,仅仅局限于教材,没有很好的从多种课程资源中进行比较,权衡,选择恰当的课程资源教学,使学生更好理解学习。

三、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

1.致力于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网络是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交流共享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强大的交互性以及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课程信息资源,下载相关资料,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思想政治这门课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关注社会新闻,把学生生活中,大自然中、社会中、网络信息中相关资源及时补充进来。[7]网络信息的特点可以扩展学生视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教科书上只有文字和图片.都是一些静态的东西。而利用网络.就能调动学生信息的积极性,把被动的听讲转化成主动的探索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网络上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把自己的既有成果上传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

2.依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的特色也是学校的资源优势。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地理位置,也有着不同内部特色,有着不同的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要依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好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势能够促进深化学校办学特色。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校的自身特色出发,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让学生关注学校。[8]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文字图片,影像,校友的讲述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学校的辉煌历史,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气氛。学科教材提供的是学科知识,具有普遍性。而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要以学生为本,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资源。[9]就赣州而言,其悠久的革命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感人的英雄事迹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能促使教学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开发和利用文字与音像资源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这种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主动学习,获取新知识;主张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处理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10]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文字和音资源,选取典型的、富有时代感,通俗易懂的,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学生的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甚至有一些偏见,但经过教师案例的运用,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典型案例,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诗词歌赋等课程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11]

4.从教师自身挖掘课程资源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给学生切实的帮助。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师资条件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一个基础要素。要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了解教师具备的素质,专长,开发课程资源时才能游刃有余。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首先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发展教师专长,及时改变观念,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师具备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成为资源开发的理想的对象。综上所述,努力发掘教师身上的资源对思想政治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5.努力挖掘学生资源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为他们服务的。在他们身上也具有很多可供利用的资源,比如说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兴趣、好奇心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象。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素质现状,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贴近学生的学生生活。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2]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要坚持以生为本,力图从情感上打动学生,这样更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6.从社会的需要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然而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师和学校的责任,更是这个社会的责任。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必须重视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13]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发社会资源,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围绕着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发展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2]祁佳:《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第12期。

[3]罗宗耀:《浅谈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03年第4期。

[4]李建军:《试论高中政治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第12期。

[5]梁洁钰:《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注脚:

1.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2.祁佳:《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第12期。

3.罗宗耀:《浅谈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03年第4期。

4.梁洁钰:《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5.倪春花:《浅谈如何搞好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第01期。

6.赵启芳:《浅谈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06期。

7.吕秀惠:《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6年第11期。

8.庄汝刚:《中学政治新课程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教师版)2002年第2期。

9.王永建:《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10.陈淑纯:《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5期。

11.粱佩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12.吴勇:《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探索》2007年第01期。

上一篇:诚信政治论文范文 下一篇:政治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