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范文

时间:2023-03-12 08:19:11

中学政治

中学政治范文第1篇

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具有多方面内涵,其中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而参加集体活动时也总是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搞不团结,显示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诸如此类,就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我认为,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养成符合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总括起来讲,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政治课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象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首先,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还真这么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一些同学还成了小哲学迷,立志将来要当个哲学家。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第三,在教学中我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我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

比如有的同学因学习成绩较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思想。我就反复为其讲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鼓励他们从点滴做起,最终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第四,在教学中,我从不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了事,而是把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我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按照共产主义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进一步我还要求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并学会用这个武器去纠正不良社会风气。

在我坚持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几年来,所带班级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显着提高。显示了改革所带来的良好效益。

中学政治范文第2篇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CN:61-1030/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周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全国中文优秀期刊、全国中等教育类编校质量优秀期刊、全国首批编辑出版规范化合格期刊,是国内同等刊物中影响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旗帜性刊物。

中学政治范文第3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上好政治课,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是广大中学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政治教师只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多的付出,不懈地探索,涌跃的创新,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一、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上课也是这样。一节课的开始是学习兴趣的零度状态,一个好的导入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营造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好的导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可以在无声中把学生带入一个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来,以提高教学效果。人们常说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就是这个道理。导入的方法是很多的,比如诗歌朗诵、音乐欣赏、观看时政热点等,这些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的导入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但切忌为了兴趣而兴趣,在兴趣的同时还应该完成导入课堂的目的。

二、运用事例进行教学

教育教学的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现代化手段,都必须结合大量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事例来说明道理。因为,说理是政治课的第一要素,是政治课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讲,政治课就是说理课。运用事例说理,就成为政治课教师经常运用的重要教学手段。但是,在教学中对事例的使用要注意大事例小事例结合使用。大事例会开拓学生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辩证地对待人生的是非、得失和荣辱。小事例会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求知的道理。大与小应当结合使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三、运用多种文化的杂糅嫁接进行教学

使用多种文化手段杂糅嫁接的中心目的是解决学生对某个政治理论内容的理解接受这个核心服务,不同学科知识的嫁接,是为了让政治理论通俗化。比如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中学语文课中就有很多,把它们嫁接过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哲学道理。如在讲量变与质变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引用了老子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一提到这些语文中的名篇名句,学生就活跃起来。学生从这些语句就会归纳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四、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这些情境主要有:形象情境、音乐情境、故事情境等等。例如,教师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个知识点时,可先播放MTV《爱我中华》,学生听到歌曲,心灵得到了触动。然后,教师根据歌词可提出以下问题:“这首歌曲说明了什么道理?”由于学生对这首歌很熟,就会议论纷纷,踊跃发言,这就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形象情境,渲染了课堂气氛,开拓了学生视野,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唤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促进了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

五、提倡科学的合作互动学习

大力提倡先进的合作学习方法,就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性为核心,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凝聚合力,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大家有机地、愉快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发展弘扬个性,兼顾个体,共同奋进的作风。创造构建一个热烈沸腾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纳入其中,让他们体味当“主角”的滋味,身临其境,切身得到感染,受到震撼与教育,实现了思想性和教育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最大化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成绩,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共处共事能力,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完善完美学生个性,培育团结互助进取品质,使得思想进步与学习实效双丰收。

六、在政治课堂上投入情感

不少政治教师在上课时就教学内容的完成和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来说无可挑剔,但课堂气氛好似一潭死水。生性活泼、想像满怀、情感丰富的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专制中,被教师牵着鼻子痛苦地在知识的沙漠里跋涉。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教师的“一言堂”“传声筒”“搬运工”的教法有关,另一方面却是教师缺乏人情味所致。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政治课教学要实现其教学目的和任务,要使学生获得真理、完善道德,就不能忽视情感因素。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教学理想效果的重要手段。

中学政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作业改革;实践探索

由于作业安排系统在新课改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教师与社会关注,那么如何将作业目标和形式以及内容等书本知识融入实践教学当中,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度出现了教师上课赶进度,而学生则下课赶作业,所布置的学生作业没有体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使部分学生因种种原因未及时完成作业,被教师批评后对完成作业产生抵触情绪。本文就如何根据学生各自优点来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并利用作业来引导和整合学生知识结构和解题能力,并在指导中注重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引导等方式,以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好感。

一、布置作业体现学生间差异

每个学生由于爱好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使他们完成所布置的政治作业也出现难易方面的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班上各个学生的思维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区别对待。同理,在布置学生作业时,也可根据学生各自接受能力来布置。若不适宜统一安排作业的情况,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化需求来适当给予调整,这种弹性布置作业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爱好有选择地安排作业。这样既使部分跟不上的学生不感觉到学习的压力,也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开拓其他兴趣的领域。

二、巧设计中学政治作业

由于传统作业多为书面作业,学生做作业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学生所作的习题联系生活实际的部分较少,并没有将作业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能力联系起来。从教师角度上而言,主要是考虑学生通过题海战能够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好分数。在当前的教改过程中,要求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能够将实际联系起来,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融入现实生活实践中,使知识的利用率达到优化,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在巧设计作业过程中,教师可综合分析学生个体化发展趋势,并通过设计作业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这样教师可灵活安排作业,并在课程标准要求下结合自身观点,将情感融入讲解作业的过程当中。其次,注意作业的拓展性,不仅要保证作业的训练功能,还要注意作业应能够完整且全面表达训练的目的。同时,注意突出训练的思考功能和创新意识,将做作业演变为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通过学习政治,还能切实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以往教师布置作业时,通常是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作业,还没有建立让学生合作完成作业的观念。虽然这种完成作业的方法能够达到一定的训练目的,但并不利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长期独立完成作业,不利于其通过与人合作、沟通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进而通过与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等。若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培养与人合作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注重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当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得到挖掘和培养后,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例如,教师布置作业时,可考虑给整个小组布置作业,通过对某种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来探索与所学中学政治知识点相关的概念。学生在一起通过交流各自想法,并各自分担部分材料的收集,可以促进其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力以及探索知识的兴趣,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学生请家人帮助其完成作业等,来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互动,这样学生在完成小组作业时,得到了来自同学和家长等的支持和帮助,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四、提高批改作业的针对性

提高批改作业的针对性是指,改变以往的批改作业方式,避免以对错来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由于中学政治的一些问题较为抽象,例如问答题,不一定有统一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仔细看看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学生的不足,也能让学生掌握如何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

综上所述,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进程中,作业改革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把政治知识学习融入生活当中,以此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并且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学政治知识点的同时,能够促进其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施孝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作业的设计[J].林区教学,2014(03):74-75.

[2]王芳.优化中学思想政治作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J].新课程:中旬,2014(03):80-82.

[3]邵志东.中学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14(29):115.

中学政治范文第5篇

一、教材。广大政治教师对教材的要求有三:①结合形势的内容较多是政治教材的特点,但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应相对稳定。配合形势教育的内容可临时编写讲义。②内容要精炼。目的政治课本越编越厚,不利于减轻学生负担。③要确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真正做到“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培养和训练,有些基本观点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现在干巴巴地几条理论的编写方法要改正,应写入一些实例,并做到材料有力地说明观点。

二、考试。中学政治课是“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主渠道,它但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使命。因而政治课只学不考是不恰当的,但目前中考、高考有些题目偏难、偏深,超出了十几岁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论水平,如市场经济的某些理论、金融市场的某些知识,有些政治教师都不一定清楚,其次,“标准答案,’不标准,随意性太大,有时定的太死,近乎吹毛求疵,有时学生考的普遍不理想,达不到预定及格率,又降低标准!

三、队伍。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师队伍亟需培训。’师范学校政教系招生很难,流失也多。牋某师范大学政教系的18名男性毕业生中竟有12名离开了教学岗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小学望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及其共青团、少先认干部的作用。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并采取实际措施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但实际情况与这条规定大相径庭。

政冶教师们建议:

第一,有关部门尽快组织由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及中学政治教师参加的教材编写小组,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出能够相对稳定的教材;编写出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师改革教法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参考书。

第二,考试内容既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也要考虑全国或本地区政治课教气学的实际,逐步提高,切忌过高过急。

中学政治范文第6篇

那么,遇到不好讲的课该如何讲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结合课的内容的重要性来安排。

一、讲课的语言

讲课的语言是很重要的,有些教师懂得很多知识,但是不会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很吃亏。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讲课语言要生动幽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高中生都是很年轻的,因此教师要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语言。我平时看的电视节目最多的就是综艺娱乐节目,特别是台湾的综艺节目看的比较多。在看的过程中,我会留意主持人的语言,思考为什么观众喜爱看这个综艺节目的原因。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主持人的语言很生动、幽默,而且有时还可以直接从中找到你所要的故事。我还看了很多名家的演讲,比如郎咸平、郑强、曾仕强、于丹、老罗、余世维等人的演讲,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学到了他们演讲时的语言。

二、教学内容

教材的内容本来就不多,如何让整节课的内容充实呢?这就需要有丰富而且生动的故事了。有些教师的一节课就只讲课本那几个理论,剩下时间就让学生把它们背下来,然后就发些题目给学生做练习,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甚至有个别教师只会照本宣科,拿了一本《教材全解》从头到尾读一遍。这样还不如让学生每人都去买一本《教材全解》,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

政治教师要想把内容讲得生动,就必须会讲故事。这是因为很多知识点都需要用例子来解释,才能使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应在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多积累讲课素材。我平时在看杂志的时候,一看到与教材有关的故事或例子,就会把它记在教材相应的位置。我的博客也是我积累讲课素材的地方,每当在网上看到不错的素材,我都会收集到我的博客中来,备课时我也会先到博客看看有什么相关例子可以用。此外,教师还应在平时多看时事新闻,这对讲课也是很有帮助的。

中学政治应该是所有科目中最容易教的了,但又是各科中最难教好的科目。容易教是因为中学政治课所讲的都是有关生活的一些大道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理解或了解,并不用费多大的工夫去备课。难教好是因为讲大道理谁都会讲,学生他自己也懂得一些,教师如何将道理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讲好政治课的关键。有些教师懂得很多大道理,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不是说他不会讲出来,而是表达的方式不恰当,甚至会让学生以为老师是在说教,就会产生抵触的心理。有些教师不善于思考,只会照本宣科,学生其实是最讨厌这种老师的,现在的教材知识点都不难理解,教师照本宣科,会使学生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这就需要中学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广泛涉猎知识,对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但不需要精通,只需要略懂,讲课时能用得上就行。

三、复习课教学

很多教师都反映政治复习课很难上,不知道怎么上复习课。这学期,我经过实践发现了一种有效又不累人的政治复习方法,适合期中考和期末考的复习教学。具体来说,即复习前跟学生说这节课要复习哪些内容,然后将复习提纲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这些复习提纲准备大概25分钟。25分钟之后,就开始让学生按照复习提纲把知识点说(背)出来。学生每说完一个知识点后,教师如果觉得有需要补充的知识要这时也可以加进去,然后让学生继续说。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复习,教师在这过程中只是起指导作用。这种复习完成之后,最好找有关试题让学生巩固一下。

另外,复习前应先把基本知识理解好了,不能太急躁。现在很多毕业班的学生和教师都很急躁,都想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内容复习完,感觉就像是菜还没煮熟就想把它吃进肚子里,最终只能导致消化不良,甚至还会伤到脾胃。如果能把心平静下来,不要做太多无谓的题,好好花时间把课本的知识理解好并掌握好,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全面了。

毕业班学生的复习现在已过了一轮多了,有的班可能都快过两轮了。但我发现不少学生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两轮后的知识感觉还是那么陌生,做题时还是没什么底。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进复习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牢固地记忆知识。

总之,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讲好每一节课,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应多学习与政治教学有关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注重创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中学政治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探究式;教学模式

原有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陈旧学习方式的残存直接导致学生的“三性”即主体性、独立性与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在探究学习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极大地制约着现阶段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就微观而言,一方面,少数教师放任探究,即教师在提出中心问题后,完全由学生制订方案、收集资料、讨论问题、检验结论,很少指导。另一方面,少数教师泛化探究,即对具体的教与学的形式安排计粗制滥造而勿精心设计。再者,少数教师驾驭多媒体技术辅助探究不力,即教师对影视材料不剪编,片面强调媒体、少数“精英”活动而忽视精彩的点评与板书,忽视师生互动。所有这些,都无不阻碍着探究问题过程中问题的顺利解决。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把探究性学习方式运动到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可以让学生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因为时间、条件等原因,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有时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的运用了“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式”,下面就介绍一下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一、探究式学习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当好引导者。

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要注重实际操作,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将学生与生具有的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上升为由探究获得新的体验、获得结论以及对其承担责任的需要。[1]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很少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思考。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甚至失去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而探究式学习,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学生一些可能性和假设的情景与问题,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探讨的空间。教师不是放弃责任,而是更多地准备背景知识和材料,以便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式学习适用于每一位学生,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层面也不相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选定了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探究式学习之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这种学习方法重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了原来,一直由教师“包办代替”的学习状况。因此,探究式学习重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也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只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间断地激发学生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愿望。

二、方式多样,做到常改常新

探究法应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调查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活动、进行活动与收集资料、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等。[2]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应渗透到教材和教学活动的不同部分。例如,讲到古代社会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时,可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然后以课堂为平台提供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如在八年级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法制小论文竞赛”及“法制手抄报评比”及“周边环境问题、及市场问题的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探究法应用方式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形式上。新课的教学运用探究性学习是首当其冲,但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方式,还不妨考虑一下复习课、习题课,若内容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探究法应用,会使学生学习政治不再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而会产生一种由于探究而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自编问题”等,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拓展、开放。复习课可一改以往的复习概念、强化记忆,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政治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法应用的多样性还可体现在不同学科间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及联系实际上,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面对二十一世纪,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多方面的有益信息。除了学到科学知识外,还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设计实践性的问题,拓展探究的广度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新课程提倡教学活动化,指的就是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这种教学的实践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宽泛的内容和意义。它既包含有课堂上的活动,也有课外的活动;既有外显的行为动作,也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高中政治课程的特点和《课标》的要求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在问题的设计上重视实践性的原则以拓宽探究活动的广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适时、适度地选择和使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使学生不仅在课上,而且在课外能主动探究;不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探究,而且能和其他同学合作探究,把探究当作一种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设计“如果你是服装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将采用哪些经营战略占领市场?”、“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工作你了解多少?你将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作出哪些贡献?”、“我国的文化市场应该如何规范?”“人性是自私的吗?”等实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教学也因此打破了教室、课堂、教材的限制,学习容量大大增加。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知识得到丰富与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形成和提升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注意总结,升华认识

政治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其探究问题的结论有政策倾向性。像在初三思想政治课第四课,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关理论、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时代特征。学生在认识上会存在差距。如果探究的结论较科学和全面,教师可做简单概括性总结。如果学生在结论性的问题上达不到对真理性知识的认识,认识不完整,教师要高瞻远瞩,注意总结和强调。教师对探究问题所得出的结论的强调是其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阶段,其作用至关重要。有的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只教给学生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意识里。”另外,教师应注意升华问题,深层次地把握关键点。例如,对我国人口问题的总结,告诉学生: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它不仅强调控制人口数量,而且把提高人口素质也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进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道德信念教育;人口问题本质上说是发展问题,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人口问题是一个世界问题,地球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家园,需要大家共同保护,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三条总结和升华,将知识、理解和道德信念以及情感融为一体,突破了框题界限,体现出专题探究教学的完整性,体现了教师对知识的内在把握和灵活运用。能否做到这一点,明显反映了一个教师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角色发挥水平的高低。实践证明,教师对探究问题的总结和升华,不但加强了教学效果,也是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必然要求。

五、建构反思和迁移知识

最后师生共同对本课涉及到的新知识、新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由教师对同学的观点和分析进行评点,形成一致意见,完成知识的建构,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和正确的结论。但问题情境探究所强调的不只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让他们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和机制,为了提炼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有意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3]要考虑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可以帮助他们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而且,在学生们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表现时,他们同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对于高级的思维技能的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同时展示拓展性材料,提供新的变化了的问题环境,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学的知识消灭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因为经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探究经验及概括描述,促进了发生迁移的可能性:如向新的类似或部分类似问题情境中的迁移;向参数变化问题的迁移;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将课内与课外日常生活建立联系以利于向真实生活环境迁移的思考习惯的养成,而且还在于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提高迁移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且最终把学生引上研究创造之路。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一次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运用好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但能使学生从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能力,也可以形成活跃的课题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好探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不但可以适应全国和我省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挥洒自如,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玉玲.中学政治研究性教学模式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4.

[2] 张弓弼.提高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探索[J].政治课教学(中学版下),2003 (1)

中学政治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学校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作用”。《纲要》从原则到方法,都给我们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要求,同时也说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爱国主义教育宏伟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学政治内容相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贯穿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中。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教育。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门场所,爱国主义历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学校中的各门学科都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有意加入爱国教育导向,就可以使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每一节课上。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更应当在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的同时,自觉地担负起这个重任。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联系中学政治内容特别是讲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时,我们实际主要是联系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理论,还有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任务等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在学生思想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思想认识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历史上凡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就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结合近代工业革命后中国落后挨打的事实,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是党带领我们的人民走向胜利,是党使我们的新中国走向国富民强的今天。这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地教育,善于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与此相联系,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

二、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1)通过“英雄事例”教育,可以用一个个为国捐躯、英雄献身的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来激励学生。比如为他们讲述不畏大漠风沙守疆保土的卫青和霍去病及大汉将士,告诉他们这些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们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他们肯为国家民族舍弃小家,他们身上包含着千年不变的爱国主义英雄情节。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认识来激发自己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国情教育,使学生对祖国壮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为曾经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通过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使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让学生更强烈地感受到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

(3)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必须在知识上不断地武装自己,才能真正地做到爱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教导学生从思想上高度地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的祖国在国际的舞台上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名成员,我们只有认清祖国所面临的局势,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效力。而作为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4)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活动,配合政治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组织爱国主义方面的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还经常利用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录像片、专题片,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实效性。利用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爱国主义书籍。从日常做起,培养学生的爱国行为。特别是在重大的纪念日教育、传统的节日教育、英雄人物的诞辰纪念,向学生讲述这些英雄们伟大的事迹。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每周的升旗仪式,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国歌、升旗对于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三、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课堂学习是改造学生主观世界的主要渠道,但如果能把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效果会更好。比如:在清明节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传统”清明节扫墓活动,通过介绍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向烈士献花圈,让学生代表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说,而作为政治老师的我们可以最后不失机的进行总结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烈用鲜血换来的。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磨练意志,逐步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每位中华儿女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富强祖国的历史重任,完成先烈们没有完成的强盛梦。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学生21世纪爱国主义精神不再表现为抛头颅、洒热血,而是表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爱校、敬业上。要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劳动观。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青年学生更应该积极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这不仅是为祖国的建设出力,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中学政治范文第9篇

中学政治课是中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但是,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难以实现其主要功能和发挥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前几年,我国的思想政治课以“升学——应试”为唯一目标,强调学科内的细分化,带有完全的学术化的倾向。这种教学,往往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性和结论的唯一性,忽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知识内容比较陈旧,脱离学生与社会现实需要;重记忆而不重理解,窒息儿童的个性。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则“吃不了”或“吃不消”,造成中学生厌学、辍学,影响了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登。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从这意义上说,掌握理论就是掌握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结合“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比如,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故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多倡导学生向老师提问,然后老师就像答记者问一样回答学生问题。这种“答记者问”的方式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好方法。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良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

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彻底改变。我们必须针对他们的新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中走出一条生路来。归纳起来有“读议讲练”教学法、“提纲导读”教学法、“问题解答”教学法、自学习讨论教学法、能力训练法等等。“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模式,政治教学方法更是如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改革,教学方法必然会更丰富更新颖。

第三、政治课所担负的素质教育这一功能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所必须坚持和不断加强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为此,作为学校的领导要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政治课的地位,保证课时,稳定队伍,促进政治课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作为教师,要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立足素质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对于抽象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市足,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到“进入角色”,发生共鸣了。久而久之,学生则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进了死胡同。

第四、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主要不在于资料搜集的多少,教案写的是否详尽;而在于课堂讲授的质量,在于阐述问题的明晰性、说理的逻辑性以及是否善于启迪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每节的教学内容要精心安排,找出其内部的逻辑联系,即使内容比较琐碎、联系不十分紧密的章节,教师也一定要将其逻辑化,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思维,便于学习和掌握。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会直接表现于教师的言行中,从而作用于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中学政治范文第10篇

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具有多方面内涵,其中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而参加集体活动时也总是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搞不团结,显示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诸如此类,就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养成符合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总括起来讲,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政治课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40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首先,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能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还真这么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一些同学还成了小哲学迷,立志将来要当个哲学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第三,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

比如有的同学因学习成绩较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思想。笔者就反复为其讲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鼓励他们从点滴做起,最终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第四,在教学中,笔者从不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了事,而是把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按照共产主义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进一步笔者还要求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并学会用这个武器去纠正不良社会风气。

在笔者坚持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几年来,所带班级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显示了改革所带来的良好效益。

上一篇:基层税收范文 下一篇:小规模纳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