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3 08:54:37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1.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2.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3.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于零花钱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首先我们确定了问题和研究目标,即中学生零花钱现状。其次,我们制定了收集信息的研究计划(第一,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收集有关资料,即问卷调查;第三,提交调研计划);然后,实施研究计划;最后,解释并报告研究结果。于是写下了此篇论文。

关键词:中学生 零花钱 问卷调查 研究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1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为此,我们牺牲了不少时间,一起设计出问卷内容,并向自己认识的各所中小学校的同学分发。第一次作如此的问卷调查,不免缺乏经验,但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本次活动。以下便是我们结合调查结果作的一份初步的研究报告。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

我们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

我们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三: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的3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由图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学生朋友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着明确消费目的的,是1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另外许多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问题四:对零花钱的态度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我们认为:1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1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1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以上是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当多的在年纪尚小时便已受到了金钱的强烈冲击,正逐渐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因此,金钱教育对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来说,已经是1个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们有必要教孩子怎样对待钱和看待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金钱教育课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着明确提出具体的金钱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钱教育活动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层面,且无正规体系。问题是严峻的。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再好,学生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

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对中小学生进行消费、投资等方面的理财教育将有助于孩子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对他们日后的理财能力有相当影响。当然,我国目前要对中小学生进行金钱教育是1个艰巨的过程。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孩子要啥尽量满足,家庭优越的条件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龙到头来却是养子成虫,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给孩子怎样使用零花钱则是最基本的1个环节。我们小组就此展开了讨论。最后我们设计一位高中同学了1个星期的零花钱使用方案。

以上便是我们的一些设想。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但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作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了两点。第一,广大中小学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钱。培养理财观念。第二,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我们中学生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高,大手大脚的消费似乎成为一种习惯

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也越来越多。导致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变得自卑,和为了所谓的攀比,去做一些不理智的事。作为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所用的都是父母所勤劳赚来的血汗钱,因此本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理财情况。

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理财、消费情况,以及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研究内容:调查中学生的零花钱用途、来源、数量

研究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来进行了解

研究对象:临高二中高一年级学生

二、 调查问题及结果

问题一:你每个月零用钱是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结果 :A、40% B、25% C、20% D、15%

问题二:你每个月零花钱的来源

A、父母给的 B、勤工俭学 C、新年的储蓄款 D、亲戚的资助

结果 :A、50% B、25% C、10% D、15%

问题三:零用钱的用途

A、购买学习用品 B、去游戏厅 C、存储起来 D、其他

结果 :A、45% B、30% C、5% D、20%

问题四:当你购买一件商品时,你最关心的是

A、实用性 B、外观包装 C、是否符合潮流 D、价格

结果 :A、20% B、40% C、30% D、10%

三、 调查分析:

根据问卷的整理,了解到中学生大多都是父母给的,还有中学生的消费很高,大部分中学生的用处是购买学习用品,但也有不少的中学生把零用钱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当代的中学生的依赖性还是较强,大部分都是依赖父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自赚零用钱,但即使如此,中学仍是高消费人群。中学生的消费意识还是很淡薄,不懂得赚前的幸苦。

提倡:中学生应去体验一下劳动的辛苦,以增强中学生的简朴的生活观念,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xx二中高一(1)班

   

活动内容

xx一日行

 

活动目的

 

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总结与体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组的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感触,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大自然的芳香,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呵护大自然,歌唱大自然让每个角落不再有污染物、废弃物;让大自然永远绽放它的美丽,散发出它独特的芳香,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组的每一个人都互相有了深入的了解,觉得用学之间并不是那么陌生,而是缺乏互相交流,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组的友谊关系进一步增强,直至最好。

             

xx二中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x年x月x日九位学生的早餐情况:

项目对象

馒头

方便面

海南粉

烧饼

豆浆

鸡蛋

其它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学生8

学生9

x年x月x日学生的早餐情况汇总:

     

项目对象

馒头

方便面

海南粉

烧饼

豆浆

鸡蛋

其它

 

学生

30%

5%

10%

10%

20%

10%

5%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钱,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费、节省开销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费,便知他们如何理财。

二、调查报告

研究目标:

1、通过活动,调查初中生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们当今的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研究内容:调查初中生的零花钱的数目、来源、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注意科学性,遵守题目制定的准则越简单越好,使题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方法,问卷上不写姓名,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同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

研究对象:对某中学初二(1)班43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调查结果

表1. 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统计42人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可多项选择)

A勤工俭学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亲戚 E其他来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

A买书籍 B 储存起来 C买零食 D打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朋友聚会 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

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

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 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 B 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 C没什么看法 D不应该

A:1,2.4% B:28,66.7% C:5,11.9% D:8,19.0%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

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 B无所谓

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 D反对

A:34,81.0% B:3,7.1% C:3,7.1% D:2,4.8%

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

A. 向父母要 B. 借 C. 不正当方式 D. 自己赚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你会如何处置?

A. 用于学习 B. 用于娱乐 C. 人际交往 D. 储蓄 E. 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钱

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很多。顺德区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比较高,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也比较多。

2、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学业重,课程紧,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

3、零用钱主要用途是

选择储存起来的的占54.8%,买书的占50.0%,买零食的41.6%,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买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时的零花钱都是自己处理。平时学业忙,没时间逛街,于是很多选择储存起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识很强,因此选择买书。初中生正长身体,容易饿,加上嘴馋,因此总在课余时间去买零食。在学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买衣服的钱比较少。

4、购买一种商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考虑价格的占52.4%,考虑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虑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23.8%。买商品时,首先考虑它的价格,只要喜欢、买得起,不管实不实用,都会买下。有些学生考虑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尽其用,认为没必要买没用的东西回来摆,浪费金钱。中学阶段的这个年龄正是对时尚有敏锐观察力的时候,对时尚感兴趣,追求时尚正逐渐影响学生的消费理念。

5、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认为可以考虑的占66.7%,认为不应该的占19.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因此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学生认为不应该,他们认为没必要把钱浪费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饱饭,穿着舒适就行了,没必要追求名牌。

6、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源

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风格来源很广,既有父母占23.8%,也又兄弟姐妹占23.8%,更多是自己占38.1%。在家里,平时跟父母,兄弟姐妹出去消费,或多或少收到他们的影响,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自己的消费理念,不再收他们想想,而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学生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的占81.0%,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还是很强。

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

当零花钱不够时,很多学生选择向父母要,占52.4%,也又少部分选择自己赚,占26.2%。初中生还是消费者,没有赚钱能力,所以零花钱不够时,首先想到的还是向父母要。

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会如何处置?

很多学生选择储存起来占41.6%。这个月零花钱多了,或许下个月就不够,为了以防万一,很多学生就选择存储一起来。

五、分析后的思考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课题组组长:

指导老师 :

一、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从饥饿受冻的时代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这二、三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也随之提高(特别是我们福清地处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中学生的消费水平提高的较多),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追求名牌、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买奢侈品、花钱大手大脚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本小组做了一次福清城乡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中学生现在消费观的弊端及原因并提出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研究背景

现在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新技术。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加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所以我们组选择这个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又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改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所以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学生在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次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增广学生见闻,可以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研究的过程

1、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确定研究课题。

2、小组成员分工,并选出一名组长。

3、 在确定问卷调查表的问题。有自家月收入、主要的消费、每月的零花钱多少、一天大概消费多少、平均每月花在衣着上是多少、买东西时是不是倾向与名牌、买东西较注重什么、拥有那些物品、每月的手机费用、装饰品的购买、化妆品的购买、是否有计划的消费等问题。

4、调查完之后,将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5、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写一篇调查报告总结。

五、分析结论

(1)青少年自尊心强.主要表现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中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袜子都要名牌,平时用的,吃的,喝的都要买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再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这样,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很容易把钱花在这上面.如手机和电脑,现在在中学生当中,有的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购买了手机和电脑等,其实这样做是很不理智的,是很浪费的,但是这种情况却又履禁不改.

(2)父母对儿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诸如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光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轻则更加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处境的性格.

(3)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而总的来说,中学生乱消费都是受外界影响为主.

六、建议

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么要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只有从小开始培养,从自身做起: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则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如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回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自己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我们应该学会节俭,用得合理,这样才会是父母感到放心.

七、感受和体验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中学生消费心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

现今,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生活越来越严重。再者,由于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又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见,鼓励子女发展自身能力。因此,中学生在诸多的影响下消费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

古人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俭以养德。养成刻苦节俭习惯,可以避奢侈,取道义,去邪心,有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有道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和个人,无不是兴于勤俭,败于奢靡。青少年的财政来源主要来自家长,家长应负起管教指导责任。家长要让子女了解家庭的收入和开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并从中学习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学校应该进行消费观念教育,灌输量入为出的用钱方法,通过学习理财知识,了解借贷责任,力戒享乐奢靡陋习,帮助我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中学生消费心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

xx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青少年,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物质环境,中国特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的家教理念,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现在,90后青少年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青少年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 实践目的和调查背景

1、实践目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形式确定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课题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2、调查背景:大学生,自古以来都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的 朝代称呼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是群众关注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估计掌握好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维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何其重要。

二、 实践内容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2.调查方式:有纸质资料发放和网上答做,网上资料为49份,纸质资料发出11xx份,有效回收1xx0份。

3.调查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非凡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4.调查时间:xx1xx年xx月xx日至xx1xx年xx月xx日

xx.分工:首先由顺宜和丽珠将问卷打印出1xx0份出来,拿给我们班的同学以及其它班的同学做。另外,由水妹与梅浪将问卷发到网上,邀请同学与好友做,其中网上有效答卷时间为xx天,xx后,嘉欣和美梅将纸质的问卷和网上的问卷进行汇合,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后我们全体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总结。

6.调查内容:(1)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2)是否有记账习惯;(3)大学生的消费观念(4)大学生的消费方式;(xx)大学生的消费行为;(xx)大学生的消费倾向;(6)对品牌的观念。

7.问卷样式:见附件一

8.统计结果:见附件一

9. 调查过程:活动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三、 调查情况

总体情况:根据附录一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是属于中等小康水平的,他 们的消费会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理性度较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个人消费主要包括:伙食、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等带来的消费及恋爱中的开销。大家购物时,总会选择实惠的小店选购,对于流行新产品,会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限度内选择性购物,并没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另外,同学们对名牌产品的消费普遍较理性,不会盲目跟风或者攀比。同学们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较高,大多数集中在每月xx0400元左右,而学习、恋爱、旅游、送礼和装饰等方面的支出较少。而且大部分同学并不支持追求潮流、时尚和名牌。绝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是来源于父母,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打工、做兼职或创业等自主方式换取生活费用。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较少部分90后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无计划性、冲动性,观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费状况中存在攒钱观念淡薄、经济独立意识较弱、过分追求名牌和时尚、消费的选择力较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不协调等问题。

四、 调查结果分析

1、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原因分析:

(1)消费来源单一。根据调查结果得知,87%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造成此结果的因素有二:一方面是受到现阶段我国的封闭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对父母过于依赖的因素。

(2)理性消费是主流。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在购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价格。多大8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这些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贫穷家庭;而6.1%的大学生则是通过兼职等形式换取生活费和2%的大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奖学金来补助生活。

(3)消费无计划性。仅有xx.2%的大学生能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进行消费,同时,40.8%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14.3%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

(4)储蓄观念淡薄。

2、大学生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总体健康,部分异常。当前大学消费心理主体是健康的,但其中出现部分消极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

(3)社会原因:

①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事事讲排场讲面子,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甚至有些人把节俭视为见不得人的事,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

②媒体的不良诱导。大众媒体是现代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其特有的轻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意识 高中生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33-01

前言

自我经济意识应该是一个成年人真正与社会接轨的根本认知,只有具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相关知识,才能真正适应社会、进行生产、获得创新的能力。然而,我们当今的高中学生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之下,很大一部分忽略了基本社会生存常识的学习和培养,这将有碍于大学阶段以及投身于社会生产活动的健康发展[1]。因此,我在阅读一定量的参考资料基础上,首先对自我经济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叙述,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关于高中学生自我经济意识培养的途径,希望与同学、老师以及学者们分享探讨。

一、自我经济意识的内涵简述

自我经济意识即人们对于经济现象具备主动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从事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而获得基本的和创新的经济发展规律[2-3]。从基本概念我们可知,自我经济意识囊括了观察、分析以及管理、发现四个主要环节。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自我经济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观察,观察即开始下意识地发现和认识身边的经济现象,考虑事物或者事件的经济意义;其次在于分析,分析即观察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身边经济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再一个在于管理,管理指高中生从家庭生活入手有意识地从自身做起推动经济活动的高效发展;最后在于发现,发现属于更高层次的自我经济意识水平,本质在于发现与创新经济规律,可归于科学研究范畴。高中生的自我经济意识培养应遵循该定义的基本道理。

二、高中学生如何培养自我经济意识

在认识自我经济意识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我立足于目前高中学生的自我经济意识发展情况,在遵循高中生时间与能力水平的原则下,提出几点自我经济意识的培养策略,具体如下。

1.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生活的经济问题

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生活的经济问题,培养这个习惯,会产生许多衍生的疑惑,通过向老师询问、查阅资料等途径能达到逐步提升自我经济观察能力的效果。例如,在观察教室环境时,我们能发现教室里有很多的物品,包括粉笔、课桌、黑板、窗户、课本、文具等;善于思考的同学就会开始疑惑:这些东西是谁生产的呢?怎么生产的呢?为什么生产呢?会不会出现人人都想花钱买不想劳动的情况?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又该怎么办呢?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老师、家长,即可认识到市场、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规律。又如,在超市观察到,“旺旺大礼包”的价格比每一样产品单卖的总价要低得多,为什么呢?此时已经具备基本的市场经济意识,可能在相关资料基础上就可得出“捆绑销售”以及“规模效益”的理论。总而言之,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生活的经济问题,是培养自我经济意识的重要基础。

2.着手管理学习与生活中的经济活动

高中生一般不具备经济能力,许多学生也正因为这个因素认为经济意识不重要,其实不然。经济管理能力应该从基础着手,高中阶段是成年的过渡阶段,开始有意识地管理经济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我认为,为了培养自我经济意识,高中生首先对自己的生活费或者零用钱进行管理。首先,认识经济来源;其次,充分认识自身的消费活动和结构。例如,某高中生月零用钱100元,100元购置自己需要的文具还是购买书籍、衣物,这样消费对自己有什么益处,是否能满足自己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应进行一个长期的经济规划。总之,只有认清自身的经济收入与支出关系,并有意识地提高金钱的使用效益,才能为自我经济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3.主动学习经济理论并与实际相联系

经济理论是高中生自我经济意识培养的相对高级阶段,在具备基本的经济观察与管理能力后,应进入经济规律的总结阶段;在该阶段基础上,还需与实际相联系。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捆绑销售现象,从经济学的理论规律上看,通常是企业共生营销的热门策略;其主要通过企业内部不同产品的合并销售方案、不同企业的合作等途径达到相互推广、扩大销售量与市场并进而实现共赢的目标[4]。可见,在认识、实践基础上,还需要再认识、总结才能真正完善自我经济意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高中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常识,应从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尝试入手,有意识地学习和培养自我经济意识。而从高中生的角度来看,培养自我经济意识不在于高谈阔论、认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而在于观察和发现与身边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经济事件,在于从力所能及的事情着手尝试进行经济问题分析与管理。只有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将自我经济意识的培养放到有效实践上去。

参考文献

[1]吕晓冰,姜军辉.关于高中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90.

[2]杨智灵. 高中生语言表达交流能力提升对策刍议[J].课堂内外,2016(06):28-29.

[3]赵黎静,王海贞. 高中生思辨能力调查报告[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5):24-29.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 消费现状 消费观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当今高中生的消费观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这些高中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高中生,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大家从小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可能在消费观念方面存在问题,极易出现盲目攀比情况。高中生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责任。因此了解高中生的消费现状,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高中生消费现状

据我观察,高中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零食消费

目前,零食消费是高中生所有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面上出现的零食越来越多,无形中就在诱惑着高中生,他们除了一日三餐,在零食消费上面也居高不下。据调查显示,一些高中生可能每天要去好几次学校周边的各个超市进行零食消费,每次少则十几元,多则上百元。

2、服装消费

虽然高中学校都要求学生穿校服,但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还是比较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的,特别是女生,希望自己的青春更加耀眼,更加夺目。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喜欢名牌,追求个性和时尚,所以服b消费在高中生所有消费中也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

3、学习消费

高中生的学习消费也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学习消费主要体现在购买课外辅助资料、学习用品和课外辅导班费用等方面。补课费用通常是高中生的父母直接缴纳。高中生自己的学习消费主要体现在购买各种学习资料方面。但由于缺少应有的引导,一些高中生在购买学习资料方面存在盲目性,很多时候购买的很多资料从没有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4、交际费用

在高中生所有消费中,交际费用是十分普遍的,具体体现在同学之间互赠礼物、互请吃饭等。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当前高中生请客吃饭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高中生还去高档饭店举办生日聚会等。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影响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三、高中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具有盲目性

高中生年纪尚小,一直生活在学校的"象牙塔"和父母的关爱中。他们社会阅历不足,缺少应有的理财观念,做事情比较容易冲动,在消费中必然存在盲目行为。有些高中生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想尽办法也要购买下来,他们只是感情用事,却不顾及家庭实际情况,这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极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2、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

我们这些高中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不考虑后果,在消费中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有些高中生片面认为自己使用低档次的东西会被别人看不起,觉得自己使用的东西不能比别人差,于是将大笔金钱花在没必要的地方,不仅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也导致消费观变得畸形。

3、过于重视物质消费

目前,高中生的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过于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消费。他们很少愿意拿出一部分钱去购买对自己成长有益的经典书籍,而是喜欢追求名牌,追求最新款的电子产品。这样的消费观不利于同学们的长远发展,亟待进一步改进。

4、浪费现象严重

从目前来看,高中生存在比较严重的消费浪费现象,比如就餐时浪费,只要饭菜不合胃口就全部倒掉;还有买衣服时浪费,觉得衣服不够新潮就把衣服扔掉。这种消费观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四、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建议

1、加强家庭消费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们要为孩子以身作则,用自身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父母自己要节约粮食、合理消费,为孩子做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榜样。同时,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培育我们的理财观念,和我们一起规划消费开支,使我们正确认识金钱的作用,学会合理控制消费,家长可以让我们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比如每个月家中的水电费、煤气费等各种费用,使我们树立节约意识,感觉到自己也有责任为家里做一份贡献,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另外,家长还要为我们提供合理适度的生活费。确实,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长给我们的零用钱越来越多,对孩子基本是有求必应。不少家长很少关心孩子是怎么使用零花钱的,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就行,这种心理无形中就助长了我们部分高中生挥霍金钱的不良行为。有鉴于此,家长应该为我们提供适度的零用钱,既满足孩子在生活中的正常开支需要,又没有多余的钱供我们乱花。

2、加强学校消费教育

老师们要利用课堂时间为同学们适当传授理财知识,比如在政治课中为学生介绍经济知识,使大家理性看待自己的消费行为;再比如在数学课中为学生系统讲解存款利率的知识,使学生树立存款意识,不要盲目消费。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举办一些诸如爱心工程、希望工程等活动,鼓励大家为社会公益活动捐钱捐物,让我们高中生将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灾区和贫困地区,使我们高中生树立起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我们高中生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只有成为有爱心、有道德的人,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3、优化社会消费环境

21世纪是新媒体时代,社会相关部门要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利用网络、微信、手机等方式加大对理性消费的宣传,比如中央电视台做的"节约粮食"的公益广告就是很不错的教育素材。政府还要加大对不良文化信息的管控,防止高中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总之,在引导我们高中生形成理性消费观方面,社会要发挥应有作用,要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受到正面影响和熏陶,学会理性消费,正确消费。

五、结束语

高中生正处于成长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关系到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当然,培育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发挥一些作用,创设良好的氛围使高中生成人、成才,促使高中生获得全面发展,日后为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妤晋.呼和浩特市高中生消费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11.

[2]陆玉红.当前城市中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李斌.浅淡如何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消费[J].农业教育研究,2008:6.

[4]陆茜.深圳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调查报告[J].市场周刊,2014:4.

[5]黄荣.当前大学生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J].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6]李文英.谈谈高中生消费存在的几个问题[J].吉林教育,2013:2.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受益一生。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方合力,才能达成,作为政治政治教师,我们要抓住课堂学习的主渠道,以文本为切入口,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训练到实处。

[典型案例] 好习惯受用一生

《好习惯受用一生》是苏人版八年级政治思想品德第一课,在上第一课时,笔者用小品的形式形象夸张地再现了班级及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的动作和行为,接着让学生分析其利弊,然后出示表格找出同学特别是自己近期要培养的好习惯或要克服的坏习惯并制订计划,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项展开调查,简单地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我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调查报告,进行评点。然后进入新课:《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教师用课件展示表格:《我的小账册》,回顾一月来零用钱的使用情况,侧重回忆主要有哪些来源?又是如何支出的?填入相应的表格内。让学生懂得生活不易,父母辛苦,要节约、要劳动;接着让学生上台交流双休日期间完成劳动作业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展示自己在家务劳动中的“绝活”;最后结合华罗庚提出的“运筹学”,通过比较,选出在时间上安排比较合理的劳动记录表,并让学生说明理由。

第三课时,重点讲《培养好习惯》(1)演示小品“痛苦的挣扎”(2)说说自已的好习惯有哪些,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益处?(3)落实行动:“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叶圣陶语) 播放flas:铁杵磨成针和乐羊子求学。探究:你打算如何完善自已?我最想改变的坏习惯是( ),它对我最大的影响是( )我准备这样改掉它( )。

[实践探寻]

一、发挥导向作用,理论联系实际

苏人版思想品德涉及到习惯教育的篇目还有许多,有讲礼仪的、有讲学习的等,作为初中政治老师,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知识,更要落实到行动,学以致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在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终身学习”是未来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只有具备正确的学习观,学生才有可能不把学习当成一项任务,而把它作为伴随自己一生的追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内容直接与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相关,教学目标本身便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会学习的习惯,在课程中,学生学会学习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

如:上完《 好习惯受用一生》后,笔者没有限定这一课的知识点上,而是借助这次机会训练学生多方面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敢于在小组里讨论,在班上交流汇报,甚至展开辩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与自己的思路有何异同,领会他人发言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教师要创设符合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质疑的心理需要,在学中问、问中学,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解疑,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既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又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活动情境,训练良好习惯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通过故事设境,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地集中和调动起来;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发挥其声像的优点,再现学生生活中的某些意境,从而在意境中训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让所学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操作表演中得到练习;可以仿照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言行;可以与家庭教育相联系,让学生在实境中真正地做起来、做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好习惯的养成。

如《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设计片断:(1)设计一份有关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问卷调查表: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每天起床、收拾床位和衣物,完成作业、复习功课锻炼身体,做眼保健操,父母的影响,个人生活自理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2)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说一说故事里主人公是怎样积极生活的?(3)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中国的家长是“再苦不能苦孩子!”你是怎么理解不同国度的教育理念的?(4)“今天我当家”,班组长可以构思实践你如何管好你职责所在的班组及个人,每个同学可以构思实践你自已一在如何管好你自己、发展你自已的,也可以写自己一天在家如何当实理财之类的。(5)对中学生如何提高自能力提出自己的建议,如: (1)让学生设计一个购物计划,要求物美价廉,以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体验生活自立的过程。(2)让学生了解身边同学在学校的自已的情况,发现身边自立的榜样。(3)记录自己的行动过程及心得体会,将它与行动计划书、评价一起放入自己的成长记录册中。(4)召开活动成果交流会,交流各组的“自立备忘录”,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体会及活动对自己带来的具体变化。(5)建议学生完善自己的成长记录册,将自己培养自立品质的过程记录下来,定期分析、总结、写评语,并与老师、同学交流,促使自己更快发展。

中学生零用钱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生主体论;中职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建议者、管理者和评价者。学生主体论是能力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强调的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理论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截然不同,是反传统的。传统教育理论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学生是客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这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主动性,也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的“单边”的活动,典型的教学方法就是“满堂灌”,而学生主体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是双边的、互动的活动,教师的职业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原来知识的输出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由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变为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合作者、交流者的互动关系。教学方法是“双向式”的,它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写作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应用文的写作与其它文章的写作不同,它没有高深的理论,系统性、连惯性也不很强。但其写作技术的法定性(如公文)和约定俗成(如书信等),是其它文章所无法比拟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不在理论的阐述,而重在写作要求、技巧、格式与写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即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贯彻学生主体论,采用“双向式”的教学方法,在实例、思考、比较、实践中得到启发,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那么如何运用学生主体论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呢?本文试就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些粗浅看法。

一、融入情景,讲练结合。

所谓融入情景,讲练结合,就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转变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深切的体会:这就是教师如果一进教室一上讲台就直奔主题,讲授教材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致就不容易激发。反之,如果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再讲授教学内容则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面对的绝大多数是文化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标不够明确的中职学生,他们本来对学习就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对学习有激情,能够按时坐到教室上课就已经是很给老师面子了。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课堂教学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尽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努力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课堂形式转变。

应用写作总是因人而写,因事而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针对性主要表现为有具体的人与事,因而具有生动的情境因素。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采用情景教学,开展双边活动。即有意创设或利用一定的情景,让课堂教学在这种情景中进行。如有一次我们讲授《消息与通讯》这一单元,恰逢市里建规委系统职工气排球赛球赛在我校举行,于是我们就要求同学们到比赛现场,注意观察比赛,收集有关情况,用心感受比赛的情景,然后每人写一篇消息。之后我再从中选一至两篇有代表性的写得好的习作,在课堂上讲授消息的写作知识,与同学们一起探索消息的格式与写法,因为学生观摩过比赛,情景如在眼前,因而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绝大部分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消息这种文体的技巧与要求。

又如在讲授《调查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我们就在班上指导同学们就本班同学零用钱使用进行问卷调查,指导他们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这些资料中探寻规律,然后由他们写调查报告。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总结出调查报告的写法。这样,有关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从如何就某一问题展开调查,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如何从材料中引出结论,最后写成调查报告都由学生自主地探讨、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由始到终是主体,主动参与,而我们则起指导、提示、建议、评价作用。

情景融入、讲练结合,避免了“满堂灌”;避免了干巴巴的理论阐述,学习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这是现代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二、援例探胜、双边分析

教材和许多有关应用写作的著作都选有许多相应的例文,报刊中也时常发表有关的应用文文章,这些文章都很有典型性,事例来源于社会实际,内容上和时间上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平时注意收集这些素材作为教学的资料,可为我们教学提供便利。援例探胜,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研究教材中选登的例文或其它报刊中的例文,体会这些典型例文的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妙处;双边分析,即师生共同探讨,通过对例文的分析、讨论,总结出某中应用文体的写法。具体方法是布置学生按要求阅读例文,让例引子,从分析例文中由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总结出写作要求、格式写法,教师从中加以纠正、完善。如我们在讲授应用性科普文章的写作时,只布置学生阅读四篇例文,然后再通过提问寻方法,师生一起从例文中抽象出应用型科普文章的格式与写法。这种由个别例文抽象出一般的写作规律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都是扮演主体角色,在阅读、研究、讨论、答问中学到知识,培养来人能力。

转统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也许更能按部就班、更系统、更精细,但学生学得被动,教师讲的费力,教师教授什么学生只能“填装”什么,这实质上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性能力的束缚。其结果却是理论系统周全地学习过了,练习也做了,可学生就是写不出像样的应用文。而学生主体理论指导下的互动的“双向式”教学,教学过程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参与性很强,很能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也就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吸纳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当然,要真正做到以上的要求,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首先,教师本人应做好角色的转变,要放得下流传了几千年的“师道尊严”,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其前提是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还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广阔的学识素养、知识视野与广泛的兴趣,尽可能广泛地涉猎、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以及社会的、政治的新闻信息,具备更全面的知识修养,并能将这些知识相互渗透与融合,也就是新时期的教学更需要“通才教师”。

参考文献

⑴王玲英浅谈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⒄.

上一篇:大学生玩手机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农村青年学习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