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19:07:23

中学美术教学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可操作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36-01

普通中学里总存在对美术的偏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可是社会在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提上日程,中学的美术教育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开展,学校和社会都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则成为我们美术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了。

一、美术课本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革新势在必行

美术课本中的美术教学都倾向于表面化,偏重于美术教育的工具性。虽然美术课本中的内容丰富,但在实际课堂学习中这些内容与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背离,可操作性极差,使美术的学习乏味、枯燥。例如:许多手工内容的制作,首先学生在准备工具的过程中就有很大困难,每节课40分钟的有限课时也是这类课程的瓶颈。过分关注培养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教会学生实用技法、美术知识,技能变成了一个无生命的实体,美术的学习则会成为乏味而枯燥的课程。在课程中,学生仅仅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来被动地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却忽视和扼杀了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影响了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发展,遏制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学改革是必然之举。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我认为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美术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符合中学生审美眼光的美术欣赏专讲,比如,我们一直在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传承,什么是我们国家美术最具特色与代表性的载体,当然是国画,可现今的学生又有几个能够了解国画的简史,知道国画的种类,理解国画中美的韵味的?这是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去思考并且要很好的去解决的问题,我的做法是先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介绍有关作品、作者的趣闻、轶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工笔画与写意画穿插开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不仅有写意画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也有工笔画的细致入微、逼真写实。最终还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去参与到国画的绘制中,却感受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那份意境与美!只有充分去接触工具、博览群画,学生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国画的内涵,否则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是空洞无力的。在实际操作中有一节课程让我记忆犹新,当我演示完荷叶的画法后进入学生课堂练习环节,一名学生按照我举例的方法在宣纸上先用喷壶洒水,后用泼墨法绘制荷叶,当画面中呈现出水破墨的肌理效果时,学生的反应先是惊讶,而后绽放出激动的笑容,可见实践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这也是我一再强调课程可操作性的缘由。这样的课程是学生喜欢的,因此既会学到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中外美术史上有众多的流派,有着不同的美术风格与艺术表现,我们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看画展,在课堂内播放幻灯片等形式,使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来不断的开阔视野,同时让他们广泛地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领悟其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涵。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给人以快乐的感觉,让人陷入沉思,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对于美术的创作热情。

三、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中学的美术教学中可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系统是集图形、声音、语言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它能将美术图画清晰、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配以美妙的音乐,这种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会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理论转化为图形来进行展示、讲解,变枯燥单一为直观形象,最后达到优化优质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美术作品进行图片演示,以特有的色彩、线条、明暗等,引发学生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学生在这种审美情境的熏陶下会产生一定的创造力。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2篇

笔者大力倡导成功文化,该文化教育学生:尽心尽力就是成功,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进步了就是成功。在此文化的引领下,笔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从美术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逐步摸索出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现分述如下。

1 游戏法

初中生虽然已是青少年,但是爱玩的心理一点也没有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心理”这部分内容,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选学生最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分别用三种颜色表现出故事中小兔和乌龟三种不同的心情,如小兔的兴奋、骄傲、后悔;乌龟的勇敢、坚持、欣喜。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地讲这个故事,到达某个环节后,出示相应颜色,来表达小动物不同的心情。这种方式,大大满足了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在学习原色、间色、复色的基本理论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分清三者的区别,掌握复色的多种调配方法,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一张较大的水粉纸贴到黑板上,分出原色、间色、复色三个区域,复色的区域要相对设计得大一些。让学生往相应的区域涂颜色,并请他说说这个颜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在调配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并相互比比看,谁调出的颜色最丰富。此法可使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色彩知识时,就能大胆去调配颜色,为以后的色彩临摹、色彩写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欣赏讨论法

中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审美素养相对来说都不是很高,盲目崇拜明星大腕,发型、服饰追求个性。达尔文说:缺少美育会使人失去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优秀的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向学生有针对性地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笔者在进行欣赏课的教学时,除了采取讲解法以外,还充分运用了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讨论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你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去处理”,让每位学生讨论、评说。教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此种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现实和影视作品中的服饰、发型、建筑等,让学生对其中的风格、结构、色彩欣赏和讨论,并与自己的想法作对比,以此推动学生审美眼光的提高。

3 趣味作业法

一款款涂着各种颜色的小正方体绝不会引起人们的多大关注,但它被匈牙利建筑师鲁比克精心设计成“魔方”时,立即引起了千百万人的兴趣。这启示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作业,以趣激学。在学生学习制作贺卡、书签时,正值临淄区齐文化艺术节,笔者布置了以齐国故都――临淄的齐文化为主的设计作业,启发学生:比照国宝“牺尊”,搞一个拼贴画;用篆体字写一个“临淄景”;选一个与齐国有关的成语故事,绘制一幅插图;选定一个齐国人物,设计一个造型等,对齐文化来了一次新的激活。学生大多住在乡镇,离临淄景及齐文化各景点很近,对这份作业非常感兴趣,出人意料地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贺卡和书签。这样的制作,一头连着历史的经络,一头连着现代的心灵,其教育意义和学习效果不是一般性作业能比拟的。

4 成功激励法

成功的体验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和催化剂,是学生创作的源泉。降低教学内容及作业的难度、让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巧妙结合,给大多数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更大范围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黑板报是班级经常用到的宣传形式,在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以课堂上制定的单元小组为单位,定期负责一期黑板报工作,并以教材中黑板报的相关内容为考核依据,给每一个小组评判分数,排出各组名次。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课本中的理论不用死记硬背早以烂熟于心,取得好名次的小组更是欢呼雀跃。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它的教学也应该更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的不同,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精神和创新、适应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使其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素质教育能力

一、家长、学校何学生对美术课片面的认识

1、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2、学校内部因素:在中学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比如在七年级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例如:在八年级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 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二、美术教材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呜。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

三、美术教材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1.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1949斗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时刻;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2.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凡高《阿尔的吊桥》一国,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奔放的线条,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美术教师教学时的注意点

1.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首先要利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另外在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也要心中有数。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

2.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领会,《血衣》、《南昌起义》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4.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6.欣赏后要有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卷风考试的方法来进行。使之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改革

普通中学里总存在对美术的偏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可是社会在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提上日程,中学的美术教育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开展,学校和社会都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则成为我们美术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了。

一、传统美术的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美术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中学美术教学都倾向于实用主义,偏重于美术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关注培养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教会学生实用技法、美术知识,技能变成了一个无生命的实体,美术的学习则会成为乏味而枯燥的课程。传统的中学美术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仅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来被动地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却忽视和扼杀了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影响了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发展,遏制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学改革是必然之举。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改善现行的美术教学

我认为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美术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符合中学生审美眼光的美术欣赏专讲,比如,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看漫画,那么我会专门开设一堂漫画知识的专讲给他们。在课堂上,为他们讲解漫画的发展历程,漫画的制作原理,介绍手绘漫画的基本工具,最后为学生介绍一些在世界上比较有名的漫画家。这样的课程是学生喜欢的,因此既会学到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中外美术史上有众多的流派,有着不同的美术风格与艺术表现,我们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看画展,在课堂内播放幻灯片等形式,使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来不断的开阔视野,同时让他们广泛地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领悟其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涵。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给人以快乐的感觉,让人陷入沉思,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对于美术的创作热情。

三、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中学的美术教学中可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系统是集图形、声音、语言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它能将美术图画非常清晰、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配以美妙的音乐,这种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会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和形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理论转化为图形来进行展示、讲解,变枯燥单一为直观形象,最后达到优化优质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美术作品进行图片演示,以特有的色彩、线条、明暗等,引发学生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学生在这种审美情境的熏陶下会产生一定的创造力。

美术教学的改革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来完成。中学美术教育也应该就此被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武千嶂,庞建萍.幼儿画动物:美术活动设计[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2]李慰宜.美术欣赏与表现[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社,2005.

[3]戴高.桃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2005.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5篇

将地方传统艺术与中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既能有效提升中学美术教学质量,又有助于激发学生保护与传承地方传统艺术的责任感。地方传统艺术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将其引入中学美术教学,可以作为教学素材,加深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了解。中学美术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风格,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收集地方传统艺术素材,以便切实地将地方传统艺术与中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文章分析了地方传统艺术与中学美术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意义,阐述了地方传统艺术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在中学美术教学模式中融入地方传统艺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地方传统艺术;中学美术;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推崇。学校、社会与家庭等都逐渐认识到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学生整体修养的提升。因此,中学美术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地方传统艺术凝聚着地区最真实的艺术文化,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中学美术教师应深入群众,开展各类调研活动,将地方传统艺术有机融入美术教学中,从而增加中学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要想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艺术,必须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推动美术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地方传统艺术与中学美术教学结合的意义

(一)能够有效提升中学美术教学效果

中学美术教学模式中适当融入地方传统艺术,对于提升其教学效果大有裨益。一方面,地方传统艺术具备审美和造型艺术的特征,与中学美术教学的相关要求极为吻合。如地方传统艺术中的剪纸,就是美术教学与地方传统艺术很好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在中学美术教学模式中有机融入地方传统艺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保护意识,及其对地方传统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保护与传承地方传统艺术的责任感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地方传统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地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确保地方传统艺术能够渊源流传,必须积极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受当前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年轻人对地方传统艺术缺乏兴趣。因此,将地方传统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激发其保护地方传统艺术的意识大有裨益。如有一种地方传统艺术是将古代神话传说改编成戏剧表演,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古代神话故事,传播其中的某些精华思想。如果在美术教学课堂中融入这些地方传统艺术,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人物造型及色彩运用有所体会,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还能够通过对传统故事的学习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有效提高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从而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保护与传承地方传统艺术的责任。另外,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正气能得到较好地弘扬。

二、地方传统艺术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积极作用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艺术,主要是因为地方传统艺术中蕴含着诸多有益于中学美术教学的要素。下面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丰富了中学美术教学素材

地域性是地方传统艺术最典型的特征,其通过艺术的形式记录着当地流传下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该地区人们用以回顾历史的重要素材。美术是一门艺术,看似高于生活,实则源于生活,这点与地方传统艺术相同,因此中学美术教学可以从地方传统艺术中取材。如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传统艺术气息,广为流传的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里。这个历史故事属于经典文化艺术,如果能够将其融入到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于引导学生掌握传统艺术知识极为有益,也能够使其领悟到文化艺术的真正魅力。可见,地方传统艺术能够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美术学科一样,地方传统艺术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两者之间又有诸多不同,如地方传统艺术的地域性色彩很浓厚,是当地人薪火相传的文化产物;而美术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由地方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融合而成。如丝绸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的一种宝贵的材料,其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在融合了极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现代丝绸纺织品中,也不乏传统的古典美。这些丝绸纺织品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及审美需求,还能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丝绸的起源、发展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其传递人文情怀,促使其保护与传承地方传统艺术思想信念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加深了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了解

一般而言,如果在地方传统艺术与中学美术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学生通常会选择前者。其原因在于,地方传统艺术更贴近实际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其内涵。因此,如果能够在中学美术教学中适当融入地方传统艺术,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地方传统艺术,这相当于为学生在中学美术与地方传统艺术之间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如陶艺是地方传统艺术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部分学生的祖辈可能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基于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开设一堂学生亲手制作陶艺的实践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充分领悟传统艺术之美,提升其审美能力,而且对于地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艺术的具体措施

(一)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多方面收集传统艺术素材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色,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艺术。由于我国现阶段教学中的应试模式还很明显,学生很难从教材中接触到地方传统艺术。鉴于此,教师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收集各类地方传统艺术素材。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对地方传统艺术进行实地考察和较为全面的探索,便于整合收集到的地方传统艺术资料,同时还应积极将整理的资料编纂成书籍或画册进行出版或展览,实现全校学生在地方传统艺术方面的交流。如浙江省浦江地区有一种地方传统艺术——麦秆剪贴,学生在深入当地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具体分析、研究其雕刻与刺绣技术的传承,以及作品的不同风格与雕刻技巧的关系,并依据不同的兴趣成立研究小组,从而能够深入研究其艺术形式。此外,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某些地方传统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讲解地方传统艺术中有关美术学科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在完成每次调查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文字与同学分享,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些地方传统艺术进行学习,并在分享交流会上与同学分享。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其对美术学科与地方传统艺术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知识储备,有效地提升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逐渐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地方传统艺术为基础,探索新型的美术教学模式;同时在保障学生完成日常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到有传统艺术特色的地方写生,使其实地了解各类地方传统艺术的特点,从而真正体会到地方传统艺术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结合地方传统艺术知识,使地方传统艺术真正融入到中学美术教学中,促进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应积极地将多媒体教学引入美术课堂,使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的课堂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无法实地了解的地方传统艺术以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形象,也使学生的认知更为深入。因此,多媒体教学对于实现美术课堂上多环节的互动,确保学生多方位、立体式地感受地方传统艺术的魅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在讲解剪纸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剪纸的过程播放给学生观看,并鼓励学生跟随视频进行剪纸练习,教师还可以将展览馆、博物馆或工艺品商店中部分剪纸艺术品的介绍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其了解地方传统艺术中所包含的艺术家的思想,提升其对于美术学科和地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审美能力,进而激发创作灵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艺术,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实现地方传统艺术与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这对于实现美术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践的互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学校应积极地将地方传统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学,这不仅需要教师对两者的共同特征进行挖掘、整合与深入研究,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以保证两者结合的契合度。

作者:王伟 单位:枣庄市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1]俞洁萍.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模式初探[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宋扬.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融合及教学模式探微[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

[3]戴晓卉.论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

[4]任忆芳.美术教学融入地方传统艺术的探索——无锡惠山泥人地方美术资源教学实践[J].画刊,2014(2).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创新性;美术课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5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00-01

美育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部分。蔡元培说:“美育可以用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发为伟大的行为”;恩格斯也曾说:“美育就是美学方面的教育。”中学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中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中学生加强美术技能的训练,对将来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也是极为有益的。中学美术教师要想把握好中学美术教学艺术就应该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做到如下几点:

一把握中学美术教学规律,了解中学美术教学特点

美术属于造型艺术,也被称为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这就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它是根据教学方针、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以及中学生对美术认识活动的规律提出来的,是美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

中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及要求主要有:

1.审美性。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要任务,它起着决定本学科教育性质的作用。

2.直观性。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求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美学问题、技巧问题,又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这就只有借助直观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感知客观现象去形象地认识世界。如把握构成美术的基本因素,如形体、比例、结构、空间、明暗、色彩、笔、墨、线条等,才能获得较明确的概念。

3.启发性。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而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4.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中学美术教学多属技能性的内容,而且技能的本身就在于多练,课堂时间有限,要腾出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明确所讲理论与其指导实践的关系。

5.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客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其实这也是更深层次的顾全大局。

选择典型来启发大家。选优者,以用作模范,激发大家学习。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辅导使其更完整,也可以给其加大学习份量,提出更高要求;选差者,指明缺陷,通过辅导纠正,一是在做差生的转化工作,使其跟上趟,二是启发大家改正自己不足,作借鉴之。

6.创新性。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创造性才能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和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切不可忽视。美术教学在这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

二根据中学美术教学特点,认真钻研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特点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教师认真钻研 教学方法。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

2.演示法。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3.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采用这种方法,要求非常讲究:

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

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4.参观法。通过参观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实际联系。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等。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当然,教学方法具体怎样选择实施,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灵活运用;还可依据课型,有时仅用一种方法即可,而有时两种甚至多种并用。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7篇

这些年以来,在课改的大背景下,中学美术课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已经从附属位置上升到了美育实践的重要位置。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课的学习中来,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审美教育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并结合最为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审美思维的能力,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相关的话题。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审美思维

只要用心,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期间,提高学生审美思维能力的方式非常的多。而教师应该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情感动因的方式来逐步的加强学生的审美思想,从而全面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相关的话题。

一、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加强审美思想,可以在不经意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不过这一切都要用心去感受。而对于中学生来讲,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层面,都还处于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对求知的渴望。然而通过美术审美思想的教育,在教学期间告诉他们如何去发现美,能够很好的加强他们的审美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境界

对中学生加强美术审美思维的培养,可以让他们充分的了解善与美的差别,从而能够很好的加强他们的辨别力,并指引学生构成良好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会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拥有良好的言谈举止,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加强。

二、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绘画教学是过去的美术课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师也主要把绘画的技能当作衡量学生美术水平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提高。另外在教学期间,教师总是将范围局限于课本的内容,丝毫没有创新可言,这同样也是制约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原因,而且由于教学方式太过的枯燥,导致学生无法对美术课产生兴趣,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美术成绩,这与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完全的背道而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要极力的改变这种局面。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课改内容中对美术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将来能否成为艺术人才的关键一步。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期间,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从中发现事物所存在的规律,这样才能够合理的想象出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物,从而加强了学生美术审美思维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发现美的存在,并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并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去体会对于新鲜事物的美好感受,而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将美术审美思想教学与实际生活完美的融合到一起,从而很好的实现了课改中所提倡的教学目的。最后,教师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激励学生,以便让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始终充满信心。在中学美术审美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想象力,从而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动因

拥有丰富的情感对于美术创作至关重要,可以说它是美术创造的原动力。而在中学美术的教学期间,要将情感渗透到理论教育和道德教育当中。增设美术鉴赏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力以及情感意识非常的有帮助,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客观冷静的分析,然后根据心灵的感受,来获得最为生动的情感体验。同时,这也是学生对抽象事物到具体事物的把握过程,进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步步的加强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在实践教学期间,想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动因,则一定要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这主要是由于所有的艺术创作,不但需要足够的激情,更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教师在上美术欣赏课的时候,可以采用网络这种新颖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将一些有关美术创作的中外经典作品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教师对这些作品的流派、风格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他们的思想潜能。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理论进行细致的讲解,而学生在吸取了优秀作品的创作精髓之后,就会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审美思想,从而为他们将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经过欣赏课的熏陶之后,学生在这种美好的情境中,会把自身的情感融入进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从而让他们的情感能够升华到一定的境界,并最终可以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若想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学生的情感动因,同时还要遵循课改的教学理念,将实践与审美意识充分的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将来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相关工作者要不但努力,认真探索,争取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方案,从而让中学美术的审美思想教学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闫颖玉 单位:赤峰市松山区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冯彩梅.审美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促进作用[J].考试周刊,2015,23:171.

[2]宋海波.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160+162.

[3]祖文婷.对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4:67-68.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村中学 美术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国家实施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十多年,可在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普遍重视。美术属非统考科目,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多数学校仍旧只是重视高考所要涉及的科目,而美术课只是形同虚设,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也无暇顾及美术课程。作为农村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我对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探析。

一、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1.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人的思想认识中,美术是副课,就是画画,带着学生玩,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农村学校不开美术课,或者即使课程表上有,上的也是其他科目,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由于教育评价方式滞后所导致的。

2.教学环境,设备简陋。

在农村,很多中学不开设美术课或者虚设美术课的现象已经是很常见的事了。因此大部分农村中学没有基本的美术教学工具,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和教学用具,甚至美术教师教学参考书都没有,更不用说美术活动室、模型、专用图书、画架等工具。总体来说,大多数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环境简单,仍然停留在老师(黑板+粉笔)+学生(白纸+铅笔)上。

3.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家长们作为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心想让后代出人头地、跳出农门,认为学好文化知识才是正道,至于美术的学习,可有可无。因此多数家长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忽略了对学生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于是学生原本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对美术的兴趣也不浓厚。

4.学生思想认识模糊。

受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熏陶”,学生的思想也变了。他们认为上美术课是让自己在紧张的功课之余放松一下,因此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松散,作业不及时完成。美术教师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也慢慢懈怠了。这时经常会出现把美术课给其他学科的老师去上,甚至干脆将美术课当自习课上。

二、原因

1.教育教学评价与考核制度滞后。

目前,在农村学校,许多教育管理者本身对素质教育、新课程的理解很表面,他们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主要是高考制度没有实现根本性的改革。“一分之差”决定着两种命运。因此,升学率仍然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社会、家长及一些管理机构认可的还是考试分数,在这种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质是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教师比以前更忙、更辛苦了,学生负担也更重了。

在农村教育体系中,上级主管部门对美术课几乎是不闻不问(用学生家长的话说,每年买来一堆书,用的才是一两本),只检测语文、数学,初中只考核语文、政治、外语及数理化。包括美术在内的所有其他课程都是“下三滥”,既不对其成绩过问,又不对其教者考核。学校只抓“主课”,而放弃“副课”。从课程表上可以看出,美术课虽占了一定的课时,但十有八九都被“主课”借用、挤占。学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美术教育相对其他一些科目的教育,其地位仍显得非常低微,似乎只是学校课程表中的一种装饰和点缀。

2.美术课校内课程资源匮乏,美术教师极缺。

美术课程资源是促进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条件,具体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如图书馆资料资源、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美术教学设施和设备等;校外课程资源,如公共文化设施、当地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等;信息化资源,如信息获取、信息交流等。近几年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希望工程的实施,西部部分农村学校课程资源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离美术教育的整体要求还相距甚远。在农村,除了自然环境资源外,其他美术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孩子家庭状况普遍贫穷,因困难而失学者很多,学校要进行美术教育,学生连起码上课的材料、工具都准备不到位。美术教育者即使想上好这门课,结果还是事倍功半,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的开展。专业美术教师非常缺乏。我所在乡镇学校的美术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2%左右。

3.美术活动多不为达美育之目的,而为搞应付、完成任务。

为了申请项目、应付上级的检查,学校也开展美术活动,大多数在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如举办美术展览、学习园地等。但就这简单的活动,在领导检查完后,便偃旗息鼓,因而使美术活动达不到美育之目的,只是流于形式。

三、对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可见,中学美术课堂具有其整体性和独特性,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但是,在农村,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还存在种种问题。我在多年的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到以下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途径。

1.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美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领导、教师和家长的眼里,智育就是主科,语文、数学、英语等,但从社会主义的所需人才来看,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学生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通过美术教学这一课堂形式,学生们对美的朦胧追求和无所羁绊的原创冲动能够得以升华和提高。因此,要搞好美术教学需要从上到下的重视。

2.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利用身边的大自然进行美术教学。

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教师可以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高心灵。也可以组织学生做风筝,放风筝,画放风筝的场面,在训练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

3.应懂得尊重学生们的创作欲望。

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对于学生们的作品,美术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热情辅导,切忌给学生泼冷水或作出武断的否定。尊重学生的原创思维,认知学生的潜在优势,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

4.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成立书画、硬笔书法、剪纸、折纸、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学校定期举行艺术作品展览,并开展评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另外,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评价时应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让学生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5.拓展教学面。

可以给学生开设篆刻课,利用橡皮和刀子写刻自己的姓名进行创作,给学生们讲述文字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欣赏名家的篆刻和创作技法。把根雕、奇石、盆景作为教学内容移入课堂,教他们如何去审美并在生活中发现,进行简单的创作和收集。让学生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在书法教学中,软硬笔并重,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总之,要改变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还需要多方人士的努力,不仅教育管理者要提高认识,而且需要政府和家长的支持、学生的理解。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倡导的“建立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农村美术教育才能拥有更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叶杨荣.对农村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9).

[2]李小荣.浅析当前农村美术教学的现状[J].当代教育论坛,2010,(5).

[3]程宜康.关于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及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9).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策略;能力;自主学习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是人的个性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时代。中学教育也愈加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与发挥,美术教学已不再只是艺术技能与规范的传授。美术作品不只是线条、颜料或者其他材料的组织,更承载着创作者的真挚情感和理想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与美术作品、创作者展开对话,共同体验和感受艺术之美。教师教学策略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需要,以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一、注重学生艺术兴趣

美术课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人文课程,自由度宽广而缺乏严格的评判标准。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策略的设计既要研究教师怎样教,也要研究学生怎样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当然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动力。教师除了以熟练的绘画技术和语言艺术打动学生心灵之外,还需要从多种途径激发学生鉴赏艺术作品或创作的兴趣。

素描是美术的基础,但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画静物写生《书、茶杯、苹果》一课,鼓励学生展开素描竞赛。反复的线条练习,也夯实了学生的艺术基本功。教师在鼓励学生掌握一定创作技巧的基础上,还为他们的作品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把绘画作为一种人生乐趣。

二、美术教学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美术教学的生活化,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与理想追求。中学美术教育,本质上还是一种普及性艺术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美术课程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美术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艺术回归生活,艺术在促进美化学生生活方面的作用。

所谓美术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据学生真实的需要,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服务于学生,获得艺术实践能力的需要。一些具有概括性、通用性和适用性的教学手段都可以纳入教师教学设计的视野。比如,欣赏绘画、制作设计、艺术创作等。如广告、海报、书籍设计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现象,教学中完全可以借鉴这些生活中的艺术,给学生鉴赏、模仿或设计。要实现美术教学生活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教学的中心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课堂上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美术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传统艺术教学,过于注重艺术技巧与规范的运用,难以在教学中感受人的激情和创造力。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逻辑性的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这导致学生恐惧和消极情绪。艺术教学就是要培育完整的“人”,学生的思维、情感与意志都融汇于艺术活动之中。

美术教材提供了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需要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发现与评价。可能学生的认识会有偏差,但事实上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呈现错误就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了教育机会。突破思维定式,敢于标新立异,才可能体现艺术的创新本质。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毕加索、马蒂斯等名家的优秀作品无不充满大胆的想象。

中学美术教材有“拓展”部分内容,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开阔的艺术视野与新的艺术创作思路。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好这部分教学资源,将“拓展”予以延伸或深化。“华表”是我们民族的图腾柱,一般是以大理石为原材料以雕刻的工艺塑造而成。教师可以拓展华表的制作材料,比如,纸张、橡皮泥、石膏甚至钢铁都可以纳入设计或制作的选择范畴。

四、培养应用美术意识

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模式。学生获得了很多抽象的概念或者固定的艺术技法,但因为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关不大,学生陷入为学美术而学美术的怪圈。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借助于视觉艺术,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经验与理想信念。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视觉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视觉标志、广告、影视等美术图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美术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熟悉美术的媒体材料,理解和运用美术。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美术现象就在我们的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涉及美术的运用。比如,在手工制作中,如何制作存钱罐,启发学生以不同材料、不同形式使存钱罐更符合美学和生活的要求。

总之,中学美术教学策略必须围绕中学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展开,要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为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与认知需要,教师才能在教学之中游刃有余。美术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因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黄鹤.现代美术教学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策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2]王佳音.美术教学与美学本体论[J].科教导刊,2011(18).

[3]吴敏.浅析生活化的美术教学[J].才智,2011(04).

中学美术教学范文第10篇

中学美术的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方针、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美术认识活动的规律提出来的,是美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认真贯彻这些美术教学原则,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为矛盾的转化创造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

那么,中学美术教学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呢?

一、审美性原则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明确规定:“中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并再次要求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穿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始终。可见,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它起着决定本学科教育性质的作用。

具体来说,中学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合适的审美媒介,组织学生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审美心理结构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就是说美术教育无论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都应该是审美的。美术教师要把审美教育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到美术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即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辅导课外美术活动以及教学总结,都应当注意给学生传授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认识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的能力。同时,还要把审美教育同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陶冶美的思想情感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殊作用。

审美教育,既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必须遵循的原则,它也是提高社会主义公民的审美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全社会都应当引为重视。

二、艺术融合原则

中学美术教学的艺术融合原则是指:运用各种教育与艺术形式所能提供的手段和方法,充分融合其它艺术课程或美术课程的其它方面的内容,以便有效的提高艺术教学效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例如古诗词可以启发国画欣赏的想象力,倘若在欣赏元代文人画时配上王维山水诗,则将大大提高学生对绘画作品意境的把握。

又如欣赏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纤夫》时就可以将它配上表现同一主题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作为其“画外音”,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立体效果,使学生对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

所以,美术教学如果在内容、手段、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摒弃单调、分隔而遵循艺术融合原则,把各种艺术形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把美术学科和其它相关学科适当的融合在一起,把学校美术教育与社会艺术环境融合在一起,那么,它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增强教学活动的艺术趣味,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中学美术教育在目前课时少、课时缺的状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教育教学效益,真正体现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性质,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审美育人目标。

三、参与性原则

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下面的教学情景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教师不停的讲解,学生一味的静听;教师画一笔,学生也跟着画一笔;教师手舞足蹈,学生却难得一动;教师情绪激动,学生却难得开心……总之,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这样的美术教学显然和中学中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的其它学科的教学并没有两样。不能说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不到一定的美术知识,但却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是很难使学生体验到艺术的。因为事实上,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模仿、领会着教师讲的知识内容,而没有真正主动的参与到艺术活动之中去。对于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说,美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艺术审美愉悦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艺术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种体验的,因而也可以说是学不到真正的艺术的。据此,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应该主要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的艺术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难有真正的艺术教学。

当然,参与也并不是美术教学的专用名词,其它各科教学同样也需要学生的参与,但相比之下,显然艺术教学则是更需要学生的参与,而且艺术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和其它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也有明显的区别。因为,就性质而言,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主要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学生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而其它某些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主要是一种受动的参与,通常都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的这种参与,其创造性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局限。

所以,我们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参与的艺术活动过程,同时又能巧妙地把美术教学目标融入其中。

四、直观性原则

所谓“直观”指的是用感官直接能感受到的。而对于美术,这一空间视觉造型艺术由于它没有声音,也无文字说明,要想正真领会其中的内涵恐怕也只能通过直观的用眼睛去观察。这样,作品的内容、形式才能在不断的观察、揣摩、品味的过程中得以认识和理解。尤其是那些意境深邃的作品,其中所蕴涵的那种美感常常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时,如果没有具体的直观范例或实物,只用语言干巴巴的去讲解,其效果不堪想象。

例如,给学生介绍中国佛教美术中的两种不同的造型风格,即“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如果用文字来解释就是“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迭,而衣服紧窄”。具体地说“曹衣出水”更多的保留了西域毽陀罗艺术的风格,而“吴带当风”则是中国佛教美术形式确立后的一种特点。这样的讲解,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印象并不深刻。如果配以图片、幻灯等教学设施(当然条件允可的话,去实地考察,更是最好不过了),不但能使抽象的文字解释和具体生动的图形结合起来,而且还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让他们身临其境,去体会那种在特定时代所形成的浓重的宗教气氛,以此帮助他们去理解当时的艺术家们为什么要采取一些艺术夸张的手法把这些佛像塑造得大耳垂肩、双手过膝以及佛像身量高大等等。这些疑问的提出,不但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而且还可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丰富其知识面。

直观教具固然在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但作为一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表述内容是否有形象性、直观性以及艺术性,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所以,语言的表述应形象、生动,简明扼要,学生易记易懂。直观性原则在技能性教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课堂上具体示范,学生马上就可以心领神会。在示范过程中,可在需要注意的地方稍作一些揭示或说明。这样,对于那些模仿能力极强的中学生,从起初的模仿经熟练之后,就能逐渐掌握作画的要领了。

五、启发性原则

美术课教学要特别注重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各类的教学中,不论是绘画写生、工艺制作,还是命题创作,都要注意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事实上,任何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内心情感与创造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是一味的重复某一风格、某一题材,那就失去了创作的意义。

但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也绝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这就需要教师能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给予不同角度的诱导和启发。例如,一些大师的成名作(或代表作)不同程度的是从他人作品或民间艺术等中受到启示的。法国印象派画家马奈的一幅题为《草地上的午餐》(原名《浴者》)画面描绘了在一片池边树林的草地上,两个穿戴整齐的男子和一个妇女席地而坐。稍远处,还有一个刚刚洗浴过的女子,画面的前左角放着一堆衣服和食物。这个场景,很自然的使人联想起乔尔乔纳的《田园合奏曲》。的确,马奈是受了这幅名作的启发,但在他的作品中,已完全没有了威尼斯大师的那种温柔典雅的诗情画意,画面上充满了树林中湿润的空气以及男女之间的黑色衣服与白皙肉体之间的对比,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创新和改革。又如,作为后期印象派的画家高更,从古埃及的壁画、非洲的木雕、波斯的挂毯以及东方绘画的装饰风格上得到了启发,从而得到了他自己称之为“综合”的独特画风。

可见,如果老师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启发学生、抛砖引玉,那么对调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潜在因素有很大帮助。

六、精讲善练原则

作为一门技能性很强的美术课,“练”的地位是无庸质疑的。所以,每次授技能之前的理论性讲述必须少而精,而且有直接指导实践的针对性,绝不能为讲而讲,更不能有与练无关的讲。精讲善练,讲是关键,讲的内容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所讲的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是不可缺少的。要引导学生去认真地多练,使练的方法步骤正确,达到“善练”的目的。要保证学生练习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认真做好辅导工作,即在学生练习时,要求教师认真巡视,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并能否运用于指导实践;是否理解了训练的目的、要求以及绘画的方法步骤;学生观察、理解事物的方法是否正确。

七、以点带面,面向全体的原则

我国现行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是以年龄为基准组建的。由于学生的来源及其生活条件、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乃至天赋差别,造成水平的参差不齐是必然存在的。而教学活动是集体的,要求也是以统编教材为依据制定的,这便产生了统一要求与水平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然而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唯一的办法,只有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在不同基点上去要求、提高。

首先教师应当善于选择典型。上一节课,学生多,课时短,每人都能享受到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选择典型来启发大家。选优者,以用作模范,激发大家学习。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辅导使其更完整,也可以给其加大学习份量,提出更高要求;选差者,指明缺陷,通过辅导纠正,一是在做差生的转化工作,使其跟上趟;二是启发大家改正自己不足,以作借鉴。其次,注意加强辅导的针对性。教师经过巡视检查,已基本上把掌了全局,对反映练习的目的、方法、步骤和要求方面的情况也已掌握,这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导对象,或是对训练目的的不明确者,或是对方法、步骤掌握不正确者,或是不按要求去做者,进行重点辅导,可以达到启迪多数、面向全体的目的。

总之,中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决定了美术教学的原则。以上中学美术教学原则,既有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的,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把它们配合起来灵活地、创造性地遵循和运用。当然,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我们还要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努力选择相应的、可行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方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上一篇:美术功能室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美术集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