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基础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07 17:30:29

中学基础教育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陶艺 基础教育 设计素养 融合

检 索:.cn

Abstract :In our culture and history, ceramic art,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public concern and attention. Today's society, living standards are improving,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sign life of charm and basic ability to design quality has become one of people's basic quality, universal design literacy training in today's era of cultural divers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e basic education high school pottery design concept, design literacy and pottery multidimens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form a design awareness, improve abi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achieve convergence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Keywords :Ceramic Art, Basic Education, Design Literacy, Fuse

Internet :.cn

《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百工之技艺是其登堂入室的前奏,然而陶工之事,智者创物为最高境界,是为圣人之作。

可以说设计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空间中。设计教育产生于新时代的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的科技、经济、生活的发展都和它密切相关,这是它最为有效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正因为其如此重要,所以从小培养人的设计意识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中学阶段。

一、陶艺基础教育的现状

随着“设计・工艺”列入中学美术课程四大学习领域之一,陶艺基础教育因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轨道。中学设计教育是个新名词新领域,其进入到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是像一张白纸。因而,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必然存在许多曲折。比如在其目标定位上是怎样解读的;教学范围含糊不清;教学内容杂乱无章;设计教学与其他教学课程交叉混杂;中学设计教育到底要怎样引导?陶艺,不仅在工艺上有它的独特性,在设计层面上也有其研究性、长远性,在这里只谈在陶艺基础教育中的设计素养的培养上。

在陶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设计素养的教学,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尊重学生,启发学生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一)实现交互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总结,澄清和预言等步骤,监控学习的过程,并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理解。”[1]如何作用?这些都可以在陶艺教学中体现出来,学生在接触泥巴的同时,更是对设计理念与思维的碰撞(图1);(二)提倡个性化设计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以原有开设的课程为切入点,将过去单一维度的课程内容转化为独立创意,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二、设计素养教育与中学陶艺教育的融合

(一)设计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相对较完整且知识架构较严谨和知识范围较宽广的的学科体系,因此基础教育中设计素养的培养价值的新定位应以使学生形成设计习惯为主,那么,教授给学生的应是这个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

大家知道大学设计专业必修的三大构成课程是成为专业设计师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可以让设计师的表达意图切中要害,但中学设计教育的重点是基础素养的培养,而非学习某种技术。所以说,在中学阶段涉及太多的三大构成的知识没什么必要,应该点到即可。

繁多的设计种类,那么基本的设计是怎么形成的呢?“设计的含义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计划、构思;第二是将计划、构想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三是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2]任何设计的形成都会或多或少涉及这三个阶段,“不同的设计领域有不同的规律和现实的特殊性,同时又遵循着设计思维发展的共同方向,相互渗透、联系和影响,并且也体现出融合的迹象,”[3]通过陶瓷材料的教学参与,让学生们认识到这里面要遵循的设计思维,逐渐形成设计素养,这才是目前我们要做的。

(二)中学设计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如下:1.设计的基本元素;2.设计的基本法则;3.设计的一般方法;4.设计的一般过程:概念定位――方案制定――草图和制作模型――设计评价与反馈;5.在中学阶段的陶艺基础教育中,首先在学生对材料、形式与功能三者关系的把握上要重视起来,使之融会贯通,学会分析一件作品;6.在对上述知识体系的认识理解上,陶艺这个具有生命力的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在愉快地气氛中把这些具体设计共同遵循的设计思维教授给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结合陶瓷材料进行阐释,这样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理解设计。学生在理解设计的共性特点的同时,达到设计素养与陶艺基础教育的融合。

三、设计在陶艺基础教育中的体现

设计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在这里先说一下在陶艺基础教育中的诸多方式,陶艺的成型工艺中包括泥片成型,盘筑成型,拉坯成型等。(图2~7)

四、教材的实施价值与可行性

如图8寿光市世纪学校学生个人感想美术教材实施的价值在于“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4]陶艺属于教学的延伸,而谈到陶艺教学实施的价值在于创新性实践和三维目标的外延性探索,这种探索是值得的,科学的,是可行的。首先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很难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在高考激流中忙的身心疲惫。选择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又能让学生愉快地来实现美术教学目标,是开设陶艺课的初衷,而师生互动、快乐学习,让学生在“不以为是在学习”间获取知识和发展诸如审美、创造及合作等能力。材料的准备和师资的考核,不应该作为主要困难,先从基础开始,慢慢形成自己学校的规模和适应发展的流程。

五、陶艺基础教育中培养设计素养的价值

首先归结为三个方面,艺术价值: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消费,从而产生了设计这种创造。陶瓷设计是陶艺精神活动的充分体现。陶瓷设计需要一种意念,更需要一种文化意识,这才是设计的归宿,在基础教育中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师应阶梯性的阐释每个作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继而让学生主动体会并且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尺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散性的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制作来自自身生活的物品,例如近些年提到最多的“手作”一词,或者对正在使用的物品加以改造升华。

科学价值:比如在一个陶瓷器的产品结构的规划上或者是某块面的色彩搭配上,都涉及到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设计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交叉学科。这样来看学生培养设计素养的科学价值在于每件作品的形式与功能等具体案例分析上。简言之,在陶艺基础教育与设计素养培养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设计某个作品要具有科学依据,并且理解作品的科学性,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设计理念,从而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具备设计素养。其次要鼓励学生形成勤动手的好习惯,比如制作模型。一般在构思一个茶杯,咖啡杯或者是牛奶杯等杯子时,某些怀有很多固有思想观念的人想的最多的往往是如何有创意,如何推陈出新,但如何让其适合生产,怎样拿起来最舒服、最便捷,以及多种杯子的用途知识等等实际问题,在随着课程的一步步深入操作过程中逐渐发现并解决它们。所以说,要真正理解其科学性,必须完成一个完整的制作过程。强调设计素养教育的科学价值,就要强调学生体验陶艺设计的工艺流程。反过来,理解其科学价值,也从侧面影响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上。作为生活的见证很大程度上是从这些具体的设计作品中反映出来的。

社会价值:1、设计素养的培养应与陶艺的基础教育接轨,借用陶艺自身的材料美感和资源,促成设计的观念教育和设计的能力教育与陶艺的基础教育融合,发展有天赋的孩子的学习和研究潜力,为“中国设计”的未来做出应有贡献。2、中学陶艺基础教育倡导低碳环保理念,这种理念通过课堂让学生从小树立起环保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相信中学陶艺基础课程的实施会越来越明朗化。

设计素养的培养一定基于快乐、健康的学习为出发点,给孩子们一片可以创造的天地,通过动手、动脑、一方面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艺术,另一方面学习一些简单理论知识,对特殊材料在其特制的加工工艺过程中,学会创造,享受创造带来的身心快乐!同时丰富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达到全面培养的目的。

注释

[1] http:///link?url=xy6CFEb-Rrn0jP9aZmRi3Qd5-tsXB6TY4seFUrukwVM8G_cCihwr4FiXir8WSFjaQWsbjl82EHpvPWvw6UTBpq

[2] 曹川泉.艺术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0.

[3] 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人出版社,2007:200.

[4] 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J].明日教育论坛,2001(3):28.

参考文献

1 少儿陶艺基础教育陶艺教学研讨专刊,2004.

2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M].(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杨景芝著.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4 尹少淳主编: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管慧勇.陶艺泥塑新课标[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2篇

石泽全

(名山 石泽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中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硬件的不断更新使学 校的计算机教育设备无法跟上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软件使中学计算机教育无所适从。面对这种 状况,中学计算机教育必须摆正位置,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都立足于基础教育,才能适应现 代化的需要。

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更新虽然迅猛,但构成计算机的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光学设备、声音设备的基本原 理没变,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数学基本知识没变,布尔代数的基本理论、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依旧是当 今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中学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布尔代数的基本知识和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为基 础,建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模型,这不仅体现了计算机硬件结构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中 学阶段学生通过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模型,了解基本设备的功能及其简单的操作 方法,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操作的基本技能,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各部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软件是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必须条件,如何编制软件的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位置。在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中,要体现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及数据结构最常用 的一般方法。目前计算机的语言种类数以百计,但就语言构成的程序结构而言,都包括了顺序、分支和循环等 基本结构,数据结构中以数值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和数组等数据为基本类型,程序设计的方法以自顶向下,逐 步求精为主。这些是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应该突出体现的基本知识。

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不应以某种计算机语言为蓝本进行介绍。原理和方法是基础,具体 的语言应用是该基础知识的应用环境,如果我们忽略了这种主次关系,不仅脱离了中学基础教育为学生传授基 础知识的特点,也使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限制。当然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脱离具体语言进行 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语言说明有关原理也是必要的。

软件使用方法的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软件使用的一般规律上,着重向学生介绍如何构造软件运行的环境、如 何从软件中取得帮助信息、如何使用软件的服务功能等,使学生通过中学计算机课的学习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 的一般方法。中学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中要加强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管理硬件和软件 资源的基本命令,学会建立计算机工作环境的一般方法。软件使用方法的教学还要从建立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入 手,通过软件一般以文字、图形、声音向用户传递信息的特点使学生掌握软件使用方法的一般规律。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3篇

中学生团校是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中学共青团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共青团组织对全体团员学生有计划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文化修养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团的基础知识,提高团员思想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学校。为了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校团委秉承学校“立足规范、追求卓越”办学理念,不断地组织和参加了各项具有教育意义、形式新颖的活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学生团校建设,于年1月被授予“黄陂区中学生示范团校”光荣称号。

一、以完备的计划和安排作开端

我校团校自建立之日起就按规定筹建有一系列的应有设备,将我校多功能教室建立为团校教室,并悬挂有“中少年团校”的牌子,教室内还悬挂有团旗、团徽等相关标识。我校团委依据《中中学生团校章程》开展团校相关的日常工作,在每个学期之初就通过改选组建起由学校主要的党政领导、团委委员与优秀教师代表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具体研究、确定本校青少年团校的具体工作,并切实解决团校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团委每学期都要制订团员发展工作计划和团校工作计划,明确了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要达到的目的等。每学期,我们根据计划安排,围绕团校教材对学生进行各类培训,课时达到了既定目标。

二、以丰富的内容和活动充实教学

我们中团校一直以来就使用本校所编排的教材。教材结合了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实际,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主题,进行讲解,内容包括:共青团的光荣历史,共青团的组织情况,共青团的章程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团员意识、公民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我们还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有关书籍,要求他们要阶段性地写学习心得。团校学习结束后,我们对学员进行了严格的知识考核。在进行团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请有关教师进行团歌的教授,并要求学生在成为一名团员后要能唱团歌、深刻领会团歌的内涵。在原有基础上我们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活动载体,增添了红十字运动、志愿者活动、安全救护常识、心理健康与调节、文明礼仪常识、感恩教育等内容,还通过播放优秀励志电影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来教育团校学员。在培训期间,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现有的设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组织团校学员到校外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经常性地深入社区,为社区的工作尽一份力,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三、以严格的程序来发展新团员

我们的团员选拔经过了严格的程序:首先,在众多交入团申请书的学生中进行班级性的竞争,由各班班主任在班级中征求学生意见,推荐一定数额的入团积极分子进入到团校进行理论学习;在团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将针对团课的授课内容进行闭卷考核,了解学员知识上的掌握情况;然后,我们还要寻访各个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部分同学对该学员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考试。在综合各方面得到的情况下,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挑选优秀分子进入团组织,从而保证了中国共青团的先进性和模范性。我们积极创设条件,使团校学员的培训率为写入团申请书人数的100%。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双人授课;传统课堂;内涵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需要十年能看到成材,而人的教育是百年行为,树木不成材可以重新毁苗育新,若是教育失败了,则意味着百年的失败。教育是一种长期化的社会行为,它的着眼点不应只停留在短期社会效益上,可如今的教育趋势却令人堪忧。

按学生人数配备老师,班主任一人带50~70人,尤其是中学阶段,是个缺乏稳定的角色规定的年龄,但偏偏这个年龄的孩子又对自己的公众形象和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于是烦恼便会成倍地增长。压抑和孤独:初中生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却常常因为自己的能力、经验不足,屡屡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使他们明显感受到压抑的存在。这种压抑由于他们心理的闭锁性无法向父母和老师敞开,从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由于中学生的自控力较差,人格特征还不明显,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关注,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反常的眼神、异样的表情,班主任都要能摸准其脉搏。但现在的教育状况一方面是教师的精疲力竭,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而无味,如果照此发展,学生的个性、喜好及人格特征容易同化或极端异化,就像顾恺之的漫画“捏人”一样,出自同一个老师的千个学生要么千人一面,要么还是一堆不成型的泥。

就目前的教育体制及我区域的教学实际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能让老师从繁重的超劳动量中解脱出来,又能保证甚至提高教学效果呢?

笔者认为两个老师同时为一个班上课,可能会行之有效。许多学校已实现集体备课,就是一个老师的教育困惑摆到桌面上,由不同的班级任课老师甚至是不同学科老师共同出谋划策,提出最佳实施方案,最后运用到课堂上进行目标实施,为什么不能实现双人同时为一个班上课,以实现知识共享,信息反馈呢?这里所指的双人同时为一个班上课有以下几点需注明:

1.两名教师必须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同一年级双轨班或复轨班的班主任。

2.某种课型双人可共同完成同一学时的授课任务。比如语言活动、阅读分析课、英语口语交际等。

3.某种课型两名教师可轮流完成跳跃式课时教学。比如:八(1)班的张老师擅长口语交际及作文辅导,八(2)班的王老师擅长段落分析及单元总结,那么张老师就只备口语交际及作文辅导,同时给两个班讲授,而王老师就只备段落分析的章节,同时给两个班讲授。像英语类语言工具课关键是语言的交流及运用,它跟知识课有着本质的区别,二人共同上课更容易实现小组合作化的学习与交流。

双人同时上课有以下优点:

1.跳跃式备课、讲课(针对同一本教材)可以把两班的班主任从繁重的备课劳动中解脱出来,对于自己擅长的章节讲两次,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进入更深入的研讨和反思。

2.可实现信息多次反馈,知识多次共享,困惑双重解决。

原来每人只把着自己的班,备课、批改、研讨,却少有时间去听对方的课,再说人各有所长,把你最得意、最擅长的章节进行一次实验,一次提升,然后再讲授、提炼、反思(实验讲授提炼反思讲授)双次轮回,可以说是教学上的升华。

3.一人讲授,一人关注,对于群体差异更易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良好性格的形成。

传统课堂,只是生生,师生互通,双人同时授课可以实现生生、师生、师师的互通,更易交流及信息反馈,以确定最佳课堂实施方案。

当然,双人同时授课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及课堂效果的完整性还值得做深入的探讨。

现在许多行业都讲究急功近利,基础研究的经费明显少于应用研究,所以基础研究才相对薄弱,但教育无论如何都不能着眼短期效益,否则被毁的是百年,笔者认为也许用不了多久,中学基础教育会实现双人或多人共同研讨、授课,真正实现让学生“择味”而长之,那时从事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都会轻松得多……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

长久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向于服务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满足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其结果是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学习,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反思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强调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引导式教学是美国专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采用问题、任务、案例等方式,调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资源向导、学习顾问和学习伙伴。目前国内关于引导式教学的研究较多,引导式教学的设计纷繁多样,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总结了中学体育课程引导式教学的设计程序,总结了引导式教学设计的四个步骤: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实践——展示、交流与评价。

二、引导式教学设计程序分析

1.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

引导式教学的开始一改传统课堂“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正向教学程序,而是以学习任务和问题为引导,形成“学生先学,老师后教”的逆向式教学程序。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包括“任务引导式”、“问题引导式”和“任务及问题引导式”三种方式。教师的引导可以发生在在前续课堂结束部分,也可以发生在本次课堂的起始部分。在前续课堂的结束部分引导后续课堂的教学,一般采用任务引导式,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要求学生在下堂课之前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合理利用给学生课余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点是学生的学习不在教师的控制之下,造成学习结果差异较大。在本次课的起始部分引导则便于教师管理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起点一致,合作探究的效果更好。

2.引导下自主学习

确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后,每个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教师准备的学习材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材料的引导自主学习,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通过材料提示、自主学习、探究实践,形成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即构建知识。

3.合作、探究与实践

合作、探究与实践是引导式教学的主要部分,在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合作探究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知识一般属于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关于“怎么做”或“如何做”的知识。那么学生关于运动技能知识的建构,需要大概概括运动技能的要领和练习程序,同时总结小组在练习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则可以向老师提问,教师尽量不直接给与答案,而是以问题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结果。

4.展示、交流与评价

(1)展示和交流展示和交流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个人和团队的学习成果,反思不足。通过展示和交流,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也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发现和欣赏他人,更加享受共同学习的过程。

(2)评价引导式教学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合理、公正、及时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评价要与学生的探究直接联系起来,除了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在整个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均要适时对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三、小结

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老师除了教授知识之外,更多的是陪伴式的引导,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引导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明白几个重要原则:①各个阶段均有限定的时间,以防止学生讨论时间过长;②每一个阶段教师均需引导学生进入状态;③当学生需要交谈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但是,在提问阶段不允许学生交谈。④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和学生互动,并在适时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朱虹,王栋,邢楠.论工科大学专业课的引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151-152.

[2]王东,杨磊,付彬,李仁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引导式教学的实践示例[J].计算机教育,2012,(02):58-61.

[3]曹巾章.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运用“思维引导”式教学法的构想[J].四川体育科学,1998,(04):73-75.

[4]李永泉.“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及其在“模块”教学中的应用[J].黄山学院学报,2005,(01):111-112.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6篇

(一)改革的背景

1.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搞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使学生在中学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方面能应付挑战,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参与广泛经济领域的竞争,使他们成为享有尊严和满意生活的公民”。英国1999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四项发展目标(精神、道德、社会、文化),六项基本技能(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日本2002年即将实行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韩国1997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1)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2)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3)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4)发挥评价在促进发展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我国确定了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的陆续出台,标志着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1)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少数“尖子生”。有人曾经问哈佛大学的校长,哈佛大学建校350年来,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哈佛大学校长回答说:最值得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是全美国500多家特大型企业一半以上的经理是我们哈佛的学子,最值得骄傲的是哈佛的教育:它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从哈佛走出来的人都创造成功。

(2)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也获得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各方面充分发展而又有独创性、独立、自由的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3)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就是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行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为“繁、难、偏、旧”。“繁”,就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导致课程内容繁多、重复,有些内容甚至带有浓厚的繁琐哲学和形式主义色彩,不必要地加上一些形容词、名词,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难于理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难”,就是课程要求过高,教材难度过大,有些学科的内容过深,不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难于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偏”,就是偏于知

识传授,偏到考试科目上,考试出偏题、怪题,各学科缺乏联系,忽视了基础教育广而博的特征。“旧”,就是课程内容陈旧,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不能及时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纵观国际性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改革的目标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精神,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4)社会责任感。

(5)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具体目标

(1)培养目标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爱因斯坦说:“什么叫素质?当我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

(2)课程结构的改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可选择性。

(3)教学内容的改革:改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说:“我们应该教我们七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都来问老师一句话,现在教给我们这些东西,我们将来哪一天还有用?”

(4)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别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无数事实证明,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过的才真正学得会。

(5)评价制度的改革:改变评价制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作用。

(6)课程管理的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过于死板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改革的进展

1.现行课程计划和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修订

高中语文新教材,1997年秋季开始在江西省、山西省、天津市开展试验,2000年在原试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修订后的高中语文教材已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推广使用,目前正在逐册替换过去的高中语文教材。

初中教材是在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教材已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多数地区推广使用,目前正在逐册替换过去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3.新课程方案的制订与实验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在研制之中,计划于2002年正式出台。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

初中语文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三套实验教材。

2000至2004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订、实验和修订;2004至2010年:逐步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方案。

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历史的回顾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汉民族语文教育,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经学和科举的工具和附庸,并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实行改革。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但并没有实行。直到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才正式推行,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学制。从此,语文才成为学科意义上的独立学科。

语文学科成立百年来,人们对“语文”二字的含义,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文文学”“语言文化”等多种理解,这源于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从认识到实践总是左右摇摆不定的老问题。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工具论、人文论、素养论、语感论。“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只是例子。“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素养论”认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张“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上,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有哪些特征,语感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怎样培养语感等,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他说: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

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多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此后,在吕老的号召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进入了一个反思、改革、实验、探索的新阶段。1979年12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时,吕先生被推举为理事长。当时大家都在积极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即语文教学有没有捷径可走,怎样用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回报,如何克服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问题。

20多年来,我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全国各地成立了许多语文教学研究的群众性组织,出版了难以计数的研究论文和专著,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专家。可以说,语文教学研究日趋活跃,研究阵地日益扩大,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思想活跃,论者辈出,各有所见;研究内容广泛,探索多向,呈现出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的特点。但总的说来,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教学经验总结的层次上,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亟待深入。

(二)国外的观照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改革本国的中小学母语教学,虽然各国对有关中小学母语教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远未取得一致,但以下几个总的趋势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1.教学观念: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文化熏陶并重

文学教育、情感熏陶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国家语文教学的主流。过去一般认为是所谓“绅士教育”所必需的,现在人们更倾向于这是一个人和谐发展的需要。美国是最注重“实用”的国家,但一直没有放弃文学教育。英国《牛津英语教程》编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俄罗斯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俄语》《文学》分编,文学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法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给文学作品以重要地位”“

法国文学应该是首选对象”“给学生提供法国文化的要素”。近年来,国外又有强调语言实际运用的趋势。一方面,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那种单纯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语文教学同样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必须把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这是各国语文教学的共同要求。

2.培养方向:智力发展与个性发展并重

发展智力是各国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语文教学强调个性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欧美各国。如英国的作文教学,从表达自己的思想到文艺批评与欣赏,都强调把掌握自我表达、培养个性和独创性作为本国母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日本提出国语科是一门以培养性情和人品为目标的学科,“通过语文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

3.教材编写模式:由分科逐渐趋向综合

各国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式,主要有综合型和分编型两种。前者如日本、德国等,后者如美国、法国等。英国则两种模式都有。日本的国语教材不下十几种,都是综合型的。俄罗斯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仍沿用前苏联的做法,分《俄语》与《文学》两种。可以说,综合型和分编型各有优点。分编型教材提供对事物细节的认识材料,综合型教材则提供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材料,这两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从近年来总的趋势看,人们比较倾向于综合型教材。

4.训练体系:以阅读、写作为中心

从各国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听、说教学很不系统,阅读和写作教学仍然占据主体地位。阅读和写作在教材中的地位各国也不尽相同。有的以阅读为中心,有的以写作为中心,但多数国家都把阅读训练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日本是“阅读中心”,阅读占总课时的80%,写作仅占20%。法国基本上是“写作中心”,阅读教材只是写作训练的素材。

5.阅读教材: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密切结合

如何培养语文能力,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现在各国的认识也开始渐趋一致,即知识与能力出现逐渐整合的趋势。美国中学语文界认为,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仅强调培养语文能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学的长远需要,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否则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日本语文界普遍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将语言知识体系与语言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培养、转化为语文能力。

6.写作教材: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互相补充

近年来,国外写作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如注重实用,与现代社会交际特点相适应,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写作训练与学生心理能力同步发展,等等。美国的写作教学基本上是文体训练体系,比较重视对文章结构的指导;俄罗斯的写作教学是先叙述文,然后是议论文和创作文;英国的写作教学基本上是能力训练体系。

(三)这次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次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即教材、教法和考试诸问题。

1.教材

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选文陈旧,缺乏时代气息。比如,2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而现行教材不可避免地还留有过去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某些痕迹;有些课文的价值导向与现行的政策法规相抵触,等等。二是按照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议论、比较复杂的说明这样一个编排模式,导致一批文学作品被编进了记叙文单元,议论文、说明文选进了一些缺乏美感,或艺术价值不高,难以吸引学生的文章。三是对有些作家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语言学界、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已有了公认的新的研究成果,而语文教材没有及时吸收,导致对某些课文的解读和分析在理论上的滞后,有的甚至不够准确,等等。另外,过去的中学语文教材还有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脱离学生的实际、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小学、初中、高中没能很好地衔接照应等等弊端。

2.教学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不少问题,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不少教师认为我不讲你就不懂,其实多数时候并不是这样。教师讲得过多,必然占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时间,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行的。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语感,才会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时才会“为有源头活水来”。只着眼于个别“范例”的咀嚼显然是不够的。二是教师讲课时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所作的指导太少。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一篇课文,往往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路讲来,搞架空分析,把活生生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有的专家称之为“碎尸万段”的讲法;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字词解释、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三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写作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操作性的训练,而且太多太滥。各种各样的教辅读物、练习册满天飞,题海战术,有些题目稀奇古怪,令学生无所措手足。还有猜谜语式是非题、判断题,更是令人莫名其妙。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失掉了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苦不堪言,社会怨声载道。

3.考试

考试问题很复杂,尤其是高考,受国家整个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制约。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在现阶段,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既然是选拔,当然就免不了有淘汰,有竞争。直接受高考影响的还有中考。因为在不少地方,中考的竞争程度不亚于高考,考上高中,尤其是考上重点高中,等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这种选拔制度决定了考试问题的复杂性

。当然,高考、中考应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内容和形式上深化改革,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短期内恐怕难以取消。

有人列举一些专家教授或作家做不出高考试题,就说高考题如何如何难。我们认为,大学教授或作家做不出高考题既说明不了他们水平低,也不能证明高考试题难。衡量一份试题的难易程度,关键是要看是否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新生,看是否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改革和发展,看试题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而不能看什么人能否答得出来。近几年的高考实践证明,今天的高中生与几十年前的中学生相比,无论是知识面,还是语文能力,都不可同日而语。另外,中学教育主要是给学生打基础的,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求广而博。大学教授可能对他所从事的专业具有深厚的学养,但也决不会是全知全能的,即使是语言文学方面的专家也是这样。

(四)语文教育讨论

《北京文学》1997年第10期发表了一组“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从此,社会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大讨论。这次讨论的主要情况,反映在以下三本书里:一是王丽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二是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三是钟晓雨主编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这次讨论,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理念、教材、教学、评估与考试等等,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形成一定的冲击,甚至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参与。其中有不少很好的意见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这对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也有一些观点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比如有的说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祸国殃民”“50年来的语文教育就是在用流氓的语言培养奴隶和奴才”等等。有些文章就教材选文的思想倾向提出非议。

总的看来,尽管这次讨论中有一些偏激甚至错误的言论,但多数同志都是出于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心、支持,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少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些作为这次讨论的积极成果,已经化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将对今后的语文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既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养成和提高。识字写字是基础,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1)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鲜明的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

(3)母语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调为实际需要学习,也关注从实践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4.语文课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语文课必须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具有开放的视野,注重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今天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无处不在。科技使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快速和有效地进行交流。语文课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具有创新活力,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实际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学习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仲哲明《应〖BFQ〗用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上)》“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见许嘉璐等主编《中国语言学现状及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李岚清《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团结出版社,2001。

雷实《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建设》2001年增刊。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NCLB强化计划:改革;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造力的界定

创造力这个概念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概念。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创造力这个概念出现开始到现在,人们对创造力的定义各有千秋,有的研究者强调主观创新,有的则强调创造的目的性,有的强调创造的过程,有的重视创造结果。这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创造力的一些本质特征。

我们所研究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地培养实际上研究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还有进一步的发展,这样的创造力思维是作为一种生物心理现象而存在的,因而我们这里的定义就采用在心理学方面得到公认的解释,创造力: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力的心理成分及测量: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发散生成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力地高低)、远距离联想能力、非智力因素,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形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等。

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与时代意义

我国的基础教育做的可谓是扎扎实实,当然我国应试教育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多届奥林匹克竞赛上我们中国的中小学生可谓吃尽风头,但是在全球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却几乎看不到我们中国人的影子。我看这就是与创造力有关了。我国也注意到教育兴国的重大意义,开始抛弃先前的“应试教育”,而开展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素质教育的灵魂即创造力的培养。那么下面我们具体谈一下,创造力有着怎样的作用和时代意义呐?

从宏观方面来说,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源泉。现在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全新的经济时代。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依靠新的发现、发明、探究和创造,其核心在于创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的国家和民族就无法屹立于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民族之林。

从微观方面来说,创造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三维的,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不是教育而是训练,对动物进行长期的训练以后动物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创造力却不是动物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会有创造的潜力。人类的创造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创造。特殊才能指的是像科学家,发明家等做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这些成果都具有首创性和社会价值;自我实现的创造每个人都具有的未必得到社会高度评价的,然而却对本人有新的价值的创造活动。例如儿童的创作画、有创意的习作、独特的解题方式、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设想等。

三、怎样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从两方面来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的措施。第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我们先前在创造力的定义中就提到了,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能力,这种创造力的提高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知道创造性思维能力既有先天的遗传还有后天的培养,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遗传因素,但是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维。

(一)基础教育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形成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完全是进行所谓的“填鸭式”的教育。学教师进行的活动不能称之为“教”只能称之为“训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束缚学生的思想,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他的思想。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这件事情缺少了应有的好奇和求知的热情。在这种学生都懒得去思考的情况下,在谈创造力思维的培养等无疑是纸上谈兵。因而培养学生对未知学习的兴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的起点。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构成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收敛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是从多个来源材料中探求同一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主要包含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等基础的逻辑思维。这种思维使人的思维条理化、逻辑化、严密化。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以个人具有的整体知识为依据,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直接进行领悟和认知。相比发散思维等来说,这种思维可以看成是以感觉或直觉为基础的非逻辑思维。例如苯环的发现过程就是直觉思维的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瞬息即逝的直觉。随时记下突然出现的各种新年头,并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并让学生自己整理资料做些实践,这样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直觉习惯。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我们看到古代“尊师重道”的观念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来说是桎梏,我们现在素质教育就已经注意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尊重学生,试图以平等的朋友形象出现,只有达到师生之间和谐的氛围,才能有一个自由的交流空间,这样思维没有了。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学生解脱了束缚,发表个人的见解从而产生了创造性思维,形成了创造力。在这个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要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尽量创造一种自由的,积极地,鼓励的外在氛围,在创造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整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创造力一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3-27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改;教学评价;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020-03

1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教育也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不平衡,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大学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带来很大困难。中小学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对普及计算机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没有明确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计算机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内容上造成一定的混乱,导致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出现重叠。为此,我们希望通过了解、分析计算机教学链中的各环节,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2调研情况汇总

我们的调研分三个方面:小学、中学和大学,调研主要针对下列情况进行:

院校基本概况。包括建校时间、师资情况、在校人数、专业设置、学制等。

大专以上学生的生源素质和计算机基础水平等。

专科院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

所有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置情况:包括课程内容、教材、理论与实训比例,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证书要求等。

各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式、手段和教改情况。

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中学的升学情况。

我们采用了走访、电话访问、对毕业生调查等方法,调查针对下面14所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学校包括: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大学科技贸易技术学院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电子学校

深圳宝安中专

深圳博伦职校

深圳华强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观澜中学

深圳莲花中学

深圳新安学院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深圳市的三所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情况。

3调研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研,从总的情况看,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阶段得到了普遍重视,各个院校均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多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一些院校还包括语言类课程和网络课程。在一些学分制的院校,该课程所占的学分均在3分以上。但是,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像高等数学和英语一样成熟和有长期教学经验的积淀,加之该课程又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所以各个学校的教学安排情况、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方式、教材使用等情况不太一致。为了寻求更合理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置,现将调查中的发现归纳如下以供讨论。

3.1生源的计算机基础严重不平衡

大专院校中有面向全国或全省招生的院校和地方院校,面向全国/省招生的院校生源来自不同的地区,如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和边缘地区(如粤西北),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生源应用计算机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地方性院校生源即使来自同一地区,但有普通高中生源和职业高中生源之分,由于他们所在的中学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目的不同,教学的力度也不一样,其计算机基础相差悬殊。比如职高学生 (如深圳华强职校、深圳博伦职校、深圳电子学校、深圳宝安中专等) 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而普高学生只注重高考,基本不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即使开设课程也不会重视,大部分学生基本不会操作计算机。

高考没有计算机内容,致使高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两极分化。以深圳为例,普通高中的目标是升入普通高校,所以对计算机课程不够重视。职高学校学生的目标是升入高职高专类院校或是就业,所以对计算机很重视。特别是从2003年起广东省对职高生高考学生实行“3+证书”的政策,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就被列在其中,许多职高的学生升入大学时已经获得计算机的等级证书。这也是造成入大学时计算机水平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生源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严重不平衡,给大专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实施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基础好的学生不愿学习计算机基础课,而基础差的学生又接受不了快速的、实训强度大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现在许多大专院校都在积极探讨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非零起点”问题。

3.2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规范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计算机技术教育的内容也不断更新换代,教学人员忙于跟进,却始终存在盲目混乱的弊病,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课程设置体系,除了计算机专业知道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外,别的专业很难把握本专业学生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问题上,不同院校差别较大:有的院校停留在简单的Office操作上,而有的院校开出的实训课程要求却较高。

3.3教学目标不明确

除计算机专业外,其他的专业不知道本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如何为本专业服务。因此只是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其它类似的考试作为教学目标。这无疑限制了计算机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无法提高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后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与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同,主要集中在日常办公需要中,如Office、Internet、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及简单的网络知识。业务方面主要需要一些专用软件的使用,极少有设计开发软件或写程序的机会。

3.4教材不科学、不统一

由于计算机教材相对应用领域有着明显的滞后,教育部没有权威的规划教材,各出版社教材种类较多,各个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个不相同,基本上是根据各自的喜好决定使用什么教材。这也是导致课程体系不科学、不规范的原因之一。

3.5教学设备与教学环境差别较大

计算机课程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持,所有学校都配备了机房,但计算机的数量、型号、配置,网络教室、投影设备、教学课件等各校的差别很大。

3.6教学手段不科学

计算机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院校、不同水平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较大差异,有些还使用黑板+粉笔,许多教师还在强调一些学生无法记忆的、今后也不会再使用的理论知识,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当然较差。

在实训课教学中,没有规范的实训项目,没有好的实训教材,更缺乏具有计算机应用实际经验的教师。

3.7学习评价体系不科学

学习评价体系应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确定了教学导向,直接影响到教和学两个方面,所以,学习评价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还需完善,主要表现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单一,通常做法是笔试+机试,摆脱不了题库考核的方式,应试教育的特点非常明显。通常注重的是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3.8中学与大学的计算机教育缺乏衔接

首先表现在小学与中学、高中与大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各自为政,较少沟通。

各级学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有一定的随意性,缺少一个系列统筹的规划,课程内容重叠。最普遍的就是中学、大学都有Windows和Office的内容,甚至在小学也开设类似的课程,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精力。

4我们的思考

事实上,上述问题在全国也有一定的普遍性,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它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各类学校没有一个关于计算机课程的明确教学目标也是关键的问题之一。1996年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助教育部高教司制订了《加强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文中将计算机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层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

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这一层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初步能力。

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层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由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很难确定中学的计算机教育属于哪一层次,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又属于哪一层次。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建立一个适用范围更广的标准,如小学、中学、大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各 应达到什么标准。目前全国 (或者地区) 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机能力标准,造成计算机教学的盲目性。建议教育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制定各阶段计算机教育的规划,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使各阶段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2) 建立计算机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正确地引导教学和学习。

3) 制定相对统一的各阶段计算机达标标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采用达标制。

4) 建立对口学校的协会组织,以达到各学校间的横向和纵向沟通。

5结束语

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水平和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可以从一个侧面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计算机的知识和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学校是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主要渠道之一,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新技术,达到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9篇

一、北京市八一中学国际合作办学实施的背景

(一)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和平空间催生教育国际化

在全球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已经率先受到冲击,各级各界人士都逐渐意识到,要想实现经济上与国际接轨,必先要有一流的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以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国际合作办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国际合作办学首先在高校兴起,进而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些发展机遇,一方面在影响着高校和学生的选择,“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4%,居世界第一”(《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另一方面也悄悄改变着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看法和期待。

(二)从区域环境来看,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对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需求的回应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该目标的总体部署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左右,在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础上,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为实现到2050年左右,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奠定良好的基础。从首都教育者角度来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办学中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创新型人才”。

(三)从海淀区区域特色来讲,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对海淀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多元化入学需求的回应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赴美国读本科的人数比上一年激增了43%。新浪教育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仅北京市就有近2000名高三学生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2012年海淀区国际合作项目招生600余人,报名人数近4000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多元化入学的需求”也是摆在教育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海淀区中学生家长群体以60后为主体,尤其中关村是高校科研人员、高新技术人员聚集的区域,家长对学校国际化发展有着迫切的需求。有相当大比例的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有丰富的留学经历,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追求最正统、最高分等,而是转向更理性的需求,即为孩子选择最合适、最具职业前景的教育。当他们发现孩子在传统教育体系中不能得到最适合的发展,或是传统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孩子及其家庭对教育的诉求时,转而考虑出国留学是很自然的事。在他们看来,早一步进入国际化的教育轨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为未来的竞争和发展做了更充分的准备。

(四)社会呼吁基础教育领域要有自己的国际合作品牌

高中生出国留学的强大需求曾一度催生了国内教育培训和留学服务机构的巨大市场,然而雷同的虚假包装很快引起了国外高校对中国人诚信的质疑,填鸭式培训换取的托福SAT高分和入校后真实学习能力的反差更让不少名校对中国留学生的录取采取了慎之又慎的保守态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及家长开始意识到,短期的强化培训与包装不能给人带来真正有竞争力的未来,他们渴望长线的以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公办中学因广受信任而被许多家长寄予厚望。与此同时,国内的重点中学一方面基于教育者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也开始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

二、 八一中学国际化发展是基于

优良的办学传统、系统的品质文化体系

和开放办学理念下的基础教育国际化

(一)秉承校训“继往开来、开拓无前”,国际化合作给学校及师生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平台

北京市八一中学是由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的一所现代化历史名校。近70年的踏实办学,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八一中学的高考一本重点上线率已经连续多年在95%以上,学生学业成绩趋于稳定,面对周边重点名校的强势发展,只有走特色发展的道路才有可能让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我校地处中关村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红色历史名校的文化背景优势,作为北京市示范高中校的软硬件优势,以校风严谨著称的社会美誉度,以及我校多年来丰富的国际交流活动,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带动学校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被确立为八一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开创性地发展,才能有更多机遇,而这些机遇将为学校和师生搭建一个又一个成长的平台。

(二)立足吸收、整合和合理利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为建设八一特色的学校“品质文化”服务

国际化不是口号,更不可能是脱离实践的空谈。近年来,八一中学结合多年来的办学实践,重新梳理了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的使命是培养有中国精神的公民,育人目标是造就品德好、品行优、品位高的国际创新人才。我们知道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单靠参观、访问、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引进,我们要做的是在校园里创设一个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体制和教育环境,通过批判性的吸收和本土化的整合,实现中外教育的特色互补和优势叠加。

(三)凡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校长足发展的办学模式都可以尝试开发

中外合作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另一种课程和学习体验,这种从单选到双选甚至多选的转变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更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与此同时,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不再局限于中式课堂,不同国家的教师,带着不同的教育思路、不同的课堂以及承载这些课堂的不同文化走在一起,课堂的展示和思维的碰撞不仅能激发教学灵感,更重要的是在拓宽教师教学思路的同时也能带动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并最终作用于各自的课堂。当师生都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时,也就意味着这所学校的发展有了更强大的原动力。

三、北京市八一中学

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过程实录

(一)良木为本,活水为源

第一,基于不断丰富的国际交流活动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八一中学的国际交流活动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2006年起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开始广泛展开,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些交流活动主要以友好校互访、为不同学生群体量身打造对外交流活动为主。长期以来,各类活动从筹备到总结已经形成了交流手册、带队教师职责等系列规范。目前,八一中学与十余所国外学校保持着可持续的友好校关系,涉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丹麦、以色列、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合作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办学有特色、业绩突出,和八一中学有交流契合点。八一中学注重友好学校间的交流活动,每年接待国外友好学校的来访,寒暑假组织国内学生回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完成各项任务。形式多样的交流互访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让他们能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去观察、学习和思辨。

此外,学校还为特长生、资优生量身定做了相应的对外交流活动。艺术中心、科技中心和体育中心拥有近800人的特长生队伍,每年参与国际比赛和演出十余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展示了才华,还树立了健康阳光北京青少年形象。自2012年暑期开始,八一中学组织高一资优生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实验室进修,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为鼓励更多资优生参与,学校还于2013年向初三保送生提供了20万元外出修学奖学金。

第二,基于持续建立中的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关系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凭借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树立的良好形象,我校已经为学生未来深造和师资培训交流搭建了多样化的平台。这些良好关系的建立都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和升学保障。与UFEIC北美基础教育指导中心的合作,帮助我校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多伦多大学等近20所美加名校在内的优质生源基地。加入美国大学理事会代码学校,我校将获批AP考点和PSAT考点。此外,与国外优质高校的合作,如以色列理工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也为学生的学科实践和未来深造提供了多种选择。

第三,基于良好的师资储备下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八一中学拥有一批具有工作热情、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校也非常重视对这些教师的继续教育,近年来已经有近百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先后参加了在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举行的培训,这些教师均具备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任务的能力。美方教师的选拔和任用均有严格的程序并坚持从合作学校的在职教师中聘任。

(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1.国际合作办学实践

北京市八一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学精髓、融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国内高中课程,为实现八一中学的办学总体目标服务。为此,从2010年起,历经三年,经过多方接触,多次的谈判和磨合,八一中学最终与美国Shattuck.St.Mary’s(SSM)学校签署了合作办学意向书,并于2013年春获批正式开展中美双文凭高中合作教育项目,成立了八一嘉德圣玛丽学校。

SSM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是一所成立于1858年的寄宿制私立学校。该校通过优质的日常教学和特色中心实现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其学生的科学、艺术、运动成绩在全美名列前茅。双方合作的基本模式为美方负责教授高中核心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AP课程),提供升学顾问,指导学生申请海外大学;中方负责常规管理工作,教授高中毕业会考所需课程;双方共同承担德育工作。学生修业期满,考试合格,获中美高中双文凭。

2.合作的特色及优势

SSM是一所历史悠久,有实力、有魄力的学校,正致力于与国外学校合作联合办学。与SSM的结盟,相当于与其在不同国家的多个实体学校结盟,对于促进多元教育交流,互通有无十分有利。SSM极具前瞻性的教学理念促使该校形成了富于特色的教学规划,这些恰恰是其作为理想的合作伙伴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双方的合作办学不是简单的课程引入,而是基于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优化和教育整合。为此,北京八一嘉德圣玛丽学校实现了分班教学和合班教学结合,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结合,中美课程学分互认,春秋两季与小学期相结合,Moodle、Powerschool等学习系统、家校平台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地道美式课堂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相结合,晨会与班会结合,主流德育活动与部门特色活动结合,家委会与学校密切合作等。

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国际班,国际班部分课程和专业化指导还将以选修课的形式向普高学生开放,如教师的电子课堂、课程论坛、领导力课程、升学顾问服务等。双方的合作还将包括中方教师培训计划。

(三)慎思笃行,求索创新

课程是办学的核心,学生活动是校园的灵魂,国际课程本土化的每一步都可能以点带面,一发牵全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通过对八一中学中美合作办学实践过程的严谨策划,严格实施和翔实记录,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办学档案,继而总结出适合区域特点的国际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案例和依据。

第二,通过在核心课程、AP课程和特色课程整合方面的实践,探索国际课程与国内相关课程的有效衔接。结合八一中学的软硬件环境和学情,总结出有代表性和可推广性的国际课程本土化案例,最终形成具有八一特色的国际课程体系,并尝试将部分课程向普高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第三,通过特色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成为有品质的世界公民,成长为“出得去、回得来”的有竞争力的国际人才。

第四,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国际标准,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同时尝试以多种形式实现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素养提升,将国际课程师资的本土化设立为长期目标。

第五,尽快完善多元文化素质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国际化 。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单一空间的教室还是平面的互联网,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全部需求,八一中学“国际多元文化素质馆”将多维度训练、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思想融入探究式教育中,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为留学学术准备及适应性训练、海外升学指导、家长课堂甚至师资培训等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解决方案。

如果说制定教育实施方案的关键是合理的话,那么方案实施的关键就是合情了。国际化,不是舶来,基础教育国际化更需要师生家校的共同努力,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情,利用中方优势资源,借鉴外方先进理念,将知识传授、素质培养和升学目标一同落到实处。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第10篇

一、学习方式的选择不可“一刀切”

“发现学习”是美国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所提倡的。他认为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由此出发,进一步自主探索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养成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新课改中我们一直都很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现式学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是最有意义的。认为发现学习就是解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同时批判接受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陈旧发霉的思想,毫无可取之处。但是“,发现学习”也相应的有其自身的不足点,就它的学习过程来说,它要求学习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对一定基础知识的储备,同时,它也并不具备让所有的学科或是学习阶段都能适用的条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真正获取似乎并不应该简单的以何种学习模式作为条件,发现学习确是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又怎能说教师讲授式的学习抑或接受式的学习不够传达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应有的技能呢?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所谓的机械性学习是说在学习过程当中并不进行自我的一种思考,而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此种学习既没有激发学习者对于知识的一种求知欲,也没有提升智力水平,与此同时,发现学习也不会绝对等同于有意义学习。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或是不同的知识类型下,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小学阶段不可能任何知识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个时候孩子相对来说,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自我理解能力也没有达到学习某些知识的要求,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去探究和掌握知识显然是不实际的,在此情况下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和片段化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探究应该双管齐下,互相配合,我们应该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类型等的不同来具体规划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应该“一刀切”地认为发现学习或是接受学习抑或是某一种固定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最适合、最唯一之选。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1.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们经常把传统和落后结合起来,认为传统的必定就是落后的,就是应该摒弃的。其实任何教育的发展都不能也不可以抛开传统、拒绝传统,抛开传统的教育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现代教育也正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才发展和变革起来的,就像杨启亮先生在他的《困惑与抉择》书中所说的:“教学实践几乎从来也没有像教学理论所描述的那么乐观过,传统的伟大通常都会像一种无形的约束,以各种形态传承延续,既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特色’,也同样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痼疾’。”每个民族的传统都有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一面,也有需要改革的一面,就拿学习方式来讲,我们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诵读法,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悟自得。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继承性,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稳定性,即使这些方面都发生了变革,我们也不应该对传统的完全否定和彻底摒弃,而是应该持一种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等方式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传统与革新的融合也才能够体现出我们民族特有的或应有的教育特色。

2.教育体制的制约

如果就单教育问题谈教育问题,就像盲人摸象,如果就单改变学习方式来医治教育问题,就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变教学方式似乎可以改变教学的很多东西,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提倡,但是其关键作用的评价体系———升学考试如不作根本的改变,哪怕平时的“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喊得再响亮,一遇到中考或高考,教学也都不敢自主了,学习也都不敢靠学生的发现了,都要紧紧围绕考试这一个唯一的目标行事,无论平时的评价如何重过程,如何重视学生的民主参与,中考或高考的一张试卷照样可以堂而皇之地约束学生的自主。升学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和生存问题,教育的现实印证了教育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习惯等有密切、复杂的关系的,无论是教育还是其他意识形态,都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中发展的。教育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还是功利化的,学习就是为了谋得生存,其次才是自我提升及至精神层面的满足。

3.民族性格的不可忽略性

学习中真正的自主离我们中国的课堂似乎还很远,这是由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也不乏民族特点的因素。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即儒家文化,在“纲常礼仪”的约束下,我们更多的讲求的是谦逊、礼让、遵纪守法、安守本分、舍小我而满足大我,我们讲求的是社会大我的同化而非个体小我的异军突起,因此,我们从小就被“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口号所耳睹目染着,我们更多的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却压抑了“自我”,限制了“独立人格”。而“自主”最主要的就是强调自己做主,首先要有自主的意识而后才能有自主的行为,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有自我意识,自我性格,敢于张扬和表现自我,同时也要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情况下,“自主”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说有就有的。因此,真正的自主学习,对于中国正处于学习初级阶段的中小学学生很难一下子达到,真正的发现学习也并不会一蹴而就地就能贯彻实施和取得可见的效果,我们需要一个适应和改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慢慢地理解并消化,如果急于求成,就会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忽略学习的本质而追求外在的形势。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靠政府的一声令下就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靠着教师的一腔热情说转就转,更不能凭借学生的自我努力就会实现,我们需要逐步增强学生“接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发现学习”,最终引导学生综合各科知识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应该在课程实践过程当中一步一个脚印,务实着、改进着、创新着。

上一篇:区域经济专业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控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