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07:13:33

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如何发挥中学教师身处教学一线的独特优势,提升教育科研的能力,使教育科学研究真正做到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又服务、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这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探中学教师如何做教育科学研究:

一、走出误区,正确认识教育科学研究。

误区: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那些戴着眼镜、目光深邃、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的事情。

现状:中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桃李满天下”是我们的职业成就,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围绕着考试成绩教书育人,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做一个好教师。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一名教师的反思能力、探索意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 普通的一线教师只要具备这些思维能力,就具备了做科学研究的思维条件。再加之中学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自身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这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其他研究主体不可复制的优势。

措施:教育科学研究一点也不神秘,也不像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更不是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做的事情。中学教师应挣脱思想上的束缚,走进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承担教育科学研究重任,实现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衔接,推动中学教育高效、有序发展。

二、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应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运用“三步走”战略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第一步: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探索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状解析: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是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乏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用文字的形式再次完整地呈现出来的能力。中学教师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只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不会把解决问题的思维的生成、发展、衍生、结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会把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地思维习惯加以整理上升为自觉地、系统化、理论化的理论知识和思维结构。

措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探索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一: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机智地解决了突发状况,教师应在课后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教育理念、方法、效果,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总结类似问题的认识评价、措施、效果等。

案例二:一个学生经常性迟到,教师三令五申依然无效。教师应该反思之前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找学生谈心追根溯源,找到症结,实施相应解决措施。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这个问题到这就结束了,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其实远没有结束。我们可以继续探索这个问题,搜集整理类似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大量个案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总结概括出最普遍本质。

第二步:将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每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都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曾经是怎样管理班级、怎样教学的,细细琢磨发现这些老师所说的都是个例、典型案例,没有真正说出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的最普遍本质和最一般规律,甚至连解决某一类型问题的规律性的观点都没有。

问题症结是教师在做相同的事情时,没有把那些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实际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以文章或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学心得体会、教学启示、教学研究等。

案例一中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总结类似问题的认识评价、措施、效果”,案例二中的“继续探索这个问题,搜集整理类似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大量个案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总结概括出最普遍本质”则是将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第三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测、反馈、矫正、完善教学研究。

“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是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之一。“到教育教学中去”是检测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合理的唯一标准,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反馈、矫正、完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进而形成能够推广应用的模式、方法或是价值经验、[1] 思维方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践基础上的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是教育教学变革的先导。

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微型化、校本化、常态化

微型化即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时,坚持“从教育教学中来”,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按照“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思路,[1] 研究其成因、成功的方法总结、失败的经验启示,发现、总结最普遍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形成能够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方法或是价值经验。如:如何解决个别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如何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如何高效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如何有效提问,如何布置、评价作业等。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并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时,实际上就成为一个大课题:构建高效课堂。

校本化即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时,立足学校、根植教育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的现状和未来,着重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能够在本校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方法或价值经验。[1]如:我们任教的学校定位为艺术特长学校,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高考艺术特长生的有效学习模式、艺术特长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在高考前两个月如何提高文化课成绩、特长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资源分配问题等,“到教育教学中去”,服务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常态化即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即兴而发的,而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并逐渐演变为教师教育教学规律性的内容,成为中学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如:一节非常成功的教学观摩课之后教师就要反思、总结这节课成功的因素都有哪些,哪些因素是今后教学中能够积累和坚持的,哪些因素是随机因素?有了这样的分析并形成文字性的课后反思,而且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这样坚持下来,假以时日,教师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再如:在班主任工作中,成绩不高、经常犯错的、在其他老师眼中经常被视为“问题学生”的他,却因为你偶然间一次不经意的赞赏而高兴,以后的班级事务他总是积极、认真、主动担负责任,其他学生、老师都认为他的变化很大。这时,我们就应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的成因、“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传统“后进生”转化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

教育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植根于教育教学、从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创新实践,进行“问题式”或“经验总结式”教育科学研究,赋予教育科学研究以灵动的生命,使教育科学研究在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硕果累累。最终使中学教师由优秀“教书匠”逐渐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优秀“教育者”!

参考文献

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合作,转化,创造

教育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学校应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而学校的教育方式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要竭尽全力地设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软环境。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我认为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一、发挥合力的作用,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是单靠教师或者学校就能形成的,还要依靠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因此,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在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时,应与家长、学校领导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1、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利用有效的合作来教育学生。

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不够,美国在第三次教育改革时提出了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合作的关系。确实,家庭的教育对儿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长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作为学校或者教师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组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2、开创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接受社会上积极因素的教育。

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所以,我提倡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大人的大部分活动,可以讨论大人的话题。因为学生受益,岂只是限于上课时仅仅的四十分钟?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比上课时间要多,教师应克服一切的困难,灵活地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我们应在课余期间,引导学生参加绘画、朗读、集邮、摄影、跳舞等兴趣小组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外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登山活动时,培养同学间互助精神;在参观游览时,感受祖国的美丽与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发挥了个性特长,又增进了同学关系的融洽,对建立良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

3、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开创怎样的第二课堂有紧密的联系。

第二课堂的活动与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又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这一点每位教师都应注意到。当然,学校甚至上级领导部门也应义不容辞地配合教师、班主任搞好第二课堂的活动。

二、转化差生,使学生整体发展,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一个好的集体,要求有一些素质较高的集体成员,于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了建设良好班集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我们职业类中学,学生的基本的素质都比较低,那么转换差生就更刻不容缓了。

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要打开一把生锈的锁,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注进油”。在班环境中,要注意消除另眼看后进生的不良风气,鼓励互助友爱的精神。在教学时,对后进生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激励的教学方法。现在,有些地方采取“重试”的办法,给考试不理想的学生重试的机会,我认为这种做法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推动后进生的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我们推广。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我发现很多学生,纪律或学习不好都是心理上的问题。我们想要建设一个良好班集体,非常有必要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教师,其本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行为的折射性是挺大的。特别是中职生,他们没有足够的理性知识去辨识老师言行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模仿性是很强的。有人说,学生的不良表现是学校的管理误至,我想这与教师的言行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次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民主下放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大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搞班风建设时,单靠教师“一厢情愿”是不行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如:组建班干组织,劳动、文艺活动、出黑板报等等,都由他们各自儿处理。只是必要时,才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在主体性得到发挥中既感到了民主,也培养了能力,对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应以良好的心态、充分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正确地对待班中的每一名学生和班中的每一件事,要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平等、友爱、团结与文明,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心悦诚服地为班集体奋斗,促进他们互助、进取和爱国的激情。这样,我们的班集体才算是合格的班集体。我们的教育才算是达到了目的。

四、认真做好教室的“软建设”,优化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软环境,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如“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设计、完成,能说的就说,能写的就写的,能画的就画,能做的就做,能评的就评……定时更新,评比总结。另外,还要根据实际给教室布置得美丽、舒适,地面要保持干净,一点垃圾甚至尘埃都不能有;桌椅要摆得整整齐齐;墙上挂上合适的名人名句……平时强调每位学生都要坐得端端正正,引导学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告示学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这项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存在有“八多八少”的现象,即“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立项课题多,结项课题少;一般性的成果多,有指导价值的成果少;理论构思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工作经验总结的多,有理论色彩和学术价值的少;撰写论文的多,实际探索的少;靠外部压力的多,源自内在需求的少;依靠专家搞科研的多,自身开展校本研究的少。”[1]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

(一)科研无用论――缺乏动力

河北省在六个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有88.9%的人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帮助的,有87%的教师赞成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仅有44.4%的教师准备从事或进一步从事教育科研。[2]对教师科研困难的统计结果表明,教师普遍认为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没有精力搞科研,教学任务繁重成为了影响教师开展科研的重要因素。38.3%的教师认为许多学校现有科研课题与改进教学质量关系不大,再加上缺乏良性的评价激励机制,最终导致教育科研在教师们眼里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二)科研神秘论――缺少方法

不少学校天天在喊搞科研,但是仍有不少教师根本不知道研究从何入手,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高深莫测的工作。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对教育科研知识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对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掌握不够。再加上选题不当,造成的“假”、“大”、“空”现象,使教师与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心理距离;二是前一阶段教育科研过分地强调“严格的规程规范”,过分强调“科学性”和“理论性”,教师们无法完全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和擅长的操作程序来实践,也无法用一些高深而陌生的话语系统来总结,让教师们感到教育科研“神秘”、“难”、“高不可攀”。

(三)科研唯文论――缺失过程

不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成果就是或获奖。造成科研工作“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热热闹闹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将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研究的过程随意,缺乏计划性。一旦结题只有临时搞突击,匆匆忙忙赶资料、赶成果。这样的教育科研必然是浮躁的、浅显的,造成科研成果在应用和转化上缺乏实际效果。调查显示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有92.6%的教师忽略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呈现形式,38.3%的教师科研方式只是总结经验独立撰写论文。[3]

二、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当有自身逻辑

教师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错误认识,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对教育科研缺少认同感,体验不到科研的实惠与快乐。教育没有“神话”,投身科研的动力蕴藏在教师自己身上。其实教育科研不管在哪个范围、哪个层次、哪个环境中开展,都有一定的逻辑,按照马杰(Mager R.R,1984)的观点,必须思考下列三个问题[4]:(1)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确立目标”的过程。(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这是一个“导向目标”的过程。(3)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这是一个“评估目标”的过程。

(一)找到一个原点――解决真实的问题

这是确立目标的过程。课题与问题的关系,应该说是较为明了的。先有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对“事实”、“应该”、“可能”、“可行”的思考形成研究课题。这是所有课题形成的基本思维路线。研究者始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意识:这项研究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研究应该聚焦的方向是什么,研究能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哪些帮助。没有了问题,或者说问题不集中,课题研究的价值与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都给中小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挑战,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问题。教育科研应该自始至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这样的教育科研才会具有生命力,才可能结出累累硕果。

创办于1994年的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由于建校时间短、教师年纪轻,教学研究氛围不浓,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病理现象,如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杂乱无章的教学安排、填鸭式的灌输、单纯的静听接受、教学与评估分离等。学校通过诊断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薄弱。于是,学校开出了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处方”,先后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生态课堂的教学研究”以及“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由于课题研究的是教师每天都在打交道的课堂中的问题,教师们参与科研的热情高涨,随着研究思考的深入,实现着对“常识”的超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的学科教学观念和方法。科研,让教师们进入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至今的短短五年间,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省、市级一等奖的就达30人次,有上百篇文章在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目前,学校拥有市级学科荣誉的老师已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了24.8%。

(二)把握一个方向――回归教学研究之路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是要产生新的理论,而是对自己教育教学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思考及探讨。一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我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5]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整合。

1.研修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也是教育科研的实验室。我们要以“行动学习”主导学科研修共同体,培育研究状态,支撑课堂转型;以课例研修推进同伴学科教学改进,累积经验碎片,再造行为文化;以循环实证磨练学科教学知识,累积为师底蕴。我校主要通过推行“同课异构”的研究模式、施行“滚动推进”磨课方式、打造“联合体”的合作教研方式(跨校研修和跨学科研修),来构建研修式的课堂。这种集教学、科研、教师培训于一体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题式的听课评课。过去,教师的听课、评课主要关注他人教学的“是”与“非”,而缺乏自觉的反思与内省。这样的活动重在“判断”而非“研究”。为了实现教科研一体化,我们把教师按子课题进行分组,提出了“课题式的听课、评课”的要求,即让课题组成员带着明确的研究课题参与听课、评课。例如,“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课题组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列出了情景创设、问题设计、多元表征、课堂交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观测要素,让每个教师选择一两个研究“点”作为自己的研究小课题,从而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有选择性地评。这样的听课评课,既关注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又关注了课题研究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效应。当课题组成员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参与到活动中时,他们的观测更加细致,思考更加深刻,研究也更加投入。

3.科研型的案例反思。“行成于思”,围绕自己的科研方向,随时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可以让教师的专业发展驶上“高速公路”。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每月一反思”活动,让教师们在案例研究中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在反思中形成对课题的再认识、对教育的深理解。许多教师还撰写博客、教学日志,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着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智慧型教师的蜕变。

(三)追求一种气氛――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是否是学习型组织,是否具有学习能力,是决定这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首要因素。[6]所以,我们在组织广大教师总结以往课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建设学习型组织放在课题研究的首位,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1.对话式学习,实现理论“着陆”。为了改变过去专家讲、教师听的理论学习方式,我们把学习定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推行了每月一次的“专家进校园”活动,搭建平台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零距离对话。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专题研讨等策略实现理论着陆,实现专业引领。当然,“学习型组织”最成功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等,而是一种自发的、临场性的学习方式,我们鼓励教师个性化的学习及教学方式,倡导即时、即事的研究。

2.研读式学习,促进思考深入。学校并非天然就是学习型组织,要想让学校变成学习型组织,只有先给予一定的压力及任务。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要求教师进行针对性学习,将学习的重点落实在“研”字上,即“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带着学习后的感受去实践”,“带着实践中的体验再学习”,从而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开展“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以来,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的研究,从“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数学理解”到“小学生理解性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从“搭建合适脚手架,促进数学理解”到“多元表征促进数学理解”等,课题组成员带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习研讨、实践研究,带着实践研究的体验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变得深入,思想更具智慧。

(四)遵循一条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来说,研究的一切目的都在于应用。否则,教育科研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与价值。著名的“青浦实验”告诉我们,教育科研有自身的运行轨道:教育科研必须致力于发现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设想,并在实验验证之后,把经过验证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7]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开发工作的局内人,从点入手,从小研究开始,凭借“实践”与“思辨”相结合的筛选机制,对零碎的、杂乱的、表面化的、原始的“成功教学经验”进行筛选,使之上升为“纯粹经验”,借助实践,对有关教学经验或理论假设进行运用与调整,并在寻找新的研究模式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研究路线。实践证明,按照“情况调查”、“经验筛选”、“实验研究”、“推广应用”四阶段模式运作,可以科学、合理、有效地实现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储远辉,辉进宇.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几多几少”[J].中国教师,2006(3).

[2][3]窦才,宗树兴.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情报参考,2007(8-9).

[4]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5]转引自翟李红.从“小”尝试和“小”研究做起[J].人民教育,2011(11).

[6]张声雄.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顾泠元.青浦实验――一个基于中国当代水平的数学教育改革报告[J].课程・教材・教法,1997(2).

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一、把握新教师职业心理,塑造新教师专业成长期望

1.认识新教师职业心理

所谓教师职业心理,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对本职工作的态度、期望等内心活动。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首先对未来的职业做着各种预期的心理准备。或是对未来职业适应能力带着一点担心与恐惧,或是兴致勃勃已经筹划着如何大展拳脚等。在此,笔者将这些心理特征划分为适应心理、焦虑心理和表现心理。

适应心理。适应性心理使新教师能够更快地融入这个集体,在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后,可能对于这个职业产生两种认知,或者感觉烦琐冗杂,索然无味;或者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积极发展自身专业能力,以适应学校的各种工作。

焦虑心理。具有担心和恐惧的焦虑心理的教师,他们带着这份压力,谨慎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也带着这份压力更加积极地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但过度焦虑则会成为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绊脚石,往往使新教师获得不到成功,而降低自身的职业追求。

表现心理。具有强表现力的新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或者加强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很好地适应了这份职业,或者经过努力却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能完美地履行这个职业,因此,产生了消极影响。

认识了新教师的职业心理,学校应该把握新教师的发展心理,并逐步引导新教师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专业成长心理。具有适应心理的教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新教师尽快正确地认识学校的各种工作及工作原则,使其正确看待学校及教师这个社会群体与职业,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念,不被一些不良的职业行为所影响。具有焦虑心理的教师:学校要帮助新教师克服过度焦虑的心理,认识自身工作的起点,正确认识学校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明确只有经过学习和不断地经验总结,才可以更好地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使其在适度的焦虑中保持不断成长。具有表现心理的教师:学校要注重激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热情,并给这些新教师适当的指导,让其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其保持这份热情,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2.提出新教师专业成长期望

适当的专业成长期望能够根据教师的各种职业心理调适新教师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适应能力。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会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学校应该根据新教师的职业发展心理,积极地为新教师提供专业成长期望,让新教师在一定的职业期许下,充满信心,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自身发展的各种障碍,最终达到自身的职业期望值,取得成功。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职业成长期望,将其职业期望分为短期期望、中期期望、长期期望,让每位新教师在职业期望下,充满自信,积极进取,获取专业成长的各种机会,达到职业期望值。

二、抓住新教师成长心理,开发校本专业成长的路径

了解了新教师的成长心理,给予新教师以专业成长期望,让新教师感受到自身职业价值与期待的同时,学校也要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1.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新教师培养实效

新形势下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应当根据新教师所处的社会背景、职业特点,为此,我们通过不断创新教师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提高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视专题培训。新教师的入职等专项培训是笔者所在学校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利用暑期,安排2天左右的时间对新分配与新调入我校的新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上好进校的第一课。培训内容有教育法规、师德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班主任管理规约等。如,2015年的新教师培训中,除了学习《中学教师师德规范》以及学校发展历史外,重点听取名师名校长成长专题讲座,观看优秀教师事迹报告视频,分享了本校优秀教师“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工作经验。通过专题培训,使新进学校的教师对师德追求和专业发展的要求有更清晰和更具体的感悟,促使他们以较高的职业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

强化理想教育。新教师刚参加工作,都有美好的理想追求,这时需要学校管理者趁热打铁,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让他们在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中,产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志向、抱负和追求,同时,切实指导好新教师制定职业成长规划。众所周知,青年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前3~5年是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终身的。因此,在职业规划上既着眼于长远发展,更立足于3年、5年的行动策略。由于学校教育到位,指导具体,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规划分析得当,内容具体实在,符合自身实际,较好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设读书沙龙。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应当和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学校专门为新教师配发了培养高尚师德和促进专业成长相关的书籍,供他们系统学习,如,《敬业更要精业》《我的职业理想》《做教育的拓荒者》《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等专著,让青年教师在学习中提升职业素养。在阅读反思的基础上,学校还组织读书沙龙,为他们交流学习体会和成长心得提供平台。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如,在2015年10月组织了“畅谈初为人师的成长历程”沙龙活动,既有新教师的指定发言,也有他们的即兴发言等,读书沙龙既是新教师一种现身说法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他们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在提升新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养上起到了切实的促进作用。

办好道德讲堂。道德讲堂是师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也可以成为新教师成长的有效抓手。在推进师德建设中,笔者所在的学校注重规范流程,同时做好相互结合,让新教师成为道德讲堂的主角。为了加强新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去年11月,我们把主题确定为“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在“讲一个故事”环节上,安排了两名新教师唱主角进行成长过程中的案例分析,畅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自我展示中建立起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也让其他新教师在师德熏陶中提升品格。

2.强化师能锻造,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将敬业、乐业、精业融为一体,同步提升。新教师能不能快乐工作与师能有很大关系,新教师的成长也要通过提升教师过硬的师能来体现。

实施师徒结对。为了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通过青蓝工程为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结成对子,给予思想、业务等方面的关心和指导。青蓝工程每年都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工作要求、考核细则和双方职责。如,要求指导教师每学期为徒弟开设示范课,听徒弟课并进行教学诊断;要求新教师每学期听指导教师的课,撰写听后感等。每年学校对青蓝工程进行全面考核,评出青年教师“红花奖”和指导教师“绿叶奖”,在教师节进行表彰。这种职责明确,要求具体、考核全面的师徒结对形式,既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骨干教师的能力提升。

开展常规教学调研。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新教师成长的主渠道也在课堂。新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此,学校每学期组织新教师教学调研活动,事前制订调研计划,明确具体要求,除了学校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参与调研外,还邀请教研室、学科基地的专家一同会诊指导。调研活动在充分肯定青年教师成绩的同时,重点查找与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的对策。可以这样说,每一次调研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是一次鞭策、一次推动。

搭建多元的成长平台。提升新教师的师能水平,还要知人善任,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舞台。因此,学校依托“青年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新教师的不同成长经历进行分层锻炼。首先是为新教师提供校级层面的锻炼机会,让更多的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工作,组织新教师开展各种竞赛,在奖项设置上既有综合性的十佳青年教师评比(给新教师一定比例),也有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单项评比,让新教师在岗位历练和竞赛中获得职业成功的自信。对于已崭露头角的新教师,学校给予更高层次的锻炼机会,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县、市级层面的开课和比赛,如,在校本“一课三研”活动中开设展示课,参加县市说课和教学技能比赛,主持和参与县级以上课题等。当然,新教师的每一次历练,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但对他们而言是成长中的历练。

综上所述,新教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永恒主题,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要把握新教师入职的契机,认真落实和履行各级教育部门对新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对新教师进行职业引导,并在校本环境下,切实做好学校新教师培养这篇文章,让他们在健康成长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兴趣的培养 中学生英语学习 重要性

新课改模式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不仅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也能给我们一个展示的平台,从而让大家在教学中能够互相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各种英语技能的水平,本人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广大的优秀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指正。下面将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问题两大方面来阐述。

1. 问题的产生

我们学校是一所山区县城中学,在教学中我向同事了解得知,学生的英语基础总体较差,此外我也调查过一些学生,从他们口中得知,不少学生对英语不重视,不感兴趣,所以这对中学教师来讲教学难度增加。也有一些学生开始重视英语,因为是中考必考科目,分值比重较大。在教师辛勤的努力下,加上学生的勤奋学习,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在生本课堂为主的教学中,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和组内成员,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部分学生的基础原本就差,在学校里,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学校也没有组织相应的活动来改善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不仅对英语学科不利,也影响着学生对其它科目的学习,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兴趣。假如学生对某个教师或其它方面感兴趣,那么他在课堂上也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各种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完成各种小组学习任务。这不禁让我想到英语教学能不能做些什么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呢?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如何提高英语教师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2.1组织学生听或学唱英文歌曲

这个方法是我刚进入教师队伍时使用的方法,也是大家都能使用的方法,因为它的操作性强并且简单可行。我曾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如果我们本节课内容讲完后有余下的时间,就可以聆听一些英语歌曲,从而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兴趣,注意力也更加地集中。因为他们很想听英语歌曲,所以那节课下来,全班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听讲,这样教师不仅不会教的很辛苦,学生也不会学的太累。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学唱一首英文歌曲,如《ABC》和《数字歌》等简单的歌曲,高年级可以学唱难点的歌曲,这种方法效果也是很好的,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自豪感――会唱英文歌曲;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全班的凝聚力,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开展班级性的英语活动

学生永远都是喜欢玩的,不爱玩的孩子是不正常的,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适当的组织学生做英语活动,在玩中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中玩,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那么英语能开展什么样的班级性活动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周五的英语课堂上很没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我讲的越多,学生就越烦,越是没有兴趣,结果事倍功半;后来我就尝试着给他们开展一次班级英语活动,举办一次英语词汇接龙比赛。那么什么是词汇接龙呢?每个组的学生一个个轮流登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一个单词,但是这个单词的开头字母必须是前一个单词的结尾字母,并且不能有重复,比赛结束哪个组写的最多,就是冠军。而且在比赛的过程中,无论是台上的学生还是台下的学生都会给自己组内的成员出谋划策,就这么简单的活动,让全班学生都活动了起来,参与到词汇的背诵记忆中去,在游戏中增加和扩充了自己的词汇量。

2.3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

这种方法不仅能改善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很好的接受影片中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和启示,通过观影使自己掌握英语知识。那么此方法也适合我们的英语教学。我曾经上过一次公开课,在那节课我在导入部分播放了一小段视频来引出课文内容,没想到学生能很快的接收视频中展现的信息,印象非常的深刻,并且满怀兴趣地完成剩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非常好。那么我们是否能在讲某个单元或课题前,准备一部相类似的主题电影让学生观看,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呢?比如我们初中有一个单元是和梦想有关的,后面也有一篇关于梦想的阅读文章,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对应主题的英文电影,看完之后再去学习这个单元或阅读,学生就能非常明朗的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更是升华到了一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素养的境界,学生也能从影片中学习到一些西方文化。

2.4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此方法,我自始至终都是提倡和坚持的。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新课改下的生本教育模式,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首先从多媒体本身来讲,运用多媒体,可以从声音、图片、影像等方面充分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容量相对更大,减少教师黑板书写的次数,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可以有效的运用生动的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学生感到非常的有趣,教师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2.5组织开展全年级性的英语活动

实施此方法,必须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组织下才能进行。全年级性甚至是全校性的活动或比赛,需要设置奖项,颁发奖状和奖品,并且还要收集整理活动材料,做好学校的资料存档。我校举办过此类的活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不仅为了应试,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和技能,让学生能对英语产生兴趣,带动全年级甚至是全校一起参加到英语的学习中,扫除弱势的英语群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活动比赛中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与技能,再回归到教学运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此过程必须要宏观把握,不能半途而废或终止,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几天内迅速提高所有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

3. 结语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再次说明兴趣是一个人发展自己特长和学好某方面内容的动力源泉,倘若我们对某个事物失去了兴趣,就谈不上爱好,自然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在这方面,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认真贯彻新课改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多去钻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我们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上,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学习英语的各种技能,把英语这门学科变成一门有趣的语言知识去学习!

[1] 刘善循. 快乐学习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3] 李维. 学习心理学[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03-05

[作者简介]段作章,江苏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江苏徐州 221116)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问题

2009年3月,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全日制专业硕士这一新的培养目标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探索阶段。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能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目标各具特色,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与创新,旨在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就全日制专业硕士而言,除了与学术型硕士存有差异外,与以往要求的“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方可攻读专业硕士学位也不同,它以应届本科生毕业生为主,学习方式是集中在校学习两年,同时授予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学历证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临床专家型”中小学教师,其素质特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厚实,具有较强的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能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浓厚的中小学教育志趣和关爱学生的教育情怀,能以教育者的“慧眼”和“心智”引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化地发展。他们是未来人民教师的预备队。在培养方式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从中小学聘任富有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高级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在学期间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型,顺应国际潮流,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其独有的教师职业定向性、实践取向性等特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实践来看,尚存在着培育者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培养模式简单移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实践教学难以落实、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等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

“临床专家型”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比本科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有着更高的目标要求。但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由于各培养院校对实践目的认识不到位或缺乏足够的实践导师等原因,普遍存在着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等同于本科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现象,组织形式相同,实践教学要求也大体一致,基本上是对本科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简单重复。全日制教育硕士没有得到专门的、高水平的教师职业训练。

2.实践锻炼时间得不到保障

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要求很难得到贯彻落实。主要是迫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中小学普遍缺乏接受研究生教育见习、实习的热情,即使碍于情面勉强接受了,也根本不敢放手让研究生实习1个学期,更遑论1个学年。在实际操作中,优质学校(意味着有优秀教师)接受研究生实习,安排课堂教学实习的机会较少;而一般学校(意味着较少或没有优秀教师)比较乐于接受研究生实习,但基本是为实践而实践,缺少有效指导,研究生的教学能力难以获得有效提升。鉴于此,有些高校为了避免麻烦而采取“自找门路、分散实习”的办法。这种实习可能因缺少指导和管理而难以保证质量。有的高校甚至减少实践教学环节,这直接违背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设置的初衷。

3.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具备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队伍的特殊要求。然而,现实中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严重不足。高校的教育硕士导师大多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他们虽然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但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和动态知之甚少,缺乏基础教育实践经验,指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常有不得要领、力不从心之感。而从教育实践基地聘任的指导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但能够将教育教学实践升华到一定理论和学术高度并加以认识分析的却又很少。由于实践指导教师的缺乏,出现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指导教师与本科师范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处于同一层次和同一水平的现象,难以保障教育硕士更高目标、更高要求的教育教学实践质量。

二、“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想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性”要求教育硕士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从事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如何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是能否贯彻落实实践教学的前提。如果把“实践教学”理解为到中小学“真刀实枪”地开展课堂教学,在目前学校和家长普遍看重分数的背景下,为期半年的实践教学确实难以安排落实:我们认为,实践教学和教育实习不可划等号,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看成是进入课堂教学实习这一单一形式。其实,除了教育实习外,实践教学还包括观察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规范和章法的教育见习,考察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参与教育行动研究,以及深入中小学感受体验教师的教育生活等等。同时,在高校教师教育综合实训中心(基地)的微格教室、教学实验室进行的课堂教学模拟训练、班级实务管理模拟训练、教学设计与说课训练、优秀课例研究、优秀教师成长个案研究、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等,都属于实践教学的形式,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提出“四习一体”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初步构想。“四习”(共20周)是指见习、演习、实习、研习四种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四习一体”旨在形成前后衔接、内在统合、逐次推进、螺旋式提升的实践能力训练机制。

1.见习(3周)

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教育见习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在本科学习阶段的教育见习活动是比较薄弱的。而在考研期间,所在高校鉴于目前“考上研究生就算就业”的就业考核导向,通常对准备考研的学生开放绿灯,在教育实习方面网开一面,考研学生甚至可以不参加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和考研准备均为第七学期),因此许多研究生没有进行过教育实习。与在职教师攻读专业学位相比,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最大差距就是缺乏实际从教经验,实践性知识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他们对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见习,走进中小学参观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特色、中学生特点、规章制度、日常工作、教学改革现状等,感受教师职业生活,形成感性认识,无疑有助于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理解教育类理论课程。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见”,才能真正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与伟大,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以及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现状等。见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备课和实用教案编写、课后答疑和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等等。见习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初步感情,初步认识当今中学生的现状,熟悉中学教学和管理工作,了解中学教学改革及研究的现状。见习宜采用“集中见习与分散见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摩“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研课”等教育实践,丰富学生的教育实践经历与体验。

2.演习(3周)

演习是指在见习的基础上为教育实习而开展的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模拟演练。演习训练的目标包括:通过演习,初步感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常规要求;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初步掌握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为顺利开展教育实习打下良好基础;巩固、应用、验证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理解和把握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演习可以结合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穿行,也可以相对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无论分散演习,还是集中演习,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演习方案,细化操作流程,加强点评指导,如此方可保证演习的效果。比如模拟上课实施流程设计,教师依据不同课型选择部分教学内容,选取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模拟上课;针对模拟上课情况,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特别指出优点以及改进意见;组内模拟上课,每位学生在小组内模拟上课,组内点评;优秀课例展示,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在班级模拟上课,展示小组模拟上课成果。再如,评课演习设计。第一步为评课内容设计。可以播放优秀教师示范课光盘、或者任课教师自己录制的一线教师教学光盘,在班级集中进行评课;可以与模拟演练上课相结合,对学生的模拟上课活动进行评课;可以结合微格教学录像,师生针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技能进行评课。第二步为评课标准设计。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效果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基本功进行总体评价和针对性评价,旨在引领研究生树立有效课堂教学的全面观和系统观。第三步为评课要求设计。每位学生提交2篇针对某一节课的评价报告,培养学生教学评价方面的反思意识和总结能力。

3.实习(10周)

实习是指研究生走进实习基地学校,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独立开展课堂教学、班队管理、教育调查等活动,经受实际历练,丰富实践知识,切身体验为师之甘苦,全面锻炼提升其综合素质。教育硕士研究生经过了校外见习和校内演习两个阶段的训练,已初步具备了教育实习的理论基础和前演性能力,但还缺乏教育实习的实战经历和实践能力。教育实习要着重强化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实战性和实践性,能切实锻炼和提高实习生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在教育实习方式上,各高校先后尝试过分散实习、集中实习、委托实习、顶岗支教实习、全程浸入式实习等形式。从实习效果看,比较理想的还是“统一安排、集中实习”模式。其优势在于,集中实习通常实行双导师制,通过高校教师的理论指导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指导,可以实现教育实习效果的最大化;实习生有一种集体归属感,便于相互之间的合作教研、切磋、启发,有利于保证教育实习质量。

4.研习(4周)

研习是在实习之后为进一步巩固扩大实习成效,提高研究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认识而开展的课堂案例研究、教育调查研究、名师成长个案研究、教改范例研究等实践教学活动。“研习”活动的目标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通过教育研习,从理论上反思总结教育实习中的得与失,并采取措施查漏补缺,形成以学科教学知识为主体的(包括教育心理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知识;掌握课例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论知识;学会并运用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的一般方法;掌握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撰写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思路与技巧。二是能力目标。根据“经验+反思=成长”的理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升从教能力;以班队管理经验反思为载体,提升班级管理能力;以教育现状调查为载体,提升教育研究能力。三是情感目标。从活生生的、亲身经历过的教育实习事例中总结和反思教师爱岗敬业的真谛,从中小学指导教师身上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认识基础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提高师德水平,更新教书育人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见习、演习、实习三个环节的实践学习,教育硕士研究生对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现象与问题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正渴望从理性认识的高度对自己的教育行动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研习活动的设置,恰好可以满足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渴望”,对于研究生理性化地认识自身的初步教育实践,提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乃至将初步教育实践中积淀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三、“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1.“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符合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形成发展规律

教师教育实践表明,师范生专业思想和能力的形成,不是靠单纯的理论教学或短期“突击性”实践锻炼所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个反复的、系统而连贯的实践训练过程。从专业能力构成来看,教育硕士的专业能力既包括传统的“三字一话”基本技能,又包括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还涵盖了教育研究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合作共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应该说,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已经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实践教学训练,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三字一话”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但离“临床专家型”教师素质还相去甚远,仅靠低水平的一次性实习很难解决问题。“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贯彻“针对性训练”的理念,强化实践训练的理论性指导,符合前后衔接、逐次提升的实践能力形成机理,因而可以卓有成效地培养教育硕士的专业能力。

2.“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符合教育伦理的明智选择

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中小学校毕竟面临着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校际之间的竞争,而且来自家长和政府的评价。政府和学校担心因接受教育实习而影响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甚至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家长也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要求“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不会“容忍”学校把孩子交给实习生“实习”半年。笔者将模拟教学实践纳入实践教学范畴,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形式,而且是考虑到实习中小学校的“可接受性”而作出的合乎教育伦理的现实选择。

3.“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符合教育部有关实践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下文简称《意见》)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显而易见,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要求是有弹性的,已经考虑到各类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并不是硬性规定必须一次性安排半年实习。“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见习3周、演习3周、实习10周、研习4周,用20周的时间开展教育实践训练,是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也是比较适合国情的。

四、“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支持系统

任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是有条件的,必须从硬件到软件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系统。没有这样一个支持系统,改革创新方案只能停留在理论设计层面,难以付诸实践。与本科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模式相比,“四习一体”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仅把绝对时间延长了,而且要求更高了。尤其该模式中的演习和研习训练,是本科阶段较为薄弱甚至不曾开展的实践活动,对软硬件支持系统和教师的专业性高水平指导具有很高的依赖性。

1.建立健全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实训中心

为实现本科师范生的模拟教学训练,高师院校大都建有数量不等的微格教室。这类微格教室无论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软件配置上,都难以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要想把“四习一体”中的演习、研习落实到实处,必须根据教育硕士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建立健全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实训中心(基地)。既要扩大实训场所、设施设备等硬件配置,更要加强软件建设,如微格教学案例库、说课训练案例库、评课训练案例库、优秀教师教学示范课、优秀班会案例库、班队主题活动案例库、教育硕士说课训练指导录像以及教育硕士教育见习、演习、实习、研习录像等实践活动相关资料的基本课程资源。既包括文本资源,也包括电子资源;既包括教学团队精心打造的教学资源,也包括教育硕士实践活动动态生成的学习资源。

2.造就一支双师型导师队伍

根据《意见》要求,教育硕士研究生要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如前文所述,目前高校以“指导为主”的教育硕士导师大多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他们虽然不乏指导的热情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缺乏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指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得要领,尤其在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演习和研习训练时,难以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因此,为适应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需要,急需打造培养一支“双师型”导师队伍。从导师队伍建设角度来说,遴选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标准要从严要求,不仅考量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准,而且要有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最好具有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作为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主力军,学科教学论教师更要关注、研究基础教育,每隔几年,要走进中小学执教一段时间,以便及时了解、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动态,更加卓有成效地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训练。

3.建立校内外协同培养运行机制

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优化 内化 同化

一、 前 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及措施,帮助学生个体和整体主动认识、调节、发展自我心理,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体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最终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的重要途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中迅速开展,广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途径,其中开展各种适合中小学特点的心理辅导是探索的重点。其主要形式有以班级全体学生为主的集体心理辅导和以学生个体为主的个别心理辅导。前者以发展性、预防性辅导为主,后者以补救性、矫正性辅导为主,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自1991年以来,郁达夫中学在上海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经验的影响下,开展了“以了解每个学生为前提;以小组活动为形式;以帮助、了解、自助为基本原则;以形成学生参与并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心理辅导中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防治相结合;个别咨询和全体教育相结合;帮助和自助相结合;尊重和理解相结合;聆听和疏导相结合。”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组,确定了实验班级,并参加了 “杭州市中学心理辅导工作模式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BSJ04-92017-92063)。我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教师总结了自己的辅导经验。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效应?目前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往往是孤立的,狭义的,即对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弱点和问题,仅仅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来解决。这非常容易形成为“心育”而“心育”的局面。从对我国教育实情分析来看,单纯的开展心理辅导,并不能充分显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在目标定位上还是在途径探索上,不能局限于单一的途径,而应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展开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与德、智、体、美、劳教育相互交叉,它建立在人的生理发展基础之上,为发展人类社会文化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教师。因为“心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人的任何行为都与心理活动有关。人的心理活动受多个方面的影响,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多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在教师的正常心理引导下不断强化,才可能最终内化为学生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①从而营造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 据此,我校在十年的探索中,特别是近四年来,不断吸收上海、北京、杭州、石家庄及全国各地的经验,积极参与富阳市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性推广的整体研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逐步明朗化,逐步走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初步建立起以“三化”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研究内容及步骤

本课题主要研究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逐步构建以“三化”为主的工作模式及其操作程序:一是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教育心理和教育行为的优化;二是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并以此为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品德的内化;三是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并以此为手段,提高各科教学过程的实效,提高学校各科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科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和方法的同化。以下简称“三化”。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研究的重点是对近四年的工作进行理性思考,围绕“三化”进行总结。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

1、全面素质教育理论。同志1998年5月4日和6月1日提出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前提下,提高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理论,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身体心理素质,强调以身心发展的全面性,旨在重视学生个体身心差异的基础上,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强调就每一个学生全面或整体而言,各种素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的素质是多种素质和谐的整体结合,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发展的质量水平,甚至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实施素质教育必然突出心理素质教育,促使素质提高到新的层次。②

2、教育社会心理学原理。教育社会心理学揭示了"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对象、教育群体和教育行为三者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影响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其间特别强调教师的心理角色、认知能力、人格特征和教师的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期望相互作用,构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即学生以教师的现状为基础,与自我期望循环运行达到整合。当人际吸引成为

师生互动的主力时,正向效应便应运而生。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己职业的信念,同时,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自觉调整自身心理和行为,这对学生发展起着重大作用。③

3、教师效能感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概念来源于Bandura的“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概念(Bandura.1977)。Bandura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根据Bandura的理论,研究者认为,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Gibson(1984),Ashton(1985),Woolfolk(1990) 认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含两个成分,即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所谓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个人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和评价;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高低的判断。迄今为止,国外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同是教师在教学效果上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同,会影响到他们的具体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如高效能感的教师对教学活动更投入,也更易采取民主的方式。正因为教学效能感水平不同的教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和方式,所以反映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由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高低与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因此,关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教师心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④

4、人本主义心理原理。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与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休戚相关 ,一方面,教育教学过程具有认知方面的因素,认知过程本身是一种智力发展过程,智力促进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的观点,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把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放在首要地位。” ⑤教师教学的直接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而学习过程中,应排除强制手段,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过程,并注意对学生责任感、自尊心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过程和成果

本研究在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基础上,主要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基本思想,以教师素质优化为前提,以德育过程内化和教学行为优化为支撑,全面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促进教师的教育心理和教育行为优化。

学校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虽然经常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大多数只停留在对表面行为的要求上,缺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机制。许多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偏爱、冷漠、放任、权压,甚至体罚等诸如此类的不良行为。教师的这些行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怎样促进教师教育心理和教育行为的优化?为此,我们通过调查和实验,掌握教育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心理发展的流程趋势,并实施干预措施,证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我们通过全面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强化教师以法治教意识和情感育人意识,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促进教师自觉优化自己的教育心理和教育行为。

促进教师教育心理和教育行为优化是一项具有开拓性但又有相当难度的工作。我们具体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武装教师,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认识,促使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心理和行为的调适。帮助教师自觉优化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必须从理论上找依据,以科学理论武装教师。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与教师心理和行为相关的角色理论、期望理论、师生互动理论以及有关教育教学的政策法规。我们还摘编了《教师行为与学生心理相关性理论和法规依据》作为学习资料,撰写《教师新形象设计》等论文二篇,用以指导教师调适心理和规范行为。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多次聘请杭州、上海等地的专家来校讲学。杭州市教科所黄淑真老师的《教师心理培养》使教师受到了极大的启发。通过学习,教师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认识不断丰富。许多教师自觉撰写论文,有些论文被市级以上业务部门分别评为一、二、三等奖。我校教师基本建立了以下四点认识:(1)要树立“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新观念。(2)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教师产生魅力之根本。(3)提高教师自身积极的心理调适能力是教学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4)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之一。

2、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了解,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身的教育心理和教育行为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关系。教师心理和行为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存在相关,这是不争的结论,但缺乏科学、有效的数据。为此,我们通过自编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查,搜集有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和行为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47。我们把此结果撰写成报告,获得2000年《人民教育》和北师大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所组织评选的全国中学生心理辅导研究报告三等奖。

我们通过向全体教师公布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使教师深刻认识自我心理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促进教师自觉地对自己进行心理和行为的优化。

3、运用干预措施,促进教师心理与行为的优化。理论学习和实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教师认识自己心理和行为优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此外,我们通过实施管理方面的干预措施,促进教师在行动上加快改变。我校制定了(1)教师心理健康十条;(2)教师外显行为10条;(3)师德要求10条;(4)课堂行为10条和(5)教师忌语50条。这些条例大多数都是一些常规要求,但真正实施是有相当难度的。我们采用以下方法,保证措施的运行:一是加强行政管理的权威性;二是加强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客观性;三是加强师生交往的经常性。我们通过两周一次的心理辅导活动,围绕教师与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开展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研究的实践表明,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地促使教师优化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要成效有:第一,教师能主动进行角色扮演和角色转换,主动加强行为调控。教师行为更多趋向于自觉遵循教育政策法规,遵守职业道德,更讲为人师表的行为规范,心理素质不断优化。第二,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有显著变化(Z2=22.99>9.21,P<0.01)。 教师自身心理和行为的转变大大加强了学生心理的正向发展效应。第三,研究后测表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第四,从学生的心理日记中发现,学生对教师的外显行为的感受特别亲切,师生间心理距离拉得更近,教师的合理期望在学生身上产生了明显的效能。

由此可见,教师心理和行为的优化,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这是学校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品德的内化。

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理论基础和工作任务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有明 显的区别,但两者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方面诸多专家、学者作了许多阐述。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渗透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目前却尚待探讨。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其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富阳市同类学校前列。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存在"软"的现象,这并不是我们对德育工作不重视,恰恰相反,我们一直对德育工作很重视。问题在于:德育工作仅仅局限于学生行为的“外化”,因而德育的效果不明显。改变这种现象的关键应当在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巧,促进学生主动认识自己、调适自己和发展自己,从而达到心理品德的内化。

为此,学校围绕以下两方面加以认识和开展工作。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学校德育内容的渗透,促进学生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内化。

郁达夫中学重视抓好传统的德育。学校开展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政治观念、思想方法、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些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显得抽象,枯燥。尽管学校教师不断强调重要性和强化管理,但总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在注重公德教育的前提下,还需注意“私德”的培养,即要使学生接受“公德”,还需同时注重对个人自身内在心理的培养,我们主要渗透了自主、自觉、自尊、自律、自爱、自信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此,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确定一名副校长分管,教科室牵头,成立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教务处、政教处予以一定的配合。学校在行政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教研组长会议上加强宣传,教科室还专门编印《学习资料》,撰文《提高认识,积极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绿化我们的心理》等,强调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真正从学生的"心"出发进行定位,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基础,不断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的运用,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我校2400多名学生来自各类家庭,学生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性,思想品德和行为上的差异性就更大。即使是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其思想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成绩差的学生,其思想品德状况往往在日常行为中容易表现出来。成绩好的学生,其思想品德往往不容易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他们通常存在着自私自利、高傲自大、性格脆弱、人际关系淡薄等等弱点和问题。然而我们的学校德育通常只注意外在的行为要求,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以及各种纪律、卫生、体育等活动竞赛。教育过程中存在三多:说教多、灌输多、管压多。教育者把自己当成主导者、权威者,学生总是在被动的接受教育,因而极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言行不一。

我们觉得要改变这种德育状况的关键在“外化”和“内化”的紧密结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德育过程中的运用,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达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外化注重知和行的改变,内化注重情和意的转化,只有这两者的结合才能促使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而能够有效地联结这两点的应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管人在于管心,管住了心就能管住人,管得了人不一定管得了心。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德育工作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无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自卑的人,缺乏上进性;不信任他人的人,无法搞好团结;推卸责任的人,必是违反纪律的人;有嫉妒人格障碍的人,容易造成偷窃;有敌视人格障碍的人容易产生攻击等等。为此,我们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促进德育工作无法解决的学生思想品德问题,实质上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具体有以下一些做法:

(1)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班集体心理辅导。每年级每一位班主任选择班集体心理辅导的一块内容进行备课,每两周一次辅导,各班交叉上课。通过自我意识的心理辅导,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集体心理辅导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学生从自身认识的角度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使学生学会怎样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形成团结活泼的良好氛围;通过“情绪”心理辅导,使学生丰富了情绪体验,学会调控情绪,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多方面情趣,抵制了不良嗜好,提高了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

(2)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心理辅导。集体心理辅导主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其功能是发展性和预防性的。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的解决个别心理问题,以补救性和矫正性为主。本校心理辅导室通过对学生心理测试,建立了三分之二以上学生的心理档案,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个性、智力、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这样可以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心理辅导室在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三节课开放,由六位通过专业培训的教师轮流值班。辅导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掌握“尊重、理解、同感、保密”的八字原则。这与传统的德育原则有很大的区别,它使学生愿意到这里来倾吐衷肠。来访的学生中,大多数是被老师看成是思想品德有问题的学生,通过分析, 其实都是一些心理发展上的问题。

在个别心理辅导中,辅导教师十分注重辅导的技巧,积极关注,学会尊重,真诚相待。从注视目光、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空间距离等等方面把握到位,使辅导效果明显。

(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结合,促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和方法的同化。

学科教学是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之上的,因为“心理学科跟教学论是紧密相联的,有的甚至很难区别哪些属于心理学范围的,哪些现象是属于教学论范围的。”⑥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学、健康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它与学科教学都有一个共同心理学基础。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45分的课堂学习中度过的,所以学科教学过程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人格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学科教学方法的同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显得格外重要。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情感、意志有机结合的整体心理活动过程。作为个体发展的一种基本素质,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绝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就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借助于各学科的协调配合和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渗透。

我校除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和心理辅导活动外,学校提出所有教师应在各科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本身、结合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影响与心理疏导。各学科的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从不同方面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课堂教学过程是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疏导,对各种心理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的主渠道,教师要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帮助学生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实践中我们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操作:

1、从学科知识点上去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认知能力和体验水平。如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文学内容,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再造想象,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促进情感、思想、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心理日记,或写心理感受的系列作文,开辟学生心理发展的一条“绿色通道”;数学教学中,既可训练学生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质,又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深学生的情景活动体验,加强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音乐、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于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丰富想象力,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良好审美心理;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协作精神,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及良好竞争心理素质的培养。

2、从学科教学过程和方法上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和方法内化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其改革力度不大。教学过程重知识灌输,重作业量布置,重教学时间占用,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针对这种状况,我校1999年正式申报省级科研课题《初中课堂教学效益性机制构建的实践与研究》,并在省教育规划办公室正式立项。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一个力度较大的措施就是聘请富阳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钟志农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原则和方法。从而达到促使教师主动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课题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使学生学会、会学。团体心理辅导课最大特色就是其活动性,提倡主动、参与、尊重、合作、趣味、鼓励,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我校的课堂教学正是在逐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进行改革尝试的,如语文教学的"非指示性"教学实验,数学教学的自主性培养研究等。在市教研室钟志农老师的指导下,我校吴文旦老师的社会学科教学的学生学法研究,包含着浓厚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成分,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浙江省社会学科学生学法研究课题一等奖,我校还承担了全省社会学科学生学法研究现场会。

郁达夫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三化”的实践与研究已初见成效。一方面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围绕课题,我校取得了以下成果:郁达夫中学心理辅导站被评为杭州市合格站;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2000余人,建立了心理档案;《教师行为优化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初中生品德内化的途径探索》课题,分别在全国、富阳市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团体心理辅导录像《长大的感觉》、《我喜欢》分别获得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录像课评选一、二等奖;在富阳市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30余篇。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科建设、德育工作、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重要部分,促进了这些工作的健康运行,其教学质量名列富阳市首位。

五、讨论与建议

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郁达夫中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深刻领悟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整个学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深化和提高。

1、进一步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本研究是在教师心理和行为优化、学生心理品德内化、教学方法同化方面作了探索,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还需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隐性的、间接的,其教育效果不是短期内能够看到的。所以,无论是学校行政部门干部还是教学一线教师,都应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2、加强“衔接点”的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隐性的、间接的,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素质、德育工作、学科教学之间应有合适的"衔接点"。我们必须在找出“衔接点”上下功夫,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化、明朗化、程序化,有便于更具体、更科学地操作。

3、 扩大“辐射”范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整体工作的影响不仅仅是这三个方面。它本身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深化。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人人都能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辐射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学校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超出学校“围墙”,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构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只有全方位的辐射,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深入,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不断体验、不断成长,达到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注释:

① 胡宏保《中学生心理教育必须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载于《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第115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②林祟德《教育的智慧》,第265页,开明出版社出版,1999.1。

③《心理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第384 ~388页,《教育大词典》第443页。

④袁华滨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A型性格、教学效果的 相关性初步研究》导师黄希庭教授,来自/jslw/yhb。

⑤项宋萍《罗杰斯的心理研究方法》,载于《心理科学通讯》,1998年第5期。

⑥ [前苏联]达尼络夫,叶希波夫著《教学论》,第3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参考资料:

1、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1

2、林祟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1

3、吴中任《中学教师心理素质研究与养成训练》,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7

4、杭州市教科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9

5、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3

6、沃建中《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科学出版社,2000.1

7、张冬梅《论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载于《河北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第90-93页。

课题指导:钟志农、孙义农、周红五

课题组组长:任张才

上一篇:美术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道路整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