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范文

时间:2023-03-02 01:26:47

中学教材

中学教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教材改革

为使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江苏、山东、广东等几个省率先进入了课改,但在当前推行课改的同时,在教育界也引起了重大争议,遭到了众多教师和家长的质疑,在责难中艰难跋涉。中学教材究竟要不要改怎样改才更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方向?还是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一、中学教材的发展方向

1.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来看,就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教师教学生的就是解题的方法,怎样让学生去拿高分,纯粹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与现实完全脱节,没有实践,这些空洞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用不上。再看看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它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从而学以致用,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注重应用、实践、多动手。在素质教育面前,应试教育暴露了多种弊端,观念的转变使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变,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与创新社会的需要,而作为体现时展的中学教材(一种主流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反映和谐与创新的时代精神,体现实际需要,因此中学教材的发展的方向必须与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2.从创新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现在的中国人缺少的是什么?就是一种自主创新的精神。过去,老课程的结构是以学科为主导,基础知识丰富,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创新却很欠缺。作为一种新的教材必须凸显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从实践中创新这样一条主线,因而创新是中学教材发展的一大方向,而新课改正是体现了这一方向。

二、中学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1.现阶段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决定一切,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导致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差异,(但主流文化是一致的,层次可能有差别)这种不平衡的出现要求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教材方案,以达到切实完善而适合自身的发展需求。

2.新课改注重的是综合素质、整体素质、自主创新精神,是针对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全民素质、培养自主创新精神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优点在于新课改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比如:学分制管理、综合素质评定、学习成果展示、模块式教学等,而不是光看一张试卷,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高分低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3.新课改能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改变传统的的学习方式。课改后的教材编写灵活,而且容量大,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和多种教学方案,便于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增加了教师讲课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了教师教学的兴趣,使教师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其次,课改后的教材中,活动体验和问题探讨成为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由被动到主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讨式与接受式学习的密切结合。

三、中学教材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全面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第一线教学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抓住两点:①加强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六个“解放”即:解放眼睛看形式、解放头脑敢为先、解放双手去开辟、解放嘴巴多质疑、解放空间觅粮食、解放时间寻乐趣。②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开展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指导、培养、教研、备课比赛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事项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有外出学习考察提高的机会。

2.增强教学研究气氛和加强教师之间合作。①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②加强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团结协作,教师之间要精诚协作,共同商讨教学策略、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要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探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到:①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②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要做大量的尝试性工作。比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赏识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一套新教材的问世,肯定有它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复修订,使它越来越成熟。新课改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不断探索与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都会坚信,面对未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选择改革。虽然眼前的道路是艰难的、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真心希望我们的教育同行们能静下心来,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如何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去做一些文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新时代出版社,1999.

[2]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中学教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法教材教学改革

引言:21世纪,各地的美术教育者都在积极地探索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教育方向。回顾20世纪,中国的美术教育领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本着大家对美术教育共同的话题,借此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观阅!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国家,这使得我国非常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以往的美术课程中导入了有决定性比例的传统美术内容,让学生以美术鉴赏为出发点,从而了解中国的文化,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固然很重要,但很明显的是,其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曾经看过有一篇调查报告中陈述一个调查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中的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方法上。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在现代,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幻灯片的欣赏、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亲身绘制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主要不是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但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但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接着,还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美术教材过多地引入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排斥了中国现代的、以及外国的艺术作品,这是不对的。美术应该注重历史性、民族性,也该注重时代性、世界性。中学的美术教材应该古今贯通,中外联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但由于学生比较容易喜爱当代的和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重要因素。因此从吸收当代和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入手,由今至古,由中及外地培养,这才是一条符合审美趣味的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正确之路。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历史领域,批评领域很重视,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及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却在制作领域、创作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一片空白。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提高。

当代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已经意识到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吧:

首先,新课程中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现在的美术教科书都比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这样使得学生们在表现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艺术的丰富性、深度以及魅力。这一点的发展正是美术教育在制作创作领域中突飞猛进的结果。说实在话,美术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单纯依靠老师的教是无法激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美术的魅力就是体现在运用、制作、创作的活动过程中,而从事这一过程的是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便提高到一个高度,成为美术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发展到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求知欲,这不仅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它学科的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其次,便是教材中美术与音乐的融合。之前,美术课和音乐课是各属一家的,而现在中学的美术教材中却将美术和音乐融合为一体构成了我们现在的艺术课。教材里面,美术和音乐分别以一个个小单元互相交叠穿插出现,让学生得到视、听觉美的全面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尝试,开辟了艺术教学在新世纪新课程中的新的天地。让学生内在思想与感情得以表现,进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学生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能洞察音乐的韵律和调和,从中又感受到情感的线条和协调色彩,动感地带。而在动感和美妙的音乐氛围中挖掘美的内涵,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说实话,音、美本一家,将它们割裂开来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你说美妙的音乐、动人的舞蹈、感人的戏剧中没有透漏出美的含义吗?而精彩的绘画中,强烈的色彩、振奋人心的设计中没有音乐的动感在里面吗?一个好的网站,精彩的图片、完美的排版、优美的文字、动听的音乐,都是构成一个成功网站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将美术、音乐的融合作为艺术课向学生传导,不仅锻炼了学生,也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另外,音乐、美术在融合的同时,自身内容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如美术除了保留传统的美术史(古今中外历史),美术作品的欣赏、素描、水彩绘画外,新增加了雕塑、工艺设计、建筑设计、动感网页制作等一些很新潮的内容。而音乐中除了保留传统的音乐歌曲外,新增加了各民族的舞蹈(孔雀舞、傣族舞、新疆舞蹈、藏族舞蹈),地方戏剧(包括沪剧、昆剧、越剧、京剧、黄梅戏),世界性舞蹈(有伦巴、芭蕾舞、恰恰、街舞)等一些很独特、时尚的内容。同时美术与音乐的内容还作了融合,如描绘京剧的脸谱,画出芭蕾舞的造型,舞蹈中服装的穿着,颜色的搭配。走进大自然中聆听大自然的音乐,描绘大自然的风景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中艺术课的新特征、新特点。这些新发展是值得肯定的,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见证。

最后就是,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多元化了,传统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就象一件任务一样,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一味让学生临摹书上现成的作品而忽略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创新。而现在就学生作品来看,非常全面地从色彩、形状、构图着眼,并表现在创作作品中的美感特征为标准,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美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善用各种美术材料,从而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新的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是值得肯定的。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信息都飞速发展的世纪,美术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跟上时代的步伐。本着创新和跨越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并树立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我认为新世纪下,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新的方向应该是:

(一)进一步确立与终身学习,信息化发展相对应的美术教学目标,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美术的生命就在于和社会的接轨,离开了社会生活这片土壤,美术就如一朵枯萎的花朵毫无生气可言。适应社会,就要适应广大人民的口味,生产的产品,创作的绘画作品要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甚至它还可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因此落实在美术教育中,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教学目标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二)不应该忽略美术的历史潮流,要注重发掘其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有着悠久而古老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一点中国古老文化的底蕴,并可以向国内甚至国外传播中国的艺术渊源和艺术精髓。贯穿在我们的美术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三)更加重视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美术的本义就是美好,因此创造美妙的东西、创造美好的生活是它最基本的要求,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能分开。所以美术教育中应该贯穿一些和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才能发挥它的本质含义和现实意义。

(四)进一步扩展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表现手段。简单的讲,美术课程中不能纯粹地总使用老一套内容,局限于欣赏和绘画,而可以适当导入摄影、漫画*卡通、陶艺,以及计算机多媒体以及走出课堂等表现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扩展他们的视野。

(五)注重美术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如音乐、体育)的渗透和融合,甚至可以与其它非艺术学科进行关联。这样不仅使美术学科自身发挥作用,还可以多渠道地收益不少。

(六)灵活利用社会教育的设施,进一步普及美术馆、博物馆。书本的知识毕竟没有实践来得真实有效,学生对于一件艺术品的欣赏,在博物馆看到的要比书本看到来得激动、兴奋。因此可以适当制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可以去美术馆或博物馆欣赏文物、字画,这样不仅完善课本上缺少的内容,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增长了见识。

(七)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中学教材范文第3篇

一、“四大难关”的成因

立足于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四大难关”,教材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应该搞清各个“难关”的成因。对此作宏观分析,我们容易概括出下面三个方面的成因:

(1)抽象层次的提高

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数学教材的数学内容,则着意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渐变过程,以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起伏程度有所不同,各大难关所表现的正是抽象程度的骤变过程,抽象层次骤然提高,这种变化若学生不能立即适应,就成为学习数学的巨大障碍,就成为“难关”了。

如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其重要标志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特别是字母代替的数既是确定的,又是任意的,这种两重性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相比,抽象程度显著提高,可以说表现为一次飞跃;从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其抽象程度的飞跃则表现在由以前的单纯的以计算为主到对数学问题的推理论证、大量抽象符号和数学语言的运用过渡;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以函数概念的引入为标志,宣布了数学问题的研究由处理相对稳定的数学问题进入处理运动、变化的量与量关系的数学问题的领域,标志着抽象层次的又一次大的迈进;而由有限到无限的过渡,是以极限概念的引入为标志的,其推理方式由对有限问题的处理进入对无限问题的处理,抽象程度又一次发生了质的改变。由此可见,抽象层次的提高,是“难关”的成因之一。

(2)研究对象的转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给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本质作出了很科学的概括。围绕“数”和“形”这两个方面讨论而展开的。而在教材内容的发展过程中,由以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转变到以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时,其角度、特点以及抽象程度都有显著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形成由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平面几何入门的一大难关。由数到形,又到数形结合,研究量与量之间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关系,则又是一类研究对象,这就是函数概念的引进--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转变而导致的不适应,就出现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过渡的这一难关。而其它几大难关也不同程度的涉及到研究对象的改变。由此可知,数学内容研究对象的转变也是“难关”的成因之一。

(3)思维方式的转变

每一次“难关”的出现,都相应地出现思维方式上大的转变,都是对前面习惯思维的扬弃。当教学思维从特殊转入对一般情况的研究时,就是相应的第一大难关的来临,此时可以说思维进入归纳思维的范围;而当平面几何以全新的研究对象出现时,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占了主导地位,这种改变又导致了第二大难关的产生,而对辩证思维要求的提高,是导致后两大难关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要经受由相对稳定--运动变化--无限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数学中的静与动、有限与无限等矛盾在运动中被一一揭示出来,在思想方向上使中学生经受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洗礼。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难关”的重要成因。

二、对策

(1)广泛联系、挖掘量变因素

前面已经指出,“难关”的出现其实质是一个质变过程,它需要量变的积累,如果量变有了充分准备,质变就显得自然,“难关”也就容易克服。因此,就需要深刻挖掘量变因素,将教材抽象程度加工到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接受的水平上来。在代数关系的研究中,积极注意挖掘与几何结合较紧密的内容,广泛联系,缩小接触新内容时的陌生度,避免因研究对象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2)重点深入,合理设置问题

要将“难关”分散到普通教材中来,就需要注意对普通教材由微观到宏观的透彻研究与重点深入。首先,明确局部内容在整体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运用前文所述的教材研究方法,合理设置问题,使问题的步子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步前进,以局部知识的掌握为整体服务,例如,针对某一概念,可围绕下面几个角度设置问题:概念的构成;概念所涉及的子概念;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概念的确定与否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应用以及由概念而设计的一些构造性问题等等。当然有些问题可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以使学生独立获得知识。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以利于教学时启发学生思维。

(3)合理吸收,突出思想方法

“”版权所有

中学教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材;教学分析

一、生物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是教学的中介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活动过程,而这个统一的活动过程中正是以教材为中介实现的。教材既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条件,又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核心因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教授,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双方在共同的活动中完成着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与学的关系无非是教材内容的传递和转化的关系。

2.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处于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如电视、电影、书报杂志等众多的大众传播媒介。然而真正能给学生身心发展以全面影响的主要知识来源仍然是教材。因为教材汇集了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知识精华和基本经验,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因而在学校中具有其他任何知识来源不可取代的牢固地位。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既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施予着重要影响,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3.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材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它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乃至教学评价,均有直接的影响。

(1)教材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要保证教学活动取得预期的成功,就必须提出明确而切实的教学目标。教师在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除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等教学的实际情况外,必须紧紧围绕学校课程规定的各级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这样,每个教师就有可能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教材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些什么,教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一般不是由教师随意确定的。教师选择教什么的主要依据是学校课程,具体说就是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标准一般规定着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结构和教学进度,教材则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清晰而系统地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以课程与教材为依据选择、确定教学内容,那种为达到升学目的而随意扩充教学内容,加大教学难度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3)教材是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途径和依据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材则是实施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教材明确规定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的目标、范围、进度、作业的要求及教学法的要求等项内容,实际上也就为教师检验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提供了明确、具体和可供操作的评价标准。

二、教材与生物教材

关于教材的概念,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教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材既包括教授材料,也包括学习材料;教材既包括教科书,又包括形形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有形读物,还包括师生的经验;生物教材是指教师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大致上可分为两类,即以文字材料为主要信息形式的生物教材和以形象化材料为主要信息形式的生物教材。

1.以文字材料为主要信息形式的生物教材

这类教材是指主要以文字承载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种:(1)生物学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编写的,是教材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学生使用最多的教科书。生物学教科书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生物学教辅书 生物学科的教学参考书、学生练习册、实验报告、学生自学指导书等与生物学教科书配套的辅教材。

2.以形象化材料为主要信息形式的生物教材

这类教材主要指非文字的材料,可分以下三种:(1)图像教材。包括生物挂图、照片、图表等,是生物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材。这种教材便于学生认识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2)实物教材。是指动植物体、器官、标本、实验、模型等。实验材料可以视为生物教学材料之一。(3)音像材料。是指现代化视听媒体所承载的教学材料。

总之,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目的灵活恰当选用上述材料,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中学生物教材体系

中学生物教材主要有三种体系,即分科体系、小综合体系、大综合体系,具体阐述如下:

1.分科体系

教材内容分别按植物、动物、人体等生物种类并从形态、结构、生理、发生、发展等方面进行编写。这种体系在我国已沿用了几十年,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不过,发展到现在,分科体系的教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教材名称已由过去的《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合称为《生物(学)》,知识结构也由原来的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三部分,发展为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动物、人体生理卫生、遗传进化生态五部分。

分科体系的基本知识结构的主要部分仍是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三大块,植物部分是按由细胞到器官、由器官到个体、由个体到群体的体系编排;动物部分是以进化顺序,按动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的体系编排;人体生理卫生部分则以各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和保健来构成知识体系。但也有例外,比如河北版教材,注意以生理为中心,把生理与形态结构融为一体,先提出生理问题,再将有关的形态结构知识融进去;在章节安排上也一反常规,先讲脊椎动物,后讲无脊椎动物,讲无脊椎动物时又先从节肢动物开始。我们认为,这种处理符合季节性和学生的认识特点,是分科体系的新尝试。这种体系基本上属于一种线性的知识结构模式,优点在于容易落实学科的基础知识,各分科内容的系统性强,教师好教,学生易学。这种体系的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建立综合性的生物学知识.。

2.小综合体系

小综合体系是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纲,以生命活动为主线,把前述分科的生物学内容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其知识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块:第一块讲生物的基本特征,突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第二块讲生物的主要类群,突出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第三块讲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突出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规律;第四块讲生物与环境,突出人与自然、生态与环保的关系。

小综合体系教材的优点很明显,它改变了分科体系分门别类时的知识结构上的繁琐和重复,比较节省教学时间;容易让学生形成更有本质联系、更完整的综合性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并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容易渗透当今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方面的内容。缺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难度相对要大一点。

3.大综合体系

打破生物、化学、物理和自然地理等传统学科的划分,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门新的综合性的学科,这样的教材就是一种大综合体系,也就是我们惯称的“综合理科”。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这类课程,我国浙江和上海等地在初中开设了综合理科,浙江教育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和上海教育出版社也分别编写了一套初中综合理科教材,并在2001年秋季开始供全国部分地区试用;高中的综合理科则正在广东和上海进行实验和研究,广东省编写和出版了相应的综合理科教材。

综合理科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分界,教师要掌握综合理科的基本技能,特别是要掌握非自身所学专业的一些观察技能、实验技能、分类方法、思维方法等,并从中寻找出适合自然科学的一般技能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小勇,夏茂林.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与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12,(08).

中学教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 教材思考 审美创造力 创新思维 文化遗产

当前,美术新教材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时不够。现行课时安排是一周一课时,就素质教育而言是不够的,教育部对艺术课时有占总课时的9%~11%的设定要求[1],课程实际设置却留下空隙,在应试教育主导下的学校课堂上,学生有心深入学习,却苦于课时太少,课堂虽减轻了负担,但课外来自社会的各学科教育培训补习却应时而生,从某一方面说还是考试教育惹的祸。要实行素质教育,较理想的美术教育安排必须每周有两课时安排在一起(小学虽达到课时要求,但没有安排在一起,很多活动没法开展,而中学只有一课时),那么为什么要安排两课时或者开展“选修课”呢?是由美术课的特点决定的,否则审美与创新只是走马观花,而实际上中学艺术教师在学校的角色是尴尬的。

二是中国学校一个班级单位有56人的大班体系,要尽快改变,这样的班级教学体系只会让教师身心与教学疲惫不堪,更谈不上有效的教育,要将教师习惯的改变提上议事日程。

当前教材有很多互动活动、讨论、手工实践等,假设一位学生回答一分钟,教师辅导一分钟,显然,56个人在一个课时完成是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其他学科存在同样问题。对比教学课时的安排,在美国,教育的特点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探索发展创造能力,使孩子充分体验艺术的快乐。中国的美术教材虽然在课时安排、基本技能等理论上有了参照,但在实施中却存在不足。

美术教育要想融入生活,必须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设为目标。当今教育环境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拓展是否起到有效作用呢?

笔者认识国内一位学者,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国内的孩子该学的没学好,不需要学的学很多。”贴切地说明了当今学生创造力培养拓展中的问题。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性与心理发展》中指出:“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2]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均不重视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要考试的学科教材中,虽然课堂上学生解放了,但课外补习、补差却成了学生“重要的学习营养剂”。

创新思维如何培养呢?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呢?

人美版15册《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和《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属于手工与设计应用课,教师分析造型、平面纸板材料、生活图片与设计的尺寸比例关系,以简单易懂的生活常识、合理创意为引导,使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完整地将生活中的感知创造性地融入设计作品之中,甚至有些创意可申请专利。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DIY设计,大家在设计作品时是否考虑材料、功能、实用、工艺特点、购买成本与节俭设计等因素呢?这是生活中的美术,促使学生思考生活设计,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大胆分析教材图例,指出存在的不足,这是新课标下美术创造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的实例。

一、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基石。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常规观点是绘画技能的培养,是掌握一些美术基础知识。显然,此观念要更新,新课改中的“认知目标”依赖审美创造力的提高来实现。

人教版《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建议临摹名画,在对法国画家莫奈《持阳伞的女人》的临摹中,有同学将“女人”的头部变成卡通形象,色调富有装饰性,同样很美、很有感染力。[3]这正是审美创造力的体现,有别于“重技能训练,创造性是以后的事,重在让学生画得不走形的旧思路”。由于现代绘画艺术早已超越了“再现”的时代而进入了“表现”的时代,“再现高手”摄影、摄像、电脑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来不允许绘画停留在“再现”时代,艺术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审美创造力的提升努力,这是创造力培养的动因与基础教育的基石。

二、美术作业的批改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基础。

美术教学中有很多重要环节,如作业批改环节困惑着大家,也被大家冷落。其实美术作业是反馈美术教学效果的镜子,下面谈谈体会。

首先,技法从宽,评析时实事求是,启发学生纠正,鼓励学生探究,给予肯定与鼓励,哪怕不懂得画或只有几根线,也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绘画热情,作业批语要亲切、简短且易懂,多采用中性语做批语,如“请、能否、如果”等,使学生易于接受且顺应心理倾向。

其次,检验作业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评论,找出作业的趣味与不足。教师当堂评析,师生间互动交流。这种方法能融洽师生感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巩固知识,锻炼观察力、鉴赏力、口头表述能力。

优秀作业的展示评选给学生以自豪感。分析作业通病,找出优点与不足,教师略加润色,对学生而言是莫大的鼓舞。质量较差的作业,也要找出优点,关键在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通病的修改重点是示范演示,使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奠定审美基础。

三、美术是传承文化遗产的载体。

“读图时代”的美术,如何分析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一(下)《春天的畅想》应用音乐、诗歌、散文、自然现象等进行引导时,是否注意到美术载体的作用,是否转化为视觉艺术呢学生对于认知美术的存在,是否达成“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可否结合不同民族传统对“春”的重视与崇拜,或地域文化的拓展?[3]

如何让学生联系身边实际情况实地考察,进行探究性学习?人教版初三(下)《城乡美术文化调查》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交流乃至实践。福州的市中心区有一片明清古建筑群,在引导学生思考古建筑美术与工艺的关系时,通过实地调查,让学生带回第一手图片和资料,了解地域文化与美术之间的联系,用人文精神的情感培育与大师、文化遗产直接对话,这样发展的起点高,眼界开阔,对美的知觉和选择更敏感。

四、灵活使用教材,挖掘审美个性的闪光点。

记得在教学中有些学生会说:“《蒙娜丽莎》好看吗?那种笑有些变态。”“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怎么画成那样?那手怎么画得像树根似的。”这正是时代审美个性的不同,其闪光点在于学生审美潜意识受时代步伐的主导。为什么学生爱动漫,被它吸引,爱它的理由是什么?它们的影响能忽视吗?

通过动漫发展学生的美术技能,增强读图能力,学会解决问题,并创作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动漫以彰显个性。当然,对内容浅薄、缺乏知识和文化、平庸的动漫书要加以区分,让学生会判断,又不缺乏纯真的美与个性闪光点。

最后,灵活使用教材,提醒审美个性不能忽略与各学科的基础交叉特点,在多学科的观察中思考。发生在周边的事,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产生想画和表达审美的愿望。

现有教材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传输信息时,美术特点、专业知识与各学科的交叉等体现得不够。由于新教材留给大家很大的表现创新空间,这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思维方法。

在美术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修正提高自己,为这门学科今后的发展添砖加瓦,任重而道远,谨此与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

[3][美]罗恩菲德.创造性与心理发展[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4]蔡仕忠.《美术与美育》15――谈人教版《美术》教材教学的感受.

中学教材范文第6篇

一.抓住鲁迅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20世纪初的中国,封建残余,新旧交替,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任人宰割,混乱不堪,国人麻木,民族苦难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鲁迅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愤怒、呐喊、批判、攻击写入文学作品,让读者认识时代的可恶,社会的残暴,呼唤人们不能麻木,人们意识要觉醒,敢于斗争,民族要奋起。

比如《阿Q正传》,鲁迅先生在塑造阿Q形象时,把它放在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舞台上。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面貌,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揭露国人劣根性,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愚昧落后的思想精神,他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文学作品都是有时代烙印的,只不过鲁迅先生更为强烈地表现出了时代和社会,对时代和社会倾注了更多的思考、批判、揭露、战斗和热情,这些不是其他作家所能比的。其实鲁迅自己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为“睡梦中的东方雄狮”的觉醒奋斗终生,他丰富了时代民族精神内涵,为“医治”中国人的精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是时代和社会造就了鲁迅,我们当然应在社会和时代中理解鲁迅先生。

二.抓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由于鲁迅用“笔”做“刀”的战斗精神和持续的反抗精神,他总是旗帜鲜明地拥护什么,立场坚定地反对什么,因此他的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框架和指向性。这源于早年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鲁迅看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由此可知,鲁迅先生早在“弃医从文”之初就定下了这样的写作主题,带着这个主题思想范畴和框架,我们推敲鲁迅文章的传情达意,相当于鉴赏作品时有了指南针。

就像《药》里华家治痨病吃夏家革命烈士的鲜血,麻木与可悲;夏家革命没有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和同情,革命失败。小说《药》的主题就是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用《药》这服“药”疗救国人,这是鲁迅先生对国人开出的一剂“药方”。

三.抓住品味体悟典型语言。这也包括解读重点语句和语段,鲁迅的议论文、杂文、散文和小说都有语言犀利、深沉、含蓄、凝练、艰深、晦涩、隐含、尖刻等特点,战斗攻击力极强,鲁迅先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如“刀笔”一般。因此要理解他的作品,我们要多用发散性思维、辐射状思维并善用联想去思考鲁迅作品的遣词造句,挖掘内涵。我们必须品味、解读、挖掘、领悟和联想语言,我们必须做到深刻地读,静心地品,无限地悟,“悟”出来就是读懂了。鲁迅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才能理解鲁迅独到的语言文字功夫。

正如《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阿Q,芸芸众生,泱泱人群,为什么主人公是阿Q,因为“Q”很像清朝人的大辫子脑袋,更代表了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封建子民,也是愚昧落后的国人,这有很深的内涵,令人警醒,忍俊不禁,又感觉深刻无比。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四文大钱”的“排”,拿钱买茴香豆不是“拿”,不是“取”,也不是“掏”,因为只有“排”才能表现封建落魄文人装腔作势,爱摆臭架子和排场的穷酸样,很好地刻画出孔乙己形象。还有《祝福》故事发生在鲁镇,鲁镇不单单是地名,封建正统、儒家代表孔子是鲁国人,鲁国和鲁镇都有“鲁”字,鲁镇传承鲁地,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和封建礼教严重,鲁四被称为“老爷”,鲁四老爷是封建势力代表,鲁镇发生祥林嫂悲剧理所当然,可见封建社会毒害之大,应该反封建社会和礼教。这是鲁迅的刻意安排和选择文字,以达到表达效果。同时鲁迅刻画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语言了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眼睛”的描写极其精彩,这句话表明祥林嫂已经陷入极度痛苦、精神麻木的状态。这些都是靠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联想、挖掘和领悟得来的。

四.抓住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鲁迅写作工于描写、对比、比喻、讽刺、反语和幽默等手法,这些也是他的写作艺术。写作手法不是独立存在的,是附着在语言文字上的,如果说语言文字的组合已经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思想和情感,那么在这些语言文字组合基础上再运用一些对比、讽刺和幽默等写作手法,那文字的表情达意会推进一步,那文章字句的意思、思想、情感和内含会更深一层,宛如锦上添花。我们阅读想“更上一层楼”,那么对于写作手法的运用就要“欲穷千里目”,对文章字句段的理解必须站在单纯文字组合之上,即用“文学审美情趣”的视野去分析、理解和鉴赏带有写作艺术的语言。“文学审美情趣”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观念、情趣、审美能力,最终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欣赏,甚至创造出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

下面举一些写作手法带来的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比如,在鲁迅的《闰土》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对比很典型,这种变化是在社会的重重压迫下形成的,启发人们去深思,去审视眼前一切,去探索新生活道路。再看比喻手法,比如《拿来主义》鲁迅用“一座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运用一连串生动、新鲜的比喻,讲清了对待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的各种不同态度,给人的印象分外鲜明,同时也极为深刻地批评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幽默,主要指文笔活泼、趣味深长,常常引人发笑,使人在笑声中悟出一点道理。讽刺,是在批评某种不合理现象时,抓住对象的特征,运用夸张、烘托、反语等手法给以嘲笑和鞭挞。鲁迅的杂文,由于娴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的笔法,往往三言两语,就使人哭笑不得,哄笑不已,又觉得入木三分,有深意存焉。

中学教材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材;改革;素质教育;实施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目的在于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这个目的要通过各门学科教育及教学活动来实现。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任务是:进行化学知识教育,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基本化学科学素养;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依据自然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一、实现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体验新课程的收获。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的首席”悄然转变,由原来的知识传播者向教学促进者转变,由课堂治理者向课堂引导者转变。这种悄然的变化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转变,由过去的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也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老师们不再拒绝学生的奇思妙想,演示实验不再仅仅由教师一人台上表演学生旁观,而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问题的解决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由学生相互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完成。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和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原来的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已基本退出课堂,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已逐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二、增加化学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以事实说话的学科,不如将其成为一门科学。在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章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点,它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未改革前的旧版中学化学教材中,只有将近十个必做实验和两个选作实验,而在新课改后的新化学教材中将选做实验增至九个,且实验内容比旧版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对于旧版的化学教材评价来说,其所设置的十个实验普遍倾向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物质化学变化反应等方面,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实验则偏重于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方面。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施十分有利于中学生这一发展学习阶段,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与中学生年龄这一阶段相适应,如,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特征。而且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分析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都能得到前所未有的促进提高。学生在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亲自动手实践,而这个实践其贯穿了对整个化学实验从未知到了解、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与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在原有的知识掌握基础上总结出新的科学方法和创造力的养成。

三、增加实用化学知识,发展普遍应用的学习和思维技能

在新课改中学化学教材中,基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增添了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材知识。如,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温室效农药等。这些日常知识的有效添加,使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的同时也对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有关知识得到一定的学习。这不但开拓了学生的学习面,而且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在运用遇事的分析、观察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高度发达社会的需要。

四、对知识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化学知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我们知道,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方程式是一项重要的化学用语,是掌握深层化学知识的主要认知符号,对于他的熟练掌握和书写是至关重要的。旧教材中于“分子式,分子量”之后即学习“化学方程式”,由于缺乏“事例”,属纯理论的东西听起来抽象难懂,难于讲解;新教材则不同,在“分子式?分子量”之后安排了“水?氢”一章,有例可循,而且由于学习了“化合价”,使方程式的配平及化学方程式的实质清晰易懂,使学习由“特殊”到“一般”,培养了其归纳的学习方法,且“化学方程式”自成一章,此章讲述了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化学知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学生能够站在更高角度了解化学思想、化学方法,树立正确的化学观,从而实现素质教育之目的。

中学教材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教学与教材;改革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31-01

在新世纪现行教育背景下,各地的美术教育者都在积极地探索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教育方向。回顾20世纪,中国的美术教育领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

一、传统美术学的弊端

(一)在传统美术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曾经看过有一篇调查报告中陈述一个调查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中的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方法上。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在现代,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幻灯片的欣赏、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亲身绘制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主要不是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但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但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还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美术教材过多地引入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排斥了中国现代的、以及外国的艺术作品,这是不对的。美术应该注重历史性、民族性,也该注重时代性、世界性。中学的美术教材应该古今贯通,中外联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但由于学生比较容易喜爱当代的和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重要因素。因此从吸收当代和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入手,由今至古,由中及外地培养,这才是一条符合审美趣味的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正确之路。

(三)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历史领域,批评领域很重视,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及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却在制作领域、创作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一片空白。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审美意义上的提高。

二、当代中学美术教育课的发展

当代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已经意识到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一)新课程中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现在的美术教科书都比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这样使得学生们在表现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艺术的丰富性、深度以及魅力。这一点的发展正是美术教育在制作创作领域中突飞猛进的结果。美术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单纯依靠老师的教是无法激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美术的魅力就是体现在运用、制作、创作的活动过程中,而从事这一过程的是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便提高到一个高度,成为美术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发展到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求知欲,这不仅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它学科的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二)教材中美术与音乐的融合。之前,美术课和音乐课是各属一家的,而现在中学的美术教材中却将美术和音乐融合为一体构成了我们现在的艺术课。教材里面,美术和音乐分别以一个个小单元互相交叠穿插出现,让学生得到视、听觉美的全面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尝试,开辟了艺术教学在新世纪新课程中的新的天地。让学生内在思想与感情得以表现,进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学生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能洞察音乐的韵律和调和,从中又感受到情感的线条和协调色彩,动感地带。而在动感和美妙的音乐氛围中挖掘美的内涵,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音、美本一家,将它们割裂开来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你说美妙的音乐、动人的舞蹈、感人的戏剧中没有透漏出美的含义吗?而精彩的绘画中,强烈的色彩、振奋人心的设计中没有音乐的动感在里面吗?一个好的网站,精彩的图片、完美的排版、优美的文字、动听的音乐,都是构成一个成功网站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将美术、音乐的融合作为艺术课向学生传导,不仅锻炼了学生,也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三)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多元化了。传统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就象一件任务一样,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一味让学生临摹书上现成的作品而忽略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创新。而现在就学生作品来看,非常全面地从色彩、形状、构图着眼,并表现在创作作品中的美感特征为标准,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美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善用各种美术材料,从而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新的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是值得肯定的。

中学教材范文第9篇

一、音乐新教材的特点

1、鲜明的时代性。新教材中引进了具有鲜明特征、学生喜欢的通俗歌曲、数字化时代的音乐、民间传统的音乐、娱乐音乐等,这些作品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作品,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作品。即符合现在的审美特点,同时这样的设计也隐含着音乐文化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道理,使学生树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文化现象反映不同的时代特点;事物的发展要适应时展的观念。

2、丰富的创造性。由于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等特点,它必然能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这种能力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这种能力能更好地得到培养 。新教材中体现创造性的地方有许多,欣赏、唱歌等教学都可以有教与学的创造性体现,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创造与活动”,如:“漫步动物园” (六年级),不管学生用有音高的旋律还是用没有音高的节奏来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都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和不同类型表现方式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充分的开放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二期课改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口号。要促使学生发展,就要给他们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新教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新教材的每一课的主题切人点都比较小,为教学中的拓展留下了广泛的空间;新教材是以音乐人文现象作为结构教材内容的条件,为引导教学中不同层次的深入探究提供素材。

4、显著的综合性。新教材的内容上除了音乐本身以外,还涉及到大量的舞蹈、文学、历史、戏剧、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综合性是显而易见的。新教材的综合因素其实质就是把音乐放到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之中,音乐作品的产生、音乐流派的形成等现象都是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材框架结构特点

各课(单元)教学主题鲜明,人文色彩鲜明。古今中外的教学课题循环穿插,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整体化内容设计,使听、唱、奏、创作、律动等教学活动更加紧扣主题。模块化的栏目组合,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

三、实施新教材的策略与方法

1、更新理念是前提

学习模式:实施新教材试验工作的困难,首先来自音乐教师们对二期课改精神的认识不足,他们虽然对老教材并不满意,要求改革。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旧观念来看教材, 最为突出的是不能正确地把握“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甚至出现重技轻艺的现象。因此理念问题没有解决好,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也就不能自如的运用。因此在新教材试验的前期,我们首先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抓起。

从而正确理解〈行动纲领〉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四个突破口,通过听听、学学、议议,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活动为基础,适当淡化乐理知识、视谱内容,突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功能的指导思想和加强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为前提的审美基础教育、提倡以听觉为先导、动觉为切入口的音乐基本训练、以即兴创造为抓手,以想象、联想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需要的音乐学科教育体系的四个突破口。

2、指导方法是关键

方法模式: 观念的改变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数千年以来一直是私塾式、梨园式的师“授”生“ 受 ”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教师本身所接受的就是此种教育,只是角色的转变而已,即有学生转变到教师。由此通过三条途径来解决:

(1)途径一:以课题为抓手,把我们在新教材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加以解决,进一步推进试验工作不断深入的研究。

运用了“二期课改音乐新教材”教学中研究性的模式,受到了市教研员、新教材主编及教材组人员和各区县教研员的好评。肯定了我区在新教材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但我们在新教材专题性研究的系列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同一课内容或同一份教案的教学中,由不同的执教者,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等,这就牵涉到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性的问题。

(2)途径二:研训一体,开设了新教材任课教师的《教学最优化艺术研究》的职训班。通过对备课艺术、课堂教学组织艺术、讲授艺术、导入艺术、启发艺术提问艺术、语言艺术、体态艺术、教学媒体的使用艺术、德育渗透艺术、应变艺术、学法指导艺术的学习与实践,教师间相互示范并在实验小学、古华中学、解放路小学、协和学校、金汇小学等开设结合新教材进行教学最优化艺术研究的系列研究的展示课、研讨课,并汇编了《教学最优化艺术研究文萃》,使老师们真正认识到教学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教学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教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理论运用于实际,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因宜,不能囿于一个程式。

中学教材范文第10篇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国家,这使得我国非常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以往的美术课程中导入了有决定性比例的传统美术内容,让学生以美术鉴赏为出发点,从而了解中国的文化,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固然很重要,但很明显的是,其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曾经看过有一篇调查报告中陈述一个调查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中的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方法上。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在现代,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幻灯片的欣赏、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亲身绘制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主要不是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但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但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接着,还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美术教材过多地引入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排斥了中国现代的、以及外国的艺术作品,这是不对的。美术应该注重历史性、民族性,也该注重时代性、世界性。中学的美术教材应该古今贯通,中外联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但由于学生比较容易喜爱当代的和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重要因素。因此从吸收当代和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入手,由今至古,由中及外地培养,这才是一条符合审美趣味的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正确之路。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历史领域,批评领域很重视,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及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却在制作领域、创作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一片空白。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提高。

当代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已经意识到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吧:

首先,新课程中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现在的美术教科书都比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这样使得学生们在表现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艺术的丰富性、深度以及魅力。这一点的发展正是美术教育在制作创作领域中突飞猛进的结果。说实在话,美术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单纯依靠老师的教是无法激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美术的魅力就是体现在运用、制作、创作的活动过程中,而从事这一过程的是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便提高到一个高度,成为美术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发展到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求知欲,这不仅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它学科的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其次,便是教材中美术与音乐的融合。之前,美术课和音乐课是各属一家的,而现在中学的美术教材中却将美术和音乐融合为一体构成了我们现在的艺术课。教材里面,美术和音乐分别以一个个小单元互相交叠穿插出现,让学生得到视、听觉美的全面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尝试,开辟了艺术教学在新世纪新课程中的新的天地。让学生内在思想与感情得以表现,进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学生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能洞察音乐的韵律和调和,从中又感受到情感的线条和协调色彩,动感地带。而在动感和美妙的音乐氛围中挖掘美的内涵,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说实话,音、美本一家,将它们割裂开来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你说美妙的音乐、动人的舞蹈、感人的戏剧中没有透漏出美的含义吗?而精彩的绘画中,强烈的色彩、振奋人心的设计中没有音乐的动感在里面吗?一个好的网站,精彩的图片、完美的排版、优美的文字、动听的音乐,都是构成一个成功网站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将美术、音乐的融合作为艺术课向学生传导,不仅锻炼了学生,也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另外,音乐、美术在融合的同时,自身内容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如美术除了保留传统的美术史(古今中外历史),美术作品的欣赏、素描、水彩绘画外,新增加了雕塑、工艺设计、建筑设计、动感网页制作等一些很新潮的内容。而音乐中除了保留传统的音乐歌曲外,新增加了各民族的舞蹈(孔雀舞、傣族舞、新疆舞蹈、藏族舞蹈),地方戏剧(包括沪剧、昆剧、越剧、京剧、黄梅戏),世界性舞蹈(有伦巴、芭蕾舞、恰恰、街舞)等一些很独特、时尚的内容。同时美术与音乐的内容还作了融合,如描绘京剧的脸谱,画出芭蕾舞的造型,舞蹈中服装的穿着,颜色的搭配。走进大自然中聆听大自然的音乐,描绘大自然的风景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中艺术课的新特征、新特点。这些新发展是值得肯定的,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见证。

最后就是,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多元化了,传统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就象一件任务一样,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一味让学生临摹书上现成的作品而忽略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创新。而现在就学生作品来看,非常全面地从色彩、形状、构图着眼,并表现在创作作品中的美感特征为标准,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美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善用各种美术材料,从而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新的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是值得肯定的。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信息都飞速发展的世纪,美术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跟上时代的步伐。本着创新和跨越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并树立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我认为新世纪下,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新的方向应该是:

(一)进一步确立与终身学习,信息化发展相对应的美术教学目标,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美术的生命就在于和社会的接轨,离开了社会生活这片土壤,美术就如一朵枯萎的花朵毫无生气可言。适应社会,就要适应广大人民的口味,生产的产品,创作的绘画作品要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甚至它还可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因此落实在美术教育中,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教学目标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二)不应该忽略美术的历史潮流,要注重发掘其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有着悠久而古老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一点中国古老文化的底蕴,并可以向国内甚至国外传播中国的艺术渊源和艺术精髓。贯穿在我们的美术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三)更加重视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美术的本义就是美好,因此创造美妙的东西、创造美好的生活是它最基本的要求,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能分开。所以美术教育中应该贯穿一些和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才能发挥它的本质含义和现实意义。

(四)进一步扩展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表现手段。简单的讲,美术课程中不能纯粹地总使用老一套内容,局限于欣赏和绘画,而可以适当导入摄影、漫画*卡通、陶艺,以及计算机多媒体以及走出课堂等表现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扩展他们的视野。

(五)注重美术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如音乐、体育)的渗透和融合,甚至可以与其它非艺术学科进行关联。这样不仅使美术学科自身发挥作用,还可以多渠道地收益不少。

(六)灵活利用社会教育的设施,进一步普及美术馆、博物馆。书本的知识毕竟没有实践来得真实有效,学生对于一件艺术品的欣赏,在博物馆看到的要比书本看到来得激动、兴奋。因此可以适当制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可以去美术馆或博物馆欣赏文物、字画,这样不仅完善课本上缺少的内容,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增长了见识。

(七)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篇:教材的作用范文 下一篇:商务英语教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