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06:16:02

中外教师论文

中外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本研究以周星和周韵[14]、李素枝[5]和谢晓燕[22]的3次研究设计为参考,以两所同层次高校内执教交际性口语课程的中外教师为研究对象,拟研究中外教师在EFL课堂话语总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中外教师在课堂互动中提问的类型及其比例,以及中外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反馈的类型及其比例。(二)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同一城市相邻的两所同层次高校内的4名中国教师(CT)和5名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FT)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国教师都承担着2009级中文专业大学英语口语四级课程,5名外籍教师则承担了2009级英语专业口语四级课程。(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描述国内EFL课堂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话语的特点,而不涉及任何课堂话语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探讨,因而采用以课堂观察为主的自然调查法,并对教师进行了访谈。数据采集共持续两周,其目的是获取不同教师讲授相同课程相同章节时的课堂话语。在未事先通知和不干涉课堂教学的情况下,笔者对9位教师进行跟班听课,对各自讲授的两课时(50分钟/课时)进行了完整录音,在课后与同事一起转写录音,并对音频和文字材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与讨论

(一)中外教师的话语量调查发现,在EFL课堂内9位中外教师的话语总量无显著差异。中外教师的话语总量分布在55%~77%之间,外籍教师的课堂话语略多于中国教师。在教师访谈中,外籍教师强调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学生带着饥渴的心理在学习,但被给予交流机会时,却常显得不知所措,学生会在紧张状态下用最简短的话语进行应答,然后等待教师的反馈与解释。”另外,部分外籍教师提出,学生知识面较窄,交流技巧匮乏,易犯口语中的常识性错误,需要教师在互动前先进行示范性表演。中国教师也提出了“学生在词汇应用、交际技巧、思想表达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开口讲话时间不多,且应答偏短”的观点。笔者认为,调查显示了“教师主导”的教学状态,学生处于交际的弱势位置,甘于倾听而非主动交际,这在国内EFL课堂中仍具有代表性,应引起教师及研究者的关注。(二)中外教师的提问尽管中外教师在访谈中均提出了“学生由于能力不足而需要教师事先大量示范”的观点,但教师课堂话语还是以提问和反馈为主要形式,且中外教师在提问的形式上有差异。中外教师在提问频数上差别不大,但在提问类型上具有显性群体倾向。具体而言,外籍教师喜欢使用开放性的非限答式问题和参考性问题,更愿意寻求未知信息;而中国教师则大多偏爱使用限答式问题和展示性问题,乐于让学生通过表达事先知道的答案来操练语言或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三)中外教师的反馈本研究参考Chaudron[4]的分类将收集的反馈数据分为肯定反馈和否定反馈,同时依据Cullen[21]的分类将其分为评价性反馈和话语性反馈。调查发现,中外教师都能对学生回答进行反馈,甚至对同一问题在不同学生回答后给出不同角度的肯定或否定反馈。中外教师都偏爱使用肯定反馈,少用否定反馈。中外教师在使用评价性和话语性反馈上存在群体差异:外籍教师比中国教师更倾向于话语性反馈,强调师生互动中的内容,语言形式具有宽容性;中国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语言形式及理解的准确性给予较多关注,时常会对回答是否可接受进行评价。另外,外籍教师间反馈使用差别较小,而中国教师CT2和CT4与另两位教师在评价性和话语性反馈的运用上有显著差别。CT2和CT4在提问时,更多地使用了参考性问题和非限答式问题,在反馈中表现为更多地使用了话语性反馈,这一结果与外籍教师反馈类型相似。中外教师的肯定反馈主要有机械性认可、表扬、重复、换说法和对回答进行扩展等形式。中外教师大多能够采用积极的肯定反馈形式,在教学中或者鼓励学生产出更多话步,或者深入阐述交互信息,但少数课堂中教师的肯定反馈仍显得较为笼统与机械,表现为“ok”,“great”和“good”等机械性认可。

中外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以研促教;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104-03

从教育界的现状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一线教师包括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热情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繁琐,教师缺少时间静下心来总结与反思。二是社会与学校片面重视学生学业成绩,教师主要精力在如何提升应试水平上。三是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工作、教科研成绩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四是青年教师缺少教科研的有效指导,难以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五是一线教师缺少分享教科研成果的机会,优秀教科研成果难以发挥其价值,影响了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

为此,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合理、良好的平台来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亟需的。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坚持以“一年适应,两年立足,三年出彩”为目标,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引导青年教师在研究中反思、成长,以此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课外辅导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能力等各方面的成长,使青年教师在实现个人工作愿景的同时,有效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建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机制

1. 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长室牵头,由教导处、教研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教师青蓝工程培养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管理。

2. 制度保障。学校制定《“青蓝工程”培训方案》,建立《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成长工程培训记录本》,同时结合绩效工资改革,修订了相关考核制度。

3. 经费保障。我校在教师培养的费用上毫不吝啬,将教师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为确保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将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教师培养工作必需的经费开支。

4. 时间保障。为了保障培训学习时间,学校规定每周三为集中学习时间。每两周集中进行教研组活动,每周进行备课组活动,不定期举行教师观摩、研讨,时间另外安排,教师课余可自主学习,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二、通过制度建设,开展“青蓝工程”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为切实提高青年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制定青蓝工程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新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新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理解并初步掌握课程标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新教师对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认同度,尽快融入学校的教育文化,缩短新教师的角色转换期。

1. 制定“聚焦课堂教学,创新班级管理”论坛活动制度。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论坛活动制度,规定每年组织一次以“聚焦课堂教学,创新班级管理”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参加对象为教龄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

我校第一届青年教师论坛围绕两个主题:一是以助学稿为研究载体,聚焦课堂教学,突出“先学后教,精读实练”和“小组合作,培养自主”等课改理念;二是以礼孝教育为研究载体,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等德育教育理念。

论坛结束后,学校把青年教师的论坛稿整理成册,颁发给每位青年教师,意在让每位青年教师取长补短、扬长补短、变短为长。不少青年教师经常会拿出来翻阅,他们认可这样的交流形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仅交流了自己工作中对教育教学的困惑,还能够学习到其他同龄教师的宝贵经验,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本次论坛活动还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学校购买了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作为奖品颁发给各位青年教师。面对这样的精神食粮,青年教师都说,这样的奖品比任何实物都来得更有意义。

2. 确立青年教师教研论文征集评比活动的制度。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论文征集活动制度,规定每学年每位青年教师必须上交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由学校组织评比,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市教研室论文评选或推荐慈溪教育科研、宁波教育科研等杂志发表。为提高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专门聘任了每门学科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为论文指导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

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论文大赛,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青年教师的论文在慈溪市获奖的比率也大幅度增加。

3. 开展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根据平时的观察、青年教师座谈会和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等多种形式,了解我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以每位青年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抓手,进行分类、分层、分步有针对性的研究。学校专门为青年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观察和记录他们的专业化成长的历程,以促进青年教师个性化发展。

青年教师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很多方面要从头学起,比如如何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如何合理实现班主任工作、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千头万绪,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繁琐,使很多青年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心情来参与教科研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意识到,不能只从制度的角度给青年教师压力,还要从榜样的角度给青年教师动力。

同时,我们更关注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的研究,引导青年教师放低视角,叩问细节,提升教育敏感度,见微知著,从细节引导青年教师的研究意识。

(1)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德育小课题研究。德育小课题是以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团队教师、德育管理者、一线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围绕“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主题,突出一线德育特点,侧重实践探索的课题,它属于个人专项课题,相对于其他的教育科研课题来讲,侧重实践探索,具有起点低、入手快的特点。学校鼓励教师关注身边的德育细节,让个别优秀的青年教师申报德育小课题研究,使其在实践中较快地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近几年,在学校刻意的鼓励与支持下,我校多名教师积极申报宁波市德育小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金依培老师的小课题“初中学生剧团的德育功能探究”和林波老师的小课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创设‘大眼睛’栏目”,探究校园电视台的德育新功能”均荣获宁波市三等奖。更多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年轻班主任,都自觉地、主动地加入到德育小课题的研究中来。

(2)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关注教育界的热点。教育一直在进行着改革,新名词和新理念要求我们青年教师不断研究、探索,这样才不会被改革的潮流抛弃。“翻转课堂”、“慕课”、“微课”这些新名词接踵而至,我们一线教师又有多少人了解,有多少人关注呢?这些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更需要青年教师去充当先锋。

比如“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针对性强等特点。这样的一个新概念,在2011年才被提出。而在我们农村初中,不要说了解,听说过这一名词的教师也微乎其微。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新增了“微课”评比的项目。我校第一时间组织了学校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大赛历时一年有余,经过紧张的角逐,最后金依培老师的微课从22000多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三等奖,浙江省仅7位教师获奖。

通过这次参赛,金依培老师收获良多。正如“微课之父”胡铁生所说,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固有模式。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微”是一种态度,世界的改变不是因为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微课或许将成为触动未来教育变革“微”澜的那一颗小石子。而我们有理由相信,金依培老师或许也会成为触动学校青年教师主动学习、自觉研究的一粒“小石子”,为我们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启一个新的旅程。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

1. 自主学习培训。学校图书馆先后购置了大量教育书籍,为每一位青年教师每年订阅150元与教学有关的报刊杂志,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认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刊物并撰写读书报告。学校并开放了教师阅览室,鼓励教师有效利用业余时间展开自学,阅读教育教学刊物、教育专著、中外名著,上网浏览各种信息、查阅各种教学资料,引领教师由“外培”转向“内培”,促进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把学习和教育科研活动相结合。

2. 外出考察“取经”。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集中培训主要是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研究讨论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职业道德规范和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

分散培训主要是自主观看优秀课录像等,通过集中点评交流和行为跟进课的课例分析研究,利用集体的智慧,开发教师创新思想,促进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提高。

学校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不同层次的青年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推动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全面提高。

近几年,我校经常组织学校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活动,高水平、高效率的讲座让青年教师们获益匪浅,他们深深意识到,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有热情和干劲,更需要有智慧和巧劲,要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更要顺应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善于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中外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新开一所学校当然好,我猜这录取分数不会低呦!”蔡先生是汕头市一名滴滴车主,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他说,新学校在理工专业上的实力强,离家近,符合他对孩子的培养方向。蔡先生口中的新学校名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毗邻汕头大学而建。

从2015年4月教育部批准创办,到2016年12月去“筹”并正式设立,这所由汕头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联合创办的全国首所理工类中外合办大学,计划将在今年8月接纳首批300名本科生。

4月中旬,这所新大学的招生方案正处于等待教育部审批的状态。

牵头办学的是几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企业家李嘉诚是幕后的推动者,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和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分别出任校长和常务副校长。

他们的任务不仅是创办一所全球知名的理工大学,还担负着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重任,各方参与者寄望于打造一个“南方硅谷”。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开办,也使国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数量上升至近十个。是否能吸引到优秀生源与优秀师资,实现国际化办学的愿望,以及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发展,都是摆在这所新学校面前的考验。 开设创业课的理工学院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办公使用的临时教学楼原是汕头大学的行政楼,被冠以“亚洲最美”之称的汕大图书馆,也进入了两校共享资源之列。

作为中方合作者的汕头大学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开办,是一所成立于1981年的211综合性大学,以师资国际化闻名,43.2%的教师具有海外教育或工作经历。

作为外方合作者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创立于1912年,素有“以色列的麻省理工”之称。爱因斯坦曾任学校协会的首任主席,现任的师资团队中有3名诺贝尔奖得主。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中,来自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师数量排名第二。

2016年9月,英国高等教育评级机构QS的“2016-2017年世界大学排名”,以色列理工学院排在全球第213位,教师论文被引用的学术评分排名全球第76位。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将是继汕头大学之后,坐落于汕头市的第二所本科院校。它定位于创新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国内绝大多数中外合办大学一样,短期内以本科生教学为主。 作为配套设施,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南边,一个占地5000多亩的中以科技创新合作区被同步规划和建设起来。

校方提交至教育部的规划显示,办学初期(2017年-2026年)的教学规模将维持在本科生2660人、研究生300人。首批招生则更为谨慎:300名本科生,包括240名境内和60名境外学生,其中150个名额花落广东省。其他各省分别会有多少名额,正由学校和各省的教育部门沟通。

中国籍学生若想成为这所大学的本科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取得一本线以上的成绩。外籍考生则按照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财经》记者了解到,境内招生的录取工作将在高考提前批计划中进行,按高考成绩择优录取考生。以色列方面对生源质量有较高的要求,看重考生在理综、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成绩。

本科阶段毕业后,学生可拿到三份证书:以色列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我们希望招收有志于从事理工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在产业内扎根的高端人才,本科学习不是终点。”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招生办主任曾锐说。

研究生招录则相对自由,无需参加国内统考,可直接向学校申请,毕业时颁发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位证书,现阶段主要招收博士研究生。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王牌R凳羌扑慊科学与技术、化学、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等。在中国,首先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

曾锐介绍,首批专业设置是常务副校长、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带领学术领导团队研究设计的结果,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将聚焦于环境、能源和人类健康等领域,首先开设有关环境的学科项目。

从以色列引入的还有其特色的创业课:所有学生将被要求修读一门创业学分课程,以了解创新创业的技术与过程。学校将设“访客与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开启新思维、从事创新活动的专门场所。

根据中以双方的协议,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授课教师三分之二来自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现任教师队伍,三分之一将进行全球招聘。“首批招生的三门学科的负责人已经到位,负责低年级基础课的教师也到位,秋季开学授课不存在问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教务总监陆小华说,赴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交流任教的以色列方面教师,至少需要前来全职工作一个学期,且不得同时在两国开课。 学校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中国并不是以色列理工学院海外计划的第一站。2012年,在美国纽约的罗斯福岛上,一所由以色列理工学院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合办的大学先行开建。它以媒体、医疗和环保为核心研究领域,计划每年培养约2500名硕士和博士生。

2009年起,以色列理工学院开始在北京招收本科生,后拓展至广东、吉林、湖北、江苏、上海等地,近来每年招收约50名中国学生。

据《南方日报》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曾争取以色列理工学院前来办学,有的甚至作出承诺,可提供60亿元资金支持。

合作方最终花落汕头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充分了解我们的国际化后,明白双方可以融合在一起。”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称。2011年5月,他前往以色列理工学院访问,随后两年间,双方开始互派教师进行交流。

李嘉诚基金会和汕头市政府在背后扮演的角色也不可忽视。

2011年9月,李嘉诚曾宴请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佩雷兹・拉维,向其表明希望对方与广东省合作的意向,在中国开办分校。此后两年间,汕头市政府、汕头大学和以色列方面频繁接触,探讨学术交流和经济合作事宜。2013年9月,李嘉诚基金会向以色列理工学院捐助了1.3亿美元。

4月中旬,《财经》记者探访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时发现,北校区(一期校区)已基本建成,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和学生宿舍等都进入装修阶段,今秋开学时可投入使用。作为主校区的南校区正在建设中,施工场地渣土车和推土机频繁出入,远处的山体不时响起爆破声。

校园建设尚未完工,但该校的行政架构已搭建完毕。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李剑阁受邀任校长,负责“方向性工作、形象性工作、社交公关,以及到中学推介的工作”。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阿龙・切哈诺沃则出任常务副校长,主导学校的学术和科研事务。

学校董事会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将决定学校的一切重大事宜,负责监督学校的运转。

以色列方面派出了四名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管理者及教授担任此职务,佩雷兹・拉维出任主席。中方同样有四名人员参与,包括校长李剑阁、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汕头大学副校长林丹明、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王芸。 “南方硅谷”设想

与汕头大学不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并没有定位为综合性大学,从办学之初就将自身定位为一所理工类的科研型大学,更强调通过产学研转化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产业留在本地。

这样的愿景使得地方政府的角色不可忽视。

2013年9月,李嘉诚基金会向以色列理工学院捐助1.3亿美元两个月后,汕头市政府、汕头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三方共同签订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框架协议,由广东省和汕头市两级政府拨款9亿元和623亩土地,支持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校园初期建设和运营,预计将为其建设投入超出40亿元。

2015年,时任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曾向媒体表示,有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这些高水平大学做依托,就可以谋划科技创新产业。他甚至表示: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办好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作为配套设施,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南边,一个占地5000多亩的中以科技创新合作区被同步规划和建设起来。园区分为高教科研孵化区、创新产业拓展区、以色列村等七个功能区,并搭建中以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政府设想,它会成为以色列创新技术进入的窗口,促进以色列技术和本地产业对接。

汕头市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必豪向《财经》记者透露,同步创办合作区,就是希望通过建设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来带动汕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

“希望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为基地,在中国南方打造一个新硅谷。”该校校长李剑阁曾这样表示。

让周边产业和科研相互促进,这在许多世界名校身上得到了印证。比如,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周边,微软、英特尔等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都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而该校恰以计算机科学学科见长。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美国硅谷,在其核心地带和周边的旧金山湾区,坐落着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名校以及各类大学。

汕头引入以色列理工学院,显然想复制类似经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首批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未来还将开设涵盖工学、理学和生命科学三个领域的十个专业。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向媒体表示,这些领域正是针对汕头目前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但明显存在短板的领域,特别是在研发能力、应用高新技术能力上。

不过,以学科建设来带动实体经济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以色列理工学院原副校长保罗・费根认为,以色列理工学院和行业互动的一大经验是,学生不断成立新公司,很多大型跨国公司会在学院附近建立研发中心。

“遗憾的是,汕头现在吸引跨国公司的潜力并不是很大,因而学校至少希望能鼓励一些创业公司的成立,特别是在清洁能源领域。”他说。

李必豪担心,汕头的经济特点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达,政府力量有限,市场是否对政府规划“买账”还有待检验。

此外,汕头乃至潮汕地区本身发展水平在广东省排名靠后,政府的财政收入不高,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公平环境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办学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它会是一个成功样本吗?

中外合作办学不是新鲜事,但绝大多数合作还停留在项目层面,合作成立大学还是个例。目前,全国仅有十所左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独立校园的中外合办大学,在现有的2845所高校中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派,办学时间最长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也不过13年历史。

对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来说,未来是否能招收到充足的优秀生源、能否继续吸引优秀师资前来都是急切的问题,这关系到学校是否能积累口碑,环环相扣地影响到未来的办学状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该校的招生不是问题。一方面,作为合作方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具有一定号召力;另一方面,几所既有合办校积累了口碑,如宁波诺丁汉和西交利物浦,生源变得越来越好。其学费远低于出国留学费用,且办学不“注水”,满足了一些家庭既想接受国外教育,又不放心孩子“单飞”的需要。

以波诺丁汉大学在浙江的高考招生分数线为例,文科平均录取分数线在2013年高于当地一本线21分,2016年高出了30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数线在2013年高于一本线23分,2016年高出41分。六成多的2016届本科毕业生前往QS全球排名前100的世界顶尖高校留学。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称,中外合办大学的长处在于,校舍、办公规范、住宿等各方面都依循国际标准,多采取小班化教学、深度学习,从硬件到师资不打折扣,将对境内的优秀院校形成挑战。

“国内许多院校的招生规模大,质量难以控制,更关心科研,对教学的重视还停留在口头上。不少重点大学每年就招收8000名以上的本科生。许多大学也意识到规模太大,不断想缩减,但受制于地方政府希望更多学生能入学的想法,在各方利益博弈后没有减下去。”张端鸿说。

师资方面,合作的外方学校普遍不会派出大量教师在中国常驻,合办校需要批量引入新的国际师资。

在一些专家看来,能通过优厚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一大优势。张端鸿对上海纽约大学调研后发现,获得上海纽约大学的教职后,员工会获得略低于美国本部的薪酬,但显著高于国内高校能提供的平均工资。国内高校虽对部分引进人才开出高工资,但占总体人数的比例并不多。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则认为,在薪酬问题之外,国际人才原本处于学术主导的办学体系中,来中国任教、从事学术研究后,可能会不适应中国高校以及科研体制中普遍存在的行政化管理。同时,中国还需要从政策环境等方面继续提升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

“对于一个足以评上长江学者或杰出青年的人才,可能会更看重科研平台而选择国内的顶尖高校。”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说,当前的中外合办大学多以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主,科研力量刚开始培育,一些学校没有硕士点、博士点,没有充足学生和适合的试验室,无法满足一些教师从事科研的需求。

中外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办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我们的教育面临着“让教育适合学生还是让学生适合教育”这一中外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两难问题。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的“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办学理念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李凤清校长这样解释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教育要适合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所开展的一切工作、所进行的一切研究都要紧紧围绕‘立足学生自我发展’这一办学理念,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进行理性思考;通过多种形式,拓展多种渠道,‘让学生学会做人’的任务一刻不能丢,‘将学生送入优质高校’的目标一刻不能松,‘树立名牌意识、凸显“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办学特色’一刻不能忘,让‘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特色成为长期不懈的追求,并成为学校的办学使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成长,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建校30年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始终是“大港一中人”深入思考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学生是有着巨大潜能的能动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的生命状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生的幸福成长、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多年来,大港一中始终坚持推行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的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理念。其内涵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进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基于这一理念,学校确立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校风,“严谨,博学,敬业,爱生”的教风,“自尊,自律,自主,自理”的学风,向着“创名牌、出特色、求卓越”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

学校在德育、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健体”的体育模式、“自我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了“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特色。顾明远先生对学校的办学特色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学校题词“创办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特色校”。

学校形成了“自我教育”的德育特色。学校坚持“价值引领、自主建构、活动体验”的工作思路,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通过开办青年党校、团校,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动、示范作用。让学生干部参与学校、年级及班级管理,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主持活动并在活动中扮演主角。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各项检查评比、热点问题讨论、升旗仪式等都由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实施,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学校学生会主办的《一中视界》等内部刊物也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

学校定期举办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等,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共建活动。2012年暑假,学校独家承办了滨海新区首届高中生国际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约旦、文莱、俄罗斯、印尼、巴基斯坦、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挪威11个国家的200余名学生的热情参与。在此次论坛活动中,学校张洪如同学荣获一等奖。2013年暑假,魏禹珲、张卓凡两位同学作为天津市10位中学生代表的重要成员,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办的亚洲中学生环保领袖论坛。大港一中也获得了天津市首批部级绿色学校、天津市首批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十余项市级以上荣誉。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每年有2至3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学校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特色。学校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自然和谐、互动生成、开放可持续”的多元生态课堂。如:语文“晕染圆融”、“互启双合”生态教学模式,数学“互动启研式”教学模式,英语“4P”教学模式,物理“体验建构”教学模式,化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生物“模型探究”教学模式,政治“五环联动”教学模式,基于历史情感教育“神入历史”的教学模式,地理“情境生活化”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探索与变革,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走上了自主学习之路。

建校30年来,学校培养了上万名优秀毕业生。学校连年荣获大港教育质量显著校光荣称号,并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天津教育教学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形成了“自主健体”的体育特色。在探索开发适宜师生共同发展且体现文化特征、体育技能、体育道德、富有哲学教育寓意项目的基础上,学校创设了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模块教学,成立了“太极拳社”,引领学生品味太极拳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在教师启发与学生参与下,共同开发了“二十四式太极拳校本课程”,编写了大港一中太极拳校本教材,营造了一个“人人打太极、人人会太极、从中悟哲理”的健体与文化和谐共融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学校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打项目,以太极拳所赋予精神与文化内涵为引领,以加强活动体验为平台,搭建了以“阳光、健康、自主、生态”为主题,以“走入自然,走向阳光,做身心健康的阳光人;珍爱地球,热爱环境,护环境的使者;意志坚强,身心愉悦,做奋勇争先的强人”为领域目标的体育育人途径,召开了融“珍爱地球”、“爱心传递”、“南水北调”为一体的寓教于乐的“生态体育运动会”。学校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要活动内容,开辟了以“丰‘车’之翼、靓‘德’之舍、传‘校’之魂”的音乐大课间教育阵地,成为促进“立足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特色教育新生点。此外,学校以太极拳为主要活动内容,将充满激情的广播操,动感新颖的健身操、兔舞、音乐伴我慢跑,编花跳绳、毽球等多彩的自主健体活动作为促进学生“达标争优、强健体魄”实现目标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连年达标,有主题、有主线的活动体验将学生主动健体与内驱力统一为学生发展的教育力量,启迪学生思想,帮助学生从中获取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向善、崇尚至美的意识行为,也使学校阳光体育常规常态,健康发展。

学校形成了“自我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选择未来”。学校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校本课程体系。目前初步形成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主题自我教育系列活动,由学校德育处、团委和学生会负责实施,把每周升旗演讲、班会、党团活动课、周讲评和周末论坛、年级辩论活动等有效组合,使之主题化、系列化,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自我发展的习惯。第二模块:艺体自我发展系列活动,由德育处和体卫处联合实施,以艺术节和体育节为载体,搭建学生展示、交流、学习的舞台,激发学生艺体特长自我发展的潜能。第三模块: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自我完善教育活动,坚持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截至目前,学校已开设近40门校本课程。学校还在重要纪念日、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上级要求的一些特定活动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品质。

以队伍建设创名牌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的“以人为本”首先是“教师为本”。学校把“造就名师、培养群体骨干”作为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了使全体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教师,学校引导教师做到“四个一”,即:培养一种精神――敬业爱生;建立一种观念――改革创新;锻炼一种能力――教育科研;养成一种习惯――终身学习。因此,学校制定了“靠师德锤炼、靠专业提高、靠科研引领、靠政策激励”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学校坚持价值引领的原则。在队伍建设方面,学校注重对教职员工进行师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不断强化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学校党总支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党员教师的教育和管理,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奉献意识和表率意识,明确党员责任区,不断维护和加强党组织的先进性。学校还为每一位教师都订阅了《读者》杂志,让“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老师们的思想。

学校通过每年举行教师节表彰、高考经验报告会、教科研大会、艺术节表彰等活动,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定期召开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师德演讲、教师述学、专家讲座等活动,坚持对教师进行价值引领,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以边俊海为代表的一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

学校坚持共同成长的策略。学校把“造就名师、培养群体骨干”作为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帮扶、青年教师读书班、青年教师见习班主任、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制度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课题研究、专家指导、自我研修、教师论坛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注重健全教研网络,发挥集体的智慧。学科组坚持每周一次的主题教研活动,备课组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研究和常态化研究。集体教研具有科研、培训的双重功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校本研修始终伴随着各种研究课活动,包括新教师汇报课、3~5年教龄教师竞赛课、6~8年教龄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观摩课、高三教师研究课,等等。五年来,学校教师们捧回10个教育教学竞赛全国一等奖、3个双优课市级一等奖,也获得全国首届“和谐杯”说课标、说教材比赛团体一等奖……今年,学校又有10位教师代表滨海新区参加了天津市第八届双优课比赛。

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养思路,鼓励并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培训和学历深造,先后有39名教师取得了研究生学历证书或学位证书。加大教师境外培训的力度,先后选送11名英语教师去美、英、澳、加等国家参加培训。几年来,学校多次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为教师拓宽视野、提升水平、搭建成长平台。

学校坚持科研引领的思路。学校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力求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切实提高教科研水平。学校围绕“自我发展教育”这一办学特色确立科研课题。“十一五”期间,两项部级课题和五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被天津市教育学会确定为“‘十一五’科研基地”。“十二五”期间,又有《基于学生自我发展的多元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等15个市级课题立项。目前,学校已经形成“科科有课题,人人在参与”的科研氛围。学校还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教科研大会,学校教师论文集《教苑文萃》已编辑整理15册。

科研引领带来了教师基本功的强化、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学校课堂教学面貌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每年有近40项教育教学成果被认定为市级成果,有近60余篇论文获市级奖。近五年来,学校教师共做市、区级观摩课200余节,52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市级刊物发表或在各级学术年会获奖。

学校坚持教师为重的思想。学校关心教师的生活,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工会每年组织教师体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改造改善办公环境,增加老师们的归属感。

以文化管理求卓越

学校注重凝炼“精神“文化。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同力,凝炼形成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教育是静的事业,慢的艺术,做的哲学。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深悟教育内涵,摆正五个关系,即:“个人”与“学校”的关系,“宽松”与“自律”的关系,“有位”与“有为”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追求高尚人格,具有“四心”,即如饥似渴的求知心、奋发有为的进取心、认真做事的责任心、从容淡定的平和心。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形成共同愿景,牢记办学使命,即,让学生学会做人的任务一刻也不能丢;将学生送入高等学校的目标一刻也不能松;凸显学生“自我发展教育”的特色一刻也不能忘。

学校注重提升“环境”文化。学校本着“环境生态化、氛围人文化、技术网络化、功能多元化”的理念,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校园环境。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制订校训、设计校徽、创作校歌;为班级安装电子班牌,展示班级个性文化;定期开展“花香教室”和“书香班级”的评比,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通过环境文化建设,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湖光潋滟,杨柳依依,实现了“墙壁会说话,花草能育人”的效果。从教室到操场、从宿舍到食堂、从晨读到自习,形成全天候的教育链、全方位的教育场,保证学校有持续的教育状态、顺畅的教育秩序和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注重健全“制度”文化。学校提出“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安排要细、过程要实、持之以恒”和“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案在先,凡事有人负责”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校建立健全了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年级组长与班主任例会制度、学科组与备课组集体教研制度、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学期工作研讨制度、教科研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编辑了《大港一中管理资料汇编》,在干部中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期落实制,引导教职员工对教育工作“小题大做、慢工细做”。

学校组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初步建立了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注重发挥工会、教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干部行政会、工会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到“大事要事教代会,日常管理行政会”的决策管理模式。

学校注重探索“课程”文化。学校积极挖掘教育资源与潜力,强化必修课程的主导性,增加选修课程的自主性,拓展活动课程的多样性,逐步构建具有大港一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教师自主开发了《心理健康》《太极文化普及》《国防与军事》《天津地理》《近代风云人物解读》《逻辑与文本解读》等十几门校本课程。

在课程开发方面,学校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第一,学力提升。侧重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学科思想、学习方法的延伸与拓展等。如,学科学法指导,学科竞赛辅导,大学教授进课堂等。第二,特长培养。侧重对学生的计算机、艺术、体育等方面特长培养,学校连续21年坚持的“校园艺术节”活动,不仅是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传统盛会,也已经成为培养、发展学生特长的大舞台。第三,学科延伸。学校连续13年开设研究性学习课,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项目设计”为载体的“研学”活动,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如语文课中的古诗词赏析,化学学科的生活与化学,地理学科的走进世界各地,等等。第四,兴趣发展。学校搭建“智学大讲堂”教育平台,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成立环保社、文学社、书画社、棋社、模联社等十余个社团,定期开展活动。第五,自我教育。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党团课、国旗下讲话、集中军训、成人仪式、举办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纵览国际风云,关注国计民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志匡天下。第六,项目研究。学校把“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研究纳入校本课程体系,激励和引导学生生成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

打造国际生态学校

作为部级绿色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学校开始实施国际生态学校项目,并于2011年2月获得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成为全国首批获此荣誉的学校。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了学校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水平,改善了学校和周边社区的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组织各相关学科教师进行综合性质的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培训,尝试以学科知识为主,实行环境教育理念渗透的课堂教学改革。从现有课程设置出发,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充分发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内涵,以多元的形式把环境教育纳入课程。如,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侧重学生的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环保法律、自然辩证法、人口与社会等教育;通过生物、地理、化学、英语等学科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能量传递,污染的原因、种类、危害及防治,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认识人口与环境、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校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学生们在学校组织、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课题,他们有的进行专题研究、有的进行小课题研究、有的进行主题研究;他们查阅资料、上网访问、实地考察、追踪记录、请教专家、研究分析、归纳整理,写出了有见地的结果表述,如《贝壳堤变迁、破坏及建议》《我区鱼种退化及成因分析》《实践数学与大港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人口容量之调查》《大港区水质调查分析》等。

在与学科课程充分建立联系的同时,学校德育做到月月有主线,周周有主题。环境教育就是主题之一,学校举行主题班会、安排国旗下讲话、举办热点问题讨论、开展绿色征文、进行环保知识大赛、邀请专家进行环保知识讲座;积极开展环保行动。本学期,德育处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参观了由大港工委和管委会举办的“湿地大港生态大观――大港湿地摄影展”,并写了观后感;校环保社组织各班环保分社定期清理校园周边的张贴的小广告和“白色垃圾”,以实际行动向乱贴、乱挂、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宣战;宣传橱窗辟有“绿色园地”;德育处主办的校刊《虹色青春》办有“环保聚焦”、“七色彩虹”专栏、“一中之声”广播站,设有“环境保护”栏目。学校还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宇宙与人》《森林啊,森林》《保护臭氧层》《地球最后的景观》等环境教育片。学校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使全校师生树立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激发了他们对绿色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形成了各类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共生效应。

学校各班级生态委员会组织开展社会宣传活动,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小区,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学校国际生态学校项目,邀请他们参与进来,共建生态家园。充分利用学生家长会与各年级的开放展示活动,向家长宣传、展示学校开展的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进展情况,宣传环保知识。充分发挥校园网与新闻媒体的作用,向社会宣传学校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实施效果。

学校制定了“生态规章”,即“生态行为规范”,有助于全体师生约束自己不文明的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生态规章”由各班生态委员会根据各班所选项目和项目开展情况制定。每学期,各班生态委员会将国际生态学校项目开展的相关资料上交至德育处,德育处对各班的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活动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进行表彰。

上一篇:水利工程投资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学教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