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21:35:42

中外法学论文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学;核心期刊;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

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频次相对较高,被引周期相对较长的学术论文[1]。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而论文的被引频次则是影响因子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少数高被引论文贡献了期刊绝大多数的被引频次[2]。揭开高被引论文的面纱,了解期刊影响力的产生和来源,对于期刊的选题组稿并把握期刊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我们对2014年版29种法学核心期刊[4]2005-2014年历年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了解这部分论文的期刊、作者、机构、主题等情况,这对探讨法学高被引论文的内在规律和法学学科研究的发展走向大有裨益。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 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 研究方法

2016年8月10日访问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在高级检索中设置检索项为“被引刊名”,检索词为29种法学核心期刊刊名,论文的发表时间为2005-2014年,匹配选择“精确”。考虑到时间的影响因素,即发表较早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可能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分别按年份进行统计,把每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篇论文定义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相同的一并计入,10年间总共检索出203篇高被引论文。利用EXCEL2003对2005―2014年法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第一作者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

203篇高被引论文来自27种法学核心期刊(见表1)。《中国法学》、《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法学杂志》、《中外法学》、《法学论坛》、《法学家》、《法律科学》、《法律适用》、《清华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政法论坛》、《当代法学》、《河北法学》等17种期刊均发表了4篇(含)以上的高被引论文,它们10年内共发表高被引论文187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92.1%,统计结果表明,这17种期刊已经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重要期刊,是我国法学核心期刊中的佼佼者,而《中国法学》发表高被引论文58篇,占全部高被引论文的28.57%,它在法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学术影响力首屈一指。203篇高被引论文总计被引用32637次,篇均被引160.77次,高出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篇均54.85次近3倍[5]。

2.2 高被引论文的时间分布

表2显示203篇高被引论文中《中国法学》每年都有高被引论文产出,而《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现代法学》等4种期刊也几乎每年都产出高被引论文。《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法学杂志》及《法学论坛》等期刊前5年出现的高被引论文篇数较多,而《法学》、《现代法学》和《中外法学》等3种期刊在后两年则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高被引论文篇数逐渐增多,证明其发表的论文学术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2.3 高被引论文前40名的统计

203篇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最高者809次,最低者27次。被引频次分布区间是:27―100次的62篇;101―200次的76篇;201―300次的50篇;301―400次的6篇;401-500次的2篇;501-600次的2篇;601-700次的2篇;809次的1篇。为了了解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内涵,表3对203篇高被引论文的前40名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40篇论文的总被引频次12776次,占203篇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的39.15%;在被引最高的40篇高被引论文中《中国法学》占16篇,入选数量最多,可见其龙头地位;其次为《法学研究》被引4篇,位居第二。被引频次最高的单篇论文是2006年陈光中,葛琳发表在《中国法学》第五期的《刑事和解初探》一文,被引次数为809次;第二名是2006年陈兴良发表在《法学杂志》第1期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一文,被引次数为680次;陈瑞华2006年发表在《中国法学》第五期的《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一文,被引次数为663次位居第三名(见表3)。

2.4 高被引论文产出地区分布

表4显示,203篇高被引论文来自国内的15个省、市,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有1篇入选。高被引论文产出5篇以上的省、市有6个,其中,北京市120篇,上海市21篇,湖北省14篇,四川省12篇,重庆市10篇,浙江省8篇,这6个地区共发表了185篇高被引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91.1%,这说明我国法学研究发展不均衡,高水平成果主要来源于少数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地区。

2.5 高被引论文产出机构分布

经调查,203篇高被引论文分别来自44个机构,其中高校及其附属机构195个,占机构总数的96.06%,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其他机构8个,占3.94%,平均每个机构4.61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前十,说明高校是我国法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他们提供的论文受关注程度高,影响力大。发文机构分布见表5。

2.6 高被引论文多产作者概况

根据法学研究高被引论文作者的发文情况,我们把发表2篇(含)以上高被引论文者称为多产作者。表6统计显示,2005-2014年,法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多产作者共有32位,其中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有18位,3篇论文的作者5位,4篇论文的作者2位,5篇论文的作者3位,6篇论文的作者3位,11篇论文的作者1位。32位作者共发表高被引论文103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50.74%,他们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学术水平高,内涵丰富,对我法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2.7 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图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法。按照中图分类号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6],对203篇高被引论文进行分类号提取,将出现于2篇以上论文中的分类号列于表7。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203篇高被引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05-2014年我国法学核心期刊的203篇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32637次,篇均被引160.77次,篇均被引频次较高;《中国法学》、《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法学杂志》、《中外法学》、《法学论坛》、《法学家》、《法律科学》、《法律适用》、《清华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政法论坛》、《当代法学》、《河北法学》等17种期刊产出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是我国法学研究的重要期刊;北京、上海、湖北、四川、重庆和浙江是法学高被引论文的集中产出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浙江大学是我国法学研究的重要机构;王利明、陈光中、龙宗智、张新宝、陈瑞华、陈兴良和张明楷都发表了5篇(含)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他们是法学高被引论文的多产作者;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刑事诉讼法、刑法、刑法分则、民法、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及行政法等方面。因此,我国法学期刊编辑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多产地区、高产机构、优势选题和骨干作者的遴选与培育,吸引作者继续将高质量的论文投向期刊,相信还会出现更多、质量更好的高被引论文。

【参考文献】

[1]Henk F Moed. The- impact-factors debatc: the ISI’;s uses and limits[J].Nature,2002(415):731-732.

[2]韩维栋,薛秦芬,王丽珍,等.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4):514-518.

[3]曾建勋,李旭林.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的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4):555-557.

[4]朱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张诗博.2004-2008 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情报科学,2011(3):388.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2篇

杂费是四分之一世纪前我进大学时无法想象的“天价”,即是证明。但是,法律教育在高速增长、成功竞争资源(生源师源、优惠政策、国家与社会资金等等)之时,也产生不少问题。比如学术腐败,网上经常揭露,教授学生都有份,形象受了影响。从前我给

们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故而必须坚持学术独立,与法治及一切功利目标保持距离,才能建立起学术传统和话语权威。可以说,当前法律教育面临的最大威胁,是mba化;最受打击的则是本科教育。因为市场导向放任扩张的研究生项目和滥发学位的结果,是本科贬值。

二、法学本科要不要办

本科为大学教育的基础及核心,是各国的通例。本科四年,大约十八至二十二岁,是青春时代心智成熟、求学交友跨入社会的人生转折点。在美国,私立大学的财政在很大程度上仰赖校友捐款,重视本科便还有捐款上的考虑:本科生“家庭出身”最好,最忠于母校,捐款意欲最高,故绝对得罪不起。研究生毕业多数做专业技术工作,当资本家慈善家的少,在大学眼里,地位就比本科生差一些。在

微言大义”式的辩论,便是典型的无学术意义(但大有政治意味)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有学术意义的问题呢?

一九九三年我到香港大学任教之前,从未想到过这需要解释。因为在此之前,我所受的学术训练和参与的学术讨论,完全是西洋传统的。在北大读研究生期间,两位导师李赋宁先生和杨周翰先生非常重视对原始文献和学术传统的辩驳梳理,加之论文一律用英语写,跟后来在哈佛和耶鲁的学习在学术规范上毫无二致(只是英美法学论文的引证简略,没有考订版本源流甚至注明出版社的要求)。直到在港大带研究生指导论文,才发现好些学生,尤其内地来的学生,不懂得如果提问。后来有位同事刘南平博士对此亦深有感触,来清华讲过一次,写成文章,发表在《中外法学》(1/2000),据说曾引起热烈讨论。不过他谈的是论文的命题(thesis),以及原创性学术论文(如博士学位论文)和描述性(descriptive)教程式通论的分野。后者似乎是国内研究生论文的主要形式。我想,在现阶段,老老实实收集资料,准确而详尽地描述(通常是中外比较)某领域的立法和学说,作为硕士论文应该说是完全够格的。中国毕竟是移植西方法律的知识进口国,迫切希望了解外国的制度和理论。但即便是描述性的论文,高标准要求,仍有如何提问的问题。论文缺乏命题,原创思想少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提问不当。

这里,我先澄清几个概念,也是经常提醒研究生注意的。中文“问题”一词有好几个义项,为准确理解,不妨用英语注释。所谓有学术意义的问题(question),不是指论文作者发现、描述或试图解决的那个实际问题(problem),例如我们讨论过的“tmt商标案”中《商标法》“注册保护”和“终局决定”原则的适用条件和司法解释(见《送法下乡与教鱼游泳》)。具体的法律适用或解释只可作学术问题的引子或注脚;学术问题往往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之后,得来的那个抽象的提纲挈领的问题(如“注册保护”“终局决定”背后,行政权力运作模式与法治原则的矛盾,如何消解,意味什么等等)。一般而言,学术问题总是指向一个或数个学术传统的,或挑战批判或修正补充;挑战成功,足以颠覆一传统命题,仍然是对该传统的一种回应(并有可能开创一新的传统)。但是,仅仅找到有意义的问题还不够;问题的提出和论证,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步骤或分解开来逐次讨论的一个个具体问题(issues)之上。故正确的提问(question)首先来自对具体问题(issues)的把握。这就需要透过社会生活和法律业务中纷繁的实际问题(problems)的表象,看到学术传统的脉络、矛盾和突破口。在找到有学术意义的问题之后,仔细分析,斟酌步骤,将问题(question)限定在可以有效论证的范围之内。

这也就是为什么,论文的序言或第一章,通常总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回顾或评述。这样做,不仅为表明作者对相关文献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学术传统向读者揭示本文讨论的问题,相对该学术传统处于什么位置,即学术意义何在。这后一点,正是我们许多同学的论文所欠缺的。

如此看来,问学的第一步在进入学术传统。

所谓学术传统,简单说来,即关于一学术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概念或“关键词”的理论解说之汇合;这些基本问题等等,是涉及该领域的任何考察所回避不了的;因而任何考察的成立与否,最终均取决于其自觉或不自觉运用的理论解说的效力。同一个问题,可以由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学者考察,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形成不同的传统。但是有些学科制度是近世从西方传来中国的,例如法学;西方学术传统对这些学科的基本问题的考察,我们作为“后发者”就绕不过去。改革开放至今,几乎所有我们关心、引用、争辩的法学领域的话题,追根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都是现代西方式法治、“普世”人权、资产阶级民主和权利话语等等,在转型中社会的翻版或演变。因此,为了探索这些问题在中国的演变,我们就需要进入西方学术传统,研究西方理论。近年来法学译著之多,也可说明学界和读者的这一认识。学习领会或阐释一两家西方理论并非难事。真正的挑战,是在学习领会了之后。它来自学者(后发者和竞争者)本身的理论位置:我们提问和论述的目的,不是要为西方主流理论提供又一个中国的例证或例外,包括以儒家等传统思想附会或抵制西方理论。那是徒劳。已经支配了人们想象力的主流理论无须多一个例证;而少数例外的发现,并不能削弱主流理论的效力,却只会强化其话语霸权。那些盘踞在资本主义“中心”地带的理论,并不在乎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们之所以能够包容或孤立第三世界“边缘”国家现代化进程发生的“例外”,是因为这些国家不论成败(败者居多),都不过是试图模仿、重复那“中心”叙述的历史:有自发的反叛、顺从的教化,但不可能有不属于资本而归于自己的语言(参见陈维纲《边缘的正义》)。换言之,主流理论真正的威力,在于消灭其他一切理论选择的可能。

这不是法学的困境,也不是中国一隅的困境;这是资本全球化时代,一切在“边缘”地带思考的知识分子,包括西方知识分子,面临的理论挑战。我这么说,并无否认中国本土理论成就的意思,也并非奉劝诸位放弃探讨中国的问题,去钻西方理论的牛角尖。恰恰相反,我的意思是,你们的论文如果致力于提出有学术意义的问题,那么归根结蒂,不管论文探讨解决的是什么样的产生于中国实际的问题,你们的提问必然会是直接或间接对准了西方主流理论的;你们的思考,便有可能挑战现代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学术传统。而这样的挑战,是要在法学的所有部门展开的。不如此,中国法学就不可能真正独立自主,化作本土的实践;并且用本土的实践,开创一个崭新的中国的传统。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法律性质应该界定为妥协式契合关系。妥协式契合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和谐的契合关系,是一种权益配置失衡的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关系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旋律相阻相背。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态度,冷静地思考“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废止。

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研究现状

自从1988年《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22条正式确立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制度以来,该制度在我国引资实践中的运用已30余年。这30年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先行回收制度经历了官方多次的“小修小补”,但还是没有使我国外资立法走出捉襟见肘的困境。学界对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探讨与争鸣,也从未间断过。当下,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着力点在该制度的“存废”和“修整与重塑”上,学界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否定观点: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应废除现行的允许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法律制度。允许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外商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采取这种做法有情可原。然而,在已进入知识经济年代的今天,技术和设备的淘汰速度越来越快,在合作企业创办之初,外方带来的技术和设备看似先进,可是没过若干年,在合作期限届满时,这些技术和设备已显落后,即使全部归中方所有,又有何用?[1]

肯定观点:持此观点学者认为,在我国,现在提议废除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制度,为时尚早。[2]上述判断恐有言过其实之嫌,更何况,在当前,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法律制度的存在,对推动我国“积极、合理、有效”吸收投资政策的实现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允许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可以减轻因投资数目大、回收周期长对外商所产生的巨大还贷压力,这对促进外商投资我国优先发展的基础设施等项目,可起到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

合作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是“存”还是“废”,要从多方面考证后,才能作出结论。

二、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性质分析及评价

因对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制度观察角度各异,迄今为止,国内学者提出的有关该制度定性的学说大致有两类:一类试图对该制度的法律性质进行定位;另一类则与法律定性无关,实际上是对该制度经济性质的说明。[3]

(一)关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经济性质的学说评析

1.优先补偿说。该说认为,允许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是对其投资的一种优先补偿。在合作企业的创办实践中,外方通常以现金、机器设备和技术设备等投资。外方的出资往往贷之于国外的银行,需要分期还本付息,通过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合作企业外方就可以用每次回收的资本金,逐笔偿还国外银行的贷款,从而大大减轻其还贷的压力,刺激其持续长久投资的积极性。从资本制度的表征来看,中国虽然没有资金配套问题;但不能据此认为中方占了极大便宜,外方合作者仍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惠:一是因土地使用费在合作期内不收取,合作企业不需缴纳场地使用费,因而减少了开支;二是由于土地使用费不必一次性计入投资总额,这就避免净增加注册资本,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和责任,外方的分配比例可以大于中方。由此可见,合作经营方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补偿大致是相当的。[4]

2.保本经营说。该说认为“合作企业顽强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外方能保本,中方也有利……在一定条件下合作期限内外商先行回收投资,使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原本和利润都有保证,从而减少或避免商业风险。”[5]显而易见,保本经营说违背合营企业中外双方“共担风险”原则;也违背我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立法本意和国际投资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平原则。保本经营说也不符合合作企业法中有关外方先行回收投资后仍应承担合作企业后续债务的规定。由此可见,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具有暂时性,并不排除承担亏损时的赔本可能,风险尤存。

3.让利说。[6]该学说被学界达成共识者居多。该说认为外商先行回收投资性质上是一种让利性的优惠措施,是国家对外商投资的促进、鼓励政策。回收投资的性质主要是由其回收的渠道和来源决定的。外国合作者先行回收的投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中国合作者的让利。(2)中国政府的让利。笔者认为把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定性为让利说欠妥,起码应该称“暂时性让利说”。让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笔者个人认为从我国和谐社会语境来审视,合作合同成立基础“显失公平”,但从原初条件视角来分析,这是一种“妥协式的意思自治”,是主动“妥协契合”。这一点我想中国政府特别是当初该制度的制订者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暂时性让利说”是对“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性质的经济说明”,那么“妥协式契合说”应该是对中外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法律定性(笔者后面将详细阐述)。

以上三种学说都力图从经济上阐明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性质,不同的是选择的视角不同。尽管如此,以上三种学说的缺陷亦很明显,再说这些学说毕竟没有道出该制度在法律上的实质和特征。

(二)关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法律定性的学说及评析

目前,针对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法律性质的学说主要有三种:

1.股权转让说。该说认为,合作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实际上是合作企业内部的股权转让过程,外方通过先行回收投资在合作企业中逐步减少股本,等于中方用本来应该分得的利润来购买外方对应的股本,而不是外方从合作企业中抽出资本金,合作企业的注册资本不会减少。只要我们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其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缺陷。中方让渡利润,取得股权;外方出让股权,获得利润。按常理这是一个合于逻辑的股权转让关系,照此推理下去,中外双方的股权比例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随之,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收益分配权,亦即随着外商先行回收投资进程的深入,向中方倾置,企业性质和类型的变更将在所难免。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最终要蜕变成一个中国内资企业了,倘若如此,外方投资回收完毕,外方实际已经不是该企业的股东了。事实并非如此,就算外方先行回收完毕,其在合作企业中的地位不会改变,仍然享受着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根据1995年国务院制定的《中外合作经营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50条以及2005年财政部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审批办法》(以下简称《审批办法》)第4条第3项的规定:外国合作者先行回收投资后,对企业的债务还应承担责任;其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及其合作各方要依照中国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股权转让说违背了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与民法的精神相悖。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渠道来论证股权转让说的不足:在中外合作企业不盈利的情况下,外商仍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回收投资,这种情形无关合作企业的收益分配,股权转让说的缺陷不攻自破。

2.减资说。该说认为外方在合作企业的资本额随着外方先行回收投资而逐步减少。笔者认为,此种观点难免有以偏概全之虞。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有四种方式,即扩大收益分配比例,税收同收投资,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及摊提无形资本摊销金。显然,从企业利润中以扩大收益分配比例的方式,不涉及企业注册资本,从企业税收利润中先行回收投资,会减少国家税收,但也不涉及到注册资本。但从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中回收投资和从无形资产摊销费中回收投资,可能会导致注册资本的减少,这与资本维持原则背道而驰。减资说的缺陷亦显而易见。

3.特殊信贷说。[7]即把先行回收投资的行为视为一种特殊信贷。这种学说表面上能弥补股权转让说和减资说的不足,既不构成外方对中方的资本转让,也不会减损外方在合作企业中的股本,同时要求共担风险。笔者认为这种学说因理论而理论,缺乏对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性质分析的目的性和导向性,表面看来能自圆其说,实际上是脱离实践的海市蜃楼。它既忽略了立法者的立法旨意,也忽略了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存在的原初条件和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

从现有的各种理论来看,都不足以完整准确地阐明这一制度的法律性质,容易造成对该制度理解和运用的不当,导致中外双方权利义务配置失衡或不当,进而影响该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极作用的发挥。这就促使我们在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立足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去寻找一种符合与外商先行回收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相符合的新的学说来支持该项制度。笔者认为“妥协式契合说”与上述标准相吻合。在后面的论述中,笔者将围绕“妥协式契合说”渐进式地展开阐述。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网站搜索

繁體

论文首页图片论文热点论文专题论文管理论文经济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语言论文英语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社会论文

哲学论文法学论文声学论文艺术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计算机文农学论文医学论文其它论文搜索论文写作指导应用文稿

考试信息考试软件职称评审信誉保证论文转让论坛交流论文qq群联系方式论文订单论文讨论论文资讯联盟知道论文联盟首页法学论文经济法论文背景:阅读论文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废止论

[日期:2009-05-31]来源:作者:陈业宏[字体:大中小]

三、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合理性质疑

如前所述,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在促进、激励外商投资的实践中确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然而,时过境迁,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种种棘手的问题逐步消除,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了显著的变化,中外合作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已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当时中方制定该制度的法律依据也受到了挑战。从和谐社会视角去考察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从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实施的历程来思考,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于理相悖。若不及时调整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仍“妥协契合”,笔者认为实属不必,亦不值,抑或叫错误,其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有“抑内让外”之嫌。从1993年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的通过,历时1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且不断走向完善,市场经济实行经济关系契约化,强调市场主体地位平等,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内在要求。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再给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优惠政策,不但违反了优惠政策的本意,而且势必使中方企业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长此以往,势必会挫伤国内企业的积极性,威胁国内民族企业的发展。就算合作期届满,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方所有,“按照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其合理性究竟几何,需要进一步探讨”。[8]笔者无力进行精确的量化,想必众所周知,高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引进时“先进”的机器设备等,在合作期限届满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早就被淘汰出局,这种不对价是显而易见的,其不合理性亦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从中方政府来说,眼前的税收,是要用巨额的外汇收支不平衡作风险代价的。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的回收期限内,如果人民币币值产生波动,潜在的风险是巨大的,因汇率损失所导致的巨额债务负担的教训早已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但令人担忧的是中方和其主管部门都没有重视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和措施。[9]

第三,在新时期,税收优惠不是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决定因素。根据美国对欧洲和地中海沿岸23个国家和722家企业就投资环境问题的专项调查显示:外企认为理想的投资环境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先进的科技,健全的金融税收体制,健全的汇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卫生和环境(医疗服务、教育水平、人的素质、生活质量、犯罪率等)[10]。这说明外商的投资理念在新形势下已由寻求政策优惠向依靠市场优化转变。寻求市场的投资者认为,市场保护的重要性高于财政优惠和其它优惠。[11]可见,优惠措施只有在其它情况相等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威力。

现在的情况是,国际国内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变化,可我国计划经济年代产生的优惠政策依旧故我。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所表现出来的不契合以及这种不契合所体现出来的不合理就成了我国提高外资利用效益和中方在合作企业的地位、保护中方利益的一大障碍。

四、对中外合作企业外商先回收投资制度合法性的质疑

(一)从公司法的视角来分析

根据《中外合作企业法》第22条、《实施细则》第14条的规定: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合作企业以全部资产对合作企业的债务承担债务,但双方也可以约定债务分担方式,即合作双方中的某一方可根据合同约定承担超出或低于自己出资额的风险责任。据此约定承担低于出资额责任的那一方就可以以其全部资产向外承担责任后享有向合作另一方追偿的权利。[12]这种规定与有限责任公司责任承担机理相悖。不管是1993年《公司法》,还是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都明确规定发起人的财产独立于公司的财产。发起人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为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不存在发起人与公司债务发生直接联系的情况,也不存在债务分担约定问题;外商先行回收投资,中方风险还本,这还与公司法“风险与收益一致”原则相违背。因此,有学者认为将合作经营企业戴上有限责任公司的帽子,把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公司形式搞得不伦不类。[13]

(二)从经济法的视角分析

经济法又被称作政府干预经济之法。国际投资中东道国政府如何摆正自己在外商投资领域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更有效地提高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业绩呢?对这个问题学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第一种是抑制或取消过分、严格的政府干预行为。提出这种主张的成员认为,对国际投资的政府干预与多边国际投资立法所追求的理念相悖。目前,有关国际投资的国际法制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尽可能减少政府对国际投资的政策干预和影响。[14]

第二种主张是支持积极的政府干预。这种观点认为积极的政府干预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导向规则是并行不悖的。[15]

第三种观点是折中的主张。该观点认为东道国政府有权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而何为适当的政府干预,可以由各国自行决定。

从我国现行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立法规定来看,与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相关的法律规范多为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立法内容为中外双方的“意思自治”提供了过于广泛的选择空间和自由余地。中外合作企业虽然为契约型合作企业,但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现阶段特别是全球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时期,用弱化政府干预和控制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对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进行规制,与经济法精髓“适度干预”、“适时干预”理念相背离。

(三)从国际法的视角分析

根据国民待遇的要求,内国人给予外国人的待遇因此可以不低于内国人,但不能高于内国人;根据现代国际法关于国家间平等原则及国家属地优越权原则,外国人在法律上与东道国国民享有同等待遇和同等保护,承担同等义务与责任,但不能要求不同于或更多于东道国国民所享有的权利,更不能处于特权地位,也不能承担更多的义务。[16]显而易见,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外国人在内国享有超过内国人的权利。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给予外国投资者的待遇实际上是一种“超国民待遇”,明显与现代国际法和TRIMs协议中的国民待遇原则不相符合。

通过上述对外商先行回收制度的合法性的分析,笔者不敢说“先行回收投资制度”这一对外商的措施于法无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从和谐社会的视角,用现代法的理念去评判合作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表现出很多与现代法理念不和谐乃至相冲突的因素。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中方已经发现该制度对中方的不利,这一点,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一定能揣摩出其中之意。那中方又奈何给外商先行回收投资这样优惠的政策呢?当时中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不理想,中方又想多、快、好、省地发展本国经济,在这样一种“为难”的局势下,给外商先行回收投资这样的优待,与其说是一种促进激励政策倒不如说是一种妥协式契合。在这种情况下的让利优惠,对外方而言,确有“不当得利”之嫌,也含有“乘人之危”之意。

五、结论

结合“对外合作企业外商先行回收制度合理性的质疑”,笔者认为,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法律性质应该界定为妥协式契合关系。

在新形式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关系契约化已是一种客观存在,妥协式契合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和谐的契合关系,是一种权益配置失衡的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关系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旋律相阻相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其积极作用逐渐消退,其负面效应愈来愈为国人所关注。长此以往,不但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挫伤了国内企业的积极性,威胁了民族企业的发展,影响了外资政策的稳定性,扩大了地区差异,扭曲了外资流向,助长了“假外资”的蔓延,同时,使外商投资的战略动机出现错位,使外资不能深入地参与我国市场竞争,最终影响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17]对此,我们认为和谐社会语境下“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应予废止。

注释:

[1]丁邦开、刘恩媛:《对允许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方投资者先行回收投资的法律思考》,载《中国对外贸易》2001年第4期。

[2]谢晓尧、刘亘:《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法律性质新探》,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3]刘丰名、周新成、易礼贤、姚文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139页。

[4]蔡冰菲、张纯金:《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之法律分析》,载《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年第3期。

[5]杜新力、曹俊主编:《国际投资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6]谢晓尧、刘亘:《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先行回收的法律制度性质》,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3期。

[7]徐崇利:《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先行回收投资的法律性质新探》,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8]徐犇:《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载《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9]周元元、徐明贞、陈红:《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的调查分析》,载《中国外管理》2000年第5期。

[10]郝红梅:《谈我国的外方投资环境》,载《对外经贸实务》2000年第2期。

[11]ReuberGHprivateForeignInvestmentindevelopment(M)claredonpress.

[12]徐犇:《中外合作企业中外方先行回收的法律问题研究》,载《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3]陈治东:《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公司制度若干问题之剖析》,载《国际经济法论丛》(卷一),法律出版社1998版。

[14]see.WT/WGTI/M18.para.9.

[15]see.WT/WGTI/M18.para.14.

[16]姚梅镇:《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法律硕士 毕业论文 教学子系统

引言

值此国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设立16周年、贵州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8年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期探寻一条法律硕士教育必由之路。贵州大学2003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解决了长期困扰贵州省培养法律专业高层次人才的瓶颈问题,为贵州省法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继《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方法改革初探--法律硕士教育支援子系统设计》发表之后,笔者发现贵州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一直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法律硕士(非法学)毕业生,2011届有2人延期答辩,2012届有4人延期答辩。有鉴于此,进一步完善教学子系统是极为必要的。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论文选题困难。根据《贵州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来看,学位论文选题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实务、深入法学理论。重在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推荐选修课类也包含"学位论文写作专题讲座(1学分)"课程。但许多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普遍反映比较迷茫,选的题目缺乏新颖性,有的甚至不具可写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位论文写作专题讲座(1学分)"仅有18个学时,且无论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讲授都无法契合每个人的需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毕业论文的选题比内容更为重要,一个好的题目,往往决定了一篇论文的发展方向。题目没选好,纵使内容再充实,也有可能会使文章降一个档次。而这些不是仅靠课堂上的18个学时的学位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就能实现的。另一方面,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法律基础,对于许多法学理论一知半解。在毕业论文选题的把握上,更是有许多困难。极有可能终日冥思苦想的题目完全不具可写性,早已被人写熟、写烂。

2.收集材料困难。确定了选题之后,就要开始布局谋篇,着手毕业论文的写作工作。但在这个阶段,收集材料的环节也是不容小觑的。论文内容不够详实,多半是因为没有切实有用的材料,以至于存在许多空话套话,导致论文言之无物。

作为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学生,本身对法学理论掌握的就不够深入,能够想到的材料多半是数据库中学者前辈们完成的论文,或者是书籍报刊杂志。缺乏一手材料,也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获得材料。

3.写作过程困难。我们经常会发现,即使收集了足够多的材料,完成论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甚至存在困难。材料引用的过多,缺乏自己的见解。哪些话语该写入论文,太多大白话,缺乏法言法语等等。造成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缺乏平日的积累,一方面也是沟通不够使然。

二、完善教学子系统

在《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方法改革初探--法律硕士教育支援系统设计》一文中,笔者已经阐述过法律硕士教育支援系统分为职业规划子系统和教学子系统,也就不再赘述,在此重点探讨如何在毕业论文写作层面,完善教学子系统。

1.重视选题。一方面,法学院应增加法学类外文期刊的种类。作为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学生,法律根基不够牢固,在阅读一定量专著的同时,也要多多查阅法学期刊,除了中文杂志也应适当涉猎英文杂志。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贵州大学法学院负一层阅览室法学期刊杂志,英文期刊只有2本;而日本关西大学法学类期刊,英文期刊却多达259本,这反映了师资的问题,也反映出国外院校对于学生要求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法律硕士(非法学)的研究生针对选题要多和自己的导师沟通。切忌盲目选题、闭门造车。可以借助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支援系统适当询问导师的意见,也可请导师推荐题目,详见图1-1所示。

图1-1 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学子系统选题工作师生互动交流截图

2.多渠道收集材料。谈到收集材料,许多同学会想到网络,但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也存在一定技巧。我们可以借助贵州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学术资源门户版块下载相关期刊论文,也可以访问国外的法院、检察院、监狱管理局等。同时,也要针对自己的论文选题,尽可能地做调研,掌握一手资料。

3.论文写作注重方法。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平日多写多练外,还需要注意法言法语的表达和运用。就拿引用法律条文举例来说,比如需要引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第二百五十四条,正确的表达应是"2012年3月14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五十四条",在此,我们用的是"通过",而不是"颁布"、""等。另外,在文章的细处也应格外注意,像参考文献的格式、脚注的格式、标点符号、全角半角的问题等等。

结语

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为贵州省法学教育实现了跨越发展。但为了贵州和谐社会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毕业论文是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三年学习所得,在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支援系统的教学子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诚如斯言,我们需要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融于实践中,秉承德才并重的思想完善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教学子系统,从而不断完善法律硕士培养制度。

注释:

①余贵忠、孙爽:《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方法改革初探--教育支援系统设计》,《法治知行》,人民法院出版社,第一辑。

参考文献:

[1]孙笑侠:《 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费振刚:《以不变应万变"-一次汇报会的会议和现在的思考》,《中华读书报》2010年10月20日第5版。

[3]余贵忠、孙爽:《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方法改革初探--教育支援系统设计》,《法治知行》,人民法院出版社,第一辑。

[4]余贵忠、杨琴:《西部高等法学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与行政法)》2003年第3期。

[5]余贵忠:《西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之探讨》,《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7卷。

[6]王民:《回顾与再思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观察》,《政法论坛》2009年第4期。

[7]陈明、余来文:《中外MBA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02期。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5篇

《广东法学》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广东法学》杂志是全国综合法学期刊之一。该杂志旨在推动法学研究和实践,加强法学理论创新,促进中国法学的发展。杂志主要刊载法学理论、实务研究和评论文章,以及法律史、法制史、法律教育、法律文化和法律文艺方面的学术论文和评论。刊物内容涵盖了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司法制度等多个法律学科和领域。

该刊物被广大学者、法律工作者、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欢迎,成为中国法学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其编辑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确保了刊物的权威性和高水平。

本刊以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视角新颖的独特办刊特色,在法学期刊阵营中赢得了较高的地位,受到中外读者的欢迎。本刊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平台,积极推荐我国法学研究的新成果,及时报导司法改革的新进展,为我国的依法治国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从我国法制建设和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潜心为司法实践服务,为普及法律知识尽责。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双语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73-05

为了贯彻教育部“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相关精神,按照《上海政法学院双语课程建设实施意见》,结合上海政法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笔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重点学科课程《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本文结合上海政法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的双语教学实践,试图深入分析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的建议,以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1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教学实践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以下简称《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选修课,2学分,30学时,开设时间为大三春季学期。上海政法学院从2009~2010学年春季开始对该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改革试点。4年来,共计5个班122名学生选修了《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其中60%左右学生来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1 教学目标设计

《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学生继二年级学习《人口学》后的第2门双语课程。该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本专业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同学已经具有全国英语四级水平,并掌握了社会保障基本知识。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双语授课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即通过英文教材的使用与学习,熟悉社会保障专业英文术语,加强学生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入了解以及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借鉴,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尤其是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1.2 筛选教学材料

笔者搜索了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比较方面的英文书籍和论文等资料,参考了多所高校针对此门课程的相关教学大纲,并充分考虑选课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精选了5篇英文文献[1-5]作为教学材料。总体而言,这些文献行文流畅、语言规范、可读性强;内容不仅涉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状况(文献[1]、文献[2]和文献[3]),也介绍了外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文献[4]和文献[5]);作者不仅有政府相关部门(文献[1]和文献[3]),也有相关专家学者(文献[2]和文献[5]);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1942年时贝弗里奇的伟大设想(文献[4]),也有当今社会最新前沿试点(文献[1]、文献[3]和文献[5]);不仅有中国国人自己介绍中国情况(文献[1]和文献[2]),也有外国学者对中国社保的评述(文献[2]),还有外国学者对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四个国家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文献[5])等。鉴于学生外语阅读水平可能参差不齐,教师也推荐了穆怀中主编的《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教程》等中文教材作为课外补充书目。

1.3 组织课堂教学

鉴于《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授课时间为每周2学时(90分钟),15周,共计30课时。将5篇英文文献作为5章教学内容进行课前备课工作。教师在课前必须精读教学内容,并使用英文备课,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全为英文。课件内容主要是将文献内容分成不同的reading,提前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和答案,并准备好重点讲解的知识点。

笔者在借鉴李桢[6]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见图1):首先,进行热身运动,即简单介绍本次课堂主要内容和用中英文解释文献涉及的专业术语;其次,在进行正文内容授课时,根据事先分组的reading进行阅读、提问和回答,接着对该reading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然后进入下一个reading;最后,在结束时,对本次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并简单提示下节课内容。

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aids)、互动式教学法(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分组讨论法(group discussion)和反馈教学法(feedback)等多种教学方法。授课时,除了英文多媒体课件、中英文板书外,主要内容是阅读每个reading时的问答互动环节和重点讲解。在问答互动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采取中英文结合讲解时,除了关键概念和要点在讲解时使用中英文,其他分析尽可能地使用英文,有利于同学们重温以前中文的专业基本知识,也使得他们可以从英文角度加深其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为了加深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笔者一共安排了2次分组讨论。在学习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后,进行了第一次分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分别是:(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Employees in Urban Areas);(2)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Rural Areas);(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Employees);(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ervice System);(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Guarantee of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Living for Urban Residents);(6)廉租住房制度(Low-rent Housing System)。在学习整个5章后,进行了第二次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分别是:(1)老年人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the Elderly);(2)儿童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Children);(3)残疾人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Disabled People);(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Relief for Urban Vagrants and Beggars);(5)灾害救助(Natural Disaster Relief)。小组讨论的具体安排是:首先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共5个小组左右,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准备讨论;讨论时,要求用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准备10~15分钟的讨论材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小组间还需进行问答环节;最后,教师对小组讨论进行点评。

笔者除了在上课时间请同学们随时提出有关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外,在期中时(第7周)特地布置了中文的个人报告,请同学们谈谈学习本课程的心得体会,反馈上课信息,广泛收集建议和意见。同学们十分重视这次作业,各抒己见,总结了个人的学习体会,例如从惧怕全英文文献到能接受并习惯全英文文献,从开始的看见不认识的单词就立刻查字典从而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到熟悉专业词汇并提高阅读速度,从课堂被动学习到在课外主动学习等等。另外,同学们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意见,有的同学建议增加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有的同学建议提供一些介绍他国社会保障制度状况的网站和网页,有的同学建议推荐社会保障中英文专业词汇集,还有的同学建议授课教师谈谈自己在国外的亲身感受等。这些反馈体现了同学们对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强烈学习需求。针对这些建议和意见,笔者在后来的课程教学中增加了一些教辅内容,如观看并讨论反映美国医疗保险体制的电影Sicko等,推荐一些社会保障相关的政府和机构网站和其他大学的课程网站,授课教师整理并介绍在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个人体会等等。这些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让授课者受益匪浅,也更感性地、深刻地体验到教学相长的重大意义。

1.4 考核学习状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在每一章学习后会简短地用英文总结和回顾课堂知识,要求学生在每一章学习后用英语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对学生的成绩评定,着重于学习过程,因此采取过程考核为主的方法,即15%学习态度(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10%平时作业、25%期中论文、50%期末论文。其中,期中论文和期末论文都是用英文命题。期中论文要求学生搜集某国某一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资料,并概述该制度的特点;字数要求在500个单词左右。期末论文则要求学生针对上述国家这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查找我国相同或类似的社会保障制度资料,并概述我国的特点,然后进行中外比较;字数要求在1000个单词左右。这两次所撰写的论文,都要求全英文,以考核学生专业英语的读写能力。

2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教学效果

根据上海政法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对《中外社保比较》课程的数据库,笔者将从授课质量和学生评教两个方面分析本课程双语教学效果。

2.1 授课质量的评估

从5个班级学生总评成绩来看,优秀(100~90分)的比例在30%以上,50%以上集中在89~80分,平均分都在79~87之间(见表1)。从不同学年来看,2010~2011学年优秀率因为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仅为17人,较其他学年选课人数相对少些,因此在同样考核方法下该班级总评成绩的优秀率(41.8%)相对较高。从2009~2010学年和2011~ 2012学年3个班级的学生总评成绩可以看出,大多集中在89~80分,并且优秀率稳定在20%~40%之间。2012~2013学年也与2010~2011学年的选课情况类似,优秀率高达47.82%。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激励了授课教师继续进行双语教学和改革。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在开设专业双语课程过程中,也遭遇了学生们对双语课的“暂不适应”情况。2010~2011学年选课学生人数比上一学年锐减,仅为17人,未达到教务处要求的最低要求(下限为20人),但后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还是把双语课程开设了起来。随着双语课程的推广,2011~2012学年的选课学生人数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平。而2012~2013学年的选课人数仅比最低要求多3人。

表1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课程学生总评成绩情况

2009-2010学年 2010-2011 2011-2012 2012-2013

1班 2班 学年 学年 学年

学生人数 21 27 17 34 23

100-90分 5 10 7 9 11

优秀率 23.81% 37.04% 41.18% 26.47% 47.82%

89-80分 10 15 9 25 9

良好率 47.62% 55.56% 52.94% 73.53% 39.13%

79-70分 4 0 0 0 0

中等率 19.50% 0.00% 0.00% 0.00% 0.00%

69-60分 2 1 0 0 1

及格率 9.52% 3.70% 0.00% 0.00% 4.35%

59-0分 0 1* 1* 0 2*

不及格率 0.00% 3.70% 5.88% 0.00% 8.70%

最高分 97 92 95 92 94

最低分 62 0 0 80 0

平均分 82.57 83.78 82.82 86.97 79.70

及格率 100.00% 96.30% 94.12% 100.00% 91.30%

* 因平时出勤率未达到学校规定要求,而取消考试资格,总评分数为0分。资料来源:上海政法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课程数据库。

2.2 学生对教学的评价

学校要求学生在修课后,必须对所学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满分为100分。从118名学生参评情况来看,本课程四年来的评教结果均在90分以上,最高达到95.79分(见表2)。学生们从教师的品格和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肯定了《中外社保比较》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鞭策了授课教师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

3 推行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推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双语课程重视度不够。由于《中外社保比较》为选修、双语课程,在每年秋季选课时,学生们因对自身英语水平的不确定而对选修双语课产生了恐惧感,导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人数不太理想。例如2009~2010学年,在社会管理学院领导、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鼓励下,本课程才能选够20人及以上、顺利开班;而2010~2011学年,虽然有教师的鼓励,本课程尚未选够20人,但出于对双语课程的支持,学校同意开班。经过这两学年已选修课程的同学们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在2011~2012学年时达到了34人选修。而2012~2013年却仅有23人选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专业学生对双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低。《中外社保比较》的授课对象主体为本专业三年级学生,少数为本专业二年级学生和其他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因此英语程度相对较好。但由于大多学生是高年级的,且已进入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临就业或者升学选择,学习态度较以前松懈,因此对课程学习的投入水平不高。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因长期习惯应试教育、被动学习,对要求较高的双语教学的准备还不充分,没有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对双语学习的投入不足。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做课前预习,仅在上课时间学习,课后基本上很少复习。而在短短的每周90分钟的课堂时间中,同学们被动地接受授课教师的讲解分析,即使当时没弄明白,课后也不太花时间去解决问题,从而听之任之,产生畏难情绪。如此少的学习投入,即使采取全中文的教学形式,对《中外社保比较》这样中等难度的课程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3)教师的英文水平有待提高。授课教师是双语教学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英文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外社保比较》的任课教师虽然在香港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也有短期留学经历,但尚未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英文授课训练,在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中英文互换等能力上,与专业英语教师存在客观的差距,对英文授课也需要适应,因而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质量。《中外社保比较》是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因此对授课教师本身的英文水平的要求也较高,需要教师较全面地掌握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和改革新动向等,用英文熟练表达出来,并能和学生用英文进行无障碍的双向沟通,从而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4)教学计划有待改进。近年来上海政法学院积极推动双语教学,不少院系也尝试开展双语教学,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仅开设了《人口学》和《中外社保比较》两门双语专业课程,《人口学》是惟一的双语必修课程,《中外社保比较》是唯一的双语选修课程,且《人口学》安排在大二上学期授课,《中外社保比较》则设置在大三下学期选修,两门双语课程间隔时间长达整整一学年之久。这表明当前的教学计划对双语教学的开设课程和开设时间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无法保障双语训练的连续性,也不利于检验推行双语教学的效果。

4 对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如下探索。

1)坚持双语教学改革,积极改进教学条件。双语教学首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这两者的关系。在双语教学逐渐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趋势下,学生们也认识到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双语教学实践却倾向于牺牲专业知识而侧重英文教学,那么这样的改革是本末倒置的。因此,对于教师资源和学生条件不太优越的学校而言,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条件,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如大力引进归国留学人员,加强现有教师外语培训,提高英语水平,改进双语教学方法;改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强化其英语应用能力;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全面调整教学计划,确立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双语教学难度从低到高,确保双语课程教学的连续和均衡。

2)探讨积极有效的双语教学形式。教学是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结合,因此双语教学必须要考虑到选课学生的英语水平。《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虽然是大学三年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学,但少部分是二年级本专业或者外专业的同学,因此同学们自身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另外,同学们对这种英文授课为主、中文为辅的双语教学形式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同学接受目前的英文授课、中英文板书的形式,有的同学希望用英文讲授、中文板书,有的同学建议用中文讲授、英文板书,有的同学提出同时学习中英文教材等。这说明学生的需求是不同层次的,虽然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改善教学效果,但由于师资有限等现实,在短期内实行分类教学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虽然母语教学比双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同时学习中英文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进行双语转换等存在较大难度,也可能对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中,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易到难,逐步地增加外语讲授比例,最后实现全英文授课。

3)改善双语教学的考核激励制度。从根本上推动双语教学工作,就是要从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两方面来着手。虽然上海政法学院大力支持双语教学,例如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双语课程建设、院级重点课程建设中对双语课程实行倾斜政策、开设双语课程后计入多倍教学工作量,但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其备课难度远远高于中文教学,加上选课制的实施,虽然有的教师有心想开设双语课程,最终却因学生选课人数不够而取消开班,有的教师却因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评价不高而不愿继续开班,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选择双语课程,其所修学分并未和授课教师工作量所计算的系数同步增加,而且在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两者不能兼顾时,由于对自身英文水平评价较低,会倾向于考虑中文学习,放弃难度较大的双语教学。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对双语教学认同不高、缺乏热情,那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必然会很困难。因此必须从师生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对双语授课教师的支持,例如通过适当降低现有双语课程工作量计算办法从而鼓励教师先开课、逐步提高双语比例,同时设立双语教学专项教学项目,通过国外进修、相互听课、探讨交流等方法帮助授课教师改进双语教学效果等;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双语教学宣传,强化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营造双语教学氛围,对选修双语课程给予学分计算上的倾斜等。

参考文献

[1]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China's State Council.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EB/OL](2004-09-07)[2013-09-11].http://.cn/english/doc/2004-09/07/content_372369.htm

[2]Feldstein M.Social Security Pension Reform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9,10(2):99-107.

[3]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Statistical Communique o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in 2008[M].Beijing: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2009.

[4]Beveridge W.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EB/OL].(1942-09-01)[2013-09-11].http://www.sochealth.co.uk/history/beveridge.htm.

[5]Boeri T,Borsch-Supan A,Tabellini G,Moene K O,Lockwood B.Would You Like to Shrink the Welfare State? A Survey of European Citizens[J].Economic Policy,2001,16(32):9-50.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死刑制度;改革;适用标准1.前言

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一直是统治阶级的重要工具。对死刑制度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展望对推进我国死刑制度改革和完善我国死刑制度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2.对我国死刑制度研究的回顾

2.1期刊分析

论文刊载的期刊的受关注和权威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死刑制度研究的发展状况。对一篇论文而言可以反映出其在死刑制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对近10年210篇死刑制度研究的论文所发表的期刊进行统计,仅有10篇发表在17种法学类核心期刊,所占比例为5%,反映出对死刑制度的研究尚未得到法学界学者的认可和重视。

2.2年份分析

对近10年关于死刑制度研究年份进行统计得出:从2003年至2008年数量在逐渐增加,2008年保持稳定。反映出对死刑制度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对近10年法学硕士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关“死刑”的研究为462篇仅占同期法学硕士论文的不足5‰,对“死刑制度”的研究占1‰以内,反映出对死刑制度的研究尚未成为法学界研究的重点。

2.3论文合著率分析

论文是否多人合著可以直接反映出参与研究的人员范围是否广泛,也可以反映出研究是否受到多学科领域的关注。对于死刑制度这样一个与人们生命相关的研究领域,多人合作,跨学科研究更显得重要,可以有效的避免视域狭窄。对210篇有关死刑制度的研究进行统计,其中28篇是2人合著的,2篇是3人合著的,论文合著率为14.2%,平均合作度为1.15人每篇,论文合作度还比较低,没有三人以上合作论文,说明我国对死刑制度的研究还局限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视域内,跨学科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2.4论文职称、职务分布

论文作者的职务和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者的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本研究调查的210篇论文中附有职称资料的有240人次,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为62人所占比例为25.8%,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为66人所占比例为27.5%,具有中级职称的为52人,所占比例为21.7%,具有初级职称的为53人,所占比例为22.1%,对死刑制度的研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0%以上,反映出对死刑制度的研究是具备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的。

2.5死刑制度研究的热点分析

对死刑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被调查的210篇论文中有关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研究有38篇,所占比例为18%;有关我国死刑制度存废问题的研究有55篇所占比例为26.2%;有关国外死刑制度的研究有35篇所占比例为,16.7%;有关中外死刑制度的对比研究有23篇所占比例为10.9%。

3.对我国死刑制度研究的展望

3.1我国死刑制度限制的研究

我国是当今世界68个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之一,全面废除死刑在现阶段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亦不符合民众的报应观念,但限制死刑的适用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也是我国的国际义务。尊重与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怎么样来限制国家权力,从而触动司法与立法机关对死刑的迷信,在更大的程度上保障人的基本权力,体现我国刑法的人文关怀。更多层面的限制死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3.2我国死刑适用标准的深入研究

我国性法典规定对罪行极其严重者适用死刑,理论上要求对主观恶性极其恶略,人身危险性极大,社会危害极其严重的犯罪才适用死刑。但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一些地方的司法人员由于严格控制死刑的观念淡薄,很多时候只是侧重罪犯的客观危害,甚至人为降低“罪行极其严重”的认定标准,导致了死刑刑罚的不当使用。严格的控制死刑的使用标准,进一步细化死刑制度的使用标准是死刑制度研究的关键任务。

3.3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时机的研究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保障人权、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法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死刑制度改革的指导方针,但是改革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与当下目标的构建在当前的法学界还是比较缺失的。死刑制度的改革是重大的复杂问题,科学合理的规划改革的进程,谨慎的设定改革的步骤,是关系到死刑制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策略性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时机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3.4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条件与环境的研究

政治是死刑制度产生的原动力,政治的运动与变化推动着死刑制度的生成和构建,正义的政治产生公平的死刑制度,不正义或邪恶的政治则会减弱死刑制度的公平度、影响范围;政治也是死刑制度运行的推动力,国家的行政力量,执政党的力量,国家政治首脑的魅力等都是死刑制度能否通畅运行的动力源。

经济是法律产生的基础,法律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和要求,一个法律制度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需求,否则将会丧失法律的尊严和效力,法律不是永恒的工具,必须不断的变化才能才能发挥其效用。从而经济制度的改革是死刑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条件。

死刑制度的改革需要完善的政治、经济、司法、立法条件,也需要民意的支持和法制观念的进步,对这些外部条件的研究将成为死刑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

结语:

从近十年有关死刑制度研究的期刊文献看,对死刑制度的研究尚未得到法学界学者们的充分重视,多人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的研究较少。但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职称职务较高,侧面反映出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水平较高。死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刑罚,因此未来对对我国死刑制度适用标准、死刑制度改革的内外部条件与环境的研究将成为我国死刑制度研究的新的重要内容。新的的刑法修正案对我国的死刑制度有了新的规定,相信在新的刑法修正案的指引下我国的死刑制度会更加完善。(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贾宇.死刑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8篇

众所周知,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科技创新,背后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作为坚实支撑和后盾,正是在知识型、技术型人才的保障下才有了经济技术的进步。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加强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外合作办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林金辉主编的《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年 4 月出版)一书收录了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的相关新闻报道及参会论文,从新闻报道、领导讲话、主旨报告、参会论文和闭幕词五个方面涵盖了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探究、经费标准以及质量提升等问题,对于办学模式和办学标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在完成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5 年度研究课题:基于跨境电子商务背景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2015SB102)中阅读该书,深受启发,该书特点概括如下:

第一,该书写作从整体到局部,研究框架清晰明了。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旨在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设计过程,让中外合作办学充分体现国家的文化特色,加强对人才的知识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培养。 该书由会议论文及新闻报道汇编而成,涵盖了整个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的重要成果。 在开篇中,列举了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瞿振元教授、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发教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先生等专家学者讲话对会议主旨的阐述与呼应。 参会论文选题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课程建设相关因素分析、教学成本与学费标准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及问题分析等方面,从理论出发结合实际办学案例,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高瞻远瞩分析了当今中外办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这种由整理到局部的结构,随着问题的深入层层而展开。 会议闭幕辞“以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专业支持和人才保障”充分涵盖了这次会议的内容要点和发展期盼,全书首尾相连、交相呼应使得框架清晰完整,为高校合作办学的教学改革和未来进一步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也为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制定、完善以及会议经验积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第二,该书研究方法全面,内容可读性较强。 该书所收录的参会论文涵盖研究方法多样,关于迪拜跨境高等教育机构的特点、办学进展和支持环境一文便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法等,作者基于实地考察和文本分析,以丰富全面的文献综述和考察数据诠释了迪拜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环境。 除此之外,《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初探———以北京邮电大学中英联合培养项目为例》《中外合作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优势与挑战———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以天下之目视者 ,则无不见 ”— ——中欧法学院致力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 》等论文 ,通过选取典型的国际化办学案例对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挑战乃至未来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展望。总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这与经济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吸引力了优质国外教育资源。 该书不仅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相关项目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评价体系,更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挖掘。

作者:王 珍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管理 高等教育 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也极为重视,先后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并在2004和2005年对所有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和项目进行审查和复核,整顿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笔者从2005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的刑事司法学硕士项目秘书,深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有着深远影响,而其中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对于提高办学单位声誉、维护受教育者利益更显得尤为重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有其自身特色,笔者试分析其特点和难点,并试图探析中外合作项目管理的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在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把握中方教育。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特点

1、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以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举办的刑事司法学硕士项目(Master of Criminal Justice,以下简称中美MCJ项目)为例,其招生对象为具有学士学位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不限本科专业、不限是否在职、不限年龄大小,这就使得合作项目学生的生源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在管理中要注意各类学生需求的特殊性,及时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既要引导应届本科毕业生逐渐进入硕士角色、参与科研。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进行合作研究的团队精神,又要兼顾在职人员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引导他们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

与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不同,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管理特别强调对学生英语能力方面的教学与管理。中外合作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时刻都离不开英语:入学需要参加英语水平测试,或参加托福、雅思的培训及测试;外方授课前需要预习专业英文著作或论文:外方授课过程中需要与授课教师课堂互动或参加随堂测试: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英文;毕业论文的答辩需要英文。为此,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多为学生提供锻炼英语能力的机会,鼓励其多听英文专业讲座、开展英语沙龙、与留学生交流等,更好地体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开拓更广的视野和就业空间。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主要授课时间在中国,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多通过网络,这就要求在学生管理中注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从入学开始,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制作幻灯片(PPT)能力的强化;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查找外文资料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通过网络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提问和提交作业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规范地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等等。当然,对于普通的硕士研究生而言,也需要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中外合作项目对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研究的能力方面要求更高,力求使学生更加适应信息时代。充分运用网络和计算机工具进行交流和研究,学习外方先进的研究方法,从而终身受益。这就要求在项目的学生管理中必须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更为严格地要求!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

2、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国和外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是教育领域的国际化,随之便带来其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首先,项目管理方式具有涉外性。以中美MCJ项目为例,虽然是硕士层面的教育,但其中方的归口管理单位并不是校研究生部,而是校国际交流处。相应的,项目要接受的是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的评估与审查。此特殊性也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外方教授来中国授课中方要签发邀请函,并向国际交流处提供教授简历、护照个人信息页、来中国的行程安排等,以便省教育厅签发签证表。这就要求中方办学单位尊重并按照外事程序和礼仪来进行项目的管理。

其次,项目管理方式具有合作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在管理方式上的合作性。以中美MCJ项目为例,美方在中国设国际教育项目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并与中方共同管理项目的相关事宜;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主要由中方进行日常管理,而在美国期间则由外方管理。这就要求中外双方办学单位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共同管理好项目。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难点

1、教育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第四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由此可见,国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的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当然,这一原则也应贯彻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中,时刻铭记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优秀建设人才。

要达到《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的要求就必须紧抓教育,但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际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难点。以中美MCJ项目为例,因为学生的录取权在美方,学籍在美方,颁发学位证的权力亦在美方,这就导致中方在项目管理中的权限极为有限。中方合作进行招生宣传但却没有录取权,日常管理学生却没有中方学籍且不颁发任何中方证书。由此可见,中方在项目的许多管理上并没有实权,直接导致中方在项目管理中处于弱势。这就使得“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得到实施。

2、学生意识问题

学生在中方校园学习,但因其学籍不在中方且其归口管理单位也不是校研究生处,中方不发给合作项目学生研究生证,这使得学生在中方校园的身份比较尴尬,由此带来学生在意识上对中方管理的忽视。以中美MCJ项目为例。虽然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学生的学籍不在南京师范大学而在马里兰大学,所以学生对美方的课程学习态度上均比较认真,但对中方开设的课程态度上却相差甚远。作为中方合作办学单位,我们应反思中方开设课程与引进专业的切合度及授课教师的授课态度与授课方法。当然,教学是个互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意识上的重视与配合,做再多的努力可能也收效甚微。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方法

1、紧抓教育

管理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维护着办学单位的形象和声誉及学生的利益等等。各办学单位应在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下紧抓教育,把“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中外合作办学原则贯彻在项目的管理中。

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首先要维护中方办学单位的主动权。中方应是办学的主体单位,而不是外方的附属。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这决定了在选择合作单位及专业上必须根据中方办学单位的需求,把握选择的主动权,宁缺毋滥。以中美MCJ项目为例,南京师范大学选择的合作单位是同样具有百年历史和良好声誉的美国马里兰大学。根据USNEWS上的统计,2005年马里兰大学的学术声望在美国的250所大学排名中名列第45名。马里兰大学的刑事司法系更是堪称该领域的泰斗。这样首先从资源上决定了该项目的优势性。

其次,在教学的管理中,中方办学单位也应紧抓教育,维护中国学生利益、确保教学质量。以中美MCJ项目为例。虽然录取权、发证权在美方,但其主要的教学活动在中国进行。中方监督美方的录取,确保公平公正;监督美方教师的教学,确保课程质量;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维护学生权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对于国内普通硕士而言,其收费一般较高,中方要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值,学到更先进的理念和研究方法。毕业后能服务于中国的社会建设。

再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中方也应紧抓教育。纠正学生偏颇意识。以中美MCJ项目为例,虽然学生的学籍不在中方,但学生的日常管理却离不开中方。中方为该项目在中国的实行提供了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后勤保障。该项目的学生虽然没有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证,但他们享受的是南师大研究生的同等待遇,切实生活在校园中。我们要消除学生的孤立感,让他们感受到南师大大家庭的温暖;鼓励他们听取相关学术讲座,共享法学院资源;鼓励他们和普通硕士一起参加活动,增进友谊和情感。

2、注重中外特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教育市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产物,是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这就注定了在项目的管理上必须注重中外特性。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管理上需注重中国特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国对国外开放教育市场,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可以不出国门留学,是中国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教学与日常生活多在国内办学单位,相应的项目及学生的管理也多数依附于中方办学单位,对项目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的也是中国的教育行政部门。这就要求中方办学单位在具体的管理中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接受检查和评估、做好汇报和备案等等。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也要根据中国校园管理的方式为其提供后勤保障等。因此,在合作项目的管理工作上注重中国特点必不可少。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管理上亦需尊重外国特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离不开外方向中国派出教师进行主要核心科目的授课、外方与中方办学单位进行交流与商讨、外方向中国学生传授教育理念和研究方法等等,这就要求在项目的管理中需尊重外国特点,注重涉外礼仪并尊重外国的行为习惯,把合作办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吸收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结语

中外法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句法类英汉学术论文 摘要 对比分析

1.句法类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分析

句法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属于理论性研究(thenoretical research)。本文选取的汉语学术论文主要来源于核心期刊,为了便于分析,指选3篇典型摘要作为例子。

(1)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

摘要:“NP+的+VP”结构是指“这本书的出版”、“春天的到来”、“她的走”和“长城的伟大”、“柠檬的酸”这样一类结构。本文在介绍、分析汉语语法学界对这种结构的分歧意见的基础上,依据以乔姆斯基(N.Chomsky)为代表的形式语法学理论中的“中心词理论”(headtheory),对这类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认为这种结构实际是由主谓词组中间插入“的”所形成的名词性结构。文章还对比说明了主谓词组加“的”所形成的两种名词性“的”字结构(“的”加在主谓词组后所形成的“的”字结构,以及“的”插在主谓词组中间所形成的“的”字结构)的异同。

这篇摘要共计236字,由3个比较长的句构成。第一句是对标题中出现即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NP+的+VP”进行解释。第二句指出了前人研究的弱点,并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第三句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和讨论。

(2)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

摘要:以往各文献对“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结构的认识均未能准确地反映这种语言现象的事实。生成语法的轻动词句法理论为这种结构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本文假设这种结构中有一个轻动词,这个轻动词在词汇关系结构中选择一个NP和VP分别作为它的标志语和补足语后投射到句法的底层结构,随后,底层结构补足语VP中的动词和轻动词合并生成表层结构。该结构轻动词假设的依据来自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被动句。

这篇论文也属于理论性研究,共计185个字。一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指出了以往文献所存在的缺陷。第二句以生成语法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

2.句法类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分析

(1)Light verbs and structural case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a group of the Kurdish,Korean and Persian Light Verb Constructions(LVCs);consisting of a semantically light verb(LV)and a verbal noun(VN).It is argued that the LVs,capable of case marking and hosting verbal features,in combination with T function either as nominative and accusative case markers or only as nominative case markers.It is shown that the arguments of VNs can be structurally licensed via T and LV whose case assigning roles are not thematically restricted.Although these LVs as the most thematically bleached natural verbs seem very similar to v in theMinimalist Program,the way they are analyzed in this work indicates that the LVs can not support the notion of v(P) as a head above VP in a clause.

该摘要一共包括132个字,平均每句话都在22个字以上,因此多数是长句。导言部分在英语论文摘要中这一部分缺一不可,作者以“In this paper,we focus on”的方式引入话题,使读者对论文要讨论的内容一目了然。第二句提出了传统研究的观点。第三和第四句则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得出新的结论。

3.结语

通过对句法类英汉论文摘要的对比,我们发现英汉摘要基本上长度都在150字到250字之间。汉语摘要更喜欢用长句,大部分在22个字以上。而英语中会常出现中句或者长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英语论文摘要的宏观格式为导言―方法―结果―讨论的四语步结构。国内外都是用一般现在时占主导。总体上相差不大。在语态方面,国内外期刊英文摘要相差较大。目前在国外主动语态占主导,而在国内被动语态占主导。英语更频繁地使用第一人称,如“we argue”“we show”“our goal”等类的词语,而汉语类的摘要中几乎不出现类似的词语。这可能也是汉语被动语态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信息,充分反映文章的创新之处。有的作者认为将论文的大小标题复制在一起就是论文的摘要,导致摘要的信息价值降低,没有实质性内容,可读差。而很多汉语在表达上不够清晰,不能够充分概括论文的内容和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另外,多数摘要缺乏创新,只是把国外的理论借用过来并进行简单的加工而已。

参考文献:

[1]蔡建敏.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人称使用问题剖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01).

[2]滕真如,谭万成.英文摘要的时态、语态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004,(01).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郭秀梅.实用英语修辞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16.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6]张曼.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情态配置[D].厦门大学,2009.

[7]赵有斌.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J].中国科技翻译,2001,(01).

上一篇:电大法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民法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