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英语范文

时间:2023-03-22 11:50:16

中秋节英语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1篇

中秋节英语作文五年级1

The Middle-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it is often held in September or October.During the festival,family members get united and have mooncakes together.THere are various kind of mooncakes,such as bean paste,egg-yolk or meat.The shape of a mooncake is round as it symbolizes a big moon.Moreover,in the evening of the Middle-Autumn Festival,people get together in a vacant place,eating delicious mooncakes while appreciating the beautiful moon hanging in the dark sky.To conclude,the Midde-Autumn Festival is a very nice festival for Chinese people.

中秋节英语作文五年级2

Mid 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China. It used to be as important as Spring Festival .It is usually celebrated in September or Ocotber. This festival is to celebrate the havast and to enjoy the beautiful moon light.To some extent, it is like Thanks Giving day in western countries. On this day, people usually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have a nice meal. After that, people always eat delicious moon cakes, and watch the moon. The moon is always very round on that day, and makes people think of their relitives and friends. It is a day of pleasure and happiness. Hope you have a wonderful Mid Autumn festival!

中秋节英语作文五年级3

The Mid-Autumn is a very important Chinese festival. It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August. A few days before the festival, everyone in the family will help to make the house clean and beautiful. Lanterns will be hung in front of the house.

On the evening there will be a big family dinner. People who work far away from their homes will try to come back for the union. After dinner, people will light the lanterns which are usually red and round.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their own toy lanterns happily.

At night the moon is usually round and bright. People can enjoy the moon while eating moon-cakes which are the special food for this festival. They can look back on the past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together. It is said that there was a dragon in the sky. The dragon wanted to swallow up the moon. To protect the frighten the dragon away.

中秋节英语作文五年级4

Mid-Autumn Day,all the country is celebrating. The streets are full of people, the loves are holding each other tightily.Everyone has his day.However,I am lonely.No one to hold,no one to kiss,no ont to talk! I was walking around the street without purpose,seeing the lovers kissing,watching the fireworkes alone,walking backe room whist.

Suddenly,i think i must be good to myself.So i decied to bue a present to myself.I know I will be good soon,and will find my Mr.Right.So tonight, a little teddy bear will sleep with me.And i know:i will have another teddy bear as a present that not bought from myself!!!

Chusok (fall evening) is a Korean Harvest Moon (Han-gawi) festival set on the 15th day of the eighth lunar moon. Chusok (韩国中秋节), also known as the Korean Thanksgiving or Mid-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Korean holidays. It occurs during the harvest season. Thus, Korean families take this time to thank their ancestors for providing them with rice and fruits.

The celebration starts on the night before Chusok and ends on the day after the holiday. Thus, many Korean families take three days off from work to get together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he celebration starts with a family get-together at which rice cakes called Songphyun (蒸糕) are served. These special rice cakes are made of rice, beans, sesame seeds, and chestnuts. Then the family pays respect to ancestors by visiting their tombs and offering them rice and fruits. The Koreans visit the graves of their ancestors to bow and clean the area for the coming winter. In the evening, children wear their favorite hanbok (traditional Korean clothing) and dance under the bright moon in a large circle. They play games and sing songs. Like the American Thanksgiving, Chusok is the time to celebrate the family and give thanks for their blessings.

Community activities include masked dance, Kanggangsuwollae, an ancient circle dance, tug-of-wars and the tortoise game, kobuk-nori (乌龟游戏), in which two men dress as a tortoise and tour the village dancing and performing for food and drink. Most of all, Chusok is a time to give thanks for the autumn harvest and reaffirm familial and community ties.

中秋节英语作文五年级5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and soon it comes to the annual Mid-Autumn festival. Every year on this day, every household should sing and dance. This year we are no exception.

This afternoon, we went to grandmas home three, then it was already evening, so we eat the family reunion dinner ready to top, and there are lucrative prizes. ,

We started to get the top pick, and we brought a red and red porcelain bowl for six dice. He started to get the top pick.

First is the grandmother, grandmother seemed to have a good luck today, all of a sudden is a quaternary, see dad stopping on the dog, a see will know that bad luck, there is not even a scholar. Im ok, there are three red, one for don...

We went to the roof of the house for the first time.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2篇

Chusok ("fall evening") is a Korean "Harvest Moon" (Han-gawi) festival set on the 15th day of the eighth lunar moon. Chusok (韩国中秋节), also known as the Korean Thanksgiving or Mid-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Korean holidays. It occurs during the harvest season. Thus, Korean families take this time to thank their ancestors for providing them with rice and fruits.

The celebration starts on the night before Chusok and ends on the day after the holiday. Thus, many Korean families take three days off from work to get together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he celebration starts with a family get-together at which rice cakes called "Songphyun" (蒸糕) are served. These special rice cakes are made of rice, beans, sesame seeds, and chestnuts. Then the family pays respect to ancestors by visiting their tombs and offering them rice and fruits. The Koreans visit the graves of their ancestors to bow and clean the area for the coming winter. In the evening, children wear their favorite hanbok (traditional Korean clothing) and dance under the bright moon in a large circle. They play games and sing songs. Like the American Thanksgiving, Chusok is the time to celebrate the family and give thanks for their blessings.

Community activities include masked dance, Kanggangsuwollae, an ancient circle dance, tug-of-wars and the tortoise game, kobuk-nori (乌龟游戏), in which two men dress as a tortoise and tour the villagedancing and performing for food and drink. Most of all, Ch'usok is a time to give thanks for the autumn harvest and reaffirm familial and community ties.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3篇

9月23日 星期四 雨

中秋节我们放假3天,大家高兴极了!因为中秋节可以吃的又甜又香的月饼,还可以回老家看奶奶。但是必须完成自己的作业才能玩耍。英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是把指定的英语对话、英语儿歌、英语单词背诵,并录音或用视频拍摄下来。今天早上 ,爸爸支好数码相机,坐在阳台上等待为我拍摄。我像一位小演员正在背“台词”。30分钟后,爸爸为我摆好了铅笔、橡皮、尺子……道具。在爸爸的耐心指导下,我连续拍了五遍,终于拍成了一部用时4分多钟的英语视频短片,我的中秋节作业就这样完成了,我很开心。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4篇

2007年的一个中秋节,当各班级给我送月饼的时候,我顿时感觉当教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同平日一样上完下午的体育课就带着篮球队去训练,等篮球训练好了之后正想回家,这个时候一位学生又送来了一个月饼,说了一句:中秋节快乐!就当这时候又见自己班的学生在电话亭打电话,好像模模糊糊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妈,今天学校没放假,中秋节不能回家了……这个时候我心情就开始有点复杂起来了,我是快乐了,那么学生快乐吗?想到这里,我先是回到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给校长请示他同意我给学生庆祝中秋节,经过我一番解释以后,校长答应了我的请求,于是我开始设计今晚的中秋活动……活动安排在(06)英语班,时间就晚自修两节课。

(开场白: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也是海外游子思念的日子……今晚就把班主任我当成你们的亲人……)在开场白之后我是要求全体同学跳兔子舞,在活泼的音乐中学生尽情释放青春以及对快乐的渴望!集体舞过后,我安排了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抢凳子,当中我修改了游戏的规则,学生玩得非常开心,也很有兴趣去参加这个游戏,紧接着我又安排了第二个游戏,名称是“蹲蹲乐”,这个游戏是这么玩的:某某蹲某某蹲某某蹲完小明蹲,接着小明蹲小明蹲小明蹲完小花蹲,就这么一直说下去,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当中出现哪位同学说错名字或者接得不是很快,要奖励表演节目。这一游戏的目的是让同学增进友谊展示才艺。接下来我又安排了一个内容,需要全体同学参与的,把班级分成两组,每组同学围成一个圈,需要他们记住左右边同学的手,然后让他们自觉打乱并团在一起,再然后要求他们原地找刚才左右边同学的手,并想办法解脱人与人的交叉,变成之前原始的圆形队形,但是解脱的过程中不允许有放手的动作。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有激动也有懊恼,激动的是他们解脱了。懊恼的是他们解不开。于是我要求解脱好了的一组帮助还没解脱的一组去解脱。本来是一场比赛,到后来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这就教育学生社会是有竞争的同时也会有合作。到最后我把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这个环节是借用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方法:“以营造情境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以学生的真诚来抒发学生的情感。”借中秋佳节为契机,思念亲人为背景,以“月光下,沙滩上,我思念……”为情景,要求学生说出班级里所思念的人,当我告诉学生这个情景的时候,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低下了头,我知道他们都在回忆班级的哪个同学值得他们思念,在我放的雪绒花的背景音乐中,学生的眼睛开始变红,第一个发言的是(06)英语班的高××,她发言吞吞吐吐,话到了喉咙又滑了下来,最后说了:月光下,沙滩上,我思念――金×,因为高××觉得平时她们关系不是很好,想借此机会和好,但是她是留着眼泪说出对方的名字,当金×听到平时跟她关系不怎么好的同学既然会思念她,顿时她也被感动了,感动的同时金×起身走到高××同学旁边给了她一个真诚的拥抱,大家可以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感动画面。其中每个人都发了言,在这个环节,有同学是因为感动而流泪,又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失望而流泪,在那时班级简直成了“泪海”。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思念全班同学,并一个个报出了学生的名字,其实我还报到了以前中途离开学校的(06)英语班的学生:陈××、王××、毛××、林××、谢××、方××。报到她们的时候班级的哭声开始大了起来,接着我们起立一起唱班歌: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在唱歌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热泪盈眶的唱着,当然我也这样。在唱完班歌的时候,班里一个女生突然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你在报名字的时候,你怎么没有报到郑×呀?这个时候我脑子一片空白,也无法去解释我的过失,郑×这个学生是上个学期放假之后到现在一直联系不到的学生,我曾经也打了很多次电话,都是没有人接或者是停机,后来我想了想,我觉得自己应该感到欣慰,欣慰的是我这个活动已经起作用了,让学生思念的人或者关心的人已经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最后正当要离开教室,班长打住了我的脚步,面对着全班同学说:今天中秋节班主任应该是跟家人过的,今天他放弃了跟家人过,而且给我们安排今晚的节目,我们应该集体向班主任说声――中秋节快乐,很快就听到了一句感人的祝福:老师,中秋节快乐!看,多么懂事的孩子,我还有理由说班级难管吗?

中秋节的一幕感人情景,将永远留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将更加珍惜教师这神圣的职业。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初中英语教学 运用

古往今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语言这个传播媒介。作为一线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地体会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众所周知,学生总是对外来事物充满好奇,每每涉及到异域风情与人文习俗等知识讲解时,学生们总是兴致勃勃,就连平时不怎么对英语课堂感兴趣的学生也会觉得兴趣盎然。怎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接受不同文化的洗礼,感受不同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的学习能力就成为了我们英语教师探究的动力源泉和重要目标。

1.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记得大学时,我们都要学习《英美国家文化概况》这门课程,这足以说明英语学习者是有必要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

在我教授的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二单元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一单元中就非常灵巧的运用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初次见面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学生们都知道在中国,我们的见面方式是握手。那么在其他国家会是怎样的呢?在此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运用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就可以好好介绍一下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情。如:在日本和韩国,人们的见面方式通常是鞠躬,巴西人是亲吻,美国人是握手。再譬如吃东西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日本吃面条发出响声是有礼貌的,而在中国是不为大家接受的。在美国和法国,你不应该用手拿任何东西吃,哪怕是水果;而在印度吃饭是用手抓的。西方国家吃饭用的是刀和叉;中国人吃饭用的是碗和筷。西方人把盘子上的食物吃光是对主人的尊敬;而中国人却习惯留些食物以示“有余”。通过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实例教学,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就有了大致的理解。对往后的英语学习与今后的日常生活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2.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穿插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单元,就涉及到了中西方不同的节日与习俗。在讲授这一单元时,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如中国的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和中秋节(Mid-autumn Day)。但是说到西方的传统节日,学生们了解的就屈指可数了。

怎样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西方传统节日呢?在本单元的课文讲解中,我就带领学生领略了传统的西方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在中国是没有感恩节的。

如何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感恩节呢?那就需要穿们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了。

两个节日有许多相似之处,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感恩节最初是源于人们对秋季食物丰收的感谢,在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喜庆丰收、合家欢聚的重大节日;中秋节也源于对丰收的感谢,在中国许多地方有祭祀月亮,对月神表示感谢的习惯。时至今日,中秋节也是全家团圆,合家欢聚的重大节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之相关的内容就容易的多了。

比如书本上说的日期(date),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 星期四;中秋节则是每年阴历的八月十五。再比如在这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会有什么不同的传统食物(traditional food)?课文中就向我们介绍了在感恩节如何制作传统主菜火鸡(turkey);而我们的中秋节传统食物就是象征月亮的月饼(moon cake)。

在这一天人们会有些什么活动(activity)?在感恩节那天大多数美国人任然是通过在家里和他们的家人吃大餐来庆祝;在中国虽也有全家团聚的大餐,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活动就是―吃月饼赏月。虽说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过程,但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让我的课更加的精彩。

3. 结束语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文化因不同而神奇。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教育工作者,传承与发扬文明是我们的职责。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英语教师便是这座桥梁的修筑者。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文化差异,巧妙穿插文化差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我们教师充满魅力。

[1] 赵会霞. 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活力[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8).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6篇

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今年的中秋节很特别,因为它是一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这天一早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了乡下的爷爷家。除大姑一家有事外,叔叔一家,二姑一家和我们一家都到齐了。孩子回来了,爷爷、妈妈可高兴了。他们给我们准备了好多水果,有柿子、苹果、梨、香蕉、葡萄、枣子、桔子、石榴,还有板栗呢,我都快吃不过来了。这天,大人们聊天聊得很起劲,我和哥哥、姐姐也没闲着。我们玩了好多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打气球”,我们把气球吹上气,用羽毛球拍来打。气球太轻了,我老是接不到,只有哥哥很“轻松”。我们还玩了扑克牌游戏——“争上游”。虽然我是新学的,可我却很幸运,每次都是我上游,所以我得了很多奖品——板栗,而姐姐老是下游,一个板栗也没得到。吃过丰盛的午餐后,我们又玩了“老师学生”的游戏,哥哥当数学老师,我当英语老师,姐姐当语文老师。在我的倡议下,我们还冒雨举行了滑板车比赛呢!

天渐渐黑了,放过鞭炮,吃过月饼后,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爷爷家。今年的中秋节虽然没有月亮,但我仍然过得很开心,下雨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团聚。

寿县实验小学四(4)班 齐冠楠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7篇

迎中秋活动策划书一

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

文化是月的魂。我们不但要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市场沃土中,还要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新的时代内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时代感觉。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内容如下:

1、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情系火炬

2、活动目的:让全院的师生们都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3、活动时间:一三年 农历 八月十五 晚上( 7点30分到9点45分)

4、活动地点:院图书馆喷池广场

5、主承办单位:经济管理系 11级商务英语专业

6、参与对象:全院师生

7、活动的整体构思(活动的板块、各个板块的主题、基调等)

活动形式:聚会+自助餐

环境的布置:场地布置主要围着喷池进行,大致的布置情况如下:

聚会地点选在图书馆的喷池广场上进行,场地分为7个部分,分别是主席台(包括唱歌场地)、喷池、餐台a和餐台b(三米长)、工作后台和游戏场地橘子灯、猜灯谜和你信任我吗?。场地布置饰品有横幅、灯笼、气球、丝带。

看看我们以前做的酒吧鬼节活动策划

以图示意:

图书馆校门口主席台后台餐台a餐台b喷池橘子灯猜灯谜你信任我吗?

宣传形式:1)校园海报宣传; 2)校园播音宣传; 3)校园各人流密集处以传单方式宣传 。

餐点样式:

1)水果类:苹果、葡萄、哈密瓜、橘子、橙子、香蕉、西瓜、火龙果、山竹、柚子、柿子、李子

2)饮品类:可乐、雪碧、绿茶、橙汁、奶茶、葡萄酒、矿泉水

3)小吃类:月饼、栗子、牛角、叶仔糕、寿司、骨肉相连、鱿鱼丝、薯片、花生、棉花糖、瓜子、饼干、鸡翅、开心果、牛肉干

活动节目:小橘灯、猜灯谜、你信任我吗?、交际舞、赏月吃月饼、我爱记歌词、许愿船

节目内容:

1)小橘灯:把线穿在吃完的橘子皮的瓣儿上,相互串接,然后把所有的线统一绑在一根小木棒上,在橘子里点上一条蜡烛,就可以做成一个小橘灯。材料有橘子、丝线、15厘米长的小木棒、一条小蜡烛、打火机

2)许愿船:你,是否有几多心愿,那么让许愿船带着你五彩的梦,遨游大海。扬起许愿船,冉起希望,让我们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彩纸上,然后折成小船,放到喷池中,随波逐流。材料有彩纸、马克笔

3)猜灯谜:在排好的已贴好谜题的灯笼上,选择自己感兴趣也会解的谜语,猜中就有精美奖品。材料:线、灯笼、谜题、奖品

4)你信任我吗?一对情侣或朋友站在相隔2米远的地方,前面的人站在约50cm高的地方上,然后毫无预警地往后倒,看看后面的人能否及时接住她/他。主要考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及灵敏度。材料:软垫、凳子、桌子

5)我爱记歌词:先给选手放一段音乐前奏,音乐一停,选手必须马上接唱,而且歌词一字不能错,唱错要受罚,把气球绑在身上,其他人用尖锐的东西刺破气球。而最后胜出的人将获得一份神秘大礼品。

6)交际舞:在广场上放一段华尔兹音乐,让在场的师生自由组合,跳舞放松心情。

7)赏月吃月饼:月亮高挂于空,最圆最亮的时候,大家团团坐,边赏月边聊天吃月饼。

8、活动议程安排(详细议程安排表,包括时间、地点、节目、参与人员)

聚会开始之前,准备好一切招待师生工作,并分发荧光棒和小灯笼。一切准备完毕,聚会仪式开始:

1)领导致词并宣布晚会开始 7点30分

2)猜灯谜、小橘灯、你信任我吗? 7点45分8点15分(自助餐在游戏结束后正式开始)

3)我爱记歌词 8点20分8点50分

4)交际舞 8点55分9点05分

5)赏月吃月饼 9点059点30分

6)许愿船 9点30分结束

9、经费预算(详细的餐费、礼品、环境的布置、道具、海报、横幅等其它活动用品费用等)

宣传费:100元(横幅、传单、海报)

餐饮费:400元(批发价格)

奖品费:200元(学习用具、毛公仔、体育用品、精品)

其他杂费:100元(丝带、灯笼、气球、节目材料费)

总金额:800元

10、经费的筹措(主管单位拨款、自筹、赞助、捐赠等)

学院拨款***

11、应急措施(停电、防火、急病、其他突发事件)

如果遇到停电-点蜡烛或启用发电机;如果遇到火灾-附近有消防栓可灭火;如果遇到有人发生急病-我们会立刻将她或他送往校医室;一旦遇到地震、台风、暴雨等紧急情况-大家帮忙散场。

12、其他要求:

1)对工作人员的到会时间、筹备人员分组与分工等要求:准时到位、认真

2)对环境布置的要求:简单即可

3)对活动议程安排的要求:紧凑有序

4)对活动内容的要求:尽兴就好

5)其他要求:随便

13、其他情况说明:随机应变

以上内容为我组的策划方案,为全面的实施这一计划,我们将齐心协力,做到最好。同时希望大家能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活动。最后,我们组全体成员预祝大家有个欢乐的中秋节!

迎中秋活动策划书二

一、背景分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这一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而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中秋节主题,就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在环境创设上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也就是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整个过程均让幼儿积极参与。在环境创设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选择和自由支配。

二、活动主题目标:

1. 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美好的情感。

2. 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3.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环境创设:

(一)主题环境创设:

主题墙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主题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主题墙,让墙由静变动,融入到主题教学中,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地对话,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在创设前,先和幼儿讨论,多关注幼儿,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确定环境创设内容,并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倾听幼儿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为幼儿提供适度的支持。其实创设环境的过程也是幼儿的学习过程。经过与幼儿讨论决定了墙饰内容后,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材料和制作。

1.奇妙的月亮关于月亮的图片(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整理)如:嫦娥奔月图片、月宫照片、神舟飞天照片、月球图片等(下面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丰富幼儿关于月亮的经验。

2.中秋风俗关于中秋节各地风俗的照片。通常中秋节与国庆节在同一时间段,可以布置中国地图,然后将共同收集的各地庆祝中秋节的照片按照地域布置在地图上。如: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登高望月等。由师幼共同完成。目的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3.中秋来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图片。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传说。

4.团圆乐幼儿全家福照片,体现中秋是团圆的日子。

5.欢欢喜喜过中秋幼儿亲子手抄报。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手抄报,体现中秋来历、中秋风俗、中秋儿歌、古诗等,图文并茂。增进幼儿对国家的传统文化的认识,接受中华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6.中秋祝福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幅长卷,让幼儿用画笔在长幅画卷上表达了自己对中秋的感悟。月桂树下的玉兔、会飞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想都跃然纸上。

(二)区域活动创设

区域活动是课程内容的延伸或拓展,因此本主题的区域内容来园与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和个别差异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区域中的内容都是与课程和近阶段的活动内容紧密联系的,幼儿通过区域游戏,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会进一步得到巩固、迁移和提升,

1.团圆超市:

幼儿和搜集各种月饼外包装盒、手提袋、月饼盒、饮料瓶、各种水果等,开展超市购物游戏

2.美工区

巧手吧:幼儿利用月饼盒、手提袋等,借助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剪刀、双面胶、彩纸、丝带等)对包装盒进行装饰,组合制作立体化的作品。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废旧材料在孩子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就会变成宝贝,汽车、家具等。当孩子们体验创造的快乐时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月饼店:幼儿利用橡皮泥,借助模具制作月饼。

说明:为了体现幼儿互动,几个区域可以合作游戏。泥工区幼儿制作好的月饼可以送到巧手吧进行包装,由司机送到超市里出售。这些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由幼儿表达出合作游戏的愿望。

3.益智区:结合科学领域活动,在节前节后让幼儿观察月亮,进行对比,绘制出月亮变化册等。

4.音乐区:快乐音乐会。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圆舞板、三角铁、碰铃等,音乐图谱,进行节奏乐练习,尝试为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彩云追月》,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合作演奏,体验快乐, 尝试用乐器独立演奏。幼儿接触打击乐,能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幼儿耐心倾听与相互合作的习惯。

5.表演区:为幼儿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引导幼儿举办中秋联欢会,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展示自我,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6.阅读区:投放关于月亮、中秋节的故事书、图片、识字卡片、图文并茂的古诗、儿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三)走廊环境创设:

走廊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室外场地和室内环境的通道,是幼儿每天都必须接触和经过的场所,它同样肩负教育功能的职责。

(四)家园联系栏

家长园地是家园沟通的重要园地,家长园地不仅要温馨、好看,而且要富有诗意,能吸引家长眼球,要让栏目活起来,真正体现家园之间互动。为让家长全面地了解班级活动,设立如下板块:教育早知道张贴主题教学计划,让家长了解本主题内容;本月话题:家长讨论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的方案,让幼儿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了解节日的来历、风俗等;我学会了张贴儿歌、故事;温馨提示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等,精彩瞬间用照片的形式将幼儿园开展活动的情况向家长展示。从而体现家园共育的理念和主张!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8篇

关键词:模因论;写作教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写作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它是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测试中检测学生英语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由于其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写作逐渐成了许多学生英语技能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如过程教学法、成果教学法和体裁分析法,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模因论的出现为英语写作教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本文将就模因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 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1976年,Richard Dawkins在其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到了模因(meme)。在那以后,模因(也有人翻译为“谜米”)这个术语已经被越来多的人所接受。

模因的定义可分为多个角度。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模因是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Dawkins, 1976)。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模因是类似与基因的文化遗传的单位,是知识的内在体现。亦有有学者认为:模因是个人记忆中的信息模式,它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模因像病毒,能感染人类的大脑,改变他们的行为,令他们着力宣扬这种模式。上述定义都只侧重了一方面,综合这些定义,广义的模因即是:通过模仿而得以传递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做是模因。

2 语言教学与模因

模因内容广泛,因此,又从中分化出一些模因,语言模因就是其中之一。语言模因就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模因作为文化基因,语言便是它的一个载体。模因依附语言得以复制、传播,只要是人们通过模仿得到并加以传播扩散的任何知识信息都是模因。知识就是模因,而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同样可以通过模仿得到并加以传播扩散,所以语言也是一种模因,也即语言模因。由于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这就为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有研究者(李捷等 2011)指出二语信息加工的过程同模因的传播过程大体相似(如图1),也就是说模因可以运用到语言习得方面。

综上所述,模因泛指通过模仿而得以传递的任何事物,其传播过程可分同化、保持、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由于二语信息加工的过程同模因的传播过程具有相似性,因此,模因可以被运用到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中去。

3 模因视角下的英语写作过程

二语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因传播过程具有相似性,因此,模因可以被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来。根据模因的传播过程,本文设计了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写作过程。

3.1 话题讨论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取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并查阅相关写作素材。课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该话题可写的内容要点。以2013年辽宁英语高考作文为例,该试题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中秋节”的文章,本次的写作话题就是“中秋节”。这一话题是学生所熟悉的一个内容,因此,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讨论中秋节的含义、主要活动及所涉及的主要词汇等。

3.2 例文赏析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例文赏析,包括文体、语法、写作方法及技巧等方面内容,教师加以辅导;之后学生总结从中收获,教师加以补充。就“中秋节”这一话题,教师可找一到两篇例文,例文最好是关于其他节日的内容,如关于清明节的文章,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学生写作上的思维定式。之后,师生共同赏析,总结收获,此时,师生的收获就是学生要模仿并同化“模因”。

3.3 确定写作基本内容与方法

在话题讨论和例文赏析的基础上,学生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与写作方法。这一阶段,正是学生吸入“模因”的过程。通过确定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与写作的方法,学生将前两个环节的输入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相结合,从而建构出了自己的写作内容与方式。

3.4 撰写提纲

根据已确定内容与方法,适当加入细节内容,形成文章框架。学生将心中所想落实的纸上,这就加深了对“模因”的记忆。这样,学生不但会写“中秋节”的文章了,如若要写其它节日的文章,他们也能自如地应用这些写作方法和技巧了。

3.5 形成初稿

学生根据提纲开始写作。这一步也即是模因得以表达和传输的一步。而形成初稿亦有两种方式,即有限时与不限时两种。若课堂时间充裕,与令学生限时完成,这样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若课堂时间不够,则只能将其留作家庭作业了。当然,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自觉的学生还会自行修改,因此,这两中方式可交替使用。

教师与同学给出文章修改的相关意见与建议,学生对文章进一步润色,形成终稿。这一步是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如若只是初稿,那么也只是个雏形罢了。只有经过不断的修改,学生的文章才会有进步,更出彩。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写作过程就是将模因的传播过程充分应用到学生的写作中去。学生通过模仿、同化、记忆,吸收例文中的“精华”,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出彩。

4 小结

上述英语写作教学过程充分融合了模因的传播过程,从模仿对象的确定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同化、记忆,最后表达与传播,既有足够的输入,亦能刺激对模因的同化与记忆,最后形成有个人特点的新作。长期进行下去,学生英语写作方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黄源深.好的作文是“ 写” 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二[J].外语界,2006(5)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学习目标语言与目标文化的关系,强调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师生间互动,使得学生语言知识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本文总结了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实施中学英语节庆文化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素质教育与学习目的兼容,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立体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元智慧素质。

一、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以下简称《课标》)指导性地阐述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原则和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明确了学习目标语言与目标文化的关系。《课标》强调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之间应形成有效的互动,学生能运用其语言知识达到交际的目的。笔者认为,引人任务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可尝试的教学途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课标》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笔者回顾和归纳了近两年来国内英语教学期刊上刊登的有关探讨“任务型教学法”的溯源、认识、课堂运用及误区的文章,重新认识和理解任务型教学方法,提出在中学英语节庆文化教学中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拓展中学生的中外文化认知,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元智慧素质。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思想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成果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语言教学模式,是在外语研究者和应用语言学家探索二语习得的不懈努力之下,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来的。但它在20世纪50年代的职业教育中就开始应用了(龚亚夫、罗少茜,2003),并非一些教师所认为的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

一些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基本上是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产物(张伊娜,2006 )。然而龚亚夫和罗少茜(2003)指出任务型语言教学起源于多种学习的理论,如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发展以及教育理论,并阐明了其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理论而不是语言理论。基于任务型教学不同的理念、认识、教学目的和对象,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其课堂应用褒贬不一,甚至提出质疑。

Nunan (1999)认为任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世界的任务,即目标型任务,这种任务是学生离开学校最终要做的事情,也是学生学习外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另一种是教育型任务,指的是课堂内的活动,如:听录音并复述、小组讨论问题。这类任务可以使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最终达到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设计这类任务的依据来自教育学与心理语言学。Nunan(1999)实际上强调语言使用中任务的交际性。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内容上以课文为中心、练习以语法规则为核心、教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学法上基于行为主义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僵化模式可以归纳为:输人一重复一强化记忆一形成长效记忆和习惯,注重所学习语言的准确性和用法,却忽视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这种现象也使得一些学者对注重语言运用和交际的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提出批评和质疑。张伊娜(2006)认为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表达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有悖于语言使用和学习的规律,不可能促进外语学习”。在目前高考的反拨效应主导下,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特定英语教学的现实和无奈。张伊娜(2006)提出,“学习者和与之交往的对象大致都在同一水平上,如何能达到通过意义协商获得更多的可理解输人,调整、修正他们的输出?”这些教师仍然只是从英语熟练水平上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这些因素在英语教学水平较差的地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具有一定的依据,但笔者持不同的观点。

Nunan (1999)曾批评说,“即使能阐述语法规则的学习者也还是在语言使用中违背这些规则”。而龚亚夫和罗少茜(2003 )则进一步指出,“事实上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掌握。语法知识的记忆并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同样,Richards和Rodgers (1986)认为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使用是获取知识最为重要的途径。学习一门外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而语言使用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也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教材的编者分类设计和编排各类活动,使学习内容、方法和学习者三维互动来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元智慧素质。

显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它引导学生在多重层面上学习语言文化知识,提出有意义的任务。通过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大量增加语言输人与输出的量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从而使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得到逐步发展。

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正是我们教学实践中所忽视的若干层面,这些层面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和合作,寓语言实践和能力拓展于自我学习、体验之中以及以共同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多维过程中。任务型英语教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因而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倡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资源,如课外阅读、网络学习等来认识问题和建构知识,深化学习内容。它注重每个学习者与学习元素的多层互动和交融建构,而非着眼于立竿见影。

从语言学习规律来说,学生本身才是学习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的个人学习经历都可以成为推动整个小组活动的动力。Littlewood ( 2002 )将课堂上获得交际能力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非交流的学习、交流前的语言练习、交流型语言练习、有组织的交流和真实交际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各自教学实际将其有的放矢地灵活运用。

三、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学习

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一方面需要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则需要学习目标语文化和本国文化以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问题。对文化的认知反过来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提高,在此很有必要提及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李光耀曾指出“了解了隐含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还语言的血肉之躯,使人感受到它是活生生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负载着具体文化内容的语言”(转引自宋学侠,2002 )。怎样帮助学习者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呢?遗憾的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文化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语法知识和词句用法层面上,仅对具体影响语义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作出解释,却未能真正引导学生综合掌握语言运用和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节庆文化教学融入英语课程是英语教师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多数仅局限于介绍节庆的基本概念,如:节日的起源及庆祝方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2版)高中英语教材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第二册第三单元,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版)高中英语教材New Intermediate English for China第一册第六单元以及第二册第五单元中,都不同程度提及美国三大节日之一的感恩节,但编者并未对这个美国节庆文化内容展开进行介绍,并使之系统化地成为综合学习过程的延伸。事实上,我们初、高中学生很少有机会体验感恩节。如果教师有目的地策划,在内容和方法上多层面地引导,将感恩节的文化元素与任务型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如:感恩节大餐起源于英国清教徒抵达北美后一年秋收的庆祝活动,与中华民族秋收举办丰年祭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基于上述理念,笔者借用任务型英语教学原则,针对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设计和呈现下面教学活动,为高中生搭建一座英语文化知识的桥梁。教学活动延伸至对中美节日文化的了解和对比。活动设计寓英语学习于培养学生多元智慧和基本能力目标之中,正如王学华(2007 )指出的那样,“通过目标特定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学习任务感受英语文化,寓英语学习于体验、发现和参与的过程中”。同样,教师也借用相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精华,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与步骤

Task 1讲解课文:以课文中感恩节的内容为基础,依照who/where/what/when/why ( how)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感恩节的由来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准备课文内容中重要事件的英文句子随意张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依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以确定学生对整篇文章是否完全了解。教师教会学生有关感恩节的歌曲,并请学生表述对歌曲内容的感想。

Task 2探索与思考:关于感恩节的更多背景知识并未在课文中出现,教师提出诱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阅读参考书寻找答案,在下一节课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620年英格兰和荷兰的清教徒们背井离乡移民北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迁移去北美?

Task 3延伸教材:教师利用PPT幻灯片逐一呈现所有问题,请多位学生回答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个人思想的能力,扩大他们参与分享不同见解的机会。教师利用PPT幻灯片将感恩节的起源、习俗、庆祝方式及其涵意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完成Crossword Puzzle来联想扩充词汇。

Task 4课外任务:感恩节是美国三大重要节日之一,但对中国学生而言,感恩节距离我们的生活时空遥远。本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并设计以下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进而具备策划与组织能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任务:介绍清教徒在大西洋航行中遇到哪些困难(海上恶劣的天气、人群中的疾病、食品困难和未来目的地的不确定性)。

以下活动都可以包括在“Task 4课外任务”之中,供教师参考。

Task 4—1寻根之旅:通过感恩节的节庆教学活动,学生已经知道首批到达美国的清教徒来自英国的Plymouth,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清教徒移民北美大陆和相继而来的移民潮对北美大陆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Task4一2梦想满行囊:学生已经了解清教徒当年搭乘五月花号帆船前往他们的梦想之地。这是一艘装满他们的梦想之船。引导学生做小组活动:

·想象在航程中清教徒们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

·描述清教徒们历经艰险登陆北美大陆时的兴奋心情。

·描述清教徒们看到的北美大陆的风景、天气、动物和植物等。

Task 4一3中西文化喜相逢:通过Brainstorming,让学生思考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与认知中感恩节的精神内涵什么?在中国文化中哪些节日可以与感恩节的精神相契合。可以参考The West Meets the East补充阅读材料等其他相关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问答练习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其他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比较节日和庆祝活动中蕴涵的文化特点。

Task 4—4感恩岁月:感恩节是一个表达感谢与传达祝福的节日,让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写下感恩话语,并鼓励学生寄出感恩卡片,把爱传递出去。

Task4一5扮演角色:设计多个帮助他人的情境,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一段对话,并在课堂上表演。

应该指出的是任务型教学过程具有三维一体的特点,笔者寄希望于教师与学生、学习任务与内容及所学语言的形式结构形成立体交汇点,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智能、能力和促进学生整体人格发展的目标。教师或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全部和部分地使用“三维任务型教学互动板块评估表”,例如:教师或学生可使用表1记录自我评价与各纵向部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同类型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同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表1记录自我评价与多元智能横向部分在教学活动刚结束时对自己表现的反思和评估,从而认识和提高自己的多元智能,成为更有意识的学习者。

1.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除了评价学生每一个教学步骤的表现以外,学生自我评价也要列成清单表,让学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表现,教师以此作为参考,提升教学效果。

2.知识拓展:学生对于感恩节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进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教育:由于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实施,学生由认识自己、关怀自己进而升华到认识别人、关怀别人。

4.技能训练:活动内容包含听、说、读、写,学生经过不同活动的经历和感受,这四项技能皆有所提高。

5.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培养了勇于接受挑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自信心。教学活动的设计因具备多元性,所以也激发了学生多元智慧的发展。下表展示了通过任务型教学学生在以感恩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所提升的“多元智能”。

五、结语

寓文化于任务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新尝试,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课外延伸,也可考虑作为学校文化节的表演内容,使之成为诱发学生思考、引导体验、扩大参与机会和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途径。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学习任务要精心设计,做到内容和步骤有的放矢;2)适当参考和引人教学资源;3)教师应清楚本学期哪些单元中有可挖掘的文化素材;4)教师应了解任务教学费时费力,要注意教学中的可行性。

王学华(2007 )指出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促进文化交流和学习,而当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却存在严重“人超”,即英语文化过于强势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与感恩节在形式和意义上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除了感恩节的宗教意义和中秋节的民俗意义,两者都是家人和朋友的聚会,融亲情、爱情、友情于一体,表达祝福、思念,并有典型食物—感恩节的火鸡和南瓜饼,中秋节的月饼和茉莉花茶。鉴于此,笔者建议在每学期的教学中以中秋节为主题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其过程同以上呈现的感恩节教学步骤,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开展以下活动:

收集英文资料,探讨中秋节的来历以及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讲述个人关于中秋节的经历;开展角色扮演,例如:向一名外国朋友介绍中秋节的特点,并邀请他来到中秋节庆祝的现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对于中秋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可以有更好的了解,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通过积极主动地收集英文资料,让学生对于怎样用英文表达中秋节有了知识的输人,为他们积极传播中秋文化打下了基础。真实的个人讲述中秋节经历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中秋节英文的输人。角色扮演更是模仿真实生活中国际文化交流,可以使学生提高在真实情景下文化交流的语言能力。

中秋节英语范文第10篇

翻译技巧讲解

1. 重复现象的处理

汉语中存在较多的重复现象。为了表达得更清晰、生动,汉语经常采用原词复现的形式。而在同样的语境中,英语则倾向于省略或变化,不用重复的词语或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不至于产生重复、累赘之感,考生需要采用合乎英语表达习惯的省略和替代等方式,对汉语的重复信息做相应处理,以使译文自然、流畅。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一系列连接东西方的路线。丝绸之路延伸6,000多公里,得名于古代中国的丝绸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在中国、南亚、欧洲和中东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译文:The world-renowned Silk Road was a series of routes that connect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extended more than 6,000 kilometers. The Road was named after ancient China’s silk trad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in China, South Asia,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点评:原文中多次出现“丝绸之路”,甚至在连续的三句话中重复出现,如果考生重复将其译成the Silk Road,译文会显得拖沓。在第二句译文中,考生可以用代词it来指代上文的the Silk Road。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对于重复出现的名词,考生在翻译时可以用代词来替换。在第三句译文中,考生可以采用上位词(指概念上外延更广的主题词) the road来替代上文的the Silk Road。由于英语中定冠词可以起到“定指”的作用,所以the road指的就是上文提过的the Silk Road。

2. 注意时态和语态

时态和语态是汉译英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果汉语句子的时间状语涉及过去,译成英语时就应用过去时;如果汉语句子讲述的是一般的习俗和习惯,译成英语时就应用现在时。汉语中有被动标记的句子可译成英文被动句,而一些主动句也可以通过转换用英语被动句来翻译。

过中秋节的习俗于唐代早期在中国各地开始流行。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拜月的节日。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人们合家团聚,共赏明月。

参考译文:The celebration of Mid-Autumn Festival became popular throughout China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i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when people pay tribute to the moon. On this night, under the moon-lit sky, people enjoy family reunion and admire the bright, full moon.

点评:原文中第一句话的时间状语为“唐代早期”,所以这个句子译成英语时要用一般过去时。接下来的几个短句说的是中国的一般习俗,年年岁岁都是如此,翻译时其时态应采用一般现在时。

月饼被视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人们将月饼作为礼物馈赠亲友或在家庭聚会上享用。

参考译文:Mooncakes are indispensible delicacies during the festival and are sent as gifts to relatives and friends or eaten in family gatherings.

点评:原文由两个句子构成,如果在译成英文时都用“月饼”作主语,就可以把两个句子连在一起。所以,笔者建议考生将原文第二句话变为被动语态来处理,即“月饼被作为礼物馈赠亲友或在家庭聚会上被享用”。

3. 语序调整

汉英两种语言的语序几乎是大同小异,“同”的通常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位置,“异”的通常是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汉语的定语多前置,英语的定语位置则较灵活,但较长的定语通常后置。汉语的状语通常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偶尔出现在句首;而英语的状语则一般位于谓语或宾语之后,通常出现在句尾。考生在汉译英时需要正确调整语序,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汉语短句,需要先确定出短语的中心词,而后将修饰成分重新安排,译出流畅的译文。

中国园林(the Chinese garden)是经过三千多年演变而成的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landscape)。

参考译文:The Chinese garden is a unique landscape gardening style which has evolved over three thousand years.

点评:原文中“经过三千多年演变而成的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的中心词是“园林景观”,修饰语“独具一格的”较短,在译成英文时可将其放在中心词前,修饰语“经过三千多年演变而成的”较长,译成英文时可处理成定语从句放在中心词后。

它既包括为皇室成员享乐而建造的大型花园,也包括学者、商人和卸任的政府官员为摆脱嘈杂的外部世界而建造的私家花园。

参考译文:It includes both the vast gardens built for the pleasure of the members of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the private gardens created by scholars, businessmen, former government officials, made for escap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点评:原文中,“为皇室成员享乐而建造的大型花园”的中心词为“大型花园”,前面的定语过长,翻译时应后置。“为皇室成员享乐而建造”的中心词是“建造”,前面的部分应该移到中心词后翻译。“皇室成员享乐”的中心词是“享乐”,“皇室成员”再向后移,如此由后而前,层层剥离,就能够处理好较为复杂的汉语句子。同样,“学者、商人和卸任的政府官员为摆脱嘈杂的外部世界而建造的私家花园”的中心词是“私家花园”,其他修饰成分按照“建造”“学者、商人和卸任的政府官员”“为摆脱嘈杂的外部世界”的顺序安排,增添一定的介词来连接,也能够很快得出译文。

4. 采用亮点句型

汉译英时,考生可适当采用一些地道的英语结构和句型,以使译文更具表现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等四大发明才被引介到世界各地。

参考译文:It is along the Silk Road that paper-making, gunpowder, the compass and printing―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spread across the world.

点评:汉译英时,考生可以采用英语的强调句,也就是“It is/was … who/that”结构来翻译,对“通过丝绸之路”的信息进行强调。本句也可以采用一般句型来翻译,将其之后的句子“欧洲也通过丝绸之路出口各种商品和植物,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译为强调句:“It is also through the Silk Road that Europe exported various goods and pla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market.”无论把强调句用于哪个句子的译文中,都能使其成为亮点句型,使译文具有更高的质量。

典型的中国园林四周有围墙,园内有池塘、假山(rockwork)、树木、花草以及各种各样由蜿蜒的小路和走廊连接的建筑。

参考译文:A typical Chinese garden is enclosed by walls, inside which are ponds, rockeries, trees and flowers, and different styles of buildings connected by winding paths and corridors.

点评:对于“园内有……”这个句子,考生可以按照原文的语序,采用倒装结构“Inside the garden are …”来翻译。因为原文有两个并列的句子,所以可将前一个句子作为主句,后一个句子处理为从句,从而将倒装结构转化为定语从句“inside which are …”来翻译,如参考译文所示。这样处理的亮点在于倒装句的运用。

翻译真题及参考译文

以下笔者给出此次六级考试中出现的三道段落翻译题的原文及参考译文,供考生参考。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一系列连接东西方的路线。丝绸之路延伸6,000多公里,得名于古代中国的丝绸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在中国、南亚、欧洲和中东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等四大发明才被引介到世界各地。同样,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porcelain)也传遍全球。物质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欧洲也通过丝绸之路出口各种商品和植物,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

参考译文:The world-renowned Silk Road was a series of routes that connect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extended more than 6,000 kilometers. The Road was named after ancient China’s silk trad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in China, South Asia,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Along the Silk Road, paper-making, gunpowder, the compass and printing―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spread across the world, as well as her silk, tea and porcelains. The exchange of material culture was bidirectional. It is also through the Silk Road that Europe exported various goods and pla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market.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在中秋时节庆祝丰收。这与北美地区庆祝感恩节的习俗十分相似。过中秋节的习俗于唐代早期在中国各地开始流行。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拜月的节日。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人们合家团聚,共赏明月。2006年,中秋节被列为中国的文化遗产,2008年又被定为公共假日。月饼被视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人们将月饼作为礼物馈赠亲友或在家庭聚会上享用。传统的月饼上带有“寿(longevity)”、“福”或“和”等字样。

参考译文:Since ancient times, Chinese people have celebrated harvest on Mid-Autumn Festival; a custom similar to 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 The celebration of Mid-Autumn Festival became popular throughout China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i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when people pay tribute to the moon. On this night, under the moon-lit sky, people enjoy family reunion and admire the bright, full moo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was listed a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in 2006 and became an official public holiday in 2008. Mooncakes are indispensible delicacies during the festival and are sent as gifts to relatives and friends or eaten in family gatherings. Traditionally, the mooncakes have 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on them that symbolize longevity, happiness or harmony.

中国园林(the Chinese garden)是经过三千多年演变而成的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landscape)。它既包括为皇室成员享乐而建造的大型花园,也包括学者、商人和卸任的政府官员为摆脱嘈杂的外部世界而建造的私家花园。这些花园构成了一种意在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的微缩景观。典型的中国园林四周有围墙,园内有池塘、假山(rockwork)、树木、花草以及各种各样由蜿蜒的小路和走廊连接的建筑。漫步在花园中,人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景观犹如山水画卷(scroll)一般展现在面前。

上一篇:英语短文范文 下一篇:少儿英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