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影像学范文

时间:2023-02-26 14:08:37

肿瘤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1篇

《肿瘤影像学》(CN:31-2087/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肿瘤影像学》杂志刊登内容以肿瘤类疾病为主,非肿瘤类为辅,学科设置包括:放射诊断学、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医学、内镜诊断治疗学、学成像学、综合影像、医学影像工程以及相关学科的论文。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2篇

【摘要】35例鞍区肿瘤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蛛网膜囊肿个1例。着重分析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还对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作了讨论。

【关键词】鞍区;肿瘤;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2-01

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多数可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肿瘤发生部位,范围大小,密度,并能作出定性诊断。

1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3~200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35例,其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及蛛网膜囊肿个1例。所用影像机GE9000Ⅱ型,30例用冠状面扫描,2例用横断面扫描,3例用冠状面及横断面两种方法扫描,层厚为2~5mm。31例做了强化扫描。

2影像表现分析

垂体腺瘤18例。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及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有分泌功能的分泌生长激素的嗜酸性腺瘤2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嗜碱性腺瘤2例。分泌催乳激素的催乳激素腺瘤1例。无分泌功能的嫌色细胞瘤12例。根据肿瘤的大小直径小于10mm垂体微腺瘤1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7~74岁。

2.1垂体微腺瘤1例采用直接强化冠状扫描,鞍区见9mm×10mm×8mm类似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肿瘤基底部紧贴鞍底,使鞍底骨质受侵犯,局部凹陷,骨质轻变吸收稀薄。大于10mm的腺瘤17例,为类圆形10例,分叶状或不规则7例,17例均作了平描及强化扫描。平描示:8例为略高密度(CT值为40~60Hu)。5例为高密度(CT值为60~80Hu)。4例为低密度(CT值为35Hu以下)。强化示:8例为不均质强化,低密度区CT值为5~16Hu,高密度区CT值为40~90Hu。6例为环状强化。3例为均匀强化。肿瘤侵犯鞍上池16例,鞍上池显示不同程度的填塞或闭塞。4例累及三脑室。2例引起双侧脑室扩大。2例向下破入蝶窦。14例鞍底骨质吸收变薄。1例见有钙化。CT值为130Hu。

2.2颅咽管瘤13例年龄6~45岁,男7例,女6例。13例肿瘤均位于鞍上,6例引起蝶鞍扩大及鞍背骨质吸收。肿瘤最大为72mm×88mm。肿瘤形态呈圆形。类圆形9例,分叶状4例。平扫4例,平扫加强化4例,直接强化6例。平扫为低密度胶囊性肿块,CT值为负10~15Hu。增强扫描表现为环形强化,囊壁规则,CT值为40-67Hu。12例见有钙化。7例肿瘤囊壁呈环状钙化。5例肿瘤呈结节状或弧状钙化,CT值为90~230Hu。13例肿瘤均侵犯鞍上池,鞍上池不同程度的填塞和闭塞,12例三脑室受累及,9例双侧脑室扩大。

3讨论

3.1垂体瘤垂体瘤直径小于10mm,仅位于鞍内,蝶鞍无明显改变,鞍底可见局限性向下凹陷,骨质吸收变薄,垂体内显示局限性低密度区,以上征象为微腺瘤的主要特征。在诊断微腺瘤时,应注意观察正常垂体的高度。大于10mm腺瘤易于显示,影响表现为:肿瘤向下侵犯蝶窦,使蝶窦受压,变偏或肿瘤直接破入蝶窦内。向上肿瘤可突破鞍隔侵入鞍上池,使鞍上池变形,鞍上池部分填塞或闭塞。向两侧可侵犯及双侧海绵窦,表现为海绵窦扩大,肿瘤包绕颈内动脉,侵入的肿瘤常较海绵窦及同侧颈内动脉强化少,海绵窦内的颅神经受压,移位,变形或不显示,海绵窦侧壁受侵蚀,广泛骨质破坏。此征象对诊断垂体瘤亦有较大的定性意义。肿瘤密度显示为不均匀,CT值在90Hu以上者无疑为肿瘤钙化。而密度低、CT值与脑脊液相近者,大多数为肿瘤的坏死或囊性变所致。肿瘤形态多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滑,尤其后缘,肿瘤可突入三脑室前部和双侧脑室前角的内下方,并有脑积水表现。本文有7例均有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受压征象。

3.2颅咽管瘤典型部位位于鞍上池,因此较垂体瘤更易侵及三脑室和室间孔,常出现双侧脑室扩大征象。本文13例其中8例出现双侧脑室扩大。颅咽管瘤一般发病年龄较小,有87%的病例可见囊变或钙化。所以囊变和钙化是诊断颅咽管瘤的主要依据。本文11例见有钙化,但个别瘤体较小可无钙化,并见有向鞍内生长,鉴别往往有困难,本文1例为上述情况而误诊为垂体瘤。当肿瘤主体在鞍内,但肿瘤与鞍底之间仍有间隙,则首先考虑可能不是垂体瘤。

3.3鞍结节脑膜瘤来自鞍结节脑膜瘤,占脑膜瘤的10%左右,常见于鞍结节,鞍隔及蝶骨平面,本组2例均起源于结节。肿瘤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显示清楚,光滑、规则。平扫密度增高或等密度,有时可见斑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增强后呈均质性明显强化。本文2例均未见钙化,肿瘤相邻骨质可见骨质增生或吸收,蝶鞍一般无扩大。肿瘤较大时或因颅内压增高时出现扩大,变形骨质吸收或破坏。本组2例均未见蝶鞍扩大。仅仅鞍上池受侵,鞍结节骨质吸收,1例侵及三脑室,2例病例术前均误诊为垂体瘤,回顾分析误诊原因:主要是对影像征象分析不全面和认识不足。

3.4蛛网膜囊肿发生在鞍上的蛛网膜囊肿,内含脑积液,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无强化,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不典型无钙化的颅咽管相鉴别。

3.5星形细胞瘤生长于鞍区的星形细胞瘤,平扫为较均匀的低密度区,增强后可见呈环形强化,边缘不规则,其内可见壁结节,肿瘤周围无水肿或仅有轻度水肿,星形细胞瘤有少许可见钙化。本文一例病例误诊为颅咽管瘤。其误诊原因主要是对影像征象认识不足。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盆腔肿瘤;供血动脉;CTA;MRA;DSA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盆腔肿瘤种类繁多,对于妇产科急性出血、妇科肿瘤、膀胱肿瘤、直肠及乙状结肠肿瘤等盆腔疾病,介入治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着微创、安全等独特的优势。为了提高盆腔疾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介入放射学医师必须对盆腔血管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以往对于髂内-子宫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学者研究较多,而对于盆腔疾病其他供血动脉及潜在侧枝供血研究较少。本文搜集7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行影像学血管造影检查的盆腔肿瘤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肿瘤供血动脉显示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行CTA、MRA、DSA检查的盆腔肿瘤患者55例,年龄20~89岁,平均年龄61.5岁。原发性卵巢肿瘤12例,外生性子宫肌瘤11例,直肠癌9例,乙状结肠癌7例,盆腔转移性肿瘤7例,膀胱癌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方法

1.2.1CTA 使用GE Lightspeed VCT XT 64排螺旋CT 扫描仪,扫描范围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增强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380MA,重建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mgI/ml)80~100ml,注射速度3.5~4.0ml/s,延迟扫描时间为23~28s。图像后处理:将拆薄后的图像数据传至ADW4.4 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血管生长技术(add vessel,AV)显示肿瘤供血动脉。

1.2.2MRA 使用GE Signa excite HD 1.5T MR扫描仪,扫描,采用对比剂马根维显30ml,注射速度2.5~3ml/s,延迟扫描时间10~15s。图像后处理:将原始图像数据传至ADW4.3 工作站,采用MPR及3D-TOF技术进行神经血管的重建并进行比较分析。将原始图像进行叠加,然后选择不同层厚、间距和方位多方位重建。将1mm层厚的原始图像重建成1~2mm层厚和2mm层距的矢状、冠状和任意斜位的图像。参数的选择主要根据神经和血管的粗细、走行、以及相互关系而定。

1.2.3DSA 使用西门子 AXIOM Artis dBA Detector System,患者取仰卧位,右侧股动脉穿刺引入造影导管,使用5F猪尾导管、5F cobra导管及3F progreat 微导管,分别行腹腔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卵巢()动脉造影,得到肿瘤供血动脉数字减影图像。

1.3判断标准 动脉增粗,分支伸入瘤体内呈网格状或放射状分布者,称为肿瘤供血动脉[1]。

2结果

2.1原发卵巢肿瘤 共12例。影像学提示提示肿瘤供血动脉为:患侧卵巢动脉、子宫动脉卵巢支共同供血5例,患侧由卵巢动脉单独供血5例,患侧由子宫动脉卵巢支单独供血2侧。卵巢动脉供血发生率为83.3%(10/12),子宫动脉卵巢支供血发生率为58.33%(7/12)。

2.2外生性子宫肌瘤 外生性子宫肌瘤11例16个肿块,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提示:肿瘤均存在双侧子宫动脉子宫支供血,发生率为100%(11/11),3例有患侧卵巢动脉参与供血,发生率27.3%(3/11),表现为子宫动脉子宫支与卵巢动脉分支于瘤体内交通、吻合,构成紊乱的血管团。

2.3直肠、乙状结肠癌 共16例,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提示:乙状结肠癌7例,均为乙状结肠动脉供血;直肠癌9例,其中4例为直肠上动脉供血,4例为直肠上、下动脉供血,1例为直肠上、下动脉以及腹主动脉根部发出的骶正中动脉供血。

2.4盆腔转移性肿瘤 共7例,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提示,3例为子宫动脉卵巢支供血,2例为子宫动脉子宫支及卵巢支共同供血,2例为卵巢动脉供血。

2.5膀胱癌 共9例,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提示病变均为膀胱动脉供血。

3讨论

盆腔肿瘤种类繁多,起源器官包括子宫、卵巢或前列腺、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等。一般情况下,肿瘤由其起源器官的动脉供血,影像学上表现为动脉主干增粗,分支伸入瘤体内呈网格状或放射状分布。多支供血动脉时,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网格状连接。肿瘤侵犯周围器官时,亦表现为受侵器官动脉增粗,分支伸入肿瘤内供血受侵犯区域[1]。采用CTA、MRA、DSA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血管重建显影,能准确判断肿瘤供血动脉,能观察供血动脉的走行、分别及连接等解剖细节,为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提供依据和指导。

子宫动脉从髂内动脉前干发出,于宫颈部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粗大,即子宫动脉子宫支,沿子宫侧缘上行途中发出细小分支供血宫壁,行至宫角处再分出较大的宫底支和子宫动脉卵巢支,宫底支供血子宫,卵巢支供血子宫阔韧带及部分卵巢[2]。文献报道巨大外生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显影率100%,由子宫动脉子宫支供血发生率为98.5%,本研究11例16个子宫肌瘤中均显示有子宫动脉子宫支供血,与文献报道相似。

卵巢动脉(男性为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呈特征性螺旋状向外下走行,正位投影与腰大肌重叠。进入盆腔后正位投影位于骶髂关节内侧,跨过输尿管与髂总动脉下段,通过骨盆漏斗韧带下降,之后向内横行,与卵巢前缘平行,经卵巢系膜发出许多小支进入卵巢门及卵巢实质(常呈逆时针螺旋扭转进入卵巢门)[3]。卵巢动脉可参与妇科多种盆腔疾病的供血。有学者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出现率较高: ①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缺如、发育不良; ②既往有盆腔或妇产科手术史, 特别是做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后; ③子宫动脉栓塞术后;④位于子宫底部的子宫肌瘤;⑤来源于盆腔结构的任何肿瘤, 尤其是盆腔肿瘤巨大, 浸润范围广泛者[4]。

膀胱的主要血液供应来自骼内动脉前支的膀胱上下动脉。膀胱上动脉供应上侧壁,下动脉供应底部、前列腺及上1/3尿道。次要的为痔中、闭孔、及内动脉等。在女性,除膀胱动脉以外,尚有阴道及子宫动脉供应膀胱。

盆腔肠源性肿瘤主要为直肠和乙状结肠癌,其供血动脉主要来自于相应的肠系膜动脉分支[5]。乙状结肠供血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乙状结肠支,直肠供血动脉有来自于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来自于髂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肿瘤局限乙状结肠时,供血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乙状结肠支;局限于直肠时,供血动脉为直肠上、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或为其中某一支;局限于交界区的肿瘤,常表现为乙状结肠支和直肠上动脉共同供血[6]。

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巨大转变,介入技术在治疗盆腔肿瘤性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微创、短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保全盆腔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挽救患者的生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A、MRA、DSA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筛查盆腔病变的供血动脉,为指导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还可评价介入治疗后供血动脉对肿瘤供血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治疗。

参考文献:

[1]张应和,靳仓正,谭婉嫦,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腔异位卵巢肿瘤起源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4):365-368.

[2]谭婉嫦,谢振英,谭树生.MSCTA盆腔肿瘤供血动脉成像及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10(5):64-66

[3]刘竞艳,万业达.卵巢动脉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36(1):29-33

[4]刘凤永,王茂强,段峰,等.卵巢动脉参与盆腔肿瘤供血的介入治疗[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5):336-338

[5]徐化凤,徐青,齐静,等.螺旋CT诊断胃间质瘤[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26(4) : 709-711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鼻咽肿瘤;颅底骨质破坏;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主要发生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鼻咽癌容易出现颅底骨质侵犯,是其重要的扩散途径之一,其发生率约为65.51%[1],颅底骨质破坏其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一方面鼻咽癌肿物本身具有对邻近组织器官广泛侵袭破坏的特性,而颅底骨质位置毗邻,且各种腔孔、间隙较多;再者鼻咽部解剖位置在头面部中央,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确诊时病变往往较晚。治疗后局部复发高于远处转移,提示鼻咽癌局部放疗的重要性,治疗前全面准确评估病变范围,是制定放疗计划、保证放疗疗效的关键步骤,积极的治疗如放化疗联合、放射增敏、改变分割方式等有可能减少鼻咽癌颅底侵犯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2]。

1颅底骨破坏的临床特点和机制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是肿瘤直接向上侵犯蔓延所致,是预后不良因素[3],颅底骨质破坏和修复的机制病理过程包括从骨髓浸润松质骨破坏到穿破密质骨、形成软组织肿块的过程。肿瘤细胞通过直接吸收骨质中的无机物和基质或间接释放破骨刺激因子去破坏骨质结构。如颅底骨质中肿瘤细胞被完全杀灭,缺损骨质会出现再生修复表现,邻近颅盖骨膜和硬脑膜在修复缺损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创伤、感染和过高放疗剂量是放射性骨坏死发病主要因素,放疗后需要影像学密切随访以鉴别颅底骨质复发和放射性颅底骨坏死,目前鉴别两者有一定难度,期待影像学更深入研究。颅底骨破坏的重要临床症状体征是头痛和颅神经麻痹[4],其相互关系密切。由于三叉神经粗大且长,故最易受累。患者头痛和颅神经麻痹出现的部位大多在影像学提示颅底骨破坏的同侧,提示这两组症状体征与颅底骨破坏有密切关系,导致头痛原因很多,但固定、剧烈持续性头痛,特别开始放疗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在临床上是颅底骨破坏的重要佐证。鼻咽癌出现颅底骨破坏的部位与原发灶部位及其局部侵润扩展有关,主要有三个扩展方向:①向前扩展可以侵及翼突内、外板骨质破坏,时间长甚至累及上领窦、筛窦和眼眶;②向上最为多见,可以通过顶壁的破裂孔累及斜坡、岩尖、蝶骨基底、蝶窦;③向后外发展时导致枕骨大孔的破坏。由于顶后壁及侧壁是最好发部位,故枕骨斜坡是最常见的受侵部位[4,5],其它依次为岩尖、蝶骨和翼突内、外板等。

2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和诊断

2.1CT检查与诊断

早期对鼻咽癌的评估及分期主要采用CT检查[6]。CT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优势为空间分辨率高,骨窗显示颅底骨质结构较好,特异性高。CT诊断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主要有3种影像表现:①溶骨型:此型最多见。表现为正常骨皮质连续性出现变薄、中断,骨质内出现不规则的低密度区,骨小梁模糊或消失、骨质虫蚀样缺损。颅底各种腔孔、间隙边缘模糊,孔径增大,有强化软组织影占据。②成骨型:临床单纯成骨型少见。表现为骨皮质硬化、增厚,骨小梁形态异常,密度增高,或可见骨松质内不规则致密新生骨影。此类型CT检查难以与骨质增生硬化症鉴别,而MRI有明显优势。③混合型,兼有成骨型和溶骨型的表现。但CT只有在骨的矿物质丢失30%~50%以上时才显影,灵敏度较低,对于早期颅底骨侵犯而骨质尚未发生形态学改变者检测能力有限。螺旋CT薄层三维重建也可以较为直观地显示病灶,其在显示枕骨斜坡、蝶骨体及颅神经破坏方面不如MRI,对于其他颅底骨质破坏的检出效果,MRI与CT基本相仿,在显示治疗后颅底骨质修复情况、良性病变有其优势,仍不失为观察颅底骨质破坏的重要检查手段,特别目前在放疗计划设计中,CT为不可缺少的影像手段。

2.2MRI检查与诊断

MRI目前是临床上NPC患者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以MRI为基础的2008年分期是指导中国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标准,其优势是能够显示骨髓早期侵润,软组织分辨率高,对NPC颅底骨侵犯的分期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7-10]。鼻咽癌颅底侵犯的MRI表现主要有3种[11]:①骨皮质受累MRI表现:T2WI和T1WI扫描时低信号线消失,代替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时,T1WI压脂系列扫描示病灶区明显强化。②骨松质受累的MRI表现:T1WI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影发生改变,代替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的软组织影,增强扫描时,行T1WI压脂扫描示病灶区明显强化。③累及颅神经、血管孔道的MRI表现:T1WI稍低信号而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T1WI压脂扫描示病灶区明显强化。MRI是显示颅底骨髓最佳检查手段,能够早期发现在局部骨小梁尚未破坏但肿瘤已浸润骨髓腔时病变,MRI显示鼻咽癌沿颅神经蔓延及颅底骨髓早期改变较CT敏感,放疗前出现的颅底骨质破坏往往在放疗后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信号异常,难以区分肿瘤复发、残留、坏死,还是单纯放疗后改变,这是放疗医生经常困扰的难题,以往解决办法主要通过动态随访观察对比判断,近年来随着MRI影像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功能性序列应用,如根据强化时间特点不同,采用动态扫描来鉴别肿瘤骨质浸润或骨质坏死,采用磁共振波谱分析组织局部的化学成份,以鉴别放疗后肿瘤复发、残留、坏死和放疗后改变;磁共振弥散成像在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诊断中比常规MRI扫描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在MRI常规扫描及其它影像学技术无法确认,往往能提供判断依据,对临床分期调整、靶区勾画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12-15]。因此,MRI对鼻咽癌诊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MRI在NPC颅底骨质破坏病灶的诊断中同样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骨细节上分辨差,对颅底细小骨质部位,如梨骨、翼突内、外板检出率有限;其次不能显示钙化灶。实际工作中,还往往会出现各种复杂干扰因素,机器性能、操作人员素质、容积效应、磁场强化不均匀以及合并颅底骨质的良性肿瘤、慢性炎症感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伪影等等引起颅底骨质出现一些异常信号,故仅仅依据颅底骨质出现异常信号,难以作出准确诊断,常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影像检测手段,提高诊断准确性。

2.3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应用检查与诊断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主要反映的是骨骼的血供和骨盐代谢情况,灵敏度高,当骨钙流失>1%时,就可在骨显像上发现异常,这时候CT往往还没有出现骨质结构破坏,因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具有敏感度高优点[5,16]。但单纯常规平面显像解剖显示定位差,鼻咽解剖位置隐蔽而无法精确定位,周围各种副鼻窦容易合并炎症,干扰判断,特异性相对较差,单纯平面显像全身骨扫描(WBI)来评价NPC是否颅底骨累及临床价值有限。相对而言,SPECT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平面显像的不足。张莉等[17]通过对6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SPECT和MRI检查对比,发现SPECT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检测敏感性与MRI相当,检测结果与MRI的符合率较高,建议应将SPECT全身加颅底断层骨显像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近年来,核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和多层螺旋CT的发展,融合显像的应用显示了其优越性和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机CT的衰减校正作用,致使图像质量更佳,能发现易被SPECT或CT忽略的轻微病变的骨病变灶[18]。研究发现SPECT结合定位CT能够早期发现鼻咽癌颅底骨破坏,提供准确的病灶定位,同机CT融合显像较单独SPECT为优,与同期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有良好相关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在诊断鼻咽癌残留或复发方面较MRI更有优势[19-21]。但SPECT/CT显像对NPC颅底骨侵犯进行评价时,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定位病变范围、边界准确度方面,单独应用作为放疗前定位、放疗后随访手段价值有限。SPECT/CT骨显像的主要价值在于能够早期发现骨侵犯部位,而且较为直观,可以作为联合MRI排除颅底骨侵犯的补充检测手段。

2.4PET/CT检查与诊断

NPC放疗前只需要判断有无颅底骨破坏,即正常和异常,而放疗后出现的异常,还需要进一步鉴别纤维化瘢痕形成、炎性改变、坏死物、颅底骨的放射性损伤,放化疗后肿瘤的代谢变化早于形态学改变,且早期肿瘤体积缩小又常被治疗后水肿所掩盖,从而限制了CT和MRI的诊断价值,而PET/CT融合影像靶区和生物靶区的功能,具有两者优点,无疑较单纯影像CT/MRI具有明显的优势。PET/CT在颅底侵犯方面,与核磁共振检测符合率高、吻合度较强,其最明显优势在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异常表现,如肿瘤残存、瘢痕纤维化、炎症坏死、复发等鉴别诊断[21-23];蔡亮等[24]通过PET/CT与MRI对比,认为两者都是NPC颅底骨转移的有效检查手段,在对放疗靶区的定位中,PET/CT优于MRI。目前文献对PET/CT颅底骨应用临床价值认识不统一。大多数现有PET/CT研究是采用18F-FDG在细胞内代谢作为来判断依据的,溶骨性病灶检出灵敏度高,而单纯成骨性病灶肿瘤细胞成分较少,灵敏度低。此外,18F-FDG并不是特异性的骨显影剂,软组织同样摄取,对于早期颅底骨质异常判断,容易受到脑组织及鼻咽肿块病灶代谢影响,而18F-NaF不同,是特异性骨显影剂,和99mTc-MDP有相似药代动力学[25,26],Jambor等[27]通过比较18F-NaFPET/CT、wbMRI+DWI对53例癌症患者骨转移瘤的检测效能,发现18F-NaFPET/CT和wbMRI+DWI有相似的诊断准确性,显影剂18F-NaF高度亲骨性且不受软组织代谢干扰这特点对颅底骨质显像较为有利,18F-NaFPET/CT对成骨性或溶骨性病变均较敏感,在颅底骨质检出的病灶总数多于MRI,其颅底微小骨质上具有一定优势[28,29]。但18F-NaF用于骨病变检查的研究较少,尚无统一诊断标准,近年来研究表明,新的显像剂如11C-胆碱、18F-胆碱PET-CT表现出较强特异性[30],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尽管影像学技术在NPC颅底骨侵犯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有很大提高,但尚无单纯一种检查手段达到完美检查结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缺少一个判定的金标准,假阳性、假阴性的判断必须先设立判定标准,而鼻咽癌解剖部位特殊,颅底骨质侵犯无法通过病理检查来证实;其次骨转移研究相对较多,影像诊断价值比较肯定,但是鼻咽癌颅底骨质受侵方面研究相对空白。总之,随着新图像融合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亲骨性显影剂出现,有望进一步研究出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佳的影像诊断方法[31]。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5篇

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表现

咽旁间隙位置深,是一个潜在的蜂窝组织间隙,上达颅底下至舌骨水平,内侧为咽侧壁,与咽隐窝、腭扁桃体相邻,外侧为翼内肌、腮腺深叶的腮腺鞘,后为椎前筋膜;茎突及茎突诸肌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隙内有上颌动脉的分支、下颌神经及其分支、淋巴结、腭帆提肌、腭帆张肌等,后隙内有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交感神经、颈深淋巴结上群等。肿瘤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因此早期自觉症状多不明显,就诊时常发展至较大体积。

肿物常在大于3cm后才出现症状,且症状多不典型,出现误诊的情况也不少见,有误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扁桃体炎的报道。查体可发现无痛性咽侧肿物或(和)腮腺、无痛性上颈部肿物、颈部搏动性肿物、舌体活动障碍等,症状和肿瘤的具置有关,可有咽异物感、发声改变、耳闷、打鼾、吞咽困难、声嘶、呛咳、Horner’s征等。如果短期内肿瘤迅速增大、肿物疼痛较明显、发热,则常提示恶性可能。

咽旁间隙肿瘤的病理特征

咽旁间隙肿瘤的病理类型多样,良性肿瘤中多为多形性腺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还可能为脂肪瘤、纤维瘤、颈动脉体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可为恶性多形性腺瘤、鳞状细胞癌、淋巴瘤、黏液表皮样癌等。

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特点

MRI和CT增强扫描均能较准确地提示肿瘤性质及来源,MRA是一种无创性、能迅速得到血管影像的技术,可清楚地显示肿瘤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进一步提供肿瘤的供血及某些疾病间鉴别诊断的信息。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1)涎腺来源肿瘤:一般来源于腮腺深叶,与腮腺相连分界不清,两者间无脂肪间隙;多位于咽旁前隙;肿瘤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边界清晰;颈动脉鞘及茎突可受压向内后移位;CT平扫呈与肌肉等密度或略低密度;MRI扫描T1WI为中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较高信号;可均质或不均质,增强扫描后多轻度强化,较大肿瘤内部可液化坏死。(2)神经源性肿瘤:大多数为神经鞘瘤,少数为神经纤维瘤;多位于茎突后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周围;肿瘤多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茎突一般向前外移位,可出现颈动脉向前、向外移位,颈内动、静脉分离;肿瘤与腮腺之间可有脂肪间隙;CT平扫呈与肌肉等密度或略低密度;MRI扫描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较高信号;可均质或不均质,增强扫描后多轻度强化,内部可有囊变的低密度区。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平扫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周围组织如骨、肌肉、血管受侵犯;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

术前病理活检

目前大多数学者不赞成行肿瘤切开或细针穿刺活检,因为虽然有经验的操作者在CT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能取得理想的阳性率,有报道对良性肿瘤准确率达90%,对恶性肿瘤达75%,但由于MRI、CT检查也能达到接近的效果,有报道对肿瘤组织来源判断的准确率可达80%,而穿刺破坏肿瘤包膜,易使肿瘤细胞污染周围组织造成种植,又可能会损伤重要血管、神经等,且肿瘤本身可能为血管瘤或血供丰富,穿刺可能导致大出血,延误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难度,因此对于考虑能完整切除的肿瘤,特别是考虑为良性的肿瘤,术前不建议活检。

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治疗

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手术进路主要有颈侧径路、经口径路、颈侧-腮腺径路,还有颈颌径路、颞下窝径路、侧颅底径路等。Papadogeorgakis等认为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径路选择取决于以下5个方面:(1)肿瘤距离口咽侧壁的距离;(2)肿瘤的大小,肿瘤越大,手术径路需要越宽敞;(3)如果怀疑为恶性肿瘤,需要更宽敞的手术径路才能更好地保证切缘干净;(4)血管性肿瘤常需要宽敞的手术入路,由于有大出血的风险,宽阔的术野能更有效地控制出血;(5)肿瘤与颈部神经、血管的关系。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颈侧径路是最常使用的手术径路,具有视野开阔、神经和血管暴露清晰、出血控制好、无菌条件好、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于大多数咽旁间隙肿瘤。本组病例中大部分均采取颈侧径路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暴露肿瘤时注意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分离肿瘤时注意避免向咽腔穿通,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在切除肿瘤之前,应辨认、解剖并保护大血管、重要神经,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对于来源于咽旁后隙的肿瘤,还应注意避免损伤后组脑神经,以第1颈椎横突为标志,常能更易地寻找后组颅神经。对于神经鞘膜瘤,要沿神经走行方向切开包膜,层层分离至光滑的瘤体,剥出瘤体,尽量保护包膜,以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

经口径路美观、微创,但因其视野狭窄、操作空间小、分离肿瘤时带有盲目性,较容易导致肿瘤包膜破裂,损伤神经和血管几率较大、术后复发几率较高,适用范围较小,而且术后感染的几率也较颈侧径路高。本组病例中采取此术式的均为瘤体较小,明显突向咽壁,位于颈动脉鞘内侧的肿瘤,较好地利用了经口径路的优点;根据肿瘤的位置可能需要先切除扁桃体或切开软腭;如有出血,可用温生理盐水纱布暂时填塞压迫止血,尽量避免盲目操作,取出肿瘤后应充分止血,并可填塞可吸收止血材料,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开各层。但也有经口径路切除最大径达7cm的良性肿瘤的报道。对于少数体积巨大、恶性、侵犯颞下窝及颅底的肿瘤可能需在颈侧径路的基础上加行各种类型下颌骨截断或部分切除术、颞骨部分切除术等术式。

综上所述,咽旁间隙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含重要血管、神经,肿瘤来源及病理性质多样,治疗难度大。MRI和CT检查对术前评估有着重要意义。术前病理活检多无明显意义,不建议常规使用,特别是对于考虑为良性肿瘤的病例。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径路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来决定;颈侧径路优点多,并发症少,是最常选用的手术径路。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6篇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CT或MRI检查显示有明确病灶且有病理结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例,女性12例,男性1例,年龄31~75岁,中位年龄55岁,9例为功能性NETP,其中8例为发作性低血糖,1例为多毛症,4例为非功能性NETP,1例表现为上腹闷痛,1例为声音嘶哑,1例为便血,1例为体检发现。13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并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1.2检查方法

1.2.1MRI检查:使用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MR750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腹部相控阵线圈+脊柱相控阵线圈,行常规T1WI、T2WI图像扫描,包括T1WI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采用平面回波SE类型的弥散加权成像,B值分别为50、400、800s/mm2。DWI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横向轴位成像,扫描层数30层,层厚8mm,横向轴位成像,层距2mm,视野320×320mm,矩阵192×192,并行脂肪抑制,激励次数为6次,自主呼吸下进行DWI扫描,MR扫描采用3D-Vibe快速梯度回波序列,造影剂钆喷酸葡胺0.1mmol/kg,用高压注射器推注,注射速率2~3ml/s。1.2.2CT检查:使用西门子128排或双源CT进行扫描,层厚5mm,增强扫描采用泛影葡胺50ml,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速率5ml/s。

2结果

1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8例位于胰腺,纵膈2例,胃肠道3例,最大径平均值为3.5cm,其中纵膈及胃肠道病灶普遍大于胰腺病灶,形态多种多样,有类圆形,分叶型及团块状等。发生于胰腺的8例均发生肝脏转移,而另外5例均为发生远处转移。

2.1MRI表现

MRI检查有8例,均位于胰腺,胰头部3例,胰体尾部5例,T1WI中3例为等信号,5例为低信号,T2WI中2例为混杂高信号,4例为高信号,2例为稍高信号,DWI中实性部分均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中6例动脉早期即明显强化,(图1-2所示),2例门脉期强化明显,延迟期强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但仍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囊变坏死区无强化。8例中仅3例出现“双管征”。

2.2CT表现

CT检查有5例,位于纵膈2例,胃肠道3例,病灶平扫均为等低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均呈中等度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退,囊变坏死区均无强化。

2.3病理学检查病例均经

过手术切除并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型13例病灶中G1型有5例,G2型有8例,G1分型中Ki67%<2%,Syn、CgA、CD56均为阳性,G2型Ki67%>3%,Syn、CgA、CD56均为阳性。

3讨论

3.1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

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免疫组化未广泛应用前,主要是以类癌、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多肽瘤等分别命名,而随着免疫组化的应用,这类肿瘤均被归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生于胃、肠、胰腺等部位[1]。最常见的类型是类癌,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0%,最常见的累及部位是胰腺[2]。根据肿瘤分泌的物质又分为两大类: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免疫组化分型有G1~G4型,仅G1为良性,G4恶性程度最高[3]。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定位、评价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以及是否转移等。CT及MRI检查对肿瘤的评价有重要价值[4-5]。报道的13例病例中,发生于胰腺的8例病灶直径均大于2cm且有肝脏转移,预后较差,病例分型也均为G2型,Ki67%>3%,也提示预后差。发生在纵膈及胃肠道的5例病灶均未发生转移。Ki67%<2%,提示预后较好。

3.2神经内分泌肿瘤MRI特点

DWI是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重要序列,8例胰腺病灶DWI均为高信号,ADC均为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客观地反映瘤体血供情况及瘤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6-8]。增强扫描时候肿瘤较早出现的明显强化是其特征,但是肿瘤强化消退的快慢程度不一。此外,发生在胰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较少出现“双管征”。本文13例病例,D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候肿瘤呈现明显强化是其特征。但是肿瘤增强的快慢以及消退的快慢程度不一。

3.3神经内分泌肿瘤CT特点

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为富血供肿瘤,平扫常呈等密度,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常呈明显均一强化,再结合其特异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较为容易。而无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可多种多样[9]。

3.4鉴别诊断

发生在胰腺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再结合影像学资料,诊断不难。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和胰腺癌的鉴别是关键。发生在胃肠道及纵膈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需与神经源性肿瘤及胃肠道癌肿鉴别,需结合临床表现才能诊断[10-11]。总而言之,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可以发生在任何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组织,发生在胰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特点,发生在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需密切结合临床表现,确诊需病理。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7篇

1.1一般资料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96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并资料完整的颌骨病变265例。

1.2方法

病理分类参照WHO2005年口腔领面部肿瘤分类新进展及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二版,并着重对颌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炎性病变的疾病分布特征、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

2结果

2.1颌骨各种病变相对发生率及在上下颌骨的分布

在住院治疗且经病理确诊的265例患者中,男151例,女114例;性别比为1.32∶1。其中牙源性囊肿134例,男女性别比为1.53∶1;其他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01例,男女性别比为1.86∶1;感染性病变13例,男女性别比为1.17∶1;恶性肿瘤17例,男女性别比为0.7∶1。其中位于上颌骨的病变112例(42.26%),下颌骨151例(56.98%),上下颌骨皆受累2例(0.75%)。

2.2常见病变的影像特征

2.2.1根尖囊肿在本组病例中48例,占18.1%。发生年龄4~82岁,20~40岁者21例占43.8%。男性占47.9%,略低于女性。64.6%发生于上颌骨,35.4%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上、下颌骨根尖周围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骨破坏区,发生感染时边界模糊,其内密度增高。

2.2.2含牙囊肿在本组病例中43例,占16.2%。发生年龄6~79岁,20~40岁者22例占51.2%。男性占55.8%。67.4%发生于上颌骨,32.6%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有清晰硬化边,内含牙齿。

2.2.3牙源性角化囊肿在本组35例,占13.2%。发生年龄17~86岁,20~40岁15例占42.9%。男性占54.3%。25.7%单发于上颌骨,74.3%单发于下颌骨,12.5%同时发生于上、下颌骨。表现为囊状或分隔的囊变区,略有膨胀,边界清楚,部分略有硬化,病灶内密度较均匀。

2.2.4造釉细胞瘤在本组病例中29例,占10.9%,属交界性肿瘤。发生年龄2~65岁,青壮年多见,20~30岁者占38.1%。男性占69.0%。10.3%发生于上颌骨,89.7%发生于下颌骨,尤其好发于下颌角。典型表现为伴皮质膨胀的单房或多房囊性低密度区,病变边缘可呈扇贝形,边界清楚,可有囊腔间隔和硬化边。伴邻近牙根吸收,骨皮质变薄有时中断,肿瘤可经骨皮质中断处侵及上颌窦、鼻腔和邻近软组织。本组中19例(19/29)为多房,表现为皂泡状或蜂窝状,分房大小不一,周围皮质变薄,其内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间隔。

2.2.5骨瘤在本组病例中16例,占6.0%。发生年龄20~65岁,20~40岁者10例占62.5%。男性占62.5%。43.8%发生于上颌骨,56.2%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类圆形、不均匀高密度影,边界清晰。

2.2.6纤维结构不良在本组病例中15例,占5.7%。发生年龄10~38岁,10~20岁者9例占60%。男性占66.7%。33.3%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楚,呈毛玻璃样改变或高低混杂密度影,常伴有牙齿移位。

2.2.7骨化性纤维瘤在本组病例中11例,占4.2%。发生年龄14~54岁,20~40岁者6例占54.5%。男性占54.5%。36.4%发生于上颌骨,63.6%发生于下颌骨。典型病变直径1~5cm,也可更大。表现为边界清楚、单房或多房膨胀性生长的类圆形或分叶状溶骨性病灶,局部骨皮质膨胀、变薄,多有硬化边,病灶内呈混杂密度,可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可伴随邻近牙齿移位。其软组织成分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以上七种疾病占本组疾病的74.34%,其余疾病相对少发。

3讨论

发生在颌骨的病变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其中牙源性囊肿最多(50.6%),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次之(38.1%),恶性肿瘤相对较少(6.4%)。牙源性囊肿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根尖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其中根尖囊肿在所有颌骨疾病中发病率最高(18.1%);本组共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17例,良、恶性肿瘤比例为4.47∶1。本组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依次为:造釉细胞瘤、骨瘤、骨化性纤维瘤、骨瘤,分别占10.9%、6.0%、4.2%、1.9%、8.1%。和郑彤等的报道大致相同。恶性肿瘤依次为纤维肉瘤、转移瘤、淋巴瘤、骨髓瘤,分别占1.9%、1.9%、0.8%、0.8%。转移瘤中以鳞癌局部侵袭相对多见,我们所统计的5例转移性肿瘤中,4例为鳞癌局部侵袭,1例为转移性腺癌。肿瘤样病变以纤维结构不良(5.7%)、骨囊肿(3.8%)为主。发生于上颌骨的病变113例(42.4%),下颌骨152例(56.7%),上下颌骨皆受累者2例,上下颌骨的发病比率为0.75∶1。本组231例颌骨病变中,男女性别比1.29∶1。除颌骨恶性肿瘤男性发病少于女性外,良性肿瘤、牙源性囊肿、瘤样病变、炎性病变皆为男性多于女性,且总体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根尖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都属于牙源性囊肿。角化囊肿生长缺乏自限性并具有某些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多发生在颌骨内,也可沿颌骨长轴生长,病变范围较大,边界清楚,密度可不均匀,囊肿大小不一,其内可含牙或不含牙。以单发、多房、不含牙和齿根很少吸收为特点。与含牙囊肿的鉴别是角化囊肿膨胀程度较轻,囊肿内所含牙较少附着于冠根交界处,且多为牙根已形成的恒牙。含牙囊肿有齿冠位于囊内,齿根位于囊外,牙颈位于囊壁上或整个牙齿位于囊内,但牙齿长轴指向囊的中心的特点。根尖囊肿表现为以根尖为中心的圆形或卵圆形囊样密度减低区,大小不一,多为单房,边界清晰,周围可见一较薄的硬化带。并且该病牙的牙周膜和骨硬板均消失。合并感染时囊壁模糊不清,无骨膜反应。根尖囊肿,较具特征,诊断上无大困难。组织学类型主要有五种:滤泡型、丛状型、基细胞型、棘皮瘤型和颗粒细胞型,其中滤泡型最多见。好发生于下颌骨,尤其好发于下颌角,本组21例颌骨造釉细胞瘤19例(90.5%)发生于下颌骨,高于文献报道。文献报道多房者占60%左右,本组中19例(19/29)为多房,表现为皂泡状或蜂窝状,分房大小不一,其内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间隔。无论单房还是多房表现的造釉细胞瘤,周围皮质变薄,其边缘多为分叶状或波浪状,这是由造釉细胞瘤的病变类型和生长方式决定的。滤泡型呈多房性,丛状型呈单房性。CT对在显示肿瘤范围方面较平片为佳。MRI可显示囊实性混合存在的多房和单房性病变,囊性病变典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造釉细胞瘤也可在T1WI呈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包括、囊壁和分隔在内的肿瘤实性区可强化。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颌面部较常见的瘤样病变。临床表现为颌骨局部膨胀性变形,表现为“骨性狮面”。CT扫面可见病变与正常骨质边界不清,骨质膨胀,病变区呈毛玻璃样改变或混杂性高密度影,其内骨质结构紊乱,骨小梁消失。容易和骨化性纤维瘤混淆。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骨肿瘤。

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的膨胀性无痛性肿物,肿块表面皮肤正常,有轻压痛,不活动。来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骨质破坏,边界清晰,可有或无硬化边。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根据肿瘤组织含骨组织及纤维组织的多少,X线表现常分为骨化型和囊型。骨化型多较致密,可呈分叶状;囊型为单房或多房透亮区,骨皮质变薄。骨瘤是纤维结构不良的硬化阶段,也有认为骨瘤是骨的错构瘤。最新骨肿瘤分类认为骨瘤不是一种真正的肿瘤,而是刺激骨组织增生的结果。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致密的骨性肿块,密度均匀,边界光滑清晰,瘤体与颌骨骨质相连,较易诊断。因颌骨的结构,常规X线检查往往不能正确诊断甚至漏诊,CT检查是必须的。CT检查的分辨率高,并可进行多平面重建,能更全面地显示病变形态特征、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高诊断率。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在显示颌骨囊性病变的囊壁结构、囊内容物性质、病变侵袭范围等方面优于普通X线和CT检查,对检查病变的组织学改变有较高的特异性,故有助于对肿瘤范围的进一步确定,但MRI显示骨质结构不如CT。在CT检查应作为首选的基础上,综合病灶部位、形态及密度改变、病变范围及邻近结构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可对颌骨肿瘤性病变做出正确的诊断。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8篇

病理学结果肉眼肿物呈灰白、红结节状,切面灰白、实性,质地硬脆,有灶状出血。显微镜下见肿瘤由梭形细胞及不同比例的胶原纤维组成,肿瘤细胞富于细胞区与疏松区交替排列,富于细胞区,瘤细胞多呈肥胖型组成,核大,染色质呈点彩状均匀分布或边集核膜,核仁可见,细胞异性不明显,无核分裂(图2a);疏松区域细胞呈卵圆形,星形或多角形,分布于水肿样胶质中(图2b)。肿瘤组织中血管丰富,可见扩张的血管,构成外皮瘤样、血管纤维瘤样和血窦样结构(图2c)。免疫组化(图2d):CD34(+)、抗角细胞单克隆抗体AEI/AE3(-)、上皮膜抗原(-)、S-100(-)、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5%(+)、雌激素受体(-)。考虑左中颅窝底孤立性纤维瘤(中间型)。

临床特点颅内SFTs多以后颅窝多见,无性别差异,多见于成年人。临床症状依据病程和发生的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发生在大脑半球者常发生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发生在桥小脑角区者早期常为听力下降,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行走不稳等症状。

影像学特征因颅内SFTs组织学形态多样,生物行为难以预测,其临床影像学表现也呈多样化而缺乏特异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却难以定性诊断。CT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孤立性肿块,可见浅小分叶,其实性部分密度一般较均匀,呈较致密软组织密度,囊变坏死区可为低密度。CT增强扫描实质一般呈轻到中度强化,实质部分净增CT值40~85HU,囊变坏死区不强化。MRI表现为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Weon等认为MRIT2WI像的“黑白相间征”及显著不均匀强化的特点有助于SFTs的诊断。

病理学特征原先认为颅内SFTs起源于间皮细胞,但近年来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发现,SFTs的瘤细胞并不具有间皮的特征,如不表达间皮细胞的标记,电镜下也不见微绒毛结构,提示SFTs是一种间叶性肿瘤。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其来源于硬膜的CD34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或树突细胞。肉眼见肿瘤通常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与周围界限清楚,质地稍硬,切面呈鱼肉状,颜色灰白或灰红色。显微镜下其组织学特点和身体其他部位的SFTs相似: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分布疏密相间,无特殊组织结蛋白;在细胞稀疏的区域“胶原物质沉积”增加,在细胞密集区肿瘤间质有较丰富的裂隙状或鹿角状血管,形成所谓“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学构象;瘤细胞一般无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免疫表型特征:SFTs通常表达CD34(80%~90%),CD99(70%),Bcl-2(30%),上皮膜抗原(30%),肌动蛋白(20%),但不表达结蛋白、抗角细胞蛋白抗体和S-100。目前认为绝大多数SFTs都表达CD34、CD99、Bcl-2,其中CD34是公认的比较特异和准确的免疫标记物。研究显示,CD34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形态学良性的区域CD34表达率较高;而在明显间变的区域,CD34的阳性表达率往往下降或缺失。Bcl-2是一个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研究发现Bcl-2在原始间充质细胞中表达,并且是SFTs比较特异的标记物。Bcl-2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分布特点相似,即良性区域低表达,间变区域高表达。部分病例可检测到激素受体,阳性表达者提示肿瘤有复发可能。

诊断及鉴别诊断结合本组病例及相关文献复习,认为以下的表现有助于颅内SFTs的诊断:①肿瘤部位常较浅;②肿瘤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或为高信号,伴囊变;T2WI上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③瘤周水肿明显。此病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颅内SFTs需与下列肿瘤鉴别:①纤维型脑膜瘤。由于纤维型脑膜瘤往往包膜完整,瘤体内胶原纤维玻璃样变及钙化的出现使其自由水含量减少,间质成分增多,因此造成其T2WI信号较低,这种表现是纤维型脑膜瘤常见的表现。病理学上梭型瘤细胞束中可见小岛状脑膜瘤细胞和沙粒体,瘤细胞间嗜伊红染胶原纤维不如SFTs丰富。瘤细胞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和S-100蛋白呈阳性,CD34阴性或呈灶性阳性。②血管外皮细胞瘤。MRIT1WI多为低到等信号,瘤内可见血管流空影,T2WI呈高信号。由于瘤内囊变坏死及钙化常不均匀,T1WI及T2WI为混杂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周围水肿轻,增强后明显强化。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梭形,其间少见或灶性可见嗜伊红染胶原纤维。瘤组织内血管更为丰富,血管腔大小不一呈分枝状或鹿角状。瘤细胞呈波形蛋白阳性,CD34呈灶性或小片状弱阳性。③神经鞘瘤。主要是位于桥小脑区的听神经鞘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可见患侧内听道的扩大。MRIT1WI呈低、稍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囊性部环形或分格状强化,肿瘤包膜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瘤侧Ⅶ、Ⅷ神经束增粗,与肿块相连。梭型瘤细胞核常排列成栅栏状或形成verocay小体,瘤细胞间无嗜伊红染胶原纤维,可见增厚玻璃样变血管。瘤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Leu-7和髓鞘碱性蛋白也可呈阳性。除此以外,还需与少见的脑膜肉瘤、脑膜肌纤维母细胞瘤和脑膜纤维瘤相鉴别,根据镜下形态学改变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帮助区别。

治疗及预后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必要时辅以放疗、化疗。手术方式依据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边界情况而定,推荐使用根治性切除以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如果部分病例发现时已经广泛浸润,无法根治,迫于选择姑息性手术切除,此时需采取辅放、化疗,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改善长期生活质量。迄今研究多认为SFTs的形态学并不能完全提示预后,一些形态学看似良性者常复发或发生转移;而形态学看似恶性者,其生物学可表现良性,因而需综合评估肿瘤的预后。肿瘤广泛浸润、或有卫星灶者,易发生播散和转移,均提示预后不良,因此有必要长期随访。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肿瘤;椎管内;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31-02

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其发生率约占人群的0.9/10万~2.5/10万。影像学检查之目的:一是对椎管内的肿瘤进行定位诊断,二是对肿瘤作出定性诊断。定位诊断包括纵向定位和横向定位。纵向定位是了解肿瘤所在的椎体水平段;横向定位可以将肿瘤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硬膜外肿瘤和骑跨于硬膜内外的哑铃状肿瘤四类[1~3]。在定位诊断的基础上,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比较准确的指导意义。椎管内肿瘤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很多,传统的检查方法有X线照片和椎管造影,后来是CT检查和造影后CT(CTM)检查,这些检查诊断技术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多属于间接性征象;近年来,随着MRI检查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清晰而逼真地显示椎管内的解剖结构,可很好地观察器官大小、形态和位置等方面的情况,直接显示有无病变存在,因而是目前诊断椎管内肿瘤的最佳检查方法[4]。现将椎管内肿瘤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综述如下:

1 X线平片

X线平片诊断椎管内肿瘤的主要依据是椎管的骨质改变,一般椎管肿瘤引起骨质改变的约占三分之一[5,6],主要表现是椎弓根、椎体、椎弓被压迫变形、骨质硬化、椎间孔扩大或者骨质吸收、破坏等。而引起骨质改变的椎管内肿瘤多为髓外硬膜下肿瘤和髓外硬膜外肿瘤或者骑跨硬膜内外的肿瘤等。骑跨硬膜内外的肿瘤多见于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皮样囊肿或畸胎瘤等;而髓外硬膜外肿瘤多为转移瘤、淋巴肉瘤等。在平片上可进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一般骨质表现为压迫性改变,边界清楚,有硬化环多为良性肿瘤的结果;而骨质表现为浸润性破坏,边界模糊不清则为恶性肿瘤所致。但就此对椎管内肿瘤的定性诊断帮助并不大,尤其是脊髓圆锥以下部位的肿瘤,由于有较大的生长空间,肿瘤引起椎管的骨质改变不明显或缺乏特点,对定性诊断就更加困难。

2椎管造影

椎管造影检查经历了碘化油、碘苯酚、离子型水溶性碘剂和非离子型水溶性碘剂等几个阶段,对椎管疾病的诊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椎管造影的诊断依据是造影剂的充盈缺损、脊髓的改变和移位、蛛网膜下腔增宽或变窄、造影剂的梗塞等[7,8],椎管造影为椎管内肿瘤的横向定位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和定性诊断能力。

3 CT

CT的临床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椎管内肿瘤的检出敏感度。由于大部分椎管内肿瘤的X线衰减值与脊髓、神经根、硬脊膜以及与脑积液和浸泡在其中的马尾神经混合密度相差不大,不论在肿瘤与非肿瘤病变之间,还是在椎管内各种类型肿瘤之间,甚至是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CT值的测定是缺乏诊断意义的[9]。但是对明显的密度差异的病变,如囊肿、低密度肿瘤、高密度病变或钙化的识别仍是有很大帮助。随着高分辨率CT的使用和CTM的应用,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10~12],弥补了X线平片和常规椎管造影的不足。

4 MRI

MRI检查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和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功能,而且无骨伪影,可直接观察到椎管内解剖和显示病变,从而成为目前椎管内肿瘤诊断的首选检查技术[12,13]。MRI不论是对肿瘤的纵向定位还是横向定位都非常准确,由于MRI具有矢状面和冠状面的成像技术,提高了椎管病变观察的连续性,为纵向定位提供了更可靠的诊断依据;MRI的高软组织分辨率,能准确显示椎管内结构和病变,是目前所有影像诊断技术都无法相比的,为椎管内肿瘤的横向定位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髓内肿瘤主要表现是局部脊髓增粗肿大及信号异常改变,周围蛛网膜下腔对称性狭窄;髓外硬膜下肿瘤则表现为局部脊髓受压变形,同时向对侧移位,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而对侧变窄;硬膜外肿瘤则表现为蛛网膜下腔的闭塞,但是脊髓形态可正常或者受压变形,脊髓可无移位;骑跨在椎管内的肿瘤,主要表现除了椎管内肿瘤的表现外,还清楚见到肿瘤向椎管外生长的情况,以及肿瘤的异常信号改变。

4.1常见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

4.1.1 髓内肿瘤髓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0%~15%[2,15,16],最常见的是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占髓内肿瘤的55%~65%,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髓内肿瘤,有少数可恶变。肿瘤发生以脊髓两端多见,约占60%[2],肿瘤多位于脊髓背侧,其病理特点是种植转移和空洞形成 [14]。星形细胞瘤居髓内肿瘤的第二位,约占25%~40%[2,15,16],其恶性程度一般较脑内肿瘤为低,多为Ⅰ~Ⅱ级,常见于颈段及胸段,其特点是肿瘤多在脊髓实质内缓慢浸润性生长,沿纵轴伸展,表面有粗大迂曲血管匍匐生长,个别病例可累及脊髓全长。在T1WI上肿瘤与脊髓相比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肿瘤囊变时呈低信号;在T2WI上则表现为肿瘤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信号强度多不均匀。肿瘤常常呈浸润性沿脊髓纵轴生长,一般无完整包膜,与正常脊髓组织分界不清;由于肿瘤浸润和瘤周水肿,脊髓多呈不规则增粗,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甚至消失,变窄多呈对称性。

4.1.2髓外硬膜下肿瘤此类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60%[2],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以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最多见。神经源性肿瘤发病年龄轻,无性别差异,肿瘤好发于上、中颈段和上胸段,多位于髓外硬膜下,具有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特征,即“硬膜下征” [17],病灶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而对侧变窄,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神经鞘瘤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沿椎间孔生长则呈“哑铃形”,肿瘤有包膜,边界清楚,生长缓慢。75%的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25%呈稍低信号。95%的肿瘤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增强,有极少数囊变者呈环状强化。神经纤维瘤的MRI表现与神经鞘瘤相似。脊膜瘤则以女性居多,男女之比为1∶5,发病年龄较晚,以壮年和老年多见。好发于上、中胸段,约80%~90%的脊膜瘤无论T1WI还是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绝大多数肿瘤呈均匀显著强化,部分可见脊膜“尾征”。有少部分脊膜瘤可有钙化,使肿瘤的MRI信号不均匀,在T2WI上呈低信号[14]。

4.1.3 髓外硬膜外肿瘤的表现该类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5%[2],绝大部分是恶性肿瘤,一般以转移瘤或淋巴瘤最常见。转移瘤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来自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MRI对转移瘤检出最敏感,常表现为4种征象:局部骨质破坏、局部骨质硬化、弥漫均匀性异常信号和弥漫性不均匀性异常信号。常见有多发性骨质破坏,T1WI为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技术可使病灶轮廓显示得更清楚。受累椎体多呈跳跃式分布,多伴椎弓根及附件受累,有时椎旁或硬膜外出现软组织肿块,并压迫脊髓。但椎间盘一般不受侵犯。淋巴瘤包括非霍杰金和霍杰金淋巴瘤,前者多见,约占85%。发病年龄在40~60岁。淋巴瘤的MRI所见无特异性,通常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强化。

4.2 椎管内肿瘤的MRI鉴别诊断

脊髓内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由于各自的MRI平扫缺乏特征性,两者的鉴别诊断很困难。以下几点有助鉴别诊断:室管膜瘤多位于圆锥部及马尾神经,而75%的星形细胞瘤位于颈胸段;因室管膜瘤起源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多位于脊髓中央,呈膨胀性生长,当出现种植转移时室管膜瘤的可能性更大;如应用Gd-DTPA增强扫描,室管膜瘤是血管丰富的肿瘤,呈均匀性显著强化,强化位于肿瘤内部[18],而星形细胞瘤则多呈偏心性生长,边界不清楚,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强化[2];室管膜瘤合并出血的几率高于星形细胞瘤。另外还有与非肿瘤性髓内病变引起的脊髓增粗进行鉴别,主要病变有脊髓空洞症、髓内血管畸形、脊髓炎症、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和脊髓放疗改变等,增强扫描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14,16]。当然髓内肿瘤中的血管母细胞瘤由于具有血管流空效应等特征表现,所以可作出定性诊断。

髓外硬膜下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最多见,其次为脊膜瘤。神经源性肿瘤主要与脊膜瘤、脂肪瘤、胆脂瘤及皮样囊肿等鉴别。由于神经源性肿瘤含水量高,T2WI呈显著高信号,而有别于多数显示为低信号的脊膜瘤[19,20],由于神经源性肿瘤缺乏血脑屏障,在Gd-DTPA增强扫描均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1]。而脊膜瘤可有钙化致使肿瘤信号不均匀,所以构成了脊膜瘤的特征性MRI表现[15]。脂肪瘤由于含中胚层成分,脂类多,所以在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经脂肪抑制技术后病灶呈低信号[21],诊断不难。胆脂瘤MRI信号强度介于脑脊液与脊髓之间,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技术胆脂瘤呈高于脑脊液、低于脊髓组织的混杂信号。皮样囊肿的发生部位具有特点,一般发生于脊髓圆锥部以下,常伴有椎板裂等先天畸形[22~24]。

髓外硬膜外肿瘤多为转移瘤或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相互间的MRI表现较相似,定性诊断较困难。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诊断。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主要有化脓性脊柱炎和结核性脊柱炎。前者具有相邻两个椎体面受累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椎体骨皮质侵犯等特点;后者则表现为相邻多个椎体及其终板受累破坏、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及硬膜下脓肿形成。病变区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和脂肪抑制呈高信号。

[参考文献]

[1]李联忠,陶慕圣. 脑与脊髓CT、MRI诊断学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8-434.

[2]沈天真,陈星荣.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87-292.

[3]肖泽芬. 20例原发脊髓内肿瘤术后放射治疗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115-117.

[4]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9-904.

[5]王慕尧.脊髓肿瘤X线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11(1):22-24.

[6]董季平.脊髓肿瘤X线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1985 ,1(1):11-13.

[7]陶可.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脊髓碘苯酚造影520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1985,13(3):145-147 .

[8]代社教,张维信.椎管内占位病变脊髓造影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4,10(9):547-548.

[9]周康荣译,荣独山审校.体部CT[M].黄石: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58-361.

[10]曾幼鲁,张雪哲.脊髓内肿瘤的甲泛葡糖脊髓造影CT扫描[J].中华医学杂志,1988,68(5):272-274.

[11]王仪生,姜永宏,侯振亚.CT脊髓造影诊断椎管内占位病变的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1):11-13.

[12]曾幼鲁.脊髓造影CT扫描在椎管内硬膜外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1,25(3):146-148.

[13]蔡幼铨.椎管肿瘤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1,7(4):65-67.

[14]邹英华,蒋学祥,高玉洁.髓内肿瘤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3,1(1):37-40.

[15]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诊断影像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332-352.

[16]梁燕,高元桂,郭行高.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与髓内肿瘤的MRI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4,6(1):1-4.

[17]高明勇,张永芬,卢瑞梁. 少见和不典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和误诊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9):755.

[18]Osbom AG. Handbook of neuroradiology[M].St Louis:Mosby,1991.380-382.

[19]胡和平,黄其鎏.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2,1(1):43-45.

[20]程天明,邹士顺.椎管内神经鞘瘤-MR表现及其病理组织学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2):99-101.

[21]米文珍,王承缘,周义成,等.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0):708-710.

[22]孙吉林,张新般,张华宇,等.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3):156-159.

[23]郑立高.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和批样囊肿[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1990, 16(5):289-291.

[24]陈考柏,樊长妹,王大辉.椎管内上皮样囊肿的MRI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1994,3(4):156-167.

(收稿日期:2007-12-25)

肿瘤影像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肋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 X线; CT

中图分类号 R73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056-02

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是临床常见的胸壁疾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1]。而肋骨肿瘤中恶性较多见,其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非常重要。X线和CT是临床最常应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0例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肋骨肿瘤和肿瘤样变患者,所有患者病理诊断无误。其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18~45岁,平均(24.4±4.6)岁;其中胸壁畸形62例,无症状性胸部隆起54例,胸痛80例,合并咳嗽15例,10例无明显症状;病程3个月~2年,平均(1.2±0.3)年,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影像学检查禁忌证。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和CT检查。仪器:东芝DGW 500 mA X光机,螺旋CT仪,先进行胸部的常规扫描,随后以5 mm层厚扫描病变的区域。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影像学表现,根据X线和CT分别作出诊断,联合两者再诊断,最后结合病理诊断比较差异,并对比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的诊断差异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所有患者病理确诊,良性66例,恶性24例。良性病变包括骨纤维异常增殖26例,骨岛30例,骨感染10例;恶性病变包括骨髓瘤6例,巨细胞瘤6例,转移瘤12例。对比影像学检查,联合使用X线与CT对患者肿瘤的确诊率高于单独使用X线或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骨肿瘤的各类治疗已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治疗前对于骨肿瘤的良恶性及其在体内的侵犯范围的确定变得非常重要,X线、CT等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对其帮助极大。

X线是检查肋骨肿瘤与肿瘤样变的首选方式,其简单方便、经济,能够显示骨肿瘤病变的基本特征,能够对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骨破坏为常见基本的病变过程。良性病变呈膨胀性生长,能够观察到边界较清晰,骨皮质虽然明显变薄,但仍然具有完整的结构。恶性肿瘤病变一般表现为侵蚀性改变,边界不清晰,一般呈虫蚀样改变。CT检查能够更加清楚地显示出患者的肿瘤侵袭的大小范围,最重要的是体现恶性肿瘤与邻近组织的相关关系,对手术切除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受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但通过先进技术制造处更加薄层CT对早期改变、微小病灶、骨皮质的破坏及肿瘤基质的钙化或骨化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使得隐蔽部位的肿瘤更容易发现而及早的治疗,产生更好的预后效果。良性的肋骨病变多为完整的骨皮质,其病灶的周围硬化明显,-般无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2]。恶性肋骨病变则多出现骨皮质的破坏和中断,骨膜反应,并有软组织肿块[3]。MRI定性诊断缺乏特异性,判断骨骼的早期改变,还是主要依据X线和CT检查。

骨巨细胞瘤CT检查显示致密的骨性间隔;骨软骨瘤X线呈向外突出的菜花状骨性突起,其内有不规则透光区。骨髓瘤溶骨型髓腔内见不规则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晰,可见层状骨膜增生及出现Codman骨膜三角;成骨型以瘤骨形成表现为主。病变区增生硬化呈象牙状[4]。CT检查显示髓腔由肿瘤组织代替,软组织肿块更清晰。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为轻度低密度周围硬化,轻度膨胀为囊状,呈骨皮质破坏形成软组织肿块,有骨膜增生。骨转移瘤:X线呈不规则骨质破坏,CT可清楚显示病变范围。

骨岛是CT最为常见的肋骨病变情况,表现为有局部有高密度影,且边界清晰,单发多见伴与长轴平行的骨纹理特征。良性的肿瘤在肋骨与软骨的连接处较多见,恶性肿瘤则出现钙化表现的颗粒状物质。骨感染者CT可表现为出现骨质破坏,周围骨质的硬化明显,且有骨膜反应。

不论是CT还是X线,均具有其各自的优势,因此联合使用此两种方法十分重要。通过CT与X线表现联合诊断,其漏诊率为0,误诊率2.22%,明显低于单独使用X线或单独使用CT等。

综上所述,肋骨病变在病理确诊之前的筛选可根据X线和CT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对大多数的病变起到诊断的作用,并对外科手术给予帮助,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确诊率。

参考文献

[1]陈颖,衣斌,王兵,等.肋骨肿瘤X线诊断(附50例报告)[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35(2):157-158.

[2]杨伟洪,刘鹏程,梁珊瑚,等.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和CT表明[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5):541-544.

[3]罗应斌,张吉美,李群英,等.肋骨骨软骨瘤与肋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J].当代医学,2011,1(13):163-164.

[4]郭道芳,邢溪萍,郭美红.肋骨原发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95-97.

上一篇:电影影像范文 下一篇:影像检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