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7:40:13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1篇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或者政府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各种原因导致收入损失的人们给予补偿,以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各种福利制度或设施提高生活水平的制度。从文化的视角发现:各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和其文化基础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是照搬了苏联老大哥的“国家保险型”模式。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孝亲”、“三纲五常”等思想的影响下,注定了国家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更符合阶层主义文化的要求。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全国一盘棋背景下,一切都以国家的统筹安排为主,以达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分配。这样的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集体主义在这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时期以阶层主义文化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淡化了个人的需要,扼杀了个性的发挥和个人应有的不同文化空间,个人只能是被动接受制度的安排。对所有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群体而言,价值追求是平均而非平等。在那个特殊时期,在国家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以外几乎没有非正式保障制度存在的空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处于改革时期。由于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发生了极大转变。同时,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与之相符合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这样的社会保障体系蓝本则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国家保险型”急需向“投保资助型”或者“福利国家型”或者“强制储蓄型”转变。中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建立了兼具“投保资助型”和“强制储蓄型”的部分积累制。这样的社会保障模式则是在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儒家“中庸之道”与现实结合形成的产物。总体上来看,这时期还是以阶层主义文化为主,但是这样的文化受到了西方平等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在中西文化激烈的碰撞中,历史悠久的本土文化还是长期占据主导,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社会保障制度各领域的改革进程也较缓慢。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特别是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中国需要遵守以西方国家为主制定的市场游戏规则。西方的思想文化观念继续深入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观念影响深远。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平均主义观念逐渐被扬弃,随之而来的是建立起越来越明晰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市场交易规则。国家由上至下开始了各个领域的改革,并继续向纵深迈进。这样的变化大大动摇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文化理论基础,人们呼吁重新考量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体系和终极目标,选择何种文化理论作为根基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建立明确的文化价值体系也就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处于动态,至今仍未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

二、文化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图景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四项基本原则不容改变。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这是中和了中西文化观念的结果。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设计也将在这样的观念下进行。通过这24个字的表达,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理论基础:

(一)阶层主义文化影响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

最早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德国就是以阶层主义文化为根基。德国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封建帝国统治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德国通过建立至上而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调和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这带有典型的国家单方面强制的权威性。从德国19世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这样的文化基础对其影响仍然存在。再来看受儒家文化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文化影响深远的日本,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都是在危机中进行的。日本建立和改革社会保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化解战后的危机以达到社会稳定和控制的目的。中国和德国及日本在这方面的文化基础非常类似,甚至中国在阶层主义文化上的根基更深厚。目前来看,中国较长时间内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会稳定。所以,中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还是以国家至上而下强制推行为主,以达到社会稳定和社会控制的目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家在不同的项目中承担的责任有差别,在救助制度的建立上,从长期来看,还是应该以政府承担为主。特别是在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和扶贫上政府应长期介入。一是由于贫困的原因特殊而不能自立,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依赖和“懒惰”思想。以贵州一些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来看:如果没有政府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介入,要脱贫几乎不可能。除此以外,对于已经退休的人们,只能接受较高替代率水平下的养老金水平,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下的“现收现付”制度安排。

(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文化和平等主义文化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讨论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在何方过程中,有不少人推崇以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英国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有人极力推崇以平等主义为主的北欧社会保障制度。而这些观点在政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加深,这样的文化思想对我国社会保障将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首先,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盘活生产要素配置以增强经济活力和提质增效。市场经济是以追求效率为目的忽略公平,而计划经济注重公平但缺乏效率。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转变,但是步伐迈出相当艰难:从城镇职工开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上世纪末尘埃落定到目前来看问题仍然很多;传统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平行发展,不论是横向看,还是纵向看,都是冰火两重天。在十上所总结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在中国建立全民相对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必由之路。政治上倡导的民主和平等在社会保障制度中也理应同时体现,要求逐步赋予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选择权和自。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将是源自市场经济内在的动力,而不是产生于政府的恩赐。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度改革将越来越尊重社会公众的意见。个人在社会上呼吁形成的社会保障改革合力将是政府推行社会保障制度考量的重要因素。2015年初,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将适时研究调整降低社会保障费率,这是在《人民日报》报道相关媒体认为我国社会保障费率全球第一后,官方负责人做出的回应。可以看出,社会公众的意见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改革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最后,随着个人主义文化和平等主义文化的深入影响。社会舆论倒逼政府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将加快。国家在政治上的大刀阔斧改革和深入反腐深得民心,打破了固有利益集团控制主要经济社会资源的局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阻力将大大缩小。

(三)我国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须依赖于更具强制性的法律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是出台各个社会领域、社会规则的高峰期,以国家层面上制定社会保障政策的责任将加强,而非以往主要以单位或者行业为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各责任主体权责将是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得以确定。

三、结论

总之,随着世界文化的深入交流、中国传统阶层主义文化的根深蒂固、结合中国本土实际,从文化理论视域下看,中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理论基础应是一种坚持阶层主义文化为主、混合了平等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的“混合主义文化”。在“混合主义文化”的影响和建设法治国家背景下,具体而言: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源自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将适时和适度的改革,未来中国政府在阶层主义文化影响下在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上仍是占主导地位;受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要重视引导民间、社会、个人在一些社会保障项目上发挥作用;而受平等主义文化的影响,一些影响公平和平等的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项目应该由国家完全承担。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2篇

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出现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它为缓和西方国家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有的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70年代以来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有体系难以为继,也不适应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高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各国政府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上海社保基金腐败大案到浙江金华用社保基金炒股案,从河南淮阳用社保基金换轿车和修建办公楼案到黑龙江阿城市把社保基金借给企业作流动资金案,从地方社保机构工作人员用社保基金炒股案到广州市十点一八亿元基金流失案,近几年社保基金领域涌现的一个又一个大案,充分说明我国目前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基金运作不透明,法律约束力差,难以保障基金安全无恙。截至“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高达%件。此类腐败案件频频发生,除了腐败分子无视国家法律,以身试法以外,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值的思考的。因此探索完善现有社保基金的管理模式,杜绝此类社保基金案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百姓养老保障的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转变,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有了一定的结余,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国企业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36亿元,全国千万元以上的欠费企业177户,累计欠费45亿元。如何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键之一。因此,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增值是确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但我国目前“政事合一”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与这一目标相距甚远。这种“政事合一”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筹集标准不统一且筹集方式缺乏法律保障;支付办法不统一且支付标准过高;投资主体及投资渠道单一且基金保值增值性差;基金管理效率低下且挤占挪用现象十分严重;法制建设滞后且缺乏有效的制衡监督体系。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对民生直接相关的问题,所以研究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监管问题在我国社会保障研究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只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而对于基金监管的研究则更是刚刚起步。因此,社会保险基金形成后,一直处于分散、无序的管理状态,导致其经常被挤占、挪用、浪费,专款难专用,降低了社会保障的效率。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现状已经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日常监管不力,存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制建设滞后,过分依靠行政监管系统,社会监督缺位,中、长期预警监督缺损比较严重,基金投资监管机制很不健全等问题。目前除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专业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实施具体有效的管理和检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西方发达国家有一百多年的社会保险发展历史,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多。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方面,主要是运用“三权分立”理论,强调分权和制衡思想,把管理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职能分开,强调监督的独立性,同时有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险法律,如《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基金法》和《基金监管法》等,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目前国内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还没有全面论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文献专著。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研究散见于论述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面的书籍中,如郑功成编写的《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2000年)、齐海鹏等编写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2002年)、刘钧编写的《运行与监管—中国社会保障资金问题分析》(2003年)、苏涛编写的《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2004年)等,都是在研究社会保障运行和管理的同时,涉及到了社会保障资金的监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编委会编写的《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2005年),该书分析了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国际比较,对如何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机制进行了专门探讨,对当前的社会保障监督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该书只是论述了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缺乏对广义的监督体系的整体把握。其他的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研究散见于有关报纸杂志,这些论文大都从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角度出发来阐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做法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作用等。

吴春明(2006)提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筹集上主要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自行制定具体筹资办法和比例。这种筹资方式在实际执行中,不仅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规定不一致,即使同一地区不同类型企业的缴费标准往往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负担水平悬殊,不仅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客观上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筹资方式在实践中的另一弊端是筹资的方法、制度多数是以部门、行业规章的形式出现,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在筹资过程中,往往刚性不足,再加上征收力量不足,手段软化,拖欠、不缴或少缴统筹金的现象比较普遍

社保基金是我国的第一大专项资金,与国家财政的联系极为密切,因为社会保障事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财政承担着社会保障事业的最终责任。如果发生支付危机,最终兜底的必然是国家财政。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也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需要社会的稳定作为发展的后盾。而社会保障基金,顾名思义,其担任的职责是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它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物质基础。我国社保基金设立时间短,体制不够成熟,在现收现付制和部分基金制之间孰优孰劣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刚刚建立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严重。

三、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一绪论。首先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界定有关概念,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并分析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二中国现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分析。首先描述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如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监督系统难以形成合力、预算监督乏力、效益监督不足以及监督的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对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介绍和评价。作为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物质基础和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基金在实践中是先收后支的,客观上表现为消费性的社会后备基金,但绝不能因此简单地把社会保障基金归为消费基金。与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不同,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障基金因货币的时间效应所产生的资金流,在实现参保人收入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纵向转移、直接提高参保人福利的同时,也成为社会再生产中的积累基金。由此出发,只有具有积累性质的社会保障资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基金。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从存在问题与成因两个角度切入分析。

四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建议。按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要求,借鉴国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提出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建议。包括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系统、建立和完善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监督制度、开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效益监督、加强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监督效率以及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配套改革。

2.文章基本框架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现状分析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现状分析

2.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评价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存在问题

2.原因分析

四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进一步思考

1.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

2.根据我国的国情具体实施

五结语

四、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对比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际社会较为成熟的社保基金运作和监管方法进行分析,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保基金的监管和运作模式。

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会计核算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提出构想。采用理论研究和社会保障基金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实际的案例阐明了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运用、营运以使资金能在安全的情况下增值保值的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环节;社会保障基金拨付环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营运环节。

五、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运用委托理论分析了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二是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监督现状,提出应当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并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三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提出应对社会保险基金开展效益性监督。

四是参考国外的优秀经验,以供我国之参考。

六、参考文献

1.中文

[1].《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管理》宋晓梧孔泾源当前第:255页

[2].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马杰,郑秉文.计划经济条件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评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l)

[4].卢纯估.对社保基金管理的实践思考[J].中国劳动,2005(3)

[5].姜小丽.社保基金管理环节监督之我见[J].山东劳动保障,2005(4)

[6].史柏年:《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7].李连友:《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金丽馥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9].李耀:《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投资运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0].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245-271

[11].周莹俊.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国外经验与启示[J].上海金融,2003,(5).

[12].郑秉文.社保基金投资证券市场小心走弯路困.中国证券报,2005(7).

[13].洛仑兹.格利茨(唐旭译).金融工程学阿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5].刘晓梅.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保障.日本:汐文社出版社,2002,94

[16].胡云超.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

[17].李江.中资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中发展的对策.保险研究,2003,(10)

[18].赵锡军.论证券监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0

[19].邓大松,刘昌平.论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职责.中国行政管理,2003,(10)

[20].郑红霞,苏莹荣.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浅议.中国社会保障,2005,(4)

[21].李绍光.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58

[22].聂晶:聚焦国外社保基金监管,中国财经报,2007-1-17

[23].刘蜜.国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珠江经济,2006,(8)

[24].刘畅辉.国外社保基金如何监管.党员文摘,2007,(2)

[25].刘诚.社会保障法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91

[26].贾俊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初探,经济法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1-372

[27].余卫明.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55

[28].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7

[29].樊启荣.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512-513

[30].刘学民.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31].俞传尧.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0.

[32].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3].窦玉沛.重构中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4].侯文若.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5].王德文.完善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的思路和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6].周晓丹.人大应加强对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监督[J].人大研究,2004(7)

[37].陈东升:《中国寿险业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8].《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编委会.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2.英文

[1].JohnsonSA,TianYS.Thevalueandincentiveeffectsofnon-traditionalexecutivestockoptionplan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0,57:3-34.

[2].MeirKohn.FinancialInstitutionandMarkets.McGraw-Hill,Inc,1994.

[3].TirezDirk.NasdaqBenefitsfromEuropeanFramework.InternationalFinancial.1997.

[4].VolkerTreichel.FinancialSustainabilityandReformoptionsfortheAlbanianPensionFund.IMF/WP/01/47.

[5].Davis,E.Philip.PensionFunds,RetirementIncomeSecurityandCapitalMarkets: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6].OECDFinanceeassetofInstitutionalinvestors,InstitutionalInvestorsDatabase’,2004

[7].Sowell,Thomas.whattrustfund?.Forbes,Vo163,Apr19,1999.142-145.

[8].Koretz,Gene.SocialSecurityIsMoreSecure.BusinessWeek,Jun26,2000.32-34.

[9].Aaron,HenryJ,Reischauer,RobertD.ShouldweretireSocialSecurityGradingthereform

[10].plans.BrookingsReview,Vo17,Winter1999.6-11.

[11].Krebsbach,Karen.LatinAmerica’spensionbandwagon.GlobalFinance,Bo13,Jan1999.31-33.

[12].Feldstein,Martin5.privatizingSoeialSeeurity[M.ChieagoUniversityPress,1998.

[13].Dr.MichaelaGrimm.TheChinesewelfareSystem-StillunderConstrution[J].Eeonomy&Markets,2005(3)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3篇

可喜的是,岳宗福博士的《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一书,由齐鲁书社于2006年12月出版,该书立足于历史文献资料整理和解读,充分发挥作者研究视野宽广的学术特长,熟练而灵活地从社会史、法制史和社会保障学多学科相结合的新角度人手,全面系统地完成了对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深入研讨,值得一读。

社会保障是一个包容甚广的制度体系,按照我国大陆学界比较趋同的认识,一般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作者在书中对这四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辨析,并结合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思想和实践活动,确定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抚恤四个方面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既合理吸收了目前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又充分考虑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颇有创见。通读全书,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是探寻中国近代社会保障理念的嬗变过程,二是建构中国近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雏形,这也是全书的成功之处和精彩所在。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之中,社会保障学界立足于为现实服务、为改革服务的宗旨,一方面比较倾力于介绍和研讨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成熟经验作为资鉴,另一方面则比较热衷于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出谋划策”。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急务”,也是“实务”。那么,置“急务”和“实务”于不顾。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这样一个“冷僻”课题,又有多大的意义呢?作为作者的导师,我对该书的内容比较了解,并且早已通读过该书的初稿和修改稿,下面想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研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研讨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经验具有同等重要的借鉴意义。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用来说明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经验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古人又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则可以用来说明研究我国近代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经验对发展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历史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废墟上产生的,要认识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对其进行成功的改革,对旧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仍然是必要的,即便仅仅作为一部旧时代的“病历”,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分析。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近代中国出现的全面救济和全民救济的理念、教养并重的积极救济理念以及将社会保障视为国家责任的理念等,“对当今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仍然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

其次,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问题可以丰富和完善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保障学科体系。大家知道,社会保障学是近些年新兴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学科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其理论框架亦未最后定型,其各方面的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但不论这门新兴学科今后如何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研究都应该是该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诚如郑功成先生在《社会保障学》一书中所指出:“对社会保障进行纵向考察是发现社会保障规律、实现社会保障知识体系的基础”。近些年来,社会保障制度史的研究正在兴起,出版的论著和发表的论文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看仍然十分单薄。因此,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视近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对于完善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保障学科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再次,开展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可以填补中国近代社会史和法制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本书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动因、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及相关的社会政策、社会立法和社会行政问题,运用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抚恤四个方面初步建构了近代中国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在如实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阶级本质及其局限性的同时,客观地肯定了其在确立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立法理念、开启中国近代社会保障法制化之路、推进中国法制现代化及社会化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的成果很少,像本书这样,专门研讨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问题在史学界更是尚属首次。从这个意义上讲,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开拓性。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预算;经常性预算;建设性预算;公共财政

建国后很长时期内,中国一直编制单式国家预算,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通过几个支出项目表现出来。1992年开始编制复式预算,国家预算被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在经常性预算中反映。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人们逐渐认识到为全面反映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还应编制社会保障预算,以便政府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规模、结构的变动情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以此为契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积极展开了包括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整个复式预算制度改革的全面研究。在迄今为止的10多年间,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逐步深入、逐步细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回顾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历程,可把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保障预算的国外借鉴及中国的初步探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本阶段在介绍、借鉴国外社会保障预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并对社会保障预算的地位、作用或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此间只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论及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并未有专门的论述。

王玉先在《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工人出版社,1989)一书中谈到苏联国家社会保险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时,介绍了苏联的社会保险预算。“苏联国家社会保险预算虽然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但它具有独立性,是严格按照专项用途使用的,其形成和开支的方式是独特的。社会保障预算的收入基础,是企业、机关和组织保险费。”“社会保险预算最大项的开支是不工作的保证金领取者的保证金。”“苏联社会保险预算是国家预算的一部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和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会议批准。但是,国家政权机关只管批准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工会机关对预算经费作进一步分配。工会负责执行预算。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审核和批准全苏的社会保险预算,领导全国的社会保险事业,研究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服务,颁布有关社会保险法规的细则和解释。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拥有立法动议权,可以把一些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草案提交苏联苏维埃审定。”

徐放鸣、路和平等在《社会保障初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一书中,将社会保障预算在国家预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宏观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搞好社会保障预算,可以对政府推行社会政策、合理分配社会财力、处理好社会保障基金分配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随后,向东、康天才等在《社会保障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一书中,先分析了将社会保障预算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意义,认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保障基金的合理分配,而且关系到财政本身职能的完善。而后又介绍了社会保障预算有两种主要方式,即一是将社会保障预算与政府的行政预算结为一体,二是将社会保障预算与政府的行政预算分开作为专项预算并分析了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最后还提出搞好社会保障预算必须重视社会保险税问题。

第二阶段: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专门论述和全面展开阶段。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细则》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由于党和政府对社会保障预算问题的重视,掀起了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热潮。有关研究文献骤增,研究的层面更宽更细,内容更为系统。

本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社会保障预算的概念、背景因素、理论依据、建立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及模式选择(或方案设计)、框架体系的设计、运作条件(或配套措施)等问题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肖忠清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1994)和《建立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的具体设想》(1995),王荣山的《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5),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的《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1996),九江市浔阳区财政局课题组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6),耿纪谦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初探》(1996),涂晓今、谢夜香的《略论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1996),杨良初等的《关于加强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若干思考》(1997),冯子标、靳共元的《建立我国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势在必行》(1997),桂馨的《浅议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的建立》(1997),叶振鹏、杨良初等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朱柏铭的《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1998),等的《财政管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等。

第三阶段:社会保障预算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建构及其进一步深化研究阶段。

以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为分水岭,此后至今构成了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第一,研究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社会保障预算如何建立的问题。夏远湘在《论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预算》(2000)一文中,分析了公共财政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下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设想,具体包括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全面性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社会保障预算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保障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障预算支出的构成要素等。

尹薇在《浅析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的关系》(2006)中,论述了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相互促进的关系。张献房在《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预算》(2006)中,阐述了公共财政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公平和效率原则)及主要构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兴禧的《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2006),该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建立公共财政下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的一些问题,如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编制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总体目标、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模式选择、编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

第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了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建立的问题。李宝民、张跃进的《关于建立我省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思考》(1999)和杨玉娥等的《建立县(市)级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2000),论述了建立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分别提出了建立省级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和县(市)级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构想,如预算科目的设置,预算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以及预算的组织管理等。而林治芬、段君明等的《辽宁省社会保障预算的目标模式与操作设计》(2003)和魏和宁的《吕梁建立社保预算的实践与思考》(1999),则分别结合辽宁省和吕梁地区试编社会保障预算的实际,指出了试编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构建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框架提出了建议和操作设计。

第三,社会保障预算国际比较研究的力度加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宽,如何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成功经验,成为中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的分析与借鉴》(林治芬,2000)、《美国社会保障预算同联邦预算的关系》(林治芬、于晓梅,2004)、《英国社会保障预算对我国的启示》(高文敏,2005)等。

第四,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更加深化和系统化。该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将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向纵深推进了一步,进而又提出了社会保障预算实施的可能性,社会保障预算的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编制社会保障预算要考虑的因素;社会保障预算收支的具体内容(社会保障预算收支分类方法及收支体系的具体设计);社会保障预算的执行、调整和监管;社会保障预算与国家预算、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与财政投融资预算的关系及衔接等问题。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贾康的《建立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思路》(2006),周顺明的《试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9)、《积极试编,探索新路,全面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2000)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2001),丛树海的《社会保障预算化管理的探讨》(1999),林治芬的《社会保障预算:目标模式与操作设计》(2000),包丽萍、张晓红的《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设想》(1999),刘晓莲、许杰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1999),孙丽霞的《关于构建社会保障预算的建议》(2000)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预算》(2000),徐玉明的《关于构建社会保障预算收支体系的设想》(2000),冯瑞、王杏云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探讨》(2001),刘峻的《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2002),王琪、焦秋云的《对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几点看法》(2003),陈立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社会保障预算体制》(2005),杨晓波的《对我国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思考》(2006),亢永刚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的思考》(2006)等论文。

此外,在该阶段还公开出版了一些专著,如曾海水的《社会保障预算概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周顺明的《社会保障预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林治芬、高文敏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等。

总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简要分析到系统论述的历程,其中既有国外社会保障预算的经验借鉴,也有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提出和探讨;既提出了建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条件和基本构想,也探讨和研究了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建立的问题,还分析了公共财政框架下如何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问题。这些研究对下一步中国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研究、探索和创建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贾康 建立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思路[j] 审计与理财,2006,(5)

[2]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 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j] 经济研究参考,1996,(69)

[3]朱柏铭 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j] 财政研究,1998,(2)

[4]王荣山 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j] 财经问题研究,1995, (9)

[5],刘溶沧 财政管理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6]项怀诚 中国财政管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7]林治芬,高文敏 社会保障预算管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8]曾海水 社会保障预算概论[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养老保险水平;合作医疗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054-05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确定

1.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确定

农村养老保险水平应该综合考虑到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准的重要指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和恩格尔系数等指标[3]。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适度水平的上下限取值如下:(60%为国际普遍认为适度的养老金替代率)

下限: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60%

上限: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60%

2.合作医疗适度水平确定

影响合作医疗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合作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劳动者保险负担系数、参保人数占全部农村人口的比重。根据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规定,农民每人每年缴纳医疗金10元,各级政府的补助年人均40元,每人每年医疗金额为50元[4]。根据该政策,合作医疗个人负担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Yr=10/Ir=10/392.5=2.6%

其中,Yr为农村居民合作医疗负担系数,Ir为其年度可支配现金额。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所以农村医疗保险应当覆盖农村20周岁的农业人口。农村个人筹资额度一般控制在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这部分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59.6%。根据有关调查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总体年患病率为2.58%,平均每次住院花费为162.71元[5]。

按照国内外经验和社会保障法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10%~12%,为医疗保险的适度水平,所以农村合作医疗适度水平的确定采取合作医疗适度支出占农民劳动收入的10%~12%。合作医疗适度水平上下限=合作医疗支出上下限/人均GDP,得到合作医疗的适度水平的上下限见表2。

3.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确定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依据的贫困线既要与国家确定的绝对贫困线保持一致,而且还要与贫困人口的比重和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恩格尔系数相关[6]。所以按照两级系数原理测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应该可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按照两级系数原理测算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上下限为:

低保线的上限=恩格尔系数0.75贫困人口比重(0.75为劳动生产要素收入分配份额约占GDP的75%。) 低保线的下限=恩格尔系数0.75贫困人口比重(1-自我保障承担能力系数)(贫困人口自我承担基本生活饮食费支出能力为0.5)

2007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1 479万,农村总人口为72 75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率为2.03%.根据表3-4得,2007年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为:0.33%~0.66%。虽然当前的农村低保水平为1.08%,但这仅是在经济发达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比较完备的地区才有的。所以政府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让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享有生存的权利。

4.社会保障总体适度水平确定

按照国内外经验和社会保障法规,社会福利和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1.5%为适度的社会福利水平的限度,所以农村社会福利适度支出等于农民劳动收入总额的1.5%[7],则相应的社会福利适度水平=农村人均社会福利适度支出/人均GDP。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上下限:见表1-5。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适度保障水平介于7.5%~12.33%。而中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2%左右,与适度水平的下限相差近5个百分点,差距还很大[8]。

二、社会保障总体适度水平预测

按照保险精算原理,确定给付养老保险是指x岁农民投保可在约定m年后,每年年初(末)领取养老金,不论被保险人生存与否,保险人均需支付给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至少n年养老金。如果被保险人在领满n年之后仍健在,可继续领取直至死亡为止。设年利率为i,V为贴现因子,V=1/1+i,因此确定给付保险费实际上是延期m年期末付n年确定年金和延期m+n年期末付终身年金两个部分构成。

延期m年期末付n年确定年金的趸缴净保费公式为:

m|ax:n=mEx×ax:n=mEx×(Nx+1-Nx+n+1)/Dx=Dx+m/Dx×(1-Vn)/i[9]

(1-1)

延期m+n年期末付终身生存年金的趸缴净保费公式为:

m+n|ax=■kEx=Nx+m+n+1/Dx(1-2)

所以:

趸缴净保费m|ax:n+m+n|ax=Dx+m /Dx×(1-Vn)/i+Nx+m+n+1/Dx (1-3)

由趸缴净保费得:

年缴净保费=Dx+m /(Nx-Nx+m)×(1-Vn)/i+Nx+m+n+1 /(Nx

-Nx+m) (1-4)

假定: ①确定给付年金为n=10年

②死亡率选用“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男女混合表)”

③预定利率选取6%

④给付水平参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和经济发展水平,选定年给付金额为1 200元,1 500元,1 800元三个档次

⑤领取养老金年龄为55,60,65三个档次

⑥为计算方便,选择农民参保年龄为5年的倍数,投保年龄从20岁起算,间隔为5年,则20,25,30,35,40,45,50岁七个年龄层

所以当农民在20,25,30,35,40,45,50岁时开始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分别为55,60,65岁时,在年利率为6%情况下计算的趸缴净保费和年缴净保费的数额计算,得到表1-5和表1-6。

55岁领取的趸缴公式=D55 /Dx×(1-V10)/i+N66 /Dx

年缴公式=D55 /(Nx-Nx+m)×(1-V10)/i+N66 /(Nx-Nx+m) (1-5)

60岁领取的趸缴公式=D60 /Dx×(1-V10)/i+N71 /Dx

年缴公式= D60 /(Nx-Nx+m)×(1-V10)/i+N71 /(Nx-Nx+m) (1-6)

65岁领取的趸缴公式=D65 /Dx×(1-V10)/i+N76 /Dx

年缴公式=D65 /(Nx-Nx+m)×(1-V10)/i+N71 /(Nx-Nx+m)

(1-7)

对农村养老保险需求进行预测,选取从5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作为需求的上限,6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作为需求的下限。假设2002―2019年给付额为1 200元/人年;2020―2035年给付额为1 500元/人年;2035―2050年给付额为1 800元/人年。得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上下限的预测结果为表1-7,又由对农村老年人口的预测,按照农村60%的替代率算出农村2000―2050年的适度水平,进而得出农业GDP的上下限,由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所以农业GDP取下限。根据国内外经验和社会保障法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10%~12%,社会福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1.5%,低保取占工资总额的1%[10]。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和中国现状取劳动分配系数为75%,得农村适度社会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利平.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选择[J].人口与经济,2002,(5):64-72.

[2]高月娥.农民农村社会公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42-47.

[3]康振华.公共财政下的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研究[M].武汉:武汉科技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36-41.

[4]孔凡云.论中国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选择[J].学术探索,2003,(11):85-87.

[5]马向荣.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标准与项目协调分析[J].四川财政,1998,(3):10-11.

[6]穆怀中.国民财富与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58-68.

[7]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132-157.

[8]谢风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估及适度选择[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32-37.

[9]王晓军主编.21世纪社会保障系列教材,社会保障精算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31-199

[10]王元月,马驰骋,游桂云.东北地区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4,(6):68-72.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6篇

《就业与保障》(CN:35-1273/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该刊汇集了大量的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劳动法律、劳动与管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与此同时,也关注实际操作层面上的经验分享、政策分析和行业新闻等。虽然该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由于其主要面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从业者和管理者,所以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其实际参考价值可能有所局限。经过多年的办刊经验积累,目前已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宣传人力资源、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社科类期刊,名列全国同类期刊前茅。该刊关注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推动中国社会保障和劳动经济的发展。该刊收录了大量的社科、法学、管理等领域与就业和社会保障紧密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该刊对于从事社会保障和劳动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为其提供最新的政策动态、实践经验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信息。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7篇

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快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战略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使得以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突出,社会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中国社会学也面临重要的挑战与发展机遇。2010年,中国社会学者在积极应对这种挑战与机遇中,在社会学学科发展和服务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与观点。

理论自觉――中国社会学走向世界学术格局中心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30年之际,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郑杭生教授在《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等论文及相关发言中,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做了深入反思与总结,并明确提出了“理论自觉”概念和命题,认为中国社会学要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别人、正确处理与欧美社会学关系的“理论自觉”,要自觉认识到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世界眼光、中国气派兼具的中国社会学,而不是西方社会学某种理论的中国版。要实现“理论自觉”,一是要注重研究和解答大问题,即要对世界性的“人类困境”和中国本土性挑战做出自己的理论概括,二是要对“传统资源”做出自己的理论开发,三是对“西方学说”做出自己的理论借鉴,四是对“中国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提升。“理论自觉”概念与命题的提出,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共鸣与认同,一些学者以更加明确的理论自觉意识对不同领域的研究加以反思、总结和展望。

在2010年的相关会议(如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研讨会、中国社会学2010年学术年会等)发言和相关论文中,郑杭生教授对“理论自觉”做了进一步的深化。他指出,在近现代社会科学的世界格局中,欧美处在中心地位,中国则处在边陲地位,作为“西学东渐”结果的中国社会学,更是处于边陲地位,许多中国社会学者缺乏理论自觉,往往习惯于用西方的概念来裁剪中国的社会现实,而不善于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精华为我服务。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地位、理论内涵、理论学派,都离不开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觉是提高中国社会学理论地位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中国社会学理论内涵的内在要求,也是形成社会学中国理论学派的巨大动力。中国社会学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社会历史性变迁的巨大舞台和现实性宝贵资源,提炼和创造自己的概念、命题和理论,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为世界社会学增添中国社会学者自己的创造。

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学科如能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理论自觉,加强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不断推进自主理论创新,提升学科理论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理论,就会提高自己在世界学术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

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研讨会于2010年7月在海拉尔召开,与会学者对理论自觉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广泛的共识,理论自觉意识更加明确和强烈,中国社会学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强调“理论自觉”的新阶段。

郑杭生教授强调“理论自觉”概念和命题是对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概念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学术历程看,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都是运用世界学术眼光,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开发中国传统学术资源、借鉴国外社会学理论前沿,对自己进行反思、对别人加以审视,从而提炼自己特色的结果,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典范。“理论自觉”概念与理论视角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必将对中国社会学由世界学术格局的边陲走向中心、更好地服务和推进中国社会建设产生持续而重大的影响。

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15年――社会建设重在调整社会结构

2010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新书会召开,这是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当代中国社会流动》(2004)之后第三个对中国经济社会进行全面阐述和剖析的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和问题正在凸显、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内需难以扩大等重大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据课题组测算,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当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水平,但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结构性矛盾。如果不及时调整社会结构,那么中国经济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将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当前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社会建设,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快社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与机会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这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平衡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的必然选择。在当前重点推进社会建设,就是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其他许多矛盾也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陆学艺教授还建议,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国家应该组建一个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对整个社会建设进行宏观协调统筹、规划、组织、调控,使各项社会建设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应该把社会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排序中的第四,改排为第二,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践运行的逻辑应该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高社会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有利于调动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参加社会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应该在每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前后召开一次社会建设工作会议,或者两个会合并召开,更名为经济社会工作会议。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城乡结构、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的不合理,成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社会结构调整,尤其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带来内需的大突破,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无疑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途径。

民族政策的“政治化”与民族“二元结构”

2008年拉萨“3-1”和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后,民族问题引起更多社会学者的关注。北京大学马戎教授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中国在民族政策问题上应吸取中国历史中的宝贵经验,并借鉴美国、印度、前苏联等处理族群关系的策略与经验教训,以民族问题“文化化”取代“政治化”的新思路,培养和强化民族―国民意识,逐步淡化族群意识。马戎教授还呼吁在民族问题研究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民族理论和政策进行反思。这些观点引发了民族研究领域和关心民族问题的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民族学人类学的一些学者也与其展开了深入的争论。

在2010年的系列演讲与文章中,马戎教授继续深入探讨“政治化”、“民族化”政策的影响及其后果,认为中国社会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倍受关注,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另一类“二元结构”,即在许多领域中存在于汉族公民与“少数民族”公民之间的系统性制度化区隔却为人们忽视,这种二元区隔表现在行政区划的民族区隔、教育体系(学科设置、学校制度)中的民族区隔、民族研究的学科区隔、政府工作业务的民族区隔,以及媒体和文化娱乐中的民族区隔等各个方面,在社会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这种普遍存在的民族区隔,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把中国社会一分为二,这不仅在深层上冲击了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构建,也带来了当前两部分国民交往中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和文化隔膜,对和谐社会建设非常不利,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虽然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许多经济社会问题,但是从苏联的演变态势来看,中国存在的最大社会问题是民族关系问题,中国今后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国家分裂。民族区隔的“二元结构”使得政府领导人、学术界和广大民众都丧失了在这一问题上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对相关信息的敏感神经,应积极设法及早改变这一状态。

马戎教授呼吁研究中国社会的各界学者们必须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关注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程度的变化,关注对建国60年来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实践的反思与改进;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学者们也需要把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放到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大框架里来思考,大家从两方面共同努力打破现存的民族“二元结构”,才能确保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发展道路上更加团结和自信。

在当今世界,民族或族群仍是政治动员和利益诉求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中国社会快速现代化转型的阶段,努力消除民族之间的各种二元结构区隔,促进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整合,强化国家认同,是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理性化与感性化相结合促进意识形态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

刘少杰教授在其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政治意识形态安全与意识形态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对当前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相关问题做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社会学应当借鉴西方社会学重视意识形态研究的学术传统,对中国社会各种层面的意识形态问题做出应有的回答,要有费孝通所主张的“文化自觉”的态度,注重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研究,尤其是在当代文化视觉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持续传承的背景下,重视感性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就更为突出。当前中国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但我们在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往往仅仅专注于组织化、理性化的正式制度建设,而忽视支配基层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习惯、习俗和惯例等非正式的感性制度。应当兼顾制度建设的理性化和感性化,并努力实现二者的融合,只有把那些针对不同目标、追求不同利益、坚持不同准则的理性化制度,同那些在指向目标、追求利益和行为准则等方面都具有模糊性的感性制度联系起来,在社会成员的生活意识中实现二者的结合,才能使理性化制度由逻辑条文变成现实的能够真实规定人们行为的规则。

以战略思维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郑功成教授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一文中,基于战略思考对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之路做了深入探索。他指出,社会保障作为各国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由维护稳定、保障民生的工具转变为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合理共享的财富分配机制,是一条不可逆转的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尊重这一制度的客观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将人民引入一个安全、平等、自由、尊严的福利社会。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进入十分关键的时期,特别需要战略思维,需要从国家层面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之后才是各项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目标,应当是从弥补制度缺失、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切实维护个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最终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这一目标任务将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2008~2012):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保障制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2013~2020):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定型、稳定发展;三阶段(2021~本世纪中叶):社会保障由基本保障型向生活质量型转化,成为合理分配财富的基本制度保障。

超越直觉经验:农村社会学理论创新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陆益龙在《超越直觉经验:农村社会学理论创新之路》一文中,对中国农村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做了深入的总结与反思,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学在农村研究方面虽有量的增长,但学科建设并无实质进步。农村研究中主要问题一是“问题取向”的研究,二是经验研究的过密化与理论范式的缺乏。“问题取向”的研究有将农村预设为“问题”社会之倾向,其研究和表述有可能会建构和夸大乡村社会的“问题”,而且,过多的“问题”(problems)研究,而非“问题”(questions)探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村社会学的视野,仅仅关注问题与对策而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系统的研究,反而给农村发展制造新的麻烦。经验研究的过密化与理论范式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研究过于依赖直觉经验,经验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导向,只是简单重复一般化农村调查,调查方法缺乏科学系统性。

中国农村社会学理论的创新,关键在于要将农村社会研究回归到社会学范式之中,加强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超越直觉经验方法的局限,勇于探索农村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的“大问题”,所谓“大问题”一是指相对于一般经验问题的重要理论问题,二是指社会学范式中的基本问题,如结构与变迁、分层与流动、群体与组织、制度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要避免沉迷于对琐碎“小问题”的纠缠,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学理论创造能力,以达到促进农村社会学理论大发展的目标。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8篇

社会保障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但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社保政策的发展,教师知识和信息更新过慢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改革需要从调整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关注学科热点,促进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民生”问题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出来。社会保障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必需掌握扎实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保障知识。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保障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社保政策的变动、教师知识更新过慢、忽视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学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调整教学模式、关注学科热点、以“应用”为向导促进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进行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今后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和社会保障相关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都把社会保障学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部分院校把社会保障学列入专业选修课程。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政策性都极强的学科。第一,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十分复杂,世界各国,乃至中国的各个地市的具体规定都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相关的理念和制度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教师自身并没有紧跟时代和政策的发展,及时吸收这些新信息、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照搬课本,造成课堂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第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很多时候停留在口号中,理论灌输仍是目前很多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照本宣科讲解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制度,很容易让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使学生无法对社保政策产生兴趣和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不佳,从而造成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应用导向和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保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社会保障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第三,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比如,学生很难有机会到社保经办机构去实地体验。除了设置有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以外,很少有学校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配备社会保障的仿真模拟软件。

2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目标的确立

第一,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社会保障的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笔者在社会保障课程教学过程中,感到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没有“民生”意识。学生因受自身阅历的限制,认为社保和自己关系不大,不关心“民生”问题和社保热点,对课程内容自然缺乏兴趣。因此,实践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第二,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是一项综合事业。社会保障事业需要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不是背诵理论制度的人,而是要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实际操作的应用型人才。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才的质量。而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才创新能力紧密相关。因此,社会保障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现实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过程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基于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在所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

3.1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

3.1.1社保新闻热点的解读社会保障的教材分为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学期的第一周是教师理论讲解周。从第二周开始,根据课程内容,采取“以社会热点为中心,读新闻评新闻”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上,首先对学生分组,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将56名学生分为8个小组。然后把老年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就业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关内容依次分配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本进行预习,并根据各自承担的专题内容分工收集相关社保新闻和热点问题。每堂课的第一项任务是各小组面向全体同学解读社保相关新闻。在解读社保新闻过程中,各组还需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进行简要讲解和案例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做启发性的指导。学生通过新闻的收集和解读、课程内容的讲解、回答教师和同学提问的环节,学会主动学习,增强基本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社保新闻解读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民生,关心民生,增强对社保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障这门课的兴趣及社会责任感。此外,各小组对专题进行新闻收集和讨论的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交流能力。

3.1.2课程论文的写作社会保障学是一门政策性和动态性并存的学科。近年来,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在改革和发展中。我国的社保制度发展尤为迅速,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变革和问题在教材中是无法及时体现出来的,因为社保教材只能给学生呈现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社会保障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各组学生独立完成社保相关专题的课程论文写作。前一阶段的课程讲解及新闻解读,为论文的材料准备奠定了基础,各小组的论文既是对课本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总结。在实践中,8个小组所研究的论文分别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企业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意愿研究——以马鞍山市某国有企业为例》《城镇单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马鞍山市的分析》《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体系的思考——以安徽省××村为例》《职业教育与“农二代”社会流动》《关于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马鞍山市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这些课程论文包含了近年两会热点及社会所关注的主要“民生”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延迟退休、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留守儿童福利、医疗保险改革等。教学改革的意义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社会现状的能力。课程论文是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论文的写作,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和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改最大的受益者。以第一组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为例,学生将两会热点与马鞍山市的现状相结合,从马鞍山市社保局、民政局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鞍山目前养老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鞍山市未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3.2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除了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教师还要积极将课程内容融入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之中,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社会保障技能竞赛、校园志愿公益活动,等等。例如,本校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以“养老服务产业—老年送餐”项目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项目参加“挑战杯”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另外,在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参观访问等,丰富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例如,第五组的课题,学生为了完成课程论文,深入留守儿童学校和家庭,以调查访问和开座谈会的形式,收集了马鞍山留守儿童福利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高质量的论文。另外,实践教学还可采用其他多种形式,比如请马鞍山社保局的相关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们介绍最新的社保政策;联系相关社保机构,使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社保流程当中去,使学生接触到社保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掌握最新的社保制度和技能,培养学生处理社保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创新型实践型的应用人才。

4结语

以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堂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吸取新信息和新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引导学生去阅读、观察、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保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军.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9).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集散结合;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西方学者对于“社会保障”的概念予以定位,即老年退休人员离开社会群体后,要享有一定的生活保障。虽然社会保障根据不同的国情会有所差异,但是所涉及的内容是雷同的,一般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并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有所调整。中国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开启了社会保障,但是所覆盖的群体以城市居民为主,加之二元社会背景的限制,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难以统一化管理。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对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界定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狭义概念是针对于社会保障机构的专业职能而言,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关于社会保障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其重要的作用是确保社会保障内容的顺利实施,以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广义概念是在狭义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涉及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其中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机构级别的明确划分、有关职能部门间职责权限,以及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组织机构、各项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等。

伴随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而备受重视。社会保障属于是社会安全机制,对于稳定社会局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民经济要在现有的世界经济环境中怀素增长,就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占地,以发挥其促进功能,为社会成员创造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的保障制度要能够满足全社会成员的需要,就要使其面临社会风险和个人风险的时候,能够获得生存的保障。

社会保证制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经过理论化之后不断完善。特别是目前中国社会中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导致贫富差距问题难以解决。要缓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就要将社会保障多层次展开,制定符合社会发展且就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社会制度,以促进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建立集散结合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集散结合,以促进社会保障服务的整体性提升

从中国目前的保障体制运行情况来看,采用集散结合的方式要由于二元结构。对于社会保障进行统筹,从制度的层面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实施集散结合,就是首先要落实城乡统筹,随着统筹规模的扩大,筹资范围也会更广,使得社会保障的持续能力有所增强。实现集散结合,就是要促进城乡保障的公平。以医疗保险为例,集散结合所实现的城乡统筹,就是要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之间建立起联结,使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合并,获得保障管理服务上的整体性发展。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实施集散结合,可以提升参保率,使得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从而提升了社会公平的力量。

2.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

城乡二元制是社会保障体制难以顺利展开的基本原因。引入国外经验,从中国的国情角度出发对社会保障管理不断地完善,管理体制入手进行经验性改革,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基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环境不同,在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制定上也存在着差异。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且市场多元化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就要考虑到多种因素,诸如政治因素、社会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等,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改革,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还要将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纳入其中,以建立起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战略发展视域审视集散结合,将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直接关乎到国计民生。要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还要通过强化医保管理和监督以降低成本。将可以共享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完善全国性的统筹保费交付,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的同时,还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制等手段,以提高社会保障体制的运行效率。

3.社会保障制度要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时效性,要发挥社会资源的有效性,就要将社会中的各项保险制度纳入其中,实现保险制度与保障制度整合,以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的运行效率。基于中国的国情,在借鉴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要制定改革发展新思路,以本国的国情以及发展战略目标为出发点调整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农民是弱势群体,将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农村,并全面展开,是提升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水平的关键。建立统筹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之外,还要引进竞争机制,放宽居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市场准入,在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允许被保险人可以自由选择参保途径和参保级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进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重点。建立集散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实现集中管理。将各项保险制度统一起来,可以避免政出多门,且顺应了中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集散结合实现了社会保险集中管理,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还提高了管理效率,且实现公平性。

参考文献:

[1]何泽英,何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传统文化;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4日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其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是各国都在争相热讨的话题。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各历史时期的统治者也因深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建立某些制度时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开始略见雏形。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从西方传入到中国,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思想意义上的。在本文中,笔者也考虑了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种考虑,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完整分析社会保障思想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与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从经济角度或者实用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因传统文化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如郑秉文(2009)等学者在《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中除了作比较,更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分析覆盖率问题;另一方面是在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关系,并没有明确表示传统文化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如车程(2013)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社会保障在传统文化蕴涵中的发展以及存在问题;王文茹(2015)在《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更多的分析各类传统文化(儒家、佛家、道教等)对社会保障产生与运行的影响。由于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思考与探讨,尤其是一部分学生也开始关注,并以此为方向完成学术论文,他们从分类角度单独分析某种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或是从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中某种社会保险的作用,这一类主要以学生论文居多,如刘丽(2009)在《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一文中梳理了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史。以上学者主要是多种传统文化去分析,本文则是从儒家文化角度,历史纵向发展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并分析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让读者清楚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的概念。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先生所讲的“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法定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系统和非法定的各种补充保障措施。它遵循公平、正义、共享原则,通过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国家干预,实现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具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救助思想、军人优待思想等类似思想;传统儒家文化则是指早期的一些儒家文化,主要以孔孟为代表人,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文化系统。

一、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思想形成与发展渊源

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在我国最初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奴隶社会,在这个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当时的儒家文化主要提倡“孝道”、“民本”、“仁政”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最初的社会保障思想雏形。“孝道”提倡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尊老、爱老,让每个老年人安享晚年,强调的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仁政”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统治者应该对其统治的社会成员施予仁政,用“仁爱”思想处以政事;“民本”则是在一个宏观指导思想的基础下进行“孝道”、“仁政”,强调的是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社会文化思想。除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外,道家、佛教等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化的佛教思想构成我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信奉佛教的人要有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慈悲情怀,使得信教之人具有利他思想。佛家文化讲究“普度众生”、“慈悲文化”,这可延生扩展为政府应平等对待社会成员,讲究的是平等性,在精神上树立一种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对古代的慈善事业非常有帮助。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思想也出现了独特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最初毫无规章制度及毫无尊严的“施粥形式”,到后来初具国家意识的“开仓济民”,这些全部属于现代意义上社会救助思想和慈善思想,是社会保障思想的最初形式。

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抹灭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思想也逐渐成熟发展起来。从古展到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保障思想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有关。20世纪8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入到中国,中国开始结合国际经验重新整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时期综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了国际经验,但更多的是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也可以讲,此时的社会保障制度吸收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但占主流的仍然是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最初萌芽阶段,还是建立以及完善阶段,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思想都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促使其建立并不断完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有社会保障形成的影子。

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影响下的传统儒家文化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除了传统儒家文化在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对传统儒家文化有所影响。古代的儒家文化占据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无法撼动其主导地位,而且更是由于传统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所以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作用不明显,更多的只是一种巩固和加强作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只是传统儒家文化发展过程的副产品,对传统儒家文化并没有什么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的发展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最强烈的,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消极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也主要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中体现,具体表现如下:

1、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孝道”思想。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模式占主导,体现的是“大家族”似的宗法保障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潮流的引入,发展形成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不断弱化,这种弱化的后果则是削弱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孝道主义”。在现阶段,网络上以及报道中不乏看到许多家庭子女虐待老人、苛待老人的现象,甚至出现因赡养父母问题进而引发的“打官司”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只在城镇中发生,就连受外来文化影响力较弱的农村也有所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会保障形式发生变化,但从文化角度则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弱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在社会成员思想中的作用远不如从前,“传统家族”、“宗法文化”的弱化,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这种后果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及催发政府及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应该发挥作用。

2、社会福利思想强化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最初形成的社会保障思想中并不包含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发展起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从无到有的出现表明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以民为本,以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础出发点。从简单的教育福利到复杂的医疗福利,从儿童福利到老年人福利,这些方方面面的完善更能证明政府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在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做法向着“仁政”方向进一步靠拢,并不断完善“民本”思想。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改变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先行”思想。我国在古代就讲究“德治”,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法律先行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我国制定政策更多时候并没有做到法律先行。在吸收西方经验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国家开始注意到法律先行的重要性。尤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把法律的建立提到了重要日程上。在我国这个充斥着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现阶段法律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法律先行的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

三、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郑功成指出:“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50多年发展历程的简要考察,可以发现,前30多年是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近20年则是逐渐在向国家-社会保障制演变,目前正处于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建设与完善阶段。”这种完善阶段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目前乃至将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社会保障形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城乡之间差别性取消,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需更加普遍完善。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难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乃至将来面临着空前的养老压力。这种养老压力对当前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养老更为困难,单纯的靠“4-2-1”式的家庭养老似乎难以解决这个重任。所以,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其他形式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并不同,但是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影响下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会完全消失,只是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注重公平性。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主观形态上的发展,这种主观意识的增强相对应的是客观存在的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责任的存在。社会成员权利意识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公平性,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认识自身责任,并不断完善,这种责任是在国家成立初期就存在的,是一种无法磨灭的自然责任。权利意识和国家责任的相互作用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进一步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原则。

城镇化的加快,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省内流动,今后要做的是全部实现省内流动和省际之间的流动。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性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自然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其实,这与文化之间的融合相通。每个地方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措施有所不同,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即调整过后的社会保障方式也可以具有某种适合当地需求的特征,并不全部是相同的。在大趋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与时俱进。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当然,在目前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地方:总体经济水平低、制度不完善、法律依据不够等,这些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社会保障的经济发展自然受到限制;“德治先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法律发展。而且,我国在处理社会保障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多是从政策法规入手,很少关注文化层面。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要根除问题,还是要从思想源头抓起,这样才能治标治本。

首先,我国需要做的就是“法先行”。任何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制度实行长久,执行顺利,减少或规避漏洞,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如此,我国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比较晚,更是受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在完善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情。但是,其在完善过程中应该做到法律先行,做到法律保障。

其次,注重文化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某些形式开始弱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平等思想,既看到社会保障过程中个人的责任,也意识到国家不可推卸的职责。我国需要摆正态度,正视自身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成员,使得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减少社会上出现的“不文明”养老现象,同时也为其他的社会保障经济效果奠定思想基础,从思想上达到统一。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影响着历代统治者的统治和管理,也指引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孝道”、“仁爱”,还是“民本”思想,都在社会保障中得以彰显。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着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儒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一种相关的关系下得以发展。我们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时,应该吸收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郑秉文,J威廉姆森,E卡尔沃.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2]车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商界论坛,2013.3.

[3]王文茹.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J].人资社科,2015.2.

[4]刘丽.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3.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1.

上一篇:社会保障研究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保障热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