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8 14:49:00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一、充分认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决定的,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工积极性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农民工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也必然要求解决好涉及农民工权益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妥善解决他们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权益,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充满活力、有序安定的社会局面。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进度和方式不同,其社会效果也不一样。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数量也多,又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市中。农民工队伍的出现和壮大,是我国特色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正确抉择和有效途径。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不是短期的,而必将是长期的。我们必须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宏伟目标的实现。

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并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判断。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感和长期性。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把握好的指导原则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有正确的指导原则。概括地说,既要遵循世界上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积极解决农民工面临的诸多问题,又要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既要着力完善政策和管理,又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稳步健康发展。进一步地说,解决好农民工问题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就是要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体制,使他们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必须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农民工、尊重农民工、保护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这不仅要体现在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措施中,也要体现在各地方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还要体现在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和做法中,任何部门、地方和单位都不应有歧视农民工的规定和做法。

第二,强化服务,完善管理。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努力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服务,提供维护合法权益和子女接受教育的服务。在管理方式上实现由防范式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在公共产品提供上实现由单纯面向城镇户籍人口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常住人口转变。要充分发挥企业、社区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农民工享受应有的公共服务和权利,也使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新要求。

第三,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就是实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要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搞好科学规划,实行正确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我国国情决定了和规定着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既要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就业。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防止大量农民盲目涌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避免一些国家出现过的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贫富悬殊的现象。

第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就是要坚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解决农民工问题也一定要考虑到各地的差异,不搞一个模式。近些年来,许多部门和地区进行了不少的尝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要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输出地和输入地都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问题。要积极探索保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第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既要抓紧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靠改革和发展,逐步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深层次问题,形成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与制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流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也将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长过程。解决农民工问题应该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方向性和操作性相统一。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方向和思路,为各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措施留有空间。

贯彻以上这些原则,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尊重、保护和善待农民工,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之路。

三、当前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解决农民工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当前,特别要抓紧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的一些带普遍性和最现实的问题。

第一,着力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和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一方面,要从制度机制上杜绝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通过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做到农民工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切实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现在,不少地方在这两个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成熟做法。同时,要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要依法保障农民工的休息权和休假权,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对于延长工时和占用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任何企业都不得压低或变相减少加班时间的工资支付。要多渠道地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标准,通过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

第二,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劳动合同管理。关键是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各地方、各部门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清理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各级政府都要把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要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和企业招用工行为。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要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与监督,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任何单位都不得违反劳动约定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特别要依法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严格禁止使用童工,对介绍和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应从严惩处。

第三,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也是各方面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抓紧建立符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既涉及维护农民工权益,也关系稳定农民工队伍。要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各地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当前,要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

第四,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要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当前,子女上学是长期在城市工作农民工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教育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输入地政府还要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实行以输入地为主、输出地和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管理服务体制,全面搞好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第五,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目前,涉及农民工的侵权案件屡屡发生,由于多种原因使得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困难重重,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至关重要。要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权利。农民工在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等方面要与城镇职工同等看待。要依法保障农民工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严禁打骂、侮辱农民工的非法行为。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户籍问题。当然,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相对复杂的问题,一定要根据大中小城市的不同情况,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而稳步推进。要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制度,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应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

第六,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据调查,目前全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吸纳了65%,主要是在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省内就地、就近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都达到90%左右。实践证明,这种就业模式和途径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定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转移就业容量。要努力引导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当地就业机会。要大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收入,也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要提高小城镇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特别要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这是降低农民工在城市失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七,着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由于农民工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劳动大军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关系到整个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因此,一定要用极大的努力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在农民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农民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行为准则,成为既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又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的产业工人。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工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环境、讲究文明礼貌,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大农民工要努力按照现代产业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业务和生产技能、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履行当地城市居民应尽义务。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二)

二、工程领域普遍存在此类现象

其中工程项目有政府项目,也有私营工程,如示范街道及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房地产开发工程,工业园区厂房建设工程,巴渝民居改造工程,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就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要求各融资平台,国有公司,行业主管单位等要及时监督,按照“业主负责、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等方式保证工资按时发放。层层建立预警排查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落实专人,筹集应急资金,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工程款及民工工资支付投诉问题。

三、存在的原因

有房地产开发项目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也有融资市场的限制,支付压力逐渐加大,有个别劳务公司恶意欠薪,或者劳务公司因工程接近收尾,以追讨工资为名,雇请民工帮忙追讨保证金及工程尾款等行为。

根据20**年“两节”期间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项目资金不到位。因银行银根一度紧缩,使得资金融资难,筹集资金不到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跟不上建设的进度,到了支付工程款的时间或结点,建设单位无资金来支付进度款、结点款。由此直接给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以及劳务班组造成巨大的支付压力,或以各种借口不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工资支付矛盾纠纷增多。

(二)是合同履约难度大。按合同约定执行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依据。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在选择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在选择劳务班组的时候,由于这些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度参差不齐。实力雄厚和信誉度好的企业都能严格履行合同,也能顺利应对市场中的各种风险。遇到经济实力差和信誉度差的企业,他们会以各种形式和方法给建设单位或施工企业或劳务公司施加压力,逼迫建设单位或施工企业或劳务公司提前履约支付款项。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劳务分包合同、劳动用工合同签订不规范,甚至有的工程项目根本就未签订书面劳务合同,只有口头约定。导致争议、纠纷不断,给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工资监管力度差。目前,建设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程序主要是建设单位支付给施工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支付给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支付给民工班组、民工班组支付给农民工。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劳务分包在划拨工程款时,未遵循优先保证农民工工资的原则。即使建设单位在已按合同给定支付工程款后,下属分包单位未直接支付给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隐患仍然存在。从中反映出工程项目对农民工工资监管乏力。

(四)建设秩序不规范。部分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配备不齐,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未细化不明确。工程项目管理不力,导致工程款结算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中诱发争议和矛盾纠纷较多。

四、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为了杜绝和减少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拖欠事件的发生,积极探索防止拖欠的方法及措施。从源头上防止拖欠。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和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对资金达不到规定比例或后续资金没有保障的经营性工程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坚决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不批准其开工建设。对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的工程,不予竣工验收备案。全区各类工程项目的主管部门,要尽快成立处理民工工资应急方案,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民工工资投诉问题。

(二)是落实工程建设信用评价体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认真落实建设领域“工程建设信用评价体系”,利用“市场评价”、“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合同履约”、“市场行为”四个评价体系,重点是参建单位的“合同履约”情况。采取房屋建筑多层不得少于2次评价(即基础完成评价一次、主体封顶评价一次),高层不得少于3次评价(即基础完成评价一次、主体完成一半评价一次、主体封顶评价一次);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采取建设进度过半一次,结束一次,加强对我区在建工程项目的动态监管。对存在有农民工工资支付拖欠行为的工程项目,立即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工程项目,采取建管、质量、安全、造价管理科室、站、所联动,限制该工程活动的继续进行。

(三)是健全农民工用工体系。区人社局要积极探索农民工用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切实加大对农民工用工情况、用工合同签订的动态监督管理力度,随时掌握工程各阶段、各工种的农民工用工情况。切实有效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实行“月结月清”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由建设单位和用工单位负责落实专人监管。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每月由用工单位以工资名册的形式向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报送备案。

(四)是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首先相关部门要强化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管理,重点是在资格审查中,要确保建设单位择优录取实力雄厚、管理规范、信誉度好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坚决打击挂靠、围标、窜标行为。其次,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是加强对施工合同及履约情况的监管,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均表现在对合同的事后监督,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合同备案后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早发现未按照合同进行履约的情况,避免造成承发包双方的扯皮事件,即时予以纠正,避免更大的损失,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对不按照合同执行的主体应视情况给与一定的处罚。再次,涉及施工现场的管理部门,要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管,重点是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从业人员持资格证上岗情况、管理人员的变更情况、现场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五)是落实清欠工作责任制。清欠工作在今后几年的工作中任务非常艰巨,是关系我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区委、政府一定要把他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抓。必须进一步完善健全清欠机制,以目前已经建立的清欠机制为基础,以《刑法修正案》第四十一条规定支撑,以打击恶意欠薪和恶意讨薪为重点,以“业主负责、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联动”为原则,层层落实责任,落实专人,继续推进清欠工作。特别是要加强融资的力度,确保工程项目资金到位,切实维护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三)

春节期间我通过对我家乡盐城市响水县黄圩镇返乡农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我对家乡农民工在收入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民工的欠薪、讨薪问题予以了特别关注。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从从业情况、工资状况、讨薪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认为至少在我省苏南地区各市外来的农民工遭受欠薪和被迫讨薪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但是在其它应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他们普遍忍受着没有福利和保险、没有休假、超时工作以及没有奖金补贴的待遇。我希望对农民工问题不只是关注,而是更多地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来改善农民工的现状。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正文内容)

一、调查背景和调查方式

20**年底,温总理为农妇熊德明讨薪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从政府到民间,都以各种方式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尽力帮助农民工争取应得的权益,政府部门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解决欠薪问题。时隔一年半有余,

1.4亿农民工的现状是否有所改善,权益是否得到保护,特别是欠薪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呢?对此我决定做一次小小的社会调查,旨在以小见大,一窥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在苏南务工返乡的农民工,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问两种方式,一共调查了20名农民工,调查内容涉及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额、计酬方式、发薪方式、签订合同情况、拖欠工资情况、解决欠薪所采取的方式等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分别针对农民工、企业(用人单位),主要从从业情况、工资状况、讨薪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 民工的从业情况

1、农民工大多是通过劳动市场找到工作单位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亲友、同乡介绍工作的。

2、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建筑工人、工厂临时工、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人员、城市环卫工人等。而且农民工大多奋斗在第二产业,从事的工作大多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强度大,有些甚至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是城市居民所不愿从事的工作。

3、对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合同情况的调查发现,由于政府部门加大了建筑行业、加工制造业等农民工相对比较集中的企业的监督管理,现在签订劳动合同、临时雇佣合同的比例大大提高了。但还是有不签合同的情况,往往出现在打短工、由熟人介绍工作、以及在无照经营的个体经营加工户打工的农民工身上。有的是因为不知道有订合同这回事,有的是根本不把签合同当回事,还有的则是因为老板根本不理会这种要求。而且,即使有签订合同,也往往是企业指定的,存在大量不合理、不合法的霸王条款,再加上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对这些条约理解并不深,明显不利于保护农民工权益。

(二)民工的工资状况

1、农民工工作报酬的计酬方式主要为计件制和计时制,计时制有按小时和按日两种。

2、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按工作的强度、技术要求、个人能力等有较大差别,从1500元到3500元不等。但是一般都没有奖金、公积金、社会福利、医疗保险。

3、薪资的发放有三种情况:打短工的一般是在完工以后一次性发放,不过可以预支一些作为生活费;建筑行业一般分为两部分,每月发放一部分生活费,年末或工程结束时再发放另一部分;工厂以及服务业一般按月发放,但会扣留一定的保证金,如果是打短工很容易发生拿不到短期打工的工资,损失保证金的情况。

(三)农民工的讨薪问题

1、出现工资拖欠的比例不高,而且多为无照经营的个体经营加工户、黑工头等不正规的雇主。工厂、工地往往会因为资金没有到位而出现短时间拖欠工资,但都能很快补发。

2、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主要有技术上的和道德上的两方面:技术上的原因有上家汇款迟延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层层分包体制等;道德上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工头卷款逃跑、有的是老板无视农民工的权利而肆意侵害其利益。

3、农民工在遇到长时间老板拖欠工资时,所采取的手段五花八门,包括直接向老板抗议、请工会之类的组织进行调解、向新闻媒体曝光、找政府部门投诉、求助于司法、仲裁等,其中,比较极端的有“跳楼秀”、绑架老板、报复包工头等,但一般很少会有人选择这种方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向政府部门投诉,因为一旦发生拖欠,向老板抗议或进行调解很少有实际效果,申请仲裁和诉诸于司法对农民工来说都成本太高,要上媒体又需要事情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找政府部门不但成本较低且成功几率也比较高。

4、各地方政府都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并设有监察大队(纠察大队)专门处理这类案件,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减少侵害的发生。从调查来看,各地政府部门都能比较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一经调查认定,坚决追讨回欠款,案件成功解决的几率在98%以上,而且对违规单位有处罚、教育等手段。为了减少事件的发生政府还有日常的巡查,主动进行监察工作,平时也经常展开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三、调查得出的结论

虽然我省苏南地区的农民工工资待遇还不错,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地离乡务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有近1.4亿人,在我省苏南务工的农民工只能占农民工总数的一小部分,所以改善农民工待遇问题仍然任重道远。农民工他们承担了城市中大部分城市人不愿干的累活、脏活,却只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艰难的生活,而且还时常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的工资报酬相比与他们工作的强度是很低,这仅仅是农民工收入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有时就连这微薄的工资农民工也难以得到兑现!

通过对外来农民工的调查,我发现,由于政府近年来的大力整治与监管,农民工遭受欠薪和被迫讨薪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遇到欠薪的主要是没有合同规范以及雇主为不法经营或经营混乱的农民工。但是,农民工在其他应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即使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对其中明显不合理、不合法、差别对待的霸王条款无可奈何。他们已经普遍习惯了没有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没有休息日和假期,长期的超时工作却没有加班补贴的不公平待遇。如今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已成为城市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与他们做出的贡献形成巨大反差。如果放任这种不公正持续下去,致使农民工不满情绪上升,是大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

农民工之所以会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从其自身的来讲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受到侵害也不会维护自己利益,使侵害他们权利的人和准备侵害他们利益的人有恃无恐、趁虚而入;第二、农民工缺乏能够维护自己权力的组织,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身单力薄,处于劣势地位,没有专门法律机构帮助农民工维权,而本该代表维护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早已名存实亡,许多时候它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它应该更进一步为维护农民工利益作出努力。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关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一:农民工的维权及管理

一、农民工追讨工资的件次及维权方式发生变化 20**年两节期间,农民工到因农民工工资未及时支付个访、集访共20余件次,涉及金额1201.1万元。20**年两节期间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诉率上升了15.9%,金额上升10.8%,人数上升51.7%。不包括农民工到区城乡建设委,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的农民工问题,堵高速路口等方式,在城区发生一次。城区堵交通干道的行为在北环路,三环路数次发生,同邦。国际城数次发生民工拉标语、敲盆子等方式上街游行。

二、工程领域普遍存在此类现象

其中工程项目有政府项目,也有私营工程,如示范街道及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房地产开发工程,工业园区厂房建设工程,巴渝民居改造工程,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就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要求各融资平台,国有公司,行业主管单位等要及时监督,按照业主负责、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等方式保证工资按时发放。层层建立预警排查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落实专人,筹集应急资金,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工程款及民工工资支付投诉问题。

三、存在的原因

有房地产开发项目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也有融资市场的限制,支付压力逐渐加大,有个别劳务公司恶意欠薪,或者劳务公司因工程接近收尾,以追讨工资为名,雇请民工帮忙追讨保证金及工程尾款等行为。

根据20**年两节期间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合同履约难度大。按合同约定执行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依据。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在选择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在选择劳务班组的时候,由于这些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度参差不齐。实力雄厚和信誉度好的企业都能严格履行合同,也能顺利应对市场中的各种风险。遇到经济实力差和信誉度差的企业,他们会以各种形式和方法给建设单位或施工企业或劳务公司施加压力,逼迫建设单位或施工企业或劳务公司提前履约支付款项。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劳务分包合同、劳动用工合同签订不规范,甚至有的工程项目根本就未签订书面劳务合同,只有口头约定。导致争议、纠纷不断,给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是项目资金不到位。因银行银根一度紧缩,使得资金融资难,筹集资金不到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跟不上建设的进度,到了支付工程款的时间或结点,建设单位无资金来支付进度款、结点款。由此直接给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以及劳务班组造成巨大的支付压力,或以各种借口不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工资支付矛盾纠纷增多。

(三)建设秩序不规范。部分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配备不齐,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未细化不明确。工程项目管理不力,导致工程款结算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中诱发争议和矛盾纠纷较多。

(四)工资监管力度差。目前,建设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程序主要是建设单位支付给施工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支付给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支付给民工班组、民工班组支付给农民工。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劳务分包在划拨工程款时,未遵循优先保证农民工工资的原则。即使建设单位在已按合同给定支付工程款后,下属分包单位未直接支付给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隐患仍然存在。从中反映出工程项目对农民工工资监管乏力。

四、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为了杜绝和减少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拖欠事件的发生,积极探索防止拖欠的方法及措施。从源头上防止拖欠。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和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对资金达不到规定比例或后续资金没有保障的经营性工程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坚决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不批准其开工建设。对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的工程,不予竣工验收备案。全区各类工程项目的主管部门,要尽快成立处理民工工资应急方案,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民工工资投诉问题。

(二)是落实工程建设信用评价体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认真落实建设领域工程建设信用评价体系,利用市场评价、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合同履约、市场行为四个评价体系,重点是参建单位的合同履约情况。采取房屋建筑多层不得少于2次评价(即基础完成评价一次、主体封顶评价一次),高层不得少于3次评价(即基础完成评价一次、主体完成一半评价一次、主体封顶评价一次);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采取建设进度过半一次,结束一次,加强对我区在建工程项目的动态监管。对存在有农民工工资支付拖欠行为的工程项目,立即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工程项目,采取建管、质量、安全、造价管理科室、站、所联动,限制该工程活动的继续进行。

(三)是健全农民工用工体系。区人社局要积极探索农民工用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切实加大对农民工用工情况、用工合同签订的动态监督管理力度,随时掌握工程各阶段、各工种的农民工用工情况。切实有效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实行月结月清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由建设单位和用工单位负责落实专人监管。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每月由用工单位以工资名册的形式向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报送备案。

(四)是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首先相关部门要强化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管理,重点是在资格审查中,要确保建设单位择优录取实力雄厚、管理规范、信誉度好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坚决打击挂靠、围标、窜标行为。其次,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是加强对施工合同及履约情况的监管,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均表现在对合同的事后监督,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合同备案后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早发现未按照合同进行履约的情况,避免造成承发包双方的扯皮事件,即时予以纠正,避免更大的损失,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对不按照合同执行的主体应视情况给与一定的处罚。再次,涉及施工现场的管理部门,要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管,重点是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从业人员持资格证上岗情况、管理人员的变更情况、现场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五)是落实清欠工作责任制。清欠工作在今后几年的工作中任务非常艰巨,是关系我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区委、政府一定要把他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抓。必须进一步完善健全清欠机制,以目前已经建立的清欠机制为基础,以《刑法修正案》第四十一条规定支撑,以打击恶意欠薪和恶意讨薪为重点,以业主负责、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联动为原则,层层落实责任,落实专人,继续推进清欠工作。特别是要加强融资的力度,确保工程项目资金到位,切实维护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关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二:如何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是被称为农民工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他们就业流动性强,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尚未成为城市居民,但与农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一、充分认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量事实说明,农民工已是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7年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这一比重达到50%以上。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过去20多年,如果没有农民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就不会有那么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和开放型经济就不可能迅猛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决定的,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工积极性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农民工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也必然要求解决好涉及农民工权益的一系列问题。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进度和方式不同,其社会效果也不一样。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数量也多,又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市中。农民工队伍的出现和壮大,是我国特色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正确抉择和有效途径。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不是短期的,而必将是长期的。我们必须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宏伟目标的实现。

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并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判断。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感和长期性。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把握好的指导原则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有正确的指导原则。概括地说,既要遵循世界上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积极解决农民工面临的诸多问题,又要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既要着力完善政策和管理,又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稳步健康发展。进一步地说,解决好农民工问题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就是要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体制,使他们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必须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农民工、尊重农民工、保护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这不仅要体现在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措施中,也要体现在各地方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还要体现在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和做法中,任何部门、地方和单位都不应有歧视农民工的规定和做法。

第二,强化服务,完善管理。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努力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服务,提供维护合法权益和子女接受教育的服务。在管理方式上实现由防范式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在公共产品提供上实现由单纯面向城镇户籍人口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常住人口转变。要充分发挥企业、社区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农民工享受应有的公共服务和权利,也使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新要求。

第三,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就是实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要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搞好科学规划,实行正确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我国国情决定了和规定着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既要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就业。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防止大量农民盲目涌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避免一些国家出现过的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贫富悬殊的现象。

第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就是要坚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解决农民工问题也一定要考虑到各地的差异,不搞一个模式。近些年来,许多部门和地区进行了不少的尝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要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输出地和输入地都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问题。要积极探索保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第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既要抓紧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靠改革和发展,逐步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深层次问题,形成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与制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流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也将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长过程。解决农民工问题应该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方向性和操作性相统一。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方向和思路,为各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措施留有空间。

贯彻以上这些原则,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尊重、保护和善待农民工,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之路。

三、当前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解决农民工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当前,特别要抓紧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的一些带普遍性和最现实的问题。

第一,着力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和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一方面,要从制度机制上杜绝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通过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做到农民工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切实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现在,不少地方在这两个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成熟做法。同时,要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要依法保障农民工的休息权和休假权,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对于延长工时和占用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任何企业都不得压低或变相减少加班时间的工资支付。要多渠道地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标准,通过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

第二,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劳动合同管理。关键是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各地方、各部门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清理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各级政府都要把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要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和企业招用工行为。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要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与监督,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任何单位都不得违反劳动约定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特别要依法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严格禁止使用童工,对介绍和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应从严惩处。

第三,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也是各方面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抓紧建立符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既涉及维护农民工权益,也关系稳定农民工队伍。要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各地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当前,要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

第四,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要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当前,子女上学是长期在城市工作农民工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教育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输入地政府还要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实行以输入地为主、输出地和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管理服务体制,全面搞好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第五,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目前,涉及农民工的侵权案件屡屡发生,由于多种原因使得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困难重重,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至关重要。要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权利。农民工在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等方面要与城镇职工同等看待。要依法保障农民工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严禁打骂、侮辱农民工的非法行为。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户籍问题。当然,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相对复杂的问题,一定要根据大中小城市的不同情况,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而稳步推进。要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制度,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应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

第六,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据调查,目前全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吸纳了65%,主要是在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省内就地、就近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都达到90%左右。实践证明,这种就业模式和途径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定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转移就业容量。要努力引导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当地就业机会。要大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收入,也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要提高小城镇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特别要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这是降低农民工在城市失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国务院研究室近日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对正在城镇务工和返乡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收入方面,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至500元的占29.26%,500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

目前,农民工打工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动方式进城。据调查,通过熟人或亲戚介绍的比例达到60.37%,而通过中介机构介绍和自己应聘的仅占14.20%和12.10%。

调查当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没有签订的占了30.62%,有15.68%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在被调查者中,认为用工合同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农民工占20.86%和40.67%,认为没有用的占13.95%。

调查显示,农民2ET资领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按月领取,为60.37%;另一种方式是按年领取,为28.02%。在被调查者中,基本能按时领取工资的达到47.78%,有时延期和经常延期的比例达到35.68%和15.68%。

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在被调查者中,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8至9小时之间的达到40.30%,9至10小时之间和1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23.48%和22.50%。

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工采取两栖的生活方式。农民工具有较强的乡土情结,再加上回乡投资、子女上学等因素,劳动力回流情况比较明显。有一定积蓄后就返乡的农民工比例占39.07%,计划在原城市里长期打丁的占8.13%,视工作情况定夺的占37.48%,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去其他城市工作的占15.32%。

问卷还对农民工就业情况、农民工与雇主和市民的关系、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全职非农、融入城市、追求平等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农民Ti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农民工规模仍会继续扩大,但增速将趋向平稳

报告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一方面,目前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城就业具有巨大引力。预示着农民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据调查,“九五”时期,农村劳动力年均增加584万人,年均增长1.3%;“十五”前4年(2000年―2004年),农村劳动力年均增加433万人,年均增长0.9%。

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较长一个时期内的特征。

农民工流向仍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主,但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扩散

大中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2004年到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增加了448万人,增长7.4%,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也由上年的68%提高到70%;进入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占总量的62.4%,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报告分析,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一种客观要求,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伴随着这种梯度转移,农民工流向也将随之位移。目前这种迹象已经出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有所增加。

农民工转移仍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为主,但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

目前,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收入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家庭在城市定居生活;现行的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久居留;农民工在农村都有承包地,使他们流则有根、出而能退、进退有路。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避免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民”现象和类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亦工亦衣、亦城亦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大量农民工仍会以流动就业为主。

报告表明,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据统计,2004年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占81.3%,比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6.4个百分点;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据统计,近年来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持续增加,2004年达到2470万人;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是为了挣钱,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76.4%农村劳动力没有受过技术培训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报告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据建设部统计,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已达3200万人,参加过培训的仅占10%。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

农民工技能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当前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各地很少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服务;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农民工易上当受骗;对农民工的培训多数时间短、质量差,许多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迫切需要;已就业农民工的在职培训十分薄弱,企业普遍没有履行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法定义务。

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部调研组建议,各级财政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加大对农民参加培训的补贴力度,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制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对相关培训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多种优惠政策;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工作等。

平均年龄为28.6岁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中16至30岁的占61%,31至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轻,也是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向往城市生活,有强烈的外出就业冲动,也较为容易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但是总体素质仍然偏低,多数只能吃“青春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

调查显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66.3%,女性占33.7%。近年来,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有所上升,比较明显的是16至20岁的农民工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22.2%下降到2004年的18.3%,30岁以上的农民工所占比重则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2亿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6%。目前,农民工普遍缺乏劳动就业培训机会,技能素质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既反映农民工对低收入状况的不满,也折射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的短缺问题。

调查显示,农民工虽然眼下吃“青春饭”、养老问题不尖锐,但却把沉重的包袱留给了十几年后的政府、社会和家庭。例如东莞市2004年农民工退保40万人次,平均参保时间仅7个月。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中活跃的群体,如果他们收入低下和权益缺失的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变,如果他们不能逐步转化为正规的产业工人和安居乐业的市民,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和扭转,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的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

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审批手续和收费的政策在少数地区落实仍不到位,乱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组在报告中指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地均对本地区针对农民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进行了全面清理,但在个别地方外来人员居住集中的街道、乡镇,还存在乱收费情况,如超标准收取卫生清扫保洁费,擅自收取综合管理费、宣传管理手册工本费等。个别地方乡镇、村借出具有关证明之机,搭车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计划生育部门仍向农民收取已取消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有的地方公安部门擅自提高暂住证工本费收费标准。

调查还显示,个别地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个别教育部门擅自抬高免收借读费的申请标准;少数地方农民工培训所需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影响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困难,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政府主办的劳动保障培训基地收费公示不符合规定等。

为了防止乱收费行为反弹,保障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合法权益,发展改革委调研组建议,各地不得出台新的针对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审批手续和收费政策;各级政府要改革暂住人口管理工作,力争给暂住人口以“市民待遇”;对各部门违规收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查处,将乱收费所得退还给农民等。

农民工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半数以上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报告指出,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例如,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已占到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同时指出,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2004年,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780元,月平均生活消费支出290元,平均全年节余3000元左右。农民工群体每年带回家的数以千亿计的现金,成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来源。外出务业也使农民增长了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本领,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据专家估计,目前每100个外出务工农民就有4个走上回乡创业道路。

农民外出务工也是他们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比1997年提高84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98元,比1997年提高483元。1997年到2004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5%提高到34%。

此外,农民外出务工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中,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管理理念、行为方式也都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发生变革。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他们就业流动性强,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为产业工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尚未成为城市居民,但与农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魏礼群著:《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之(代序言)《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版,序言第1页)

本文讨论的农民工,是指有农民户籍身份,进城务工的人中,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希望能在城市发展、定居的那部分人,包括农民出生的没有获得城市户籍并在城市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但不包括亦工亦农的两栖农民工。这些人只是户籍在农村,不想、或许也不会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是

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目标是顺应城市化进程,移民城市。

城市生活方式的基调——城市性,与农村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正式社会组织取代非正式组织对社会日常生活起组织作用,社会控制的正式机制(法律、法规、政策和契约等)比非正式机制(血缘、家庭、习俗等)更重要。第二,竞争成为城市生活的主旋律。城市生活中时时具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第三,社会交往表现出广泛性与浅表性,社会交往成为一种角色的交往,即非个人的和无情感作用的交往形式。第四,社会关系联结的主要纽带是货币而非亲缘或地缘,为人处事上有很强的功利意识和理性的思维方式。第五,生活方式体系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价值趋向型的。

“适应:法国瓦卡罗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适应,而适应能否成功,全在于是否能以不断的努力而树立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适应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有机体在一定的生存竞争的环境下获得生存条件的过程。适应程度越高,生存和机会便会越大。就人类而言,适应的方式除本身的改变之外,还需要改造环境。为了生存,人类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竞争,也要与社会环境进行竞争。适应社会最困难的过程,集中于“自我”与“他人”以及“我群”与“他群”之间的适应。为了整体的生存,必需有相互适应,不适应者就会被淘汰。”(程继隆主编,《社会学大辞典》,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第1版,415页)本文要讨论的就是农民工这个“我群”与城市居民这个“他群”之间的适应问题。

“农民工进入城市社会的最大障碍就是户籍制度问题,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障碍。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之所以被称之为“农民工”,其直接根源就在于长期以来的二元户籍制度。”(杨云善、时明德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0页)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就业、居住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福利以及教育等一系列的“不同户籍、不同待遇”的不公平的制度,成为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其原因是法律上对农民的歧视,导致城市系统从政府到市民,从思想观念到日常行为等方方面面对农民工的歧视。

二、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工业化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变,使进城农民工在职业转变中大规模地向市民转变成为必然;较高的经济收入、较丰富的的文化生活、较多的发展机会、也吸引以年轻人为主的农民工向市民转变……实现这一转变,自身需要克服安土重迁传统的影响;需要学习更多文化、法律、城市社会知识、增加社会交往,适应城市生活方式……”(韩俊、崔传义著:《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版之《农民工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第467页。)

上述一段论述,前半段说明了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的原因。后半段说明了农民工如何适应城市的生产生活。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还应在价值观念上、在社会心理上认同并接受城市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由于人多地少,农村土地的容纳能力有限,农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福利上的巨大差距,是外界对农民同胞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如前所述:较高的经济收入、较丰富的的文化生活、较多的发展机会,是农民工出于自身的需要而进城就业,并希望向市民转变的主要动力。

农民工进城谋得一份职业、获得一个住所,就有了在城市立足的基础。但是,由于农村和城市的组织方式不同、文化习俗不同、思想价值观念、社会交往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农民工进城后,很难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如前面关于“适应”的涵义中所述:“适应社会最困难的过程,集中于‘自我’与‘他人’以及‘我群’与‘他群’之间的适应。”“而适应能否成功,全在于是否能以不断的努力而树立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因此,农民工进城后,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他们所在的城市和这个城市的人,通过自学、成人教育或职业培训,学习就业技能,提高文化水平;通过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沟通,使得自己在生活方式上、思想观念上对城市社会逐渐认同并接受,同化为自己的,进而实现向现代城市市民的转变,成为未来公民社会的现代文明的城市公民。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以及个人和家庭根据工作机会变化而发生的迁移。就业和生活方式是影响迁移决策的两类重要因素。前者直接与个人预期相关,后者可以看成从消费方面影响个人的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迁移主要以收益预期为基础,通过从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区域和工作流动到生产率相对高的区域和工作,劳动者能够变得更有效率。迁移能够增加个人的收入和工作经历、获得相关信息和技能。因此,迁移也是一个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杨云善、时明德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73页)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城市有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并没能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对于农民工个人来说,由于工作技能的差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在就业问题上,个人预期需要个人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更多的技能,使自己能在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提升就业技能的过程,也是获得更多工作经历的过程,技能的提升,在工作中应用后,可使农民工增加收入。收入增加后,为获得更多的收入,需要继续提升技能,也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工作技能的信息,就业机会的信息。当农民工的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不再仅仅是老乡推荐介绍:“据调查,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自发性外出主要靠亲友介绍或帮带,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这也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页。)而是通过中介组织、招聘会、有招聘信息的报刊、杂志,招聘网站等多种途径获得就业信息。提升工作技能的方式不再仅仅是师傅传授时,而是通过正规教育、职业培训、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学校、自学等多种方式提升工作技能。当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与提升工作技能的方式实现多样化,与城市居民大体相当时,在就业方面就适应了城市环境。

“而经济地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也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缺少生活上、情感上的交往。”(杨云善、时明德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3页)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有更高的收入预期。因此,增加经济收入,在经济上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当或更多的收入,也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民工有了更多的工作技能,更多的就业机会之后,通过努力,就能获得更多的收入。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农民工会更多考虑定居城市。通过租住城区房屋,或者购买房屋,农民工实现了定居点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定居点的转变、经济地位的平等,使农民工获得了与城市居民平等交往和沟通的资本。“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是为了挣钱,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1页)

农民工适应城市的最表面是在行为方式上、外在形象上,如言谈举止与衣着服饰上模仿城市居民。男女青年的衣着、打扮,在外表上,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已无多大差异。女孩的工资收入,很大一部分是用在购买衣服、化妆品上,她们也学城市女孩一样,穿时装、做头发、化妆打扮。言谈举止的模仿,需要他们与市民有更多的交往和沟通。

“农民工工作之余的主要休闲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娱乐活动:调查表明,农民工业余时间的休闲方式主要有看电视、睡觉、看书看报、聊天或闲逛、及体育活动、听广播、上网、看录像、电影、打电话、自学、参加培训以及其他活动等。50%以上的农民工只有前三项是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城市农民工生活与教育状况———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之》/nmggz/dcbg/200612/t20061225_10263.htm,江苏劳动保障网,稿件来源: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这说明农民工在业余时间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交往。没有交往和沟通,就没有真正适应城市。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不仅是因为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更是因为城市较丰富的文化生活。主动融入城市社会的农民工,在休闲娱乐方面会具有更多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特征:功利性的与同事或与客户间的饭局或应酬;文化性的看电影、演唱会、音乐会等;娱乐性的歌厅、舞厅、酒吧、夜总会等消费性的娱乐场所或公园游乐、市民广场娱乐、运动、与市民交往等,以及到健身房健身等体育运动。因人而异,体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主动性。

“农民工进城后,短期内不能适应城市环境,不懂得怎样与城市人交往,在社会交往中,一般以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交往范围局限于农民工群体内部、老乡之间,使农民工虽然身处城市之内,却不能与市民进行全面的社会交往。”(杨云善、时明德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3页)而在城市,社会交往具有广泛性特点,社会关系联结具有功利性,而非地缘或血缘。“生活方式体系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价值趋向型的。”农民工在争得经济地位平等、学习更多文化、法律、城市社会知识以后,主动以开放的心态与城市居民增加交往和沟通。其实,在就业中,农民工与同事中的城市居民有些交往,但那仅仅是业缘上的或事缘上的,范围小,程度浅。不可否认,业缘关系和事缘关系是农民工与市民进行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交往的纽带。随着进城时间的延长,交往的深入,会与更多的市民交往。“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调查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占78.40%,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分别占73.19%、66.96%和60.77%。”(《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之三》(/nmggz/dcbg/200612/t20061226_10306.htm,江苏劳动保障网,稿件来源: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民工不能适应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农民工身份不被认同,也是农民工与市民平等交往的障碍,原因是:将城乡分而治之的二元户籍制度。

农民工完成上述的职业转换、定居点迁移、经济地位平等以及交往深入等对城市的适应后,最后一个适应是社会心理上的认同。这也是最难的适应过程。这与他们自身掌握的城市社会知识多寡,对城市社会的认识正确与否有关。表现在与城市居民的交往是否融洽和对自我是否是城市居民的认同上。而后者的障碍显然是户籍制度。主动融入城市社会,希望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工,一般会积极做出调适,正面地认识和评价城市居民和所工作居住的城市,并为自己将来成为市民而作着各种准备。

如前面关于“适应”的涵义中所述:“就人类而言,适应的方式除本身的改变之外,还需要改造环境。”在农民工自身改变之外,全社会都应当为农民工对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沉重的牺牲作出应有的改变。为农民工获得平等的人权作出改变。“认同进城农民工为城镇居民,是对现实的承认;给农民工留在城市变市民的选择权,给企事业稳定员工队伍创造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农民工与原有户籍居民一样提供管理和服务,是城市政府的责任。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改变农民工的‘边缘化’地位,承接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任务。”(韩俊崔传义著:《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版之《农民工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第470-471页。)

三、排除户籍制度带来的系列障碍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尽快制定“尊重和保护人权”、“人人平等”、“保障公民迁徙自由”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户籍法。“社会问题经济学认为,歧视是指相同人(事)被不平等地对待或不同的人(事)受到同等的对待。”(杨云善、时明德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24页)“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阻止不了全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城市居民和农民都是“人”,相同人被不平等地对待,现行户籍制度就是歧视农民的制度。必须尽快加以改革,革除不平等的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自由互动、公民自由迁徙的平等的户籍法律制度,并禁止对公民迁徙自由加以限制,尤其禁止城市政府对公民迁徙自由权的限制。实现自由迁徙后,那些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社会保障、就业、居住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福利以及教育等一系列的“不同户籍、不同待遇”的不公平的制度,将因为没有户籍的屏障,而逐步实现平等。

建议成立独立的(或宪法委员会),依宪法可以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通过的和已通过的法律进行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可以依据宪法,专门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违宪审查和违宪诉讼,追究违宪者的违宪责任。使宪法司法化,政府如果对公民的迁徙自由加以限制,不论是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还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规定命令等,只要限制了的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公民都可依法提起违宪诉讼或一般的行政诉讼。

正在制定中的社会保险法应顺应全民要求,制定成为全民社会保险法:平等的保险待遇、全国无障碍地自由转续的社会保险法。“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促进法先天不足,中国最严重的歧视是城乡歧视和地域歧视。该法却没有相关禁止性规定。虽然规定了“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却没有相关的法律责任来保证“违法必究”。居住方面应尽快制定城乡统一的住宅法,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制度应作为住宅法的重要制度,平等保护城乡居民“居者有其屋”。医疗保障方面,将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制定“全民健康保险法”或者称为“全民医疗保险法”。义务教育、高校招生、社会福利等各方面随着迁徙自由而实现公平。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法制政府、服务政府,加强社会保障,增加社会保障预算,为上述各种保障提供财政支持,真正实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共资源、社会服务系统以及上述各种保障对全体在当地就业的劳动者和当地户籍居民平等对待。促进农民工、新市民与市民的沟通,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在城市安居乐业。

参考书目

1《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之三》

/nmggz/dcbg/200612/t20061226_10306.htm,江苏劳动保障网,稿件来源: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来源:《社会科学研究》作者:江立华时间:2006-12-05

3朱力著:《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版。参考书目

1《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之三》

/nmggz/dcbg/200612/t20061226_10306.htm,江苏劳动保障网,稿件来源: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来源:《社会科学研究》作者:江立华时间:2006-12-05

3朱力著:《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内容提要]:“农民工是传统的户籍制度与自由的市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杨云善、时明德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17页)在城市的农民工是非城镇户籍的外来者,是外业务工人员。“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希望能在城市发展、定居。”(《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之三》/nmggz/dcbg/200612/t20061226_10306.htm,江苏劳动保障网,稿件来源: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本文试论述被称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农民工的在城市中,如何在职业转变、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调适,从而适应他们所处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完成一个从农民到市民转化。最后就如何排除农民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障碍进行论述。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 从经济人假设角度看村民自治 从“经济人”到“道德人” 从经济人假设角度对企业内宣工作的行为分析 从经济人视角看城管执法中的“先罚后返” 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经济人假定”的修正与拓展 从“经济人”假定出发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从循环经济角度看我国清洁生产制度的完善 从经济人范式到制度人假说的演进:一个理论述评 从“经济人”假设到“会计人”假设 经济人与制度设计 我们都是经济人 我是小小经济人 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思 寻求公平的经济人 论“经济人”的道德情操 经济人的“知识骚乱” 理性经济人的思考指南 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 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价值整合 “经济人”利他行为的经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蒋明倬. 养老保险新规11月出 基础养老月缴标准上调10%[EB/OL] . http:///domestic/shiyong/2005/11/19/2368400.shtml.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5]田野, 马继鹏. 民工“退保潮”考验中国社保体制[EB/OL] . http://.cn/news/txt/2008-02/28/content_10953943.htm.

【参考文献】

[1] 李群. 中国沿海地区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实证研究[J]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3).

[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3] 田野, 马继鹏. 民工"退保潮"考验中国社保体制[EB/OL] .

[4] 邓大松. 社会保险关系顺利接续事关重大[J] . 中国劳动保障, 2005(10).

[5] 新华社.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EB/OL] .http:///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6] 新华网.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等两个办法征求意见[EB/OL] .http:///politics/2009-02/05/content_10769395_1.htm.

[7] 方强.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透析[J] . 地方财政研究, 2006(2).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问题逐渐让我们无法回避。2006年2月7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第一份专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国务院文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最高规格的文件,一时被称为农民工新政。

而在其背后是国务院研究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历时10个多月的调研。2006年4月,中国言实出版社将这些调研和报告汇编成册,命名为《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农民工”这个词汇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玉林教授1983年提出来的,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出现“民工潮”,再到近年来的“民工荒”,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甚或一个阶层已经越来越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纠葛在一起,甚至与农业、农村、农民放在一起,被称为“四农”问题。正如本书中写到,希望“有这么一个报告,可以引起全社会对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全社会应该从健康的角度承认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存在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本书包括一个总报告――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以及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后的几点思考,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当前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等数十个分报告。

书中首先肯定了农民工的贡献和应有的地位,认为“农民工是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乡镇企业崛起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又一伟大创举。”

同时也统一了对农民工现状的描述和问题的分析,一些现状被集中反映出来。书中的总报告中甚至用一连串的“最”来形容说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而另一段类似的描述是“穿最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食物,住最廉价的房子”。

而本书更重要的部分是提出应对政策,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这些报告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一农民工“新政”,所以本书可以说是解读新政的最原始材料。

农民工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长期的固定的群体,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本书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个开始。

张素华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共七千多人。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人们习惯地称其为“七千人大会”。召开一个七千多人的中央工作会议,规模之大,在党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况且是在国家财政极端困难时。一般说来,极其特殊的现象,其背后必定有极不普通的原因。那么,七千人大会的背后是些什么情况呢?

张传禄著

金城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机关是社会机器中最为复杂的枢纽部分,也是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必经之处,要在这个事业平台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洞悉其中的奥秘。作者以30年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思考,提炼从基层到各级机关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为人处事的珍贵心得。本书透彻、准确和明晰,对于想了解机关或进入机关的人,将是一把灵便的开门钥匙,而对于正置身其中的人,则堪称一部机关生存技术手册。

冯成略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 论城乡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 从公民权利,到YouTube版权保护 乌木争议案中公民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关于低保公民权利的保护性限制研究 发展企业公民权利 公民权视域下保障农民工体育权利的路径选择 基于公民权利理念的社会福利权利研究 保护公民权利优先于行政效率 论城市房屋强制拆迁中的公民权利保护 论社会政策的发展与公民权利的保护 公安行政执法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关系 城市化和公民权利 在公共健康与公民权利之间 公民权利意识培育的伦理思考 公民权利和政治参与 上访是一种公民权利 国家干预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从特权福利到公民权利 公民权利不应止步于管制洁癖 浅议正当程序与公民权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法制出版社,2013年。

③王力杰:《中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辽宁大学,2013年。

④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⑤张瑞雪:《关于培养农民工法律意识的思考》,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参考文献:

[1]刘炜,徐佩玉.公民权利与进城农民工就业保护[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01).

[2]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杰力.中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

[4]李萍.从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看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5]段莹莹.当今中国农民工“人的尊严”的维护: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

[6]吴晶.农民工权利的宪法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2.

[7]张千帆.宪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M].北大出版社,2008.

[8]安广实,杨山鹰.当前农民工维权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06).

[9]张瑞雪.关于培养农民工法律意识的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09.

[10]贺艳梅.论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D].湖南大学,2006.

[11]陈秋.论农民工公民权利保障中的政府责任[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2]刘涛.论农民权利的缺失和保护[D].浙江工业大学,2011.

[13]叶迎.我国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14]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5]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M].法制出版社,2013.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一、农民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数目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同时,“农民工”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号也诞生了。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

由于自身素质低、缺乏技能外加政策上的限制,农民工往往在建筑、运输、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既脏又累的简单体力活。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和河南省调查总队的报告,农民工普遍面临着以下问题:难找工作且工作岗位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低且存在被拖欠现象;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加班不加薪;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护。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蓝领

1.旧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制造业是“两端在外”的不完整的制造业,仅仅是产业制造流程比较简单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工序留在国内,而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和销售服务都在国外。有人形象地把全球经济比喻成一个企业,欧美是理事会,印度是办公室,中国是生产车间。制造业给我国带来外汇的同时,也致使我们无法摆脱的低端产品的困惑。正如商务部部长所说,中国出口的衬衫平均只有30-40美分的利润,中国要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买回一架空客A380。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大量的蓝领

西方国家现在对“蓝领”的普遍定义是: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的工作者,特别指工作时间要求穿工作服的阶层,他们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为各生产企业中服务行业中从事较高技能操作、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熟练型复合专业技能人员。

要想在世界市场有立足之地,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节约型增长方式上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要靠人,要靠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蓝领恰恰是该范畴人才之一。

三、城乡共同培养蓝领的可行性

目前,在中国,蓝领的社会地位、工资、福利等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造成了很多人不愿当蓝领。从而导致蓝领严重缺乏。与此相反的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农民工盲目流动,找不到工作又回去的现象很普遍。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这些农民工的群体中66%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且平均年龄小于30岁,70-80%没有经过技术培训,相对而言他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农民工变成蓝领,不仅提高了劳动技能,而且提高了劳动力价格,进而提高了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同时,提高了农民工素质,也就是等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所以通过加强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农民工的培训,把农民工培养成蓝领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经途径。

四、城乡共同培养蓝领的模式

城乡共同培养农民工出身的蓝领需要职业学校,需要农民工输出地政府,农民工输入地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本文暂不对职业学校所需做的工作进行展开)。

1.农民工输出地政府。动员农民工尤其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年轻农民工参加培训,建立短期、专业对口的职业培训班,对农民工进行数月的培训,确保他们至少掌握一门技能。对培训毕业的农民工按其技能类型、技能熟练程度进行分类、登记,并建立农民工技能库,通过技能库办理工作培训卡。工作培训卡是一种类似于银行卡的磁卡,在它里面记录民工的身份证号码,学历,技能类型,技能熟练程度等相关信息。

工作培训卡的信息也同身份证个人信息一样,输入电脑、建立人力资源网络,实行全国联网。这样农民工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找到用人单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可以及时地找到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2.农民工输入地政府。通过农民工输出地政府提供的工作培训卡,把不同技能种类,不同技能熟练程度的农民工推荐给当地用人单位,并监督用人单位对农民工进行持续性的在职培训。同时,建立统一的技能等级划分标准,把农民工的技能熟练程度化为几个等级,并对各农民工进行评定,输入工作培训卡。等级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工资、待遇也越好。达到最高等级的农民工享受技术工人即蓝领待遇。这便能有效地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

3.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对农民工进行短期的、专业的上岗技能培训,并负责农民工技能等级评定的申报。同时,把所需特别是急需的人才通过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反映给农民工输出地政府,以保证培训班的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由此,通过培训-就职-再培训-晋升的途径,使得农民工边干边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4.农民工自身。农民工应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的培训之外,寻找其他的培训方式,如自考、成人教育、网上培训等,努力自学,培养自己一专多能、适应多种岗位工作的能力。

由于目前信用体系的薄弱,很多有关保护农民工合法利益的政策还未很好的得到落实。鉴于这一特殊性,城乡共同培养农民工出身的蓝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行为。随着,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和信用体系的完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企业行为。

结束语

城乡共同培养蓝领可行否取决于政府行为与农民工的自身努力。可喜的是,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培训农民工和落实农民工合法权利。截止到2005年5月,浙江省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至今已有60万务工农民接受了岗位技能培训。据了解,该工程计划到2010年完成500万务工农民技能培训。蓝领对于农民工来说,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只要政府企业之间加强配合,做好职前和在职培训,农民工完全可以变成蓝领。这对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9篇

此份耗时两月的调研报告建议,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常住地公共预算之中。

《报告》对新生代农民工做出定义,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占到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为1亿人左右。

《报告》将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加以区别:外出就业动机从“谋生、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主动性和能力比上一代更强,对公民基本权利平等有更高期待”。

根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而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彼时农民工中80%以上的人已婚。两相对比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子女教育等同题。

《报告》也指出,由于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工资收入低、就业行业农民工男女比例失调,其中建筑业和制造业男性比较多,而服务业则女性较多,这就使他们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婚恋和精神情感成为困扰新生代农民工的首要心理问题。

《报告》指出户籍问题已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大瓶颈。《报告》建议。可考虑通过稳定居住、社会保险交纳、学历和职业技术、突出贡献、人力资本积累等标准,力争每年解决3%的外来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这意味着每年将有300万农民工拥有“城里人”待遇。

此前的5月29日,全国总工会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便特别强调,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地劳动。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日前开展了针对农民工问题的第五次年度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农民工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对2010年务工收入预期向好,同时金融机构针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仍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自2006年起连续开展了农民工问题年度调查。2010年一季度开展了第5次调查,此次调查涉及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安徽、湖北、重庆、江西和贵州9省、市的350个县、1052个行政村,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405份。

调查显示,近五成农民工月均工资超过1600元,农民工对工资水平的认可程度有所提高。农民工对2010年务工收入预期继续向好,预期2010年务工收入增长一成以上和一成以内的占比分别为250%、22.1%。分别较2009年提高12.9、10.8个百分点。

反映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占比下降,对未来就业形势预期良好,其中对回答2010年会外出务工的占比为781%,较2009年高出8.8个百分点。根据调查结果看,农民工就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事服装、鞋帽等轻工制造人数占比为38.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从事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人数占比为25.3%,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调查称,农民工对创业贷款、社会保险等金融服务需求强烈,但贷款门槛过高和贷款程序繁杂制约了贷款需求的实现。

调查显示,农民工认为“回乡创业贷款”得不到满足的占45.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继续居各选项首位;认为“异地创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占18%,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农民工创业信贷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调查统计司分析认为,整体看,金融机构针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仍处于较低水平。其原因一是对农民工的贷款条件过于严格;二是农民工不了解贷款流程及优惠政策;三是缺乏适合农民工的保险产品。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融入;城市二元社会结构

作者简介:丁宪浩,男,苏州科技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教授,苏州 215009

收稿日期:2006.8.26

在1.2亿农民工 [1](3-4) 为流入地做大GDP而辛勤劳作的同时,“农民工”的特殊身份让他们总是游离在他们所生活的城市的边缘。以当地户籍居民为一方,外来农民工为另一方,城市里形成了一个新的二元社会结构。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弱化消解这一新二元结构,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努力加以解决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 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

作为一个由农村流入城市的不断扩充的外来社会群体,农民工虽然改变了自己生存的空间位置,但却远未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社会角色改变。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间的鸿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两者间境遇状态的显著落差全方位地表现出来。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的出现,虽在我国目前快速推进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是难以避免的,但它对我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了威胁。

(一)城市二元社会结构降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质量

其一,城市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媒介作用大大削弱,延长了大量农民完成社会流动的进程,使农民工群体与流入地居民处于排斥、对立状态,造成不同社会群体间关系的紧张和不稳。其二,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它要求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承担相应的公民义务,要求社会规范维护和伸张社会正义,而城市二元社会结构则依据户籍归属,将生活在同一片兰天下的居民分成权利义务相差悬殊的两类。在只有一部分居民是“主人”的地方,社会正义难以体现是无法建成和谐社会的。其三,由于待遇不公、地位低下,使相当部分农民工的心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极易产生问题、出现危机,有的出现犯罪倾向、暴力倾向,最终导致一些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些地方外来人口的高发案率,就不仅仅与外来人口的素质相对较低有关系。可见,城市二元社会结构从多方面降低了社会的和谐程度。

(二)城市二元社会结构延缓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

其一,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为42.99%, [2] 距世界银行统计显示的中等收入国家60%的城市化率 [3] 差距较大。以“农民工”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社会流动,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城市二元社会结构强化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界限、差异,阻碍进城农民工的身份、角色转换,迫使大多数农民工采用“候鸟式”两栖就业和生活方式,减慢了农民通过“农民工”渠道走向市民的社会流动速度,减缓了城市化进程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二,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经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城市二元社会结构造成效率损失,导致经济发展成本增加,必然削弱经济现代化的增长势头,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挖掘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推动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实障碍

(一)制度障碍

制度赋予人们权利,规定人们的义务,规范社会活动和人们的言行。制度障碍是农民工社会融入最关键的障碍。制度障碍中最核心的是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劳动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政治参与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一系列与之相关制度的改革调整虽有不同程度进展,但还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2006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为户籍制度的改革明确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循序稳妥、因地制宜的改革方向。 [4] 但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制度的全面改革还需假以时日,现行管理规范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发挥作用。消除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度障碍还需经过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

(二)经济障碍

农民工在流入地被真正做到经济利益上的平等对待有两种基本做法:一是在保持户籍居民现有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将农民工的经济待遇拉升到与户籍居民大致相当的水平;二是一方面降低户籍居民的福利水平,另一方面提升农民工的经济待遇,使两者逐步靠近、趋于大体一致。第一种做法需要足够雄厚的财力支撑。目前在我国,即使最发达、财力最雄厚的城市或地方,也都缺乏这种财政支付能力。第二种做法需要以暂时牺牲户籍居民部分既得利益为代价,毫无疑问会遭致户籍居民的坚决反对。因此,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多数为一人或夫妻二人外出,农村“留守儿童”多达2000万之巨, [5] 对农村家小的牵挂使农民工不敢奢望在城市扎根。

(三)公民素质障碍

在农民工一方,总体素质与城市生活的要求还有差距。农民工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①缺乏在城市从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虽有能吃苦、听话老实、薪酬低廉等优点,但在城市就业竞争中仍处劣势,能够找到的一般都是不需多少技术、附加值低、稳定性差、只需简单体力的工作,很多是城里人看不上、不愿干的苦、脏、重、累而又报酬较低的岗位,与城市居民形成明显的职业岗位、报酬待遇分层落差,也较难在一地长期稳定就业。其次是农民工的权益意识和维权能力缺乏。许多农民工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遭遇不法侵害往往忍气吞声,有的甚至没有知觉,还有的则采取过激行动以求问题的解决,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生存、发展的困难。再者,农民工的行为修养处于相对欠缺状态。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②不少农民工对城市的交通法规、城市管理规范等不了解、不习惯、不重视,出现违章、违规、违法的概率相对高一些,不仅自我感觉对城市不适应,也容易引起城市居民的反感。

二、 解决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建议

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率以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发展,到2020年可达到57%,基本实现城市化。而目前我国农村约1.2―1.3亿富余劳动力的消化,如保持近5年农民工增长速度,也正需用20多年时间。 [6](20) 因此,今后20年左右是我国农民工稳定增长时期,也是我们推动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关键时期。农民工社会融入障碍的消除化解有难有易,大多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渐进过程,因而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目标设计及其任务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考虑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势,农民工社会融入目标的实现可以分为渐进的三个阶段。近期(5年左右)是融入障碍消除阶段,针对农民工社会融入中的突出问题、紧迫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予以化解,基本扭转农民工社会融入难的局面。中期(10年左右)是融入机制完善阶段,在第一阶段化解突出问题、局部调整政策和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完成彻底的制度重构,建立起完善、科学的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远期(15―20年左右)是融入文化培育阶段,引导人们彻底屏弃封建的、计划经济的旧观念,营造自然融洽的融入氛围,形成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海纳百川的融入文化,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差异基本消失,建成各类人群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

(一)尽快打破阻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体制瓶颈

一是设立推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常设机构。农民工大规模进城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情况,今后还会持续数十年。从管理体制看,现在是多部门多头分管,既有职能交叉、又有管理漏洞,既有管理侧重点的不同、又有管理思路的差异,总体上看是限制多、引导少,防范多、服务少,不能适应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实需要。随着对农民工问题认识的升华,设立统管农民工事务、负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综合性常设机构已成为理所当然的最佳选择。二是调整、弱化现行户籍管理体制。近年来,许多地方对户籍制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但总体看对农民工而言门槛还是太高,“只有极少数有特殊贡献的农民工解决了落户问题”。 [7] 应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逐步、分层次、有条件地降低以至取消农民工落户门槛。同时,加快降低或取消户籍与就业、购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格、权利的关联,减弱现行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发展的限制。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农民工主要流入地区,在实行和逐步完善区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尽快建立、实施城乡统筹、户籍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真正取消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在劳动就业市场实行真正意义的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市场调节。

(二)努力打破阻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管理与服务瓶颈

在不放松必要的管理的同时,把对农民工的主动服务和帮助放到首位,通过周到的服务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融入城市。为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传统做法,在工作中将对农民工的服务和帮助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要根据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农民工的自身状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要积极调整有关政策,尽可能减少对农民工就业的人为限制,促进就业公平;要通过信息和公开,通过就业指导和咨询,引导和帮助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要通过加强检查、监督和严格执法执纪,促进改善农民工生产工作环境,提高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条件;要通过监管和引导,促进农民工报酬待遇的提高,以及薪酬的足额、按时获取。在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方面,要探索解决农民工负担偏重、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困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推动农民工享受的社会保障逐步向户籍居民接近。在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教育公平权利方面,不仅要给予他们的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一样的就近入学的待遇,而且应根据其家庭的实际状况,在收费、贫困生救助等方面适当予以照顾。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方面,要加强对各种违法、违轨行为的查处力度,制止、打击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通过提供法律政策咨询以及法律援助等途径,帮助他们维权。总之,要积极探索相关制度规范的调整、完善,尽快制订出系统的以对农民工服务和帮助为重点的制度体系,形成以服务带动管理、以管理促进服务、以服务管理推进社会融入的运行机制。

(三)下决心打破阻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资金瓶颈

由于资金不足,限制了许多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许多问题无法解决。可以说,近期农民工社会融入主要障碍能否顺利化解,资金的充足与否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鉴于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以及较长时间内的持续性,有必要从现在起将与农民工相关的重要开支列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预算,提高相关工作的资金保障程度。尤其是农民工输入地,获取了农民工带来的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价值,更应随着财力的增加拿出逐渐增多的资金回馈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农民工。在财政预算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项目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资金,农民工就业指导资金(包括就业信息公开与服务、就业指导与咨询、就业介绍与组织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财政配套资金(包括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一定条件下的失业保险等),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增配资金,农民工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资金,农民工维权援助资金。与此同时,财政预算在筹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管理与服务等项目的开支时,也应充分考虑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带来的需求增量,作必要的增加,以努力满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整体社会需求。

(四)设法打破阻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认识瓶颈

目前在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的认识问题。有的人仍然抱着限制、防范农民工流入的保守观念,也有的人虽然改变了传统的错误看法,但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紧迫性、对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由此导致工作迟缓、措施不力、甚至依然故我。因此,要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就必须解决好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一要解决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充分认识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要前提,必须将其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花气力认真抓好。二要解决职能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其认识到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是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从而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三要解决好户籍居民的思想认识问题,逐步使其认识到传统封建等级观念的消极落后,认识到城市二元社会结构带来的极大危害,从而自觉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此外,也要注意对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工增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强意识、发展意识,提高融入流入地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

注 释:

①农民工接受过各种技能培训的仅占近24%,亦即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高达76%以上。参见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宣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②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调查,农民工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初中、小学、文盲)约占85%。见《流动人口: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去年我国1.1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中国人口网2005年6月20日。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国家统计局.二OO五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N].中国信息报,2006-3-22.

[3]各国实现“小康”的城市化之路[N].中国信息报,2006-2-22.

[4]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N].光明日报,2006-3-28.

[5]用心关注 形成合力[N].经济日报,2006-6-29.

[6]韩长赋.关于农民工问题调研后的几点思考[A].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7]王 飞,刘文海.部分地方户籍制度改革情况调查报告[A].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上一篇:群众路线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