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9:10:39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CSSCI;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赵丹(1987-),女,浙江建德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吴微(1980-),女,江西鄱阳人,江西鄱阳县教育局。(江西 鄱阳 3331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10-02

自2003年9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继于2004年4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近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本规模及教学质量上快速发展。2011年12月下旬,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对所辖、所属民办高校2011年度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整理,统计我国现有独立学院309所,民办普通高校3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00余所。民办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依据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CSSCI)收录的2003年9月至201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文献来源、作者单位、中心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一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来源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后近10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数量与文献来源为考察对象。

表1呈现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数量及主要文献来源。从近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峰值的1473篇后,2010年及2011年略有下降。其中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的不同文献来源统计,期刊类6616篇,在总共检索的9835篇文章中期刊类文章是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占总量的67.27%。博士29篇,硕士582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代表,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仅占检索总量的6.21%。除去期刊、博士、硕士论文外,报纸、会议、年鉴占发表总量的26.52%。从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近10年间各类文献数量一直都在波动之中,数量增减幅度不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如下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高层次、全方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理论研究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成熟,何以揭示民办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用提为民办高等教育实践进步提供可行的、系统的指导。

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作者单位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间发表民办高等教育类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作者单位为分析对象。

表2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的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近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25个高等院校的概况。根据学校属性划分,2003年9月至2011年民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1508篇,占检索总量2409篇的62.60%。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发表232篇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文章,位列25所院校榜首。2003年9月至2011年,公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类文章901篇,占检索总量的37.40%,其中厦门大学研究发表169篇相关文献。公办院校中发表的类似文献数量主要集聚在50~80篇之间。以上数据主要说明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这个领域内,主要的研究群体出自民办高校本身。毋庸讳言,自身在民办高校工作的研究人员是获得民办高校发展现状与动态的先行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可能受其工作性质的影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理论,更多的是对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感触,而无法驾驭理论,不能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抽象概括的指导理论。另一方面,公办院校拥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基础与能力,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意识,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思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其研究缺少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这种现象的延伸只会导致理论研究者看似堂皇的理论被实践者所不齿,而实践者将长期处于理论的基层而阻碍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质的飞跃。

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心关键词分析

图1反映了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方向。在总共检索的中心关键词中,对策、管理、投资、体制、公益性、发展、模式等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由于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并非一支强壮的支流。民办高等教育在不断直接地引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弊端。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可以不断借鉴并引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来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图1所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所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社会问题等方面,过多地依附于其他学科反而使其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现象被掩盖。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甚至正在逐渐蜕化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

到目前为止,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作用越来越大。这表现在民办高等教育理论自身与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日益密切,也表现在日益增多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逐渐渗透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与必要的。问题在于,多学科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研究人员是否把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汇总在民办高等教育身上。换句话说,可以给民办高等教育划分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研究者是否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整合认识?是否有总体上的深层次把握?

结合图1分析,多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并非真正的理论研究者,只是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单一的问题和观点,缺少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积累,更不能完全具备将相关知识整合的能力。这样一来,所产生的结果是使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就如一个依附品,经验性的概括比较多,而缺乏自立于学术领域的理论根基,让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显得稚嫩。

总之,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情况的多维度数据考察和分析,可见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在总体上来说是不断朝着高水平和宽领域方向发展的。在理论上也产生了一大批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活动规律的不同方面进行概括性认识的研究成果。由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并不是由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来推动的,而是由一批民办高校的一线实践者为适应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主动实施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必然产生于富有活力、充满探索精神的教育活动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广,民办高等教育日益社会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日益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不断革新,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民办高校办学人员,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对民办高等教育指导理论的迫切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旨应更多地体现在理论意识的觉醒和理性精神的增强,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从自为阶段上升为自觉阶段,注重把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外域知识融合在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中,让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泽龙,苏新宁.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与学术影响力评估——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5).

[3]李泽林.民办高校:现状、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5,(9).

[4]张剑波.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5]袁玉立.学术影响力与学术期刊的导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3).

[6]王长乐.试论教育理论研究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7).

[7]柳海民,赵兴明.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8]黄藤,王冠.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6).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功能 研究现状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和分析

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比较庞大的子系统,其组成要素十分复杂且具有不同特征,形成多层次、多种类和非线性的结构,包括育人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发展科学的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而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的功能[1]。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选取样本。在CNKI中设置期刊年期从2001年到2011年,来源期刊为精确,来源类别为核心,并设置篇名包含关键词“高等教育”,并包含关键词“结构”检索,共检索出244篇符合要求的文章,去除一篇不符合本问研究范围的文章,即得有效样本243篇。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整理,试图对近十年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相关研究的状况有所了解。从论文分布年份趋势情况来说,从2010年到2008年,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所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结构问题的核心期刊数量呈波浪式逐年增加,2008年数量增加到最大。但在2009年与其相关的核心论文数量突然减少到17篇。之后数量又开始增加,2010年和2011年相关论文数量保持稳定,都为28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二)研究样本的分析

1.对文章出处的分析

经统计,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的243篇论文的期刊共来源于102个相关学术期刊。以《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和《黑龙江高教研究》这三种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最多,分别为14篇、13篇和13篇。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的论文中,数量达到5篇以上的有14种期刊;数量达到3篇以上的有24种期刊,占到期刊来源总数的23%。有17种期刊都有两篇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的核心论文,占到期刊来源总数的17%。只有1篇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论文的学术期刊共有61个,占到相关学术期刊来源总数的60%。由此可以得出,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的核心论文来源颇多,表现出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仍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学者们将其刊登在不同的期刊中,有待将高等教育结构问题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2.对作者的分析

对论文的作者单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1年这10年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研究的作者共来源于140个单位。在这140个单位中,其中来源于102个单位的作者都仅有1篇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的到核心期刊。经统计,华中科技大学位居第一,共发表20篇,占全部相关核心论文总数的8%。厦门大学位居第二,共发表10篇。其次,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居并列第三,发表的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核心论文数量都达到7篇。

二、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状况

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和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

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高等教育的专业和科类结构、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和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层次机构又称纵向结构,指不同程度和要求不同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是高等教育中的各层次之间的组合比例关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3年的统计年鉴关于教育分级的标准,高等教育的层次被分为三级,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属于第五、第六、第七级。第五级相当于短期高等教育,第六级相当于本科教育,第七级相当于研究生教育。[1]251-252科类结构是指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横向结构。它主要表现为校、系、科、专业的结合形式,是高等教育中常见的结构问题。科类结构也比较复杂,常常每一科类又分为许多具体的专业。[1]255-256形式结构是指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2]布局结构也叫分布结构,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和人口密切相关,由于学校规模相互影响并涉及专业设置的教学地理分布结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问题。[2]264

(二)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

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和高等学校的物质基础结构。组织结构是指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为了实现目标,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某种职权关系。[1]267课程机构是指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组合、衔接和联系的方式,是高校中的一种重要结构。[1]272物质结构是指高校办学应有的各类基本物质条件的构成状况,包括校园结构、校舍结构和设备结构等。[1]274

经统计,在高等教育结构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对于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来说,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研究得最多,10年来共有110篇,占到相关核心论文总数的46%。其次是高等教育的专业和科类结构的相关研究,其相关核心论文综述达到51篇,占相关核心论文总数的21%。而对于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而言,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域的相关核心论文总数最多,共有29篇,占到相关核心论文总数的12%。另有27篇论文是以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占到相关核心论文总数的11%。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结构领域中,近十年来,学者们更加关注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中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研究,在高等教育微观结构中,学者们更加关注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

三、结语

迄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01到2011年,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领域的核心论文研究领域广泛,来源多样,作者更是来源颇多。但就研究方法而言,多数以思辨为主。那么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有待于学者们使用更多的除思辨以外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使高等教育结构领域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就研究者的研究内容来说,更多的学者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中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研究,而在高等教育微观结构中,学者们更加关注的是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徐小洲.高等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4-245.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24-02

一、关于实证研究中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随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提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多。按研究对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上,将国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做了对比,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孙绍荣等(2001)对世界173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二年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观上以区域或省份为对象进行研究。贾彦东、张红星(2006)通过1996—2003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东、中、西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地区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高耀、刘志民(2010)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研究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总的来说,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注重从理论上论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花亚纯、王志宏等(2006)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教育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部分学者将视角转向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在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时,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或大或小两种不同的结论。纵观各研究发现早期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时,多选用地区GDP和地区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发达程度,用地区万人占有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地区万人占有大专以上人口和地区劳动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比率,以此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二、关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指标体系仍需完善

通过研读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及协调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一,目前国内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性理论研究偏多,微观性实证研究偏少;其二,对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仅有的研究也较多的停留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方面,对于协调性研究不足。界定和度量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方法的文献资料较少,理论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高耀,2010)。实证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简洁性、代表性、客观性、系统性、差异性以及数据可获性等基本原则,但已有的各类指标体系或缺乏科学性或缺乏客观性、差异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与分析模型的选择同样重要

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选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舒尔茨把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中国学者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的算法即教育综合指数法计量出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樊华(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概念,建立了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国1990—2003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协整分析理论是近年来处理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有力工具,但协整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稳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需要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此外误差修正模型不仅能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反映不同时间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通过三种分析方法的相互补充、分析结果更科学。综上,笔者主张可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阶段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设想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尝试。具体(见下图):

参考文献: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31-37.

[2] 孙绍荣,等.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关系的国际统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4):30-31.

[3] 傅征.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90.

[4] 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43.

[5] 刘丽,欧向军.苏北高教服务苏北经济的相关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8,(6):53.

[6] 李新荣.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64.

[7] 王萍.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甘肃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2):140.

[8] 张丽峰.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05.

[9] 贾彦东,张红星.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3):94.

[10]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0,(3):58.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文化 关系 研究述评

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界,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当时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发展备受各界人士的瞩目。此外,80年代出现了“文化热”,促进了此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及新世纪以后呈现出了新态势和新特点。总的说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并不成熟,探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颇有意义。我根据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总结出一些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一、起步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是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初见端倪的。1980年,潘懋元在为一机部所属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学时,第一次提出了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其中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指:“从整个社会来说,教育跟政治经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育所摆的位置和在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1]这里的“其他社会现象”还未提及文化的因素。1983年,潘懋元编写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对教育内外部规律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把外部关系规律修正为:“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2]明确提出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988年,潘懋元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论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将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述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3]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受社会制度的制约,这两种制约因素又需要文化传统这个制约因素的折光反射出来。以上所述都是由一般教育层面来论述的,并未涉及高等教育层面,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掀起一股“文化热”,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开始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关注。1989年,潘懋元、邬大光合作发表了《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第一次从理论上明晰了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他们首先分析了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种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光反射出来。”[4]如前所述,潘懋元在1988年论述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提及教育受文化传统制约,是从一般教育的层面来阐述的,而这篇论文将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具体化到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上来。1990年,潘懋元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一文中再次明确提出:“文化传统也是制约教育的重要因素。”[5]并论述了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保存、传递、改造和创新文化。储皖中则对专门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作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分析,分别为:一是传递文化,二是促进文化传播、交流和融合,三是助于对文化进行选择、整理和改造,四是创造文化。[6]

在这一时期,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一部分研究只是从一般教育的层面简要探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散见于几本著作之中。尽管如此,起步时期的研究为高等教育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体现在:首先,开始认识到高等教育与文化是有着重要关系的;其次,明确高等教育面对文化传统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取舍原则。

二、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才在高教理论界得到重视。主要代表人物有潘懋元、张应强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此外,朱国仁、何云坤、刘海峰、黄福涛、吴岩、侯定凯和薛彦华等人也发表文章参与讨论。归纳如下。

(一)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推向深入。潘懋元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述概括为两种关系(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两重作用(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和两大功能(传承和创新)[7],为此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线索。一些学者对上述关系、作用与功能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研究较为集中,朱国仁、薛彦华、张应强和何云坤等对文化的选择、创造、批判、整合等功能专门撰文阐述。黄福涛则从比较和历史的视角考察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8]此外,开始明确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意义。张应强提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摆脱苏联教育学模式,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解;推动和深化人们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和认识;还可能促使“高等教育文化学”的产生。[9]正如潘懋元为张应强的著作《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作序时谈道:“研究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瞻望高等教育的未来,都不能只看到经济、政治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而不对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否则就会对许多高等教育现象迷惑不解,对许多高等教育问题思考不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预见简单化;从而对21世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难以提出周详准确的对策。因此,从文化的视野研究高等教育很有必要。”[10]

(二)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确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注重阐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传承和传播,并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刘海峰用历史的视角分析了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刻关系,传统文化对近现代高等教育有相当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中西教育模式经历了冲击、汇聚和融合的过程。[11]别敦荣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鲜明的、强烈的民族特性,必须认清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性,而不能一味地“国际化”或“某国化”。[12]张应强总结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分别是高度的综合性、广泛的弥漫性、显著的民族差异性和强大的历史惯性等四个方面,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13]吴岩则提出“新生中国本土化文化”这一概念,新生本土化文化是西方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在这个群体中经过比较、冲突、碰撞、融合、提炼而形成的新型文化。[14]此外,潘懋元和张应强在合作的两篇文章分别谈及了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现代价值。[15]

三、多元化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90年代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学者,兴趣转移,并未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一直坚持下来。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从理论上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较少,大多研究以高等教育的微观领域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走向多元。总结如下。

(一)联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背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国际化、大众化、民营化、地方化和终身化。在近十年来,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从国际化和大众化出发。从国际化出发的有郭继超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文化双向互动》,宋彩萍的《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张红霞的《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兼谈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戚务念和何齐宗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白杰瑞和赵振洲的《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国际化与多元文化的链接》等文章。从大众化出发的有洪芳的《社会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李雯和欧阳玉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解读》,薛天祥的《大众化是一种文化精神――兼评〈大众高等教育论〉一书》。此外,还有学者将多元文化格局作为大背景,如张云洁的《试论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二)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一些学者关注到由此而引发的教育发展问题,体现在关注西部高等教育、农村教育和家庭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等。比如有学者通过田野调查,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承担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16]

(三)研究视野更为开阔,研究方法更为丰富。除了涉及高校内部的微观领域外,还涉及社会的宏观领域。除了用本学科的知识进行阐述外,还运用了跨学科的视角。在高校微观领域方面,比如以“大学文化”或高校“校园文化”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比较丰富。在社会宏观领域方面,比如黄琦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7]在跨学科视角方面,如张万红和彭勃合作的文章《高等教育资源的分类及文化资源的培植》有所体现。在研究方法方面,一些研究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对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进行探讨。陈昌贵和王璐从美国传统文化出发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8]高桂娟和李敏则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考察对象,分析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所以享誉世界是因为英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此作为中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参照。[19]

(四)出版了几本专著。继1999年张应强的专著《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后,2000年,顾冠华和沈广斌合著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一书,全书从文化与高等教育之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出发,分别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特点与优劣,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以及两者间内在的互动功效。2001年,潘懋元主编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里面有专门一章以文化的视野来看高等教育。可见,专门论述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专著并不多,但文化的研究见于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或教育哲学的书籍之中。在承认已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还有发展的余地。

四、结语

本文梳理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概况和特点,由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此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对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研究,我提出一些见解。

(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思辨的方法。进入新世纪以后,开始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从宏观走向微观,是发展的必然,也必然要求运用更为丰富的研究方法。在西方,对文化的研究更多地采用人类学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亦值得我们借鉴。

(二)要考虑高等教育如何为建设新文化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对文化具有创造功能。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化的适应和创造上,就显然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对文化应该有引领的作用,从而实现从适应―创造―引领的功能的转变。

(三)要注意新兴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作用。目前,进入多元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瞬息万变,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层出不穷,高等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吸取有益的成分为高等教育服务,亦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4.原引自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及教育规律问题.湖南大学教务处,1980.11.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4.

[3]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1.

[4]潘懋元、邬大光.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89,(1):1-2.

[5]潘懋元.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1990,(2):5-6.

[6]储皖中.试论高等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1,(2):18-24.

[7]潘懋元.全面深入地认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研究,1996,(11):17-18.

[8]黄福涛.谈谈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11):20-22.

[9]张应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J].上海高教研究,1995,(3):22-24.

[10]潘懋元.《序》.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11]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1996,(11):27-29.

[12]别敦荣.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J].教育研究,1996,(11):29-30.

[13]张应强.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3):6-12.

[14]吴岩.新生本土化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上海高教研究,1997,(3):21-22.

[15]潘懋元,张应强.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1):15-21;潘懋元,张应强.华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彰显[J].高等教育研究,1998,(3):12-15.

[16]林健.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来自西部农村的几则田野调查及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8):19-22.

[17]黄琦.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9(7):104-106.

[18]陈昌贵,王璐. 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2,(2):117-121.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 对西方工具理性批判的反思 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工具理性主义及其批判 浅议工具理性在教师管理中的失效 论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 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的走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试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竞合 科学的工具性与工具理性之辩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 营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实践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蜕变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及应对策略 现代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工具理性主义的价值与弊端 工具理性化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工具理性内涵 技术“迷思”:传播行为中的工具理性 论典型经验报道中的工具理性 Blog教育应用的技术探微及其工具理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韦卓民,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3]MACINTYRE. After Virtue [M]. 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1:52.

[4]刘大椿. “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8.

[5]DECKOP J R.Getting More than You Pay for: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Pay-for-performance Pla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4):20-428.

[6] 陆峰. 是论文当家,还是成果为重?――代表建言科技评价体系不能“一刀切”[N]. 新华日报,2014-03-13(A5).

[7]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旬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432.

[8]李志锋,龚春芬.“管理主义”阻碍高校学术职业权威[J].中国高等教育,2008(4):64.

[9] 臧兴兵. 知识经济背景下学术职业的地位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4-16.〖ZK)〗

[10]〖ZK(#〗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6-107.

[11]沈红. 论学术职业的独特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24-34.

[12]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2.

[13]约翰・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

[14]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2.

[15]FIDLER B. Staff Appraisal and the Statutory Scheme in England[J]. School Organization,1995 (2): 95-107.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文化观念文教兴国

中美音乐教育之比较

美国教育界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是不断演化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它还是主科(如语文、数学等)的“饭后甜食”或“装饰花边”。①当时音乐教育在美国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它比核心科目低上一二英寸”。②但美国音乐教育的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稳步提升。以《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原理》等著作为发端,美国不断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直至1994年3月克林顿政府承袭布什2000年教育战略的几乎所有内容,用立法程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令对美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艺术被法定为六点国家教育目标中第三项所列“核心学科”之一。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美国学校教育已将艺术列为与读、写、算并列的四个基本能力。美国2000年联邦法案已规定艺术为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的核心课程,而各州大学已将修读高中艺术课程定为大学入学条件之一。

据上世纪90代初的统计,中国的音乐教师至少缺50万人。正统音乐教育的缺乏,自然导致许多学生更多地接受娱乐式、快餐式的流行音乐。虽然音乐讲究多元化,但单一地接受流行音乐会造成“营养不良”。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落后也暴露了中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存在着缺陷。人们常说,现在的大学生,学理的就是“一文不染”,而且大部分理科生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音乐了。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其二则是因为许多大学生视野太狭窄,偏重专业而忽视博览百家之长,尤其缺乏音乐艺术方面的素养。

通过对中美音乐教育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重弊端,而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更是高校人才成长的严重障碍。

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文化缺陷

中国音乐教育缺失的现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教育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直到现在,中国的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取得核心学科的地位。

从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来看,西方自古希腊文明以来,一开始便是从工商业生产方式所培育出来的理性思维进入其发展历程的,这种文明本身具有一种超越自然之上的人为性;相反,中国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而需要顺应天地自然,重经验而轻理论,重实践而轻创造。我们还可以用哲学上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文明结构上的差异,古希腊从柏拉图开始就完成了“名实关系”的颠倒,即倒名为实,将语言、逻辑、普遍法则看作比现实事物更为实在的宇宙本体;而中国古代哲学在名实关系的热烈讨论中,没有任何一派是将“名”看得比“实”更重要、更实在的,这决不是偶然的。正是这种文明结构的区别,使古希腊有了研究型的“学园”,中世纪有了超凡脱俗的“经院”,近代以来有了养精神的“大学”;而中国古代除了道观禅院之外,只有民间私塾和书院及通过八股文的考试向世俗官僚爬升的文官体制。这种学习的目标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学以致用”,并且所谓“用”也只局限于狭隘的做官和发财,除此之外则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只盯着世俗功利的教育心理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可惜的是,至今国人尚未意识到这种文化心理的局限性,从而造成社会精神生活和文化层次的下滑。

反观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突出地表现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自主发展之路所需要的人文教育思想和文化建设被严重忽略,大学存在着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倾向,“大学为什么服务”的观念模糊。因此,营建超越功利关系的大学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要从培养实用人才转变到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的人才上来。现代大学的文化观念需要新的构建方式,大学不应该只是成为人们追求好的工作或物质生活的跳板,而应当成为当今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区,引领整个社会走向理性、自由和创新,并使之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场所。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创造力低、技术落后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单单是市场意识不够,而是因为科技人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缺失,缺乏对科学追求的好奇心。虽然音乐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许多研究显示了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力、反省力及解难能力,并对他们的学业及行为有正面的影响。此外,学习音乐还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因此,音乐教育对弥补我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中存在的缺陷有着独特的作用。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意义

将音乐融入文化之中,与其他人文学科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文化应转向文化中的音乐”③,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世界上的各民族的音乐,有利于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可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模式。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一些音乐学家提出了人类音乐文化身份的问题。从社会学意义来说,音乐包含了人们对其文化内涵、语境和形式的把握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集团心理、情感的内聚方式。④目前,音乐教育规划及课程设置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部分。比如从1986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也受到国家艺教委的关心与支持,音乐教育正在各个层面蓬勃发展。

因此,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任务已不是简单地给大学生加一门音乐课,而是树立一种正确的高等教育文化观念。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自由而自由”的教育精神,激发年轻一代的创造力,用音乐之魂重塑我们大学教育的文化观念。

注释:

①③④《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管建华著,百度网

②《音乐教育的哲学》,贝内特·雷默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刘沛著,原载于《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4期

[2]《香港音乐教育资料参考》,赵洪啸著,原载于《香港教育资源库》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综述

1995年初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帷幕。此后,从52所试点学校开始、1998年全面推广,到现在经过20年的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途径的认识,相关研究探讨论文不断发表。但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内涵,即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论文却相对较少,且理解并不一致。笔者认为,随着全国各高校实践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应该日益准确,达成共识。为此,笔者通过阅读1995年以来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等20多种教育类主要期刊的200多篇文章,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分析认为,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呈现认识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探索新思路的总体层次特点。三个阶段的不同,既是时间上的推进,更是认识上不同层次的深化。

一、第一阶段:1995年至1998年的探索阶段

1995年,52所试点学校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工作,与此同时理论上也发起了讨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轻文、人文教育薄弱等弊端问题,人文精神普遍失落。针对这样的情况,许多专家、学者大声疾呼,要求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提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最初阐释主要就是文、史、哲的基本知识,以及艺术的基本修养。正如周远清当时所讲,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1]这一阶段的论文总体也呈现这一特点。比如,张岂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由于人文精神不直接地产生物质成果而被长期忽视,“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对人文精神适当加以强调,是有必要的”。[2]杨叔子同样认为“无论是从目前教育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社会上的严重时弊来考虑,还是从我国面向21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来考虑,应该是加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时刻了”。[3]阴天榜更明确概括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为“提高文化素养;修身;弘扬人文精神”[4],也是对人文精神的强调。当然,这一阶段的论文,也关注科学精神的教育,但体现的是对强调人文教育的一种补充,或者把两者看作是针对文理不同群体的两部分。比如,王义遒虽然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部分”[5]的观点,但也赞赏“文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文科课程”的实践方式。陈怡则把包含自然科学的文化素质看作是广义的内涵[6]。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各高校对文化素质内容和实质的理解有很大差别,许多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主要是对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强调。周远清在提到文化素质教育的起步时,也明确地总结说:“十年前,我们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轻文和人文教育薄弱的状况,因此,当时我们特别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加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这也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思想特定的内涵,”[7]周远清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阶段特点恰当的总结。

二、第二阶段:1999―2005年的深入和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有三方面的发展和深入:(1)伴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1998年教育部提出“三提高”的要求,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这一要求的提出,把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纳入到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拓展、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2)学者和高校教师更开始了对其“外延”[8]的探讨,关注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等。(3)人们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及两者在整个文化素质教育中位置的理解更加准确。

在第三方面,朱冬英撰文,详细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含义,并探讨两者的辩证关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人文精神能够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心智的话,那么,科学精神则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养。”作者认为,“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既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要重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人文和科学并重,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9]这样的认识,就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整体性地看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而不再是各自孤立的。这一阶段这样的文章还有不少,比如,陈怡认为“完整的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协调融合的教育”[10],娄延常还撰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11]。

随着“三提高”的提出,专家学者更加关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拓展,特别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张岂之专门撰文论述大学教师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途径,认为“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不能理解为是对教师文化水平的一种低估,而是从积极意义上阐述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道理”,并提出“从专业出发”来提高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12]。杨叔子认为,“教师,是办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化、熏陶、养成诸种方式,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13]钟秉林强调,“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这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14]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梁红通过分析认为:“大学教师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教育设计者,其本身文化素养所体现出来的师德、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及教学艺术,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的选用及培养中,高文化素养正日益成为普遍要求。”[15]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即外延方面的探讨,在这一阶段也有不少相关。比如,范伟提出高校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应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16]。胡显章结合清华大学的实际工作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定位,但又相互交融。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17]汪青松结合安徽师范学院的做法,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方向,思想政治素质要以文化素质为基础”[18]。白解红结合湖南师范大学的探索,认为:“专业素质教育同文化素质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育人的功能上却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后者重视价值观念的确立和精神情操的陶冶。”[19]张岂之在谈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关系时,认为应把文化素质教育引向专业课,并举了重庆医科大学的例子[20]。

总之,在这一阶段上,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认识已经得到共识,专家学者更多的是讨论应该和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并分析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2005年,教育部提出“三结合”,即: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三结合”的提出,既是进一步提高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这一阶段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总结与提炼。

三、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趋于成熟和不断创新阶段

2005年是文化素质教育提出和实践整十年的时候,因此,到2005年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实践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成果。同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更加开阔,不断创新。从此后三年的文章看,人们对这一理念认识趋于成熟,共识广泛,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这一基本问题还有待认同。

2005年开始,一些总结和回顾类的文章较多地出现。周远清的《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一文,肯定了十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的成绩,分析了从“三注”到“三提高”的认识飞跃,提出了“三结合”的新要求。张楚廷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中认为:“1995年在中国兴起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一次觉醒……这次觉醒有其时代的必然性,它会更加成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21]宋彩萍等在《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中对十年来学者关于文化素质教育定位、内容、目的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借鉴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自己的探索[22]。苗文利等学者也撰文从“通识教育”[23]角度进行了总结。

近几年来,一方面,专家学者不断深入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顾沛重视“科学素质教育”,认为理工类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了解、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够擅长,以致“以科学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数量不多,总体质量不高”[24]。冯刚通过对文化功能、大学文化特点的分析,强调“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能够推动或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不是“相互结合”的问题,而是“文化素质教育应坚持以德树人的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地位,使之渗透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各方面、各层次”[2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教育部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2008年11月举行,研修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会议指出过去文化素质教育,虽有强调科学与人文的“两翼齐飞”,但也“较侧重于人文的一翼”,而“现在的文化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翼并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地相互融合”[26];周远清说,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包括今天的实践探索,“为文化素质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27]。

另一方面,很多学者和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建设性意见和观点,对以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沈亚平、索海军从全球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素质教育转到文化能力培养上来”[28]。谢卫平分析认为“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大学生的和谐精神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9]。杨叔子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论述,进一步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曹剑辉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实施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三方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并认为“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30]。这些文章,对今后研究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四、余论

文化素质教育从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历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践继续发展,理论研究也会更加深刻。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专家和学者们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上,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继续作深入的探讨:

(1)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即究竟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经典的定义,有待于取得更广泛的共识。我们认为,这一概念之所以不能统一,恰恰是因为实践的丰富和多样化,在实践基础上表现出了针对这一理念的认识角度不同。今后理论的研究肯定还要对这一最基本概念作深入探讨,不断充实,日趋准确和完善。

(2)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展、丰富。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依然是研讨的重点,是绕不开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已经为学者提出,需要解决。比如,网络的使用日益普及,而由于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这就给当前高等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利用和适应网络进行高校的素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很多专家提出意见,还须完善。很多教学工作者提出,文化素质教育重在氛围特别是校园氛围,这就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的文化素质。一些学者已有探讨,但还不是很广泛。学校环境、类型、学术背景等具体情况不同,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侧重不同,因此理论上角度也有差别。很多教育工作者以自己所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为出发点,谈了很多认识。今后,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向广度和深度的进军,会出现更多的这类探索的方式和成果。

(3)时代精神的融入。21世纪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也必须融入这个时代的精神。随着党的十精神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国梦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赋予了我们新的时代精神:和谐的精神、科学发展的要求、奥林匹克的精神、竞争合作与诚信精神、法治精神。这些时代的精神,应该如何融入当代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随着人类大融合、大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必然要面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这就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要拓展文化视野,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杨叔子等专家已有论述,但还不够广泛,2012年及以后的若干年,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题目。

当然,理论探讨会不断丰富,有些会加深原有认识、有些可能会改变原有判断;实践还会不断提出很多新的问题、矛盾,需要我们继续研究解决。我们相信,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随着全国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会不断深入,取得更多的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编. 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张岂之. 关于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3] 杨叔子. 身需彩凤双飞翼??谈高校加强文化素质培养问题[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12).

[4] 阴天榜,张建华. 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J]. 高等农业教育,1997(5).

[5] 王义遒. 文化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1997(4).

[6] 陈怡.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4).

[7] 周远清等. 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2).

[8] 目前普遍的认识,是把素质划分为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因此,笔者把文化素质(教育)同其他方面素质(教育)的关系,看作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方面.

[9] 朱冬英.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J]. 江苏大学学报,2002(1).

[10] 陈怡. 开创文化素质教育新局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1(1).

[11] 娄延常. 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路径的探讨――兼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3(1).

[12] 张岂之. 试论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13] 杨叔子. 做好“三提高”工作,培养“全”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3).

[14] 钟秉林. 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9(6).

[15] 梁红. 大学素质教育要求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J]. 高等教育研究,2000(3).

[16] 范伟. 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

[17] 胡显章,程钢.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18] 汪青松.“四为”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J]. 中国大学教学,2006(1).

[19] 白解红,杨小云. 把文化素质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推进[J]. 中国高等教育,2003(21).

[20] 张岂之.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4).

[21] 张楚廷.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J]. 高等教育研究,2005(7).

[22] 宋彩萍等. 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3] 苗文利.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 大学教育科学,2007(4).

[24] 顾沛.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障碍[J]. 中国大学教学,2008(8).

[25] 冯刚. 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26] 顾沛. 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27] 周远清. 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录音整理稿)[Z]. 南开大学,2008.

[28] 沈亚平,索海军. 从文化素质教育到文化能力培养[J]. 高等理科教育,2007(1).

[29] 谢卫平. 培育和谐精神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J]. 中国高教研究,2007(5).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通过CiteSpace工具对1998年以来收录于CSSCI的篇名(词)为“高等教育治理”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论文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不同年度有不同研究热点;产生了甘永涛、龚怡祖等代表性学者和浙江大学等代表性研究机构;形成大学治理结构等6个研究领域和相应的知识基础。对于不同的主题,已有研究中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今后,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体系研究需要凸显,大学治理环境等主题必须加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亟需开展,实证方法加以应用成为必须,域外研究应坚持本土意识并注重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9.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1-0009-10

Visual 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Researches in China

―A New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p

FANG Zeqiang1, 2

(1.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2, China;2.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knowledge map; review

Abstract: With CiteSpace tool we analyzed visually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papers on CSSCI since 1998 and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number of paper was on the rise in general, different research focuses existe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a group of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emerged such as Gan Yongtao, Gong Yizu and Zhejiang university respectively, formulating six university governance research areas and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bases. For different subjects,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coexist. In the fu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value shall be highlighted in research, university governance environment topics enhanced,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developed comprehensively, empirical methods adhered to, and outside researches focused while attention paid to cultural comparison.

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是当前高等教育学界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梳理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高等教育治理实践提供指引具有重要价值。为此,笔者借助CiteSpace工具对收录于CSSCI的篇名(词)为“高等教育治理”的论文进行收集、处理,生成相关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深度解读分析“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状态,并展望和探索今后的研究目标及方向。

一、分析工具及研究步骤(一)分析工具和数据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方泽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综述――基于知识图谱的新视角通过数据收集、分析以及相关技术,生成知识图谱,以此展示某领域研究具体状况的方法当前已在国际上盛行〔1〕。CiteSpace正是一种通过数据分析生成知识图谱的流行软件工具。该软件通过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等分析生成对应的知识网络,以此展现某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目前CiteSpace可分析的中文元数据有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1998年至今)和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后者无法进行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分析,因为CNKI的引文数据未完全开放。因此,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是CSSCI数据。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共引分析理论

斯莫和格利菲斯、伊琳娜・马莎科娃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用“共引分析”研究学科的演进发展状态。他们认为,当两篇文献共同被第3篇文献引用时,这两篇文献就形成共被引的关系。文献共被引能够体现同被引文献之间的结构关系,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2〕。

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可视为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不同成员之间构成了某种联系。通过分析该网络,能够发现成员之间的联系。由此,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被认为可用来研究某个科学(学科)的合作网络及其相应情况。这一点后来被实践充分证明是正确的〔2〕。

立足上述理论,CiteSpace的创建者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设计了文献共被引分析、作者合作分析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生成相关网络。其中,作者合作网络能显示不同作者在研究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及作用,机构合作网络能展现具体研究领域中不同研究力量对比及其整体研究格局,关键词共现网络能反映某个研究领域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及其具体内容,文献共被引网络能够呈现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构成基础及知识奠基人的情况〔3〕。这样,某个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可视化方式呈现,从而研究者可深入分析该学科的发展情况。

(三)具体研究步骤

第一步,在CSSCI数据库中检索收集元数据。本研究将检索条件设为:篇名(词)=高等教育治理或大学治理;文献类型=论文;年=1998~2014。结果,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章共154篇。

第二步,将CSSCI搜索到的元数据导入CiteSpace(版本:3.9.R6),并通过该软件的转换器功能将这些元数据转换成CiteSpace可识别的数据。

第三步,设定参数和相关条件,运用CiteSpace分别开展作者合作分析、机构合作分析等,生成不同的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图谱进行分析解读,得出结论。

二、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成果概貌(一)成果数量

在1998~2014年,154篇“高等教育治理”论文分布如图1所示:

图1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近20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表明“高等教育治理”受学术界关注度逐年增长,其研究力量显著增加。

(二)主题变迁

关键词被认为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一般认为,高频次的关键词常可以被用来确定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4〕。依据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处理,得到图2和表1。

图2是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主题年度变迁的整体概貌。表1显示每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中的高频词。

立足图2和表1,结合1998~2014年发表的文献,进一步确认了不同年度的主要研究主题:2005年为大学治理能力;2006年和2007年均为大学治理结构;2008年为大学自治;2009年为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2010年为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图2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的

关键词共现年度情况(Top N per slice=15)2011年为国外大学治理;2012年为大学内部治理;2013年为教授治校与大学治理;2014年为大学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表1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的高频词

年份高频词(频次)2005大学治理能力(2)2006治理结构(21)2007大学治理结构(23)2008大学自治(7); 决策权结构(4); 利益相关者(4)2009现代大学制度(9)2010大学章程(5)2011牛津大学(3);共同治理(2)2012内部治理(22)2013教授治校(4)2014社会参与(3)根据CiteSpace统计结果整理所示。

(三)研究群体

根据CiteSpace的“作者合作分析”,得出高等教育治理研究作者图谱,如图3所示。

图3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作者(Top N per slice=15)在图3中一个节点对应一位作者,节点大小代表发文数量,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发文数量越多,反之则相反。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对应的作者有合作关系,连线粗细表明合作强度,越粗表示合作强度越强,反之则越弱。通过对图3的分析,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数量众多,呈多元研究格局;第二,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代表性学者,如甘永涛、龚怡祖、蒋洪池、范文曜、朱家德、罗泽意等;第三,高等教育治理研究者的合作研究和“单兵作战”研究并存。

(四)研究机构

根据CiteSpace的“机构合作分析”,得出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机构图谱,如图4所示。

图4中,节点所对应的标识、大小以及节点连线、连线粗细的表征均与图3相同。据此,通过分析该图可得出两点判断:第一,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是开展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主要单位;第二,不少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方面进行合作,但从研究机构格局看,合作网络还比较小。

图4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机构(Top N per slice=15)

三、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具体领域及知识基础文献计量学认为,引文构成了研究的前沿,而被引文献则构成了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5〕,因此,可通过“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分析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及奠基学者。根据CiteSpace的“文献共被引分析”和“作者共被引分析”,可得到图5、图6。

图5是共被引文献生成的知识图谱。分析图5发现,这些共被引文献构成了“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现代大学治理中的学生权力阈限、问题及对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等16个簇类。也就是说,这些簇类是近20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16个研究子领域。结合施引文献和共被引文献对这些研究领域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们可归并为6个领域,分别为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大学治理的有效性、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关系、大学治理结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国外高等教育治理经验。换言之,这6个领域是近20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范围。图5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共被引情况(Top N per slice=20)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就论文共被引情况来看,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2002)、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罗纳德・埃伦伯格《美国的大学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以及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教育研究,2009第6期)等著论和论文的共被引率极高,即它们是近20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知识基础。

另就作者共被引情况来分析,发现俞可平、张维迎等学者的被共引率极高(见图6和图7)。也就是说,这些研究者的研究观点、成果被其他研究者高度认同和采纳,他们在一定意义上是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的知识奠基人和创造者。

图6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作者共被引情况(Top N per slice=20)图7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高共被引情况四、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主题分析(一)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理论

此方面包含大学治理的内涵、理论基础、分析框架、现实可能性、理念等主题,以及从不同视角研究大学治理问题。对于高等教育(大学)治理的内涵,学界基本形成共识,认为高等教育(大学)治理是政府、市场、大学及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对高等教育(大学)进行的管理,强调多中心协调与共治、沟通与合作。在理论基础方面,有研究者提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有大学理念理论、委托理论等,并认为在不同理论视角下,大学治理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实践中应注意各种理论的不同价值取向及合理性〔6〕。另有研究者认为新公共管理与多中心治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7〕。就理论基础而言,发现目前对这些理论是否存在缺陷和不足方面缺少深度剖析和研究。在分析框架方面,有研究者将政府中心、学术自治以及市场导向作为三个支点,将程序性自治和实质性自治作为两个维度,组合建立起相关的高等教育治理分析框架〔8〕。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大学治理的理论工具。在治理可能性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是高等教育治理,但目前我国欠缺治理所需要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条件〔9〕。对此有学者持相反看法。在治理理念方面,有研究者分析了老子“无为而治”理念〔10〕、孟子“善治”思想〔11〕在大学治理中的应用。还有研究者提出,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是“以德治教”和“以德治校”〔12〕。在笔者看来,无为而治、善治等理念在高等教育治理方面应用的分析还不太充分,且可行性欠缺,如何在实践层面推动还有待观察并需创造条件、提出对策。在研究视角方面,研究者的切入点呈多样化。有研究者从社会参与的角度对大学治理进行研究〔13〕。还有研究对高等教育中介机构〔14〕、高等治理问责制〔15〕、大学治理项目制〔16〕、地方大学治理〔17〕、高等教育治理的政府责任〔18〕等进行研究。总体来看,多“点”研究丰富了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内容,但从纵深层次看,某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

(二)大学的有效治理

对大学的有效治理问题,研究者主要从价值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有研究认为,治理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和整合,因而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诉求是提升公共性〔19〕。有研究者从形式有效和实质有效两个维度考察我国大学治理的有效性,认为我国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民利诉求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治理的有效性有待提高〔20〕。对比当前的现实,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确存在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如何提高是当前及至今后亟需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此外,研究者还对西方国家提高大学治理有效性的具体举措进行研究〔21〕。另外,有研究者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提高大学治理有效性问题,认为当前要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健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22〕。总体来说,从数量上看,如何提高大学治理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待增加,研究的深度、广度也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当前大学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讨必须进一步加强,以满足指导实践的强烈诉求。

(三)大学治理结构

大学治理结构是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研究热点。大学治理结构主要分为大学治理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层面,并由此衍生许多研究点。在宏观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利益主体对大学控制权力的诉求和现实可能性的矛盾冲突会影响大学治理结构,并提出文化因素是影响大学治理结构变化的内部核心要素〔23〕。该观点启示我们:治理结构虽然重要,但更为根本和重要的是要关注治理文化。有研究者分析大学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认为大学治理环境和治理体系的改观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24〕。有研究者以治理的理念、结构和机制作为分析框架,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25〕。在微观方面,有研究者从学生角度分析大学治理结构,指出现代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学生,而当前我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制度缺失和实践参与虚置的问题〔26〕。有研究者从校长的视角分析,认为大学治理的核心行动者是大学校长,并对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提出建议〔27〕。还有研究者从教师参与大学治理进行分析,并就参与形式等提出建议〔28〕。此外,还有从校友、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视角〔29~31〕对大学治理结构进行探讨。需要指出,上述研究大都采用理论和思辨研究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如有研究者以社会参与大学治理为研究主题,对来自不同高校的81名校级领导干部展开问卷调查并得出具体结论〔32〕。还有研究者对4所国外高校进行案例分析〔33〕。实证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治理的现状提供了更详实可靠的结论。

(四)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和现代大学制度

在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章程能够有效保障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并进一步地认为大学章程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治理环境〔34〕。有研究者认为章程是大学管理的基本政策依据,建设大学章程能有效推进大学治理〔35〕。总体上看,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的关系的探讨还需进一步深化。如有了大学章程就能够实施有效的大学治理吗?什么条件能够保障和提升大学章程的实施?这些条件是由谁来创造的,校方管理者、教师、学生,还是其他?我国大学章程在治理结构的规定上是否存在问题?在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治理的推进需要改革相关的制度来保障,如参与机制等〔36〕。还有研究者提出,为了避免改革被碎片化、表象化等风险,需要建立相应制度并寻找制度供给背后的逻辑,该研究者同时还建构以大学四个基本权力主体为分析工具的解释框架,勾勒出新格局下我国大学治理改革的制度供给逻辑〔37〕。总体来看,大学治理必须依靠制度革新成为当前的共识。值得注意,去行政化是大学治理研究一个重要的“点”。有研究者认为从行政管制走向服务创新是对大学治理指向的回归,也是大学行政化去与取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形成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社会权力相互制衡和协调的制度〔38〕。还有研究者认为,我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必须先确保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使大学学术事务按照大学教育自身规律来决定,而非外部压力或行政命令可以决定大学学术事务〔39〕。这些观点为进一步推动大学治理实践给予指导。

(五)高等教育治理模式

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主要集中于分析大学治理模式的类型和特点。有研究者认为大学自治模式有国家主导型、社会参与型和专业中介型三种,提倡在我国应实施社会参与型治理,并对其主张进行阐述〔40〕。有研究者从另一种角度划分大学治理模式:一种是行政型治理模式,以国家监督为特点;一种是关系型治理模式,以内部人监督为特点;一种是复合型治理模式,以中介机构监督为特点,并对三种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41〕。还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有市场型治理、解制型治理、参与型治理、弹性化治理四种〔42〕。总之,无论是三种还是四种治理模式,都为我们在实践中推动和研究大学治理提供了理论工具,使人们注意不同模式的不同特点。尤须提及的是,有研究者从文化视角分析大学治理模式,认为改进大学治理,提高大学治理绩效,关键不在于大学治理制度,而在于参与者能够在文化上有效认同大学治理〔43〕。可以说,大学治理“文化模式”的解析为我们深入认识大学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六)国外高等教育治理经验

对国外高等教育治理进行研究并据此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提出经验启迪和建议,是近几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重要研究焦点。在研究范围方面,主要是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研究;在研究重心方面,涉及外国的治理结构、模式、治理现代化等。举例来说,在宏观层面,有研究者对英国高等教育治理进行研究。该研究者指出,英国政府通过组建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这一新机构来管理高等教育,同时,把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作为政府一大学之间的“联接器”,这为政府更好地治理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44〕。有研究者对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进行分析,认为美国较好地处理了各类高校功能的划分、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满足平等和追求卓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有效治理〔45〕。还有研究者对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治理进行分析和阐述〔46~48〕。除国别分析外,还有研究者对西方高等教育治理进行总体分析,认为西方大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场治理结构再造运动,先后出现了回应民主诉求范式以及提高绩效范式两种大学治理范式。目前处于从回应民主诉求范式转向提高绩效范式的阶段〔49〕。微观层面,有研究者对阿姆斯特丹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治理结构〔50~51〕、大学董事会协会〔52〕、大学募款制度〔53〕等进行详细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者对欧洲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成果进行研究,这是对治理研究的元研究。该学者认为,目前欧洲在治理方面的研究是将治理的内容指标化,这种方式为高等教育治理的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础〔54〕。

五、对今后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建议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其成绩体现为:研究范围广泛,涉及治理理论、模式、结构等多个主题;研究方法综合化,有采用理论研究方法,有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还有把两者结合开展研究;研究视角多样化,如从校友、学生、董事会、教师等多个视角探讨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与“元研究”并进,不仅有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对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研究。但理性来看,也存在不足,这正是今后的研究目标和重点。

第一,重视高等教育治理价值体系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追求有平等、协商、参与、公平、公正等,多元价值容易造成价值冲突。如平等要求一视同仁,协商意味着有所倾斜,在高等治理实践当中如何合理处理这些矛盾,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另外,上述价值中,哪种价值在前,哪种在后,应是何种排序?这些也必须回答。已有成果在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研究方面稍显不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

第二,深化高等教育治理环境等主题研究。已有大部分成果侧重分析论述实施高等教育治理的可能性,对实施治理的条件和困难则较少进行分析,特别是缺乏在整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分析高等教育治理的条件和环境。实际上,高等教育有效治理离不开整个社会治理环境的改善。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的“应为”与“能为”,使研究真正切合现实,有效推动实践,而非从理论上“空谈”,忽视实践操作性。另外,对高等教育治理理论基础也需深入剖析。如高等教育实施多中心治理,那么,最终由哪个中心负责决策?我国目前是否有多中心治理的可行性?这些理论问题目前仍未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化代综合研究。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现化代能力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届的重要任务。从已有研究成果看,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比较少。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因此应进一步开展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仅应研究何谓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也要弄清楚治理现代化指标是什么,更要探索采用何种措施推动治理现代化。

第四,采用实证方法推进研究的准确性和基础性成为必须。已有研究成果虽多,然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探讨高等教育治理问题,缺乏用实证数据作为支撑和分析,观点的提炼和表述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经验判断上的。尤须提及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突破口在于政府改革与放权以及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在这些方面,政府管理得如何、大学和社会各届的满意度如何都缺乏基础数据,这必然导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虚化”和“薄弱”。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亟需采用实证方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第五,域外研究应坚持本土意识并开展文化比较研究。已有研究成果中有不少研究国外高等教育治理的,其“国外经验”―“国内启思”的研究思路已成为“一般”模式。此类研究的不足之处是缺少深入分析中外异同,说理不足,建议措施也难以操作。如在美国公立或私立大学,由校内外组成的董事会是决策机构,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公立大学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如此,我国在大学治理的决策机构方面是否照搬美国经验就值得考量。因此,今后要强化中外高等教育治理比较研究,明确异同,深入分析不同情境和条件,特别要树立本土意识并进行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Chen G.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2〕侯海燕.基于科学图谱的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2006:26,29.

〔3〕陈悦,陈超美,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64-65.

〔4〕Belvaux G,Wolsey L A.Bcprod:A Specialized Branchandcut System for Lotsizing Problems〔J〕.ManagementScience,2000,46(5):724-738.

〔5〕Person O.The Intellectual Base and Research Fronts of JASIS 1986-1990〔J〕.Journal of the Amerci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4,45(1):31-38.

〔6〕李福华,尹增刚.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9):51-56.

〔7〕甘永涛.从新公共管理到多中心治理:兼容与超越――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路径、模式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5):34-36.

〔8〕蒋洪池,马媛.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及其经验观测维度的比较分析框架〔J〕.比较教育研究,2012,(5):43-47.

〔9〕陈正华.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实还是理想〔J〕.高教探索,2006,(4):4-8.

〔10〕程晋宽.论“无为而治”的大学治理理念〔J〕.现代大学教育,2013,(1):107-111.

〔11〕吴磊,王中原.孟子“善治”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治理的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3,(5):101-105.

〔12〕余承海,曹安照.当代中国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J〕.大学教育科学,2013,(3):17-20.

〔13〕郝永林.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中国情境及其实现〔J〕.大学教育科学,2014,(3):29-36.

〔14〕范文曜.高等教育治理的中间机构〔J〕.复旦教育论坛,2007,(6):5-7.

〔15〕许杰.论治理视野中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完善〔J〕.教育研究,2009,(10):54-59.

〔16〕姚荣.大学治理的“项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J〕.江苏高教,2014,(3):12-16.

〔17〕刘晖.地方大学治理:特征、理念与模式〔J〕.教育研究,2008,(7):54-58.

〔18〕龙献忠,胡颖.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责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35-38.

〔19〕许杰.提升公共性:高等教育治理的主要价值诉求〔J〕.江苏高教,2008,(3):14-16.

〔20〕朱家德.我国大学治理有效性的历史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14,(7):25-31.

〔21〕朱家德.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大学治理结构变化的总趋势〔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3-130.

〔22〕瞿振元.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4.

〔23〕熊庆年,代林利.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变异〔J〕.高教探索,2006,(1):40-43

〔24〕陈金圣.重塑大学治理体系: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9):20-26.

〔25〕彭红玉.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反思――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7,(6):5-8.

〔26〕孙芳,王为正.现代大学治理中的学生权力阈限、问题及对策――以阿尔都塞的劳动分工理论为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4,(7):38-41.

〔27〕宣勇,钟伟军.论我国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校长管理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4,(8):30-36.

〔28〕郭卉.如何增进教师参与大学治理――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26-32.

〔29〕李珍刚.校友参与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40-146.

〔30〕刘虹.大学治理结构的政治学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6):17-22.

〔31〕张端鸿.大学治理结构的经济学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6):23-28.

〔32〕丁月牙.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基于高校内部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71-76.

〔33〕李成刚,等.大学治理结构中学术力量和行政力量的配置与定位研究――基于四所国外高校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8):11-16.

〔34〕袁本涛.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J〕.探索与争鸣,2012,(4):69-72.

〔35〕吴丽萍.基于大学治理权平衡视角的大学章程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9):28-29.

〔36〕李洪修.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及其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12,(6):18-22

〔37〕罗志敏.我国大学治理的制度供给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4,(5):1-7

〔38〕张文江.大学治理的回归与超越――兼论大学行政化的“去”与“取”〔J〕.高教探索,2012,(4):8-10.

〔39〕朱浩,陈娟.从美国大学治理的历史演进看我国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8-143.

〔40〕王洪才.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模式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9):24-29.

〔41〕甘永涛.大学治理结构的三种国际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72-76.

〔42〕龙献忠,刘鸿翔.论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9-54.

〔43〕刘庆斌,刘爱生.大学治理的文化模式解析与启示〔J〕.江苏高教,2013,(3):8-11.

〔44〕张红峰.英国宏观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3,(3):56-61.

〔45〕章新胜.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与美国高等教育治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39-40.

〔46〕孙伦轩,陈・巴特尔.加拿大大学治理:传统与变革高教探索〔J〕.高教探索,2013,(4):57-60.

〔47〕王世权.日本国立大学治理制度的源流考察及创新发展〔J〕.日本学刊,2013,(2):133-149.

〔48〕孙冰红,等.澳大利亚的大学治理结构与运行模式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60-62.

〔49〕朱家德.从回应民主诉求到提高绩效:西方大学治理范式的发展演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3,(3):62-66.

〔50〕程接力,钟秉林.阿姆斯特丹大学治理结构剖析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6):85-90.

〔51〕蒋馨岚,徐梅.牛津大学治理改革的行为过程透视――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1,(3):61-67.

〔52〕甘永涛.大学董事会协会:影响美国大学治理的重要力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127-131.

〔53〕张伟.美国大学募款制度及其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96-103.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中学课程资源》杂志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面向广大中小学教育、科技工作者的教育类部级学术刊物。旨在推广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推动科教事业发展。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634,国内刊号:CN21-1526/G4。本刊为月刊,16K本,官网网站:zxkc.省略,邮箱: ,电话:024-81305007。

期刊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期刊源、龙源数据期刊网收录期刊。

征稿对象:

全国教科研工作者、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科研院所、科技教育人员、科教领域管理人员、各大院校的在读博士生、研究生及社会各界关心科教工作的人士。

稿件范围: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备课、课程、课评、课后辅导;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研究。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研究;课程内外、学校内外教育延伸;教材、教法研究,课改实验探索;教学、教研心得体会,经验交流;学生和学校管理,教育论文、成果交流等

主要栏目:

教育综合研究;语文教与学;数学教与学;英语教与学;政史地教与学;物化生教与学;音体美教与学

办刊宗旨:

《中学课程资源》杂志办刊宗旨深入研究、预测、报道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教育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我国科教创新事业的发展。

社会点评:

《中学课程资源》杂志取得了部级刊物中的领导地位;成为知识领域书刊的权威代表;本刊为科学教育工作贡献卓著!

征稿要求:

1、论文应具有较高的质量,学术观点有新意、有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引证的材料要准确,论证方法力求新颖,结构严谨,文字流畅。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不多于20个汉字。

3、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并须注明:摘要、关键词。

4、论文字数按每版2300字内,两版不超过4600字制作,依次类推。做到字迹清晰、工整,标点符号用法规范。要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不潦草。图表清晰、准确。上下角标标示要清楚、准确。

5、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6、稿件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与否概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高校;教育

1创新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这些有利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的创新教育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中国矿业大学于1996年9月正式将创造学列入全校公共必修课,成为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先锋。该校的庄寿强教授指导了中国第一个创造学硕士和创造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通大学等几十所高校都先后开设了教授创新技法的课程。第二,适合中国学生的教材层出不穷。目前中国高校使用率较高的教材有中国矿业大学庄寿强的专著《普通创造学》,杨乃定主编的《创造学教程:创新教育系列教材》,甘自恒编写的《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以及肖云龙编写的《创造学基础教程》等。第三,成功举办多次学术会议,大量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会议以2008年10月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高校创造教育论坛”为例,参与人数达到200多人,来自全国20个省市63所高校。近年来创新研究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至于学术论文,2003年关于创新和创造的论文数量就已经达到两万多篇。时至今日,学术界对创新研究的热度有增无减,论文成果的数量更是在不断攀升。

2近年来我国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11年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成为中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该年报的人文社会科学部分G4/G7教育类对321种期刊进行了排位,其中影响因子排位靠前的除了《外语界》和《外语教育与实践》等语言学类期刊以及《开放教育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计算机科学类期刊,多为综合类的教育期刊。其中排名前十位的是:《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教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对这些期刊2012年度刊登的论文中关键字为“创新”的224篇进行统计。其中,关于国家创新政策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论文最多,分别为42篇和41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宣传和解释国家创新政策的论文题目中大量出现“推进”“推动”“培养”“深化”“推进”“加快”“注重”“坚持”“提升”“致力”“开展”等,与“创新”和“创造”相搭配,辅以“不断”、“着力”“切实”“主动”“大力”“扎实”“努力”等积极形容词,比如:《着力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坚持质量特色创新主线,推动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务实进取,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等,着力表现国家政策对创新教育的支持力度。其中,有两个文献被多次提及和引用,分别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论文则探讨了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订单式培养模式、4444工学结合培养模式、Sk-Tech培养模式、独立学院培养模式、主线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女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型学生培养模式等问题。关于协同创新、教学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的文化视角的论文分别为28篇、27篇、25篇和21篇。协同创新类的论文涵盖政校行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所在区域创新系统、产学研用结合、科教结合、社会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结合、协同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及农林高校和农村建设等问题。教学创新则讨论了创新教师的培养、教学创新与教学效能、实践实验和实训教学、课堂教学、创造性作业和创新教学法等。管理制度创新的论文提出了学术制度、科研管理、系部工作考核、后勤保障、研究生招生与教育中的创新问题。从文化视角研究创新的论文则集中在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企文化对接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三个问题上。

3我国创新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见,一方面,创新教育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论文成果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创新科学的本体研究,也就是关于创新动机和创新能力的狭义创新科学研究的论文仅有8篇,这8篇文章论及创新的动机、数字化对创新能力的激励、创新能力的测量和地区差异比较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年龄结构分析等,对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却只占224篇论文总数的3.6%。反映出创新教育研究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综合分析,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有着以下“软肋”。

3.1创新科学的本体研究不足

由于创新活动是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创新”这一概念的定义千差万别,创新科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在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学院等学校把创新科学作为独立学科开设,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作为MBA课程,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等作为工程学课程,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富勒敦分校等作为心理学课程,佐治亚大学等作为教育学课程。在我国,创新科学究竟位于整个科学体系的什么位置?创新教育到底应该由哪个系部负责?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把创造学专业列入“交叉学科”门类。关于创新科学的定位,王续琨教授提出,创造学学科内部可分为六个分支:普通创造学、理论创造学、边缘创造学、应用创造学、分域创造学和隶属创造学,是介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数学、自然科学两大板块之间的交叉学科,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创造学的学科性质。这一框架极大地丰富了创造学理论,同时却让创新教育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这个问题更加无从回答。从这个理论框架来看,各个学科都与创新相关,各个老师都能教学生创新。但是系统接受创新技法训练的人员少而又少,开设创新科学的专门课程障碍重重。

3.2创新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

由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制度的导向作用,不顾质量、急功近利的研究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创新科学领域,人们耳熟能详的创新技法,如头脑风暴法、TRIZ、5W2H设问法、和田12法、统摄法、德尔菲法和戈登法等都是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学者提出来的,不是中国学者的首创。据新华网报道,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担任许多学术活动的评委,发现年轻的研究人员动辄在两三年内发表三四十篇论文!浮躁的论文、没有价值的成果不如不要。”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说:“我们有一位教师8年没有论文和研究成果,但他最终写出较有影响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急功近利的研究不但影响科研质量,而且还容易出现学术造假等不良现象。”如果没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根本无法开展。所谓的“创新”,便只是一个幌子。学术评价一味以SCI为导向,以文章发表刊物的级别,字数决定职称晋升和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现象。反映在创造学教育的论文上,就是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少,借用“创新”和“创造”这两个热门词蜻蜓点水地讨论问题的多。

3.3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本人缺乏创新性

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学生智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评鉴力、求证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创造性地教,从教材、教具、案例到教法都应该有新意,需要教师思维活跃、机敏睿智,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的高校教师大多数是在注重知识讲授的传统课堂中接受的教育,入职之前,教师资格证考取采用的是纸笔考试,不考察创新能力,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内容也很少与创新相关。入职以后,考核制度也不鼓励老师跨学科(transdisciplinary)发展,教师的视野和知识结构局限在学科壁垒之内,“俄罗斯套娃效应”的出现在所难免,导致知识的传承呈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孩子进入学校之前一个问号,充满好奇和想象,而离开学校之后却变成了一个句号,好奇的火花渐渐地熄灭。姚聪莉和任保平提出,教育分为同质性的和异质性的。同质性教育是将一般智力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门人才,异质性教育是通过优化知识结构将智力超群的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对于偏才怪才,应该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ededucation),而目前国内高校很难做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吴红.创造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思考[J].学术论坛,2006(2):27~31.

[2]张海燕.创造学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扬州大学学报.2009(4):14~16.

[3]王续琨.创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34~38.

[4]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7):9~12.

[5]丁建洋,王运来.嫁接与自主:日本大学文化的发展逻辑——日本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文化学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43~50.

上一篇: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发表英语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