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范文

时间:2023-03-06 10:22:43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秘书是办公室一个重要的角色,服从、服务领导,服务基层,起到承上启下、协调服务的作用,因此对其职业素养要求很高。文章通过对秘书人员基本素养进行分析,提出秘书人员必须具备十个现代意识,才能真正地把秘书工作做好。

参谋助手、承上启下、协调服务、调查研究、信息督查,是秘书工作的几项基本职能。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重要部门,直接服从领导,服务全局员工,不管在公文处理、会议服务、后勤管理、档案管理还是组织协调、服务接待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做得很细致和周到。因此,秘书作为办公室的一个重要角色,必须具备“通才”、“全才”,具备超强的职业素养。现就如何加强秘书人员的职业素养建设做一些探讨:

一、培养秘书人员的基本素养,提高业务能力

1.德才兼备,以德为重。一个合格的秘书,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经常拟稿,但自己不署名,也不拿稿费;经常组织会议,但自己从不上主席台;经常熬夜,但白天还得正常工作;节假日他人逛公园、溜马路、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自己还得值班,不能休息,等等。这一切,还往往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别人的理解和社会的公认。凡此种种,都说明一点,只有“才”没有“德”的人,是不可能胜任秘书工作的;没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心,是当不了一个秘书的。

2.当好领导的“外脑”。由于秘书人员直接为领导提供服务,对领导提供精力和智力补偿,因而人们常称秘书为领导的“外脑”。然而,秘书人员具有“外脑”职能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乱发议论、自作主张、左右领导。秘书必须注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角色规范,做到既尊重领导、坚决执行领导指示,又不迷信盲从,始终把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及参谋意见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注重进言技巧,根据领导的心理、行为特征,选择适当场合和最佳时机,从要害问题切入,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巧妙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或不同意见,“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准确理解和把握领导意图。

3.提高专业技能。何谓秘书?古书云:“常管文书并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可见秘书当“书”(即办理文书),以“书”为主,寄情于“书”。擅长书写文稿,是秘书人员最起码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因此,秘书人员要提高撰写文稿的质量,平日应注重学习,练内功,在实践中学习,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还要尽可能深入调查研究,吃透“下情”,广泛涉猎第一手资料,既能填充“资料库”,博采来自方方面面、正正反反的信息,汲取精华,为已所用。如此,不仅使撰写的文稿血肉俱全,还能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才干。

二、增强“十种意识”,适应发展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管理方法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党政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加强秘书的职业素养建设,使秘书人员具备如下几种现代意识,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1.自我意识。秘书的自我意识是指秘书人员对自身和所处环境关系的认识和感受,它是秘书人员现代意识的内容之一。秘书工作具有很强的服从性、服务性特点,因此,作为一个秘书人员,应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当一面的能力,以便在领导决策前为之提供有效的依据,在领导决策后正确领会并执行其意图。

2.信息意识。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增强信息意识是秘书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秘书人员每天接触的各种公文、请示、报告等材料中含有大量信息,秘书人员应在对这些材料的收集、归类、处理过程中将各种信息进行严格的取舍,把最有用的信息提供给领导。

3.超前意识。超前意识是秘书人员在领导决策之前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感受,它受秘书人员自身素质、思维方式和对情况、资料的熟悉、占有、掌握程度及信息敏感度等因素的影响。秘书人员科学、准确的超前意识,可以对领导决策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有可能影响领导决策的正确性。

4.竞争意识。当前,秘书人员高学历者越来越多。但高学历并不一定就有高水平,高学历者还必须埋下头、扎下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加强锻炼,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便增强竞争力。有的秘书虽然工作时间较长、实践经验丰富,但知识老化,必须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所以,秘书人员无论文化层次高低、经验丰富与否,都要具备竞争意识,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

5.责任意识。秘书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的作风建设。只有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秘书人员才能随时随地注意维护单位的形象和声誉,才能做到工作认真、态度端正、处事果断,在任何人面前、在处理任何事上,都表现出良好的思想文化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真正提高秘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6.大局意识。办公室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自上而下的传递机制。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处于整个指令传递系统的顶端,他制定的决策或发出的指令一般具有政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在各项工作中至关重要。因此,作为秘书,对自己所处的指令系统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哪些工作是“一把手”重视和要求的、哪些工作是分管领导命令和要求的,哪些工作是自己组织和开展的,都要加以区分对待。在工作中,办公室秘书经常会同时碰到好几项工作,特别是经常面对突发性、临时性而又带有政治性的工作,一不冷静就会忙得手忙脚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被动,这就要求秘书在工作中强化“大局意识”,善于分析和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好工作的排序,调配和统筹好精力、时间、财力等资源,对突发性、临时性的工作保持积极态度,想方设法去完成的同时把其他工作做好。

7.服务意识。秘书的第一职责就是服务,服务领导,服务基层,其业绩最终是体现在服务质量上,体现在领导和基层的满意度上。服务领导时,要善于从领导的角度和全局的高度去思考、策划和处理问题,既要“参之有道”,能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又要“谋之有方”,准确把握领导的工作意图,还要“言之及时”,增强建言献策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把服务贯穿于办文、办会、办事的日常工作中。服务基层时要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沟通与联系,增进与基层员工的感情,把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为基层员工服务上来,主动深入到基层,真正把基层员工的所想、所思、所盼列入工作重点,扎实为基层员工办实事、办好事,用服务的理念和发展的成果回报基层。

8.创新意识。办公室既是综合服务部门,同时也是承担具体工作的办公部门,工作量大,要求标准高,而且不能出现差错。所以,办公室秘书要在处理具体工作上要求新、求实,在工作方式、方法、思维等各项工作上有所创新。在做任何事情时,秘书都要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不一定表达出来,但是要储备好。在对待诸多事情、事务上,秘书要有自己的主见,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谨防浑浑噩噩地“随大溜”,人云亦云。在看问题时,秘书要有深度,要理性、创新地分析问题。别人就事论事,秘书却能从系统的角度看待问题;别人只看到问题的两个层次,秘书却能看到问题的三个层次,这样就可以了。人们看待问题,都受自身利益的左右,如果秘书能够克服掉自己的私利来考虑一些问题,就可以高人一筹。

9.宣传意识。有些事先做后说,有些事边做边说,有些事只做不说,有些事只说不做。因此,在工作上,要强调有“宣传意识”,而且要讲求火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具有探索性质的工作,就必须把它完成取得成效后,才能宣传;对涉及发动群众、需要别人配合的工作,就要一边做,一边宣传鼓动,以便更好地利于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和支持体系;对涉及到集体福利或者内部建设的工作,就没必要把它说出去,以防止引来不必要的非议;对看上去就是表面文章又要有必要的形式点工作,就应该表表态就可以。对于秘书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一项正常的工作和正常的事情,是在大家观点和态度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展开的,这个时候,秘书对一件事情进行宣传时就要更加值得警惕了。

10.保密意识。无论在机关,还是在企业,秘书是离领导身边最近的人。可以说,秘书不仅充分熟悉领导的工作习惯、工作作风,还在一定程度上懂得领导许多私事。这就要求秘书要有保密意识,懂得什么事情该说,什么话该说,什么事情和什么话不该说。一般情况下,对那些领导在酝酿,尚未作出最终决策或决定的事情,秘书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不能随意下结论,逢人就说,到处宣扬。同样,对领导的一些私事和外出行径,除领导交代可以告诉其他人外,秘书也不能随便告诉别人,要注意保密。对于领导的工资和待遇,秘书更加不能把它透露给别人。

三、结语

总之,办公室的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对秘书来说更是一种考验。这就要办公室秘书要具备以上“五种意识”,才能真正适应办公室工作,才能在秘书岗位上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安忻.秘书工作概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2]丁晓昌,冒志祥.秘书学与秘书工作[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职业素养范文第2篇

期刊编辑出版承载着传播价值理念、宣传政策法规、推介工作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引领行业发展、繁荣文化生活的使命。当前,我国社科期刊同质化现象突出,刊发的文章铺陈多,原创少;追踪多,引领少;趋同多,特色少,导致期刊订数与影响力不同程度地下降,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些业内人士将这一困境简单归结为新媒体的冲击,没有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有什么样的采编团队,就有什么样的刊物水准。当然,专业刊物,特别是学术刊物,编的成分多,采的成分少。其实,采编不一定是采访加编辑,还包括组稿加编辑。那么组稿的过程,也就是采的过程。采编资源的充分挖掘、采编人才的合理使用,对期刊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发挥采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聚合有时代精神的专家队伍,提出有创意的选题,精准判断文稿的专业价值、思想水准和信息含量,才能使期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行文精彩,使读者开卷有益。一个合格的编辑,不仅在于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还在于是否拥有一个稳定的较高层次的作者群体,以及对这个群体资源是否有足够的调配能力。纯粹的文字匠是当不了优秀编辑的,更不适合当期刊主编。一个令作者肃然起敬、能为读者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的编辑,应该处于学科前沿,横跨所涉专业和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多项业务,在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积累、编辑业务能力、读者市场开掘等方面,对期刊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一个合格的期刊编辑,应当在以下五个方面增进修养。

注重编辑方法论研究。只有掌握正确的编辑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知识爆炸和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编辑人员面对的来稿辐射越来越宽,挖掘越来越深,要想追踪每一个作者的专业课题是不可想象的。任何一个编辑都不可能成为万能博士。期刊发展对编辑人员所要求的,是他们的眼光和判断力。只有以科学的编辑方法为指导,面对众多来稿,才能进得去出得来,发现不同文稿的闪光点或缺漏之处,进而担起把关责任。有专家提出“从形式到内容的认识途径”、“从外行到内行的辩证转换”、“由一般对个别的统帅作用”,将这三条原理应用于编辑实践,很有启发意义。还有专家提出审稿要做到“七有”、“三看”,即有材料、有见解、有论证、有创新、有探索、有办法、有分寸;从同类作品相互对比看,从文稿的整体要求看,将立足点放在高处看。这些都是来源于编辑实践的极有价值的经验总结。

要跳出具体的专业话题。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那种撇开传统另辟蹊径、把历史归零的做法得不偿失。文章选题必须建立在对已有专业成果的继承或扬弃之上,既要立足于专业,又要跳出具体的专业话题,看论题有无新意,是否有形而上的统领和讨论价值。期刊编辑应关注学术历史回顾,不能满足于日常来稿编发,要努力使刊物成为搭建成果、鉴定、评价的共享平台,具备引领性和权威性;要通过对学术趋势的洞察,把握学科生长点和特定问题研究的突破口,提出符合刊物定位和特色,也能推动专业发展的话题。曾有专家讨论“编辑学者化”或“学者型编辑”问题,这对编辑人员提高素养、增进本领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比较相邻学科文章的高下。所谓“专家”,通常是这样一种人:“对很少的东西知道很多,对很多的东西知道很少。”某些领域学科越分越细,研究范围越变越窄。要求编辑人员无所不能,那是强人所难。但从事编辑工作,除了有好学之心,还要有杂学之功,视野要比一般专家更宽,从而在相邻、相近学科上得以旁通,扩大工作界面,与不同学科的作者、不同门类的文稿打交道,与作者同频共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必须调动各学科资源,通过纵横立体的综合,使对学术问题的研究和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更紧密地融合,提高文稿含智量,取得卓越的思想成果。具备较强的语言转换能力。一般来讲,编辑和作者有三大区别:作者长于专深,编辑长于广博;作者精于学识,编辑长于通识;作者精于学科学理,编辑精于顺畅表达。虽然作者也是向受众阐述思想、表达观点、推演逻辑、传递信息,但作者更多的是使用专业思维和专业话语,较少考虑受众的接收方式或阅读习惯。在这方面,编辑人员在话语体系转换上更有优长,这便是记者和编辑作为一种独特职业而存在的现实理由。其实编辑也要讲天赋,要有对文字感受和表达的敏锐性、对新知识新思想传播的急迫性。这样的编辑人员才能扶助作者、提升作者,成为新闻出版单位的骨干力量。

具备高于一般作者的品格气度。为了提高期刊质量,扩大期刊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众里的知名度,有必要营造宽松、活泼的工作氛围和办刊环境,培养期刊编辑兼容并蓄的品格和精神。期刊采编人员要心胸豁达,眼界高远,不要小肚鸡肠、鼠目寸光,要取辩证的思维、多元的视角,摈弃固执己见,鼓励标新立异。在审稿时,力争做到“三无”:无派别倾向,无圈子山头,无自以为是。其实,一个优秀的作者不一定能做一个合格的编辑。作者之优秀在于创个性特色,编者之卓越在于采众家之长。作者可以有派别观点、学派烙印和经验色彩,可以做独胆英雄,单挑独鸣,以独特的话语结构、独特的观点,呈现出对学科、对实践经验总结的精彩贡献。但作为编者,应跳出或高于作者视野,转换思路,调整站位,博采众长。如格局不高,固守门派之见,则容易使期刊走入歧途。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特点是兼容并蓄,是做一桌丰盛的大餐,而不是一两个精致小炒。编者眼界的高低、胸襟的大小、积累的厚薄,决定了职业生涯的层次和期刊发展前景。编辑的职业素养是编者思想境界、文化品位和人生格局的综合呈现,是期刊在竞争激烈的传媒界立于不败之地的能量保障。

职业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素养 培养

当前,企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关系到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职业道德(2)职业思想(意识)(3)职业行为习惯(4)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士的表象内容,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总的来说,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可以通俗概括为“德”和“才”两方面。

又根据“素质冰山”理论,职业素养犹如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占冰山的1/8,包括职业者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属于显性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技能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冰山的7/8,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属于隐性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等显性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应重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挑战

1.企业用工的高标准与学生的素质基础之间存在着“落差”

当前,随着全球产业迁移浪潮的兴起,国内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职业岗位的快速更新与升级。高层次的职业替代低层次的职业,产业变化引起职业的高级化,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长期以来,由于中职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义务教育阶段打下的素质基础并不扎实,与日渐高企的企业用工标准相比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对于中职校而言,必须正视这一日益扩大的落差给中职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

2.中职校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偏差”

中职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由于认识偏差,职业素养既未能在人才培养规格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也未被列入学校育人的整体规划,重视“技能”、忽视“素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了职业素养培养弱化的倾向。一个不容回避的后果是,中职生能够以较过硬的职业技能获得较高的初次就业率,但在一年内的离职率也比较高——或选择离开企业或被企业淘汰,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恰恰是“中职生”向“职业人”转化过程中职业素养的缺失。同时也凸显了中职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偏差,不及时扭转职业素养培养弱化的倾向,纠正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偏差,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违背职业教育的价值和使命,必须引起中职校的高度关注。

3.中职教师职业素养与行业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着“时差”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职校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一要求对于中职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双师”资格的认定上,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以“中级职称+中级工”这一标准来鉴定专业课教师是否具有“双师”资质。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拥有“中级工”的称号是否就意味着专业课教师一定具备了相应行业企业的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事实上,中职校专业教师的职业经历和职业素养与行业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存在着“时差”,中职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丰富专业课教师职业实践经历,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努力缩小与行业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

三、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1.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应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体系当中。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借鉴和吸收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计,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环节,是强化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不二法门。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触真实的工作任务,可以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

2.构建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中职生在校三年要经历“职业准备期”向“职业发展期”过渡,应当按照学习进程,注重教育内容的序列化、系统化和连续性,结合阶段特点,构建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如下图):

图中,“纵向目标”为高一至高三各年级重点培养目标,即高一学生能初步了解专业、职业,了解自我;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学生社团活动,形成爱国、爱集体、爱专业、吃苦耐劳的思想,培养他们学好技能,回报社会的理想;高二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为踏上社会做好技能上的准备;高三则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社会的能力。“横向内容”是该体系的几个互相关联、互相融通而又相对独立的内容板块,包括德育教育、文化课程、专业技能、实习管理,并有特色活动与之配套。综合地说,中职三年,学生要经历从“职业体验”式学习到“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训,从“单项技能训练”到“企业综合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逐步实现从“初中毕业生”到“中职生”,再到“准职人”,最后到“职业人”的目标。

3.构建富有职业味的校园文化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文化特质和核心因素,是职业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质体现。这种“职业性”不仅体现在工作行为上,而且体现在相关的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职业适应等方面。这种“职业性”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职业能力,而且要有职业素养,而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养成恰是校园文化“化人”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应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富有职业味的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牢牢把握“职业”的向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操作性、应用性、职业性。校园文化活动应通过营造职业氛围,展示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技能;还应精心构建富有职业味的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职业影响和熏陶,从而使他们在一种职业性的生存环境里,耳濡目染,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

4.建设一支富有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职教师在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建设一支富有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则是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中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当在“中级职称+中级工”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要推动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是到企业(行业)兼职,让专业课教师能以企业(行业)角色独立从事专业工作,从而获得行业从业经历,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二是打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的通道,聘请企业有一定潜质的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兼职。

总之,中职校应当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始终致力于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将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营造富有职业味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富有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黄正轴.中职“三维”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

2.欧阳剑波.转型与创新: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职教通讯

3.朱孝平.“双师型”教师概念:过去、现在与将来.[J]职教论坛

职业素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职业生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各有其特点,但一些共同的职业素养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也称职业操守,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意识与行为。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职业理想、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职业行为是由职业意识决定的,与职业意识相对应。

3.职业技能,也称为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对于学生而言,职业技能就是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简言之,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会计职业素养

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较早、较多的专业之一。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主要包含胜任会计工作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以及会计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会计既然是一种专业的职业,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一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二是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三是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四是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六是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七是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八是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

会计职业意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会计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理想

会计职业理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会计人员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是个人的职业蓝图,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层级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 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的制度,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往职业会计师、内部审计方向发展的会计人员,可以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根据企业特点,还可以考虑国际公认注册会计师考试。

2.会计工作创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的服务目标是为决策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帮助,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力发挥的精髓在于知识的活用,知识的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3.团结协作精神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活动,承担会计责任的能力和手段。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会计职业技能包含内容较广,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交流能力以和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1.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二是法律知识,会计人员履行职能,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的相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不仅会计核算要利用计算机,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部门的业务往来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2.会计操作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会计操作能力应建立在各会计岗位的职业背景之上。进行日常核算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的能力,如编制和传递会计凭证,往来结算、记账、对账、结账,制表等,熟悉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具备对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条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业务能力,具备成本计算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业务能力,有敏捷的计算能力,对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4.丰富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会计问题依靠单一的会计知识无法解决,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当前的会计工作。丰富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

5.交流与沟通能力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只有在有效沟通下,才能发挥会计信息的沟通效能。由于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它不能因为企业领导或某些人的意志所左右,更不能制造假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尽责规律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主动与领导沟通,使他们掌握会计法,让他们增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

6.终身学习的能力

会计职业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专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会计所处的环境。每年都有新的规范出台,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会计工作从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等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知识与方法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因此,会计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和会计职业技能三者是相互作用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宏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反过来,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的提高,也会促进会计职业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财务通讯,2011(6).

[2]蓝文永,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2011(7).

[3]贾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财会,2011(9).

[4]陈林.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

[5]山东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2011-2015年).

职业素养范文第5篇

第一天廖先生与我们探讨了态度的问题。whatisattitude?很多同学针对这两个问题说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两句话最能体现其中的内涵。1,iwilldomybest.2,iwilltrymybest.曾经,我们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第二句话,或者说很多人都是按照第二句话的方式做事。其实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它们体现出了态度的不同。第一句显得更有自信,面对一件事情,如果打算做,就要认真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而第二句显的没有自信。所以我们以后的生活态度要努力的做到domybest.

随后由manmeet先生讲的《时间管理》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ntc的外籍顾问,是印度人,一口流利的英语吸引了在场的很多同学,我们学习了很多年的英语,听到这么纯正的英语对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时间管理》讲的就是如何节约时间,如何利用时间。对于每个人,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有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可以做很多事情,有的人却碌碌无为,终其一生。我们想成为优秀的人就要努力的节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manmeet先生给我们讲解了“二八定理”,我感觉很实用。做事就要有计划,充分的制定计划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划分成一个个小的事情,然后一步一步的实现,这样不仅简单,而且能充分利用时间,计划可以控制我们有效的利用时间。通过这门课程我们都懂得了“timeismoney,efficiencyislife.”

第二天我们上的课程有史晨老师讲解的《什么是人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陈述了对人才的定义,体现了不同的人心目中对人才的不同理解。随后观看了李开复和两个学生的面试录像。李开复是有名的成功人士。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接着由ntc的老师来了一场现场的模拟面试,给我们这些没经历过面试的学生深刻的体会。

这两天的职业素养课程,最精彩的,也是给我们教育最深的就当属体现团队合作的课程。我们在《时间浪费游戏》中以小组为单位,从分发挥了团队精神。首先按事先随机分好的组,推选出一个组长,然后老师给组长开会,分配任务。接着我们小组讨论40分钟,这40分钟里,小组成员积极发言,激烈讨论。然后就是20分钟的ppt制作,主要是用ppt反映出来小组讨论的结果。小组每个成员都很努力,小组分工明确,我被派过去做ppt,平时我做ppt都是时间充足,而这次不同,短短的20分钟,要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经过组员的努力,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ppt的制作,在随后的4分钟演讲,我们组长发挥的也是很好。还有课间玩的《猜字谜》游戏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组要利用自己的身体,小组成员之间合理的配合,默契的合作,摆出老师给出的简单汉字或者英语单词,让下面的同学发挥想象力猜出谜底来。通过这次的职业素养课程,我们所有同学都深刻的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团队做时期可以很快的解决,大家集思广益,每人尽一份力量,团队成功了,每个团队的成员也会得到提高。今后我们在ntc的培训,继续以团队的形式互相努力,互相配合,一起顺利的完成学业。

职业素养范文第6篇

无论是什么媒体的编辑,应该都具备一个良好的新闻素养,通过这些新闻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总的来说,新闻是社会的一个直接反应。在新闻中求真是非常重要的,是新闻的生命,这也是新闻编辑者对世界真、善、美的一个重要阐释,相对于报纸、广播来说,电视新闻媒体要求会更高,所以作为新闻编辑,应该具备求实、求准、求新、求快等方面,能够抓住当前社会主流方向,这是新闻编辑应该长期训练的素质之一。

无论什么媒体的编辑,都应该具备一个良好的政治素养,对于新闻媒体的编剧来说,政治素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也是新闻编辑与电视剧和文艺编辑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新闻媒体不仅仅是作为大众媒体,它还是国家和政党的耳目与喉舌,是我党的舆论宣传工具,但是当前我国一些新闻媒体编辑的整治素养并不太合格,政治素养不佳,对一些新闻把关不严,一些地方或者省级地方电视台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对新闻报道不足,甚至不能及时反映当前精神,对新闻报道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那就是对编辑人员的政治素养锻炼不够,忽视了政治的学习,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如果缺乏政治素养,就会出现看待问题片面化,不能很好地把我时代的脉搏,不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特征,甚至会出现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新闻,特别是一些年轻编辑,在政治素养方面还有些欠缺。

作为一名编辑应该具有编辑素养,编辑的思维方式应该是能够分清新闻的轻重缓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新闻媒体的分类、归纳、整理,能够把大量的新闻进行去粗存精,在加工后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深化主题,能够通过新闻编辑的形式进行报道。一名新闻媒体编辑能够把一些单个新闻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媒体报道的基本思想,新闻编排与单个新闻编辑相比,主要体现为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这两者是相互融合,能够完成编辑工作。当前,一些媒体编辑忙于日常的基础性工作,忽视了对编辑工作素养的提高,出现了一些编辑不重视自身的基本素养,在工作中很难做到制作出新闻精品,同时,一些年轻编辑,其思想受到偏激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言论出现,对其新闻媒体产生了消极影响。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不同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编辑,它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语言外,还应该具备影响素质,电视新闻媒体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录像画面的剪辑,通过剪辑这些新闻能够更好地实现新闻的价值,对于编辑来说,对画面进行剪辑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对相关事件、人物关系、内在逻辑及解说画面进行对等,不能只是单纯的追求画面的流畅,忽视了对声音对观众的影响,传递给观众支离破碎的信息,不能连贯顺畅,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视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应该更为熟练。

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应该具备新闻采访素养,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发现一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第一线记者,认真对待每一个新闻,认真对待每一个图像,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第一线和编辑间的共同努力,创作出新闻精品。

作为新闻编辑在不断学习其他传媒,还应该不断丰富和完善新闻媒体编辑,当前在编辑行业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链接方法,把各种媒体进行融合,让这些媒体能够相互补偿。作为媒体编辑来说,很多情况下借鉴了一些平面媒体的长处,特别是一些新闻媒体,一些新闻很多情况都是比较知名的新闻及通讯消息,作为一个好编辑应该能够及时发现这些亮点,更好地为媒体的影响力的提高做出贡献,更好地弥补一些节目的局限性和不足性,更好地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媒体编辑进行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方法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更好地为媒体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新闻媒体更应该重视每一个新闻,更应该重视群众关心的问题,增强新闻媒体的针对性和深度。

新闻媒体主要是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对一些比较新的成果进行更好地阐释,作为一名编辑来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基本素养,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更为准确的把握,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及时纠正存在的一些错误及伪科学成分,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新闻编辑应该能给广大观众带去真理和知识。电视新闻编辑在工作之余,更应该潜下心来研究一些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新闻编辑过程中来。

编辑的职业素养对编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工作前途,更关系到社会舆论的导向问题,强化编辑的职业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职业素养范文第7篇

进了门,里面人不多,但是乱哄哄的。说着无关紧要的事。我问,这里怎么寄快递,却没有一个人回答的。后来一个送快递的员工给我指了指说,你去问老板。

我走到前台,看见一个女孩正在低头玩手机。这时,前台上面的座机响了,可是,那女的却丝毫没有想要接电话的意思。我以为是没听见,就提醒了下,说,电话响了。

谁知那女孩说,真不想接这些电话,烦死了。说完可能是碍于我提醒了的面子吧,就慢吞吞的接起电话。好像对方是让查个快件,那女孩不情不愿的在电脑上给查着。

寄完快递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这个女孩说的不想接电话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快递公司的老板,接电话查件不是她应该做的工作吗?怎么自己说不想接就可以不接呢?

后来,我就在想,这要不是我的提醒,那她肯定会假装听不见,然后不去接电话吧。可是,她怎么可以这样呢?她最基本的职业素质都没有吗?难道就行为这家小快递公司可能是她私人自己的吗?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我家下面的申通快递。每次去了都服务态度特别好,而且接电话也特别的勤快,电话一响就接起了。而且语气特别和善。

职业素养范文第8篇

兴趣与创作责任感是成就优秀表演艺术人才的前提。所谓兴趣,有对职业的兴趣、对创作的兴趣、对生活的兴趣,有对各种大小事物的兴趣。兴趣的深化,便是对艺术创作的强烈欲望,是演员创造完美形象的原动力,是点燃演员艺术激情的火种,也是演员能否在未来演出中发出光彩的先决条件。兴趣的构成有两个方面,一是把前面所提到的兴趣化为演员自身的一种内在的需求,而不是被迫的、暂时的,或忽冷忽热的;二是兴趣应该浓烈、广泛,且越多越好。这不仅因为表演艺术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也由于生活中的人千差万别,所以演员所要创造的形形的艺术形象及其生活也是不可能相同的。因此,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应该成为演员职业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表演艺术创作,不同于其它行业工作,如工、农、商、学、兵,只要从业人员对自己的事业热爱,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就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出色,并不一定需要广泛的兴趣,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对兴趣加以抑制。而演员创作无论在创作之初,还是创作过程,都要对他所要创造的形象倾注强烈的创作冲动与欲望。如果能将兴趣演化成创作冲动与创作欲望,并投入到演员全部的艺术生命、艺术追求之中,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始终,演员的专业责任感就必然会在表演艺术创作实践中得到升华。

二、学演戏,先要学做人

在戏剧表演圈里,人们都会听到教师或学长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先学做人,后学演戏。”这虽是经验之谈,内涵却十分丰富。很多前辈艺术家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许多著名表演艺术家都是以自己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为演艺界乃至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受到世人的尊重,自然也为后辈演员所效仿。其实,任何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优秀演员,在进行艺术创造活动过程中,都会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的力量,以及品行道德为“后景”,潜移默化或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自己的创作。现实社会中,有形形的人,用“物以类聚”的眼光看社会,而形成“近赤者朱,近墨者黑”的人际分类,演员要创造形形的人,就不得不接触形形的人,能否正确把握自己的做人取向,成为是否能成就演员事业的关键。一个好演员,首先应该是个好人,爱生活,爱朋友,爱他人,懂事理,明是非,为人正直,待人谦和,心地善良,至真至诚。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做一个演员,才有可能创造出真、善、美的艺术形象。著名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演员的道德十分重视,他认为:演员的道德在建立创作前的状态上起着一种主要作用。演员创作中最危险时刻是“等待”,“长时间地等待自己的出场和在表演间歇中无所事事,离开剧场是不行的,而在等待的时候又没有事情可做。……于是有了下列现象:看手机、发微信、闲聊天,散布谣言,谈论是非,讲笑话。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这是道德腐败的根源。”我引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段话,是因为本人强烈反对演员职业素养道德败坏的现象。其实,学做人如此,学演戏也是如此。没有优良的品质,不能成为好人,也就不具备成为好演员的基本素质。

三、既有激情,又能控制

所谓“激情”,是指强烈的、具有爆发力的情感。如狂怒狂喜、极悲极怨等。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位艺术家不把创作激情的价值看作重之又重。做一名演员,不仅要有激情,而且还要善于体验激情、表达激情和创造激情,更需要控制激情。它代表着一个演员的创作功力、个人修养以及对形象的把握能力。大家都知道,生活中人的情感,都是释放容易控制难,而感人之处恰恰在于控制。应该注意的是,演员所需要的控制,绝不是指那种理性的和技术性的局外指点或机械摆布,也不是外部肌体上的关于力的简单调节,而是一种与激情相伴而生的高级心理自我控制,是演员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艺术修养、创作技巧的综合体现。我们常见一些演员在表达激情时,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导演如此要求,演员也自觉十分动情,但凭心而论,观众并不以为然,甚至产生反感,那正是因为演员不懂控制,滥用激情的缘故。在这我特别强调音乐剧演员歌唱时的激情与控制力,如果没有声音控制力,激情一旦爆发,声带也会撕破何谈音乐的美感!因此,培养演员对激情的控制把握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俄国著名演员连斯基说得对:“中等的敏感加上自我控制创造出一般的好演员;只有极端的敏感加上充分的自我控制才是伟大的演员。”

四、热爱表演,追求完美

当今,在演艺圈里,总有那么一些人,自命艺术家,要么为钱,要么为名,要么只爱艺术中的自己,要么自欺欺人,甘作任人摆布的玩偶。这种现象在演艺界如再不加以制止,将后患无穷。做一个好演员必须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们,无一不是将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热爱的表演艺术事业连在一起。他们对表演艺术的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兴趣和爱好,而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种忘我的精神。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观众。他们在创作中是全身心的投入,包括整个生命和全部感情。事实上,我们曾不止一次听说,甚至亲眼目睹,很多演员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艺术上的成功和追求艺术上的完美。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劳伦斯•奥立弗一生中成功地创造了一百多个艺术形象,受到全世界观众的爱戴。评论家们在谈论他的表演艺术时说:“(劳伦斯•奥立弗)在扮演哈姆雷特时,他的胸口、双手、胳膊和头部都受到无数次的创伤,还多次从马背上摔下来,甚至一次倒栽葱似地跌进湖里;扮演《戏剧皇帝》时他跌断踝骨;拍摄《理查三世》时胫骨中箭;舞台上扮演钟楼怪人时,撞碎了软骨;一次拍摄中,因刀砍进摄影棚的灯光调节器而受到电击;在出演《批评家》时,他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细铁丝悬空40英尺……这一切并非全凭饶幸才免受重伤,而是来自他的苦练和功夫。”在演艺界,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中,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梅兰芳、盖叫天、于是之、周润发、成龙等为代表的众多表演艺术家,他们为从事表演艺术工作的演员群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的敬业精神,对于演员的成熟成才,有着极为珍贵的借鉴价值。凡有成就的演员,无不对表演艺术表现出一种超乎常人的执著精神,对创作有着始终不懈的苦苦追求,以至犹如对情侣的迷恋不已、如醉如痴。演员陈道明在很多熟悉的影视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丝丝入扣的人物形象,他曾经为演好戏在故宫背台词吓到游客;在家揣摩人物时吓到自己老婆。他是为戏而生的好演员。这种艺术态度是严肃而庄重的,是神圣而艰苦的。人们常笑演员是疯子,或许,就该疯在这种不顾一切、知难而进的追求中。

五、艺无止境,永葆个性

求新求异、永不满足的心理品质,来自表演艺术本身对演员的要求,原因就在于塑造的人物与表现的生活,要像生活,却又与生活远不一样。这就是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感”,追求这一效果,就要求演员在艺术生活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这种才能,并非演员先天就有,大都在职业生涯中逐渐养成。表演艺术的魅力,在于创造,而创造的本质,在于它的不可取代的艺术个性。表演艺术之所以特殊,演员工作之所以常常对人们产生一种神奇的诱惑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它每每要向观众推出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艺术形象,他们既为生活中所熟悉,而又为身边所难寻。这一创作现实,为观众所羡慕。一个多产的演员,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要接二连三地接受创造数个甚至数十个不同的艺术形象的任务,有时,几乎同一类型的角色会同时派在一个演员的身上,结果他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多是形貌相近、难分彼此的。创造力的枯竭将他带进足以使之艺术生命终结的境地。著名演员唐国强的艺术创作生涯的前期就是如此,如果不是唐国强在全国观众及戏剧评论家的一片责难声中,以自己的坚强意志重塑自我,奋起创新,塑造出“诸葛亮”“雍正皇帝”“”等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他的艺术生命恐怕早就被所谓的“英俊小生”给葬送掉了。唐国强的艺术创作经历,就是艺术家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它告诫所有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们,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没有坚韧的创新精神,就不可能获得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今许多演员,特别是年轻美貌者,在对表演艺术创作理论的认识上,他(她)们能够理解创新的意义,而在表演创作实践中,却难以接受创新的实际。为了避免破坏自己的“形象”,而放弃艺术实践机会的演员们,其实,她(他)们只配做陈设,而不配做演员。她(她)们的所作所为不但为自己的前途酿就了悲剧,同时也给表演艺术界带来啼笑皆非的无奈。为使更多的演员具有艺术创新的创作心理品质,成为表演艺术创作领域中的优秀者,应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自己:首先,从生活中吸取营养,观旧见新。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有句很著名的话:“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应该说,观察生活,是演员创作的基本功,亦是演员创作的天赋条件,但善于从被观察对象中敏感地觉察到特殊的内涵与特征,善于分离出艺术营养来,不是可以简单地用天赋条件所能涵盖的,善于对事物举一反三,是成就伟大演员的重要功力之一。创新的源泉仍是生活,任何不符合生活的创新,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其次,独立不倚,别出心裁,可以开辟创作新径。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类感情的表达方式是展现演员表演创作才华的又一途径。古人说得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演艺术实践往往就是这样,那些有突出和独特创造力的艺术家,常常不受太多束缚,不愿遵从传统习惯,不沿用他人惯用的创作模式,不盲目信守某些创作法则,很少循规蹈矩,因此,他们的艺术思路极为开阔,忽而逆向,忽而跳跃,甚至无规律可循,从而获得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演员,是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者,不是已有形象的模仿者,也不是任导演摆布的木偶,更不是剧作家语言的立体翻译和传声筒。因此,他需要一种为创作所必备的品质,正如郭沫若所说:“须要存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心理。”创新是一种高级工作,关键在于勇气和积累。最后,演员要学会“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没有丑陋的艺术形象,只有丑陋的自我;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那些爱慕虚荣、怕破坏自己外貌形象的人们,是做不成演员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得好:“……在我们这门事业中诱惑人的东西是太多了……经常处在大庭广众间,表现自己,使自己显得好看,接受……夸赞、阅读赞美的评论文章等等习惯这一切都是大诱惑物,(它)会使我们习惯受人崇拜,会把我们宠坏。于是会出现一种……抚弄自己渺小的演员自尊心,使它酥痒的要求。怀着这种兴趣,心地就要变得十分卑鄙龌龊,这样的生活不会使态度认真的人高兴多久,然而舞台的诱惑却会使肤浅的人沦为奴隶,腐化以至于毁灭。”要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演员,迈入表演创作的最高境界,只重视知识、天赋与技能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更为重要和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正是职业素养。只有重视演员人格、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和精神因素的诱导与开掘,使创作者的内部知识结构与才能结构作用于斯,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自觉,发挥其巨大的创作潜能,去感悟表演艺术创作的奥妙,才能获得表演艺术创作腾飞。

职业素养范文第9篇

一、对面部表情和身势语的漠视

医生和患者的接触均是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这种情况下医生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对坐在对面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在问诊或检查的过程中,皱眉、撇嘴等细小的面部表情都会给病人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担心自己的病情是否很严重。在与病人交谈时左顾右盼、目光散漫,使患者对医生的诚意产生疑问,进而导致不信任,失去沟通的信心和兴趣。除此之外,医生的身势语也是传递信息的一个方面。医生在问诊时,身体是否前倾等都会给患者带来影响。现在很多医生对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并不重视,有时甚至达到了漠视的地步。给病人问诊时,皱眉、撇嘴、捂鼻,给病人做检查时,身体不愿意靠近病人等等都让病人胡思乱想或者让患者觉得自己不被尊重。

二、对正面语言的使用度不够

负面语言主要是指“我不能”、“不可以”、“我不管”、“不行”等直接否定的语言,除此之外,还包括易给病人带来负面情绪的语言或语气语调。当患者带着病痛来医院就诊时,心理处于一种陌生、恐怖、抑郁、痛苦、焦虑的状态,此时,医生的语言表达会对病人心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不耐烦的语气或是语调会让患者觉得医生的态度漫不经心。如果未曾亲身经历,医生很难知道病人的感觉,体会不到病人承受疾病的痛苦、面临生命危险的恐惧和对于正能量的渴望。由于医生的职业性质,医生很容易把病人当成是一个抽象的疾病代码,如果医生在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时使用负面语言,患者会因为医生不能帮助自己而感到痛苦或是绝望,可能会导致或激化医患矛盾。因负面语言而导致的医患纠纷数量很多,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医生的努力或注意,这些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改进医生职业语言素养的建议

针对上述提到的医生语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供从业人员参考。

(一)要求医生使用普通话

为使病人准确地理解医生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患者交谈时,医生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语气要温和亲切,要善于引导,不能词不达意,让患者误解,同时也要学会善于聆听,这也是一种语言。

(二)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

医生在医院工作,每天要跟不同的病人接触,针对不同的病人要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下面从以下几种不同的礼貌用语种类进行具体说明。1.称谓语如果患者是上了年纪的老者,可以尊称“您”、“您老人家”(如果医生较为年轻的话,还可以称呼年纪较大的患者为“老爷爷”或“老奶奶”),或是使用类亲属关系的称谓,例如“大爷”、“大妈”、“大叔”、“阿姨”等;如果是年纪较小的患者,可以使用“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等较为亲昵的称谓;若是年纪相仿的患者,可以尊称为“先生”或是“女士”,也可以使用类亲属关系的称谓,例如“大哥”、“大姐”、“妹妹”等。无论是尊称的使用还是类亲属称谓的使用,都会让患者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尊重或者被爱护的个体,无形之中拉近了医生和患者的距离,对患者的心理有缓解压力的作用。2.问候语医生跟患者见面,尤其是第一次见面,要进行适当的问候。例如“您好”、“早上好”,之后再进行问诊等工作。如果是老患者,可以有一些关心式的问候,例如“最近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等等。3.指示语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的时候,会用到一些指令性的语言,这些语言尽量用祈使语气的句式,而不是命令语气的句式。例如“请大口喘气”、“请您再把嘴张大一点”等,而不是“大口喘气!”或“嘴张大点!”。祈使性的指示语会让病人放松,更加配合医生检查的进行,加快检查的进度,而命令性的指示语会让病人紧张且会引起病人的反感,导致病人不配合进而影响检查的进度和效果。

(三)注意无声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

国外的心理专家指出,信息沟通的效果是由7%的文字、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手势决定的。由此可见,无声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在传递信息时占据的比例非常之大。面部表情和身势语在医患交流时被频繁使用,其中“点头”、“微笑”和“目光接触”使用得最为丰富和广泛。患者在求医过程时,生理已然承受着病痛,心理也有较大的压力,这个时候的他们极为脆弱,最需要关心和爱护。此时,医生微笑时的真诚和自然,无疑会给患者带来安慰和鼓励。这不仅能够让医患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还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当病人讲述自己病情和面临的困惑时,医生应耐心倾听,让病人尽情释放内心的恐惧和压力,与此同时,医生应该频频地点头,并配合使用“嗯”等语气词,表示理解并说明自己一直都在认真聆听,这些都会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医生在和病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时刻保证目光接触,并且神情要专注,目光与病人接触时温和亲切,向患者传递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和平等的心态。医生在与患者沟通中,可以巧妙地使用身势语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例如,冬天医生给患者查体或测血压时,先将冰冷的双手搓一搓,或是在听诊之前将听诊器在手中暖一下,这些看似简单、自然的动作,不经意间就会让患者感受到医生为患者考虑和对患者的关怀。这些无声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能够让患者放松心情,减小就诊时候的压力。总之,医生不仅要善于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息并消除患者的顾虑,鼓励其用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真实想法,还要注意自己的仪态、手势、手姿、眼神、情绪等对患者的影响,通过无声的语言传递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不要因此引起误会而使患者多疑,甚至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四)使用正面语言,传递正能量

医生要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等正面语言,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加快患者痊愈的进度。1.安慰的语言患者在患病时往往心情低落,情绪也较容易激动,安慰的语言能够让使患者放松和宽心。例如“请不要紧张”、“这只是个小问题”、“很快就会好的”等安慰的语言,在短时间内拉近医患双方的心理距离,让患者紧张的心理得到松弛。2.鼓励的语言当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时,使用“您看上去气色好多了!”、“由于您的良好配合,您的治疗效果特别好”等鼓励性语言,可以使病人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和希望。患者生病后较为敏感,依赖性强,此时鼓励性的语言会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患者对诊疗措施的顺从性,主动配合治疗。除了安慰和鼓励的语言外,正确地运用语调中的语速、音量、音调也能够给患者带来正能量。医生与患者交谈时,语速应适当放慢,针对不同患者调整语速的快慢,或是跟患者的保持一致。此外,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音量要适中,太低或是太高都不合适,同时还要善于应用音调的起伏来表达对患者关注的程度。

四、结语

一个医生的语言素养在目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状态下尤为重要。因为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疾病的复杂变异,总是有许多问题要探讨,有新问题需要研究,不可能所有的疑难病症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做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能善于与病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有能取得病人信任和信服的能力,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最大程度上满足病人的需求,给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达成医患共识。“言不在多,有爱则灵。”优秀的医疗技术、高新的医疗设备,并不总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良好的语言,不是药物胜似药物,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让他更加配合治疗。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一片墓地中的一块墓碑上,镌刻着一位名医特鲁多(EdwardLivingstonTrudeau)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每一个医生时时刻刻都应该按照特鲁多的这句名言来要求自己。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职业素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能力;发展;员工;经济;企业;

一、引言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就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员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究其因在对企业员工开发的价值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稳固企业发展基础、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员工的价值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很多现代企业都在加强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培训,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能力培训的现状

在现代企业之间竞争形势日趋加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在员工的培训方面已经有了一套相对系统全面的培训规划方案,。但是这套相对系统全面的方案在现实企业的实际运用中却存有一定的差距。经过调查的数据分析得知,很多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培训更侧重的只是一个理论性的形式化培训而不是实际的作用,一些国营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培训也没有达到实际的运用效果。[1]很多企业的培训内容过于简单、形式化、投入量低也没有对员工的潜力进行分析挖掘,无法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企业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三、存在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能力培训中的问题

第一,企业员工在职业素养能力培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规划投入。就目前的企业员工培训现状来看,不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大部分都是停留在讲述理论和岗位职责上,实际效果不明显还不足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需求。在国外,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培训是企业对未来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投入,他们重视培训的实际效果并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企业的发展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在国内,很多国、民营企业的培训都过于重视理论,并没有对员工提高职业素养能力起到实质性帮助,员工的积极性下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第二,企业员工在职业素养能力培训中得不到足够的针对性。国内企业针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培训主要是形式上的理论培训,没有结合员工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素养能力培训。在国外,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能力的培训会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系统的培训规划,这使得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3]在国内,企业员工职业素养能力的培训计划并没有得到系统实质性的实施,部分国有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培训没有提起重视,观念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导致企业没有实际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遭到滞缓。

第三,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能力培训的实践性不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能力培训的实践性不高都会导致员工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企业的发展更加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要求包括有: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理论、实践能力。中国的经济在对外开放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不管是对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来说要求都越来越高,而国营企业在这个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更加需要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培训。[4]在国外,职业素养能力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点。在国内,包括一些国营企业则是弱视职业素养的培训更侧重了理论知识培训,员工职业素养能力缺少实践性,得不到提高。

四、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素养能力的措施

第一,企业要正确认识和规划好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培训。企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领导,同时也需要职业素养能力高的员工。职业素养能力高的领导和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职业素养能力高的员工是一个企业提高创造力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国营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经济的主体更应正确认识员工职业素养能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划培训。

第二,企业要正确理解员工职业素养能力的重要性,制定针对性强、结合实际情况的培训方案,一些缺少与时俱进理念的国有企业更应注重对员工职业素养能力的培训,注重实际效果。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形成靠的是企业在时间和经验上的积累,因此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员工之间凝结力的必要因素。对于一个企业员工来说,了解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里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对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员工的职业素养能力同样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员工职业素养能力的培训规划力度,做到合理、科学的培训。

五、结束语

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经济的开放对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依靠员工。因此,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是企业要发展的前提,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越高,企业的发展前景才有可能越好。

参考文献

[1]谢源虎,吴艳威.浅析企业员工培训的战略意义[J].现代商业,2014(12):98-99.

[2]刘永红.浅谈企业培训对提高员工素质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5(01):127.

[3]张时钧.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妇女(下旬),2013(12):7.

[4]杨立敏,周伟.如何提升企业员工职业素养[J].商场现代化,2014(13):126.

上一篇:项目合作范文 下一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