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9:32:44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在就业方面与其他专业技能型学科相差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积极性。这其中有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局限的因素,更与高职生在就业中缺乏客观的目标以及有效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自身原因有关。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1理论简介及研究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要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认知过程、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它一反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致力于从建设性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拓宽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视野。

2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1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现状

(1)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动性不强,行为滞后。一项由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高职生就业》杂志共同开展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的高职生有62%;规划不够明确的有33%;极少的高职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约占5%。这显示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体性不强、行为滞后,其结果是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全面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意识。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高职生提高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规划自我,实现理想。

(2)高职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越来越趋向功利化。当前高职生对职业的价值判断趋于务实主义,追求实惠,功利化倾向在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当中存在。基础专业的高职生工作面窄,且大多数工作内容属于非创造性盈利工种,但是在职业的去向上,他们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单位、待遇好的地方。在职业的选择、就业的选择中,没有从自身专业特点、个人能力条件和社会需要出发。

2.2积极心理学可以调适基础专业高职生就业产生的心理问题

从目前来看,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由于专业的缘故可以从事的工作种类相对较少,受到的青睐度较低。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也是所有专业中排名最为靠后的。

这种就业市场的差异使得基础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调查发现,和应用型专业学生相比,基础学科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就从高年级学生那里了解到本专业的就业难度,感受到了就业的负面压力。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碰到很多以前从未有过的遭遇,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时,往往就很容易产生焦虑、郁闷、放弃的心理。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基础专业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帮助他们客观进行自我生涯规划,在精神上、心理上成人、独立,从而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同时,帮助高职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及早了解社会,降低基础专业高职生就业压力。

3积极心理学对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3.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树立“积极心态”

对就业较难的基础专业高职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其科学就业观,树立正确积极的心态对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基础专业高职生认识到职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自身专业与职业需求的关系,树立二次甚至多次就业的观念,积极就业;其次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就业信心。这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入积极心理学因素,让基础专业高职生调整自己对待就业压力的心态,形成就业压力是相对的意识。

3.2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与育人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积极的组织氛围可以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时的工作,应着眼于学生成长,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为高职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全程化、立体化的指导与服务。

3.3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都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可能,所以要重视人的积极性,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导个体健康成长。在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主体是高职生自己,高职院校的角色只是提供一种方法、工具,帮助高职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因此,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以人为本”,贴进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今后职业与人生发展紧密相关的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总结,最终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梁挺,邓怡平,郑浩轩.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8).

[2] 薛香.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J].琼州学院学报, 2010(06).

[3] 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3).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任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倦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126-03

一、对初任音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为事件和行动方案。”

然而,即便是同样一份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不同人,其能发挥作用的范围强度也是不尽相同。此外,很多人仅仅只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或者教条式照搬照做,很明显,这是不可取的。以上所述就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的两大特征――个性化和开放性。

针对个体而言,一个人投身事业工作,理想的状态是能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成功,而职业生涯成功的前提是有一份明确、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非只是一纸空文,进一步说,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个体在头脑中构建的一系列职业走向路线图。

(二)初任音乐教师

初任音乐教师一般指的是从事一年至三年音乐教学的教师。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初任期或称入职期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决定着他们是否会终身从教,甚至影响到整体教师队伍的稳定。初任音乐教师在这一阶段碰到的难题不在少数,由于初任教师刚刚从事工作,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存在落差,知识无法得到有效地应用,教学环境与原先脑海中设想好的不相符或者现实环境太过复杂,全新的工作环境,教师需要适应角色的转变等等,初任教师难免会碰到教学上的问题,班级管理上的困扰,融入学校文化的困难等等。初任教师在这一阶段的经历,对其以后的教学成果、工作状态,以及能否长期从教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初任音乐教师面临的问题及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初任教师,尤其是初任音乐教师刚刚走上岗位,便与学校内一些教学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教师一样承担学校分配的繁重任务,甚至有时候出于锻炼新人的目的,给新教师加重教学任务,因此初任教师总会面临着来自个人专业知能方面和具体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对此,许多外国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诸如英国的泰勒和戴尔,美国学者维恩曼等等。外国学者将初任教师碰到的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对学校社会系统的适应,包括人际关系上的困难及融入学校文化的困难。”

反观国内,许多学者同样关注初任教师的职业问题。由于初任教师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落差,理论知识无法得到有效地应用,原先所设想的教学环境与现实环境又存在区别,初任教师无法做出有效地举措,从教决心难免受到打击,还有新的工作环境、同事、领导等等。很多初任教师在面对来自个人及外界的各种各样问题时,感到手足无措、力不从心。

从下面这位老师的叙述中,我们来看看这位初任音乐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考级是一种制度,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而设立的,以保证音乐业余教学活动有一个更好、更科学的规范,但是有些家长认识上的缺失,盲目攀比,导致不能正确对待考级,使得考级的目的走入了误区,有些学校与家长甚至还因为刻意追求高级别,将正常的教学进度与计划统统打破,给我们这些初任的音乐教师安排大量的教学工作量。我已经失去了对这个班级的控制。我也不情愿说出这件事,但是我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当我教学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想大叫!我真的很沮丧,很抑郁,我没法把心思放在教学上。我忙于去维持纪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他们太小以致我很难管理。”

有学者把初任音乐教师碰到的具体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教法不灵活,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管理能力差,难以维持课堂纪律;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难以处理同事关系;教学设施简陋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二是课堂管理方面;三是融入学校方面。

当然,在初任教师碰到的问题中,有个普遍的问题――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它是初任教师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自然环境方面、社会方面和个人方面都有可能成为诱因,使他们产生挫折,进而陷入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有可能导致一些初任教师过早离开岗位,影响整个师资队伍的稳定,也有可能降低在任教师的士气。

综上所述,针对有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初任教师如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及发展目标,着眼于现实教学环境及教学目标,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其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更有利于实现自己从教的目标。

其次,制定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初任教师及时作出反馈,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弥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此外,坚持“动态规划观”,适时进行调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能满足初任教师不断发展的需求,让教师能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关于初任音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学校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园长),应督促初任音乐教师及时有效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初任音乐教师明确自己的规划目标,并结合学校对教学发展的总体目标,确定个人职业发展道路及教师职业定位,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此外,学校应对这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进行诊断,及时作出反馈,弥补不足,完善初任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此,学校方面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推行“导师制”,加强资深教师与初任音乐教师间的联系,共同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这些教师进入新环境,职业方向不够明了。在与资深教师共事、同资深教师一起承担教学任务中,由于自身教学技能及教学经验的缺乏,初任教师无法做到资深教师的程度,或者同刚进入学校没几年的新人相比对,也自知不如,自信心受到打击,从教的决心有可能因此而动摇,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教学工作,终至于离职。推行“导师制”,加强资深教师与初任教师的联系,有利于帮助初任教师解决入职期出现的各种问题。

2.改善教学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和评价制度

初任音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依据现实的环境来制订,改善学校教学发展环境,不仅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同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改善学校教学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可以具体到学校的教学设备、校园环境等,在心理环境上,学校应该创新管理理念,培养初任教师进行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的独立意识,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等,树立初任教师的从教信心,壮大师资队伍。同时,学校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适当采取目标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等激励制度,帮助初任教师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也可以调动初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也可以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培养初任教师的“动态规划观”。“动态规划观”有助于初任教师及时作出反馈,弥补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完善规划,促进初任教师的发展。

(二)初任音乐教师个人层面

初任音乐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既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地分析,还需要对自我状况有一定的认识。

加强对初任音乐教师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试唱练耳、基本乐理等专业技能,这是当好一名学前音乐教师的前提。音乐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需要对自我进行剖析、客观的自我总结,同时对自我的发展进行有目的性规划:作为一名新的教师,在大学校园里不管有多大的荣誉,作为初任教师,就应该重新寻找自我位置,调整自我心态,针对在教学工作各方面存在的不足,逐步规划弥补,寻求发展;不忘学习关于教师发展的各种教育学理论,离开专业理论的支持,职业规划将流于肤浅;加强同任职学校资深教师的联系,坚持“拜能者为师”的理念,过来人的经验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强有力的依据,能帮助初任教师少走一些弯路。

初任教师的工作岗位主要在学校,规划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学校,依据学校具体状况来制订:要坚持动态的职业规划观,学校的环境不断变化。

(三)初任音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一般步骤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前我们需要了解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一般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十项主要内容:“题目(包括姓名、年限、年龄跨度、起止日期);职业方向及总体目标;社会环境分析结果;自身条件及潜力测评结果;角色及其建议;目标分解及目标组合;成功的标准;差距;缩小差距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而在初任音乐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以下要点:首先需要对自己有清晰地认识,对自我能力有个客观整体的评价,依据自我能力制定出的相应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切实可行;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主要针对学校环境,根据学校的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规划;基于学校制定的发展目标及教学根本目的,制定出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目标;初任音乐教师要立志能逐步落实规划中的各种举措,做到稳扎稳打,稳中求胜;树立“动态规划观”,建立发展性的规划评价制度,及时对具体的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反馈,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调整弥补,完善职业规划,使其更好地为初任教师服务。

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一般步骤及初任教师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注意事项,初任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个人信息、年限、起止日期;

2.教师职业发展目标(短期、中期、长期规划);

3.外部环境分析(包括社会、教育工作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思考有利方面与不利方面;

4.自我条件分析、及总目标的制订(对自我能力有大致清晰地了解,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目标及教育根本目标来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发展方向);

5.规划步骤的设计,层次化目标的安排(包括教学方面、班级管理、教学科研、自我素养提升等方面);

6.制定具体措施及实施行为的条件;

7.确定发展性评价标准,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成果。

当然不同的初任音乐教师,其个人情况及工作环境不尽相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也需跟着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过,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初任教师而言,毋庸置疑具有重要意义,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初任音乐教师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胡燕琴.初任教师的适应性教育[J].师资培训研究,2006,(1).

[3]陈文华.职业规划――设计教育生涯的蓝图[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4]梁红京.如何帮助新教师走出初任时的困境[J].案例――管理智慧,2007.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干部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最为特殊的一份力量,既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还是学校行政性事务的执行者等等。日常事务繁琐、凌乱,往往使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无法面面俱到、细致深入,此时,一支得力、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辅导员除了扮演好领航者、组织者、实施者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一批精锐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干部队伍,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

一、运用教学技巧,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契机,加强学生干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面对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作为普通学生中佼佼者,代表着学校管理的形象和教育的质量,更应在这场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辅导员在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过程中,要及时认清社会发展的需求,掌握各类政策信息,让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在学生干部们的思想意识中扎根生长。

1、以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为导入,奠定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平时的接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干部都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有多大的用途,如何去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明确指出大一下半学期必须给学生们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这门课程,辅导员便可利用教学的手段,合理设计好这门课程,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纯粹的理论知识点贯穿在大量的事实案例中,最后通过考核巩固各类理论知识点。

2、以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契机,加强学生干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力。

学生干部平时工作比较忙,很难真正掌握知识点。此时必须采取一种方式,让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在学生干部心中根深蒂固,那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2011年10月我组派选手参加省教育厅举办“花桥国际商务城”杯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准备期,辅导员给予理论指导外,更多是让学生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一位学生干部荣获省校系统内第一名的成绩,这便是最好的标榜。此外,系部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旨在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巧,巩固学生干部们的设计技巧。

二、运用实践杠杆,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平台,引导学生干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美国施恩教授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成长、幻想、探索阶段,查看工作世界阶段,基础培训阶段,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职业中期,职业中期危险阶段,职业后期,衰退和离职阶段以及退休等9个阶段。根据这一理论,学生干部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准备期、试探期,因此学生干部首先要取得大学生涯的成功。

1、通过自我认知的培训,增强实现学生干部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知己”。很多学生起初并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对学生干部这个概念认识不清,这导致同学们盲目的竞选学生干部岗位,只要当上学生干部,任何部门都行,逐步产生一种不正之风。

因此辅导员在选拔学生干部时须严格把关。选拔前期多宣传;面试考核多评审;试岗锻炼多培训,辅导员老师主要通过组织各类内部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辩论赛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干部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分析、自我批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我认识。

2、以基本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干部的职业目标为考核标准,加强其自我主动实践的培养。

学生干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说、写、做等基本能力,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去执行辅导员老师的指令,这使得他们严重缺乏创新意识、组织协调、团体合作、判断决策等高端就业才能。

辅导员在学生干部培训的过程中,将此作为重点来阐述,可专门设置一个环节,让所有学生干部结合自我认知、社会就业行情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学习、工作目标。每位学生干部必须针对自己的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工作计划,保存在辅导员老师处,在学年结束时,这将成为每位学生干部的考核标准。如此,一改往常学生干部被动的去做工作为自我主动要求提高,改“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加强学生干部职业竞争意识。

高职学生相比本科生竞争优势本来就该是职业技能突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除了拥有较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注意职业竞争意识的培养。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灌输企业职业竞争机制,提前让学生干部进入职业竞争的角色中。

1、建立企业管理式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公司实行的是重奖重罚、重视绩效的工作理念,提倡的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要求。因此,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创新、节约、高质高效作为奖励项目;鼓励学生干部发散思维,创新型的学生活动,辅导员只给予方向上的把握;在组织活动中,鼓励学生干部自己进行预算控制,最大限度上实现节约这一理念等等。这些都能增强学生干部的生存意识和危机意识。

2、参考企业式监督考核机制,有效保障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成果。

建立了企业式的激励机制,还需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作为保障。在对学生干部的日常考核监督中,辅导员可设置工作态度、工作效率、领导才能、创新才能等考核细项,明确“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原则,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结果,如“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等档次。考核结果将与学生干部的是否留用、职务晋升、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直接挂钩,这能够鞭策学生干部个人调整不良心态、积极主动工作、实现自我完善。

总之,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学生干部,必须围绕职业教育这一中心,建设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学生干部队伍。实践证明,优秀的学生干部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辅导员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保持头脑清醒、思路开阔、不断创新和探索。(作者单位: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许文兴.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0.

[2]贺芳.职业生涯发展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中国冶金教育.2012,2.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中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对大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入手,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尤其是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意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其事业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职业,确定相应的教育、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问、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安排。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从理论层面上提供一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书等浅层次的服务。而这些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职业发展错位等问题。事实上,学生刚入校时就需要针对职业方向做出多方面的调整,这涉及到个人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激励、制定适合自己理想的学习计划、专业与兴趣不符的调整等,从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让学生从大开始就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三年或四年内为目标而努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按先后顺序可分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时期中,我们依据休普的划分,又可以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可以知道,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期问,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预期的设计,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个人明确未来的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我定位,规划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二)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大学生对其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发现现有的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引导他们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树立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

(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和认识自己以后,可以使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有针对性地学习,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点,挖掘潜在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教育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己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综合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理想的人生就是在谋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包括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合格毕业生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优秀“个体”,社会则要求“个体”能在立足于社会的前提下,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群,进而形成大小不一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从整体上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大学生就业绝对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找工作”,它必须是正确、科学的职业选择和有责任的职业理想规划与实施。从这一点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意义巨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广。调查显示,有61.7%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获得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而有87.2%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到不满意或仅仅是一般。高校并没有在大学期间经常对大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造成大学生虽然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很渴求,但是并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

(二)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在大学期间偶尔开展此类教育课程或讲座,而且大多是针对毕业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有16.5%的学生表示所在高校从大一就开始经常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确定职业取向的关键时期,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较大。

(四)大学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自身了解不够,职业准备不足,职业价值观模糊。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将眼前的薪金待遇和地缘位置当作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并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发展前景排在首位。大学生这种过于注重条件待遇的模糊的职业价值观,导致他们不仅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而且更加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压力和负担。具体表现在:

1.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普遍较晚。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在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它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你的职业理想何时比较明确地形成”选项中,小学占2.5%,初中占5.5%,高中占26%,大学占47%,尚未形成的占19%。调查表明,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普遍较晚,甚至还有近五分之一的毕业生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在“职业理想形成过程中,哪些外界因素影响最大”选项中,家庭占37%,学校占16.5%,地区占11.5%,社会舆论占27%,其他占8%。可见,对于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家庭因素在其职业理想形成中影响最大。在“你理想中的职业的相关因素”选项中,职务占41%,收入占41%,权利占7.7%,声望占13.3%,就业地区占37%,发展阶段占40%,其他占4%。可见,大学生理想中的职业,收入因素占首位,职务和发展阶段次之。在“你现实的职业与理想中的职业是否符合”选项中,基本符合的占6o%,不符合的占23.5%,很符合的仅占16.5%。这些充分说明我国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还很薄弱,而大学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至关重要,这对我们如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合的职业理想提出更高的要求。

2.大学生受“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观念的影响依然较深。在“你联系工作的第一选择”选项中,前两位分别是:政府机关占40%,事业单位占36%,其他分别是:国有企业占4%,民营企业占4%,外企占7%,其他占9%。在“你对政府机关的看法”选项中,同意和完全同意“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社会地位很高”的占49%,同意和完全同意“如果我中意的政府机关和企业同时招聘我,我选择去政府机关”的占47.5%,同意和完全同意“政府机关是我就业首选”的占25%,同意和完全同意“父母非常希望我去政府机关”的占48.5%。调查表明,政府机关人员特殊的社会地位成为大学生“官本位”倾向的重要内在根源,而父母的愿望成为“官本位”观念得以存在和传承的重要外在影响。

3.大学生对经济待遇的看法出现新变化。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受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其对经济待遇全新的看法。在“你理想的职业,其相关因素”选项中,选择收入的占59%;在“首先选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地区的单位”选项中,不同意的占17.75%,中立的占28.25%,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占54%;在“如果单位待遇好,专业不对口并不重要”选项中,不同意的占28.75%,中立的占31.5%,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占50%,这说明当代大学生非常关注经济待遇。在“只要单位待遇好,即使对工作不满意也会干”选项中,不同意的占38%,中立的占35%,同意的占27%;在“个人能力高低只能用收入来衡量”选项中,不同意的占55.25%,中立的占31.5%,同意的仅占13.25%;在“收入高低最重要”的选项中,不同意的占42.75%,中立的占37.75%,同意的仅占19.5%。这说明大学生虽然非常关注经济待遇,但逐步形成了人生价值并非一定要通过收入来体现的观念,体现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

三、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建议

(一)理念上的更新和统一。首先学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其次是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再次是要做好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互相吸取经验,借签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全国的各所高校中开展起来。

(二)合理安排时间。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来看,解决的关键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开展不同的指导。例如,一年级时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强调职业的发展应从大学生人校开始,带领新生参观高年级学生的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组织新生与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建议和经验,邀请专家,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方面的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学年末,建议学生写自我总结,剖析对个人能力和未来职业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二、三年级时,力争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目标,可用的途径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邀请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来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等等。四年级时,通过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使大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可以督促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组织学生参加招聘辅导班,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举办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的讲座,组织学生毕业实习等等。

(三)开发一套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必要选择专业化的评价工具,或者可以凭借内部专业人员的力量进行开发,或者联合外部的测评机构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工具的开发是一项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工作,需要开发者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注重专业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的结合。

(四)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专业人士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引进心理学专业人员或从事职业研究的相关人员,他们一般都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导,而且还能为他们进行实际的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高职院校 全程化 职业生涯规划

一、现状分析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课题。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学院办学的生死存亡,值得深度关注。

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1年3月对该院经济贸易系的2010级学生进行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生涯目标、专业选择、职业价值观等方面。选取每专业50名学生共计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99%。经过分析整理,发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反映出的问题有:(1)大学生职业认知严重缺乏。调查中有35%的学生并不喜爱或不了解目前所学的专业,他们既认为目前所学专业并非今后希望从事的职业,又不明确自身今后的职业目标。(2)自我认知不足,职业价值观过于务实。问卷调查显示,仅有20%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5%的学生很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学生的职业目标过于功利,更看重地位和收入,在“你理想中的职业的相关因素”选项中,收入占60%,权利占20%,就业地区占75%,发展潜力占40%,说明学生过度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了职业的理性价值。(3)对职业生涯规划有较高的认可度,但对接受的职业规划指导不满意。高达95%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尽管仅有22%的学生制定了相关的职业规划。在回答“你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满意吗”时,有62%的回答不满意。在回答“你认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何时开展比较好”时,83%的同学认为应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当问到“你希望什么人来帮助你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学生普遍倾向于“职业辅导师和专业教师”。

从上述问卷反馈中我们可以得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非常必要,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全程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不仅贯穿于学生在校的三年期间,而且参与指导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包括职业辅导师、辅导员、专业教师。

二、实施途径

(一)科学保障

(1)引进科学的职业素质测评系统。通过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学生可以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信息化的测试平台,设置网上问卷调查、咨询和生涯指导,解决学生的个体问题。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避免其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中走弯路,真正达到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匹配。

(2)建立一支专业的测评队伍,给学生以公正科学的测评。

(二)课程保障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制为3年,每一学年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按照学年为阶段设置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第一学年:职业理想与生涯发展规划辅导。主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熟悉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交际沟通能力;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提高交流技巧;了解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加强英语、计算机能力的学习;学年末,写自我总结,剖析对个人、对未来职业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学年: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方向准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参加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假期工作,参与各种职业技能活动;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选择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如果决定“升本”或者出国深造,要做好复习准备;引导学生关注职业需求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第三学年:高质量就业与职业适应期。对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开始毕业工作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交接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训练;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及流程,指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三)队伍保障

(1)专业队伍。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使学生获得专家式的服务。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目前的班主任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缺乏专业训练与职业化管理,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队伍进行提升,进行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培养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使指导人员形成一个专家型、学习型的管理团队。

(2)兼职队伍。建立专业团队教师与学生管理队伍的合作机制。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就很难落实到位。理清专业教师与学生管理队伍的相关职责与任务,由专业团队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学生管理队伍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全程督促。

(3)专家队伍。聘请职业规划指导专家、人事部门领导、企业专家等,来充实职业规划指导人员的队伍,通过职业规划指导专家,学生可以得到专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服务,通过人事部门领导,学生可以了解目前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通过企业专家,学生可以知晓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用人要求等,真正实现校企合作。

(四)其他保障

探讨专业选修途径,帮助学生找准职业方向。由于学生报考专业时很难自主选择专业,在学生发现本专业的就业目标与自身兴趣不相吻合时,建立灵活的选修课途径或者其他能力培养项目。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必须学本专业,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校企互动交流,及时听取企业意见,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林思雯.高职院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浅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6).

[2]闫亮亮.高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浅析.出国与就业,2011,(19).

[3]杨武成,栾述文,李宝玺.全程化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1,(11).

[4]孟聚才.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研究.河南教育:高校版,2012,(6).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困难 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的自我实现转化为生存需要,因此必须制定出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贴近学生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尽快实现自我认知向社会认同的转变,把握时机,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

一、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截至6月9日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5%。其中动画、法学、生物科技、英语等专业连续三年就业亮红牌,即就业难、收入低、满意度低。一直以来,英语专业具有专业针对性强,学生对口单位行业特色鲜明,就业口径窄等特点,从而出现学生想去的单位没人要,单位想要的人招不到的问题。纵观这些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造成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第一,由于全国高校大幅度扩招,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出口不畅,就业向低层次发展,由于就业机会有限,一些毕业生只好屈身俯就,降低工作要求。第二,部分高校由于盲目扩招,但师资能力有限,导致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力不从心,难以传授给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在部分课程的教学中,轻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第三,就业岗位的增长幅度是与经济发展增长幅度密切相关的,当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增长时,就业岗位也会出现相应幅度的增加;当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衰退时,就业岗位的增长就会放缓甚至减少。可见,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岗位增加缓慢是出现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

(二)学校原因。

第一,扩招给学校硬件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剧增,而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地面积和设备数量没有相应增加,生活、学习所必须配套的硬件设施的建设速度和完善程度,未能较快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第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没有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放在重要位置,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在各方面投入较少,以至于人员配备的数量和素质不能满足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需要。

(三)个人原因。

第一,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学生从小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升学,基本上没有人会主动地考虑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思考。从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认识不清,自我定位不准,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舆论和父母、老师、朋友观点与行为的影响,导致盲目择业甚至难于择业。第二,想找到理想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的个人能力,但是现在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较差,到了企业以后,还需要培训才能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导致企业运行成本增加,造成了企业不愿意接受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第三,所掌握的就业技能不足,就业技能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就业技能知识掌握得不好,就会导致不容易被用人单位接受和看好,相对就业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二、大力推进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就业

(一)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随着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各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安排了专门的任课教师,规定了一定的教学时数,并列入了正式的教学计划。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我认为要善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授课的生动性和针对性,同时,应当有机地融入生涯规划课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引导学生认清自我和社会,适应环境,帮助学生自我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充分利用好大学的学习时光,自觉地朝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

(二)以人为本,分类指导。

由于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教育目标的层次性,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特性的预期效果,[1]因此要遵循以人为本,分类指导的原则,实现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有效结合,根据不同类别、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在价值观的引导、目标确立、知识结构、技能提高、外贸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重点引导,对将来准备从事英语教育的学生,加强在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亲和力和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对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体培养方案。

(三)锻炼与提高职业实践能力。

现在的用人单位很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他们偏重于录用当过学生干部的、有勤工俭学和社会调查经历的学生。因此要利用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积极通过参与家教、专业实践、担任学生干部、寒暑假社会实践来锻炼能力,磨砺品质,增强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要将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校风、传统文化等共同构筑成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得以传承。[2]以优秀教师的品质影响学生,以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引导学生。通过班会、团会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理念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和能力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发挥好思想政治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辅导员是最能够直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的老师,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通过日常和学生接触、交流,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的个人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和学识等都非常了解,所以要发挥好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其中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要充分利用学生入学后第一时间接触他们的条件,在积极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生阶段性总结反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回顾与梳理,根据规划的实施进展及取得的效果,从不同层次上进行自我总结、反馈和矫正,促使学生养成自我反馈和思考的习惯。

三、总结

大学生的求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与就业息息相关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自然也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思想道德素质涉及人的政治方向、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问题,是青年成功的首要素质,影响着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组织行为,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以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为手段,把心理健康服务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清社会,树立敢于面对就业压力的勇气,以积极的职场竞争心态积极参与就业求职活动。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毕业后在社会各行各业取得成就的校友返校,举办系列的“就业择业创业”论坛和讲座,通过校友的切身发展实际,将自己在社会中做人做事的道理生动的传达给校园里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生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学习、自我负责的意识。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屈善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6):40-42.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医院 规范化培训 职业生涯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逐渐宣布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再就业”的原则,并将其作为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原有医学院校专业与就业相衔接的职业生涯通道彻底阻断,对医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新的命题。笔者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通道的一体化构建进行探讨。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录用政策带来的隐性问题

(一)医务人员压力过大

在近年来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中显示,认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医生占74%左右;认为当前职业环境较差的医生占47%左右。同时,近三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患者打砸医院5起左右。这一现象造成许多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如社会压力、生活压力、患者压力以及超负荷工作压力等,并且工作风险高、时间长、压力大以及社会舆论苛责、医患矛盾突出等因素都影响了医生的生存环境。此外,虽然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规定培训对象的工资待遇与绩效奖励都应当按照其资历情况与学历层次,参照所在培训医院的同类人员进行发放,但是随着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提出,医生的学习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仍旧大幅度提升。

(二)专业理想与就业关系的转变

近年来,许多希望毕业之后进入医疗机构临床岗位工作的医学毕业生都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考核之后才可以正式从事临床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提出,意味着学医不代表一定能行医,造成医生自身专业与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逐步由清晰走向了模糊。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刚步入医院后,无法面对现实与自身理想之间的落差,不能确定自身专业与今后职业发展是否能顺利衔接。

(三)自我效能感对自身定位发展的影响

部分医生都是在外地工作,在对规范化培训的理解上有着一定的误区,他们更加重视个人与家人的自我成功感受。许多医生都以在某发达城市公立医院立足为目标,加上家人、朋友的支持,忽视了自身现状盲目参与到培训当中,并没有对自身发展有一个准确定位,最终无法获得适合自己的岗位。

三、基于规范化培训的职业生涯规划途径

(一)医院定期开展相关理论讲座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专家给医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内容可包括医师职业价值、医师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医师职业发展环境、医院发展战略、成功医师职业发展规划案例、医师职业生涯国内外研究现状、医师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等等。

(二)医院帮助医生进行自我分析

受到规范化培训的影响,许多年轻医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较为迷茫,不能准确把握医师价值与自我定位。因此,医院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应帮助医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估,这不仅是医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帮助医生充分了解自己优缺点重要依据。自我分析与评估的主要内容有自身性格、优势、劣势、价值观、兴趣、能力、需求、职业机会等,医院可根据这些内容制定一份自我评估表,使医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价值观与发展机会,结合自身的需求与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规划。

(三)医院对医生进行评估与分析

医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只是个人问题,同时与医院的发展紧密相连。只有将组织路线与个人规划有机结合,才能有力保证医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完成。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如表1所示)对医生进行测验,测验内容包含交往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建立医生个人心理档案并统一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指导对策。例如,传统型个性的医生更加适合实验室工作或临床工作;社会型个性的医生比较适合内科工作;学术型个性的医生比较适合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复合型人才可尝试全面发展。

表1 医院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

(四)医院应帮助医生确定具体目标

只有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医生在规范化培训中才更加具备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医生的具体情况,与医生一同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该规划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计划与策略,包括培训、学习、工作、晋升等。医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建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作出具体依据,如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佳才能与最有利环境等。并且,医生在分阶段实施长期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总结,人事资源管理部门则应对其实施目标的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积极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并督促其按期完成。

(五)医院对医生进行医德信念的培养

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医院应强化医生医德信念,对医生进行医德信念的培养。首先,医生要对医德医风理论进行长期的认真学习,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巩固,一旦脱离实际,则医德信念的培养毫无效果。因此,医院要尽可能多给培训期间的医生制造与医德培养相关的实践活动;其次,医院要为医生定期组织必要的培训课程与实践课程,使医生以知行统一为指针,自主参与医院的各项医德实践,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养成良好的医德信念。

四、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医生规范化培训不仅需要满足刚毕业大学生胜任医生工作岗位的需求,提高医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还应以此为基础,建立医生的专业化发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问题,建立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笔者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医生规范化培训专业化发展应当从专业探索、专业建立、专业稳定发展与专业成熟四个主要阶段进行设计。

(一)专业探索阶段

专业探索是医生专业发展的首要阶段,也是新医生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岗位适应期。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新医生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我院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该阶段划分为3个层次,即岗前教育阶段、试用期阶段、见习期阶段。

1.岗前教育阶段。岗前教育的时间为1周。新医生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应掌握医院的基本情况、规章制度、基本素质要求、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并要求能通过考核。

2.试用期阶段。试用期的时间为6个月。医生在经过培训之后,要求能掌握自身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审核标准,并了解住院医师的岗位职责。同时,医院应设立导师制,使新医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能掌握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基本理论知识、工作流程临床操作方法、压力应对方法及人际沟通方法等。试用期满后需要对其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价。

3.见习期阶段。见习期阶段也就是转正前阶段,一般为工作后的第1~2年。要求在经过培训之后,医生能成为具有从事临床诊疗基本能力的专业人才,并掌握住院医师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与审核标准,了解医师的工作内容。同时,要掌握基础诊疗理论、病情观察技巧以及医患沟通技巧。

(二)专业建立阶段

专业建立阶段是指见习医生在转正之后的1~3年。经过规范化培训之后,要求转正医生能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并且初步具备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在专业建立阶段要求,转正后第1年的医生,需进行病情观察能力、医患沟通技巧、评判性思维、核心制度执行力等方面的培训;转正后第2年的医生,需进行专科操作、病情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转正后第3年的医生,需进行临床教学、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且严格要求掌握培训内容,初步了解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理论培训方面,应当以专科理论学习为核心内容,将集中授课与自主学习有机集合;在技能培训方面,应当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内容,将操作示范与教学查房相联系。

(三)专业稳定发展阶段

专业稳定发展阶段是指医生在工作5年之后,要求熟悉主治医师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以及审核标准,并了解副主任医师的岗位职责。在规范化培训中,要求巩固与提高专科诊疗理论与操作技能、临床治疗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

(四)专业成熟阶段

专业成熟阶段应是主治医生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工作至少5年,大专毕业工作至少8年。专业发展目标为临床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专科治疗,为专家型医生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要求医师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大专以上学历则应当逐步向研究生课程过度。同时,正处于专业成熟阶段的医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与科研知识,能查阅英语文献,能获得不同形式的专科培训并结业。

总之,将医生职业特点、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我院独有的“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在提升医生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加符合当前新医改工作的要求,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将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通道相结合的过程中,许多医生都能感受到医院的发展目标与医生个人的职业目标息息相关,从而在激发他们主动性的同时,还使他们产生了成就感。并且,我院为顺利实施“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还进一步完善了医生职责与工作流程、改进了绩效考核体系,在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建设与完善。笔者认为,要顺利实施“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需要医院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支持,同时要求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方向明确的相关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在激发医生内在潜力的同时,将医生的个人发展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车荣华,刘隽,陈秀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背景下中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04:351-354.

[2]程艮,安凤荣,武平平.精神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护理管理,2012,04:12-15.

[3]戴娟,蒋平.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刊,2011,01:181-182.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理念职业体系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76-02

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职业指导是指以职业指导为个人发展意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过程,即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帮助服务的全过程。它作为架在求职者、用人单位、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以其自身的功能,进行着信息传递、咨询服务,沟通学校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促进教育改革、劳动力供需合理匹配、促进就业和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1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职业指导意识不强,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高校把学生的就业工作的标准圈定在就业率的高低,目标就是能把学生送出校门,让学生尽早拿到一份就业协议,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工作定位是否科学,能否推进学生自己的职业发展,对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等基础性的工作缺乏深层次和长远的考虑,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市场秩序的维护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1.2职业指导工作缺乏全程化服务设计

职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大多数高校都把该项工作误认为是毕业班学生的事宜,本应该从大一就抓起的工作却放到大四时才“星星点灯”地开展,做一些阶段性的指导工作,而不是全方位和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1.3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有限、形式单一

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即要告诉学生“我是谁,我现在何处,我将去何方”的科学引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反馈就业形势、提供信息、解答政策和引导技巧,关键要考虑如何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带有根本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

1.4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

按教育部要求,职业指导专职队伍与在校大学生人数比应为1:500。但目前大多数学校专业指导队伍远远无法达到,往往是把所有辅导员都作为指导教师,但辅导员承担着很多繁杂琐碎学生事务,如党团、资助、思政、纪律、心理等工作,真正能投入到职业指导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辅导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职业指导专业化水平较低,无法谈得上职业化指导。

2对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职业生涯是大学生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对个体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个性品质、专业特长、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所作的综合分析和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也就是关于“我是谁,我现在何处,我将去何方”的人生定位和定向,包括个体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个体的自由和自觉,个体的“自由选择”和“独立担当”,个体心理健康等“效用”型社会角色与自己所信奉的“情感”价值取向融合与自我实现的过程。通俗地讲,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每个人一生中各个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所进行的设计和规划。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个人按照自己资历条件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还能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确定一生的发展方向。应用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从自我认知出发,准确定位自己,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以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面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2.2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是做好职业指导的依托和保障。

职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外,还必须依托自上而下科学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1)建立主要领导主抓职业指导工作的责任制度。通过主要领导主抓制度的落实,使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必须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有选择地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的进行教育引导;必须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渗透并转变为每一个人、每一堵墙的自觉行为。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推动职业指导部门把“管理、指导、服务”三大功能融为一体,更加注重和强化服务功能,寓服务于指导之中,寓服务和指导于管理之中,根本上职业指导解决执行力问题。

(2)建立职业指导工作全程化服务学生的体系。职业指导理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不应该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对择业、对人生发展的理解,应该从进入大学校园时开始积累。学校必须根据不同学生,划分不同内容的职业生涯指导规划,在每个学年都设定相应的主题内容,形成任务的连续性发展,使学生能够接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指导教育过程。如第一学年应着重职业启蒙与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人生修炼指导,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引导每个大学生将自己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环境,与社会互动。第二学年应着重职业意识与就业准备培养,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第三学年应着重就业观念与心理调适,通过案例揭示大学生就业观、就业心理与社会选择的冲突,对择业起到了警示和引导作用。第四学年应着重求职择业技巧与创业方法教育,从求职的全方位如写简历、面试、礼仪等进行专题训练,为就业做好准备。只有通过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才能使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减少职业选择的盲目性。

(3)大力加强职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对推进职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置职业指导课程一是要注重课程的实效性,能使学生掌握职业基本知识和职业选择的基本技能。而且职业指导课程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科发展,吸纳国内外职业指导研究的新成果,增大信息量,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和职业实务上的指导,使学生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二是要注重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指导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求生动、实用、新颖,强调知识、技能、素质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服从学生健康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的目标。

(4)建立健全职业指导考评机制。职业指导工作涉及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的全部,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要充分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工作,建立健全统一领导、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使主要领导主抓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考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要从较高的高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对思想观念、组织机制、人员职责、方法途径、实施效果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度评估,还要通过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开展定期交流,通报情况,研究问题,不定期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督办。

2.3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强调:“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所谓专业化,是指指导人员既要具备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知识,又要是就业服务领域中的行家。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职业化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搭建培养平台,提高职业指导队伍水平。对于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培养,学校应从人、财、物等政策方面为职业指导人员的深造提供条件,鼓励他们参加专业培训、经验交流、理论探讨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2)结合工作实际,自我总结、自我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者应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利用自身讲授就业指导课、指导教育活动的有利条件,开阔知识视野,丰富头脑,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

(3)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要认真做好职业指导工作者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这是调动积极性重要措施和政策。学校应根据校情制定完善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在晋升职务、评定职称、深造等方面应与其它教师同等对待,不断推进稳定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

2.4重视学生在职业指导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作为职业指导的主体,具有内在的推动作用,如果学生的个性和主体作用被弱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被抑制,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学校的职业指导必须围绕学生需求进行,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不能采用适用所有人的统一模式,它必须是建立在对人的个性心理和职业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基础上,对学生整个人生的职业活动的规划和设计,针对学生的职业兴趣、择业意愿有的放矢,选择职业指导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及职业适应能力,达成职业指导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程社明.你的职业―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89.

[2]刘虹.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培训,2004(3).

[3]周蕖.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周群.职业人生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 文科大三 现状 学生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134-02

大三是大学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期,乃大学生活总结收获,弥补不足,分析未来,把握目标的决定阶段。目前普通高校大三文科学生普遍存在迷茫、焦虑、浮躁等心理状态,想努力做事却又不知如何面对,不理解“工作”的含义,不明确专业知识储备的专业,甚至不理解考研的目的,对大学生活和未来充满恐惧。

本文针对南昌某二本高校大三年级文科300位同学进行调查,以谈话谈心交流方式,围绕大学收获、不足及短长期目标等方面,了解学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文科大三年级学生现状

(一)大学三年收获较少,内容宽泛不具体,缺少自我总结

在涉及大学收获问题时,75%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在为人处事、社会阅历等方面成熟进步不少,但仅有不到20%同学能够列举出切实案例说明进步情况,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完善。调查中发现,学生收获侧重点在为人处事和阅历两点上,在谈论专业学习、结交朋友、学生会工作等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明确细节,谈话空洞。

南昌某高校文科大三学生收获统计表

(二)迷茫、急躁、对未来充满未知

迷茫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其表现为长时间没有目标,有不知所措之感,虽试图改变而又感到无奈、无力。进入大三,部分同学开始意识到要为毕业做打算,在考研、就业和出国留学等方面做选择。在问到“理想工作”、“男女朋友关系”、“考研的优势”、“专业前景”等问题时,57%以上无法准确回答,只知道自己想工作,却不知道能做什么。学业上也仅局限于考证,包括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驾照等,均是随波逐流,盲目选择。38%的同学有考研意向,其中12%的同学因担心就业难而选择考研。相对于学业、爱情、人际关系等方面,就业迷茫较为严重。

(三)阅读书籍少,知识储备欠缺

文科学生相比工科学生优势在于书籍阅读广、知识储备多、思想活跃等方面,可目前学生往往两年时间内阅读书籍少于6本,谈话中发现54%的同学每学期读书少于3本。有86%的同学表示大学每天平均有3小时以上空闲时间,但用于阅读的时间有64%在1小时以内,阅读内容有90%的同学选择了小说和经管类书目,如《人脉基金》等,学生读书的功利性强且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60%的人表示时间主要用于上网,20%表示参与其他各类活动。

(四)有目标,执行力不足

谈话中发现,75%同学进入大学都有各种明确理想,特别是在修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之后,但对大三学年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很多事情没做,像英语、看书、交朋友、实习等都无法坚持。“光说不练”现象屡见不鲜,如拿奖学金、培养特长、参加实习等,仅仅停留在理想空间,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坚持个人目标,敢想不敢做,大学生活没有画上满意的句号。

(五)同学之间交流减少,关注个体发展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心理上已趋近独立。遇事向父母和老师求教被认为无能,所以他们在遭受挫折时来自家庭和老师的支持变少了。大学生活多半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集体生活,舍友一起上课、一起吃饭,形影不离,大部分学生除了宿舍同学外,接触的人很少。朋友圈小了,满足情感的方式和途径也少了,孤独感随之增加。

相比大一大二学年,大三学生表现明显,同学之间不像之前一样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班会团会等活动不积极。大一年级每学期至少两次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如中秋晚会、春游等,大二年级也至少有一次集体活动。76%以上的同学表示进入大三以来,班级还未组织过大型集体活动,且56%以上的同学不看好此现象。目前,大三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事情就漠不关心,从而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淡漠,集体荣誉感不足。

(六)就业准备不足,能力欠缺

调查发现,大三学生逐渐成为就业压力大户,其中87%以上同学认为就业难。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对就业信息掌握不全面,如从学长那里获得就业受挫折的信息,使得就业预期比较消极,担心找不到好工作,就业薪资低等,处于干着急的状态。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准备不足,学生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自我了解不够。如涉及“你认为自己和单位需求有哪些差距,你就业优势在哪里”等问题时,有72%以上同学回答不清楚,高达23%同学还未考虑过类似问题,这些足以让人担心。

二、如何摆脱现状,致力于实现学生梦

针对以上问题,文科大三学生现状不尽如人意,如大学三年收获较少,内容宽泛不具体,缺少自我总结,同学之间交流减少,执行力欠缺,阅读书籍少,知识储备欠缺,迷茫、急躁等,这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宗旨相违背,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关系着小康社会的伟大民族目标的实现。为实现学生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谈心方式,积极关注交流反馈

辅导员教师根据所带年级专业的特殊性,针对毕业意向及大三下学期分目标、如何实施、目前面临的疑惑及需要教师哪些方面的帮助、学生本人对班级的理解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信息,跟进督促学生实现目标,让学生感觉到被关注,才能更好地坚持目标,实现目标。

具体实施方法,每天上下午分别找一位学生谈话,每周共10人次。次月第一周随机抽查上月谈话学生4人在校状况。每周对十位同学的聊天进行总结,并将学生信息记录在学生信息系统;根据信息调整汇总学生就业意向信息(如考研、就业);掌握信息,及时监督帮助;及时处理学生棘手问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推后至二年级学习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在大一上学期,可是这时期的学生对大学、专业的理解几乎为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前提是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这时候做出规划往往缺少相应支持系统,大学阶段无法坚持。建议将此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大学及知己知彼前提下,才能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才能使学生有梦想,能修正并且坚持梦想,才能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三)加强教师引导,克服功利被动性读书

针对学生读书少,知识储备不足问题,文科教师教学中要对学生课外读书加以考核,而不是仅限于课本教导,可以在自己对学生的评分表上留出一定的比例分来考核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包括课外读书笔记的状况、课上老师对指定专业书内容的考核。另外应该增设学习方法的选修课,通过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文科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内涵,才能出类拔萃。

(四)提前体验就业,就业指导覆盖高校教育全过程

大三学生就业可细分为:了解社会众多职业、了解自己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了解职业所对应的岗位;紧接着,在实际体验中来了解职业和检验自己的职业选择。最后还需一个体验、调整的过程。现实中,大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往往忽视了第二第三阶段。

就业指导课程亟需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覆盖,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应该覆盖专业知识技能指导,如学习方法、新思想新方法、个人知识结构完善等;健康成才指导,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难;思想品德指导,引导诚信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等至关重要。具体可分别针对大一、大二年级逐步实施分层引导,大一普及就业形势,大二拓宽专业知识教育。亦可对文科理科学生分开教育,邀请应届毕业学长学姐进行师范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班兰美,黎志健,张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

[2] 张龙萍,王丽双. 影响大学生对未来迷茫的学校因素分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总结范文第10篇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也许刚开始我们并不是很明白这一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也认为它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毕竟它只有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又能改变我们多少呢?然而,当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结束的时候到来时,我知道,它虽然很短暂,但仍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实践必定有它的道理在,有其必要性。存在必然是需要的。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先去了瑞安,和当地的小学生一起去了万松山公园免费凉茶供应点,对那里凉茶的某些方面做了些简单的了解,例如:凉茶的组成成分,一年大概的费用,以及主要的饮用人群等等,并在那里做了些义务劳动:帮他们把煮凉茶的草药搬出来晒,并打扫了草药的储藏地点。同时我们问了当地的负责人,了解了煮凉茶的费用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捐赠。他们的爱心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方便。每天早上,总有很多人来到这里运动,当口渴时,就喝一点凉茶,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与好处。接着,我们到温州市区各个凉茶点去了解情况,进一步了解温州凉茶。然后我们又在实验室里查资料,对凉茶的各种组成成分,进行了解,知道它们所属的科属以及具有的作用,对凉茶做一个总结。

在这一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先去了各个地方实地考察,了解温州凉茶的几种基本组成成分。以前我并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甚至也没有接触过凉茶,对这并不了解,可以说毫无所知,然而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对凉茶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补充了一些我原本没有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凉茶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茶,就某种程度而言,它更多的是一种药,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凉茶。凉茶也有很多的禁忌,例如:凉茶并不应该喝凉的,反而最好喝热的,这样更有效果。而隔夜的凉茶是不能喝的,对身体并不好。还有一些人,如月经期的女子也不应喝凉茶。

因此,我们在喝凉茶之前也应该先对它做一些了解,不应盲目的跟从他人喝凉茶。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其实不仅仅是凉茶,其他很多东西在使用前也都应该先了解一下它的作用以及副作用、禁忌等等。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合理的使用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反之,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胡乱的使用,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坏处,甚至是伤害。因此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食品及其他安全问题,对自己以及对他人负责。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更加了解到了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古语“团结就是力量”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依然有他的地位。团队合理的分工合作会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好处,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节省时间及其他资源。而一个团队合作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团队有时并不需要统一行动,合理的分配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各自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实践的第二天,我们要到温州各个凉茶点实地考察,了解情况。我们选择了分开行动,各自去几个点,了解情况,回到学校后在进行汇总和整理总结,这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我们的效率。因此,充分了解自己的团队以及要完成的工作,在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为大家节省时间及其他资源。时间就是金钱,因此这样的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团结就是力量。

暑期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并不仅仅是呆在房间里研究,还必须外出到各个凉茶点进行走访调查了解,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炎热的天气在考验着我们,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感觉整个人都快要燃烧起来了,但我们都坚持了下来。也许每个人学到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人学的多,有的人少,但我相信,这份坚持是值得大家赞赏的,只要坚持下来了就是胜利。

暑期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的舞台,是我们不可缺失的锻炼机会。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可以锻炼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了解更多的事。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打好了铺垫,以便于我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次锻炼机会。因此,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后我们也应该把握好各种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加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打好铺垫。

虽然这次实习我们不是去找工作,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我们没有在服务他人,体验工作的艰辛上得到太多的感受,但我们在其他方面获得了很多。例如,我们走访了温州地区的很多免费凉茶施放地,了解了其实我们的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助人为乐的人。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温州地区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免费的凉茶提供地。

在这么多的地方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红日亭。它是有很多老人开设的,用别人捐赠的钱,免费提供给行人和附近的人一份爱心。她们在冬天的早上免费提供粥,在夏天她们煮凉茶,为行人提供凉茶。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花费很多钱,而且打发了退休后的时间,但这是一项辛苦的事情,多年坚持下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冬天,我们最喜欢赖床的时候,他们却要早早的起床,甚至在天还没亮时就起来了,当他们煮好了粥后,再运到红日亭,其后还要洗碗,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他们付出很多。而坚持多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这份爱心。所以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还是有很多真心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佩的。

但任何地方都不会十全十美的。在我们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不好的地方。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基本上大家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发传单,可是传单的效果又有多大呢,我们很多人都会在马路的各个地方发传单。而很多人都会选择忽略他们,管自己走路,还有些人虽然接下了传单,但他们不会去看上面的内容,只是随手接过,一转身他们就随手把传扔单进了垃圾桶,甚至有些人还随手把传单扔在了地上,所以当我们发完传单后,可以看到地上到处都是纸张。这些都使整个城市的环境变得差了起来。也给了别人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

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是由人组成的,只有其中的人好了,城市或者国家还会真正的繁荣富强,给他人美好舒适的感觉。人们的素质高了,就不会有人乱扔垃圾,那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会整洁,使大家都开心快乐。

每个地方都会有它的缺点,这是我们避免不了的。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克服这些缺点,使我们自己的家园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不乱扔垃圾,那居住的地方就会越来越美丽。这样才能越来越完美。

社会实践是我们都会经历的一件事。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我们实践的主题内容,还能对当地的风土民情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他是我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重要的一步。使我们对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以后正式步入社会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把握好这次机会。社会实践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二)

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身于社会的工作。虽然,我只是做暑期工,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切都是那么难忘,也令我受益终身。

回想找暑期工的那段时间,我觉得可谓一波三折。因为我要经过多处地方的寻觅,才找到那份工作。不过静下来想想,我之所以陷入那种境地,其实与我没有把握时机有关。因为在我放假的头几天,我都只顾着休息和等待消息,却没有主动去找工作,结果到了后来,有招暑期工的地方都已经招满人了,我才开始行动。这正与马克思哲学观点中,提出的“不失时机,促成飞跃”不谋而合。它教会我们要把握好时机,促成事情发展的成功。假如我们没有在条件充分时立刻抓紧时机,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而去。这也恰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总是想找份适合自己去做的暑期工,这时候其实是在一种量变之中,但光是想,又没有实际的行动,结果还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还是找不到工作。

面对了几次找工作的失败,我却没有放弃,我还是四处打听,哪里还会招人。而且我发现光是自己一个人去找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于是我就请求亲戚,朋友一起来帮我留意一下,这也反映出,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面对困难时,要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并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一家商店做“理货员”。这时候,我是觉得有种成功感,因为我觉得,我的不放弃是有价值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挥阻碍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意识来对世界进行改造,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没错,正因为我有不放弃的信念,我才找到我的第一份暑期工。

找到暑期工,其实就是意味着另一阶段新的开始,因为我要开始上班。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却觉得自己融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当中。因为这家商店在每天的早会前,主持会议的人总会先精神饱满地说:“各位同事早上好!”接着大家就会神采奕奕地回答:“非常好!”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壮大士气。而且在那里工作,最令我感到震撼心灵的是和大家一起卸货。在一条长长的楼梯上,大家站成一条传货线,即使再多的货物,都很快地从一楼传到二楼。其实,上面的内容,目的都是说明整体与部分的问题。在同一结构里,假如每个元素能合理地组成在一起,那么它们发挥的作用就会大于其总和。这家商店每天坚持这种问候方式,其实是想让大家彼此增强认识,使大家的心团结在一起,更有利提高干劲;而搬运货物这种工作线的合理的安排,其实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使大家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加大了工作效率。

而且在我工作期间,我还了解到同一货物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销售量,这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关。而且,货物要坚持“先进先出”的摆放原则,货架上摆放的货物要时刻整齐。的确,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处在一种联系当中。商店里一般都是讲同类的商品摆放在一起,而将能销售量较大的商品放到显眼易见的地方,从而提高商店的营业额。而且值得我关注的是,那家商店总喜欢开展特价活动,经常保持将最新的货品更新到货架上,这又恰恰反映了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以一种运动状态。保持一种发展的目光看问题,不断对自己进行改进,这样才能适应时势的发展。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受到的报酬又是不多。在每天劳累工作后,我总有一种自己立刻想躺下就睡一觉的感觉,不时,我还会萌发出放弃的念头。可是,哪份工作是不辛苦呢?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如果要纵观整个人生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虽然现在道路是艰难的,但其实是一个吸收经验的过程,假如没有了这段辛苦的小小的一段路,没有这样曲折的一段路,我又岂能明白父母赚钱供养我们的艰难,我又岂能真真正正地取得进步,向前发展呢?

“书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没错,假如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又怎能得到如此丰富的认识,吸收到如此多的书上没有的知识呢?譬如如何去以礼待客,如何使用打价机,如何安排摆货位置……这些即使书本上是有的,但如果没有去实践过,是根本不会了解到过中的细节问题的。这样,也证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能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它们将会成为指导我以后的人生如何去走,为我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认识还是要不断通过再次实践的验证,这样才可以确保它们的正确性。

还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还明白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因为结合我自己当前的状况,我当时只是大学一年级,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社会经验,因此,我就不要好高骛远,只顾着找份高层次的工作,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反而一事无成。因此,我就要选择一份从基础做起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吸收过中的经验,又可以体现到基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使自己更要珍惜日后取得的成果。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受益良多,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却响出了动听的乐声,使整段曲谱增添了活力;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路,但它却独显出美丽的风光,使整段道路增添了光彩;它虽然是我画中的一笔,但它却勾画出画像的轮廓,使整幅画显得清晰而富有美感!

我为我这次社会实践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三)

一、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尽管如此,大学毕业生数量仍在逐年上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对身边的同学就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展开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2。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提高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调查方法:通过网上派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二、本次调查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职业活动的竞争尤其突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相对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势在必行。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意义有以下几点:首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从而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再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最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是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的动力,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另一方面,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首先,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他们眼高手低,没有看清就业形势,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降低离职率。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自我认识不足造成就业市场配置率低。同时,部分大学生盲目就业和择业造成人职不匹配,草率跳槽,使得离职率不断攀升。最后,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降低就业压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够尽早为就业做准备,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某项技能,从而在毕业时能够积极应对企业的考验。

综上,我们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目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未来有无规划?有又是如何规划的?

(二)大学生对未来规划的理解以及途径是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做事前规划是有必要的。近半数的同学“大致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其主要了解途径是学校的宣讲;有39%的同学“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的较少且不够全面,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讲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课外阅读、影视报纸媒体等方式加强同学们对职业规划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大学生对自己生涯的部分具体规划情况

(四)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的忧虑以及其相应的解决的方式

6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前景“压力与希望并存”,只有少部分约4%的大学生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前景“不清楚”。而且87%的大学生面对目前紧张的就业情况寄希望于“自己能力的提升”。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认识比较全面,并且选择了正确的并且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即加强自身能力。我们认为,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是充满生命力的一代,应该增强自己对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四、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了大学生生涯规划中展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国家方面

(1)国家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国家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的宣传与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实现社会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地位,更深地考虑社会需求,并结合主观条件与客观实际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国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况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半数学生担心的就业问题是客观环境艰难。因此,国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政策,才能从从本质上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3)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宣传力度,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

(二)学校方面

(1)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开展相关课程讲座,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并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2)学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校在传授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增加应用性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减轻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对自身实践不足的忧虑。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多学习课外知识。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1)大学生一定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使自己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

(2)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实力有所担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在学习中完善与发展自我,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3)大学生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中,我们充分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以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4)大学生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是自主创业也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点。

(5)大学生要培养责任意识。这需要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团活动、班级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大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能够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由于调查范围有限,加之小组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反映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科学性还有待验证。但是,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为老师以及学校提供资料,有利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计划,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上一篇:新生儿科护士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青年干部培训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