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20:16:28

制图实训总结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机械制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既有系统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识图能力以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来达到。机械制图知识,尤其是对国标规定和机件表达方法等需要有实际案例才能理解的知识点,仅通过书本的介绍和系统性的练习,学生会产生不知在何时用、怎样用的困惑,不易真正掌握绘图和识图工作的技能。经过探索,根据课程能力目标,科学选择和设计案例,以案例带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商业、法律、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普通学科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方兴未艾。近两年来,我一直尝试着机械制图案例教学的探索。

三、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立项——将原机械制图的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

通过对绘图员和维修员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对一年级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是:绘制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能识读各种零件图和装配图。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关于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内容不变,但对原制图基本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我们确定以一个绘图员1个工作内容为综合项目的载体,将该综合项目按照制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分解为11项单个项目,再将单个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如:“绘制图框和标题栏”单个项目可分解为图幅规定、字体规定、比例规定等工作任务。

(二)教案设计

绘制回转体截断体(接头)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1.项目实现目标

(1)知识目标:①国标规定的内容;②圆柱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③圆柱被不同位置截切面截切后截交线的形状;④截断体尺寸标注的内容。

(2)能力目标:①能按国标规定绘制图框、标题栏;②能正确使用线型表达接头的结构;③正确绘制圆柱三视图;④正确绘制圆柱截交线;⑤合理标注截断体尺寸。

2.项目工作环境

①多媒体教室;②准备实物模型等供演示用;③教师准备塑料泡沫或橡皮泥等供学生实训使用。

3.项目任务(8项单个项目)

国标规定;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表达的方位及尺寸;常见基本体的类型;圆柱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圆柱定形尺寸的标注内容及标注方法;圆柱截断体类型及三视图的画法;圆柱截断体尺寸标注。

(三)分阶段的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师生共同以任务为驱动,按照“观察—讨论—实训—点评”开展各单项工作项目的教学。内容如下:

(1)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知识。

(2)完成项目任务指导(步骤、方法等):①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实训目的和要求,明确实训任务;②观察要维修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过程;③学习所需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对照应用;④分组讨论本案例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标注的内容;⑤在教师巡回检查或提示下,绘制草图;⑥教师评讲各组图形中的正确与错误之处;⑦根据实训任务,让每位学生在图板上进行实际绘图操作。

(3)完成项目的测评标准。①图框标题尺寸符合国标规定;②线型的使用及画法符合国标规定;③图形布局合理,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合理;④各图形正确并符合三等规律;⑤尺寸齐全并符合国标规定。

第二阶段:综合项目实训。

(1)学生根据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做好实训记录、小结,最后提交实训报告。

(2)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和书面实训结果等进行实训成绩评定。

第三阶段:总结和反思。

当学生完成了一个或多个项目后,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看书,让学生学习教材上如何以最少的图形来表达零件结构,进一步加深其印象。

四、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问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14-02

0 引言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及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的知识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生产工艺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其核心内容是空间想象力的建立,主要知识是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及计算机绘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图能力、读图能力及CAD机械制图能力。

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不能鲜明的突出专业特点。本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

1.2课程学时在减少《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涉及知识的范围广泛,有二维平面图形的画法、三维立体图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读图的基本知识。如果要将整套内容较好的完成。课程学时应在100左右,这也是以往使用的教学计划学时。但目前一方面随着学制的减少学时在减少,已减到64学时左右:另一方面随着专业要求的不同,学时不同程度的减少,有的专业只有36学时。在如此少的学时下还要保证1/3的实践教学学时,理论教学学时更少了。

1.3生源情况复杂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有所变化,而且良莠不齐。按学制的不同分:三年制(高中毕业)的、五年制(初中毕业)的;按录取分数的不同分:分数线以上(正常录取)的、分数线以下(补招录取)的;按志愿的不同分:填报第一志愿的、填报第二、三志愿的、服从分配的。而对于这些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却是相同的。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机电类、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教学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在理解投影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绘制出其草图,从而达到对生产设备全面的、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空间思维的前提下根据技术文件中图纸读懂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安装顺序、结构形状及用途。制图的基本方法要求熟悉并掌握,具体的国家标准系列及深入细致的画法只做简要介绍,工作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学完成。教学重点应放在绘图与读图上,这是机电类、电气类专业的一线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思维方式是重中之重。

2.2以专业技能方向出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下,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输送一线工作人员。最近几年各企、事业单位反馈的就业信息表明,社会急需生产一线上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应该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以专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为方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一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即具备基本专业知识的,并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基本专业问题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一方面合理的进行删减,删除理论的推导过程,去掉部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知识块,紧扣实用所需,选择必要的知识块。另一方面增加提高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环节。理论教学主要有三大块:手工制图、计算机制图、读图。在教学工程中以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为主,强调点、线、面、体得投影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建立空间思维模式;加强手工画法、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形成熟练的绘图习惯,从而掌握制图技巧;注重各种制图符号、零件代号含义的详细解释,以便打好读图的基础,逐渐培养识图的能力。实践教学包括对零件(模型)进行测量、手工绘制、CAD制图,结合零件(模型)读零件图、读装配图。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定会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2.3.1分清主次、重点详解、总结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构成线面分析法的重要组织元素,是运用其方法进行绘制图样的基石。教材中的理论语言非常抽象,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通过自制模型空间来展示点、线、面的投影过程,从直观的过程中总结出它们的投影规律。在讲述中尽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学生观察投影过程时要做详细的讲解,逐渐引导他们找到规律,这个过程完成后,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美好的感觉就是收获的高兴、快乐。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有了学习的兴趣。

2.3.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课程学时在减少、知识点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还有着厌学情绪,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调节统一的步伐,也不能完成整体的知识建构。那么灵活、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各教学环节中,势在必行。对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应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培养空间想象力、学习绘图、读图的知识:再以激励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一堂组合体三视图的习题课教学,要提前准备好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型:简单的、较复杂的、复杂的三种,用以配合完成直观、分层、任务驱动教学。在习题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模型(直观)并画出一个简单模型(低层次)的三视图,画完后,一要总结作图方法和技巧,二要祝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一难关,并表扬大家积极探索的精神(语言激励)。接着,趁热打铁练习较复杂模型(中层次)的分析、绘制。复杂模型(高层次)作为备用模型,专门给具有研究潜质的学生准备的,可自选绘制。在逐层完成绘制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基础差的学生不再退缩,回心转意的学起来:基础好的同学会积极进取,挑战难题。

2.3.3注重CAD下的机械制图教学,形成机械制图与CAD绘图的完整融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机械制图与CAD绘图两块知识看似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以往只重视了基于机械制图下CAD绘图的教学,而忽视了基于CAD下的机械制图的教学。CAD不仅能画图,还可以制作教学课件,而且是具有机械制图特色的课件。CAD教学课件中的仿真教具既经济又实惠,既节约了购买实物模型、存放场地的投入资金,又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最有利的是突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展示,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制图习题集中有很多题没有立体图,以往是在黑板上用粉

笔画出草图,现在就可以在CAD中预先绘制出来并存储在仿真模型库中,教学时根据需要选用、展示,非常方便、快捷。CAD软件既是学习者点学习工具,更是教学者的教学工具。

2.3.4细化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传统教学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场制图与绘图的实训,全班学生采用的是一套方案,主要强调一个“画”,画上一周到两周的平面图形,没有实物参考。这种强化实训能很大的提高画图技能,但内容单一、只凭想象很难读懂图形全部的情况。学生在实训中极易产生疲倦感,一般会有1/3左右的学生跟不下来,不能完成全部的任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从细化实训内容做起。

①分三个阶段进行:三视图一零件图一装配图。

实训前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模型(仿真模型),要基本保证10组(每组5人左右)的任务需求,实现不同组不同任务。实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共同分析结构、测量尺寸、制定方案。互相沟通交流,彼此学习促进,最终都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技巧,总结出分析方法。这样的改进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分层次进行:低中高。

在选用模型时要全方位考虑,既要有复杂的,也要有简单的。每组自选一套模型进行绘制。因为个体有差异,必须从学生本位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任务要求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

③人文关怀的进行。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关怀的过程,在强化实训的过程中更需要人文关怀。在制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实训中除了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每一个尺寸度量准确、把每一条图线绘制清晰;更得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坚持每一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时时跟上进度。在学生们出现疲劳的时候,他们不会调节,只会喊叫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可以适当插入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调节,准备一些小礼物激励他们,既很好的传递了关怀,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我们真诚的关心、关注下,学生们会度过疲劳阶段,圆满的完成实训任务!

3 结束语

不断的变革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明显提高。但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大发展下。本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的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的找出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相信本课程的教学会越来越有特色,更相信它会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

参考文献:

[1]韦兰花.中职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9):179-181

[2]孙建锋.机械制图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教论坛,2004,(14)

[3]刘海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04,(05)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制图;项目化;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69—01



一、引言

《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为学生日后学习专业课如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等课程做好准备。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能力;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学习制图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绘制和识读建筑工程图1 。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用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绘制和识读工程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建筑制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方面。

高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应突出实际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基于高职教育的实用性特点,在传统建筑制图课程体系基础上,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要求;

(二)教学课时方面。

学时减少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制图课程改革后面临的现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又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双重原因导致改革后课程理论学时捉襟见肘;

(三)教材方面。

《建筑制图》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与建筑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建筑构造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但由于该门课程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难尽如人意,因此需要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学设备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师生的互动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增强师生互动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师生的互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把多媒体教学的灵活性,动态性与教师的主动性相结合,能达到建筑制图教学的良好效果。建筑制图课程是表达建筑物的形状、大小、结构、设备、装修等方面有关内容的2 ;

(五)师资力量方面。

根据教学内容及不同章节的难易程度,可分别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地满堂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围绕实训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一)围绕教材阐述。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三视图、剖视图部分,如果能充分利用三维模型,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利用三维模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图样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增强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制图课程的三维模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模型:一是实物模型,二是计算机三维软件绘制的仿真模型。实物模型最直观,但携带不方便,而且模型的管理也是一个问题,时间长了容易损坏。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制作三维仿真模型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目前的三维软件有很多,像SOLDWORKS、PRO—E、3DS MAX等。在软件环境下,三维模型可以旋转,进而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物体,还可以对模型进行切割,形成剖切。在SOLDWORKS中,还可以用三维模型直接生成二维工程图。

(二)围绕教学内容阐述。

在专业图的学习中,应大量增加实训内容,提高技能素养,让学生既能识读专业图,又能亲手绘制专业图。在专业工程图教学结束后,安排一周时间进行绘图实训,让学生用CAD绘制一套有代表性的简单建筑工程图,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制图知识形成连贯的认识。

(三)突出实践和计算机能力。

在教学中突出实践课教学,增加练习课的比例,重点训练学生提高制图的速度和质量。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制图练习中探求和总结作图技巧,在实际作图时加以恰当运用;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求得制图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一周的专业图实训,学生增强了对专业图的图示内容及图示方法的理解能力。

四、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推行项目化教学方法

(一)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

《建筑制图》是建筑工程专业中一门技能性很强切具有一定难度的基础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利用多媒体或动画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演示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在制图课上,教师仍然要借助制图工具进行正确地演示,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3 。

(二)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之后,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知道学习目的。因此,每次上课前都应首先让学生知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的。

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方法

高职院应改革课程考核办法,课程成绩应以平时为主,期末考试只作为参考,或者不进行期末考试。这样,强训平时成绩,每次课都可以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效果,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临考抱佛脚的做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课程的合格率。

六、结语

总之,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把今后工作重点放在不断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积累经验,不断探索以应用技术为主导的建筑制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宁.建筑制图与识图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2):229.

[2]许强.《建筑制图及CAD》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74.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1、景观设计的课程结构

景观设计课程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它包含了两部分教学内容,一为景观设计知识二为景观制图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2、景观设计的课程的难点

据前所述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甚至没有的原因,所以课程中既需要教授学生制图等基础知识又需要教授学生设计实训,短时间而为很困难。

二、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设计

1、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单元(将课程内容分化为几个部分)

如果用入门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就必须要学会以下几个部分:

(1)景观设计概论;

(2)景观设计要素;

(3)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4)景观的设计和表现。这些教学单元配合上课程实训,如果按部就班的上课最少需要近百课时的紧张运作。

2、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实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首推的教学方法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均已经形成模式。但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之初学生对景观设计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均不足,导致无法迅速深入课程实训从而延误进一步学习;

(2)课程进度受到学生课程实训进度的羁绊,通常会在中期遭遇进度缓慢计划实施不通畅的情况;

(3)课程实训需要首先学习规划设计再学习设计制图,但是时间却不允许。

三、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作为一门以景观设计为学习内容的课程。学生入门的主要门坎是对景观设计要有一个知识结构完整的理性认识,也要对它有整体景观规划兼细节设计的感性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入门并继续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结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经过长时间,多资料的熏陶。让学生首先在感性认识上感到熟悉,在后续的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训中才有可能做到“游刃有余”。在以前近十年的学习和教学的经历中,我尝试过大量的图集讲解甚至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学习。虽然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是过程过于缓慢,时间过于长久。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疲劳程度,当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随着类似的内容逐渐增多,学生就会对知识出现抵触甚至厌倦。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而效果好呢!通过借鉴小学生背诵记忆的方法中通过“反复书写”提高记忆的方法。联想到了如果通过临摹各类景观设计图纸是不是可以加深对景观设计的认识并且加深对细节的观察,同时还可以学习制图的方法,所谓一举多得。通过临摹案例,就可以把前面提到的理论知识和各种设计手法结合成自己的经验从而做到快速入门。因此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总结,发现如果将课程分解为若干“课程单元”,这既方便相互调整有可以使各位同行的阅读方便。课程单元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联对课程的效果起到了很重要的改变作用。下面是作者在课程实践中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顺序,供各位同行参考:

第一单元: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程之初只有泛泛介绍性的图文搭配使学生对景观设计拥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作者看来是不可取的,教师的讲解应该和现实中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景相结合来讲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此之后,随即下达实训任务书并和学生一起到实地考察。这个过程通常在一个半天内(4个课时)完成,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把课上的理论知识和实地考察中获得的感官印象相对应起来。经历过这个过程学生会对本课程后续的学习充满信心与兴趣。

第二单元:实地考察返校布置实训任务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设计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如:场地地形,现有构筑物和植物,周边环境与交通等等。本学习过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总结后要求学生书写考察总结。

第三单元:在接下来的课程教授中不要急于去讲解“景观要素”、“景观设计方法程序”等理论知识,而是安排学生临摹一套和实训任务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内的总平图和学习制作彩色平面图。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在于使学生拥有了把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有效结合的机会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的感到了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并对他们的具体样子有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单元: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实训任务的景观规划,同时讲解课程中“景观要素”、“景观设计方法程序”等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便可以借鉴第三单元临摹中获取的感性认识完成设计创新,从而完成景观规划设计的入门。在以后的教学单元中继续沿用以上四个单元的方法。在临摹的同时学习理论,在形成的感性认识中完成设计创新和设计制图。这种方法既学会了设计制图又融会贯通了理论知识,形成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还从课程实训中收获了锻炼与成长。以上是这种教学方法的益处,也是在本课程中如何做到“短时间高效率入门”的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这种方法是将学习设计制图的过程转变为学习设计制图的同时又形成深刻感性认识的过程,将枯燥的理论课程转变为辅助课程实训和临摹的必要手段,将课程实训真正的变成消化理解知识,锻炼与成长的手段。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1.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积极进行教材建设针对“土木工程CAD”教学内容优化、授课用软件版本低等问题,我们组织“土木工程CAD”和“建筑制图”的任课教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将基本教学内容分为CAD软件的基本知识、绘图准备、二维图形绘制、二维图形编辑、图形注释、图块与外部参照、尺寸标注、设计中心及查询功能、图纸空间及打印输出等九部分,并通过实例深化对每部分内容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土木工程CAD》教材,该教材以AutoCAD2013软件的基础命令为基本教学内容,结合土木工程图纸的基本元素和制图标准阐述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方法,将CAD基本制图方法与土木工程制图规范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从绘图准备到打印出图完整的内容体系。为了保证内容的全面性,教材中设置了三维图形绘制和编辑、着色与渲染等内容,同时,结合土木工程制图相关规范和标准,介绍了利用CAD软件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图的制图步骤和制图方法。教材的每一章都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思考题和上机题,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2.改善教学方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改变“土木工程CAD”课堂教学效果差、课堂教学与实训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第一,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机房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演示,学生“一人一机”进行学习;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必要的动手操作时间,并在每节课中保留十分钟的时间为学生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课下或上机实训中解决;第三,通过与教学管理部门协调,缩短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训之间的周期,做到即学即练,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将CAD绘图与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知识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具体做法为,在第一节课将某建筑平面图大作业发给学生,该大作业既包含应用CAD基本命令绘制建筑平面图纸基本元素的内容,又包括制图标准的一些基本要求;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将该大作业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内容融入到各章节内容的讲授中,使学生在学习CAD基本命令的同时,掌握这些命令在土木工程制图中的具体用法;在讲授完最后一章内容后,指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完整地完成大作业的绘制。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图形,寻找图形绘制的快捷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上机实训效果,采用任务引导型教学方法。首先,制定详细的上机实训计划,明确每一次实训的具体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其次,编制针对性的习题集作为实训任务的补充,使学生实训的任务充足,同时,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最后,要求学生将实训成果上交,在批阅时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对比甄别,防止出现抄袭或雷同现象,并将实训成果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

3.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动手能力培养为了改变传统的纯粹上机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问题,采用综合评估的考核方式,即将学生的考核内容分为上机考核、上机实训和平时成绩三部分。其中,上机考核采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图纸绘制的方式,上机实训成绩以学生上机实训提交的成果为依据,该成果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其上机考核成绩的真实性;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平时出勤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来确定。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外,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指导学生在做好实训任务基础上,多动手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通过对往届学生实训操作中常犯的错误的总结,指导学生在上机操作中少走弯路,并且掌握一些必要的绘图技巧重视认证考试,构建纵横交叉学习模式为了使学生对“土木工程CAD”的学习得到社会的认可,将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结合起来。在“土木工程CAD”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学习,掌握从绘图准备到打印出图的全面知识,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一个纵向的提高,以认证考试为契机,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的扩充和巩固,将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纵向提高和横向巩固,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学习模式。在此基础上,动员学生参加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建筑CAD模块)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应用工程师考试(建筑设计方向),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增强其专业竞争力。

二、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效果

在“土木工程CAD”教学实践中,将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应用到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包含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教材建设、习题集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和认证考试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系。教学实践表明,“一人一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和操作,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方法改变了枯燥的CAD操作命令的讲解,将CAD操作与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任务引导型的实训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评估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一年来的教学考核成绩表明,这种考核方式能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为任课教师提供了客观的教学信息,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积极动员和认真辅导,大多数学生参加了相关认证考试,通过率在90%以上。由于教学效果的改善,课程的教学氛围更加融洽,教与学中的问题被提出来并及时得到解决,真正促进了教学相长。

三、结束语

“土木工程CAD”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利用CAD软件绘制专业图纸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制图标准和规范的更新,CAD软件的不断升级,“土木工程CAD”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深入,以更好的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制图能力,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毕业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土木工程CAD制图技能基础。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制图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

在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工程制图》是培养学生工程图学思维能力和制图技能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传统上采用课堂教学,结合挂图、实物讲解,学生绘制的大多数是手工图,教师上课绘图工作量很大,学生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高职教育的实用性特点,我院在传统课程基础上 ,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更新,删减陈旧内容,对教学目标、学时、教学内容、师资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一、教学目标的调整

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高等性与职业性,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职教育将教育活动与生产活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性质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应更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以往的教学侧重理论教学和课堂内绘图训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和图示方法及识读和绘制环境艺术工程图的能力。现阶段这样的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另外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远远不够,所以我院制定的新的教学目标更侧重职业能力的训练,减少课堂理论教学量,引入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培养职业素养,以实现岗位就业零距离为目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学时及学时分配的调整

以往的《工程制图》课程学时是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实践课时24。调整后的课时由于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及将AUTOCAD教学与工程制图的合并,总学时拉长为12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40(包括进算计绘图理论讲授)、实践课时88(包括计算机实践训练),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达到1:2。实践证明,这样的调整既有效的避免了以往课堂理论讲授太多枯燥乏味的情况,又符合现今行业对计算机绘图能力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了课时上的保证。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1.删减陈旧内容 :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删减掉与本专业联系不大的内容;对课堂手绘临摹及绘制的内容进行删减代之以进算机绘图实训。

2.将AUTOCAD绘图软件的学习课程与《工程制图》课程合并,并在项目教学中强调对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改变以往学生只单纯练习手绘制图,毕业后还需进行再培训才能胜任企业工作的状况。

3.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理论讲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部分是针对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实训性教学内容,通过项目教学方法进行。

4.教学内容强调职业性和技能性,模拟完成真实的设计项目。识图和制图能力训练通过完成项目各阶段的图纸任务来完成,例如室内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要完成建筑图纸识别、项目测绘及方案图纸绘制;施工图阶段要完成熟悉国家制图规范和标准、施工图绘制等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消化了理论知识,还能了解企业项目进行的步骤和每个阶段应具备的能力,懂得为什么学要怎么学。

四、师资方面的调整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整个教学阶段都要紧扣项目进行,所以授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与项目运作经验。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授者更是“项目”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要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与任务完成的方法。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校内与校外结合、专制与兼职结合、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合、每轮课程由2-3位教师共同完成的形式。其中校内理论讲授部分由年轻教师完成;校外实训部分由有经验的教师或外聘行业设计师来完成。

五、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形式,增加教学直观性和互动性。

2.改变以往单纯课堂讲授、课堂训练的单一模式,将教学带进虚拟教室、带进企业,以任务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工作即学习”。

3.实践教学更侧重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采用校外企业实训的方法让学生介入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知道要学什么,还要懂得将所学的知识可以用来做什么、怎么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课程序列符合项目进行的顺序,在实训环节中学生参与项目的完整阶段,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5.邀请校外专家开设讲座与学生互动,针对学生实训环节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6.改变以往一人授课的模式,整个课程有多名教师共同完成,充分体现资源的优化和互补。

7.实训环节的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让学生提前体验企业的团队协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六、成绩评定方面的改革

以往《工程制图》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看图给分的模式,忽略能力的评价,成绩的评定过于片面。对工程制图这门课程的掌握单单能画出工整标准的图纸是不够的,改革后的成绩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训技能考评和综合素质考评三方面进行评分。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教师、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考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业评分标准大致为:纸面成绩30%、企业评价20%、教师评价30%、学生互评20%,这样的评价体系既保证了全面性又保证了公平性和客观性。

以上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程制图》教学中所进行的试点性改革措施,它结合了近几年的广泛探讨及教学经验,也将不断地关注全国的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为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

[2]教育部:关于以产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

[3]郭俊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J].陕西教育(教学),2005(10)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AutoCAD;课程整合;项目教学

一直以来,在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都是两门分开的课程,或者是两门课简单的进行整合,但是任然没有打破学科的体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如何解决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问题呢?在此,我们在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项目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驱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打破学科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机械制图》是以投影理论为基础,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AutoCAD》是利用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不仅大大减少了手工绘图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绘图的准确度。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对这门课进行了改革,但是仅仅停留在学科体系上,仍然按照三视图、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逻辑结构进行教学,课改力度仍然不够深入。为此,我们将两门课整合为《机械制图与AutoCAD》后,采用项目任务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为学习主体。

1.1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岗位能力为要求确定项目内容

以项目为主体,以产品为载体,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以任务驱动设计教学项目,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实训项目进行审核、分析,以此来确定我们的实训内容。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任务的实际操作,都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所需的综合技能。这些项目都来源于工厂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根据实训条件及教学要求进行了整合修改,以达到系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

1.2遴选实训项目,重构教学内容

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整合之后,我们遴选的实训项目要求是不仅项目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对此,经过认真反复的研究,以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程图为教学载体,并根据零件的分类特点,由简单到复杂,包含了标准件、轴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等设置十三个实训项目。每一个实训项目包含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尺寸标注、CAD的图形编辑、块与属性、文字、标注和简单三维造型功能等。教学内容既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又紧密结合CAD绘图员中级考证的职业标准。通过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零件图,达到最终实现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的目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拓展训练,对每一个实训项目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最终达到将每一个零件装配起来的目的。

《机械制图与AutoCAD》项目课程工作任务及教学要求

项目一:绘制定位销零件图

工作任务:

(1)用AutoCAD软件绘制A4图幅。

(2)绘制定位销三视图。

(3)标注定位销的尺寸。

(4)标注定位销的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

(5)填写标题栏及技术要求。

(6)绘制定位销的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要求: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掌握定位销三视图的表达方法。

(3)了解销的种类及用途。

(4)掌握粗糙度及形位公差的含义。

(5)了解一张完整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6)掌握AutoCAD软件的图层、线型的定制。

(7)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块的创建的方法。

(8)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三维建模的基本命令及实体的编辑的方法。

……

项目十三: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工作任务:

(1)用AutoCAD软件绘制A1图幅。

(2)绘制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3)标注减速器的尺寸。

(4)对减速器的零部件进行编号。

(5)绘制标题栏和明细栏。

(6)填写标题栏、明细栏及技术要求。

(7)绘制箱体的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关于装配图画法的一般规定。

(2)掌握减速器装配图的画法。

(3)掌握零件的编号方法。

(4)掌握装配图标注尺寸的方法及原则。

(5)了解一张完整装配图的基本内容。

(6)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装配图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的方法。

(7)掌握装配图中相邻零件关于剖面线方向的绘制。

(8)了解明细栏的内容。

(9)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绘制减速器三维建模的装配图的画法。

2.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程按照项目教学过程分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任务实施、成果展示、评价等五个基本环节展开。为了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空间想象能力、机械绘图员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增加项目过程重现环节,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后,将任务主要步骤、关键点、知识与技能点等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进行总结,将任务知识内化。

2.1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计算机实训室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在分组时,成员不能太多,一般3~5个同学一组,而且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则为全班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2教学内容的安排

项目教学的内容以任务书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同学,按照13个实训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二维工程图到三维建模,最后完成装配图,涵盖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CAD的绘图编辑、建模、装配等。教学的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得到提升。

2.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一般先组织学生自评,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教师作为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记录每个组员的表现,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引导。在此环节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考评。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沟通与交流能力、计划组织等方面的素质。

3.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按照项目教学实施,将机械制图知识与CAD技能交叉整合,学生可以将抽象的平面图形转换为直观的立体图,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专业学习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龚斌.浅析机械制图教学与创新教育.科技信息.2007(2).

[2]曾凡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机械制图项目实训教学探讨,2008.10.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内容,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感到学有所得,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机械制图》的理论性和动手应用性都很强,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启迪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2.教师可以采用教具等进行直观教学

在《机械制图》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创设情境。直观的教具可以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直观教学,除了实物直观教学外,还有模象直观(如模型、多媒体等)以及语言直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或模象直观引进概念,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的想象空间以及表象的直观,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机械制图》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机械制图》课,如果仅凭教师口述,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直观形象的形成,是无法完成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完成对《机械制图》从抽象到形象的认知。

《机械制图》涉及实际应用以及生产实践方面的问题,独立性以及操作性都很强,但有些枯燥的内容仅凭教师口述,学生很难激发起学习热情。另外,仅凭板面、挂面、模型等静物,也无法让学生完成对机械制图的整体认知。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教师的教学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从尺规作图的教学转变为对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虽然计算机绘图还不能完全取代尺规作图,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新鲜,学生易学、易感。同时,教师可以带动学生用橡皮泥等同步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将抽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简单而言,就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践当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生产管理融为一体,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机械制图》传统的教学法,只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需要学生记忆繁琐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值计算以及理论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另外,《机械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不仅乏味、不易记忆,而且还有一些内容难以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其他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机械制图的使用不是很熟练,使很多学生即使完成了机械制图的学时,还是不能进行专业的机械制图,这种教学效果自然使学生无法胜任中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抽象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讲授《机械制图》时,可以将《机械制图》抽象性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表达出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课堂讲解之后,教师要带学生到实验室或工厂去上课,让学生一边回忆理论,一边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教师可以先回忆机械制图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对实际制作完成的图进行研讨,找到独立完成机械制图的触发点。长此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不足,会逐渐在一体化教学中得到弥补。在实践阶段,教师要认真研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学生评教表、作业考核表等。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职业人要求的越来越高,《机械制图》教学也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素养。在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训车间环境中,教师可以在演练操作的过程中讲解技巧。同时,教师及时实践,也使知识点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消化、理解和掌控。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一体化教学中,学生从被动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彻底改变了教学分离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增强了动手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职高学生的工作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也使职校学生毕业后更容易就业。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要根据《机械制图》的培养目标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逐步体现学生的能力本位的特点,花大力气教会学生制图,以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为中心,以向实验室以及实训车间为中心要效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指的就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一体化,教材要一体化,教室也可以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的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也可以由一个教师来担任;《机械制图》的理论课教材也要和实训课的教材构成一体,而理论课的教室和实训课的教室也构成了一体。这样,真正使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形成了统一,社会使用和学校的教学形成了统一,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的知识形成了统一。

四、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机械制图》的课程是基于职教学校和高技生的学习特点,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可以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遇到疑难问题及时提问,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的完美统一,在“教、学、做”的教学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机械制图的规律,具备较强的手工制图以及电脑制图的能力。在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具,提出《机械制图》所要教授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最后,在不断地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实训,使《机械制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既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在实训场地保持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训场地得到有效验证。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初步操作的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

1.在教学中实施项目验收制度

教学要想拥有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训课之前,合理地改革教材,设计好每一个实训课的教学案例项目。教师要考虑技工学校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开展相应的教学;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训课的安排,打乱教材顺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原有的《机械制图》教材作为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的基础,将理论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在教授完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手工和电脑制图。这样,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印象,又可以让学生获得动手操作的能力,既节省了时间,又有效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操作的能力。

在时间上,教师要保证每一个课题都能做到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保持连贯性。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介绍课堂实例的应用环境等预备知识后,给出机械制图事例的解决思路,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操作、归纳、总结,最后得出适合实训的机械制图案例,成功实现该实例,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教”中学习制图,在“学”中进行制图,在制图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为模块式教学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机械制图的主动积极性。

另外,在实训课中,也要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对于学生完成的制图成品,要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只有完备的验收制度,才会让学生谨慎而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制图,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保驾护航”。

2.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探索工学一体化的分组分层次教学

分组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机械制图》的教学活动,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总之,采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联系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进行《机械制图》的教学,教学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既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让学生进行了技能训练,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一、前言

中职教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干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强调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具有在生产第一线中从事技术的工作能力。《建筑识图、构造与CAD制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为目标。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等进行研究和实践。

二、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企业及毕业生广泛调研的结果,对识图投影部分内容的学习是枯燥但十分重要的,因此借助CAD制图软件中的空间模型,辅助教学提升识图能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识图与CAD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CAD辅助绘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方位感,从而帮助提升识图能力。

三、重建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综合实训教室),以真实项目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使识图理论基础知识、手工绘图技巧与CAD计算机辅助绘图相辅相成。

四、改革教学手段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

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地操作训练。

五、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因此,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自评互评总表

姓名: 班级:

评价项目 内容及要素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分值 20% 40% 40%

过程性评价

65% 学习能力 识图知识

(20%) 识图理论知识

平面图识读

立面图识读

剖面图识读

建筑详图识读

构造知识

(10%) 基础

柱或墙

楼地板

屋顶

楼梯

门窗

手绘图实训能力

(10%) 绘制基本线型、图例

绘制平面图

绘制立面图

绘制剖面图

绘制建筑详图

CAD实训能力

(10%) CAD基本操作

CAD绘制平面图

CAD绘制立面图

CAD绘制剖面图

CAD绘制建筑详图

综合能力(15%) 识图、审图、改图、出图

学习态度 积极、有上进心、创造力

有耐心、努力刻苦不放弃

学习习惯 不迟到、早退、旷课、纪律好

有礼貌、卫生习惯好

团队合作 乐于助人

重视团队力量

成果评价(35%) 任务完成度、不作弊

六、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建设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建筑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要求,对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实训室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有实训室出发,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

七、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应具备整合企业现场工作与学校专业教学的能力,情境设计能力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方法上有所突破,需要同时对建筑识图与构造、CAD制图相关的理论及操作掌握透彻,因此,教师应加强培训、进修、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多种途径培训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师资。

《建筑识图、构造与CAD制图》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尝试改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才能达到学习与工作的零对接,在工作岗位上更快、更健康得成长。

制图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 测绘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48-01

近几年来,在国家教育质量评估活动的开展和推动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均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测绘实训为例,就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1 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不按照传统的模式,教师不再一味的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手把手的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发掘出学习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达到了自我评价还锻炼了相应的技能。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真正做到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

2 项目教学法在测绘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择既要具有实际的意义,又要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选择了在《机械制图》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识读和绘制方法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系统的讲授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对学生做全面的技能训练,即零部件的测绘,它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

2.1 项目任务

(1)测绘实训题目: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测绘。(2)测绘实训目的:①熟练掌握零部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②提高画零部件草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技能;③熟悉零件图上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的方法;④正确使用参考资料、手册、标准及规范等;⑤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3)测试实训任务。零部件草图5张:轴一张、齿轮轴一张、大齿轮一张、上下箱体各一张;正式图纸3张:装配图A1号一张、齿轮轴A4一张、大齿轮A4号一张。(4)测绘实训要求:①明确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特点;②弄清楚组成零件的数目、名称和种类;③明确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配合类型、连接方式等;④确定清晰的表达方案,注意主视图的选择;⑤图面要求整洁、清晰,同类图线的线宽保持一致且光滑。

2.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及分析

2.2.1 了解测绘对象

对减速器进行全面观察,将减速器上箱打开,了解减速器内部结构,确定各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装配关系,同时确定出哪些是标准件、哪些是普通零件。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可简单讲述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了解各零部件的功能。

2.2.2 拆卸减速器

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拆卸减速器。首先确定拆卸顺序,然后按顺序将零件逐个拆下,并对各零部件进行编号(过盈配合的零件可以不拆)。在拆卸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减速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相互位置关系等。

2.2.3 画零件草图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每个零件只需一个简明标题栏,写明该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和数量。在此过程中,各项目小组成员需分工协作,且自行学习相关知识,最后由小组长向教师展示工作内容和草图,可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可采取答辩的方式批阅草图,这样可使学生直接得到指正而印象深刻,如出现与理论内容相关的知识,教师只引导学生看相关内容,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自己的图纸。

2.2.4 绘制正式零件图及装配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草图的修改后,学生即可绘制正式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进行尺寸、公差配合等标注。各项目小组之间可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巡视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或纠正图纸上出现的错误内容。

2.2.5 项目评价

各项目小组可以选择一套完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在教室进行展示,让教师和其他项目小组的同学做出评价。评价项目有:零件表达方案的优劣,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完整、清晰、合理,技术要求是否符合零件工艺性能,分析装配图能否较好地反映部件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检查图纸,一起分析问题。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团队及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先由学生讲解图纸的各项内容,总结测绘实训的意义,找到自己在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问题。教师检查评分,并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

3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总结

3.1 学生方面

在《机械制图》测绘实训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会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去完成尺寸测量、查阅资料、绘制图样等项目工作,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实现在团队中的自我价值。由于是团队学习,独立作业,除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绘制图样的综合表达能力以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学生发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去解决,因此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培养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多种关键能力。

3.2 教师方面

项目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技能,因此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其引导、指导的作用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学生有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启发性、提示性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但对提出的问题印象深刻,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体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以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得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锻炼了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杨卫辉,谭梅.高职机电专业项目实践教学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92-95.

[2] 刘宇静.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3):110-112.

[3] 李芳.探析项目教学法的实证研究[DB/OL].2009(3).

上一篇:车工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物流实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