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范文

时间:2023-02-22 21:35:54

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1篇

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技术不断开发与创新的过程中,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楼宇的监控效率,还能为人们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楼宇空间更加安全。

关键词:

楼宇智能化;监控技术;安防监控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建筑行业也开始崛起,对于智能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引发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技术与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融合,在良好的融合体系中,可为人们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技术概述

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技术就是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对建筑楼中的防盗、门禁等进行全面的监控,保证能够完善各类建筑功能。在楼宇建筑中,只有全面应用防盗、监控与门禁系统,才能保证楼宇的安全性,使其保护优势得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楼宇建筑内部安全运行,使各个系统之间都能有效合作,进而形成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1]。安防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能够利用各类传感器,对楼宇内部进行监控,保证能够提高楼宇安防效率。门禁管理就是对楼宇内出入的人员进行管理,保证能够根据工作人员的真实身份录入技术,排除不安全人员,提高楼宇内工作人员的监管效率。同时,要对楼宇的外来人员进行记录,保证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检测其随带的物品,避免危险物品流入楼宇内部[2]。

2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之前,设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设计原则,保证能够实现智能化、网络化的安防监控系统,进而优化楼宇安防监控模式。

2.1智能化设计原则

智能化设计原则就是设计人员根据楼宇设计需求,集中掌握智能化设计编程技术。利用自行储存的方式,对信息与资料进行储存,保证能够营造出较为可靠的通信设备,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楼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在自我检测的情况下,自动维修一些小型故障[3]。

2.2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在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系统的可操作性能,主要因为每个楼宇的管理工作都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并且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不同,并非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在安防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操作形式加以重视,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对其进行操作。

2.3网络化原则

网络化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先进性。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生活中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工作工具,因此,在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全面考虑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安防监控系统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4可升级性原则

可升级性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优化,使其可以根据科技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升级。如果不能对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可升级性设计,工作人员就会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与组装,不仅浪费人力,还会提高企业成本的支出,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可升级性原则,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3监控系统设计方式在设计

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安防监控、防盗报警、巡逻更新等系统加以重视,还要将智能化监控控制系统技术融合在设计方案中,引进先进的设备,遵循相关设计原则,保证能够提高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设计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3.1安防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

在智能化楼宇安防电视监控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对楼宇内各个楼层、人员出入场所、停车场、机械设备间等加以重视,在此类区域安装图像监控器,并且要对监控图像进行记录,以便于日后查阅。同时,设计人员要在每个大厅中设计监控器,进而提高大厅安防监控效率。在每部电梯之间都要设置监控器,以便于对电梯内外进行全面的监控,保证不会出现监控露点。设计人员在楼宇每个楼层的通道中都要设置监控点,以便于对楼宇中的房间通道进行监控,为了不出现监控死角,还要在楼道与楼道之间的连接点设计监控器,确保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效率。另外,为了提高智能化楼宇安全性,在电气配置设备间、空调房间内也要设置监控点,保证楼宇能够正常运行。在设计完成之后,安防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监控计算机或是监控电视上的图像信息,判断楼宇内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3.2智能化楼宇报警系统的设计

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人员在设计报警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将区域报警信号与安防电视监控系统结合在一起,一旦楼宇中出现报警现象,就可以根据计算机编程找到报警点,并且形成电子地图,这样,就可以使安防监控管理人员及时找到报警位置,根据安全情况执行解除警报工作,避免出现影响楼宇安全性的问题。同时,在处理安全事故之后,安防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报警时间进行记录,进而提高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应用效率。

3.3智能化楼宇门禁系统的设计

对于智能化楼宇而言,门禁系统是较为重要的,关乎着整个楼宇的安全性。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对门禁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楼宇中工作人员信息,保证每位进入大厦的工作人员都能得到信息的核实,防止外来不安全人员的进入。如果外来人员必须要进入楼宇中,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不可以携带危险、违法的物品,避免出现影响楼宇安全性的问题。

4结束语

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影响楼宇安全性的因素加以分析,保证能够总结出影响楼宇安全性的因素,并且不断完善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先进性。同时,要对设计人员与安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以重视,保证其可以为楼宇的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钟晓锋.智能楼宇安防集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张国章.制造企业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马瑞红.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8):45-45,47.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化;采煤装备技术;无人化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098

1 我国采煤装备智能化技术发展及现状

从发展历史看,我国煤矿开采行业最初是全人力开采,随着技术装备不断提升,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逐步实现半自动化开采,21世纪实现了全自动化开采,大大提高了整个煤矿开采行业的效率以及安全水平,目前,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无人化智能开采,但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文献等比较少,能够实际应用于煤矿开采的智能技术装备更是寥寥无几。

1.1 采煤机智能化技术

在采煤机智能化技术领域,我国在国际上一直是紧随国际先进水平的,甚至在某些领域是处于领先国际水平的,目前,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井下年采千万吨煤炭技术,可以说我国的采煤机智能化技术紧随时代潮流,发展速度十分惊人。2011年,我国更是掌握了采煤机智能化的关键性技术,主要包括:第一,采煤机截割滚筒记忆功能,可以自行识别截割路径;第二,机载无线收发信号功能,此功能可以实现信息的远程传递与操控,可以对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第三,参数的在线感知技术,可以进行设备参数例如机器运行参数以及故障参数等的自行调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还可以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及报警。该项技术隶属于我国“863”重点项目“煤矿井下采掘装备远程遥控关键技术”。

1.2 液压支架智能化技术

一般来说,只有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才能进一步提升液压支架智能化技术,两者是相互依赖的。目前,国外主流电液控制系统主要有电液控制系统、电液控制系统以及电液控制系统三种类别,电液控制系统可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单体支架或者群组支架的控制协调功能,例如自动放煤等,系统的自动诊断功能,可以及时进行故障排除,还可以实现远程操作与控制功能。电液控制系统的以上基本功能,国内自主研发的电液控制系统已经可以全部实现,但是在功能实现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上还是有提升的空间的。在液压支架智能化技术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将围岩与支撑架的相互支撑进行进一步的融合与提升,因为液压支架采取的是分布式组织,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协同合作技术。

1.3 刮板输送机智能化技术

刮板输送机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实现目标有:软启动、刮板链自适应张紧、自动监控监测技术。首先,软启动的主要实现是通过电动机、变频机以及减速器进行协同调节,还有其他方式,例如电动机、减速器以及阀控充液型液力耦合器的协调作用等。优点是可以较好的实现软启动控制,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但缺点是成本比较高,性价比低。其次,实现刮板链的张紧自调控,主要是可以将刮板链的状态信息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将信息进行传输到PLC控制器,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与分析,然后通过智能化判断对刮板链进行状态参数的调控。利用互联网系统将各个关键部件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如果出现故障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调节与控制,同时做到故障自动报警与自动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刮板传送机的智能化技术。

1.4 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技术

要实现大型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技术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传送机的软启动;第二实现传送机的自适应张紧控制。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双电动机差动软启动传动系统,优点是软启动、软停车,在较大范围内可进行无极调速以及过载自动保护,成功实现了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技术的关键一步,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延长寿命,大大提高了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关于传送机的自适应张紧控制,可以通过液压绞车自动张紧装置来实现。目前,该技术可以实现200kN的张紧力,拉紧形成可以达到150m,可以实现自主化调控张紧。

2 智能化采煤装备关键技术的突破方向

第一,液压支架自适应控制技术。液压支架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关键在于提升液压支架的智能化,保证支架在支护以及移步方面的智能化调适与稳定,因为关联支架控制器需要对群组液压支架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调控与指挥,而对于单个液压支架需要由液压支架的控制器进行调控,也就是说整个液压支架实际上是分布式的,分为单体液压支架与群组液压支架。该技术的发展现况是基本实现了程序上的自动控制,在无人条件下的自动化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二,动力传递自适应调控技术。智能化采煤装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对装备的动力传递技术进行改进,使得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智能化感知识别环境,根据识别结果对装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自我调控,保证智能化采煤装备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开采作业。其中,关键在于对恶劣环境下动力传递部件逐渐失去运行动力的机理进行研究,从而进行改进保证正常工作,做到动力传递的自适应调控。

3 结论

目前,我国要实现智能化采煤装备技术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第一,任务的自主智能化适应,第二,装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第三,装备参数调控的准确性与智能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三项关键性技术,即煤层高效截割和安全支护技术、装备安全自适应技术、采煤环境智能化感知与参数调控技术。要想把矿下的各个智能装备进行连接还需要建立完整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即感知矿山物联网,通过此互联网实现人与装备、装备与采矿的相互连接,从而可以使得人利用装备对采矿环境进行感知识别、对开采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真正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矿下开采作业。

参考文献:

[1]吴佳梁,尹力,李勇等.智能化联合采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2]王虹.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煤炭科学技术,2014(01).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广播;智能化;总控系统;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20-02

1智能化总控系统概述

智能优化总控系统采用的事大型核心数字矩阵和网络音频路由的双路由总控系统,相互备份,以便同步切换和统一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随着后置加上四选一设备而大大提高。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之网络音频路由系统的综合性能突出、价格低廉、布置简单,总控系统网络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总控系统构建发展的方向,广播领域在网络化技术上也有了可靠的实践和深入探索。总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有数字无源音分、数字音频矩阵以及网络音频矩阵,实现全台直播间、转播、外转等对信号的汇集、分配、传输、调度等功能,智能化监测监控应急系统就是在这些构架的基础上设计的,性能卓越,智能化总控系统也是通过整合而来的,实现对全台业务的全程监测监控,工作内容有:音频工作站系统监测、关键点音频信号监测监听等,在各项工作的严格监控情况下,确保电台信号播出的安全性,充分体现智能化总控系统的优越性能。

2智能化总控系统结构与组成

智能化总控系统工作时,分工明确,且各个功能独立性高,互不干扰,每个分工由各个子系统完成,子系统之间的整合让网络总控系统具备自动化能力,就是所谓的智能化总控系统。系统具体组成如下所述。

2.1网络化音频传输系统

音频信号的网络化切换与传输室该子系统的主要任务,对各个音频路由进行监测和控制,可监测到每一路的音频实时信号。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是由子系统与矩阵系统构成互备结构达成的。

2.2空中信号质量监测监录系统

信号传输都会在空中信号落脚,因此对空中信号的监测,可以间接获取监录时广播播出的真实情况,对于广播电台来说,能播出声音是不够的,还要求空中信号达到总局要求的指标范围。

2.3网络化信号监测系统

对网络化信号的监测是采用该子系统的CAS1000网络音频传输与切换功能,可以对各项关键信号实时监测,所有过程都是自动完成,且有故障报警功能。信号的监测场所一般在总控室,也能通过网络技术设立在其他办公室进行监测,达到信号远程监测的目的。让技术管理水平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2.4智能化音频信号DSP处理系统

该子系统的目的是通过设置的两台CNP800网络音频处理器保证音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作为一款新型网络化数字音频处理器――CNP800,其功能室与CAS1000音频路由器交换网络音频信号,对音频信号处理的软件由路由来设置。

2.5工作站状态监测远程控制系统

该系统负责全台广播的网络监视工作。在工艺用房内由工作人员来进行网络监视工作站状态,实时掌握工作站的工作状况,并对异常进行处理,及时上报工作情况。并及时纠正工作人员在操作上出现的一些失误或工作站出现故障时进行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开机工作中数量的统计可由该子系统来实时把握,全面对工作站的使用时间、效率以及状况体系进行监测。尤其体现在该系统的远程遥控功能,既提高了工作站的集中度,又解决的维护上的一些困难,是相当有用的功能。

2.6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实现各项设备集中监测是该子系统的目的,包括UPS电源、音频路由器、调音台、音分等的设备。此外,还能够监测关键设备的工作温度和环境温度。自动对设备异常情况的发生做警报。设备温度是对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直接反映,是监测设备的一种方法。设备故障的出现很可能是温度产生了异常,所以设备故障的这种预警机制大大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安全性。

2.7应急控制和智能化故障分析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对网络信号进行监测,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并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由智能系统对故障匹配最佳的解决措施,达到最好处理效果,保证设备工作的效率。网络音频矩阵可以通过备份管道的切换对信号故障进行有效切断和移除。应急音源子系统会自动将出现故障的备份通道进行应急播出处理,并自动备份。此外,系统自带的手机短信通知功能可以及时将系统的故障情况发送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2.8应急音源系统

每个广播节目在播出时可以利用该子系统的自动判断功能了解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应急措施,系统会自动匹配与当前录播节目的原本的录播节目来播出,倘若是直播节目,会转为相应的音乐来进行应急,确保广播的播出效率和质量。

3智能化总控系统功能分析

3.1实现全网络化音频传输、监测和切换

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Cobranet网络音频传输标准,整合出更为出色的全网络化音频矩阵与传输系统,使系统变得更加明了,摆脱了大量的中间环节,对系统后期扩容以及维护都是大有好处的。

3.2全程监测关键音频信号,并自动化处理故障

对全台音频信号的传输情况由值班人员来掌控。系统自带信号故障处理的备案,并对故障发出及时警报,并按照备案进行应急处理,自动执行备份信号的切换,避免错播或者停播现象的发生。

3.3设备接口模块化,确保系统安全

模块化的CAS设备的信号输入输出口,具有相当好的独立性,模块之间互不影响,此外冗余的网络接口是CAS设备的特点,可在安全时间内,将出现异常的主网路信号自动切换到网络接口,确保信号的不间断性。从而提高网络矩阵的安全性,使广播播出跟家安全可靠。

3.4良好的可扩展性

智能化总控系统只需接入新信号源,还可配置支持Corbranet协议的硬件设备,设备兼容性强,体现出扩展性好,设备添加范畴广,即可将新的数字或模拟信号引入网络矩阵中,或是与其他网络连接,使监控管理更加全面便捷。

参考文献

[1]樊尚忠.智能化广播电台数字主(总)播控系统假设.依马狮广电网,2010-11-18.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综合布线;通信网络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在信息化的技术背景之下,楼宇正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综合布线的使用功能越显重要。综合布线(英文全称“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缩写为“PDS”),其实是将各个硬件设备使用通信电缆和光缆建立起连接,形成布线系统。由于有了综合布线的存在,使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得以实现,并对于整个系统实施了智能化控制。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上包括六个子系统,即工作区域间、水平配线、垂直干线、设备、综合管理以及建筑群落。子系统以数据配线的方式统一在一起,形成了智能化建筑的神经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控化控制技术的综合使用,实现了楼宇的集中监控管理。

一、智能化楼宇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某智能大楼为商住两用住宅,集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自动化系统于一体。其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为楼宇的中央控制系统,其子系统囊括了水、电、消防、报警以及监控管理等等控制设备。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楼宇的“中枢神经”,由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所构成,包括以电话和传真在内的设备通信网以及局域网和高速宽带与公网连接的网络接口设备。办公自动化系统则是由各类办公设备组成,以相应的软件实践办公的应用功能。要使这些功能得以实现,就要对于布线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设计,以实现结构化的综合布线。

(一)综合布线的组成

在智能楼宇中,楼宇的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设计是以开放式布线设计为主。采用这种布线设计,可以及时而准确地传送多媒体图像信息,并能够支持语音,以满足监控管理的需要。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划分为楼层配线、工作区域和管理区域。

1.楼层配线子系统

楼层配线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楼层内的各个信息点连接于配线架之上。从系统的机构设计上来看,其是使用线缆和信息插座,将各个楼层的配线架与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建立连接,形成一个设施配套系统。

2.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的作用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连接。该区域的用户终端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终端、数据终端以及电话机、监视器等,在用户工作区域内,信息插座为水平子系统设计,适配器为工作区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方式上,线缆被延伸到工作站的终端设备,并建立起有效连接。

3.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通过信息传送来实现管理的,采用线路的直连控制和交连控制。在信息传送的过程中,依赖于管理点安排信息传送方向,通过改变路由的方式实现信息传输的重新安排,以是信息快速而准确地传送到新的工作区域。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

根据楼宇信息传输带宽的等级,可以将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五类,即100KHz以内、1Mhz以内、16 Mhz以内、100 Mhz以内、高于10 Mhz以内的光纤类。传输带宽的等级不同,对于电缆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针对于不同的应用,对带宽的等级所提出的线缆要求见下表。

在上表中,100m的布线实际长度,由90m的配线线缆和10m的工作区域、设备连接的线缆以及跳接线所构成。3000m不属于是介质的局限,仅为国际标准所定义的范围。在楼层配线子系统中,对于超过l00m的平衡电缆,其标准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一步确定。N/A,即为不推荐采用。

二、智能楼宇中,综合布线所存在的局限性

目前来看,中国在智能化楼宇建设中举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综合布线上依然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为布线产品与电子系统的不兼容性。比如,当元器件所支持的线缆截面为0.5mm2的时候,在一些电子系统中使用,就会存在着这多的不足。

(一)智能楼宇的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

对于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中国针对与综合布线的问题出台了设计规范,即用于传输信号的线路,其芯线截面直径要大于1.0mm2;用于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的直径也要大于1.0mm2;敷设在线槽内的绝缘导线,其截面直径要超过0.75mm2;非屏蔽双绞线的线芯截面直径通常界定在0.5mm2。

(二)智能楼宇的广播系统

关于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中国出台了有关电气规范,即普通的电气设备,工作电压为220/380V,交流信号频率为50Hz。当交流信号的有效电压值降到24V以下的时候,就可以将其确认为弱电信号。对于智能楼宇的广播系统的综合布线,由于所采用的是定压输出方式,那么,就可以将线路的电压划分为三个档次,即70V、100V和120V。此时,在广播系统的综合布线设计上,如果选择使用传统的布线方式,就会导致过电压在电缆中出现,这种现象长期出现,不但会对于电缆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会有损连接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对于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的选择,用线截面直径为1.5~2.5mm2,相比较而言,非屏蔽双绞线的线芯截面直径为通常使用的0.5mm2,两者差距甚大。

三、新一代双绞线缆线的使用

针对目前智能化楼宇中所出现的综合布线问题,双绞线线缆应运而生。其设计上弥补了传统电缆在应用上的局限性,兼容了智能化楼宇中所安装的弱电子系统的规格指标以及电气性能,实现了楼宇智能化系统与综合布线之间的有效融合。具体而言,双绞线线缆在智能化楼宇中安装使用后,会呈现出如下的特性。

首先,双绞线线缆具有均匀绝缘的特性,主要体现为,当有信号传输的时候,几乎不会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对于目前常见的电磁干扰,双绞线线缆具有极高的免疫性。此外,其还可以提供较低的传播延迟。

其次,双绞线线缆配有彩色护套。护套的颜色为杏仁色,在众多的电缆中容易识别。当这些电缆被使用在楼宇的供暖设备连接、空调设备连接以及防火报警系统等等,如果有故障出现,就可以根据颜色进行识别,以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楼宇智能化对于综合布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对于智能化楼宇进行综合布线还没有得到普及,并存在着线缆不兼容等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将根据实际需要而有所改进,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参考文献:

[1]褚备.浅议综合布线与楼字智能化技术[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1.2(12)

[2]江天.浅议综合布线与楼宇智能化技术[J].信息与电脑,2010(03)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 系统 技术

1 楼宇智能化的内涵

笔者认真分析不同国家的楼宇智能化定义,并综合考虑到我国楼宇建设的实际情况,把楼宇智能化定义成:拥有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的楼宇,就是智能化楼宇。

2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楼宇智能化系统一般包括以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广播告示系统、楼宇自控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能楼宇管理系统(集控平台)及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等。

2.1 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整幢大楼的"神经系统",是网络、通讯等系统的基础。大楼结构化布线采用光纤作为主干(电话主干使用大对数线缆)、超五类或六类双绞线到房间,提供网络接入。

2.2 网络系统

在综合布线基础上构建网络系统,提供系统桌面100/1000Mbps接入,在公开区域部署无线网络,可以提供整个楼宇内无死角的网络覆盖。在网络系统上可以部署多种网络应用,如办公系统等。

2.3 电话系统

利用综合布线的基础设施,配置大容量程控交换机,可以为楼宇内用户提供电话、传真等通讯服务。楼宇内移动信号覆盖一般由移动公司在楼道内安装信号放大器来实现。

2.4 电视系统

整个大楼接入有线电视网络,并建设自己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可以为楼宇内用户(酒店、公寓等)提供电视服务,如需收费,可配套建设卫星电视计费系统。

2.5 安防监控系统

安防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和巡更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在重要部位(楼宇出入口、电梯、楼道等)安装摄像机,实时监控并录像,建设安防监控中心,派专人进行监控和管理。入侵侦测系统是在重要部位部署入侵探测器,防止非法入侵。巡更系统是安保人员定期按照计划线路进行巡更,记录巡更情况和结果。

2.6 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包括门禁、考勤、消费、身份管理等多重功能,可根据需求进行部署。一卡通系统还可以和酒店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相结合,实现业务的拓展。

2.7 停车场管理

停车场管理系统用于车辆进出停车场及停车收费管理,可与一卡通系统相结合。

2.8 广播告示系统

广播系统可用于播放背景音乐、通知和应急广播。告示系统用于视频信息,在门厅、大堂、电梯间等地配置告示屏,播放宣传材料、广告和公告信息等。

2.9 楼宇自控系统

本系统对建筑物大多数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如对空调系统、冷冻机组、变配电高低压回路、给排水回路、各种水泵、照明回路等等的状态监测和启停控制,对变配电高低压回路、电梯系统的状态监测和故障报警。

2.10 物业管理系统

实现对公寓住宅、商场部分进行房产管理、客户管理、综合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管理、租赁管理、车辆管理、入住管理、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操作,大大的提高了物业的工作效率,现能体现出现代化公寓小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思想。

2.11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集控平台)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可将楼宇各个智能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实现对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全局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功能。

2.12 中心机房

中心机房是指存放各系统核心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和存储等)的专用安装场所。其对温度、湿度、空间等有较高的使用要求。

3 楼宇智能化的技术要求

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

和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化楼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特性:

(1)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性。

(3)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有效控制,不但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还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一般节能达15~20%)。

(4)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一方面系统能正常运行,发挥其作用可降低机电系统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从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

(5)满足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需求。

(6)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楼宇智能化发展建议及对策

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加之政府对楼宇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引导,业内普遍看好楼宇智能化的发展。

(1)系统集成度更高。

(2)外观更加美观。

(3)操作更加简便。

5 结语

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在建筑领域所占比例较少,对比一些发达国家,普及比率较低。商业楼宇(如写字楼、酒店、城市综合体)、公共性建筑的智能化程度也只是处于发展中阶段,所以存在很大的市场增量空间,楼宇智能化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吕景泉.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J].[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07).

[2]丁季丹.论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J].考试周刊,2010(46).

作者简介

顾锋(1976-),男,江苏省苏州市人。现为苏州工业园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办公楼宇智能化系统管理及设备管理。

作者单位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TB381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楼宇必须要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方便控制环境、安全管理、监视报警,并能使工作效率有效提高,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简单来说,楼宇智能化要求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

楼宇智能化应该提供一种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1)舒适性:让人们在智能化楼宇中生活和工作,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能够有舒适感,所以空调、噪音、绿化、照明、自然光及其他环境条件都应实现较佳状态或者最佳状态。

(2)高效性:使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节省大量的人力、时间、资源、能耗、费用,并且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的效率。

(3)方便性:不仅仅要实现集中管理,易于维护的效果,还需要具备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

(4)适应性:对办公组织机构、办公方法和程序的变更及其设备有较强的更新适应性,如果网络功能出现变化或更新的时候,对原有系统的使用不造成影响。

(5)安全性:不仅要确保生命、财产、建筑物的安全,还要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考虑,以免信息网中出现信息泄露或者扰,尤其是避免信息数据遭受破坏、被篡改,避免黑客入侵。

(6)可靠性:所使用的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要足够成熟,运行良好,方便维护,如果出现故障可以及时修复。

二、楼宇智能化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PDS)

楼宇采用超5类双绞线(现在有些工程已经开始运用六类双绞线)和光纤系统(MOLEX),其中(通常情况下)数据信息点、语音信息点各占一半。垂直主干采用大对数5类线和光纤。另外,有特殊需要的地点要放光纤点到桌面,以满足今后信息、图象高速传输的要求。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现代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多而分散,为了合理利用设备,节约能源,节省人力,保证设备能够安全运行,自然地提出了怎样加强设备管理。当前已是二十一世纪,伴随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的最优化组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控制的方式从之前的中央集中监控转为了从高处理能力的现场控制器所取代的集-散控制系统,中央计算机以提供报表和应变处理为主,现场控制器以相关参数自动控制相关设备,来实现控制目的。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管理软件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控制网络WEB化,可把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信息转变为统一的格式,供具有统一界面的客户机浏览器浏览,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使用需求;第二,建立了SQL SERVER7.0相关数据库管理系统,使信息的管理功能有效提高;第三,采用开放式设计的网络结构,便于与其他系统(如安保系统、消防系统)进行集成。

楼宇自动化系统对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监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冷源系统:实现对冷水主机,包括配套冷却泵、冷冻泵、冷却塔的群控。

2、空调通风系统:实现对楼层新风机、空气处理机、排风机的监测及控制。

3、给排水系统:实现对生活水池、消防水池、污水井的高、低位监测,及潜水排污泵的控制。

4、照明系统:实现对楼层公共照明回路的开关控制与状态监测,及大楼外轮廓照明的控制与状态监测。

5、变配电系统:实现对低压进线回路、备用柴油发电机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频率的检测,以及变压器的超温报警监测。

6、电梯系统: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的监测,及上行、 下行状态监测。

(三)安全防范系统(SAS)

为了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人员和大楼的财产安全,以及维护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了如下系统: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系统由多支不同类型的摄像机对公共过道、机房和重点地段等地进行监控,在中控室设多台监视器,采用计算机控制,并在重要的房间设分控键盘,可以看到现场图像和听到现场声音。系统对重要区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录象,其他则具有报警联动录象功能。

2、出入口控制系统

设置联网式门禁,使用先进的非接触式感应IC卡,需持有效卡方可通行,该卡可设不同级别的开门权限。该卡还提供人员考勤、进入停车场、饭堂消费等功能。另外,个别地方还根据实际需要设独立式门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密码键盘式门禁。

3、巡更系统

在大楼内设置无线巡更系统,确保夜间安全。

4、防盗报警系统

在关键部位设置报警按钮、门磁开关、红外微波探测器、红外对射探测器等探测器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进行报警,通知监控中心。

(四)大屏幕投影系统

在大楼内根据需要设置投影系统,可以接驳任何的视频信号、计算机信号,并可连接实物展示台。上述设备提供了现代化的辅助手段,组成先进的证据显示系统。其中大楼指挥中心更是配备了当前最先进的高亮度投影系统和演示系统。

(五)背景音响/紧急广播系统

背景音响系统与消防广播系统合二为一。系统平时可以播放音乐,或者通过话筒公共消息,可以满足对全部楼层同时进行广播的需要。在遇火警信号时,则可以自动转为消防广播。

(六)停车场管理系统

通过使用非接触式IC卡,对进入本大楼的进出车辆进行自动管理,按一入口一出口进行配置。

(七)有线电视系统

大楼设置了有线电视点,可自办节目,可播放录象、DVD节目、还可由电脑编辑各类信息在电视中播放,将对自办新闻、培训教育和丰富文娱节目发挥积极作用,并可在本大楼召开电视会议。

楼宇智能化施工技术

(一)综合布线施工

因为楼宇智能化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十分庞大的,整个系统要想稳定可靠的运行,布线系统的优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通常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内容主要有:①敷设桥架管线:桥架管线的敷设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结构化综合布线施工的基础。必须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桥架管线的敷设时严格进行安装。②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楼宇智能化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线缆的型号、种类繁多,用线量大,在布线操作的时候,应按先水平后垂直的原则进行分层布线。③对于已布线缆在布线完后要校对,校对过程要做好详细的记录。校对正确后,固定绑扎对线缆,并明确在线缆两端作出标志。

(二)机房设备的安装

在各自的机房内安装各子系统的控制机柜,并排安装多个机柜时应整齐排列,应牢靠平稳的安装机柜。所有系统的线缆最后都汇集到机房内,应分类整理,按不同支路绑扎成束,并做好标记,不然会杂乱无章。应按规定对所有线缆接头进行标记和编号,并相应的做好记录;根据设计要求引出、引入机柜的线缆应有一定的冗余度。《楼宇智能化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备大多数采用UPS 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集中供电。在其输出端应配有多路输出配电箱,在前端应配有电源供电的交流电源互投柜。这些配电柜(箱)的所用线缆及内部配置应满足设备取用功率的要求,应符合电气设备规范。

机房内的机柜、金属线槽及其他设备均接地线。接地导线截面应高于4 平方毫米,并可靠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安装完成机房设备后,及时组织向工程监理报验,等到监理检查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下一项施工。

开箱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机房设备的有关资料,在安装完毕后要收集好,并应做好安装记录,以备检查或复核。

结语

楼宇智能化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确保其施工质量,并在日后的投放使用过程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建忠. 浅谈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监督控制[J]. 机电信息,2011,33:187-188.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7篇

就传统药品包装盒的材质来说,纸质的质地较柔软,易破裂,易销毁等缺陷导致了对药品的保护功能的缺陷,在运输的过程中经过几个层级的运输,最后有可能破损而丧失药效,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问题。人们也习惯在拆开药以后将纸质药盒丢弃,因为太多导致占用空间。下次用药的时候不易进行区分。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盒装药包装实际盒子要比里面的药物大上好几十倍的空间,这就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设计结构的不合理。玻璃瓶装从空间上来说比纸质耗费少,但是瓶身本身太笨重而产生一些不便。玻璃瓶装的特质相比塑料也比较难以赋予其一些科技上的智能化。塑料瓶装轻便,不易破损,占用空间合理,但其环保性能差,如果小容量的瓶装在生活中得不到合理利用的话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综上所述,在原有的一些材质里,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用中间的可操作性强的单一性包装材质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增加更多的功能,使得包装盒不仅仅只是单一的起到保护,运输,装载等简单功能。通过对结构的改造,我们可以将不同的药品放入同一药盒中,将固态和液态的药集合放在一个瓶中,方便携带,快捷用药。传统药品包装盒的制作工艺也比较单一,通过改变折纸盒或者铸模来完成。盒装一般为长方形状,瓶装为圆柱形状。我们在改变其结构的同时还可以加入更多的技术在这个简单的形体中。

二、智能化技术在药品包装的具体应用实践

随着传统包装的狭隘性及其缺陷,使得包装迅速结合智能化技术开始登上包装历史的舞台。由于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提高和不同年龄层次的限制性等因素,对包装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了。就药品包装而言,我们需要做到延长其保质期,食用过程中打开包装造成的氧化等质量上的管控。另外,还需要防止在日常生活中买到假药,严加对药品包装的防伪监控。防止假药,劣质药品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需要针对特定的人群做特定的分析和定位。在药品包装中智能化包装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老年人视力模糊,记忆力低下,分辨能力变弱等生理原因导致老年人在用药的时候会出现一系列的不便和问题。由以上等问题我们可以试图针对性的设计一款适用于大众的智能化药品包装,解决人们以后用药的难题。

2.1质量管控

因为传统药品包装所不能提供质量管控,因此,可以利用原有的塑料材质再进行加工和修改以起到监管质量的作用。

2.1.1防伪

药物生产行业是一个利润暴力的行业,很多不法奸商会用假冒伪劣的药材滥竽充数,由于生产水平和科技发展力水平的不够或因成本太高等原因,导致无法识别药品的真伪。容易买到假药,劣质药。在智能化普及的今天,RFID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能够处理对药品质量监控的问题,能够准确的区分药物的真伪。通过扫描以及电脑识别的功能,不断的更新RFID的识别水平。在生产药品包装的时候,赋予每一个包装编号和独特的识别标记,然后录入电脑。当运输到各个卖场的时候,超市通过电脑识别机器,扫描RFID芯片,准确的分辨真伪。智能化包装中的只能标签能够加强条形码的功能,记录药品的生产时间、生产厂家、生产规格等等,其目的为了让每一个顾客放心的买药。

2.1.2防变

药物如果不经过好的保护和隔离,它与某些大气中的分子接触是会发生质变的,这会导致人们在用药的过程中吃到变质的药,因而不能起到药效或者甚至起到副作用。如果,我们能添加一种制剂到药品包装盒本身,并通过包装盒发挥作用延长药品的保质期,这样将会起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有一种高阻隔性的材料。这种包装材料不仅价格和成本较低,还具有环保性和可回收性。它能够很好的阻隔气体、水汽、空气、光线、气味等进入包装中,并且能够很好的保证药品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杜绝药品盒空气接触,防止药品变质。防变的方法有很多种,并且可以进行更多的研发,如果能将这一技术与药品包装盒完美结合,将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福音。

2.2便捷实用

2.2.1提醒功能提醒功能主要针对的人群为老年人群体,和生活忙碌忘记按时吃药时间的工作群体。老年人群体因为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快,视力模糊等等原因会给用药带来一定的麻烦和不便利。可能因为老花而用错药,也可能因为记忆力原因多用或者少用药或者错过用药时间。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带来很大的隐患。同样的,我们除了在药品包装盒上设置质量管控的同时再增添智能语音提醒功能。通过RFID数据库,老年人的儿女们可以进行电脑远程操控,也可以通过WiFi无线传输功能,给老年人设定正确的用量并正确的分类。医院方也可以随时查阅患者的用药状况等。通过这样的设置,并定好服药的时间,时间一到包装盒本身就能自动发出声音提醒老年人该吃药了。

2.2.2操作简易

通过对药品包装的智能化设计,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它自动的分解了人在用药的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和逐一解决。从买药-分类-提醒-拿药-食用,智能化包装都应该解决每一步所遇到的难题和不便。市面上已有的智能化药品包装显有对液态的进行设置,一般都是对颗粒状的做了独特的设计,而很少考虑到液态。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用药说明会提醒患者喝多少毫升,而我们却无法精确到那个量,在没有毫升杯的情况下很难去估摸这个剂量。好比平常我们泡咖啡、牛奶、果汁等的时候,说明书会提醒多少粉末配多少毫升的水,往往泡出来的东西不是浓了就是淡了。如果我们能够在智能化包装里增加这样一个设计,就能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了。

三、难题与总结

俗话说各行如隔山,首先作为一个设计者来说对于电子科技方面和生物化学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智能化药品包装的涉及面广,涵盖的内容又比较丰富。设计者除了能把结构设计得更好把外观设计得更美之外,对一些程序控制上的东西和质量保鲜方面存在极大的缺陷。还有受众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智能化药品包装集结了诸多的学科,因此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必然是相当大的。对于厂商来说要生产出这样一款商品成本是比较高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东西随便便捷好用,但是也会考虑到成本过高而不选择。不过根据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革新,这样的东西会得到更多的推广,成本也会变得越来越低,这样受众也会越来越广,智能化的技术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药品包装中,它的这些便捷的功能同样可以用到食品包装、酒包装、军事、日用等等方面。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8篇

1983年,一本名为《第三次浪潮》的书轰动全球,许多当今网络界的领头人,当年都 是 它的忠实读者。其作者为美国未来学学者托夫勒,它之所以轰动,不仅在于它对未来社会的 演化做出了预测和描绘,更重要的在于它为人们迎接未来世界提供了行动线索。依托夫勒的 学说,现在的社会已经从第一浪潮农业时代、第二浪潮的工业时代,发展到现在的第三浪潮 信息时代。可以说,在人类发展的第三浪潮人们的生活方式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世界 融为一体,人们将打破国界,寻求合作。

作为人类社会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电子类产品的发展深深地改变着人类的生 活,电子产品功能的融合也历经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家电产品的便捷操作和附加功能 的出现;第二次浪潮是IT产品掀起的浪潮,PDA、手机等产品的普及,让IT产品走入了千家 万户;第三次浪潮就是现在由IT产品和家电产品掀起的浪潮,在这一大的背景下,电子产品 不仅加剧了它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更是将娱乐功能囊括其中。而现在,第三次浪潮才仅仅是 一个开始。

在电子产品融合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工作将更加丰富。很多电子产品出现了智能化的新 功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都可以连接网络,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轻松联系。以 前的照相机也有了数码功能,人们可以在电脑上自由修改自己的照片。而在IT领域,作为光 、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投影机也有了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网络功能、无线功能、移动 功能等,这些智能化的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乐轻松。

在中国经济不断持续增长情况下,我国IT市场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功能融合中 ,电子产品的发展有了更贴近用户需求、产品应用更加多样化,技术理念更先进的趋势。

在电子产品中,作为显示领域内极具诱惑力的产品,投影市场的飞速发展正是这种趋势 的代表。2003年,投影产品向着百花齐放的方向发展,各种类型的投影机应运而生,网络投 影机、超小型投影机、数码摄像投影机、无线投影机等等,使投影产品功能融合了更多先进 、自由的元素。投影市场的这些变化,给电子产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中国的IT领域,东芝投影机的发展可以说正迎合了这种发展趋势。

东芝近年来先后推出了多项具备业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如无线投影技术、调色板技术等 等,而在便捷操作方面,移动数码摄像投影技术迎合当今潮流发展趋势,在业界独领, 让操作更加人性化。

移动数码摄像投影技术,使计算机、视频和三维实物信号都可以真实输出,摄像投影臂 可与主机拆离,这样用户在外出时,可以简便携带,使数码摄像投影机更加方便移动。投影 机还可固定安装使用,真正实现了一机两用。投影臂可作全方位旋转,用户在各个方位,各 个角度都可对实物进行投影,彻底实现了即摄即投。摄像头组件应用移动数码摄像技术有着 远近对焦功能,可以随意切换,准确适时的捕捉实物主体。此技术配备的CCD摄像头的像素 序列,以崭新的Z字型方式排列,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此项技术应用的意义,在于它不断推陈出新的科技应用,同时这种应用将会带给用户全 新的科技体验,变得更加贴近用户,方便用户。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区;智能系统;雷击影响;防雷技术

智能小区将安全防范、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三项业务融合于一体,为业主们创新了全面性的住宅小区生活。在智能小区建设中,智能系统的运行发挥了尤为关键的作用,智能系统也是智能小区的核心构成。若智能系统受到外界因素破坏则会造成系统组成装置受损,降低了系统智能化运行的效率。

一、智能系统的主要构成

智能小区是“安全防范、信息服务、物业管理”三者的组合体,这种全新的功能模式是早期小区建筑不可比拟的。为了适应这类高性能的住宅建筑,施工单位常常会根据小区智能化的要求配备相应的智能系统,从而方面的小区内的管理服务工作,让业主感受到高质量的住宅服务。小区智能系统主要构成:

1、自控系统。自控系统是对小区内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的一种方法,其包括了管理主机、执行机构、传感器、传输线缆等不同的结构,每个组成都发挥了较大的实用功能[1]。计算机是自控系统的重要组成,能对小区内的供电、空调、电梯、照明等监控管理。

2、布线系统。智能小区功能的多样性使得布线系统更为复杂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小区线路分布的新形式。当前,综合布线系统相关联的内容较多,如:视频、语音、数据、信号等,这些都要借助于不同的布线系统实现传输,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3、网络系统。网络系统可以取代人工操作,让小区内的各个智能系统维持自动化操作。由于智能小区内每家用户都安装了网络接口,管理人员只需通过创建局域网络则能实现彼此之间的连接。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需要传输的数据“点对点”传输。

4、安防系统。为了避免小区发生盗窃事件,小区内设置了安防系统,这是一种高性能的报警结构。安防系统的结构:保安中心管理主机、安防报警器、传感器、传输线缆等,只要传感器感应到异常动静后则会立刻发出报警信息,提醒业主或小区保安处理。

5、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为了记录小区内发生的事情,既有助于小区安全,也能为各种盗窃案件的处理提供证据。摄像机、云台、镜头、监视器等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而保安人员可随时调出监控录像,以掌握智能小区内的具体动态。

二、雷击造成的不利影响

智能小区内采用的各种智能系统都是提高住宅建筑物性能的基础,但尽管是智能化的运行系统,其在使用期间也会面临着各种问题。“雷电袭击”是目前智能小区遇到的最大难题,智能系统中的构成都是弱电设备,遇到强大的雷电袭击后会导致设备损坏,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1、破坏性能。雷电会产生强大的电流,而智能系统内元器件的很小,遭遇雷电袭击后会破坏智能系统的性能。如:单片机是一个很小的芯片,当期受到自然雷击后,芯片内的控制电路会因强电流刺激而烧坏。又如,传感器在雷电袭击下也会瞬间失去传感效应。

2、导致火灾。我国雷击一起的火灾事件年年发生,智能小区基本上都是借助于各种电缆线路的连接发挥作用,且除了建筑物内安装了各种线路外,小区内地下也埋设了电缆。若雷电的电流强度超大,则会引起线路烧坏或着火,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引起火灾问题。

3、阻碍管理。智能系统是小区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在智能系统里能够对用户需要使用的服务进行了设置,若智能系统失去控制作用则降低了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效率[2]。同时,系统发生故障后也会给管理人员、保安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增加了他们工作的难度。

4、增加成本。成本增多是由于雷击破坏系统后需要维修引起的,在施工中系统受损,增加的是施工成本;在使用中系统受损,增加的则是物业成本。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增加业主的额之处,且在系统维修期间会影响到业主的正常居住环境,降低了生活水平。

三、现代防雷技术的运用

从空间区域上看,防雷技术可分为外部防雷技术、内部防雷技术两种。外部防雷技术较为简单,只要在建筑物外部安装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构造装置即可。内部防雷技术涉及到额建筑物内部结构、建筑物地下结构等方面,其防雷难度较大,现具体分析内部防雷技术的构成。

1、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是常用的防雷方式,对小区内变压器的保护也有很好的作用。为了维持带电物体与大地电位相互均衡,这样可以把雷电产生的电流“抵消”掉,由此降低雷电对弱电智能系统的破坏,这种连接可通过安装等电位连接强来实现。

2、共用接地。共用接地是综合性连接的方式,把智能系统内部的各个金属元器件进行连接,如: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等。将金属构件共同连接到一起后可对每个元件进行控制,从多个方面发挥了抗雷击的作用。

3、屏蔽技术。屏蔽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或消除电磁对智能系统的干扰,屏蔽的方法为在被保护的范围内,结合屏蔽电缆创建等电位连接结构,当弱电系统遭到雷击后可将电流转移到地下。如:雷电袭击时利用导线连接将电流导入地下。

4、适当布线。防雷布线时需参照小区内空间结构状况,重点研究防雷装置与地下管线之间是否有联系。为了防止智能系统受到雷电波的袭击,对电源线、天线、屋顶等位置的线路要正确引入。此外,在铺设线路时需避免线路交叉重叠,以免线路连接错乱。

5、电涌保护。电源、信号是电涌保护器保证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这两点的控制则能发挥防雷效果。电涌保护器有三层防雷结构,一是在总电房低压配电柜电源总开关处,二是在分配电柜,三是在UPS电源、电气器件、电脑终端等位置安装[3]。

四、系统防雷的日常维护

智能小区引进防雷技术后还要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让防雷系统与智能系统协调运行,这样才能发挥最佳防雷效果。对防雷系统的维护包括日常检查、故障处理、更新装置等方面,小区内的电力技术人员要做好每个方面的工作。

1、日常检查。检查工作是为了及时发现防雷装置的异常,提前采取措施防范故障。当所有防雷装置全部安装到位后,技术人员应检查装置结构的连线是否正常[4]。如:避雷针安装到建筑顶部后,要通过调试、模拟等方面检查避雷针是否正常发挥性能。

2、故障维修。故障维修必须及时,在短时间里弄清防雷故障的原因以指导处理工作。通过防雷监测仪发现防雷装置出现故障后,应尽快将其拆下维修。一般维修方法是观察元器件的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等。

3、定期更换。正常情况下,防雷装置的使用时间在3年左右,超过这一期限后防雷设备则会逐渐老化。为了保持智能小区内防雷系统的性能,每隔3年左右最好重新安装避雷器。另外,对于市场上销售的新防雷产业也要积极运用,增强智能小区的防雷性能。

结论

智能化技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智能化技术;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00

0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以往的发展模式也有着打破,在当前的一些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发展领域。一些控制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也愈来愈重要,在智能化技术于测控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应用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就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使得测控技术以及仪器的发展也有了进步的空间,故此加强这一层面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 测控技术以及仪器仪表分析

1.1 测控技术分析

测控技术作为现代化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对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也是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的重要保证。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对科学技术的支持是离不开的,尤其是一些比较尖端的科技,而一些重大成果的获得通常都和测控技术有着紧密联系,我国在测控技术层面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着很大差距,所以当前要加大测控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发展[1]。测控技术仪器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并且是和经济社会进步有着比较密切的关联,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将其和测控技术得到融合就能够实现测控自动化以及智能化,这将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1.2 仪器仪表分析

仪器仪表是对信息采集以及测量处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及设备,并已经成为对科学技术推动的一个重要技术。处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仪器仪表和测试技术则是信息科学技术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其中的仪器仪表作为工业发展中的倍增器,一些发达的国家对其有着充分重视,并将其作为是重要发展战略。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能对市场优势充分利用,在测控技术发展领域与之相结合,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对仪器仪表的应用创新要进一步体现。仪器仪表以及测量技术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愈来愈得到了凸显,为能够对仪器仪表的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就要能和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相结合[2]。

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及具体应用探究

2.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对于当前的技术发展,智能化技术作为高端科技类型,对我国的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发挥。测试测量仪器的自控系统在出现的故障时,对于智能化系统就能对故障自主分析,及时的找到问题的原因,为管理人员提供比较科学化的处理方案,这样在故障的解决效率上就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对测控仪器在设计上进行优化,使其能够在其系统应用下更加可靠高效。在当前的测控系统运用过程中,对于相应的仪器仪表均是智能化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也相对比较灵活,在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这一水平也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2 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探究

将智能化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在多方面体现,测控技术和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可靠性以及高效率都比较突出,对信息的获得以及数据的转换等都能够实现,可对信息数据的显示以及控制实现三维形象化。在测控系统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对测控系统就有着支持,而在网络技术下也能够对测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推动[3]。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是对信息处理以及绘图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并且有着比较突出的作用功能发挥,体现在逻辑判断以及推理功能上,还有在数值的快速计算能力上也比较突出,在储存盒管理数据信息功能和图像的显示绘图功能方面也比较突出。这样就能够将设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将仪器仪表中的温度计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比较突出,对提问而对测量方法比较多样,其中的热电偶以及水银和石英晶体等都能够作为测温元件制作体温计,这些技术都是接触式的测温,所以就比较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而在接触测温的部分一旦移动就会对测温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非接触测温方法的应用上就能对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测温技术水平提升有着促进,也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测控系统的智能化虚拟技术是测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延伸,通过人机交互能够对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动作以及视听觉等感受进行模拟,这样将其在软件开发中加以应用就比较方便。通过智能化虚拟仪器就能够在软件的灵活性上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来提供全方位系统集成模块化硬件,从而能够对测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4]。

2.3 仪器智能化技术和测控技术发展前景

对于测控技术以及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今后也会向着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等方向迈进,从而实现多功能跨领域的发展目标。通过物理学新效应以及高新技术来进行开发新型高灵敏度及高稳定性测控技术及仪器就会比较有利,对我国当前的仪器仪表应用的情况来说,还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时候的水平,对于产品可靠智能化的程度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国当前对仪器仪表技术的应用有一半是从国外进口,所以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形势还比较严峻,这就需要将对测控系统以及仪器仪表的开发研究创新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和加强,通过信息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优势对其进行带动。

对于当前的各产业发展的状况,对测控技术的发展也有着带动,将测控技术以及仪器智能化技术向着标准化以及开放化的方向迈进就成了一个重要趋势。自动化测控技术和仪器仪表系统是整个发展装备的中心以及安全屏障,对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的推动有着重要作用,在市场化的作用下,我国在自行研发的智能化执行机构以及流量计等都在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些高档的智能化产品也不断涌出,所以针对测控技术以及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5]。

测控技术和仪器智能化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模拟人类神经网络来对信息传输和处理,对测控的实时性以及故障监测的准确及时性也会进一步提升。并且在建立于生物遗传规律模拟基础上的遗传算法能够对测控系统给予优化调整,能够将智能化的水平得到继续发展。在多值逻辑基础上通过模糊集合方法对模糊性思维加强研究,就能对未知性得到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合测控系统自身的发展特征,

(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13页)

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将会向着功能的用户界面图形化和计算的可视化方向迈进。在性能的发展趋势上将会向着高精度以及高效化和柔性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在体系结构层面的发展趋势将会向着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方向迈进。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我国的各领域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技术上的优化必然会带来实际生产水平的提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正向着迅速化迈进,对于测控技术以及仪器智能化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就要充分发挥作用。此次主要从测控技术和仪器智能化技术理论进行着手,然后就起应用优势以及具体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希望有助于我国测控技术以及仪器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启,徐本连,李智超,戴梅,李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12).

[2]梁勇,于新业.综合测控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2).

[3]魏绍亮,仉毅,孙步胜.探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

[4]刘红波,马志娟,梁晓瑜,李东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现状分析[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 2013(01).

[5]李辉,田立国,赵丽,程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上一篇:就业市场范文 下一篇:农业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