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3:49:15

政治意识论文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1篇

一、现行村民自治中农民政治意识的缺失表现

公民这个概念包含着不同的社会政治内容,包括两种不同又相互关联内容。一种是法律概念,所谓公民,即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另一种是社会政治定义,它从个人与国家权利义务关系来对个人作最基本的社会成员身份定位。现代公民意识要求每个人把自己从自然的“人”或抽象的“主体”转化为公民社会中的一员,转变为人格平等的“公民”。

现行的村民自治实践所暴露的农民公民意识不强,是由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决定的。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过去把社会存在主要归结为生产方式是不全面、不准确的。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三形态(或三阶段)对人们的意识其有决定性影响,为我们解惑意识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自然经济(农业经济)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本特征。它是权力集中、人身依附关系,与此要适应的“人治”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奴卑意识赖以存在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及不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程度不同地存在此类现象;交换经济(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市场经济的概念,但实质上已经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是以物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即人依赖于物的价值形态——货币,但人的人格是独立的、自由的)为特征。亿万次交换既是破除自然经济——人身依附关系的利器,又是形成独立、自由、平等的基础与前提。交换的主体必须是独立、自由(不能把一方意志强加于另一方0、平等(地位平等、内容等价——或认为是等价)交换才能正常持续恒久地进行下去。社会主义从原来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超越了市场经济阶段,实质上是在现代经济(世界范围内)条件下放大了自然经济,从而在很多方面不自觉地把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某些观念当作社会主义的意识来坚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经济体制写进与宪法只有近十年时间,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说只是暂短一瞬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农民缺乏政治民主与公民意识是十分自然的。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法治观念。中国农民老实,“权大于法”的观念仍禁锢着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农民还较普遍地习惯于行政越权安排。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的行政人员中仍认为村委会是乡政府的“腿”,是自己的行政下属,而广大村民也习惯接受“上级”领导,即使侵犯了自身政治权利,也很少感到有什么不对,即使感觉到了也能容忍。

2、缺乏自主、自立。在一定意义上,村民自治是国家对村民的一种民主承诺,村民委员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并要求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种以村民个人权利为本位的村民自治体制,要求村民逐步树立自主、自立意识。因为村民有了强烈的自主、自立的主人翁意识,行使国家赋予的种种权利和应尽的各种义务,村民自治才能落到实处。

3、缺乏合作意识。中国农民最大的特点是善分不善合。善分,并非是中国农民的弱点。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善分,中国农民分到家庭为止,西方人分到个人。中国农民的天然弱点在于不善合。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更看不到在长远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各农户间的共同利益。所以不能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超家庭的社会、经济等联合体。个人在面对强大政府的种种不公时,往往表现出无能为力。在村民自治实际中,很少有村民个人能够与其它同胞联合起来影响或改变政府或村委会的想法或决定,不知道这样的合作是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的有效办法。

4、缺乏权利责任意识和独立人格。公民之所称“公”,不但要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有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之基本权利,而且还在于每一个公民都有相应的、无可推御的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社会责任不可剥夺,不可回避,不可转让,公民不但有责任和义积极参与与共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宜,还有责任对公共权力机关进行认可,监督和支持,不断促进完善政府的工作,使政府职能既要到位又不越位。而农民在村民自治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和表现,反映出我国大部分农民还停留在传统的官管民的思维中,没有意识到每一个人作为公民,有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之权利。在农民村级选举中,许多人对村级领导班子评价不高,意见甚多,愤愤不平,但对基层选举却又缺乏参与热情,不肯积极地通过选举来改善村民自治的权力运行,认为选举没有太大作用。大部分农民缺乏强烈权利责任意识和独立人格,不能正确利用国家赋予自己的选举权利,不善于、不敢于用法律抗拒来自乡政府或宗族的种种不合理要求,认为自己“人微言轻”,只好默默地忍受种种不公。农民缺乏独立人格,进而缺乏充分的民利意识,使得奠基于政治参与基础之上的村民自治的发展失去了内源性动力。

二、培养农民向公民意识转型的具体对策

村民自治的主体由于缺乏公民意识,致使作为乡村社会民主政治发生了异化变形,实现向公民意识的转型,根本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农村的自然经济结构和落后的小生产方式,为农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型奠定社会经济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工业化,为农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型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第一、加强法治教育,为农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型奠定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尤其需要一种具有“主体自由追求和自律精神”相统一的公民意识,它在法律上表现为:一是主体地位意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公民的绝大多数是国家权力的主体。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实际生活中这一点往往被遗忘和颠倒,变成了“当官的为民作主”,人民的“主人”意识由此被削弱和淡化。因此,必须强化人民权利意识,维持人民权利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公民的权利意识教育。坚信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简言之,就是“法律至上”观念。认识到法律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手段,一方面,唯有法律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只有法律才能制约权力的运作,防止权力的滥用。正因为如此,法律才被人们信仰,由此生发出公民自觉的守法精神和护法精神。这种精神是法律信仰的灵魂,它要求公民不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义务,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由强力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并把这种行为视自己应承担的义务,把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当作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为农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型奠定文化基础。小农意识的狭隘经验性、落后保守性、自我封闭性、个人迷信等特点都是与小农愚昧无知的文化状态造成的文化素质低下紧密相联系的。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对农民的教育,主要是解决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和政治立场问题。用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先进文化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克服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目前农村某些地区封建迷信盛行、宗族势力抬头、农民集体现念和民主法律观念淡薄、社会治安混乱、道德水准下降及丑恶现象买卖婚姻、拐卖人口、吸毒贩毒、等的死灰复燃。落后的小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的泛滥,说明教育农民的任务具有现实紧迫性。

第三、加强学校公民意识培养,为农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型奠定后备人力基础。目前,我国学校公民意识培养和教育普遍存在的偏差和问题主要有:公民教育意识不强、公民意识培养体系不健全、把公民意识培养简单地等同于公德教育或社会责任教育。这些偏差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目前学校公民意识培养的薄弱和落后局面。尤其在农村,学校教育的目标几乎被唯一化为升学。改变学校公民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公民教育)落后局面一要在思想上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主渠道的观念。二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公民意识培养体系,推进学校公民意识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要加强学校“公民文化”建设,形成学校公民文化氛围,从物质、制度和心理等层面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四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各种载体和途径——包括各科教学、德育、班主任及团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载体和途径——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上的作用。五要研究学生公民意识取向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2篇

【正文】

一、大众政治意识的崛起

大众政治意识的崛起与发展,代表了当今现代化民主国家的一个方向,也是未来现代化民主法制社会的价值趋向。从政治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它追求的是公平的、大众化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决策,它看重的是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积极作用。因此,相对于大众化的政治意识的勃兴,所谓的精英主流政治意识则只能属于过去了。所谓大众政治意识,就是一种以大众为主体对象,以公平政治参与为主要功能,并辅之以现代化传媒手段、经营和生产方式的现代文化意识。在过去传统计划体制下,普及性的大众政治意识并未与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政治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我国主要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渐渐兴起的。

我国目前在强调法治立国后,法的权威逐渐上升,中国权威政治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集中体现就是要使法的权威上升到第一位。只有这样,中国的权威政治结构才能与现代民主制政体的权威结构相一致。可以说,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而大众化政治意识或公民政治社会的兴盛正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环节。

二、大众化政治意识凸显的正负效应分析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市场化进程的推动,我国的意识形态本身的内涵和状况却已经发生了不可阻挡的种种变化或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又不能不影响到政治结构本身。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利益追求已经成为社会上人们行为的主要动力。这就使得过去那种泛化政治意识形态逐渐退出了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并渐渐地被民主化的大众政治意识所取代,从而也使社会开始产生了个人生活的空间并不断向不同的领域扩展。同时个人稳私和人的主体性开始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而原先意义上组织、单位和集体对个人控制的范围和程度也慢慢减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和学术研究中的思想自由度不断拓展。它同样也使得泛化政治意识对社会公共领域的控制大为减弱,尤其是经济的决策和经济的运行现在已很少受到泛化政治意识的干扰。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化政治意识的兴起和过去泛化政治意识的淡化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负面效应,那就是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的社会道德领域的混乱、无序以及社会生活规范的无政府状态。这是因为,在原来泛化政治意识高强控制下,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都是依赖强化政治意识的渗透来维系,从而保证了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够克己循规。但是随着这种泛化政治意识的淡化,意识形态对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方面的控制与约束也随之弱化,从而产生了这种负面效应。

三、大众化政治意识的内涵

大众化政治意识作为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社会政治现象中的一个特殊方面。它构成政治系统的基础和环境,同时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意识是政治学的基本范畴,由于“各个国家多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环境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依据来把握政治意识的含义,赋予其特殊的内容,因此政治意识的含义具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一是政治心理意识。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心理意识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非系统的自我反映形式,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倾向。”

二是政治信息意识。被誉为宇宙三大要素之一的信息,在当今人类社会,它与物质和能源一起构成了社会的三大支柱,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资源。大众政治信息是“政治决策的基础,是沟通政治部门的纽带和政治协调、监督与控制的依据”。

三是政治舆论意识。大众政治舆论是舆论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是制约人的行为的无形工具。当代中国的大众政治舆论是政治民主化的动力和先导。

四是政治道德意识。大众政治道德是“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道德,是社会化的公众道德观在政治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当社会公众用自己的道德观来分析评价一定的政治现象,并依据大众政治道德的原则与规范来调整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时,就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就出现了政治道德”。

五是政治信仰意识。“信仰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的始终,并随着文明史的演进不断变化”。

四、结语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题】高校思政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意识

一、国际意识的基本内涵

(一)宽广的宏观意识。这就是说,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对当代中国、当代世界问题的阐述、理解、思考上具有宽广的视野、宏观的意识,这是国际意识的最重要内涵之一。宏观意识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局观的问题,时代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考必须要有一个大局的观念。古人很早就指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客观地说,我们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也不善于从现实的大局与历史的长远看问题,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存在一个用宽广眼光观察历史、现实、未来的大局的问题。

从纵向来看,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进行纵向前后相联系的深远眼光,把历史上发生的问题,与现实出现的问题,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用理性的思维线索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可否认,当代的许多大学生是缺乏前后联系的深远眼光的,不善于从历史中去分析问题的根源,好像所有问题都是因为现实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所导致的,从而忽略了现在的某些社会弊病,如腐败、“”、社会黑势力等,实际都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遗贸物。由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从身边的人物、身边的事件中追溯到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这种现实与历史前后联系的深远眼光,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横向来看,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将历史、现实、未来视为一个发展整体的世界全局眼光,总揽古今,总揽世界全局,把国家、民族的问题视为世界的问题,养成将国家、民族的问题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的习惯。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既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更是一个彼此密不可分、联为一体的世界,世界之中有民族和国家,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在民族、国家的思维习惯里不能没有从世界的全局对本民族、国家进行全方位思考的意识。历史的发展证明,有些民族、国家之所以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是因为这些民族、国家从上层的决策者到下层的实践者,都没有世界的全局发展眼光,坐井观天。我们现在之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全局眼光,是因为我们已经从封闭中走了出来,而且我们还要在更开放、更为整体的世界环境中求得我们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繁荣。近来年,我国领导人对全国人民的视野问题的培养与教育高度重视,如对培养全国人民纵横视野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历史科学,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就非常重视,一再强调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

(二)开放的心态与意识。这里所说的开放的心态与意识,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与意识:今天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程度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具有极其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该具备一种开放的心灵或心态(openmind),也就是必须具备作为智力支撑的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首先指大学生们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对别的民族、国家的新鲜感和敏锐的反应力。而这种新鲜感和敏锐的反应力得以保持的重要前提,是国际关系平等意识的建立。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对别的民族、国家的文明与制度没有平等的理解、认同、尊重、宽容,而是以一种俯视的目光藐视地球上其他文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存在,其发展的前景只能是夜郎自大式的封闭。

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还指我们的大学生对别的文明、制度要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新世纪,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只有勇于开拓、善于开放、敢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国家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切的基本前提是善于向别的民族、别的国家学习。当今的时代,既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又是知识互通的时代,只有善于从别的民族、国家中学习,才会使我们这个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此外,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还指我们的大学生要学会从更广阔的视野里去理解自己的历史发展、自己所处的位置,看待和分析自己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一个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人类发展的命运,与整个地球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可能成“大器”。我们要塑造的,我们要培养的,就是懂得从我们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人类共同发展的大趋势中去奋斗、去拼搏的大学生。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应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具备的主要精神要素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国际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狭隘观念和偏见,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加深以平等、公正、和平和自由为基础的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间相互理解与合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三)遵守国际基本准则的意识。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缺乏规范意识。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中,“旧者已亡,新者未立”,因此,社会出现了一些“规范”的“真空”地带,或存在衡量事物的“双轨制”标准,这造成人们或不知所从,或言行不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越来越开放,中国也越来越加速融入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给大学生带来了开放、创新、融合等现代社会意识,如WTO制订的多边协议和规则不仅要求我国在经济层面融入世界,更要求我们在体制和机制层面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来办事,不论是政治、经济、科技,还是思想文化,都有一个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的问题,国际意识与规则意识将在全社会成为共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和规范意识的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而这没有长期的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是不可能实现的。应当说,这也是国际意识的基本要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从无规则到有规则,从无秩序到基本有秩序的过程。在以国家、民族为基本单元的地球村里,规则与秩序是发展的前提之一,我们老祖宗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使我们的国家、民族在世界上有所作为,就必须使我们的大学生树立起遵守国际规则的意识。

二、培养国际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主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收到实效,很大程度上看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能否跟上时代。跟上时代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随着世界越来越向中国开放,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跟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用世界眼光来把握时代潮流,激励大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需要跟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引导大学生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跟上全球化时代问题的提出必然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新理念,注入新内容,远用新手段。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塑造大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它涵盖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要求,对此,过去多集中于爱国主义、科学的世界观、理想教育等方面,今天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必须立足现实需要、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确立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笔者认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应该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这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在称谓上有时称为“世界意识”,有时称为“全球意识”,但其内涵应当是一致的,都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而构造一种民族的、国家的思想意识。目前,世界的高等教育由于国情不同,呈现出很多的发展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我们的邻国日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四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际和提高国际意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将国际意识提到优先的地位,这是因为其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国际的力量。日本地小人口多,自然资源匮乏,离开了国际社会,它是很难发展的,所以它特别强调对新一代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

美国也很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国际意识,它虽然没有类似中国那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这不等于说美国的大学不对它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美国的历史课程在美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特别的作用,一般美国的大学生都必修美国历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过去,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强调美国文明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强调美国发展的特殊性,以激励大学生对美国的自豪感。民族意识增强了,但国际意识却淡化了。随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世界各国对美国挑战能力的增强,美国越来越认识到,缺乏国际意识的大学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所以,现在美国很重视对世界其他文明发展的认同,籍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如1996年新颁发的《历史课程国家标准》就很强调要通过世界历史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意识的培养是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教育主题,对这样的一个主题,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所作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国际意识问题的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国际意识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看。

从微观的层面来看,国际意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主题的提出,对调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修改我们的培养目标,变革我们的教学内容,深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我们的国情,有我们的制度特点,有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存在着一个与世界的教育思想接轨的问题。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根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理想与道德的合格公民,可是,当今世界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不得不思索让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的问题。培养世界公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导向培养国家合格公民还是导向培养世界公民,既反映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矛盾的一面,也反映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促进的一面。我们不应该将两者对立起来,民族性与国际性是相关联的,民族性越强就越具有国际意义,反之,不走向世界的封闭性并不利于民族性的进一步强化。

我们之所以要为培养世界公民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因为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越来越面临许多需要全球联合方能解决的问题,中国如果要在地球上有所作为,就不能不在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上有所作为。全球问题一般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单独解决诸如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整体性(危机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复杂性(全球问题的各方面紧密相联,并互相渗透,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在不涉及其他问题的情况下得到解决)、深刻性(任何一般性措施已解决不了全球问题)、严重性(全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等特征,鉴于此,联合国通过各种宣言、报告、公约,一再敦促和呼吁世界各国为缓解全球问题而努力,并由此应运而生了关注地球生存的全球教育思想意识。全球教育思想意识的核心是呼唤人们关心全球问题,关心人类的共同命运,并从全人类的利益和命运出发,为缓解和解决全球问题而奋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就定为“学会关心”,就是面对全球问题的严重化,呼吁世界各国要重视全球教育,教育人们要跳出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要关心全球命运,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强调全球合作精神,希望全球所有人的共同携手,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而努力。把对我们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顺理成章地扩展到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意识,应当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世纪的新要求。

其次,国际意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主题的提出,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些层面的实效性是较差的,其中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太切合广大学生的实际。理论上讲,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际出发,在目标、内容、方式、途径上符合大学生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际意识问题的提出,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它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不循旧,不保守;他们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激情,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做事讲效率,有竞争意识;他们注重平等,讲求参与,有法律意识;他们热心社会活动,有公益意识,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这些行为和心理特点,打上了全球化时代的深刻烙印。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和进取的精神来面对开放的世界,这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界而言,如果我们不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还是做纵向的自我比较,或是用基于过去时态的“忆苦思甜”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想像会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从宏观层面上看,国际意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主题的提出对加快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步伐,延续我们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从中国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认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从而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这一认识过程能否深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近现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是否理性与正确。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中国走向世界,世界向中国开放的双向互动关系,但过去这种关系的运动很不顺畅,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轨之所以来得慢,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缺乏对世界形势的认识”。缺乏国际意识,缺乏对世界正确的定位的结果,导致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路很坎坷。

同样,世界向中国开放之路也不顺畅。缺乏国际意识的中国封建王朝,不懂也不遵守国际规则,清朝统治者即便发生鸦片战争这样的大变局,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世界已从“一统之世”发展到“列国并立”。由于闭眼不看世界大势,仍然在维护封闭的体制残局,因而阻碍了世界与中国的交往。清王朝在和外国人的交往中屡屡发生所谓的礼仪纠纷,清王朝在对外交往中可以赔款,可以割地,就是不能放弃要对方下跪、磕头,从清朝对觐见之礼的顽固维护中,我们既可见清朝体制的顽固,又可见清朝落后于国际社会,缺乏国际意识的程度。

在今天开放的世界体系中,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都在不同程度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开放”是形容当前世界的特征最恰当的词语,它不仅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反映,也是时代进步的主题。今天,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联系在一起。因此,培养新一代具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这应当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世纪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N].光明日报,1999-09-06.

[2].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在哈佛大学的演讲[J].光明日报,1997-11-02.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J].光明日报,1999-09-29.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陈雄章.交往与世界历史变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李三虎

【作者简介】李三虎(1964-),男,山西长治人,哲学博士,教授,广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探求》杂志主编,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和技术政治学,对一般政治经济学术讨论也感兴趣。广州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070

【内容提要】本文从全球历史意识的视角讨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变迁过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生存比较,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全球历史过程,必然受到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因此只有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置于全球化进程中进行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和表现出它的潜在优势。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全球历史意识/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正文】

[中图分类号]B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744(2002)05-0018-05

从1844年马克思设想通过建构“政治文明”来废除集权制,到2002年同志提出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蓬勃生命力,已经经历了一个半多世纪。在这一历史长段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球历史进化过程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竞争比较下生存和发展,在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政治意识、政治取向、政治行为各个方面都有了相当的积累,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及其实践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世界社会主义兴盛而跌宕起伏,为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既提供了有价值的成功经验,也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深刻教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整个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可能脱离人类整个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而发展和进步,因此只有立足全球历史视角才能完整、合理地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变迁和发展,也只有适应全球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全球历史变迁

政治文明是人类活动的以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成果总和,是人类政治进步的标志。为了追求政治文明,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随着制造和使用工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步以智性、理性、人性战胜了物性、本能和兽性,逐步摆脱了蒙昧和野蛮,步入文明的时代。现实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虽然不过100多年的历史,但人类为了追求这种真正体现自由、平等、公正、合理的政治文明却进行了不息的探索,其历时同人类文明变迁一样久远。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萌芽阶段

社会主义总是同对理性进步的信仰密切相关,这一信仰推动着人们试图废除不平等和等级剥削制度,实现一种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从原始到古代神话都反映出了人类从来就向往这样一种没有任何瑕疵的天堂乐园,采取的途径是对自我和自然知识的不惜探索。按照基督教教义,亚当和夏娃冒险吃了“智慧树的禁果”而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因为将生火的技术馈赠给人类而受到诸神的惩罚。西方宗教话语往往将这称为“人类的堕落”,其实这恰恰表达了人类为战胜野蛮而进行的斗争,因为这种追求知识和探索自然的价值在于使人类经过资本主义的“进步”摆脱原始状态,最终进入消除不平等现象的社会主义社会。到了十八世纪,对于圣西门这样一位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来说,法国革命摧毁了封建的蒙昧和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广泛的科学创造和政治文明的先河。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圣西门从批判现实的资本主义出发,设想了一个强调科学探索由技术专家群体——牛顿参议会(CouncilofNewton)管理的理想社会。圣西门虽然死于贫困,但其思想却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他的后继者们继续发展了共产主义原理,包括消除私有财产制度、社会集体化、建立公社等思想。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工作似乎相当实用和理性,他试图建立和管理一种理想的工厂或者公社,如苏格兰的新拉纳克、美洲的新汉莫尼(英文意指新的和谐)等。当这些小规模的社会主义实验失败后,他出版了《新道德世界书》,成了空想社会主义道德和精神革命的蓝本。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性阶段

诺曼•柯恩曾经认为,十九世纪中期开始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一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千年理想”(millenarianideas)——在基督教思想中意指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天堂乐园,通过变革来取得对一切污浊的清除,使人类在末世来临前各得其乐。(注:NormanCohn,ThePursuitoftheMillenium,SeckerandWar-burg,London,1957,passim.)不过对马克思更为直接的影响来自圣西门空想的技术专家共和国思想,但与圣西门的不同在于,马克思提出了科学的、理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和理念建立在科学的历史发展规律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理性的科学。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案》中就把政治文明(如“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布和实施、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等)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恩格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家庭的起源、私有财产和国家》中指出同蒙昧和野蛮时代的群婚制和对偶制不同,文明时代的家庭以专偶制形式出现,专偶制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在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和国家则标志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开端,即人类进入到有组织的政治活动状态。但在奴隶、封建的专制社会甚至资本社会,这种政治文明表现出了裸的等级压迫,它同不平等、不公正、不自由相关,因此不是一种真正合理的政治文明。为此,恩格斯设想了无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形态,应该是“随着无产阶级成熟到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它就作为独立的党派结合起来,选举自己的代表”,(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9页。)实现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目标。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阶段

应该说,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化之前,人类政治文明一直是从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的,“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的是更高的政治文明层次,但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出现由于政治文明演进中量的积累所最终导致的质的变化”。(注:高健生:《政治文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思考》,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人类政治文明那种始终表现着等级压迫的政治统治关系、不平等不公正的价值主导格局和少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只是当全球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始从理性进入实践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走向制度化,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1971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及随后世界范围内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从根本上使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政治文明制度变革上,社会主义否定了等级压迫的政治制度,受压制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上升到了统治阶级地位,使人类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推进到了更高层次。

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无论在那方面都是一个落后的典型,甚至是一个如德里克说的“背逆时间”(注:德里克在《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一文中,引用过马克思一句话说中国是一个“背逆时间像植物一般懒洋洋地成长的社会”(按照我国的翻译是“不顾时势,安于现状”)。参见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的社会。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也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中国在当时确实同资本主义活力形成了明显对比,在政治文明进化上也远远落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后面。然而,二十世纪的最大讽刺是,中国这个“不顾时势,安于现状”的社会不但没有死去,相反却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堡垒,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标志。1949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曾经应验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普遍化结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则预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生命力,成了在剧变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制度上的活见证。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生存比较

在剧变后,一批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完全无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存在的现实,宣扬历史将终结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其中,美国自由主义学者福兰西斯•福山于90年代初在《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中文版名为《历史的终结》,1998年远方出版社出版)中宣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成了人类政治文明的终点或者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未来将是自由市场和议会民主政体全球化的时代,而社会主义和作为政治纲领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在这种全球化语境中已没有地位。这里无意对福山等人进行全面回应,只是通过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比较,展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生命力。

(一)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并不完美

毫无疑问,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在经历了欧洲中世纪漫长的黑夜之后,文艺复兴运动拉开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曙光。西方资产阶级以文艺复兴为先导,举起“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大旗同封建专制斗争并取得胜利,同时按照洛克和卢梭的“人民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和密尔的“代议制理论”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资产阶级一旦取得统治地位,就不再把民主给与人民。直到资本主义残酷竞争继而最终引发两次腥风血雨的世界大战,民主、平等、自由这些被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珍宝的东西就更是变得面目全非、声名狼藉。希特勒这个二战时期的战争狂人不正是这种民主选择的结果吗?即使是今天号称已经在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大获全胜的资本主义和自由世界,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也照样可以一口气数落它十大弊端(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119页。):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是一种预谋(为了最大利润而追求新市场、新技术和新全球竞争)的新失调;对无家可归的公民参与国家的民主生活的权力的大量剥夺预示了“一种国界和身份的新经验”;经济大国之间的经贸大战控制了国际法的不平等应用;资本主义国家鉴于自由市场的控制方面的无能而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和干预主义政策;外债和其他相关机制的恶化使人类大多数处于饥饿或绝望的境地;军火工业和贸易(常规武器和高技术精密武器)被列入西方民主国家常规的调整范围;核扩散甚至连国家机器都无法控制;借助电子技术使因古老的共同体、民族-国家、、边界、本土、血缘的原始概念而起的战争加剧;黑手党和贩毒集团日益蔓延;国际机构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操纵。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确实并非如福山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它自身引起的经济战争、民族战争、少数民族间战争、种族主义和排外现象泛滥、种族冲突、文化和宗教冲突正在撕裂着这个号称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世界。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否定了等级压迫的政治制度,以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压制性质的政治制度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政治文明在制度上的这种变化确定了一种基本的政治文明模式,使人类政治实践不再依循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怪圈周而复始,而是可以尝试跳出并且打破这一怪圈。二战之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出的强大感召力,正好表明了这一点。在政治意识上,社会主义表现出了开放和自我发展的科学态度,不断克服教条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从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无不显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政治取向上,社会主义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倾向,表现出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历史进步要求。在政治行为主体地位上,社会主义否定了少数人的形式,第一次实现了由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形式,使人类政治文明真正确保了占人口绝大多数人的统治地位。社会主义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民主政治主体地位,标志着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和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进化高度。

(三)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汲取了丰富营养

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远远没有达到其标榜的自由民主高度,它存在的诸多弊端正是其自身的等级压迫和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够通过政治实践维护那些处于不平等地位、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国家、民族和公民的权益,使等级压迫和社会不平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抵制。正因为如此,西方一些学者才不得不承认,在当今的世界上,只要还存在社会不平等,社会主义就有其生存、发展的土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有发展的必要。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经济危机、政治动荡的困扰之中,最终选择了对自身加以改良的方案。诸如适度地扩大民主、防止过度的两极分化、对足以引起对抗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做出必要的约束等手段,使战后资本主义能够延缓生命并得到发展,也使当今的资本主义不再是古典意义上的浑身毛孔都透着血腥的资本主义。然而,对资本主义的这种改良稍加分析,不难看出: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国际强权行径的有效遏制和制衡,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改良是不可能的,甚至不可能达到当前的这种程度。当代资本主义的变革是在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反资本主义力量的压力下进行的,有许多做法甚至直接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在深受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凯恩斯主义的摇旗呐喊之下,社会主义倡导的混合经济成了美国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改革的榜样,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各个层面。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代表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制度揭示了一种人类基本的政治文明发展趋势:最终趋向消除等级压迫制度,尽管这种消除还要经历许多艰辛和困苦。剧变后,大多数曾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转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终结,或者人类政治文明终结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它只能说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走向制度封闭、个人专制和“中心论”意识后,必然会丧失社会主义的制度活力从而为全球历史发展所抛弃,更说明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倡导一套以反对等级压迫和实现平等民主为核心的价值和制度理念。这种价值和制度理念对自由资本和市场流动的消极后果的警惕和批判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显得更有说服力,实际上有助于全球化摆脱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包括南北国际政治关系紧张、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人权和民族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和艾滋病泛滥等全球性问题),成了确保全球化和平发展与众多等三世界国家平等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协调核心已经转到了不受公共行动控制的资本和市场限度这些依靠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无法克服的矛盾上。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正在面临着全球化的合理性危机,而为了维护自身的合理性只能是对其等级压迫制度做一些修修补补。只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人民群众作为政治文明实践主体,才能正视和承认自身的种种不足、大胆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对自身加以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从而才能真正展示出人类政治文明深远的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

三、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双重影响

全球化主要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的交流、对话、协调和沟通的过程和趋势。尽管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但由于经济与政治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全球化也必然通过国际政治表现出来。上文已经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能够起到某种矫正作用,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目前的全球化进程中毕竟还处于强势地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西方文明的全球扩张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这意味着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不能小视。

(一)全球化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和文化资源

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根本动力,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等形式,推动当今世界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这给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带来了新的有利条件和文化资源。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为制度基础,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促进我们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及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也必然给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带来巨大动力和有利条件。全球化倡导一种开放、多元化发展的世界文化,特别是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扩展,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文化资源和国际文化环境。全球化也给包括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一类的政治意识形成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可以形成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世界各国在交往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存局面,使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全球化中产生的开放的政治心态、民主的政治观念、改革进取的思想精神、与强权政治斗争的政治立场、振兴民族的统一政治认同、参政议政的政治欲望以及对各自政治文化的反省,都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发展。

(二)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剧变表明,传统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必须重新认识和选择社会主义政治模式,以此来开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道路。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对中国最大的政治挑战在于它们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利用以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无国界行动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试图使我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安全、国家独立和安全以及政治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要按其制度框架约束和要求改革和调整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等各方面体制。这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国内制度安排与国际制度安排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化、自由化和多元化,在经济政治制度方面表现为实行财产权制度的私有化、政府管制经济权利的放松和对外贸易的自由化等。资本主义这种自由民主制度、市场经济模式和政治文化观念被冠以人类基本价值的美名,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会产生强大冲击。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格局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资本主义全球化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和危机,而我国应对国际经济政治风险的防范机制和管理体制相对薄弱,这对我们在参与建立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竞争中如何保持政治稳定与社会稳定、驾驭国际风云变幻的宏观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有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大国坚持冷战思维模式,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从而人为地加剧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利用各种手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种种歪曲和攻击,这也将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

全球化影响既然无可避免,为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应对相应的挑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就必须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来。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将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历史发展的两大潮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先进部分,只有融入全球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代表全球历史的文明发展方向,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否则就可能演变成为“区域性共产主义运动”,重蹈苏联模式的覆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较之资本主义更为高级的政治文明,只有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强调资本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实为推行强权政治,根本不可能自动带来世界政治民主化,推进的只能是一个少数人的经济全球化和不人道的反民主化过程。这是一个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内部无法克服的全球历史难题,只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担负起在世界范围内推进和完成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参与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参加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性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积累国际政治斗争经验,增强国际政治参与能力,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合理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保证和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参与全球化进程才可能通过国际社会的制度创新,实现全球性契约民主治理,推进全球经济繁荣、民主进步和文明发展。

四、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从全球历史来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代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方向,但我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历史也不长,如何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乃是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面对这一课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探索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曾经出现过难以避免的曲折和失误,在新的一个世纪中,面对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对以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通过改革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承担起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和全球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使命。

(一)从参与全球历史进程反思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

按照杨雪冬的看法,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恰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这段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从1949年到1978年和从1978年至今的改革开放阶段。(注: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8页。)在我看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也基本上横跨了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这三个历史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国在被披上文明外衣的坚船利炮之下从一个古代文明中心进入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历史,中国随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府成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而民间力量则以各种方式试图摆脱西方人的控制。这时中国共产党集中代表了民间力量的这一诉求,并从俄国十月革命找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路。在第二阶段,我国开始以苏联为模式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摸索,这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为营造公正平等的全球参与环境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付出了政治文明实践单一、封闭和僵化的巨大代价。到第三阶段,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由于我国经济主动深入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对外开放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也开始逐步走上了面向世界的变革之路。总结以往我国社会主义主义政治文明实践,可以得到如下经验和教训:我们必须避免封闭和僵化,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始终同全球历史进程与时俱进,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一经建立就可以达到相安完美的高度,它需要在国体、政体、政党各个层次进行完善,尤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能以政治运动、群众斗争、行政命令等方式取代其应有的制度建设。

(二)在全球性与本土性互动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民主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的主题,也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大法宝”。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一直缺乏民主和法治传统,这就使得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中缺乏民主和法治传统支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我们决不会照搬资产阶级民主,因为中国人早已根据自己的特定条件作出了正确的历史选择,那就是更为优越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取向或者发展方向,但这并非只是政治学者和政治家的政治话语,而是主要的是基于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强烈追求,必须在制度和法律意义上保障人民群众的民利。以往我们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中“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只有促进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才能有效地遏止和消除政治文明建设中诸如权力过分集中、严重、政企职能不分、缺少权力制约等现象。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一项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政治任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必须走全球性与本土融互动的道路,既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开拓本土政治文明资源中的精华部分,又要以开放、求实的态度吸纳全球政治文明资源中的合理因素和优秀成果,从实际出发把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相结合、中国政治发展与世界政治发展相结合,建立起一个适应本国实际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新型政治体制。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创新就在于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具有时代特征,成为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模式。同时,根据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改革政府结构、调整政府与企业相互关系,使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机制日益民主化,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提高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领导能力,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球历史中的优越感。

(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公民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主体作用

在当代中国,坚持党的领导乃是是一个基本的政治认同:它作为执政党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始终走在时展的最前列,把握全球历史发展方向,把握世界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肩负着继续保持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改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的双重任务,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具有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领导权威核心,就无法动员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无法调动广大公民的热情,去改变落后的局面和完成历史命。当然,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获得人民的认同。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政治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立足点与归结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活力和核心就在于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激发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这里一方面要在制度、法律、机制上对于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政治权益予以强力保护和逐步扩大,同时也要使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这种权益在政治活动中真正能够体现出来。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只有在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利益过程中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与政治实践中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其先进性。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在全球化进程中进行的复杂历史过程,不仅要推进国内政治民主化,也要积极参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变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分裂及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现象,推进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总体进程。这就需要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使其在新的世纪显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意识教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所谓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无意识教育,指的是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提高和信息透明度的增强,部队官兵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局面,传统的有意识教育已经难以“独步军营”,无意识教育因其独特的本质特点,在实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一、认清无意识教育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隐蔽性。现实教育中,官兵对某些教育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抵抗、逆反心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创造出一种能够使战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新模式。无意识教育把教育的意向、目的潜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论道而不说教,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为官兵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润入他们的心田,并积淀下来,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性格气质。

平等性。现在的青年官兵受社会新思潮影响,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显著增强。无意识教育是无讲台教育,整个教育过程中,看不到居高临下的有形灌输,感觉不到“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权威训导,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大家既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又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每个同志都在无意识之间受到了教育,每个同志也都在无意识之间教育了别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地位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渗透性。无意识教育是依附载体进行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无意识教育的渗透性,决定了其有着非常广阔的课堂。无意识教育从满足“兴趣多样化,生活多彩化”的愿望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把教育渗透到战士生活和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相比之下,有意识教育因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就难以有效覆盖战士的生活时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无意识教育。

灵活性。与有意识教育相比,无意识教育的内容、时间、手段都具有灵活性。进行什么内容的无意识教育,政治机关一般没有硬性规定,只要教育的意向与有关精神相一致,教育者就可以根据战士的认知需要、情感和行为取向自主安排,教育内容与战士心理需求贴得更紧,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战士认知水平的提高。何时进行教育、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育者都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必象系统的有意识教育那样呆板,教育可以在官兵乐于接受的时间、采取喜欢的方式进行,这样就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正确把握贯彻实施无意识教育的原则

有意性原则。无意识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是无意识的,但对教育者来说则应该是有意识的。开展无意识教育绝不是放任自流,更不可随意胡来,那种无目的、无计划、无组织的所谓无意识教育,与没有教育毫无二致。无意识教育是有目的教育,组织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无意识教育的隐蔽性、平等性、渗透性、灵活性就决定了实施无意识教育必须是系统的、有意识的。同时,也就要求教育者要动脑筋、想办法,对教育载体精心选择,对施教环境精心构筑,对施教氛围精心营造,只有这样才能使无意识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方向性原则。在组织实施无意识教育时,理论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党、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军队各级指示精神为准,方式方法必须健康向上,不搞低级趣味,场地选择也应该严格符合部队的各类规定。

结合性原则。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互有长短,相得益彰。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既重视无意识教育,又重视有意识教育,真正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外部灌输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单向教育同双向交流结合起来,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把舆论的引导跟群体的同化结合起来。

开放性原则。坚持开放性原则,无意识教育就可以借助地方、家庭的情感、政策、理论、经验、教育基地和精神产品的力量,把教育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

三、灵活掌握实施无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

主体人格感召。所谓主体人格,指的是教育者的品性、道德情操、修养境界等。作为教育主体,就必须自觉地追求人格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带头实践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做清正廉洁、勤奋工作、关心群众、作风民主和顾全大局的模范,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自身的道德、品行、作风、知识等去启迪战士的思维,控制战士的言行,矫正战士的价值取向。

军营文化熏陶。由于军营文化是适应战士的特点和需求,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战斗性于一体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所以,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丰富战士的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战士在娱乐当中能够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军营文化的无意识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

大众传媒牵引。大众传媒是信息的载体,其提供的信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具有无形的牵引作用,具有形象性、隐蔽性、权威性。发挥大众传媒的牵引作用,首先要坚持“三个半小时”制度,让战士及时了解党的现行政策及日新月异的祖国新貌。其次要及时组织收听、收看国际国内的重大活动转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组织整合同化。组织整合同化,是指通过组织对群体风气的整合,使个体接受组织倡导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组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善于通过组织手段,对单位的风气进行整合,以此来影响官兵。整合单位风气,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是非清楚、功过分明。同时,注意营造一种锐意进取、团结互助的好氛围,以此来同化官兵的思想和情感。

参考文献:

[1]岳忠强.军队政治工作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11.

[2]史蒂文.达克著,姜学清译.日常关系的社会心理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01.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6篇

(一)政治信仰淡漠

在当时,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受到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强烈冲击,党内和军队内的一些人产生了迷茫、模糊、动摇、失落、淡漠的不良情绪,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悄然滋长。一是单纯军事观点。突出军事领导功能和任务,将政治领导作为军事领导的衍生物,不认可政治领导作用,产生“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司令部对外”等错误思想。二是极端民主化意识和非组织观点。有些人被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所蒙蔽,要求推行“由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制”,“先交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议”,背离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如果少数人的提议被否决,便认为不民主,不愿意真心实意地执行党的决议。在党内组织生活中同志间的批评演变为个人攻击,导致各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内耗严重,无力统一红军内部思想,并带领部队组织战斗。三是诉求绝对平均与主观主义盲动。不从实际工作斗争的需要出发,而是片面要求全员一律平均、绝对一致,只要存在一点差异,就认为是不平等。部分党员不能准确分析政治形势,进行工作指导,主观主义突出,导致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和党内无原则纠纷时有发生。四是个人主义观念与流寇思想。有些党员不能正确对待党内士兵的批评,伺机到党外报复,在下次会上找茬。平时仅看得到小团体,忽视了红军和党的整体利益,不能正确摆正自己革命主体的位置,认为受雇于党、上级,不安心在艰苦的红色区域工作生活,总盼望队伍开到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去,不愿做扎根乡村、建立根据地的艰苦工作,“流动游击”“走州过府”的思想突出,不顾主、客观条件地蛮干,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

(二)政治信任下滑

党是马列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确立者和实践者,在一定意义上,党的行为被看成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化行为,党和军队关系问题的争论直接影响着党的公信力和官兵对党主导的意识形态的认同。1928年5月至古田会议召开前,红四军党内对一些原则问题存在认识的分歧,同志分析如下:一是前委、军委出现分权现象,前委不好放手工作,但要承担责任。二是根本分歧在前委、军委。三是反对党管一切(党管太多了,权太集于前委了),反对一切归党支部(只是教育同志的机关),反对党员个人自由受限制,要求党员有相当自由等。一部分人习惯于旧军队的领导方式,对党对军队的领导不赞成,有怀疑。提出的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克服红军中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正确主张未被大多数人接受,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军内占了上风,严重影响了党在官兵中的公信力,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官兵思想的混乱。

(三)政治情感疏离

新民主主义时期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容易造成官兵对我党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在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激烈斗争中,面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扑,官兵容易失去对马列主义权威的忠诚,一些人的价值追求世俗化、功利化,缺乏远大理想,缺乏阶级责任感、使命感,不思进取,享乐主义盛行,在感情上逐步疏远了马列主义。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俘虏加入红军,缺乏系统教育,他们将一些旧式军队的作风带到了我们队伍中来。由于在红军中大量存在脱离群众的军阀主义、流寇主义思想,导致广大指战员的政治信仰动摇。

二、古田会议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功能

面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进攻,我党积极开展思想攻势,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贯彻全面渗透、整体覆盖的原则,通过反复深入的教育,清除了各种错误思想,在红军中重新确立了马列主义的主导地位,为坚持和发展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一)批判与引导相结合,论证我党无产阶级思想的合法性

在古田会议前后,等党的领导人,就如何克服党内军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系统阐述了红四军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表现,分析了其根源,提出了纠正的方法。既提出了无产阶级思想观点,又论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合法性。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就了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是反映当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官僚资产阶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二是反映正在被消灭的封建主义的旧意识形态;三是反映在旧中国孕育成长着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要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开展积极的意识形态斗争,论证无产阶级及其军队存在的合理性,批判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渗透,保持红军的思想稳定。如单纯军事观点源于我军政治水平不高,无法认识军队政治领导的作用以及雇佣军队的思想根源。党在反对单纯军事观点的同时,必须认识其实质是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输出的产物,要从思想上摆脱关于军队等问题的思维定势。因此,必须针对不同思想问题,通过引导、控制和调节等积极有效的纠正方法,为红四军及广大指战员指出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使之拥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

(二)组织建设与宣传工作相结合,激发红军的信心与热情

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能够激发红军指战员的战斗精神和工作热情。同时,进一步增强马列主义的吸引力、说服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获得广大指战员的认同,有利于红军的集中统一,激发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红军中党员质量和组织松懈成为影响红军有效领导和决策的重要因素。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政治民主,调动指战员参与支部建设和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加入太随便”,就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党在教育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官兵政治权利的实现;党的工作作风松散、上下级关系不密切,在官兵中形成了上行下效的不良风气。这些问题直接抑制了红军指战员行使政治权利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红军战斗力。红军宣传工作直接以“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为指向,它直接以广大群众为工作对象,通过特殊的工作手段,如宣传队、传单、布告、宣言、壁报、革命歌谣、画报宣传等形式,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从而激发广大红军战士革命必胜的信心和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政治训练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规范官兵思想行为

我党以政治训练为具体方式加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灌输。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体系,能为红军指战员提供是与非、优与劣的判断标准,因而能够规范红军及其成员的行为,减少错误现象的出现。士兵政治训练集中于“目前政治分析及红军之任务与计划”“土地革命”“武装组织及其战术”、“纪律建设的理由”“革命的目前阶段和它的前途”“红军白军比较”“共产党比较”等内容,旨在红军中建立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系,减少红军与外界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思想偏差,形成我军内部团结协作的氛围。这种意识形态属于一种非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其规范作用往往是隐性的,非强制性的,是一种“软约束”,必须用特殊的方法加以构建。因此,我党明确规定了“上政治课”“早晚点名说话”“集合讲话”“个别谈话”“游戏”“改良待遇”“怎样做新兵及俘虏兵的特别教育”等具体政治训练方法,以发挥马列主义更为强大和持久的规范作用。同时,针对青年士兵的特殊需要,规定了“特种教育”帮助士兵学习文化知识,实现普遍与特殊相结合,有利于马列主义在军队内部的普及和传播。

(四)围绕官兵切身利益,凝聚军心

围绕红军中如何废止肉刑和优待伤兵,我党分析了其思想来源、危害,提出了解决办法,是我党在实践中肃清封建主义和军阀主义腐朽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保障士兵的合法权利,增强红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马列主义对广大红军指战员具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作用。由于红军中未肃清封建制度的影响,其成员主要又是从封建军队中转变过来,官兵中均有封建制度的思想和习惯,如军官打骂士兵以及对伤病兵待遇不良等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造成了官兵间的隔裂,降低了红军的士气;另一方面,官兵害怕受伤,导致士兵对红军不满意,逃兵增多,影响了工农群众参加红军的积极性。我党通过思想斗争和针对性的纠正方法,在官兵中形成了关于官兵关系和伤兵待遇的统一认识,保证了官兵的合法权益,密切了官兵关系。

(五)以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整合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

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反映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合法性,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指战员明确了革命方向,协同各级组织、各类人员共同行动,实现了红军内部的统一调控。我党规定了“在高级地方政权没有建设以前,红军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在前委指导下,平行地执行工作”,这就纠正了把政治机关隶属于军事工作机关的错误倾向。同时,明确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以及一系列规定。如红军内部用人行政规定、礼节及军风纪之执行的规定,给养、卫生、行军、作战、宿营等的规定,筹款指挥及政工费用决定与支出相关规定,命令签署的规定;规范了军事和政治机关工作任务,形成内部协调一致的关系。这些规定有利于消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始终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当前,如何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在高校的普及和传播,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紧跟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步伐,关键在于发挥高校各部门、各类各级组织的作用,开展普遍的、深入的、多角度的、持久的政治训练和情感陶冶,使大学生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适应学校政治思想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首先,应该加强对传播媒介的引导和控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音像制品、图书报刊等媒介主动积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同时,规范、调节或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其次,建立各部门、组织之间的一致性。努力建立学校、学生、党的各级组织、共青团、学生会等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致性;同时,也不能失去针对性。最后,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帮、互教、互学。学生同处学校这个大家庭,加之年龄和求学背景大致相同,容易在思想上相互交流、情绪上相互感染、行为上相互模仿,直接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及政治行为方式。因此,合理划分学生群体,形成互助小组,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思想意识形态的引领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影响和伴随他们的一生。正确的意识形态教育意义重大,对于党员理想信念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意识形态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素质,以身教引领学生;同时也要广泛学习传播正确的理论观念,以言传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阵地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引领、感召、教育的作用,为青年学生搭建平台,提供养料,带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前行。以古田会议的经验为切入点,全面开展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需要不断地坚持和探索。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任重而道远。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意识已经觉醒并不断增强,特别是权利的意识日益增强,权利的诉求强度不断加大,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同时强调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让法治成为人民的一种信仰,成为了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每一个社会主体认识到自身拥有的权利并主动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即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实现,是落实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具体举措。目前,大学生的权利和责任意识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虽然学生的权利意识认知水平不断增强,权利行为与权利维护的内容不断扩大,涉及学校管理、消费和兼职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许多高校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管理权扩张,这必然与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中要求保护学生的权益产生冲突,甚至有可能引发或激化校方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了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同时,近年来,高校中“90后”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多。这一代学生善于学习新鲜事物,追求自我实现,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务实趋向,思想虽早熟但却不够成熟,缺乏基本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极易出现偏差。加上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思想价值的冲击,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不能正确定位,不能很好把握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和使命,责任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同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2权责意识的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把权责意识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权责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权责意识提升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的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立德树人的目标。

2.1对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满足和实现是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权利意识是权利主体对权利的认识、把握及态度等方面的总和。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体对自身承担的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法定的权利与责任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然而,实际生活中,学生的许多权利往往被忽视,有的甚至被侵害,从而引发了学生对自身应享受权利的维护。这种权利维护的诉求,如果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不仅严重地影响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和建立,而且必将进一步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让每一个社会主体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涵盖的主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培养目标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持久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必须以学生现实需要的满足为基础。而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满足正是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即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权利与责任,达到权责意识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权责意识的培养帮助解决学生现实需要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在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权责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建立较为完善的体系,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为权责意识的培养提供课程、人员、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支持,必将推动权责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当前在校的学生权责意识的突出表现为权利意识的增强和责任意识淡薄。他们一方面期盼能通过合理、高效、直接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权利诉求,然而,另一方面缺乏对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担当。他们的这种个性特征,容易产生只知权利的享有,缺乏责任担当的意识。要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责意识观念,自由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和熏陶,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的权利诉求与责任担当才会得以实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纪律与法治”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权责意识实现的重要思想基础。

2.3权责意识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学生的权责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和“责任观”,纠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和偏见,必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途径更加宽广,切实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发展。对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和满足可以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过来,做好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便可以准确认知并积极实现自身的合法权利,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责任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3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3.1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理念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认识特定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想、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准则等方面深层次的概括和提炼,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主题地位不够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形成平等的关系,教育者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只重义务、责任而轻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根据当前的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和大学生个性特点,重构一种培养学生权责意识的教育理念。(1)建立法治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展权责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民主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推动我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应该是一个倡导公民具有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公共精神的公共生活空间。然而现实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许多高校将自身管理权延伸到学生生活的许多方面,忽略了对学生的合理权利的维护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无法实现保障学生权责意识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时刻遵循法律优先原则,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理清高校和学生间在法律关系下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充分保障学生合法权利的基础上,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同时,遵循法制法规中有关正当程序的原则,充分尊重法律赋予大学生的权利与责任,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渠道和救济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的目标。(2)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大学生权责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接受教育、不断内化的过程,权责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文化知识、道德的传授,更是学生主体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这就需要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然而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独立性,当有的学生的权利无法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挫败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削弱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应该切实地把学生的权责意识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其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注重挖掘学生内在的能动因素,在权利行使与维护过程中,在责任意识培养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责权主体的地位,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只有不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才能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扎实基础。

3.2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

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元素和突破口。(1)继承传统内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即是学生具有权利义务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懂得正当行使自身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用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具有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教育强调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责任,这些意识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内容相一致。因此,权责意识的培养始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与时俱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用能反映现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感染、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权责意识培养过程中个体的权利认知、权利行使、权利维护、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等环节的实现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让权责意识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在大学生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制教育的内容方面应该更加丰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包含有法制教育的内容,但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权责意识的呼唤,必将使法制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仅仅注重法制教育还是不够的,大学生权责行为问题中,对权责认识不到位是一个大问题,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包括全面积极宣传大学生的权责意识和唤醒、引导大学生权利和责任行为活动等内容。

3.3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采取科学、正确和适当的方法,根据时代的特征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定目标,圆满完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道德灌输。这种方法是以一种单向的、直接的说教方法去教育学生,缺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思想层面问题的解决。因此,只有创新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提升其实效性。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将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责任师真正带到实践中去,他们也能在实践岗位上得到锻炼和一定的利益回报,也能做到互利共赢。3加强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林高等院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平台,具有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学生才有平台学以致用,才有机会了解本行业、企业。学校所传授的专业课程应与企业目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结合,对于传统的落后的技术应该有选择的加以了解,专业课本知识应跟上本行业的需求,甚至需要更前沿的科学技术,以培养出的学生真正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又了解本行业前沿动态。专业导学课中,学校应该在本行业中聘请知名行业、企业相关人士做职业指导讲座和本行业发展报告,让学生能够更正确的认识所学专业;毕业实习环节中,学校应该联合企业让学生真正到企业中去,给予他们一定的职位,让他们更切实际地得到体验。临近毕业学年,学校应组织学生模拟面试,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做就业指导,丰富学生的就业知识和就业技能。虽然很多学校已在这方面做了工作,但力度不大。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使企业对学校和学生有更深的了解,有主动性和选择性来吸纳优秀毕业生,也能够提高企业在本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学生资源,为企业和优秀人才搭建双向选择的招聘平台,促进学生就业甚至是行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4结束语

农林高等院校是行业特色型大学,需经过多方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并制定出与行业相符合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并需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实施方案。要和谐处理高校与行业的关系,在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才能达到有机融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8篇

为了能够活下去,人们要么完全脱离学术工作[沙波什尼科(Н.Н.Шапошнико)],要么完全更改学术专业,停止研究经济理论问题[斯卢茨基(Е.Е.Слуцкий)],要么投入执政党领导发起的同“人民敌人”斗争的运动[皮里亚文(Пилявин)]。在后一种情况中,科学被意识形态所顶替,而学者则变成了党的宣传员。后一种社会学的“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数众多,正是其中的一些人构成了那时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队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在我国经济学所处的这种艰难时刻开始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是按照上级命令进行的,并非经济科学内部的发展逻辑使然。

1936年年初,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政治经济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决定。其中谈到教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人们在“苏维埃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这门课在1933年取代了“苏维埃经济理论”,然而在理论和方法方面两者并无太大差别)的框架内研究了苏维埃经济。这纯粹是描述性的教程。它们给学生提供未经加工的说明国民经济某些部门发展的实际材料,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实际上其中并没有理论,如果除去诸如“计划(苏维埃经济理论)或者无产阶级(经济政策)乃是苏维埃经济运动的规律”之类的议论。经过对上述联共(布)中央决定的讨论达成共识:经济政策教程“乃是经济措施史教程,而不是政治经济学教程。那种经常建立在部门观之上的经济政策教程,不能深入说明整个苏维埃经济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③。

然而,承认对苏联经济做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身,远不足以赋予这种研究以真正的理论性质。对苏联经济发展动力的唯意志论的观念仍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石,也是执政党积极灌输的观念,是解决这一问题难以克服的障碍。这种观念也从苏维埃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教程原封不动地转移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去。身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初创阶段的波里林(Б.Борилин)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规律性是社会主义工农国家自己创造的。”④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当然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常常有人抱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缺乏理论,这种怨言一直延续到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此时经济理论的方法论问题被推到次要的地位。1937年4月《布尔什维克》杂志的社论指出:“……我们的经济学杂志,例如《经济问题》,很少或者几乎不提理论问题。这些杂志不研究也不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⑤这种状况当然不是偶然的。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名义下创造了阶级斗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增长而尖锐化的理论。

斯大林这样做依据的是列宁以及斯大林本人的各种发明,尤其是上述理论。在建成社会主义基础之后正式承认阶级斗争必然尖锐化,是为了扩大大规模镇压,在这以后已经几乎没有人来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了——到30年代末有学识的经济学理论家已被消灭殆尽;至于青年学者,他们无法获得必要的理论修养,被党教育坏了,不能把理论同意识形态区分开来。由执政党的政策造成的战前苏联经济科学的尖锐危机明显表现在以下事实上,1937年经济研究所没有发表一项学术成果,甚至一本小册子,虽然其计划中有137项,1937年3月,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认为研究所的工作不及格;1938年经济研究所总共出版了两本小册子;1940年年底《经济问题》杂志指出,“最近几年”经济学家的著作“几乎没有提出一个国民经济的大问题”①。

直到1943年斯大林才明白,露骨的唯意志论是同真正的科学不相容的,并且这正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注定失败的原因之一。1943年第7~8期《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的社论反映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新理解,其中写道:“没有规律,没有合乎规律发展的地方,也就没有科学的地位”,“一个社会,不论其形式如何,都是按照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之上的一定的规律发展的”。由此得出结论,存在客观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不过立即做了重要的补充:这些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意识和意志”表现出来的,因此这是“被认识到的规律,被苏维埃国家自觉地运用和利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的规律”。列举的这种规律的例子就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上述补充意味着承认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是表面上的,新观念的真正使命是赋予当时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以客观经济规律的地位,从而保持对这一政策的绝对正确的信念。竭力赋予政治口号以科学的外衣的努力在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原罪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始终没有能够消除。在它存在的整个时期都一直在意识形态上帮助执政党,为其服务,这是它的主要职能。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主导经济学家们指出,“我国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由“苏联进入开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决定的”②。稍后承认,提出开展共产主义建设这样的目标纯属乌托邦。20世纪70年代苏共宣布在苏联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后来承认,这过急了。苏共中央在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说:“……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在我们这里广泛流传的看法是针对解决共产主义建设任务的道路和时间的简单化的观念的。但以后对发达社会主义解释的着重点逐渐混乱了。

往往把事情仅仅归结为确认成就。与此同时,把经济转入集约化轨道、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改善居民供应、克服消极现象等许多迫切问题却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这是自觉不自觉地以特殊的方式为延缓解决业已成熟的任务做辩解。今天,在党宣布和实施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的时候,这种态度是不能容许的。”③在所有这些场合党宣布了某种政治目标,这些目标后来又被认为是错误的,被遗忘了。而经济学家每一次都要论证其伟大、其现实性,并研究达到目标的道路。稍后相关的著作也同样被遗忘了。从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是共产党为解决其意识形态任务而建立的(虽然不仅限于此)。而由于党的方针不断变化,即使被认为苏联大经济学家的著作也很快就过时了。#p#分页标题#e#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选题;研究生

作者简介:王长坤(1970-),男,陕西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副教授;闫颖(1987-),女,陕西户县人,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陕西 西安 710054)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BY29)、西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GY09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92-02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研究生学习思考的产物,也是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开端,不仅代表了研究生导师研究的方向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所在学院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一个好的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笔者综合分析了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2008~2011届的学位论文选题情况,以供后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时参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置和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大讨论,1987年被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1988年又被列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设立在师范类高校,近年来随着高校的综合化发展,许多理工科院校也设立了此专业。

1993年10月8日国家教委颁布并实施了《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其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人们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发展规律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总的规格要求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面,熟悉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必备的各种技能,体魄健全,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级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1]

鉴于上述培养规格要求的多样化,各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设置上几乎没有两所是相同的。如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华中师范大学的方向为:01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0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03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04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0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西安理工大学方向为:01道德与法律教育研究,02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03中西德育比较研究,04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方面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紧密相关,同时也反映了此专业在方向设置上的多样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和要求

作为文科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应注意如下原则:

第一,学术性。学术性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区别于本科论文或是一般论文最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具有学术前沿性及理论和实践意义,即必须突出新意(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

第二,方向性。就是要认清自己专业方向所在,不能偏离学科的专业方向。选题应在本学科专业的范围内,如偏离了学科方向就不适合拿本学科的学位。

第三,结合性。自己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相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将研究生的兴趣、研究思路与导师的思路、观点和学说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讨论和论证,往往能产生创新性课题,容易取得新成果。[2]再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翔实的实践资料是支撑选题观点的最有利武器。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来说,还有它的特殊要求。这就是学位论文选题不应偏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重视学位论文选题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同时还要注意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传统和经验。

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生专业设立于2005年,2008年为第一届毕业生。经CNKI搜索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论文共72篇,这里主要选取其中专业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10篇(见表1)。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从以上选题来看,好的选题主要在于紧扣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主题,如“德育实效性方法论及路径研究”、“延安红色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形成动因研究”等,不好的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体现问题意识,学术性不强。研究生学位论文最大的功能在于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能给后人以什么样的启示。如2007届的选题“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演进”,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几代领导人的发展观,未能深入分析之间的关系和内在的逻辑,问题意识不鲜明。2008级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研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没有太大的新意。

(2)方向性不明确。如“《论语》人学思想解析”,人学思想是一个偏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在专业设置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明显有一定的界限。还有2008届的选题“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选题就不太合适。

(3)选题偏大或偏小。2007级的选题“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创新研究”就比较大,而2008级的选题“陕南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陕南某地方高校为例”则有些过小。

(4)有些论文虽然选题和立意都很好,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或材料很翔实,但是理论分析部分显得较为单薄。如2008级的选题“治理学术失范的制度伦理探析”、“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等选题,纯理论叙述较多,但涉及的实践材料并不多,没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鉴于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有几点建议:

(1)选题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向。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思想政治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方面展开选题,这样就保证了选题的专业方向。如“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研究”、“延安红色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选题就紧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向。

(2)选题应大小适合。大量事实表明,对于刚刚开始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生来讲,由于知识储备特别是社会阅历的局限,研究大题目、撰写大文章常常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很容易导致眼高手低、大题小做、无的放矢、空洞无物等不良现象,这对于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极为不利。[3]

(3)要有问题意识。论文选题主要针对的是什么问题、前人到现在为止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不足、选题主要针对的是哪一点、有哪些创新和突破,这些都是问题意识的体现。

(4)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建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除了运用图书馆、网络资源之外,还要经常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比较专业的杂志;还有杂志类的《半月谈》、《望》、《求是》及报纸类的《中国青年报》等都比较好,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视野。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注意对学科专业方向的把握,体现问题意识,一定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领域内,但绝不能忽视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导向的根本政治标准以及以全体民众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为目的的社会标准,[4]达到以上要求的就是比较成功的选题。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10.

[2]刘润进,陈玉珍,宋希云.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28-31.

[3]郝清杰.谈人文学科研究生的研究选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0,(7):31-33.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71-01

[Abstract]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s the core of the sci-tech journal editors must have qual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and building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on the basis,from four aspects explains how to develop and build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of sci-tech journal editors in.

科技期刊编辑担当着筛选、把关、发掘、校对、修改等一系列具体细致的工作,在提高论文可读性,促进、传播与推广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期刊编辑的质量,决定了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正因如此,科技期刊的层次和水准主要体现在科技期刊编辑对论文的把关和完善,以及对刊物的整体定位和掌控上。一名优秀的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而在各种编辑必备素质中,责任意识是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

优秀的科技期刊编辑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永远追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注重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构建,这是因为:

首先,编辑工作繁琐而细致,这必然要求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要有“定力”,能够沉下心来投入工作,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其次,在筛选稿件过程中,要立足论文本身,不受论文之外的因素影响,这决定了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编辑工作从某种角度上说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工作,是对编辑对象二次加工和整理的过程。刊物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直接受益人是作者,编辑常常被忽视忽略。

编辑工作不是万众瞩目的台前展示,而是默默耕耘的幕后辛劳,作为编辑,要甘当人梯,无私奉献,要把培养和构建责任意识放在第一位。那么,如何培养和构建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呢?

第一,培养和构建责任意识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实践中,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的系列重要讲话,认真贯穿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相对于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科技期刊涉及到的政治问题相对较少,但仍要防微杜渐,保持政治敏感,把好关掌好舵,把正确科学的信息传递给广大读者。

第二,培养和构建责任意识必须注重“品牌意识”的树立。品牌是产品的标签,接受程度广、认可度高的品牌有助于保持产品长久的生命力,科技期刊也概莫能外。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阵地,是编辑成果的展示台,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对科技期刊的具体工作认真负责,更要关注科技期刊的发展,有宏观意识和创新意识,善于深度思考,把眼光放远,立志打造有特色、有水准的科技期刊“品牌”。

第三,培养和构建责任意识必须扎实编辑专业知识。科技期刊专业性强,信息覆盖面广,因此,编辑自身的专业知识一定要扎实,编辑专业知识是编辑工作的基本功,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和提升。确定采编的论文,需要进行编辑整理,要求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要熟练掌握和运用word、excel、PPT等编辑软件。除此之外,论文的文字修改、润色也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优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这种能力需要多读书多写作,读书和写作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读书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写作可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

第四,培养和构建责任意识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科技期刊编辑在出版、印刷、发行的各个环节要处理与作者、审者、编委、读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沟通对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沟通的时候要有的放矢,高效沟通,因此要注重对沟通能力的培养。每一次沟通的过程同时也是编辑责任意识的强化过程。

结论: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的传播,都变得空前的方便和迅速,但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科技期刊编辑在充分利用这种全天候即时通讯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应对自身“把关人”的角色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树立信心,不断学习,注重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构建,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添砖加瓦,为科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梁洁.青年编辑如何修炼为优秀编辑[J].编辑学报,2010,22(Sup.2):142-145

[2] 王珏.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策略[J].编辑之友,2009(6):45-46

[3] 于红.浅议青年编辑培养途径及方法的创新[J].编辑学报,2010,22(Sup.2):133-135

[4] 游苏宁,陈浩元.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6.18(2):81-82

[5] 夏登武.编辑不容忽视的三种基本意识[J].编辑之友,2008(4):82-84

作者简介

上一篇:真理伦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照明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