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13:47:34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1篇

一是领导重视。市政务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分重视,年初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做到了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为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保障。二是机构健全。及时成立了由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吕佑平任组长,纪检组长张华林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综合科下设办公室,负责按照年初制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负责组织中心集体学法、法制宣传、法制讲座、法制培训、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等具体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初机关与各科室签订了普法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明确目标任务,健全工作制度,严格工作考核。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法律意识

切实抓好普法学习、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一是加强学习。按照学法用法工作《若干意见》和《实施意见》,切实抓了机关学法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今年通过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学习,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共64个学时;利用每周工作例会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法80个学时,参学率达到了99%。积极派送中心干部参加市上组织的法制工作学习、培训。二是加强宣传。围绕贯彻落实省、市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精神和全市工作重点,结合普法工作,加大了法律知识的宣传面,有的放失的开展了专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着重宣传了《宪法》、《民法》、《刑法》、《治安处罚法》等,强化宣传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知法、学法、守法、用法和依法行政意识。利用“6.26”、“12.4”法制宣传工作日,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今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在法制宣传日期间共印发普法宣传资料25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幅,办宣传板报5期。三是加强考核。为检验学法效果,市政务服务中心坚持每季度检查干部职工的学习笔记,定期开展学法考试,适时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认真开展学结。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学法专项检查5次,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检测4次,举办法律知识竞赛2次,召开学结会3次。为确保学习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市政务服务中心坚持把学习检测和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规范行政行为,推进依法治理

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大力规范行政行为,始终做到依法办事,以制管人。一是推进政务公开。利用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电子政务大厅、大厅触摸屏、显示屏和设立公示栏等实行政务服务信息公开,确保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依法、规范、公开办理。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窗口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办事行为发生。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涉及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文件,一律要求把严关口,确保文件的合法性,从源头上保证了依法行政。三是狠抓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监督管理,确保了权力正确行使。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请销假、值班制度等,促进了机关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2篇

政务服务中心述职述廉报告

(20__年1月5日)

20__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五、六次全委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以及《成都市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提升机关行政效能的决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按照“依法规范、廉洁高效、诚信便民”的要求,突出“规范”和“服务”两大主题,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创造了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特别是“5.12”地震发生后,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对外办公,为受灾群众提供应急服务,优质服务。全年政务服务系统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234200件,办结233276件,按时办结率达100%,现场办结率90%。

为进一步做好20__年度考核工作,按照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及市直机关工委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将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领导班子20__年度述职述廉报告如下,请领导和同志们审查。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

今年,根据市委的总体安排部署,以 “四好班子” 建设为目标,重点开展了“争优创先”活动,积极参加市委中心学习组的理论学习和单位的集中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班子成员把集中学习和自学结合起来,坚持每周一的政治思想学习制度,注重国际国内时势,政务服务业务知识等内容,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如参加单位的集中学习、讨论、外出考察先进区市县等活动,通过集中参观学习廉政专题展览、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展、收视抗震英模报告会、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宣传片等方式,组织开展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灾后科学重建,面临灾难灾区领导干部怎么办的大讨论。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一班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始终把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水平、自律水平作为学习的目标,在学习中,结合工作实际,总结经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提高效率,保证学用结合,为推进全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做到了在贯彻中央、省、成都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中,政令畅通,责任到位;做到了学习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整体提升了中心党组、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

二、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团结奋进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团结互助,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实现抗震救灾和灾后科学重建的重要法宝。一年来,中心班子成员按照“四好班子”要求,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面对突如其来的“5.12”地震灾害,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在工作中,党组一班人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在灾害面前,坚守岗位,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同时,注重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对于中心党组研究决定的事项,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执行,敢于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我学习,向我看齐。体现在:一是模范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强力推进政务中心工作。根据灾后重建工作需要,中心党组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切实做好灾后行政审批工作的意见》,完善《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二是科学推进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工作。针对地震后,政务服务工作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的现状,班子成员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政务中心(分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业务工作的动态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部门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等,实现了在艰苦的条件下,全市政务服务的正常开展。三是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中心党组采取集中培训,典型示范等方式,培养全体干部职工科学对待地震灾害的心态,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发展的、先进的、科学的眼光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生活。特别是领导成员针对地震后恢复工作的困难,采用人性化工作法,深入到窗口,与窗口工作人员坐下来,交心谈心,解除工作人员的种种疑虑,增强团结,融洽了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关系,从工作上,生活上进行关心,以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作风,克难除险,增强了中心党组和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创新思维,建好平台,提高效能

一是以市政务中心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提升机关行政效能。中心党组深知市规服办、市效能办设在市政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对政务服务中心的信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只有合理分配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切实推进全市规服工作,提高机关行政效能。“5.12”大地震后,市政务服务中心位于太平街的办公大楼已成危房,中心党组、班子成员自觉坚守岗位,面临困难,认真研究,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及时补办地震损毁的身份证、户口薄等证件,稳定受灾群众的情绪,帮助群众办事,主动克服困难,开展工作,减轻群众的心里压力,于5月18日,恢复了 公安窗口的正常办公;随后在岷江路131号、151号租赁商铺,陆续恢复了工商、农发、国税、地税、劳动保障等18个部门的窗口服务工作,适应民情,稳定民心,满足了灾后群众办事需求。

二是抓住重点,破解难题,推进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5.12”地震灾害,中心党组和班子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积极采取应急措施,破解难题。第一,主动请缨,对西蜀酒店和煤建公司家属区倒塌房屋实施救援,通过五天五夜的奋战,搜救遇难者遗体12具,名人字30件,古董13件,保险柜1个,现金1200元,银行卡3张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受灾群众的损失。第二,从政务中心抽调精干人员,服务于抗震救灾工作,在只有12名正式干部职工的条件下,先后抽调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年轻干部6名,直接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第三,通过政务公开主渠道服务于抗震救灾工作,政务中心恢复工作后,及时开通计算机网络,通过各单位的门户网站和政务中心的工作网站,对国内外援助物资的接收、安排、领用、运用进行政务公开,向社会公众及时公示了物资供应情况。确保救灾物资公开、公平、公正发放。第四,为上海援建项目和灾区重点项目的主动服务,推进灾后重建工作。7月以来,全市工作重心由抗震救灾转入灾后重建,针对上海市的援建项目和重点项目,政务中心及时开通并联审批,让灾后上海援建项目和重点项目通过绿色通道,实施快速审批,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

三是克服困难,深化工作,提高效率。市政务服务中心在硬件设施受损,新的通用办公软件没有到位的条件下,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构建良好的政务环境和作风保障,中心党组作出了高标准,严要求的规定,决定克服困难,细化工作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__〕15号)精神,提出了我市进一步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提升行政效能的实施意见,并以都委办〔20__〕160号文件形式下发到乡镇和部门,强力推进相关工作。按照“两集中,两到位”( 将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科室,成立行政审批科,并将行政审批科整体进驻政务中心,实现行政审批集中办理。部门要向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要在窗口办理到位)的要求,在全市各部门建立行政审批科,目前有32个部门经过都江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行政审批科,市级部门行政审批科正在整合行政审批职能,建立内部工作制度,逐步开展工作。第二,强化“四项制度”建设。积极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社会评议制。第三,以调整结构、充实人员、明确职责、强化监督为目标,完善我市政务服务监督机制。以市规服办的名义,在全市范围内各行业聘请了40名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监督员,对全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实施有效监督。第四,深化行政审批项目清理。与市法制办共同开展了全市行政许可项目、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和登记项目的清理工作。在清理的基础上,切实下放审批权限,加大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力度,把行政审批职能落实到直接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基层和一线,充分发挥市级各部门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提高效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凡国家、省和成都市已取消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坚决取消;凡乡镇作出实质性审查、市级行政机关仅作程序性批准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原则上以授权或委托方式下放到乡镇办理。加强对未列入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防止行政不作为或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第五,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会同市财政局、市物价局等单位对全市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市政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和市政府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团体的各种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不合法收费,并向社会公布。

四是深入基层,强化监督,狠抓落实。第一,加强同市纪委、市监察局、市软建办、市直机关工委的联系,成立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提升机关行政效能联合检查组,对市级部门依法行政、深化“四项制度”、完善配套制度、优化办事流程、下放审批权限、工作目标的分解和完成情况、门户网站的建立和更新、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了检查。第二,深入基层,深入分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检查工作,针对地震后各分中心、乡镇便民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类指导,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宗旨,提高办事效率,尽可能减少群众往返跑路、多头跑路。第三,对全市32个居民安置点创建文明安置点中涉及的政务公开的内容、方式、项目进行了检查,促进了创建文明安置点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严格要求,廉洁自律,规范行为

“5.12”地震灾害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市政务中心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本着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廉洁自律,警钟长鸣的原则。一是在思想上筑牢防腐拒变的大堤,自觉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二是领导带头,防微杜渐,做到不以单位或个人名义向其他窗口单位或其他个人拉关系,搞赞助。三是严格 财务管理制度,做到精打细算,花少钱办大事、办好事。四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重大人事安排、重大决策事项、大笔经费开支均按照市“三重一大”制度规定程序办理。五是坚持救灾钱物的公开、公平、公正使用,在抗震救灾期间,对接受的所有救灾款物,严格按照接收程序、登记制度、公开制度,正确发放,确保每一件物品、每一分钱的有效使用。六是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到目前为止,中心党组、班子成员及所属科室负责人没有违纪违规行为。

回顾一年来走过的历程,市政务中心党组和领导班子以政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切实有效地推进了我市规服和效能建设,在“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灾后重建、科学重建的要求,按照“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为;非常之事,要尽非常之责”的要求,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__〕38号)的要求,与周边区市县政务中心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由于受地震影响,在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提升机关行政效能的工作细节上落实不够;二是市政务服务中心原办公楼和乡镇便民服务服务中心房屋受损,普遍存在在临时租用的房屋、板房内办公现象,因此,市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硬件完善、软件优化需要加强;三是因地震,原办公楼严重破坏,新中心不能使用,要圆满完成“两集中两到位”,实现规服办、效能办及政务服务中心在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四是个别乡镇对便民服务中心重视不够、在落实场所、设备、人员等方面存在不足,业务恢复水平参差不齐。

五、20__年的工作思路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3篇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工作经验交流会,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三项制度”,总结交流各级各部门单位落实“三项制度”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推进我市的作风效能建设。刚才,市监察局、市卫生局、市国税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平南县工商局、港北区交通局、港南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覃塘区黄练镇等8个单位分别作了经验介绍。此外,市财政局、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市社坡镇、平南县官城镇等5个单位作了书面发言。这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都很好,对我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全市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各种措施,把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组织学习了自治区“三项制度”。为了更好地让各级干部理解和掌握“三项制度”,我们专门请自治区专家来贵港上课,使我市机关干部能够全面、深入理解“三项制度”的实质、内涵和实施的要求。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也根据实际举办了一系列学习培训班,为贯彻实施“三项制度”、制订本地本单位实施细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制定了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具体办法。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自治区下发的“三项制度”的基本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普遍制定了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实施细则。

三是构建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服务平台。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于8月15日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在应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的43个部门单位中有21个部门单位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并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监督,通过施行“代办制”为投资商和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大大方便了投资商和人民群众;通过施行项目办证并联审批办法,对依法由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项目办证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做到相关部门同时运作,同步审批,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其余不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的22个部门单位都在本部门单位设置了政务服务窗口,作为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分中心,接受中心的指导和监督,通过落实“三项制度”为群众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提供优质服务。各县市区也都建立了或正在抓紧筹建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具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单位都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为人民群众和投资商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中**市、平南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运行情况良好,刚才**市已经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做法,很有借鉴意义;平南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情况我们也很熟悉,今年上半年我们曾在平南县召开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推广平南的经验。港南区政务服务中心于9月底揭牌运行,港北、覃塘正在加紧筹建,估计最迟11月底能够正式投入运行。各乡镇也都根据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符合基层情况、符合群众意愿的服务方式,努力构建便民利民服务平台。有条件的乡镇如港南区八塘镇、平南县大安镇等乡镇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其他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窗口,将民政、计生、土地、城建等站所集中起来办公,安排专人值班,更加方便了群众办事。有的乡镇还将政府公共服务前移到村屯,设立下乡服务小组,实行村级代办制度,使群众办事少跑机关、少花时间、少耗精力,深受群众欢迎。

四是规范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我市根据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统一规范和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各部门单位能够按照清理后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和统一的规范要求,逐项编制《机关内部项目审批流程时限表》,明确事项的办理机构、办理流程、责任岗位和办理时限,编制并公布办事指南、申请材料标准式样等,通过规范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减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压缩了行政审批时间,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五是深化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市印发了《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能关系的通知》,制定了《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能关系工作方案》和《贵港市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实施方案》,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逐步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从体制上杜绝了部门之间存在的推诿扯皮现象;推动相关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其所隶属的政府职能部门脱钩,我市第一批需要脱钩的30个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中有25个完成了脱钩任务。同时进一步明确市政府与城区政府的事权范围,合理划分市政府与城区政府之间的职责,将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权限适当下放给城区政府,充分发挥城区政府的职能作用。

六是强化了行政效能监察。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作风效能监察,及时处理和督办群众来信来访。我市建立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覆盖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并与自治区联网,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分中心以及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全过程电子监控,把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实施行政审批行为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此外,市行政效能监察室即将建成,县市区一级的行政效能监察室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筹建之中。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对行政效能和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监察力度将一步加强。

七是通过作风效能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里我就不展开来讲了。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一些单位对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等待观望和厌战松懈情绪;二是一些单位对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研究不透,理解上有偏差,定位不准,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工作效果不理想;三是落实“三项制度”实施细则及配套制度与本单位其他工作制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融为一体形成长效的制度体系。这些问题和不足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确保“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加大力度推进“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是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重要保证,也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为此,各级各部门务必须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创造性地推进“三项制度”的落实。

(一)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来指导作风效能建设和落实“三项制度”。当前,我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最关键的是要在充分领会十七大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用十七大精神检验和指导我们的工作。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是完全符合十七大精神的,我们从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等四个部分的论述中可以找到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最新理论依据。因此,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把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工作引向深入。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实“三项制度”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是落实“三项制度”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构建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科学、规范、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相关制度建设的工作。一是要将“三项制度”具体化。各部门要认真领会“三项制度”的精神实质,按照“三项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认真总结前一阶段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做法,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结合各自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用以指导工作。二是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三项制度”的认识,逐步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构建落实“三项制度”的支撑体系。三是要把经过实践检验成熟的、好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不断完善行政效能建设的制度体系。同时,要对过去制定而现在仍在执行的相关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做好与“三项制度”的衔接。

(三)继续抓好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和便民服务窗口建设,为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搭建平台。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及分中心、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窗口是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主要平台,如何构建和完善这些平台,对深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至关重要。就市本级而言,一要科学界定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要把涉及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的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受理,涉及到的部门单位必须进驻服务大厅设置服务窗口,只有这样政务服务中心才算“一站式”办公,才能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他不涉及投资项目办证或关系不大的行政审批事项暂时放在本部门设置的政务服务窗口受理、办理,这些政务服务窗口作为分中心接受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指导和监督。二要选配好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市政务服务中心与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把关,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要求选派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不合格的要及时调整,同时要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为申请人提供优质服务。三要进一步完善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各项管理制度。要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为核心,构建完善的政务服务中心制度体系,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行政审批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四要创新运行协调机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代办制”和“并联审批办法”,同时学习借鉴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及其他市的经验做法,不断改革创新,确保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规范高效运行。就县市区而言,**市、平南县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较好,运行也比较顺畅,下一步要参照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增强服务功能,建设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港北、覃塘两个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起步较晚,进度较慢,这两个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争取11月份建成投入运行。就乡镇而言,已经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乡镇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他大多数乡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将机关为群众办事的各办、中心、站、所等机构进行整合,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窗口,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具体承办群众申请办理的有关事项,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便民服务窗口要有必要的办公设施、固定的值班人员、健全的工作制度、清晰的办事流程图等指示牌、专用的联系和投诉电话、便民的办事指南或服务卡等,使群众办事少跑路、少进门、少找人。同时要将便民服务向村屯延伸,进一步完善制、代办制,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以乡镇服务窗口为主要平台,覆盖各村屯的便民服务体系。

(四)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各种体制,是落实“三项制度”的必要条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落实“三项制度”,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要进一步理顺职能关系。通过理顺部门之间重复交叉职能和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关系,科学设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向服务窗口充分授权。要结合理顺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关系,将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这个科室作为本部门的服务窗口,整体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其他科室则主要履行审批的后续监管职能。各部门要向本部门设在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或本部门的服务窗口充分授权,除一些重要的行政审批事项需部门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外,一般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授权服务窗口办结。三是继续推进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脱钩。前段时间,我市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任务还没有完成,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脱钩,切实做到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机构分设、人员分离、财务分开、财产分清、职责分明,防止把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变成小团体的收费权。

(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这是落实“三项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行政审批高效便民的需要。一是要减少审批环节。各部门要对每一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环节进行再次梳理,尽可能地减少审批环节,坚决杜绝因审批环节繁杂出现“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的现象。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审批流程图,使整个审批流程达到最优化。三是全面实行并联审批。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主办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办,同步限时审批的并联审批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市政务服务中心已经试行并联审批办法,市直(中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履行好各自职责;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要参照施行,并不断完善和创新。

(六)规范审批行为,促进依法行政。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行政机关通过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与社会各界发生密切联系,每个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以落实“三项制度”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促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一是对经清理后保留的每个行政审批项目,都要明确审批的依据、条件、对象、范围、权限、数量、程序、办结时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过程的随意性,方便群众办事,方便群众监督,杜绝权力寻租、滋生腐败。二是对技术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制定完善详细的审批技术标准、审批技术规范,明确检验、检测、检疫、鉴定、专家评审和勘测勘验的操作规程。三是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行政审批事项,要加强事前调查研究,坚持做到充分论证、严格把关、依法审批、科学决策,防止因审批不当产生问题和矛盾。

(七)增强服务意识,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便民利民是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便民利民贯穿于落实“三项制度”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一是要把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作为真正的“惠民工程”。落实“三项制度”,无论是建章立制、打造服务平台、构建电子监察系统,还是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实行公开承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等,都要着眼于为群众和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把群众和投资者方便不方便、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和检验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基本标准。二是要创新服务方式,延伸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在市、县市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乡镇建立便民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在村一级建立代办服务点或者聘请专门的代办员,将服务网络延伸到村,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网络。四级政务服务网络要明确各自职能,相互协调配合,上下衔接有序,为群众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服务。要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的基本理念融入到所有工作和公共服务中,建立健全对群众投诉、举报、求助的快速反映和处理机制。特别是乡镇一级,要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重点,增强乡镇机关干部亲民、为民、富民的意识和本领。

(八)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阳光审批”。政务公开是落实“三项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群众和投资者的知情权、监督权,方便人民群众和投资者办事,防止审批过程中“暗箱操作”的根本性举措。落实“三项制度”,必须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和便民服务窗口集中公开政务信息的作用,通过编制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建立电子触摸查询系统等方式,公开行政机关的审批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依据、窗口权限以及申请书示范文本等。二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充分利用电子网络这一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将行政审批的相关内容向社会公开。同时,要积极构建网上审批系统,实现网上查询、下载项目申请书示范文本和相关表格,进行网上审批等。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政务公开。乡村一级要把村务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村务公开要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村里的重大事项都要以一定形式向村民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九)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格责任追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是推进“三项制度”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电子监察系统不仅要对直接影响投资环境、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审批项目、审批部门和责任岗位进行直接监督检查,还要覆盖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拓展到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集中采购等领域。要将行政效能监察贯穿到行政管理体系的每一个层级、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二是要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察机构。市纪委监察局已做好建立行政效能监察室的方案,目前正在运作之中;平南县已经建立行政效能监察室,落实了编制、人员;**市编委也已经批复同意建立行政效能监察室;港北、港南、覃塘三区也已经列入计划,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组建行政效能监察室。行政效能监察室要明确职责,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监察的作用。三是要认真受理和处理群众投诉。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认真对待群众和企业的每一个投诉,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解决群众的合法诉求。要以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工作,绝不允许推诿塞责,敷衍了事,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四是要严格责任追究。要加大涉及作风效能案件的查处力度,对行政审批不规范、政务不公开、不履行服务承诺、行政不作为、行政执法中滥用权力、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吃拿卡要、办事推诿扯皮等严重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行政过错,要依法依规追究行政机关及其机关首长、分管领导、岗位责任人的责任。典型案例要向社会公布,以警示教育广大干部,营造认真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效能的良好氛围。

(十)以落实“三项制度”为突破口促进各项整改工作。目前,全市作风效能建设活动正处于整改阶段的关键环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为切入点,继续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要通过认真整改,进一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继续深入开展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活动和机关党员义工服务社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驻村指导员的指导和管理,增强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服务“三农”的本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为驻村指导员的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发挥他们为村民办实事的作用,让他们派得下去、蹲得下来、做出成效。同时要继续深入开展“作风效能与项目建设”和“作风效能与为民办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作风效能与项目建设”主题实践活动,认真查找项目建设工作中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从而促进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以作风效能的大转变大提高,促进我市重大项目的大推进大发展。通过深入开展“作风效能与为民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从主动扶持农民致富、调解农民矛盾纠纷、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群众反映机关作风效能方面问题和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六个方面去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作风效能建设带来的变化,从作风效能建设中获得实惠。以实实在在的作风效能建设成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认真开展创建“五型机关”和“四好干部”活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贵港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要结合“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完善机关内部权力运行机制、工作责任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机关绩效考评办法和机关科学决策办法等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保障作风效能建设顺利进行的长效机制。

(十一)继续注重工作的创新。要通过创新来推动工作。一方面,基层的很多创新做法没有及时总结上报,市里还没有了解掌握。另一方面,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继续创新、完善和提高我们的工作,争取多出成绩,多一些亮点。

(十二)切实加强领导,务求取得实效。全面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注重创新,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落实“三项制度”的责任,把落实“三项制度”的工作摆到重要议程,进行专题研究,作出安排部署,并且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全面落实“三项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扎实抓好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贯彻落实“三项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调动广大干部参与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积极性。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正确对待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所带来的新的要求和变化,从思想上、工作上,自觉、主动地去适应这种要求和变化,自觉转变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旧思想,以群众利益为重,以贵港发展为重,自觉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履行职责。三是要注重工作创新。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必须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才能把工作做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努力创新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方式方法。四是要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三项制度”的每项要求都落实到位。对工作敷衍了事,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指出,及时纠正。五是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要通过现场经验交流会、专题工作会等形式,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运用典型指导面上工作。各新闻媒体要精心策划,搞好宣传报道,扩大典型经验的影响。六是加大问责力度。对落实“三项制度”抓得好,提高行政效能成效显著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在机关内部,工作人员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履行职责,工作成效显著的,应当给予奖励,在评比先进、提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同时,对落实“三项制度”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要实行问责。对于那些等待观望、行动迟缓、浮于表面、满足于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责任追究要动真格,切实加大问责力度。要选择一些反面典型事例进行曝光和警示,有效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4篇

今天交流发言的市国土局、国税局、利州区政府和县白水镇政府,虽然工作性质、工作面不一样,但他们的理念、思路、办法是可以共享的,我认为有六个方面的特点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一是理念。把“权由民所授”和“权为民所用”有机统一起来了。如利州区的“能办推定”,“主动去办、用情去办、想法去办、快捷去办、创新去办”;市国土局充分授权,提速审批;市国税局变“多头多人多窗”办结为“一人一窗一次”办结,群众到政务中心,不是找人办事,而是接受高效服务。二是集中。办公地点集中,服务职能集中,工作人员集中,设施设备集中,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为民服务。三是平台。都有一个标准较高、体现功能需求的软硬件平台。像白水镇便民服务中心,面积200多平方米,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四是阳光。都在阳光下操作,公开透明。五是规范。都按章办事,有制度可依,程序、时限、收费等都于法有据。六是满意。人民群众都很满意,这是我们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最终目标。总之,加快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建设好市、县区、乡镇、村社四级政务服务体系,这是端正执政理念、强化服务宗旨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能含糊的。今天会上发的交流材料,大家要认真去看,也可以现场去学,而且要不断创新。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罗强书记、马华市长多次指示,要加快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加快项目审批工作,简化优化办事程序,以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紧扣发展主题,坚持“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宗旨,秉承“规范、便民、高效、廉洁”的理念,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政务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总的看,没有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今年1-7月,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26.73万件,现场办结90%以上,按时办结率100%,实际办理提速87.12%,群众评议率92.72%,满意率100%,主要效能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同时,工作中还是有不少亮点,比如:市和六个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以及90%以上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都纳入了灾后重建,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国税局大胆探索全职能窗口服务模式,不仅受到纳税人的好评,而且得到省局的充分肯定;县把煤炭产量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网络监督平台,既整合了资源,拓展了服务功能,又有效防止了煤炭税收的流失。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政务服务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存在差距,与先进市州比也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我市政务服务中心普遍存在场地不足的问题,还达不到标准化建设的最低要求,如朝天区政务服务中心面积才400平方米。受“5.12”地震等因素影响,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严重滞后,除三州外,进度列全省倒数第二。242个乡镇中,在建的142个,建成的只有17个,占7%(全省已建54%),还有73个乡镇没有开工,占32%。“两集中两到位”、并联审批等工作,成效也还不突出。部分同志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对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还存在模糊认识,不同程度的存在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如在对待项目进中心问题上,态度不积极,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该进的项目不进,该授权的不授权。究其原因,一是对权力没有形成正确的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强,不知道在为谁掌权、为谁用权。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把着权力不放,见到利益就争,不愿意接受监督。目前,个别单位及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办事推诿、拖拉、扯皮时有发生,办事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近年来,全国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发展很快,以我省为例,21个市州都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除甘孜、阿坝外,有162个县区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2.8%,全省4629个乡镇(街道)中,有2592个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各地的实践证明,政务服务中心不仅是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平台,也是政府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过去,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上的竞争。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突出表现为机制、环境上的竞争。机制、环境是一个地区争强活力、加快发展的“无形资本”和重要驱动力。人才、资本、项目是可以流动的,而唯有环境是无法流动的,必须靠自己打造,只有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从容应对综合实力竞争的冲击,才能勇立潮头,创造辉煌。当前,我市正处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决胜阶段,刚刚闭幕的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深刻分析了我市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资源转化战略、改善民生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实现全委会提出的这些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建设服务型、规范型政府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努力创建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为实现“两个加快”服好务。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标准化建设是政务服务中心的核心,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深入扎实地做好标准化建设工作。重点抓好五件事:

一是加快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重建步伐。要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加强力量,倒排工期,力争早开工、早竣工、早使用。剑阁、青川、元坝、朝天政务服务中心要力争年内竣工,市本级和苍溪县政务服务中心要力争年内开工。在加快建设的同时,要抓紧做好入驻单位、入驻项目、入驻人员、前后台设置和办公设备采购等基础工作,一旦新建政务服务中心落成,即可迅速投入使用。另外,还要强调,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场地面积不得少于4000平方米,装修风格、标牌标识也要统一规范。

二是加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攀枝花现场会上,魏宏常务副省长明确要求,除民族地区外,今年所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要先挂牌,形成集中办公机制,人口较多的村要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对照省上的要求和年初的目标,我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任务重,压力大,但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如期完成。这里,特别要强调,凡新建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年内要100%的开工,力争100%的建成;不是新建的,要首先挂牌,先集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有条件的村要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或确定一名便民服务代办员,首先针对农村困难群体搞好代办服务。各区县要围绕这个目标,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年底市政府要进行考核奖惩,对完不成任务的要进行效能问责。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强业务指导。监察局、督办室要加强监督检查,要实行便民服务中心月报制度。已经建成的1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要学习白水镇的经验,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围绕便民,同时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确定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廉洁、高效、便捷的服务。正在建设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要学习借鉴利州区“六统一”的作法,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确保建设质量。

三是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建好政务服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是关键,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取得新突破。结合机构改革,要进一步做好审批职能归并工作,政务服务中心、法制办、编办对部门“三定”方案中行政审批科(股)设置、审批职能归并等要严格审核把关,防止“两集中、两到位”走过场。一旦政务服务中心重建完成,所有部门就必须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运行。在重建未完成前,也不能等,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继续完善“一窗受理”的审批机制,部门所有保留审批事项都必须在窗口统一受理,其中,只需形式要件审查的事项必须授权窗口现场办理,其他事项必须一个口子进出、内部封闭运行、限时办结,确保现场办结率和限时办结率两个100%。

四是创新审批服务方式,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围绕审批提速,对投资建设项目、市场准入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发改、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出台的并联审批试行办法的要求,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其他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建立健全并联审批信息通报、协调办理和督办问责工作机制。各县区和市级各部门要学习借鉴元坝区灾后重建项目实行联合办公、集中会审、定期督办的经验,大胆探索并联审批的有效实现形式,切实为灾后重建项目、工业园区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搞好特别服务。

五是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目前,围标、串标、借资质投标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为了谋取非法利益,部分投标人不惜重金贿赂国家工作人员,苍溪、好几个干部被拉下水。针对这些问题,监察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要从机制入手,积极研究对策。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更要从制度创新上提前防范。当前,要继续做好网上招标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投标保证金管理,切实防范围标、串标、借资质投标的情况发生,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政务服务中心要尽快拿出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探索专家独立评标、远程异地评标等新举措,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秩序。

三、强化领导,狠抓落实

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尤其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领导,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快速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析研究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解决。为适应建设服务性政府的需要,在本次机构改革中,要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要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体制和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监察局、督办室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考核奖惩,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工作主体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对工作落实不力,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要实行效能问责。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积极为党委政府出点子、出好点子,抓好工作落实。

(二)勇于探索创新。目前,全国已明确固化了“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凭老经验、用老办法解决不了,换个思路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关键是靠大家不断去探索和创新。“两集中、两到位”后的机关职能分工、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拓展、政务服务体系完善、网上招投标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创新。大家要下大力气去深入研究,要善于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深入研究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探索规律、认真解决。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力求服务手段上取得新突破,服务方式上体现新特色。

(三)加强自身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入驻部门多,实行双重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如何在体制架构、运行机制上切实做到高度集成、有机互动、无缝衔接,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坚强集体,至关重要。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必须要有一流的领导班子。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务服务中心班子建设,配齐配强班子成员,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去,对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坚决调整。各部门要把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窗口工作,政务服务中心要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基地。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使用好、管理好、培养好、激励好窗口工作人员队伍,让他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水平,有协调一致、互动相融、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仅要成为业务专家,也要争取成为“杂家”、成为通才,不仅要做到文明服务,也要做到廉洁从政。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5篇

市政府:

2009年,我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题,以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软环境为重点,以深化机关行政效能年建设活动为载体,以落实“三项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09年我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09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情况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组织保障坚强有力。我县高度重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年初及时召开全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2009年全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出台《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营府发﹝2009﹞30号),明确各级各部门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以及组织纪律。今年5月,我县按照省、市统一要求,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从县纪委移交到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的全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内,与县政府办督办股合署办公,县效能办主任由县政府办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县政府办副主任兼任,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2人,今年10月又将招考的2名文秘人员充实到县效能办公室,具体负责和指导全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同时,把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纳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内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单位)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制度,工作行为规范有序。深入贯彻落实行政机关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县级相关部门及乡镇相继出台文件进一步规范工作行为,县就业局印发《营山县就业局服务返乡农民工创业实施方法》、县质监局印发《服务企业联系册》、县民政局印发《局机关十项管理制度》、城南镇健全和完善《干部下访寻问题工作机制》及《干部下村联系制度》、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八公开”要求编印《服务指南》,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完善机关行政效能投诉机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向社会公布10部监督热线电话,及时受理和处理群众投诉事项;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县长信箱,拓宽群众投拆渠道,对622件群众来信全部及时受理并答复。完善效能考评体系,制定出台《营山县机关效能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完善机关行政效能考评运作体系,形成了月月有目标、月月有考评、月月有总结、月月有改进的高效工作模式,工作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三是建好平台,政务服务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办公场地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热线电话、“96196”政务服务大型公告牌、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指示牌、政务服务中心安全和保卫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传递和审批;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集中清理39个行政审批部门586个项目,取消376项行政审批项目;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全县36个进驻部门(单位)中,除直管部门、公共服务部门外,有21个部门(单位)按规定成立行政许可股,归并行政许可职能,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45名业务骨干进驻窗口,全面授予窗口首席代表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电子印章使用权,建立起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两个以上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审批,对招商引资项目、灾后重建项目、扩大内需跟进项目推行绿色通道服务,实行特事特办、从优从简、即时办结;大力拓展政务服务功能,逐步将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源(资产)“招拍挂”、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今年以来,政务服务中心已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2537件,办结12480件;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均达到100%,群众评议满意率98%。政务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今年已在回龙、渌井、新店3个乡镇试点便民服务中心,拟于明年在全县其它乡镇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和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站。机关作风实现较大转变。精文减会成效明显,年初以两办名义印发《营山县进一步做好精文减会工作的通知》,实行并会套会,减少讲话人数,限制讲话时间,县级领导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有用的话,会议数量减少、规模减小、时间缩短、纪律好转、质量提高。编印《政府工作规范手册》,大力控制文件篇幅、文件数量,实行主要领导讲话进行摘要编发,其他领导讲话摘要印发或者不印发,既减少了文件数量,又增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把广大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建起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将100个县级部门和53个乡镇纳入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目前全县已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目录1133条,公开政府信息3543条。

四是督查问效,工作推进扎实有力。坚持明察与暗访、专项检查与投诉查办、内查与外征相结合,先后深入到朗池、回龙、济川、骆市、黄渡、消水等扩大内需、灾后重建、改善民生等重点项目实施地,现场督促农村户用沼气、柏杨河和南溪河水土保持治理、乡镇文化站和兽医站建设、校舍恢复重建、灾后农房维修加固等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摩托车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在电视上公开表扬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和部门,公开曝光工作进度缓慢的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存在问题

今年,虽然我们在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优质高效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受资金和场地影响,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场地设施还有待完善;受部门利益的驱使,个别部门还未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或是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不充分,存在窗口收件后回部门办理的现象;我县是财政弱县,今年财政支出有2个亿的缺口,致使财政无钱投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农村便民服务仍是薄弱环节。二是机关行政效能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评价体系是一项综合性和针对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不断创新,又需要很好地与县情实际相结合,目前我县的机关效能评价体系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机关行政效能绩效。三是机关行政效能问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今年,我县尽管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但在一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的部门推行时有一定阻力,并联审批覆盖面还不够广泛;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中梗阻现象还依然存在,机关作风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四是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政务公开,个别部门或单位领导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未转变,特别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依法公开政府信息,还把掌握政府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权力,对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及时公开,对老百姓依法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及时进行答复。

二、2010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要点

(一)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一是认真落实好各项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机关效能制度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合理配置权力结构,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责任。研究出台效能建设问责制,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按照精减审批项目、精减审批程序、精减审批时间的要求,本着于法有据、于民便捷的原则,进一步清理、精简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已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和后续监管,防止行政不作为或者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按照提高效率的要求,减少审批环节,改革审批方式。重点抓好投资项目、建设项目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张纸审批制、一枚公章办公制、一票收费制、全程委托制、绿色通道审批制、承诺限时办结制、服务公示制和并联审批制。

(二)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建设,营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一是加快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认真按照《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提高效率为主线,建立健全公开、便民、高效、廉洁、规范、问责的服务机制,全力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办事制度标准化、政务服务标准化、中心场地标准化、中心设施标准化建设。二是不断拓展政务服务范围。着力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服务体系,在巩固提升已有拓展项目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大厅接待、全程代办、特别通道、上门服务等各项服务。在规范行政审批同时,按照省市服务类型标准化体系要求,加大“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力度,将其它未进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中介服务事项和其他社会组织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将房管、社保、医保、就业等业务整合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进一步规范“国有资源配置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矿产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转让”等招投标行为,不断增强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三)延伸政务服务网络,开展便民利民下基层活动。一是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以及人、财、物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公开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二是加快乡镇便民服务建设。在巩固、总结3个试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其余5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确保实现“三级联动、分级承办、全程、限时办结、便民惠民”的工作目标。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6篇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呈现出不断深化、规范发展、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政府及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这项工作开展不平衡,行政审批数量过多、程序繁琐、效率不高、个别地方的政务服务中心实效性不强,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仍然存在。为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构建作风整顿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推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尽快实现“四个跨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领导

政务服务中心是推进政务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优质服务、规范高效、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的特点,展示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范例。各级人民政府务必把认识统一到省政府的决策上来,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作风整顿建设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本地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把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考核,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为同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政务服务行政机构,选派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办事认真、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干部充实政务服务中心领导班子;要将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展示政府为民服务形象的窗口,建在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地点,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办公场地、运行经费等方面切实予以保障。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由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作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本部门、本系统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对窗口充分授权,增强窗口办事能力,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窗口工作人员,把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作为联系基层和群众、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重要场所,定期研究解决窗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规范审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关键是要转变职能,建立规范、高效、便捷、透明的行政审批运行方式,为群众服好务,为企业服好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好务。省审改办要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20**〕22号)要求,依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的原则对现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次清理,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一律调整,能下放的一律下放。

(一)各地、各部门自行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二)对虽有法定依据,但与现实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或调整。

(三)对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予以取消或调整。其中,可由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进行自律管理的,一律交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四)对通过质量认证、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或调整。

(五)对一个审批事项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必须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和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调整,其他部门和环节相应取消。

(六)对下级行政机关可以实施的,必须按照方便当事人、便于监管的原则下放管理层级。凡由下级行政机关作实质性审查,上级行政机关只是作程序性批准的审批项目,一律下放到下级行政机关。

(七)凡规定为备案审查的,一律不得搞成变相的行政审批,备案必须当场办结。清理结果6月底前报省政府审定公布。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以省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为基础开展清理工作。各地清理结果由市(州)人民政府初审汇总后报省审改办,由省审改办牵头,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全省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数量、申报材料、收费“四统一”的要求进行审核,审核结果由各市(州)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清理工作要在今年9月底以前完成。

凡行政许可事项以及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提起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包括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必须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有特殊情况不进政务服务中心的,省级部门的项目要经省政府同意,市、县级部门的项目要在征求上级政务服务中心意见后由本级政府决定。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各部门一律不得再在原单位受理和办理,各部门也不得擅自将审批事项从政务服务中心撤离。上级部门不得干预下级政府集中受理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

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制定办事指南,实行法律依据、办事程序、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投诉渠道“七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承诺时限应在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收取费用的,必须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收费标准直接在政务服务中心银行窗口缴纳。禁止一切乱收费、搭车收费。行政审批事项较少和发生数量较少的部门,经政务服务中心审查同意,可以纳入综合窗口统一管理。

为方便办事群众,节约行政成本,已经设立政务服务中心的地方,部门不得再另设办事大厅或分中心;已经设立的,应限期归并。确实不宜归并的,应征求上级政务服务中心意见,由市(州)人民政府批准。

三、大力创新,建立便民高效服务机制

政务服务中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制创新的产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各地、各部门要以便民、高效为核心,从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在构建新机制、新体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与“一站式”服务相协调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各部门要尽可能地把行政审批职能调整到一个内设机构,成建制进政务服务中心,使行政审批的重心和实体性职权向窗口转移。要通过向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部门领导定期到窗口现场办公、行政审批首席代表、联网办理等途径,使窗口既受又理,增强窗口办事能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要建立完善机关和窗口、机关内部行政审批事项高效运转机制,分解落实办理流程及时限。审批权在省级以上部门的项目,省级部门必须明确本机关及下级机关的审核审批时限并向社会公布。对所有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会同法制、审改等部门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程序、办理时限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对不需要现场勘查、专家论证、技术检验检测,只进行形式要件审查且申报材料符合要求的行政审批项目,部门应授权窗口当场办结,实行即来即办,即收即办。对不能当场办结的项目,要尽可能地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项目,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其他部门支持配合,实行联合办理。政务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必要时由同级政府组织协调。

要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延长服务链,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努力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综合平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根据便民服务的要求将流动人口婚育证、外出人员务工证、农民建房证、零星树木砍伐证、结婚证、老年证、身份证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下放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整合服务职能,对相关证照的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上级政务服务中心应加强指导;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流动服务、下乡服务等方式,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村民委员会、社区应设置便民服务代办员。代办员要按照“三少一多”(让群众少进一次城,少进一道门,少找一次人,多献一份爱心)的要求,实行免费代办服务。

国有资源(资产)“招拍挂”、政府新闻、政策咨询、重大决策听证会、房产登记、跨辖区的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等群众最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事项,必须按照“公开、便民、高效、规范”的方式运行,有条件的要尽可能地在政务服务中心进行。

四、落实责任,建立作风整顿长效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检验和展示本地、本部门作风整顿成效的重要窗口,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努力克服行政权力越位、错位、移位、缺位现象,严肃惩治“顶门杠”、“中梗阻”、“下搁浅”等问题。

各级监察机关要认真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和《**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93号)的有关规定。在政务服务中心派驻监察机构,加强对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授权不力、办事效率低下的,要批评教育,坚决纠正;对项目和收费应进不进、两头受理、吃拿卡要、搞弄虚作假以及擅自设定行政审批项目、擅自增加行政审批条件和申报材料、擅自将项目和人员撤出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纪依法采取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当地政府应对该部门班子实行问责谈话,仍不改正的,对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做出组织处理并给予纪律处分。

各级法制部门要加强对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的指导和检查。省政府法制办要定期清理公布现行有效的行政审批项目,研究制定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以及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办理的方案。各级人事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公务员的基地,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根据行政审批管理、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事项管理、网络建设等实际工作的需要合理确定政务服务中心的编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在保障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经费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政务服务中心的投入;要设立政务服务专项事业费,用于解决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各级目标督查部门要会同政务服务中心抓好省委、省政府决定和《**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99号令)的贯彻落实,适时开展督导检查。

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弘扬先进,唱响主旋律,积极营造全省良好发展环境,展示和维护党委、政府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良好形象。

五、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7篇

一年来,政务服务中心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普洱市经济合作办公室和行政审批便民中心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开拓创新、强化服务、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政务服务中心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商引资工作 二、政务服务中心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破解招商引资难题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效果,领会和掌握它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政务服务中心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活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实地进一步对我县的投资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等进行了调研。目前我县的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并与投资商达成种植2万亩连片竹林的意向。这将是我县农民发展增收的一条新路子。

三、政务服务中心以节会为契机,做好招商引资宣传

今年以来,第十七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九届普洱茶节暨第二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的召开,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筹备,组织中心干部职工参加两个节会。为利用好节会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西盟对外开放程度,展示形象、宣传推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把参加节会作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好,及时成立筹备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以政务服务中心为招商引资小组参加两次节会。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参会期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具体、扎实。为全方位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资源优势、投资环境,我县共准备了500余份宣传册、制作了9分钟的宣传片;节会其间,多媒体影像不间断滚动播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展示了我县县情、基础设施、投资优势及重点招商项目,吸引了国内外客商前来咨询。节会期间共发放《西盟县招商引资项目册》500余份,有力地宣传和推介了西盟。节会是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进出口贸易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招商洽谈相结合的重大盛会。

四、认真贯彻执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

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盟县贯彻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和《××县人民政府监察局关于印发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贯彻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会议成立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以中心主任为政务服务中心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副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心“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负责督促落实政务中心“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中心“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重大决策听证”、“重大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政务中心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启动。同时,明确了职责分工,严格资料报送、政务信息查询等工作纪律。通过召开会议动员学习、传达精神等方式,切实增强政务服务中心干部职工对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并下发了《西盟县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印发西盟县政务服务中心贯彻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西盟县政务服务中心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

五、挂钩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政务服务中心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我县茶产业企业的新变革。政务服务中心应岳宋乡党委政府的邀请参加乡茶产业座谈会,与其它部门领导和乡茶产业代表对茶产业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座谈。并提出建立岳宋乡茶叶协会,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以改变茶产业的现状,以协会为整体、变被动为主动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将为我县的茶产业对外招商提供优越的前提条件。

七、存在问题及困难

存在的问题:一是群众对招商引资工作了解的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少正确的看待和评价招商引资成果;二是外地优惠政策多,投资优势强,吸引了许多大企业的投资目光,相比较来说,西盟比较大的企业进不来。三是工作经费困难,交通工具老化不实用,难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八、2012年的工作重点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继续优化投资环境,以产业招商和引进大企业为重点,注重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的信心,为实现我县科学发展、经济“提速”和谐发展而努力。

(二)工作要点

1、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招商方法、方式,破解招商引资难题。

2、高度重视投资,以引进项目为中心,注重以人为本,坚持把发展落实到项目上,以服务企业为重点。

3、配合做好南康河二级电站建设的协调工作。

4、强化服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5、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大力提高招商队伍的业务能力。

6、继续做好编修部门志的资料收集工作。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8篇

20__年,我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建设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全县政务服务软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意见》,我们对全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领导,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我县高度重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年初及时召开全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20__年全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出台《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20__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各部门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以及组织纪律。今年5月,我县按照省、市统一要求,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从县纪委移交到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的全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内,与县政府办督办股合署办公,县效能办主任由县政府办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县政府办副主任兼任,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2人,今年10月又将招考的2名文秘人员充实到县效能办公室,具体负责和指导全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同时,把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纳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内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单位)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制度,工作行为规范有序

深入贯彻落实行政机关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县级相关部门及乡镇相继出台文件进一步规范工作行为,县就业局印发《营山县就业局服务返乡农民工创业实施方法》、县质监局印发《服务企业联系册》、县民政局印发《局机关十项管理制度》、城南镇健全和完善《干部下访寻问题工作机制》及《干部下村联系制度》、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八公开”要求编印《服务指南》,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完善机关行政效能投诉机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向社会公布10部监督热线电话,及时受理和处理群众投诉事项;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县长信箱,拓宽群众投拆渠道,对622件群众来信全部及时受理并答复。完善效能考评体系,制定出台《营山县机关效能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完善机关行政效能考评运作体系,形成了月月有目标、月月有考评、月月有总结、月月有改进的高效工作模式,工作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三)建好平台,政务服务优质高效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办公场地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热线电话、“96196”政务服务大型公告牌、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指示牌、政务服务中心安全和保卫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传递和审批;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集中清理39个行政审批部门586个项目,取消376项行政审批项目;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全县36个进驻部门(单位)中,除直管部门、公共服务部门外,有21个部门(单位)按规定成立行政许可股,归并行政许可职能,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45名业务骨干进驻窗口,全面授予窗口首席代表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电子印章使用权,建立起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两个以上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审批,对招商引资项目、灾后重建项目、扩大内需跟进项目推行绿色通道服务,实行特事特办、从优从简、即时办结;大力拓展政务服务功能,逐步将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源(资产)“招拍挂”、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今年以来,政务服务中心已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2537件,办结12480件;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均达到100%,群众评议满意率98%。政务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今年已在回龙、渌井、新店3个乡镇试点便民服务中心,拟于明年在全县其它乡镇建立乡 镇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和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站。机关作风实现较大转变。精文减会成效明显,年初以两办名义印发《营山县进一步做好精文减会工作的通知》,实行并会套会,减少讲话人数,限制讲话时间,县级领导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有用的话,会议数量减少、规模减小、时间缩短、纪律好转、质量提高。编印《政府工作规范手册》,大力控制文件篇幅、文件数量,实行主要领导讲话进行摘要编发,其他领导讲话摘要印发或者不印发,既减少了文件数量,又增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把广大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本文来源:文秘站 的时间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建起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将100个县级部门和53个乡镇纳入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目前全县已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目录1133条,公开政府信息3543条。

(四)督查问效,工作推进扎实有力

坚持明察与暗访、专项检查与投诉查办、内查与外征相结合,先后深入到朗池、回龙、济川、骆市、黄渡、消水等扩大内需、灾后重建、改善民生等重点项目实施地,现场督促农村户用沼气、柏杨河和南溪河水土保持治理、乡镇文化站和兽医站建设、校舍恢复重建、灾后农房维修加固等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摩托车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在电视上公开表扬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和部门,公开曝光工作进度缓慢的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今年,虽然我们在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优质高效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受资金和场地影响,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场地设施还有待完善;受部门利益的驱使,个别部门还未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或是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不充分,存在窗口收件后回部门办理的现象;我县是财政弱县,今年财政支出有2个亿的缺口,致使财政无钱投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农村便民服务仍是薄弱环节。二是机关行政效能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评价体系是一项综合性和针对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不断创新,又需要很好地与县情实际相结合,目前我县的机关效能评价体系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机关行政效能绩效。三是机关行政效能问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今年,我县尽管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但在一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的部门推行时有一定阻力,并联审批覆盖面还不够广泛;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中梗阻现象还依然存在,机关作风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四是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政务公开,个别部门或单位领导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未转变,特别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依法公开政府信息,还把掌握政府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权力,对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及时公开,对老百姓依法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及时进行答复。

三、整改措施

(一)抓落实,大力规范政府依法行政行为

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机关效能制度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合理配置权力结构,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责任。研究出台效能建设问责制,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严格按照精减审批项目、精减审批程序、精减审批时间的要求,本着于法有据、于民便捷的原则,进一步清理、精简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已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和后续监管,防止行政不作为或者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按照提高效率的要求,减少审批环节,改革审批方式。重点抓好投资项目、建设项目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张纸审批制、一枚公章办公制、一票收费制、全程委托制、绿色通道审批制、承诺限时办结制、服务公示制和并联审批制。

(二)优化服务,努力营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

按照《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提高效率为主线,建立健全公开、便民、高效、廉洁、规范、问责的服务机制,全力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办事制度标准化、政务服务标准化、中心场地标准化、中心设施标准化建设。着力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服务体系,在巩固提升已有拓展项目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大厅接待、全程代办、特别通道、上门服务等各项服务。在规范行政审批同时,按照省市服务类型标准化体系要求,加大“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力度,将其它未进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中介服务事项和其他社会组织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将房管、社保、医保、就业等业务整合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进一步规范“国有资源配置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矿产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转让”等招投标行为,不断增强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三)建设网络,不断延伸基层便民服务

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以及人、财、物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公开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加快乡镇便民服务建设,在巩固、总结3个试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其余5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确保实现“三级联动、分级承办、全程、限时办结、便民惠民”的工作目标。四是强监察,切实取得行政效能建设实效。建立考核科学、问责到位的效能考评问责体系,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以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为问责重点,大力查处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吃、拿、卡、要”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严肃追究相关当事人及单位领导的责任,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典型案件。不断完善反应快捷、全方覆盖的效能监察网络,健全适时监控、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绩效测评等电子监察管理制度,健全电子监察监控中心工作制度和监控工作日志,切实加强对窗口部门行政审批全过程的监管。加强机关作风整顿,开展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专项治理,着力规范公务用车行为,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明查暗访,定期召开企业效能监督员、特邀监督员座谈会,开展“万人评风”活动。开展强势有力、服务到位的效能监察工作,围绕 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开展效能督查。抓住涉及行政效能的重要问题,深入农村、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加强对政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监督检查,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重点督查各级各部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对应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形势的能力以及防御重大自然灾害关键时期的工作现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主动行为,兑现服务承诺的工作实效进行重点监察和效能督办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9篇

明确服务方向 创新考核方式

一、突出服务主题,量化标准要求。“考什么”是干部考核工作的基础,也是“指挥棒”。市委组织部借助市政务服务平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窗口单位职能职责特点,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量化标准要求。尤其是对被考核部门涉及群众和企业切身权益的教育、卫生、人力社会保障、建设环保、治安消防等工作部门,重点考核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办事质量、廉洁自律、群众满意度等,并把其细化分解到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具体考核指标中,以服务最优、纪律最严、群众最满意来考评干部,推动工作,提升首府发展环境。

二、突出创新保障,强化日常考核。“怎么考”是干部考核工作的关键,也是“推进器”。针对窗口单位服务性强、接待群众面广的特点,建立“一事一评”制度。在市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区放置民意测评卡,设置投递箱,办事群众当场对服务态度、办结效率、办事质量、廉洁自律情况进行评价,组织部门每月收集汇总,形成窗口单位政务服务民意调查测评结果并进行通报,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监督员巡查制度,从“两代一委”和基层群众中选聘监督员,通过不定期暗访、交流座谈等形式,对窗口部门进行日常评分,将评分结果交组织部门备案;建立日常考核反馈制度,组织部门及时对群众满意度较低的窗口单位进行调查,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引入所属部门二次考评,限期制定、公布整改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监管监察制度,市纪委监察局每周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值班,市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整建制进驻,通过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和效能视频监控系统,对行政审批实施全程监督,实现了由组织评价向社会评价、封闭评价向开放评价的转变,做到了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官考”与“民评”相结合。

三、突出民意根本,加大考核权重。“由谁考”是干部考核工作的导向,也是“风向标”。针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单位“条块”交叉、职能各有特点的实际,实行分类分层考评。一是按照职责分工将被考核单位划分为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发展部门、执法监察部门,进一步增强了可比性。同时又根据窗口负责人、一般干部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分考评,做到“被考核对象分类分层”。二是把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等以工作类别为主的考评与督查考评、半年自查、年终考评等以时效性为主的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环节,做到“考核评价分类分层”。三是把考核责权下放,实行分权考核。组织部门结合本单位职工、上级主管部门和“两代表一委员”等评价主体对委办局实绩考核年度总体评价情况,给予委办局65%的权重,其余35%考核评价权重,全部交给市政务服务中心(各项参评要素中所占比重最高),做到“总体评价统分相结合”。四是考核干部层级下移,评优比例向窗口单位倾斜。根据窗口单位干部的职级特点,重点把科级干部列入考核对象,并把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个人评优比例调整为20%。凡是获得年度优秀的干部均列为重点提拔使用的后备培养对象,做到“评优重用相结合”。

突出实绩考核 落实民评民意

近几年来,通过把干部实绩考核延伸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了审批资源,规范了工作程序,强化了各方监管,初步形成了政府服务、组织合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新格局,为促进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通过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的及时介入,使各审批部门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机制,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进程。考核工作纳入市政务服务平台以来,共清理市级部门审批事项473项,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38项,非行政许可事项97项,减幅达66.8%。同时取消和停止征收10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二是通过在日常干部实绩考核中突出民评民考方式,有力推进了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理念的巩固。2011年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受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203981件,办结202705件,办结率达99.4%;5个专业服务大厅共受理2053720件,办结2053720件,办结率100%。在群众和业主中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切实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三是通过在窗口单位进行干部实绩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市直委办局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的“6S管理法”、“五个一”服务标准等工作法,有效转变了工作作风,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几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审批办窗口收到大量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感谢信、牌匾,实现了有效服务零投诉目标。

四是使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成为了部门干部锻炼培养、提拔使用的重要平台。通过量化“一线工作法”、创建红旗窗口、设立创先争优岗位标兵、建立干部实绩档案等有效手段,窗口单位的干部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标兵和模范。2011年被评为“红旗窗口”的服务窗口达114个,“服务标兵”306人次。截至目前,共有28名干部得到提拔,逐步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锻炼干部的熔炉和培养干部的基地。

四项工作基准 助力水平提升

经过几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对考核工作运行的实践,市委组织部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总结和反思,主要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考核思路上求突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部门把考核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紧紧抓住最集中、最能体现办事群众、企业利益的窗口单位,通过分权、放权,让市政务服务中心拥有考核自,负责对审批部门进行考核,更好地发挥考核向基层单位延伸的激励、监督导向作用。

二是窗口工作上求发展。窗口单位代表着政府形象,要强化对委办局的管理,最大限度体现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把干部实绩考核工作延伸到公共服务体系中,促使职能委办局主动调整职责目标定位、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领导高度重视”、“干部认真对待”和“服务成效明显”的工作格局,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使地区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是干部素质上求提升。借助市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加强对基层一线干部的考核,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实践锻炼的措施和方法。重点把一些群众公认的、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基层干部作为培养选拔的对象,在特定的环境和特殊岗位上进行重点培养,在窗口工作中强化干部服务意识,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是群众满意度上求提高。通过把干部实绩考核工作延伸到公共服务体系中,突出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和目标,强化“体现民意诉求”、“注重民评民考”和“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工作理念,有效规范运转机制,使服务体系建设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关链接:

内蒙古“人才新政”

政务服务中心干部总结范文第10篇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回顾总结2005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表彰一批政务公开工作先进,部署2006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稍后,省政务公开办领导和XX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2005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特点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参与、支持、配合下,我市政务公开工作以构建阳光透明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形成了以政务中心为“点”、以公用事业单位为“面”、以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为“线”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政务公开意识日渐增强,政务公开的效果逐步显现,政务环境明显改善。XX市、XX区和市政务中心分别在全国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全国村务公开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市州政务中心联席会上作典型发言。去年底,在省政府组织的全省政务公开检查中,长沙排名第一,成为全省五个先进地市之一,今年将受到省政府表彰。从总体上来看,全市的政务公开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方式、监督保障机制、具体运作程序正在向规范化转变。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工作氛围更加浓厚。2005年,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初步形成了中央提出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工作格局。去年初,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市直部门和区、县(市)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工作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市政府拿出30万元设立了全市政务服务专项奖,并于年底由市政务公开办、市纪委监督检查室组成检查组进行考评。各区县市相继召开了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措施和意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逐步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如长沙县投资2700万元倾力打造“三湘第一”县级政务中心,芙蓉、天心、雨花、岳麓四区相继迁入新政务中心,芙蓉区丰泉古井社区通过政务公开栏进行财务公开、办事公开、民主测评干部等;市建委、市公安局、市房产局、市劳动社保局、市城管局、市卫生局、市人防办、市气象局等单位均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二是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工作要求更加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对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不到位、不彻底、政令不畅、办事拖拉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各区县(市)纪委书记都曾就委局许可项目进中心的工作专门找委局一把手谈话,对集中办理审批项目提出了明确要求;市纪委在政务中心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全年受理和交办处理行政效能投诉案件50多起。三是运作程序不断创新,行政许可更加快捷。市建委、规划、消防、城管、环保、物价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使联合许可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去年6月1日以来,市建委、市规划局在基建项目审批中认真履行第一窗口单位的职责,组织开展并联审批和联合踏勘工作,既方便了业主单位,又降低了业主投资与运作成本,受到投资开发商、建设方的肯定与好评。四是政务服务高效便民,工作成效更加显著。2005年全市各级政务中心共接待141.95万人次,受理102.76万件,办结98.59万件,收费17.41亿元。其中市政务中心共接待190849人次,受理90537项,办结89241项,收费6.11亿元。

(二)政务公开载体不断提升和完善,电子政务逐步推行,构建了信息共享和快捷服务的新平台。

为提高窗口工作效率,让老百姓对政务信息掌握更快捷,办事更方便,各级政务中心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如市政务中心从去年开始利用长沙市公众信息网及时将政务公开信息链接到网上。设立政务公开网站,开辟了政务公开工作新途径,方便了老百姓对政务公开工作的了解,实现了网上受理咨询投诉、下载各类许可申请表格,申办者在家中或办公室的电脑上即可查阅审批办理情况,为提高窗口工作效率,还统一开发了管理软件,各窗口工作人员实际收办件的情况存入数据库后,中心管理人员即可对窗口办件情况适时跟踪、监督,及时督促问责。市政务中心还开通了手机短信告知业务,申办事项如缺材料,中心会以短信形式告知补充,办结后自动即时告知领取。各区县都加快了电子政务建设步伐,通过电子网络逐月向市政务中心报送办件情况。雨花区对所辖九个乡、镇、街政务中心管理软件实行统一,并与区政务中心联网,开福区专门开通了168政务查询热线,长沙县、天心区启用了电视监控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公众提供更加快捷、周到的服务,有效的优化了行政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

(三)政务公开的范围从一般行政许可逐步扩大到了“权、钱、人”等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公开。

从去年底省检以及今年初全市政务公开检查的情况来看,各级各部门在干部任用、财务开支、物资采购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坚持了公开透明的原则,基本杜绝了暗箱操作的现象。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和公务员录用公示制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全面推行全程公示制。组织部门将拟选任的领导职位、任职条件等公开,进行公开推荐或公开招考,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将拟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基本情况、任职岗位等进行任前公示。全市近3年来共对18批243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46人(其中警察458人)。二是城市规划科学、民主。2005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推行控制性规划详图公示,实现城市规划决策科学民主化。先后对全市总体规划、湘江滨水区及桔子洲规划、区域44个控规以及长、株、潭一体化建设规划等在新闻媒体广泛公示和开展问卷调查,共收集意见5000多条,回收调查问卷4580份。三是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公开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中心组建以来,始终坚持“采购信息公开,市场进入公平,评标定标公正”的原则,从1999年到去年10月份,市本级累计完成货物采购额(含分散采购)24.48亿元,通过集中采购方式,累计采购货物10.79亿元,节约资金1.54亿元,资金节减率为12.84%。建设工程招投标突出“八公开”:即招标项目信息公开、投标报名公开、招标程序公开、评标定价原则公开、评标办法公开、中标结果公开、违章项目公开通报,办事制度公开。全市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的公开招标率均达到99.9%以上。四是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及收费公示制全面落实。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税务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及电力、电信等积极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召开政务公开联席会,交流情况,布置工作,逐步探索出推动公用事业单位实行办事公开的有效工作机制。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具有行政事业性收费职能的站所、医院、学校幼儿园、中介服务机构的收费单位,以及水、电、气、邮政、电信等经营单位都进行了价费公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不够;二是部分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工作不落实,甚至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三是我市投资环境、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行政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妨碍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行使,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对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把政务公开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推行政务公开的工作目标,是要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使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使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使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利得到切实保障。

(一)进一步拓展公开内容,创新公开方式。

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如实的进行公开。要完善政府新闻制度,通过政府新闻会定期政务信息;继续通过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公开办事指南和其他形式公开政务;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挥其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积极运用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形式,对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通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电子政务,逐步扩大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二)进一步突出公开重点,不断扩展公开面和纵深度。

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围绕行政主体基本情况和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程序、方法、结果等事项,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一是市本级及区县(市)要重点公开本地区城乡发展规划,财政预决算报告,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政府采购,征地拆迁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税费征收和减免政策的执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二是乡(镇)要重点公开其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农村工作政策,以及财政、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筹资筹劳等情况。三是学校、医院以及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要继续抓好办事收费、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办事时限的公开。

(三)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政务服务中心是集中统一办理行政许可项目的重要场所,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行政体制改革的一种创新,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继续加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投入,继续抓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各区县政府及市直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要参照外省市的做法,有计划地将政务服务中心纳入行政机构编制。各级政务中心要进一步加强窗口日常管理,做到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推行政务公开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强化措施,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及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每年要召开两次以上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各级政府是实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推行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起主抓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认真推广政务公开工作好的经验典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针对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选准突破口,用新思路、新办法来解决问题。

(二)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创新机制,要以制度来克服公开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各自特点,健全公开制度,努力构建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主动公开就是要将应当让社会公众知晓的事项,将其办事依据、申请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结果等都及时向社会公开;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审批事项,要进行咨询论证等,以保证公开的广泛性。依申请公开就是指针对部分人和事、不被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事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向政府申请公开,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程序向申请人公开。建立依申请公开制度,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需要向行政机关申请公开某些具体政务事项的权力,是政务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保障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健全机关内部政务公开制度。机关内部政务公开是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机关干部职工民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更好地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前提。我市正在拟定机关内部政务公开制度,征求意见修定后,将以《进一步推行机关内部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下发执行。机关内部公开重要内容包括干部任免、招考录用;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执行情况;财务资金开支、物资管理;行政审批及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等,都必须向本机关干部职工实施公开,有的必须征求干部职工意见,集体研究决定,以保证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健全预先审核制度。预先审核是保证政务公开全面、真实、及时有效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广泛审查制度,就是要通过预先审查,准确把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时间,严格限制不公开事项的范围。各级各部门要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制本地区本系统政务公开内容的详细目录,分类向社会或在单位内部公开。

三)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整体合力。

今年初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省政务公开办工作汇报后强调,要把我省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明确要求凡是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市(州)、县市区所属部门都要进入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省里今年要求各市州、县市区政务公开办公室设立为常设机构,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前不久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又明确提出,市及区县市两级政务公开办公室和政务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对本级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管理、监督、服务的同时,要突出抓好本地区政务公开工作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并对下级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服务。各级政务公开办要以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将行政审批项目纳入中心办理,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予以支持配合,主管领导和纪检监察组织等要严格督促落实。实行垂直领导或双重领导的各部门,要在系统的指导下,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四)强化监督考核,保障工作落实。

今年1月10日召开的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指出,要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机关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强效能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把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民利的重要内容,依法有序地推进。加强监督与考核,是确保政务公开真实性、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按照行政问责制的要求,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上肩,对于政务公开不到位,搞假公开、虚公开,行政审批“暗箱操作、体外循环”的行为,对于拒不推行政务公开或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有弄虚作假、打击报复、侵犯民利等违法行为的干部,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第二,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今年起市人大常委会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监督信箱,将加大对我市行政行为等方面的监督力度。第三,要积极发挥政务公开监督员的作用。要利用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监督检查和民主评议政府活动,保证监督效果。第四,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要求和市纪委《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的规定,严格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情况要作为行政问责的主要评价指标,经考核对评定优秀等级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评定不合格的单位,要找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批评教育限期整改。

上一篇:村级干部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校干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