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8 00:50:24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就业,招生,职业教育

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下,招生就业工作开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招生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因为招生宣传工作有一定的时间性,随着招生任务的下达后,领导班子应高度重视,我们专门成立了联合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二)制定详细的招生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安排

1、认真分析,充分准备。根据前两年我院所辖县区的招生情况,调整招生效果不明显的县区招生人员,继续把有能力、有责任心、能吃苦的人抽调出来,充实到招生宣传一线,同时制定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

2、领导分片,区域负责。为了便于招生宣传的组织管理,联合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又重新分片,每一位领导负责一个区域。各区域负责人身先士卒、分包区域,与教职工奋战在招生一线,出主意、想办法、鼓舞士气、解决问题。

3、教师包县,责任到人。选派精兵强将,每一个县由2名教师负责,明确招生宣传人员的责任和任务,目标到人。这些人有能力、能吃苦、责任心强、效果良好。

4、巩固老基地,开辟新基地。巩固老的生源基地,开辟新的生源基地。下功夫狠抓重点生源基地建设,与生源基地内基地领导和教师建立长久合作关系。

5、选派学生,协助招生。在招生宣传过程中,我们还选派一批优秀生源地学生协助招生宣传。利用这些学生对地理环境熟悉的优势,起到向导的作用,还介绍了部分毕业班的班主任,起到桥梁的作用,并结合自身向毕业生介绍学院的生活、学习等情况,积极地进行招生宣传。

6、及时沟通,把握政策。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及时与招生就业处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把握政策的变化。

(三)建议

1、及时召开招生宣传动员大会,为招生宣传工作打好基础。2、加强各院系网站建设,通过电视、广播、广告等媒体大力宣传。

二、就业工作

(一)就业工作。今年上半年,通过了解市场用人需求,征集广大学生就业意愿,先后联系本市、周边省内、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山东、天津等四十余企事业单位供学生选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三方普遍满意。圆满完成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二)做好在校学生实习工作。今年开学初,招生就业办的同志先对学生进行实习意向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学生的意向,招生就业办在分管院长的带领下,在巩固原有就业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本市及本省等二十多家企业进行考察。先后安排学生赴奇瑞汽车、航盛电子、常熟阿特斯、常州瑞声、新乡源泉、新乡宏盛、杭州天煌等优秀企业实习。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三、2012年招生就业工作计划

(一)招生工作计划

1、根据国家招生方针、政策及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我院的招生制度和实施细则,实现招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招生宣传措施,确定招生联系人员。2、设计并制作招生宣传展板和各种招生宣传资料。5月中旬,根据总院下达的区域招生计划,汇总收集我院办学特色、专业设置等材料,设计、制作当年的招生简章和展板等招生资料。3、划分招生区域,任务分配到人。对招生区域进行划分,每个院领导负责一个区域,每一个教职员工负责一个县,根据往年的招生情况确定招生任务,责任落实到人。4、6月初,对参加招生的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学习招生政策,明确任务,讲解招生宣传注意事项和宣传要点,使每一个招生人员对我院的政策和专业设置烂熟于胸。5、组织招生人员分三次下去招生宣传。第一次,今年12月份参与招生人员先与招生人电话联系,根据联系情况分别带招生资料到各自负责的区域与招生人见面,宣传明年的招生政策和招生要点。第二次,从6月初开始,与招生人电话联系,根据联系情况分别带招生资料到各自负责的区域与招生人见面,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第三次,6月底到7月初,在学生报志愿之前积极与招生人和毕业班班主任联系,到招生区域进行招生宣传,最好能与学生见面,进行直接的招生宣传。

6、招生工作结束后,及时写出详细的招生工作总结,并报告学院领导,为下一年度招生作参考。

(二)就业工作计划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江苏省;卫生职业学校;就业服务管理;调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70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110- 01

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职业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江苏省卫生职业学校目前的就业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就业管理体系提供依据,笔者对江苏省卫生职业学校就业服务管理体系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淮阴卫生分院、无锡卫生分院、徐州医药分院以及南通体臣卫生学校5所卫生类职业学校。这5所学校中,每年招生规模750~1 000人3所,1 000~1 250人1所,>1 250人1所;所有学校均开设护理与药学专业,有4所学校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所学校开设检验技术专业,3所学校开设其他医学相关专业。

1.2 调查方式

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现场发卷、当场收回。发放调查问卷5份,收回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份。

1.3 调查时间

2013年4月。

1.4 调查内容

①学校每年招生规模:A.1 250人;② 学校开设专业(任选):A.护理 B.药学(及相关) C.康复治疗技术,D.检验,E.其他医学相关专业;③ 就业管理机构(任选):A.有分管校领导,B.有招生就业职能部门,C.有专职就业管理人员,D.有校内就业指导兼职人员 ,E.有校外就业指导兼职人员;④ 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数:A.2人, B.3人,C.4人,D.5人,E.6人及以上;⑤ 学校将就业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A.是,B.否;⑥ 学校将《就业指导》列入人才培养方案:A.是,B.否;⑦ 学校制定有毕业生就业管理规定:A.有,B.无;⑧ 学校为每个毕业生发生《毕业生推荐书》:A.是,B.否;⑨ 学校每年为毕业生印发《毕业生就业指南》:A.是,B.否;⑩ 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就业信息专栏,印发《就业信息简报》:A.是,B.否;■ 学校每年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就业意向问卷调查: A.是,B.否;■ 学校实施了优秀毕业生校长推荐信制度:A.是,B.否;■ 学校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报告会:A.是,B.否;■ 学校每年举办毕业生家长就业信息会:A.是,B.否;■ 学校每年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A.是,B.否;■ 学校每年邀请医药卫生单位来校举办推荐说明会:A.是,B.否;■ 学校每年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洽谈会:A.是,B.否;■ 学校每年组织人员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A.是,B.否。

2 结 果

2.1 就业管理组织

所有学校均有分管就业的校领导、招生就业职能部门和专职就业管理人员;5所学校均有校内就业指导兼职人员、均无校外就业指导兼职人员;就业专职管理人员有1所学校3人,3所学校2人,1所学校仅1人。

2.2 就业管理重视程度

①所有学校均将就业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就业指导》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毕业生就业管理规定、为毕业生印发《毕业生推荐书》、在校园内开辟就业信息专栏、印发《就业信息简报》、每年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每年邀请医药卫生单位来校举办推荐说明会、每年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洽谈会、每年组织人员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②每年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就业意向问卷调查、每年为毕业生印发《毕业生就业指南》、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报告会的学校有3所。③所有学校均没有实施优秀毕业生校长推荐信制度和每年举办毕业生家长就业信息会。

3 讨 论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大多数卫生职业学校就业管理机构健全,有专门的招生就业职能部门、分管校领导和2名左右的专职就业管理人员。各学校对就业管理非常重视,将就业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就业指导》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多形式的就业指导服务,使卫生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处于较高状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方面,如所有学校均没有实施优秀毕业生校长推荐信制度,对部分优秀学生在求职考试时由于因病、因故不能参加考试或考试失误就失去了就业机会;所有学校均没有每年向毕业生家长就业信息会,由于毕业生家长不了解就业信息,难以有效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限制了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所有学校均没有校外就业指导兼职人员,对学生参加招聘时对就业单位的招聘意向、招聘形式不能充分了解,使录用机会受到一定影响。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文秘站版权所有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__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__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__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__届毕业生只有20__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__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文秘站版权所有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__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x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__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__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__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__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__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__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__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__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9、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工作。

总之,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满意”,学生走向社会及时、愉快,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二、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06届毕业生只有2003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06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06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07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06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07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07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07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9、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工作。

总之,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满意”,学生走向社会及时、愉快,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二、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版权所有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06届毕业生只有2003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06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版权所有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06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x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07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06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07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07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07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9、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工作。

总之,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满意”,学生走向社会及时、愉快,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一把手工程”;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作为湖南省内唯一获得优秀等级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就业促改革,以创新创业促改革,创造性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16年获评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全国普通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先进单位等称号。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受到了中央、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网、中新网、湖南日报、湖南卫视、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一、领导重视到位

一是纳入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此外,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要点中重要布置该项工作,并从2016年工作计划中,将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单条布置。

二是校院两级机构健全并有序运行。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全体副校级领导班子为副组长、各系(部)、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其负责全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除了学校层面的领导小组之外,各院系的就创工作也实行院系书记、主任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各院系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都配备有学工办主任及就业创业专干。学校每年定期举行党政专题办公会,专题研究国家、省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及本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每年举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就业创业工作专题研讨会,对来年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专题研讨。分管就业的副校长每月召开例会,各院系每学年至少举行2次以上的就业创业工作专题研讨会,在全校营造一种关注、重视、配合、参与就业工作的大氛围。

三是科学制定就业工作方案。根据省厅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每年高质量地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分解任务,制定各院系学期就业创业重点工作,做到过程有考核,具体工作有保障。

四是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健全。学校制定了《院系招生就业专干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试行)》《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完善了《校领导联系支部(总支)工作制度》《学校专职辅导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化的管理为全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人员配备到位

一是配足工作队伍,专兼职师资充足。学校单独设立了就业创业工作专门机构――招生就业指导处,配备一正两副,其中一位副处长分管全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前,全校共计11名就业创业专职教师(2016年毕业生1930人),就业创业专职教师与毕业生比为1:180,远远超过了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同时全校还有33位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大学生就业创业教师素质高、责任心强,分工明确,是保证学校就业创业工作顺利进行的骨干队伍。

二是加强队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学校将专兼职就业创业教师的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培训计划,有计划、分批次的安排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近两年通过送培、内训方式开展了181人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2014-2016年度先后送培23人次参加省级就业创业培训,现学校有创业IYB培训师1名,SYB培训师4名,持证创业导师6名,中高级职业指导师9人,GCDF全球职业测评师2名,持证心理咨询师15名。学校举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和兼职就业创业教师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小计158人次。

三是配足授课教师,保证工作待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努力优化师资配备与组合。目前为止,学校现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13名,完全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每位授课教师都建立了业务档案。同时,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课时费、津贴方面享受与其他教师同等待遇。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学校在校级课题中申报文件中专门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专题,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14-2016年,全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就业创业论文64篇,立项就业创新创业方面的省级课题13个,有力保证了就业创业指导专业化进程。

三、条件保障到位

学校设有专门的各种教室等。各院系分别有专门的招聘洽谈室、招聘大厅,便于各院系专场招聘会的举行,同时大礼堂、体育馆以及学校各工作室、会议室都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安排用作招聘会场地。

四、经费投入到位

学校严格按照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需要,将每年学费总收入的1%以上用于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给就业和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制定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确保就业工作经费充足,并确定“保证总量、专款专用”的原则。

五、校院两级考核到位

学校严格按照《系(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文件要求,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就业创业工作校院两级管理的格局,并将此项工作作为院系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年底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表彰会议。

六、主要成效

一是育人成果显著。每年接受创业普及教育的学生1900多人,接受创业培训的学生1160人次。根据W校跟踪调查,毕业生在平均月薪与职位晋升两方面发生了变化,2012届毕业生刚就业一般从事设计助理、绘图员、施工监理助理、服装陈列员等基础岗位,工作三年后,许多毕业生做到了骨干设计师、销售经理、店长等级别,71%的毕业生发生过职位晋升。

二是师生创业项目孵化面不断扩大。目前,入驻省级创业基地的项目已有53家,此外校内278个项目工作室免费给师生创业项目入驻。

三是学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周建豪等为代表的创业典型案例刊载于2013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学校大学生创意创业街等三个案例在2014-2015年全国高职创新发展成果展上专版展示。2014年1月,学校分管就业创业工作的副校长在全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2015年,学校在全省高职高专招生就业工作年会上做经验介绍。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一、目前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市场反应,企业对薪酬期望不高、动手能力强、不怕吃苦、团队合作意识佳的中职学校毕业生需求远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但是目前中职学生就业稳定率非常低,导致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1、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观念陈旧;

虽然中职学校普遍认同了“就业决定招生”的职校生存法则,但大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市需求调查,对社会需要的“就业率”概念不清晰,主观地认为实现了较高的“一次性就业率”,就完成了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忽视学生就业后的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将学生就业稳定率低归结为学生自身的问题和社会的责任,从而导致了忽视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工程中的作用。

2、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差、自我定位不准确;

中职学生大多属于普通教育选剩的“差生”,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没有动力。他们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会使用就业信息进行自我定位,主观认为求职过程就是制作个人简历,对学校的就业指导不感兴趣,对就业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感到不适,既不能吃苦又不能吃亏,合作和责任意识淡薄,形成了急躁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导致了就业稳定率非常低。

3、就业指导工作实施主体多、思路不连贯。

目前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招生人员、德育课教师和就业服务人员来共同完成。由于三块工作的分割,导致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各自为政,没有整体思想和统一的工作目标。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在专业推荐时对学生的定位可能存在偏差;德育课教师与企业接触较少,授课计划理论多、实践少,无法解答实际问题;就业服务人员与学生较晚,无法短期内修正学生就业观念。由此可见,就业指导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逐步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是改善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稳定率的核心工作。

二、改善目前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就业指导体系是一个由学校、家长、学生、企业共同参与,以就业稳定率为评价标准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完善的管理机制、专业的执行团队、科学的指导方法、合理的评价体系。

1、必须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就业指导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

为保证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始终,需要建立一个目标定位明确、组织管理严密、运作过程畅通的就业指导管理机制。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组建由分管校长参与的校级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对就业制度服务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学校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在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就业指导工作。还必须通过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形成企业关心、家长支持、学生参与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实践证明,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必须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现有的中职学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主要学校各部门教学管理人员兼职,他们几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普遍存在管理意识强、服务意识差的问题。所以,制定就业指导人员的任职资格标准势在必行。中职学校一方面立足本校,通过对在职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就业指导专业培训或者定期派遣到企业调研学习等途径优化校内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聘用在企业中具有丰富人力资源或职业指导经验的专业人士、具有《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的人员到中职学校任教,进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就业指导队伍。

3、必须科学制定工作计划,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操作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需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分阶段制定计划,二是要将实践贯穿整个过程。比如:在招生环节,要根据学生特点推荐专业,让学生树立“入学即就业”的理念;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要重点对学生进行自我分析的理论教育,组织学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参观,了解企业文化、行业特征,使其对就业现状有一个初步认识;在集中学习的第二年,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就业岗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在顶岗实习的第三年,要侧重于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讲解就业政策以及指导求职技巧,积极联系顶岗实习单位,让学生通过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必须完善评价机制,运用市场调查结论进行效果检验。

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由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学生实习适应情况和企业的反馈意见是学校就业指导方案的评价机制,也是整个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有的企业用工的专业性不强,但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部分学生主观追求个人表现,缺乏合作意识,难与其他员工和睦相处;有的企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部分学生已取得上岗证书却不能操作设备,无法理解在学校掌握的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学校必须持续跟踪学生实习(就业)适应情况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及时掌握学生初入职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职场生存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和快速适应企业管理的方法,保障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总之,中职学校必须把就业指导工作放在首位,让学生树立“入学即就业”的理念,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角色的转换,以就业稳定率作为检验标准,才能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琴《中职学校学生生化规划发展和就业指导研究》,《职教论坛》2008年10期

[2]邝志伟梁雪蓉《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年第3期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二级管理

一、组织机构

2007年,为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机制,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深化改革,促进就业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就业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我院颁布了《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实施就业工作二级管理。学院设置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院级就业工作领导组,就业招生处是学院就业工作领导组的执行机构,就业招生处下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统筹管理全院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各系设置由系“一把手”担任组长的系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领导下的就业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各系的毕业生就业及就业指导工作。

二、机制建设

学院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推荐、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工作作为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用毕业生就业率衡量和检验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成果,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每年,党政联席会议认真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制定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各部门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推荐工作,定期通过学生工作例会的形式及时通报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每年5月份,院领导严格审核学院毕业生派遣方案,高度重视往届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反馈及分析工作。

为进一步构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系就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建立健全学生就业工作二级管理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院于2010年9月1日颁布了《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办法规定:“每年6月份,由学院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组对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机构、制度建设、就业管理、教育指导、市场开拓、信息化建设、就业研究、工作业绩8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估;学院就业工作领导组深入系部,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个别走访、电话核实、网上调查及现场参观等形式对评估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逐项评分审定,并根据各系考核评估情况,针对各系提出工作改进意见。”

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计划性、针对性,根据校内毕业生实际“校情”和校外行业企业的“社情”变化,学院每年经过调查调研、科学论证后制定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各系按照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系“系情”制定各系具体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每年,各系及就业招生处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措施、经验做总结归纳,并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现存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工作改进设想,以形成各系及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三、制度保障

学院重视就业工作相关管理文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颁布有《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暂行规定》、《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还通过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员制度”、“毕业生就业情况周(双周)报制度”等多项制度,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四、工作理念

学院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二级管理,管理工作理念是2C4S,依靠2C4S管理理念推动学院职能部门、院系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

2个C(Combine,结合),即:第一,学院统筹推荐与各系自行推荐相结合。在职教集团平台下,就业招生处统筹负责职教集团内各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铁路企业的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支持与督促各系积极开拓其他就业市场,做好系级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第二,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竞争与系间毕业生推荐工作互帮互助相结合,形成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盘棋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局面。学院就业工作领导组根据每年对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考核结果,全院腾讯通内公示通告。落实一把手责任制,考核评估结果作为系部党政一把手评选先进、职务晋升和部门评选学院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二级管理考核评估办法中,主动帮助其他系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按照附加分形式作为激励机制。

4个S(Satisfied,满意),即:让社会满意,让学生满意,让学院满意、让上级主管部门满意。让社会满意,是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的反馈机制反馈企业意见,以此不断调整、改进人才培养策略和措施,不断提高企业满意度;让学生满意,是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反馈学校各方面工作成效,从学生吃住、学习、日常管理、业余文化生活、就业等方面反思改进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让学院满意,是通过毕业生就业工作二级管理考核评估的机制,调动各系、专业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系就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构建人人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人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实现学院整体就业工作目标;让上级主管部门满意是通过严格的审核与信息核对,达到就业信息及档案等数据准确、真实的目标,构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传统。

五、就业预警机制

(一)能根据就业和社会需求状况调整课程设置和学科专业结构。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使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人才培养方案的与时俱进,我院教务处颁布了《关于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修订教学计划的说明》。在条例中规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分析和研究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关注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充分分析预测,科学论证。按照学生就业形势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企业订单的变化,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增补或者删除有关课程;甚至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合就业的需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就业。(2)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学院紧紧围绕全国铁路建设和发展规划,以及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专业建设上紧紧盯住铁路产业和吉林省支柱产业的布局调整及结构变化,在学科建设中紧贴铁路行业和吉林省支柱产业(汽车)生产一线的工艺标准和管理流程,加强内涵建设,加强特色建设,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我院根据行业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学科专业建设由2006年的7个专业增至2013年的30个。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以“铁路”和“汽车”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独立院校;“大联动”;“小联动”;机制; 实现途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业界声誉和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能将目光仅仅聚集于政府、企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市场之间的“大联动”机制,更应该探讨高校内部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小联动”机制,因为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部曲,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密不可分。高校招生生源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影响到高校教学成效的好坏,进而又直接影响到招生生源的优劣。因此,新时期我国各类高校均应该探索如何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招生、培养、就业之间有机统一的良性联动机制。

一、独立院校就业工作现状与问题

(一)对市场需求的反应相对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条件得天独厚、优势不言而喻的母体院校相比,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呈现出诸多差异和劣势。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低,就业面狭小,社会地位和报酬水平不高,使得不少毕业生信心受挫,士气低落。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独立院校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仍相对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表现为:1)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社会上仍然存在大量工作岗位没有足够的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来填充,即存在“有事没人做”的现象;另一方面,某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大量涌入市场后导致有限的工作岗位难以完全吸收和彻底消化,即出现“有人没事做”的现象。就业市场供需本质性失衡现象和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亟待尽快解决。2)缺少对就业市场和人才需求的有效调研和深入了解,还没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就业工作机制,招生工作与就业反馈脱节,缺乏良性有机互动。3)教育教学改革速度跟不上高校外部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变化的用人需求。可见,独立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只有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更容易地将毕业生推入市场。

(二)各组织环节间缺乏配合协调。当前,众多独立院校内部与就业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组织环节之间缺乏配合,协调不力,主要表现在:各组织环节中有关工作人员的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对自己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及影响的认识不够明确,造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等部门相互独立,互相分离,处于条块分割的尴尬状态。具体而言,招生部门的工作者只关注于严把“入口关”,不考虑学生如何“走出去”,与就业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沟通及融合程度低;教学培养部门也将自身职能界定在“上好课”上,对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考虑较少[1]。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个环节严重脱节导致了学生培养过程的盲目性,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趋同,特色难以体现,就业竞争力难以提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三)就业工作者参与程度不够高。谈及大学生就业,大家通常只关注就业数量,而不关注就业质量;只关注就业结果,而不关注就业过程。独立院校就业工作者参与就业的程度仍然不够高,且参差不齐。首先,从院系两级组织的参与程度看,学生就业工作重负主要落在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从联系企业到组织招聘会,从就业指导到签约派遣,基本上都是就业指导中心在单打独斗,各系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参与的程度也普遍偏低。其次,从毕业班辅导员的参与情况看,一方面,他们被毕业班各种琐碎的事务缠身,只是关注学生是否签约,而无暇真正指导就业;另一方面,辅导员自身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相应地指导能力、技巧和方法。最后,从任课老师的参与程度看,部分专业老师的授课,理论性过强,而实践性较弱,与市场需求联系较少,缺少专业技能普及,属于典型的“学院派”。因此,改进现有就业工作的组织形式,加强各组织环节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就业工作者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建立独立院校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势在必行。

二、“小联动”机制及应遵守的原则

所谓就业“小联动”机制,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培养结构、教学评估等相挂钩,并通过一系列的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将这一机制贯彻于招生、就业等各个层面,从而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2]。独立院校就业“小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性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于独立院校而言,其生存与发展也必须在了解市场情况、预测市场未来、分析市场动态的基础之上,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建立一整套相关工作计划,以促进办学宗旨的实现。招生应以市场供求为参考,有计划地编制各专业、各学科的招生计划;教学部门不能仅仅停留在上好课的基础上,而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考虑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前瞻性、合理性,灵活设置课程;就业部门不仅要上报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应将市场供求及时反馈给学院的各个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良性联动机制。

(二)系统性原则。也叫整体性原则,即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以系统目标优化为准绳,协调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使系统完整、平衡。因此,在决策时,应该将各个小系统的特性放在大系统中去权衡,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小系统的分目标。对于独立院校就业“小联动”机制所涉及的三个环节来说,首先,应该打破各自为政、相互分离的尴尬局面,通过建立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总目标,促进各类人才高质量就业;同时,系统性原则不是一项临时的、阶段的、局部性的,而是涉及到招生、培养、就业等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工作。

(三)既联又动原则。既联又动,即关联和互动,是指在一个系统内部的各成员之间建立的一种联动关系,通过这种关系,他们可以交换信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招生、培养、就业之间的联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高校就业市场进行一体化指导,打破三个环节各自分离、各自为政的分离状态,促进招生、培养、就业的有效联动。

三、就业“小联动”机制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用人单位所的招聘信息,可以掌握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规模与需求规格。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反应与满足情况,在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原有供求关系。因此,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对于招生、培养、就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独立院校应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将毕业生就业信息录入系统后,再通过提取、分析、加工、处理把信息反馈给学院招生办与教学中心,使招生和教学部门能够及时把握社会变化及企业要求。

(二)逐步完善全员参与工作机制。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还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发展乃至生存。因此独立院校应树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新理念,每位师生员工都要义不容辞地参与到促进就业工作中。?首先,建立由院长、书记等牵头负责的领导小组,对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评价。其次,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合会,及时听取各环节专家评委意见,掌握最新动态信息。再次,加强院系两级单位在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交流沟通与互相补台,加强工作合力。位毕业班辅导员要不断强化“就业首位”意识,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提升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指导干预力。最后,独立院校各职能部门间要相互协调,鼎力配合。

(三)重视小联动制度设计与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变化和毕业生实际情况,开办特色专业,突出特色优势。独立院校务必重视就业“小联动”制度设计与创新。首先要设计与时俱进的招生计划编制制度。依据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时分析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的合理性,在每年编制招生计划时,应根据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就业情况好的专业,可以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反之,则要减少招生数量。其次要加快招生、培养、就业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制度,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率为落脚点,在市场需求为核心,科学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三者地有效衔接,加大彼此参加、融合力度。一方面,充分发挥就业的引领作用,由招生、就业向人才培养深度参与;另一方面,将就业率、就业质量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绩效管理等关联起来,建立相应的挂钩政策和层级责任制。

综上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院校要想根本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既要重视研究政府、企业、学校和市场之间的“大联动”机制,更要探讨学校内部招生、培养与就业之间的“小联动”机制,根据内在互动规律,遵守三项基本原则,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逄索. 高校建立就业工作组织联动机制的探讨[J]. 学理论, 2011(3):200-201.

[2] 史贞军, 闫立.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0(10):16.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就业率 举措

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程中,促进毕业生就业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较为艰难,已成为继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之后的另一庞大求职人群。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会形成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近年来,本校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较好效果,使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就业对口率达95%以上,综观其效,体会如下。

一、高度重视,目标明确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贯穿于学校的所有工作之中。我校完善校系二级就业机构,明确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工作目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并解决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二)机制建设是保证

学校通过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以保障就业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毕业生就业目标责任制、毕业生就业签约报告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例会制度、毕业生就业考核奖励办法等加强制度建设。学校从业绩考核到奖励办法的制定、从部门管理到目标管理的落实无不渗透着就业内容,而且每年召开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搭建毕业生就业工作讨论平台,商讨做好就业工作的对策,交流做好就业工作的经验,总结就业工作中的得与失,采取激励机制表彰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社会需求是前提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立足于长远发展和稳定就业相结合,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培养卫生行业人才为主制定年度招生计划。目前学校开设的7个专业均是有较好市场需求、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社会认可这些专业,家长愿意送子女来上学。学生入学后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高,基本满足了行业与地方经济对学校培养人才的需求。

二、机构齐备,人员精良

(一)保障机构设置齐备

学校成立了校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以校长一把手主抓、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就业指导办公室,成立由系主任及班主任主抓的就业工作小组。各级组织机构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工作中团结协作,有力地保障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专职人员素质精良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500名毕业生配备1名专职就业干事的要求,在学校就业机构配备了5名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成员分布遍及每个系部及主要职能科室,并按教学需要配备了15名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由具有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专职和兼职就业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近3年本校专职就业人员接受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率达100%,聘请专家或成功校友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每年1次,提高了专职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打下坚实基础。

三、完善流程,个

学校制订完整的就业服务工作流程和相应管理办法: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将一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热爱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认同感;指导二年级学生根据自身主观条件和客观因素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对三年级学生开设创业指导课,进行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锻炼创业能力;指导四年级学生就业、面试方法技巧等实用战术,强化就业指导课教学,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学校同时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举办供需洽谈会,帮助学生成功就业。为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听取毕业生对学校教学与就业工作等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而促进学校长远发展,学校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及时了解社会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使学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自己在知识维度和技能维度的能力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总体的就业能力上和各维度上总有差别。从知识维度和技能来看,用人单位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大学生要完善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能力,也要注重通识教育,多了解专业外的知识,吸纳更多的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维度,以此培养知识维度的能力,不能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使思维模式固化和狭隘化。另外,根据冰山模型,位于冰山下层的能力在工作岗位上更为重要,因此除了培养知识维度的能力之外,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根据本文的调查结果表明,80、90后出生的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在就业能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异,都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对于学校的闲散与自由,企业中竞争激烈的氛围往往让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毕业生只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于从基层做起,提高特质维度的能力供给,才能在职场道路上走得更远。

近年来,本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高。高就业率得益于学校形成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得益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工学一体、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以满足职业岗位(群)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学生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在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高就业率催生了高报考率,形成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肖虹.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精细化推进的思考――基于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先进单位写实[J].出国与就业,2011(20).

上一篇:社区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高校就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