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3-13 16:38:09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2016中职学校办公室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对照学校《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工作要点》和《职业技术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办公室工作计划》,办公室有步骤,节奏比较明晰地完成本学期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接待工作

作为学校的窗口部门,办公室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尽心尽力地组织好每一个会议,协调好每一次活动,安排好每一次接待,使学校的人力和财力发挥了最大效益。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很繁杂,只有紧紧围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才能在现有人力资源和办公条件下,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努力提高适应新形势和完成新任务的能力。办公室人员也通过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会议,加强对学校整体发展思路的理解,加深对学校领导工作思路的理解;通过学习,把握工作方向,开拓工作思路,执行好学校各项重要方针政策,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办公室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都与老师或外界往来较多,因此在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要求本部门的人员做到:礼貌、耐心、细心、诚心,并灵活掌握办事的尺度,对临时性的急件,要特事特办,实实在在为教师服务,跟外界往来过程中做好桥梁作用。

二、 加强组织协调,顾全大局,服务教育教学

服从服务于大局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求每位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大局和小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办公室工作与学校工作大局协调统一。本学期,我们通过再学习岗位职责后认识到重大会议、活动是学校办公室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会议活动组织和协调,明确提出了大型活动必须做到组织超前、服务周全、勤俭高效的工作原则,尤其注意活动的细致性、周到性和实效性,同时更加注意各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之间的积极合作和沟通,从而保障了各项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学期校办先后协调组织了我讲我的教育故事、我爱国家活动、达州市示范学校复评工作、秋季运动会、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和部分完成学校档案室、荣誉陈列室的布置等工作。在此期间,学校办公室从人会场布置、制作宣传条幅等各个环节加强了组织协调,承担的很多工作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强化责任意识,工作落实到人

办公室工作能否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关键在于办公室人员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办公室同志树立责任意识,发扬高度负责的精神,对自己工作勇于负责,敢于负责,自觉做到标准上求高,措施上求严,工作上求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办公室人员进行了工作分工,责任到人,互相提醒,定期检查,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四、强化奉献意识,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甘于奉献,诚实敬业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办公室工作的无规律性,经常加班加点,没有无私奉献,是难以胜任办公室工作的。因此,我们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使办公室每位同志都能做到爱岗敬业,不计名利,不辞劳苦,无私奉献。本学年各项工作更加顺利开展。

1、当好校长的行政助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行政会议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的计划和安排,从而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认真做好各级各类文件、通知的收转工作,并按文件、通知要求,协调处理好办公室职责范围内的事。

2、精心组织安排会场。我校大小会议及培训都由办公室参与。每次会议或培训,办公室在会标设计、照相、新闻报道等方面,都做到科学安排、细致落实,保证了会议或培训的顺利召开。

3、做好教职工的考勤登记管理工作。学校办公室负责教职工的考勤,要求教职工请假必须有请假条,经校长或部门负责人签名后交办公室存档。学校办公室每月向学校领导汇报一次教职工的考勤情况并在教职工中公布。

4、做好人事档案和文书档案的规范和管理工作。及时有序地处理上级各种文件和网上文件的收发、传阅和分类归档整理,学校各种请示与报告的分类呈送,落实了校内文件签阅制,做好了校内各部门工作总结与计划的收集整理。

5、加强文字材料的加工工作,提高办公室的文字处理和服务能力。协助学校领导针对重要工作部署以及组织拟定以学校名义的通知、布告等,起草或参与起草工作报告、总结、计划等。

6、加强校务公开工作和学校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橱窗等,对我校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宣传和推介。

7、其它工作。负责接听电话并作好电话记录,及时将电话通知精神传达给相关人员;做好教职工年度考核、年终总结等组织工作;完成学校领导临时交办的其它各种工作任务。

五、下学期工作思路

尽管我们处室全体人员做了很大的努力,本学期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但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还需要加强学习,拓展工作思路,瞻前性组织协调学校工作。

1、深刻领会学校工作要点,与学校总体安排相协调。

以宣传、落实学校工作要点为重点,科学安排处室工作,组织落实。

2、直面办公室工作的难点,探寻突破口。

特别是教师工作评价的导向性要更加明确一些,评价体系适时调整、对外宣传档次要更高一些。

3、坚持原则,规范用车、招待管理环节。

2016中职学校办公室工作总结(招生)

今年以来,按照州教育局 9+3要求及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安龙职校高度重视中职招生就业工作,坚持把中职招生就业工作做为学校首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落实力度,全力完成县政府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取得了明显实效,现总结如下:

一、招生方面: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底,我校中职招生共计1599人,完成下达任务(1500人)的106.6%,其中全日制共招了578人,非全日制1021人。

(二)、主要措施

1、加快学校实训室建设,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奠定坚实基础。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部署和县党委、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决定建设学生规模为3000人的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和配套的实训设备。现已对学校现有的三栋学生公寓楼进行全面的翻新装修,新的实训楼已投入使用,新食堂已验收,于明年三月份开学正式启用,新教学楼正在建设中,学校新运动场马上开工建设,200多万的汽修设备已到位等,为我校的新一年招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是根本,专业

是基础。为此,我校在抓好学校建设过程中,科学设置专业,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业立县、人才强县的战略要求,立足我县旅游、工业园区建设、学前教育、汽修行业的快速发展等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实际,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大的广阔空间,在办好长远专业的基础上,量身打造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与主板维修、模具、汽车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女子企管、航空与服务等几个专业,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电大本专科教育和短期培训共同发展的教育格局,采用全日制教学、学分制和双证、多证等管理制度,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

2、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中职招生工作。一是健全领导机构。为此,学校成立了校长高武国任组长,分管招生副校长王相平任副组长的中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适时召开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中职招生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中职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教育局及相关学校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招生机构,以层层签订中职招生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中职生源输送任务明确落实到各九年制学校、农村完中和直属初级中学,各学校根据本校初三毕业生实际,将输送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班,责任落实到人,严格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完成输送任务。二是统筹招生任务。按照国家和县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比例要协

调大体要求,安排相关学校提前做好生源摸底工作,并对相关学校初三毕业生生源的变化、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调控学生生源,将生源增量部分重点倾向中等职业学校,统一制定招生计划、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适时做好分流学生动员引导及录取工作,为有效完成中职招生任务提供了可靠保证。三是实行灵活招生。县教育主管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在重点抓好初中毕业生招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往届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应届、往届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

3、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招生服务工作。县教育主管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运用招生简章、会议、9+3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并利用暑假及中考结束的有利时机,由局领导、职业学校及输送生源学校校长带队,组织招生老师组成中职招生宣传队,分组深入社区、村队和农户家中面对面地做学生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送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安龙职校设立了招生咨询处,设立了招生热线,及时公布招生计划和招生信息,准确答复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帮助就读学生及家长了解学校及专业设置情况,指导学生填报专业,及时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进一步提高了招生服务质量。

4、加大落实力度,全力推进中职招生工作。中考结束

后,县教育局为进一步加快中职招生进度,进一步增补措施,全力推进中职招生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就读中职学校享受中职助学金。并以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将逐步减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为契机,及时深入地宣传以上优惠政策,引导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进入县职业学校就读。二是对安龙县各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和九年制学校中职生输送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对完成或超额完成输送指标的学校,在年终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学校,在年终综合考核中视情扣分;对完成任务差距大,输送生源排名倒数前几名的学校校长视其情况进行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

5、推进东西部联合办学,积极做好生源输送工作。今年以来,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广东、深圳、湖南、浙江等省市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工作,先后向合作学校输送生源学生。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初步形成了以合作办学拉动招生就业,促进办学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

二、就业方面:

(一)顶岗实习、就业推荐安置工作扎实有效。我们扎扎实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安置工作,为了让毕业生能顺利实现实习就业创业,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坚持不懈抓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常规教学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教育指导、就业观念的指导、求

职技巧的指导、创造与创业的指导。2、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密切校企联系,构建就业网络,拓展就业渠道。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就业原则,为了给毕业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提供优质的就业推荐服务。今年分期分批派出人员到省内外对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全方位的了解企业。3、抓好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与管理,提高实习、就业质量。学生上岗实习和就业后,我们注意做好跟踪服务与管理,不定期的进行跟踪调查与回访,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二)积极工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办学。 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我校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主动与企业联系对接,寻找合作伙伴,与多家企业洽谈合作事宜。由于学校搞修建,校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积极为学生联系勤工俭学一事,今年共帮助了二百多多名家庭贫困学生利用寒假去企业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既得到经济收入又得到了锻炼,较好的解决了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得以继续学习完成学业。另外积极与合作企业联系,为我校拉赞助,多方筹措资金,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招生方面:

1、今年的招生工作任务虽然完成了,但学生的流失率高。 实习就业方面: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高职 公文写作教学 现状 重要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117-02

公文是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活动或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事务作用的载体。公文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文体,掌握公文写作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工作能力,因此公文写作教学十分重要。但当前中高职院校公文写作教学存在着一些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而且极有必要加以解决。

一、中高职公文写作教学现状

实践证明,应用文与公文是跟生活与工作联系最为密切的文体,学生觉得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常会用到它们,所以都愿意学,而教师能结合社会的需要乐意教,所以2008年以前应用文与公文一直都是中高职语文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如200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语文》(下册)开设有启事、求职信(应聘信)、欢迎词、楹联、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简报、规章制度等应用文及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公文的教学内容;2006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农业部规划教材《综合语文》开设有条据、通知、启事、海报、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请柬、贺信、贺电、感谢信、简历、求职信、合同等日常应用文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等公文的写作知识;2006年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语文》(下册)也开设有简报、计划、总结、请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述职报告、会议记录、广播稿、大事记、访谈录等日常应用文及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等公文。教师在应用文及公文写作教学中给学生传授应用文及公文的概念、种类、格式、语言特点、写作要求等知识,同时训练学生根据各种情景模拟写作各种应用文及公文,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文与公文的格式、写作要求及写作要领,为学生毕业工作后从事应用文及公文写作奠定重要基础。

但从2009年以后,公文的写作教学就逐渐开始淡出了中高职的语文课教学内容(应用文写作部分仍旧保留)。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9年5月编写,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却没有了公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拓展模块)教学内容中也无公文写作教学的内容。笔者查阅了以新颁布的高等院校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增强学生的应用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应用语文》教材中也同样没有公文写作教学的内容。这是语文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严重脱节。

二、公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公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主要由公文所起的重要作用决定的。概括起来,公文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规制令使作用。公文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发号施令的手段,是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工具。公文在实施领导、实施管理中能够发挥规范控制、令行禁止、组织协调的作用。二是明事通情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在实施管理职能、开展公务活动中,在上下左右之间,需要经常沟通情况、交流意见,以求共识共作。公文作为明事通情手段在机关工作中广为应用。三是参谋决策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在决策和决策实施过程中,离不开信息的搜集、处理和运用,离不开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公文以其法定的渠道和效率满载各种信息为资治辅政服务。四是宣传舆论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在实施领导、处理公务中需要有效的宣传舆论的支持。而公文的贯彻执行是宣传舆论的核心。五是商洽联络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之间有许多事情需要商洽、介绍和联络,以便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发挥整体效应。此中,公文写作不可或缺。六是存储凭证作用。公文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能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统一思想、处理问题的基本依据。

正因为公文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文来文往”成为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单位与单位之间,请示问题、报告情况、商洽工作、批复事项,决定、决议、公告、通知,提出意见等都需要通过公文来办理,因此公文写作成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可以说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绝大部分工作人员不管从事哪种业务工作,每天都少不了要跟公文打交道,公文写作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一种工作能力。当前机关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中,公文的写作成为必考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报考工作岗位、谋求职业需要掌握公文写作的有关知识,从事行政及管理工作更需要具备公文写作的本领,在中高职语文课程中给学生传授公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不会写作公文,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而且还影响到工作的开展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到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甚至会给单位带来不良的后果。

三、中高职改进公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在语文课程中恢复公文写作的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中高职语文课程的现状,建议在中高职的《语文》教材的编写中不但要恢复公文写作教学的相关内容,而且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应加重分量。要让学生基本掌握党政机关常用公文的概念、格式、内容结构、写作要求及用法。如果目前无法编写新的教材,或教材编写需要一定时间,建议中高职的语文教师结合实际,自主增加公文写作的相关内容,或邀请党政机关从事公文写作、实践经验丰富的有关领导或公职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开设公文写作的课程,及时弥补教学的缺陷。

(二)公文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及执行最新规定,符合最新要求

公文的写作格式约定俗成,在一定的时间内公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相对固定。因此,很多教师在公文写作知识传授过程中,已习惯于照本宣科,或者只注重于“课堂上的纯理论”的教学,缺少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缺少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造成公文写作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据笔者所知,实际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分别于1996年5月3日、2000年8月24日及2012年7月1日作了修改,每一次 【摘 要】校企共同推行就业三级管理及考核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就业工作管理水平,为学校内涵建设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工作提供积极借鉴意见。因此,应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完善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的校、系、专业三级就业工作机构,健全校、系、专业三级就业工作保障制度、就业管理运作制度和就业考核制度。

【关键词】高职就业工作 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 就业三级管理 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94-02

我国高职教育既要坚持大力发展,又要努力提高质量,在经历了前期的规模扩张后,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以“转型”促“提升”,开始转入内涵建设,以制度建设尤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以“人才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制度下通过合作组建“校、系、专业”三级就业工作机构、健全就业工作管理及考核机制,共同对就业工行进行管理及考核,形成“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共同考核,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运作和管理机制。

一、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的就业院系三级管理及考核机制的意义

(一)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的资源、设备、师资和职业岗位标准,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过程,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达到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建立校企平台,吸纳企业共同参与就业工作,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有力促进学校开展制度改革及

创新,从而推进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独立的中专校或由中专校合并改制建成,原中专学校这种高度集中的内部一级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目前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要求,目前虽有不少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模式,特别是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上进行过探索和改革,但成功的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并不多。推行就业工作实施三级管理及考核,可以以点带面,有效为学校全面推进院系二级管理提供借鉴意见。

(三)有力促进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贴近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近年来高职院校努力探索与企业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搭建坚实的合作平台,保证高职教育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吸纳企业参与就业工作,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及用人需求,从而有效促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贴近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的就业工作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机制

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为例,该院从以下方面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的就业工作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机制:

(一)完善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就业工作三级工作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学院于2008年建立涵括交通土建、汽车、物流、信息产业、外贸等54家行业知名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平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理事会设置秘书处、人才培养委员会等一处四委,由企业和学院校、系、专业三层级人员组成,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将“全程合作育人”作为理事会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理事单位(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学院一起共同担负全程育人的重要职责。

依托理事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完善学校、系部、专业三级就业工作组织机构,理事单位(企业)全程参与就业工作,是其履行“全程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

1.校级就业工作组织机构。由理事单位(企业)校企合作主管领导、学院就业主管领导、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等组成,对外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负责汇报我院就业工作情况;对内则是制定学院年度就业工作总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协调、监督各系开展具体的就业工作,并对全院就业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2.系级就业工作组织机构。由理事单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系领导、就业干事等人员组成。在校级机构的指导下,根据全校就业工作总计划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协调、监督本系各专业就业机构开展相应的具体工作,对本系各专业的就业工作开展评估和考核工作。

3.专业级就业工作组织机构。由理事单位(企业)人力资源师、专业教研室(专业教学团队)主任、专业教师及班主任(辅导员)共同组成,根据全系就业工作计划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展相应的具体工作。

(二)健全就业工作的工作机制

1.保障机制。按教育部、教育厅有关就业工作的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有明确的保障。(1)人力保障:明确各层级就业机构校企双方人员的组成情况,确保校、系、专业三层级的人员配备满足就业工作的要求。(2)财力保障:明确每年用于就业工作的总经费不低于全日制学生总学费的1.5%,并按适当比例合理将经费分配至校、系、专业三级工作机构。(3)物力保障。明确场地、设备、用具等,确保各项工作能顺畅开展。

2.管理与运行机制。要理顺校、系、专业三级工作机构以下三方面的关系:(1)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明确各自工作的侧重点。(2)各自的工作职责。工作的重心应在系和专业两级机构,校级机构应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3)工作联系及信息反馈机制。在保证系和专业两级机构工作独立性的同时必须确保各层级之间工作的连贯性,确保工作不脱节。

3.联动机制。明确就业工作与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联系机制,以便将理事单位(企业)反馈的人才培养问题及时与教学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同时还要与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后勤保卫部门工作联系机制,以便及时处理有关学生个人档案、学生户籍档案等事宜,确保就业工作渠道畅通无阻。

4.督察机制。由校、系两级机构执行监督工作。校级机构监督系级机构是否按预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组织本系各专业开展年度就业工作;系级机构监督本系各专业机构开展具体工作的情况。

5.奖惩机制。奖惩对象分为集体和个人,奖惩范围为理事单位(企业)人员、学校师生员工。(1)对集体的奖惩:根据就业年度考核结果,按一定比例对就业工作业绩优异的集体进行奖励,来年的就业经费等给予适当的倾斜;对工作不力造成业绩较差的,除通报批评外,来年在就业经费、招生等方面将减少支持的力度。(2)对个人的奖惩:按一定比例对业绩突出的个人进行适当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业绩较差的,追究其责任,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的资格。

三、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的就业院系三级管理工作考核机制

(一)考核的内容

按五大块的内容进行考核。

1.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情况。重点考核系级、专业级机构是否以制度的形式确保有理事单位(企业)相关人员组成,是否制定符合本系(本专业)实际情况的就业市场建设、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工作制度并严格按工作制度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形成“系部一把手调控,教研室主任主导,专业教师及班主任(辅导员)实施”的系部三层管理机制,将就业“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

2.就业工作条件保障。重点考核是否按要求在人、财、物等方面有效保障。(1)人员:是否按60(学生)∶1(教师)的比例配备工作人员(含理事单位【企业】人员),工作职责是否明确。(2)经费:是否科学合理使用下拨的工作经费。(3)物力:是否按要求配备场地、设备等,是否真正使用在就业工作而非他用。

3.就业工作内容。考核的重点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市场的建设:重点是考核是否与理事单位(企业)共同开发就业市场。(2)就业信息服务:是否有效将就业信息向学生广泛宣传。(3)就业指导:是否按计划与理事单位(企业)共同开展就业指导及指导的效果。(4)就业科研:与理事单位(企业)合作在就业课题的立项、就业等情况。(5)就业材料的建档与保存:是否按要求规范建立各类有效就业材料并有效保存。(6)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上报:考核是否进行各类就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并按要求进行周报、月报。(7)投诉及建议处理情况:是否能正确对待企业、学生、家长等各种批评与建议,并妥善处理好各类批评或投诉意见。(8)士官及义务兵征集工作:是否按要求开展士官直招及义务兵的宣传、发动及征集工作。(9)邀请企业在全国大学生一体化系统注册情况。(10)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是否能与理事单位(企业)共同按计划开展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并及时将企业反馈的有关就业、人才培养等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4.就业工作的督察。主要检查:(1)是否建立有督察制度。(2)督察的内容。(3)是否定期开展督察工作。

5.就业工作的实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1)就业率;(2)就业质量,从毕业生就业单位、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工作稳定性、今后发展潜力等方面评价;(3)士官及义务兵入伍人数;(4)企业在全国大学生一体化系统注册数量;(5)企业及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率;

(6)毕业生文明离校情况。

(二)考核的形式

由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两种方式组成,过程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目标考核占总考核总成绩的70%。两项成绩之和即为年度考核的总成绩。其中,过程考核主要是在日常工作中考核各系或专业是否与理事单位(企业)共同按预定的计划和目标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注重就业材料的收集和存档,确保就业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杜绝各系(专业)在年终时突击补材料的现象。目标考核则是将考核的内容逐项设计成量化的方式,并赋予一定的等级和分数,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或质量给予最终的分值。

(三)考核的组织与实施

1.专业级机构的考核。由各系级机构自行在每年的12月1日前组织进行考核,并在本系各专业考核的基础上形成本系的考核自评报告,迎接校级机构组织的考核。

2.系级机构的考核。由校级机构组织校外专家、理事会(企业)专家、各系及各专业代表组成考核工作小组,深入各系开展考核工作。

3.校级机构的考核。在系级机构考核的基础上,形成全校就业工作的自评报告,迎接上级就业主管部门的评估或考核。

(四)考核结果的使用

考核结果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来年各系各专业招生计划制定、就业经费下拨的主要依据。第二,提交给人事部门,与学生工作考核成绩、教学工作考核成绩、党建工作考核成绩等综合使用,共同评价系部年度工作成绩。第三,反馈给教学职能部门,为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见。

四、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的就业院系三级管理工作考核机制的实践与成效

(一)三级管理及考核体系的实践

就业工作自2009年(下转第118页)(上接第95页)以来率先在全校推行三级管理及考核,至今已连续实施5年。

(二)三级管理及考核体系的实践成效

1.就业工作形成企业参与的完整工

作体系,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高度认可。学院连续10年被评为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1人被评为全国高校就业先进个人,2人多次广西高校就业先进个人。

2.学院被推荐为就业工作典型代表。于2010年被确定为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典型代表并全区高校做就业工作经验介绍;2011年被推荐参加“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评选。

3.就业三级管理及考核机制引领学

校院系二级管理机制的建设与推进。鉴于就业工作的三级管理及考核的成功实施,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党建工作等也陆续推行院系二级管理及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学院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工作,强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 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兰玲.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

设――院系二级管理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09(10)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03-120-181);广西2013年度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工程项目(2013JGW001)

【作者简介】莫小农(1960- ),女,壮族,广西宜州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高校招生就业及体育教学工作。

(责编 何田田)的修改都要求中高职《语文》教材中的公文写作教学要及时作出相应的更改,否则就会误导学生。如2012年7月1日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一是将下行文、上行文的发文机关标志位置完全统一,距离版心上边缘都是35 mm;二是将公文份号统一调整为6位数并将宋体颜色修改为黑色;三是将公文的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标注的位置从原来的版心右上角调整为版心左上角;四是调整签发编排规则。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五是将公文成文日期统一调整为阿拉伯数字;六是删除公文主题词;七是删除公文印发份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0月也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精神重新编制了桂政发、桂政办发、桂政报、桂政办报、桂政复字、桂政办复字、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会议纪要、常务会议纪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桂政函、桂政办函、桂政干等15种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常用的公文格式样本,并将格式样本印发各地、各部门参照执行。同时,为了适应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公开及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目前党政机关的公文都要求统一增加一项公开形式的内容,明确每一种公文是公开、依申请公开或是不公开。此外,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公文文种中还增加了“答复”这个新文种,如《对XXX建议(提案)的答复》。上述这些新情况、新规定、新要求,语文教师都应该第一时间及时了解、清楚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把最新的、正确的公文写作知识及写作要求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不出差错。

(三)注意区分公文与应用文这两种不同的文体

日常应用文与公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但在实际的办文过程中,经常发生误将应用文体当做公文文种来使用的情况。经常有人将计划、规划、打算、方案、汇报等日常应用文当做公文文种,在公文的标题中直接出现了XX计划、XX规划、XX打算、XX方案、XX工作要点、XX汇报等应用文文种,如《XX单位2013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点》、《XX单位2012年对台工作总结及2013年对台工作计划》等公文标题,就是十分错误的。因为在党政机关公文中只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答复等16种常用的公文文种,没有计划、规划、打算、方案、工作要点、汇报等应用文种。这些日常应用文文种,可根据公文处理的实际情况,或将题目修改为《关于报送XX计划(规划、打算、方案、工作要点)的函》,或修改为《关于印发XX计划(规划、打算、方案、工作要点)的通知》,或修改为《关于印发XX计划(规划、打算、方案、工作要点)的请示》,而《关于XX汇报》则要修改为《关于XX报告》,只有这样才符合公文文种的写作要求。另外,经常有人生造“复函”这种公文文种,如《XX单位关于XX修改意见的复函》,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党政机关公文只有“函”这种文种,而没有“复函”这种文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公文的文种及格式是约定俗成,千万不能想当然胡编乱造。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1、做好生产安全检查;

2、做好年终总结、考评、考核,以及日常工作要点;

3、检查各企业执行合同情况;

4、做好预防H1N1流感工作;

5、调研高校校产企业的管理;

6、检测公司人员培训、资质扩项、,现场取样;

7、铁源宾馆资质,证件后续工作,燃油锅炉。**年改造换下来的监视系统,消防总控系统的处理问题;

8、完成SXJ550/32架桥机制造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现场指导架设首孔梁及配合型式试验工作;

9、完成900吨提梁机生产技术咨询;

10、继续进行170吨轮轨式运梁车的设计工作;

11、开展170吨多功能架桥机研究设计工作;

12、用于盘海营客运专线SXJ550/32架桥机局部改变设计工作;

13、京九铁路桥梁换架工作,计划12内完成换架作业.

14、3#学生公寓全部完工;

15、后勤综合楼地下全部完工;

16、清理支付已完工程外欠款工作;

17、做好财务移交工作;

18、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研究生分院

1、做好2012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分专业招生计划上报工作;

2、召开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及保密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完成自命题工作;

3、做好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试卷印刷、寄发等工作;

4、完成20**年工作总结、大事记和年鉴等撰写工作,制定2012年工作计划;

5、做好2012年预算编制工作;

6、组织完成20**级工程硕士及高校教师复试工作;

7、完成交通领域工程硕士答辩工作,审核2010届工程硕士学位评定材料;

8、组织完成**级硕士生开题报告工作;

9、做好20**级毕业硕士生照相以及20**级毕业生论文送审工作;

10、完成20**年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

11、做好20**年度研究生团员“推优”工作和2012年度党员发展计划上报工作;

12、组织研究生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举办学习辅导报告;

13、组织完成20**年度研究生科研成果评选和2012年度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工作;

14、继续做好2010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5、继续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沙龙”等活动;

16、做好研究生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报名等工作;做好研究生期末考试的有关工作;

17、开展研究生公寓卫生检查,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18、筹备举办2012年研究生元旦晚会。

成人教育分院

1、组织自学考试及自考实践环节考核;

2、成人高考招生录取工作;

3、组织全日制教学和函授教学(准备毕业答辩、毕业前补考等);

4、计算全年工作量;

5、编制和采购2012年教材计划;

6、20**年1月毕业生电子注册及打印毕业证书;

7、整理、移交毕业学生档案;

8、表彰优秀团员和民主评议及主题团日活动;

9、组织分院篮球赛。

高等技术分院

1、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拓宽就业市场,协助学生处继续做好10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2、继续做好各联办校区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工作;

3、组织学生继续学习学院学籍管理等规定,加强各校区期末考风、考纪教育宣传;

4、组织上报2012年度党员发展计划;

5、组织开展各联办校区学期末教学检查;

6、组织南校区部分课程的结课考试;

7、组织南校区部分专业学生到校本部进行课内实验、实习、实训;

8、协助教务处会同有关分院系落实10年上半年教学实施计划;

9、继续催缴合作办学学费;

10、组织2012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

工会

1、做好第十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评分统计、证书打印及后期工作,起草并打印下发《关于表彰第十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教师的决定》;

2、召开工会全委会,总结20**年工会工作并拟定2012年工作计划;

3、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教职工福利工作;

4、举办第十三届教职工象棋比赛;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大学生 就业机制

[作者简介]罗伟生(1959-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与中医内科学;许玲(1980-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教务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80-02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关系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近年来,桂林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探索形成有效工作机制,使毕业生就业指导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以来,连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0%,得到自治区教育厅的表彰,连续6年被评为“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经过对126个用人单位进行走访、问卷、座谈会等调查,93.25%的用人单位的评价比较满意,认为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爱岗敬业,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吃苦耐劳、踏实肯干;92.54%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比较满意,认为学生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竞争力,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一、领导高度重视

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参数,就业率的高低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落实就业工作各项任务。为适应新时期下招生就业形势的需要,我校成立专门的处级机构——招生就业处,下设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派遣、毕业生就业服务和管理等工作。院(系)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开展本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学校每年都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召开全校性的就业会议,听取各部门就业工作汇报,讨论就业工作中的难题,研究、部署各阶段就业工作。学校领导不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而且亲自带队到区内各地市走访用人单位。全校形成书记、院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招生就业处统筹协调,二级学院负责落实,相关部门支持配合,教职工人人关心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一级抓一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完善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桂林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试行)》《桂林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办法》等文件,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把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经费、业绩考评等与就业挂钩,对达标的予以奖励。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和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形成规范化管理制度,极大调动了全校各方在就业工作上的积极性,为就业工作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配齐工作队伍

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管理队伍的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区级以上就业工作培训,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工作负责、乐于奉献的就业工作队伍。就业工作专职人员数量充足,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达到了教育部关于学校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要求。建立一支由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的干部和各二级学院就业工作人员组成的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就业指导师资格证”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为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落实经费投入

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始终确保就业经费的投入。将在校生应缴学费总额的1%作为就业经费列入学校当年经费预算。合理使用就业经费,主要用于就业服务指导、就业市场的开辟与巩固及就业工作的软件、硬件建设,包括购置就业指导服务所用设备、组织二级学院有关人员外出开辟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外“双选会”、举办校园大型“双选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就业人员的学习培训、就业先进奖励等开支。

五、加强硬件设施

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有独立的工作场所,分为办公室、信息资料查询室和专场招聘会议室。学校设立专用宣传橱窗,制作可移动的宣传展架,定期张贴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和就业政策、用人单位信息、求职面试知识等资料。为方便用人单位招聘面试,招生就业处及各二级学院均设有专门的招聘洽谈场所,能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需求。就业办公设备配置齐全,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专门开辟电脑信息查询室,配备学生专用带语音视频头电脑,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站,开设了“求职”“招聘”“就业指导”等栏目,进一步加大就业信息对外量,为我校广大学生提供及时、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

六、扩大就业市场

注重广开就业渠道,在“立足广西,面向华南,辐射全国”的就业市场建设目标指引下,以省、市级就业市场为统领,校园各类招聘会为主体,走访用人单位为纽带,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为补充,加快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多维市场体系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市场建设格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订单式”就业新途径,有力推动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规范校园招聘制度,制定《桂林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校园招聘管理办法》。规范校园招聘活动,每年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举办的网络招聘活动,举办两次校园大型“双选会”,邀请用人单位到我校招聘毕业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强化信息服务

建立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搜集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的医院、药厂、医药公司等医疗卫生单位联系方式。每年11月均编排、印刷《毕业生资源介绍》向用人单位发出需求信息函件,通过网络、电话、走访用人单位、教学实习检查、校友反馈等渠道,广泛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定期利用书面文件通知、校园橱窗、毕业生就业网、QQ群、电话等方式及时公布学校所收集的就业需求信息。毕业生就业网畅通,就业网内容充实,就业信息维护及时。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专职人员和各院系管理员定期对网络信息进行维护,就业需求信息当日上网,保证了需求信息的有效性。就业网中建有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库、单位信息库和需求信息库,方便毕业生网络求职和用人单位查询。

八、加强思想教育

切实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召开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邀请校领导、教授、用人单位领导及有突出贡献的校友给毕业生作报告,举办毕业生座谈会、毕业生经验交流会和毕业典礼等,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把握就业方向,做好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思想准备。先后举办了“选调生代表报告会”“西部计划优秀代表报告会”“创业校友报告会”校友系列讲座,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毕业前夕,利用宣传橱窗、横幅标语、毕业球赛、联欢晚宴等形式,创造了“文明离校”的良好氛围,毕业生中没有出现违纪现象。

九、多种方式指导

认真落实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积极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建设,成立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安排38个课时,设2个学分,教学过程贯穿大学全过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准备的指导,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择业观、就业政策和择业技巧的指导。一是积极开展日常就业咨询服务。就业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来访学生,为他们提供服务与帮助。每年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对在校学生开展职业倾向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组织学生参加“航天杯”首届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二是实施“就业困难援助计划”。认真开展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调查摸底,设立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登记制度。各二级学院分别制定了《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安排专人实行“一对一”帮扶,并填写《毕业生“一对一”帮扶登记表》,随时了解困难学生的就业动态,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指导,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积极推荐就业。三是就业指导宣传资料齐全。每年均制作精美的应届毕业生宣传资料介绍,寄给用人单位,详细介绍学校概况、专业设置、生源分布等,方便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编写了《桂林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手册》《“双选会”参会单位信息》等资料,免费发放给毕业生,为毕业生详细介绍“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就业报到证”的使用、档案和户口的管理、就业调整改派手续、人事、社会保险等就业知识,受到毕业生的欢迎。

十、跟踪服务到位

一是实行就业工作月通报制度。每年从3月至12月,要求各二级学院在每月28日向学院招生就业处书面报告本部门的就业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材料,月底由招生就业处向各部门和教研室通报各专业的就业率,让全校职工了解并关心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促使各二级学院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推荐和跟踪。二是划拨专项奖励经费。每年评选奖励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就业工作达标单位按每毕业生18元的标准给予奖励,有力地保障了就业工作的进行。三是把具体跟踪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毕业班班主任手中,给毕业班班主任按每毕业生5元的标准划拨跟踪服务的通信经费。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确保了就业工作统计工作的准确。四是制定了《毕业生待就业登记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在毕业生办理有关离校手续时,要求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必须做好登记,留下具体的家庭地址、家庭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等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或其他联系方式,班主任做好审查,学生审核通过后方可离校。五是积极引导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得到了毕业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六是多种方式跟踪到个人,主要通过电话与毕业生本人和家庭联系,了解毕业生去向;通过班团干部和其他同学的联系,获取未就业毕业生的情况;通过往届毕业生获取在同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或变动情况;通过班级网站掌握上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获取毕业生具体的工作部门或变动情况;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就业情况。对于离校后才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一律要求本人及时寄回协议书、聘用合同、有关支撑材料以及联系电话,以便查找核对,对所有的证明材料进行规范整理。从事就业工作的干部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任劳任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联系学生,确保了毕业生就业跟踪统计工作的及时、准确。

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稳定全局和高校发展兴衰,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学生就业,巩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10-25.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全省职业教育事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1、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比例日趋合理。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509所,比上年增加53所,增长11.62%。招生28.03万人,比上年增招7.79万人,增长38.46%。在校生已达64.16万人,比上年增加15.88万人,增长32.89%。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例由上年的41:59提高到47:53,在校生职普比例由上年的38:62提高到43:57。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增长约为18%,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增长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比例20个百分点。

2、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年全省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6所。全省高职高专招生128407万人,比2004年增招0.53万人;在校学生38.31万人,比2004年增加11.33万人,增长41.99%。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已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59.29%。

3、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和社区教育工作稳步推进。据省教育统计年报,年全省有化技术培训学校4984所,全年各类职业培训(毕结业)人数63.42万人,目前仍在学人数52.03万人。年全省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306个,面向农民广泛开展了各种技术培训。据农村住户调查队的抽样调查,2004年江西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20.37%,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全省已建立了一个部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三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西湖区在原南昌市成人中专的基础上,成立了“西湖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广泛开展了对社区居民的各种实用技术、下岗职工再就业及法律基本知识、文化体育活动等培训。

(二)顺利完成了中等职业学校扩招任务。

1、建立市、县、校三级中职招生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

为确保完成年全省中职扩招任务,我厅建立了招生工作督查和激励机制,把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各设区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逐级分解落实任务指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招生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要求和责任分工。年7月至8月,我处与省中招办、社管处组成五个专门检查组,对各设区市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年1月23日,我厅在鹰潭市召开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对各设区市年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评比。年全省职业高中完成招生任务12.35万人,比上年增长45.9%。

2、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一是以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西召开为契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以及省内各大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宣传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典型,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认识,引导青年学生报考职业学校。

二是结合职业学校招生和就业工作宣传,组织开展了“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届技能竞赛节”活动。5月9日至10日,全省140余所职业院校的468支代表队共1424名参赛选手,参加了13项职业技能的角逐,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展示了职业学校学生的风采。省内各大新闻媒体对本次竞赛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3、制定十条招生政策,努力拓宽生源渠道。

(1)允许中等职业学校和初中毕业生起点五年制高职院校打破区域界限,跨地区和跨省市实行自主招生。

(2)允许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招生。

(3)鼓励学校试行“学分制”,实行直接报名注册入学和统一录取相结合的招生录取办法。

(4)支持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大型企业与我省职业学校进行联合办学或实行“定单式”招生。

(5)支持城市各类高、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与相关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实行联合、连锁、集团化办学。

(6)鼓励普通中学开设职业教育班。

(7)支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资源,举办中等职业教育。

(8)支持中等师范学校开设三年制非师范专业。

(9)允许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10)鼓励在职人员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决定从年起,全面启动乡村医生中等医学学历教育,到2010年底,使大多数乡村医生具有中专以上医学学历并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年全省10所卫生学校共招8095名乡村医生。

4、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管理,深入职业学校,主动为学校招生排忧解难。特别是各级招生部门积极帮助职业学校组织生源,尽力为学校办理录取手续提供便利。

5、继续做好“职业教育助学券”发行工作,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年省教育厅面向农村学校发行了一万张面值600元的职业教育助学券,帮助了一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进入21所办学条件较好、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中专学校就读。萍乡、九江、景德镇、赣州等设区市也因地制宜建立了职业学校贫困生助学制度。

(三)协助教育部在新余市成功召开了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至27日,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省新余顺利召开,教育部周济部长、吴启迪副部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各省市教育厅有关领导,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漆权厅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经验,引起了巨大反响。会后全国各地来我省考察职业教育的代表团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年省教育厅和新余市共接待外省市职业教育考察团73批1260人次。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江苏省副省长王湛、安徽省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都亲自率团到我省考察职业教育。年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吴新雄又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民办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据统计,年全省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51所,比2004年增加21所,增长16.15%;在校生22.36万人,比2004年增长71.92%。全国各地到我省就读职业教育的青年学子成千上万,形成了全国特有的职业教育“洼地效应”。

(四)加大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力度,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1、进一步加强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

建立了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评估机制,制定了部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实施办法。组织专家开展了部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工作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工作。年,对8所申报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有2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2、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专项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会同发改委和财政厅实施“江西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和开展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年,有23所学校被列为国债投资建设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800万元;有23个学校的实训基地确定为教育部、财政部挂牌项目,其中有14个项目列为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奖励专项资金2830万元。同时,省财政共安排52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学校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年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715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

3、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江西农大、江西科技师院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对全省260余名专任教师进行了专业技能提高培训,涉及10个专业领域;对40位校长进行了岗位培训;全省3800余名教师参加了学历达标专升本自考助学班,有272人毕业。同时还选派10名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参加国内、国外培训。组织开展了首届职业学校教师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评比活动。

(五)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示制度,加强了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为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切实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稳定率、满意率作为检验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准。省教育厅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示制度。要求各设区市、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中专部,要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档案和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登记制度;要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公示制度;要在学校校门、宣传栏等醒目位置设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公示栏》,向社会公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健全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评估制度。根据报表统计,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8%。目前全省职业高中已有210所学校与527家企业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培养,普通中专基本都已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六)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1、积极开展江西省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及研究课题评选活动。

年组织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学校编制了《江西省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和《职业学校“十一五”规划》。到目前为止,各设区市已初步完成了编制工作,99个县(市、区)中有65个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161所独立设置的职业高中有135所学校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

2、认真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

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6件。为认真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我厅邀请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扶贫办以及省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提案委员、代表专门召开了有关职业教育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就提案所涉及的问题与提案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这种办理提案的方式,得到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的充分肯定。所有参加座谈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认为采取这种形式办理提案,效果很好,感到非常满意。

3、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厅长信箱”和群众来信来访的答复工作。切实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服务型处室。

年我处共收到“厅长信箱”邮件28件和群众来信4件,共计32件,其中:反映学校教学管理15件,学籍认定16件,反映学校收费问题1件。每件都按要求进行了处理答复。

同时我处集中时间、地点和人员,办理年全省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共计41033名毕业生的资格审核工作。在办理普通中专学生学籍变动手续等相关工作时,努力简化手续,做到态度热情,随叫随到,立即办理。

二、我省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中等职业教育连年扩招的目标任务与办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容纳量已接近饱和。普通中专生均校舍面积逐年减少,2004年为19.04平方米,年为16.78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26平方米;生均设备值从2004年的2629.61元下降到年的2265.98元,比上年减少363.63元。职业中学全省现有280所,但实际上独立设置的或者真正挂职业学校牌子的只有161所,其它的是普通高中附设职业高中班,而目前全省有普通高中617所,职业高中相对普通高中,办学资源严重不足。另外职业高中目前总体办学条件很差,缺校舍、缺设备、缺专业师资,无法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今后我省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相对目前我省中职学校总体办学条件而言,任务十分艰巨。

(二)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各级财政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不足。特别是县级政府对职业高中投入严重不足,骨干示范性职业高中建设明显滞后于普通高中,目前全省尚有70%左右的县(区)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任务没有完成。二是职业学校的融资渠道不畅。特别是当前银行教育信贷政策未包括职业学校,使职业学校基本建设更加落后。三是省政府文件已明确开通的职业教育筹资政策,须进一步落实,如城市教育附加、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尚未落实。四是收费政策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职业高中收费标准偏低(每生每学年学费城市学校530元,县城及农村学校320元,住宿费55元),学校办学入不敷出,学生招得越多,学校负担越重。

(三)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与目前职业教育“双师型”高素质教师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偏低,全省职业高中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仅为57.82%;二是专任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专业课教师紧缺,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亟待提高。

三、主要体会

江西职业教育近年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归结为9个字“天时、地利、人和、人努力”。天时:一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迅猛,大量需要生产岗位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渠道;二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这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地利: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以及“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发展战略,为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厅各部门和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做好“五篇文章”,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大家齐心协力,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是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人努力:全省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特别是广大职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不畏困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发奋图强,为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年我省有4位职业学校校长被评为全国百名杰出校长,有8个单位和8个个人分别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表彰,我处也受到表彰。四、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

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一年。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主要工作及目标如下: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召开筹备工作,起草并争取下发《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意见》。

2、力争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任务29万人。其中,全省职业高中招生15万人,比上年增长25%。

3、实施“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重点扶持20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4、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20所在校生规模3000人以上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5、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围绕我省六大支柱产业和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要求,重点建设好20个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6、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资助6万名左右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

7、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教育厅列出1000名本科招生计划,用于定向招收“三校生”,培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

8、加强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制定《关于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对专业建设评估工作,重点建设100个精品专业。

9、加强职业培训和社区教育工作。各设区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农民工培训。

10、认真编制《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检查、督促、指导各设区市、县(市、区)和各职业学校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11、组织开展好第三届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节活动。

12、选择5个试点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探索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有效途经。

13、加强“江西省职业教育信息网”建设。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示制度。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学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1.要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好、落实好,重点抓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积极分子的学习。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加强我党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做好各项教育工作和指导思想。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前学生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使大学生自觉地承担起学习研究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历史责任。开学初要通过学生形势政策课利用各种载体和形式全面推动学生的学习;要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特别要在“进头脑”上下功夫;要组织学生展开广泛的学习讨论活动,深入领会"三个代表"思想的重大意义;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要紧密结合我校教育发展计划,密切联系学校工作实际进行,切实把学习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

2.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力度,组织建立“学生网络教育信息采编中心”,在学工处主页上开辟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发挥网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3.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经常性、制度化地举办素质教育专题报告,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4.探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教育方式,开展分层教育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

5.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心理教育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做好日常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完成对2010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测、统计、筛选,建立规范的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切实做到通过心理教育工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心理教育工作。

二、迎新、军训工作和招生、就业工作

今年迎新工作时间紧、人数多,为抓好迎新和军训工作,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认真细致地做好迎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各院(部),搞好新生报到的接待服务工作,为新生和学生家长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2.安排好开学典礼和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了解学校、适应学校生活。

3.在新生中开展以“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心理教育、成才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4.认真做好军训工作,及早做好军训期间的各项工作,通过军训提高新生的组织纪律性、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和身体素质。

招生和就业工作要按照“以招生为源头,以就业为龙头,带动各项学生工作”的思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2010年招生工作作出总结和全面分析,对明年的招生提出意见和建议。

2.继续抓好日常的招生宣传。

3.做好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研讨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制定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计划、及早做好2011届校级优秀毕业生的评选、2011届毕业生的生源统计、2011年农林水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准备等各项工作。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建设,建立毕业生信息库,通过网络及时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毕业生信息,继续办好就业信息简报,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的查询。

5.对全校学生加强就业教育,分不同年级安排不同教育内容,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在工作中体现"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紧紧围绕新《学生手册》的学习宣传,在学生中开展加强学风、纪律、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成才意识和自律意识,把制度管理同自我管理相结合,在全校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将在学生中开展《学生手册》学习月活动。

2.结合新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心理教育、成才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使新生从一入校就开始培养勇于开拓,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努力进取的良好作风。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成才保障体系,做好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工作,制定一系列资助和帮扶政策,增加学生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协调和开展助学贷款和医疗保险的服务工作,使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得到保障。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新晨

5.按照学校《关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要求,在学生中开展校风学风建设大讨论,积极听取广大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时发现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6.做好先进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项评优工作,通过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全面带动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

四、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水平

1.按照《辅导员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要求强化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意识,鼓励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对今年选配的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2.加强辅导员的学习培训,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外出参观学习;适当邀请部分高校领导、学生工作者来校交流,以拓宽视野,改进工作。

3.抓好学生干部和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和培养,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在听了赖书记和邓院长的动员报告以后,罗xx书记关于《特色战略:高职院校变革之道—从危机到转型》的报告拉开了整个培训的序幕。罗书记从高职院校办学类型特色描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因素分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路径、创造特色实现变革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特别是我院的发展作了详尽的分析,并对我院的发展现状从精品课程、实训基地、课题、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从而指出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是我们的不二选择:要倡导敢为人先的教育创新精神;要加强班子建设,提升院校领导能力;要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要加强院校办学自律,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强化社会、政府责任,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环境;要探索招生就业改革,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要注重教育教学制度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赖书记关于应用文写作的讲座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平时用得着的真知识,作为行政管理人员,一般的文书写作是经常会面对的,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可能会忽略某些细节,比如书写不规范、逻辑混乱、词语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等等,这样有可能会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让事情办起来不那么顺畅,而且会闹笑话,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行政管理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多学习多思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科研处李科处长则对学院三年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解读。从三年规划的提出、指导思想、目标愿景、工作要点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他从干事的工作定位、干事应具备的素质和干事应执行的工作内容对我们这支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受益颇深。从而懂得:作为学院的基层管理人员,一定要牢记自己职责和分工,遇事不推诿,增强主动性,坚决抓落实,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团结协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样才不失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基层管理者。

接下来,罗xx老师关于部门预算管理、刘xx老师关于公务卡的使用、王兆平老师关于报帐系统的使用的专题讲座更是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因为这与我们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这支队伍,从事的都是行政管理工作,有绝大部分都是报帐员,这就要求我们要熟悉和遵守学院财务制度,对处室、系部的财务状况了然于心。每一学年之初要协助系部领导对本部门的财务进行合理、科学的预算,在接下来的经费使用过程中,才不至于过于盲目和随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学院资金的效率,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因为报帐系统是我们学院自行研发的,和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一样,在首次推行使用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多留心,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它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好用,这对我们的工作是大有帮助的。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管理需要,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商或用款人,并对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帐户实行全过程监控的一种新型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而我院作为首批国库集中支付的高职院校试点单位,就更要求我们做好财务预算工作了。科学编制预算、合理申报用款计划、严格执行预算等等,这样才能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公务卡的形式也是一大变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有利于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这样也能对现金的使用实行严格管理,杜绝一切不合理的开支,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约办学成本。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一直以来,我国多数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连贯性和系统性较差,就业指导多数停留在毕业生就业阶段[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效果迫在眉睫。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有60个专业方向,设有电梯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信息系、艺术与设计系等12个院系(部),还设有创业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研室。学院以“三高一融合一服务”为办学理念,以高就业为导向,以高素质为灵魂,以高技能为核心,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多方联动,共生发展”办学模式,形成了“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推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新探索:

(一)顶层设计定目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均由毕业生分配工作部门演化而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门,受固有观念束缚,行政管理色彩明显[3]。为此学院设计组织了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运行体系,由学院党委及领导班子、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学术指导委员会、由学院与各行业专家组成的各专业设置委员会根据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确定学院的以高就业为导向,以高素质为灵魂,以高技能为核心,政校企全方位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二)就业市场定专业学院建立了招生、就业、学生管理联动机制,形成了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的好局面。专业设置委员会对所设置专业每年进行多次的研讨和调整,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新专业,对招生就业两旺的专业适度扩招,招生就业不理想的专业进行调整。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就业市场发展好的具有工程特色的工科专业,如电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子技术等专业,在二年级第四学期就已经被“2+1”就业顶岗实习的企业订购一空,完全实现了就业顶岗实习与就业的零对接。

(三)校企合作推改革

1.校企“四个合作”学院与企业实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电梯学院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迅达(中国)电梯公司合作,开展电梯工程技术人才订单培养。建立了全国首个校内电梯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了国家专业目录外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共同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全国首个部级机械行业电梯鉴定站;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建立电梯技术学院。

2.校企“六个合一”以我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2007年我院与迅达(中国)电梯公司合作,开展电梯工程技术人才订单培养,形成了“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即“学院育人与企业发展合一、产学合一、做学合一、车间与课室合一、老师和师傅合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合一”等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从简单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到建立全国首个校内电梯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再到共建国家专业目录外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从校企共同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到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再到建立全国首个部级机械行业电梯鉴定站;从共同培训师资,到共建电梯技术学院,再到聘任该公司高管为院长,校企双方的融合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与就业的零对接,呈现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三高”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100%高质量就业。产学合一即双方共同参与制定电梯行业标准、职业岗位规范、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完全针对岗位要求而设,专业核心课程均由校企联合开发,教材为国内电梯专业最新权威教材。做学合一即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均在“工作过程+行动导向+项目引领”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按照企业员工培训模式对学生进行职业训导,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毕业生三证即毕业证、特种行业(电梯)上岗证、电梯安装与维护技能证获取率100%;车间与课室合一即专业核心技能的实操实训、顶岗实习全部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迅达(中国)各区域培训中心及全国各地分公司工程现场完成;老师和师傅合一即从中国电梯技术协会、迅达电梯公司聘请资深技术专家,与专任教师按照1:1比例,与企业共建“双师结构”团队。教学团队定期参与校企双方的培训和考核,专业教学团队成员都通过了电梯人员上岗证及教师技能岗前培训考试。实行“双导师”制,共同承担教学实训任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合一即定期举办“校企文化高度融合”系列论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促进双方在人才培养理念、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观的高度融合;学院育人与企业发展合一即毕业生100%高质量就业并得到迅达(中国)电梯公司高度认可。

二、创新创业教育推就业

(一)创业指导推就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文)文件精神,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依托广州市现代办公设备行业商会成立了创业学院,设立了五十万的创业基金,目前已培养出成功创业的毕业生约50名。校内成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了十几个创业项目,建设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更好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创业基地推就业学院与广州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广州市泛亚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建“广州创意产业园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暨人才培训基地”,成为国内首批政府投资、企业运营,集动漫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动漫产品制作、研发应用为一体,以培养适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动漫精英人才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共技术平台,为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实训实习,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公益就业创业基地和校内现代办公设备技术综合技能实训基地。为凸显基地的创业孵化功能,校企双方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学团队,共编实训教材,学生在完成校内课程实训后,到商会的成员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直接参加创业实践,公司提供每个创业点30万元创业项目启动资金,行业、企业资深人员参与创业指导,实现了顶岗实习和就业创业的无缝对接。

(三)创业团队推就业学院成立了创业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创业教育教研室,校内创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深管理专家共同打造专家化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一二年级的在校生50%以上都在广州市区和学院驻地附近进行创业兼职,形成了良好的创业培育氛围。创业学院指导教师负责培育学生的创业理念,指导每一个创业团队立项、资金投入、企业运作、赢利,真正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区和创业工作室区学院培育了12个创业项目进驻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实战演练,创业学院老师指导的猛狮团队在2011年11月获得了“红冠杯”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实战营销大赛冠军,之后组建了广州狮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落户海珠科技创业园,并于2012年3月正式开业。学院将组织校行企政资源,培育更多学生在校期间有赢利的创业项目,将我院建设成“创业示范校”。

三、就业指导推就业

(一)队伍建设长效化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队伍不稳定、经验不丰富等弊端[4]。为解决这一难题,学院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学院每年投入4万元培养近20名中高级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现共有获得职业指导资格证书教师76人,其中高级职业指导师10名,职业指导师22名、助理职业指导师44名。

(二)理论指导全程化就业指导是集理论、实践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加强理论指导也很重要[5]。对大学生三年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设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专业带头人,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即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三门必修课程,共40个学时,2个学分。授课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具有职业指导资格职称证书的教师,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说课比赛竞争上岗,分数达80分以上才具备授课资格。在教务处组织的学生网上评教中,95%的教师得到了优良的好评。学院编写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即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三门课程的教材,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的理论指导,使得大学生就业理念更贴近就业市场需求,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咨询服务推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为学生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全年开通10部就业专线,为学生提供办理就业手续等服务,成立大学生职业协会,建立学生就业联络团队,360度全方位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每年提供咨询服务上万人次。

四、工作保障推就业

(一)领导重视推就业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行“党委书记和院长一把手双责任制”,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与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签订就业工作责任状,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与各系(部)主任及党支部书记签订就业工作责任状,实现“系部一把手双责任制”,各系(部)主任及党支部书记为该系(部)就业工作责任人。全面落实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每年召开多次就业专项工作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全院就业指导工作会议等8次,建立就业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制”。

(二)队伍建设推就业学院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学院现共有获得职业指导资格证书教师76人。校级专职就业指导人员8名,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达1:300。学校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纳入教师岗位管理,获得高级职业指导师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聘为高级职业指导师,享受副教授待遇。

(三)经费保障推就业学校的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到位,学院专项使用就业工作经费超过毕业生三年学费总数的2%,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约300万元,另外近三年还投入了五十万的创业专项基金,近五十万的教师培训经费和就业工作奖励等经费用于就业工作,充足的就业经费保障了优质的就业服务。(四)硬件设施推就业为了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网络,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办公条件充裕、设施齐全,除了保障8名就业专职工作人员使用的办公设备外,还为学生职业协会、就业联络员配备了多部电脑,还配有就业工作专用车辆一部,就业办公场地、就业招聘专用场共约700平方米。(五)规章制度推就业学院建立和完善了就业管理、就业队伍、就业市场、就业基地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企业招聘制度、大学生应聘流程、毕业生就业手续流程、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完善的就业服务制度。每年出台《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意见》、《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督查工作指标体系》,每年年底对各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督查、考核及表彰。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规章制度汇编成《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南》和其他就业资料印发给全体毕业生,保障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地顺利进行。

五、工作实绩推就业

(一)人才培养成效推就业以校企合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我院毕业生到企业后思想稳定、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职业技能高、符合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大多数毕业生月收入从实习期1000-2000元到实习期满后月收入为2000-3000元,有少数毕业生可达到近5000元。近三年收集的《毕业生调查问卷》近万份,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培养质量和专业结构符合社会就业需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高,满意度达90%以上,毕业生对学校办学质量满意度高。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9%以上,在广东省同类高校居于前列,且就业质量高,社会评价好。毕业生就业去向地域广泛,80%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就业,10%在全国各地就业,到基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人数逐步增加。大部分毕业生在电子企业、建筑企业、外贸企业、金融证券企业、物流企业等中小型企业技能岗位上就业。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一、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1.毕业生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数据研究表明,我国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15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约计11.1万人,职业需求在“电气信息类”中排名第三。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所、国防等重要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研究、设计与应用等工作。目前,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极度短缺。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集中在北上广等沿海地区。巨大的人才缺口不仅使IT行业“全线告急”,更使得IT企业求贤若渴,重金抢购。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的软件人才将供不应求。根据学校招生就业处历届本科毕业生校内招聘用人需求统计资料,2012~2013学年由学校主办的双选会、集团专场、日常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中,共计有1123个岗位需要软件工程类毕业生,2013~2014学年共计有1234个岗位需要软件工程类毕业生,用人需求涨幅接近10%。

2.招聘要求及薪酬待遇分析。目前IT企业对IT人才有四项素质要求,即专业技能、项目经验、权威认证和高等学历。超过80%的IT企业对用人学历有要求,其中要求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岗位占到46%,超过70%的用人单位希望求职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单纯地讲就业,专业技能与项目经验则是核心要素,是企业最为看重以及个人在企业日后发展的关键因素。软件工程专业相关职位属于高薪岗位,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在国有经济单位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平均劳动报酬最高,达到6300元人民币。据来校招聘单位所提供的薪资水平,可以看出:软件工程岗位的具体薪资待遇在地域间又有些许差异,一级城市(如北上广等城市)初-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待遇在4000~9000之间,内地其他省会城市(例如山西省)一般在2000~6000之间。随着毕业生从业年限的增加,劳动报酬也呈线性增长,从业年限在6~7年间的软件工程毕业生,月薪资可达到1万元以上。

二、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

1.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对IT人才的需求标准逐渐提高,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IT行业就业情况最好的地区集中在北上广等几个发达地区,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近几年对IT人才的招聘情况来看,这几所城市对软件工程类毕业生的招聘标准逐年呈现出“水涨船高”的趋势。很多企业钟情于有一定工作经验且学历较高的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因为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承担起某一职位的工作任务。正因如此,近两年来,一些虽有高学历但刚毕业尚无就业经验的毕业生则被拒之于求职门外。其次,省内IT行业发展不成熟,企业提供的就职岗位较少,而省内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考虑到地域问题、户口迁移问题,部分毕业生更愿意选择省内企业,加大省内软件工程的就业压力。

再次,中部地区的软件行业相比其他地区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我省的软件行业规模不是很大,在软件制作上,有些软件企业只是采用了一些软件工程的思想,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化大生产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其中有管理体制、市场、政策等问题。

2.毕业生继续奋战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率持续上升,大学生在摆脱就业压力和个人追求方面有新的认识。学院2014届未就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继续考公务员”的比例分别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8%、11%。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想通过考研缓解就业压力。一些毕业生认为读研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在学术上更上一个台阶。

一些毕业生认为考研除了学历上更高一层次外,在单位就职时的工资基准也会相应地高一些,甚至有助于找个更好的就业单位。综合来看,在巨大的就业形势面前,考研是毕业生根据个人的职业

规划及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取舍。参加国考、公务员考试及事业单位招考的人数率创下新的纪录。这与国人求稳的心态不无关系,更多的人看重的是上述单位的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等。总之,毕业后选择暂不就业,继续参加各类招考的学生占未就业毕业生的很大比重。 3. 毕业生进行就业选择时多持观望的保守态度。学院领导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平台,积极联系知名IT企业及实训单位,通过与企业多种模式合作、组织招聘会等方式,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针对毕业生举办“IT人才专场招聘会”等多场招聘活动,大力创造就业环境,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领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谨小慎微,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对所选企业的各个方面提出质疑,多持观望的保守态度。“今天就是先来看看,不着急签约”、“以后招聘会的单位会越来越好”、“还想再看看”,不少毕业生对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并不上心。

三、主要举措及努力方向

1.以提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先后召开专题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并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制度改革、教学秩序规范、资源投入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学院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学院逐步推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把创业基础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必修课,并在校内建立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基地,设立多个实践创新项目,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校企联合研究室,进一步改善学生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更好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保障。

2.面向行业需求,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引导毕业生“顶天立地”地就业。着力扩大就业市场覆盖度,挖掘行业重点单位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坚持毕业生“走出去”的就业方针,将保证毕业生就业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针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层次和质量的任务,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大力创造就业环境。学院积极联系知名IT企业及实训单位,通过与企业多种模式合作,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力创造就业环境,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领域,为用人单位招聘提供精细、“一站式”服务,对地处欠发达地区的重点单位实行分类服务。依托学校软件学院硬件设备优势,为不能到场的企业和单位提供远程实时的在线视频招聘,积极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统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本院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切实使就业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加强就业工作保障度,为实施高质量和均衡就业战略“保驾护航”。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落实专项经费。利用新媒体推进网络化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多渠道捕捉就业信息,强化择业就业意识,做好择业定位并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实现理想就业。开展“一帮一”活动,对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建立学困生档案,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建立“毕业生回访与发展跟踪制度”,了解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断增强就业指导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一、办学规模

服装培训比上年又有新的发展,共开设5门专业,1、服装设计班(包括设计、打板);2、红帮裁缝班;3、样板设计专业;4、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5、高速电动车班。合计招生人数261名;培训失业、失地人员合计1600余名。由于开设专业比较齐全,适应了各类人员学习服装专业知识的需要。

二、教育科研面向企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WTO的加入与市“十五”规划对建设服装大市的要求,本校依托高等服装院校,联合服装企业,使服装教学与生产趋于同步。1、加强专业建设:我们与上海服饰学会进一步挂勾,引进教材,聘请专家,连续三年来我们邀请华东大学(原中纺大)服装学院许树文、王建萍教授等三位专家来校讲课,开设高层次专业。2、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挑选一批高素质的有一定能力经验的教师,本校教师大学资质,有新思路的年轻教师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着名的服装教授,服装设计师,高级技师,虽然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但善于保持轻松的教学气氛,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许多教师都担任过本市着名服装企业设计师与打板师实践经验丰富。本校还定期邀请服装企业技术骨干来校研讨,了解企业需要使教学与企业接轨,立足课堂,走出校外为学生省去许多实习期。

三、坚持培训贴近实践,开展校企挂钩

校企挂钩一直都比较重视,而我校开展校企挂钩,不是为了分配方便,也不想企业资助什么,而是为了贴近企业实际,提高教师的实践教育水平。我们挂钩企业,不是生产设备先进,产品比较单纯的大型企业,而是挂钩时装、休闲装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产品变化快,批量少,技术科、质监科人员配备多,技术力量相对雄厚。符合我们的特色教育和学员实践,提倡教师每周去一次挂钩企业掌握产品订货单,生产工艺单的要求,打好完整的工业样板,尽量保证与企业的零距离。学校定期邀请服装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指导授课,了解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员的色彩效果图,1:1的工业样板,生产工艺单等与企业相一致,克服以往实践动手能力差的弊端。

四、培训工作要坚持诚信,服务工作要点滴做起

培训本身是一项技术服务工作,参加培训的学员,急需要求学到一技之长的技术,在企业能站稳脚跟,有一席之地,对学校、对老师要求比较高。今年本校积极配合江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失业人员、失地人员服装缝纫工技能培训,共开班20余班次,培训1600余人。下岗再就业人员都有一肚子冤气,有的40多岁。甚至50多岁,他们习惯兢兢业业,按部就班做些长期来固定作业,现在要重新培训,自寻岗位,任人挑选,心里十分不平衡。失地人员他们长期在自己家门口从事多种农业劳动,过惯悠悠自得的田园生活,要他们改行换业心中不自在,这些我们应该理解。所以,我们反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思想统一到诚信服务上来,我们开设了三个报名处,都安装了空调和饮水机。挑选最优秀、最耐心的教师负责培训教育。教师坚持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实际知识和工作能力。教学内容有章可循,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及时修改不断补充,严格按学习和管理程序办事。

五、教学成就

本校致力与两方面人才培养,1、培养现代服装企业设计、打样人员,教学更贴近企业需要,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的技术部门,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2、培养有一定开拓水平的服装设计人员,如开设女装设计中心、时装厂,这些人员能起到一定的引导市场潮流作用,本校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8%,优职率在60%以上,有近40%以上学员进入企业白领阶层,10%人员开设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中心、服装加工点及时装厂,有一定知名度的霓裳设计中心、依依服饰中心等都是本校学生创办,大型服装企业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等都有本校学生担任电脑设计、打板等重任,中小型服装企业、外贸公司纷纷来人来电招聘打板、试样、跟单等技术人员。

六、完善严格的管理

学校的各项制度严谨齐全,从政教处、教务处、生辅处、班主任到各任课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教学,学生会、班委配合学校共同促进提高,去年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参照各大服装院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学生守则,教师岗位职责,学员考核制度,学校防火、防盗安全制度,住宿生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教师的待遇也作相应的提高,教师都有三保,责任明确、奖惩分明,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提高了教育质量。

七、存在问题

培训部学生由于年龄、经历与个人素质差异,对教育与管理造成一定难度,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清,学习毅力不够,有中途学现象,特别是晚间学习学生,由于夜间学习时间短,相应学期增强,个别学生坚持不到学期结束。学校针对这类学生应采取相应课程调整,开设晚间速成班,特出重点、强化训练、减少辍学。加强住宿生管理,住宿学生偶有发现失窃现象,应增强防盗设施与安全教育。

上一篇:信息化运维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房产中介工作计划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