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范文

时间:2023-03-08 01:28:50

语文新课标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1篇

想当初,这两个语文新课标刚出台之时,在我国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一场特大风暴。面对一些陌生的名词术语,面对所谓全新的理念和体系,不仅广大语文教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连那些长期研究语文教学法的专家们,也面面相觑;连那些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人,也不知道语文教材该怎么编了;连那些在语文教学上得心应手并享有盛誉的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们,也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教了。于是,那些课标的制定者们,那些原在语文教育界名不见经传的、似乎是从地底下突然冒出来的语文教育的绝对权威们,到处“解读”,到处训示,给语文教育界的芸芸众生“布道”、启蒙。由于他们掌控着绝对的话语权,其神态自然是趾高气扬的,其话语自然是透着霸气的。数以百万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唯命是从的份儿了。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10多年来,这两个语文新课标究竟是指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还是无视我国语文教育实际、违背了语文教育的规律、把语文教育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和道路呢?究竟是提高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还是搞乱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呢?究竟是促进了我国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使得我国语文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呢?实践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平心而论,语文课程标准的决策者们的初衷不能说是不好的,他们有着雄心壮志,企图拿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能在我国语文教育界掀起一场彻底革命风暴的、能开辟出一个崭新世界的方案来。为此,他们基本拒绝了一般人认为必须参与语文课标制定的三类人(一类是研究语文教学法的专家,一类是长期编教材的人,一类是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的参与,以防止保守思想的干扰;大胆起用了一批虽然对我国语文教育不甚了解但思想上没有什么负担的新人。以为这下子可以轻装上阵了,但这也就埋下了脱离实际的隐患。加上过于急功近利,在未做充分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匆匆忙忙拼凑出了一个所谓中西合璧的东西来;在未经慎重的点上实验的情况下,就强行向全国推行,以致造成了当前的尴尬局面。

客观地说,义教语标中不是没有好东西,恰恰相反,其中有很多好东西,值得肯定。比如“语感”。语感,即语言感悟能力,是一种内化的语文能力,它支配着听说读写等外显的语文能力,它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我国近现代一些语文教育大师们就非常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然而,在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却从来不提语感,唯有义教语标才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并在课标中5次提到语感,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比如“积累”。积累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然而,在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却从来不提积累,唯有义教语标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课标中12次提到积累,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再比如“感悟”。学生学习语文,固然离不开认知,但更要靠感悟。学生就是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来学习语言,提高语文能力的。“感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然而,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却从来不提感悟,唯有义教语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既然有这么多好东西,为什么义教语标的实践效果却不佳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有问题。义教语标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说法不准确,因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在一个层面上。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它具有“工具性”;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人文性”。笼统地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没有凸显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而在宣传上又过于强调“人文性”,还大力倡导“破除学科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以及排斥“训练”等,于是在教学上出现了以“人文”代替“语文”,以“人文活动”代替“语文训练”的做法,于是发生了“泛语文”的弊端。

其次,有许多所谓的新理念,是经不起推敲的。

其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见义教语标)

这种说法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没有区别成人的阅读和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没有把握住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特性。

成人的阅读,或为了搜集处理信息,或为了研究问题,或为了消遣,或为了学习,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则不然,它是一种范文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有严格规定和要求的。它基本上是属于学习性的阅读,接受性的阅读。基于语文课程所负担的独特任务,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应该是中小学生吸纳语词、语料,积累言语范式,形成良好语感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至于“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等,固然与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有关联,但这些毕竟不是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直接目的和独特任务。

再说,如果一定要把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主要目的任务定位在“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上面的话,那么,课标中规定的一些能体现语文课独特个性的目的任务,如“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等如何落实呢?因此,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用之于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更是有害的。它没有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是第一位的,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变味和异化。

其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见义教语标)

所谓“对话”,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见《现代汉语词典》)。在阅读教学中,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和语言的品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探讨问题、交流心得的活动,是常见的,也是有必要的,把这称之为“对话”,没有错。而把学生自身的阅读,也称之为“对话”,大概是来自接受美学的“对话”理论。把这种理论简单地、生硬地套用在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上,很不妥当。首先,接受美学中的对话理论,只适用于文艺作品的阅读,中小学语文课本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只能部分采用文艺作品,大量的是非文艺作品,阅读这些文字,如何“对话”?其次,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有它特定的目标任务,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这点,前文已谈到)。我认为,中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自然地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情感、知识、文化。一般情况下,其方式是单向的,不大可能出现读者(中小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的双向交流。一般只存在学生对文本把握是否准确的问题,不大可能出现学生(包括高中生)创造性地赋予文本新的意义的现象。脱离了这个实际,奢谈“多重对话”,特别是过分强调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和“独特体验”,不仅无益,还十分有害,会导致阅读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

其三,“文本的意义不是先在的,确立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见某些解读课标的文章)

这种说法太玄乎了。照这么说,作者写出的文章(作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其意义是在读者阅读中生成的,是读者赋予它的。读者生成的意义是黑,它就是黑;读者生成的意义是白,它就是白;读者生成的意义又黑又白,那它就是又黑又白。这岂不荒唐?应该说,任何人写文章(包括文学作品),都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不过,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形象大于思想,确实会出现作品的客观意义与作者的初衷并不一致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作品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而这些作品的“后在”意义,也不是读者任意赋予的,而是专家们共同研究的结晶。当然,还有“一千个读者头脑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这指的是读者对于文学形象的感受是不完全相同的。但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只是有些差别而已。如果某个读者头脑里的哈姆雷特变成了贾宝玉,那他就是没有准确把握住哈姆雷特的形象,这与接受美学所描述的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据说现在确有非常朦胧的连作者都不知所云的“作品”,那大概是没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的东西,但这样的东西是不宜拿给中小学生学习的,相信它也不可能混进语文课本吧!

这条“理念”,完全否定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把阅读文本说成是纯主观纯个性化的行为,那么,文本阅读的教学意义就不存在了。于是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都是多余的,教师的指导也是没有必要的,甚至阅读教学也可以取消了。这哪里是什么新理念,简直是胡言乱语,它对语文教学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见义教语标)

“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教学是过程(“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见《现代汉语词典》),是一种线性运动,不以空间形式存在,哪有什么“维度”?再说,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分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是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在教学中,它们既不能构成完全对应的关系,更不能作为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空间,它们又都是包含在“过程”之中的。因此,“三个维度”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有害的。

其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见义教语标)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包含“教”和“学”两种活动。在“学”的范畴,学生是主体;在“教”的范畴,教师是主体。这两个主体统一在“教学”范畴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学生这个主体,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督导;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为此,有人主张用“双主体”来表述,但“双主体”没有反映出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特殊关系。我认为,还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表述好,既有“双主体”的内涵,又表明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既通俗,又准确。

我们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体”不等于“自主”。教学活动,受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教材内容等一系列的制约,严格地说,它既不允许教师自主,也不允许学生自主。当然,在操作层面上,教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如果剥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在完全被动的地位,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就会抹杀和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师生关系失衡,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把“自主”改为“主动”,比较合适。至于“合作、探究”,固然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在语文教学中只能适当运用,不能绝对化。因为,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个人的感悟,不能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代替学生个体对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实践证明,正是这些“新理念”,把语文教学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同时排挤和湮灭了课标中的一些正确主张。

义教语标虽然问题很多,但毕竟还是一个课标;高中语标则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东西。

高中语标严重脱离了基础教育的实际。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学段,高中教育仍属基础教育范畴,并非专业教育。而高中语标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及“语文综合应用”等专门领域,都要有相当的造诣。

在这些专门领域,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或相当艰深)的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如“小说和戏剧”这个模块,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能进行辩证的分析,分辨精华和糟粕,做出科学的评价”,“学写文学评论,能力求表达出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叙事方式、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不同角度解读小说、戏剧作品”,要组织文学社团,“对感兴趣的小说、戏剧进行专门研究”,还要“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写作小说、戏剧作品”。这就是说,学生既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研究者,还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创作者。其他选修模块都有类似的要求(恕不一一摘引)。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专门研习语言文学的大学中文系也嫌太高了,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何况是对还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学生呢?显然,高中语标完全忽视了高中语文的根本属性――基础性,竟然以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强加于高中语文,这是高中语文无力承担也不应当承担的。

高中语标也严重脱离了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的实际。高中语文只是高中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的一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高中语文按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高一每周5课时、高二高三每周4课时计算,总共只有468课时。除去平时的复习考试和毕业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左右。高中语标规定的每个模块,只能分配到36课时,而每个模块提出的要求则是惊人的。从选修课“唐诗鉴赏”提出的六项要求可见一斑:

1)“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

2)“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做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

4)“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

5)“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6)“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

面对这样一个“课标”,不禁使我联想到上世纪50年代“亩产几十万斤粮食”的“”的神话,惨痛的历史教训还记忆犹新。没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今天,这个堂皇问世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课程标准,竟然如此“离谱”。我又不禁要问,这样一个课标是怎么样制定出来的,又是怎么样被审查通过并付诸实施的?我想,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稍微有点实事求是的作风,稍微做点调查研究,也不会“离谱”到如此程度吧?

说了上面这些话,无非是想给有权之士一个提醒:该改弦更张了!但据说,那些始作俑者至今不但没有反省,反而责怪广大语文教师是歪嘴和尚,把他们的真经念歪了。看来,我这些话可能是白说,但我还是要说。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2篇

三四年级会写字减400个

虽然新旧语文课标均要求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但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成低限――800字。

增加20篇背诵篇目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背诵推荐篇目

1至6年级(6篇)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

7至9年级(14篇)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张岱;《河中石兽》纪昀。

“课标之所以这样修订,或许是因为那几百个字不常用,没必要非让学生会写。”教育专家分析。部分老师则认为此举是出于减负的考虑,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灵活运用的知识。而增加背诵篇目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书法教育强调“软硬兼修”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在这次公布的新课标中,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分九级

在新课标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个级别。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按照设计,在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要达到二级标准,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短剧,认识600个~700个单词等;五级为初中毕业时需要达到的标准,这时候可以独立起草短文、短信,认识1500个~1600个单词等。七级为高中毕业时要求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高中生设定的目标。

新课标指出,可以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要避免仅仅为满足考试需求而对教材进行取舍。对过去一味死记硬背的办法也不再提倡,要求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语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更直观、生动、形象。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作文教学 材料积累 谋篇布局 修改提高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能够写简单的作文,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够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为了落实这一基本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贴近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引导他们注重观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乐于作文。为此,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实践与探索。

一、日积月累,广集素材

小学阶段,特别是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老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没有日常生活中的细微观察和思考,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我总结出积累素材的“六用”法:用心做事;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脑子想;用手去记。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有一句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古人说得好,凡事都要从心而发,用心做事,且不可一心二用,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

眼看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一是教给学生看的顺序。比如由远及近,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等。二是教给学生看的方法。看什么?怎么看?比如观察植物,就从植物的茎、叶、花、果,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入手;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等入手。

学会倾听,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会倾听要“五心”,即一要专心,无论听谁说话,都要听清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善于交流是一种与人沟通的能力,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人与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小学阶段又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内外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说话能力:1.利用阅读教学,激发说的欲望;2.利用课文插图,引导说有条理;3.利用“口语交际”,紧扣住说有重点;4.利用生活发现,创设情境;5.利用交谈契机,教会说的技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无论是看、听、想、说,还是做,都离不开用笔随时记录下来,“书到用时方恨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会把平时所见所闻所感写一写,整理一下,就不用担心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二、授人以渔,谋篇布局

平时,有些孩子一看见作文题目,不经过思考,便迫不及待地动笔,这是写作的大忌,因为这样缺乏对作文的整体构思和具体安排。其实写作前应立意、造材、构思,从“扣题”、“顺序”、“重点”、“细节”、“语言”、“开头、结尾”六个方面思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常说的“打腹稿”。

一是作文“扣题”,从三年级起,无论是三段式,还是多段式,都应做到每个自然段紧扣题目写,否则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五年级说明文《鲸》一文:七个自然段,都是紧扣“鲸”来写的,依次介绍了鲸的体形、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二是写作有“顺序”,小学作文中常见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如《梅花魂》一文,作者以“梅花”为线索,文章中间部分采用时间顺序: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我五岁那年、有一天、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依次写了五件事情,从而表达出外祖父眷念祖国的情感。

三是文章的“重点”,从四年级起,注重引导学生在写作有序的基础上突出主要部分。如《鲸》一文,文章紧扣鲸写,依次介绍了鲸的体形、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作者又重点对鲸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写,具体从鲸的吃食、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进行了逐一介绍,做到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四是对重点部分的“细节”描写,“没有细节描写的作文一定不是优秀的作文”。比如写人的文章,为突出人物特点,一定要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外貌等进行细微的刻画。

五是文章的“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语)。我们要注重习作中语言的锤炼: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运用;初步学会引用古诗文,从而达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是“开头、结尾”,文章“凤头豹尾”不可小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人开头可采用:先闻其声法、外貌描写法、回忆式法等;结尾可采用照应式法、抒情式法、总结式法等。开头结尾因文章内容和抒情方式不同,可千变万化,灵活使用。

一切蕴酿成熟,一篇完整详细的作文便成竹在胸,可以下笔成文了。

三、修改作文,总结提高

很多时候,学生一写完作文,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不闻不问,管它写得好不好,都是不对的。必须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一是自我修改:第一步:先从标点、错别字、句子通顺等修改;第二步:再按自己写的构思图依次核查,查找不足,进行修改;第三步:自我陶醉,用波浪线画出自己写得好的句段,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也可读给同桌听)。二是同座互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学之间相互欣赏发现,然后交流修改,既可发现不足,又可互相促进、相互弥补。三是全班批改:第一步:欣赏精彩文章(片段),或老师诵读,或学生自读;第二步:设“我来点评”栏目:针对同学写得好的地方或同学习作中某一个不足点进行点评,说出自己理由;四是老师批阅:采用五级制:内容、结构、语言、文面、字数,从五个方面进行逐一点评和评定,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样的作文是优秀的习作,从而不断提升作文水平。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4篇

一、语文新课标,教材新编排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感受鉴赏”,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与此相对应,高中语文新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修改。翻开新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古今诗歌、中外现当代哲理散文的数量明显增多,在安排顺序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动。它们从内容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表现作者的生命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对生命、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深入思索。生命之泉汩汩喷涌,引导学生畅游于生命之河,与生生不息的灵魂展开心灵的交流,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沁园春・长沙》()、《赞美》(穆旦)、《我与地坛》(史铁生)、《我的呼吁》(阿尔贝特・史怀哲)等。

(二)表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从而展示社会美、人格美、人性美。引导学生阅尽世间的阴晴圆缺。感受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或者欢欣幸福家庭的天伦之乐,或者悲痛于生命的杳然逝去。如《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宽容(序言)》(房龙)、《名人传(序)》(罗曼・罗兰)、《错误》(郑愁予)、《边城》(沈从文)等。

(三)表现巧夺天工的自然美,从而引导学生远离都市的喧嚣,徜徉、沉浸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尽情感受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脉动,体味心灵的淡泊宁静。如《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花未眠》(川端康成)、《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等。

以上所列举的新一轮教材中的课文,充分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它们或者在安排顺序上大跨度变动,或者之前从未出现在教材中。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意在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教材,更容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帮助他们携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聆听智慧心语,感受生命力量之伟大,欣赏自然瑰丽,体验自然万物之浩荡,领略人生之真谛,见证人生道路之沧桑。

面对这样一套新教材,面对这样的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先行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怎样把握呢?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审美创造、审美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教师要尽量渗透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美育思路,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美”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们展开交流,最终帮助他们认识美,理解美。

二、审美新理念,教学新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审美理念、审美规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阅读教学中,审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自身的思想状况对其审美活动的影响很大。高中学生大多思想还未定型,一般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成熟的审美情趣,对于美的认识、判断往往片面依靠感性形象,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加之缺乏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他们难以准确理解美的本质,进而辨别真正的美丑。

此外,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的不同,特定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的差异,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各不相同,使得他们的美感表现出很强的个人差异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处在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选择,对于外界强加的东西非常反感,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拒绝,这就意味着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制学生接受某种审美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依据审美规律开展阅读教学,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审美阅读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审美意识,尊重他们结果的多元性。

(一)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辅之以读本、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一个美的心理氛围,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美,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感受美,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去放飞自己联想和想像的翅膀,构建自己心目中美的形象;并利用恰当的时机加以点拨、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体验美、理解美,进而学会有意识地创造美。

例如,新的高一语文文本在每个单元之后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种新变化开展审美教育。以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社会美、风俗美、人文美。针对这一课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民宅,亲自体验身处其中的感受,品味其中蕴涵的文化氛围,并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生活经历进行课堂发言,然后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如《胡同文化》 (汪曾祺),可引导学生将北京的胡同与当地民居建筑相比较,将胡同文化与自己考察感受过的当地民居文化相比较,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社会美、风俗美,体验不同的人文美、建筑美。与以前干巴巴地单独讲解课文相比,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对人文美的感性认识,为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新课标强调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要求设置选修课,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开设阅读选修课,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

比如,教师可以适量增加古诗选读,充分利用诗歌的审美价值,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引导他们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像,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他们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表达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

1 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审美意象,如登高怀远、折柳送别、望月思乡等人文美意象,青山、碧水、明月等自然美意象,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有关诗歌并进行自主解读,归纳发现其特点、规律所在,教师可以从中观察学生的审美倾向并进行相应指导。

2 加强某些有特色的优秀诗作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在指导中,教师要尽量摈弃应试教育下枯燥、抽象的讲解,避免将“美”概念化、教条化。在解读古诗时可以借鉴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用的方法,即以意象解意象,以情感解情感,甚至以诗解诗,让学生用感性去接触美,培养起对美的事物的感情,为最终领悟美、理解美奠定感性基础。

3 加强对诗歌的吟诵诵读。诗歌是音形意之灵魂的精华组合,音韵在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若要真正懂得一篇诗歌的精义,必须反复诵读,在吟诵诵读中重温作品意象,进入意境,亲身体验情感历程,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从而获得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乐读书,读书乐”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如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举行诗歌朗读比赛,并邀请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对选手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诠释作出当场点评,这样就使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排列名次的层次上,同学们通过参加、观摩比赛,将对文学作品的把握更深入一层。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主;发展;探究

一、概述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现状

我国的新世纪教育改革开展已经小有时日,当今新一轮的初中教育改革亦筹备启动。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新课标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刻地走进教学。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新要求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可见新课标是一场综合性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力度,并且新课标的出台避免了知识的单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感知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探究性学习现状

全面且个性地培养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应试影响,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受教育时间长,不过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习的语文学习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机械的记忆学习并不能得到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会日益偏离素质教育,很难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转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能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教学,等待和默默接受是不能够使学习达到主动追求知识所能达到的作用的。显而易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从语文学科中选择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创建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方法

1.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联合国曾经提出,“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既要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科学地加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枯燥无趣的语文“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然会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性潜质,并且现代教学手段的确可以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当代的初中生对现代科技前端有着极大兴趣并且掌握得比较扎实,教师可以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和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4.

[2]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04.

[3]王先需,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如今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新课标方案以研究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现状、转变以及前景趋势。其目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主导,强调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学生成为课堂中心的作用,创造出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不拘泥于教材并且要超越教材,使学生得到发展能力上的升华,以达到真正的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一、概述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现状

我国的新世纪教育改革开展已经小有时日,当今新一轮的初中教育改革亦筹备启动。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新课标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刻地走进教学。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新要求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可见新课标是一场综合性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力度,并且新课标的出台避免了知识的单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感知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探究性学习现状

全面且个性地培养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应试影响,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受教育时间长,不过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习的语文学习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机械的记忆学习并不能得到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会日益偏离素质教育,很难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转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能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教学,等待和默默接受是不能够使学习达到主动追求知识所能达到的作用的。显而易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从语文学科中选择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创建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方法

1.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联合国曾经提出,“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既要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科学地加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枯燥无趣的语文“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然会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性潜质,并且现代教学手段的确可以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当代的初中生对现代科技前端有着极大兴趣并且掌握得比较扎实,教师可以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和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4.

[2]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04.

[3]王先需,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自能读书

一、自能读书的相关介绍

(一)自能读书的涵义

所谓的自能读书,就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引导,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利用阅读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独立的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及深入的理解,从而了解、获得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二)自能读书的重点

第一,课本是根本。课本是训练学生自能读书的前提和基础,自能读书没有了书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因此,老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也要立足于课本,从而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和理解。

第二,阅读是重点。“读”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尽量多的阅读,而不应只单纯的注重讲解和提问。

第三,学生是主体。在自能读书中,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力的同时,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技能。

(三)自能读书的必要性

自能读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二是能充分的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三是能使阅读技能的训练更具有效性。

二、训练自能读书的措施

和一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同,自能读书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目标。那该如何训练学生的自能读书,以下是几点措施。

第一,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训练自能读书的前提就是需要老师将阅读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而不应该是老师处在领导者和指挥者的地位进行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思考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第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训练中,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同,老师应该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认真探究,并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与及时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中的乐趣。

第三,引导学生学法的掌握。学法的掌握在自能读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利用教学内容,给学生讲授相关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自能读书真正得到训练。

参考文献:

[1] 谭华权.刍议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自能读书”[J].新课程导学,2012(19)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8篇

一、文化心态由保守走向开放

百年来的文化论争存在着多元对立的倾向,即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这两种文化观各执一端,其偏颇显而易见。在文化纷呈的新世纪,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保持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是语文教育与世界教育保持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基于此,普通高中新课标旗帜鲜明地高扬了这样两种文化理念,既认可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又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形成开放的文化胸怀。

二、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凸显了学生的文化

在当今开放的文化语境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学理论高扬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意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思考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文化问题,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这些表述闪耀着新的思想光芒,它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确认,而且从时代的特点出发,肯定了后现代文化视野下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指出:学生不仅是文化传播者,而且是文化建设、文化创造者。创造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最核心的存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

三、语文教材由凸显思想性回归,追求生命意蕴与文化内涵

教材问题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存在这样的倾向,即凸显工具性和思想性,强调语文教育的技能训练和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功能。随着21世纪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深入展开,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明晰和科学的认识,那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对传统教材深入反思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新课标坚持了更为科学的编写理念:“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这与世界各国母语教材重视其文化构成,追求文化内涵、生命意蕴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文化作为教材的母体决定了教材的文化品性。在现代教育新理念的烛照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五个选修课程中,其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这三个系列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对文化的关注。同时,在新的编写理念的指导下,课标新教材突出了文化特征与文化功能,更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智慧的发展平台。

四、文化研究方法注重感情性与探究性的整合

使学生“占有文化”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便是给予,工具理性是其本质。这造成的弊端是:语文教学缺失了生命活力与灵性,文本的文化意蕴被无情漠视,学生的文化悟性被残酷消磨。大量研究表明,完整性教育是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本民族母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进行文化研究的两种互为补充、互相增益的方法:一是文化感悟,二是文化探究。

汉语是文化特性很强的一种语言,词汇和词组系统蕴涵的民族文化非常深厚。传统语文教育在遵循汉语文文字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如诵读、涵泳、体味、积累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感悟方式,这些方式以学生主体的生命体验为主,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开拓学生的精神文化空间。基于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建议学生诵读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白话诗文等,使学生跨越千年的时空屏障与古人对话,在品味语言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人类文明的精神火种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文化是没有边际的,教师不可能带领学生去涉足每一个领域,去撷取每一朵文明的浪花。因此,从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文化专题所带给我们的惊奇与欢愉,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读“中外戏剧选读”“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精读”“中华文化寻根”等,都提倡通过自主和探究的方式学习、研讨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审慎的文化反思和富有创意的文化建设,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敏锐而深刻的思维,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深切洞察和理解。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9篇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课程改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非常盼望进行语文课程改革的,虽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没有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老师还是那样教,学生还是那样学,还是为了高考。这次的课改,处于世纪之初,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被更大程度地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新课标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师生能够切实可行地操作,就可能走老路。新课标的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课程理论的发展向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课程理论在不断地发展、丰富,相应地,要求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发展社会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3.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如下。

1.观念落后。经历了多次课改的教师,特别是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到它的精髓;落后地区的学校,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课改的意义所在。他们可能更关心学校的条件设施、资金等。

2.师资不齐。全国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单从学历来说,教初中的教师,有研究生,也有中师生。何况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并非都能视之如生命。不少人只是视之为一个弃之可惜的职业,这样的教师,对新课标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

3.硬件落后。“多读书,读好书”。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在不少地方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书价高,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有些难以负担。自然,家庭藏书不大可能,学校的图书馆也无法建立,计算机、网络更是天方夜谭,新课标的一些要求也只能是空谈。

4.评价不配套。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以考试来衡量教与学的成果,仍然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学校以考试成绩评教师,教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三、新课标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不同层次的状况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曾提出:“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不能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评价与教学。课程的评价关系到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幸运的是,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高考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在一所重点中学中,如果一名教师带高考屡战屡败,就算学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校长也是要给他做工作的。高考还是指挥棒,它的地位几十年来都没有动摇。虽然多元智能的理论也开始被关注重视,但还仅仅停留在观念层次。评价的长期单一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教学方式变革。巢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办法:抓好考试题。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处理方式。评价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所突破,但是教学改革不可能原地踏步、等待观望,必须作出积极的改变。

3.关于教材与教师。长期以来,教师是在“教课本”(教书),没有发展到“用课本教”。课本始终是有界的,有局限性的。如关注学科课程,忽视经验课程;关注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如全国通用几套语文教材,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异和教师的特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怀特海就提出学校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如自己命题考试、编写教材、开发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在有些地方已有尝试。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之上,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进行更有特色的教学。

四、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地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都要加强学习,不仅仅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自我提高中来。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鼓励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怀特海语)。新课标在执行当中,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发达地区有新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容,而落后地区,比如农村,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式和综合学习其实都能找到很多的题材。如果让西部农村的孩子去研究交通堵塞问题就只会显得荒谬。

4.以学生发展为本。所谓发展,指的是以下几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生动的发展,等等。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往容易忽略的东西,如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新课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 必然 客观局限

近一两年来,新课标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宣讲、展开。不同的地区。城市和农村,都对新课标寄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随着各级机构的推动。新课标已逐渐深入人心。自然,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执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的倾向。有的是盲从,有的是抗拒,当然,更多的是结合自身,进行比较合理的消化。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应该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用另一种方式来操作新课标。

一、新课标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课程改革(第八次)。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是非常盼望语文课程改革的,虽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没有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那样教,学生还是那样学,高中学生还是为了高考。这次的课改,处于世纪之初,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被更大程度的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新课标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师生能够切实可行的操作,就可能走老路。不管怎么说,新课标的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课程理论的发展向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本质由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到课程是活动,课程理论在不断的发展、丰富,相应的。要求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发展社会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3.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新课标是在新世纪对它的一次有力的推进。“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1.观念落后。经历了多次课改的教师。特别是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到它的精髓。落后地区的学校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课改的意义所在。他们可能更关心学校的条件设施、资金等问题。

2.师资不齐。全国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单从学历来说,教初中的教师,有研究生。也有中师生。何况。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并非都能视之如生命。不少人只是当作一个弃之可惜的职业。这样的教师,对新课标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

3.学生水平不一。学生差异也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也存在这个问题。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新课程的标准的。

4.硬件落后。“多读书。读好书”。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在不少地方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书价高,连我们这些人都不大舍得买,何况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自然,家庭藏书不大可能,学校的图书馆也无法建立。计算机、网络更是天方夜谭。新课标的一些要求也只能是空谈。

5.评价不配套。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以考试来衡量教与学的成果,仍然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学校以考试成绩评教师,教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三、新课标员活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不同层次的状况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作为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曾提到“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层次,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赋权于教师”

教育改革中,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力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时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在课程变革过程中。实践者对课程做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在他前面。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特别是社会和学校,赋予教师的自太少,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了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四、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的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要加强学习,不光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考虑一种价值导向。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个人的提高中来。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怀特海语)。新课标在执行当中,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发达地区有新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容,而落后地区,比如农村。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式和综合学习其实都能找到很多的题材。如果让西部农村的孩子去研究交通堵塞问题只会显得荒谬。

4.以学生发展为本。所谓发展,指的是以下几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生动的发展等。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往容易忽略的东西,如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在教学与评价的夹缝中寻求突破。教学要出新,考试要成绩。二者似乎有些矛盾。事实上。善于动脑的教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出特色,考出水平。作为普通教师,应在技术层面去解决问题。教师是课标的实施者。不同的是做怎样的实施者。所以,抨击高考代替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上一篇:车辆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传统成本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