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3-02-24 12:25:54

语文现代化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汉语 现代化 语文教学 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25-01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早在周朝就开始实行语言文字的统一,秦朝重新统一之后进一步规范了文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才发展成为现在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六十年代我国就开始推广普通话,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普政策,制定推普方针。八九十年代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统一的标准语言。西方在300年前就完成了语言的统一,日本也在100多年前实现了语言的统一。语言的统一对于民族内部的交流和进步以及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给发展带来障碍。

“现代化”是由西方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概念。“现代化”指的是在这个新时代里在现代生产力引导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过渡。我国采取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线,在短短的40年里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演变,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语文的现代化。

关于语文现代化的提法时间不长。1980年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语言现代化》丛刊中对“语文现代化”的定义是:“文字改革就是语文现代化”。它着眼于当前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包括推广普通话,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加强现代汉语、现代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语文的现代化就是使语言文字的应用现代化,具体来说就是:推广普通话、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表音字母化、中文电脑化、术语国际化。

我国目前的普通话使用率远远滞后于现代化进程,百分之53.06的人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在公共场合交流的则更少,更谈不上标准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在学校营造普通话的使用氛围,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染带动学生说普通话,在推广普通话最艰难的农村方言地区尽力推广普通话的使用。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过去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分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个性的展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的“朗诵・梳理探究”这个章节中,就安排了“优美的汉字”“对联”“新词语与新文化”的学习,给学生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发展,造字的方法等有趣的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民族语言的美妙和辉煌,并且还结合现代社会上的流行用语进行语言的甄别,真正让学生们知道怎样正确地对待流行语言,如何准确使用流行语言。

授课中先让学生们罗列出一些流行语,再根据流行语言的产生途径来分类,如:

谐音:炒古(炒股)、大虾、斑竹……

比喻:龙头企业 、窗口行业 、 星火计划 ……

仿拟:的哥的姐、丁克家庭丁宠家庭、豪华本火箭本 ……

数字: 90后、886……

给学生分析这些词语的使用情况,并且以《现代汉语》2005年第五版新增词语为例,让学生知道怎样判别好的语言。如:

政治经济: “以人为本”、“套牢”、“循环经济”

网络用语:“扮酷”、“养眼”、“乌龙球” ……

广东方言:“生猛”、 “买(埋)单”、“煲电话粥”、“炒鱿鱼”、 “置业”、“楼盘”、“物业” ……

这种教学内容很有时代感,很好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语文现代化的需求。只有不断吸取优秀的语言,我们的语文才能在新时期绽放出时代的光彩,永葆青春与活力。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学习语文的作用就是适用于实践。语文现代化就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改革,改革那些不适合现代化社会要求的旧的语文生活,建立能满足现代化社会交际需要的新的语文生活,这样才能让经济的现代化与文化的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再创中华民族的文化辉煌。

[ 参 考 文 献 ]

[1] 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事记录.【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7,366.

[2] 何九盈.汉语三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4.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

社.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用书).人民教育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朱自清 语文现代化 白话文运动 国语运动 欧化 简体字 拼音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些观点的价值性评说,但从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著述中也可看出,他对鲁迅的语文观是大体赞同的。带来了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简化字运动的持续高涨。这些运动所追求的就是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即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1]。而朱自清先生同鲁迅先生一样,一直在倡导与追随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从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就学时起,直至后来近三十年的任教生涯,朱自清先生一直都关注着中国语文的改革运动,这并非全是出于这些运动在当时与他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仅支持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学说与理论,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影响知识分子,这无疑起了推动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在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当属最成功的,而在这成功的进程中,那些平易、新鲜、通俗明了的优秀白话文作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一个文学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不是学说而是作品。在这些典范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得到众口一辞的赞赏。在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大多都是评论他的散文,而且多着重于作品的分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的价值和作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极有概括性,他说:“在写语体文的作家之中他是很早的一位。语体文运动的历史还不算太长,作家们都还在各自摸索路径。较老的人们写语体文,大半从文言文解放过来,有如裹小的脚经过放大,没有抓住语体文的真正的气韵和节奏;略懂西文的人们处处模仿西文的文法结构,往往冗长拖沓,佶屈聱牙;至于青年作家们大半过信自然流露,任笔直书,根本不注意到文字问题,所以文字一经推敲,便见出种种字义上和文法上的毛病。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的确是‘语’。任文法家们去推敲它,不会推敲出什么毛病;可是念给一般老百姓听,他们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别扭。”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2]。

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一直相依发展。朱自清先生始终支持国语用活的方言———北京话(当时称北平话)做标准,他认为,国语应该有一个自然的标准。他说:“有人主张不必用活方言作标准,该兼容并包的定出所谓‘国语’。而所谓‘国语’就是从前人所称的‘蓝青官话’。但个人‘蓝青’的程度不同,兼容并包的结果只是四不像罢了。我觉得总是有个活方言作标准的好。”朱自清先生还以他本人为例来表明他的观点,他说:虽然本人是苏北人,但也赞成将北平话作为标准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来[3]。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北方方言的使用也是有口皆碑,有学者对此评论说:北方方言的许多语句被他活生生地捉到纸上,生动、自然、亲切,而且很有分寸。这又使人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的有点俗。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作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4]

朱自清先生似乎对诵读情有独钟,在他的著述中多处谈到诵读的话题。朱光潜先生曾回忆说:“我们都觉得语文体必须读得上口,而且读起来一要能表情,二要能悦耳,所以大家定期集会,专门练习朗诵,佩弦对于这件事最起劲。”[5]朱自清先生认为白话文并非怎样说就怎样写,而是“对于说话,作一番洗炼的工夫。洗后仍是白话,那么就体例说是纯粹,就效果说,可以引起念与听的时候的”。他认为,朗诵的发展可以帮助白话诗文的教学,也可以帮助白话诗文上口,促进“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只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就是上口不上口”,即是朱自清先生心目中纯粹的、理想的白话文[6]。

在用白话文写作上朱自清先生很看重标点符号的作用,他认为,标点符号和从前的圈点或句读符号不一样。后者只是加在文字上,帮助读者的了解;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机械的。前者却是用在文字里,帮助写作者表达情思;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有机的。因为用了标点符号,才有了新的“句”的观点。现在还有些人不大会用标点符号,先写好了文字,再去标点起来。这真是所谓“加”标点了。后“加”标点的文字里,往往留着旧白话的影子。他把这原因之一归于当初由胡适起草的标点符号施行条例,因为其中所举的例句都是古书和文言,加上一些旧小说的白话,现代的白话文似乎没有。他认为这种例句“加”上标点符号,究竟很不自然,不能充分表示每种标点符号的用处。而白话文之所以成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成分之一。能用标点符号的人,将标点符号当作文字的一部分,不当作文字外的东西。他们写作时,随着句读标点下去;这是“用”进去,不是“加”上去。这些人的文字,现代化的成分大概要多些[7]。

30年代,在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欧化”倾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朱自清先生对此则从时展的角度去加以探讨。他的态度应该也与他曾在英国专修过语言学有关系。他认为时代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语言是比旧文言旧白话复杂得多、精密得多”。这种精密也体现在文法的现代化上,即体现了分析的精神。他将白话文的欧化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模仿欧化语法,一般人行文时,往往有牵强不过的词汇,读起来感觉非常蹩扭。第二个时期注意到欧化的方法,如徐志摩的文章就是代表这个时期的成功作品。他在批评一些人的“欧化”是堆砌形容词,使人眼花缭乱,语句艰涩等等的同时,也提出:现作的人,大约不止我一个,似乎都多多少少徘徊于所谓“欧化”与熟语化两条路中间。他们求清楚,不得不“欧化”;他们求亲切,又不得不熟语化。怎样才能使“欧化”与熟语化调和得恰到好处,还待研究和练习。这是留心语言现代化的人所应当努力的。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是不足怪的。语言的“欧化”在适应和发展现代生活上也是必要的,不得不然的[8]。

白话文的“欧化”倾向是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汇融合,而翻译是介绍外国的文化到中国来的“第一利器”,朱自清先生写了《译名》一文,专门谈名词术语的翻译问题。谈到借用外语时,朱自清先生认为:原来中国的六书文字同西洋音标的文字性质本是格格难入,同他们的交通又很晚。以前同中国交通的大概都是文化低下的国,没有什么新语输进来;只有汉到六朝之间,印度哲学输入,佛经译出的很多;结果也只是在中国文字里添了许多新词,并没有借用梵语的所在。直到近几十年,才有借用日本名词的现象。至于西洋文字,因为同中国的文字相差的实在太远了,所以一直没有借用的事情。他们的音形都差的太厉害,就是借过来,要叫他普遍通行,让人人明白他的意义,恐怕是千难万难呢!主张

直接用外国原名的人,以为这样可以免了许多意义上的剥削,省了许多劳力。但是免了,省了,却不能有效了,思想不容易传播了。学术上的名字,十分之九是中国没有的;要说借用,借用的字数一定非常之多;满眼是借用字了。懂外国文的,不愿意看这四不像的东西,不懂的人格外不懂,思想传播反阻碍了。朱自清先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暂在相当的译名的底下附写原名———让懂他的知道,也可以借此矫译名歧异的弊;又可以渐渐教中国文有容纳外国字的度量;那不懂外国文的,也不至于向隅;这样才可以收普及之效。人名地名虽不必义译,也要拿中国字切出他的音。切汉音并不足损真,反能帮助他普及。总之,我们做翻译的事情,是要介绍思想给那些大多数不懂外国文的人,是要促进国语的科学哲学的发展,认定这个主意便对[9]。

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使用简体字,后又提出了《简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并认为这是“治标的办法”,且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胡适也于1923年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刊头语》中说:“中国小百姓做了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认为:“这虽然不是彻底的改革,但确然是很需要有的一桩过渡的改革。”由此,简化字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改革举动给予了响应,他在1927年写的《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一文中,肯定了简化字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他说:“有人研究小学,研究《说文》,研究金文,研究甲骨文,至矣,尽矣;至于破体俗字,那当然是不登大雅之堂,不值通人一笑的。但破体俗字在一般社会生活里,倒也有些重要,似非全无理由可言;而且据魏建功先生说,这些字也并非全无条例,如‘欢’省作‘欢’,‘观’,省作‘观’,‘权’省作‘权’,‘劝’省作‘劝’,是很整齐的,颇值得加以研究。是的,在小学家看来,这又有什么道理!然而我相信张东荪先生的话,他说:‘凡文明都是有价值的;凡价值都是时代性的。’”[10]

1940年6月,朱自清先生写了《文字改革问题》。在文中,他就中国文字的走向问题说: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由来已久。近年的发展像是有两个方向。一是采用拼音字,二是采用简化字(也就是所谓“手头字”)。他认为,中国的文字向拼音化方向改革,是一件好处不太多且不容易做的事。主张用拼音文字,不外两个理由:第一,文字口语合一;重要的怕还是第二,容易普及。第一层办不到,第二层似乎太理想,在中国施行的可能性太小。而推行简体字倒是实惠的办法,简体字在应用方面还比较方便。他推崇陈鹤琴的观点:拉丁化必须以国音做基础;中国汉字必须保存和改进。他认为对于乐意写简化字的学生不必像以前那样去责备他们。同时,“简体字通行,教学法改良,文字教育易于进步,别字必然减少。”[11]

今天,对于朱自清先生的语文观已无需再多加评说,因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都已经给了朱自清先生最公正、最积极的评价。在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再翻阅一下他的有关著述,捋一捋他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论述、观点,我们被朱自清先生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改革意识所吸引,他所具有的超时代性的思维和卓识,对于今天的学术研究仍具有引导意义。

[1]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5]朱光潜:《回忆朱佩弦先生》,见《文学杂志》第三卷,第五期,7页,商务印书馆,1948。

[3]此文中所引述的朱自清先生语均由多篇文章中摘要综合而成,在每段引述内容之后仅注出主要参考文章。《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第一集,《论白话》,270页;第三集,《论国语教育》,193页;第四集,《国语和普通话》,531~532页;第八集,《语文杂谈》,204页。

[4]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124页,三联书店,1987。

[6]《朱自清全集》第三集,《论育读》,186页;第八集,《理想的白话文》,359、360页。

[7]《朱自清全集》第二集,《写作杂谈》,76~78页;第八集,《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3、314页。

[8]《朱自清全集》第八集,《白话与文言》,200页;《语文杂谈》,203页;《新语言》,294、295页;《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4页;《中国散文的发展》,336页。

[9]《朱自清全集》第八集,《译名》,26~27页。

[10]《朱自清全集》第四集,《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197页。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朱自清 语文现代化 白话文运动 国语运动 欧化 简体字 拼音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些观点的价值性评说,但从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着述中也可看出,他对鲁迅的语文观是大体赞同的。带来了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简化字运动的持续高涨。这些运动所追求的就是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即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1]。而朱自清先生同鲁迅先生一样,一直在倡导与追随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从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就学时起,直至后来近三十年的任教生涯,朱自清先生一直都关注着中国语文的改革运动,这并非全是出于这些运动在当时与他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仅支持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学说与理论,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影响知识分子,这无疑起了推动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在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当属最成功的,而在这成功的进程中,那些平易、新鲜、通俗明了的优秀白话文作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一个文学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不是学说而是作品。在这些典范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得到众口一辞的赞赏。在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大多都是评论他的散文,而且多着重于作品的分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的价值和作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极有概括性,他说:“在写语体文的作家之中他是很早的一位。语体文运动的历史还不算太长,作家们都还在各自摸索路径。较老的人们写语体文,大半从文言文解放过来,有如裹小的脚经过放大,没有抓住语体文的真正的气韵和节奏;略懂西文的人们处处模仿西文的文法结构,往往冗长拖沓,佶屈聱牙;至于青年作家们大半过信自然流露,任笔直书,根本不注意到文字问题,所以文字一经推敲,便见出种种字义上和文法上的毛病。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的确是‘语’。任文法家们去推敲它,不会推敲出什么毛病;可是念给一般老百姓听,他们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别扭。”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2]。

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一直相依发展。朱自清先生始终支持国语用活的方言———北京话(当时称北平话)做标准,他认为,国语应该有一个自然的标准。他说:“有人主张不必用活方言作标准,该兼容并包的定出所谓‘国语’。而所谓‘国语’就是从前人所称的‘蓝青官话’。但个人‘蓝青’的程度不同,兼容并包的结果只是四不像罢了。我觉得总是有个活方言作标准的好。”朱自清先生还以他本人为例来表明他的观点,他说:虽然本人是苏北人,但也赞成将北平话作为标准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来[3]。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北方方言的使用也是有口皆碑,有学者对此评论说:北方方言的许多语句被他活生生地捉到纸上,生动、自然、亲切,而且很有分寸。这又使人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的有点俗。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作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4]

朱自清先生似乎对诵读情有独钟,在他的着述中多处谈到诵读的话题。朱光潜先生曾回忆说:“我们都觉得语文体必须读得上口,而且读起来一要能表情,二要能悦耳,所以大家定期集会,专门练习朗诵,佩弦对于这件事最起劲。”[5]朱自清先生认为白话文并非怎样说就怎样写,而是“对于说话,作一番洗炼的工夫。洗后仍是白话,那么就体例说是纯粹,就效果说,可以引起念与听的时候的”。他认为,朗诵的发展可以帮助白话诗文的教学,也可以帮助白话诗文上口,促进“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只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就是上口不上口”,即是朱自清先生心目中纯粹的、理想的白话文[6]。

在用白话文写作上朱自清先生很看重标点符号的作用,他认为,标点符号和从前的圈点或句读符号不一样。后者只是加在文字上,帮助读者的了解;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机械的。前者却是用在文字里,帮助写作者表达情思;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有机的。因为用了标点符号,才有了新的“句”的观点。现在还有些人不大会用标点符号,先写好了文字,再去标点起来。这真是所谓“加”标点了。后“加”标点的文字里,往往留着旧白话的影子。他把这原因之一归于当初由胡适起草的标点符号施行条例,因为其中所举的例句都是古书和文言,加上一些旧小说的白话,现代的白话文似乎没有。他认为这种例句“加”上标点符号,究竟很不自然,不能充分表示每种标点符号的用处。而白话文之所以成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成分之一。能用标点符号的人,将标点符号当作文字的一部分,不当作文字外的东西。他们写作时,随着句读标点下去;这是“用”进去,不是“加”上去。这些人的文字,现代化的成分大概要多些[7]。

30年代,在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欧化”倾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朱自清先生对此则从时展的角度去加以探讨。他的态度应该也与他曾在英国专修过语言学有关系。他认为时代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语言是比旧文言旧白话复杂得多、精密得多”。这种精密也体现在文法的现代化上,即体现了分析的精神。他将白话文的欧化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模仿欧化语法,一般人行文时,往往有牵强不过的词汇,读起来感觉非常蹩扭。第二个时期注意到欧化的方法,如徐志摩的文章就是代表这个时期的成功作品。他在批评一些人的“欧化”是堆砌形容词,使人眼花缭乱,语句艰涩等等的同时,也提出:现作的人,大约不止我一个,似乎都多多少少徘徊于所谓“欧化”与熟语化两条路中间。他们求清楚,不得不“欧化”;他们求亲切,又不得不熟语化。怎样才能使“欧化”与熟语化调和得恰到好处,还待研究和练习。这是留心语言现代化的人所应当努力的。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是不足怪的。语言的“欧化”在适应和发展现代生活上也是必要的,不得不然的[8]。

白话文的“欧化”倾向是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汇融合,而翻译是介绍外国的文化到中国来的“第一利器”,朱自清先生写了《译名》一文,专门谈名词术语的翻译问题。谈到借用外语时,朱自清先生认为:原来中国的六书文字同西洋音标的文字性质本是格

格难入,同他们的交通又很晚。以前同中国交通的大概都是文化低下的国,没有什么新语输进来;只有汉到六朝之间,印度哲学输入,佛经译出的很多;结果也只是在中国文字里添了许多新词,并没有借用梵语的所在。直到近几十年,才有借用日本名词的现象。至于西洋文字,因为同中国的文字相差的实在太远了,所以一直没有借用的事情。他们的音形都差的太厉害,就是借过来,要叫他普遍通行,让人人明白他的意义,恐怕是千难万难呢!主张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4篇

一、滥用情景剧教学,发展了表演能力,挤占了教学时间

曾经不理解“课改”的内涵与精神,在听课过程中见到许多教师运用情景剧进行教学,一位老师教《白兔和月亮》这篇文章时组织学生进行当堂表演“白兔请求众神之王撤销慷慨的决定”这一情景。听过课后觉得课堂表演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参与了,打击开开心心的,这节课确实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只是觉得热闹之余课上的有些怪怪的。但还是想着效仿,也利用一些文章进行了操作。如教授《核舟记》中间三段要求背诵,苏、黄、佛印三人的姿势很容易混淆,于是请三位同学分角色进行表演。虽受条件限制,表演不可能很有情境,但还是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原先昏昏欲睡的学生也竖起头睁大眼睛看,还一边看一边议论纷纷,气氛的确活跃了。可轮到学生背诵记忆时还是容易出错。回想问题所在,还是在进行表演时,学生们只关注学生表演情境,注意力有所转移,花费大量时间,教学进度又很慢,挤占了本可以用来强化记忆或消化知识的教学时间。这种情形,我想可以用“有心栽花花不发”来概括。我们的教师千万不能为了求得热闹,而滥用情景剧教学。

二、夸大学生的主体,热闹了课堂氛围,冷落了文本深入

现在的课堂上,确实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的确张扬了学习者的个性,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可是这种精神导致的误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少教师就走向另一个极端,放手让学生提问,有时一堂课,学生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教师不加归类、筛选,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环节散乱,有时还出现了偏离学习内容的无休止的争吵,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无法深入文本,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现在各方面的呼声要求或者决定教育工作者不能体罚甚至是批评行为都不能有。于是,我们就一股脑的发表“这位学生的说法很有见地”、“说得很好,说了大家想不到的内容”……的言论。其实,在这么都被变了味儿加以肯定的表扬中有很多见解根本与问题无关或者偏离教学方向。说着说着就跑出了文本,何谈文本深入?

3.作为在农村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我在教学工作中还发现对于视野比较狭隘的、表达能力较弱的农村学生而言,让他们发现问题、表达问题还是困难重重的。于是为了迎合这一精神,我也做了一些尝试,结果只有极的少数学生能偶尔提问题,有部分题目还是参考书上的,根本无法真正形成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视觉感受,框限了教学思维

多媒体的介入确实给语文教师插上了翅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垄断的语文教学世界一去不复返了,这也是大势所趋。就一篇文章而言,利用网络就可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灵活多样的形式及不同风格和版本的参考教案和课件。有人感叹:现在的语文真好教,那么多人替你备出来了,课件制作一点都不用剪辑。确实,这拿过来就可以使用,大大方便了教师。但这些便利、现成的背后,且不说给偷懒的大开方便之门,对于教师个体的思索也是一个禁锢之锁。这是一个框子,因为人家展示在你面前的是一幅降服你的图景,你在不自觉中被动的接受了,于是在备课时渐渐地忽视了独立的思索。众所周知,“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对文本的解读的切身体会被人家代替了、同化了。

随之而来的是又用同种框子去框住教学对象,比如一篇优美的诗歌,首先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图景,且不论这图景制作的优劣,单从效果来看,就是在强制学生往眼前图景上联想,学生本来可以通过文字自己去联想、去想象,现在眼前就成为了现实,这显示有可能与读者脑海中的反差悬殊,甚而觉得非常地失望,于是那一行行精美的文字成为了一堆堆枯燥无味的铅字。媒体的穿插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比如一篇缠绵低婉的文章,配上图景,学生不知要看书还是要看屏幕,配上乐曲,让学生不知道是和谁在对话,更没有独享文墨之香,如果那乐曲不和谐,则更是扫淡了文章的意境。

四、现代化的课堂用语,装饰了课堂行为,混淆了视听

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必定会派生出新的词汇和词汇的新意,随着新课改的扑面而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这些词汇以迅猛姿势登上了教学舞台,一时间,教师言不及此就好似头脑古旧的私塾先生,为了体现出教师跟进时代、课改的脚步,课堂式的语言一定要有新东西、新词汇,于是这些本来是书面上理论语言便堂而皇之输送到学生的头脑当中去了。过去很自然的过程变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以往很随意的鼓动性语言变成了“谁到讲台上展示展示”,一个更让学生无所适从的是“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诸如此类。课堂语言,应体现教师的风格和个性,任何盲从和模仿,到头来只能是邯郸学步,因为自己的语言才是最美的。

总之,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给了我们机遇。以上更多是借鉴大家的意见和看法,加以本人实际教学中的真切体验感受到:课堂不改不行,但如果不视具体情况,一味出于新颖、追随潮流,而失却理智的思考,那就不是“改革”而是“改变”。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会“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让课改真正提高效率,千万别让现代化冲淡了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夏家顺.《谨防语文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中学语文教学》第3期)

[2]祁玲娟.《新课标下别让“文本”遭遇冷落》

[3]赵丽君.《新课改后语文课堂上的硬伤》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5篇

教师们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下面仅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语文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养眼。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了很大改变。

2、体验。

感悟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五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要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

3、情感。

在激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课前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同时也听出音乐家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长处。

4、个性。

活力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记忆品质、学习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领悟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现状,便于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由于没有面对面的顾虑、拘束,学生多数能放开胆子说出心里话,教师可适时点拨、鼓励、解答问题。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学习语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5、探究。

拓展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展开的。计算机网络为学生开展这种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其一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利于学生快捷地搜集信息;其二是信息的多样性需要学生去判断、选择、归纳、整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探究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人生,引向历史,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在探究中纵横开拓,开阔视野,使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

6、会用。

用好在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时不能滥用课件。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计算机辅助授课。教师应视实际情形定夺。如一些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就不一定采用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不能远离甚至脱离“文本”,于无意间省略了学生对书面语的体验过程,导致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反应迟钝,排斥、厌烦,甚至领悟力下降。学生一旦对课件产生了依赖性,只对图片发生兴趣,便降低了对文字的敏感性,想象枯竭,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6篇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它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现代的语文观念。也就是要把语文教育置于现代化的生活情境之中,树立把语文知识的传授,逐步转化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一种教育观念。

诚然,观念是思想的基础,教育思想直接指导教学实践。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有所反思。要继承并弘扬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灿烂文化精华,对腐朽的文化糟粕予以摒弃。就当前而言,素质教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充实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面向学生,放眼世界,瞩目未来,精心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要以发展学生,丰富学生,塑造学生为中心,用现代的观念,丰富教学思想,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深入探讨教学规律,创设学生表达思想、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良好情绪,让学生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更明亮。

教师要有现代语文教学的观念,特别是要推动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八个价值目标的实施。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八个价值目标是:语文教育的终身化;语文教育的个性化;语文教育的民族化;语文教育的民主化;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语文教育的国际化;语文教育的协调化;语文教育的法制化。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具备现代化的语文素质学养。现代化的语文素质应包括不断更新的语文知识和不断拓展的语文能力。即,文学素质、语文素质、书法素质、写作素质等。语文教师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不断专研语文专业知识,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创设优美的文学情境。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其最大限度收集、掌握信息,具有独特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素质学养还表现在一个“说”字上,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表现力要强。在课堂上,要说得生动、准确、富于感染力。使学生得到熏陶。语文教师每天要写教案、板书、要写下水作文、教学笔记,秀美的字体、优秀的文章将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时代要求语文教师要现代化,要做现代化的语文教师,才不会辜负伟大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现代化教学 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优化教学环境,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教学效果。

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现代化教学用具,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不同,选择教学用具自然有差异,不是单纯采用一种方法。例如,在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在学习古诗《长相思》时,对于学生们而言,古诗不好理解,而且时代背景很强。教师应该采用ppt的形式首先将作者的背景和古诗的难懂的词语进行解释,学生们理解之后,再播放视频、音乐和声音,将诗的韵味全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配上教师栩栩如生的介绍,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古诗的含义,并背诵,实现学习目标。

二、拓宽课堂的容量,锻炼学生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传统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邃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起来,更好地学习语文。如,观看电视名牌节目,拓展学习领域。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新闻周刊、世界周刊,还有每年举行的“动中国人物评选”等。这些栏目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科学、时政等。学生喜欢观看,并从中吸收了营养,潜移默化地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科学艺术素养,使学生养成了关心现实、关注生活的习惯,能使学生不出校门而知天下事。

三、创设情境,激感。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优美、充满情趣的课文,特别是那些文学作品。这些课文是听说训练的极好材料,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参与语文教学的听说训练,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如那些以事物描写为主的散文,语言生动、形象。透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百闻不如一见,一画能达万言。如果能用音像媒体把这些图画展示出来,那么,学生就可触景生情,由情入景,有如身临其境,把自己的情感融于景色之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讲授课文时,播放有关录像,让学生面对绚丽多彩、声色并茂的画面,进行朗读训练,效果比学生手捧课本朗读强多了。对于那些以抒情为主的诗歌、散文,作品的字里行间都蕴含作者的喜怒哀乐,运用音像媒体介绍课文的有关背景材料、场面气氛,就很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敢于取舍,灵活运用。

电教媒体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内容和教师的优势,选择恰当媒体,力求机动、灵活地运用,善于做到舍弃:首先,不要过于热衷先进的媒体。最先进的媒体不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堂用录音机会比幻灯机效果更佳,有的课堂用一种媒体会比用几种媒体更强。因此,在使用媒体时千万不能牵强附会。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取舍。比如有些文章可以通过听录音使同学们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在同学们体会到后,要关闭音乐。让学生充分表现,以自己的方式感受文中的律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素材,扩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丰富教学素材,扩大教学容量,拓宽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拓展的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材料,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景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有效信息接收量。这为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力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视觉听觉并用,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所证明的规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学习兴趣得以持久。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如教《春》一课时,每学习一幅“绘春图”前后,都播放一遍配音乐配画面的朗读录像,让学生小声跟读,移情入境仔细品味,达到了当堂理解成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124-125.

[2]潘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5):79-80.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8篇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应该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真实内容,而不只是单纯地学习书本。“语文教育”中“教育”的含义是明确的“,语文”的含义尚不一致,概括起来大约有四种理解:(1)指“语言文字”;(2)指“语言文学”;(3)指“语言文章”;(4)指“语言文化”。以上这些理解的共同点,是把“语文”中的“语”看作“语言”,分歧在于“语文”中的“文”指的是什么。由于对“文”的理解不同,也牵涉对“语”的理解的差异;理解(1)中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其他三种理解中的“语言”显然包括“文字”内容。

民族教育在通常意义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书面上的一种教育,还包括许许多多的社会原因。而在语文教育现代化方面出现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张志公。20世纪60年代初,张志公提出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70年代末,阐述语文教育科学化;80年代初,张志公举起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大旗,参与并指导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和理论建设。他潜心第二次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吸取外国语言学和教学论的成果。他领导并指导英语、俄语、汉语文的教材编写工作和研究工作,指导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实验,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编《现代汉语》教材并亲自讲课,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辞章学。他赴美、日等国和香港地区讲学,考察中小学教育工作和语言学的研究工作。这种中外古今的研究领域,这种语文教育的全方位调查和实验,这种政治和学术的特殊经历,这种坚实、广博的专业技能,为张志公建设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理论提供了条件。

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许多精髓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国普遍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客观研究。现在不是明清时代,不用熟读八股文以参加考试,许多学生就普遍认为传统的语文文言学习已不那么重要。就是因为有这种心理才使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语文的真实含义。只单纯了解文字意思,不能从中了解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等于没了解文章。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从明月联想到家乡仅用短短的四言绝句来表现。可能现在很多学生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想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十分困难。这就是传统语文教育跟现代语文教育脱节的地方。文字的使用在不断发展,但对于文章的写作却处于脱节的地方,虽然我们可以大声地说:我们不是李白,没必要写出那样的诗文。但是,是真的不想写,还是写不出呢?我们的老师一边在课堂上拼命地讲解着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一边又叫我们抵制传统,活出现代人的样子。可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他们又真的分得清楚吗?现代教育要取得发展就必须依靠传统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也离不开现代语文。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课本知识,也不是完全脱离课本,只介绍社会,而是二者结合,共同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强制性教育,过分考虑对学生灌输知识,其目标就是死啃书本,课堂成了一个封闭的地方,成了阻碍学生发展的一道屏障,毁掉了学生的独创性和智力兴趣。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要求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要知道“教育只有一个课程,那就是生活及其所有表现”。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所以语文素质理应是“民族的根之根”。

语文是民族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而民族性深刻影响着广大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与行为,从而铸造具有特殊意味的民族精神品格。没有语文教学的民族性,语文教学所培养出的现代人将是不完整的、不是真正的现代人,也就不能奢谈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在谈论保证传统文化不流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现代化。二者相结合的道路虽然崎岖,但是,只要不放弃,努力找出前进的方向,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与现代化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现代化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44-01

我国正处于加速转型升级阶段,而教育则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基石。高度重视推进全市的教育现代化,因此小学语文的现代化教育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小学语文的现代化教育需要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转变,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和要求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达到较高水平的体现,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教育现代化要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是最基础的教育普及化,应该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其次是个性化教育,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又要培养有个性特长的创新型人才;再次,是教育的信息化和国家化,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符合当下信息经济时代的趋势;最后,是教育的创新性,鼓励创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对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可以说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的统率和导引。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者应该树立以下三大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切实的转变教学观念。

1.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核心的,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注意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作为交往主体共同存在的,没有学生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没有与学生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教学,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将学生看成相互交往的教学主体,进行对话与交流,共同开展教学过程,完成教学。

2.平等性原则

既然将学生当成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主体,就要树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的思想,只有价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规范中平等交往,由教师传授知识,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学习、交往,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教与学的义务,从观念上转变教师强于学生,或者学生地位低于教师的错误认识,相互尊重、相互承认。

3.交互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主动学习,内化教育,达到自身与学生的自我构建,教师不是学生绝对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以教育资源为交往的中介。

三、提升教师素质

推进语文教育现代化,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迎接挑战并且抓住机遇使自身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现代化教育中的必然要求。

1.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开拓自身的知识网络。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多读书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一线尴尬场面,提高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感。

2.提升教学能力

在语文现代化教学中,除了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语文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加强课堂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且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和教材都要加深理解,以便因势导利的进行教学。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必须学会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化的语文教学强调的不是集体化教育,而是充分重视个性化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存在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认知方式、情感类型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应该充分重视他们的个性,要谨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智慧、陶冶学生的品行,并且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教学形式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推动教学硬件的更新,多媒体几乎在所有城市小学的教师配备齐全,学校也有了微机室,这些新设备让直观教学原则更好的得到实施。现代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更好的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像和声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大大的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备课所需要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也节约了板书的时间。

除了要熟练掌握幻灯片和FLASH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技术之外,对于其他教学形式也要进行更新,如教室座位的安排、上课的模式等,也要进行转变。创新语文教学形式,要鼓励学生培养不同的思维形式,对事物要充满想象空间,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形成独创性作品。尽量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引导他们热爱想象所带来的美好,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学生进行严重超越现实基础的幻想,使他们“求异”的创新活动往返运动于幻想与现实之间,并且告诉学生,想象和联想应该从事物的本质特点出发,同中求异,不能为了“求异”而脱离现实,幻想如果脱离现实就是空想。

五、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小学教育一直存在以教材为主的学习形式,教材的编撰有时候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做不到与时俱进、符合时展的潮流。但是,如何从落后的教材,解读出具有人文性强、教育价值高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现代教育的目标,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科学知识,小学语文不只是一个工具更是实现人文性价值的重要途径。

除了要求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引导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准备更多的拓展内容,拓展素材应该具有较强的人文、科学和生活等方面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小说、期刊或杂志等。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正在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人文素养,现代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正是要以这些目标为己任。

参考文献:

[1]饶杰腾. 语文学科教育学[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景阳主编. 语文教学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田本娜. 外国教育思想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现代化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欧化简体字拼音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些观点的价值性评说,但从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著述中也可看出,他对鲁迅的语文观是大体赞同的。带来了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简化字运动的持续高涨。这些运动所追求的就是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即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1]。而朱自清先生同鲁迅先生一样,一直在倡导与追随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从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就学时起,直至后来近三十年的任教生涯,朱自清先生一直都关注着中国语文的改革运动,这并非全是出于这些运动在当时与他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仅支持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学说与理论,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影响知识分子,这无疑起了推动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在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当属最成功的,而在这成功的进程中,那些平易、新鲜、通俗明了的优秀白话文作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一个文学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不是学说而是作品。在这些典范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得到众口一辞的赞赏。在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大多都是评论他的散文,而且多着重于作品的分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的价值和作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极有概括性,他说:“在写语体文的作家之中他是很早的一位。语体文运动的历史还不算太长,作家们都还在各自摸索路径。较老的人们写语体文,大半从文言文解放过来,有如裹小的脚经过放大,没有抓住语体文的真正的气韵和节奏;略懂西文的人们处处模仿西文的文法结构,往往冗长拖沓,佶屈聱牙;至于青年作家们大半过信自然流露,任笔直书,根本不注意到文字问题,所以文字一经推敲,便见出种种字义上和文法上的毛病。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的确是‘语’。任文法家们去推敲它,不会推敲出什么毛病;可是念给一般老百姓听,他们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别扭。”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2]。

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一直相依发展。朱自清先生始终支持国语用活的方言———北京话(当时称北平话)做标准,他认为,国语应该有一个自然的标准。他说:“有人主张不必用活方言作标准,该兼容并包的定出所谓‘国语’。而所谓‘国语’就是从前人所称的‘蓝青官话’。但个人‘蓝青’的程度不同,兼容并包的结果只是四不像罢了。我觉得总是有个活方言作标准的好。”朱自清先生还以他本人为例来表明他的观点,他说:虽然本人是苏北人,但也赞成将北平话作为标准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来[3]。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北方方言的使用也是有口皆碑,有学者对此评论说:北方方言的许多语句被他活生生地捉到纸上,生动、自然、亲切,而且很有分寸。这又使人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的有点俗。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作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4]

朱自清先生似乎对诵读情有独钟,在他的著述中多处谈到诵读的话题。朱光潜先生曾回忆说:“我们都觉得语文体必须读得上口,而且读起来一要能表情,二要能悦耳,所以大家定期集会,专门练习朗诵,佩弦对于这件事最起劲。”[5]朱自清先生认为白话文并非怎样说就怎样写,而是“对于说话,作一番洗炼的工夫。洗后仍是白话,那么就体例说是纯粹,就效果说,可以引起念与听的时候的”。他认为,朗诵的发展可以帮助白话诗文的教学,也可以帮助白话诗文上口,促进“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只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就是上口不上口”,即是朱自清先生心目中纯粹的、理想的白话文[6]。

在用白话文写作上朱自清先生很看重标点符号的作用,他认为,标点符号和从前的圈点或句读符号不一样。后者只是加在文字上,帮助读者的了解;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机械的。前者却是用在文字里,帮助写作者表达情思;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有机的。因为用了标点符号,才有了新的“句”的观点。现在还有些人不大会用标点符号,先写好了文字,再去标点起来。这真是所谓“加”标点了。后“加”标点的文字里,往往留着旧白话的影子。他把这原因之一归于当初由胡适起草的标点符号施行条例,因为其中所举的例句都是古书和文言,加上一些旧小说的白话,现代的白话文似乎没有。他认为这种例句“加”上标点符号,究竟很不自然,不能充分表示每种标点符号的用处。而白话文之所以成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成分之一。能用标点符号的人,将标点符号当作文字的一部分,不当作文字外的东西。他们写作时,随着句读标点下去;这是“用”进去,不是“加”上去。这些人的文字,现代化的成分大概要多些[7]。

30年代,在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欧化”倾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朱自清先生对此则从时展的角度去加以探讨。他的态度应该也与他曾在英国专修过语言学有关系。他认为时代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语言是比旧文言旧白话复杂得多、精密得多”。这种精密也体现在文法的现代化上,即体现了分析的精神。他将白话文的欧化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模仿欧化语法,一般人行文时,往往有牵强不过的词汇,读起来感觉非常蹩扭。第二个时期注意到欧化的方法,如徐志摩的文章就是代表这个时期的成功作品。他在批评一些人的“欧化”是堆砌形容词,使人眼花缭乱,语句艰涩等等的同时,也提出:现作的人,大约不止我一个,似乎都多多少少徘徊于所谓“欧化”与熟语化两条路中间。他们求清楚,不得不“欧化”;他们求亲切,又不得不熟语化。怎样才能使“欧化”与熟语化调和得恰到好处,还待研究和练习。这是留心语言现代化的人所应当努力的。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是不足怪的。语言的“欧化”在适应和发展现代生活上也是必要的,不得不然的[8]。

白话文的“欧化”倾向是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汇融合,而翻译是介绍外国的文化到中国来的“第一利器”,朱自清先生写了《译名》一文,专门谈名词术语的翻译问题。谈到借用外语时,朱自清先生认为:原来中国的六书文字同西洋音标的文字性质本是格格难入,同他们的交通又很晚。以前同中国交通的大概都是文化低下的国,没有什么新语输进来;只有汉到六朝之间,印度哲学输入,佛经译出的很多;结果也只是在中国文字里添了许多新词,并没有借用梵语的所在。直到近几十年,才有借用日本名词的现象。至于西洋文字,因为同中国的文字相差的实在太远了,所以一直没有借用的事情。他们的音形都差的太厉害,就是借过来,要叫他普遍通行,让人人明白他的意义,恐怕是千难万难呢!主张

直接用外国原名的人,以为这样可以免了许多意义上的剥削,省了许多劳力。但是免了,省了,却不能有效了,思想不容易传播了。学术上的名字,十分之九是中国没有的;要说借用,借用的字数一定非常之多;满眼是借用字了。懂外国文的,不愿意看这四不像的东西,不懂的人格外不懂,思想传播反阻碍了。朱自清先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暂在相当的译名的底下附写原名———让懂他的知道,也可以借此矫译名歧异的弊;又可以渐渐教中国文有容纳外国字的度量;那不懂外国文的,也不至于向隅;这样才可以收普及之效。人名地名虽不必义译,也要拿中国字切出他的音。切汉音并不足损真,反能帮助他普及。总之,我们做翻译的事情,是要介绍思想给那些大多数不懂外国文的人,是要促进国语的科学哲学的发展,认定这个主意便对[9]。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使用简体字,后又提出了《简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并认为这是“治标的办法”,且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胡适也于1923年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刊头语》中说:“中国小百姓做了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认为:“这虽然不是彻底的改革,但确然是很需要有的一桩过渡的改革。”由此,简化字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改革举动给予了响应,他在1927年写的《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一文中,肯定了简化字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他说:“有人研究小学,研究《说文》,研究金文,研究甲骨文,至矣,尽矣;至于破体俗字,那当然是不登大雅之堂,不值通人一笑的。但破体俗字在一般社会生活里,倒也有些重要,似非全无理由可言;而且据魏建功先生说,这些字也并非全无条例,如‘欢’省作‘欢’,‘观’,省作‘观’,‘权’省作‘权’,‘劝’省作‘劝’,是很整齐的,颇值得加以研究。是的,在小学家看来,这又有什么道理!然而我相信张东荪先生的话,他说:‘凡文明都是有价值的;凡价值都是时代性的。’”[10]

1940年6月,朱自清先生写了《文字改革问题》。在文中,他就中国文字的走向问题说: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由来已久。近年的发展像是有两个方向。一是采用拼音字,二是采用简化字(也就是所谓“手头字”)。他认为,中国的文字向拼音化方向改革,是一件好处不太多且不容易做的事。主张用拼音文字,不外两个理由:第一,文字口语合一;重要的怕还是第二,容易普及。第一层办不到,第二层似乎太理想,在中国施行的可能性太小。而推行简体字倒是实惠的办法,简体字在应用方面还比较方便。他推崇陈鹤琴的观点:拉丁化必须以国音做基础;中国汉字必须保存和改进。他认为对于乐意写简化字的学生不必像以前那样去责备他们。同时,“简体字通行,教学法改良,文字教育易于进步,别字必然减少。”[11]

今天,对于朱自清先生的语文观已无需再多加评说,因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都已经给了朱自清先生最公正、最积极的评价。在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再翻阅一下他的有关著述,捋一捋他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论述、观点,我们被朱自清先生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改革意识所吸引,他所具有的超时代性的思维和卓识,对于今天的学术研究仍具有引导意义。

[1]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5]朱光潜:《回忆朱佩弦先生》,见《文学杂志》第三卷,第五期,7页,商务印书馆,1948。

[3]此文中所引述的朱自清先生语均由多篇文章中摘要综合而成,在每段引述内容之后仅注出主要参考文章。《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第一集,《论白话》,270页;第三集,《论国语教育》,193页;第四集,《国语和普通话》,531~532页;第八集,《语文杂谈》,204页。

[4]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124页,三联书店,1987。

[6]《朱自清全集》第三集,《论育读》,186页;第八集,《理想的白话文》,359、360页。

[7]《朱自清全集》第二集,《写作杂谈》,76~78页;第八集,《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3、314页。

[8]《朱自清全集》第八集,《白话与文言》,200页;《语文杂谈》,203页;《新语言》,294、295页;《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4页;《中国散文的发展》,336页。

[9]《朱自清全集》第八集,《译名》,26~27页。

[10]《朱自清全集》第四集,《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197页。

上一篇:预算监管范文 下一篇:栽培管理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