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词范文

时间:2023-02-26 18:16:59

语文诗词

语文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诗词;朗读法

中职教育重在教会学生们富于实践性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这也从客观上要求中职教育的教师们要把握好自己的教学,切切实实地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中职语文教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是常设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十分明显的学科。诗词在语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诗词是文字的精华,因此学好诗词对于学好语文是有用的。中职教育的老师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语文诗词的重要性,注重探索各种高效有用的教学方法,以便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一、诗词教学需要在老师们的指引下指导学生们朗读

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在学习诗词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处,这要求中职的语文老师们会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诗词教学,特别是在诗词朗读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在学习诗词时,需要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地对诗词进行朗读、感受,一步步地向作者本心接近,最大程度上对作者当时创作的状态进行体悟和感知。只有先通过正确地朗读,我们中职的学生们才会迈出下一步学习诗词的步伐。

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们充分感知整首诗词的意境,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场景、人生经历等。填补由于语言表达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上课交流。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的自学能力。

二、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读出诗词的思想感情

要读出感情,了解诗歌大意是基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把握和处理好诗歌的情感。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不主张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这将会使学生感到很枯燥,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有关工具书,了解诗歌大意就行,教师只做考查。在教师考查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去读诗。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让教师或学生说出现代文,而让被考查者,说出原文。或者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要是不能准确的解读,学生们就很难学到古典诗词的学习方法,不能在以后的诗词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诗词的本意我们不能去曲解,反而要在作者的立场思考本首诗词的本意,才能做到正确地解读诗词本身。

三、教会学生们新的读诗词方法――吟读,以炼字的方法来推敲诗词的读法

诗词的措辞是十分讲究的,往往在一两个词中就能突出整首诗词的主旨。我们一般都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但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吟读诗歌比朗读诗歌的效果要更好,更能读出诗的味道。在吟读之前,要做好以下准备: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其次要划分好节奏;再者就是把握准感情。从而为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做好准备。由于学生在电视等媒体上见过有关古人吟诵诗歌的情景,所以,只要教师做好示范,学生便能很好地掌握这种方法,而且对此种朗读方式很感兴趣。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相信学生是能品出其中三味的。我国古代的诗词都十分注重诗词的措辞,讲究炼字,往往一个词、字就是这首诗词的诗眼,对整篇起到总领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人写诗是很讲究推敲字句和字斟句酌的,有些字词反复推敲,讲究炼字,很见功力。如果只是教师做讲解、分析,学生是很能体会到其中之美的。因为这些不是他们的发现,故而自然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妙处。但如果我们让学生将原句中的有关字句进行替换,让学生在替换以后读读、对比,学生便能很快发现其中的妙处。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在朗读时学会推敲各个用词,唯有这样我们学习诗词的能力才会大有长进。

四、对比不同诗词的读法,读出感情

诗词有很多种,有慷慨激昂的,也有低沉婉约的,这些诗词在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一点在读法上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不同风格的诗词对表现作者自身感情的手法也不会一样,对比不同的诗词读法,将会使我们能够博采众长,见多识广,感受各种不同的画面。很多古诗所创造的意境不仅优美,而且所创设的画面色彩也十分鲜明,颜色搭配合理、鲜艳,十分美丽。这时候,作为中职教育老师的我们还可以教会学生们通过作画、朗读来深刻地感受,因为比较阅读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自觉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将有利于对古代诗歌地理解和品读。 诗词的朗读就要读出感情,读到声情并茂,以作者的身份去换位品读,充分体会作者的感受。

语文诗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0.引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从而很好地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高中阶段的古典诗词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形式短小、极富审美价值。由此看来,古典诗词的教学就是一个培育美育的最佳渠道。因而古典诗词的教学渐渐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更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高中教学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古典诗词的教学也不例外,这造成了诗歌的凋零和诗情的消融,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美育能力的培养。本文将针对这种情况,从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美育上的领悟表达能力。

1.古典诗词美育的重要性

1.1美育在古典诗词中的教学要求

随着教科书的不断改版,教育界对语文美育的认知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在高中语文课程对古典诗词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对古典诗词的不断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使他们能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自从高中语文将古典诗词纳入了教学范围后,古典诗词的比重在教材中不断地增加,而且高考试题中古典诗词的鉴赏难度也随之而加大。学生要想在古典诗词方面拿到相对较高的分值,就必须具备深厚的美育功底与鉴赏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好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1]。

1.2美育在古典诗词的研究地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在我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春秋的《诗经》还是战国的《楚辞》,无论是汉代的乐府还是唐宋的诗词,无不都是对前代诗词的一定传承,而后又重新开花结果,如此不断循环渐进,经历了千百年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你既能看到作者对梦想的追求,又能看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既能看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与更替,又能看到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期盼。另外,古典诗词整齐的韵律也能带给读者别样的感受与影响,这些都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美育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成了语文美育教学中剪不断的情愫。

而中国又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远自孔子时代,近至五四之前,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一辈子浸染在诗歌的酒香里,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一直没有消减。在当代,我们用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闪耀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来净化学生的灵魂,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显得很有必要。

2.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的教学方法

2.1加强学生对语言领悟力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领悟诗词句子极其重要。如果学生领悟不当,就会和诗词本意截然相反,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解读作者的本意与精髓,也无法深刻地理解到古典诗词美妙的所在。古典诗词的语言传神、精练、优美、风格不一,给学生所带来的感觉体会也不一样,好比看同一幅画观众的焦点与角度不一样,观感就不同。因此教师应该从语言方面入手,不断培养学生们的语言领悟能力,并且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知觉。这样才能领悟到古典诗词意境所在,才能与词人或者是诗人当时的心境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2]。

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中的“春风”是对王昭君美丽容颜的描述,春风本身是充满生机的,如此描述才更加凸显王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色彩。

再如:李的《浣溪沙》将残荷败叶、愁起秋风、憔悴韶光和彻夜不眠的思妇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描绘出一名思夫的痛苦之情。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残荷还是秋风,无论是韶光还是细雨,单独成象都不具备它们组合起来后所形成的意境。

通过对这些情感意境的讲解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让他们能够产生感悟,从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以此来陶冶他们的情操。

2.2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中会出现很多吸引人们眼球的东西,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话,那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厌烦语文,认为语文是一门死板、枯燥无味的课程,有时候即使学生对古典诗词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为无法领悟,理解作者的情感而放弃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因此,随着学校设备的不断更新,教师应该不断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古典诗词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教学不会枯燥无味。

2.3学生如何自我提高美育能力

学生依靠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或感悟而得到的知识,远比教师教学而得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给学生制定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古典诗词的知识,这样课堂上教师讲解起来也不会吃力,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教师一起探讨,而这时教师就充当了一个评论家的角色,来评论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反复教学,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美育欣赏就达到了更上一层楼的境界[3]。

3.结语

语文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美育上占有相对特别的地位,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对学生美育的认知与培养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高中语文古典诗词以深远的意境、简约的形式、富有魅力的画面感与教育人的传道功能,正渐渐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关注热点,更成为语文教育中美育实施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能力目标的确定与自身教学目标的实现,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情感化的教学体验来督促学生的诗词学习,同时还要加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让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着眼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使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丁雯.对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1,5(2);2-3.

[2]王森东.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科技风,2012,2(12)1-2.

语文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词;教学;浅析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语文教材中的诗词的占比也在逐年增加,入选的诗词都是经典作品中的精华内容。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一、当前中学语文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有待创新

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多数教师认为,诗词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能掌握其中的生僻字即可。按照教材要求,能背诵诗词,能应付考试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完全不注重诗词本身的文化内涵,文化表达。其中,还有的教师本身的文学素养不够,对诗词的阅读不多,没有诗词积累,缺乏深厚的驾驭诗词的文学功底,在诗词教学中,很难融入自己的情感在里面,无法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一篇好的诗词作品,其中的内涵不能很好的被表达出来,学生学的过程也就难免枯燥单调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学方法传统,没有创新性。当前中学语文诗词教学,注重的仍旧是应试性,以考试为主,诗词本身的艺术性、抒情明智的特点往往被忽视。诗词的教学方法仍旧是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等,本来内涵十足的诗词和其它类型的文章没有了区别,诗词本身的趣味性被降低了。

(二)中学生在学习诗词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中学生在诗词学习方面的困难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本身对诗词的兴趣不足。诗词的特点就是以简洁著称,往往几行字就表达很多意境,不像有的文体叙事性很强,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多数的学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学过的诗词考试一过,基本上也就忘了。对于诗词的学习只是在浅层面,诗词的内涵基本掌握不了。第二个原因就是,诗词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古诗词,一首诗词里面会出现很多的生字,还有一些典故,对古文化了解不多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是从字面本身的角度来看。如果从诗词表达的内涵角度来看,更难理解。诗词的作者一般都是以诗言志,表达的情感有自己的抱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有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或者对世俗一些偏见进行抨击等等,作为中学生来说,人生阅历不够,古诗词知识积累比较少,是无法很好的理解诗词的内涵的。

二、解决当前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为了提高中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诗词教学质量,一线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诗词的积累量,一些经典的、优秀的诗词要吃透。这样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诗词的魅力展现出来,才能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创新,不能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一首诗词在学习之前,首先要了解写作的背景。诗词的内容和背景都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了解了诗词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本身的内容。不能只是知道了每句话的意思,了解了文章的意思,按照大纲的要求,能背诵就行。2.激发学生要反复阅读,尽量在课外也阅读诗词。诗词的掌握首先需要反复的阅读。阅读之前,要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和多音字,这就需要借助工具书来完成。通读几遍之后,熟悉了诗词的内容,再阅读的时候要掌握语速和语感。诗词的阅读一般都讲究节奏分明,停顿准确。最后,有感情的阅读。理解了诗词的大意,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要善于融入诗词中的境界,有感情的阅读。例如:宋词中婉约派的主要特征是侧重儿女情长,语言清丽,有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李清照;豪放派则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激情澎湃,语言以豪放、大气为主,风格多变,想象力丰富。阅读不同作品时,融入的感情也不同。这样,才能与作者共鸣,才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体会到作者的喜怒哀乐,才能更好地掌握诗词。

3.反复阅读,推敲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往往一首诗词中,包含了很多的事物和意境。因为诗词本身的语言比较简洁,抒感就要靠表现手法来实现。例如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江南春景喻胡天雪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反映出唐朝边塞诗人内心的浪漫和英雄主义情怀。因此,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抓住诗词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并仔细推敲,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领会诗词的意境,把握全文的内涵。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表达及其丰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更有责任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当然,提高中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合理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诗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增强诗词的鉴赏性,让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内涵,提高中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

作者:毛学彬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第十中学

参考文献:

[1]文可强.以趣为静——浅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5(10).

[2]高伟.初中语文现代诗词教学方法探究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语文诗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

我国古诗词蕴含了时展的气息也凝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词文化艺术也是中国文化典籍中难能可贵的艺术之一。正因为古诗词文化的独特性和珍贵性,古诗词教学一直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指导学生传承古诗词文化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须要摆脱传统教学中逐字翻译的教学方法,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让小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古诗词,感受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运用层次教学法,引导古诗词学习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要把握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因自身理解和接受知识能力的限制性会产生厌学心理,同时好动、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熟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小学生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在理解古诗词时较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不能透过诗的现象看到作者想要揭露的社会现实等问题。因此,语文教师须要针对这部分学习群体的情况,选择较为简单、朗朗上口的的古诗词进行讲解,同时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侧重点。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篇古诗词进行讲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中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有的只是近似口语的语言、短小的篇幅,以及优美的景象,容易加深学生对整首诗的印象,让学生通过朗读这首诗想象画面“西沉的夕阳、连绵的群山以及浩瀚的大海”。同时又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而三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词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大体上理解诗句中的含义以及诗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这时,教师就需要把提升学生潜力作为教学的重点,选择较为深刻又易于学生理解的诗句。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王昌龄《出塞》、曹植《七步诗》等就适合三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较深的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于其他年级的小学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长、具有深刻意义的古诗词让学生学习。通过学习《长恨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满足学生的需求。语文教师采取分层次教学是古诗词教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以分层次教学作为古诗词整体教学的基础有助于树立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信心,帮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自己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选择诵读教学法,品味古诗词情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须要选择诵读教学法,让小学生通过诵读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并在自己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抑扬顿挫的美,从而提高自身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较容易陷入教学的误区,认为古诗词教学只是辅助自身教学的一种手段,把古诗词教学单纯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的工具,忽略了古诗词本身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却无法发挥古诗词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教师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该避免传统教学的误区,以此来提高小学诗词教学的效率。

教师采用诵读教学法应要求学生在读熟诗词后,再理解古诗词所描写的场景,或者作者写作的背景,以及抒发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想象诗中的具体意境,从而置身到意境之中,从而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韵味。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须要指导学生在诵读时注意抓住诗篇的关键词,或者诗句中重要的词。例如在“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闹”是这句诗的点睛之笔。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发现诗句的描写细节,并在朗诵时寻找诗中相对应的字眼,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绝句》中“黄鹂”与“白鹭”相对,“西岭”和“千秋雪”相对。学生在诵读时找到与诗中相对应字眼可以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同时还能使自己加深对诗句内容的印象,了解诗句所蕴含的诗人的感情,从而在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学习古诗词的效率。

在学生诵读文章之前,教师可以先做一下示范,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整首诗的基础感情。同时,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具体的意境中,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探索诗词意境的兴趣和动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古诗词想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被逐渐应用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以集声音、视频、图片为一体的优势和特点逐渐被小学生和任课教师所接受。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直观体会到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小学生发挥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与画结为一体的典型代表是王维。王维的诗作古人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说明诗与画是一体的,是密切相关的,脱离画面的诗作是不成功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须要借助多媒体放映一些画面,把古诗词中较为抽象的诗句借助多媒体展示出来,把一些较为深远的画面以直观想象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置身到具体的意境中,理解诗人的情感。

在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以此作为课前导入,让小学生及时从课间环节中脱离出来,集中注意力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城市,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以及川流不息的车辆已经成为小学生熟识的场面,也正是这种城市生活的经历为小学生理解田园派诗人的诗作造成阻碍。因此,教师须要借助多媒体放映具体的田园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田园生活,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时须要借助多媒体还原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或者通过放映一组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山野田园、隐居山林的舒适和安逸。这样一来,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课后,教师还须要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诗中所描绘写作,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中内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须要注意,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须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从小学生学习情况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须要采用分层次教学和诵读教学法,并利用多媒体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让小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古诗词,并结合时展的要求和教育变革的要求不断地转换思路,让古诗词逐渐成为学生的生活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曾小霞.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36):12-13.

[2]陈晓云.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学段差异性研究初探[J].家教世界,2014,(2):23-24.

语文诗词范文第5篇

初中语文 诗词教学 情境教学

一直以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灌输与审美教育,对于诗词欣赏中所能实现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几乎很少涉及。从新时期素质教育以及学生成才的现实需要来看,创造力与想象力恰恰正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诗词作为最优美的语言,其本身语言简炼,富有想象力与情感,一诗一画境比比皆是。初中生要真正学会欣赏诗词,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想其意境、悟其诗情的目的。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不仅讲究平平仄仄,更是可以直接唱出来了的歌,同时,古诗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开启想象之门、创造之旅的重要开始,课堂设计的好,学生热情高涨,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也会事半功倍。下面,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设计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从而实现以趣入境知诗意的目标。

一、读诗也读史

很多古诗词,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要真正知其意境,非读懂它所包含的历史知识不可。而一些流传很广的经典诗词,往往会因为诗词本身的惊艳,使人们忽略其背后的历史人文知识,人们也仅就诗读诗,结果是难以知其意境。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遇到这种具有浓厚历史背景的诗词,一定要读诗也读史,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具备真正读懂诗的基础。如曹操诗不多,却才情惊艳。官渡之战后的一首《观沧海》,让人看到了一代枭雄广阔的胸怀和雄心,定鼎许都后的一首《龟虽寿》,让人看到了一代枭雄的慷慨悲壮。学生如果不懂这段历史,可能很难理解这其中为何有这么大变化。苏轼的“唯有泪千行”,让人看到一代文豪对亡妻渗入骨髓的思念,这在三妻四妾的北宋让人感觉有点不真实,但如果了解到苏轼与王氏的爱情故事以及在写下这首词前后苏轼官场的不如意,生活的不安定,可能就不会这么想。语文诗词教学,坚持读诗也读史,无疑将使学生更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怀与所思所想,对诗词的欣赏也会更上一层楼。

二、重意不重形

诗词短不过二十余字,多不过百字,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要学生背诵诗词不难,难的是学生如何欣赏诗词以及学习过程中,如何充分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应该坚持重意不重形,不以学生会背诵为目的,而是要实现学生入境知诗意。诗词多数语言极为简炼,短短数十字,就为我们色勒了一幅画境,让人尤如身在画中。如马致远一首《天净沙秋思》,用最直白的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为人们描绘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内心深处的思与愁,可谓绝唱。同样的,李白的《将近酒》、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李商隐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杜牧的“多少楼台烟雨中”都有着强烈的画面感。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能够从字面入意境,去欣赏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画卷。当然,在重意不重形的诗词教学中,要结合中国传统人文特点,为学生讲授古诗词常用的意境用词。如用“月”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斜阳”“夕阳”表达愁绪万千——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杨柳”表达不愿离去的难舍之情——杨柳依依江水平;用“笛”“箫”来表达相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过去千年间,这些常用物品的使用方法,已在众多诗人的诗词中得到印证。教会学生通过这些带些明显含义的词语来迅速了解作者所思所想,有助于学生归纳意象,快速打开想象之门,增强学生通过知诗意而带来的学习效果。

三、唱画诗强于读诗

唱画诗,是指对古诗要唱,要通过诗词意境自己想象一幅画。一方面,中国古代诗词对押韵、平仄的讲究是有道理的,它不仅仅是今天我们读诗所感觉到的富有韵律感,而是实实在在需要唱出来的。诗歌诗歌,诗者,歌也。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都是可以唱之极为优美的。当然,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做到将诗唱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初中诗词教学中借助音乐实现教学效果的倍增。如辛弃疾的名篇《破阵子》,写军营,写爱国志士的梦想抱负,苍凉却又激情万丈。可以在讲授时辅以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用跌宕起伏、节奏强烈的旋律,为《破阵子》的教授做好铺垫,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走进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走进作者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忠信世界。再比如,在唐代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边塞诗,同样可以辅以初唐到盛唐影响力巨大的《秦王破阵乐》进行音乐教学,将学生带入宏大的战争场面和军士们的内心世界,继而加深对边塞诗的共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会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诗词画出来。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最具有代表性。无论是“山泉石上流”,还是“云深不知处”,都让人很容易想象其画面。讲授《春江花月夜》一诗时,可以让学生一句诗画出一幅画,用画笔展现作者所表达的美景。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力,更可以通过学生自我的创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习中感受诗歌之美。

诗词之美,只有进入其中才能感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要从诗词出发,又不限于诗词,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以趣入境,进而知诗意,懂得欣赏诗词之美。

参考文献:

[1]严锐.情境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

[2]程亚林,徐党英.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8).

语文诗词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 古典诗词教学 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词的繁盛就说明了这一点。通过古典诗词,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生活、思想、品质等多方面内容。做好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是我们语文老师向学生们传授中华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学会反思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老师更清楚自己的教学长处和短处,对于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就要不断改进。

一、古典诗词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对古典诗词文本解析得不够

很多语文老师在教授古典诗词内容时,往往“不求甚解”。这种做法是极其不明智的,不仅不能教会学生们怎样学好古诗词,也会使自己的课堂限于乏味之中。对诗词文本解析不透彻,学生们不能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含义,学好诗词简直是难于登天。老师们不注重对文本的解析,学生一知半解,这就加重了以后高年级古典诗词教学的负担。

(二)学生们忽视对名篇名作的背诵

教学古典诗词,单凭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督促学生们进行背诵。而在实际中,很多学生不能背诵古典诗词,特别是一些较为重要、著名的篇目,学生不能背诵就很难产生语感,也就更加学不好古诗词了。古诗词中一些经典的名句名篇,都需要学生们铭刻在心。

(三)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基础不牢固,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

有的学生原本学习古典诗词就存在压力,基础比较薄弱,不牢固。同时,老师对这点基本情况不了解,没能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赶鸭子上架,这就导致了学生们越来越不能把古典诗词学好,反而产生抗拒的心理。学习古典诗词要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打不好,犹如在沙堆上建房子,不堪一击。学生们学习古典诗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在独立自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把自己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开发出来。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探索或者同学之间合作探索,找出新的发现,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现代社会十分重视创新,学生在学习中也要注重创新,特别是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当中更要如此。学习古典诗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前进。

(四)对古典诗词缺少一定的练习

无论课堂内外,教师布置的练习少之又少,学生学不到知识,视野狭窄,不会分析诗词的结构、意义、思想感情,自然学不好古典诗词。

二、如何改进古典诗词的教学

针对上述各种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改进,以促进我们的古典诗词教学:

(一)语文老师要认识到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力度对文本进行解析

引导学生把古典诗词学好的最好引路人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古典诗词领域破浪前进。作为引路人,语文老师要对古典诗词有足够的了解,只有语文老师对古典诗词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理解,才会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才会以一种责任心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一定的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读通读顺文本。教师要教会学生“品诗”,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学生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

(二)要求学生们对名篇名作进行背诵,不定时检查

背诵,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老师要求学生们背诵著名的诗词篇目,可以让学生们加深对诗词的印象,加深理解,学会其中句式的表达和思想感情的述说。语文老师要不定时检查学生们的背诵情况,督促学生不断进步,渐渐培养其自觉的学习习惯。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古典诗词背诵比赛,在比赛中不断激励学生们对诗词背诵的兴趣。学生们能够多背一些诗词,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从源头抓起,巩固学生们的古典诗词基础

学生学不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基础不牢固,不能解决他们在学习古典诗词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古典诗词基础的巩固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老师能否进行更高程度的教学。因此,我们要从源头抓起,不断巩固学生们的古典诗词基础,让学生们能够把基础的诗词知识学好,特别是一些诗词的结构、意义等方面的内容,更值得关注。

(四)加强古典诗词练习

练习做得够、做得好,就有利于古典诗词的学习。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要经常锻炼学生们做古典诗词的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练习做得多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可以自己去找练习来做,老师更要按时按量给学生们布置相应的作业。

语文诗词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诗词;教学;初中

对古诗词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生日积月累地用心感悟,而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也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失去诗词教育的意义。本文就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并根据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措施。

一、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轻视文化底蕴教学

虽然新课改倡导将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依旧影响着老师的思想。在以学习成绩为基础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老师与学生所做的一切准备皆是为了中考,因此,老师对于诗词背景、作者概况等重要信息都一笔带过,学生无法真正领会作者的真正意图,无法更深入地了解其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就会失去诗词学习应有的文化底蕴。

2.授课时间短暂,重背诵,轻感悟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每一首都要背诵,这是积累的过程,但是积累的同时应该与理解和感悟结合起来。初中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因此,学校对课程的安排都比较紧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词的授课时间更是短暂,这样学生仅能浅显地了解诗词内容,并不能深入体会其文学魅力。另外,一些语文老师未考虑学生真实的接受能力,授课先背诵诗词已经约定俗成,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不能够了解诗词的大意,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诗词学习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

二、提高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水平的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应初中这个阶段对素质教育的特殊要求,初中教师应当具备综合教育素质,尤其是有正确的教学观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教师还做不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校方重视对教师综合教学素质的培养,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其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和教师才能共同进步,不断提升古诗词教育的水平,避免应试教育对诗词教育的影响。

2.重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自古以来,学习的主体都是学生。但是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们逐渐独占课堂,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未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感悟诗词中的世界。因此,老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加强对诗词课外阅读的指导

课堂学习有其局限性,不能深入地了解古诗词被创作的历史和人文环境,这就要求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思想为学生精心筛选有内涵及教育意义的课外阅读作品,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在诗词鉴赏课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词作品,感悟美的形成。另外,老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他们积极地提出问题,并为其答疑解惑,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提升自己对于古诗词的艺术鉴赏水平。

总的来说,学生对诗词的学习是一个欣赏、了解古代文化的过程。老师在教学中应起引导作用,在充分考虑学生阅读个性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鉴赏诗词的技巧与方法教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蓝小琼.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J].教育界,2013(14).

语文诗词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积累;理解;鉴赏;应用

古诗词作为中国卓越的文学成就之一,凭借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千年的历史传唱中,仍旧瑰丽不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领悟古诗词成为我们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一、大量朗读,积累古诗词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大量朗读对于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作用。古诗词的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成事,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并不能一口就吃成个胖子。这需要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努力,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便会滴水穿石,从量变引发质变。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教学任务排得满满当当,但是我们的教学时间却有限,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任由我们自己调配来积累古诗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解决没有充裕的时间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一样挤出来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累计古诗词的习惯。例如,每一个班级都会有另外一块黑板,是用来展示班风班貌,供学生自行调配的天地,教师可以每个礼拜都给学生选择不同的诗词,让班干部抄写在黑板的一角上,趁着上课铃刚响,学生还没有完全回到课堂上的这个时间段,带领学生朗读。一个礼拜快要过去了,待将要更换新的诗词之前,抽出一小段课堂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赏析这首诗词,让学生大胆发言,展示自己一周来读这首诗词的感悟,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诗词的理解能力。不要小看这一周一首诗,日积月累,它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还可组织一些古诗词背诵比赛、古诗词朗读比赛等。

此外,一首诗词,不能学过了,赏析过了,就放过了,而是应该不时地回头看看,温故而知新。初中教学都有晨读课,我会让我的学生制作晨读卡,卡片的一面是题目和作者,卡片的另一面是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古诗词,也可以选择语文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句段。每人每天抄写一个背诵。同时这些卡片也可以用于学生课余时间的娱乐,摸牌背诵,既能积累诗词、语段,又能丰富课余生活,寓教于乐。

二、了解背景,理解古诗词

一首诗,就像是一个生命,会呼吸,有感情。因为它们都是诗人有感而发,或是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的感慨,或是身临美景,触景生情的美句,抑或是背井离乡,思乡难归的惆怅等,这些都与作者的平生经历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要想学好古诗词,对于诗词的创作背景必须要有所了解,这样才更容易理解诗词,才能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如,诗五首中的《行路难》,玄宗因赏识李白的才华,将他封为翰林,但却无法实现他“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抱负,同时他被权贵所不容,终被“赐金放还”,李白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积极的入世之心被打击。正值此时,李白的朋友请他小酌,李白面对美味佳肴,心情惆怅,“停杯投箸”,教师把诗人的写作背景一讲,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三、紧抓诗眼,鉴赏古诗词

古人作诗不同于现代人写文章,现代文章讲究在情景中,在字里行间中流露感情,而古诗词则是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在古诗词中,无论是四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中间总会有那么一字或是一句最凝练最传神,这便是这首诗的诗眼,抓住古诗词的眼睛,就能更好地赏析古诗词,这也是我们教师教授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道出了朝代的更替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使得学生更加理解作者在潼关,面对战乱的无限感慨。

四、联系实际,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朗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还要懂得如何应用。例如,当学生出去旅游,登高望远,就会不自觉地说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我们遇到梅雨季节,学生就会如此感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学生不慎丢失财物,也会别出心裁,仿写广告词:“春风不作美,卷走夏凉被,若有拾到者,酬谢少不了。”这些都是应用古诗词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华月.古诗文朗读教学探微[J].教研天地,2007(11).

[2]胡三如.诗歌鉴赏与想象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11).

[3]何效明.巧抓“诗眼”赏古诗:从2003年高考古诗鉴赏题谈起[J].中学语文,2003(17).

[4]李月梅.古诗词教法新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5).

语文诗词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初中;意境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很多文人大家写出了众多的诗词作品,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收入了很多优秀的诗词作品,这些诗词语句或优美、或凝练、或波澜壮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在初中阶段,应当让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词,提高欣赏品味。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浅显探讨,希望这些方法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

一、指导学生掌握诗词的写作背景

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唐诗宋词,不论是诗还是词,都是作者情感和人生经历的一种体现。因此,在学习一篇诗词文章时,应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个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历程,这对于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时,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诗句表达的含义,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表达的思乡之情。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也有失偏颇,没能正确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想正确理解这首诗,必须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唐肃宗至徳元年八月,杜甫从鄜州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春望》即写作于这一时期。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由此可见,要想完整和深刻地理解一篇诗作,应首先指导学生了解诗作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只有这样,才能不偏离作者表达的本意。

二、注重引导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背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未来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处于青少年时期,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具有很好的记忆力,能够比较容易地记住所学知识。通过背诵能够为学生古诗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牢牢记住每一首诗词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理解诗词,只有充分理解,才能记忆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这首词时,如果不去理解而单纯地去背诵,难度较大,再加上一些词语不易理解,如“黄沙道”“茅店”“社林”,学生就更难记忆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整篇词进行学习理解,然后再去背诵。对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要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作者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品味诗词,背诵起来也更加省力。

三、指导学生学会感悟诗词意境

古诗词的最美之处在于其表达的意境,虽然每篇诗词都只有寥寥数语,但表达的意境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给每位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古时作诗,讲究对仗工整、言简意赅,同时还要表达出作者感情。因此,诗人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借景抒情、借物寓事,并通过创造一些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思。要想体会诗词的意象,感悟诗词的意境,应当学会进行合理的想象,利用想象领会诗词表达的整个画面和作品的意境,填补诗词语句的空白。

例如在学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时,作品描绘了作者身处异乡,对妻子的浓浓思念之情。开头第一句就说“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们可以想象作者此前收到妻子来信,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人利用秋山夜雨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独处的环境和心情,以及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将来夫妻团聚时的美好想象。“共剪西窗烛”写出了细腻的良宵美景,而“何当”一词却又将意境推向了远处。应当说,这篇诗作构思精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充满了意境。让学生领会作者表达的意境,能够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和掌握,感受到诗词的意境美。

四、注重诗词之间的联系比较

在整个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很多的诗词,有些诗词在题材或者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值得比较的地方。因此,要想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注意将新学的古诗词与曾经学习的诗词进行比较,如从表现手法、句式运用或者意象等进行对比,从而促进对新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就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同时写春天,一个是春光明媚、风光无限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而另一个则是残垣断壁的春天“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第一首是作者升迁至杭州刺史时所写,第二首则是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中,山河破败,忧国忧民。虽然都以春作为诗的主体,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通过诗词之间的对比,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欣赏水平。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了解诗词写作背景、作者生活经历,指导学生学会感悟诗词的意境,同时加强背诵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诗词之美,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盛天国.让兴趣引领学生进入古诗词殿堂[J].语文天地,2009

(7).

[2]麦倩青.古典诗词意象教学探析[J].教育导刊,2007(8).

[3]李晓碧.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

(12).

语文诗词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诗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产物,且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从诗经楚辞、唐诗到宋词、元曲,可以说大部分中国文学主要是史诗。《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意思是说诗词是一种节奏性很强的文学载体,且其抒情性显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中学生对于诗词学习的态度是畏惧、缺乏兴趣。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一、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由于自身文学素养不完善,对于含蓄、意义丰富的诗词不能够直接了解,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将枯燥的诗词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给学生听,使抽象的诗词故事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其学习的兴趣。如在学清照的《醉花阴》时,笔者将其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等融入一起,讲给学生听: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博览群书,才思敏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写词。在她18岁时候,和当时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了婚,两人志趣相投,婚后生活很幸福,但是,这种日子仅仅过了两年,赵明诚就被派到了离京城数十里的一个县城做官,开始和李清照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丈夫不在身边了,李清照感觉很寂寞,一天天的数着日子盼丈夫归来,这样长时间的思念使得她越来越憔悴,一天天的瘦下来。在重阳节的时候,李清照看着院子里的,想起来以前丈夫在家的时候陪自己赏花的情境,越想越觉得自己凄惨,尤其到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走到窗前往外看,月光下,随风摇曳,其孤单的身影和自己的身影颇为相似,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醉花阴》。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对这首词的背景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对词的大意有了一定的掌握,纷纷自主阅读起来。

二、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中,诗词的数量很多,在安排上一般是根据单元的核心内容将诗词打乱编排的。这样给学生记忆诗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发生混淆、记忆不牢固的现象。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作者为单位,整合教材内容,使诗词内容呈现集中化、条理化,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初中第一册苏轼《浣溪沙》的学习时,笔者将教材中苏轼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整合在一起学习,让学生对苏轼这个人的个性特征有个较为完整的认知。进而根据诗词的创作时间,先学习《水调歌头》,因它写于1076年中秋节,词人苏轼4l岁被贬到密州,做了小小的太守,政治上不如意,与弟弟也有六七年没见,这就出现了词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抑郁不欢,而结尾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再学习《浣溪沙》,是词人在1082年创作的,时年三月,词人再次被贬黄州,政治上不得意而且身体也不大好,但词中却写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又体现了词人的乐观和热爱生活。由此可知,苏轼的性格是乐观、旷达。这样安排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他们更好地体验、感受作者的内心,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优化教学资源,拓展语文诗词教学

语文教材内容数量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名家名作收入在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拓展教学范畴,如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和此诗词创作手法相近、相异的作品等,优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其相关的诗词,从而来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如在教学辛弃疾的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首先向学生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在介绍过程中,顺便介绍随着作者处境、内心的变化而创作出许多名作,如《登建康赏心亭》《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其内容都是属于借古讽今,感慨自我的壮志难酬。笔者在教学《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总结其他两首词的大意、蕴意等,延伸语文诗词教学,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诗词教学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去其进行整合、优化,不断探究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确保初中语文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46.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