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竞赛范文

时间:2023-02-24 21:04:28

语文竞赛

语文竞赛范文第1篇

A.量具 B.兵器 C.计算用具

2.下列词语中,和笑无关的是:( )

A.莞尔 B.喷饭 C.启齿 D.解颐

3.大家称小王为“闪客”,是因为小王是:( )

A.DISCO高手 B.FLASH高手

4.早期地球上大气氧气的来源是:( )

A.陆地的森林 B.海洋的藻类 C.陆地的草原

5.报刊上经常可以见到“生活小贴士”的字样,其中的“贴士”现在的意思是:( )

A.小费 B.提示 C.常识

6.我国书法艺术中所说的“欧体”是指谁的书体?( )

A.欧阳修 B.欧阳询 C.欧阳山 D.欧阳明

7.男人长得身材高大用“彪形大汉”来形容。“彪”是指:( )

A.小熊 B.小豹子 C.小象 D.小老虎

8.文学革命运动期间,谁最早提倡弃用文言文而改用白话文?( )

A.胡适 B.梁启超 C.郭沫若 D.鲁迅

9.《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内容广泛的文化典籍,其中以下列哪项为主?( )

A.史评 B.文选 C.神话 D.医典 E.物产

10.在下列典故和典故中的主角间连线:

凿壁偷光 董仲舒

三年不窥园 匡衡

程门立雪 勾践

卧薪尝胆 赵括

纸上谈兵 杨时

想参加“大语文知识竞赛”的同学,你只需填好答案并剪下答题卡(复印无效),将答题卡贴在信封背面寄回大赛办公室,随信附50字左右简介及照片一张,以便获奖后刊出,每位参赛同学需另寄参赛费5.00元(截至次月15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我们每期将在答对的读者中以抽奖形式产生一名“每月一星”,奖品为《中学生规范词典》一本和纪念证书。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凡参加全年答题而未获奖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将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纪念品。

我们的通讯地址是: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世界》“大语文知识竞赛”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0

咨询电话:010-85110029

语文竞赛范文第2篇

A.来生 B.后生 C.前生 D.天生 E.今生

2.将“千钧一发”中的“钧”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一钧是指( )

A.0.5公斤 B.5公斤 C.10公斤 D.15公斤

3.下列成语中与孔子无关的是( )

A.举一反三 B.锲而不舍 C.有教无类 D.不耻下问 E.温故知新

4.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那么炎黄是指几个人?( )

A.一个人 B.两个人

5.“含沙射影”的典故与下列哪项有关( )

A.历史上一起诽谤案

B.一种特别的自然现象

C.一个有关怪物的传说

6.“垂青”一词中的“青”是指( )

A.青色 B.一种定情之物 C.黑眼珠 D.玉石

7.《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曾用了什么武器?( )

A.哨棒 B.朴刀

8.火车有没有方向盘?( )

A.有 B.没有

9.一般情况下,一根头发最多可以吊起多重的物体?( )

A.70克 B.170克 C.270克

10.请正确连接下列艺术作品和创作者。

拾穗者 米勒

日出・印象 莫奈

向日葵 梵高

蒙娜丽莎 达・芬奇

思想者 罗丹

亲爱的同学们,本期的“每月一星”产生啦!她来自山西大同市大同一中高258班――她是栗霞同学。

《语文世界》作为我的良师益友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语文的世界是博大精深的,《语文世界》浓缩的都是精华,令人回味无穷!

想参加“大语文知识竞赛”的同学,你只需填好答案并剪下答题卡(复印无效),将答题卡贴在信封背面寄回大赛办公室,随信附50字左右简介及照片一张,以便获奖后刊出,每位参赛同学需另寄参赛费5.00元(截至次月15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我们每期将在答对的读者中以抽奖形式产生一名“每月一星”,奖品为《中学生规范词典》一本和纪念证书。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凡参加全年答题而未获奖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将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纪念品。

我们的通讯地址是: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世界》中学生“大语文知识竞赛”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0

语文竞赛范文第3篇

还记得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上午,我们换好座位,开始了我们的语文竞赛。

卷子发下来,我用最快的速度浏览一遍试卷,接着开始了答卷。我写上了班级、姓名、考号。第一大题,默写出二十六个字母,大小写。这种题对我来说轻而易举,我以最快的速度写完,接着开始了第二大题。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是看拼音写词语,好多我都不会,有的会的我也写错了:飞扬跋扈写成了飞扬拔扈,鹬蚌相争写成了鹬棒相争……

前几天,考试成绩出来了,全班最高分69分,全级最高分78分。3班没有一个及格的,只有三个五十几的……自己考了57.5分,应该能得奖状。

我叹了口气。自己从没考过这么低的分数,看来学无止境这个成语是真的啊!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我们永远也学不完!

语文竞赛范文第4篇

语文口头竞赛主题: 课内外衔接与扩展,进行迁移训练 年级: 初二年级 目的: 1.通过阅读和说话训练,培养和提高读与说的能力。2.认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认识破坏、污染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危害,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与破坏自然环境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准备: (1) 分好组,选好组长,注意上中下成绩的搭配; (2) 准备好答题牌; (3) 复印课外阅读材料(见后边例文); (4) 要求学生课外搜集一些身边、社会或报刊中环境保护方面正反面的事例; (5) 宣布活动的规则,分数最高的组获胜。 步骤: 1. 布置学生自学课内两篇课文,要求归纳各部分大意,编写段落提纲。(提示:强化对课本的重视,为渗透和迁移训练打好基础。)参考示例: 《什么是生态系统》 第一段 (1、2自然段),从正反两面说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第二段 (3~6自然段),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全面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 第三段(7自然段),总括全文,概括“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容。 《大自然警号长鸣》 第一段(1自然段),引子。 第二段(2~4自然段),举例说明大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第三段(5~7自然段),阐述“大自然警号长鸣”的原因,表明必须与破坏生态环境现象作斗争。 第四段(8~10自然段),点明全文议论中心,号召人们与生态环境破坏势力作斗争。2. 教师导入,学生主持。 画示意图 根据《什么是生态系统》一课的内容,画出“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组内讨论,共同完成。每画错、画漏一处扣1分。 (提示:复习前次课内容,巩固“生态系统”知识,为下面的活动作准备,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说事例 《大自然警号长鸣》告诉我们:大自然从不许滥伐森林,不许肆意行猎,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向我们发出了警号,请你从身边的事情事件为例说明环境遭到哪些破坏,你身边的人又是怎样同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的?先组内交流看法,再由每组推荐两人向全班讲述,每讲出一个事例给2分,限时1分钟。 (提示:复习前次课内容,认识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和危害,激发学生同这些错误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3. 快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8700种树木面临消亡 据《纽约时报》报道,由于世界野生和自然保护基金会的倡导,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花3年时间首次尝试对全世界现存的树木做了全面的调查,并对树木面临的威胁进行了量化统计,这项工作是在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的协调下完成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森林正在遭受毁坏,大约有8 700种树木面临着威胁,而上述树种当中有1 000种树木的破坏还给众多的其他植物和动物构成威胁。世界野生和自然保护基金会对亚马孙河流域的一些树种做了统计,这些树种与许多昆虫、爬行动物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每一种树的消失就可能意味着多达数百种植物和动物的消失,现在已经有77种树木消失了,也就是说有2 000种与它们有关的动物植物有可能也消失了。 要避免树种大面积损失,就必须从现在起对这些树木很好的加以保护。遗憾的是至今只有12%受到威胁的树种存在于保护区内,全世界只有20个国家已经保证保护至少10%的森林。世界野生和自然保护基金会目前还在继续敦促其他国家做出同样的保证。该组织还鼓励各国让世界森林保护委员会对其森林进行鉴定。世界森林保护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宗旨是推广良好的森林管理,该组织的工作在商业上也十分重要,因为从鉴定过的森林采伐的木材都带有该组织的标志,这一标志证明木材是取材于可持续开发的来源,因此客户也能够为挽救世界的森林尽一份力量。(云海)(1)全世界面临威胁的树木有多少种,面临严重威胁的树木有多少种,这些树木面临威胁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树木还并非是这些威胁的唯一受害者”?(用文中的话回答。)(3)树木面临的威胁为什么会影响到其他动植物?(请根据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回答。)谁是纵火犯 江南有座古城,河流穿城而过。20年前,这里河清柳绿,白天,人们在柳阴下垂钓;傍晚,人们在河边纳凉聊天。 这条河,这两岸的垂柳,给这座古城增添了不少秀色,为沿河人家提供了饮用水源。然而,20年来,河边工厂的废水日夜不停地往河里排;河岸坡地上工业废弃物到处可见;河水五颜六色,河面覆盖着一层油污,上面漂浮着垃圾和死猫、死狗,发出阵阵恶臭。河里鱼虾早已绝迹,垂钓的人没有了,纳凉聊天的人也不来了,美丽的小河已失去往日的魅力。 一天下午,有几个小孩在河边嬉戏玩耍,其中一人点了一个爆竹随手抛向河里,只听“嗤”的一声,河面突然起火,并很快向四处蔓延,像一条火龙在河中翻滚。孩子们大声惊呼“河里着火了!”人们闻声赶来,一看,都惊得目瞪口呆。不是水火不相容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拨通“119”电话,向市消防队报了警,这时火苗已窜到岸上,烧着了一些野草和树木,并危及到河边住户的安全。人们惊慌失措,纷纷把屋内的东西往安全的地方搬,正在这时,“轰隆”一声巨响,大桥附近200米长的下水管道发生爆炸,碎片四溅,桥柱也被炸断了两根,一辆公共汽车被震翻在桥头,人们被吓坏了,哭喊着四散逃命,情况顿时一片混乱,随后赶到的交警和巡警迅速疏散人群,将公共汽车里的乘客全部救出,所幸的是没有死一个人,只有十几个人受了伤,立即被送到医院治疗。 河上烈火还在继续燃烧,火势越来越大,300米外就是炼油厂,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候,消防队员及时赶到,采取断然措施切断了伸向炼油厂的火源,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苦战,终于将大火扑灭。火是扑灭了,究竟谁是纵火犯呢! (杨慎德)(1)谁是纵火犯?请选择:(小孩 河水 河边工厂 居民)(2)“垂钓的人没有了,纳凉聊天的人也不来了”的原因是什么?(现代人生活繁忙 河里鱼虾绝迹了,垂柳枯萎了河水及沿岸遭到严重破坏 小河发生火灾及爆炸)(3)要恢复小河往日的魅力,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干什么?(以上阅读题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出示答案,答对或比较合理的一个给2分。)(4)这个故事没有结尾,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续编结尾。想象合理,表达流畅的小组加4分。 河水为什么会着火?(沿河两岸的化工、电镀、油漆、造纸、炼油、食品加工等工厂,排出了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含油废水,这些可燃性液体着火点低。) 下水管道为什么会爆炸?(可以设想是一户居民擅自将液化气罐内的残液倒入下水管道,遇火爆炸。) 改进措施(拨款、搬迁、绿化等)。 (提示: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想象能力,将环保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 活动延伸:对漫画《龙王呼救》进行联想、想象,然后说一段话。(提示:培养欣赏画面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

语文竞赛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明风采”演讲竞赛 中职语文 口语教学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2004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而创办的一项面向全体中职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中职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或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乃至为自己的摄影作品起一个画龙点睛的标题,都是语文实践活动。 因此,有目的、有规划地将“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与中职语文课程进行对接,是拓展语文课程教学空间的有效途径。

一、“文明风采”演讲竞赛的目的和要求

“文明风采”演讲竞赛的目的在于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提高中职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心,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爱,表现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演讲要求观点正确,声音清晰明亮,使用普通话,语言生动流畅,感情真挚朴实,态势自然得体。

二、“文明风采”演讲竞赛与中职语文口语的对接

“文明风采”演讲竞赛是对学生语文口语能力的考验。“文明风采” 演讲竞赛的指导,则是一项需要语文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来驾驭的工作,以此为载体,语文教师可很好地展开语文口语教学过程。笔者在指导了两届(第八届、第九届)“文明风采”演讲竞赛的基础上,结合3年的语文口语教学经验,对两者的对接进行初步探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力求演讲竞赛深入人心

口语教学伊始,教师就要做好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演讲竞赛的宣传鼓动工作。让学生明白学好口语是参加该项全国竞赛的基础,激发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为吸取更多学生的兴趣,还要着重强调该项奖项的国家性及其能够给予学生能力和物质上的帮助,对将来就业亦有益。

2、竞赛要求即教学要点

在长期的中职语文口语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参考书、教学进度及考试形式,中职教师往往只考虑如何把这些现成的、相对不变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造成了语文口语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割断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而有了演讲竞赛作为载体,教师的教学目的就会更加明确。普通话、口语情感训练、演讲技巧、临场反应等教学过程随之展开。比如口语情感训练,依据演讲感情真挚朴实的要求,教师在给学生做演讲口语情感训练的时候,有目的地挑选一些生活当中的新闻时事,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进行朗读,然后再用不同的感情语调去进行演讲,教师适时提出更改建议,及时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正确的方向。

3、竞赛目的即教学目标

“文明风采”演讲竞赛的目的在于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提高中职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心,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爱,表现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依据此目的,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目标也应定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生活怀抱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和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憧憬。

三、结语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其初衷是作为一项德育实践活动创办的。其竞赛项目丰富、赛事规模宏大,以及历年赛事积累形成的一套较稳定的组织竞赛规则,使得这项赛事中的诸多资源可作为语文课程资源来开发,为语文教学提供实践活动平台。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口语教学,有利于教师拓展语文课程教学空间,实现课堂与竞赛的对接。

参考文献

[1]罗华江.浅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特点和规律[J].教育科学,2010.

[2]“文明风采” 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文明风采” 竞赛三年来的工作回顾[EB/OL].(2011-12-20).[2012 -01 -17].http://114.251.211.6/jnp/ReadNews.asp?NewsID=367.

[3] 段兆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原理与策略[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语文竞赛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生 小组竞赛 语文课堂 讲评练习 考试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1]

现代教育之父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指出了写作该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2]而小组竞赛就是一种可以让教师少教,让学生多学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竞赛,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老师能够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有效的进行课堂活动。同时,在小组竞赛的过程中,对于积极、正面的行为习惯通过加分,让每个组员感觉到自己在小组中存在的意义,并潜移默化地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积极态度在班级活动中树立起来。

一、小组竞赛的概述

1、小组的形成

班上学生按语文成绩高低依次分成六组,同列的学生成绩相当,同行的学生成绩略有差距。小组形成后,由每排第一列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小组的日常各项工作和记分。这样,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就可以按照题目的难易度,有针对性地叫学生来回答。

2、竞赛的形式

(1)个人竞赛

在课堂上,根据问题的难易度,老师可以让各组同列的学生单独抢答,独立完成,也可以进行同列学生之间个人成绩的竞赛。尤其是在考试中,更着重于同列学生之间个人的竞赛。

(2)小组合作竞赛

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或对难度较高的话题讨论等,老师可规定时间,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在规定时间内,组内成员也可以补充。

3、竞赛的评价

竞赛评价的方法实行加减分制,在课堂上答对得1分,答错扣1分。在小测及考试中,同列的同学进行比较,并按成绩的高低依次得6分、5分、4分、3分、2分、1分。老师设计成绩表,将每次小组竞赛结果填进表格并张贴出来。每个星期进行一次统计,评出冠亚季军,学期结束评出总冠军,并给予奖励。记录和统计工作由组长和语文课代表来负责。每节语文课结束后,组长须将得分情况汇总到课代表处,由课代表负责登记,一周进行一次公示和奖励。表格如下所示:

小组竞赛的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赛变为小组之间的竞赛,把个人积分捆绑成小组积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整个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组员合作达标,从而达到了一种"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新境界。

二、小组竞赛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1、在课文学习中的运用

在初中阶段,语文的阅读理解是让很多学生望而怯步的一种题型。而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很多老师都是结合课文的讲授一步步地来引导学生的。但是,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就是,语文课文的分析讲授往往枯燥乏味,学生也听得似懂非懂。因此,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很多老师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初三,我尝试着运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比如说,上《马说》这一课,我把内容分成了易,中,难,较难四个部分。易的内容像课文注释中字词的识记以及课文的背诵,中的像翻译以及谈谈千里马的遭遇等,难的像课文中千里马和食马者之间的关系,较难的像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慨叹。

对于课文下方注释中重点字词的识记及背诵,我主要让学习较为薄弱的学生来竞赛。由于彼此势均力敌,这些学生显得热情高涨。既为自己为小组加了分感到自豪,又为其他同学不如自己感到窃喜。甚至有一些学生看到隔壁的同学不会,还会争先恐后地抢着要"秀"一下。这就将背诵这一苦差事变成了学生乐做的事儿了。而且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提问学习较好的同学,对后进生往往会忽视。因此,对很多后进生来说,他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存在,缺乏自信。而与小组间势均力敌的同学的这种竞赛,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原来,我也可以的。

在检查学生的翻译情况上,我先让各组学习中等的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翻译的句子,然后各组其他成员可以上来修改。一分钟老师进行评判。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而对于课文难的内容,先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然后各小组再派代表回答。通过小组间的竞赛,一方面可以增进小组内部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又可以产生思想的争鸣。像课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在讨论的过程中,就有一些组的同学表示了异议,他们并不觉得先有伯乐然后再有千里马,而是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何须什么"伯乐"。这就将课文的讨论更进一步了。

2、在讲评练习课中的运用

练习课可谓是语文教学中最为枯燥无味的一种课型,但小组竞赛使得练习课也有了生气。在讲解单选题时,挑出几道学生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抢答出错的原因并分析正确答案。老师只需对不清楚的地方稍作补充。在讲解课外阅读题时,学生先讲解答案的由来,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对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死气沉沉的练习课由于有学生的参与就"活"过来了。

3、在考试中的运用

语文试卷往往主观性题目比较多。在实行小组竞赛之前的考试中,很多学生一碰到课外的题目不会做就放空白,看到作文懒得写也放空白,反正得几分无所谓。而实行小组竞赛之后,我发现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如果你的成绩比同列的同学差,那么你就要拖小组的后腿,遭到同组其他同学的"鄙视"。这样一个无形的压力,让很多同学在考试时态度认真了很多。

三、结束语

通过小组竞赛,课堂效益大大提高,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在学习上不仅参与了竞赛,更有了竞赛中的合作。小组竞赛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彻底的发挥,更让很多后进生彻底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竞赛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积累;能力;综合;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本竞赛试题旨在检测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全国小学生语文竞赛面向全体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并首次推出了听力测试,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了检测。下面就2013年全国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六年级组决赛试卷作具体分析:

试卷结构。从试卷结构看,竞赛试题结构基本没有变化。试卷共分为五个部分:(1)倾听交流。主要考查学生用耳倾听、用笔勤记、用脑多想等几方面的能力;(2)积累运用。主要考查学生积累的知识量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3)理解赏析。是指在阅读中理解和感悟感受阅读的快乐;(4)运智巧解。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巧解题目的能力;(5)构思表达。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我手写我心,最后达到个性习作、规范书写、快乐表达的目的。

一、倾听交流

这套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试题打破常规,首次推出了听力测试,让学生快速地从录音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形成准确答案。试卷第1题是听录音,根据所听资料回答问题。这道题要求学生不仅要抓住资料里面的重点语段,更要有提炼、概括重点语段的能力。因此,在这道题上丢分比较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在听录音时没能抓住重点;另一个原因是,听出了答案,但总结概括能力不强,无法简练地写出答案。

二、积累运用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基于这一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从2013和2014年的竞赛试题看,都既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又注重了对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考查。

在2013年和2014年的竞赛试卷中,对句子仿写的考查也颇具新颖。如仿照句子,补写成诗,要答好这道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量的词语积累,还要求学生对语言有较强的语感。

三、阅读感悟

在现代文阅读中,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查所占分值比较大,难度也大。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这部分也是失分较多的部分。其主要原因是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如2013年竞赛试题第9题,要求学生用一个成语来代替文中的画线句子。学生对答案的词语不陌生,但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时,学生显得手足无措。如2014年竞赛试题第16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月到中秋分外明”两个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在做这道题时,把同一个原因的两个方面概括成了两个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短文把第一个原因是分成两点说明的,学生没有理解文章意思。

本套试卷是对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极具综合性。就拿2013年试题来说,出题人遴选了一篇古文《守株待兔》。试卷第16题要求是解释加点的字,这篇文言文不长,我们要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株”是树墩子的意思,“释”是放下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试卷第18题要求学生回答通过读这篇文章明白什么道理,平时多阅读、多积累这类故事材料,阅读时勤于思考,养成好习惯,考试时解答此类题目就会游刃有余。

四、运智巧解

这种题型在其他考试中也有过,但把它作为一个单元来专门考查,却并不多见,这也是这套题全面性和综合性的体现。此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还要有敏锐的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2013年试题第22题:《红楼梦》又名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但如果平时阅读面不广,那么,做出正确答案是很困难的,势必影响考试成绩。

五、构思表达

此为习作部分,共分两题,一为小作文,二是大作文。小作文是根据“喜欢玩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作文的要求是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段话告诉大家,融进自己的情感或看法。大作文是选题作文,共30分。2013年试题的作文:以《校园里》为题作文。有人说,考卷不是考学生的,而是考老师的水平的!此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做老师的,更应多写“下水文”,先观察,再试探,然后引导孩子,上岸后讨论得失,以便下次游泳时有的放矢。

语文竞赛范文第8篇

大家下午好!

在举国上下迎接祖国六十二华诞来临之际,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顺利圆满地结束了,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地祝贺。此时此刻,我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感谢,感谢教科所领导将这次竞赛活动安排到我县,给了我们举办州级活动的机会,感谢9位参赛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展示了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感谢本次比赛的5位评委,你们专业的眼光和敬业的精神为本次活动增添了分量,也感谢为本次活动的承办付出辛劳的的领导和老师,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工作,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所有观摩老师,你们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抽时前来,始终坚持参与本次活动,求知上进的举动值得敬佩。

这次全州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9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精英与..中学的学生们,一起演绎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这些课堂以体现新课程、展示新课改为宗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有特色、有亮点,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灵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了示范。可以说,这次活动为全州初中语文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技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参赛教师,还是观课教师,通过两天的上课、观课活动,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了全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水平。

为了推进我县新课改健康发展,提高我县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从4月开始,我们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五课”教研活动,先后邀请了..语言专家对初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教科所教学专家举办中考命题形势专题辅导讲座、州教科教育专家开展教学支持活动和“五课”教研专题辅导,召开了教学现场会,各校以“五课”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了示范课、公开课,开展了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将校本教研责任化、具体化。特别是在今年4月份,我县教研室组织举办了初中各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参加竞赛、观课的教师有300多人,有效地提高了初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一年半来“五课”教研活动的开展,我县初步建立了县、校联动的校本教研机制,广大一线教师能运用新的理念,以教材内容为本,选择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教学,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虽然,我县在“五课”教研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县市开展“五课”教研活动的成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值得学习的经验多,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全州开展“五课”教研活动的大氛围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胆探索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大力推进“五课”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这次活动的举办,对我县初中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参赛老师、观课老师们认真回顾、研究这些课堂,并运用到自己的常规教学中去,不断研究推广。我们坚信:只要勤于专研,广采博纳,融汇贯通,自成己见,初中语文教学的园地里一定会绽放出绚烂多彩的花朵。

语文竞赛范文第9篇

今天,我要说的是在学校的会议室参加的我的第一次语文竞赛。

下午第三节课,竞赛即将要开始了。老师带着参赛者来到了考场——学校会议室。当我刚把左腿伸进室内时,我又犹豫了:“我能不能考好啊?”身边的同学给我鼓劲,我进场了。但我心里还是一直在打鼓,十分的忐忑不安。

校长把题目发了下来,我一看,心里更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了。作文题目是:今天,我第一次……,虽然是半开放题目,但毕竟还是很难啊!我把笔拿出来,用手托着下巴,冥思苦想,嘴里嘀咕着:“唉,我第一次?一紧张都忘记了呀,这可怎么办?赶紧想吧。”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忽然灵机一动,要不,就写今天的语文竞赛吧。

我放下笔,仔细地想了想提纲,再次拿起笔,写下了第一句话。

写着写着,碰到难题了。我那刚刚转晴的脸上又晴转多云了。心里百思不得其解,又有一块大石头压在了心里。这时,我的耳边好像又回荡着同学们和老师的鼓励:“你们可要拿第一名哦!你们要为班里增添光彩。”

我的信心立刻回升,这友谊的鼓励使我写下了一句又一句……

终于写完了,我的心已经放松,因为有着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第一次写即席作文,竟会如此的成功。我为我的第一次语文竞赛而感到骄傲,我为我的同学而感到自豪。

通过这一次写即席作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去做,再困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语文竞赛范文第10篇

甲、乙两位运动员从400米跑道的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绕着跑道练习跑步,已知甲每60秒跑一圈,乙每68秒跑一圈,那么甲会在跑第几圈的时候第一次从后面超过乙?

有学生计算出得数为8.5圈,于是便依此答曰“甲会在跑第8.5圈时第一次从后面超过乙”。可结果被评卷老师判为错误。正确答案是“第9圈”。对此,学生们表示不理解,一些家长(其中不乏高学历者)也很困惑:算出来明明是8.5嘛,为什么非要说是9呢?有执着的家长便找到竞赛组委会“讨说法”。组委会解释说:“第”后面必须跟整数,不能说“第8.5圈”,因为这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可是,家长们仍然一头雾水,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笔者作为一个语言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也颇感兴趣,下面就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得肯定,标准答案“第9圈”是对的。只是组委会的解释过于简单、概括,没有起到释疑的作用。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困惑,还得先回到原题,看它是怎么问的。原题的问题是“甲会在跑第几圈的时候第一次从后面超过乙”。因此,理解“圈”和“在跑”这两个语言形式是关键。

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圈”即“圈子”,指“环形”“环形物”“圆而中空的平面形”。现代汉语中,“圈”不仅用作名词,也用作量词;量词既可用于基数表达,也可用于序数表达。在纯数学中,基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分数),一般没有什么限制。但在实际运用当中,能不能用小数,以及用什么样的小数,都受所选量词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只有度量衡量词有与小数搭配的用法,其他量词大多不与小数配合使用。比如我们可以说“2.5米”“3.25尺”“4.571吨”等,但一般不说“2.5册”“3.25筐”“4.571张”等。既然基数表达都这样取决于量词,那么序数表达就更加受限制了。比如基本上没有一种具体语境可以让我们说“第2.5册”“第3.25筐”“第4.571张”等。

“圈”不属于度量衡量词,虽然在计量长度时,它可与小数搭配(属于基数用法),比如“四分之一圈”“三分之一圈”“二分之一圈”等(仅限少数几个分数表达式,比如一般不说“2.333圈”等),但在用它来表示序数的时候,则需要着眼于一个完整的圆周,不能说“第四分之一圈”“第三分之一圈”或“第二分之一圈”等。至于“第0.25圈”“第0.333圈”或“第0.5圈”之类的说法就更不可能有了。因为连基数表达人们都宁愿说“四分之一圈”“三分之一圈”或“二分之一圈”等,而不说“0.25圈”“0.333圈”或“0.5圈”(口语中多说成“半圈”)等。

再来看“在跑”。“在”用于动词“跑”之前构成的“在跑”,表示动作“跑”在进行之中。由原题可知,甲跑一圈需时60秒。因此,假如甲跑的是第2圈,那么,在60秒内的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可以说甲“在跑”第2圈。换言之,当他跑到第2圈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即一半)等地点时,他都是“在跑”第2圈。即从第2圈的开始点(跟第1圈的结束点重合)到第2圈的结束点(跟第3圈的开始点重合),跑在这中间的任何一个点上,都属于“在跑”第2圈。因此,退一万步,即使有能说“第2.5圈”“第2.25圈”或“第2.33333圈”等的情况,它们也只是表示一个微观的点,与“在跑”这个表示进行的句法格式无法相匹配。可见,考生答案中“在跑第8.5圈”这个表达形式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当然,孩子们能算出“8.5圈”这个数值,也应予肯定。因为甲第一次从后面追上乙,并超过乙,就是在他跑完8圈又半圈(8.5圈)的距离(正好是3400米处)的时候,因此,“8.5”这个数值本身是正确的。跑到第8圈又过半圈,其实正好是第9圈刚跑了一半。但不管跑在第9圈的哪个点上,只要没有跑完,其实都是“在跑第9圈”。

上一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范文 下一篇:竞赛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