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积累范文

时间:2023-03-22 01:34:03

语文积累

语文积累范文第1篇

一、积累不是机械的累加堆积,而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

许多人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重读”传统为理由,为不求甚解的读书辩护。殊不知古人重“多读”,更重“自悟”,有“悟”的“多读多背”与死记硬背有很大区别。

语文积累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利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的确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但语言积累绝不只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

理解、感悟、鉴赏是积累的基本条件。没有理解、感悟、鉴赏的记忆只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切断记忆储存与理解、感悟、鉴赏的联系,势必会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把学习者的理解、感悟、体验逐出积累的领域,而人为地强调记诵,只能是事倍功半。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它们如调色板上的颜料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从理解到记忆、积累,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多次,而不是一次完成。要真正比较好地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次运用,在运用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加强学生记忆的效果。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多次反复。

最简单的例子是新词语的积累。比较简单原始的办法是拼读、抄写。不管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对将词语抄写几遍这样重复机械的学习任务大多比较反感。但是聪明的老师就因为采取创造性地教给学生简便的识字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词语教学的兴趣和效率。比如“合手拿,人门闪,土里埋”,“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这样的儿歌编写法不仅让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理解性重组培养了想象力,增强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初中生来说,将新学词语连词成句这样的练习,也同样既能使学生在正确运用中加深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感悟,又能让学生在有趣的片段练习中培养想象和联想思维,锻炼写作能力。

二、积累不是简单的硬性灌输,而是在有效的情境对话中激发内驱力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新信息——这种新信息常常是与一个人已有信息相悖的,或是已有信息的替代,或是已有信息的提炼;转换——这是一种处理知识以便使其适应新任务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外推、内插或变换等方法,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评价——检查自己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这项任务,如概括是否恰当,外推是否合适,运演是否正确,如此等等。

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完形一顿悟说”也认为,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长期记忆系统中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这种完形倾向具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使有机体不断发生组织和再组织,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格式塔“完形一顿悟说”强调模拟场景,讲师引导,学员顿悟,而不是死记硬背,拼命练习。通过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学习迁移,而且不容易遗忘。

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交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沟通方式的两代人,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每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实际上都是一个新的情境,老师的作用就在于能不能将这新的情境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创设更富有激励作用的情境对话,让学生习得新信息,实现新完形。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设法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来实现对新知识的顿悟或者习得,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这样积累才具有内驱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积累需要教师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当然我们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因特网技术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可以搜寻大量的背景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利用音频视频资料帮助他们识记文本。要充分地意识到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对他们的所喜所恶因势利导。比如在教学《诗经·蒹葭》时,为了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我抓住学生普遍喜欢唱歌的特点,在课堂上反复播放这首诗的古音唱曲。浅吟低唱中,学生不仅感受到诗经重章叠句的音韵美,更是在师生同唱的情境中喜欢上这些本来佶屈聱牙的远古诗歌,并产生学习的兴趣、背诵的热情和吟唱的冲动。再比如对于《诗经·蒹葭》中“伊人”形象的理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伊人”就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为了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老师就建议大家把《蒹葭》中的“伊人”和初一已经学过的屠格涅夫散文《蔚蓝的王国》中的那个“她”进行比较。在老师创设的讨论环境中,在富有挑战性的思考面前,学生对“伊人”形象的理解顿时宽广了许多。有同学说“那是追寻者心目中的理想”,有同学说“她和伊人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它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孜孜以寻”。

三、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兴趣导向、价值判断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眼力

教师经常会碰到家长咨询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其中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孩子爱读书?该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和杂志?怎样才能让孩子的阅读很快发挥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语文需要积累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共识。家长认识到积累的功效固然重要,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积累,却还是要着眼于每个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孩子,还给学生,让孩子在导向指引、自主选择下培养阅读的兴趣,体悟日积月累的功效,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甄选优劣、价值判断的眼力。

有时候,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对积累的理解都有失狭窄,过于功利:或非文学书籍不读,或读了书就要摘抄,或以自己的好恶左右孩子的阅读兴趣,或误以为积累就是阅读中外名著。其实,语文积累途径很多,语文积累的内容更是无所不包。

语文积累不仅包括语言层面,还包括文化层面、生活层面。看文学作品是积累,摘抄好词好句是积累,上因特网,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参加活动,出门旅游,与人交谈……一切有言语交际的场合、一切与语言文化有关的生活方式也都是积累。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一定要有强烈的“大语文”意识,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把选择的机会交给孩子。如果孩子喜欢军事,就鼓励他广泛阅读军事类书籍,接触与军事有关的事物,参加与军事沾边的活动。随着孩子积累的深入,老师和家长可以在孩子军事爱好的基础上慢慢引导,逐渐打开孩子的视野,由军事拓展到历史、社会、文化,这样孩子的知识面加宽了,阅读量增加了,语文能力自然也提高了!千万不要孩子喜欢军事,却菲要让他读《红楼梦》,以为只有读《红楼梦》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能发挥语文积累的功效,其结果往往是孩子阅读兴趣全无,拿起书本就如受罪,甚至让孩子厌恶书本,惧怕语文。

语文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一个感悟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一定不能带着立竿见影的功利之心。那种逢看书就要摘抄好词好句,逢旅游就要写作文的机械做法,往往会使孩子感觉阅读也是负担、旅游也有压力,其结果是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语文更是敬而远之。所以,我们要以一种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来对待语文积累,要在语文积累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文化精神,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四、积累既要注重知识的扩充。又要加强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和方法、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得到语言的积累,还要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意识,提高他们语言积累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等。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读书、积累。

积累是一个可做纵向考察的立体化工程,摸清其内在规律,对于帮助学生高效积累非常重要。首先,要让学生在日常的点滴积累中自我发现积累的快乐,收获积累的好处,从而在态度和意识上重视积累,积极参与与积累有关的活动。其次,鼓励学生在日常积累中养成梳理、思考的习惯。比如。引导学生进行目标明确、主题集中的积累活动,有方向地对自己的信息库展开分类和分组,从而构建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再比如说,对于名篇佳作的阅读,不要简单使用摘抄法,不妨从泛泛而读到简单勾画,再到闲言碎语点评,再到札记积累、日记积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

对于积累的方法,教师更应该做深入研究。比如有老师借鉴英语单词的学习方法,提出一种“星火式”词语积累法,即利用音形义的相同或相近,进行星火式发散,将相关字词因某种相同之处而串联在一起,比较、辨析,从而达到记忆的准确性和辨误性目的。还有老师鼓励学生借助电子手段采用“分类法”积累名篇佳作,或以时代分类,或以地域分类,或以作者分类,或以作品内容分类等等。

为了促使良好习惯的培养,有老师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发现汇报会”“习作交流会”等活动,并把这些活动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在经常性的交流中相互评价,相互促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渎习惯、积累习惯。

语文积累是知识积累,也是技能积累、习惯积累,更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它涉及语言、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其中值得注意、值得探索的方面还很多,但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为语文老师,把握好积累的原则,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为学生找到适合各自特点、富有各自个性的语文积累之道。

语文积累范文第2篇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就是告诉我们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纵观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着重课内而轻课外、重文本而轻延伸、重集中学习而轻平时积累,使得传统的国学经典、优美诗文和必要的历史地理知识知之甚少,导致孩子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文能力从小难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在语文积累中,我们应该课内课外同时抓,文本内容和知识延伸同步抓,集中学习和平时自主学习交叉抓。

一、利用晨读前十分钟,高声诵读经典

每天晨读前的十分钟,坚持引领孩子们高声诵读优美童谣、儿歌或是国学经典。低年级学生可以将童谣、儿歌或者国学经典中启蒙读本穿行,高年级学生可以将诗歌、优美短小的散文或国学经典交叉进行。一方面调节学生长期诵读一种文体的疲乏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多语言表达的方式。通过琅琅上口的《弟子规》、《三字经》、《晨读对韵》、《论语》、《道德经》等的高声诵读,孩子们一定能够受到韵律极强的语感美和节奏美的熏陶;一定能够受到文本内在的精神教育,欣赏真善美,明辨假丑恶;也一定能够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技巧。

二、利用课前三分钟,齐声吟诵古诗词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小学课本中古诗词的数量仅占所有文本的3.7%,远远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而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设置,除了朗读课,少则7节,多则9节。如果我们每周能利用三到五节课课初的三分钟,齐声吟诵课本以外的适合学生学龄段的古诗词1~2首,一学期下来,少则十几首,多则三十多首,长此以往,只要坚持不懈,六年中,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词就不在少数。而那三分钟,多数学校是组织孩子唱歌,如果将语文课的唱歌时间变换成古诗词的吟诵或吟唱,未尝不是积累诗词的好时段。

三、利用课前五分钟,讲述历史故事

按照新一轮的课程设置,每周都会安排有班队会、品德课。如果每周在这两节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述历史小故事,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一个好方式。学生精心准备的讲述过程,无疑要阅读许多的书籍,选择他认为适合的故事,反复练习,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才能在全班学生面前绘声绘色的讲述。其他学生听讲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吸收的过程。并且很期待自己讲述的那一刻,也会为此早早准备。毫不起眼的五分钟,如果我们运用得法,组织得当,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所学课文的内容,渗透文史知识

每课必使学生有一得,是每一位教师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对于课内知识延伸至课外的内容,很多教师就忽视了。如果每课之后,都有“今日积累”这样的作业,那学生的文史知识将会因此变得丰厚起来。比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后,教师可以适当补充部分积累:积累描写形容绿色的词语,或是收集资料,你还知道哪里有什么样的岩洞,名称是什么?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之后,今日积累的内容就可以是:你还知道哪个国家有哪个科学家的什么发明或者名言,写下来;或是积累五个描写人精神集中的词语等等。一个单元结束,设置“单元主题回顾”,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再次罗列,再次归类,学生定能得益匪浅,不光学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阅读、选择、归类的能力。

厚积,才能薄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量的积累,将会使学生一辈子受益无穷。小处看,课堂上学生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大处看,生活中文采飞扬、豁达睿智。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教育需要教育者由“一桶水”变成“一眼泉”时,我们更应该为孩子们寻找泉眼,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见缝插针地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喜欢积累,爱上积累。

语文积累范文第3篇

语文的积累有其基本原则。一是目标明确:有了明确目标,积累才有针对性,知道什么资料该积累,什么资料不该积累,而且如何让这些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否则,没有明确目标的积累,也就失去了积累的价值与意义。英国有个亚克敦,书斋里储藏了七万卷图书资料,几乎每卷都有他的手迹,读了一辈子书却一无所成,人们说他“像沙漠吸收流水一样,吸收了知识,却连一泓清泉也不能喷到地面上”。他就像培根所说的蚂蚁式的学习,“单是收集”。而其根本原因就是积累的目标不明。二是博采与精选要结合:博采是为了开阔视野,使之向纵向、横向拓展,并求得融会贯通。同时又必须根据自己的志愿、主攻方向等注意精选,以逐步形成专攻,具备专长。打个比方,精选就像建立“根据地”,博采则像在“根据地”开辟“游击区”。没有“根据地”就要犯“流寇主义”的错误,终究要失败;不搞“游击区”,“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扩大。

积累资料明确要求。一是准确:古今中外的知识、资料浩如烟海,鱼目混珠的现象在所难免,所以必须经过辨析,撷取那些准确、真实的东西,摒弃那些失实甚至完全是虚假、伪造的东西。二是有用:积累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应用,所以应根据自己学习、研究的实际与需要,积累那些对自己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若将那些无用的东西也积累起来,便徒然耽误时间,白费精力。三是完备:对需要学习、钻研的问题的资料,要力求搜集、积累得完备些,正面、反面、侧面的都要,以求了解事物、问题的各个方面,从而认识其整体。若资料不全,甚至仅是只鳞片爪,便很难从中获取较全面的认识,甚至要犯以偏代全的错误。

那么,应怎样具体进行积累呢?其方法大致可分为“内储”、“外储”两类:

所谓“内储”,就是通过记忆把所需的知识、资料积储在自己的大脑里。一般地说,最基础、最重要、最精粹、运用频率最高的知识、资料,如精彩的诗文、对联、成语典故、格言警句、重要的历史事件、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定律、重要数据等等,都是应该背记的。巴金为什么写作时能得心应手?他少年时代就背记过许多东西,《古文观止》上的两百多篇文章背得烂熟。脑子能背记、储存这么多东西吗?能。美国科学家估算,人脑可容纳下五亿本书籍那么多的信息量,而通常的人只利用了大脑实际潜能的1/4,有人甚至认为只利用了5%尽管数字有些差别,但共同的一点是:目前人类只利用了大脑潜能很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内部能源”还尚待开发。

所谓“外储”,就是将知识、资料积储在大脑记忆之外。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各人记忆的容量、持久性、准确性也不一样,所以外储也必不可少。其常用的形式如下:

画符号:边阅读边把书中重要的、不懂的、可疑的地方,用各种符号如横线、曲线、圆点、圆圈、疑问号、惊叹号等,将其勾划出来。这就是最简便的读书笔记。作用在于促进读书专心致志,帮助我们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记忆,也有利于今后复习、查找。

制卡片:将自己从书刊中获得的资料,摘抄在卡片上。卡片具有分门别类、查找方便的特点。

搞好剪贴:将报刊上的好文章剪下来(要注明出处),分门别类地贴好,装订成一册册,以便查阅。有的报刊不能剪,则可复印下来。

做笔记:将书刊上看到或生活中获得的知识、资料记在笔记本上,记笔记也要注意分门别类,最好是一个门类的资料专用一本笔记本。据记载,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书,摘抄了一百五十多本笔记。

作批注:读书有所得、所感或有所怀疑、不同看法时,随手作眉批、夹批、总批等。此法灵活简便,有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及言简意赅的表述能力等。明代金圣叹就很喜欢这种形式。

写备忘录:将看到、听到的知识、资料及心得、联想等随时录下以备忘。随身携带小本子是写好备忘录的关键所在。

中学阶段是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当代教师应引领、点拨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采集、积储,逐步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独具特色的资料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范文第4篇

一、课堂积累

1.字词扩展,发散思维,有机训练

例如,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拼读音节“dì”时,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个音节吗?”学生高举小手,抢着回答:“大地”“土地”“地砖”“地面”“地球”“地壳”……还有的学生说:“我们住在美丽的地球上。”“农民在地里种田。”……教学识字时,又引导学生结合生字进行组词、说句。当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用词组句。课文中、练习中出现的句式,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更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运用、积累,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才不觉得累和无从下手,只有有效积累,才能使积累水到渠成。

2.课堂阅读设疑激趣

在课堂阅读训练中不仅要加强学生读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还要适时地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对话环境。让学生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如果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

二、课外积累

1.形式多样,喜闻乐见

积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厚积言有物。”没有丰富的积累就言之无物,也就很难写出生动有文采的文章来。课堂时间有限,内容有限。要实现丰富的积累,必须有强大的课外积累补充。课外积累形式多样、渠道众多。可以是手抄小报,可以是词语接龙;可以是美文摘抄,也可以是谜语大全;可以是广告词,也可以是电视台词。形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积累。例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做得更好!”“让病痛下岗,让健康再就业。”“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等广告词。又如:在括号中填写日常生活中的谦词雅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勿送说(留步)

向人祝贺说(恭喜) 请人批评说(指教) 请人指点说(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方便说(借光) 等候客人说(恭候)

客人来到说(光临)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中途先走说(失陪)

看望别人说(拜访) 与人分别说(告辞) 赞人见解说(高见)

托人办事用(拜托) 请人解答用(请教) 归还原物说(奉还)

欢迎购买说(光顾) 对方来信用(惠书) 赠送作品用(斧正)

老人年龄用(高寿) 称人家庭用(府上) 道已之家用(寒舍)。

2.运用巩固,温故知新

冰心说得好:“一块积木摆不出东西来,两块就有了对立面,三块就可以搭个过门,四、五、六块就更好,可以摆个比较复杂的东西了。拿词汇来说,你没有积累到相当多的话,就没法挑选,因时因地制宜地把它放在适当的地方。”教师要适时搭建平台,让学生释放内存,温故知新。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开展“晒宝贝”“我最强”等趣味活动。

语文积累范文第5篇

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要强化阅读的语言积累训练,拓宽语言积累的课外渠道,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积累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强化;拓宽;激发;提高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现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谈谈本人粗浅的做法。

一、强化阅读的语言积累训练

小学语文课本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最好材料,在教学中,笔者把朗读和背诵列入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训练,在备课时做到瞻前顾后、统筹安排。在阅读积累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做法:

1.重视朗读课文。新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以便熟读成诵,以借积累典范语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每篇讲读课文都要读熟、读透。阅读课上,我根据课文体裁和语言特色,采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读书形式,变着法儿让学生多读,读好,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新鲜、读有收获,从而愿意主动地去读。

2.重视课文语言的积累。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我都要让学生积累一部分词语和句子,并尽可能归类、整理,使其进入语言积累链。如根据词的逻辑关系成对成串记忆,把词语归纳为三种类型:较固定的词语、成语和叠词。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让他们适量摘抄,在摘抄的过程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使之更牢固地储存于自己的知识仓库中。又如凭借课文内容来回忆再现学生学过的词语。在学习新词语时,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训练,把课外阅读和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迁移过来,以扩大学生的积累。

3.重视语言的转换和内化。语文课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名家名篇,其中有很多好词句。大部分课后练习都编有“读词语,说句子”或“读句子,说句子”一类的题目,要求读读和仿说的词语、句子,多数是从课文中选出来的好词佳句。教学中,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通过视频、配合动作、即兴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这种练习意在让学生迁移运用,达到语言的内化,从而形成语言 能力。

二、拓宽语言积累的课外渠道

仅靠语文课本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尽最大限度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渠道。

1.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交流的方法如下:(1)园地交流法。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学生摘录的优美词句。(2)手抄报交流会。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交流手抄报时,也可以共同欣赏。(3)读书笔记交流会。这是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同学间定期交换读书笔记进行欣赏,把每个同学的读书笔记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积累语言的乐趣。

2.进行适量的背诵积累。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从自己的摘录本里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琅琅上口的,确实有背诵价值的精美语言的精彩片断,让他们背诵。另外,我还让他们在读书读报中,从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和网络中收集选择一些名言、警语、谚语和短小精悍的古今诗歌等来自己背诵,让学生每周、每天都有语言材料进入大脑。如此日积月累,学生语文水平、语文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三、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积累兴趣

为了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所积累知识的运用情况,定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向同学介绍好的读物并互相交换;组织趣味语文联欢会,如说笑话、小幽默、读绕口令、成语接龙、说名言警句等;选择学生感兴趣、有争论且熟悉的课外读物进行评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有独立见解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语文积累范文第6篇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优美精妙,历来是人们学习的典范。语文教师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注重语文积累。语文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过程,同时,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的。

一、尊重个体――在知识的积累中激活思维的灵性

语文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对知识材料的理解、感悟、鉴赏和记忆。其实,每个学生的向师性都很强,都渴望像老师那样,拥有渊博的知识。那么我们何不以这作为切入点呢?从教以来,只要我新接一个年级,从学生入校的那天起,就经常把自己的摘抄本拿出来,多次在学生面前“炫耀”:“只要是老师本子上抄写的内容,让学生当小考官,随便你提问,老师都能对答如流。”刚开始,学生半信半疑,当学生多次考我,我都能轻松以对时,他们眼中流露的除了是羡慕,更多的就是渴望,也只好深信无疑了。看到他们已经掉入我设计的“温柔的陷阱”,随后,我就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鼓励他们把自己会背的古诗、寓言故事的名字分类写下来,刚开始,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学生独特的天赋、兴趣,尊重他们各自以最适合的方式,成长为合于他们天性的人,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之后,我引导学生专门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如:重点摘录课内外阅读中发现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描写生动细腻的描写句,含有丰富哲理的哲理句和千年传诵的名言警句等。再如古诗方面,引导学生以四季来分,可以从古诗表达的情感来分,可以是惜时的,也可以是描写朋友分别的……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分类整理,适时进行归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二、平等对话――在情感的交流中激发生活的灵感

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其方法离不开诵读、情境体验及运用。一首诗、一滴水、一条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在诵读规范的教材选文和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断时,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而且能使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如何体验,激发生活的灵感。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摘抄的基础上,对名家名篇进行诵读。比如在三年级,我就引领学生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感受岳飞这一民族英雄的爱国之心;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品析苏轼与兄弟之间的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通过欣赏作品,学生激发心灵深处的灵感,和诗人产生共鸣。当然,我还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有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事实证明,学生背诵的内容越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写作,还是和别人交谈,都会树立自信心,为提高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在作业中自主积累

语文课本所精选的课文,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我总是喜欢从课文中挖掘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比如,在学完《第一次报母亲》之后,除了补充孟郊的《游子吟》之外,我还让学生收集有关母子情深的词及古诗,让学生触类旁通,尽多涉猎这方面的内容。设计这样的作业,可以加大学生的知识容量,对于那些找不到这类词、古诗的学生来说,也起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学生在老师一次次的鼓励中,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渴望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展示自我,而这些由老师精心设计的作业,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自主积累的目的。

语文积累范文第7篇

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未来公民的适用性。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希尔斯(E.D.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帮助人们拥有普遍的经验,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首先当然应该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这些积累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

这意味着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水平。

具体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正是对语文“核心知识”“核心知识课程”的确切描述。它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内核。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为语言发展获得了借鉴。

另外,从《语文课程标准》所反映的课程结构来看,语文积累还体现了语文内涵的拓展,起到整合原有相互隔离的课程内容的作用。比如,语文学了语言积累,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语言学习就是语言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可见,丰富文化积累、生活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手段。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可以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通过对生活的了解、参与、改造来实现。

二、语文积累不是一个结果的描述,而是一种状态的描述

语文积累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语文积累时,用了“丰富”“有”等描述体验性目标学习水平的词,表明语文积累是一种持续的学习行为,同时也是具有个体色彩的价值尺度。

当然,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对此语焉不详,但是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探讨。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就是明白语言含着的意思,把握住它内在的说法。理解的任务主要是准确地“再现”,是积累的起始环节。感悟,就是通过熟读成诵,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悟出自己的收获。感悟是学习者语言积累的较高层次,它能够推己及人。鉴赏,就是通过欣赏性的阅读、感受、品评、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汲取艺术营养。鉴赏实现了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存入自己的经验库,并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记忆是积累的末端环节,最终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语言积累的这些过程,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第一,理解、感悟、鉴赏是积累的基本条件。这里的理解、感悟、鉴赏是就学习者知识背景而言,不一定要很深入,可以是浅层次的,但却不能完全缺失。没有理解、感悟、鉴赏的记忆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第二,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它们如调色板上的颜料,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第三,四个环节是一种认知心理过程,但这些环节又不是绝对不变的,有时还可以略过或省去其中某个或某些环节。第四,从理解到记忆,积累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多次,不是一次完成的。

文化积累、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有共通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语文课程标准》在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很好的提示:1.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教学环境要“信息化”“生活化”。传统的语文学习只重视课本,忽视了母语学习的特殊性。其实,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语文课程标准》单列一章,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此外还特别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2.学习方法要“活动化”。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规律。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积累、生活积累都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解、感悟、记忆、运用语言文字的具体训练自然而然地进行的,不能脱离语文学习另搞一套。

三、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目前有些教师对语文积累的理解过于片面,视野不宽,针对性不强。如何真正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还需要做许多工作。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视点:

一是从课程结构上把握语文积累。人们都在强调积累重要,但究竟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呢?我们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还应考虑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拓展开来,“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积累只能造就出唯书唯上、缺乏灵性的“书呆子”,却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一旦视野被蒙蔽,在语言积累方面,则要么只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似乎只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似乎只要多记诵名家名篇,就水到渠成:至于语言规律的积累,因为怕别人说是在作繁琐分析,就不敢涉猎。这些都是对语文积累的片面理解。

二是科学地把握语文积累的内涵。首先,语文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当前指导学生科

学高效地积累,需注意纠正以下倾向:

1.忽视语文积累的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把学习者的理解、感悟、体验逐出积累的领域,一味强调记诵,只能是事倍功半。许多人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重读”传统为理由,为不求甚解的读书辩护,殊不知古人重“多读”,更重“自悟”,没有“悟”的“多读多背”与死记硬背并无区别。语文积累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多次反复。利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能够终身受益。但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理解感悟为前提的,“悟”得越多,记诵的效果也会越好。

2.缺乏一种真正的教学对话。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和沟通文化的两代人,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如果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积累需要教师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

3.语言积累指导偏重于知识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能读书。

4.在文化积累方面,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批判创新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缺乏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的引入;对待名家名篇过分依赖,缺乏批判心理指导。这样的人文教育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只能培养出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屈从者。

5.生活积累方面,太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割裂开来。只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看不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认识生活的目的模糊不清,语文学习仍然是脱离生活的纯工具训练。

语文积累范文第8篇

关键词:阅读面 朗诵 信息化 生活化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63-01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语文“积累”的重要性,旨在让学生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和素材,“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由此可见,积累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关键。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有效拓展阅读层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小学生“谈文色变”,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棘手、很难学的课,这点在要求其写作时更是突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主要因为小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锅里有米,才有可能蒸出喷香的饭,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当前,训练小学生听说读写,提高其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是广大语文从教者不断追求并渴望达到的目标。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过程中,要想达到此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有效拓展其阅读面,先使其“博闻”,后达到“强记”。

二、科学指导积累方法

小学生在积累语文素材过程中,在保证充足的阅读量下,更应当注重语文积累。对此,作者认为,小学语文素材积累方法主要有三,分别是“强化朗诵”、“信息化辅助”以及“生活化积累”三种。

(一)强化朗诵

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出蕴涵在文字后面的思想,能够增强文章的可感性,背诵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素材运用的流畅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与背诵是学好语文的“利器”,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同时,使他们对文字和韵律有着精准的把握和最直接的接触与感受,使他们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多遍之后,学生对文本内容达到一定的感知和理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朗读的文本材料当中文美质华的词句、段落背诵下来,顺理成章地使其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他们大脑的语言库存,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积累――吸收――转换”,最终达到将朗读与背诵的语言文字内化的目的。

(二)信息化辅助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背景下,若能合理、适时地使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不失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强有力的“助推器”。当代小学生对电脑、网络等的接触早已不是新鲜事,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对他们产生着极大的吸引力,语文教学方法若能与时俱进,成功地将学生对电脑和网络的兴趣与教学指导相结合,就有可能事半功倍。比如作者在教学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此诗隐含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同时便于他们记忆和运用,便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用离别曲轻声伴奏,贯穿整节课,在学完全诗后,让学生观看一段与本诗相关的视频。

(三)生活化积累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那样:“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是的,任何学科都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在提升学生语文积累能力过程中,除了增加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积累,更应该增加他们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引导他们到大自然中,到大千世界中,去关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用心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悟,使他们不光在语文知识上得到积累,在生活体验上也能得到积累。

三、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熟练地驾驭语言,将心中所想诉诸笔端。在引导学生掌握了语言积累的方法后,就需要鼓励学生将积存在脑海中的语言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例如在《最大的麦穗》一文中,面对满地金灿灿的麦穗,苏格拉底的弟子却一无所获。对这一现象,作者试图让学生们通过简短的一句话来形容,有的学生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学生说“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有的学生则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丰富的语文素材积累为课堂增添了许多色彩,同时也让学生成功地将自己积累的素材准确地提取出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重视积累,懂得积累,是开启语文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有日积月累的努力,才有波澜壮阔的学识!

参考文献:

[1]高爱琴.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点滴谈[J].黑河教育,2014,(8).

语文积累范文第9篇

语文积累作为语文教材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分子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语文积累不单纯是一种言语的记忆,也不单纯是对古今中外名篇的背诵。语文积累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精神的熏陶,是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从语言的酒窖中发酵出中华思想的芳醇。那么语文积累究竟应该积累一些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积累呢?

一、语文积累要开放观念

从《语文课程标准》所反映的语文课程结构来看,语文积累体现了语文内涵的拓展。语文学了语言积累,还有文化和生活的积累。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学习就是语言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文化、生活实际紧紧相连。因此,这就决定了语文积累必须在“大语文”的背景下进行。只有这样,语文积累才能赋予它可持续的生命力。

1、语文积累应赋予时代的人文气息。我们在强调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的同时,还应该善于鼓励批判和创新。更重要的是还要善于引入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尤其在现在的教育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语文积累更应赋予它时代的气息,掺入时代的元素。在对待名家名篇上我们要求学生不过分依赖,不盲目推崇。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的文化观念的形成。另外,在语文积累中,我们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让语文学习植根于现实生活中,把现实生活的积累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

2、语文积累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语文积累的过程其实应该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寻找文化精神、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走出狭窄的语文视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大舞台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各种富有文化内涵的,题材、风格丰富多样的文章,都不失为学生所积累。

二、语文积累要开放空间

语文积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老话题,但确实又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乍一看似乎什么都清楚,而具体实施起来却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我们面对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跳出原有的“小语文”的习惯思维,为语文学习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1、在语言的习得中积累。语文积累不是对语言的博闻强记,也不是语文知识的机械累加,而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简言之,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积累。所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积累,就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加强语言实践,在运用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语文能力。“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就形象地描述了语言积累由“习得”到“运用”这一最高境界。如《桂林山水》一课中有几处典型的排比句式,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对语言规律认识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仿写、创作。

再如,每个语文园地安排的“日积月累”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诗词、俗语、名言警句,旨在让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这些语言,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充分地读,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积累之目的。

2、在生活的实践中积累。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它所涉及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日常生活、政治事件等,所以这就注定了语文积累的综合性和多元化。

教材中有很多处安排了资料袋、宽带网,还有一学期两次的综合性学习,这都是学生进行生活和文化积累的好渠道,尤其是综合性学习,如四年级开展的“走进田园”活动,学生通过对家乡田园风光的观察,了解到不同季节里庄稼、瓜果蔬菜的生长情况;通过对当地人生活变化的调查,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脉搏等。这些信息的了解和取得是无法在狭窄的课堂上所能完成的,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去感受,才能形成生活积累。

“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教师只有鼓励学生把语文的学习当成一种生活的探讨,把生活的积累迁移到语文学习中来,实现课内外沟通,才能让语文焕发活力。

三、语文积累要开放评价

目前语文积累出现的随意和任意拔高的现象,其实完全取决于语文评价。因为评价就是一种导向,在一些老师的心中也往往形成这样的认识: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所以要使语文积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改革我们的语文评价。

比如,在平时的语文试卷上经常会出现诸如把成语补充完整的题目,如:

天( )行空;( )入( )口;盲人摸( );饮( )止渴。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积累动物成语的题目,答案是唯一的。如果这些成语在学生现阶段已出现过,那么这样的题目出现无可厚非。可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如“饮( )止渴”这样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太难了。为什么?因为平时学生没有接触。所以像这样的考查究竟要评价学生什么,单单看谁课外知识丰富吗?如果仅仅以这样的思想来评价学生,势必会出现教师任意拔高、课外知识积累泛滥、学生学得苦不堪言的局面。所以像这道题我们不妨改成:

请你写出带有动物的成语4个:( )( )( )( )

同样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储备不一样,用这样开放式的题目,每一个学生可能都会从从容容地去完成,考查的目的也同样能够达到。我们考试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我们的学生考得趴下,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获得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

另外,在考查学生语文积累的时候,不仅仅只一味地了解学生语文积累的多少,还要重视语文积累的运用。只有当语文积累能“学以致用”的时候,这样的积累才有意义。

语文积累范文第10篇

一、在语文学习中进行积累

小学语文的大多数课文平白如话,文质兼美,有许多精彩的片段或句子。虽然小学生不一定能理解透彻,无法全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但熟读成诵并不困难。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背诵积累,使课文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积累时,他们日后定会受益无穷。但语言的积累要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文字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行为、思想感情及观点的结合,因而要抓好两个环节:一,听读欣赏。即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聆听完整课文的录音朗诵,结合看挂图、录像或多媒体课件,一面静听默察,一面展开想像,细细咀嚼品味。这是对课文语言材料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多层面,立体的审美体验。二,演读背诵。即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课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是有感情有动作的单独朗读,也可以分角色演诵,还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表演。这是对课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将以复活;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在这样充分演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

二、在现实语境中不断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才越见深切。”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

1.观察日常生活,品味记录语言。语言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生活只有同绚丽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语言才会富有灵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周围的谚语、对联、歇后语及精妙的广告词、标语和一些趣味无穷、意味深长、幽默诙谐的群众语言,并随时记录在生活笔记本上。

2.观察实践生活,联想记录语言。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生活的空间和观察的视野,让学生欣赏日出日落、风景名胜、去体味野外生活的情趣,去捕捉家乡欣欣向荣的镜头。当学生耳闻目睹到与自己生活经历相关的语言文字时,便会产生丰富的联想,自觉地对已有的语言材料进行选择、重组,用精彩的语言记录美好的镜头,描绘生活的情趣。这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并且是一种更高形态的积累语言的方法。

3.优化校园环境,实践运用语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校园语言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体系。只有优化校园语言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可采用办手抄报,消息会活动,讲故事比赛,小记者行动等,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积累语言。

三、在博览广记中随时积累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积累需长期努力,非一劳永逸之事。要让学生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和随时记笔记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喜欢读的书目,并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比赛、读书成果汇报会等。激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引导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上一篇:作文素材积累范文 下一篇:蒙药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