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2-26 16:50:31

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

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惜这些荣誉,

我承认它很有价值, 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 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 虽然/不过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 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 。 , 。 , 。

。祭月之举扩展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①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②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③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④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⑤内心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⑥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A.③①⑤②⑥④

B.⑥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⑥①②④

D.⑥③⑤④①②

3.阅读文段一,之后在文段二横线处补写一组排比句,对书斋名的几种含义进行总结概括,每句15字以内。

文段一: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为“陋室”,表现了他高洁的品性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老学庵”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他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项脊轩”是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据说,他的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县项脊泾,他以“项脊”命名,有纪念祖先之意。

文段二:书斋名又称斋号,是书斋主人为自己的书斋所起的名字。古往今来,中国文人墨客大都有为自己的书斋冠名的雅习幽兴。

从内涵来看,这些书斋名 ,

, 。品味着这些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书斋名,眼前仿佛浮现出这些名家坐拥书城、伏案苦读、挥毫疾书、情致高雅的形象,使我们顿生景仰之情。

4.从下列备选篇目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写一段文字,揭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备选篇目:徐志摩《再别康桥》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苏轼《赤壁赋》 李白《蜀道难》

示例:站在橘子洲头,满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天一问,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答:

5.下面是某中学校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人生不能过于平淡,索然无味的人生必然会错失生命的乐趣。若人生是一片大海,那就期待惊涛骇浪,① ;② , ,③ ;若人生是一片草原,那就期待狂风暴雨,荒原边的游牧永远不能造就壮丽的搏击。

6.某同学对3D打印很感兴趣,“百度”出以下的相关信息。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3D打印”下定义。不超过60字。

①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②3D打印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③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④3D打印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⑤3D打印所采用的材料是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⑥3D打印在工业设计、航空航天和医疗产业、教育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答: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14年在韩国仁川举办的第17届亚洲运动会成为亚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在几内亚爆发以来,已扩散至部分西非国家,如果不采取具体措施,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乡村教师陈发喜扎根山区,倾情助学三十一载,当他荣获“荆楚楷模”称号的消息传来,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前来向他表示热烈祝贺。

B.由于一些人或热衷于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或热衷于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并通过微信杜撰一个个耸人听闻的谣言,让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

C.作家阿来因报告文学《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在鲁迅文学奖评选中一票未得而落败,发表长文三问“鲁奖”,让“鲁奖”风波再起。

D.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纪实的叙事手法成功塑造了胸怀伟大、内心丰富、视野开阔的领袖形象,受到了观众好评如潮。

9.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5~20字)

答: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在15~20字)

①社会:

②学校:

10.阅读丰子恺先生的漫画《跌一跤,且坐坐》,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答:

(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

二、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甘霖亭记

韩日缵

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荆公守惠之明年,岁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田畴龟坼。郡之人戚曰:“不有播,其曷有获?”一月不雨谓之干,再月不雨谓之亢,一时不雨谓之槁,槁则无岁,无岁是无民也。太守荆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务殖之也,非天弃民,太守其不勤民,实弃守也!”

于是罪躬简事,禁酷徙市,损膳恶服。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其衷疚,其词伤,其足W,其形容憔悴。如是者日行之,不雨;旬行之,不雨。行之不辍,尔乃润风墨云密布并发,淹淹祁祁,自原野达于畎亩,无不优渥足者。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郡人平越守张孟奇为甘霖之歌,绅衿之能言者和之。

无何,荆公以内计中考功令,郡之人戚曰:“民无岁,赖公以有岁,国人望公如望岁焉,奈何夺我公?”群走藩臬大夫御史台、都御史台为公留行。业裹三月粮,叩阍乞还我良守,不许。荆公去之日,日集万众,积公车不得发,两岸攀号至百里外。时余偕诸荐绅饯公州中,挥涕而别。诗云:“试看东江两岸哭,为官何必要封侯?”

郡人乃鸠工程物,作甘霖亭于江之浒。亭成,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曰:“伐石为亭以记太守之泽,不日成之矣。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诸石。”余曰:“公之雨我民也,渗漉于闾阎,沦渍于心髓,其为雨也非一日矣,乃公精诚所结,叩于天而天答之,泽于民而民戴之。”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

公名之琦,镇江丹阳县人,万历甲辰进士。

1.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月不雨谓之亢(二,两个)

B.无岁是无民也(岁月)

C.行之不辍(停止)

D.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前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绅衿之能言者和之

B.荆公守惠之明年/不日成之矣

C.太守其不勤民/其形容憔悴

D.自原野达于畎亩/渗漉于闾阎

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B.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C.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D.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甘霖亭是太守荆之琦为求雨所建,亭子建成十多天后雨就落下,十分灵验。

B.求雨得雨,平越太守张孟奇写诗赞美,当地的士绅都说写得好。

C.在惠州老百姓的盛情挽留和向朝廷的申诉下,荆太守终于暂时留了下来。

D.亭子建成,人们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韩日缵对荆太守的歌颂之辞。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

译文:

(2)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诸石。

译文:

6.请指出百姓尊敬爱戴荆太守的两个事例(可摘录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答:

三、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闻洮西捷报①

苏 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陕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请简要分析下片“却是池荷跳雨”一句中“跳”字的好处。

答: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内涵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育的关键。语文教学不可能全面传授所有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语文的平台,通过对语文的词语、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我国的语文学科有过“大语文”“词章”“中国文”“国文”“国语”“语文”等名称,语文学科名称的转变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重点的变化,从古代的以文言文教学为主到以白话文教育为主的变革。但不论学习的内容如何,语文基础知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不论是诗词、文言文、白话文,对字、词、语法的了解是学习这些知识的前提。

语文知识大致包括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而基础知识大致包括语言、语法、文字、词汇、修辞、句子、标点、逻辑等内容。在语文知识的框架中,阅读和写作都包含对文字、修辞、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合理、灵活运用,而文言文、文学常识的学习以文章为框架,文章的学习也需要基础知识。因此,语文知识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体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以后的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存在的理由

(一)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双方都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与学,只注重诗词的背诵、写作的训练,对字音、字义、字形等基础知识关注不够。初中生不能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提笔忘字、对字的运用方式不能灵活掌握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对“的”“地”“得”的使用不能正确掌握,把“再接再厉”写为“再接再励”,忽视对句法、修辞、逻辑等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不能掌握复句的概念,对修辞的作用认识模糊,有的甚至不能在阅读、写作中正确理解、使用标点符号。教师这样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的语文知识根基便不牢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将十分被动,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将相当困难。

(二)将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能力训练相分离

教师以程式化的方式讲解语文知识,以练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将语文基础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文章、写作等知识的讲解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讲解所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去分析文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实现两者的同步提升。

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策略

(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时期,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情感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文学常识比赛、成语竞赛、常用字书写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其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这样动态、活泼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

教师可以对语法、修辞、标点、逻辑等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其概念、不同的语法、修辞、标点的作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训练为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训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与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中渗透着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便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掌握。教师讲解课文,不能只注重分析文章,而应结合语文基础知识讲解课文,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语法和逻辑的作用等。同时,应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来讲解基础知识。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欠缺的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写作中常出现的错别字、病句等,在教学中对所涉及的字词、修辞、语法等进行补充,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其使用能力。

(四)把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语言、语法、文字、词汇、修辞、句子、标点、逻辑等基础知识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例如,对句子的学习,需要掌握文字、词汇、标点、修辞等,句子的运用也涉及逻辑、修辞,它们彼此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语文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将各类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成为知识丰富的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五)合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策略。例如,在讲解一个句子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这个句子,对句子的语法、修辞等进行分析,对涉及的词语、生字等通过查字典掌握,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个句子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分析。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所涉及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让学生积累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增强其语文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并最终提升语文素养。但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基础知识教学的高效开展,比如教学内容实用性低下、灌输式教学形式十分普遍、教学方法呆板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予以应对,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一、实用性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好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实用性为中心实施基础知识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那些使用频率高的基础知识当成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的意思,并通过竞赛、游戏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印象,也可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有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最终实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目标。在新课标教材中,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致可分为五类,分别是:(1)词语;(2)短语成分;(3)常用修辞;(4)单句成分;(5)二重复句。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将基础知识归纳为以上几种内容,并有重点、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加以学习,以加深学生记忆,确保学生能熟练记忆并灵活运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

二、引导性策略

受传统教学形式的长期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时,仍然沿用以往的圈点知识点,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实现牢固记忆的目的。这种强化背诵的方式过于死板,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不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让其对语文基础知识点做到充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更易于背诵。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一文时,当学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叙述意思,学生也可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学习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这段话的详细意思,而且还对句子的特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这样再背诵就比较容易了。引导性教学法,不仅扎实践行了新课标倡导的“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理念,并且让学生学会了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更主动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趣味性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年龄特点分析,初中生普遍好奇心强,对有悬念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以趣味性为切入点,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才能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提前搜集各个旅游胜地冬天的美景,如哈尔滨的冰雕、冰灯、树挂、滑雪等图片,以幻灯片形式展示给学生,并让他们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出来,有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看冰雕或者滑雪的经历。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哪里冬天的景色,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是“哈尔滨”。教师可顺势导入新课:哈尔滨的冬天是这样的美丽有趣,那么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呢?它和哈尔滨的冬天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兴趣也被点燃,于是十分积极地投入对这篇课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兴趣教学法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激趣法外,还有比赛、表演、情景剧等形式,都可拿来用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以提高教学实效。比如,在讲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生字词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三五随机分组,让学生在组内挑写、默写生字词,然后选派代表参与班级生字词的比赛,最终的获胜者可以免值日一次。以实际事物作为奖励,很快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开始背写生字词,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因此,成语接龙、比赛等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式,都可以用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语文基础知识,简单的六个字却包括了太多的内容,字、词、句、修辞、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作者信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这些语文基础知识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侧重记忆,需要反复背诵,有的重在练习,文章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提高,有的则需要不断地积累,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不同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1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基础知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例如,汉字、词语等,学生只有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的学习,进行作文写作,可见,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不佳,将会影响到其他学习项目的学习质量;②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需要学生掌握全面的语文知识,并且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语文知识,而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因此,学生只有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够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也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2.1趣味策略,培养学习兴趣

从年龄特点分析,初中生普遍好奇心强,对有悬念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以趣味性为切入点,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提前搜集各个旅游胜地冬天的美景,如哈尔滨的冰雕、冰灯、树挂、滑雪等图片,以幻灯片形式展示给学生,并让他们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出来,有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看冰雕或者滑雪的经历。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哪里冬天的景色,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是“哈尔滨”。教师可顺势导入新课:哈尔滨的冬天是这样的美丽有趣,那么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兴趣也被点燃,于是十分积极地投入对这篇课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兴趣教学法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激趣法外,还有比赛、表演、情景剧等形式,都可拿来用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以提高教学实效。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生字词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三五随机分组,让学生在组内挑写、默写生字词,然后选派代表参与班级生字词的比赛,最终的获胜者可以免值日一次。以实际事物作为奖励,很快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开始背写生字词,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因此,成语接龙、比赛等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式,都可以用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2.2评价策略,树立学习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M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加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在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加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初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有着一定的艰涩性,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性格不稳定期,对一些艰涩的知识往往没有学习的耐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语文基础知识本事产生兴趣。

2.3引导策略,夯实知识基础

受传统教学形式的长期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时,仍然沿用以往的圈点知识点,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实现牢固记忆的目的。这种强化背诵的方式过于死板,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不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让其对语文基础知识点做到充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更易于背诵。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一文时,当学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叙述意思,学生也可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学习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这段话的详细意思,而且还对句子的特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这样再背诵就比较容易了。引导性教学法,不仅扎实践行了新课标倡导的“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理念,并且让学生学会了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更主动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3 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基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项目,也是教师开展其他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高度的重视,以全面的提高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净磊.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知识教学误区及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14.

[2]徐金河.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础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30-01

高中生的语文教育,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更加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注重宽度与厚度的双重要求。所以,对他们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往往会更有难度。语文教师在此类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弱势或者常犯的错误以外,还要注意从基础知识本身出发,追求溯源,让学生了解到字词的演变意义,继而从根本上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且避免由于意义或者写法相似而导致的理解偏差。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考虑到个别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忽视,认为其不值一提的现象,继而在真正的解答过程中又出现低分的结果。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们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1.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基础知识的态度

个别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往往认为可以凭借语感等方法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却忽视了高中语文的难度和出题人的出题目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之前,要帮助学生们摆正学习基础知识的态度,从心理上加强对此类教学的重视,继而才能使他们在今后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主动学习,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作用。

1.1 针对此类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态度。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与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也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学生们往往需要更多独立自主和探索发问的精神,才能学习到更多的课堂和课外知识。所以,端正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态度对高中生来说是极度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他们晓之以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不当的学习态度。

1.2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意识到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相关题型的练习和训练,让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各个题型的特点和题目中常见的缺陷和漏洞。进而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能够提高解答基础知识题型的效率和正确率。

2.对基础知识进行划分教学

在学生们端正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基础知识题型的不同,进行分类教学。结合每题的不同特点和常见的考题陷阱,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2.1 针对选择正确的单词读音以及正确写法的单词组合类题型,语文教师在每次的教学解析中,要重视对每个选项的详细解释。例如,在解析选择单词读音的题型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保持细心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此类选项多会出现现实中的错误读音,教师要帮助学生们认清各类单词的正确读音,让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最好是通过及时地翻阅字典,在字义与字形的解释中全面了解单词的音形义。另一方面,在解答正确写法的单词组合时,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分析单词的基本意义以及延伸意义,而对于出现的错误单词,语文教师要做出具体分析,从字形上分析这个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从而让学生们在字体上深入了解和记忆,进而逐步掌握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

2.2 针对指出选项中的病句和选择合适的搭配词组类题型,语文教师在教学解析中,要根据此类题型的特点,对高中生们的基础知识的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文教学内容中可以有意识地涉及到相关的语法搭配的知识点,让学生们细心体会不同的搭配词组对句子意义的表达的作用。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针对常见病句的专题基础知识的讲演,让学生们在老师的经验总结中体会到病句的特点。所以,高中生们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以最少的时间获取对此类基础知识的解疑,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出疑惑,在与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加深对相关词组搭配和病句的理解,进而提高解答此类问题的效率。

3.总结和教授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技巧

上文提到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各类基础知识题型的重要性和解题方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需要总结和教授这些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技巧。学生们只有在掌握各类基础知识的理论之后,再加以解题技巧的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3.1 针对基础知识的出题特点,语文教师要结合选择题的特点,通过排除法、代入法等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回答的正确率。学生们往往也会倾向于应用此种方法,来提高解题的速度。例如在解答词组搭配的题型时,学生们可以运用代入法将各类选项的词组进行带入,进而通过进一步比较得出最佳的选项。

3.2 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错题总结,将他们划分别类,归纳出相关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事实上,语文教师的总结与方法的讲授对高中生来说,一方面是学习和解答基础知识的快捷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总结和经验的交流,学生与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与资源共享创造出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进而又能进一步刺激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总结。

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教学,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同时高中生们对语文的学习也开始朝着宽度与厚度相结合的方向延伸,这对语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要求与鞭策。所以,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教师要立足现有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条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最优化。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基础知识 新课改 语知积累

中小学是学习掌握汉语言基本功的阶段,在小学认字写句的基础上,初中语文的侧重点是掌握基本文体知识和文言文基础知识。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和学,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对于培训学生的语文读、写、说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都至关重要。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既不能纯粹教条地死记硬背海量练习,也不能轻描淡写地不当回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持续积累、感悟运用、探究实践等过程而掌握运用语文技能的规律。现实教学中,不少同仁把新课标强调语文的读写说能力理解为不用再在基础上下功夫,靠网络搜索,靠大量的课文分析、阅读写作就可能代替纯粹的语知学记。笔者不赞成这些观点,坚持持认为语知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基础内容,应当相对独立,形成体系,并探索方法,努力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夯实基础,掌握丰厚而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这几年的实践也证明,我教出来的班级考试时语知部分失分相对其它班级要好得多,语文卷面成绩也总体上好于其它班。说明注重语知教学仍然十分重要,具有长远意义。

一、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学得基本的语文技能,懂得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不少同仁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新思维的启发,注重探讨文章内涵、分析文章语言,注重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说”。这固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果,但也相对削弱了对基础知识和训练,因而出现了不少能说不能写,错字、别字连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差的问题,不少学生在中考的时候由于语知功底不扎实,不仅影响语知得分,而且影响阅读和作文的能力。事实说明,我们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重的现实条件下,在新课程背景下推进初中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拼命抓“双基”训练到放弃基本语知训练,都是没有把初中语文教学语知、阅读、口语和写作四大部分放在一个系统里统筹兼顾的结果。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在语法和基础知识安排上有了很大改变,在各册中安排了记叙、说明、议论等语法知识和其他相关的基础知识,一般都是相关课文的最后,使得一些同仁把它们当成附录对待,让学生自学了事。其实有关部门如此安排的目的是要加强语知学习,而不是降低语知地位;学语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写作,写作好除了有“话”可说之外,还要掌握怎么说“话”,这也是每课后面语知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放弃了这些内容的讲授和学习,学生就难以系统地、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规范化”表达意思的能力。

学好基础知识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些同仁误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有意无意地放弃基础知识的教学,鼓励孩子们通过网络“查词义”,通过教案记语知,照抄照搬网上一些现成的语知整理作品,不从一校一班的实际出发整理语知并讲透语知,使得学生初中三年后基本的写字、造句、解义能力没有明显长进,纵然有思想、有见地,却没有很规范的表达能力,同样是素质的不完全、不协调。

二、在整理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无论是说,还是写,都需要建立在厚实的基础之上,都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等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才能够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强调积累,就是要强调读背,强调练习,这与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似有矛盾,也使得一些同仁抓语知积累时不那么理直气壮,甚至随波逐流。事实上,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学生的语文功底。我们所要做的是在积累方法上要努力探索,努力提高积累的效率。

首先,明确整理积累的内容。初中语知应突出四个方面:一是汉语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短语、句子、修辞等内容。二是文体知识。包括基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的一般常识。对不同的体裁一定要系统地掌握其内涵。如说明文就应该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的顺序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文的结构是什么,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等等。三是文学知识。包括基本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内容。四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有很多知识点,一定要让孩子们养成积累整理的好习惯。比如: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常见的文言句式等等。

其次,老师的主动整理至关重要。初中生面对一大堆语知内容,往往措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掌握。老师的整理和引导至关重要。要帮助学生宏观认知语文基础知识体系,把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三部分架构理出来,可以用表格或知识树的形式系统地为学生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归纳、归类,从宏观上把握认知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对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非常有帮助。千万不能把整理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尽管学生素质各有不同,但老师的统一整理对学生可谓事半功倍。

三、在运用过程内化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目的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语文能力的提高又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要想真正让这些知识“烂熟于心”,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用”的过程中来巩固。

首先,加强语知训练。熟能生巧,训练以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十分重要。以写字为例,如果不训练,就不可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如果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对最基本的字、词、句、篇、语、修、文等基础知识,应该改变以往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紧密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加以科学训练。要针对语文基础知识巧妙地设计各种类型和类别的练习题,通过做练习,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练习题的设计应注重多角度、多方位;练习后要注意反馈,讲析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练有所获的目的。

其次,激发学生应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符合中学生好动、猎奇的心理,能创造各种情景和条件,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兴趣盎然,因此要巧妙地设计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语文知识活动,比如拼音比赛、猜字谜比赛、书法竞赛、查字典比赛、改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竞赛、修辞手法竞赛、对联诗词竞赛、文学常识竞赛、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等。要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以培养学生学习语知的兴趣。比如可以将语文基础知识编成歌诀,如词类歌诀、句子成分歌诀、句子语病修改歌诀等,这样学生读起来感兴趣,记起来简洁易记;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感受生活的真知、美的情景。

参考文献

[1]郭世才.抓好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浅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4).

[2]苏凤新.抓好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22).

[3]苗刚.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点滴谈[J].新课程.中学,2011(11).

[4]范秀玲.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究[J].网络科技时代,2008(8).

[5]李睿.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考点分析[J].广西教育,2005(3C).

[6]李云霞.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之反思[J].教师,2013(8).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语文基础知识;民族性;工具性;新课改

当下的语文学科将要排到“小五子”、“小六子”的位置时,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成为众矢之的,为人所诟病了。究其原因,一是“人文性”被更多的人提倡或误读。语文本身作为一种“工具”,正接受着形形的批判,甚至有人将应试教育的弊端种种皆归结于此;二是新课标表达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含义,让语文教学陷入了观念上的迷茫。然而,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是提高语文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岂能淡化?

这里,首先要回答“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促进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交际有关的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知识。”[1]我们认为,这一定义较准确地辨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内涵。但仍需考虑的是,语文基础知识包含的内容有哪些?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对此作出这样的思考:“语文知识”是学校教学中语文学科最基础的知识,不是对这些知识变更或加工后的课程知识,当然更不涉及“大语文”所囊括的总和,所以我们认为的基础知识“通常包括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2]本文重点讨论的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语文知识教学,认为这样的教学不能淡化,试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 语文知识教学背后所反映的民族性。这是极其显而易见的事情,可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竟需要讨论。作为母语的语文知识,怎能被淡化?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想必一线教师对本文的思想主旨了然于胸。我们引导学生去学习此文,难道最后却要用行动告诉他们与文相悖的道理?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如果我们连最起码的母语语文基础知识都淡化了,还谈什么民族文化呢?放眼世界教育,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教育改革中忽视了语文知识教学,导致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贫乏,甚至影响到实际表达,在随后的改革中明确将语言知识体系的教学摆到中心位置。此外,法国、日本等国家现在都非常重视本国的母语教育,甚至以义务向他国输送母语教师的方式来扩大本国的文化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不正应该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所借鉴吗?

2. 教学活动的本质及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教学活动的媒介和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而形成流畅的“言语交流”,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正是语文知识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语文基础知识在教育中扮演的,更多时候是陈述性知识的角色。它不仅是深入学习语文的必备,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离开语文基础知识,一个人就无法读书看报或参阅文献,无法搞研究、做调查,无法了解自然与社会。一个人要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离不开语文;一个人若想成为杰出人才,语文素养,尤其是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是必备条件。离开语文基础知识,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会成为空谈,对其他学科的理解程度与学习深度也会有很大影响,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 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样决定了语文知识不能淡化。新课标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两者的关系上,我们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可部分人曲解语文学科性质,提出要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淡化“工具性”,在搞清楚学科性质后我们就不难明白,这一观点无法立足。必须强调的是,淡化“工具”说“人文”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很可能将语文教学引上歧路,语文(下转162页)(上接90页)教师对此应保持警惕。这里我们一直提到的“工具”,正是被很多学者批判的、要求淡化的语文基础知识。殊不知,丢了这个“工具”,语文就成了没有骨架与血肉的灵魂,成了学习者无从下手去研究的空壳。

4. 认真研读新课标,我们并不能得出“淡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结论。一些学者以新课标作为理论依据,喊出“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口号,着实令人费解。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删除了过去“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说法,可见其本意上从没有要抹杀语文基础知识的功效。我们期望的是通过新方法、新手段、新形式将语文基础知识改良,使其成为具有实效性而不仅仅是当作考试内容的一种检验。再者,我们深究新课标的理念就不难发现,如果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掌握不了,又何谈自主合作探究?何谈学习模式的创新?何谈思维力与创造力的提升?可见,新课标在根源上并没有主张语文基础知识的淡化。

任何理论的提出都应该经过实践的检验,每一个口号的呐喊也都要有背景与事实上的依据。因此,我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现状应加以分析。当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语文知识观念落后,教材编写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些迫切需要教的无内容;现行教材对已有的语文知识交代得不够清晰,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目都有基础知识,但要么相似、要么笼统,使教师难以摸清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脉络;再如,“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机械单一”,[3]教师多采用讲授法介绍语文基础知识,造成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此外,在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发展中,语文基础知识成了牺牲品……由此可见,语文知识的教学确实需要革新,但这样的革新绝不是淡化,而是重构新体系,帮助语文教学达到新的高度。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能淡化,因为它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更是关系其他学科甚至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当然,我们也坚决反对诸如“八字宪法”之类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弊端的传统基础知识,但反对不意味着抛弃,反对的是糟粕,绝不能把核心要义也淡化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新路亟待开发,语文教育者任重而道远。

注释:

[1]刘光成.语文知识教学的历程与反思[J].教学与课程研究,2007,(5):99.

[2]郑国民.对语文知识教学的几点看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3,(2):19.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1.评价标准出现了偏差

在当前考试制度没有较大改革的情况,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因此,教师语文教育的目标自然也是向分数看齐。教师教育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博取高分的技巧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素养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从高中生、大学生文章中别字频出就可以看出来。学生语文成绩最终是以分数检验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唯分数论,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许多教师沉不下来心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中也不注意分析总结,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往往倾向于一些时髦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花样翻新,语文教学被各种花样思潮所左右,脱离了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不认认真真地研究文本,扎扎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时间就在这样浮于表面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流逝了。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下提倡人文教育,这是对的,但不能走极端,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在当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强调人文性就搞自由主义,随意地解读文本,追逐时尚,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一节课下来,看着热闹,学生们却没有多大收获,特别是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难有积累,这是造成初中生语文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一些教师则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方式僵化,花大量时间灌输文章结构及语义,烦琐的分析不仅使学生昏昏欲睡,也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使学生见木不见林,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的学习无论如何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些建议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但无论何时,无论教学怎样改革,语文基础知识永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在当下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考虑分数,两者似乎看起来是矛盾的,但仔细思考,这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如果不那么浮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以语言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语文教学,那么语文基础知识的功力肯定会稳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提高会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要表达的要义反过来更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其中的重点字词只有在通篇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其正含义。只有在对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了才能去谈人文性,才能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感受与情怀,这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是每一个作者在写作文章所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三、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语文课堂是学习母语的重要渠道。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运用语言,但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及语言背后的智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敬畏感,这是语文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有了对母语热爱和敬畏,学生在读和写的时候将会更加认真,语文基础的提高也会更快.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愈加深入,语文教学工作发生了一些改变。相比较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现今的语文不管是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观念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时候,不能对其进行随意改革,需要立足于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语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愈加深入,语文教学也改变了过去固步自封的局面,开始做出一定的改变,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应该看到的是,语文教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使素质教育的开展受到阻碍。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语文的教学工作,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也应该注重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发挥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性作用。

一、初中语文基础性知识内涵

在初中Z文教学工作中,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就是其中的基础工作,也是语文教育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可能对所有语文知识都进行讲授。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打开接触语文知识的窗口。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更主要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词语、语法、修辞、阅读能力等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有充分了解,继而为之后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条件下,不论是语文改革还是语文教学都应该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从而开展语文教学以及语文改革工作。

二、如何利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教学

要想使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注重对文中内容的挖掘

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注重对文中的细节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对书本上的细节内容予以充分关注并深入挖掘,如在阅读学习中,老师可以对文章某一个词语的运用、某一句话、某一段文章进行细致提问,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课本中的细节之处。这种细节问题不仅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细节有详细了解,还让学生把握细节的同时对于文章语境进行充分把握,使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充分了解,从而使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更好。

2.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之间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对来说就会差一点,因而他们之间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都会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接受程度、学习能力等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语文学习。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也比较强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鼓励他们更深层次地学习。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太好的学生就要耐心辅导,使其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3.改变教育观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现今的语文课堂依然会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在课堂上,教师大多只注重知识的输出,却忽视了学生的吸收情况,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一直不显著。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这种教育观念进行清除,教师需要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使现今初中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一般来说,老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认识,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积极引导。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课文的阅读,课文阅读完成后,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并在课堂上讨论。

注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给现今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思考,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它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于文章的不同观点,尊重学生之间的思想差异,让课堂上的不同观点可以自由表达,还需要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作用进行重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打好基础,发挥基础知识的作用,进而使初中语文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6).

[2]钟建华.浅谈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基础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3]刘佩.试探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基础知识的矛盾[J].文学教育(下),2013(5).

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近几年高考语文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文基础知识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并且题型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很多学生语文考试不理想,都是由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语文基础知识加强复习,并且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解题技巧,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字形辨析

在这一方面所要进行考察的主要就是形近字。要将这类题目做好,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关注和字音题相类似的字,进行不断练习与积累。应当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由于其字形比较相似,并且有些字音也比较相近,因此,要从其字形来着手,对其含义进行考虑,从其含义来对其字形的正确性进行推断,从而加强记忆。此外,还可以熟记《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100个错别字》,这里面的100个错别字都是近些年各类高考中出错较多的,将这些字记住,字形这一类题目就很容易掌握了。比如说在2013年福建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我曾在图书馆里看到过《莫扎特作品集》,卷帙浩烦的杰作整理摞满整整一大书架……”这道题目中,让学生找出句子中的错字,这实质上就是对学生字形的考察,从“卷帙浩烦”的词义我们可以理解到,这里所说的“fan”应当是很多的意思,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烦”字错误,并且能够很容易想到是这个“繁”字。

二、近义词及成语辨析

在学生看来,近义词辨析是很难的一个部分。首先是实词的辨析,对实词进行辨析,主要就是对其词义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从语素上进行分析;第二,利用组词或者是将其反义词找出来进行分析;第三,对形声字形旁来进行分析;第四,利用排除法,先将容易辨析词语排除,使选项减少。其次是虚词的辨析,主要包括两点:第一,从句子关系入手;第二,从句子中关联词语搭配入手。

对于成语辨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第一,成语感彩,要能够弄清楚词语的褒贬性质,防止错用;第二,成语含义,要弄明白成语的真正含义;第三,注意词义的轻重;第四,一词多用,要清楚一个词语所包含的多层意思,根据不同语境来进行运用;第五,运用对象要合理;第六,搭配得当,对于不同句子要用不同词语进行搭配,从而保持一致;第七,与日常习惯相符。做到以上这几点,就能够将该题型较好解决。

还是以2013年福建卷的高考题目为例,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泻湖里梦幻般的流动的水波( )着它,将它浸泡在( )的光影里,清晨的雾气……恰如一位绝美佳人随性更换着( )的霓裳。”让学生选择适当词语来进行填空,该题主要是考察近义词之间的辨析,题目中所给的选项有:A.荡漾 变幻莫测 出人意料;B.簇拥 变幻莫测 风格迥异;C.簇拥 千变万化 出人意料;D.荡漾 千变万化 风格迥异。对于这道题目,可以先利用排除法,将A项与D项排除,因为荡漾后面是不能接宾语的,在另外两项中,出人意料与风格迥异的意思相近,但出人意料在此处程度太重。故此得出答案B。

三、病句的修改

从近些年的高考题目来看,在病句修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语序及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者赘余、不符合逻辑以及表意不明。

病句的修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增加句子中的残缺部分;2.删除句子中的赘余之处;3.将用词不当之处换掉;4以及对语序不当之处进行移动。在修改时要注意不能变动句子的原意,尽可能简单地进行修改。

在2013年福建语文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亚马逊……,亚马逊森林正在经历向生物物理紊乱过渡,……的主要原因。”在这道题目中,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句子,并且进行改正。从这段话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亚马孙森林正在经历向生物物理紊乱过渡”这句存在错误,一方面从语感上可以感觉出来,另外对句子进行分析,可发现“过渡”与“经历”意思重合。另外,过渡后面缺少宾语,要加上“的过程”,所以改法就是将“经历”去掉,在过渡后加“的过程”。

四、语言连贯题

这类题型在语文基础知识中算是最难的一种。该种题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让学生根据所给出句子来组合成一段话。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学生要首先注意话题的一致,第二是注意行文上要前后互相照应,第三是要注意格式上保持一致,第四是要保持分承对应性;第五是要保证事理上的逻辑性,从而将这类题目较好解决。

比如在2012年福建省语文高考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依此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

①收现代文明

②从而博纳多种价值以及宽容各种思想

③继承传统价值

④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

⑤以母语教育为本”

所给出的选项为: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①⑤③。根据句子之间的承接关系,可以知道,第一句不会是②,根据事理上的逻辑关系,③应当位于①之前,将C、D两项排除。根据语感以及关联词语的关系,可知②应位于④之后,因此得到答案A。

五、结语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其加强复习力度,并且要指导学生采取有效方法来进行解题,从而将语文基础知识水平提高。笔者希望本文所阐述有关内容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有一定帮助,从而使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何美蓉.浅析如何开展知识记忆――促进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J].课程教育研究,2013(1).

[2]赵福海.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专辑:识记字音、字形[J].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2(7).

上一篇:桥梁拆除范文 下一篇:音乐基础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