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17:07:01

语文读书节活动总结

语文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学会感激,懂得感激。同时为了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积极推行“新农村新教育”实验进程,我们将举办“建书香校园,树纯真心灵”校读书节活动,让同学们在读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二、活动主题:

“建书香校园,树纯真心灵”

三、准备工作:

1.横幅。

2.撑牌。

3.彩旗点缀校园。

4.围绕读书节各中队出一期黑板报。

5.围绕读书节各中队利用班队课召开一次主题队会。(3月23日)

6.各中队创设“书香中队”,布置图书角。

四、活动内容:

1.开幕式。

2.小学生优秀作文评比。

3.中高年级读书知识竞赛。

4.低年级童话故事大赛。

5.中高年级读书笔记竞赛。

6.开展以读书有关的主题班队会。(德育处检查)

7.举办读书手抄小报评比。

8.图书阅览室开放,学生积极借阅图书。(杜卫英负责,各班主任协助。)

9.每天中午12:30—12:50为班级阅读时间。

8.做好本届读书节总结。

五、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地点内容参加对象具体要求负责人

3月19日操场开幕式全体师生1.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读书节开幕式致词。

2.拉横幅、竖撑牌、插彩旗营造氛围。

3月20日课后完成小学生优秀作文评比3—6年级每班一篇

(语文老师负责)具体要求参照“第八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的要求。袁理

3月21日中午12:00阶梯教室读书

知识竞赛3—6年级每班2人1.带好笔和橡皮。

2.竞赛内容以课外书籍知识为主。范红

马丽丽

3月22日中午11:45阶梯教室讲故事比赛1—2年级每班1—2人

(班主任负责)1.比赛前把演讲题目报到比赛负责人处。

2.以童话故事为演讲内容,演讲时必须使用普通话,口齿清楚,表达流畅,符合年龄特点。殷伟娟

3月23日课后完成读书笔记

3—6年级

(语文老师负责)1.以班级为单位参赛。

2.用方格纸誊写,并一式二份。

3.杜绝抄袭,发现取消全班比赛资格。

读书

手抄小报3—6年级

(班级美术老师)

1.每班完成2份。

2.纸张大小8k。

3.手抄报内容与读书有关。

六、宣传口号: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获取知识,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6.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人文乐小。

7.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8.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充满校园。

语文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2017书香班级活动总结1】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不同范畴的书,能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成长中的青少年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史;可以去欣赏自然,感受艺术;可以充实心灵,认知人生。作为教师,应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寻到那一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书,让这本书成为他们自我教育的开始。以书香打造特色,以书香追求卓越,是我们庆小师生一个美好的理想追求。本学期我们五(3)班以“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为指导,以“打造书香班级”为途径,扎实开展书香班级创建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营造浓厚氛围:

1、利用每天晨会的时间宣传学校“书香校园”的活动方案,提出争创“书香班级”的倡议。倡导“我与好书同行”思想,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大量的书,读各方面的书。用教师亲身的阅读经历,读书收获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喜欢读书,引导他们读好书、乐读书、勤读书、活读书、会读书、读经典书、有效读书。通过阅读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二、规范阅读管理。

1、制定争创书香班级计划。让整个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

2、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制定出读书目标,具体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实现时间等。

3、 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做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让班上的墙壁、黑板、充溢着浓烈的书香。让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读学生推荐的好书,和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征集读书名言。在学生当中根据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感受征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做成书签进一步营造班级书香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4、建立班级图书角,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我们发动学生捐献出个人的图书,建立了班级图书角,由学生自主借阅。配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登记和借阅工作。

5、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创建书香班级,读书的主体在学生,必须让学生有时间读书。规定每天早读前为静读时间,主要阅读班级图书角图书、学生自带图书等,做到确实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午间乐分享自己读的好文章。

6、每天要求学生做好好词好句号段的摘抄,鼓励学生做读书记录卡,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7、鼓励各班订阅报刊杂志。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外面的阅读信息。

四、开展各种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也是如此。创建书香班级的过程中,我们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美文欣赏。

2、故事吧。

3、好书推荐。

随着打造书香班级的活动开展,让好书陪伴已渐渐地成为我们五(3)班的一种氛围。许多孩子爱上了读书,语言感悟不断增强,知识面越来越广泛,思维也在活跃,正享受着快乐的书香童年。愿我们五(3)班,在自主阅读中找到一条语文发展的好路子!

【2017书香班级活动总结2】

本学期围绕“书香班级”这一特色开展了有意义的班级读书活动,我们的口号是“读好书,好读书,与好书为友”,这也是我们特色创建的目标。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学习的氛围,我们班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整个过程,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期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顾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有许多感慨:有取得了成绩而带来的喜悦,有面对一些不足而产生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的幸喜和快乐。总之,这学期的创建工作使我想起了很多。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做以总结:

一、初期的工作,忙碌并快乐着

期初,学校要求各班创建书香班级,并要围绕书香主题拟定工作,让他们在活动中获益。

1、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是特色创建的主人。晨会课,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创建特色班级的事,一来征求他们的意见,二则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意在让学生能全程参与,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自主地将其执行完成。

2、用心布置教室。既然是创建书香班级,就该把教室布置出具有浓浓书香味的韵味来。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特色内容: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一边帖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对联,我们班还出了一期全新的黑板报,在不停手的忙碌中,教室终于布置一新。看着学生如此充满浓浓书香的教室里学习,心里真高兴。晨会课,我向学生介绍班级布置的意义,要求他们能在课间仔细去阅读,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特色班级正式成立,我们要按照计划努力做好制定的工作。

3、忙碌中收获快乐。初期是个繁忙的阶段,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每当看见孩子们驻足观望教室文化的时候,我想着:忙碌也是快乐的,它给了我更多的信心。

二、读书活动的开展

我们班始终以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为中心,吸引学生坚持读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畅游,汲取养分,与好书结成朋友,将创建工作积极的开展下去。

1、利用晨会、班会,阅读课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介绍一些同龄儿童读书受益的先进事迹,并定期开展古诗词小小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2、坚持召开每月一次的有关读书方面的主题队会,如故事会、读书心得体会交流,精品故事大赛等等,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提供进行互相交流,彼此学习的机会,同时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和友谊。

3、充分发挥班干部、小小读书迷的模范作用,经常召开小干部座谈会,商讨、研究班级特色工作,肯定长处,指出不足,逐步带动整体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活动中,涌现一批故事大王和小小读书迷。学生在活动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4、利用家庭的力量,亲子读书收益颇丰。班级的读书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热情地为孩子选书买书,还一起参与活动,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共同读书,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得孩子更有信心和兴趣把书一一读好读完。

三、活动效果与改进之处

1、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通过读书节活动,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人生”。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2、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班级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教室里,书声朗朗,歌声嘹亮。课堂纪律好转了,课间学生有事可做了,同学们能静心学习,小主人意识增强了,日常行为习惯也规范了。

书香班级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今后,要继续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在全班形成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发展。

语文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读书对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大繁荣的精神,引导和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打造翰墨飘香、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书香校园,教育局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开展首届中小学生“阅读节”活动。

本届读书节以“传承文明礼仪,创建书香校园”为主题,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家长”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通过读书活动,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礼仪,创建书香校园

四、活动安排

1、制订读书节活动方案。9月底前各校上报读书节活动方案,教育局组织开展优秀活动方案评选,并向全区中小学推荐优秀方案。

2、学校把推荐书目印发给全校师生。各校在校园内悬挂读书节标语,内容可为: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浓郁读书风尚,丰富心灵世界;建设校园文化,弘扬时代新风;读书,让我们更充实;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读书、品味、创新;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读书,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读书、明理、成才,仅供参考。

3、各校按照“七个一”(即制定一份读书活动计划,开一次动员大会,读1-2本好书,搞一次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展示,进行一次读书竞赛活动,组织一次读书活动主题班队会,举行一次读书活动总结会)要求,开展有特色的读书节活动。

4、举办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举办以“传承文明礼仪,创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知识竞赛。

6、结合语言文字工作,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7、10月30日前,各校将读书节活动总结上报教育局,教育局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表彰“优秀组织奖”、“书香之家”、“阅读之星”等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学校要提高对开展本次读书节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班会、团队会、校会、晨会等,利用悬挂“阅读节”宣传标语、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以及国旗下的讲话、家长学校等阵地和形式,对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积极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2、凸现主体,率先垂范。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重在平时、立于终身和有益于学生育德、励志、启智,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要着重抓好“读(阅读)、写(读书征文)、讲(读书演讲)、赛(读书知识竞赛)、透(读书与课堂学习相互渗透)”五个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学校领导是教育教学组织者、管理者,更要率先垂范,精读、研读、教育名著,做师生的榜样。广大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努力使读书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爱好和生活方式。同时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阅读节”活动中来,通过读书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

3、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要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小学阶段以着重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翻阅图文并茂的故事性、常识性、经典书籍为主。初中阶段要侧重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要坚持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读与学相结合,教师推荐阅读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单一化的阅读和多形式的阅读相结合,加大引导、指导和辅导力度,不断优化校内、班级环境,增强学生阅读情趣,使读书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4、整合资源,深入开展。各校要将读书活动有机融合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等活动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教研、电教、图书馆等部门的作用,积极为读书节活动创设有利条件和环境,图书由学校图书馆提供,或号召老师、学生和家长自愿去新华书店购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一次“校园旧图书交易节”。要利用好节假日作好详细的布置和安排。要及时总结,不断积累新经验,要明确专人负责,作好工作分工,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本次阅读节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效。

七、活动指南

各中小学可参考下面的活动建议,自行设计本校的阅读节方案,分阶段组织实施。

1、开展“书香班级”展示活动。各校紧紧围绕创建“书香班级”的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并认真实施。各班级紧紧围绕学校创建“书香班级”活动方案,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发言等形式制定出本班最佳活动方案。

2、每天一诗诵读活动。把“每天一诗”诵读活动当作创建“书香班级”的基本条件。要求各班语文教师制订出阅读节期间“每天一诗”的目录,并加以指导,直至学生能流利的背诵。

3、深入开展班级读书角和好书交流活动。要求各班开展“献一本看百本”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充实各班图书角的图书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个人藏书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

4、建立读书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读书、网上荐书、网上交流、网上竞赛等形式,培训提高学生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技能,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开“网”有益。

5、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要求各班学生把读书的感想、体会、经验等写出来,在班内、校内进行交流,带动更多同学也能积极参加。

6、开展“我爱读书”征文演讲大赛活动。要求各班同学把在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选出最佳文章,参加学校“我爱读书”征文比赛。

7、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展评活动。各班推荐3-5篇优秀读书摘记和3-5幅手抄报参加学校展评。

8、开展“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化成只字片言,写成属于自己的读书名言和大家分享。

9、开展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学生努力丰富自己的家庭藏书柜,实现个人藏书20册以上的目标。开展好 “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及读后感征文活动,实现父母与子女同读、同写、同感悟、共交流。

10、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举办各种主题的读书讲座或读书论坛。

11、建立“读书日”制度。每学期“读书节”期间,集中一天(或半天)时间,什么课都不上,只上“读书课”,以大力营造校园读书的氛围。

12、举办“快乐就从课本来”课本剧比赛,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内容,把课本上的内容(科目可以不限,书本内容不限)艺术化,立体化地表演出来,让课本也变成学生们发自内心、发自兴趣的阅读素材。

附件:中小学生“阅读节”推荐书目

小学部分推荐阅读书目

一、二年级:

《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刘劲松著 浙江少儿出版社 《木偶奇遇记》[意大利]科洛迪著

《安徒生的童话[丹麦]安徒生著 《格林的童话[德国]格 林著

《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三、四年级:

《鲁滨逊漂流记》[英国]笛 福著 《马燕日记》法国]韩石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女儿的故事》梅子涵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乌丢丢的奇遇》金波著 江苏少儿出版社

《昆虫记[法国]法布尔著 花城出版社 《芝麻开门》祁智著 江苏少儿出版社

《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著 江苏少儿出版社 《中国节》绍俊等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古堡里的月亮公主》[英国]伊丽莎白﹒古吉著/马爱农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夏洛的网》[美国]怀特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大科学家》郑春兴等著中国宇航出版社

五、六年级:

《告诉世界,我能行》卢勤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不可思议的小豆豆》[日本]黑柳彻子著 漓江出版社《中国兔子德国草》周锐、周双宁著

《青铜葵花》曹文轩著 江苏少儿出版社

《青鸟飞过》《象母怨》《蓝花》《钟声》(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平静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向着太阳歌唱》徐传德主编 商务印书馆《亲亲我的妈妈》黄蓓佳著 江苏少儿出版社

《列那狐的故事》[法]季诺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非法智慧》张之路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等著

中学部分推荐阅读书目

社会·历史·人物:

《人类的故事》[美]房龙著 三联书店出版社

《昨日的世界》[奥]斯蒂芬·茨威格著 舒昌善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著 三联书店《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著 中华书局/三联书店

《坡传》 林语堂著 陕西师大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傅雷译传记五种》 三联书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奥]斯蒂芬·茨威格著 舒昌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

《小王子》 [法]圣埃克苏佩里著 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爱的教育》 [意]阿米其斯著 王干卿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著 王家湘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安妮日记》 [德]安妮·弗兰克著 宁瑛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金蔷薇》 [苏联]帕乌斯托夫斯基著 戴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李时、薛菲译 漓江出版社

《堂吉诃德》 [西班牙]塞万提斯著杨绛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著 陈敬容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爱》 [英]勃朗特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活》 [俄]托尔斯泰著 草婴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卡夫卡文集·中短篇小说》 [奥地利]卡夫卡著 谢莹莹、张荣昌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著上海译文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漂泊手记》 [加拿大]安妮·麦珂尔丝著 孙咸锐、高宁、周晓阳译 译林出版社

《一九八四》[英]奥威尔著 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选》 [英]莎士比亚著 朱生豪译 译林出版社

《普希金诗选》 [俄]普希金著 查良铮译 译林出版社/高莽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冯春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新月集·飞鸟集》 [印度]泰戈尔著 郑振铎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先知·沫与沙》 [黎巴嫩]纪伯伦著 钱满素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现代诗100首(红、蓝卷)蔡天新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培根人生论》 [英]培根著 何新译 陕西师大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覃思集》 [法]帕斯卡尔著 李平沤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国文学:

《唐诗三百首评注》 [清]蘅塘退士选编 周啸天注评 凤凰出版社

《宋词三百首评注》 [清]上彊村民选编 王兆鹏、黄崇浩注评 凤凰出版社

《人间词话百年解评》 王国维著 刘锋杰、章池集注 黄山书社

《红楼梦》 [清]曹雪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文观止新编》 钱伯城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念楼学短》《学其短》钟叔河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朦胧诗新编》 洪子诚、程光炜编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大家小集·鲁迅集》 鲁 迅著 花城出版社

《人间鲁迅》 林贤治著 花城出版社

《大家小集·沈从文集》 沈从文著 花城出版社

《活着》 余 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傅雷家书》 傅 雷著 三联书店/辽宁教育出版社

《孩子你慢慢来》(或《野火集》) 龙应台著 文汇出版社

《想念地坛》 史铁生著 南海出版公司

《灵魂的事:关于生命、爱情和信仰的沉思》史铁生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捕蝶者》 筱 敏 花城出版社

《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著 中国人大出版社

《大地上的悲悯》 摩 罗 上海三联书店

《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风中的院门》 刘亮程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莫小米自选集之我是谁》 莫小米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 文汇出版社

思想·心理·艺术:

《苏菲的世界》 [挪威]乔斯坦·贾德著 萧宝森译 作家出版社

《宽容》 [美]房龙著 三联书店/广西师大出版社/陕西师大出版社/中国人大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庄子散文选集》 [战国]庄周著冯钟芸编百花文艺出版社(《庄子现代版》 流沙河语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禅外说禅》 张中行著 中华书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天津社科出版社

《音乐笔记》 肖复兴著 学林出版社

《都会之春:丰子恺的诗意漫画》 丰子恺绘 陈星编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阳光心态》 孙东东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爱南京》 叶皓主编 南京出版社

《向着太阳歌唱》 徐传德主编 商务印书馆

科学·自然·经济:

《昆虫记》 [法]法布尔著 刘莹莹、王琪译 译林出版社/王大文译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王光译 作家出版社

《动物素描》 [法]布封著刘阳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发明者的思路》 董英等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科学史十五讲》 江晓原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文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活动策略;游戏竞赛;动手实践

一、活动策略

新课改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是这样要求的:要让学生能够策划简单的学校与社会活动,并对其策划进行讨论与分析研究,把活动计划与活动总结写出来。结合读书节并开拓综合性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参与此活动。如何参与,班级可依据自己班级情况而决定。在活动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分别进行小组讨论,各个小组需制订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并拿到班级进行交流,最后选择最佳方案,班级集体修订具体活动计划,开展活动。

二、增加游戏竞赛

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如:在学校进行校园讲故事大赛,派谁去参赛?小学生们都很热情,教师借此机会先在自己班级进行了一场故事大赛,这样可把故事讲得好的优秀学生选,还有就是能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学生全都参赛,人数比较多,时间自然拖长,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先在各小组里进行比赛,从小组中选出第一名再参加班级比赛,最后班级只有四名学生参加了决赛,最终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参加年级组大赛。经过此次比赛,使学生有了极大的参与兴趣,这更利于各种活动的开展,便于调动学生更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整合资料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素养,还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

三、参与动手实践

在教学《读报和剪报》时,可依据教改要求,指导学生利用班级板报,开辟一个专门栏目“一句话栏目”,让全班学生负责,并轮流记录,这一活动培养了他们读报习惯。常常在报纸上出现的新词,如:资讯、打非、地球村、倒计时、豆腐渣工程等,这些活动就让学生知道了更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学生有不明白的还自己去寻找答案。无形中还起到了使学生养成看报习惯的作用,使其开阔了视野。还让学生将看过的报纸裁剪下来并加以整理做成简报。并对其作品进行评选,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与热情。同时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参考文献:

[1]倪洪明.拓宽教学空间增加实践机会:着力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1.

[2]郝建英.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作者单位 四川省万源市河口镇小学)

语文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一、名著阅读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经典名著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精髓。斯蒂夫•爱伦曾经谈到为什么应该阅读名著时提出:“第一,名著开阔你的眼界。第二,名著助你成长。第三,名著帮助你了解生活,认识自己。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可以使你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从别处得不到的。可以肯定,你几乎能够从许多书中得到乐趣;但是,一部名著,一旦你读进去了,它会把你带到更高的境界。”[2]名著阅读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以下功能。

1.语文素质教育功能

“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所以语文素质理应是‘民族的根之根’。”[3]从一般意义上讲,语文素质是指语言文字基本功,即我们通常说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名著阅读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名著具有典型性、学术性、科学性、规范性等特点,一方面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可以尽情地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广泛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名著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后,学会观察生活和思考人生,记述熟悉的生活和议论熟悉的对象,写自己所思所想的内容,克服写作中的盲目性和畏难情绪。在阅读名著中,培养学生听的兴趣要求教师能将名著的有关内容进行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富有趣味的讲解,发挥学生听的主观能动作用。听的形式和手段还可根据名著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录音、影视、录像、广播等。

“说”就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名著阅读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说”,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技能技巧训练。教师要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说”的机会,可以结合名著的不同语言特色,以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实践,从“说”的内容、声音、感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训练。比如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参加“我与书的故事”主题交流会,设置“名著小讲台”等活动,既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能和阅读收获的机会,锻炼了他们说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审美素质教育功能

当前,中学教育中对于审美教育重视不够,青少年把握美丑标准的能力还很弱,受网络文化、动漫文化、外来文化中的庸俗化、低级趣味化的影响,部分学生良莠不分、美丑不辨。审美能力是人文素养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美丑鉴别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歌德在与爱克尔曼谈话时指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4]经典名著是具有大智慧的先贤们深刻思考和精辟见识的结晶,经典名著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风格,传达着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具有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可以跨越时空激起现代人情感体验的共鸣。经典名著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

广泛阅读这些具有高尚的审美价值的经典名著,可以体味名著中体现出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语言美,在优美作品的感染熏陶下,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获得历史、现实、社会、人生等方面的知识,在精神道德上得到陶冶升华,进而为成才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3.思维素质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5]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经典作品来培育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等能力,对中学生进行思维素质教育。

阅读经典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思维训练要贯穿在阅读经典中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逻辑思维培育方面,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经典名著的结构层次来提升归纳和概括能力;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经典名著的开头和结尾、写作背景、总结性语句提升推理和演绎能力。在形象思维培育方面,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学习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和故事情节发展联想能力。在发散性思维培育方面,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名著进行多元解读和立体分析,使思维更准确、更广阔、更深入。

4.品德素质教育功能

经典名著凝聚着人类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情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其孕育的精神内涵可以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智。

青少年正处于建构人格理想的关键时期,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品格是中学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通过阅读经典,学生与伟大的心灵交流沟通,前人的优秀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到青少年心间。学生在阅读体味中可以滋养思想情感,提升道德境界,完善个性品质。

经典名著具有普遍永恒的启迪教育作用,因此,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的品质,发扬爱国爱民、勇于奉献的精神,遵守谦虚礼貌、友爱亲善的道德规范,使学生通过对大量的作品的学习积累,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美好的品德,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二、“名著阅读――素质教育”的内在机理

名著阅读具有语文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思维素质教育和品德素质教育等功能,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名著阅读这种活动是如何内化为中学生的素质,它的机理又是怎么样的?现代西方阅读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们构建“名著阅读――素质教育”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从总体上说,“名著阅读――素质教育”的内在机理实质上就是“认知――接受――建构”交互作用的模式和过程。

1.认知

认知理论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在认知心理学上,认知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阅读、写作、听说等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加工过程,它使人原有的思维结构产生变化,不断形成高一级的思维结构,从而不断地与外部世界相适应。“阅读是读者把从材料中感知的信息和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生成意义的过程”。[6]

从阅读过程来看,认知是学生对阅读材料准确而快速的感知,具体指认识字形、认读字音、感知书面语言符号、了解文字意义等,经过大脑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准确地认识阅读材料的本质意义。学生在阅读时,一般经历由语言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理解,再进一步由整体到部分、由内部到外部、由内容到形式、由思想到语言的理解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循环的认知活动过程,才能全面完成阅读理解过程,才能真正认识阅读材料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因此,根据现代认知理论,我们可以把阅读经典名著看做是一个由输入、储存、编码、输出等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人的感知、记忆、思维通过顺应或同化机制,强化或者改变人的认知结构,从而使人的能力获得提升。

2.接受

传统上,读者的作用在传统的阅读理论中完全被忽略。而事实上,“作品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观察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自在的客体,并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像一部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现实的生命”。[7]乐谱并不是音乐,而只是一些符号,只有通过演奏活动,它才能变成美妙的音乐。读者的作用有如演奏者,能够把阅读材料变成思维的素材,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在阅读活动中读者是一种能动的因素,阅读的作品能否产生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依赖于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地做出反应的环节,读者在理解和接受阅读材料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作者的禀赋和个性、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进行同化和吸收。

3.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阅读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读者不管是初学者或是熟练的,都运用其头脑原有的知识结合所读文章提供的线索及阅读情景的暗示来建构文章的意义模式。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包含有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转变和重组。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外,对文本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建构主义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已有经验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就阅读过程看,阅读中的建构能力是学生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词语所提供的间接表象重新创造出新形象获得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感知阅读内容之后,借助于想象在头脑中再创造出阅读材料所描述的人物、场景、情节、情感等,并把它们与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交融触发,这种建构能力架起了抽象与具体、概念与实体间的桥梁。因此,良好的阅读能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建构知识体系。

三、“名著阅读――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为了促进中学生读好课外书,扩大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创建特色教育学校,2007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王店镇中学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契机,开展“亲近大师,走进经典,提升素质”为主题的“名著阅读――素质教育”活动。

1.指导思想和活动目标

(1)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核心,探索开展以课堂为主体、课外校外为两翼的“名著大阅读”活动,旨在营造学校浓厚的经典阅读氛围,形成学校鲜明的名著阅读教育特色,让每一位师生亲近大师,走进经典,养成爱好书、读好书、常读书的习惯,为个人成长、发展乃至整个幸福人生奠基。

(2)活动目标。使学生自觉养成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学生每学年所读名著不少于四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形成名著阅读的基本鉴赏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以人类的先进文化影响学生,抵制不良杂志和青春文学对中学生的精神侵害,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使教师成为学习与研究者,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良好习惯,并以自己的行为带动和影响学生;营造学校浓郁的经典文化阅读氛围,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内涵,打造经典文化特色教育品牌。

2.实施途径和方法

(1)制订计划。为了保障名著阅读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学校制订了《书香校园建设规划》《校园读书节――“名著节”活动方案》,各年级语文备课组、各班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名著阅读计划,并由相应的部门(教科室、语文教研组)负责监督落实,各班名著阅读小组则制订具体的阅读计划,同读一本书,并由组长负责监督。如学校语文组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纲,拟定了初中三年的名著阅读总计划。

另外,学生也制订个人阅读计划,包括“篇目”“阅读量”(如5页/天)等,列成表格。这种做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和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了解学生阅读的速度、知道学生课下有没有自主阅读、明确学生的阅读量等。

(2)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个人阅读就是让学生从教师推荐的名著中选择自己喜好的名著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学校加大购买名著的资金投入,图书室新增图书生均达5册以上;每学期安排专项资金为阅览室征订报刊10多份,供教师和学生阅读的杂志各达40多种;图书馆、室按时向师生开放;学校还为每个班级添置了书架,便于图书的存放和管理。

集体阅读就是让学生共同阅读一部名著。这样的阅读有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可以围绕同样的话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见解。集体阅读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开展小组共读一本书活动。划分名著阅读小组,要求各班根据阅读水平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人数一般4~6人为宜,每组选一名阅读水平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负责帮教师把握阅读情况、检查阅读任务的完成。各组由语文教师统一安排阅读进度,集中进行指导。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开展集体阅读与欣赏。如开辟校园广播“名著阅读专栏”。学校每周二利用中午时间播放一段有关名著的“评书”让学生集体收听。引导学生从报刊、网站上搜集名著的评论性文章并制作成精美的ppt在 课堂进行集中展示。三是开设名著阅读指导课,提高集体阅读水平。名著阅读课是为推动名著阅读,提高学生欣赏水平而设立的新课型。学校排定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每月一节的“名著导读课”,在阅读课上,学生能赏析精品,展开交流;教师能进行名著导读,介绍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和探究。

(3)课内集中与课外分散相协调。课内集中是学校排定每周两次早读、一次午读时间作为学生集中阅读名著时间,语文教师每周有一节固定的阅读指导课,用于学生名著阅读、交流或教师开展阅读指导。课外分散是鼓励学生利用课间、放学后、双休日、寒暑假、睡前15分钟等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

3.活动评奖和成果展示

(1)活动评奖。设立学生个人单项奖。对与阅读名著有关的活动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组织评委打分,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颁发奖状。各年级则分别评出首届读书节先进班级若干个,采用参赛分与奖励分累计得分的方式进行。比如以班级为单位,每推荐一名学生参加上述读书节活动加5分;在评比中获一等奖者,所在班级加30分;获二等奖者,所在班级加20分;获三等奖者,所在班级加10分。所有活动结束后,由教科室最终统计各班积分,并结合平时活动开展情况,总评出先进班级并颁发奖状。

(2)成果展示。在“名著节”开展的各项竞赛评比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名著大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师生的阅读成果,表彰先进,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名著大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主要有:班级“示范图书角”及“读书之星”评比表彰活动;名著大阅读知识竞赛;阅读课展示课活动,由语文教师执教,展示班级阅读名著的阶段性成果;“名著大阅读”成果汇报演出活动(如小组读书汇报、讲故事、经典对白朗诵、课本剧表演等);其他成果展示如优秀书签设计、读书收获卡、阅读摘录本、读名著手抄报、读名著征文集、学生随笔集等。

学校围绕“名著阅读――素质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校园文化氛围更趋浓厚,学生综合素养得到较大提高,名著阅读素质教育体系初步构建,所取得的成绩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07年至2011年王店镇中学一直被评为秀洲区“书香校园”;学校领导有2次在秀洲区举行的读书节活动总结会上作为成功典型介绍经验;陈玉芳等3位教师被评为秀洲区“书香教师”;廖延娟、王芳等十几位教师的读书随笔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有几十位学生在省、市、区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获奖。

学校名著阅读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他们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与熏陶,有效地抵制目前市场上、网络中不良文化对中学生的精神侵害,为学生个人成长、发展乃至整个幸福人生奠基。“名著大阅读”终将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品牌和鲜明的书香校园特色,同时也能促进校风、学风,以及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仁贤.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41.

[2]斯蒂夫•爱伦.怎样欣赏名著[J].语文世界,2004(12).

[3]庄文中.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制订新教学大纲[J].语言文字运用,1995 (2).

[4]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6]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34.

[7]章国锋.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J].文艺研究,1985(4).

语文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学校办学思想;校园文化环境;教育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15-03

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各个学校都在做,但是对新课改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语文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

在综合调查的过程中,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把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与课程改革不相关的事情,甚至有的骨干教师在沧州市小语会会员学校合作论坛活动的发言中明确提出质疑:这些事情和语文有什么关系?有的教师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官的”(学校领导)该关注的事,跟语文教师没有关系。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实“语文课程”的很多因素是和师生的班级生活及学校生活密不可分的。我们不妨从《课程标准》中列举几例: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以上的引述表明,我们应运用“大语文”的“课程观”去认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其实更重要的,班级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人生经历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场所。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课程”的范畴,是符合“教育即是师生的生活”的教育观的,有一个美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也是师生“享受语文每一天”,“享受校园生活每一天”的必要保证。

二、各学校都注意了在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教育法规办学的前提下,确定符合时展的办学思想,但是个别学校的某些提法也值得反思

通过调查问卷和教学评估走访学校,可以感受到几乎所有学校都能够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来办学,并且从不同认知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思想,总体来讲,这些办学思想基本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体现了要办特色学校的意识。这通过一些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就可以体现出来。例如:

一切以学生为本,以艺术激活课堂,以尊重成就个性,以赏识激励成功,以智慧精彩生命,以科学引领未来。

成功教育+创新思想+实践能力。

成人+成才=成功。

身心兼修,知行并重为校训;以博爱、博学、求真、求是为校风;以爱读书,善思考为学风。

进则静,静则学,学则进。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崇德尚学,立志成才,全面发展。

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

在教学评估的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学校的校训有欠妥当的地方,这些校训中的说法有的只出于学校领导的个人观点,有的引用于国内著名报刊或是某位学者的观点。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也提醒学校领导在确定办学方向时要慎重。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笔者曾经随机对一些学生和教师做过调查,有些学校的学生、教师根本没有注意到学校的校训,或者没有办法说出其中的涵义。这也说明,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不仅仅是摆放在醒目位置的标语,而应该成为学校深入师生人心的精神凝聚力,成为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三、所有学校都对校园文化环境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在环境育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校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得到了所有学校的重视。一些学校认识到应该“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有的明确提出了“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的观点,还有的提出了“人育环境,环境育人”的具有哲学意义的理念。不少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努力地做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每一株花草都有可读性,每一个角落都有闪光点”。具体来说,带有普遍性的做法有:

1.以“墙体文化”、“楼道文化”、“展牌橱窗文化”、“电子屏幕文化”、“智能音响文化”、“花草树木文化”等为主要载体的,以习惯养成、国学经典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乡土文化教育等为主题,以名言警句、名人故事、经典诵读、诗词漫画、温情提示等为主要形式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校徽、校歌、校报、校刊、校旗、校服、雕塑、校园广播站、学校电视台等校园系列文化建设被广大学校普遍重视;班名、班呼、班牌、班训、班报、班级日志、班级文化角、班主任寄语、家长寄语、班级图书角、班级明星专栏、班级手抄报、班级墙壁报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

3.学校的品牌文化活动正成为特色学校的亮点和“名片”,有的学校开办了“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书香校园”活动;有些学校开展了“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渎中华经典,做谦谦君子”、“文之韵”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有的多年举办大型的读书节、艺术节、学校开放月(或开放周)、金秋书市、家长学校等活动,很多学校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

4.不少学校建立了校刊、校报编辑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学校文学社,小记者站,小明星合唱团,创造发明小组,舞蹈队,书画小组,篮球队,乒乓球队,武术队等,这些带有社团性质的组织活动,培养了大批有个性、有特色、有专长的优秀学生。

5.一些学校将学生的自我管理纳入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建立了比较细致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例如,红领In值班岗、文明礼仪监督员、学校安全巡视员、学校图书管理员的设立,红领巾升旗手、班级和学校明星的评选,班队干部的竞争上岗,这些都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在今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值得注意和完善的一些关注点和角度,以及一些学校值得借鉴的做法

1.多数学校对“校园文化”的理解还有偏差,还把注意力主要只放在“学生”身上,没有意识到“教师”在校园生活中的成长也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作为土壤。

接受调查的学校仅仅有为数不多的学校在构建“书香校园”时将教师的读书也纳入其中,我市只有南皮县迎宾小学一所学校介绍了构建教师“办公室文化”的做法。

2.多数学校对构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甚至还包括社会其他因素认识不足,所呈现出的“校园文化”也只是“校长文化”,或是“学校领导文化”,很多的内容都是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被摆放到某个位置,少了学生和教师参与的过程,也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的存在。

调查中也了解到,有的学校的标语、提示语征集于全校的师生;有的学校开展了“校园绿色童谣”主题活动,师生参与到了编写童谣、演唱童谣的过程中;也有的学校开办了“金秋书市”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和图书经销单位共聚校园;还有的发动师生进行“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在活动中催生了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这样做法都值得其他学校关注。

3彳艮多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源于传统的做法,或是对其他学校活动的简单“照搬”,不少学校“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大队部”各自为政,极少合作,缺少整体的谋划,也缺少师生发展的综合效益。

调查中也了解到,渤海新区实验小学依托濒临渤海的优势,提出了“海洋教育特色,海洋文化,海洋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任丘市新华路南关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则是围绕“汉字,汉语;古韵,新风”这一基调实施。有的学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出了“品牌式班级管理”的整体思路;有的学校将“国学经典诵读”和学校的“合唱团”社团活动结合在一起;有的学校结合“古典诗词诵读”的“校本课程开发”和“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开展了“千人诵读课间操活动”;有的学校采取了“早晨名家诵读十分钟+中午经典音乐欣赏一刻钟+下午读书时光”这样的板块式活动结构……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五、教育教学的评价的研究是当前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这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教学的评价是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质量的重要问题,也应该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总体来看,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还是相对薄弱的,在教学评估中也是明显的“弱项”。

1.就当前学生的评价来说,学校的命题权和考试权仍然缺失。一般来说,小学结业考试、学年末的考试、学期末的考试均由县统一组织,期中考试则由乡镇或是学校自行组织。有些县级教育部门为了进行质量监测,还会不定期组织抽测。从对学校的评估情况来看,学校的评价研究是非常薄弱的,专项档案中往往只有少数的试卷和水平很低的考试分析,试题研究和日常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更是欠缺。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几乎所有学校都是在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印发的《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在开展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册》、《成长记录袋》的工作,但是有些所谓的“成长记录”往往就是大量的原始素材的堆砌,很少有比较合理的分类、筛选、整理和提升。从“教育即是生活”的教育观来讲,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成为学生童年生活的记录,应该成为学生值得珍藏的人生财富和美好记忆。

2.就教师的评价来说,绝大多数学校利用《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标准》每学期一次给教师打分,少数县区或学校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往往以定量评价为主要方式,以分数和等级为最后呈现结果,虽然不少学校评估过程中强调了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和学校领导评价三者的结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评价标准“一刀切”,学校和教师个性和特色照顾不足,评价过程民主性不强,评价结果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弊端。

3.就学校的评价来说,几乎所有学校都在接受以《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标准》为依据的教学评估,与教师的评价情况相同,也只有少数县区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有在省评估标准基础上适当调整的评价办法。这种情况的存在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从消极的方面来讲,也不利于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至此,题为《回首课改十年路,展望未来一片天》的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查总结报告就接近了尾声。本调查报告,立足大的“教育观”和“课程观”,基于对学校十年课程改革大量的教育教学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力求既总结成果,又发现问题,并探求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所调查的学校虽然力求有典型意义,有代表性,但是多数学校毕竟还是属于城镇和乡村学校中综合发展比较好的学校,其他更多的普通学校还会有更加丰富的东西没有被我们发掘出来,也会有更加具体的问题没有被揭示出来。

上一篇:校园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生读书活动总结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