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08 19:11:11

园区规划设计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园区;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045-04

农业园区的合理建设和理性发展已成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整体收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农业园区需要认真予以规划设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是事先必须明确的若干游戏规则。规划方案选择与项目的设置,必须受所选择的原则之制约。

一、为何需要确定规划设计的原则

所谓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园区规划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园区规划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法则,体现园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通常是在具体规划开始之前根据园区的性质、目标而制定的,从宏观上体现整个规划的定位,确定规划的方法和思路。在具体规划中作为行动指南,在规划完成之后成为衡量规划是否合理,是否完善的尺度。制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的作用如下:

1.为园区规划确定基本思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工作的行动指南。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往往能够反映园区规划者在规划中要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思路,以及处理事情的法则。它将贯穿在整个规划设计工作的始终。

2.体现园区规划的定位。在通常情况下,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要体现园区的定位,要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展示规划的基本思想和园区发展方向,明确表达农业园区的定位。例如“起点要高,立意要深远”这一原则,就简明地阐述了该园区建设的“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定位目标。

3.评价规划的尺度。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可以用来作为一个准则,在规划过程中,为规划设计工作指明方向,而在规划完成之后,该原则又可以作为衡量该规划是否合理、是否完善、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尺度。如原则明确了要“因地制宜”,那么在规划评审中就要检查一下,规划方案是否真的做到了因地制宜?如没有做到,则规划本身就需要改进。

二、怎样确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体现时代动态。农业园区规划原则是在农业园区规划过程中赖以遵循的法则,这种法则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在不断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需求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法律和政策等准则会有所不同,那么,农业园区规划的原则也要随着变化着的社会而不断调整,体现时事性和动态性。

2.适应性。在制定农业园区规划原则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等条件,原则的制定要与之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另外,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是我们制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制定原则时还要充分考虑国家以及当地的政策法规,使之与相关政策法规相适应。

3.协调性。规划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规划的规划原则也多种多样,这些规划原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进行农业园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规划,制定规划原则时要保持与其他规划原则的协调。如,农村土地总体规划原则,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原则等,作为农业园区规划原则应当与相关原则协调一致。

4.效益观念。农业园区是推动农村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如何提高农业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农业园区规划的重要目的,所以在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的制定过程中要树立讲究效益的观念。

5.可操作性。农业园区规划原则必须是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符合当地经济社会条件的,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能够有效指导农业园区规划工作的。尽量避免不能指导实际工作的抽象化、形式化的原则表述。

6.经验性。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要有行之有效的现实基础,在制定原则时要充分吸收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的规划项目在规划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规划准则,吸取其最具普遍意义因素,加以变通运用。

三、不同园区规划设计原则的经典表述

一个完整的农业园区规划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性工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至少要从科技含量、功能需要、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环境保护、投资风险、开发难度、政策支持、地方投资、招商引资等十个方面考虑问题。原则的不同表述,反映考虑的重点不同。

目前,中国大量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中的规划设计原则的表述虽各不相同,但大部分本质含义相同。通过对30多个农业园区规划文本中对规划设计原则的表述进行筛选,初步合并出十五种较有代表性的表述如下:

1.生态优先原则。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解决在农业园区建设和运营后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在具体的规划与开发中务必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技术,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产、生活、休闲环境景观和空间,确保农业园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功能区的设计和项目的取舍,要以此为据。

2.效益综合性原则。农业园区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把农业看成既是一种基础产业,又是一种战略性产业,不仅要提供物质产品,而且要提供精神产品,使农业由单一经济转向综合经济,由弱质产业变成具有强大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园区建设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注重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带动周边乃至全省、全国农业结构的调整,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自身发展和示范带动相结合原则。现代农业园区是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肩负着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使命。现代农业园区一方面要注重自身发展,不断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同时园区内产业结构的设置,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管理经营模式的设计都要具有示范推广价值,要把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增强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

4.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进行农业园区规划时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合理规划,稳步推进。一方面走低碳、节能、环保道路,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严格保护生态资源,防止环境被污染和破坏,同时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园区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农业园区内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项目设计上逐步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良性机制,使农业园区能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5.发挥地域优势、突出特色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特色取胜,是农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农业观光园区还是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在资源、人力资本、核心技术等方面并无突出优势的情况下,不宜正面参与市场竞争,应与周边的现代农业园区进行错位竞争,结合当地地方特色,发挥地域优势,实施差别经营,刻意培育个性,避免雷同,营造本园区鲜明的特色。

6.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农业园区建设,涉及到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农民的组织,完全靠业主或企业实施,往往难度较大。只有发挥行政引导作用,由政府在招商引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建上给予牵头引导,才能真正地实现土地适度集约经营,才能使农业园区建设顺利实施。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政府调控的同时,任何农业园区规划都要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考虑市场细分和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以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为规划原则。不同类型的农业园区的目标市场往往有所差别,要根据自身性质来确定目标市场。

7.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原则结合。项目选择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及市场未来发展前景,项目设置在技术和理念上要具有前瞻性。通过规划的实施,不仅对园区本身的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起促进作用,而且对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示范带动作用和提供经验借鉴。在生产方式组织上和技术选择上要遵循先进实用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与前瞻性原则是相对应的,规划要有前瞻性,要考虑未来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可能性。同时也要考虑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要考虑当地财力、物力、科技与人力资源条件约束的客观性。要面向未来,立足现状,研究和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在生产方式组织上和技术选择上要注重规划方案的现实可操作性,使先进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8.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相适宜的措施”。这里的具体情况是指农业园区拟规划地块本身以及周边的地形地貌、土壤性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现有排灌条件、农业耕作制度和植被情况、交通条件、能源供给条件等。这些条件,有些是容易改变的,有些是难以改变的甚至不可改变的。改变条件(无论难易)都要花费建设成本,都要增加建设投资。因此根据因地制宜的规划法则所制定的方案,应是建设成本较低、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9.因人成事原则。因人成事的本意是指“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用作农业园区规划的法则,要求重视农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主体,要求在规划中明确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规划要明确项目的关系人以及哪些人应承担怎样的职责,要明确项目运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应该如何处理。应用因人成事的规划法则,要求在农业园区规划过程中,研究规划实施主体及其内外关系、相互关系。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通过反复征求项目实施主体对规划方案的意见,甚至把规划实施的主要关系人纳入规划团队之中,使规划方案变成他们自己的决策选择。

10.因势利导原则。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物本身的发展趋势,使之导向正确的轨道”。园区规划其实是规划设计系统内在结构,使系统内因与外因和谐一致,顺势而为。无数事实证明,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园区规划,实施起来事半功倍。应用因势利导的规划法则,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业园区规划的过程中,要上循国情,下通民意,研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变化的大趋势,研究国内外相关行业发展的总趋势,研究政府的意志和百姓的意愿,对园区进行战略设计和目标定位。在此前提下,再对园区进行功能设计和项目安排。如此,可保证园区发展在一定时期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保证园区发展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及鼓励发展方向。

11.因难见巧原则。因难见巧成语的本意是指“由于难而更显出技艺的巧妙”。 一项成功的农业园区规划成果,应该能为解决项目区的发展难题提供一个可行之方案。应用因难见巧的规划法则,要求园区规划工作团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设计园区的目标和功能,要分析项目区的发展难题和主要矛盾,通过园区的建设能是项目区的主要难题得以解决,使园区成为项目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亮点,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增长极。从这个角度看,因难见巧,又是我们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12.开发多元化原则。农业园区的建设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发展农业园区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农业项目、农业科技的多样化需求。本着多渠道建设、多形式开发、全方位辐射的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布点、灵活运作,不断探索园区建设的新路子。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在政府少量引导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要广泛吸引国营、民营、外资等多方面的资金投入,实现投入的多元化,探索有利于园区健康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利益分配上,应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把有关的扶持激励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13.主导性和功能多样性相结合原则。很多农业科技园区本身肩负的使命就是多元的,特别是政府主办的园区。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产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园区内的每一个具体项目必须有明确的主营方向,通过若干个独立的、目标几乎单一但又彼此不同的项目,来实现园区的多目标使命。首先,打造园区主导产品(功能),突出园区特色,不同类型的农业园可分别打造主打旅游功能、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或倾力打造某种主要服务功能。其次,注重园区功能多样性,丰富园区内容,增强园区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在经济功能开发的基础上,增加生态、文化等功能的开发,即在提供鲜活、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和加工原料,以满足都市消费和某些工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缓解城市污染,充分体现其生态功能。

14.“农游”结合原则。休闲农业资源规划与开发要加强农业与旅游业有效结合,发展“农游合一”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通过旅游的带动而走向市场,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提高了农业的价值,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休闲农业又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新领域,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延伸和发展。

15.系统开发原则。在农业园区规划中要用系统思想指导规划过程。首先要把农业园区看成地方国民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跳出第一产业看农业,把农业放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定位;其次要把地方农业看成区域农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把地方农业放在全省、全国和国际大市场中定位;最后要考虑系统内部结构的关联性,通过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来确保农业系统实现其最大功能。

四、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选择建议

以上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的十五种表述,来自实际规划案例。不同的表述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园区。我们把农业园区分为农业观光园、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四大类,其对应的规划原则表述(如表1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以上大部分规划设计原则对于四种类型的农业园区是通用的,而不同园区由于自身性质的不同,在确定规划设计原则时又有所侧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政策、环境、资源等背景选择性的确定农业园区规划原则。而且,对于一个具体园区而言,所选择的原则表述不宜过多,一般3~7项就可以,多了工作人员难以记忆和执行,反而起不到指导作用。

五、结束语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的研究,是农业园区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规划设计原则的确定,对于实现园区战略目标和定位,指导园区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确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要结合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政策、经济、地理环境、园区目标等综合因素来确定,这样才能使所确定的原则发挥作用。本文对此的研究尚很肤浅,希望能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陈宇.论观光农业园规划的原则和手法[J].农学通报,2010,(2):298-300.

[2]胡自超.农业园区规划研究[J].硅谷,2008,(17).

[3]姜蕾,王树进.地震灾区重建中的农业园区规划原则与思路[J].市场周刊,2009,(1).

[4]王树进.观光农业园规划与经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0.

[5]王树进.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规划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02,(3).

[6]徐美华.新洲区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前瞻性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7]杨载田.观光休闲农业规划布局原则探索[G]//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The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Principle of Agriculture Park

WANG Shu-jin,WANG Jin-hu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e park planning,the planning principles must be specified in advances. Solution selection and project settings must be subject to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The article sums up and analyzes on the former case,and then,it bring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agriculture park(such as tourism agricultural park,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park,and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ve park).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碳中和;生态绿地;产业园

1何谓“碳中和”与“碳中和产业园”

1.1何谓“碳中和”

2020年,中国承诺将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1]。国内许多学者研究碳中和也给出一些结论,邓旭[2]表示“将全球的温升稳定在一个给定的水平,即在进入大气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的汇之间达到平衡,谓之中和”;刘磊[3]明确说碳中和的实质是应对和解决工业化过渡排放的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其核心是关注产业园区的“节碳”和“耗碳”的中和;陈秋平[4]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总结出实现碳中和的方向:①力争减低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②对产业园区无法减低的碳排放量,通过研发建筑新技术等科学手段进行排除。

1.2碳中和产业园

在“碳中和”愿景下,建设“碳中和”产业园区将会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设计师要统筹考虑从规划阶段为园区整体设计实现“碳中和”,同时兼顾绿色生态与和谐发展的规划理念。从设计阶段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发展光伏发电、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本文所指碳中和产业园区是在继承传统产业园布局规整、功能复合、空间灵活、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基础上,园区企业或者个人在一定时间段控制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节碳”和“耗碳”的中和,达到相对的“零排放”。

2碳中和目标下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的提出

碳中和目标下产业园作为物质上的空间场所,承载着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如何在不影响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量,成为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将引领未来园区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碳中和产业园应遵循四个主要策略(见图1)。①产业园区的总体布局和功能方面,强调“围”合式的方式,土地利用科学规划,综合考虑交通、服务、生产、居住和边界等要素,提倡资源共享,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的碳中和产业园。②产业园区的交通体系方面,以“自成网格、人车分流、相互协调”为基本理念,设计适宜步行和人行的街巷空间强化绿色步行系统,完善机动车行车路径,在步行可达范围内设置高品质公共生态空间,打造有趣、有留的步行系统。③产业园区的生态环境方面,提升绿地中乔木的比例,获取最大固碳效益;选择本地植物,降低绿地维护碳排放量;鼓励采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措施,丰富绿植形式,提升场地绿植的固碳效益;降低场地热岛强度,利用水系优化场地空间布局,形成有效的通风廊道,改善通风效果,降低建筑空调能耗。④产业园的建筑新技术方面,加强建筑技术的创新研究,如装配式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着手提升绿色建筑的标准,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3碳中和目标下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的应用

本项目用地西邻芜湖高铁站,东侧与神山公园相望,为城市的门户所在,基地毗邻城市主干道弋江北路以及三条站前路,西侧与轨道2号线及高铁站地下通道相连,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见图2)。总用地面积约241亩,拟打造以视觉科技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园区,以前沿科技引领行业发展,为芜湖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和互联网科技枢纽。

3.1总图布局

整体规划采用围合式布局(见图3),设置南北两侧为生活和办公两个庭院,将集中公共绿地采用建筑组团串联起来。建筑呈院落式布局,多层建筑布置在基地西侧,与芜湖站广场形成开阔空间,扩大视线范围;高层建筑布置在弋江北路,六栋高层办公建筑形成序列而不统一的形态,以便科学留白增绿,保证城市有序发展。沿中央主轴线规划公共服务核心区,连接高铁站广场,将这个“公共服务区域”设计成人员活动量最大的绿色出行区域,通过低碳式出行满足园区多路径交通方式。同时,通过对建筑群朝向的精心布置,园区取得了良好的被动节能效果,能有效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节省园区能耗。

3.2交通体系

以TOD发展模式为导向,芜湖产业园致力于推动交通系统与土地开发协调发展,打造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多模式的慢行系统,以高铁站为重点的智能交通系统,与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站点形成无缝衔接,满足园区市民的交通出行(见图4)。同时结合神山公园和赭山公园的生态绿地,系统配置休闲健康设施、公共设施、景观节点等,展现出绿色慢行的休闲生态系统,为周边市民呈现更加绿色舒适的休闲慢道空间场所。

3.3生态绿地

生态绿地是芜湖产业园碳中和建设中重要的生态空间和碳汇空间,它对加强城市通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显著的作用,还能多方面提升产业园的碳汇能力和生态价值功能。芜湖产业园以公共生活区、科研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三者为“版块”(见图5);以中央绿轴为“廊道”;以北侧生活庭院、南侧办公庭院、中央下沉庭院和园区口袋公园为“基质”,联合神山公园和赭山公园,建立多源公园绿地体系,呈集合而又分散的形式,依托这一生态碳汇网络,形成绿核、绿廊和园区口袋公园三级体系,全面提高园区高质量公共空间品质,优化景观系统的生态效益。

3.4建筑技术

产业园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必然离不开“绿色建筑+新型技术体系及产品”,本文重点探讨一下光伏玻璃在产业园区中的运用。光伏玻璃运用在建筑立面上具有美观、透光、节能发电的优点,同时后期运营比其他能源更具优势。芜湖产业园公共核心区域的建筑屋顶空间(见图6)受太阳辐射的外表面安装光伏玻璃共2.5万m2,通过这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形式,公共核心服务区域每平方米能够提供50W~60W的电量。根据《中国各地区全年太阳日照时间表》中安徽省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h~2200h,运用太阳能薄膜发电系统,每年能发电286万kW·h,占本园区全年耗电量的10%。这种玻璃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规模园区发展光电的时间、空间资源不足问题。

4结语

总体而言,要达到国家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产业园区节能减排问题势在必行。此外,更多的碳中和产业园区已在多省开始实施,但是总体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规划阶段与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建筑技术研发,以创新整合平台为基础,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支撑,才能全面推动产业园的“零碳化”发展,实施产业园区的“零碳”规划理念,为未来创新型产业园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在当今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受到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具有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调整服务业结构已成关键。目前来讲,人们最关注的是如何规划现代产业园区。

1.基地区位

“天地经纬”项目基地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位于南通市崇川经济开发区五一路99号,距市中心约5.1公里。基地呈矩形地块,位于国债技改项目前期工程,目前已建成厂区的西侧。基地西临五一路,南临中新路,北缘濒临濠河支流。

2.基地现状

基地位于五一路、中新路两条较主要城市支路的交叉口处,交通便利,周边的城市生活区氛围已趋于成熟。项目应在西、南两侧提供良好的城市景观界面。

规划地块平整,生态条件佳;北边濠河支流水系目前将启动河道市政整改工程,这样基地北侧界面将具有滨河、亲水的难得优势。

3.历史文脉与产业背景

3.1南通是百年前著名的土布之乡

3.2南通市我国近代民族纺织产业肇源、发展的重要基地

1895年,南通先贤张謇先生投身实业,在通州唐闸陶朱坝兴建纺织工厂,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厂名为“大生纱厂”。经过艰苦创业,大生纱厂最终于1899年开车纺纱并获成功;此后,张謇又先后于1904年在崇明外沙(今启东县境)筹建大生二厂;于1914年在海门筹建大生三厂;于1920年在南通城南筹建大生八厂。

从1899年至1923年短短20余年间,大生纱厂发展到拥有4座纺织厂、纱锭16万余枚、布机1300余台的大型纺织集团,开中国近代纺织产业的先河。

3.3南通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兼具实力和潜力

南通既是全国纺织工业大市,也是国内服装产业基地之一。2007年,南通纺织、服装业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8.9%、17.3%,均为全省第二;“无论是行业总量还是投入总量,纺织服装业的经济总量一直遥遥领先”。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的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南通市16个企业名列其中,占全国的1/30,南通实际具备500强条件的企业远大于此数,市场竞争能力较强,产业链完整。

基于以上历史文脉和现实产业背景,本项目力图借助工程建设的契机,拟建“天地经纬” 纺织产业园区,旨在建立一个南通纺织产业生产、科研、展示、办公综合基地,南通纺织品牌的孵化基地;园区环境优美、雅致,与都市空间开放融合,负载南通纺织业历史文脉与文化内涵,在时代背景下将产业形态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4.新概念产业园区相关案例借鉴

4.1 上海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原来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东、南、西、北四栋建筑围成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廊道盘旋。近年通过改造建成都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继承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提品、展示、交易平台以及时尚表演、休闲游憩场所,成为上海品牌产品、创意产业与外界互动的活跃地带。

园区建设强调将历史遗留建筑融入现代时尚,与虹口区北外滩呼应互动,成为鲜明的区域文化地标。

4.2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

广州TIT创意园目前已经成为涵盖华南地区,辅射东南亚的集服装设计、研发、与展示的服装产业资源整合平台。以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与服装文化底蕴为背景,成为主题突出、品味独特的南中国现代纺织服装时尚业的高端服务名片。

TIT创意园依托旧区改造建设而成,环境中随机融入雕塑、园林等艺术元素,营造充满灵感、富有情节的景观环境,吸引公众参与。

园区融合同一主题下的多元功能,包括:办公科研、设计研发、流行趋势、新品展销、作品秀场、品牌推介、时尚休闲等。

近年来,一类新概念的综合产业园区项目方兴未艾,具有良好的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特征可简略概括如下:

(1)功能集成

园区非单一功能,往往集研发、生产、经营、展示、销售、交流、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同时可提供相关产品、信息与创意的交流、供需平台。

(2)文化融合

将文化的思虑渗透于规划设计思维的始终,建设一个意境别致的艺术性园区环境;衡量其成功的标志往往需附有鲜明的人文气质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3)社会开放

在以产业功能为主基础上,兼具会展、贸易以及演艺、餐饮、休闲、娱乐等拓展功能。同步培育产业形态、商业形态、文化形态乃至旅游休闲形态,塑造城市版图中富有特殊质感、特别吸引力的风尚地标版块。

(4)生态环保

无论是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等硬件还是信息、管理等软件,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均尽力实现资源共享。园区生态环境优美,体现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态环保理念。

打造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平台――借助“天地经纬”项目开发、建设,进一步发挥企业工艺技术上的先发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棉纺织业的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平台。

提供企业向综合型企业转型的空间支持平台――以“天地经纬”园区为空间载体,实现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科研、服务综合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以棉纺为核心,纵向连接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家纺、服装等行业企业,横向连接信息、科研、物流等社会分工,形成小生产、大贸易的全新经营格局,

建设具有南通纺织文化特质的人文景观园区――以“天地经纬”命名,以南通固有的建筑语言突显独特形象,塑造富有体验感、情景感的园区环境意境,将产业园区建成现代企业与都市社会融合、相生的开放领域,参与到“南通近代第一城”形象工程中。

借鉴上海1933老场坊、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等项目的经典怀旧特色,本项目通过建筑和景观环境塑造,对张謇时代南通的一段历史流金岁月予以礼敬,因借怀旧情调取得浓郁人文气息和经典时尚品味。

5.项目功能的构成

5.1科技研发

(1)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

与国家纺织总会和东华大学、南通大学等合作开展对纺织生产技术、各类纤维混纺配比、纺织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研究;

(2)应用试验

提供新产品打样服务,承接新研发纱线产品的小试、中试和批量生产,促进新产品的产业化;

(3)大师工作室

引进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提升本地产品的设计水平;

(4)大学生创业基地

为大学生开发的产品提供试制平台。

5.2生产基地

(1)生产车间

智能化的家纺、服装车间;

(2)检修车间

与家纺、服装车间配套的检修场所;

(3)综合办公

运用资源计划管理(ERP)、制造执行管理(MES)等系统,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纺织资源调配,对生产实施可视化管理;

(4)一体化营销网络

借助独有区位优势和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趋势,以纺织基地为依托,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销售、采购平台;展示纺织、服装等成品的全流程样品,供客户直观了解纺织服装业的最新成果,引导和消费市场。

5.2生产配套

国际国内著名纺织、家纺、服装品牌的专营店;高档服装、个性服装定制;国际贸易。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产业园区的规划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重点叙述了南通“天地经纬”项目的设计策略和理念,主要从人文历史及产业构成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通过对项目的回顾及研究,能为我国现代化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也希望为研究本课题的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people began to focus on the impact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taff and working efficiency,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main gathering place of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 Design to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 to improve staff enthusiasm for work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the following first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green landscape of the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Design measures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nd opinions.Key words: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工业无序的发展使得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仅仅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是一种相当错误的做法,在工业园区进行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就是为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达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目的。本文以下内容首先对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进行简要的分析,随后介绍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作者认为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把握如下几个原则:

第一,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原则。技术是景观的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先进技术对景观来说,虽然不是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它使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与丰富,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向度和时间向度。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设计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第二,动态景观原则。动态景观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园林植物的生长变化和景观生态恢复的动态过程。生态美学理论认为,植物元素是具有生命的,植物的季相变化,草木的四季枯荣同样是景观的一部分。而荒野保护和野生植物景观的创建也体现了景观生态恢的变化过程。因此,一个好的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是短期建设就能完成的,设计师应该运用生态的技术,将景观的营造视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动态的过程。

第三,协调性原则。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其所在城市的环境氛围,确定工业园区的景观定位。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其自身的区域特点,确定景观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构成主景、配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这样,才可能达到整体性的效果。

第四,地域特色原则。植根于地域特色的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空间概念,实际上,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设计法则,因为设计项目从来都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不论在北京还是上海,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一定要与其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相联系,并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第五,自然生态原则。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尊重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尽量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群落,充分挖掘地区的种植潜力,适当增加并引进优良的植物新品种,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植物群落,保护园区生态系统和绿化景观的稳定性,实现工业园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安全防护原则。安全防护原则是针对工业园区景观绿地的生态防护功能和防灾避险功能而提出的。随着工业园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过于集中,健全园区防灾系统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而绿地防灾就是一种既能为工业园区提供自然景观又有助于防灾救援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园区内大量的防护绿地也对工业园区内的工业污染起到了阻挡、净化的生态防护作用。

3、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认为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有独特的风格。工业园绿化规划设计是以工业建筑为主体的环境净化、美化,要根据工厂的规模、行业特点、建筑格局所处的环境、厂区使用的对象、布置的风格和意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体现园区绿化特点和风格,表现出企业的精神风貌。另外,还需要注意工业园区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与整个城市的基调保持一致、要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

第二,生态防护体系的规划。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多种环境污染问题,而规划合理的生态防护林带,不但可以增加工业园区的整体绿量,提高绿地率,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杀菌、除味并且阻隔和吸收工业噪音。此外,大片的防护林带也对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提高土壤的稳定性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工业园绿化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绿化的功能。园区绿化应充分利用可绿化的地段,见缝插绿,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工业园景观绿化设计是建设现代化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一片设计合理的绿地,面积愈大,其减尘、降噪、吸收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多一些的绿化面积,对防止污染、改善工厂的工作环境是必要的。由于工厂的性质、规模、所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对绿化的要求不同,绿化面积差异悬殊。为了保证工厂实现文明生产,改善厂区环境质量,必须要有一定的绿化面积。一般来说,重工业类企业绿化面积占厂区总面积的20%,化学工业类企业绿化面积应占20%~26%,轻工业、纺织工业类占40%~60%,精密仪器工业类占60%,其他大工业类占26%。

第四,视觉景观形象塑造。视觉景观形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工业园区的景观形象,一方面要反映园区鲜明的景观特色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为人们提供舒适、高效、方便、卫生、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区域环境,以求提高生产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投资者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工业园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五,景观游憩系统规划。工业园区景观游憩系统规划是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塑造舒适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工业园区景观环境的有效途径,是为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游憩体验空间的重要手段。工业园区的景观游憩系统规划涉及到园区游憩空间的各个层面,在具体的游憩空间结构建立中,我们不仅要依照各游憩空间的价值,划分成若干层次与等级,还要根据各种原则确立在整个景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游憩空间,对之进行组织完善,对园区各种游憩空间的分布进行调整,建立起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整体结构。

第六,其它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措施。①办公楼前绿地。主要标记厂标,边缘以石镶边,中间可根据情况种植花卉或整形绿篱。标志一边可以为大片的模纹花坛,另一边可以为梯形的小的铺装广场,广场上可以设置景观墙,上面可篆刻企业文化或企业历史,其前可设立棋杆。内部乔灌草花相结合,大的色块为主导,清晰明了地突出企业文化。②厂前区停车场。停车场以绿篱、小乔木围蔽,大乔木点缀,内铺以嵌草砖,以提高绿地面积。落叶乔木的点缀,使夏天车辆不致招致爆晒,冬天又可以见到阳光。适当的围蔽,使其不显凌乱。停车场外到围墙是铺装地,可设围树椅,又可从停车场直接通向宿舍,方便人们通行。③生产区。生产区与厂区道路绿地相结合,可以以植物群落布置为主,选择适宜的植物,乔木、小乔木、灌木、草地相结合,注意常绿与落叶搭配,高低错落,形成一定韵律感,看起来整齐利落。④注重工业园区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道路工业园区主要的交通路线,除了保证其交通功能外,还应使道路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可以将园区道路设计成休闲步行林荫道,在保证步行空间的前提下,沿路硬质铺装与软质铺装结合,把耐荫草坪、地被、灌木球、铺地、花坛、雕塑、座椅、路灯、垃圾箱、电话亭、指示牌、文化墙等一体化设计,形成游憩休闲、小型聚会、交谈的小型花园。

4、结语

以上内容首先介绍了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随后提出了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措施,但是作者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为提高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设计结合自然》苪经纬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赵世伟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尽管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多姿多彩,却表现出成熟度不同、深浅不一、盲目跟风等问题,这就把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问题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2013年1月12日,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凤凰出版集团主办的《复合园区行为——创意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解析》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举办。与会专家有南开大学文学院设计系主任薛义、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合军、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创始人马达、美国ACOM中国公司区域总监张祺、清华大学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吴良顺教授等十余人。另外全国优秀创意产业园区的部分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创意产业园区应该建成什么样子?如何利用原有场域或建筑的自身优势,以最合理的设计、最少的成本建设,使一个极富自身特色的主题创意园服务于功能并展现于社会?与会嘉宾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园区需要文化的商业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创始人 马达:自2002年中国出现第一个创意产业园区到2008年的四年间,共出现了三、四百个创意园区,但是2009至2012年的四年间,每年都在翻倍增长。截止2012年底,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注册的是1000多个,而2009年至今的创意产业园区,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二十。

文化创意产业园比其他产业园更加需要商业化,文创产业规划师更需要了解文化的商业,基于文化商业模式来帮助创意产业园区建好。“行为”这个词用得很好,从学术上看,创意产业与行为艺术是有前因后果关系的,创意产业概念的落脚点是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创造价值、解决就业等最终体现一种行为。

园区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 张合军:全国2000多个创意产业园效益较好的只有20%,主要是因为产业定位不清晰,发展目标和客户需求不明确;硬件设计不完善,运营起来才发现缺东少西;园区环境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软件服务功能设计缺失,导致重新改造;建筑改造或规划设计没有体现出城市的特色,缺乏鲜明的文化符号,而恰恰这些文化符号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别于其他经济园区最不同的表现。以上问题为创意产业园区提出一个历史课题: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要有科学的规划设计。

市场引导是园区改造的关键

美国ACOM中国公司区域总监 张祺:创意园区能不能成功,必须有良好的开端,也就是规划。有句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这个思路就是规划,然后按照规划去付诸实施。还有一句话是“实力决定打法”,在园区改造上,政府只是提供一个政策平台,对于有志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资的开发商来说,关键还要靠市场机制的引导。因此,如果有这样一本关于园区如何规划设计的书籍,相信对建成的、在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结合城市特点做园区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 洪再生:我认为创意产业园区要使中介平台收益大于租金收益,不仅仅是收房租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要解决创意产业园区潜在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的问题。不同的创意产业园应根据自己城市特色来搭建平台,比如青岛的创意100产业园区,就是利用青岛旅游城市优势在园区打造礼品街。其实各地旅游的粗放管理和旅游纪念品的粗陋给了礼品街发展的契机。

听取了专家的点评之后,来自全国的优秀创意产业园区代表也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园区在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

园区要为生活和情感服务

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区总经理 潘宣亮:创意的表现形式很多,创意城市、创意街区到创意园区,创意无处不在。我认为园区规划只是外观形态上的载体,真正发挥作用的还要依靠创意。文化创意带有灵魂性,不是工业时代的批量生产。所以,文化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生活服务,为情绪情感服务。如何让创意产业园与生活、工作情感融为一体,这个是园区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方面。

立足园区企业的需要

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区副总经理王钟钦:新中国成立以后,意库一直做的是工业遗存保留项目,选择在天津最有影响力的产业载体,如地毯厂和纺织机械厂做项目,相当于是各种工业厂房建筑形式的小型博物馆。2005年至2007年,我们将天津外贸地毯五厂改造为天津乃至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意库”创意产业园区;2007年又做了各天津创意街区,形成老工业街区与商业街区的交相对应;2011年把天津原纺织机械厂改造成绿(山领)产业园(环渤海低碳经济示范基地);下一步计划盘活河西区的两个闲置楼宇成为创意产业园。

定位礼品交易,发展旅游产业

青岛创意100产业园总经理 邓斌:我认为园区建设一定要重前瞻性规划,做好市场调研,不能盲目地跟风。今年我们的想法就是立足青岛面向山东,重点做好三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人才,主要是跟大学合作成立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来园区创业;第二个平台抓住青岛旅游城市的优势,以礼品为定位,开展线上线下平台建设;第三个平台是把艺术家融合在园区,形成高端艺术礼品交易展示平台。

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杭州和达文创产业园招商主管 朱康翎:文化产业园区除了产业集群,更多的是服务上的跟进。我认为只有园区的企业更好发展,我们园区运营者才能有更好发展,这是与其他园区最大的不同。我们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人才对接会等活动提升服务水平。近两年,我们举办开发区内工业企业和设计企业的对接,帮助他们在业务上的合作。2013年,我们计划设置服务外包等项目。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工业园;发展趋势;用地控制;规划设计

在现代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合理规划现代工业园分区,提高现代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为现代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现代工业园区用地控制

用地控制是开展现代工业园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合理的规划用地,才能保证整个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现代工业园区用地控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用地划分。用地划分是对工业园区建筑用地边界和面积的确定,也是完成用地控制工作的基础。在工业园区规划中,生活服务区的建筑布局相对自由,只需要满足工作人员日常生活即可;在工业建筑用地规划中,由于部分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在规划工业用地过程中和实际建设中存在差异,降低投资方的经济效益。

在工业厂房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投资规模和配套产业的不同,合理规划建筑厂房的面积和形状,在具体规划过程中,可以依据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与其他各类产业的分布为依据,整体规划工业用地。长安汽车集团在修建空港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在修建厂房过程中,一期修建的三栋建筑的基底面积都超过两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同样如此,在完工之后,整个工业园建筑厂房面积超过40ha,对整个工业用地的划分也随之增多。在用地控制工作中,如果没有大量的原料和产品流通,也可以采用多层厂房形式,优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很多工业园中有一部分工业用地是用做修建标准厂房的,通常情况下,只有资金相对不足、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才会进行标准厂房设置工作,保证厂房能满足本企业的交通要求和厂区容量要求[1]。

要完善现代工业园区交通控制。所谓交通控制是指对园区内部停车场数量和道路密度的控制。工业用地是工业园区的主体,交通面积相对较小,但随着交通工具不断发展,道路等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通常情况下,工业园区道路面积所占的比重应该在15%左右,道路的密度应该控制在5-7km/km2之间,主干道的间距在800-1100m之间,支路间距一般不超过450m。工业园区道路控制要遵循园区的实际情况,满足工业园区的具体要求,达到实用性和节约性这两个目的。

二、现代工业园区规划的具体要求

在现代工业园区规划过程中,要明确不同工业园区的不同要求,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分析保证规划工作的准确性。但在规划工作中存在很多共性,这是规划人员要注意的问题。

(一)规划布局尊重自然环境

工业园区建设不可避免的会与各种自然环境相接触,尊重自然是现代工业园区规划中重要前提。在工业园区规划过程中,不能一味的采取土地填平方式,要注意保护当地环境的自然性,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海南国际科技园就很好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规划之初,规划人员仔细的探查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之后,提出了“依坡就势”的建筑原则。岗地位于用地的中心地带,用于修建管理和服务中心;用地西侧和南侧土地较平坦,用于厂房建设用地;东侧为洼地,在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原始植被,并建设了休闲公园;园区东南角是坡地,用于修建住房。整个规划建设没有对当地环境造成过多影响,同样使该园区实现“生产、生活、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二)道路规划建设要符合实际要求

道路规划建设要符合工业园区的实际要求,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在规划工业园区道路过程中,要以工业园区实际生产能力和人员流动能力等因素为参考,保证道路承载能力符合园区要求,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园区工作[3]。若道路规划与园区实际不符,会造成以下问题:首先,若道路面积规划过大,不仅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会造成大量资金的投入;其次。若道路面积规划不足,会影响工业园区正常运转能力,直接影响到园区企业经济效益。

例如厦门明达塑胶工业园是当地大型工业园,在工业园中,很多厂房的面积都达到数万平方米,货运车辆很多,在道路规划工作中就应符合工业生产的特点,增加了道路密度,保证了整个工业园的运行。又如重庆某工业园区中规划有足够多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表面上保证了园区中员工交通通行,但对于该工业园而言,这种规划是不合理的。因为在重庆这样一个山地地区,通常情况下园区员工在上下班期间都乘坐通勤车,对非机动车道路的需求很小,因此在规划中可以适当拓宽机动车道,减少非机动车道所占面积。

(三)合理规划基础设施

在现代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整体规划和配套设置规划。整体规划包括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绿地景观规划等;另一方面就是配套设施规划。配套设施规划包括园区给排水规划、电力规划、通信规划、燃气规划等方面。园区的基础设施规划要遵循“依赖性就近原则”,应该将园区内有重点需求的企业布置在提供原料供给的最优位置,减少原料供给速度和难度[4]。在规划园区基础设施过程中,也可以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例如,在贴近城市的一侧可以修建排水设施,依靠城市排水设施减少工程量。在园区规划规划中,要建立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方便工业园区实施自我管理。

三、结束语

现代工业园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当地经济活力,但对规划师而言,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规划师在规划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工业园建设与当地自然风貌的关系,提高工业的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又要减少工业生产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在现代条件下开展工业园区规划工作的重点就是应用实际,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提升整个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保证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做到合理利用资源、高效分配资源。

参考文献:

[1]陈清明,徐建刚,陈启宁.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功能组织分析-以苏州工业园为例[J].城市规划,2010(11):96-97

[2]李守旭.“现代・人文・科技”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工业园区规划设计[J].建筑研究,2012(10):223-225

[3]常高峰,宁斌,李万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7):45-46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业污染;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生态规划;景观安全格局

正文

绪论

1.1工业活动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从人类出现至环境工业革命为止,是早期环境阶段。这个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均处于环境承载范围之内。然而,伴随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城市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是如影随形的环境污染。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引人注目的“世界公害事件”可以看出,人类在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的喜悦成果的同时,也深受科技进步这把双刃剑的痛苦。工业活动是造成污染问题的主要根源,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治理主要集中在工业环境治理。“末端治理”,即先污染再治理的方法在早期应用以后被发现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益短缺的局面。人们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靠事后的环境补救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1.2生态工业学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工业学为人类指明了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而生态工业园区作为生态工业实践的最主要形式,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以丹麦卡伦堡工业园为代表展示出其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优势。生态工业园区以其极高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世界范围内工业园区的重要发展方向。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

2.1生态工业园的内涵

生态工业园区(EIP)是以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发展的新的良好模式,也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一种重要的运作方式,是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资源和副产品共享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一生产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产生废物最小化。自世界建成了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后,随着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的提出和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等在实践层面的推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认识到,生态工业园不仅减少工业体系对环境干扰的效果明显,而且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方面也大有优势。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引起了各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生态工业园的规划

建设生态工业园需要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理论等为指导,拓展主要行业内部以及行业间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形成完善的生态产业链网,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整的生态工业园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从上图表中不难发现,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是以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应用工业生态学为手段的,整个园区的规划建设虽然目的是为了在实现工业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但实际情况却是在规划中丝毫没提对园区本身和园区所处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的规划,接下来,笔者将从景观生态规划的学科理论角度重新分析规划,试图探索出一条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新路,作为对传统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一种补充。

景观生态规划

3.1景观生态规划概念

景观生态规划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可以把景观生态规划理解为:是一种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地管理和最佳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规划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也就是将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及知识作为景观规划的基础,实际上是景观的生态规划,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在19世纪下半叶,苏格兰植物学家和规划师Patrick Geddes(1854~1932)的先调查后规划和美国景观之父Oimsted及Eliot等在城市与区域绿地系统和自然保护系统的规划。直到20世纪60年代Mchang的设计遵从自然的景观规划途径,当然也包括80年代迅速崛起的景观学在规划中的应用。景观生态规划的狭义理解是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规划,也就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和空间过程水平过程或流的关系原理的规划。在这里,景观更明确地被定义为在数平方公里尺度中,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异质的土地嵌合体。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4.1生态工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是以系统综合平衡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将园

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进行规划,将工业生态系统的思想贯穿于园区的工业生

产、居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2)空间异质原则

空间异质性是园区自然景观环境良性发展,便于维持和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异

质性有利于抗御内外干扰,实现自然体系的波动平衡。

(3)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强调的是园区建设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要注重

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将高科技工业园的建设最终落实于公众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上。

(4)因地制宜原则

景观环境的规划必须注意因地制宜、繁简得当,并突出地方特色,不可一味追求

“完善”而添加各种枝节,致使整体设计主次不分、特色不明,降低了可行性。要根

据生态系统分异性原则,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分区建设和管理方针,突出重点。

4.2生态工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24

(1)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就是合理开发利用高科技工业园中的山、林、田、河、湖、城等环境资源,适当保留丘陵和湖泊,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建立起景观环境生态

安全格局,以园区内的自然组分作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组分来建设,维持和恢复生

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要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通过绿化设计、水土保持、

道路建设等手段,促进园区结构布局、组织功能与自然景观环境的协调一致,实现园

区自然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创造独特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形象。

4.2生态工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个空间区域单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在生态工业园总设计时,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从景观管理和设计基本原则入手,对生态工业园的土地使用、建筑、基础设施、视觉效果、环境质量、绿化、土壤、水文、景观、照明、交通和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加以考虑,合理地协调建成异质的“斑块”、“廊道”状分布,使各组分间合理配比,构建集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景观。

参考文献:

[1]韦亚权.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

[2]江伟斌.提升江西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8.

[3]王向东.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一以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为例.上海交通大学,2008.

[4]李玲.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5]葛夫财.生态工业园在日本的实践及其启示[J].生态经济.2005(9):107―108

[6]陈波,包志毅.土地利用的优化格局----Fonnan教授的景观规划思想.规划师,2004,20(7):66-67

[8]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9]黄光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 Forman,R.T.T.,1995.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 scapes and Reglons.

Cambridge Uaiversity Press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可持续运营通信园区规划设计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业务高速发展和基础支撑设施相对落后成为现阶段移动通信行业基础建设领域的突出矛盾。

一、可持续运营移动通信园区的背景分析

1.1基地化、园区化是移动通信运营商物业建设模式新趋势

2011年前,国内运营商通信局房建设采用分散模式。2002年前通信局房甚至可能不是独栋机楼建筑,隐身于综合楼内;2002年后开始建设独栋机楼。

当下,集中化管理带来的高效性正逐步被各大运营商所认识和采纳。基础建设管理模式随之日趋集中化,园区化集中建设模式渐成新趋势:在中大面积地块内建设多栋不同性质建筑包括通信机楼、IDC、CALL CENTER、仓储、办公、值守等。

1.2可持续发展是移动通信运营商物业建设的迫切需求

从技术发展角度:技术的不断升级导致机房耗电量、发热量和单位荷载成倍增长。以当期需求为目标的通信机楼建成后,其房屋土建支撑体系和电力空调基础构架难以改变。局部改造代价高昂,并对已投产设备造成威胁。该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可持续运营需求。

从管理模式角度:应高效管理要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正从分散式向集中化方向发展。为适应企业各种需求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也从分散模式朝着园区化方向发展。

从企业发展角度:业务的高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运营商既积极挖掘新业务增长点,亦高效、低成本低运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课题。

1.3实现设计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造价、进度、质量是工程管理的三大要素。其中,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的影响力超过50%,不同设计方案对工程进度具有决定性影响,设计工作质量高低更是工程质量高低的基础条件。所以,要实现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是关键。

建设阶段的低成本并不等同于全生命周期的低成本。实现可持续性设计是实现TCO的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

二、对可持续运营移动通信园区的理解和定义

2.1可持续运营通信园区的概念

“可持续运营通信园区”是指:符合某一移动通信运营商地域及企业特征,满足新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发展需求,注重可持续发展、全生命周期成本,在高可靠性及运营成本间和谐平衡取舍的绿色节能型移动通信机楼。

2.2可持续运营通信园区的要素

(1)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原则:对于一个用地面积在150亩左右的园区,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期实施的原则。(2)全模块化设计原则:园区模块化、建筑模块化、机房模块化。(3)按功能分区布置:整个园区规划为机房区、辅助区两大的功能区。(4)按负荷密度分区布置:不同负荷密度的机楼分地块布置、不同负荷密度的机房分层或分区域布置。(5)可组合、可变化原则:不同负荷密度的机楼和机房按统一土建标准建设,仅是空调及电力配置不同,当业务发生变化时,可以灵活地组合和调整。(6)朝向及风向布局原则:场地布局将考虑场地的朝向及风向,考虑机房区、参观区一般布置于临街面、迎风面,辅助设备区一般布置在下风面。(7)集中与相对集中设置相结合:电力、空调、给水采用集中与相对集中的布置原则,既考虑设备集中的灵活性,也兼顾管线路由的经济性。

三、对可持续运营移动通信园区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3.1国外数据中心规划指标分析及可持续运营通信园区的规划指标建议

收集和分析国外大型数据中心的典型规划指标,以作为参考。如表1所示。

3.2动力中心和制冷中心在园区总体规划层面的设置和集散模式选择

常用制冷系统大致分为:集中水冷制冷系统、集中风冷制冷系统、分散式制冷系统。集中水冷制冷系统耗电量最小,且系统越大,优势越明显;集中水冷制冷系统初投资最小,且系统越大,优势越明显;集中风冷制冷系统与分散式制冷系统的耗电量与初投资相近。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出发,集中水冷制冷系统技术成熟,且在系统大的时候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优势越明显,更加适用于高发热量的移动通信机楼。

3.3建筑单体层数选择和模块化设计

分析收集和分析国外高密度数据机房场地典型设计指标,以作为参考。见表2。

(1)单机房面积。国外机房面积为40~2300m2,典型指标约600m2。考虑机房内需设气体灭火系统,国家规范规定单个气体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800m2,所以单体机房的面积为600~800m2。(2)气流组织和通道尺寸。受美国设计规范影响,无论是否采用架空地板,国外数据通信设备机房的机柜布置一般采用热通道/冷通道布置。从冷通道到冷通道的通道间距以7块架空地板为一个模数即4200mm。可采用设备对其冷通道的方式布置(冷通道的名义尺寸为2块架空地板的宽度即1200mm)、也可以采用设备对其热通道的方式布置(热通道的名义尺寸为2块架空地板的宽度即1200mm)。新一代机房可以采纳上述做法,以构成机房内部的第一级模块。(3)柱距的选择。考虑标准机柜尺寸为600mm宽×1200mm深,则柱网应按600mm为模数进行设置,考虑冷热通道尺寸模数为4200mm,则柱网按2倍冷热通道模数即8400×8400考虑。(4)标准层面积的选择。任何一个标准层都无法避免需设置楼梯、电梯、前室、走道等交通设施,交通面积比例越小,机房使用率就越高。标准层面积设置原则是: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大。(5)标准层长宽的选择。面积约1500m2平面,考虑柱网尺寸为8400×8400,则每个标准层约有30个标准方格组成,可以组成平面分别为2×4、3×9、4×7、5×6四种方案。建议采用4×7标准方格排列方式。

3.4高效节能措施在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作为基础支撑设施的建设主体,虽然不能影响通信设备的利旧率和降低服务器的用电量,但有责任和能力降低PUE值。

数据中心空调冷却的费用约占整体电费30%~70%,须在规划设计中全面推行空调节能措施:建立冷热通道提升空调使用效率、提高冷通道的温度降低空调能耗、充分利用“自然冷却”模式等。

3.5灵活的综合管线连廊在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通信机楼园区的电源供应系统和冷源供应系统,包括系统结构、管线应考虑和接纳电功率密度局部与整体性的扩展与增加需求。基于这种灵活性和扩展性要求,建议在园区中参考工业建筑设置综合管线连廊和综合管线吊架,将不同的建筑单体、同一单体的不同的建筑楼层、同一楼层的不同区域有机地连接起来。

建筑物之间的综合管线连廊可以与风雨廊紧密结合,也可以设置地下管线连廊,从经济性角度推荐采用地面风雨廊结合的方式。

建筑物内部的综合管线连廊包括竖井、综合管线吊架。尤其是采用综合管线吊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管线之间的打架现象,又可以对未来的管线空间进行科学的预留,建议应予推广使用。

四、结语

作为移动通信业务基础支撑的通信机楼建设,应紧跟业务发展步伐,注重可持续发展、全生命周期成本,注重可靠性及运营成本间和谐平衡取舍、注重节能和环保技术,为高速发展的业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Internet Data Center,即互联网数据中心。

[2]《可持续运营通信机楼建设的思考》冯海、孙哲、陈文、孙权。

[3]《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3.2.4条。

[4]参考《数据处理环境热指南》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5.1.1条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2.0.15条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6.1.1条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化工园区规划;设计参数;建议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化工园区规划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发展起来的、具有城市区域规划特点的、同时有很强的工业区域规划设计特性的、特殊的区域性规划,行业特点较强。目前化工园区规划规范缺乏,大多采取城市规划规范。本文将根据化工园区特点,关键点放在化工园区给排水特点、设计参数确定和计算方面,同时给出建议。

二、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特点

化工园区给排水设计在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测算化工园区给排水负荷,管网的定线,确定给排水方案,确定污水处理方案以及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中水回用方案。在做总体规划时或总体规划完成后,这类专项规划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来完成,以此对总体规划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而总体规划也需要根据专项规划的成果进行必要的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给水管网设计计算的主要参数有:给水管网中的节点参数,包括节点流量、节点压力;管段参数,包括管段流量、管径、管长等;排水管网的节点流量、管径、坡度、管长及埋深等。

三、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设计参数的确定和计算

化工园区给排水具备以下特点:(1)园区内各地块的给排水用量具有不确定性。(2)规划范围内的给排水设施及地下管网的设计参数会比较大。(3)给排水用量的连续性。(4)人口密度小,景观要求不高。(5)污水处理难度高,污染物对人群的影响大。(6)清洁废水排放量大。(7)给排水用量具有不均衡性。(8)防洪排涝要求高。

1.确定工业生产用水量

化工园区工业用水量的确定,通常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测算:

一是按照规定,三类工业用地按照3.00~5.00万m3/km2・d进行测算。

二是工业用水定额一般以万元产值用水量表示。

三是按照规划的化工产业实际用水量或同类已建成项目实际用水量进行估算。

2. 管网流量分配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参数:管段流量和节点流量,将给水管网设计用水量分配到管网的管段和节点。

(1)集中流量

集中流量一般逐项计算。

(2)沿线流量

用水量沿干管均匀分布, 由此确定单位管长的用水量, 称为长度流量比:

当均匀性较差、干管沿街区分布不均匀:

3.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将管段沿线简化为管段两端的节点流量;集中流量直接加到所处节点上;供水流量作为负流量。节点设计流量是集中流量、沿线流量(转移后)和供水流量之和。

4. 管段计算流量

管网中任一管段的计算流量在确定节点设计流量之后,接着要利用节点流量的连续性方程确定管段设计流量。

5. 管网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

水量相对较大的用户按照集中流量处理,对给水管网进行修正以接近实际情况。

6. 排水量的确定

(1)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化工园区污水设计流量是通过对所有规划项目的污水排放量的测算或按照一定的排污率进行测算得出的污水排放量。

(2)清洁废水设计流量计算

清洁废水排水量的测算是通过对项目运行时循环冷却水及化学水用量的分析后,计算出其清洁废水排放量。

7. 排水系统划分

化工园区的排水系统一般分为:清污分流体制和清污合流体制。

8. 设计管段流量计算

(1) 设计管段划分

污水管网也可以被简化为由管段和节点构成的污水管网。

(2) 设计管段中设计流量的组成

管段流量=本段流量+转输流量

(3) 沿线流量设计

沿线流量采用面积比例进行分配。

(4)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往往与管段设计流量计算同时进行。

(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网水力计算从上游节点向下游节点进行,依次进行计算。

(6)污水管道衔接

通常采用水平接和管顶平接,特殊情况下需采用管底平接与跌水连接。

9.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参数

(1)设计充满度

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

(2)设计流速

污水管道的最小流速定为0.60m/s,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m/s。

(3)最小管径

规定一个允许的最小管径,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 ,在街道下为300mm。

(4)最小设计坡度

以设计充满度为1或0.5时的最小坡度作为最小设计坡度。

(5)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

无保温措施的污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有保温措施可加大,在车行道下的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0.7m;非车行道下可减小。

10.化工园区污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修正方法

计算项目污水量,加在最近的节点上,其流量=集中流量+沿线流量,然后对管网的其它参数进行修正。

11. 化工园区雨水管网参数的计算

(1)雨水管渠布置要求

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避免设置雨水泵站;结合规划布置雨水管线;道路上一定距离处设置雨水口。

(2)雨水量的计算

①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是根据一定假设条件,由雨水径流成因加以推导而得出的。

② 雨量设计参数

降雨量是指降雨绝对深度。降雨历时是连续降雨的时段。暴雨强度是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暴雨强度重现期是指暴雨强度值出现一次的评价间隔时间。

③ 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化工园区)一般选0.6到0.7。

④ 设计重现期

一般选用0.5~3 年。

⑤ 集水时间

包括地面集水时间与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T = t1 + mt2。地面集水时间t1取10 min, 折减系数m。

⑥ 雨水管段的设计流量计算

从汇水面积最远端到不同的计算断面处的集流时间(包括管道内的流行设计) 也不一样,在计算平均设计暴雨强度时,应采用不同的降雨历时t。

1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

(1)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

① 雨水管道的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考虑,明渠应有0.20m的超高,街道边沟应有0.03m的超高。

② 设计流速:雨水管道在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为0.75 m/s,明渠为0.40 m/s。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 m/s,非金属管道为5 m/s。

③ 最小设计坡度与最小管径: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 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雨水口连接管道200 mm,0.01。

④最小埋深与覆土厚度:具体规定同污水管道。

(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

按均匀流考虑,主要确定5 个水力因素:管径D、粗糙系数n、水力坡度i、流量Q、流速v。

(3)雨水径流量调节

利用管渠自身的调节能力蓄洪; 利用调节池、天然池塘或河流蓄洪。

(4)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

① 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② 划分设计管段。

③ 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④ 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

⑤ 确定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

⑥ 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⑦ 确定管渠的最小埋深。

⑧ 雨水管渠流量和水力计算。

⑨ 绘制雨水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13.化工园区雨水管网设计计算

化工园区雨水管网设计中,有清洁废水加入,所以应按照合流制管网设计。

(1)化工园区合流制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化工园区合流管渠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与分流制系统中雨水量计算相同。

(2)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设计计算规定

① 合流制排水管渠设计充满度一般按满流考虑, 即h / H=1。

② 合流管道( 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为0.75 m/s,校核旱流量时管内流速,一般不宜低于0.2到0.5m/s。

③ 最大设计流速、最小设计坡度、最小管径与最小埋深要求基本上与雨水管渠的设计相同。

(2)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内容

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内容:溢流井上游合流管渠的计算; 截流干管和溢流井的计算与晴天旱流情况校核。

四、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优化建议

(1)化工园区规划按照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使规划更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2)建议在做园区用水负荷预测时,采用综合方法对园区用水量进行考核检验,用万元产值耗水量或清洁生产标准对预测结果进行复核。

(3)准确测算给排水用量,可以有效节省建设投资,节省水资源,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给排水设施的运行效率。

(4)建议用已经落地的项目作为参考,采用规划中给水量较大的项目作为集中用水,重新进行复核计算,使其更接近实际运行情况。

(5)排水管网设置阶段,建议用已经落地的项目作为参考,采用规划中排水量较大的项目作为集中排水,重新进行复核计算。

五、结束语

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设计专业性极强,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优化工作。在进行此类设计之时,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看待问题要更加符合现实。

参考文献

[1]孙惠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张中和等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市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景观规划;工业园区;环境

如今谈及工业,人们就会自动联想到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不良现象,工业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项产业,而今却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来源。在此情况下,景观规划成为了改善工业园区中各项污染的一种手段,并逐渐在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后成为了工业园区整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工业园区景观的规划内容有多项,例如通道规划、节点规划、标志物规划等。现从总体上与具体上对工业园区中的景观规划进行探讨。

1.从总体上看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

在工业园区投入规划之前,需要了解的相关影响因素有许多,例如位置因素、效益因素、发展趋势等均是在规划前需要充分了解的因素,一项景区规划项目是否科学合理,主要是看该规划方案在生态方面、功能方面以及审美方面是否做到了相互协调统一。首先,在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中,园区和周边相关环境之间的联系属于规划中必定要考虑的问题,因而在景区规划中可采用借景手法或是障景手法、对景手法等,使园区内外实现协调统一。其次,在局部规划中,可在园区原来的地形地貌、植被条件等基础上,结合原有的植物与水体等资源,稍加修饰,在不破坏原有资源的前提下,达到景观规划的目的,提高工业园区的开发价值。最后,在园区景观规划中,需对景观的生态性加以重视,确保园区中的相关环境(如空气、水源、光线等)与实际质量的要求相符。

2.从具体上看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

在园区景观的具体规划中,包含了6个方面的内容:①园区现状的调查;②园区地形的规划;③交通道路的规划;④对园区小气候做出的规划;⑤绿化种植规划与种植物的选择;⑥景观节点的规划;

2.1工业园区现状的调查

在工业园区投入正式规划之前,需要对园区各方面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其中调查内容包括有园区的景观特色、自然石景、水域条件、周边交通情况、植被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在调查到园区的相关现状后,还需从不同的角度对园区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研究,例如区域形态、土方量、河流、湖泊、植被、气候等。

2.2园区地形的规划

现代工业园区属于综合性空间的一种,园区的多元化特性决定了其在建造上具有多种出传统选择。第一,对山谷进行建造,保留小山作为开放空间;第二,对小山进行建造,保留山谷作为开放空间;第三,避开小山以及山谷,在平原上建造;第四,顺着园区的水边布置建筑物;第五,在滨水区设置开放空间;第六,在滨水区设置道路;在地形规划中,一旦确定了园区建筑形式以及土地性质之间的关系后,便可对其土地的利用类型进行考虑与部署。

2.3交通道路的规划

在园区交通道路的规划中,应结合交通现状的调查情况进行考虑。若园区中存在车辆流量多、车辆行驶速度快等情况,则需要为机动车的流动设计专门的车道。反之,若园区车辆流量适中,且车辆的行驶速度不快,园区中的机动车、自行车以及行人则可共用一条道路,无需特别为机动车规划一条专用道路。

为机动车设计专用车道时,道路的幅宽以6~7米为宜,在道路组景、选线等方面,则需结合园区的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考虑,其中包括行车速度、地下工程管线、地形条件等。园区的道路路缘,应充分进行软化,从而加强园区道路的生态感。对于步行道路以及游步道路,在设计两者的线性时,需具有一定的变化,在步行道路中,可适当规划活动节点,还可布置有节点的植物、雕塑小品等进行配合。另外,相关车道采取隐蔽措施,但工业园区中必须要设置的消防车道,其车道幅宽以4米为宜,在消防车道的设计中可应用植物或是其它景观做隐蔽处理。对于园区中,相关道路、硬质铺装等的占用比例以15%~30%为宜,其中硬质景观所使用的自然材料应为工程量的20%左右。

2.4对园区小气候做出的规划

在景观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园区的通风情况,在内部建筑的排列方面,可采取点条结合、高低错落以及底层架空等措施,从而保证园区的良好通风。对于园区的居住区,应多设置绿化带、画廊以及水道等绿化通道,从而对居住区内部的排浊问题、通风问题等进行调节。对于户外活动的相关场地,在规划中应结合园区在各个时节的风向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园区的建筑、植物以及景观设计等,做好挡风与迎风的准备。保证工业园区内部的空气质量符合二级质量标准。由于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比例较大,因此在选取房屋位置时,需要考虑微气候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结合风向使居住区不受产房噪音污染以及烟尘污染的影响,确保居住区和产房区之间可以做到互不干扰。

2.5绿化种植规划与种植物的选择

国内大多数工业园区在绿化设计方面多应用的园林植物多属于乡土树种,而且在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此类乡土植物的分布地域性较强,因而气候不相同的工业园区在绿化设计中所应用的园林植物也有所不同。另外,由于工业园区在土壤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且分布有不少管线,具有不少的环境污染情况,如气体污染、液体污染、尘埃污染等,因此在选择工业园区的种植物时,需结合工业园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对种植物严格筛选。以北方为例,工业园区为增强园区景观植物的可观赏性,并改善工业工厂的空气条件,多选取具备抵抗污染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硫化氢等)的种植物,比如柏树、香椿、丁香以及合欢等。

在景观规划中,种植园林植物的形式有多种,其中包括孤植、对植、丛植、群植、列植、林植、绿篱(绿墙)等[2]。对于工业园区而言,其在绿化设计中适合使用的有孤植、对植、丛植。第一,自然式孤植,即在空旷草地、重要阶段或是坡上等处种植具有长寿、可观赏、体型巨大等特点的乔木。第二,自然式对植,即一些景观(主体植物)的两侧以不对称的形式种植植物,从而突出主体景观或植物,保持景观规划构图的均衡。第三,丛植,即将类型相同或是不同的乔木种植在一起,形成树丛。自然式树群(树丛)可丰富工业园区的景观效果,其次在园区道路两旁种植大小乔木,使种植乔木的上层形成整齐的线性景观,中层在小乔木的作用下,较为密集,起到阻挡直线的效果,下层通过种植草皮形成静态景观。

2.6景观节点的规划

在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中,通过加强对景观节点的设计,可有效增强园区景观的美感效果与吸引力,在规划过程中,需围绕节点的使用功能对其进行规划,对于入口以及道路交叉点等欣赏为主的节点,在规划过程中应注意要减少此类地方的活动场地,并加强对植物、地形等相关环境元素的应用,规划出具备客观性的节点景观。对于园区和周边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处,在景观规划中,其园林植物应以孤植树为主,并根据该节点的地形变化情况等,选择草本花卉、绿篱、花灌木以及小乔木等体型相对较小的种植物,使该处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对外景观。

3.结束语

工业园区中的景观规划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设计工作,为了保障景观规划方案的适用性、协调性、经济性,在规划期间势必要对其多方面的功能进行考虑,并结合园区的相关因素、实际情况等,从而满足工业园区对于园林景观的各方面要求,改善工业园区的环境,减少污染,为工业园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钟月,杨光培,易文芳,黎云清.武汉市白沙洲工业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97-12998.

上一篇:商贸行业范文 下一篇:城乡规划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