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6:53:41

医政管理论文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行政法 平衡论 民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码】A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行政法的定义可以看出,现代行政法相比之前更加侧重行政主体职权顺利进行的管理论式行政法,已具有了较大的进步。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系统,行政法具有发展时间长、涵盖领域广的特点,迄今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完整的行政法律汇编问世。因此,对行政法的研究不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给出明确的界限和范围,否则势必会断章取义,影响人们对行政法客观、完整的认识。因此,研究行政法“只有深入行政法的核心地带,深入行政法的历史深处,才能发现作为行政法精神内核的理论基础。”①从其理论基础出发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彻底把握现代行政法的本质及未来发展的根本目标。

行政法的历史进程描述

清末时期。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舰船利炮在侵占我国领土的同时,也给腐朽的清政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思想,行政法思想就是其中发展了的重要内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运动,实际上带来了行政法的一次重大进步。尽管维新运动中颁布的法令大多落为一纸空文,但其提出的约束皇帝和各级政府权力的先进意识对开启民智起到了弥足珍贵的思想启蒙作用。清政府为延续自己的腐朽生命,在不影响统治权的前提下进行了行政法制定和实施的努力尝试。比如,制定和颁布了涉及教育和民政的《各学堂管理通则》和《暂定户口规则》,客观上调整了当时的社会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行政法的发展。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倒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安定民心,南京临时政府不仅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作为设置中央政府各机构的依据,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而且颁布了《通令保护人民财产令》、《关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等行政法令,规范民间活动和维护社会稳定。20世纪20年代以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理论(民族、民权、民生)成为理论界研究行政法的重要理论参考。这些对当时的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党政军组织机构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充当了行政主体的角色,颁布了多种行政法令,包括组织机构、选举、军事、土地、司法、民政、公安、财政、农林、粮食、工商贸易、教育、交通运输等,以此来巩固胜利果实。尽管这些行政法令还存在诸如内容不统一、制定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行政法令的颁布和执行对规范行政主体的行为、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推动行政法的建设和培养广大干部依法办事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建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三座大山重压下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深知正确处理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及时制定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行政管理政策法规,数量多达800多个。最重要的是建立了行政监察制度和公民针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和失职行为的控告制度,使行政法建设在制约行政主体权力、维护行政相对人权利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是,随之而来的左倾思想和将这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尽管这期间国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废止这一切行政法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努力成果俨然已彻底失去了规范行政主体行为和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我国行政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迎来了新的曙光。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为行政法的重建奠定了政策和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就从政策的高度规定了坚守行政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1982年宪法的颁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策的确定,分别为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法律准备和经济支持。行政法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大量的行政法规,比如《经济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环境保护法》(试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学位条例》等关系每个公民切实利益的法律相继出台,在维护行政相对方方面又前进了一步,体现了我国行政法建设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及目标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一直存在着管理论和控权论两种对立的理论模式。管理论以加强行政主体的管理权为主,侧重保证国家机关行使管理权中能顺利进行的行政组织法和行政行为法;控权论则将政府假设为“绝对的恶”,主张在行政过程中约束和控制政府的权力,侧重行政程序的规范和司法审查的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行政法类似一部专门针对行政主体的部门法。但是,从以上行政法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近代以来,这两种形式都很难单独存在并发挥作用。尽管清末封建专制势力顽固,但当时的社会现实已使清政府的管理论思维被迫向控权论妥协,之后的几个时期,更是控权论抬头而管理论逐步退让的过程,这种变化本质上也是行政主体权力与行政相对人权利角逐和平衡的过程。

由此可见,行政法真正的理论基础不是单一的管理论,而对控权论的过度追求也势必会束缚行政主体的手脚,降低行政法的实施效率,这从一些坚持控权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国家可见一斑。而兼顾两者的平衡论在现代行政法中渐露头角,平衡论与当下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正确实施行政主体职权。所以,从根本上讲,以平衡论作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与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是一致的,探索平衡论与解决民生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民生问题根源及行政法的平衡策略

早在几千年前的《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就曾提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论断。南朝(梁)沈约在其著作《均圣论》中言道:“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民生与民众之间休戚相关的关系。近代的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将“民生”作为追求目标之一,从而将其内涵无限放大,上升到主义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并将其解释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②在现代,民生一般指百姓的生活和生计。那么,当前导致民生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又如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策略?这些策略与行政法中的平衡论之间的契合点在哪?

民生问题根源。第一,传统思想的漠视。我国长期受传统思想的钳制和束缚,主要表现在体制选择和政策制定上对民生工作的漠视,导致了我国民生工作长期滞后。首先,在体制上,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极端困难时期有利于全民就业,并能在一定范围内缩小贫富差距,减少了社会财富的过于集中和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透支。特别是能够快速地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发展国家急需的重点项目,这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恢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计划经济体制过于集中的模式,特别是过于重视国家的积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受苏联经济思想的影响,削农以饲工,重视工业发展,对农业投入不够。虽然这项措施对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基础薄弱条件下的工业大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农业、农村及农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收入水平低且长期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之间人为造成的不平衡,更是引发众多民生问题的根源。

第二,社会转型的忽视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震荡和短暂的管理混乱,民生领域往往滋生隐患。首先,政府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关系民生的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环境保护等公共事务的管理,成为导致民生问题出现的结构性因素。其次,社会转型时期法制不健全,民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通畅。当一些不利于民生的政策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时,广大人民群众找不到申诉的通道,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再次,当前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自然成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导致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的发展和利益而忽视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且民生领域大多是只投入且没有明显的短期效益回报的领域,更使其难以为行政主体的政绩加分而被束之高阁。如此,民生问题愈演愈烈,成为社会转型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行政法平衡民生问题的具体策略。针对当前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从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入手改善民生,并在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这里所讲的“和谐”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平衡思想,“和谐社会以民生为本,而法治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对于破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生难题,有理由也有可能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③这就为利用平衡论指导下的现代行政法来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政策优惠。“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通常出现的。”④政策优惠就是通过制定差别化的政策来调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提高落后地区和落后人群的生活水平。这一政策在缓解和平衡因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带来的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针对我国的西部落后地区,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西部开发,比如给予资金支持,扶持西部地区人民自主创业;出台政策优惠,鼓励中东部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到西部投资创业;给予西部地区更多的教育优惠政策,帮助更多落后地区的孩子进入全国各大高校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从一些发达城市抽调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西部地区开展支教、医疗救助工作,保证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西部民众的医疗卫生问题的合理解决等。通过这些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逐渐向平衡过渡,最大限度地缓解西部落后地区的民生问题。

第二,政策调控。因体制原因带来的民生问题具有“先天性营养不良”的特征,仅靠刺激经济发展来解决显然不够,必须靠后天的政策调控作为弥补来平衡这种结构性的缺陷。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控,随着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过多的优质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聚集在城市,而农村资源则在逐渐减少。“城乡教育的差距同样在加大,这将直接导致未来城市和乡村居民在知识结构、经济地位和收入方面差距的扩大。”⑤由此带来的民生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加上近几年农民医疗、教育、养老成本的急剧增加,单靠农民自身的努力很难摆脱贫困,必须靠政府出台平衡政策来减小差距。比如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和鼓励农村进城务工来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免除学费和书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减少教育支出和医药支出。2006年,国家人事部专门颁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抽调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的“三支一扶”工作,通过政策的调控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

第三,政策改革。对于民生问题,我们一般把焦点放在如何让贫困的民众变得富有,这固然是民生的重要关注点,但最该关注的是如何让失去就业机会的人甚至失去就业能力的人也同样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行政主体在发挥其职能时做到了这一点才意味着将平衡论的精髓真正落到了实处,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体现。当前,我国一直努力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行为显示了国家彻底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比如,国家人社部1999年颁发的《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工作通知》,明确规定了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凡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可以作为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依照,这就在政策上明确解决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问题的规范途径。可见,民生政策的不断制定和完善,对解决城市低收入者的民生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民生问题的根源是经济的落后,所以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经济,但仅有经济发展显然不够,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民生问题不但没有被消除,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既有城乡之间的平衡,也有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平衡;既有经济发展与政治进步之间的平衡,也有效率提高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既有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也有社会民主与法制健全之间的平衡。凡此种种,与和谐社会相去深远,令人深切体会到充分利用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平衡论去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从根本上讲,行政法通过诸如宪法、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等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质上都是民生问题,民生才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作为行政主体施政过程中的法律依据的现代行政法,其本质追求自然也聚焦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作为现代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平衡论在指导党和政府彻底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为浙江警察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文晓鹏,刘鉴:“控权论―行政法的生命价值”,《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第49~51页。

②《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02页。

③付子堂,常安:“民生法制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6期,第27~14页。

④尚志民:“中美西部开发政府优惠政策的比较”,《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07~109页。

⑤李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技术;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27-02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疗竞争日趋激烈,一家医院要在强手如林的医疗行业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从本行业的特点出发,走依靠技术进步,强化质量管理,更新职工的思想观念,以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开辟医院服务新领域,才能实现医院的跨跃式发展。

1 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医院品牌

1.1 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医疗工作的核心和根本所在,是医院的生命线。医院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医院管理内涵,挖掘现有潜力,以规范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1.1.1 加强医疗质量监控,规范医疗行为“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院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患者至上的行医原则,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三级甲等”口腔医院的标准,建立、健全口腔诊疗技术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完善医疗纠纷预案和医疗护理质量标准、存档制度等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根据口腔医疗独立操作的特点,建立、健全口腔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制定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以根管治疗、修复、正畸等几类常见病为质控点,加大医疗质量监控力度,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从制度上保证医疗行为规范。同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考核,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1.1.2 为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使医院赢得更多的患者,医院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医院要真正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热情对待患者,尊重患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医护人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患者。同时,医院要改进服务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系统技术如网络预约挂号、预约病房、检验项目条形码等项目,想方设法为患者提供安全、快捷、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1]。

1.2 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凝炼特色品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1.2.1 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口腔医院品牌建设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技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技术制高点,医院要加大对开展新技术的支持力度,制定新技术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对发展迅速、优势明显、具有较好前瞻性和发展前景的学科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调动口腔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积极性,挖掘临床科室潜力,加快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步伐,填补技术空白。同时,要创造条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医院和专业骨干的影响力,以及品牌效应,增强专业技术的核心竞争实力。

1.2.2 做好医院品牌策划和宣传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塑造一个深得患者信赖的品牌已成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医院要建立一套以品牌为先导的营销策略,要策划出广州医学院口腔品牌特色,有自己的个性,避免与其他口腔专科医院雷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传媒特别是网络平台的作用,全方位地宣传医院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项目、知名专家、教授等,给患者和职工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增强患者对医院的认知,使更多患者了解医院,熟知医院,增强患者的归属感,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和认知度[2]。

1.3 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加快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医院一定要坚持“科教兴院”的发展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抓好科研项目管理,给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加快科研课题的申报,力争省级以上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有新的突破;加大对发表SCI论文、高级别(部级)课题的奖励力度,为完成重大课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撰写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和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进一步扩大本院的对外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把本院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口腔医院[3]。

1.4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口腔服务网点

充分利用本院分布于广州市各区域卫生所的资源优势,逐步在各卫生所开设口腔门诊,做出口腔特色,形成统一标识、统一风格、统一服务、统一质量的口腔门诊网点,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

2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要素,是最革命的要素,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医院事业的发展靠的是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行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医院的硬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人才队伍匮乏已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医院要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系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关心、爱护、尊重人才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全过程。

2.1 实施人才立院战略,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医院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必需一大批高层次医疗、科研型人才,才能提高医院的总体实力,提高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能力。医院管理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是从铁路企业医院转制过来的实际情况,坚持“用好现在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引进特需人才”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口腔专业的人才引进,并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培养体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出谋献策。

2.1.1 加快人才引进力度,为医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口腔医学平台的搭建,口腔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医院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要在人才引进方式上大胆创新,以搭建完善的口腔医学平台为契机,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出击,尽快引进具有较高学术地位,能够为医院带来先进医学理念和先进医疗技术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来带动医院科研、技术的发展,同时,给学科带头人在继续教育、薪酬、住房和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帮助,为人才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2.1.2 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技术骨干和各类紧缺人才。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要大力引进具有技术专长的实用型人才和较高学术造诣的科研型人才及素质较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不断充实医院的人才队伍,搭建一支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人才梯队,为医院注入新的活力,推进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同步提高。

2.2 多措并举培养人才,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2.2.1 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选送有发展前途的学科骨干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修深造,使之尽快成为医院及学科领域的权威,从而带动口腔医学各个学科发展。

2.2.2 重视低年资、低职称有前途的青年医师的培养,提高其专业技能,使其尽快成为业务技术骨干。在现代医院管理中“以人为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事关医院的生存关键。医院的硬平台建设固然重要,但这些硬件建设都是在人的思想观念支配下发挥作用,如果人的思想意识不强,人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再好的设备、再好的发展蓝图都不会自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医院管理者要根据本院是从综合性医院转制成为专科医院的实际情况,重视低年资、低职称医务人员的培养,加快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对于原来不是口腔专业的人员要让他们转型学习,给予他们再就业的机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性,为医院的建设作贡献。力争在5年内本院在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突破和提高,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支撑[4]。

2.2.3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聘任口腔界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作为医院的特聘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发挥专家、名医的辐射效应,并通过传、帮、带作用,带动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

3 突破传统思路,培育竞争意识

人的行为必然要受观念的支配。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就不可能产生先进的行为方式。因此,医院党组织必须要超前引导,主动服务,讲求实效,切实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1 抓理论教育,为转变观念奠定思想基础

理论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以及未来的发展。只有掌握科学的理论,才能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促进医院跨跃式发展。由于本院是从铁路企业医院转制过来成为一家高等院校附属医院,长期以来,受到铁路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职工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主性,不注重研究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以及如何主动抢占医疗市场,挖掘潜在市场。因此,医院要加强对职工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教育,强化职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培育职工具有竞争观念,使大家认识到“错过机遇是罪人,不争不抢是庸人”,使职工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内涵,使职工认识到只有全院职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破解医院发展难题,从而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观念,自觉把个人力量溶于医院建设中来,实现医院的跨跃式发展。

3.2 抓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转变观念发挥示范效应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的言行对群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医院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为政清廉,不贪不占,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威望。其次,要有开拓创新的思路。医院是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专业化要求比较高,懂专业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是对医院领导班子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医院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不进则退,进得慢也是退”的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发挥后发的优势,大胆创新,把握医疗市场的发展方向,切实加强医院管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建立学科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使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若雯.人性化服务是提升医院品牌的深层次的内容[J].医院管理论坛,2009,21(10):8-11.

[2]王富珍.创新医院文化引领改革发展[J].医院管理论坛,2009,21(10):44-47.

[3]周洪柱,胥雪冬.医院变革过程中的医疗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09, 21(10):26-30.

[4]李建萍,李鸽伶,林建新.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09,21(10):33-36.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绩效 评价 指标体系

一、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及评分值

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医院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管控、预算执行、风险评估、资产营运能力、资源利用效益、成本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病人费用评价、服务综合评价等指标组成。

(一)医院工作效率分析指标(12分)

1、平均每医生门诊人次

平均每医生门诊人次=门诊人次÷平均医生人数

2、平均每医生当期出院人次

平均每医生当期出院人次=当期出院人次÷平均医生人数

3、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实际占用床日数÷出院病人数

4、床位使用率

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

5、病床周转次数

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6、在职职工人均医疗收入水平

在职职工人均医疗收入水平=医疗收入÷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二)医疗质量管控分析指标(14分)

(1)孕妇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2)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3)剖宫率=剖宫产活产数/活产数×100%

(4)孕产妇死亡率=当年孕产妇死亡人数/活产数×10万/10万

(5)婴儿死亡率=当年儿童死亡人数/活产数×1000‰

(6)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任务完成率=实际完成数/任务数×100%

(7)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期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数/(同期住院病人人数或出院病人数)×100%

(三)预算执行分析指标(6分)

1、预算收入执行率

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100%

2、预算支出执行率

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预算支出总额×100%

3、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

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本期财政项目补助实际支出÷本期财政项目支出补助收入×100%

以上指标反映预算执行管理水平。

(四)风险评估指标(8分)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负债

(4)医保结算资金到位率=本期医保结算实际到位金额÷本期医保应结算总额×100%

(五)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指标(6分)

(1)总资产周转率=(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

(2)应收医疗款周转天数应收医疗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帐款余额×365÷医疗收入

平均应收医疗款余额=(期初应收医疗款余额+期末应收医疗款余额)÷2

(3)存货周转率=医疗支出中的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支出÷平均存货额

(六)成本管理能力分析指标(16分)

(1)门诊收入成本率=每门诊人次支出÷每门诊人次收入×100%

(2)住院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支出÷每住院人次收入×100%

(3)百元医疗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

(4)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5)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6)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7)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支出+卫生材料)÷(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8)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100%

(七)资源利用效益分析指标 (8分)

(1)每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额×100

(2)百元专业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专业设备平均额×100

(3)设备使用率=设备实际工作量÷设备额定工作量×100%

(4)固定资产收益率=业务收支结余÷平均固定资产×100%

(八)盈利能力指标 (4分)

(1)业务收支结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业务收入×100%

(2)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100%

(九)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8分)

(1)总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100%

(2)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总额÷期初净资产总额×100%

(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4)固定资产增长率=期末固定资产总额÷期初固定资产总额×100%

(十)病人费用评价指标 (6分)

(1)门诊人均费用=门诊收入÷门诊诊疗人次

(2)住院人均费用=住院收入÷出院人次

(3)每床日费用=住院收入÷实际占用床日

(十一)服务综合评价指标(12分)

(1)群众满意率

(2)内部管理流程

(3)创科研创新能力

人均科研成果=全年科研成果/职工平均数

人均核心期刊论文数=全年核心期刊论文数/职工平均数

(4)医院长期发展规划

二、妇幼保健医院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按得分评出A、B、C、D、E五个等级。根据妇幼保健院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先给定每个指标的评分值,然后,各项指标的标准比率以本行业平均数为基数,用实际比率除以标准比率,并通过修正指标来计算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求和计算总评分,再按总评分,评定财务状况的等级。

(1)计算各指标的实际得分

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实际比率÷标准比率×评分值

(2)修正值:对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进行修正,规定上下限。上限定为评分值的1.5倍,下限定为评分值的0.25倍。

(3)计算总评分值

总评分值=各指标的修正值之和

(4)绩效评级表

三、结束语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医管分开”管理模式的建立,对医院经营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者通过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状况;通过横向比较,反映各妇幼保健院同期绩效水平,发现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使医院达到 “优质、高效、低耗”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徐迅.构建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07,7(129):12

[2]张华宇.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2)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是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老龄人口的绝对数在世界占第一位,而且增长速度快,高龄人口(指80岁以上的)增长速度更快。

据我国老年学会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有2亿老年人。今后,各国人口的结构,无一例外都会是老年型。据有关权威资料预测,从1990年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长2.2倍。

再看一看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增加到14%所用的时间,美国经历了68年,而中国只需要27年。

面对一个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必须重视并研究“健康老龄化”问题。

198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将这一问题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保健纲要》;1990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把健康老龄化作为一个战略目标。从此,一个真正重视老年健康,并使老年健康能得以持续发展的全球性纲领形成。因此,可以说提出并逐渐实现这一目标,是维护老年健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如何理解“健康老龄化”

曾任中国老年学会会长的邬沧萍教授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健康老龄化有6个要点。

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老年人口群体大多数健康长寿,体现在健康预期寿命的提高。健康老龄化着眼点是群体的健康长寿,而不能仅满足于个别人的高寿记录。但群体的健康长寿是以个人的健康长寿为基础的,因而,创造条件保证大多数老年人均达到健康长寿时,群体的健康长寿才能得以实现。

健康老龄化不仅体现为寿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寿命质量的提高,老年人口健康寿命的质量是有客观标准的,是可以量化的。欧洲老年学会主席戴尔指出,这一标准包括:减少由衰老带来的疾病,使急、慢性病得到治疗和康复,尽量减少长期患病和需要人长期护理的时间,延长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增加老年人独立的时间,减少老年人受歧视的时间等。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寿命提高得很快,但生命质量不够高。一是老年期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二是进入老年期后,存活时间短,或者说,老年人的更替较快;三是进入老年后的17年左右余寿中,预期的健康寿命只占1/3左右。

人类老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一方面要求有相应的“健康转变”来适应;另一方面,要求把健康的概念引申到社会、经济和文化诸方面。

这里所指的“健康转变”,实际上是指“第一次健康转变”和“第二次健康转变”。前者旨在使死亡率下降,这可以通过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改变不卫生习惯,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对儿童推行计划免疫,消毒杀虫以及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来保证。

而“第二次健康转变”,则指解决已存活到老年的庞大人口,如何延缓衰老的保健问题。此外,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把健康涵义的外延延伸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即我们平时常说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过程,要从个体和群体增龄的过程中,认识老年人群健康状况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发展趋势。老年期的健康状况,其实是婴幼儿、青少年和成人后各阶段所有制约健康的因素,最综合、最集中和最终的表现。要历史地、全面地认识老年人的健康,它与所有人的福利都联系着。

健康老龄化是人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和对策,它是建筑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由于人口老龄化正在或者已经成为现实,大量的老年人口向科学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就自觉、不自觉地促进了老化生理学、老化心理学、老年医学与社会老年学的研究以及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健康老龄化是同每个老年人、同各行各业都有关系的一项全民性保健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民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全社会的责任

由于老龄化是一个过程,要实现健康老龄化就必须从青、中年开始,就应重视老年性疾病发病前期的病因预防。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级预防”。

对已进入老年的人群,要及时做好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这就是所谓“二级预防”。

对已患病的老年人,为了防致残、防恶化,尽快促进康复,必须做好“三级预防”工作。

健康老龄化是人类的永恒主题。老年人口健康水平是全民健康状况的最终和最集中体现,也是最客观的检验尺度。今天老年人的健康,是其中青年时期健康的积累。今天中青年乃至青少年、儿童的健康也就是明天的老年人健康的未来。

因此,必须从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老龄化。而且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老龄人口的健康化。

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

贯彻“预防为主”,是全球疾病控制的战略思想。

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对病因明确疾病的预防,应是最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那么,减少和改正这种生活方式,就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好办法。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提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

由于健康受诸多因素影响,科学家就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健康状况=函数(环境+医疗保健+个人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

公式中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医疗保健包括预防、治疗、康复和自我保健等;个人生物学因素包括机体生理、遗传因素等;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活动、睡眠、娱乐、社交及有无不良嗜好行为(如吸烟、酗酒、性乱、药物依赖等)。

从上述公式的内容看,有些因素是个人不可控制的(如环境因素、个人生物学因素等) ;而个人的生活方式,则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一因素对健康状况的好坏起到关键的作用。

健康在你手中

基于上述的事实,大家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那就是“健康在你手中”,“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多靠自己,少依赖医生”等。自我保健医学(人称第四医学)是相对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而言。它顺应了人类近些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断增多的趋势而产生、发展,它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养生保健手段,依靠自己和家庭、社区(不住院)的简易条件,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诊治、护理和预防等工作而达到健身祛病、延缓衰老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自我保健医学并不局限于自我消除疾病,也不局限于单纯健康的范畴,它具有相当的社会性,是人类健康观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学者经历展行事风格

2003年即黄如欣到厦门市卫生局任职的第二年,时逢“非典”。由于当时我们国家缺乏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机制,疫情信息极其有限。人们不知道“非典”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举国上下一片不安。“从医学发展规律和我的业务专业知识的角度看,我认为传染病并不可怕,任何传染病都是可防可控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无非三个――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当时我们面临的情况是:不知道传染源是什么,要控制就比较难,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控制患者;因为不知道是什么病毒,所以对它的传播途径也不太了解,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跟患者接触;同时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保护那些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基于这样的原则,厦门市卫生系统在当时的防控工作上,由于有了科学的防治策略,做到了有力、有序。“现在回过头来看,非典的影响会波及那么大的范围,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主要是与没有做到科学防控,甚至与有的地区信息不够公开有关。”黄如欣感慨地说。

当厦门市卫生局决定把所采集到的疑似“非典”病毒样本送到国家相关部门做鉴定时,最初地方上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是不是自我曝光,会不会影响城市形象等等诸多质疑接踵而来。“从我以前做科研,如今从政的思维角度看,有些东西不搞清楚它的来源,要做到科学防控是不可能的。”最终,在黄如欣的坚持下,样本被送出去做了鉴定。突如其来的“非典”给黄如欣的震动非常大,因此,他对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领会也特别深刻,他认为厦门的区域卫生有两方面要加强:一是公共卫生。“非典”之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主持制定了《厦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实施计划》,并积极推进实施,至今,厦门所有的公共卫生机构都重新建设了一遍,购买了很多设备,机构和人员都进行了大力度的加强,公共卫生三级体系健全起来;二是医疗资源整合。“非典”以前,厦门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厦门岛的西部,而在岛内的东部和岛外,占的是厦门的大部分面积,所拥有的医疗资源却是少之又少。截至2006年,厦门市的医疗资源完成了比较大的调整和布局,实施了厦门市第一医院兼并杏林医院、思明医院,托管翔安同民医院;市中医院兼并江头医院;市第二医院与市集美医院合并,并将总部迁至集美;厦门市中山医院兼并厦门铁路医院、市第一门诊部、湖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整体搬迁至集美;完成同安、翔安、海沧、集美4个区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战略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所谓‘唇齿相依’,就是城市间的各个环节都是联动的,所以就不能让一个城市某些地区的卫生做得好,某些地方做得差。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把西部的医疗资源向东部搬迁、向岛外延伸,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纵向整合。”通过多年的努力,黄如欣实现了厦门全市的医疗资源分布比较均等的目标,提高了全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医改不应拘泥于形式

谈到新医改政策,黄如欣认为,新医改总的指导思想和路径都是非常正确的,目标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就是说把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个基本的公共产品提供给广大百姓,这也体现了政府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但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从今年1月1日开始,厦门市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百分之百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用的一些药物,价格比较便宜,但种类比较少,这在一些经济不太好的地区可能行得通,但在厦门这样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百姓对此便不太理解,因为他们不在乎多花一些钱,需要的是方便。因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导致大医院的门诊量有反弹,社区的门诊量在下降,这样的结果与新医改的目标有悖。“这并不是说基本药物制度不好,而是说药品目录上药品种类应该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因地而定,要有所差异甚至可以有较大的差异,不要搞一刀切。同时,零差率的基本药物的补偿机制要很明确,如果补偿不到位的话,会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黄如欣对上级的政策,总是既严格执行,又积极思考,善于联系实际,力求把好的政策贯彻落实得更好。

作为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厦门市在政事分开、医药分开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争议比较大的是“管办分开”,“用什么形式实施管办分开,怎样分开?方案还没有最后正式出台。我认为,谈公立医院改革,不必要过多的去争论形式上的内容,比如争论一些机构一定要怎样分,意义不大,我们要探讨的是怎样能够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黄如欣这样表达了自己对公立医院改革的看法,“是不是划分出一个新的部门就一定能把医疗机构管理好?不一定,因为原来的管理者都是懂医疗、懂卫生的人,如果说这些人尚且管理得不够好,成立新的部门就一定能管理好吗?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实质上,老百姓不关心谁在管医院,谁在办医院,他只关心怎样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只有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医疗卫生改革百姓才必然会拥护。如果我们每天在过多的讲究形式,而忽视了对机构的管理,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改进,老百姓得不到实惠,最终的结果是老百姓会认为你的改革是失败的。”

“当然,这不是说不需要顶层设计,只是我们不要太注重形式创新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更多的还是要围绕着‘让老百姓受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目标来做工作。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会支持,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医改成功的希望。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思路,每天争论如何做一些形式上的东西,结果只能是浪费时间,于事无补。”黄如欣回顾了国内其他地区的一些改革,说:“比如宿迁改革,大家最终也没能给出是对是错的结论。整个医疗体制改革很多东西都是内在相互联系、制约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一句对或不对。在我看来,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能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怎样做都对!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出一种最佳模式。”

医疗市场也要细分

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如何看待公立医院的最终走向?“医疗卫生改革最终要走不同层次的发展路线――政府办公立医院,解决中下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鼓励多元化办医,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市场,做高端医疗,满足那些需要特殊医疗服务的富裕人群。但现在的问题是,90%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即使政府给予补偿,穷人依然觉得很贵,富裕的人则感觉公立医院提供的服务很差,如此导致两边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因此,从2006年起,厦门市便开始鼓励多元化办医。时至今日,厦门的多元化办医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有台湾长庚医院入驻,厦门市眼科中心被纳入厦门大学附属医疗机构,副总理还专门表扬了厦门多元化办医取得的成效。“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医疗市场也是要细分的。医疗市场存在供方、需方、支付方,不同的机构、不同的患者群、不同的保险公司都要分别找到自己的定位。经过这样重新洗牌的医疗市场,就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为中国医疗卫生成就巨大而自豪

去美国、加拿大考察相关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后,黄如欣感触颇深,“拿中美所取得的医疗成就比较,我认为中国的医疗卫生成就巨大。说到‘看病贵’,也就是钱的问题。中国用了GDP的5%~6%来解决13亿人口的看病问题,美国用了GDP的16%~18%来解决3亿人口的医疗问题,美国的GDP大约是中国GDP的六倍,换算成人民币,美国是在用中国的GDP总和为美国人看病,他们的人均医疗费用是7000美元,相当于5万人民币,即使这样,依然有近5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看不起病;再说‘看病难’,也就是资源的问题。中国用占世界2%的医疗资源来解决占世界22%的人口的医疗问题,为这么多人提供医疗服务,但医疗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少看病当然会难。进一步说,厦门地区的医生每人每天看诊七八十个甚至上百个患者很常见,但在美国、加拿大会限制医生每天看患者不能超过十个,因为他们要保证看病的质量。我在国外生活过,对国外的医疗市场还是有些了解,做一个择期手术等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是很正常的,包括欧洲、中国香港等地区都是这样。你能说他们看病不难吗?我们有如此多的患者,如此少的医生,如果他们每天不多看一些,剩下的患者怎么办?再谈医疗服务,我们有同行考察的人说发达国家的医院像宾馆,我说:‘对啊!厦门地区的人均医疗费用也就500块,500块和5万块怎么比?花500块钱能够得到5万块钱的服务吗?’当然,我们现在也有一些富有的人,我们可以为这些人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黄如欣意味深长地说,“但现在社会舆论导向上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一个误解,貌似是医院使得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了,很少有人能想到中国用这么少的钱在给这么多人看病,这是多么大的成就?你不能拿我们的国情、经济基础和发达国家的国情、经济基础比较。这样比较,有失公允。我列举出这些数据,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说社会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从事这个行业也要越来越努力,但首先社会舆论应该对这个行业有一个公正的评价。”黄如欣呼吁说。

厦门卫生未来建设目标

目前,厦门市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8.72岁(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76岁的平均期望寿命水平)。女性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68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等卫生健康评价指标都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立足于这样一个基础,谈到未来的厦门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黄如欣告诉记者――到2015年初步建成“立足厦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紧密联系海峡东岸,面向海内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医疗卫生中心,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打造医疗卫生品牌战略,重点扶持发展医学中心、重点专科、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医学专家等作为医疗卫生品牌,推动区域整体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大型综合性医院集群、特色突出的专科医院集群、医学高等院校,使厦门市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医疗服务及医学教育、科研中心。

――打造旅游医疗产业,初步建成国际医疗城市,开发高端健康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建立完善的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四个联盟,一个机构”,促进两岸深度合作、交流和发展。支持长庚医院等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发展,台商同胞可在长庚医院就医保健享受台湾保健。

――具有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市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较好水平。

后记

见到黄局长之前也就是给黄局长拍照前,厦门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的孙中海就叮嘱:千万帮我们给黄局长多拍几张照片,最好能有几张有笑容的,因为我们很少见到黄局长有笑容的照片。于是,琢磨着黄局长是不是严肃得很吓人?是不是很难将采访进行下去?心里涌动着丝丝不安。采访中虽然能够感受到黄局长言辞的谨慎,但紧张的心情总算慢慢放下了。黄局长的大局意识和整体思维,总在不断的打动着记者。

漫步在鹭岛街头,看着过往悠闲自得的人们,我想,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因为有这样一些为百姓利益着想的领导者在这里。有心系民生,求真务实的领导者在岗实为一方百姓之福。

黄如欣小传

1966年9月出生,福建省南安市人。1988年7月上海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毕业。1992年至1994年在美国红十字会生物医学研究发展中心做访问学者。1998年7月西安医科大学法医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7月厦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历任厦门市中心血站站长、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现任厦门市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任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组书记、厦门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卫生系统优秀回国人员,厦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黄如欣被誉为“学者型官员”,具有较丰富的卫生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在部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卫生管理论文6篇。在部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多项成果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主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实践》专著一部。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重要课题“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子课题――“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发与应用(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任课题组长,2009年该课题成果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黄如欣荣获 “2009年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突出贡献奖”。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圈里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而用户并未大范围认可。”北京中企开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这样描述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厂商一头热的局面。

在他看来,当前SaaS领域的很多人说得多,做得少。这是SaaS服务迟迟不能落地的重要原因。而服务落地,最重要的是要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6月11日,中企开源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期间推出国内首个SaaS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正是推进SaaS落地,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重要一步,”张斌说。据了解,体验中心的建立就是为了展示中企开源怎么为用户提供SaaS服务,以及可以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

体验中心:切身感受Saas魔力

记者在SaaS体验中心现场看到,一排整齐摆放的电脑前面,工作人员正详细地为参观者讲解中企开源SaaS服务。据了解,SaaS体验中心将中企开源在SaaS领域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模式、方法和运营管理经验展示出来,通过现场实时生动的演示和互动引领体验者进入SaaS运营的真正核心,切身体验SaaS运营平台为软件服务带来的崭新天地。

借助SaaS体验中心,工作人员向体验者们全面展示了中企开源基于SaaS的IT服务运营体系,以及在中企开源SaaS平台上运行的部分产品,让用户对SaaS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在简约而富有现代感的SaaS体验中心,体验者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IT服务运营体系的基础服务、技术服务、管理服务、业务服务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在应用端的产品体验区,体验者们可以看到SaaS产品如中企动力数商z和z邮局、大地集团VOD、世华财讯的金融产品等是如何在中企开源的SaaS平台上运行的。

据中企开源SaaS体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企开源通过长期的运营实践,借鉴并丰富了风靡全球的ITIL运维理论,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结构,在全国部署华北、华南、华东三大IDC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并应用P2P、虚拟化、系统监控、安全一体化等技术,并通过流程自动化、制度规范化、考核标准化等手段提升运营管理能力,逐步形成了能够提供基础服务、技术服务、管理服务、业务服务、培训咨询服务等综合化IT服务运营体系。

性能比功能更重要

“所谓的免费,为用户带来的是应用的不可靠性。对用户来说,体验是有差异的。而当前很多企业无法保证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张斌说,中企开源关注性能,而不止是功能。

“我是SeaS的坚定支持者,但SaaS能走多远,现在还很难说。”张斌认为,国内市场仍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局面,再过几年,可能市场上能剩下的厂商就没几家了。

张斌坦承,中企开源也在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认为,尤其3G面世之后,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很小,但当前互联网上的SaaS目前还不成熟。

“其实个人应用更适合SaaS模式。”张斌认为,随着各项资费越来越低,有一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域名等,比如“张斌.com”。

“为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真累死我了。”张斌说,各个地域的网络情况都不相同,这一类的问题有一大堆。之前做传统软件的时候不做运营,不用考虑这些。但现在服务是否到位、体验效果如何等等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中企开源通过组建用户体验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运营中心和产品管理中心,已经建立了1600多人的队伍,在北京、广州、深圳和上海设立了技术研发基地;同时不断增加投资,在北京、广州、苏州、美国得克萨斯、德国慕尼黑等地建立了数据中心,运营的服务器数量已超过3000台,并随着服务客户数的增长而持续增长。

来自“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的信息

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8%

在6月11日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软件服务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由2001年的79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7573亿元,年均增长38%。

同时,软件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软件技术服务和系统集成收入占产业总收入的比重达40.5%。2008年软件服务外包出口额为15.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54.3%,软件服务外包出口群体正在形成,外包层次不断提升。

2008年,作为中国软件之都的北京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1537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软件出口实现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5%,是2000年的12倍,年均增长率达36.4%。北京软件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离不开产业联盟的机制创新。在联盟技术标准、协同创新机制下,长风联盟骨干企业2008年新增业务收入26.8亿元,是2006年增长额7.6亿元的近4倍。(慧吉)

我国域名产业规模迅速提升

电子商务和3G应用将成新增长点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首届域名大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表示:“从1998年开始,我国域名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尤其是CN国家域名作为后起之秀,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截至2008年底,中国域名总量达到1682万个,较2007年增长41%。中国域名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家顶级域名.CN的增长。

在传统域名应用领域的竞争中,电子商务与3G发展加速,使得CN域名迎来新“蓝海”。有专家预测,2009年,受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域名市场需求低于2008年同期。

在此背景下,有专家认为,域名产业应该抓住调整期,夯实域名应用基础,优化域名结构,拓展新的市场需求,以更多的增值服务来服务企业。中国首届域名大会的《域名产业报告》显示:高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域名应用和移动互联网将打开广阔的领域,它们将给CN域名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边锋)

用友伟库网10亿元打造在线精准营销平台

“客盈门”锁定2000万家企业信息

6月9日,用友伟库网10亿元打造的新一代在线精准营销平台“客盈门”闪亮登场,以免费形式向用户提供新产品服务。这一举动,打破了国内以CRM、HR为主的单一SaaS应用模式,首次直面中小企业需求本质――即销售额增长,进行了功能挖掘再造和深度部署。

据了解,以“客盈门”的为战略转型,用友伟库网推出了高度整合的全新在线管理门户。该门户以“客源滚滚”和“财源滚滚”两大组件为核心。

据介绍,“客盈门”独有的伟库黄页,可以提供2000万以上企业信息,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锁定目标客户,快速占有前端市场。(尚昭)

中国lT服务管理论坛筹委会成立

6月12日,“中国IT服务管理论坛”筹备委员会成立。该论坛旨在为我国IT服务管理领域提供公共交流平台,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和促进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的提炼、共享、规范、协同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IT服务管理水平。

据悉,论坛成立后将开展IT服务管理人才的评定、数据中心的标准与度量、人员技能提升、IT服务最佳实践分享等工作。(徐立洋)

IBM为用户构建动态信息架构

为了动态加速企业信息架构,IBM中国系统中心推出了六大信息存储解决方案,集中从法规遵从、信息可用、信息保持、信息安全四大领域,为用户构建动态的信息架构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这六大解决方案包括归档产品DR550 v4.5、XIV网格存储系统、DS8000和DS5000存储系统、TS7650Protec TIER重复数据删除工具、虚拟化解决方案SVC和TKLM密钥管理软件。(雷赫)

东软医药卫生业务发展中心成立

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卫生数字字典为标准,东软推出了覆盖医药卫生信息化全过程的系列解决方案。

其中,解决方案涉及到医院信息化、医疗保障方面、公共卫生、药品监管方面等系统。

同时,东软通过整合数字医疗设备、医院信息化、医疗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资源与服务,成立了“东软医药卫生业务发展中心”,将全力面向国家新医改政策。(雷赫)

航空

南航在四座大城市机场装上自助值机亭

近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首次采用30台NCR TouchPort自助值机亭,并已部署于广州、深圳、长春及郑州四大城市的枢纽机场,为旅客提供灵活便利的自助值机服务。

由于这30台TouchPort自助值机亭全部采用通用自助服务(CommonUse Serlf―Service,“CUSS”)平台,能够允许不同航空公司的应用在同一个自助服务平台上运行。当南航旅客步入机场的时候,可直接在登机大厅使用南航自助服务亭查看订票情况、座位图、更改座位、查看行程单并打印登机牌。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信息中心副总经理黄文强表示,这是南航首次引入符合国际航空协会所制定的c USS标准的自助值机设备,从而为南航与相关联盟航空公司开展合作,共同为旅客提供登机、租车接送和酒店入住登记等便利服务做好准备。(雷赫)

科技

亚洲首个百万亿次计算机“魔方”启动

6月15日,国内首台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魔方”原名“曙光5000A”,在上海正式启用。“魔方”不但是亚洲第一的超级计算机,也是目前美国本土之外惟一计算速度排名进入全球前十的超级计算机,表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研发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魔方”由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联合研制。今年5月15日“魔方”由北京运抵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经过近一个月的安装调试,于6月1 5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行。

“魔方”由42个节点机柜、10个互联网络机柜、15个存储机柜组成。

目前,已经有三百余家用户在使用“魔方”,用户中不乏中国重要的科研院所和具有研发能力的国企,包括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宝钢、上汽、上海光源等研究所或企业,都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签订了台作协议。

交通

驾车出行可查“公路交通气象预报”

6月8日,升级更新后的全国公路交通气象预报系统正式启用。在新版预报系统中,全国公路网电子地图已实现数据的全部更新,公众可以了解更多公路天气预报等信息。

据悉,全国公路交通气象预报系统最开始使用的公路电子地图是基于2004年年底的公路数据。目前,新版预报系统的全国公路网电子地图已更新至2007年年底的数据。更新后的路网基础数据主要以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公路为主,并新加入了国家高速公路网新的路线名称和路线编号。新的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国家高速公路网受恶劣天气影响的范围及情况,扩大公众出行服务的覆盖面。(田心)

联想打印新品帮用户节约成本

6月8日,联想推出彩色激光打印产品――联想c8300N/C8700DN、彩色多功能一体机联想MC8300DN,和打印速度高达33PPM的黑白激光扣’印机LJ3900D。新品以远远高于同类产品的性价比和强大的品牌及服务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为出色的办公选择。(尚昭)

CA新品帮助企业实现“精益IT”

CA新近了13款全新增强版企业IT管理(EITM)产品。它们显著增强了IT管理的产品组合,同时通过虚拟化、自动化和关键IT系统及流程优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益lT,并用灵活的EITM方法,从战略的高度为用户规划和部署,帮助用户提升竞争能力。(徐立洋)

黑龙江自主创新龙迈品牌

黑龙江中科方德有限公司作为英特尔公司在M1D产品方面的重要技术战略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超便携互联网终端龙迈MID系列产晶,同时还推出了上网本系列产品。作为黑龙江自主创新品牌,龙迈上网本系列无论在外观设计,性能配置,还是功能设置、使用界面的友好性方面都更为成熟。龙迈MID不仅体积小,且内置功能强大,强悍的高性能参数,甚至可与笔记本电脑媲美。(边锋)

实达BP-830K专注证件打印

实达外设了一款高性能票旺/存折打印机产品BI?830K。这款针对税务、工商、医卫、社保、公安等行业用户研发的新品,充分满足了证卡、存折本、发票、业务单据等多种类型介质的打印需求。(慧吉)

科研

2010年底百所高校将实现lPV6升级改造

在6月18日举行的“200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论坛”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民主任表示,下一代互联网正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机。

李志民指出,日前,国家发改委加快实施《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的步伐,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科技和产业取得新的发展。国家首先在教育科研领域开展IPv6试商用,明确要求在2010年底实现100所高校校园网向下一代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为100万以上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和重大应用的IPv6试商用。

随着网络需求的不断增长,IP地址即将耗尽、网络安全漏洞多等问题日益凸显,所有国家都面临着网络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计划。在这 一场互联网技术变革的竞赛中,谁最先占领新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先机。因此,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也就必然成为我国战略性的选择。

证券

深交所组织网上发行全网测试

近日,深交所和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对会员单位联合组织了网上发行全网测试。此次测试,旨在配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落实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

此次测试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模拟一个交易日的新股网上发行申报;二是模拟一个交易日的结算处理;三是接收结算数据并验证正确性。在此测试之前进行了交易系统应急演练测试,以进一步提高深交所交易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深圳证券市场安全运行。

政府

广东工商税务部门实现数据大联网

广东省级工商税务部门已实现联网,地税工商登记信息每日交换一次,服务效率和执法监督能力提高。税务机关能够充分利用工商数据,发现股权变动情况,从而掌握这部分税源,减少税款流失。

据广东省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说,工商税务数据联网为消除部门藩篱、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提升税源控管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底,广东省地税局共接收到工商登记数据615万多条,仅2009年1月以来至4月底新增的工商数据就147万多条,办证时间也从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同时,工商税务信息联网以后,前台人员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只要录入工商注册号,就可以查出工商数据。借助工商登记数据,可以减少前台录入量,受理税务登记业务的主要办理方式由数据录入转为数据审核,有助于提高税务登记数据准确性,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注册类型、行业、隶属关系录入错误造成的错误现象。

网络应用分会:

征集网络新技术与应用论文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定于2009年11月在厦门召开第十三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同时进行会议论文征集活动。

论文征集内容涉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网络存储技术与灾难恢复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与实现、分布式系统与网络计算、嵌入式通信技术及软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应用、综合网管及系统应急响应等方面。

江西:

举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研讨会

6月6~7日,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与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举办了《江西省电子政务应用研讨会暨江西省信息系统专家周末活动》。来自江西省部分政府机关信息中心负责人28人参加了活动。同时,与会代表就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的话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市场发展分会:

2009年工作计划及设想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市场发展分会日前召开2009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2009年市场发展分会将推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工程”,采用多种形式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拟制定“移动电子商务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为企业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支持和保障;开展IBM-SOA用户服务项目,为会员单位提供基于SOA构架理念的企业管理和运营解决方案,搭建SOA国内供应商与会员单位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金融业信息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该书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以推理逻辑为线索,设计了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蓝图,内容涉及网络经济学、信息经济学、金融中介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书中针对我国“银行主导”的金融业特征,首先通过对战略理论和金融中介理论的探讨,寻求金融业信息化战略的理论支撑体系,而后立足我国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内部条件,借鉴国外银行信息化战略调整和变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的实际目标,运用战略评价方法,推演出了应该选择“积极扩张与投入”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

农业信息化技术作为20世纪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受到了农业科学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同时作为农业高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先进工具和高效传播载体受到了农业管理与经营者的普遍欢迎。编者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技术教育、科研成果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高校从事农业信息化技术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编写了《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一书。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一、“大问题”的提出与早期争论

从已往的考察分析中我们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虽走过了不菲的历程,其理论建构却长期缺乏统一的哲学基础。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公共管理研究的历史留给人们更多的印象不是知识的积累、融合与扬弃,而是不断的变化、中断或革命,多元的、经验的观念变革或差异冲突压倒了理论自身的演进逻辑。公共管理学研究没有锁定稳定的轨道,它的兴趣范围似乎是随意和无限的;它没有发展出一套方法论或主流意义上的研究纲领和范式,据此将不同的学者联系起来,便于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它的研究对象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仍模糊不清。这不仅使其无力有效应对实践及相邻学科特别是政治学对自己学科地位的挑战,难以摆脱所谓的“认同危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共管理学研究者的学科信仰及从业热情受到挫伤。[2]“大问题”的提出从一个角度表达了人们为摆脱此类危机或困扰所做的努力。1995年,贝恩发表了《公共管理学的大问题》一文,率先拉开“大问题”讨论的序幕。

受物理学启示,贝恩认为在公共管理学领域存在三个像物理学家经常讨论的基本问题,称其为公共管理研究的“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所谓的微观管理,即公共管理者如何打破组织运转中“程序规则———不良业绩———更多的规则”这种微观管理的循环?公共管理的不良绩效与围绕管理关系存在的主体间的相互不信任有关,这种不信任会抑制公共组织的表现,在不信任、差的工作绩效和规则制定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何削减内在于不同主体之间的不信任,打破微观管理中的这种循环,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大难题。第二个问题是所谓的激励,即公共管理者如何鼓励人们努力、智慧地为达到公共目的而工作?经济学虽然将委托关系看作组织行为的中心问题,但由于它将控制而不是激励看作有效委托关系的关键,使委托范式暗含着可能偏离实际的假定①。在经济学家那里以委托人怎样控制人行为为核心的委托问题,在应用中转化成怎样避免委托人试图控制人时引起的功能失常行为问题。如果公共管理者不知道怎样更好地达到社会目标或什么目标应当被追求,如何激励公职人员以智慧而努力的方式去为公共利益而工作,便成为公共管理效率改进不能回避的又一难题。第三个问题是所谓的度量,即公共管理者如何以利于提高工作成就的方式度量他们机构的表现业绩?为了知道一个公共机构或其成员是否做了好的工作,必须界定完成什么对好的工作业绩能做出贡献,由此确定度量的对象。而确定与工作业绩内在相关的度量对象常常是困难的。当投入和产出度量不能揭示组织真正所完成的业绩时,较好的方法也许是去检查组织运作的结果或影响。在工作努力和结果的关联又不总是明显的情况下,断定组织成员工作的努力程度常变得相当困难。如何度量工作业绩以推动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3]313-324在贝恩看来,上述三个问题都基于这样的假定:公共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工作不仅仅是理解公共机构的行为,而且是如何改进公共机构的表现。如果研究者们能有效回答这些问题,则将为提高公共机构的绩效做出贡献。贝恩的文章发表后很快引起社会反应,纽曼(1996)和柯林(1996)的论文代表着最早的学术反应。针对贝恩的研究漏洞和操作偏好,在题为《什么使公共管理学成为科学?或“大问题”真的大吗?》一文中,纽曼倡导在哲学层面上考虑学科的大问题。认为对公共管理学大问题的揭示必须在这门学科研究最基本的层面进行,且应当揭示该学科的本质和存在动力。真正的大问题不应当是贝恩意义上的应用问题,而应当属于这类问题:什么是一个组织或公共组织的本质?公共组织如何与它的环境相关?管理一个组织意味着什么?[4]409-415

在题为《民主制中的公共管理学大问题》中,柯林表达了与纽曼和贝恩皆有所不同的观点。基于公共管理与政治、法律等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柯林认为公共管理学大问题的确立必须满足四个标准:根植于民主政治的达成;提高到社会的水平;面对集体行动手段的复杂性;强调更加有效的社会学习。在此标准下,公共管理学的大问题包括7个既是研究性也是行动性的方面:(1)什么是集体行动的手段,据此保持既向民主政治过程也向核心的社会价值负责?(2)什么是社会中集体行动的非政府角色,怎样保护和培育这种角色?(3)基于功能和地理上的政府结构之间有什么适当的权衡?(4)怎样解决国家和地方在政治舞台上的紧张局势?(5)什么样的决策可以“孤立”于正常的政治程序以使其他的理论原则可以被利用?(6)什么样的平衡在中立的能力、代表性和领导之间应当被采取?(7)如何提高社会的学习过程,改进有效选择、可替代后果、达成目标、特别是培育和发展民主政体的知识?[5]416-422

二、新研究及其特点和方法

基于人们对公共管理学学科建构的不满及理论重建的需要,围绕“大问题”的首轮之争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反响。认识到“大问题”研究的重要和激励效应,美国《公共管理评论》不仅于2000年发表本刊编辑的专文(CamillaStivers,2000),对“大问题”研究的意义予以肯定:跨越不断增加的公共管理分支学科和特殊的读者群体,给日益碎片化和微观化的研究以根基,更好地服务于公共管理的学术和实践;[6]194-199而且在2001年开设专栏,给“大问题”研究的深入予以鼓励。柯林作为“大问题”早期争论的特殊专家,在专栏开篇中发表了《大问题对公共管理研究之重要》一文(2001),强调并阐述了“大问题”对民主社会公共管理学术研究与实践的价值。柯林认为,有效认同并处理“大问题”的最大挑战来源于我们过度关注组织运行中的工具问题。“大问题”不应集中于工具而应聚焦于公共管理对社会的后果和价值方面,公共管理怎样影响社会应当成为聚焦的中心,“大问题”应当由此论域引申出来。除了自己倡导的倾向,柯林总结了“大问题”研究在其他方向所做的工作。一些研究继续在机构组织工具层面及人管理方面开展工作,以期在微观管理方面有所发现;一些研究聚焦于公共管理的功能机制如何克服现代国家中存在的分散独立和碎片现象,以期形成更为广泛的治理、网络和行政连接的理论;一些研究将视野从人操作层次拓展至非政府组织行为对公共事务的影响;一些研究则在“治理改革”框架下将焦点置于社会行为者对公共管理人的影响。柯林在坚持自己1996年观点的同时认为,对于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来说,“大问题”的回答和提出同样重要和急迫。回答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虽会得到改进,但有效的回答无论何时都应当是理论坚定、经验准确和可执行的。

柯林重申,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中心,人类需要公共管理及其机构。然而,公共管理的成功不在于工具层面,而在于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持久价值。公共管理学的大问题必须涉及怎样使我们的社会对公民更好而不是更糟这种持久的价值方面。[7]140-143不管柯林如何呼吁,新世纪以来的“大问题”研究似乎并未朝着他期盼的方向迈进,其整体上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分散的趋向。与20世纪集中于普遍性问题的争论有所不同,认识到研究起点、观察维度对结论的影响,一些学者以方法论变化为手段,寻求公共管理大问题研究的突破。在他们看来,公共管理问题研究必须虑及管理过程依存的关系和背景。譬如,孤立地考察一种管理行为,与将其置于网络关系所得的结论是不同的,对于“大问题”的确立也因此可能相异。关注公共管理行为的依存条件,既是对象世界的客观逻辑,也是科学认识的方法论要求。艾格雷诺夫、麦圭尔(RobertAgranoff,MichaelMcGuire,2001)和卡拉汉(RichardF.Callahan,2001)的研究表达了这一倾向。与此同时,意识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依存关系,另一些学者将研究对象延伸或拓展到公共管理的分支学科和应用部门领域,通过对区域和具体问题的分析为普遍性大问题研究创造条件。这包含有两种学术趋向:一种趋向在寻求、总结“大问题”的过程中将研究视野延伸至公共管理学科内的分支领域,以此展示“大问题”存在的丰富内涵和微观基础,布鲁克斯(ArthruC.Brooks,2002)、库珀(TerryL.Cooper,2004)的研究大体归于这一倾向;一种趋向将“大问题”探究拓展到感性具体的应用管理部门,与此匹配的分析和观点虽不具有普适性,对普遍性问题的概括和检验却提供了一种经验支持,是公共管理研究不可或缺的论域之一。登哈特(RobertB.Denhardt,2001)、席格勒(BeverlyA.Cigler,2007)以及其他对具体公共部门管理事务的考察体现了这一研究倾向。就理论重建而言,延伸研究和方法论变化对大问题的讨论更具意义。和传统公共管理研究给人的印象一样,在对公共管理“大问题”研究的梳理中学者们已经发现,研究方式或方法论选择的过度分散有可能使公共管理学研究重蹈“认同危机”的旧辙。

致力于理论重建的努力虽然使“大问题”研究者认识到了集中统一的某种重要,但远未达到贝恩设想的集中状态。相反的是,公共管理论域的“大问题”越来越多并日趋多元和分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研究方法的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观察维度和逻辑起点的不同反映的就是方法论的一种差异。贝恩和柯林在早期争论中所以会各执己见,首先源于他们研究中选择的逻辑起点彼此不同。贝恩的研究从机构开始,因而微观组织和管理技术被赋予重要地位。柯林的研究从制度开始,民主政治、社会参与自然会被赋予更大的权重。为解决大问题研究中的分散化,卡拉汉于2001年发表了题为《公共管理“大问题”研究方法中连结与隔断的挑战》的论文,主张建立一种包容广泛、能够将不同层次的研究连接起来的新的基础或起点,用以克服单一维度或层面分析的局限。[8]493-499譬如,以社会作为研究起点或观察维度就可能具有这种包容性。社会是一个广泛系统,个人、团队、组织、制度等各种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皆可有序地纳入其中。当以社会为基点考察“大问题”时,人们必须顾及社会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及各种现象间的秩序与嵌套关系,对“大问题”的概括便容易趋向一致或融洽。站在社会角度看待组织与制度,以组织为起点的贝恩的研究和以制度为起点的柯林的研究便不再表现为形式上的严格冲突,而显现为本质上的交融或趋同。因为现实社会中的组织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行为方式。组织存在于制度之中,制度依靠组织得以建立和实施,它们皆属社会系统互惠存在的构成部分。

与卡拉汉直接从方法论角度寻求改进研究的做法不同,艾格雷诺夫和麦圭尔(2001)从公共管理对象及其存在方式与背景转换维度,体现了方法论变化对“大问题”认知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不同的管理对象应当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和管理理论,基于其上的“大问题”因此也应当是不同的。如果说传统公共管理理论多以单一组织的研究为核心,则现代公共管理研究必须致力于交互作用背景下的管理问题和规律。公共网络管理提供了发现这种问题和规律的一个平台。2001年发表的《公共网络管理中的大问题》是二人基于这一观点所做的尝试。受数学学科的启示,这篇文章首先也对“大问题”研究予以充分肯定。如果说希尔伯特100多年前对未来数学研究提出待解问题被传为佳话,那么它同时也向学术研究传递了一个信息:那些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不仅不是学科发展的障碍,而往往相反是学科活力所在的象征。公共管理学应该属于这样一个学科,它需要发现并解决属于自己的核心问题。日益凸显的公共网络管理研究是这一学科的重要构成。网络意味着对单个组织的超越,在组织群体的交织中看待并实施管理,这与传统聚焦于边界清晰的单一组织管理有所不同。当公共管理面临的不是一个机构,而是多重组织如多重政府交织的存在对象时,既难以划定清晰的边界,也难以依靠线性的组织权威和官僚层级指令,便需要建构超越传统的管理理论,建立基于网络关系基础上的新的公共管理学说。为建立这样的学说,作者提出并讨论了与公共网络管理相关的七个“大问题”:(1)是否有一个等同于传统管理程序的功能网络,在网络管理中存在相同的计划、组织、人事、指导、协调、报告、预算即POSDCORB①?(2)网络管理中的群体决策与工作中那些基于行为科学或其他学习与决策过程的方法是否相似?(3)网络提供的灵活性是否超越快速的适应或程序调整?(4)网络以什么方式采用相互的自我责任?(5)网络中与组织法律理性权威相对应的凝聚因素是什么?(6)网络中的权力如何展示,它对群体问题解决的影响是什么?(7)公共管理网络产生不曾发生的结果吗?[9]295-326

三、非营利管理研究对“大问题”的回答

除方法论上新的尝试,将研究对象下延到公共管理学科的分支领域,透过对分领域问题的微观考察,寻求或检验对普遍性问题的回答,是新世纪公共管理“大问题”研究的又一倾向。在此方向,布鲁克斯和库珀的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在2002年发表的《非营利管理帮助回答公共管理的大问题》中,布鲁克斯试图通过对非营利管理问题的分析寻找公共管理“大问题”的答案。这种分析从非营利管理研究议题的分布开始,目的在于发现“大问题”集中的领域。根据《非营利管理和领导》杂志编辑丹尼斯•杨(DennisR.Young,1993,1997)对“当代非营利组织关键问题”的界定和归类,布鲁克斯考察了1993至1997年该杂志的主题及所占比例,将其概括为如下几类:委员会治理8%;行政领导8%;人力资源管理12%;财政资源7%;对变化的战略适应9%;组织结构14%;表现度量8%;其他34%。考察1990至1998年其他一些非营利问题学术杂志发文的主题,发现基本议题也多集中于以上方面。由于这些议题与贝恩的“大问题”多有重叠,通过它们可以对贝恩的“大问题”做更深的透析。[10]259-266依据贝恩的观点,公共管理部门中的委托人即被选官员不能通过规则的强化很好地管理人的行为,由此导致微观管理中不信任、更差的工作绩效和更多规则的恶性循环。在缺乏较好绩效控制技术的情况下,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需要削减不信任,这要求合理界定委托人和人的角色。布鲁克斯认为,与一般公共部门相比,非营利部门的行政等级更具模糊性。譬如,非营利董事会负责其组织高层的监管时,经常会被要求产生诸如负责筹款、协调管理等具体的功能行为,由此延伸了董事会的责任链。当董事会这样去做的时候,意味着委托人可能就是人自己。这种委托人和人角色的模糊状态会影响董事会的有效治理。为了提高非营利管理的工作效率,董事会的任务应当合理地限于政策层面。

有效的非营利管理董事会倾向于与组织的日常行政无涉,它们对于操作层面事务的干预仅仅限于危机时期。这些特点与公共管理明显相似。在公共部门管理中,那些高高在上拥有决策权的委员会也常常对组织运行的官僚程序感兴趣,这不但会降低董事会的效率,还可能导致一类基于委员会介入细节而引发的危机。从中得到的教训是,董事会和委员会的操作干预都应限于危机时期,且危机干预必须是经济的。虽然非营利董事和公共部门的委托人有所区别,但二者关于微观管理的问题和答案是相似的。从非营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消解方向可以看出,为了消减公共管理领域委托关系中的不信任,澄清委托人的使命并将其在人层次的干预限于危机情境十分重要。

公共部门的雇员管理可以从非营利志愿者激励问题的分析中发现启示。雇员激励是贝恩提出的公共管理的又一个“大问题”。公务员的特殊地位使公共管理者难以像企业家那样解雇或奖励任何人;而公共管理绩效认知的困难既意味着道德约束的失控,也意味着不当激励出现的可能,并由此引发坏雇员驱逐好雇员的现象。在此背景下,考虑到公共部门较低的工资,非金钱补偿成为一种平衡机制。布鲁克斯对此的解释是:一个雇员在任何领域挣得补偿C,那里C=W+V。W代表着货币类收益如工资,V代表非金钱收益如工作满意。想象一个雇员在两份工作之间进行选择:一份是私营公司的工作,货币收入为Wp;一份是地方政府工作,货币收入为Wg。如果Wp>Wg,但是雇员选择了地方政府工作,则存在Vg>Vp,即非金钱收益在政府部门比私营部门更高。这表明公共部门对雇员的激励主要来自非金钱收益。和政府一类公共部门相比,非营利部门管理涉及一些特殊情形,如志愿者劳动力介入的货币收益为零(即W=0),他们的收益补偿全部来自非金钱力量方面(即C=V)。如果货币收益为零,激励一个人成为志愿者参与非营利性活动的动力便只能从非货币收益方面去寻找。这种非货币收益虽然大部分不能为管理者所操纵,其主要方面却可以被分离出来予以考察,它们构成激励志愿者行为的主要因素。诸如:认识到活动的意义而为社会或社区改进而工作,做有责任的公民;表达个人态度,显示对他人的关爱;学习新知识和技巧,增加职业生涯的选择机会和能力;发展领导和团队技巧,建构自我尊敬,提升或赋予生命以意义;经历新挑战,丰富自身阅历,体验积极的组织文化,享受特殊时光。这一切对志愿者来说都是与货币收益不同的奖励。在志愿行为关系中,给予者和接受者会存在一种双赢情景,志愿者在给他人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公共部门管理中的雇员激励虽不完全等同于志愿者的招募和保留,但二者之间的部分重叠使前者可以从后者得到启示。譬如,非金钱雇佣关系在公共领域和志愿者领域应当是被认同的,认识到形式多样的非金钱收益的激励价值,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管理者有可能实现对非营利或公共部门工作的改进;营销大部分无形收益对招聘、保留和激励非营利或公共部门的雇员都会有所帮助。

绩效度量是贝恩提出的公共管理的第三个“大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虽存在良好意向和努力,结果却始终不甚理想。人们致力于量化标准的发现和应用,不断强化投入产出意识,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价依旧充满模糊性。普遍认同的原因是,目标的多元化使公共部门的绩效度量难以有明确的界定和标准,也缺乏让公共管理者自己去澄清的激励。布鲁克斯认为,公共机构中也许不存在像企业生存必须维系的那种可测度的成本或利润底线。非营利管理存在类似的情形。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必须拥有并认识到它的生存底线,以避免倒闭或消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目标的多维或模糊性,且经常被寄托或赋予公共使命。在此状况下,发展一种绩效评估的多维方法,是度量非营利领域业绩表现的合理选择。布鲁克斯介绍了库什纳和普尔(Kushner,RolandJ.,andPeterP.Poole,1996)围绕这一问题构建的模型,该模型从4个维度界定非营利组织的业绩表现:(1)是否获得机构运作需要的充足资源或资金;(2)是否以最小成本或效率的方式产出所需要的东西;(3)是否以依据组织使命的要求达成了既定目标;(4)机构服务的顾客是否满意。在目标多元的非营利系统,这些维度都存在于一个反馈环中。例如,资源的不足既可能引起操作缺乏效率,也可能拟制承诺的目标达成或伤害选举人的满意,而这些负面效果又会引起更大的资源危机。因此,任何对这些维度的忽略都会产生对组织绩效理解的残缺。绩效考察的这种多维方法对公共部门管理富有启示。全面质量管理在政府机构的应用就具有这种多维特点,涉及对“顾客”满意、目标达成、持续改进、员工参与等多方表现的度量。比较非营利管理与公共部门的业绩表现可形成如下共识:寻求单一公共机构业绩表现的度量方法可能是不合适的;业绩表现的构成不仅包括组织的运作效率,选民满意,也包括机构资金的重组和目标的达成。这些维度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反馈机制,忽略其中一个因素同时意味着其他方面可能存在麻烦。公共部门的绩效度量应同时在多个维度来展开。

四、延伸研究:对行政伦理“大问题”的考察

公共管理在理性意义上应当有其规范的伦理基础,但这种基础具体是什么却时常困扰着公共论域中的许多学者和实践者。2004年,库珀发表了《行政伦理的大问题:对集中研究和合作努力的需要》一文,将“大问题”研究延伸到行政伦理领域,试图对公共管理伦理的规范基础给予说明。[11]395-407

对这一问题常见的非正规表述是:哪种伦理在政府行政决策中应当被采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基于宗教、政治、文化或生活经验及其他社会化经历之上有个性的伦理观点。除此之外,社会上还存在称之为“职业伦理”的行为规范,公共行政伦理既是这种规范的一部分,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纵深发展的重要领域。库珀概括了这一领域备受关注、可视为公共伦理选择价值基础的5个议题:(1)政权价值与宪法理论。自由、平等和财产权是与此相关的规范价值。(2)公民权理论。公共行政管理代表公民,是以信托形式行使公民赋予的权力,并承担责任代替公民处理公共事务。(3)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政府行为核心的组织原则,该原则虽从未单独成为被接受的中心,却是行政伦理主要的价值规范之一。(4)美德。美德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深奥假定,而是生活中常见的性格特点或道德现象,将其理解为行政伦理的特点之一是对理性主义的矫正。①(5)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作为政策和行政决策的终极原则发挥作用,提醒并约束公共管理行为必须代表广泛分享的人民利益而不是特殊群体的独占利益。这些具有美国特点的价值规范是否和怎样适合于其他国家令人深思。行政伦理规范的创造因国家而异吗?有没有可称之为全球行政伦理的东西?如果行政伦理是社会性建构的,当社会交往使世界正变成相互依靠的整体时,是否会出现或建构出公共行政管理的全球伦理?与此关联的公共行政伦理的一个“大问题”是:基于个别国家或地区社会基础之上的行政伦理范式在全球适用吗?库珀的回答是肯定的。早在《跨国世界的公共管理伦理》(2000)中,库珀与其合作者尤德(DianeYoder)就对这一问题给予了正面解答。他们考察了自1970年以来大量的国际条约、协定、合同、公约和项目,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彼此认可或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基础:自主决定、自由、真诚、信任、善始善终。这些价值观既与美国文化相吻合,也适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只是人们常常不知道它们怎样被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采纳。譬如,缺乏透明度产生的负面影响或破坏作用使得任何一个政府都面临压力,如果某个政府期望它的国家能够长期繁荣和稳定,就不得不增加其政治决策和公共管理的透明度。作为对政府信任的基础,透明度就可能成为全球公共管理追求的伦理价值。如果全球性价值伦理确实存在或能够为人们所重建,是否会导致多样性世界文化的破坏或同质化、西方化?库珀的回答是否定的。尽管不同文化覆盖的融合是可能的,但人们依旧可能在一个包容广泛的文化中保持其生活与行为个性,一方面富有地区特点,同时又介入全球文化。

如何进行组织设计以支持伦理行为是库珀认为的公共行政伦理的第二个“大问题”。以迈欧格拉姆(Milgraam,1960)在耶鲁所做的实验和津巴多(Zimbardo,1970)在斯坦福所做的实验为例,库珀分析了层级官僚组织的两个局限:不仅在激励职员的行为方面是失败的,而且常常阻碍他们产生正确的伦理行为。譬如,在迈欧格拉姆的实验室中,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宗教倾向或教育水平的受试者,在有关提示和组织文化的诱使下,多会产生抛弃个人伦理责任的异端行为,如以痛苦和危险的方式对他人实施电击。迈欧格拉姆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角色转变”,即通过心理角色的逐渐过渡,受试者从相对自治的主体存在变成了实验意志的某种工具。

当人成为工具时,便不再为个人的行为承担伦理责任。津巴多的实验则发现,大学生在模拟监狱分配的角色中,很快会变成对犯人有虐待倾向的恶劣的护卫,或对其他人和护卫实施侵略性报复的囚犯。在此,护卫和犯人一样被组织中关联的角色所俘获。这些与有关文献用“组织人”、“微观政府”或“组织支配”概念刻画官僚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塑造作用十分类似。“组织人”概念(WilliamH.Whyte,1956)描述了组织成员如何忠诚地被组织所捆绑,以至于毫无疑问地依据组织的期望决定自己的行为;“微观政府”概念描述了不管伦理和法律如何规定,雇员都被要求是他们组织监督者的命令服从者;“组织支配”范式则反映了组织通过强化能够使其利益最大化的心理威胁支配它们雇员的生活,由此导致成员行为的单调或片面化。大量文献和行政伦理案例显示,组织倾向于剥夺或阻碍其工作人员坚守他们的职业良心或伦理自由。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倾听并支持伦理诉求的公共组织,有赖于公共管理伦理专家和组织问题专家的合作努力。库珀提出的最后一个伦理“大问题”是,为公正起见,什么时间应该平等或不平等对待人们?传统观点认为,为了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必须同样地对待每个人。20世纪中叶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对这一观念提出挑战。公民权运动、反贫困运动、妇女运动、环境运动、学生运动以及其他伦理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多元诉求迫使人们意识到,同等待人未必对每个人就是公正的。在回应多元化的公民社会及其偏好与诉求方面,基于理性化、标准化的传统观念有着名不副实的困难。客观的情形可能是,在接受以官僚机构为中心给予的服务时,许多公民经常觉得他们得到了不公正待遇。由此引出的一个伦理问题可能是,公正并不要求任何时候都同样地对待人们。

在一些情况下,它要求给予相同待遇;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需要差别待遇。但清楚理解这两种公正方式的标准时常也是困难的。在一些案例中人们能看到公正与差别待遇如何取得一致性,譬如,公共政策涉及残疾人待遇时给予的特殊照顾,在社会心理上通常是被接受和支持的。在一些案例中,人们却茫然于明显的观念冲突,譬如,同性恋者们基于平等的观念坚持维护他们结婚的权利,要求同性恋者之间对忠诚的承诺应该被像其他人那样得到对待;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婚姻应该仅仅存在于异性之间。由此引起的激烈争论是:什么样的资格应同等对待,什么样的同等对待应该禁止?以相同方式对待每个人也许不是理想的普世价值观,但何时需要平等对待,何时需要不平等对待,则常常使人限于困惑。如果公正和平等待人不总是等价的,我们必须解决这样一些关联问题:什么时候不平等对待是公正的,什么时候平等对待是公正的?是应该标准化每一个问题,还是给予一些情况特殊考虑?假若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要考虑,又如何对标准化和多样性进行综合?

五、价值与启示

毫无疑问,对于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来说,无论是普遍性问题的总结和回答,还是分支学科问题的延伸研究,“大问题”讨论的意义都是显然的,它不仅体现了公共管理学为摆脱“认同危机”、建构统一哲学基础所做的努力,也为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视野、内容和活力。尽管这种努力和成就仅仅代表了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侧面,且存在着持续深化以及如何使对“大问题”的回答和提出相匹配的压力,其学术价值特别是方法论意义却已经开始彰显出来,即使在应用性较强的实践领域也不例外。譬如,登哈特(2001)曾将“大问题”范式引入公共管理教育领域,颇有成效地提出并阐述了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经常出现的四个基本问题:我们追求使我们的学生尊重理论还是尊重实践?我们培养学生以他们适应第一份工作为准,还是以学生未来可能追求的长远目标为准?什么是MPA(公共管理硕士)课程合适的供给机制?作为公共管理教育者我们应当做出什么样的个人承诺?[12]526-534譬如,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和洪水袭击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伤亡后,席格勒(2007)借用“大问题”范式思考引起这类公共灾难的原因以及预防和灾区恢复问题,将其与自然和人类对环境的改变联系起来,认为是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场灾难的产生,灾难的预防和灾区重建也应当在这种关系中寻求方案。“大问题”在此不是具体的哪位个人应当为生命财产的毁坏受到责备,而是个人角色、政府和私人市场应为类似的“自然”灾难的发生与治理承担责任。[13]64-76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一、学校定位:新建地市高校有几分困惑

“学校定位”是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办学指导思想”的一个二极指标,主要观测点是“学校定位与规划”,是评估的重要内容。[1]“学校定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学校是否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基础条件及发展后力和趋势,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类型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大方向,体现在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中,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二是在中观层面,学校现有学科门类、专业总体布局和结构、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校园建设规划等是否符合学校发展定位。三是在微观层面,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方案、教学计划、社会服务等是否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定位。显然,教学评估中,无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学校定位都是重要内容。从指导思想和操作层面,新建的地市高校究竟如何定位,引人思考,有几分困惑。

困惑之一:定位综合型,还是侧重几个学科重点发展?

新组建的地市高校,其前身都是几所高等专科学校。长期的办学积淀,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如荆楚理工学院由原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原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荆门职院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早期城市职业大学,当时以“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开高校办学模式、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之先河。荆门职院从高职教育一路走来,形成了“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地结合”“教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和要求零距离对接。学科专业以工为主,涉及理、农、医、文、经济、管理多个学科门类和众多职业教育岗位。沙洋师专有50年的师范教育历史,文理学科较有优势,小学教育等师范专业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两所学校合并升本以后,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均衡发展;还是扬长避短,重点发展,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似乎难于取舍与决断。

困惑之二:路径逻辑是教学型、应用型、专业应用型本科,还是职业技术本科?

从学校功能定位看,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可划分为3种类型,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可划分为培养研究型人才、研究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三种类型。有专家指出,研究型高校(国家重点大学),培养学术型精英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研究和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教学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则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主要从事技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创新。[2]笔者认为,高职高专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技术与技能,一字之差,区别显然。从学校功能类型定位,新建的本科高校无疑是教学型高校;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的学生主要不是从事研究、开发,而是基层的实际工作,是应用型本科;从高职发展的逻辑和趋势分析,可否定位职业技术本科?总之,高职升格的新建地市本科高校,有无一种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发展专业应用型本科或职业技术本科?

困惑之三:服务面向是区域经济,或是更广阔的地域?

地市高校是顺应地方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而生而为,这既是地缘、乡情所系,也是受地方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然,地市高校为地方培养人才是其重要使命。然而,现实不仅仅如此。先说招生,我院面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招生,据统计,荆门籍的学生只占五分之一。再说就业,毕业生大多数就业在全国各地,留在荆门工作的只是很少一部分。难怪有地方官员感叹:我们办大学为了什么?从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出发,我们理应培养留得住、用得着、适应本地市建设需要的人才;从大学文化、办学规律及学校的发展着眼,我们又应当广纳生源,多地域、广生缘、多文化互补;从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角度,更应该给毕业生更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是为行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还是服务全国,高校如何在多元服务面向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令人困惑。

困惑之四:发展多大规模合适?

教育部在新组建的高校批文中有对高校发展规模的限定,但在实际办学中并非如此,地市高校超万人规模不在少数。我院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6000余人,其中2008年招新生近6000人,这在高校扩招和体制改革以前,在地市大学中是鲜见的。高校都知道,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限制;但规模大了,如何保证教育质量?评估方案中“生师比”是评价的重要尺度。为了效益、为了发展、为了内涵、为了质量、为了评估,何去何从?

困惑之五:办应用型本科,如何保证本科基础教育的底线?

高职专科教育倡导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地结合”“教医结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如何坚持发扬光大?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要有多大比重?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如何保证本科基础教育的底线?如何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如何定位实践教学的目标?如此等等,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内容与模式、目标与过程,孰重孰轻,难找平衡点。

二、学校定位:多个维度的系统思考

学校定位是一个多元函数的求解点,要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

1.找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是学校定位的重要前提。借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标准,分析我国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有学者将我国1700多所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55所)、博士型大学(190所)、硕士型大学(209所)、本科型大学/学院(201所)、专科/职业型院校(1047所)五种类型(2005年版),[3]其士型大学、硕士型大学就是前文所属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型大学/学院就是教学型高校。新建的地市本科高校归属本科型高校/学院、教学型高校,应安于位,不越位,认真履行在人才培养中本专科教育的使命。还有学者以“中心”和“边缘”的视角来界分全国高校,至少有半数的高校因地缘环境(地市)、学校类别、办学层次之排序而不在主流,被“边缘化”,所谓“非主流高校”。但是生长在地市的所谓“非主流高校”拥有一个最合自身生存的空间,即“教育生态本位”。如果地市高校“坚守本分,挖掘潜能,重拾自信,扬长避短,抢占合理的教育生态本位”,学校定能生成、发展、兴旺。[4]

2.地市高校的学科基础是学校定位的条件和依据。新建地市本科高校,既没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契机,又无博士点、硕士点学科立项建设的平台,学科基础很薄弱,学科支持专业的力度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都有限。因此学科建设思路要务实,定位要准确,不能与重点大学学科趋同发展,应立足本土化生存,追求个性化服务、差异化发展,找准切入点。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只到专科层次,本科层面大多是普通理论型本科而缺少职业技术型本科,从而导致职业本科教育出现“断层”,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根据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培养中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大势所趋,大有作为。[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专、本、硕阶段的教育分为5A和5B两类,5A为理论型,5B为实用技术型,[6]参照此分类,基于地市高校学科基础和不同的学科性质、特点,以及地方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发展专业应用型本科或职业技术本科(5B),不仅是一种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也是一种符合实际的选择。

3.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社会建设与经济产业结构,是学校定位的背景。地市高校的发展必须实现两个结合:一是与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二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7]把学校定位置于地方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背景下设计,既有高校自身奋进的张力,又有社会外部发展的动力,能在开放自身资源、辐射高校服务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有利条件,去主动适应和建立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培育出有地方文化特色和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学科、应用经济学科和其他特色学科方向。因此,地市高校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应主动涉及地方历史文化、社会发展领域,主动结合地方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技术与经济建设领域,有所突破、有所成绩。潘懋元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在诸多的规律中有两条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又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另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8]地市高校定位立足地方,为地方服务,既符合地市高校的外部发展规律,又是地市高校生源、师资、学科、专业、人本位发展理念等诸多教育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地市高校的管理体制是制约学校定位的制度因素。地市高校实行“省、市(地)共管,以市(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其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主要是地市政府,其经费来源除学费收人外主要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市高校的办学定位。地市高校的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政策扶持,调动政府发展本地区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地市高校管理体制的正相关作用;而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也要求地市高校作出更大的贡献,并能够证明高校在服务地方社会方面有所作为、有所成绩,这既是地域之缘、乡情所系,也是政策及管理体制要求所为、政府投资功利所在。

5.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彰显特色、提升水平,是新建本科高校紧迫任务。从高职高专教育到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一个重要的使命陈述就是:继承与转变。那就是继承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特色,转变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提升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特别是应从重视职业岗位的专业建设,转变到更应重视应用性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上来。加强面大量广的基础课程群建设,保证本科基础教育的底线;实践教学强化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及工程基础训练,构建基础实验、设计试验、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学校定位:打造学科与专业特色品牌,张扬大学精神

地市高校,办在地市,地域、文化、产业、社会、经济,唯我特有;乡情缘份、文化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品牌、社会诉求,为我所用,高校应有特色。特色是地市高校的生命。高职升本之后路如何走?潘懋元说,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特色。[9]学校定位,是打造特色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起点;学科与专业、研究与改革、教学与建设,是实现特色、积淀特色、彰显特色的实践途径;在教学评估中,“特色项目”贯通在由多个指标观察点链接的教学评价链中。因此,为了评估,学科专业特色定位,应及早理清思路,提前谋划,具有操作意义。

1.实施优势学科孵化工程,培育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孵化,产学研结合,企业是孵化器,社会是孵化器。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一些科学、技术、工程、高新产品开发等项目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是孵化器;学校与单位、学术团体、社科院所合作,共同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社会是孵化器。虽然,孵化器是培育科技企业的温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利器,但高校利用孵化器,培育初创的中小企业,联合开展一些科学、技术、工程、高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结合、校地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反过来又促进了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这个过程是可逆、互动和全赢的。

新建地市本科高校,要孵化、培育、发展特色学科,一定要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育出来的学科才更有地域文化特色,更有区域经济优势,更有发展前景。例如,吉首大学湘西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美味猕猴桃“米良1号”项目开发与研究,长江大学、荆楚理工学院荆楚文化研究、“郭店楚简”研究等。

2.注重特色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在教学评估中,“专业建设与改革”、培养目标定位,体现特色最具体。

首先,用学校定位、办学思路引领专业建设,找准出发点。我院紧紧围绕“教学型”“应用性”“技术型”和“高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定位,发展文理应用本科,如应用物理、应用数学;发展专业应用性的工程技术本科,如印刷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发展临床服务型医护本科,如护理、口腔医学技术、社区医学;发展应用经济本科,如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发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本科等。

其次,用区域经济优势打造专业特色,树立品牌。我院为了更好的服务当地新农村建设,发挥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业优势、种植养殖产业规模优势、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特色优势,集结包括种植、养殖及经济、管理、教育、医学等学科团队,成立新农村科技学院,并逐步推出特色专业方向群,如村镇医疗、村镇管理、电子信息、政策法律、现代农业、农村教育等,着力打造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特色,使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良性互动。

再次,用优势特色学科支撑专业“升级”,提升水平。学科是支柱,专业是平台,学科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我院从专科“升级”本科的专业,都是在相对优势学科、相对优良师资、最新研究成果、一流课程、产学研教学基地中生长出来的,具有先天优良的品质。如学院在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基础上发展机械制造专业,在重点专业印刷技术基础上发展印刷工程专业,在国家护理实训示范中心基地上建设护理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小学教育培训基地上发展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3.实施校园文化工程,张扬大学精神。新建地市本科高校,确立本科办学定位,需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张扬大学精神。因此,我院为准备迎接教学评估,发挥教学评估的指挥棒作用,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工程,在学校场域中,弘扬一种精神:那就是大学精神、大师精神;彰显一种文化:那就是荆楚理工文化、荆楚理工的办学特色;营造一种氛围:那就是学习、学术、文化、研究与批评的大学氛围,使学校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能使教师切身感到心情舒畅,“英雄”有用武之地,学术有发展之源,事业有成功之基;建立一种机制:那就是推崇学术至上、教授治学、减少行政行为、强化学术评价的机制。待遇虽重要,环境更宜人,事业好留人。要引导教师安心三尺讲台、五步书房,潜心教学与研究。激活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新建的本科高校添砖加瓦、绘彩润色。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S].教高厅[2004]21号.

[2]柳友荣,龚放.本科教学质量辨正[J].中国大学教学,2008(6):8.

[3]刘少雪,刘念才.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J/OL].中国论文联盟-管理论文-管理学-其他管理学.www.省略

[4]盆云川等.一个冷清的意义视界:非主流高校的生存与发展[J].高教发展与研究,2008(1):31.

[5]肖海涛,向春.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8.

[6]杨若凡.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3.

[7]程肇基,柳和生.学科建设是我国地市高校的发展之本[J].江苏高教,2007(5):43.

[8]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13.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2000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设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对“汪伦才案件”实施监督,查清了“汪伦才案件”的真相,使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涉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得到查处,维护了司法公正和法律的尊严,提高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社会反响强烈,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或转载,其中《合肥晚报》的“汪伦才案件系列报道”还被全国人大评为2001年度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一等奖。

采用特定问题调查这一法定形式,对社会反响强烈的具体案件实施监督,是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成立以来的首次,这是个案监督形式的的一次勇敢尝试和重大突破。这一成功的实践为个案监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例。

一、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法律规定的强硬的人大监督形式

所谓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为查证某个重大问题而依法定程序组织的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会;第五十二条规定:主任会议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书面提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全体会议决定。调查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组成,由主任会议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其他代表中提名,提请全体会议通过。调查委员会应当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调查报告。常务委员会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可以作出相应的决议。从法律规定可以看出,这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强硬的监督措施,它的特点在于:一是特定问题调查不同于人大的一般调查,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活动。二是特定问题也不同于一般问题,它是指某项特殊或重大的问题。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就“汪伦才案件”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正是因为这一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上述特性。“汪伦才案件”缘于1996年11月肥东县财办下属企业负责人汪伦才与承包人王某某因承包结算引起的争吵撕拉案件。这起原本普通的民事纠纷,由于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个别司法人员在办案中置公民权益于不顾,不能公正司法,致使案件性质变为刑事案件,历时三年多才作出终审裁定,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伤害。虽最终裁定受害人无罪,但有关部门不追究作假诬陷者的法律责任,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得不到应有赔偿;案件涉及市、县两级公、检、法机关以及市、县两级卫生部门和法医鉴定单位,涉案面广,社会影响大。我市人大常委会正是抓住了“汪伦才案件”的这些典型性,运用特定问题调查这一监督形式实施监督。其目的不是单纯为一个案件或给汪伦才一个说法,旨在通过这一案件的调查和深入剖析,找出我市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监督和促进司法部门切实做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和公正司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二、依法办事是成立特委会监督案件必须坚持的原则

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法治的关键。包括权力机关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自觉做到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权威。作为行使立法和监督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治国中起主导作用,更应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监督。

一是坚持依法开展监督的原则。监督个案重在事实和证据,关键是证据要有法律效力。特委会的调查非一般意义上的调查,要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仅需要取证的方式符合法律程序,更需要使证据符合法律要求、具有法律效力。特委会对“汪伦才案件”中的关键证据的查证,一方面请公安刑侦人员参加,一方面走访多名专家,并到省和部级的司法鉴定部门进行鉴定取证,使得证据的取得符合程序,经得起推敲,为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案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事后监督的原则。人大对司法机关具体案件的监督,其法律界限就是不妨碍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我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在司法机关对“汪伦才案件”最终裁定后实施的监督。因此不仅没有代替或干扰司法机关独立办案,而且充分运用法律规定的间接手段达到监督目的。这一点也得到司法部门、法学界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

三是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这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人大个案监督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的关键。我市人大常委会在特委会的提起、组织、调查、处理等四个环节的决策上,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集体审议决定,杜绝了监督行为个人意志化。

四是不直接处理问题的原则。人大要做到监督不越位,就不能代行行政、检察和审判机关的权力,否则就会出现职责不清、越俎代庖情况。汪伦才案件特委会在实施调查时,只查与案件有关的问题,对于其他问题只听不查或建议依法举报,由有关部门另案处理。查清问题后,涉及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只在特委会的调查报告中提出处理意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后,交由“一府两院”处理,对处理不到位的,再通过审议意见书的形式督促“一府两院”进行整改,并要求报送处理结果。

三、严谨细致是特委会开展工作必须坚持的作风

坚持严谨细致的作风,既反映的是工作态度,也体现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人大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人大行使监督权力的法定形式,其监督的对象是本行政区域内重大违法失职事件或其他重大事件。因此,更应自觉坚持严谨细致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查清案情真相,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客观公正的处理,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一是强化组织。特委会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查清案情,特委会成员和工作人员的配备十分关键。为此,要选择那些业务素质好、政治素质高、纪律观念强、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同志组成调查组。我市人大常委会根据案情的需要,挑选有多年司法领导工作经验的同志和相关工作委员会领导及法律工作者共8人组成了特委会。特委会成员专业结构互补,彼此团结协作,有效地完成了任务。

二是精心准备。特委会监督是事后监督,开始监督距案发时间一般都较长,加上特委会监督的案件案情往往也比较复杂,这就给特委会的调查取证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调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制定调查方案、落实调查经费和交通工具等。为了保证特委会投入工作后能在计划的时间内查清案件真相,我市人大常委会给特委会的工作以极大的支持,不仅在经费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还邀请法律界的专家给调查组集体“充电”。特委会为保证初战必胜,也没在急于行动,而是先关起门来研究“战略战术”,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调查取证方案。明确了调查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对调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定出应对措施。由于准备工作扎实有效,为下一步的调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深入细致调查。特委会调查的事项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个人的行为,调查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抵触和人为设置的障碍,如果只是在浮在表面查,很难查到案件的真实情况,必须深入进去刨根问底,方能查清案件的来龙去脉,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负的责任。为查清“汪伦才案件”的真相,特委会调阅了肥东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以及合肥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法医室近20册案件卷宗;分析对比了公安、检察部门当时所作的40多人次的证人、证言笔录;先后听取了合肥市、肥东县有关部门关于案件办理情况和肥东县财办对“汪案”善后工作处理意见的汇报,以及肥东县医院对另一当事人诊疗情况的说明;对案件主要承办人、案件当事人进行了集体或个别调查。调查范围涉及10多个单位、50多人次和十几名法医学专家。为确定另一当事人是否因“脾破裂”而造成轻伤,特委会成员专门携带其病史资料和有关案件卷宗,远赴上海,请国家司法部授权进行刑事科学鉴定的单位——华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对王的伤情进行鉴定。经过两个多月深入细致的调查,终于查清了整个案情。

四、对特定问题调查的处理要跟踪监督到底

人大运用特委会监督具体案件,其目的就是保证错案和执法过错得到依法查处和纠正,使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得到依法处理,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不查处或查处不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就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个案监督就会半途而废,就起不到教育和警示作用。汪伦才案件特委会经过两个月深入细致的调查,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汪伦才案件调查报告》,明确提出五条处理意见。根据调查报告和委员的审议意见,常委会作出了《关于汪伦才案件调查报告的决议》,既增强了监督的刚性和力度,便于执行机关把握处理的尺度,又便于权力机关跟踪监督。在“一府两院”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贯彻落实人大决议情况后,市人大常委会又作出了《对“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关于汪伦才案件调查报告的决议〉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意见”对“一府两院”落实决议充分肯定的同时,针对少数部门认识不到位、处理不到位的情况,又提出四条处理意见,要求“一府两院”认真办理,并将办理结果报下次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跟踪督促下,“一府两院”分别落实了人大常委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医政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审计创新

人类认识事物发展并把握发展规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而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飞跃常受世间生物界生命组织的构造与变化的启迪。如前任审计长李金华常把我国的政府审计比喻为国家的“看门狗”、人民群众的“眼睛”、国家经济的“保健医”、国家经济的“安全员”等等;社会上较为流行的说法有:政府审计是“经济警察”、“消防队员”、“救火队员”、“交通警察”等。从这些认识中不难发现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把非常专业化的审计采用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加以形象化、角色化和通俗化,使人们易于想象和理解;另一是这些类似的联想比喻都是拟人化或拟物化的表述,由单一器官“眼睛”到整个人的职业形象。而审计“免疫系统”论则冲破了以往认识审计包裹的外壳,直接深邃到 “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由此引发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究其原由,不难理解,大家熟知的“免疫”来自医学和生物学的术语,具有主动地、积极地发挥预防、提示和抵御功能,其中以预防为首。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的,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防护保卫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审计机关相当于免疫器官,审计小组相当于免疫细胞,审计人员相当于免疫分子。它们分别定居在国家经济体固定的部位,成为机体的“常驻警卫部队”。一旦机体的某个部位遭遇病毒入侵,就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免疫对抗,这一部位会增加“警卫部队”并和病原体作战,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免疫分子间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审计有义务尽早地预感到风险,有责任迅速地侦察发现问题,有能力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全力出击去解决问题和抵御“病害”的建议,审计要发挥预防和警示作用,而非屡审屡犯,屡犯屡审,恶性循环。审计的重点是割除产生问题的“病灶”,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救火”,疲于奔命。

一、我国政府审计功能的演进

从认识论和系统论出发,人们认识事物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的客观规律。对政府审计功能的认识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由单纯到复杂而又与时俱进的传承和发展,依次有查账功能、评价功能、监督功能、控制功能、法治工具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等不断演进的时期(图1)。具体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一)萌芽时期:单一的查账功能

自我国“审计”一词出现,早期人们对于审计的理解就是查账或会计检查。这是一种传统的政府审计观,在当时很流行。这种观点侧重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手段,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或国外的“听证”,迄今为止仍有较大的影响,直至1982年8月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专题学术讨论会上,仍然有观点认为政府审计就是查账,查账是政府审计最根本的职能。所以,查账论开启了政府审计功能的先河。

(二)发展时期:监督、评价与控制等多功能并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人们意识到政府审计不仅要查账和评价过程,同时要对经济活动、对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时政府审计又被看作国家财政的“看门狗”,发挥审计监督的功能。此时政府审计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审核、检查,查明被审计事项的真相,然后对照一定的标准,作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结论。这种观点得到了中国审计界的普遍认同,它对审计本质和审计功能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这种独特的见解给审计理论界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被很多人称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评价功能的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审计理论界独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审计的发展。我国政府审计起步较晚,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外的先进经验,有人提出了评价活动论,也叫方法过程论。它认为政府审计是人们对相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的评价活动,政府审计不只是查账,更是发挥评价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该观点应用到我国政府审计的具体实践,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一般不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的评价,而且注重处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进行微观经济评价,有助于保证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国内有学者将从“查账功能”到“评价功能”的转变,称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

究其审计产生的历史根源,我们知道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经济控制,所以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活动,审计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控制行为。这种观点有利于将控制论、管理论和系统论等现代科学运用到政府审计理论的探究中,更深刻地揭示了政府审计的本质,促进了政府审计理论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中国有学者称这次认识的深化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三次飞跃”。

(三)完善时期:国家法治工具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公众的民主与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审计的功能也随之被赋予了更新的涵义。政府审计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宪法赋予的重要职责,随着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审计由关注微观到关注宏观;由单一审计到综合审计;由审计唯一到与调查并重;由审计报告到审计公告直至问责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现代技术方法越来越先进,社会对政府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刘家义审计长在2007年年底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中首次提出“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该观点的提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学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审计功能的深刻认识和综合性判断,被国内学术界视为“审计认识上的第四次飞跃”。

二、对政府审计自身“免疫力”的诠释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①该观点是在综合很多学科和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的创新成果。我们可以结合免疫学领域的理论启示和政府审计的相关知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审计的“免疫力”进行深入理解。

(一)前瞻性――事前审计

政府审计机关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审计的系统性和批判性保证了其具有“诊断功能”和“预警功能”,能够尽早检测到经济社会潜在的风险,及时、灵敏地传递或报告风险信息,使相关人员予以关注,并预料到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尽快采取措施来转移、化解、减少、避免风险,最终起到预防的效果和事前控制的作用。同时,通过法定的依法审计活动,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和发展环境,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达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即时性――事中审计

这是一项重要的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免疫学领域中的“清除功能”、“除疾功能”、“自我修复功能”的有机结合体,在政府审计这一领域可以从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审计机关可以明确经济责任,通过依法严格审计,发现相关的制度性缺陷和问题,对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项目进行严肃处理,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从自身情况出发,认真对待和处理审计机关提出的改进建议和意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以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政府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秩序本身正常运转,起到“自我过滤”、“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问责性――事后审计

抵御功能可以理解为政府审计的“防火墙”,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屏障,能够自动隔断、拦截、缓释风险的侵袭力和影响度,防御风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袭扰、腐蚀和侵害,保护经济社会肌体健康,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②它更多的侧重于事后控制,类似于医学中的“矫正器”,及时将已经存在的危害阻隔在外,并将信息传达给该系统本身,使整体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

三、政府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审计要素创新

审计学科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审计理论是审计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指导审计实践的指南。审计理论体系可以划分为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审计基础理论解决审计是什么、为什么要审计、为谁审计以及如何审计等基础性命题;审计应用理论解决审计主体实际作用于审计客体及其程序与方法等命题,回答审计基础理论应用于审计实践的实务问题;审计发展理论解决审计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前瞻性命题,规划审计科学发展方向。建立科学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对审计实践科学总结的产物,是审计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审计学科发展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审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不可能完全套用其他学科的研究。

“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以全新的视角形象生动地全面阐述了政府审计的本质、职能、目标、方式和作用,赋予了现代政府审计更加丰富的内涵,是适应目前发展形势的一个理论创新,为未来的审计实践工作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指明了道路。(如图2)

(一)对政府审计本质的创新

在审计机关成立之初,人们认为审计就是查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审计还要对经济活动和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时审计又被看作国家的“看门狗”。进入新时期以来,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审计的要求以及审计风险越来越高,审计已渐渐渗透到民生、生态、环境、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面对新形势,“免疫系统”观点在查账理论、“看门狗”理论等基础上应运而生,从全新的视角审计和把握政府审计的功能与作用,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审计永恒的主题,认为审计本质是“社会政治经济体系重要的制度安排”,从国家学说的高度指出了政府审计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二)对政府审计目标的创新

传统的理论认为政府审计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当“免疫系统”论在审计界流行起来,人们此时把审计目标更加具体化,可以分为微观目标和宏观目标。微观目标可以看为具体审计项目的目标。我国政府审计的宏观目标主要指维护国家安全和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家利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带动和维护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在微观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督功能,推进民主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有序发展,以有利于宏观目标的实现,宏观目标的实现更加充分体现了微观目标实现的作用。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三)对政府审计方式的创新

面对新形势,为了增强“免疫系统”的运行功效,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提高政府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首先,该观点突出预防功能,注重关口前移,突出事前、事中审计,审计方式渐渐发展为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更好地增强了政府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其次,计算机审计给“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审计方式将更倾向于审计人员操作下的计算机审计模式,适时开展联网审计,将进一步推进金审工程的建设、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实现政府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规范运作。最后,“免疫系统”功能论适应了当前国家形势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绩效审计方式,更加注重考虑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四)对政府审计职能的创新

传统的审计理论认为政府审计具有三大职能,即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但这些只反映了审计的一般属性,而“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对审计职能的本质理解提升到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此观点主要体现为预防功能、建设功能、自稳功能、监督功能和抵御功能五个方面。这其中突出了预防功能,它突破了传统的观念,侧重于事前控制。预防是基础,只有注重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在被审计单位违法乱纪等问题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制止,比事后控制要好得多。所以,“免疫系统”功能论将政府审计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从“亡羊补牢”转变为“未雨绸缪”。它将审计的功效范围加以拓展,增强了审计的权威性,丰富了审计职能的内涵。

(五)对政府审计作用的创新

“免疫系统”论突破了传统审计理论对审计监督的作用,强调了政府审计不仅发挥“看门狗”的作用,而且更加突出预防、示警和修复的功能。此时,政府审计是一种“内生性”力量,政府通过它的作用,达到增强免疫力、增强自身素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求稳定、保安全、促发展、创和谐的建设性、完善性和创新性的作用。所以政府审计的意义更加明显,加强了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度。

四、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构建联动机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人体只有通过有规律的血液循环,将其各个器官有机联动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正常生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同样的道理,政府审计机关要想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需要包括纪检、监察、财政、税务以及司法等社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作。只有审计机关与各部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领导和组织有序,形成合力,才能把审计工作做到最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观点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建立“团队联动”机制。

首先,开展政府审计工作前,建立政府审计工作的联系制度,规定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各部门相互沟通和汇报信息,可以很好地整合审计资源,提高政府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其次,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各部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形成强大的审计合力。通过审计机关可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审计联系制度,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潜在风险主动进行修补和抵御,对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提早发现、提前预防,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强化审计执法的力度,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更好地发挥其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的作用。最后,在工作接近尾声时,健全有关文件的移送制度,把审计结果通知利益相关人,并相互反馈情况,加强部门间工作成果的运用,从制度和实践的层面形成审计防范的屏障,有效地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二)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正如总理说的,“我们的审计工作,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为更好地完成温总理的要求和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单凭审计机关的努力还不够,社会公众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匿名举报渠道,完善提供信息者的保密机制和奖励机制,与网民定期交流等方式来发挥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免疫系统”功能整体上体现为为公众服务,那么审计机关应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努力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使公众对政府和审计充满信心,使审计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政府审计的可持续发展

“免疫系统”的观点强调政府审计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保驾护航。所以,政府审计的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层面等改革势在必行。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政府审计工作的绩效,实现政府审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具备宏观意识和整体观点。应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不仅要关注大案要案,更要具备跳出审计看经济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重视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降低和转移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最后,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并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政府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并追究责任,更应该在审计后的若干年内,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跟踪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程序和实际进展并提出建议,将后续审计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这些措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者有机结合,使政府审计真正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

(四)加大反腐力度

廉洁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机关和人员一旦有不廉洁的行为,就会丧失政府审计“免疫系统”的立场,失去公众的信任。反腐倡廉,法律、制度和文化是三种有力的武器。其中,道德文化建设是最高境界,是最有效的廉政机制之一。对政府和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要以制度约束为主,以教育培训、社会文化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落实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又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加强廉政教育,严肃廉政纪律,加大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增强审计机关的公信力,确保审计队伍的清正廉洁,为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贡献一份力量。

(五)筑牢审计工作的自身基础

1.审计理念需与时俱进

坚持创新审计思路、审计模式和审计方式等,创建以事前审计为起点、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落脚点的审计制度,本着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做到标本兼治,以达到缩短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的目的,强化全过程审计的效果性。

2.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整体提升

审计人员是审计“免疫系统”的“细胞”,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审计人员应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探索完善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管理机制,推进审计事业职业化和科学化,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有责任感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审计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3.审计队伍结构优化

当前,审计队伍 “高、精、尖”的审计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专业结构看,会计审计约占32%,而工程、计算机专业和管理类的仅占8%、4%和3%,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单一,整体结构不太合理。审计涉猎的面很广,为了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必须调整审计队伍的结构和审计的教育机制,争取在短期内,使审计人才队伍比例协调,能满足各方面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和后续教育跟进,构建学习型机关,努力培养审计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4.加速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审计机关应该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加大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实行审计行政办公、审计业务流程无纸化和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资源管理信息化,为提高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保证。

5.完善审计考核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审计考核办法中,大案要案容易出审计要情,而其分值占得比重较大,容易造成审计人员过于重视眼前的东西,忽略审计队伍、制度建设这些重要的基础工作,对长远的发展不利。在强调“免疫系统”功能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和管理机制,通过强调推进跟进审计的办法来改进,确保审计工作从体制机制方面发挥作用,这些要求都应在考核指标构成要素上体现出来,将审计关口前移,防止大案要案的发生。

“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是审计领域的一面新的旗帜,给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带来了重大的契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我们应该紧紧把握时代的使命,强化审计自身建设,联合政府各部门、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发挥团队主义精神,在实践中体现预防、建设、自稳、监督和抵御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2] 王永泰.关于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理解[J].审计月刊,2009(7).

[3] 陈骏,吴青川.政府职能转型背景下的政府审计治理功能[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1).

[4] 王会金,王素梅.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建设: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2).

[5] 段兴民,赵晓玲.政府审计“免疫系统”论引发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2).

[6] 高玉静.“免疫系统”论的理论创新和审计“免疫”的实现途径[J].审计月刊,2009(11).

[7] 时现,李善波,徐印.审计的本质、职能与政府审计责任研究――基于“免疫系统”功能视角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3).

[8] 刘英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8(5).

[9] 李凯.从公共受托责任演进看政府审计本质变迁――兼论审计“免疫系统”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1).

[10] FlintD. 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auditing: an introduction[M].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 1988: 15.

齐兴利教授简介

上一篇:卫生信息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卫生服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