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发表在具有ISSN和CN刊号,被中国知网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和维普资讯收录至2008年。以新都区人民医院或新都县人民医院(医院原名)第一作者身份所发表文章。
1.2核心期刊认定标准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北大图书馆研究成果认定的A类期刊。由于各刊物取证和开始认定时间差异所致,存在一些统计偏差。
1.3检索方式
利用计算机国内联机检索,采用机构加年限分别检索CHKD和维普资讯,收集所有收录本院文章。1.4统计学方法以百分率方式归类分析各变量。
2结果
检索CHKD和维普资讯结果表明,新都区人民医院职工所从1994年开始收录,至2008年,共收录文章227篇,作者80人,个人数量在5篇以上者共有13人。科室分布见表1;时间分布见表2;在核心期刊89篇,核心期刊科室分布见表3;核心期刊刊物分布见表4。
3讨论
医学论文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务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新发明、新发现、新理论、新见解的记录,是发展、进步的标志[2],是个人和医院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医院实力和影响力的体现。个人职称晋升和医院等级评审,医学论文也属考核内容。在医疗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写出医学论文,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形象,促进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评价论文的质量,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不可或缺的标准,实际中人们通常采用刊用论文刊物的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数来评价论文质量[3]。本院属二甲医院,受发展状况和软硬件设施制约,难以采用影响因子和被引数评价论文,通过科室分布、时间分布、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科室分布、发表核心期刊刊物分布等因素评价医院状况。
用中药及针灸及其它方法、分别对中经络对中腑的病例,按肝肾阴虚及肝阳止亢型,痰热腑实及痰风上拢型、闭症及脱症、内闭外脱及后遗症的病机及治疗做比较详细的论述,治疗中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显效率85%以上的疗效。此方法纯属中医方药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无毒作用,对於中风的治方却属效好的方法值得推广,以在实践中充实提高。
[关键词]:中风病/针灸/药物的治疗
[论文]:中风柰属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的范畴之中,其中包括以下两类:1、出血型的脑出血;殊(纟网)膜下腔出血等;2、缺血型的暂短脑缺血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梗塞,脑血栓形成等,发展迅速,且病情复杂,严重而多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病种之一;现代医学虽然对比病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于解决本病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目前还是个难题,探讨祖国医学之中药和针灸方面,对於中风的发病机理,治疗规律,还是有很大的成功之处,现将目前我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治疗,谈一下我的肤浅之见,抛砖引玉,与广大的同道和有志之士共同研究和提高。
一般资料:
笔者自1981年至1994年治疗的20例中,男八例、女十二例。36岁——50岁的七人,51——80岁的13人,当病至10天的八人;10日至30日的七人,一个月以上的五人。中经络的七人,中脏腑的八人,后遗症的五人。
对本病的认识1、特点:突然发病、昏迷神志不清、不醒人事、进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治疗不当,往往致死致残。
2、病因病机,诱发本病的病因:风、火、痰、毒、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可涉及到心、肺、肝、肾四个脏器;由于以上四个脏器阴阳失调、平时房劳过度,劳累、嗜酒,生活无常,膏梁厚味,肉食过度而发生。
治疗方法:(分类)
一经络:
1、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晕头疼、耳鸣、少寐多梦,腰酸脚软、手脚麻木,逐渐发展为偏瘫、口眼歪斜、舌实、语言障碍、舌质发红、苔白或稍黄、脉象眩滑或弦细数脉。
治疗原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则。
治疗方法:中药、生龙骨30克,生牡物30克、代褚石15克、钩藤30克、15克、白芍15克、玄参10克、龟板10克、怀牛膝30克、天麻10克,生地30克。
每日一剂,每日分三次口服:若头胀失眠,严重者加羚羊角粉1克冲服。
针炙: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通里、用泻法,一日一次或一日二次;第一次针患侧,第二次针健侧,如隔日一次,每次健患侧均做针炙治疗,语言不利的加廉泉,玉液、金津放血,口眼歪斜加针攒竹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医风等。
体液疗法,丹参液加大黄液静滴、剂量可根据体质情况而定;另加小活络丹内服,每日二次,每次一粒、黄酒送下。
2、痰热腑实及风痰上扰型:表现为半身不遂,或半身麻木、口眼歪斜,大便干燥或秘结、语言不利、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大。
治疗原则:代痰通络,祛痰活络为利。
治疗方法:中药:胆南星15克、全瓜蒌10克,大黄10克、芝硝10克(冲服),服后如果大便每日3到5次,症状逐渐好转后,改用下例处方:胆南星10克、全瓜蒌30克、丹参30克、白芍6克、鸡血藤30克;若头昏严重者加钩藤30克、15克,珠珠母30克,(先前)若烦燥不安,彻夜不眠者,痰热内蕴,阴虚阳亢的加生地10克、沙参10克,夜交藤12克。
针炙: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通里、丰隆、阳陵泉用泻法。每日一次或二次,第一天针刺患侧,第二天针健侧,若隔日治疗一次,患健两侧均取;语言不流利的加廉泉,金津、玉液放血;口眼歪斜加刺攒竹透鱼腰,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医风、下关。
中成药可选用牛黄清心丸,每日二次,每次一丸,早晚分服,白开水送下。
一、中腑腑:分闭证和脱证两大类型。
1、闭证:由於阴阳元气发生逆乱而得、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口眼歪斜、两手紧握、患肢拘急、强痉、烦躁不安、面赤身热、气粗、大便闭阻、痰声漉漉、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数。
治疗原则:化痰开窍、平肝熄风
治疗方法:1、急性期的抢救针炙:人中、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必然苏醒、苏醒后针刺以下穴位:廉泉、氵勇泉、丰隆、太冲、合谷均用泻法。
2、中成药灌服:安官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万氏牛黄清心丸、根据病情可选一种应用、应采用先针刺后灌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才更好。
1、中药的应用:羚羊角粉1.5克(冲服),钩藤30克(后下),竹沥水20ml,半夏10克、醋胆南星10克,七节菖蒲10克、郁金10克、天竹黄10克、黄连5克、夏谷草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次频服。
若风痰偏盛、静而不烦、面白唇紫,舌苔白腻、去黄连、夏谷草;另加苏合香丸、每次1-2丸;若痰盛,喉间痰涌,加川贝母,或竹沥水40ml灌服,每次间隔4-6小时一次。
若痰火重灼、面赤气粗、身热烦躁,呕吐、呃逆、大便秘结,加龙胆草10克、大典10克、枳实10克、风化硝5克(冲转贴于服)。
若风痰偏重,手足抽搐的加石决明30克,(先煎),全虫5克、地龙15克、煎服,每日一剂。
1、脱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半身肢体瘫软,口眼歪斜、目合口张、鼻干、息微、手足撒开、二便失禁、汗多、肢冷、舌痿脉象微弱欲绝。
治疗原则:回阳固脱为则。
治疗方法:重用灸法;大推、神厥、丹田关元,隔姜50-300壮,大艾炷。苏醒后针气海穴、关元穴。中国论文联盟
2、内闭外脱症:
首先采用人中穴强刺激的方法进行治疗,刺后加灸足三里,气海、百会、兼轻久刺激三阴交穴,用平补平泻法。
中药液静滴;生脉散注射液或参附散注射液静脉滴注。
中药处方:小红参10克、制附子10克、急前后灌服或鼻饲、用人参、附子汤也可以。
若汗多不止的加生龙骨30克,生牡(牛历)30克、上两味先煎、黄芪30克、五味子6克,煎石服。
3、后遗症的处理:治疗一个月后,形成的偏瘫,口眼歪斜症状的患者、统按后遗症处理及治疗。
气滞血瘀型;症状:肢体软弱无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质紫、有瘀点、舌苔白、脉象细涩。
治疗:针灸、阳白穴、下关穴、地仓穴、廉泉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阳池穴、通里穴、环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绝骨穴等。
一般的情况下,每次治疗取面部二穴,上肢、下肢各取三穴、或用透穴法;尽量做到取穴少而精,以上穴位轮换使用;另外,每次治疗加取心、肝、肺、肾的原穴:即太冲、太溪、内关、三阴交穴等。
每个病例坚持治疗三个疗程、评定效果。每日一次或一日二次针灸,上午针患侧,下午刺健侧。也可隔日一次治疗,每次患健侧双侧针灸穴位,二十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相隔七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上以穴位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取哑门穴第一针先刺哑门穴、然后再配合其它穴位,每周针哑门穴一到三次。
中药的应用:中成药、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牛黄清心丸、可任选一种或两种运用。按说明书剂量服用。
中药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克、当归30克、鸡血藤15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桑寄生15克、红花6克、地龙10克、桂枝6克、每日一剂三次分服。
肝肾亏虚型:症状:一般表现为上下肢软弱偏瘫,发酸、言语不利、流品水、头晕面赤;神志呆痴,面色无华、无神、舌白、脉细微。
治疗方法:针灸处方、四白、下关、地仓、廉泉、曲池、外关、合谷,阳池、通里、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肾俞、胆俞、肝俞。
一般每次治病取面部二穴,上下肢各取三个穴位,或取透穴,以上穴位轮流使用、用补法或者灸法、每个病例治疗三个疗程评定治疗效果十次或十天为一疗程。
中成药,可使用人参再造丸,或健步虎潜丸服用,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中药处方:地黄30克、巴戟天10克、石斛10克、肉苁蓉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熟附子8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每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民间卓验方的治疗:
1、生附子研未,用醋调和,贴双湧前穴上每日一次,用於下肢冰冷型的患者。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思维正常,语言清楚流畅,四肢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者为临床治愈。思维清楚,语言及四肢功能大部分恢复。生活基本可自理的为显效。病情较前好转;思维清楚,语言及四肢功能较前好转为有效。同治疗前后相比病避孕药没有变化或恶化者为无效。
治疗效果:
20例病人中,治疗10人,占总数的50%,显效6人,占总数的30%,有效3人,占总数的15%,死亡1人,占5%,总有效律为95%。显效以上的病例为80%。
1临床与科研融合并举
必须在临床科研课题选择上下一番功夫,上级下达的指令性研究和指导性研究固然重要,但对以临床医疗为主的综合性医院来说,更应注重自选课题的研究。强化临床医师的科研思维与临床科研创新能力,把科研工作寓于临床实践之中,将诊疗过程当作积累科研资料、形成科研思路、提升科研课题、获得科研成果的过程。临床科研课题的提出来源于临床,科研中试验的评价依靠临床,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临床。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开始时就来源于自选研究。只要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深化研究,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创新点,就存在成为重大课题和成果的可能性。我院近来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除少数为指令性研究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全军“十一五”招标课题外,大多数属于自选研究,约占全部研究课题的90%以上。其中有近1/3的自选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和突破,从而申报成为军区级合同课题。科研选题要有学术上的科学性,水平上的先进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把握好这三关,就可以避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性和盲目性投入。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情报调研及查阅复习文献和检索查询,摸清国内外本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瞄准前沿有独特的见解和设想。二是加强科研计划管理,善于跟踪发现有创新思想的科研苗头,并在研究经费上予以保障。三是突出重点,对军队医院而言,应突出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新业务、新技术及预防措施手段的研究,以及军队医疗技术装备保障的研究等。强调科研诚信,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确保研究课题的科学性。
2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机制,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和保障力。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应大力做好应用研究成果的开发转化工作,加大科研成果宣传力度,形成完善转化平台、优化转化流程、提高转化效率的良性互促,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临床,并尽快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打破以往研究—鉴定—入库的恶性循环圈,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保障力,形成研究—鉴定—应用的良性循环。要大力改善科研支撑条件,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速医院创建军内外专科、专病中心及重点实验室、中心仪器室和附设研究所的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条件、现有仪器设备使用率。对科研成果多、成果转化潜力较大的科室给予重点帮扶。在我院消化内科的建设和发展中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该科是全军专科中心之一。近年来,在完成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的同时,狠抓临床应用研究和成果的开发转化工作,既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临床实用的科技人才,又研究产出了一大批确有效益的科技成果,走在全院前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以其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和费用少等优点,使得许多以往需要传统开腹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内镜治疗的手段来实现。ERCP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手术耐受性差、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胆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等情况的胆胰疾病者。截止目前该科已开展ERCP术380余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研究成果不仅在本地区军内外多家医院推广应用,造福于广大患者,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效益。军队医院要坚持科研投入与成果奖励并重,坚持技术引进投入与再创研究投入并重,坚持显性效益投入与隐性效益投入并重,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关键处,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作者:杨帆 卢静 贾氢 许文娟 单位: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务部科训科
(一)药师专业素质问题
本地区多数大型正规医院,工作在药房的处方调剂药师等医院职工多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极少数的药师、主管药师或副主任药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历较低的药师一般依靠自己多年的处方经验逐步晋升为医院主管药师或主任药师。然而,依照国家颁布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师必须你给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而作为大型正规医院,各种各样的处方药材,药性繁杂多变,没有深厚的专业素质为根基,极易引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药师专业素质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二)药师工作量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坐诊治疗,避免患者由于排队就医而延误病情。然而,以当前医院的经济条件和财政预算,优质医疗资源的与到医院就诊治疗的患者数量严重不协调,患者数量过多,药房药师处方调配的工作量日益繁重,直接导致药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严格的审核处方用药,限制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三)工作设施环境问题
医院每天必须为各种不同疾病患者诊疗,不同患者所使用的中西药药品品种数量众多,药房药师对必须严格审核每一个处方,尤其是对不同处方药品相互之间药效是否抵触,是否具有配伍禁忌都必须严格审核,进行这一工作时,难免需要借助一些特制医疗器械或者需要特殊的医疗环境试验,这些相应工作设施环境的欠缺也制约了药师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四)药师社会责任感问题
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逐步完善,完善我国医疗对维护已建立的和谐环境,并让和谐社会理念深入全国公民的内心有着重要的影响。据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住院病人中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现象的超过200万人。其中,约有20万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医治无效死亡。分析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这类情况一般是由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全国范围内医院的不合理用药形势不容乐观,近乎所有医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威胁患者健康的主要杀手。不合理用药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医院药师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加强是紧迫而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药师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办法
(一)积极开展药师专业素质教育,提高药师合理用药水平
专业医院药学知识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这时对医院药师专业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需要本地区政府与各大医院协同合作,开展医院药师专业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对药师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视。同时,定期举办药师经验交流会或者先进药师经验讲座,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专业素质。药师在工作和业余时间中积极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认真审核医院处方,合理调配和发放药品。
(二)开展安全性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医院合理用药必须保证药师处方药物整个使用过程的安全,应从多种因素考虑,并开展安全性检测。例如,药物尤其是西药本身的不良作用,医生用药失误,患者的自身药物抗性特征等都影响着医院合理用药。我们开展医院用药安全性监测有助于提高医院合理用药质量,维护患者健康。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并仔细记录,可以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新的信息,积极有效地避免和预防药害事件的发生,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与此同时,及时有效的监测医院用药能够最大限度的将由于用药失误造成的损害降至最小。
(三)开展药物利用与经济学评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合理用药不仅要安全有效,而且还应考虑其经济性。医院定期或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医院药师的处方,这样既可以了解药师的用药习惯和用药意图,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又能够了解所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深入了解药品的动态消耗规律。将分析结果反馈给药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合理诊疗,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四)及时收集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当前形势下,药品的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临床药师在保证安全用药的同时及时收集和处理部分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针对药物不良反应,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2010年一季度我院临床科室发现某进口抗肿瘤药极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上报,我院药师积极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案例和资料,并根据临床科室提交的不良反应报告表,最终确认该药对患者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医院领导在最短时间内更换了药品来源厂家。由于药师及时发现收集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以及院领导决策更换药品及时,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如何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很多医学院校已经把毕业论文作为医学本科生毕业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而医学论文写作尤其是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主要表现形式,论文写作的好与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学校、医院所学基本功是否扎实及科研能力的强弱。
1医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我校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2医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提示
目前关于医学写作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较少,因为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3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计划在原来教学方式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学写作能力。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3.1基本改革内容
3.1.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3.1.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1.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3.1.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3.1.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3.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3.2.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3.2.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2.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
3.2.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参考文献】
1许霞,马翔.浅析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659660
2郑建宙,周歧江,李壮等.医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初步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831832
3郭胜伟.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25127
4戴又坚,吴仁友.成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6):3437
5郑芙林,刘家全.医学论文写作规则[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881389
目前,我校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2医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提示
目前关于医学写作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较少,因为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3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计划在原来教学方式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学写作能力。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3.1基本改革内容
3.1.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3.1.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1.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3.1.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3.1.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3.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3.2.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3.2.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2.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
3.2.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参考文献】
1许霞,马翔.浅析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659660
2郑建宙,周歧江,李壮等.医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初步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831832
3郭胜伟.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25127
4戴又坚,吴仁友.成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6):3437
5郑芙林,刘家全.医学论文写作规则[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881389
6吕应春.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二)撰写步骤[J].临床身心病杂志,2005,11(2):169171
【关键词】医学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讨
医学论文种类繁多,有基础研究方面,有临床医学方面,也有卫生理论方面等。不论哪种医学论文,理论绝对离不开实践。查阅各种医学期刊,尤其是经常的作者大多是有一定资历和经验者,因为这些作者,长期或较长时间均在从事各类医学活动。而年轻经验缺乏的基层医生,急于撰写医学论文,往往难以发表。因此,年轻基础医生应打好基础而后再撰写论文。
2自信心及恒心
基层医生对撰写论文,往往具有一种畏难心理,一种神秘感,能否打破这种感和畏难心理,是基层医生撰写论文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充满自信才会有好的论文产生。此外,基层医生撰写论文还应具备持久恒心,不要一挫便馁。不断在投稿中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才会做到得心应手。量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质变,这是辨证唯物理论的基本论点之一。
3正确选题
正确选题是基层医生撰写论文的核心条件,相对大医院的医生来说,正确选题的问题较之更重要。一种疾病的观察与治疗,基层医生一年中可能遇到的数量相对较少,如果选题不正确,对基层医生来说则难上加难。因此,选题要新。新颖这两个字内容颇多,其中熟练地掌握所选题目国内外(主要是国内)的概况、动态和进展是关键。这需要日积月累,长年钻研业务及阅读杂志才能做到。
4正确选刊
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有很多种,正确选刊对基层医生成为重要。一是所写论文要实事求是,对自己的作品估计过高是基层医生尤其是初学写论文者的通病,如无国内罕见仅见的成果或发现,一般不应投寄知名度高有影响的大杂志。二是选择门户偏见较少,常刊载基层医生论文的期刊。因此,基层医生撰写,选择杂志也是重要条件。
5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医生撰写发表医学论文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发表医学论文也不是极难的事。关键的问题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勤奋工作探索,有自信心,找好突破口,就一定能够。
目前,我校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2医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提示
目前关于医学写作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较少,因为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3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计划在原来教学方式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学写作能力。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3.1基本改革内容
3.1.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3.1.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1.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3.1.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3.1.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3.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3.2.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3.2.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2.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
3.2.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参考文献】
1许霞,马翔.浅析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659660
2郑建宙,周歧江,李壮等.医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初步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831832
3郭胜伟.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25127
4戴又坚,吴仁友.成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6):3437
5郑芙林,刘家全.医学论文写作规则[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881389
6吕应春.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二)撰写步骤[J].临床身心病杂志,2005,11(2):169171
患者李某,54岁,因全身浮肿、腹部胀痛到V医院治疗,入院诊断为:双肾结石,右侧肾积水,肥厚性心肌病。入院期间,医院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神经内科会诊后,给予东菱克栓酶等药物治疗,次日凌晨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鉴定意见认为:V医院在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的同时使用东陵克栓酶,违反该药的临床用药原则。V医院认为东菱克栓酶的药物说明书中虽明确写明不能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确系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并取得疗效的情况,向法庭提供如下医疗文献:《巴曲酶(即东菱克酸酶)、阿司匹林和脉络宁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专家网络会议简报等。
法院判决
患者死于脑出血、脑疝可能性大,不排除V医院的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本例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V医院承担次要责任。
被告医院所提供的科研文献不能经国家药物管理部门批准的药物说明书,及依据该说明书得出的鉴定结论。V医院赔偿患者家属各项费用共计24万余元。
案例点评
徐璐璐:学术论文的证明效力有限
本案例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超范围用药后,医方提供的医疗文件(国际上权威杂志的研究论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能否证明医疗机构的超范围用药是安全的。
V医院提供的研究论文是医疗文件的一种,在医疗纠纷中具有一定的证明效力,但这种证明效力是非常有限的,只能起到辅助证明的作用。医疗文件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依据。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不能单凭书本或任何一个医学文件就能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医疗纠纷要依据鉴定得出结论的原因。而且单凭医学文书,并不能医疗鉴定结论。
我们常说医疗要有个体性和针对性,同样的疾病,但患者情况不同就可能导致治疗存在较大差异。鉴定是针对某一个病例进行分析,而医疗文献一般是针对某一类问题进行分析,即使是针对个别病例的分析,二者之间也会因患者的身体差异而存在差别,所以不能简单地以一个病例分析作为另一病例分析的依据。所以,学术论文的证明效力有限。
结合本案例,也许这种超范围用药已经在临床上实行多年,但因个体差异及学术论文的证明效力有限,并不能医疗事故鉴定结论,V医院仍要担责。
张宝伟:学术论文不能对抗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里已经规定了药物的安全范围和合理的给药剂量,医疗机构超范围用药导致医疗纠纷,不可以用临床的学者研究和发表在权威杂志的论文来对抗药品的使用说明书。目前为止,这种前沿性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是不能对抗药物说明书的效力的。
超范围、超剂量用药违反常规用药原则,属于医疗过错,即使在用药前,患者知晓了超范围、超剂量用药的风险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医疗机构免责的可能性并不大。我认为超范围、超剂量用药和知情同意书并不直接相关。
沈海涛:可参考权威期刊的论文用药
一、培养专业文献阅读能力
阅读作为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词汇是语言赖以存在的支柱,是提高阅读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快速建立专业词汇体系是提高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关键。
1.建立专业词汇体系
医学英语有其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使医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在普通英语词汇教学中,必须重视两栖词汇,要向医学生强调两栖词汇的医学含义。英语中有许多普通词汇在医学专业文章中用作医学专业术语时具有与普通意义不同的医学涵义,这些词汇就是普通和医学两栖词汇(刘继民,2008)。例如:focus—焦点,其医学含义为“病灶”。这些词汇在医学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所占地位也很重要。通用大学英语教材中词汇基本是共核通用词,其中两栖词汇数量有限,分散于各单元课文后所附词汇表中。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务必帮助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提高对两栖词汇的认知,避免学生在专业文献阅读中因词义选择不当而导致的理解偏差,甚至错误。
医学英语词汇多由一定数量的词素组合而成,同族词的现象十分普遍。Bauer等认为,从阅读角度来讲,词族是指一个词根词及该词能被学习者辨认的全部屈折及派生形式(白人立,1999)。只要知道了一个词根的基本含义,同族词中每个单词的词义很快就可以观察出来。一些滋生能力强,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词根,例如:aden—腺体;arthr—关节;cardi—心脏等,对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词的数量与日俱增,利用同族词方法学习和扩大医学专业词汇,可谓事半功倍。
辨析同族词的词义,词缀是非常有效和有意义的工具。常见的医学英语词汇都以后缀结尾,主要表达该词的不同词性。表示抽象意义的前缀也是医学英语构词的重要素材(刘道践,范华泉1997)。词缀法是医学英语最重要的构词方法,医学英语的词汇数量最多的是来源于词素(即词根和词缀)通过派生而构成的。词素的构词潜能是巨大的,词素造词产生医学新词的趋势至今非常明显。医学生要善于利用词缀联想法,提高英语的实用性。通过串联归类,纵横联系,建立相互依存的词汇知识结构,增强记忆,这样的学习效果远胜于脱离实际地背单词。
2.准确分析专业文体
社会交际的需要使得语言产生了不同的功能变体——文体,即在不同的场合表达同一意义时,对词汇和语法结构要进行恰当的选择(任如意,2009)。医学专业文献除了词汇系统与普通英语有较大区别之外,由于使用英语科技文体,并且内容深奥,还具有表达客观,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简洁等语体特征。在阅读中,必须留意医学英语文献中名词性结构较多这一基本特征。所谓名词性结构是指采用以名词为中心,为主体的短语结构形式。医学文体使用名词明显多于动词或其它词类,因为名词表意更为概括和深刻,更加客观。名词化结构可以有效简化叙述层次和结构,使行文更加紧凑、直接和简洁。在医学文献阅读中,可以根据对名词性结构的分析使复杂的环节变得简单,达到对其整体意义的把握。
接续关系的处理是阅读中对句子内容理解过程的必经之道,医学文体的接续关系尤其复杂,词语间衔接关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存在多种可能性。甚至句中不止一组前后修饰和衔接关系,而是两组、多组,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交叉关系,需仔细斟酌并根据句子语境对其做出恰当判断而正确理解。就逻辑关系而言,同位解释、增补、推理、转折、重述和总结都有特定的连接性词语,比如表示重述的that is;in other words;as stated previously等等。在阅读中要善于捕捉这些特定的语言符号,才能迅速理解各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效率。
医学科学对事物特征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说明反映在语言上,必然较多使用语法结构复杂的长句,句型多样。长句复合句因为包含大量修饰短语和从句,往往成为阅读中的难点。医学英语文章典型的句子结构通常分为四种:(1)复合谓语;(2)被动谓语+不定式;(3)句首“of短语”结构;(4)It形式主语结构(洪班信,2008)。只有掌握医学英语独特的句法特点,分清句子结构上的主次,才能抓住思想内容的主线,理顺各部分的关系。
二、培养专业论文写作能力
考虑到学术成果交流的无障碍性和传播的广泛性,英语是最符合的语种。据统计,全球使用英文发表的科技论文占95%(巩倩等,2009)。医学生通过专业文献阅读,增加语言积累,强化语言输入,才能使语言输出规范化。而学术论文的写作作为一种书面输出形式,能够有效激活已经存储和正在输入的信息,加速语言形式的内化。为了与国际医学发展水平接轨,积极推动国内医学走向国际,医学生必须提高从医学基础到临床应用一系列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1.医学专业论文写作规范
医学专业论文写作既遵循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规范,又有其独特的要求。全世界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医学期刊,一些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组织,如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一直在倡导医学论文写作的标准化和规范性。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又称温哥华格式),由于能够最明了地展现医学文章,很快推广应用于很多医学期刊。温哥华格式规定论文主体结构为纲要式结构,必须包括:(1)Introduction前言;(2)Methods and Materials方法和材料;(3)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果和讨论,简称医学论文的IMRAD格式。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可以从国外权威医学杂志,如英国医学会杂志(BMJ),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选取论文样本,给学生用作参考和借鉴。
论文摘要因为提供了原始文献所包含的主要概念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医学论文要被SCI收录,重要一点是英文摘要是否符合要求。温哥华格式规定的论文摘要应当采用四层次结构式摘要:(1)Objective/Purpose/Aim目的;(2)Methods方法;(3)Results结果;(4)Conclusion结论。字数约为150~400个实词,表达精炼,条理清晰,内容完整。此外还有美国Haynes博士率先建立的八要素结构式摘要,也很经典,可以作为参考让医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合并或增减。熟悉并掌握医学论文的展开方式,行文风格和逻辑结构的英语表述模式,不仅培养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对于阅读专业文献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2.医学专业论文写作特点
医学论文语言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简明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医学英语写作较少使用短语动词,更多使用书面语单个动词。单个动词词义准确可以避免短语动词的歧义和误解,此外,充分利用动词名词化手段,可以减少使用句子和从句的频率,使用起来更加简洁方便(王武杰,2008)。医学论文写作中,时态的运用非常严谨,这是确保论文质量和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学论文的时态通常交替使用现在时和过去时,概述研究目的和结果以过去时为主,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描述研究方法和步骤主要是过去时,叙述结论或提出建议,通常用现在时。恰当的时态运用才能准确表达医学论文作者的意图和信息。
医学论文中,有许多常用表达法,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型,由于使用频率很高,已经成为人们习惯的信号词,被视为特定语境中的规范表达方式。对应医学论文的纲要式结构,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用词和句型表达,是每一结构的体现样式。仅以引言部分为例,经常出现的体现样式有:(1)Prev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以往研究显示……);(2)Only a few cases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have been reported.(只有少数几例临床应用的报道);(3)Studies have differed in their conclusion on/about/regarding……(关于……不同研究有不同结论),等等。医学生在专业论文写作中运用甚至完全套用常用表达法,掌握医学论文语篇体裁的体现方式,可以在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框架中,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外语的工具性及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当前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应该与医学生知识结构相结合,词汇句法和语篇突出与医学专业相关活动的语言应用,避免内容重复引起的学习自满、懈怠和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的状况。通过迅速建立专业词汇体系及准确分析专业文体来培养医学生专业文献阅读能力,通过熟悉医学论文写作规范及掌握医学论文写作特点来培养医学生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努力营造满足医学生需求的英语语言环境,顺利实现基础语言知识向应用实际技能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刘继民.联想法教学在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5):984-985.
[2]白人立.国外词汇习得理论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19-22.
[3]刘道践,范华泉.医学英语术语构词[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
[4]任如意.医学论文英语写作的文体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7):83-84.
[5]洪班信.医学阅读中的特殊句式结构[J].中国医刊,2008,(11):78-80.
[6]巩倩,陈华,李锋.医学科技论文英语摘要概况及目前存在问题[J].学报编辑论丛,2009.54-58.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