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研范文

时间:2023-03-19 11:53:11

医院科研

医院科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47-03

当今社会,医院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体现在综合实力的竞争,包括环境、设备、服务、技术、人才等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科研水平的竞争。科研水平作为新形势下衡量一个医院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整个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医院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 通过高质量的科研工作,将临床诊治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疑难杂症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以此作为依据,开展系统性,全面性的科学研究分析,并且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的诊治过程当中[1]。这样,既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同时也能够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

目前,大多数中小医院存在着片面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科研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医院自身发展的严重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受医院自身经济基础和环境限制,没有一系列完善的科研仪器、设备和专门的实验室供临床医生开展各项科学研究;二,由于中小医院自身规模有限,各科室人员配备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仅能确保临床医疗工作任务的顺利展开与完成,导致临床医生工作繁忙,没有空余时间开展各项科学研究;[2]三、中小医院的科研管理者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直接由行政领导兼任,导致其在科研工作中只能从形式上申报或者管理项目,不能客观地了解项目的专业内容、进展情况和研究水平。这些都严重地限制了中小医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脚步和进程。因此,中小医院要改变这种局面,走出医院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现状,必须审时度势,重新思考,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医院自身存在的各种缺点和不足,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1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抓好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医院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依赖于医学学科的发展。管理部门要注意引导各学科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实力,瞄准本学科发展前沿,集中选择那些和学科发展趋势相一致,能带动整个学科发展,能出大成果的研究方向为主攻方向,并且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规划。同时,对全院学科进行综合化布局,使全院学科形成合力,在重点学科的带动下,围绕重点学科形成特色学科群,促进医院整体学科的稳定、快速发展。

1.1 开展高质量,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交叉学科这一概念的提出促进了一大批新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小医院要开展学科建设,必须走交叉学科之路,推动学科开展高质量、高层次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广泛开展多渠道的科研合作。管理部门应当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支持、鼓励各学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策划高水平、高起点的学术活动与科研合作,促进学科的交叉,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力求能找到新的学术突破点,并以此为基础,开拓自身学科的发展、建设。

1.2 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加强学科建设

科研课题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学科的水平、学科的知名度,是靠有先进水平的科研课题及其后续成果来体现的,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课题作为依托,不能高质量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学科建设将无从谈起,因此,中小医院应加大科研课题的申报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一系列科研课题申报知识讲座,或者组织临床表现出色,勤于思考的中青年医生到各大科研院所进行培训、学习,以弥补以往这方面能力的不足。

1.3 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带动学科建设

高等级的科研成果是评价学科建设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壮大、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中小医院必须强化前瞻性意识,对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和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和阶段性水平评价,注意把握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3]。对于具备以上三性的科研项目,应及时进行成果鉴定,组织申报军队和国家各级科技进步奖或申报专利,使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与科研成果的申报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临床诊治过程当中。

2 重视加强人才培养,创建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临床医生一直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承担科研课题和取得科研成果的多少以及自身科研水平的高低都直接成为衡量现代化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多数中小医院的医生临床工作繁忙,失去对科研的兴趣,逐渐忽略科研的重要性。医院应当通过引导机制提高临床医生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指导机制加强资深医生对青年医生开展科学研究的指导力度;通过激励机制加强对临床医生开展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培养[4]。使临床医生的科研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整个医院的科研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2.1 通过引导机制,提高青年医生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

临床医疗需求是科研的动力,临床医生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科研成就。医院应当引导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善于总结,启发他们的科研意识,发掘医学的新特点、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将这些视角逐步融入到科研工作当中。

2.2 通过指导机制,加强对青年医生开展科研的指导力度

青年医生在医学院校已经系统地学习过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医院科研的基本程序,具备进行科研的基本条件。但由于青年医生主要将经历放在医疗诊治方面,缺乏科研能力的系统培养。加之各大医院临床任务的日趋繁重,使青年医生对科研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对科研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相对陌生。医院应注重以老带新,实行重点帮带,加强岗位锻炼,给青年医生压担子,使他们得到成长的机会和空间,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

2.3 通过激励机制,加强对青年医生开展科研的支持和培养

医院在为临床医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大量的临床病例资料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还应当制定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但要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更要从精神上激发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临床医生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当中。同时,医院还要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对于研究型青年医生,注重培养其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让他们参加国家统一考试,以全脱产形式接受正规的研究生教育;对于具有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青年医生,通过边工作边攻读研究生课程,加强在职培训;对于科研能力强,具有培养价值的青年医生,可采取重点培养,把他们送到国外深造或当访问学者,加强培养,提高他们的科研敏锐性,增强对科研工作的信心,(标准逐层递减) 真正将科研活动渗透到各项医疗活动中去,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医疗工作,逐步提高群体的科研能力和素质。

3 加强科研管理部门建设,改善管理滞后于科研的现状

在目前国内医学管理人才紧缺的情况下,中小医院科研管理队伍人员组成良莠不齐,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较好的医学专业知识,但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另一类具备良好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但缺乏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无法把握科研领域的前沿和动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小医院自身科研水平的发展。因此,中小医院的科研管理现状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决策论等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综合采取决策、计划、协调、控制、奖励等科学方法和手段,以便有效实施科研计划,提供信息情报,组织学术交流,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

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人员的管理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应是调控、服务和保障的关系。在提高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同时,应当注重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一切活动围绕科研人员的研究,创新等工作展开,尽可能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为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环境和学术氛围的营造上,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3.2 加强学习,丰富管理经验和医学专业知识技能

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地选送科研管理人员外出参与系统的专业培训,造就全面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一方面使科研管理人员能够把握与本单位重点学科相关的国内外科研与学术的发展前沿,为科学研究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科研信息,并在科研选题方面当好参谋,把好关,确保科研选题的高水平性以及可执行性;另一方面通过经常性地举办和参加一些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加强与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从别人的工作经验中学习和总结,并丰富和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这是科研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3 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新型科研管理体制

科研管理人员要尽量从一般行政性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多花精力开展调研活动,重点研究和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科研队伍建设和多学科合作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科学、合理的科技水平评价办法和客观、全面、公平、公正的科技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一个有活力的科研激励机制,把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医院也应当建立适当的奖励制度,在政策和物质上充分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工作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以确保医院科研管理事业取得更多的业绩。

总之,科研工作是医院自身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赢得主动,医院必须重视自身科研水平的发展,从各个方面着手改善目前科研水平滞后于临床医疗水平的现状。将临床医疗与科学研究真正发的结合起来,促进医院的基础研究在原创性上攀高峰,应用研究在实用性上创效益,从而推动医院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沈其蓉.关于如何推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47):133-134

[2]赵志勇.完善管理制度,搞好科研管理工作[J].内蒙古中医药,2009,12:80-81

[3]黄洁美,何剑.青年医师科研兴趣的培养机制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11-112

医院科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分析

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医学科研档案专题性强,时间跨度大,周期长,研究均以一个专题为研究对象,都是围绕着某种疾病病因的探讨、治疗和预防,某种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伤等进行专题研究。

一、医院科研档案的特点

(一)真实性

科研档案是医院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它真实地记录了医院的科研活动、科研水平,反映了医院科研活动的历时过程。

(二)实用性

科研档案是经过收集、分类、鉴定等科学方法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价值的文件体系,是医院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能为科研管理机构和科技人员在科研管理、科技决策、科学研究、技术交流、著书立说、职称晋升、经验总结等方面提供信息和依据,起到凭证和参考作用。

(三)保密性

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拥有其知识产权的有价性。

(四)专业性

各医院有各自的专业特点,有各自的专业优势。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

二、科研档案人员的基本任务和职责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了科研档案人员的基本任务和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贯彻国家有关科技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订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和有关规章制度。

参与本单位的科研计划管理、成果管理和技术市场的开发活动,及时提出对科研档案的管理要求。

指导、监督、检查和协助本单位各部门的科研人员做好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

立卷归档工作。检查、验收科研项目或上报评奖成果的档案是否完整、准确、系统。

三、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特殊性

医学科研档案专题性强,时间跨度大,周期长,研究均以一个专题为研究对象,都是围绕着某种疾病病因的探讨、治疗和预防,某种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伤等进行专题研究。许多重大项目更是多专业、多学科综合研究、共同攻关完成。因此,除了项目初始的技术路线制定完成后,研究课题就步入了主要阶段,有的是每个病例信息归档后就纳入分析系统,有的是等全部试验调查数据收集齐全后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或是对传统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原始数据的收集只能在课题完成后,也因此导致科研材料收集、归档不齐。

(二)课题组成员组成的特殊性

科研人员工作繁忙,往往身兼数职,既要每天应对临床医疗工作,又要进行学术交流、进修,还要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同时一个经历二三年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中不仅有正式员工,还有研究生、进修生;不仅有本科室固定的员工,还有处于轮转中的住院医师;有专门从事临床实验工作的人员,也有专门从事实验室实验工作的人员。科技人员在研究工作中形成的研究材料比较分散,这样对于日常科研材料的收集、整理,往往难有较高的收集完整度。

(三)科研人员科研档案意识淡薄

一是对《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部分科研人员对医学科研档案工作促进医学科研事业发展的认识不够,或认为科研资料是自己的心血,应该归自己所有,不愿将自己的科研核心内容资料完整地、系统地移交档案部门。

四、医院科研档案的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根据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第五章规定:“各单位都要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基本原则,根据科技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工作,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可见,建立和健全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是实现医院科研档案有效管理和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科研档案做到集中统一管理要纠正两种错误认识:

一是重科研活动,轻档案资料管理;二是图自己方便多,从大局着想少。医院科研档案只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利用起来才能方便。至于有规章制度约束,使用时要办手续,是为了保证医院科研档案不失散,不损坏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长期使用方便的重要措施。理部门及档案形成部门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的责任。

(二)实行课题全过程管理,确保科研档案质量

为保证医院科研档案内在质量的真实性,实现科研课题研究全过程的档案管理,确保科研档案的质量,根据我院科研档案工作的特点,在遵照医疗科技档案规范管理原则的基础上,

从以下四方面确保科研档案质量。

1.立项指导。临床科研人员往往对档案收集的程序不熟悉,在科研立项时,由科教科的一名兼职档案员根据科研设计的内容,将科研项目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书面告知项目负责人,

并对其进行指导,同时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该项目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收集。

2.中期检查。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科教科的兼职档案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科研项目进展的动态,针对开展项目的每一阶段应形成的原始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研究活动中原始材料形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参与验收。在科研课题结题验收前,项目负责人要将该项目的全部文件材料送科教科审核,兼职档案员应检查研究实施的原始资料、实验记载形成及管理情况、验收研究材料形成的质量,档案不符合要求的科研项目不予结题验收。

4.审核鉴定。医院综合档案室档案员要对研究项目形成材料实行全程跟踪,确保材料的齐全、完整,保证科研档案的质量。科研项目结题后,科教科的兼职档案员将档案移交到医院综合档案室,由医院专职档案员按照科研档案的归档要求对项目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鉴定后,集中归档到医院综合档案室。

参考文献:

[1]姜瑞博.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几点建议[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

[2]关欣.档案信息为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作用[J].黑龙江档案,2005,1(3).

医院科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档案管理;信息利用

前言

科研活动随着医院学术建设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频繁,随之所产生的科研档案资料数量庞大。科研活动的复杂多样,导致了资料内容的多样性,其来源也是五花八门,加之涉及人员广泛,导致了科研资料收集、存放、管理和利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档案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科研成果的保存和流传,影响科研活动的持续进行,甚至对医院相关部门乃至上级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措施实施,影响整个行业的学术氛围和学科管理。那么,该如何提升科研资料的档案管理水平,优化档案管理体系,科学有效利用科研档案资料呢?

1、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实现协同管理效果

如何有效地把医院科研活动与档案资料工作科学统筹,有机结合起来,让其相互促进,协同作用。当按照统筹兼顾、协同管理原则,对科研活动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管理和保存。首先,要要将收集工作做好,因为它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收集工作做得不够好,则会影响整个科研资料的整理、筛选及其他后续工作。其次,在资料搜集工作做好以后,筛选和整理工作,应当按照科研档案管理理念和相关的管理规定条例进行分门别类的规整,再次,在存放科研档案信息资料的时候,必须确定硬件设施的安全有效,消防防盗设备齐全。必须注意的是,档案管理理念的融会贯通是贯穿档案管理工作始末,而科研档案具体负责人员的职业素质也必须过硬。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好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到统筹兼顾、协同管理,提高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同时,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意识和人文意识都应当不断提升和完善,为科研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具体的做法如下:

在科研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就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而不是待到活动后才进行资料整理收集,这样就可以提高科研资料搜集工作的效率,并降低难度、缩短时间。笔者认为可以设计《医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登记表》,将参会人员的个人信息、所在单位、科研项目、参会情况等内容进行登记,确认无误后交给医院相关部门审批签字,提高具体人员参加科研学术会议的积极性,降低财务审批难度,且将此表作为有效的科研档案资料保存,为后续的科研档案资料保存创造便利;

优化科研学术会员参与的审批手续,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并设计参加会议的详细流程,及对相关规定做具体说明,提高科管部门的服务质量。

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查阅流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对现有科研资料档案管理进行优化升级,实现“集中管理,分类执行,协同合作”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物质资源。在查询、利用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及流程,保证科研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具体做法如下:

独立保管,责任到人。将科研档案信息与其他档案资料区别开来,设置专门的保存设备或档案盒,设立专门的科研档案资料管理(存放区)。对于专门的档案盒,进行具体的资料审核,首先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按照顺序进行装订,在首页设置目录,方便查阅。具体的保管内容包括:项目申请书、合同、财务账单、课题资料等。

优化程序,按章借阅。针对因科研档案借阅频繁,资料损害丢失严重的问题,科研资料档案管理部门对现有《科研档案借阅记录表》进行优化和内容完善,并增加《课题档案管理不良记录表》、《课题档案借阅表》等具体表格,将在借阅过程中造成科研档案破坏、丢失的个人或单位进行登记备案,对其信用实现扣分制,并进行通报,达到警示作用。从而减少科研档案在借阅过程中产生的损坏和丢失。

尽可能保证科研资料的完整性,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创造条件。

3、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科管服务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同样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医院科研档案资料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运用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科研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科研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运用Excel表对科研档案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记录,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打好基础,节约人力、物力等成本,提高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科研档案管理过程中运用Excel表的数据存储与筛选功能,对所存储的档案资料设定标记、提醒功能将研究课题的到期时间、需要条件等进行协同管理;运用Excel表的数据透视功能,分类统计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数额;运用Excel表的分类汇总功能,对每年每个科室的申报的项目数量、通过数量、数量等进行分类汇总;最后运用Excel表数据合计功能,为医院领导层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科研档案资料。学科建设及医院管理年检查时,运用数据筛选功能,快速提取各科室各类科研数据进行自查,并提供数据支撑。

将图像扫描技术充分运用到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当中。直接对科研资料进行图像扫描,以图片的形式进行保存,可以避免纸质资料在借阅过程中的损伤及丢失,通过计算机查阅,可以提高效率,供多人同时查阅,节约资源和资料存储空间。

建议以下档案资料可以以图像方式存贮:立项批文扫描件、成果证书扫描件、成果奖励证书扫描件、著作有效证明资料扫描件、学会任职证书扫描件等,存入计算机时,课题批文扫描件按级别、任务来源单位、批文年份设文件夹存放,使档案存放有序,查找方便。科技档案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活动中,发挥了便捷的全面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军.浅谈医院科研活动中的档案管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16(3):181-183.

医院科研范文第4篇

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指导

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要认真研究导师和所在院所相关导师的科研论文、科研方法和成果等,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去,及时关注现有的研究新进展、研究中遇到的科研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通过对文献资料整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及科研论文的撰写,主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熟悉科学研究步骤,学到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4]。在科研过程中,要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学术态度的培养,严格及时书写每天的实验记录,同时认真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哪些问题是实验过程中人为疏忽造成的,哪些问题是实验本身造成的。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与导师、课题组成员商量,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定期向课题组汇报实验的进展情况,撰写研究工作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营造学术创新氛围

导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学术论坛、学术讲座、课题评审会、课题答辩会等,积极创造机会和平台使研究生有机会聆听国内外学者的学术历程、学术经验、学术成果,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扩展学术视野、开阔学术思路、增长学术见识[6],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掘独特地研究视角,这些都使得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更加活跃;多鼓励学生参加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汲取别人的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同时也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研究生在做科研期间,如果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实验室,科研思维可能会局限于所在的学科,但是随着新兴学科的不断兴起,研究方法不断在创新,在面对一些新的交叉学科的问题和新的研究领域,研究生往往无从下手。这些知识如果仅靠研究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展与一些科研单位的科研合作将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要让研究生多走出去,多和其他科研单位开展交流学习。导师可以将部分实验委托科研单位来承担,同时选派研究生去该科研单位实习协助完成实验。在实习期间研究生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来做科研,除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的实验,还要积极协助实习单位的其他课题工作,促进研究生和实习单位的友好合作交流。实习不仅让研究生学到更多更全面新的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同时也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交际合作能力。也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在现代化创新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7]。

参与医院药学科研和实践活动

医院科研范文第5篇

更新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理念是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创新的必然要求,医院科研经费的创新是整个医院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取得医院管理创新的实效,更新理念是关键。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创新只是医院管理创新的一部分,需要医院管理层和管理人员从内心深处将创新作为自觉的行动指南,主动落实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实践中。更新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层及管理人员必须针对本医院的具体条件,紧密结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和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转变传统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理念,科学认识制约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发展的瓶颈,多角度、多层面、科学、合理地剖析困扰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发展的阻碍因素,逐一对照卫生医疗系统在科研经费管理创新方面先进典型的创新经验和成果进行研究分析,认真找寻本医院在科研经费管理创新理念方面同先进单位之间的差距,从内心深处将科研经费管理创新作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必备因素,逐步缩小同先进兄弟单位之间在创新理念上的差距,认真解决一直困扰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管理理念层面谋求统筹安排医院科研经费的使用、分配、协调和平衡工作,谋求医院科研经费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科研效果和最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立健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风险管理体制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风险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在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同企业管理一样,存在着风险防控方面的风险,在传统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没有风险管理的概念,医院科研经费使用的结果以及效果得不到普遍的重视,在面临风险时,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评估机制,产生风险的后果也不存在具体的承担者和相应的处理能力,基本上处于吃大锅饭,无人承担责任的状况,从而严重制约了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发展。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建立健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风险管理体制不但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实现创新目标的关键环节。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实行风险管理就是追求医院科研经费投入的最小化在冲破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发展瓶颈的基础上使得医院科研经费使用效果的最优化。这就要求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层和管理人员在信息平台的搭建、科研经费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资源的配置、风险应对的机制建设、风险流程管理、风险应对策略以及同相应专业及科室的沟通协调方面达到医院科研经费的风险管理要求,集中针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可能发生的风险,逐步做好医院科研经费使用方面的导向,努力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好风险分类和风险处理工作,优化风险防控资源的配置,及时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实现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风险的科学应对以及实现有效控制,最终实现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效益最大化目标。

3、实现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专业化

专业化是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是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专业化,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创新就是要在认真总结和分析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发展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医院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统筹安排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工作,谋求通过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提高医院科研经费使用效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新路。医院科研经费专业化目标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结合医院科研经费的具体状况进行科学分类,区分种类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二是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上针对不同的管理部门、不同的管理岗位、不同的管理分级对不同职能部门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建立健全专业化管理的相应机制;三是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优化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资源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专业化机制;四是紧密结合信息控制自动化进程,适时进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信息自动化控制平台的科学搭建及运行建设,以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流程系统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主体结构,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决策监控系统、基层信息化控制平台的建设,实现整个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控制系统的良好运行;五是要加强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要求相适应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人才的培养,适应新形势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的需要。

4、坚持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创新

坚持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坚持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的重要保证,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是要结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目标任务、管理内容,不断增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适应性和在医院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推动力。这就要求医院的管理层要切实改变传统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中的“一刀切”状况,打破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模式,科学划定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结合医院科室专业设置,将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进行科学分工,分类管理,不同专业之间互不冲突,层级之间不设置管理障碍,一切以医院科研经费使用效果的最优化作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照顾到医院各个专业部门对医院科研经费的需求,并根据医院各个专业部门科研项目的重要程度和对医院科学发展的贡献大小,合理调配科研资源,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

5、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机构设置和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

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机构设置和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是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创新在机构建设和人才储备方面的必然要求。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创新归根到底是管理机构的运行效果与人力资源的科学使用,这是一切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没有健全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机构建设和高素质、复合型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人才队伍,做好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紧跟时代脉搏,抛开医院层级管理的限制,以医院科研发展的实际作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机构设置的参照物,机构的设置要符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定身打制管理机构,在机构设置时,既要有垂直的管理机构,又要按照分工不同相应设置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在做好机构设置的同时,要加强专业化精英团队的打造和高素质、复合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强力支持。

医院科研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39-02

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在科研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凭据,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医院进行宣传教育的生动资料。医院科研档案记载着这个医院科研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科研发展方向的好教材。所以,加强对这一信息的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科研档案管理, 是医院科研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 医院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就必须在调查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基础上,了解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简析其原因,并相应地采取一些对策,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期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现就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谈一下笔者的观点。

1 加强学习,增强意识

加强档案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全员的档案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及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科研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重视是做好科研档案管理的前提,要把科研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科研档案工作,使医院领导、中层干部、职工都能充分认识科研档案的重要性,更好地支持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医院以医疗服务为根本任务,长期以来对医院科研档案缺乏严格的考核,因而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的认识。并且由于受到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的限制,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很容易受到冷遇。提高各级干部对科研档案工作的认识,才能使科研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2 重视科研档案的利用

科研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便于大家利用,因此,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使医院的科研档案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编研活动,对信息进行开发,编写各种专题汇编,为利用者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另外,还要加强科研档案利用反馈信息的管理,以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从而提高科研档案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3 健全制度,加强培训,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科研档案管理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科研档案管理体系,明确职能,将医院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科研档案统一管理,使科研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同步发展。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医院要充实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并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和知识水平,不断总结探索档案管理工作及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4 开发科研档案资源,实现科研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科研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通过深层次、多渠道地开发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提高科研档案的使用价值,为医院业务、医院管理及患者服务。同时,通过利用科研档案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科研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科研档案建设。

要实现科研档案现代化管理。一是要加强科研档案的保管设施,如设置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安全保管设施;二是要加强科研档案现代化管理,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开发利用的主要功能。在目前最重要、最基本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是计算机管理,将科研档案内容按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科研教学、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财会等分门别类地输入计算机,这具有检索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使查档案材料费时费力的原始劳动变成在几分钟甚至数十秒钟便可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是人类劳动能力的解决,更是工作质量的飞跃。可以使科研档案信息在现代化机器设备中迅捷、准确、方便地再现,使科研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三是要配备整套科研档案扫描系统,改革单纯由人工录入资料的相对落后的做法,提高科研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注重对现代化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多借鉴社会其他领域的各方面信息,丰富自己的档案管理经验,使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为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医院整体科研状况,适时调整科研管理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医院科研成果,为医院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科研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科研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整体科研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科研档案管理成果同医院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医院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医院的经营版图和未来发展,对于实现医院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长华等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04(6).

医院科研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医院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改进措施

[DOI]10.13939/ki.zgsc.2015.07.073

1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医院的科研经费包括纵向经费、横向经费及医院配套经费,科研经费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负责做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经分管院长审批后,分别报医院科教科、财务科备案。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经费使用时严格按照经费预算计划以及上级和医院科研经费报销程序办理,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审计科对结题项目进行审计。

科研经费收入包括:科研经费拨款和科研事业收入,及上级要求和课题需要的配套经费。凡是以医院名义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属何渠道,均应列为医院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医院财务科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单独设账,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截留、挪用。科研经费支出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工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科研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一支笔”审批开支制度,根据项目进度和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经费支出,保证专项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用于课题研究的日常开支按医院报销管理规定报销,科研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的购置,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分管院长批准报院采购,纳入医院统一物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采购,领用时冲减其经费。设备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由科教科设账单独管理,严禁私自购买设备物资。

2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个别试剂未经医院采购入库验收,自行采购直接报销,不符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2)科研经费发票户头均开具单位,但是分别转账给个人或现金支付,不符合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现金管理办法。

(3)发票上出现礼品费、日用品等字样,超出科研经费开支范围。

(4)个别的科研项目,未到科教科登记进行管理。

(5)已结题的科研项目剩余的科研资金挂账未处理。

(6)有的项目只开一张实验室的发票,没有明细支出。

3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规范管理,制定明确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医院发展靠管理,管理靠规范,规范依据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医院科研经费使用合理,按照国家有关科研管理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应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科研课题经费管理方式、经费的分配、经费开支范围、经费的使用及审批权限、结题经费的分配等具体操作办法,使此类经济事项执行都有法可查,有据可依。

3.2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随着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现代化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申报业务、项目立项业务、人员专家资料库、经费管理业务、项目实施管理和成果管理,实现项目资源上的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和项目滚动管理的全程跟踪。科研管理部门及课题负责人均可通过网络实时查看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满足管理层的需求,有效实现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科研信息完整性。

3.3 相关部门加强科研经费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医院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及合同、档案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预算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合理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按合同约定如期完成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3.4 做好科研经费实物资产的管理工作

医院为开展科研项目而以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及试剂等消耗材料应归医院所有。课题组提出购买科研用的仪器设备前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科研管理部门要对整个医院的科研用仪器设备资源调配考虑后确定是否必须购买。并按照医院正常采购流程执行预算、审批、购置、验收及入库等手续。2012年实施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已将科教项目收支单独核算,其形成的资产及产生的消耗都将与医院医疗收支项目分开核算。故笔者建议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及库存物资台账,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当科研项目结题后,如所购资产不再为科研项目所用,转为医疗项目使用,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理,办理资产变更登记手续。

3.5 建立课题及时清理制度,防止结题不结账,账面长期挂账情况

医院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结题不结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制定具体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科研项目结账时间和节余经费的分配办法,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各类科研项目必须按合同或协议的要求按时结题验收或鉴定,特殊情况需推迟结题的,须按合同约定时间提前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提供资金方同意后方可执行。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医院有权按照院内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处理。

3.6 加强科研项目成果的审核登记工作

现行医院许多科研项目只注重科研资金的收支管理,疏忽了科研成果的登记管理工作。科研项目结束后经验收形成科研成果,应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科研成果、验收报告、结题报告等资料进行归档。科研管理部门需对科研成果进行审核登记,可申请专利的及时申请专利,并提请财务部门纳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不宜申请专利的采取措施保护。医院科研管理部门还应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科研项目的效果。并制定相关制度,防惩医院相关人员侵害他人科研成果、私自转让或许可使用医院的技术产权。

3.7 将审计工作落到实处,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医院科研范文第8篇

1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与医院档案管理

医学科研档案是医院科技人员在从事与医学相关科学研究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最原始地记载了科学研究的详细和过程[1]。作为医学科学研究的载体,医学科研档案蕴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科技专利、高新技术等科技信息,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医学科研档案还是一种卫生资源,对科研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及使用价值的鉴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2]。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档案不仅涉及医院本身历史发展的全貌,更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就医看病的医疗文书档案、病理切片资料、X线胶片、各种检查图文资料等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档案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两种不同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相同点,都是作为保管档案的一个载体。但是,科研档案管理不同于医院档案管理,因为两者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不同。

2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

综合来说,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①科研档案形成的周期较长,专业性强且学科突出。由于展开的医学科研工作需要形成的周期较长,因此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性过程,且涉及的材料与内容较多、范围广阔、覆盖面深。其次,医学科研档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课题需要分科管理档案,并设有相应的编码以对号入座。医学档案的分类也清晰且明显,通常分为大方向和小方向两种,大方向指的是一类学科,小方向则指的是三级学科。在分类时要保持各个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专题的完整性。②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医学科研研究特点本身也决定了其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的特点。医学研究本身也是多学科内容的研究,大量创新科技不断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使许多重大课题不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所能完成,必须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联合攻关[3]。因此课题研究所形成的载体具有形式多样、数量大、综合性强的特性。

3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学科研档案具有时间延续性长、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管理周期长的特点,因此,目前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相同状况,即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随时就会出现项目内容不全、资料混乱、归档时资料收集不完善等状况,这对以后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入库、查询等工作的展开带来困难,这些现状直接导致的是医学科研档案的质量下降、科研材料收集不全,且该现象在许多医院出现频繁。其间接影响了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总结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医学科研课题材料分散不集中。由于科研课题材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立项到结题,往往要长时间地建立过程,其中总需要材料的不断积累。在建立和积累过程中常容易造成材料的流失。②医学科研资料不全欠完整。由于涉及时间长的因素,容易造成资料的遗失,导致医学科研资料不全欠完整性。③医学科研资料保管期长。一个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往往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在一份完整的医学科研档案从建档到归档设计时间需要几年的时间。④医学科研资料内容多覆盖面广。由于医学科研通常会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协作而导致一份科研档案内容多、覆盖面广而不易于管理的问题。

4改进及加强医院医学档案管理的建议

医院科研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精益管理;医院发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科研经费逐年提高,科研立项呈瀑布式增长,因此,如何快速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目前,大多数医院中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者一般来自以下两类人员:①具备科研能力和科研经验的研究人员,转行做科研管理,即“学而优则管”。他们的优势是对于科研相关流程十分熟悉,在科研管理中容易与科研人员沟通,利用自身优势快速提升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但相应的,由于能者多劳,这类科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精力容易被分散,对于管理领域的先进理念往往体会不深。②具有管理学背景,并未从事过具体的科研工作,甚至无相关医学背景,凭借管理经验和相对较强的管理能力,来进行科研管理,即“外行领导内行”。他们的优势是尊重制度,严格按程序管理。但缺乏变通,由于对具体科研工作的理解有限,管理容易流于形式,增加科研人员的额外工作,难以把握科研发展的关键机遇。客观的说,目前多数医院的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根本无法匹配科研的相关投入与发展,为什么只见盖大楼,不见出大师?为什么只见投入,不见收入?为什么临床大夫总是抱怨科研工作繁重?医院的科研管理应做哪些调整来与我们不断发展的学术水平相匹配?我们无法苛求每一位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只能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来不断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精益管理”是源自于制造业的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非常适合医院系统的科研管理工作。

1精益管理的定义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是衍生于“丰田生产系统(ToyotaProductionSystem,TPS)”的一种管理哲学。二次世界大战后,丰田公司大力发展和应用TPS系统一跃成为汽车业巨头。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沃麦克等将TPS系统总结为“精益生产”,并开始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大量实践证实,“精益生产”能够降低成本和浪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1]。随后,“精益生产”理论又被延伸至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变为“精益管理”,其核心都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并提高产出。“精”即为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益”即为多产出效益,最大化创造价值,最终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精益管理,要树立“精益思想”,如消除浪费、创造价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确定“精益目标”,如生产过程中的零差错、零浪费、零事故;掌握“精益原理和原则”,实现向优化管理程序要效益,向个性化服务要效益,向细节管理要效益,向沟通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建立“精益组织”,即扁平化的管理结构,而非多层的管理结构;采用“精益技术”,如标准化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在医院科研管理中引入精益管理模式,对医院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实现医院科研工作的高效管理有重要意义。

2精益管理用于医院科研管理的优势

2.1精益管理带来创新

科研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是一种切实的、有目的的价值创造过程。在一般性的创新活动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称为“感知”。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需求。对于任何一个科研工作来说,这个阶段就是选择一个好的命题/假说。②第二个阶段称为“创造”。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对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所提出的命题/假说,进行解构、思考并产生大量的方案。这一阶段也是我们的科研工作者投入最大精力的部分,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进行无止境的探索,不断对自我的否定和提升,最终选择最好的方案解决命题或验证假说。③第三个阶段称为“价值捕获”,这一阶段也是创新活动达到的最终目的,比如科研成果的、专利的获取,成果的转化、市场化等。这一阶段不可轻视,如果不能实现有效的价值捕获,那么这一轮创新不能完成,甚至可能被评估为不成功的创新。分析“创新”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精益管理在科研管理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发挥促进作用。在“感知”阶段,精益管理就是要主动审视当前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思路,及各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关键/瓶颈问题,增加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前景对立项评估的权重。从国家层面讲,精益管理能够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优中选优,从而避免盲目上新项目,避免“大而空”和“小而偏”。从立项角度来讲,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精益理念下,又能最大化避免立项不透明。只有加强多方的评估和论证,才能够增加科研立项的可行性,保证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减少科研经费的浪费。在“创造阶段”,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既要尽可能地为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环境。又要熟知科研工作需要借用和调动的资源,为科技人员组织和协调相关资源,但又不过多干涉和影响具体的“实施方案”。当研究项目遇到困难或者偏离方向时,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知晓,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支持,对于经过评估已经没有意义继续下去的科研项目,及时终止以降低损失。这样真正去实现有“管”有“理”。在“价值捕获”阶段,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最大程度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要求管理人员在熟悉项目的基础上,对项目成果有最客观的评估和最准确的认知,进而才能指导研究人员将成果的价值最大化,如推荐报奖、临床推广或联系转化等。这对医院的科研水平提升,对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对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都将大有裨益。

2.2精益管理带来效率

效率的低下,其本质是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在粗放、随意的管理体系中,由于缺乏对科研项目的精确把握,容易出现管理流程繁冗、节奏失控、管理条目反复等情况,导致科研工作效率低下及临床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重要的工作重复做,重要的信息被丢失;不重要的工作和事务性工作消耗了大量精力;无论是管理工作者还是科技工作者,都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事倍功半。精益管理,就是要对科研工作具有全面、细致、准确的把握,把科研工作进行整体布局,对不同项目的立项、进度、预算、人力资源分配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安排,最大程度解放科研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整体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对许多传统行业都进行了颠覆和再发展,这就是“互联网+”的概念,其核心是“大数据”。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也要有“互联网思维”,要建立和使用相关的“大数据”,如临床生物样本库。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下,医院的研究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优势病种,把巨大的临床资源向科研资源转化,使优势病种的研究能够形成体系和传承,不断积累,更加有利于优势病种所在学科和专科的良性发展。这样,可以将现有科研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调配和使用,激励科技人员发挥更大的积极性,最终建立起精益管理的高效科研管理体制。

2.3精益管理促进科研产出

管理是一种生产关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科研的管理工作,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将“精益管理”的理念引入科研管理,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对于医院的科研工作来说,应该首先明确自身的科研优势,明确医院科研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要和医学发展主流方向和医院的医疗工作实际需求相结合,不能曲高和寡,脱离实际需求;也不能闭门造车,与其他同类医院的发展方向脱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研管理工作者要对医院的科研工作制定好发展路线图,做好顶层设计,然后相应的制订出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在做好的“顶层设计”之后,具体的科研管理工作就都要围绕着规划来布局和进行资源分配。以精益管理的理念来看,应该集中优势资源来扶持进入规划的平台、科室、团队、人才,探索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但对于重复性的、类似的项目,也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进行甄选和合并。当科研成果出来之后,由于“顶层设计”已经做好,那么就要毫不犹豫、不遗余力的推动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医院为其提供必要支持。在这一环节,“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工作者不断优化成果转化程序、制定推动成果转化和推广方案,积累成果转化的资源和渠道,缩短成果转化的周期。因此,“精益管理”能够不断优化科研工作中的生产关系,也就能够不断促进科研的产出。

3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实践

3.1“精益管理”管理的范围

“精益管理”是一种理念,在具体工作中要贯穿整个科研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医院的科研规划和策略,科研制度的制定和优化,科研平台的建设,科研项目的申报及评估,科研周期和节点的控制,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执行,科研项目的验收,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人员的培养与激励等。按照“精益管理”思维,管理者要对科研工作有足够深的理解,建立符合医院科研发展需求的“大数据”,如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依据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对每个科研工作管理环节进行梳理,制定相应的SOP,每年对SOP进行更新和优化,最大化的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效率;借助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提高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科研信息统计、成果管理的效率。能够对医院科研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更精确的把握,合理制定和调整相应规章制度,避免“拍脑门决定”。按照“精益管理”的理念,对“大数据”平台的管理要更加实际,不能只停留于“建设”层面,更要向“大数据”平台要成果,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助力医院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助力医院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助力医院参与更多的科研合作,特别是国际交流合作,不仅要“投入”更要“产出”。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两个概念:“精益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精益管理”不是一味的追求细致,而是把有限的资源、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工作环节中,要“高屋建瓴”,不要“事无巨细”,要“好钢用在刀刃上”,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维,讲求的是“精、准、细、严”[2],但更适用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对于科研管理这种需要鼓励创新的智力密集型行业来说,显然“精益管理”更加适合。

3.2“精益管理”管理的方法

(1)要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相应的SOP,建立了科研制度和流程,就可以淡化人为色彩,使任何工作和步骤都有据可循,让科研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坚定的执行制度和流程,并不断优化更新,对于长期不使用和过时不适用的制度和流程,及时废止,从而让制度和流程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科研工作。(2)要推广和使用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管理科学也在发生不断的变革。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早已经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它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效率[3]。在科研管理和项目管理中,也有很多进行项目管理和资源管理的专业系统与软件。但这些系统都相对独立,或偏于项目申报,或偏于经费管理,无法满足科研项目申报及过程管理中诸如信息统计、人员、成果转化跟踪等的工作需求,时效性也低于企业资源计划。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更体现出它巨大的力量。在精益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学会善用新的管理手段,谁先进入大数据时代,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整合,谁就实现了管理的转型升级,就更能精确、快速、高质量的实施管理工作。(3)要提高标准,严格要求。管理的升级,最终的效果还是体现在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精益管理下,对于科研的每个环节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不要再保留“模糊地带”“灰色地带”,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如实现科研临床一体化,建立科研数据溯源机制,既能从源头上把关科学研究质量,避免数据造假及学术不端,又能保证临床资源更好的为科学研究服务。

3.3科研团队的精益思维建设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对人的思想管理才是最高水平的管理。在建立了精益的科研管理模式之后,对科研工作的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但为了让“精益管理”不断发展,就需要管理者致力于建立精益求精的科研团队文化。让精益思维深入每一位科技工作人员,科研工作者人人自觉自愿的按照“精益管理”的要求去工作。在遇到没有具体制度和流程的特殊情况时,能够按照精益思维去做出最佳选择,到那时,科研团队的精益文化就已经建立,而具体的科研工作也会进入一个蓬勃繁荣的高速健康发展期。

4结语

精益管理原本是来自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管理学名词,但管理总是相通的,虽然医院系统的科研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但精益管理同样适用于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通过对“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优势和具体实施进行了剖析,认为应该对“精益管理”进行深入理解和大力推广,相信随着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不断实践,一定能够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质量,“精益管理”的思维也一定会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马智宏,王治华.精益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洋航务,2006(6):36-40.

[2]闫雪冬,陈瑛,张焕萍.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6(1):31-33.

[3]刘烨,戴伟光,常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实施研究[J].工业工程,2005,8(6):2-55.

医院科研范文第10篇

在现有国情下,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的高校附属医院,自负盈亏仍是其主要运营方式,为了维持医院的运转,学科经济效益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医院政策的走向,而科研作为研究性项目,短期内甚至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产生实在的经济效益,从而在院内难以获得较高比重的政策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医院要在市场经济中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优势特色的学科和优秀的人才队伍,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综合院力,才能树立更强大的品牌优势,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为医院的领导层,需高瞻远瞩,加强医院科研政策倾斜,提高科研工作所占比例,因势利导,从政策上引导院内人员对科研重要性的再认识,为医院科研的走向树立风向标。

2提升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科研管理执行的主体,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促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有直接的关系。管理本身即为一门科学,科研管理即为科学中的科学,作为科研管理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科研管理知识和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才能为科研人员收集相关信息、提供合理化建议及更加专业的科研管理服务。管理本身又是一种服务,科研管理人员需调整自身角色定位,树立为临床一线服务的理念,由被动管理转化为合理的主动管理。另外,由于科研政策性较强,科研管理人员需有敏捷的信息与分析能力,了解国家政策走向、最新前沿动态,通过分析、整合,结合本院科研工作现状及实力,将最新、最有价值的医学科研信息传达给一线科研人员。而作为高校附属医院的特殊类别,组织协调能力尤为突出,不仅需协调院内各学科之间多方位的相互关联,更需加强与高校科研部门的的紧密联系,保证信息畅通。总之,医院必须加强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把他们培养成既懂医学科研又懂管理,既会管物,又会管人、管财,既掌握传统的管理方法,又会使用现代化管理工具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

作为医院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激励机制的有效开展和运行,有利于激发一线医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医院的科研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而目前激励机制存在的设定标准过于单一,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未合理分配等问题,使得多元化激励机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要,单一的激励形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科研人员,应根据激励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形式。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应根据科研人员的不同年龄、职称、经验、个性等因素来判断他们的不同目标需要,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激励方式,同时制定合理的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实行正、负两种激励方式。每一种激励形式的制定,必须遵循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指标体系,并保持机制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实效性,才能有效的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4整合资源、建设信息化平台

医院的科研工作不同于单纯的大学或专业科研机构,其一,作为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的主体,医务人员需要处理好繁重的临床工作和精细的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其二,如何在医院有限的科研设备、科研空间及科研辅助人员的条件下完成高质量的科研工作又是一大难点。优化科研管理流程,为医务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以增加科研产出,成为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医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快速、准确、高效地管理科研数据、简化科研工作流程、降低科研管理成本、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近几年各大医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不断深入也印证了这一点。而作为高校附属医院这一优势,可与高校整合资源,既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决了科研条件受限这一难题,又节约了大量资源,同时通过沟通的加强,也对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化提供了又一层保障。

5落实科研经费管理

科研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条件,是科研工作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之一。随着医院承担科研项目的增多,科研经费亦不断增加,其来源渠道也日趋多样化(纵向拨款:部级、省部级、厅局级,横向拨款:高校、社会团体、单位自筹或配套),对于经费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而现行医院科研管理办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脱节、经费到位时间的延误、课题负责人对于课题经费的支出权限受限或支出过于松懈、收支核算过于笼统等,不仅有碍于科研工作的实施进展,也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为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协调好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课题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加强配合,建立健全合理的经费管理机制,增强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经费支配的自的同时加强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和跟踪反馈,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6重视科研档案管理

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在医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是医院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医院科研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医疗、科研整体水平,完善科研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管好用好医学科研档案,为医学科研创新提供有效服务,有利于促进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对科研档案的归档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科研管理人员知识面狭窄、缺乏相关的理论和管理知识,另一方面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尤其在科研管理人员调动时未合理衔接,造成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中断。医院应高度重视科研档案的管理,针对科研档案形成周期长、形成时间的不确定性、学科交叉综合、记录载体多元化、一定时间内的保密性等特点,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并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

7加强科研项目全程监管

医院科研项目全程监管是一项集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与具体操作系统为一体的综合项目。它强调对整个科研工作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期,找准各期管理的重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管理,对提高科研管理质量、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中存在重申报、鉴定、报奖、成果登记,轻过程管理、转化、应用的现象,而过程管理的忽视,使得许多课题出现延期结题、草草结题、甚则不了了之,或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违背了科研创新的基本原则。针对科研项目不同阶段的特点,抓前期管理,做好课题的立项论证,抓中期管理,确保课题的实施和质量,抓后期管理,强调课题

8总结

并注重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通过对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管,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管理模式,保障医院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面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医院科研实力成为了衡量一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此前提下,不断优化医院科研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医院科研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为医院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上一篇:高等医学范文 下一篇:临床用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