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8:27:44

医药生物论文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1篇

加入创新网络,从其他创新主体处获取外部知识,可以使其自身创新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成本得到缩减,对生物产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技术产业高度依赖于高校的科学知识、市场上的风险投资、国际医药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大量小而灵活的初创企业,网络对其至关重要。生物行业具有较强的双重市场结构,即该领域由少数非常大的医药企业和数量庞大的规模小、专业化的小生物企业构成[4]。这些生物企业处于基础科学到商业运用这一产业链的中间位置,在上游与高校合作获取生物产品研发所需的科学知识,在下游与制造企业合作,获取产品商业化所需的资金、生产能力和市场资源,在中游则与其他生物企业合作,共享技术,并分担风险[5-7]。生物技术的知识溢出受距离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对溢出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因为大部分生物技术知识为非默会知识,溢出受距离影响较弱,且生物技术大部分产生于通信发达时期,远距离交流方便、成本低[8]。Hennemann等人利用国际SCI数据库分析我国生物创新网络,发现省内合作高于省际合作[9]。Glnzel和Zhou关于生物出版物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国际合作比例较低,国际合作增长速度低于论文增速,但其国际合作的引用次数普遍更大,尤其是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10]。韩宝龙和李琳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创新产出的集聚度,证明邻近区域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正的外部性[11]。本文将基于生物论文合作信息,构建我国生物创新网络,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重点从区域层面对我国生物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交流模式展开研究,旨在揭示我国生物创新的合作模式,我国各区域在生物知识创造和知识流动中的表现和特征,进而识别出我国生物创新中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

2数据和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43种生物类核心期刊在2006-2011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按期刊名和出版年份进行检索,人工剔除包括书评、征文、通知、简讯、讣告等类型的非研究类文章,检索每篇研究类论文的作者、机构名称和出版年份。共检索得到48279篇研究类论文和63635条原始机构记录,剔除掉非机构名称的地址及邮编记录后,共得到21127条机构记录。由于同一机构可能出现多种形式的机构署名,我们人工对机构名称进行调整,同一高校不同院系、研究所、实验室统一调整为高校名称,对进行过更名的高校,统一调整为更名后的名称,经调整后,共识别出7009家不同机构。对每家机构,人工识别其所处地理区域。在论文数量和合作次数认定上,若同一篇论文中包含n家不同的A区域机构,算一篇A区域论文;若同一篇论文中包含m家A区域机构和n家B区域机构,算一次A区域和B区域的论文合作。为比较我国生物论文区域合作模式的演化,将研究期分为2006-2008年和2009-2011年两个时段。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首先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作者、机构和区域层面对我国生物论文的合作特征展开分析,之后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重点对我国生物论文的区域间合作展开研究。在数据处理中,我们用到自编程序和MySQL数据库,在网络分析过程中,用到社会网络工具Pajek和网络可视化工具Netdraw。

3我国生物论文的合作模式

3.1论文产出的区域分布

图1给出了2006-2011年间我国生物论文的数量,6年间共发表生物论文48279篇,2006-2009年间数量逐年增加,在2009年达到最高值8734篇,之后两年数量略有下降。2010年后论文数下降可能源于近年来国内对SCI论文的要求促使国内稿源更多地流向国外期刊,也可能是近年来的生物热下降导致生物学科作为当彩学科的褪色。根据各大陆区域论文产出数量的高低,将其分为高产出区、较高产出区、中等产出区、较低产出区和低产出区五类,具体如图2所示。北京的生物论文产出远高于其他地区,25.7%的论文有北京机构的参与,将其划分为“高产出区”;江苏和广东为“较高产出区”,分别有9.89%和9.37%的论文有这两个区域的机构参与;上海、山东、陕西、湖北、浙江、四川、辽宁、云南和黑龙江9省市为“中等产出区”,分别有4%~6%的参与度;湖南、河南、甘肃、福建、重庆、新疆、安徽、广西、河北、吉林和天津11省市为“较低产出区”,分别有2%~4%的参与度;其余8省份为“低产出区”,参与度低于2%。各区域在2006-2008年和2009-2011年两个时段表现较为稳定,陕西和湖北在第二时段下滑三个排名,浙江上升了五个排名。

3.2论文合作的作者、机构和区域构成

给出了各时段我国生物论文中包含的作者数,从表中可知,单作者论文数不足4%,96%以上的论文存在研究人员间的合作,其中又以多作者和群作者为主。在第二时段中,双作者及多作者论文比例下降,群作者论文数上升,篇均作者数由第一时段的4.15上升至4.44,表明生物领域倾向于多作者和群作者合作。表2给出了各时段我国生物论文的机构构成,平均每篇论文由1.7家机构合作完成。从机构数量分布上看,参与机构最多的论文由13家机构合作完成。约50%的论文由来自同一机构的作者完成,另50%的论文由不同机构合作完成,其中又以双机构合作为主,群机构合作论文比例不到1%。结合论文作者数量分布可知,在研究人员层面我国生物论文以多人和群体合作为主,在机构层面则以单机构内部合作为主,其次为双机构之间的合作,再次为多机构之间的合作,群机构论文合作比例最低。表3给出了我国生物论文涉及的区域和国家数,平均每篇论文涉及到1.36个区域/国家。在两个时段里,作者来自同一区域/国家的论文均占69%以上,作者来自两个不同区域/国家的论文占25%以上,由五个及以上区域共同合作的论文比例不足0.1%。第二时段里,双区域、多区域和群区域论文比有微幅上升。48279篇论文共产生45746次机构间合作关系,其中425次合作发生在国外机构之间,不属于本文研究范围,予以剔除。其余45321次机构间合作关系,其区域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我国生物论文机构间合作以区域间合作最为常见,之后是区域内合作,国际间合作比例为5.86%。在第二时段,区域内合作和区域间合作,即大陆内合作论文比例小幅下降,国际间合作论文比例从第一时段的5.52%上升至6.17%。通过对我国生物论文的作者、机构和区域构成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生物论文的合作以来自同一机构内或双机构间的多作者和群作者合作为主,当发生机构间合作时,更倾向于选择区域外的机构作为合作对象。总体而言,生物学科在作者、机构和区域层面都呈现出较强的合作特征。

3.3区域间论文合作

表5给出了两个时段区域间合作次数排名前12位的区域。我国生物论文在两个时段分别有11244次和12498次区域间合作,涨幅为11.2%。论文产出量最高的三个区域同时也是区域间合作次数最多的区域。合作次数位列4-12位的9个区域中,除湖南取代黑龙江外,其他8个区域均为论文中等产出区域。各区域的区域间合作次数与其论文产出数量相关性较高。从两时段的变化来看,浙江区域间合作次数的增幅最大,高达55.4%,其次为云南和广东。陕西降幅较大,其论文产量亦从第4位降至第7位。相对于论文数排名而言,吉林、辽宁、湖北和云南的区域间合作排名相对较高,重庆和陕西的区域间合作排名相对较低。在不考虑合作次数时,两个时段分别有89.46%和91.61%的区域间存在合作关系,力度最大的双边合作关系分别发生在北京和辽宁,北京和广东之间,合作次数分别为490次和573次。当设定合作次数阈值,过滤掉合作次数较低的关系时,网络密度迅速下降。从图3可知,当阈值为10时,两个时段的网络密度分别为45.16%和48.39%,表明超过一半的区域间合作关系频次低于10次;当阈值为55时,两个时段的网络密度降至10%左右;当阈值为350时,两个时段的网络密度已不足1%。由此可见,我国生物论文区域间合作虽然广泛存在,但大部分合作关系的合作力度较弱,合作频次在10次以下的关系占一半以上。图4给出了阈值为30时,我国生物论文区域间合作网络,两个时段的网络密度分别为17.42%和19.14%。2006-2008年网络共包含81条合作关系,网络中有一个孤立点,即宁夏。通过节点度可知,合作对象数不低于10个的区域有三个,其中北京拥有最广泛的合作对象,除了宁夏,其与其他29个内地省市均存在不低于30次的合作关系,江苏和广东分别有15和14个合作对象。其次是上海和四川,分别有9个和7个合作对象。河北、内蒙古、山西、贵州和五省市的节点度为1,均仅与北京有超过30次的合作关系。通过边的宽度可知,合作力度最大的关系分别发生在北京和辽宁、北京和云南、北京和广东之间,合作次数分别为490、449和433次。力度最大的22种合作关系中,除了江苏和上海的158次合作排名第16外,其余21种合作关系均与北京相关,充分显示了北京在生物论文区域间合作中的超级地位。2009-2011年网络共包含89条合作关系,网络中无孤立点,表明所有区域都至少与一个其他区域存在不低于30次的合作关系,其中宁夏因其与北京的43次合作关系而不再为孤立点。通过节点度可知,合作对象数不低于10个的区域增加至5个,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分别与30、15、13、11和10个其他区域有不低于30次的合作关系。其中浙江变化最显著,结合表5可知,其不仅在区域间合作力度上显著提升,在合作广度上也显著提升。合作对象数增长显著的区域还有湖南和云南,合作对象数分别由上一时段的4个和3个增长为8个和7个。河北、内蒙古、青海、和宁夏的节点度为1,均仅与北京有超过30次的合作关系。通过边的宽度可知,合作力度最大的关系分别发生在北京和广东、北京和云南、北京和辽宁之间,合作次数分别为573、523和469次。力度最大的25种合作关系中,除了浙江和江苏的154次合作、浙江和上海的140次合作分别排名第19和20外,其余23种合作关系均与北京有关,北京在区域间合作网络中扮演超级合作者角色。通过对我国国内区域间合作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区域间合作广泛存在,但大部分合作的力度较低。北京在合作广度和力度上远高于其他区域,是其他所有区域重要的合作对象。浙江、湖南和云南在区域间合作上的表现在第二时段有显著提升。云南、吉林和辽宁三个区域在区域间合作上的相对活跃度均高于其论文产出,是区域外机构进行生物论文研究时的偏好合作地,可能源于这些区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生物论文提供了优良的研究环境。

4总结

本文以我国生物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生物论文的区域分布、作者、机构和区域合作特征展开分析,并在区域层面构建区域间合作网络,并分两个时段对比网络整体结构和节点位置特征的变化,从多个角度,较全面地剖析了我国生物论文的合作模式。通过对生物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交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发掘我国生物创新网络中的合作特征,有助于理解生物技术知识创造、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和机理,有助于制定更有利于生物产业创新的宏观政策,有助于我国在新经济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2篇

早期的研究中以植物内生菌为题报道的绝大部分都是非豆科植物根系内分离到的固氮根瘤菌Frankia属细菌,宿主植物主要有四川桤木(Alnuscermastogyne)、木麻黄(Casuarinasp)、沙棘(Hippophaesp.)、赤场(Alnussp.)、杨梅(Myricasp.)和胡颓子(Elaeagnussp.)等。此外还有百合科(Liliaceae)百合(Liliumsp.)细胞中的内生菌研究。篇名中第一次出现内生细菌的原著论文是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刘云霞等关于水稻内生细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在水稻内分布的研究[5],以及吴加志等关于Enterobacter,Pseudomonas和Bacillus三属植物内生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潜力方面的研究[6]。受国外植物内生细菌研究的影响,作为植物病害的生防因子,我国棉花、水稻、马铃薯等作物的内生细菌首先受到了关注。我国首次正面研究内生真菌的是已故南京农业大学终身教授李扬汉关于麦田有毒杂草毒麦(Loliumtemulentum)中的内生真菌的观察[4],此后我国内生真菌的研究沉寂了约10年。邱德有等关于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先驱性研究开启我国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火热时代[3,7-9]。目前,关于药物开发指向的植物内生微生物及其所产生理活性物质研究,在我国遍及以药用植物和农用植物为主的数十科野生植物和农作物,连年产出百余篇原著论文和十余篇文献综述(图1)。按现在的趋势,我国年度发表植物内生真菌相关原著论文将很快会超过两百,研究的热潮有增无减,成为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植物内生真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禾本科植物麦角类内生真菌的研究则到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南志标从新西兰留学回来后才真正兴起。南志标先生回国后在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人事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资金的资助下,利用执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2817项目咨询任务时从新疆阿勒泰地区采集到的野生植物样品,首次检测到我国产布顿大麦草(Hordeumbugdanii)中含有内生真菌,并指出了内生真菌的植株能促使宿主植物总生物量、干物质产量、根重以及分蘖数均有所增加。同时也发现,甘肃省的中华羊茅、紫羊茅和部分雀麦属植物中不同程度的含有内生菌[10-11]。同时,在美国牧草种子公司的资助下,新疆草原研究所的李宝军等利用新疆种质资源库的11种牧草种子进行了内生真菌的检测,发现醉马草种子中含有内生真菌[12]。进入21世纪后,关于禾本科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有兰州大学的南志标/李春杰课题组、南开大学的高玉葆/任安芝课题组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的王志伟/纪燕玲课题组等开展持续性的研究。

2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的基本特点

首先应该指出,国际国内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其范围之大、涉及微生物的种类之多样、功能之繁杂、潜力之广阔。据现行学术界通用的概念和范畴,只要是有机会在植物体内出现的微生物,几乎无所不包含在植物内生微生物的范畴之内[13-15]。这个特征决定了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研究领域是广阔的,所涉及的学科除生物科学类各基础学科外,还有农学和林学类各基础学科、药物化学、医学、生物工程、食品保藏与加工等多方面的学科。因此,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研究适合多领域共同协作,在视角和概念运用等方面出现多元化也是很自然的。第二,植物内生微生物基本功能是多层次的。最基本的层次是微生物本身的显。这种功能以微生物的分离物为基础、在人工培养时即得以表达,可通过人工培养以及人工发酵进行研究、挖掘和改良,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报告最多[16-18]。第二层次是微生物和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Symbiota)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就像绝大多数产毒素的冷季型禾本科植物与其Epichloae类内生真菌的共生体那样,这种毒素的生产和积累的功能不是植物或微生物单独所具有的,或者单独能达到的强度和高度,只有通过宿主植物和内生微生物形成共生体后才体现出来[19-21]。第三层次是内生微生物/宿主植物共生体在不同环境中所表达出来的不同功能或不同程度。上述产毒Epichloae类内生真菌和其宿主植物的共生体也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能生产和积累毒素,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产毒素(多),在另外的条件下则少生产或根本不生产毒素[19,22]。植物生长环境直接介入微生物和宿主植物共生体的生物学特性的表达。这一现象十分符合植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可能对利用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进行生物制药研究和开发的科研人员也会有积极的启发。第三,植物内生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不全是有益的,有时也会出现有害的一面。从文献的描述来看,这一点在我国目前仅在少数研究中引起了注意。黑麦草内生真菌、苇状羊茅内生真菌、疯草内生真菌等该宿主植物带来的毒素生产和积累则是最突出的例子。无论是产毒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还是疯草内生真菌,已经被人们发现的这些有害事例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9,23]。另外,虽然没有出现鹅观草致毒的报道,但从其中的内生真菌中也检测到了一些毒素生产基因(王志伟等,未发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植物内生微生物给人类带来有害影响也给以足够的关注。同样,我们固然可以期望植物内生微生物给宿主植物带来或加强抗菌作用(Antagonism)、化感作用(Allelopathy)等抑制其它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功能,在植物抗病、抑制杂草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作用是否会导致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降低[24-25],产生新的生态问题?这些都需要今后去认真评价。第四,植物内生微生物的功能一部分可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的特征表现出来,另有一部分功能必须通过生态学的方法才能加以研究和利用。新西兰在飞机场及其周边大规模种植产毒素Epichloae类内生真菌和其宿主植物共生体,以此驱避在机场聚集的鸟类(JohnCuradus,私人通信)。这是通过生态学的方法对植物内生微生物的功能加以利用的一个代表性事例。在我国,利用植物内生微生物进行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也是这类事例中的典型[25-27]。在这些情况下,内生微生物和其宿主植物的共生体特征的稳定表达就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植物内生微生物作为药用微生物利用时,微生物本身相对重要一些,而作为农用资源或环境修复手段加以利用时,共生体的特征则往往更加重要。

3我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的发展和特点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研究发展迅猛。据最保守统计,在我国发行杂志上由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植物内生微生物的论文(篇名中含有“内生菌”、“内生细菌”或“内生真菌”字样的论文)在2008年以后每年都超过200篇,2013年论文总数已逼近300(图1)。考虑篇名中没有体现出来的论文以及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我国科研人员近年来发表的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的论文大约每年可达400篇以上。研究领域也全面开花,基本形成了4大板块、24个分支的局面(表1)。至此,我国已形成了一支队伍庞大、成果丰硕的科研力量,在国际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中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的特点可概括为“四多四少”。资源探索多、分离培养多、活性检测和生物功能研究多,基础性前期工作多;方法研究少、涉及林木少、与宿主的关联少、实际应用少。特别是以药物开发为目的的资源探索性研究报告最多,以抗菌、抗肿瘤等指标为主的药物开发指向的论文大量出现,形成了我国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中最耀眼的亮点[17,28-29]。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以生理活性检测以及活性物质探索为主要范式(Paradigm)之一,思路清晰易懂、方法简单、实施容易,是研究生训练的好材料。关注我国植物内生微生物论文数量的上升时机,也不难发现其上升趋势和研究生毕业数量的上升基本同步(图1)。从论文数量整体来看,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科研人员在本国的科学杂志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部分,1979-2013年),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我国关于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的突飞猛进,论文数量从2000年的14篇增加到2010年的257篇,翻了18.4倍(图1);研究对象也从Frankia等非共生固氮根瘤菌为主、加上几个关于红豆杉内的紫杉醇生产菌以及冷季型禾本科植物中的麦角菌类真菌等零星报道,发展到包括草本、木本、单子叶、双子叶以及蕨类等数十科近百属植物中的微生物;研究方向也增加到包括医药、农业、环境、食品等多个领域(表1)。最近几年来,植物内生微生物相关的论文数量继续增加、研究范围继续扩大,形成了我国微生物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研究人员增长和人才积累最快、研究范围扩大最快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显示各种生理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物开发价值的植物内生真菌以及它们所生产的生理活性物质不断出现,具有抗病虫害活性的内生微生物菌株也大量积累,新的微生物物种被相继提出,并不断开发出重金属抗性增强、难降解化合物的分解等新的应用功能。同时,通过参与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而得到基本科学训练的年轻学者也大量进入社会,我国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研究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国植物微生物研究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的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在医药方向和农业方向,尤其是以生物医药开发为目标的药用植物内生微生物的论文数量尤为突出[17,28-29]。而在大尺度生态学中十分重要的天然林木以及草原野草中的内生微生物则报道相对较少[12,30-33]。在研究程度上也存在着“初步研究多、深入追究少”的特点。在生物活性和活性物质研究方面,分离和初步鉴定多、周密的分类鉴定少,活性菌株的初级筛选多、达到或接近可应用水平的筛选少,活性检测和物质初步提纯多、化合物纯化与鉴定少,发展到后期应用的事例则寥寥无几,有关生理活性物质生产的基因及其调控的研究则更少[17,29]。在生态学研究方面,也存在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生态分布、生活史研究、培养条件的优化等都比较少的倾向[33-36]。此外,微生物的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微生物的消除技术、接种技术等开发还相对薄弱。考虑这些内生微生物的农业应用,能将植物内生微生物进行工具化的上述操作技术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开发。因此,我国的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应用面继续扩大、实用性大幅度增加的空间依然很大。

4我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的成

4.1医药指向的研究

1993年,Strobel等发表了关于红豆杉内生真菌合成紫杉醇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形成了药用植物内生微生物开发的范式。受此范式影响,我国医药指向的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以药用植物为材料居多,尤以红豆杉类植物、红树类植物、鬼臼类植物、石斛等兰科植物以及银杏等植物较为常见。红豆杉属(Taxus)植物主要有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红豆杉(T.wallachiana)、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var.mairei)、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东北红豆杉(T.suspidata)等,我国微生物学工作者从中分离得到了紫杉霉属(Taxomyces)、镰孢霉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曲霉属(Aspergillus)等植物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从这些微生物中又分别检测到了抗肿瘤、抗氧化、抗动物病原物、抗病原媒介物、抑制特定酶活性等生物活性,分离到了生物碱类、苯丙素、萜类、醌类、脂类、酮类、酚类、有机酸类、甾体类等活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中关于紫杉醇生产的研究报告最多[17,28-29,37-38]。常用的红树类植物主要包括生长在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华南沿海的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秋茄(Kandeliacandel)、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白骨壤(Auicenniamarina)、海漆(Excoecariaagallocha)等。我国微生物学工作者从中分离得到了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芽枝霉属(Cladosporium)、镰孢霉属(Fusarium)、拟青霉属(Paecelomyces)、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青霉(Penicillium)、茎点霉(Phoma)、叶点霉(Phyllosticta)、木霉(Trichoderma)、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植物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39-41]。从这些微生物中又分别检测到了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活性,分离到了肽类、多糖类、尿囊素、异香豆素等活性化合物[37,40-42]。小柴科的桃儿七(Sinopodophyllumhexandrum)、八角莲(Dysasmaversipellis)、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sinensia)等鬼臼类(Podophylloideae)植物内生微生物中有些菌株能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银杏(Ginkgobiloba)的内生微生物中有些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夹竹桃科的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的内生微生物中,镰孢霉属(Fusarium)真菌等有些能合成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的长春新碱(Vincristine);天麻(Gastrodiaelata)、石斛类植物(Dendrobiumspp.)等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中的密环菌属(Armillaria)、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皮伞菌属(Marasmius)、镰孢霉属(Fusar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等内生真菌也生产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获得了高度的关注[17,29,37]。关于药用植物的内生微生物及其药物指向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在我国如火如荼,从各个角度总结出来的综述也层出不穷[9,37,43-44],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是王剑文,谭仁祥等提出的利用内生菌寡糖诱导黄花蒿(Artemisiaannua)发根(Hairyroot)合成青蒿素(Artemisinin)的研究提示了植物内生微生物利用的一个新方向[45],提示了植物内生微生物的作用并非一定要以微生物为主的思路,唤起我们对内生菌和宿主两者的相互作用的关注,值得借鉴。

4.2涉农的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

涉农的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在我国以农作物以及部分药用植物为材料的居多,包括醉马草、羽茅、鹅观草等冷季型禾草,水稻、小麦、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番茄、油菜、棉花、辣椒、香蕉、哈密瓜等,其中重要经济作物体内的内生微生物是关注的焦点。对这些重要农作物体内微生物研究的主要指向为植物病害的生物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促进和抗逆性的提高[26,46-49],此外也兼顾了一些为生物制药服务的药物筛选等目的。有些植物内生微生物能产生植物激素、抗菌物质、杀虫物质、昆虫拒食物质等[19,25,50],更多的生理活性和抗病虫害功能的机理尚不清楚[24,27,51-53]。涉农的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还可为植物育种服务。冷季型禾本科植物的麦角菌类内生真菌(Clavicipitaleangrassendophytes)大部依赖于活体植物生存,并随宿主植物种子进行垂直传播,因此可作为育种手段加以应用[21,54]。十多年来,南开大学高玉葆/任安芝课题组以多年生黑麦草、羽茅等植物为材料研究了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抗旱、耐盐碱、重金属抗性等性能的影响,提示了内生真菌在提高宿主植物抗逆性方面的潜力[55-57]。近年来,还有两类农业指向的植物内生微生物值得关注。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开题 信息源 信息检索 信息分析 信息利用

研究生开题是研究生位论文工作的起始,开题前需要收集整理大量文献信息与资料,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寻找课题设计的科依据和思路。这就需要研究生能准确描述课题背景的信息需求,广泛识别和选择合适的信息源,巧妙运用各种检索技巧,获取所需文献;经过分析、对比与综合,挖据文献信息中的精华,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完成科研究的任务。

本文以生命科研究生开题为例,介绍了研究生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信息资源,如何独立、有效、准确地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根据开题阶段的特点,将研究生开题之信息基础技能和晋级技能融入实践中,描绘开题的信息技能导航图,为开题提供充分的准备。

1 研究生开题之信息基础技能

研究生开题阶段必须具备的信息基础技能包括准确界定与表达研究背景的信息需求,识别和选择合适的信息源,综合运用多种检索技巧,从而准确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

1.1 准确描述研究背景信息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信息资源飞速发展,生命科也由传统的生物研究转变为一门实验性的科。研究生在开题阶段,需要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信息,为课题的创新提供基础。在了解研究背景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重点关注国内外的同行与相关研究机构。要深入一个研究领域,了解哪些人正从事此项研究,以便进行相关信息跟踪,也可将他们进一步发展成为合作对象或竞争对手。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是文章的执笔者和研究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而通讯作者则是整个研究的策划者、指挥者和术带头人。从第一作者可以了解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从通讯作者则可了解整个研究的思路。除了这些在公开出版物中能找到的研究者外,还有一些正在从事相关研究但尚未有成果发表的研究者,他们或是团队新成员,或是交叉研究的执行者,从他们所在的研究机构可挖掘相关信息。②要了解整个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借助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工具,通过信息的比较分析,发现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跟踪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而认真策划自己的研究,使成果富有创新性。③要详细了解国内外相关或相似研究中所使用的材料与实验方法。生命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实验材料的优劣、实验方法的好坏是决定研究生位论文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相同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的材料,实验结果不尽相同;相同的方法,稍加改造,移植于不同的材料,尤其是同种属间的材料,可以为研究成果的创新提供途径。研究背景信息需求的描述如图1所示:

1.2 识别与选择合适的信息源

信息源是指获取信息的来源。随着科技术的发展,信息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生命科研究中常用的信息源有:①期刊文献。通常为原始文献,研究成果的直接报道;信息更新快,如月刊、半月刊、周刊,甚至有些生物期刊每天会有部分online而未正式出版的文献;信息量大;比较分散,每篇文献都自成一体。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期刊有Nature、Science、PNAS、Cell等;会的期刊有JBC、Microbiology、Plant Physiology、Neurology等。②专著。专著的内容比较详尽、系统,但出版周期长,新颖性不够。在研究生开题阶段,专著不失为了解研究背景与经典实验操作的捷径。常见的专著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基因工程原理》、Gene、Genome等。在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Wiley和Net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很多的电子图书,缩短了专著的获取周期,为信息的快速更新提供了条件。Springer电子图书(Springer-Ebook)每年收录约3 000种新出版的专业图书,Wiley在线实验指南中则包含了14类实验室操作指南,涉及生命科、医药与健康、化等科领域。③会议文献。定期举行的国际国内大会,是以一个研究为主题,召集国内外的顶级专家来探讨交流,如国际生化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国际遗传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大会则每年在美国举行,研讨国际动植物和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因此,会议文献标示了一个研究领域的“风向”。④专利文献。一般指专利说明书,详细阐述发明的目的、用途、技术梗概和专利权限。从专利文献中可以了解某领域的技术水平及发展的最新动态…。全世界每年发明成果的90―95%在专利文献中可以查到,其他文献中只能反映这些成果的5―10%,因此,专利文献是查找技术应用及数据的重要文献信息源。生命科领域常见的有基因或序列专利、技术方法专利和药物专利等。⑤专业数据库。是以专业数值、数据为收藏对象的数据库。专业数据库更新快,数据量呈指数增长,数据库使用频率高,应用性强。生命科领域的专业数据库很多,如各种基因组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各个模式生物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中的高通量信息也是其他资源所无法取代的,如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是一套生物信息整合系统,既有PubMed和PMC等文献数据库,又有GenBank和EMBL等核酸数据库、MMDD等蛋白质和大分子结构数据库,可以从中获取蛋白质/核酸序列信息以及基因组图谱信息。⑥科研基金资助信息。科研基金对促进科技术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基金资助项目是科研活动中常见的重要形式,往往反映着某一领域前沿的热点问题、研究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表明了国内外同行正在或将要进行的工作,这比公开发表的术成果或会议信息要提前不少时间。国内常见基金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和重大专项等;国外常见的基金项目有美国国家科基金(NSF)、美国农业部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NIH)、德国国家科基金(DFG)和日本振兴协会的项目等。⑦实验记录。是实验设计、操作与结果的完整记录,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总结,是不可多得的重要信息源。由于实验记录是各个课题组内部的资料,只能通过同组成员之间的传递,因此,外界较难获取。⑧术论坛。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术论坛的搭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国内比较好的生物论坛有小木虫、丁香园、生物通、生物谷等,国外比较好的论坛有bioforum、biology online等。论坛中可以就自己关注的信息发表评论,跟同行进行交流。生命科研究

常用信息源如图2所示:

1.3 综合运用检索技巧,制定检索策略

常用的信息检索途径有关键词、主题词、题名、作者、研究机构和出版项检索等,但这些检索途径不是完全独立的,可利用信息检索技术进行相关组配,缩小或扩大检索范围。常用的检索技术有三类:①布尔逻辑组配检索,如and,or,not;②字符串匹配检索,如精确检索、模糊检索和截词检索;③位置逻辑检索,如邻近关系、字段关系和从属关系。通过对作者名字和研究机构或主题词/关键词进行相关组配,找到所需的文献。

检索策略是指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实施的方法。制定检索策略需要:①进行研究课题分析,弄清检索目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检索词如关键词或主题词等;②选择合适的信息源,如期刊文献、会议文献、专业数据库等;③确定检索途径,可以选择主题词/关键词检索、研究机构或来源出版物检索等;④科合理地安排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位置关系及相应的检索步骤。检索策略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修改与完善,直至查出的信息尽可能地全、准,尽可能地贴近课题研究的需要。检索策略的制定过程如图3所示:

1.4 多途径获取研究所需文献

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来源,如何快速高效地锁定所需文献?文献的获取途径有多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先中文后外文;先文摘数据库后全文数据库;最后再在其他数据库、基金、个人或机构网页以及一些科研社区或论坛中补充相应信息。文献检索结果可借助工具或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以便优化检索与利用。

生命科研究中重要的文摘数据库主要有ISIWeb of Science、Biosis Preview、Medline、Pubmed、Facultyof 1000 Biology,这些数据库涉及的科比较全面,信息的质量比较高。ISI Web of Science(SCIE)收录了6 800多种核心期刊,涉及自然科、生物医和工程技术等170多个科领域,数据回溯至1900年,每周更新;Biosis Preview是国际公认的查阅生命科最权威的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了会议、报告、评论、图书和专论等多种文献,期刊论文来源于100多个国家的6 000多种期刊;Faculty of 1000 Biology荟萃了2 300多位全球顶尖科家对生物领域24个专题论文的评估、推荐、分析和评比,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论文信息及研究趋势。文摘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初步比较后筛选出比较重要的文献,可在全文数据库中获取全文或申请文献传递。常用的全文数据库有Springerlink、Elsevier、Wiley Intersci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OUP)、Nature,Science、PNAS、Annual Review、CSHL、BMC、PLOS、中国知网和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其中,Annual Review系列刊为每年一期的综述,对于快速把握某一研究领域的动态非常有效;Springerlink检索结果可以按出版日期、内容类型、科、语种等再次分类;Elsevier检索结果可以按内容类型、期刊名/书名、主题、年份等限定或排除相关文献。常用会期刊有PlantPhysiology、JBC、Microbiology、Neurology等。

不论全文数据库还是文摘数据库,都是收录了已经公开出版的期刊文献。由于写作、投稿、出版、,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因此,期刊文献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这不能完全满足科研的需要。会议报道、大会交流及术沙龙PPT等弥补了这一缺陷。会议摘要或会议录,按主题汇聚了同一领域的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尚未发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国际会议信息可在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即ISTP和EI中检索,中文会议可在CNKI中检索。

从国内外的基金资助信息中,可以了解国内外同行已经完成、正在或将要进行的工作,挖掘某个主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在研项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对于特定的数值数据,如基因信息、蛋白质结构、基因组信息可在科专业数据库中检索,常用的专业数据库有核酸序列数据库、大分子结构数据库、基因组数据库、模式生物数据库等。Wiley Interscience在线实验室指南中提供了部分实验操作的技术参数与步骤,特定的研究内容与技巧方法还可以查阅相关位论文、专利和标准文献。网络信息与灰色文献如社区论坛、个人主页等则是对以上所有资料的补充。文献信息的获取途径如图4所示:

2 研究生开题之信息晋级技能

研究生的信息晋级技能,主要表现为利用前期获取的信息,准确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这些技能包括科研信息的跟踪能力、管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2.1 文献信息的跟踪

信息检索后,检索策略可以保存,用于信息跟踪。数据库中的信息跟踪主要有两种形式:Alert和RSS。Alert是重要的网络信息定制与通报服务,用户需要注册登录,选定研究主题领域或设定关键词,当有相关最新文献出版时通知用户;也可选定期刊,及时了解最新出版的期刊文章,跟踪某篇特定文章,获取最新的引用信息及研究进展。定制信息可以html或text发送至E-mail中。RSS也叫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RSS订阅可以获取一些时效性比较强的文献信息。研究生在开题阶段可根据检索需要建立RSS文件订阅,利用自己的RSS阅读器自动获取数据库中更新的文献信息。

2.2 文献信息的管理

信息管理可借助于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完成。Endnote可与文献数据库平台相结合,用于组织和管理术文献,辅助科研究。Endnote中可以按照研究专题将文献分成多个不同的组,便于管理与查找;可记录文献阅读心得,如技术方法与研究思路,便于研究过程中的利用;可在写作过程中根据目标期刊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style)生成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除了End―note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管理软件,如医文献王、NoteExpress、RefWorks、Quosa等。

2.3 文献信息的分析

信息分析是基于信息的知识生产和智能活动。信息分析存在于科研究中信息活动的各个阶段,如信息需求的产生、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挖掘等。信息分析的目的在于获取研究的背景与概况、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研究中使用的技术方法,分析可以继续的研究和拓展的内容等。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创造极具个性,不同的分析方法,产生的信息增值不同。

信息分析按内容可以分为信息联想、信息综合、信

息预测和信息评估。具体来说,信息联想,是从表层信息中识别出潜在的信息,发现文献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产生新的信息;信息综合则是在分析各种文献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科概括与有机组合,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本质和规律;信息预测是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运用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相关研究的发展做出科预测;信息评估指对大量的文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经过选择和比较,最终产生满足科研需要的新信息的过程。

信息分析按处理方式可分为数据库分析、文献管理软件分析和专业软件分析。数据库分析是指充分利用一些文摘数据库的附加功能,如ISI Web of Science的“分析检索结果”和EI的“精练检索结果”,进而将文献信息中的作者、关键词、地址、出版物和出版年代等相关信息提取,借助于excel图表的直观显示,发现研究的重点和趋势、国内外同行和研究机构。数据库分析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对本库检索的信息分析处理,对于其他来源的文献信息,可以借助于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点击subject bibliorgraphy,也可按作者、关键词、出版年代、地址等进行相关分析。专业软件分析则是指借助于Citespace,Refviz,Omniviz,TDA等进行的科文献可视化分析,从原始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为洞察研究或技术的发展趋势、确定研究战略和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文献信息分析情况如图5所示:3构建开题之信息技能导航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位论文则是全面衡量研究生综合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准。开题是位论文管理的重要方面,开题阶段的关键在于文献调研,因此,快速提高研究生开题的信息基础技能和晋级技能至关重要。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生开题之信息技能导航图,以方便研究生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中比对、参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信息技能导航如图6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研究生准确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后,要综合运用多种基础技能,广泛收集信息,然后充分利用信息晋级技能,对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分析与归纳、演绎与综合,对最新的研究信息进行及时跟踪,吸取文献信息中的精华,从而理清研究思路,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与研究策略。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研究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为位论文的顺利开题与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殿启.文献检索与信息素养教育.南京:南京大出版社,2008:174―176.

[2]张帆.发现与创新――ISI Web 0f Knowledge在科研究全程中的应用.[2010一12一11]..

[3]张静波.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北京:科出版社,2007:58―62.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甲述了中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本科教学课程设里,文章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与思路,整合内容与授课方式,实现缩减专业课程时间,扩大限选课程时间,突出中医思维与认知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教育战线明确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这是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大力推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以适应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使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式有机融为一体。

中医高等教育由于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环境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一病一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一保健一预防一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模式所基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改革中医药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皿待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又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而教学运行方式是如何组织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得以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手段.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实践技能娴熟、职业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目前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开放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并与全面素质教育相吻合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即改革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运行方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

1.更新中医学教育理念。因为一定的教育理念制约或指导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教育改革要取得进展,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50多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了具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仁德、仁术、仁人“三仁”教育理念。“仁德”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仁人”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是“大医精诚”思想在现代社会科技条件下的衍化和深化。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三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中医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概而言之,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更新,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2.遵循中医学的形成特点和认知方法。中医药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这一沃土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产生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现代西医相比.这是两种异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

3.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来从事中医学临床工作.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全面深人地理解、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领会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与理、法、方、药相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与能力。使中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医疗市场需要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路

1.从以教师为本,以教材为本,转移到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医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自身培养和成长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卫生需要、卫生服务模式、医学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实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以中医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2.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人文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以衬垫专业基础,开发创新意识。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门传统医学,又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合课程体系必须充分吸收人文社科内容和自然科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3厚基础、宽口径,强化临床思辨能力,强化临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研究中医学理论问题,跟踪未来疾病普遍化,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潜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普遍达到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层面。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以高质量、高水平步人社会,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里的特点

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整合中医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放眼未来,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形成中医学专业有特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1.整合中医、西医课程,克服课程叠加,学时过多,学业过重的矛盾。通过开设综合课程,整合中、西医课程,减少重复叠加的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总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限选课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自主选择的余地。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一方面增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中医学系统深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中医技能与理论水平;一方面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

2.整合中医课程,摆脱原有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科特色,突出辨证思维方法的培养,保持理法方药一致。尽可能地、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知识板块的叠加,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中医学专业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课程设置,应服从并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理法方药的统一,改革后的课程进行充分整合,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法学整合为中医基础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证候辨证部分、方剂学整合为方证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综合辨证部分、伤寒、金匾、温病整合为辨证治疗学;把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案学整合为中医学术流派与医案选,以减少知识的重复,突出中医理论体系,训练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方法。整合中医课程主要为了突出中医学术内核,实现中医认知方法,保持中医理法方药统一,强化辨证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方证学、辨证治疗学尽可能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便于开展案例式教学。中医方法论的开设则增加学生中医学思维模式、认知规律、临床应用能力的训练。

3.整合西医课程,引进国外综合医学课程设置。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单个课程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概念,开设综合医学课程,在一门课程中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板块,使学生受到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例如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为人体形态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两门为人体机能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为病原生物学;整合科研方法学、卫生统计学两门医学科研方法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四门为生命科学基础。

综合医学课程模块的设置,降低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分割

性,形成一个整体医学知识框架;避免或减少了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综合性课程中,学生可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问题或系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水平。综合性课程模式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4.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增加限选课程。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整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新开设限选课,以凸显中医人文学科背景,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促进基础于临床之间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5.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保持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相链接。为了保证中医学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确保能够成为临床合格的中医高级人才,整合过的课程保留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规定的内容和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卫生需要,适应市场对中医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

中医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跟上时展、适应社会卫生事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祖国传统医学人才。教学运行方式应突出能力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学生临床感性认识与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1.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公共基础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西医基础课采用理论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改变理论课枯操乏味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

2.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中医教学模式是将中医理论与临床课、临床见(实)习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中医教学没有基础与临床之分,彻底打破基础课、临床课与临床实习课分段教学模式,打通前后期中医课程。采取在医院边上中医理论课,边临床实习的“基础课—临床课—实习课”三阶段相互交叉滚动循环,使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

3.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通过在科室轮转过程中的跟随名师学习,一方面接受祖国医学“大医精诚”思想的熏陶,一方面注重传承名医的诊疗思辨方法与技能。将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结合起来,实现了名师传承、临床技能全面化与专门化的统一,促进中医教育出好人才,早出人才。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5篇

一、生物技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世纪的一百年,人类凭借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发明和创造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和交通设备与工具、电子与系统集成化的通讯设施与器具、家用电器、电脑以及化学合成物质,极大改变了自身的生活、生产和经济方式,迈进现代化的阶段。欢欣之余,人类也不能忘记在发展中付出的惨重代价:在准备大踏步向现代化迈进的20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却面临着全球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与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粮食生产滞后、能源耗竭和资源短缺的五大危机。这些问题显然是发展中带来的,它们直接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毋庸置疑,一项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工业革命发展进程表明,人类一味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而忽视技术对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时,人类最终要饱尝在技术发明初期未曾预料的苦果。曾几何时,滴滴涕一问世便被誉为人类技术史的里程碑,声称它可以杀死害虫却对人畜无“害”,可以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1946年,该产品在美国上市引起巨大轰动,以至引来化学公司投巨资开拓杀虫剂市场。仅在1947~1949年间,滴滴涕的投入就达38亿美元,旦利润逐年直线上升,到1951年利润额猛增1.1亿元。它的发明人保罗·米勒被人们称为救世主,获1948年度诺贝尔奖。然而时隔6年后,滴滴涕就被发现具有激素效应,严重影响动物(包括人类)的性分化和生殖,并且通过母体传递后代,导致许多的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到1970年,美国率先下令禁止使用滴滴涕。

20世纪70年代末期,人类开始意识到,技术的安全性对于人类自身生存与繁衍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技术的先进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价值。因此,由联合国提出、各国政府共同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味着今后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具有双重使命:既促进生产力进步和为人类谋福利,又保护人类及其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和产业日益显示出强大、高效、经济与生态和谐的特点,体现和代表着可持续发展方向。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正在悄然地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工业、农业和经济的性质、结构、模式和价值取向,其范围和程度令人耳目一新。难怪,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把生物技术产业定义为:利用细胞和生物分子进行药品、农产品生产开发和环境治理的产业。该产业技术由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共同组成。医药生物技术重点攻克癌症、艾滋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危害人类的顽疾;农业生物技术着眼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环境生物技术重点用于清除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生物垃圾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废弃物,是制造许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产品的原材料。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和再生技术的三"R"模式,即对垃圾和废物采用消除、再循环和再生(remove、recycle、regeneration),清除石油副产品污染物及其他有毒物质,进行资源利再利用意义重大。

2.认识、开发和利用生命系统的要求

在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中,几项划时代科学与技术成果扮演着重要角色。汽车、飞机和航天器因为改变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因而主宰20世纪经济的半壁江山。电子计算机、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成就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缩短人们与世界交流的时空距离,而引领20世纪经济的新潮流。然而,这些技术只是提供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手段和条件,还不足以导致认识生命内部包括人类自身奥秘。

从19世纪达尔文进化论诞生起,一直到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理论问世,生命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整整积累了一百年,它给整个生物学界带来了一场科学和技术革命。随之,在1973年,DNA重组技术和“基因克隆”策略建立,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分离、鉴定、克隆基因的方法诞生。运用DNA重组技术,人们可以用生物反应器(包括植物、动物)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药用蛋白。从此,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一发不可收拾。

以DNA重组技术为特征的基因工程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影响,比如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基因工程学逐步成熟和发展对生命科学的所有领域都产生了革命性的深远影响,包括动物行为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进化论等,从而使得生命科学日新月异,进展迅猛,成为20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可以预见,在21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必将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生物技术具备技术革命的能力条件

1.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衔世界科技界最高研究水平

生物技术发展至今,充分体现出生命科学领导21世纪科学前进方向的特点和趋势。(1)20世纪90年代科学史,几乎就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编年史,几项重大的具有全球性的科学计划和成果均是在该领域诞生的,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脑科学的十年”、“干细胞研究”,克隆羊和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等。(2)政府投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巨大。以美国为例,从1992年至2000年8年间,政府机构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主要用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仅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就达200亿美元,累计增长了111%,远远超过美国自然基金委员会(NSF)的68%、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21%、美国国防部(DOD)的11%和美国能源部(DOE)的-1%。(3)当今世界科学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与产出比率最高并成正比的学科领域当属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以反映当今世界科技水平的SCI刊物论文数量为例,美国排在第一位,日本排在第二位,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依次占据三到八位名次。(4)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充分体现经济实力和科技研究水平同步的特点。从国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科学计划启动的时序、经费的投入、论文产出来看,美国的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当仁不让处在第一位,欧盟国家紧随其后,日本居第三。(5)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吸引和汇聚了全世界最多的生命科学家群体。仍以美国为例,持续8年的经济景气使其每年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科学家精英及大批的博士生、博士后人员来到政府和私人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中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因此,美国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成果当然是世界性的科学智慧大脑汇聚的结晶。

2.生物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建立在“基因克隆”策略和DNA重组技术为基础上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分离、鉴定、克隆基因的方法体系。它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转基因技术、组织工程、动物克隆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工程等内容。这些技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开发与利用、动植物品种改良和培育、粮食和食品生产与加工、农药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体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产品的目的性、有效性和功能更强大。基因工程可将原核生物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作为生物工厂或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病毒抗原、抗体等大量的外源蛋白,成为最具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产业——生物制药业。转基因技术可以有效地研究高等动物的基因表达和发育、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开发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保健和医疗蛋白,称为畜牧动物生物反应器技术,相对于细胞培养技术,其产量可提高100~200倍,成本降低到1万分之一还少。高等动物克隆技术对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克隆动物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可以生产移植器官(治疗克隆)、培育优良畜禽品种、生产人类所急需的蛋白质药物和提供临床实验替代动物。

(2)产品的生产过程简化。基因工程可简化许多有用化合物和大分子的生产过程,并广泛和充分利用植物及动物作为天然生物反应器以生产人类所需的基因产物。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自如地改造基因和大规模生产所需的蛋白。

(3)产品的开发和检测过程简化。基因工程可简化新药的开发和检测系统,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4)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废弃物无污染。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接近天然,废弃物是次生代谢产物,可以自动降解,不会在自然界残留。

3.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1)基因操作技术创新化、专利化和商业化。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层出不穷,日臻完善,一经问世通过专利形式和商业渠道出售技术,在市场上便可以加以应用。

(2)基因工程蛋白药物和疫苗研究与开发突飞猛进,将导致21世纪医药工业全面更新和改造。

(3)转基因技术以及动物克隆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前景广阔。转基因技术应用将带动农业结构的全面更新,推动大农业发展的新飞跃;同时极大地提高生物医药的生产水平,并对其他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4)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测序在2000年提前完成,接下来将研究多个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如何协调、调控和表达。

(5)基因治疗将取得重大进展。克隆器官和组织工程将使攻克恶性肿瘤、艾滋病等人类重大疾病取得突破性进展。

(6)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发展,通过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一门高度综合、应用广泛的边缘性技术学科。

(7)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尤其是基因组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兴分支学科。它将最终导致庞大而松散的生命科学走向统一,而产生全新、概括、前瞻、严密的普通生物学。

(8)脑科学研究将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它使了解动物与人类认识、思维和决策的奥秘产生飞跃,很可能导致把继承人类文明遗产的活动浓缩在出生前的胚胎发育过程,而将传统上须用出生后20多年时间的学习与记忆活动变成一件自由、愉快和前所未有的创造性活动,从而变革社会人才的生产方式。

(9)生物技术走向社会化、安全化、智能化。社会化发展将解决新的生物技术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双刃剑效应,是否和平与安全利用、是否共享等问题以及人种与智商的差异问题。

简而言之,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成就,将全方位和深层次地提升人类生存(衣食住行)、成长(发育和成熟)、健康(疾病防治和延年益寿)和发展(生育与繁衍、学习与创造、精神需求和消费)的水平,进而带动整个科学技术界的腾飞。

三、市场需求提供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在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医药行业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对全球最大的500强企业1998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的比较分析,医药和电信行业不仅增长最快,利润和收益水平也大大好于其他行业。从发展趋势看,伴随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还将持续较长时期。据预测,2002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4000~406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6800~7200亿美元。目前,全球药品消费85%以上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药品消费观念的转变,购买力正在快速增长。

1.按地区分的市场销售现状

北美仍是药品销售业绩最好的地区。1997年美国销售处方药品66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0%;加拿大则为41亿美元,年增长12%。欧洲地区销售居首位的是西班牙,销售额为49亿美元,年增长率10%。英国和荷兰的销售额分别为77亿和19亿美元,增长幅度均7%。

2.按药品种类划分的市场销售现状

(1)神经系统用药。1997年以神经系统用药销售额增长最大,增幅达12%,销售额达到235亿美元。美国和英国这类药品的销售额均增长16%,西班牙的增幅达到20%,但日本市场不仅不升反而下降,降幅为2%,销售额为26亿美元。

(2)降胆固醇药。1997年降胆固醇药在心脏病发病率高的地区销售颇佳。其中美国为124亿美元,年增长13%;英国为149亿美元,上升11%;日本和德国分别为76亿美元和37亿美元,与1996年基本持平。

(3)免疫病和皮肤病治疗药。世界用于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以年增长8%的速度增长,1996年为286亿美元,2000年将为420亿美元。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药物年平均增长率为10%,从1991年的2.31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7亿美元。艾滋病的治疗药物在该类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7年皮肤病治疗药物的世界市场销售额为110亿美元。其中粉刺治疗药物的市场销售额增长最为显著,占世界该类市场销售额17%,而类固醇类的皮肤病治疗药物的市场将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市场占有率的14%下降到1997年9%。

(4)抗癫痫病药。世界抗癫痫病药销售增长迅速。据有关资料,目前全世界有5000多万癫痫病患者,发病率年龄差异较大,儿童最高,15~65岁居中,老年再次升高。近百年来,人们已经开发了数十个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癫痫病的药物。20世纪末有20多个抗癫痫药物先后上市。1999年该类药物的销售额达到28.5亿美元,而新药的销售份额增加了20%之多。

3.按销售份额分的市场销售现状

1999年和2000年,全世界十大畅销药均为专利处方药。排名前5位的药物就占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其中奥美拉唑41.9亿美元、氯雷他定33.1亿美元、氟西汀30亿美元、辛伐他汀28.1亿美元、克拉红霉素25.3亿美元。

表1 2000年十大畅销专利处方药(亿美元)

排名

通用名

专利持有人

功能

销售额

1

奥美拉唑

阿斯特拉

抗溃疡

41.9

2

氯雷他定

先灵-保雅

抗过敏

33.1

3

氟西汀

礼来

治抑郁

30

4

辛伐他汀

默克

降血脂

28.1

5

克拉红霉素

雅塔

治呼吸道感染 25.3

6

马来酸

默克

降血压

23.0

7

普伐他汀

施贵宝

降血脂

18.4

8

法莫替丁

默克

抗溃疡

15.1

9

环丙沙星

拜耳

抗感染

14.2

10

洛伐他汀

默克

降血脂

10.1

4.中国医药市场的需求

中国医药消费的增长十分迅速,据预测,到2005年,中国药品的需求量将达到2180亿元,比2000年净增长940亿元。促使药品消费持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等因素。预计2005年中国人口将增长到13.88亿,届时药品消费将提高80亿元。老龄人口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200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7%。按照目前老龄人口人均用药每年385元水平计算,2005年我国药品消费将提高616亿元。随着城乡生活水平提高,保健与长寿的消费要求,将使2005年的药品消费提高200亿之多。

由于技术本身的内在冲动和生命科学本身所能承担的重任以及人类健康对医药产业的巨大需求,生命科学和以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制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人类在21世纪必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以生命科学的大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时代。

【参考文献】

[1] 瞿礼嘉,顾红亚等.1998年现代生物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92.

[2] Clinton's science legacy:Ending on high note [M].Science,2000,2234-2235.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6篇

当代生物学领域除了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极为热门之外,其它大多数领域则显得相对平淡,如生物形态学相关学科,其实论文网生物科学的每一个分枝学科都同生物科学本身一样在科学殿堂中,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从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定律的建立与否、学科的发展趋势、与人类的关系来看,相比起其它学科如数理化等,应该说生物科学离现实更近,离人类更近,更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当代;生物学;评价

HowtoJudgetheContemporaryBiologyCHENDao-fu1,QUANRen-zhe2

Abstract:Thesomefieldofbiologyisveryhotter,suchasmolecularbiologyandcorrelativediscipline,buttheotherfieldsofbiologyiscolderrelatively,infact,theeverybranchofbiologyisimportantequallyinthesciencehallasbiologyitself.Fromthemethodsandmeansofstudy、establishedlawsornot、developtrendsofthediscipline、relationshiptothehumanandcomparedtootherdisciplinesuchasmathematics、physicsandchemistry,thebiologyisnearertotherealityandourcommonlife.Keywords:Contemporary;biology;judge

人类对生物科学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但真正上升到科学的境界进行研究也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从英国生理学家哈维(W.Harvey,1578-1657)出版了!心血运动论?(1628)发现血液循环的规律[1],英国物理学家虎克(R.Hook,1635-1730)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1665),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23-1723)观察到细菌的活动(1695),瑞典植物学林奈(C.Linne,1707-1778)发表自然系统(SystemaNaturae)(1737),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施旺(T.Schwann,1810-1882)共同提出细胞学说(1839),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物种起源?巨着的问世(1859),到奥地利学者孟德尔(G.Mendel,1822-1844)!植物杂交试验?论文(1865)的发表[2],生物科学虽然不象数学、物理、化学那么早地进入了系统地、科学地研究,但从这里我们无不看出生物科学进展的神速。进入到20世纪后,生物科学更是突飞猛进,与人类的关系也是愈来愈密切,作为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碑之一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J.D.Watson,1902-)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F.H.Crick,1916-)发表的!核酸的分子结构?[3],为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如何评价当代生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重要性,这里仅从六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1.从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来看当代生物学各学科领域在许多人眼里,能否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某门学科的研究手段,去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量,以及深刻把握和认识事物和质,是科学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但是不顾科学的特点滥用数学或数学化的标准去衡量其它学科,判断一门学科在科学殿堂中的地位高低,这未必就能接近科学,例如,当达尔文根据地质学和种系发生的现象推断出地球年龄至少应当在十亿年以上时,物理学家凯尔文爵士却断然宣称这是错误的,因为他根据与地球同样大小的球体的热量散失计算,地球年龄至多只有2400万年。诚然,在生物学的有些领域,数学的解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遗传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但如果要求生物学的形态学领域如组织学、胚胎学、发生学、解剖学、进化论等学科都必须数字化,那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必要的。在学校教育中,数学一直是甄别学生智力和能力的重要学科,学习数学被看作是思维训练的体操,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生物学科更注重观察比较、概率性地推理、辩证和历史地看问题等思维方法,这些无疑都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物科学的思维方法与人们的实际日常生活更为接近。近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观察和实验,在不少人看来,物理研究和生物研究存在着方法论上的差异,认为物理学是严密的实验科学,而生物学则是观察性的科学。事实上严密的实验研究并不仅限于物理科学,也是生物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现代生物学的许多分支学科中,实验是主要的一种科学方法。不过,观察对于生物科学比对物理科学更为重要。观察显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从而出现了诸如林奈的分类等级理论的建立和共同起源学说的诞生,观察导致了行为学和生态学理论的产生,也正是由于看到了生物学科在科学方法上的这一特点,赫胥黎认为:如果在学生的课程中删除了生物学,那么当学生步入社会时,他在这门最有利于发展观察能力的学科上并没有受到训练,因此对上帝造物中最丰富的美的来源视而不见。的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虑的是他们今后将走进的不是实验室,而是自然与社会,因此他们更需要的是良好的观察力,当然,观察与实验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方法,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从定律的建立与否来看当代生物学各学科领域也有人把定律的建立作为评价学科是否符合科学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在生物学中,通常并不建立定律,而是将知识概括组织成概念结构体系,有人曾说出这样的妙语:生物学中只有一条普遍定律,那就是一切生物学定律都有例外。这并不说生物学中不存在定律,生物学中有规律的东西或者明确的事实,或者是对过去了的事态的解释,或者是几率性的预测性,都无法简单地用几个定律加以概括,例如蛋白质不能转译遗传信息,这在生物学家看来是事实而不是定律,而就是这一事实也有特例存在。遗传学上自由组合定律也不是无条件的。在生物科学中绝大多数的重要进展是由引入新概念或改善现存的概念而取得的,通过对概念的澄清、梳理和反复提炼与完善,进而有效地推进我们对生 命世界的了解。

3.从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代生物学各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化学及其它基础学科悠远的发展历史已为人们所熟知,其更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也不难估计,但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却十分诱人,我们可以幻想出这么一幅比较保守的画面:首先是人类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因为人类自己通过基因工程的改造,已可以消化和利用纤维素,也就是说人类可以以任何植物为食(至于有人幻想的那种人的皮肤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也许太过遥远);其次是人类再也不用为学习发愁(学习实在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生命),随着大脑功能秘密的完全揭开(也有人认为不可能揭开,不过目前我们所能肯定的是:大脑所接受到的视觉、听觉和其它一些感觉信息,其本质也不过是形形、各种各样的电脉冲组合而已[1]),人类已有可能往大脑里面输入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程序,如同写一块大容量的硬盘一样简单;再次是人类再也不用为环境发愁,生态农业已逐渐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保护环境必将成为未来生物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类对自己的保护。这也是生物学发展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个必然趋势。

4.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看当代生物学教学的走向从教学内容上看,60年代以前,课程的内容是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两个主要领域中教授学术性的生物学(以形态学为主)知识。60年代初,生物教学的主要变化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在教学方法上,开始强调实验和启发式的方法。70年代早期,在60年代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许多国家都发生了从主要以升入大学为目标的英才教育体系,转变为主要以准备学生进入社会为目标的大众教育体系。有关生物学的课题包括:疾病和医生,人口和健康,医药和保健,食品和农业,等等。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大量的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课程和教材。在80年代以后,理科教育与生物教学有关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科学为大众(scienceforall或译为科学普及)。我国的生物学教学,尽管全国各地、各个不同时期有一些变化,甚至断断续续,但总的来说还是紧跟国际趋势的,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中学生物新教材中所透出的编写理念(如10个一级主题),几乎全是围绕着人和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展开,与其说是科学为大众,倒不如说是教人们如何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研究生物学的终极目标。从教学形式上看,逐渐变讲授式为强调实验和启发式教学,即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各种班级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发展理解力。运用多种媒介和活动来开展生物教学也是目前教学形式中采用率较高的一种形式,直接把现代科技成果运用到了教学中。主要手段包括: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软、硬件,介绍生物学的玩具和游戏,提供包含大量生物学知识、信息的纪念品、奖品,将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教材引进课堂,等等。总之,无论是从生物学教学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看,未来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将变得更有乐趣、更容易接受,更贴近日常生活。

5.从学科交叉看当代生物学研究的新趋势生态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是当代生态学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数学生态学,使生态学从定性研究上升到定量研究,揭示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可有效地对生态系统进行预测、控制和最优化管理等,促使生态学研究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新发展阶段。其次,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了大量的序列信息,基因组结构分析、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不同统计性质的分析、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以及分子进化学、生物大分子的自聚集形成各种层次的生物凝聚体,如生物膜、肌纤维、蛋白微管等理论研究都急需引进数学、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消化。再看看刚刚过去的2003年与生物学或生物学家有关的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我们将会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和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趋势。2003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注意这里是化学奖!)授予美国生物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神经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肌肉等方面的疾病与离子通道密切相关,由于他们的发现,人们可以看见离子如何通过由不同细胞信号控制开关的通道。而相关的另一项重大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有趣的是,劳特布尔是一位化学家,曼斯菲尔德是物理学家,他们的成就实际上是物理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今天,核磁共振成像(MRI)已用于检查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它的特殊价值在于提供大脑和骨髓清晰的图像,以帮助对这些部位疾病的确诊,如肿瘤。与普通X光或计算机X光断层照相术相比,MRI的最大优点是无伤害性。与CT相比,MRI具有高组织分辨力和无放射损伤等优点。

6.从与人类的关系来看当代生物学各学科领域一门学科要真正地对人们的思想发生影响,它必须首先被大众所了解,这取决科学研究的主题是否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以及关心的程度如何,生物科学由于其研究的是人类自身或人类密切关联的问题,很自然地比其它学科对人们的思想影响要大得多。生物学的学说常常是充满着价值观念的,生物学家的发现和学说往往和我们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相冲突。例如,19世纪没有什么能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更明确地表明生物科学已从宗教和哲学中解放了出来,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克隆生物的诞生[,!],引发了一场全社会的科学伦理和科学价值的探讨,至今尚未停息。这都说明生物科学对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物理科学和工业革命创造了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但是随之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核战争的威胁等等诸多问题,这里仅举一典型的例子,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而到了1992年大约为180万平方公里[4]。生物科学对于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指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向,面对未来社会,生物科学必将发挥出更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玢,左明雪.人体及动物论文网生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顾德兴.普通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童鹰.现代科学技术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3-0133-02

摘要: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建构和传承文化的功能。汉语语言同样传承着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汉语词语承载和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因素,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独具特色的词群。本文探讨体现中医药文化因素的汉语词语,以期引起对汉语和中医感兴趣的外国朋友的关注。

关键词:汉语词语;中医药文化因素

文化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又具有建构和传承文化的功能。语言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而文化的繁荣也必将丰富语言的表达,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文化之间体现着“互塑互动”的密切关系。

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对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因素的探索。在“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语言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嘉璐先生认为,“负责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我们平时说词汇对于社会生活最为敏感,这也意味着许多文化凝聚于词汇。”

我国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汉语中凝结了数千年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蕴含中医药文化因素的汉语词语,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独具特色的词群。

一、与中医基本理论有关的词语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是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为基础,以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为指导,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关于脏腑、经络、精气神、气血津液、四诊、辩证等许多独具特色的理论,也造就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汉语词语。

1.与中医脏腑理论有关的词语。

中医脏腑理论研究人体脏腑和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内脏的性质和作用,把脏腑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它们之间各自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又相互联系结为一个整体。

中医脏腑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即心主管人的意识、思维和精神活动。《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在汉语中有大量以心表达精神意识、思维和情感的词语和成语,如:

心灵、心意、专心、用心、心不在焉、心烦意乱、心神不宁、心灰意冷、心甘情愿、心口如一、心旷神怡、心领神会、心满意足、心平气和、心猿意马、心悦诚服、心灵手巧、心直口快、心照不宣、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余而力不足等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藏血,而肝在志为怒。一般而言,怒志人人皆有,它是在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护机体生理平衡有重要意义。若突然大怒或郁怒不解,容易肝气升发太过而伤肝。《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汉语中体现这一中医理论的词语有:大动肝火、肝火旺盛等。

我眼里湿了,此时,只有此时,我才真正明白,粱三喜生前为啥因我扔掉那一个半馒头而大动肝火啊!――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第十一章。

在中医脏腑理论中,肝为五脏之一,胆为六腑之一,胆附于肝,肝与胆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在生理上紧密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汉语中有成语“肝胆相照”,用肝和胆相互照应来形容对人诚恳,以真心相见,如:

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2.与中医精气神理论有关的词语。

精、气、神,中医称之为“三宝”或“三奇”,是生命现象产生及活动变化的根本。“精”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生殖能力的物质基础。《内经》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是精神、意识、知觉和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中医“三宝”精、气、神体现在不少汉语词语中,如:

精神、精气神、精神头儿、精神抖擞、精神焕发、精疲力尽、养精蓄锐、元气、气色、出神、愣神、神思、神韵、神采奕奕、全神贯注、神不守舍等

一月后,孝文脸上的气色果然好了,脸颊红润了,天庭也洁亮了,灰暗的气色完全褪尽。――实,《白鹿原》,第十章

3.与中医八纲辨证理论有关的词语。

八纲辨证是中医学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理论。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中的表里辩证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辩证方法。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五脏六腑在内,属里。外邪犯表,多在疾病的初起,一般比较轻浅;腑脏受病,多为病邪入里,一般比较深重。中医理论中的表里辩证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汉语中有不少体现了中医学表里辩证思想的词语,如:由表及里、鞭辟入里

今人说梦窗词而最能由表及里、抉发文心者,当推叶嘉莹女士。――刘永济,《微睇室说词》,《读书》,1989年第5期。

八纲辨证中的虚实辩证,主要用以判断病邪盛衰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内经》中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意思是病邪强盛的病证是实证,正气虚弱的病证是虚证。“冒虚汗”是虚证的表现,也用来形容人心里没有底气。

走私贩毒者害怕的就是周鑫全的这双眼睛,只要被他盯上一眼,要么头冒虚汗 ,要么两手发抖,要么语无伦次,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徐蕴冬,《我观英雄周鑫全》,《中国海关》,1996年第6期

二、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养生有关的词语

中医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主要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和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外治疗法、饮食疗法等。另外,中医非常注重养生保健。汉语词汇中有与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养生有关的一大批词语。

1.与对疾病的诊断有关的词语。

中医认为万物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和谐平衡,则万物处于正常状态,反之万物就会出现非正常现象,人体也是如此。中医理论对人体疾病产生的部位、原因和表现有独到的认识。

与疾病产生部位有关的词语,如:痰迷心窍、心腹之患、伤筋动骨、病入膏育等。

低头一想:“明白了,一定是今天赵家孩子中了举,东家见了眼馋,又勾起那痰迷心窍的老毛病来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这好比孙行者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实在是个心腹之患。――欧阳山,《三家巷》,第三卷

如此算来,几天前打的那场胜仗,对刘汉英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五章

中国足球多年已病入膏肓,但授权为其动手术的只有一个“庸医”―――中国足协。――《该死的中国足球》,成都商报,2004年11月18日

与疾病产生原因有关的词语,如:积劳成疾、沉疴宿疾、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等。

米尔斯认为美国权力机构的发展以缓慢渐变为主,少有沉疴宿疾般的定式。――(美)米尔斯著,周晓虹译,《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与疾病表现有关的词语,如:无关痛痒、无病、无病一身轻等。

不少人在大厅里摄影留念,或者凑在一起学外国绅士的样子,站成圆圈儿,端起酒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阿城,《不愿挂出勋章的军人》

写东西总是有话要说,无病当然算不上真正的创作,虽然这类“作品”时下并不少见。――《含蓄而不晦涩:评武建中同志作品》,参考消息,2011年1月20日

2.与对疾病的治疗有关的词语。

在对疾病产生原因和疾病现象认识的基础上,中医创造了“四诊法”的诊断方法。成语“望闻问切”、“一脉相通”、“血脉相连”,以及与“把脉”、“号脉”有关的词语都是对“四诊法”的描述,如:“请专家把脉”、“为市场把脉”、“给北京楼市号脉”等。

中医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中医治病的理论为整体论治,提倡“标本兼治”,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标本兼治才能破解市场失衡。――人民网财经频道,2012年2月7日

你也不要死盯住今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不是办法,你应当朝远处看,看看明天罢,明天有我们的希望!――茅盾,《清明前后》,第五幕

针灸、推拿是中医独特的外治疗法,与之相关的汉语词语有:拿捏、痛下针砭、针砭时弊等。

崔鸣九拿捏不准,仍旧小心问:“但……这消息要是假的呢?” ――朱秀海,《乔家大院》,第二节

任玉岭:针砭时弊谏真言――中国青年报,2011年2月10日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了许多治疗疾病的经验,这体现了中国人注重总结,重视经验的文化心理。如:讳疾忌医、病急乱投医、久病成良医、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

中国的文人,由鲁迅奠基的伟大“五四”运动的一个可贵遗风,就是作家不讳疾忌医,敢于正视现实。――龙应台,《野火集》

小林绞尽脑汁想人,把京城里的同学想遍,没想出与这个单位有关系的人。也是病急乱投医,小林想不出同学,却突然想起门口一个修自行车的老头。――刘震云,《一地鸡毛》,第五章

3.与预防养生有关的词语。

中医非常注重养生。养生的概念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易经》、《论语》对其都有阐释。《内经》中说,“顺时养生,治病于未生”。中医强调通过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由此产生与古代中医养生文化相关的一些词语,如:春捂秋冻、起居有常、未病先防、养生养心、三分吃药七分养、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三、与中药有关的词语

中药来源于广阔的自然界,有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等诸多种类;在制作上煎制、炮制等方法产生了膏药、汤药、丹药等药物。因此汉语中产生了与中药名称种类和制药方法、中药使用有关的大量词语。

与中药名称种类有关的词语,如:灵丹妙药、狗皮膏药等,还有一些与中药名有关的歇后语、谚语,如:丈夫出外三年整――当归、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等。

赵克久一时冲动从家乡到了上海,一时冲动又在那个钱科长的指挥下鬼混了许多日子,但现在又想摆脱那种“卖狗皮膏药”的生活,却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反复迟疑盘算的结果。――矛盾,《锻炼》,第二十六节

与中药制作方法有关的词语,如:如法炮制、固守陈汤、按老方子抓药、换汤不换药等。

那种蛋糕的制法曼珑女士也传授给我了,但是,我如法炮制,做出的却是一个硬梆梆的馒头。――季羡林,《收获》,《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所以翻来覆去,都不外那一套“换汤不换药”的玩意儿!――邹韬奋,《再到巴黎》

与中药的使用和疗效有关的词语,如: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等。

这个项目针对各种造成贫困的因素“对症下药”,从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关注扶贫:“西南模式”见证中国减贫奇迹,搜狐新闻,2004年5月27日

张良曰:“……毒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史记・留侯世家》

总之,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大格局下,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正逐步体现其在许多方面的意义。本文探讨体现中医药文化因素的汉语词语,以期引起对汉语和中医感兴趣的外国朋友的关注,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医文化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家邦.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2]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许嘉璐.语言与文化――未惬集:许嘉璐论文化[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4]傅维康,吴鸿洲.黄帝内经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88.

[5]朱平安,孙曼云.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J].十堰大学学报,1996(4).

[6]韩春晓.中医药文化熟语探析.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金海蒂,女,1984年生,安徽合肥人,安徽中医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从事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主要研究对外词语教学和对外文化教学。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8篇

你可能无法想象,这家藏在汉口闹市区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公司――格瑞复斯(武汉)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瑞复斯)拥有可以颠覆医学美容市场的能力。

他们的核心是已经申请全球发明专利的“Pro-Argireline(前体阿基瑞林)”,这是一种全球首创以非注射肉毒杆菌替代物的多肽蛋白质合成物,它能达到与肉毒杆菌可类比的疗效程度。

权威机构预测表明,全球面部医学美容市场近5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中,至2018年全球肉毒杆菌注射美容市场份额为29亿美元。不过,现在它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由于肉毒杆菌的价格昂贵和毒副作用,全球的科学家都在寻找其替代品,阿基瑞林就此被发现,不过阿基瑞林并不容易被皮肤吸收,所以一直都没能发挥其强大的抗皱功效。而经过改良的前体多肽PRO-阿基瑞林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掌握核心科技

在19世纪有“香肠之毒”恶名的肉毒杆菌被发现,这种东西毒性极强,它能破坏一种名为SNAP-25的蛋白质,从而切断神经细胞间的通信使肌肉麻痹。当这一功能被用于治疗斜视和肌肉痉挛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它在消除皱纹方面有着异乎寻常的功能,其效果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化妆品或整容术。因此,利用肉毒杆菌毒素消除皱纹的整容手术应运而生。

而今,肉毒注射抗皱已经成为全球风行的美容标配。权威机构预测表明,至2018年全球肉毒杆菌注射美容市场份额为$29亿美元,几乎被美国Allergan公司垄断;全球面部医学美容市场预测为$47亿美元,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市场。

由于肉毒杆菌的毒性与一系列副作用,寻找其替代物的工作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进行。2006年西班牙科学家找到了阿基瑞林(Argireline)。

作为风靡世界的用于抗皱的化妆品原料,阿基瑞林是全球公认的最有效的抗皱成分,现在各高端化妆品系列中都宣称应用了阿基瑞林成分用于抗皱。其功效可以与A型肉毒毒素媲美,又避开了肉毒毒素的必须注射和使用成本高昂的缺点。不过阿基瑞林的价格也并不低,现在每克达到400多块钱,黄金最高时也不过于它。

然而,囿于人体对阿基瑞林的吸收,经过权威认证,每100克产品里含有阿基瑞林有10克才有效果。以某著名品牌30克产品为例,里面必须有3克阿基瑞林,若算上其他的原料,光成本就要1500块钱,所以售价也非常高。

这让格瑞复斯看到了商机。

“现在98%抗皱产品都含有阿基瑞林,由于其成本非常之高,所以产品成分中的含量非常少,同时由于阿基瑞林有着强亲水性与不溶于酒精及DMSO的特性决定了其难以被皮肤完全吸收,这就造成很多抗皱产品的效果并不好,我们所解决的问题就是能百分之百让皮肤吸收,公司的全球发明专利:Pro-Argireline(前体阿基瑞林)的所有极性基团都被保护,变成亲脂分子后进入皮肤,经体内的酶作用释放出原型阿基瑞林。”格瑞复斯董事严丽介绍。

研究表明,所有阿基瑞林所应该发挥的理论功效不能在皮肤表面涂抹的情况下发生。“而我们的专利技术可以达到含量1%不到就有其被完全吸收的效果。我们的核心成分叫前体阿基瑞林(Pro-Argireline),这也是我们公司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实验结果研发出来的核心技术,这个Pro-Argireline就是经过修饰后改良了的阿基瑞林,所以我们申请的专利叫前体阿基瑞林(Pro-Argireline),这就是我们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最核心的东西”。严丽说。

相比阿基瑞林,改良后的前体阿基瑞林更容易进入皮肤底层,之后,经过皮肤体内的酶作用,再释放出原形阿基瑞林。正是这种”迂回之策”,进而将阿基瑞林的皮肤抗皱功效在皮肤真皮层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真正达到原本的抗皱目的。

华中科技大学MBA毕业的严丽,从大学阶段就开始创业,后来又涉足进出口国际贸易,过很多国外护肤品牌。她最早主导的项目“中国抗皱网”曾拥有全球一流资质的品牌货源,是美国Revitol和Dermae品牌在中国唯一的商,也是最早在细分领域专业做抗皱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出于对行业的敏感,所以2008年,当严丽接触到这个项目时,很快就决定参与进来。

蓄势待发

2013年12月,位于加州旧金山湾区的雷文斯公司(RevanceTherapeutics,Inc.)以其研发的非注射类肉毒杆菌临床技术成功IPO上市纳斯达克,融资9200万美元,估值5亿美金。上市3月以来,股价上涨75%,反映了市场对肉毒杆菌相关创新领域的青睐。

“雷文斯公司的创新和成功上市给我们在科研方向和市场策略上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不管是他们研发的非注射类肉毒杆菌,还是我们改良的前体阿基瑞林,在整个医学美容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都是对现有技术的巨大创新。”严丽说。

“现在,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处于二期临床中。能否顺利通过,需拭目以待。我们的美国研发实验室同样也位于加州旧金山湾区,早在去年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小范围测试,效果显著,国际刊物工作以及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工作正在进展中”。严丽介绍。

“我们正在准备申报做药字号,现在市面上的化妆品和护肤品无法保证全部有效果,我们的科学家是做生物医药研发的,我们把做抗皱转嫁到做药上,让抗皱从护肤保养的理念升级到药物治疗。我们做药是因为我们要向世人证实我们的产品有效果,而且是保证有效果,药字号有临床数据证明,我们用临床数据说话不搞那些产品营销,我们也不是大品牌,我就做好自己的产品”。严丽说。

格瑞复斯目前拥有的科学家研发团队:三位美籍华裔生化博士,一位美籍留德生化双博士,中科院高级药物研究员。都是资深新药研发专家,有着20年的美国硅谷医药公司生化科研经验。

3年多前,格瑞复斯授权杭州一家企业做代工,为了收集到产品在市场中的效果数据,公司将研发成熟的一期产品二期产品在天猫商城开设了旗舰店进行销售,从而收集到了大量真实有效的产品相关信息。

“我们在天猫开店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掌握一手的数据,天猫的数据软件技术很成熟,只要有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客户的年龄、喜好、区域分布等都可以知道,更重要的有评价,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知道客户的想法、使用效果。这样的数据报告对我们很重要”。严丽介绍。“下一步我们会拓展更多的线下渠道,我们申报的是药字号,会与国内强势资源合作,与医院、药店、医疗会所、还有专柜都会铺设到”。

据了解,目前格瑞复斯正在为明年年初在新三版上市做准备。

“我们上新三板也不是为了要融多少资,这是为了让我们的产品更好更快的发展。前期的研发我们都已圆满成功了,现在就是如何将我们的成果推出去,受用于众。好的东西我就是喜欢分享给大家,何况皱纹是女人一辈子都是拼命抗争的事情呢。因为经过了历时四年的研发,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严丽说。按照他们的预计等到CFDA临床药字号报备批复以后,他们在国内可以拓展的医院、药店、美容会所以及药妆品原液提供授权销售等渠道每年将有近几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在国外渠道这个数字将是几亿美元。

现在美国最有名的两大抗皱品牌是StriVectin斯佳唯婷、JansonBeckett杰森贝克,都在于他们洽谈合作,这两家公司的主要成分就是阿基瑞林,但是美国FDA不允许他们以阿基瑞林医药疗效做广告宣传。“因为阿基瑞林原始于西班牙,美国对药品这块的监管非常严格。我们在美国FDA申报前体阿基瑞林(Pro-Argireline)工作在进行中,下一步我们打算和他们合作,他们只有和我们合作了之后,才能打出含有阿基瑞林医药疗效的广告”。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9篇

内容提要:该文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简明概念;并把公共管理划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社会性是三大公共管理学科共同内涵。另外,简要阐述了社会性与政治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有关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械!N颐?nbsp;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

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形枷颍?nbsp;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在具体思路上,笔者认为按内涵与外延去寻找构建学科体系的思路也许是一条出路之一。这里有一个“个别——一般——个别”的认识辩证法。具体来说,可以先把方方面面的公共管理罗列出来,进行归类分析,然后再提炼出贯通所有类型的共同点。按笔者管见,先找出公共管理的“三界”(如上述),再综合贯穿“三界”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大体有:(l)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分析;(2)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3)公共管理的历史发展:传统与现代;(4)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国家、政府、社会组织;(5)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委托、交易成本;(6)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职责、功能与任务;(7)公共管理的基本范围:公共物品、公共服务;(8)公共管理的运作过程:决策、执行与监督;(9)公共管理的保障:战略、策略与方法;(10)公共管理的抽象行为: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11)公共管理的物质基础:税收与公共财政;(12)公共管理的行为规范:道德与法;(13)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定量与定性,公共与效率。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一)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在具体思路上,笔者认为按内涵与外延去寻找构建学科体系的思路也许是一条出路之一。这里有一个“个别——一般——个别”的认识辩证法。具体来说,可以先把方方面面的公共管理罗列出来,进行归类分析,然后再提炼出贯通所有类型的共同点。按笔者管见,先找出公共管理的“三界”(如上述),再综合贯穿“三界”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大体有:(l)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分析;(2)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3)公共管理的历史发展:传统与现代;(4)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国家、政府、社会组织;(5)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委托、交易成本;(6)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职责、功能与任务;(7)公共管理的基本范围:公共物品、公共服务;(8)公共管理的运作过程:决策、执行与监督;(9)公共管理的保障:战略、策略与方法;(10)公共管理的抽象行为: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11)公共管理的物质基础:税收与公共财政;(12)公共管理的行为规范:道德与法;(13)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定量与定性,公共与效率。

上一篇:医药生物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技指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