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22:25:30

医学免疫学论文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概论的精彩演讲是开启学生对免疫学浓厚兴趣的钥匙免疫学概论是免疫学的第一堂课,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免疫学学习兴趣的关键一课。这堂课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教师对免疫学有着深刻的理解,还要求教师对免疫学有一定的回顾性知识和前瞻性的思想。在免疫学科学史上,出现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研究渗透了当前多个免疫学理论;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机制和免疫学手段治疗疾病是免疫学今后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免疫学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激情,老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是使学生“爱上”免疫学的一块敲门砖。

1.2“设疑”教学尽管免疫学教材的前9章内容所涉及的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看似零散,所接触的概念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完全不同,因此有些抽象难懂,但是免疫学是一门与日常疾病密切相连的学科,免疫学中的各个分支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因而,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讨论免疫学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些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免疫学问题,并安排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当学生的讨论出现较大错误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提醒,确保讨论的正常进行。通过这种设疑与讨论更能锻炼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使枯燥的免疫学问题不再神秘与可怕,增长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这种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善于主动思考问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

1.3以动画课件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免疫学对于一些专科学生、成人教育学生、非脱产的夜大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一些概念不甚明了,由于学习时间不多,学习效果不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进行动画演示,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免疫学知识的多媒体课件,如T淋巴细胞是如何通过MHC-Ⅰ类途径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该问题至少存在3个知识点,包括抗原的MHC-Ⅰ类途径摄取加工和递呈;CTL的激活和扩增;CTL的杀伤机制。对此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演示,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免疫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免疫学所带给他们的快乐,而不是痛苦与迷茫。这种教学法是一种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授课方式,也是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动画来调节比较沉闷的课堂,从而不断提高免疫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种教学方式也适合于本科生的教学。

1.4“内容向导式”教学在免疫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通常都强调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前预习的环节。因而学生也就在上课前稍作预习甚或不预习,并且这种预习是在缺乏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重难点。内容向导式教学要求老师在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前给出其中的要点和注意点,提供相关的研究论文,并且在下次授课时进行课堂提问,对某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而无需再花费大量的时间从头至尾讲解所有内容。这种方式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学习热情,同时也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于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总之,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全面的,而不仅是让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良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必须是人人平等参与的合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音”。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欢乐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

2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学员的学术兴趣

机会总是青睐善于观察的人。医学免疫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展均得益于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的观察和发现:牛痘接种术的成功来源于对“挤奶姑娘手臂部也得‘牛痘’,但却不得天花”的观察;抗体是因观察到二次感染白喉杆菌者的血清中存在“杀菌素”而发现;补体则是由于观察到新鲜血清能够溶解细菌,而经56℃以上高温持续加热30min灭活后则不能的现象而得;MHC的最初发现是观察到移植排斥反应等。

2.1启发学生注重观察在实验教学开始前,结合授课内容适当讲解相关经典故事和发展前沿,启发学生的思维,树立起观察与发现现象和问题的思想意识,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由单纯的感性兴趣引向更加理性的科研兴趣。授课内容讲求短而精,采用学生边思维边实践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互动来讨论、阐述实验目的、步骤和现象等,使学生由被动地机械操作变为主动发现和认识问题,并运用学到的理论来解释实验现象。实验课教学多为青年教师和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承担,通过与学生共同交流在科研工作中的观察体验和实践成果,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的兴趣,加深对相应理论和实验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敏于发现的良好习惯。

2.2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提出问题既是发现问题的总结,也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其承上启下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首先需要积累,其次需要勇气,而积累和勇气又不是盲目的,其来源正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对观察现象的综合分析和对学科发展的正确把握。学生对于提问存在两种心态,一是不敢,二是不会,直接根源是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不深不透。但医学免疫学的概念新颖繁多,内容抽象深奥,而且更新速度快,单靠理论授课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不但需要理论教授,更需要实验的亲身体验。鼓励并引导学生选择性地阅读一些文献,尤其是针对免疫学基本概念的科研论文,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阅读后,老师可以和学生针对论文的主题思想、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以及结论进行互动讨论。这篇文献要说明什么问题?用哪些实验进行的验证?结论和不足是什么?这是阅读每一篇文献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实验课教学不仅将抽象的理论感性化,还可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参与科研的兴趣。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可通过以下三个循序渐进的步骤实现:首先,确保验证性实验课程,通过预设问题或提出要求,并在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中带动学生剖析预设问题的来龙去脉,传授学生总结现象、提出问题的方法,也使其对理论知识内涵有了完整而深入的理解;其次,开设部分设计实验课程,由实验教师示教或带领学生完成前期实验,然后鼓励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理论知识来分析情况,发挥想象,发现问题或做出假设,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再通过讨论、点评,甚或指导学生动手完成进一步的验证实验,使其掌握提问的方法,增强提问的信心;第三步,增加综合性实验课程,实验教师在学生学精学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今后临床工作和科研发展需要,根据开放实验室中现有的条件,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总结归纳提出难度适中的小型课题、进而论证实施。相信经过三阶段的引导和系统教育,会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素质。

2.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问题提出以后,必须加以分析和验证,以达到问题的解决。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往往又会发现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就是一种不断的创新,也是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过程。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综合分析,更需要动手实践,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实验课教学一方面验证基础知识,可以辅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经典的验证性实验课程,教师在演示或学生独立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验目的、要求和原理,适当讲解完成实验所应考虑选用的条件和器材,以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具体指导,可以使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程序有一个概括的理性认识。进而在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总结文献,理论联系实际地给出实验设计大纲,通过集体讨论来论证实验流程,由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材料、完成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督促学生及时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得失,要求学生以论文形式写出本项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过程中,不但对理论理解更为透彻,而且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格外珍惜,使学生在实验课教学中真正体验科研的苦与乐,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受益终生。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培养,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创造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教学的热情,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科研式”教学的本质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及综合能力培养是一致的,但同时对实验教学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实验教师队伍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2篇

在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等实验是经典实验,也是医学生必修实验。由于课时数的限制,以往实验教学模式是技术人员将一些耗时长的实验环节事先完成,学生按照课本指示完成其中一些操作。结果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各个孤立的实验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实际意义,难以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也缺乏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些弊端,我们以医学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线,将传统的实验内容设计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研究项目,包括了从抗原制备动物免疫、免疫血清采集和分离、抗体效价测定和功能分析、免疫酶标记技术测定等一系列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本项目设置了两大主体实验,“绵羊红细胞抗血清(溶血素)的制备及效价观察”和“牛血清白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效价观察”。前者是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可溶性抗原,制备的抗血清检测方法均不同。这两大实验从脱纤维绵羊红细胞的制备和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浓度、免疫佐剂的配制,免疫程序、途径的设计,抗原剂量、动物注射次数的掌握、免疫时间间隔的确定,家兔心脏采血,抗体的提取,直至运用直接凝集法、电泳检测技术、双向扩散实验等检测相应抗体效价等一系列实验活动,将以往单个独立的实验贯穿起来,组成一个大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融于项目之中,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

2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改变由实验指导老师“抱着走”的传统教学方法,我们在本次实验改革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开始前,将实验课件挂在教研室的网站供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根据不同的抗原、免疫途径和剂量,有意识地将每班分成三个实验小组,从两种免疫抗原———颗粒型抗原和可溶性抗原入手,使学生在进入实验时就必须搞清楚这两种抗原的概念,促使学生不得不翻阅书本和查阅资料。在弄懂了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着手实施实验步骤,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时能够全面理解免疫概念、方法、效应机制等问题。本实验免疫的抗血清由于动物机体的差异,免疫的抗血清效价均不同,每一组的抗血清检测结果均未知,这就避免了同学之间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连贯性模块式”教学综合运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采用课堂内外相结合,学生为主体、以组为单位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部分实验,学生对配制试剂、动物免疫、血清制备等过程都亲自操作,掌握了实验项目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开展本项目第2、3次实验上课要连续,不能隔周,因为凝集反应中的绵羊红血球要求新鲜配制,心脏抽取的溶血素要马上测定效价,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试验要在第3次实验课完成,第2次和第3次实验课程安排时间要在同一天,分上下午完成,第4次实验安排免疫酶标、金标记技术测定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在第5次实验开始前,学生继续利用这段业余时间进行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工作来提高抗体效价。对流免疫电泳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则安排于最后阶段的功能检测实验中。本实验项目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学生自己安排,大大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协同能力,增强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本次改革的另一重点是对学生成绩评定系统的改革。每个学生在完成项目教学后要求撰写一份规范的研究小论文,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包括: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习惯、团队合作能力、数据记录和分析、综合分析和科学思辨能力等内容。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讨论、结果报告这一系列的项目实施锻炼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

4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医学免疫学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临床应用范围的日渐扩大,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渗透到生命科学和医学相关的各个领域,以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建立“连贯性模块式”项目制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3篇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媒体设备应用于授课过程中,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将多媒体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优点:一是教学过程形象具体、生动深刻;二是课堂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三是教学环境的个性化与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其难以比拟的优势,无疑为抽象难懂的免疫学教学提供契机。但教师容易过度依赖多媒体,成为课件单纯的讲解者,忽视和传统有效教学手段的配合,也对老教师授课带来挑战。相比板书和手绘图,多媒体课件授课节省时间,课堂的节奏会加快,易出现学生思维及理解吸收进度不一的情况。另外,多媒体设备在偏远地区的普及仍存在困难。

二、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

免疫学引入PBL的教学理念较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根本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少有时间及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老师根据课堂的内容,结合临床案例给出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期间,健康人群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病毒感染?乙肝疫苗为什么要多次注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求索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培养。PBL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架构和基本知识,而且让学生发现医学免疫学的发展规律,养成发展性的思维模式。PBL教学模式在免疫学应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基础学科,医学院校教学安排较早,学生缺乏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支撑,实行有难度。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课时安排也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免疫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学情逐渐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对PBL进行应用。

三、转化医学理念教学模式

转化医学也称转化研究,是近年新提出的理念,强调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使两者之间建立更为直接的关系。未来医学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依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结合,转化医学理念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基础研发与临床治疗之间的鸿沟,注重学科间多层次、深层次的整合与合作,避免基础与临床的脱节现象,符合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医学免疫学是桥梁学科,具备转化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贴合临床应用,靶向授课,增强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免疫应答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完整的机体免疫应答几乎涵括了免疫学大部分知识,是学习的重难点,牵涉的内容多且零散。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难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应用转化医学则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临床常见病为例,与相关章节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如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与免疫学抗原章节相结合;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HLA的关系;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自身抗体的关系等等。转化医学应用于免疫学教学最大的阻碍是:基础免疫学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强却脱离临床实践,知识体系单一,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存在一定的缺陷;临床免疫学教师有丰富临床经验,教学力量却较弱。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优劣势有待继续摸索。

四、融入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建构主义,80年代开始,渐渐在教育领域得以应用。建构主义理论重新诠释了学习的内涵,它最基本的理念是: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而来,并非被动接受和灌输,不同个体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建构主义学历理论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信息认知和加工的执行者,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隐含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因为个人先前的经验知识与心理结构,学习过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被转换、重组或者改造。免疫学理论枯燥,填鸭式讲解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免疫学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提高。讲授免疫学理论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分阶段逐级进行,注重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达成学员自我建构的目的。每完成一阶段学习后,提出综合性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自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旧知识的不断积累、冲突下,逐步完成免疫学的整体建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员的自学能力、自制力提出较高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须随之改变。对于已经习惯被动学习的学生,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有待完善。

五、框架式教学模式

框架式教学理论建立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强调教师和学生从整体层面把握知识体系,而不过多纠缠于教学细节内容。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提供概念框架,对繁杂难懂的知识加以分解再逐渐深入理解。框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免疫学教学能有效降低课程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对整门课程有整体把握,不断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应用,通过建立框架结构使学生对知识的基本脉络有初步认识。只精简讲解框架内所包含的内容,对内容之间有交叉或相互联系的部分加以强调,而课程内容的细节部分,可留由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的方式充实大体框架。以机体免疫应答为例,首先搭建免疫应答基本框架,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所构成,涉及的具体内容只大致讲解,涉及的细节部分以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自学。目前已有教研室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既减少课时也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免疫学教学也融入心理学、网络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模式各有利弊。教师必须不断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动态,结合院情学情,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拓宽教学思路,坚持钻研教法教艺,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使免疫学成为一门教师易教,学生乐学的课程。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4篇

我们对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统一评估,根据他们的表现,指导教师对各方面的能力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打分:A代表优秀,B代表良好,C代表一般,D代表差。我们把每组A和B总和的百分比用来做最后的分析统计。

1.1查阅文献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20篇核心文献,根据学生上交的文献查阅目录与核心文献的相关度判断学生查阅文献能力,相关度≥16篇,代表优秀,查阅文献能力强,相关度≥12篇,代表良好,查阅文献能力尚可,相关度≥8篇,代表普通,查阅文献能力一般,相关度<8篇,代表差,查阅文献能力差。

1.2提出问题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30个核心问题,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提出的问题与核心问题的相关度判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关度≥23个,代表优秀,提出问题能力强,相关度≥18个,代表良好,提出问题能力尚可,相关度≥12个,代表普通,提出问题能力一般,相关度<12个,代表差,提出问题能力差。

1.3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教师指定的30个核心问题,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能够正确回答核心问题的数目判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回答数目≥23个,代表优秀,解决问题能力强,正确回答数目≥18个,代表良好,解决问题能力尚可,正确回答数目≥12个,代表普通,解决问题能力一般,正确回答数目<12个,代表差,解决问题能力差。

1.4归纳总结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20个核心内容,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结论与核心内容的相关度判断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相关度≥16个,代表优秀,归纳总结能力强,相关度≥12个,代表良好,归纳总结能力尚可,相关度≥8个,代表普通,归纳总结能力一般,相关度<8个,代表差,归纳总结能力差。

2结果

普通班和PBL班学生之间查阅文献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比较结果见图1~4。结果显示PBL班学生在这四方面的能力均优于普通班学生。

3讨论

由于学生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对PBL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不同。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和对课程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在小组进行病例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努力寻找解决问题途径。这些学生在组间讨论时,表现积极,并能主动改进讨论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他们通常对讨论的问题认识深刻,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和前期查询的资料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有些同学仅从课堂表现就能发现在查阅文献阶段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在课堂上表现不够踊跃,一直等待着被动获取知识。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每个单项能力的评估过程中,PBL教学方法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并且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PBL教学的参与热情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自由讨论热烈,对教学工作也十分配合。这表明他们喜欢这种老师课堂讲授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学生对这种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也较强。然而,用考试成绩对PBL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是一种不科学的方式,因为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提高的是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问题本身的答案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怎样使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应用PBL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始终贯穿整个教育改革过程。而PBL教学模式之所以推进较慢的主要限制还在于教学成绩评价体系。目前仍以考试分数、达标率为主的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PBL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在教学改革中,PBL教学模式只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在中国教育各阶段能够得以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就是需要一个客观、公正、有效的教学评估系统。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关注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在PBL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征求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书面反馈,并根据反馈情况随时调整授课的内容或者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当然在其评估体系中也不可缺少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由于PBL教学模式主要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启发作用,因此应该在考试过程中采用部分新型试题,这些新题型主要集中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5]。在考试结束后,教研室对考试中各种题型成绩和卷面考试成绩进行整体统计分析,总结教与学互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以期在下一轮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厌倦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渴望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期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们并不仅仅看中考试成绩,更加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架构的建立,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手段显得更加重要。

综上,依据我们《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模式的效果来看,PBL教学模式需要建立新式的教学平台,提高教与学的互动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学习观,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目前中国的教育背景下,PBL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提高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相对传统教学而言,PBL仍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推行时间较短,没有成型的模式和评估系统,并且,PBL教学对教学资源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这也是限制其普遍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5篇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

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6篇

我们的谈话首先固绕他的名字展开。

“你的名字‘沪济’是否有特别的意味?”记者问:

“我出生在上海,‘沪’当然是上海了。‘济’。听父亲讲,我出生时,他正在山东济南出差,所以起名‘沪济’:”徐沪济笑着说。

“当第一次听说你时,我一直以为‘济’是济世的意思:”记者说。

“悬壶济世是我一生的心愿。”徐沪济加重了语气,诚挚地说。

在2005年初出版的《免疫学年报》(2005年版)上,赫然印着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徐沪济。

这本由美国出版的《免疫学年报》是国际免疫学界最权威的医学期刊,每年出版一期,仅收录来自世界各国医学研究领域专家的文章25篇左右,其影响因子高达52.280。而人们较为熟知的《自然》和《科学》杂志.其影响因子分别只有30.919和29.280.国内医学界最为权威的《中华医学》的影响因子不到0.4。

能有幸应邀为这本国际顶级期刊撰稿的人少之又少,其中,华人更是廖若星辰,而以中国国籍身份出现的,徐沪济是第一人。

而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又是建立在许多来:之不易的“第一”的基础上的:

在国际上首次证实细胞免疫对疟疾感染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国际上克隆鉴定了第一个细胞性免疫的疟疾疫苗抗原;

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疟疾细胞免疫学机理……

徐沪济,是一个频频与“第一”结缘的人。

基于“第一”

徐沪济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获得了一个决定人生方向的“第一”。

1983年,徐沪济以优异的成绩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分配在长征医院。在那个改革开放不久、许多大学生抱着60分万岁思想的年代,一直怀着对知识强烈渴求的他,除了每天写病历和处理门诊等繁重的工作外,就是泡在书堆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在年轻人当中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然而,就是凭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一种与生俱来的对医学的敏感,徐沪济捷足先登地参与报道了国内第一例志贺氏杆菌病例,并率先在国内介绍了新发现的莱姆病。

这是发生在一个刚毕业的本科大学生身上的“第一”,这是一个令包括学界专家在内的许多人侧目和啧啧称叹的“第一”。也正是这个“第一”,使徐沪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献身医学科研事业。

在徐沪济看过的书上,每一页都画着许多符号,蓝色,表明是已查明或证实过的问题;红色,表明是需要继续查证的。时间久了,厚厚的书,他都能清晰地记得哪一页到哪一页是什么内容。

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1985年。徐沪济顺利考取了该院传染免疫学科的研究生,并于3年后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的答辩。在答辩会上,所有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徐沪济的论文达到了博士水平(该论文获当年中华医学检验学会优秀论文奖),建议直接授予博士学位。虽然当时囿于某些规定,这个建议并未正式通过,但这又使徐沪济获得了一项“第一”:该院有史以来建议直接授予博士学位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

赢得“第一”

1990年,徐沪济获得了澳大利亚国立健康及医学委员会奖学金。这是代表澳医学界最高荣誉的奖学金,每年只给来自海外的学者两个名额。而年轻的徐沪济.是当年惟一一名来自亚洲的获得者。

在澳大利亚Flinders医学中心,徐沪济师从国际知名风湿病学、免疫学家Robeerts・Tnomson教授,从事免疫球蛋白的研究,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一个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研究中心,面对的科研课题有许多都是直接涉及世界性难题的。这里的学习、工作条件是国内相关领域的绝大多数实验室所无法企及的。同时,这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身处异国、远离亲人的感受让他暗暗下定决心:我是一名中国学者,要为中国人争光。

徐沪济常常一个人泡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工作上哪怕出现一点失误,都不厌其烦地重复再重复,直到准确地得出所要的结果。有一次,他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由于当时对电脑不太熟悉,所以把费了好长时间才得出的数据不小心全部删除了。这让徐沪济痛心不已。最终,他又不得不耐心地把实验数据重新输入,一次一次地重新计算。Robeerts・Tnomson为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这是我见过的最勤奋、最敬业的学生之一。”

徐沪济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仅仅在澳半年,他就拿出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其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科研成果频频问世。

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M是一种非正常的单体免疫球蛋白,常出现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血清中,但其来源和在临床上的影响皆不明。徐沪济率先创建了用蛋白印迹技术和化学发光方法结合起来的新技术,来检测这种蛋白球,使之检测敏感性提高了近3000倍,在学界引起极大轰动,立刻被各国实验室所广泛采用。

此后,他和有关工作人员一起,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M不仅出现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上,而且在一些传染病如艾滋病中也可检查出,其检出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有关。紧接着,他们发现其产生与某种特定基因有关,表明一些特定免疫性疾病的产生有遗传性。

在攻读博士的短短3年时间里,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一流刊物上连续发表了7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引起了许多著名专家的瞩目。Robeerts・Tnomson为有这样一位中国弟子欣慰不已。他在给徐沪济的博士论文评语中写道・在攻读博士期间,能发表如此数量及高质量的论文,是医学中心整个系建立以后,空前仅有的。

让Robeerts・Tnomson更为高兴的是,由于成绩优异,徐沪济博士毕业即获得了澳大利亚国立SIDS基金会博士后基金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际Fogarty博士后基金,继续留在Flinders医学中心做研究工作。

一位中国学者同时获得两项知名博士后基金,成为当时当地的一大新闻。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对此予以了专门报道。

创造“第一”

对徐沪济关注已久的昆士兰医学研究所是澳医学界最为著名的研究所,其许多研究领域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徐沪济还在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该所就对他发出盛情邀请,希望其能够加盟。1997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徐沪济谢绝了美国几所著名院校的邀请,来到这里,主持疟疾疫苗的研制和免疫学机理的研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疟疾是目前全球危害最大的寄生虫传染病,有近90个国家约

40亿人口仍然面临着感染威胁。每年感染人数高达5亿之多,死亡人数高达200多万。基于此,近年来,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国Wellcome信托基金、世界卫生组织等在内的世界上主要医学研究机构及基金会,都投入巨额资金及大量人员,攻克这一医学难题。

预防接种疟疾疫苗是目前惟一能有效控制疟疾的途径,而获得真正有效的疟疾疫苗,不仅有赖于鉴定克隆能有效诱导免疫保护的抗原,而且还有赖于测定和评估起抗原诱发作用的免疫保护机制。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前沿课题,徐沪济勇敢地肩负起了这项重大科研使命。

徐沪济带领着课题组,建立了几乎所有不同疟原虫体的特异性CD4淋巴细胞株或克隆。通过B淋巴细胞敲除鼠或下淋巴细胞转基因鼠,他们将这些建立的细胞株注入体内,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细胞免疫在血期抗疟感染中起关键作用,,这些成果是至今惟一有说服力的实验结果。这些实验结果及结论发表在《实验医学杂志》、《免疫学杂志》、《感染和免疫》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

从1998年开始,徐沪济带领课题组又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们先将整个疟原虫抗原提纯,再通过等电聚焦电泳等析电泳技术,将疟原虫抗原组分成众多抗原区域,然后利用这些抗原建立相应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株或克隆,再次注入转基因鼠体内,测定免疫保护作用。最后根据免疫保护作用,将能引起细胞免疫保护的抗原做蛋白序列分析,再用基因重组蛋白抗原来免疫转基因鼠。3年后,他们最终证实了一种口叫“HGXPRT”的抗原能诱导保护性细胞免疫。这也是至今世界上第一个被鉴定的能引起疟疾保护性细胞免疫的抗原。2003年,这一成果在权威的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后,立刻被《自然》、《柳叶刀》等著名刊物所引用。

一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又接踵而来。在成功取得实验数据后,徐沪济又发现有大量临床病例显示带虫免疫现象,也就是说,尽管患者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寄生虫仍然寄生在患者体内。他清楚地知道,此现象的机理不明势必对发展疟疾疫苗起到障碍作用。

徐沪济利用各种疟疾原虫特异性细胞株进行一系列实验,率先发现和报道特异性细胞株在杀伤病毒的同时,细胞本身也随之死亡,解释了患者带免疫的现象。接下来,徐沪济开始从机理层面利用转基因鼠的淋巴细胞建立特殊细胞系,通过实验发现这种细胞死亡是通过干扰素起作用的,而破坏性免疫效应又可用抗干扰素抗体来纠正。这一研究结果无疑深化了对免疫的进一步认识,为今后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鉴于徐沪济对国际免疫学发展的特殊贡献,2003年,经美国科学院院士和澳大利亚免疫学会主席推荐,徐沪济成为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会研究员。他由此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执手“第一”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病魔肆虐着中华大地。作为惟一受邀的留澳学者,徐沪济在国家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召开的防治SARS专家研讨会上,提出了许多独具见解的意见,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而此时的徐沪济已经是一名“回家”的人了。

“回家的感觉真好。”徐沪济时常自言自语,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虽然在外10余年,他一直保持着与国内的密切联系,并安排了近20名国内学者赴澳进修、研读,但他一直在憧憬着“回家的感觉”。所以,2002年,他又毫不犹豫地回到了自己曾经学习、工作过的长征医院。

长征医院投资200万、围绕徐沪济创建一门新学科――风湿免疫学内科的形式欢迎他的归来。将小儿科迁走,第22层病区全部划归徐沪济,并为他配备了一个20人的科研团队,2003年.该科建成后由他出任主任。同时,为了能继续利用国外的科研资源,长征医院同意徐沪济保留在澳的研究岗位。

这使徐沪济倍感压力。为了尽快证明自己归宋“物有所值”,有一段时间,他像赶场一样在北京开完会,马不停蹄地飞回上海,忙完手头的工作,又从上海飞往新加坡,再从新加坡飞往澳大利亚的悉尼,再从悉尼连夜飞往新西兰的奥克兰,然后再飞回澳大利亚。几天时间里.他要赶往3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他经常在机场的候机室打发食宿,咸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

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著名风湿病学家Gaston教授得知徐沪济的主要工作移至国内,就主动和其在长征医院的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徐沪济在该医院带有8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两人正在英国参加研究工作。双方在“强制性脊柱素炎致病基因”等课题上的合作研究进展顺利。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检验人才。培养出具有广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工作值得深入探讨的教学改革课题。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因此,作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之一的免疫学检验,有必要加强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实验课不但让学生了解、掌握先进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和分析手段,还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起着关键作用[1]。

1 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措施和效果

1.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过去实验课内容多是对经典实验进行验证,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中,学生缺乏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也谈不上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为了使实验课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校设计了新的授课方案,实验教学逐步转变为综合性、探索性为主要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2 改变教学观念,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方法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实验过程首先由教师详细的讲解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甚至进行操作示范,学生只需按实验教材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验课改革从教学方法入手,实验课的主角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将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方法逐步转变为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为重点、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验的教学方法。授课重点放在启发、挖掘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方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整体优化。

1.3 变独立分散的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以往的实验课内容大多是独立的、传统的单因素设计,一次课仅涉及单一的免疫学检验技术。由于新的教学大纲课时的减少,所以常规的实验教学只能进行有限的几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辅助理论教学,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综合性、系统性实验教学体系,不仅把实验内容改成多因素设计,几乎涉及到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全部内容。对于动物实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相同的实验动物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时,学生能针对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实验课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们在此次实验中通过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和撰写科研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等,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科研过程的自主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科学态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说明实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实验教学的改革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1.5 实验课教学方法已被写入教材 由于实验教学效果好,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独创性,也得到各高校专家的认可。刘辉主编《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季育华主编《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高教出版社。

2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

授课方案的基本程序是:实验准备免疫原制备和鉴定免疫抗体制备抗体纯化和鉴定酶标记抗体制备几种免疫技术应用实验结果及综合分析论文式实验报告。

2.1 抗血清制备的实验中,实验动物为科研兔,免疫抗原为伤寒沙门氏菌可溶性抗原、鸡卵清抗原、绵羊红细胞抗原。每两名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实验方案的详细设计、实验动物的免疫、饲养由学生独立完成,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2.2 涉及到免疫学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主要是化学技术、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实验内容包括四个系统,即抗体系统、补体系统,细胞系统和细胞因子系统。充分体现技术内容的完整性。

2.3 报告书写要求按论文形式完成,学生要自己查资料,能对实验结果、现象及方法加以分析评价。

3 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次实验教学改革是结合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实验安排的主要是直接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科研的技术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及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能够在以后的医院工作中更好地为临床服务[2]。本实验也是学生制作基本的免疫检验试剂盒的过程,对试剂盒研制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本实验获得的抗血清还可以为其他免疫实验课所用,节省教学开支,提高了教学投资使用率。本校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作用,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点,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之,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3]。在国际教育中,把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三要素。医学检验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知识并及时反映在教学活动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以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的医学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郑家茂,张胤.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29(1):108112.

[2] 黄洁雯,季育华,卫蓓文.从提高学习兴趣尝试临床免疫学检验的教学改革.检验医学教育,2009,16(3):3637.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免疫学 科学史 课堂教学

早在2002年第173次全国香山科学会议,我国科学家就得出结论: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学科,其发展水映一个国家的综合科学实力[1]。因此,对于未来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免疫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免疫学具有理论性强、概括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并且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诸多前沿科学,是历届学生反映较难学的课程之一。在免疫学理论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不失为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近五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尝试加以分析。

1.自然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自高中起实施文理分科教育,导致的后果是:文科的学生不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不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理科的学生不知道一些简单的人文常识,如不知道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等。为了有效弥补自然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人文素质的不足,在专业课中有机进行科学史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2]。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意识到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安定感,反而使人类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精神问题。现代科学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反而包含许多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3],[4]。另外,自然科学的绝大多数理论都经历过或是严谨或是巧妙,甚至是传奇的研究,这些属于科学史的范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说:“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合理预测每门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所以,对于科学史的了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科课程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3]。

2.科学史在免疫学中的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有18项免疫学研究成果,共计32位免疫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还不包括与免疫学相关的其他医学研究成果[5]。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研究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免疫学的发展史。其次,每个特定时期免疫学的基本技术手段,如沉淀反应、单克隆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印迹技术等的发明,立刻成为当时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免疫学科学史不仅是免疫学本身的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还代表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史[1]。最后,人类不断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一部免疫学发展简史,尤其是现代免疫学的飞速发展,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6]。

3.免疫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3.1正确理解科学家,塑造精神榜样。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著作《怪诞行为学》中对教育有过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孩子们会对很多事情激动不已(如棒球),我们的大学作为社会团体要使他们像现在熟悉棒球明星一样熟悉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并不是说点燃对教育的激情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做好了,其价值将是巨大的。”作出奠基性贡献的免疫学家都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这一点在早期科学家身上得以体现,譬如巴斯德,既是立体化学的奠基人,又是微生物学的鼻祖,还是现代免疫学的创始人,更是疫苗学的创始人。又如196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梅达沃是移植免疫学的创始人,开创了临床器官移植的新领域。同时,他在音乐、歌剧、哲学及科学文化传播方面的活动,使他的影响远远超出生物医学范围。随着目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缺失,科学家的榜样作用不可替代。

3.2感悟科学发现的巧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发现是某一阶段的历史产物,但是,科学家的巧妙设计与探索会加速科学发现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巧妙的科学发现,会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人们一直想搞清楚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入手。美国遗传学家斯内尔变换思维,把移植排斥反应当做遗传性状来研究,最后通过遗传学方法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而法国科学家多赛则另辟蹊径,他以大多数临床医生不重视的人类输血过程中受体血液中产生的抗体为突破口,找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这些科学家的天才思维和巧妙发现等事实的讲解,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神秘的科学研究通俗化。

3.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目前,很多大学生并非缺乏工具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的失落严重制约个体的成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免疫学发展中,有着许多医学工作者救死扶伤,甚至舍己救人的故事。在免疫学教学中,可应用这些事例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天花疫苗发明者琴纳在女儿身上试种牛痘疫苗。为了研制预防乙肝,美国科学家布隆伯格不远万里,深入澳大利亚乙肝患者中。SARS期间的抗感染免疫中,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时冒着被传染的生命危险而不辞劳苦地工作甚至牺牲的典型事例。

4.如何做好免疫学教学中的科学史教育

4.1有机插入。

除了绪论中的免疫学发展简史可以以科学史为主讲解外,其他章节的教学只能有机插入,避免生搬硬套。如抗体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是免疫学的重难点内容,内容极其枯燥、晦涩、难懂。如果结合三位科学家对抗体的发现、结构解析和酶解片段的研究故事作为导言,引入相应理论进行讲解,就会使这部分枯燥的内容生动有趣,并且不再是单独的知识点堆积,而是前后联系的有机整体。

4.2避免喧宾夺主。

如果把免疫学课堂内容作为主料,那么科学史教育只能是佐料,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如ABO血性抗原的发现,放射性免疫的发明,干扰素的发现,toll样受体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的研究等重要内容,可以适当放一些纪录片短视频,教师不过多叙述。这样既能增加科学史内容,又不会占用过多时间,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4.3课外小论文。

科学史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靠有限的课堂穿插是远远不够的。布置一些课外论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历史争论,胸腺发现的优先权之争,发现艾滋病毒的造假事件,对牛痘发明者琴纳的历史评价等有趣的论题,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小论文。

总之,免疫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无论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习兴趣,还是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记第173次香山科学会议[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73-78.

[2]李涛,肖恩玉,李志勇.论大学的科学史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113-117.

[3]马元方,王泽兵.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0-35.

[4]陈华群.浅论大学生命科学教育中科学史教育的意义[J].吉林教育,2011,11:7-8.

[5]刘伯宁.诺贝尔奖与免疫学的百年渊源[J].自然杂志,2012,34:167-171.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现代教学理念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向个性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转变,这种开放条件下新教学模式的确立为免疫学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根据专业免疫教学特点和网络教学实践经验,对硕士研究生高级免疫学教学模式创新尝试结果表明: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训练和提高了诸如获得科研材料、制作多媒体及现场答辩等方面的能力,还激发和增强了教师责任心。教学改革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工作者可以在基因、分子、细胞、整体等层次研究免疫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机制,揭示细胞活化与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基本规律,因此,免疫学知识日新月异,现代免疫学教材内容增加了更多的知识点,使免疫学各个章节全部涉及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知识,但同时又使得免疫学内容变得更加抽象、甚至晦涩难懂。在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即使学生在本科学习时已经接触过免疫学,但到硕士生学习阶段对免疫学理论仍感陌生;虽然学生们认识到免疫学是医学各个专业的基础,科研课题的开展离不开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但是鉴于免疫学知识更新太快,尤其涉及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内容抽象,难懂,免疫学知识不容易掌握,加上最新版的免疫学教材也存在着知识滞后的现象,所以许多硕士生因担心考试不合格,而选择旁听《高级免疫学》,并不参加考试,从而无法得到相应的学分。因此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新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我校自2005年在硕士研究生高级免疫学中开展网络教学试点以来,已经在500多名硕士生中成功地实现了自主性合作学习的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几经调查论证,并结合专业免疫教学特点、免疫学学科本身发展特点、以及网络教学实践的经验,对2006级硕士研究生《高级免疫学》教学模式创新进行初步尝试,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具体做法如下:

以往的教学安排是在硕士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高级免疫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新的教学安排第一个学期人仍开设《高级免疫学》,但仅讲授理论部分,用于实验教学的课时则安排围绕问题进行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第二个学期新增《实验免疫学》课程,内容除开安排少量理论讲授外,主要是开展实验,不仅将原《高级免疫学》教学中安排的实验全部转移到《实验免疫学》中,还利用科室科研强项,新添数个现代分子免疫学实验。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个学期的《高级免疫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教师讲授专业理论为主。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研究生已经经过了本科免疫学学习这一情况,教师将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主要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和丰富教学内容,将在本科阶段不做重点介绍的分子、基因水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例如:免疫球蛋白基因和抗体多样性机制;T、13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机制等。另外跟踪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请留学回国人员或者访问学者举行讲座,介绍免疫学最新研究动态。教师将所有教学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随时更新,并在网络上建立了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教学内容,随时进行教与学的交流。《高级免疫学》的第二个阶段是PBL教学阶段。开学伊始由教学秘书在校园网上公布根据各章内容列出的一系列以探讨研究进展为主的讨论题目,每章一般56个,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和兴趣进行选择,将研究生按专业分组,每组l~2人,根据所选讨论题自行查找阅读相关文献,撰写综述,并制作多媒体。学生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讲述所撰写的综述并答辩,最后由四位授课老师根据学生制作的多媒体、讲述的内容、答辩、以及所撰写综述的质量进行评判记分,由教学秘书统计平均分数,这个分数即计为学生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o%,另外4o%成绩即是理论考试成绩。

第二个学期的《实验免疫学》除开少量理论传授外,大部分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除开常规的免疫学实验,诸如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sorbentassay,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结合教研室的科研强项、利用科室所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还给研究生新增添了数个现代分子免疫学实验,如HLADNA分型技术、细胞凋亡分析等。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在实验理论教学基础上,列出科研实验题目,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以获得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过程,最后经过教师的指导在实验室里实施实验。

二、新教学模式的收获

通过这次新教学模式的尝试,教师和学生的收获都很大,现总结如下:

1.新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新教学模式。例如大家体会到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献,但是在一堂PBL教学课上,在短短50分钟内阅读了相当于数十篇甚至数百篇科研论文。为了完成PBL教学,学生们运用文献检索和多媒体制作知识,从图书馆和网上收集相关资料,独立阅读文献,归纳、整理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通过上述过程,他们学会了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组织表达语言,怎样进行答辩,英语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学生们认为:对于一个初入学的研究生来讲,这种PBL教学形式好像一次小小的论文答辩,可以初步了解科研过程,发现目前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获益匪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对于《实验免疫学》的教学改革学生反应也非常强烈,尤其是新添的几个现代免疫学实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不分上课还是休息,都泡在实验室里,乐此不疲。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寻找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过程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认为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大于常规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2.新模式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级免疫学教学中所选教材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周光炎主编的《免疫学原理》。每个教师根据自己所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给出5~6道讨论题目。例《细胞激活》一章所给出的讨论题目是:怎样理解信号转导的一般原理?怎样理解T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举例探讨核转录因子活化的研究策略及相关技术;简述超抗原研究进展;怎样探讨环胞霉素抑制T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等。PBL教学前,根据学生所撰写综述的题目,教师将相近的选题归为一个专题,每两个学时进行一个专题报告,这些专题包括:免疫应答原理研究进展;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抗体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肿瘤免疫研究进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进展等。在教学讨论会上,教师们发现学生给出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的范围很广,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是个挑战,对教师也是一个极大挑战。不进行广泛阅读和知识查新,不对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这种教学尝试和改革,不仅扩充了教师的教学素材,扩大了教学视野,而且帮助教师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次改革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加强了老师的责任心,加强了教师对教学法的进一步理解。

三、新模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1.新模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改革的保障参加这次教学改革的教师由一名正教授和三名副教授组成,其中三人已获得博士学位,都在美国留学13年,都具有多年从教经验。这样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本次教改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虽然教师根据教材的每章内容提出了一些讨论题目,但是学生们建议教师所列出的讨论题目应该更加贴近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专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些先期的调查工作,包括:了解学生所从事专业的研究方向、学生对多媒体制作方法的了解程度、学生对PBL教学过程的了解程度等,并做一些适当的讲解和说明;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所给出的讨论题目外自己拟定题目,但所拟题目须与免疫学相关。

(2)PBL教学的安排是每组学生的报告时间限定在l0分钟,之后由旁听的学生提出问题,由报告的学生进行答辩,这期间教师只在一旁聆听和评判。很多学生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报告、提问以及答辩质量作及时的点评,及时纠正报告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并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提早阅读学生的综述和多媒体课件,查阅相关资料,以便作好相应准备。超级秘书网

(3)学生反映不熟悉免疫学相关网站,不容易查到相关文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列出免疫学常用网站以及免疫学相关期刊以便学生迅速获得相关文献。

四、小结

PBL教学最早起源于2o世纪5O年代的医学教育,常用于医学课程前两年的教学中,目前它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2。在我们国家,PBL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育例如免疫学教学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免疫学教学中,除PBL教学外,已逐渐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诸如病例分析、概念图形成、网络学习等以适应教育模式的转变,事实上,这些方法也是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发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法3。我校免疫学系的这种教学改革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为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免疫血清;综合性实验;免疫学

免疫学是基础医学教育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免疫学实验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与理论课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对于加强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提高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综合创新能力,我们对2008级医学检验本科生开设了综合性实验“兔抗鸡卵白蛋白免疫血清的制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且为免疫学中的双向琼脂扩散实验、单向琼脂扩散实验、对流免疫电泳等实验提供材料,节省了教学经费。

1实验设计和方法

1.1实验设计:以2008级医学检验本科生为对象,在实验前一周由任课老师提前安排实验,将学生分组,每组3-4名同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已学过的《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综合设计出实验方案,并提前上缴任课老师,经审阅并讲评,选出几项(一般2-4项)较优的方案进行实验[1]。

1.2实验方法

1.2.1佐剂抗原的准备:在无菌条件下取新鲜的鸡蛋清于2000rpm/min离心10min,弃上层泡沫用无菌蒸馏水按1:5稀释鸡卵白蛋白,然后与弗氏完全佐剂(Sigma)1:1乳化混合。置4℃冰箱保存备用[2]。

1.2.2实验动物的准备:选择2-3公斤重的雄性家兔,观察3-7天。观察项目包括:大小便、进食、体温等,体温在38℃-39℃为正常,有病的家兔禁用。对所选出的动物进行编号,标明日期等。

1.2.3实验方案的实施:实验技术人员根据评选出的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动物、试剂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免疫动物、试血、放血到抗血清的鉴定、保存,完成实验过程。由于该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故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内实验分工、安排实验时间等,老师全程指导。

1.3实验报告的书写及成绩评定: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按照科研论文的格式写一篇“免疫血清制备及鉴定”的科研论文,交任课老师审阅并讲评。任课老师根据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情况、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方案的实施情况、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出成绩。

2实验效果

为了解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实验教学,实验结束后对106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召开教学信息反馈会,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授课形式、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学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综合性实验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见表1)。特别是在提高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自学能力,实验课授课形式方面,学生评价优秀的百分率达40%左右,说明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

3开展综合性实验体会

3.1有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实验结束后学生要撰写出论文式的实验报告,这就需要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记录、数据的处理及结果的分析,以及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的措施。这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教师要对实验报告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给出一个适当的分数,该分数作为该门实验课的考试分数,这又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真正达到该实验的目的。

3.2加强学生对免疫学的系统性学习

免疫血清的制备是一连续性、综合性、系统性实验,从免疫动物开始,学生亲自动手制备免疫血清,并对其进行效价测定。在理论上可印证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从实验角度包括了动物实验技术、抗原的制备、凝集反应等重要的免疫学技术。

3.3提高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能力

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从实验设计到实验实施并书写实验论文均自主完成,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起辅导作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免疫血清制备实验周期长,对实验动物要求高,对实验设备、试剂要求也成倍增加,一方面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实验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试剂的配制、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解释都需要实验技术人员对学生全过程指导,所以,实验技术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参加对学生的指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军发,吕世静,刘仿.开设“免疫血清制备”系列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检验医学教育,2002,9(3):32-33.

[2]刘辉.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

上一篇:教学范式范文 下一篇:基础医学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