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4:51:50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写作 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 意义

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不仅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是为了端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摸索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指导的方法,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途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研究,有利于经典艺术作品的继承和创新。

同志曾经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从他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继承和创新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捷耶夫在《谈文学》中说:“现代世界进步文学是过去文学发展中一切优秀成就的自然而然的――可以说是――合法的继承者,同时他们又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迈进了新的一步。”海明威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并没有去参加授奖仪式,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读的书面发言中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1]这些论述,阐明了继承和创新的核心精神,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前进。继承和创新不仅延续着传统的艺术特点和优势,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更应该具备时代的理想和精神。对此,无论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还是艺术家都有过深刻的阐述。马克思曾经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2]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艺术的继承性体现在内容和题材方面。画家吴冠中说:“风筝不断线。”[3]他告诉我们继承和创新必须立足于民族的土壤。“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跨越前人探索过的阶段,并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去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创造。”[4]从这句话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历史趋势。艺术是无国界的。任何民族的优秀的艺术成就,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继承和创新不仅体现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专题探讨上,而且体现在平时日常的文化与专业的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仅是对文化艺术继承和创新的尝试,而是要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知识与专业实践,致力于使自己的学业与社会保持零距离的一次冲刺。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我们选择舞剧《一把酸枣》作为专题研讨的材料,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以点带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文化艺术的海洋,经典作品不计其数,但该剧在舞蹈艺术领域和学术上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曾获得过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等多项大奖,它不仅是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山西打造文化强省的一个窗口。如今该剧已成为晋商文化的一个闪亮标志,是全国艺术职业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成功典范。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舞蹈史,人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舞剧《一把酸枣》在民族文化艺术上的地位和贡献。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次用歌舞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历史;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第一次用民族舞的形式,赞扬了丝绸之路上,英娘不畏强权同当地恶霸斗争的故事;《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这三部作品凭着土美、怪美和丑美,歌颂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风韵和时代风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第一次用芭蕾舞的形式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妇女翻身得解放的故事展示给了观众;舞剧《一把酸枣》却是第一次把晋商搬上了高雅的舞蹈艺术的舞台。

再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习状况看,无论是文化还是专业课的学习,平日里教师们传授的虽都在文化艺术经典的范畴,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在学习中把教师传授的技巧简单化,一味地只是找窍门;有的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只好把艺术专业的学习“神秘化”,其结果是“望艺兴叹”;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学了一着两势,就感到足可以称“星”了。这些学习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可以继承和创新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可以把日常的学习做个总结和比较,更可以激励学生们发扬舞剧《一把酸枣》的制作精神:“探索、创新、开拓”。在教学的同时突出学院的艺术品牌,体现学院的办学定位,对于形成地方院校的乡土校园文化风格,提高毕业论文程序性认知规律的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讨晋商独特精神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以及晋商对人类文化艺术的贡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需要继承和创新,而且需要运用写作知识、民族文化常识和艺术概论常识。

“常识是人们普遍掌握的道理。不管到什么时候,艺术总难免要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5]但是这些常识和“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6]现代社会信息的时代,知识是公益性的,经验才是专利,从知识的学习中获取智慧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就是运用智慧,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毕业论文知识完成毕业论文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以至于将来步入社会时能“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从而体验“写作则能使人精确”,[7]能够自我认识的。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8]毕业论文写作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分析音乐、舞蹈、色彩等艺术现象的一个过程,它是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认知过程。因此,在毕业论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像学习艺术专业那样充满感情和耐心,而且要用“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9]这里的“性格”,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所学专业的特色,发现在艺术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规律。

在展开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时,还要注意区别艺术专业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思维上的不同。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0]余秋雨在《艺术创造论》[11]中引用了克尔希奈的一段话:

立在周围世界一切过程与事物背后的伟大秘密,常常影像似的现出来或可感,如果我们和一人谈话,站在一个风景里,或花及物突然对我们说话。你设想,一个人坐在我对面,而在他诉说他自己的经历时,突然出现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赋予他的面貌以他的最个性的人格,却同时提高他,超过那人格。如果我做到,和他在这个我几乎想称之为狂欢状态里联系上了,我就能画一幅画,而这画,虽然紧紧接近他自己,却是一种对那伟大秘密的描绘,它归根到底不是表现他的个别的人格,而是表现出了世界里荡漾的精神性或情感。这样远的摆脱了自己,以至于和一个别人能进入这项结合,这个可能性。……从这个阶段,用任何手段,例如通过文字或色彩或音调来创作,这就是艺术。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知晓艺术及艺术创作使用的多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创造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特点是:以表象为思维的中介,形象地反映事物和创造成果。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它不排除情感体验的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可以在形象思维中相交织,相渗透;可以借助想象,超越时空界限,跳跃形式逻辑的思维程序,完成新形象的创造。正因为如此,艺术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它们都是在刻意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塑造出一种艺术意象和意境,一种心灵生活的图景。而毕业论文写作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对艺术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导判断,作出结论。王力先生曾说:“撰写论文,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12]逻辑思维要求人们必须冷静客观,周密严谨,认识、分析、总结事物时要剔除表面的东西和偶然的因素,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的认识。但是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13]例如舞剧《一把酸枣》,主人公小伙计虽然历经艰难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却误食了有毒的酸枣,以致命殇荒漠。这种财富与情感的巨大落差,充满了哲理,给人精神上巨大的震撼和惊醒。其中的《团扇舞》,不仅婀娜多姿,深受观众喜爱,而且表现了中国地域性的某时期的一种特有的人文现象:小脚女人的典雅、端庄。但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一提起小脚女人便认为那是中国女性耻辱的象征,是很不情愿示人的。鲁迅曾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舞剧编导抓住了女性这一时期的生存状态,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使观众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历史文化现象。这就是艺术运用哲理的魅力。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地,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14]这样看来,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既要运用形象思维,又要使用逻辑思维。这不仅仅因为“逻辑修辞使人善辩”,[15]而且逻辑思维可以指引你理解艺术

形式的最高境界。

三、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注意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学习方法,端正文风。

这种研讨可以从课堂结构上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活”。这种结合与改变是“学活”的一次努力,是发现真理的一次锻炼。这种锻炼,主要强调的是亲自动手的能力。这种结合与改变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16]这种结合体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17]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的运用将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从只听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到与教师一起研究材料,从感性地接受模仿到理智地总结分析,从互联网上拼凑材料到专研学院的品牌,从接受法到问题法,从填鸭法到研究法。这些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同时发挥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从学生的角度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论题研究的一次“实战”,是获得治学能力的一次严格的锻炼,是学习阶段获得最佳学业成绩的最后冲刺、拼搏。从学院来说,是对学生几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全面的考查、衡量,是对其独立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是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强调和看重,而且锻炼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检验,是对将来职业能力的一个重新认识和定位。它不仅有利于独立思考的形成,更有利于适应社会就业能力的提高。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使我们的学习方法得到改变,艺术实践与理论分析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端正文风,避免拼凑、堆切、应付、抄袭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专题研讨,可以从各个专业的角度,系统地分析、鉴别、对比、吸收经典艺术的精华,收到学习实效。欧、美等国的高等学校对学生写作论文的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像哈佛大学在有关的“校规”中就明文规定:学生论文写作如不及格,必须照章补课。日本的很多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如果不合格,学生是不能毕业的。学生论文写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位的获得和职业的谋求,因此学生岂敢等闲视之、草率应付,而是视为学习阶段中的一件大事。[18]如今我们国家在“科教兴国”思想的指导下,教育的考核制度渐趋严格。尤其是艺术院校,这几年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撰写逐步规范化,要求也很严格。这样不仅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艺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检验了教学,更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把毕业论文写作考核制度的情况作为招才引将的必备条件进行考虑,因为这是提高单位人才素质、提高办事效率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措施,同时也保持了论文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会进一步促进院校毕业论文写作及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合理,使教学结构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13][14]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第1版:89,54,75.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28.

[3][4]彭文民.艺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第1版:3,73.

[5][11]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

第1版:83,81.

[6][7][15][英]弗兰西斯・培根.人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5,第1版:204,205.

[8][9]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5,第1版:10,2.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第1版:550.

[12]刘锡庆.写作论谭.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4,第1版:443.

[16]王占魁.《“自在”与“自为”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3.

[17]李和平.《教育的历史变革与现实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10.

[18]刘锡庆.《怎样撰写毕业论》毕业论文指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7:1-3.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通过笔者在艺术院校从事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对目前艺术院校学生论文写作现状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完成的论文中拷贝、粘贴的成分较多,自身对理论的研究甚少,使得论文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更谈不上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文化理论有所创新。

【关键词】

艺术院校;学生;论文写作

1 要从思想上重视理论修养,重视论文写作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当中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想。”学术论文就是搭建理论思想体系这座大厦的一砖一瓦,而完成学术论文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论文写作水平。因此,“从文化学的意义讲,论文写作具有继承和突破两方面的含义。”这样的说法是基于从论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的角度去阐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论文作为理论研究者对待某一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探讨,从而充当着文化传承的媒介,完成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每一次文化领域的进步都是在前人大量的研究基础之上完成的,当然,这些进步绝非是对前人的简单重复与总结,而是结合研究者所生存的历史背景及个人的文化积累,通过新的角度、新的阐述方式赋予研究对象新的生命。换句话说,文化的发展是有其时代特征的,学术论文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毋庸置疑的也被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但我们知道不是所有艺术作品都是“下里巴人”,其中不乏有众多的“阳春白雪”,曲高寡合,无法为大众所理解,更谈不上去体会其中的艺术内涵了。这就需要我们以文字的形式和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去解读我们的艺术作品,使得我们的艺术创作让大众产生真正的共鸣。另外,从艺术本身的发展来讲,它的每一次蜕变也都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持。因此,作为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应当具备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基本素养,即就是要具备艺术论文写作的能力。不能将毕业论文等学术论文的创作流于形式,随便应付差事,而应摒弃重技法轻理论的思想,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此项能力的培养,并将其视为与自身艺术创作同等重要的一项内容,长久地坚持下去。

2 文学课程要作为必修课程在艺术院校坚持开设

当我们谈及“如何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这一命题时,我们不得不去追根溯源,去探求造成当下艺术院校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去直面不堪的现状,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经过调查与研究,造成今日之现状的原因应归咎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艺术教育的模式一直以来都沿用着写实为主的原则,招生考试也以素描为基础起点,这样的模式也就造就了师生双方对技法重要性的普遍认同,而轻视内在文化修养的积累。二是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人才培养的方式由原先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艺术教育也不例外。一夜之间众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老牌的艺术院校也纷纷扩大招生规模,这无疑降低了艺术类招生的门槛,艺术生往往在考入高校时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可以说从踏入大学校门之前就比较低,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使得他们的文学素养及写作水平均处在一个比较低下的层次。所以我们要使得艺术类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这就需要下大功夫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及理论水平。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最为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文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在艺术院校坚持开设。 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逐步提升理解文字材料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并且能够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口头交流及书面表达,全面系统的学习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和规范,以适应论文写作的需要。

3 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加强论文写作训练

在艺术院校中,学生的论文写作指导工作通常会有一些衔接上的不顺畅。比如开设艺术论文写作课程,担当授课教师的通常为文化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讲授大多偏重于一般的论文写作常识,无法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情况,做到真正贴合每个专业自身特点的论文写作训练。因此,这就需要专业课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论文写作训练,在专业论文的指导中不仅要注重艺术技能的指导,还要注重将学生所掌握的论文写作知识与艺术领域专题研究相结合,达到写作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与文化理论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艺术论文水平的目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所讲授课程,适时的布置一些小的课程论文,这些论文的选题可以结合本专业的一些经典艺术作品进行深度挖掘,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对经典作品做专题研究,去写一些赏析性质的小论文。当然,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作为初学论文写作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帮他们确定合适的选题,选题不宜过大,但一定要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4 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应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论文写作能力

首先,写作要具备分析综合能力。虽说驾驭文章结构的方式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但作为学术论文“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写作虽无固定的格式,但大致要遵循的规律还是有的。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议论文最基本的框架结构有两种,一种为“横式”(也称为“ 并列式”),另一种成为“纵式”(也称为“演进式”),当然在较复杂的学术论文写作中,通常采用的是“纵横交叉式”。这样一种论文结构的搭建就需要写作者具备分析综合能力。论文的分析能力,即就是能够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分割为几个方面、几个层次或几个角度,从而对事物进行多方面、多角度且由浅入深的横向分析。其次,要具备艺术概括能力。作为艺术创作者,艺术院校学生所具备的艺术概括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能够将自然界的“实体”概括为笔下的“形状”,这种艺术创作是形象思维的体现。事实上,这只是艺术概括的一条思路。艺术概括的另外一条思路指的是艺术创作者对周遭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思维的“认识”,最终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当然,无论来自于“实体”的“形状”,还是来自于“理性认识”的“形象”,都是建立在“技法”的基础之上的,而它们的艺术表现力却仅有“技法”是不够的,更多取决于艺术创作者的文化修养,思维方式等。“它们都是在刻意创作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塑造出一种艺术意象和意境,一种心灵生活的图景。”因此,我们这里所强调的就是艺术概括能力的第二条思路,它当中既包含了对艺术现象中感性形象的体悟,也包含了作为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及抽象概括。

再次,要具备书面表达能力。通常“想”、“说”、“写”是联系沟通人与其他媒介的三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各有特点,尤其是“写”,更需要专门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即就是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写”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技艺,比如说语句、结构、方式等等,这项技能就是我们要完成专业学术论文所要具备的最为基本的能力,但也恰恰是我们艺术院校学生的一个软肋,因此我们切忌眼高手低,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从最为基本的方面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最终达到笔足以达志的效果。

总而言之,促进艺术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探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是作为艺术院校一线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文娟.艺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问题纠偏[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9):78.

[2]闫雪清.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研究意义[J]. 文教资料,2010(2):80.

【作者简介】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 金属热处理之退火 模拟退火算法探讨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LED产品退火工艺优化 基于固态相变的退火技术 胀接管道管端退火工艺 CrWMn球化退火工艺的分析 浅谈均匀化退火炉组 连续退火炉安装技术 汽车齿轮模具的退火工艺漫谈 硅钢连续退火炉安装技术 全氢罩式退火炉氢气用量对退火时间的影响分析 非晶合金退火后硬度变化的实证分析 不锈钢冷轧退火酸洗线生产工艺 全氢强对流罩式退火技术 金融危机“退火”中国钢铁业 基于回复及再结晶过程退火的分析 罩式退火炉翻卷机的优化改造 镀锌线退火炉的电气安全措施 浅谈连续退火炉的施工要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退火》过往已是温和宁静 《退火》过往已是温和宁静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唐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流动的风景2013,纸上墨本 消逝的风景2013,玻璃,茶 高地回声2016,玻璃,茶,银箔,木 朝暮2015,玻璃,茶,石粉土 等候觉醒2015,玻璃,樱桃木,茶 晓 2013,玻璃,综合材料,茶

这些作品来自杜蒙于2016年6月25日至8月7日在纽约否画廊举办的个展《杜蒙:退火》,呈现九组以玻璃为主要媒介的艺术作品,表达艺术家对于个人化瞬间与记忆的认知。

本次展览作品涵盖玻璃绘画、雕塑以及装置等不同形态,试图展现杜蒙对于玻璃艺术的多样化探索。2010年起,杜蒙将速写与插画手法融入玻璃创作,形成一种独立而细腻的语言,用以叙述那些恒定存在于思想之中,却难以用具体词汇表达、转瞬即逝的状态。这些带有强烈叙事性的玻璃作品,是她重现往昔,表达对特定时空感念的美妙通路。这些闪烁迷蒙光泽的玻璃体,不仅仅关乎着艺术家的个人体验,也描摹出一个崭新而深邃的世界。在杜蒙充满想象与期许的作品中,梦境般的过往与现实交织,司空见惯的场景倏忽变幻,未来的栖身之地变得可见而真实。正如艺术家迈克尔・罗杰斯对杜蒙作品的评论 ,“从这个意义 , 艺术家成为一个导体,过去现在未来在此相遇。”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宗教;重形神;重风骨;内在灵性;秀骨清像

1、南朝佛造像艺术的分析

1.1背景:得到帝室的支持

由于社会的动荡,经济的发展,与外来文化艺术的吸收与融合,经过大分裂、大融合后,致使南朝时期,在艺术思想领域逐渐出现了与两晋不同的新格局。东晋时期,佛教势力渐渐传入,至南北朝开始,是佛教艺术逐渐从萌生走向高峰的至关重要时期,成为其各代名擅一时的艺术家乃至社会上下百姓对于佛教文化都抱有一种崇敬的心态,积极投身于艺术潮流之中,并出现建寺造塔、开窟造像的风气 。

1.2南朝造型的题材表现

在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题材较多,种类丰富。由于受南朝主流意识及南朝人士的审美特点的影响,浸润到了释迦像的造像着衣及服饰样式方面,致使南朝的释迦佛像的服饰多为褒衣博带佛衣,其着衣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了民族融合的社会形势。综合南朝大部分的佛教造像,其造型题材虽有区别,但是所相处的思想文化背景及其佛教造像的推崇人士的审美模式相同,从而各题材的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是完全一致的。

上世纪后半期以来,南朝早期的佛教遗物与具有南北艺术风格相融合的佛教造像大量出土,正在矫正现代人们对于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艺术发展面貌的整体认知,南朝佛教造像在当时时期所产生的巨大成就以及对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现在已逐步得到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同。

1.3南朝宗教创作观点

南北朝美术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宗教美术。宗教美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现实必然会决定着艺术的发展。现实社会中的进步力量和衰颓力量的对立与斗争,都必然的会在艺术中反映出来。南北朝宗教美术的宏大的规模与巨大的创意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深厚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在表现技巧上也是有着跨越性的进步。虽然佛造像艺术在神态描写上表现的不够个性化,但也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精神特质。

2、谢赫审美主张

谢赫的“六法论”一直以来是衡量中国艺术科学又系统的审美准则与以及创作准则的重要依据,对中国艺术作品的审美发展趋势有着重大的启发。因此以“六法论”的审美观点对他所处年代的佛教造像进行剖析。

谢赫“六法”的重要观念为: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中国的古代美学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所评判的标准一直不以“内容”与“形式”为准则,而是以“风”、“气”“韵”“骨”的审美标准进行艺术审视,致使这些审美标准在当时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互为表里的。中国美学概念中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同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体用合一”“知行合一”,既有意识观念层面的精神内容,又有实施于具体实践的方法理论。

2.1重形神

关于“六法”,“气韵生动”是其总则,是统罩、统领其余五法的总纲领,强调创作者的内在灵性,在中国艺术作品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在谢赫品评二十七位画家时已透出了这一消息,例如,评论姚昙度的“画有逸才,巧变锋出,魑魅神鬼,皆能妙绝,同流真为,雅郑兼善,莫不俊发,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学所及”表现出姚昙度在艺术表现上有着高超的才能,这种极高的艺术表现才能不是通过后期的培养而形成的。 “气韵生动”作为形而上的精神内容,制约着艺术家的艺术传达向着体现活泼生动的效果方面发展,并同时把这种理念作为具象的艺术效果。在此时期,佛教造像极大地融入了南朝人士的审美情趣。整个造型的艺术特征比较显著,精神状态以及性格也较为生动。

2.2“以形写神”

中国佛教雕塑注重的是形象内在的精神活动,而不是过于注重外在的形体准确度的塑造,它通常都是通过对于艺术作品情感化的空间把握与处理,加上艺术创作者的直觉式联想想象与抒感,甚至增添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手法表现,由此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抒情写意的艺术表现效果。所以,中国佛教造像给予人的感觉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那样直观,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气势逼人、一触即发的火气,而是像中国的书画那样用笔藏锋,将力量包含在其中,以其含蓄美、内涵美,给予人以更多品味的余韵。

2.3重L骨

谢赫的“骨法用笔”是通过艺术作品人物造型的描绘从而反应出人物特质的笔法以及线条的要求,“骨法”原本是对纸质以及帛上的绘画创作的笔法要求,然而现在用此法研究南朝石质材料的佛教造像,又会产生怎样的艺术碰撞呢?南朝佛教造像最突出的艺术风格为“秀骨清像”,主要指的是佛陀或者是菩萨造型的外表皮体态较为削瘦,面貌较为清秀俊美,神情隽秀,双眸中深谙笑意的体态以及神态的造型样式,尤为亲切,充满飘逸高迈的独特艺术效果。这些样式与古印度佛教造像的造型、寓意都有所差异。其一为:由阳刚之气转变为清秀俊美之貌。其二为:由厚重简约的服饰风格转型为轻巧修饰风格。导致这种特征差异的因素是由于古印度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同时,受中国的儒道传统文化对于佛教文化的借鉴与改进的结果,佛教造像的气韵优雅的风格不免有几分儒雅之士的高尚在其中,同时,也包含着南朝世人对于佛教文化的虔诚与崇敬之心。

3、结语

中国古代艺术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审美价值,对艺术作品从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对现当代艺术的传承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对今后应当如何挖掘,使其成为拥有世界性意义的艺术文化价值,为人类今的后艺术文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毋庸置疑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着这一重要宗旨,本篇论文确定了研究的出发点,试图从谢赫的审美观点来分析南朝佛教造像的艺术特征,融入了“六法论”中的重要观点进行了对比阐述。从而使得中国古代雕塑领域的艺术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多层次。

【参考文献】:

[1] 卢辅圣.《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M].上海, 2004

[2]程新元. 创作与鉴赏意义的“六法论”阐释[J]. 芒种:下半月,2014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图像学;图像解读;美术鉴赏

一、美术教学与图像解读存在的误区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图像艺术的划时代意义更为明显。美术鉴赏、图像解读逐渐发展成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户外视频广告、电脑屏幕上的图像等,这些内容的出现都意味着对图像的解读应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据笔者了解,对图像的研究主要包括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层次。其中,前图像阶段是从应用角度对画面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习者既要理解作品的基础含义,又要掌握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目前,美术教学在图形解读这一模块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一些师生没有认识到图像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凭直觉描述美术作品,而学生所用词语往往为“好看”“色彩鲜艳”等,这就进入了“重欣赏、轻解读”的误区。有学者认为,我们的观看只是停留在观看阶段,被动地接受视觉图像,并没有深入分析图像背后的许多东西。与简单的“看”相反,我们需要主动地辨析图像世界,摒弃直观描述与评价的习惯。在欣赏一幅作品时,不能就画论画,而应和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第二,“重图式、轻内涵”。一些师生对图像的解读侧重对形式的描述,忽略了对形式的分析。仅仅从图式上欣赏作品,并不能透过作品表面分析、探究其深层含义。笔者认为,由于图像本身具有较强的多义性,“重图式、轻内涵”难以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二、图像解读的过程与意义

1.图像解读的过程。图像解读的过程大致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想什么”。“是什么”主要是弄清图像作品的形式语言,通过线条的节奏、面、空间、光影及色彩这五要素对图像作品进行形式分析,而艺术家也通过组合这些要素引起观者的共鸣。但是,没有什么艺术作品会具有一种确定的、不会改变的意义,所以“为什么”比“是什么”更需要我们去追问。任何一件艺术品都要向观者传达创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描摹现实。凡•高自杀前创作了《麦田上的乌鸦》这幅作品,我们仔细欣赏,会发现阴沉的天空、大片黑色的乌鸦与其之前的作品有一定差异。联想到他的自杀事件,我们就会明白艺术家的用意,他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天空、乌鸦等物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将痛苦、忧伤等情感融入其中。2.图像解读的意义。图像解读对美术学习、艺术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目前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图像解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纵观古今,凡大家巨匠,大多留下了读画笔记,通过不断地读画提升自身绘画品格。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图像解读具有如下意义。第一,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图像解读有利于更加细致地展现艺术作品,使学生更容易读懂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只有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图像解读的过程,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第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到来,纷繁复杂的图像信息充斥于人们的生活,图像解读能力、美术鉴赏能力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现代美术教学已从单一向复合转变,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显得尤为迫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

1.选取经典的艺术作品,运用图像解读法分析作品。第一,形式主义分析法,包括形式五要素的分析:线条的节奏、面、空间等。一般来讲,分析艺术作品时,可以运用形式五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如古典主义大师和现代派艺术大师笔下的静物有何不同。此外,除五要素之外的形式要素也要需感知。如,通过罗丹的《吻》研究画面肌理,通过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分析时间和运动概念,通过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分析空间透视。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分析与形式描述不同,形式分析往往基于形式描述,先对艺术作品进行形式描述,然后对艺术作品的含义进行分析。第二,风格学。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对大量不同风格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师可选取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对不同时期绘画的风格进行讨论、分析,选取典型的代表作进行研究。第三,图像学。图像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可以是《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弄清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阶段的意义、内涵及界定,并重点分析图像学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独特内涵。第四,精神分析法。运用精神分析法,可以选用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来解读,并通过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包括个人梦境、幻觉与艺术之间的关系。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图像展示更加直观、形象。教师可以将写实与象征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现艺术作品的自然属性和独特内涵,从而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鉴赏能力,又提高其美术专业技能。如,在学习《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ppt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态化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各地建筑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美等,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3.创新美术教学视听结合的方式。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从而导致美术学习的整体过程较为枯燥,学生可能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影像的完美结合,引发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共鸣,不断提升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听觉素养,以取得良好的鉴赏效果。如,在讲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还可以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鉴赏、图像解读的氛围,让他们充分感受纤夫生活的辛酸与艰苦,并分析艺术家高超的表现手法。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图像解读兴趣,音乐与图像的紧密结合加上图像解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为美术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充分保障。4.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学生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师应不断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扎实掌握美术专业基本功。此外,教师要善于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减少烦琐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解读、学会鉴赏、学会分析。如,在讲解《美丽的校园》一课时,让学生抒发对校园的切实感受,再将感受与绘画技巧相联系,将其转变为简单的绘画方式,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图时代的到来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图像解读与教学情境充分融合,将图像解读、美术鉴赏生活化,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锦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张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谢汝强.“读图能力”培养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王亚娟.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美术教学初探.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学:接受;原真美术作品;照相复制品

中图分类号:J4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3-0010-05

On the Acceptance of Photographic Copies of Art Works from theOn the Acceptance of Photographic Copies of Art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s

Zhang Jian(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Guiyang,550081)

Abstractt:The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of art works is still insufficient in China,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nly stayed in some abstract researches on the ideal state of acceptance of art works (“art producers - art works - recipients of art works"),which seriously strayed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ost common recipients (“art producers - art works - copies of art works through photographic printing- recipients of ’art works’").Therefore,we must be clearly awar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riginal art works and their photographic copies and the resulting divergence between the two acceptance states if we carry out related research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Fo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academic circles,it’s a pressing matter to expand the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state of recipients to the "distortion" art copies.

Key wordss:works of art;aesthetics;acceptance;original works of art;photographic copies

1.“美术作品的摄影接受”:一个被忽视的简单事实

我们在这里初步提出“美术作品的摄影接受”问题,该命题涉及几个基本概念:“美术”、“美术作品”、“摄影”和“接受”等。在对问题作具体论述之前,有必要先对这几个基本概念(尤其它们在本文中的用法和意义)进行说明和澄清。

“美术”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是一个美学意义上的概念,几与“艺术”等同通用。作为各门类艺术的总称或统称,“美术”不仅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视觉艺术,而且包括音乐(听觉艺术)和诗(语言艺术),有时还包括舞蹈(综合艺术);狭义上,“美术”是一个单纯的视觉艺术概念,特指绘画、雕塑和建筑。在当代中国语境里,“美术”基本上只取狭义,“艺术”与“美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设计、影视、摄影、书法、服装等所有类型、类别和种类的艺术;相比之下后者是一个小概念,它只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各种视觉艺术。”〔1〕就本文而言,我们行文论述中的“美术”是个狭义概念,就指绘画、雕塑及建筑艺术。相应地,本文中的“美术作品”就是指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和建筑作品。我们所举的美术作品的具体例子将限于上述范围。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的学科建制中通常设在美术系。但在本文中,我们所说的“美术”不包含摄影艺术在内。而且,我们在此所提的“摄影”或许算不上严格的摄影艺术,而只是美术作品的接受中的一个很重要但却一直被严重忽视的中介因素或功能。

“接受”指艺术接受(在本文即具体指美术作品的接受)。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艺术接受是艺术存在之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通过意象欣赏,接受者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2〕艺术接受中艺术意象的重建不只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艺术接受是艺术接受者主体的意识活动,受制于接受者的“期待视界”。

在对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了简单澄清后,我们现在可以对“美术作品的摄影接受”这一命题展开阐述了。“美术作品的摄影接受”首先是一非常显而易见的事实:绝大多数接受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所面对的“美术作品”并不是原真的美术作品,而是经过摄影中介之后的替代品、近似品。例如,除了少数幸运者可以一睹《蒙娜丽莎》的真容,绝大多数接受者所看到的《蒙娜丽莎》其实是经摄影中介之后的印刷品:先用相机把《蒙娜丽莎》拍摄下来,然后再印刷。很多人看到的《蒙娜丽莎》不过是巴掌般大小的图画罢了。再如罗丹的著名雕塑作品《思想者》,我们能“欣赏”到的是只是从一个角度拍摄下来的图像,而不是立体的雕塑作品本身了。至于建筑作品,其原真作品与大多数接受者所看到的图片之间距离更是遥远。显而易见,在大多数情况下,美术作品的接受实践所接触的并不是原真的美术作品,而是经过摄影中介之后的替代品、近似品。面对原真的美术作品,只是一种美术接受的理想和纯粹状态;而现实中的美术接受的真正状态却是:绝大多数接受者没有机会面对原真的美术作品。

2.学界对美术作品接受问题的抽象研究

在文学研究领域,国内学界对“接受”美学问题较为熟悉,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多。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搜索显示,自1979至今共有340余篇研究文学接受的论文;同期研究艺术接受的论文也有120余篇;然而同期研究美术接受的却只有5篇论文,其中扣准接受美学视角对美术接受问题作理论探讨的论文仅2篇:《“诗无达诂”与美术欣赏接受活动》(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载《新视野》2007年第2期)。虽然还有一些具体对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及建筑艺术的接受问题进行探讨的论文,但总体上美学界对美术作品接受问题的研究何其薄弱。

而且,上述仅有的2篇论文对美术接受问题研究只停留于对理想的、纯粹的接受状态进行关注。这是一种严重偏离大多数美术作品接受者的接受实践的抽象研究,它的理论阐述有一个前提悬设:接受者面对的是原真美术作品。

我们先来看《“诗无达诂”与美术欣赏接受活动》一文,全文的论述都以接受者面对的是原真美术作品作为前提。我们只需分析其中一段典型的论述就足以把问题看清:

观赏者作为美术鉴赏的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去感受作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用想象去补充和完善形式与内容中的“空白点”,主观地领悟其中的艺术意蕴,通过反复玩味、潜心感悟和深刻领略,从而揭示出作品的深刻内涵。例如大卫的《马拉之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曾经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让人们认识到了反动势力的凶残,如今的人们再欣赏这件佳作时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与那个时代人,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美术作品营造的艺术意境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3〕

“观赏者作为美术鉴赏的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去感受作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试问观赏者所感受的是作品吗?或者他们感受的是何种意义上的作品?除了大卫的《马拉之死》,作者在论文中还提到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徐渭的《墨葡萄》、达芬奇《蒙娜丽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绘画作品的具体个例。然而作者观赏过《马拉之死》的原真作品吗?观赏过《蒙娜丽莎》的原真作品吗?或许,对于他在论文中提及的这些绘画名作,论文作者根本都没看到过原真作品,他所看到的是经摄影中介之后印刷出来的巴掌般大小的图画罢了。这里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一方面自己所看到的不是原真作品,而是经摄影中介之后巴掌般大小的替代品、近似品,另一方面自己的论文的论述却以面对原真作品为假想的前提。

我们再来看《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一文。该文“从主体和受体两个角度,讨论了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4〕从美术家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论述到美术接受者的接受活动,表面上似乎完整地把握了美术创作者–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接受者这一动态流程。然而该文的论述同样是对假想的理想、纯粹的美术接受状态作论述而已,与大多数美术作品接受的实际状态不沾边。美术创作者所面对的固然是原真作品,然而有几个接受者有机会面对原真作品呢?在多数情况下,尤其对普通的、非专业的美术作品的接受者而言,“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的实际流程不是“美术创作者–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接受者”,而是:“美术创作者–美术作品–经摄影中介之后印刷出来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接受者”。《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一文中所附的2幅插图就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例子:一幅是蒙克的“呐喊”,另一幅是罗中立的“父亲”,原真美术作品被缩到巴掌般大小,而且以黑白色彩印刷。和原真美术作品相比,这2幅插图严重“失真”。显然,读者在文中所看到的插图与原真美术作品相去甚远。

3.理论研究与接受实践的偏差

从上一部分的分析不难见出,国内学界目前对美术作品的接受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而且或许更严重的是,既有的研究完全停留于对美术作品的理想接受状态作抽象研究。笔者并不全然反对对美术作品的理想接受状态作抽象研究,毕竟,“美术创作者–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接受者”这一流程对少数接受者可以成为事实,因为他们有机会面对原真的美术作品。然而即使是这部分接受者也不可能有机会去面对所有的原真美术作品。在接受某些“美术作品”时,他们也跟普通的接受者一样,只能面对经摄影中介后印刷出来的“美术作品”。

对于专业的接受者(如美术家、美术从业人员和美术学院的学生等)而言,面对经摄影中介后印刷出来的“美术作品”时,他们固然可以凭专业的实践优势使眼前的“美术作品”“还原”和趋近原真美术作品。但原真美术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与距离仍是不可消溶的。

对美术作品的理想接受状态(即接受者面对的是原真美术作品)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但前提是:研究者是很专业的美术从业人员,或者至少要具备接受过大量原真美术作品的经验。如果研究者既不是很专业的美术从业人员,也不具备接受过大量原真美术作品的经验,他却要研究美术作品的理想接受状态,就会落入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矛盾困境之中:一方面自己所看到的不是原真作品,而是经摄影中介之后巴掌般大小的替代品、近似品,另一方面自己的论文的论述却以面对原真作品为假想的前提。陷入这一矛盾困境之中的研究是没有多大学术价值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美术作品接受者而言,其接受处于“美术创作者–美术作品–经摄影中介之后印刷出来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接受者”这一流程中,他们面对的不是原真美术作品。迄今为止,学界似乎对这一简单的事实仍缺乏意识,很多学者几乎看不到原真美术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明显差异和距离,对该问题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美术作品的理想接受状态作研究,但更有必要对美术作品的非理想接受状态作研究。美术作品的非理想接受状态是绝大多数普通接受者所处的状态,相关研究将会推进美术欣赏教育(审美教育)。那种与大多数接受者的接受实践相脱节的研究很可能陷入理论误区,阻碍美术欣赏教育(审美教育)的发展。有论者在题为“美术欣赏教育”的论文中提出,美术欣赏的方法是,“每件美术作品中毕竟都使用了美术素材。有理解力的观众必须随时对美术作品素材及其作用加深认识。观赏美术作品时要特别注意它的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5〕然而,由于接受美术欣赏教育的学生通常面对的都是经摄影中介后印刷出来的“美术作品”,这种专业化的美术欣赏的方法在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实际效果令人怀疑,“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这些是重要途径。但如果在欣赏课中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一讲构图就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必须分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6〕

4.对“美术作品的摄影接受”问题的初步分析

对“美术作品的摄影接受”问题的最早关注可以追溯到本雅明那里。不过,在此需要强调一下,本雅明并不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加以阐述的。在其写于1931年的《摄影小史》中,本雅明指出,当时关于摄影的美学“论争大多在涉及‘摄影作为艺术’的美学问题时显得寸步难行了,而对诸如‘艺术作为摄影’如此确凿无疑的社会现实却不加任何关注。殊不知,就艺术功能来说具有更大意义的并不是摄影那或多或少地呈现出艺术性的构造,而是对艺术品进行照相复制的效用。……如果说有哪一点表明了当今艺术与摄影间关系的话,这一点莫非是通过对艺术品的摄影而出现的两者间未得到调和的紧张关系。”〔7〕本雅明关注的是作为一门机械复制的艺术的摄影,他认为,摄影的艺术性不是源于艺术性的构造,而主要是它的效用:对艺术品进行照相复制。这一观点和我们所说的“美术作品的摄影接受”触及的是同一个问题,但阐发的视角不一样。我们从接受美学的视角、从接受者的立场出发,本雅明则站在为新兴的作为一门机械复制艺术的摄影作辩护的立场,探讨摄影对传统艺术的冲击:“艺术的整个特质是否由照相摄影的发明而得到改变”。〔8〕

虽然不是从接受美学的立场出发,但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的摄影对传统艺术的冲击的思考对我们深有启发。本雅明肯定了摄影对艺术品进行照相复制,“人们从作为艺术的摄影转向了作为摄影的艺术。每个人都能看到,一幅图景,尤其是一座雕塑甚或一幢建筑物在相片上远比在实际中看得清楚。”〔9〕本雅明同时也注意到,对艺术品的摄影复制使艺术品的“原真性”(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和“光韵”消逝,众多的复制品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艺术品的价值由原来的膜拜价值褪变为展示价值。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10〕正是对艺术作品的摄影复制为众多的普通美术作品接受者提供了接近“美术作品”的机会。否则,他们既没有机会欣赏原真的美术作品,也没有机会目睹复制品。我们认为,再完美的复制品(尤其是照相复制品),也不可能与原真艺术品相等同。例如,一座雕塑的照片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这座雕塑相提并论。我们承认,就总体而言,由于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和大规模运用,传统艺术的原真性和光韵确实趋于消逝。但是,就单个的艺术品而言,再多或再完美的复制品也不能完全把所复制对象的独一无二性消解掉。时至今日,即使一幅绘画作品的一万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也仍不及这幅绘画作品本身有价值。

对美术作品的接受者而言,面对原真的美术作品与面对经摄影中介之后的复制品,其接受效果是大相径庭的。例如,面对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与面对这幅油画的巴掌大小的照片图画,效果会有很大差异。在其写于1980年12月14日的题为“《我的父亲》的成因”的信(原载《美术》1981年第2期)中,罗中立指出:

站在‘父亲’巨大的头像面前,就会产生强烈的视觉上的效果,这是我尽量把画幅加大的原因,如果这幅画缩小一半,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大,也是我的语言之一。只有这样,在这巨大的头像面前,才使我感受到牛羊般的慈善的目光的逼视,听到他沉重的喘息,青筋的暴跳,血液的奔流,嗅出他特有的烟叶味和汉腥味,感到他皮肤的抖动,看到从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以及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下的一颗牙齿,可以想见那一张嘴一辈子都吃了些啥东西,是多少黄连?还是多少白米?……父亲——这就是生育我的父亲,站在这样一位淳朴、善良、辛苦的父亲面前,谁又能无动于衷呢?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又有哪些人不了解、不热爱这样的父亲呢?!〔11〕

显然,罗中立所描述的接受效果只有当接受者现场观看《父亲》时才有可能达到。“二十多年来,我还是会经常听见有人这张画在展出时的场景:很多人长时间站在画前,最后激动得泪流满面。”〔12〕很难想象,如果这些接受者面对的是巴掌大小的照相复制版的《父亲》,他们还会激动得泪流满面吗?然而,有机会现场观看《父亲》的接受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普通的接受者所看到的只是巴掌大小的照相复制版的《父亲》。

从接受美学视角对美术接受进行研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原真美术作品与照相复制品的距离,以及由此而来的两种接受状态的差异。原真美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并没有完全消逝,而且也确实有相当部分接受者(如专业人员)有机会观赏原真美术作品。但同时大多数的普通接受者能接受到“失真”的复制品。因而我们的理论研究须关注两种接受状态,并且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就目前国内学界的情形而言,拓展对接受者面对失真的美术复制品这种接受状态的研究是当务之急。“对诸如‘艺术作为摄影’如此确凿无疑的社会现实却不加任何关注”,本雅明76年前所说的这句话仍是国内美学界的真实写照。很多学者面对的是经摄影中介之后的复制品,写的学术论文却是研究理想的美术接受状态(即接受者面对的是原真美术作品),干脆就把原真美术作品与它的照相复制品混同起来,懒得加以思考。学界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及其关于“原真性”、“光韵”的消逝、膜拜价值、展示价值等方面的观点并不陌生,但除了简单地重复阐述本雅明的观点,没有学者把这些观点应用到美术作品的接受研究上去。

参考文献:

〔1〕邢莉:《中西“美术”概念及术语比较》,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74页。

〔2〕朱立元主编:《美学》(自考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3〕牛加明:《“诗无达诂”与美术欣赏接受活动》,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80-81页。

〔4〕陈双全,姜希智:《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载《新视野》2007年第2期,第96页。

〔5〕晋雅欣:《美术欣赏教育》,载《美术观察》2007年第5期,第110页。

〔6〕汤春富:《美术欣赏课中的常见误区》,载《教书育人》2005年第4期,第71页。

〔7〕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8〕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9〕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10〕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11〕罗中立:《的成因》,载《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3期,第53页。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办艺术院校;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228-02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各大高校将科研作为学院内涵建设发展的重点,并采取科研成果量化考核的方式来激励学院科研工作者创造出高质量、高数量的科研成果。那么,这种激励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成效如何呢?以Y学院为例,本文通过分析科研成果量化考核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初步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措施。

Y学院从2009年6月开始进行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制定并实施《Y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对科研课题、科研成果评奖、论文、艺术作品等各类科研成果赋予相应分数,计算每位教师的科研总分,以分数高低作为年终考核、优秀教师评选的重要指标。截至2012年6月,共进行4次科研工作量统计,2008~200年度,参加科研工作量统计的教师总数为60人,总分为4651.19分;2009~2010学年度,参加科研工作量统计的教师总数为255人,总分为14231.102分;2010~2011学年度,参加科研工作量统计的教师总数为308人,总分为17902.795分;2010~2011学年度,参加科研工作量统计的教师总数为310人,总分为31570.402分。

我们可以看到:(1)四个学年,科研工作量总分数逐年增高,2009~2010学年度是飞速增长、涨幅最快的一年,为三倍多;而2011~2012学年度增幅也非常快,接近二倍;(2)参加科研工作量统计的教师人数也是逐年渐增加,在2009~2010学年度是飞速增长、涨幅最快的一年,有四倍多。最后两个学年的人数增加缓慢。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第一学年是第一次科研工作量统计,很多教师没有科研成果,业绩考核、评优、工资均受到严重影响,但也因此意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第二学年,出现参与科研成果统计的教师人数激增,科研工作量也增高三倍多的局面。

四个学年的科研工作量统计数字说明,制定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方式确实起到激励作用,初步达到预期目的。越来越多的教师充分意识到科研的重要价值。当然,学院也因为这一措施提升了整体科研竞争力。

然而,任何科研制度的设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科研成果量化考核为学院发展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它也引发了一些负面效应,必须引起科研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科研成果量化考核的公平性有待商榷

科研成果量化,即将各类科研成果按照一定的分数进行计算,以求和的方式得出总分。那么,如何确定各项科研成果应赋予的分数便是关于衡量标准的问题,我们以论文这一种类的成果统计举例。

对于民办艺术院校而言,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我们大多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作为衡量论文成果质量的标准。然而,我们却忽视了该检索系统每4年更新一次,在前后变动的三年时间里,很可能出现个别期刊因年检质量问题或期刊管理问题而除名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作如下推论:某位教师的论文成果发表刊物当年统计按照核心期刊分数计算,但实质上,由于该刊物已经被核心期刊行列剔除,应该按照一般刊物赋分;反之,教师的论文成果发表刊物当年已经位居核心期刊行列,却因为四年一次的检索而被视为一般期刊进行分数统计。因此,论文的量化考核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了。依此类推,其他类型科研成果的参照标准很可能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再者,艺术专业的教师多以艺术实践教学为主,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偏弱,参加科研成果量化考核的以艺术作品创作和艺术作品参展参赛居多,而这些艺术类作品参展参赛大都是省市级以上的单位筹办,计算工作量的时候赋予分数很高,而非艺术专业教师,专业特点决定他们很少参加比赛,这部分的科研分数基本没有机会获取。那么,若将艺术作品与通过实验和调查研究得出的理论性文章共同评定,不免有些牵强。因此,科研成果量化考核的公平性值得商榷。

二、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未必真实反映出科研成果的质量

我们通常根据科研成果量化分数的高低评定一名教师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是,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这科研成果量化分数的背后是否能真实反映出科研成果的质量呢?

以科研立项课题为例,各省市的科研管理机构很多,就辽宁省来说有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处、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规划办、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他们会围绕不同的主题设立选题指南,申报的要求高低不等。有些教师的课题研究质量很高,但因为申报要求中对于课题负责人的职称要求太高或者课题研究内容不在课题指南范围之内,只能申报市级课题,他的课题量化统计分数就只能按照市级课题赋分,而当年按照省级课题标准赋分进行统计的成果却未必有市级课题成果质量高。那么,我们按照科研成果量化统计分数得出的结果来衡量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就是不科学的,因此说,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未必能真实地反映出科研成果的质量。

三、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未必能真实体现出科研工作者付出的辛苦劳动

民办艺术院校的总体科研实力较弱,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大多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没有高职称,缺乏科研经历。少数反聘的高职称老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没有发挥对年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致使许多年轻教师单枪匹马地搞科研,时间、精力搭了很多,却收获甚微。科研成果量化考核只体现科研工作的结果,忽略了他们为争取这分数背后的努力过程,很容易挫败年轻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对于学院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科研成果量化考核容易导致团队合作意识淡漠

管理学中“1+1>2”的理论告诉我们团队合作对于学院发展的重要性,科研工作的发展也不例外。像课题的研究、论文协作等,都需要同事间的交流和精诚合作。但是,科研成果量化考核中,我们了解到,某些教师因为攀比量化总分,进行工资、评优等方面的竞争,试图“自闭”,自己搞科研,生怕互相交流过程中透露了自己的成果,让同事反超自己。久而久之,教师之间难以形成凝聚力,影响科研团队合作巨大潜力的发挥。

五、科研成果量化考核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研究、滋生学术腐败,不利于科研质量提升

部分教师为了获得科研成果量化考核的高分,将一篇论文的观点修改成几篇论文,发表在不同刊物上以求获得高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课题立项方面,比如省级课题立项的内容,修改一下研究的范畴,变成院级课题。有的甚至通过抄袭他人成果来获得科研分数。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和学术腐败,助长了科研不正之风,不利于科研质量的提升。

六、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没能充分调动艺术专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艺术专业教师因其专业注重实践操作的特点,求学期间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少,毕业也可以用一场演唱会、演奏会替代学位论文取得毕业资格。因此,他们的科研意识淡漠,科研创新能力较差,很难在课题申报、以及科研成果评选中取得成绩。渐渐地,他们更不会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几类科研任务中,更多的是通过参展参赛和艺术作品的创作来弥补科研量化分数,使得科研创新能力结构片面发展。

这些问题,虽然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及时解决。这要求我们科研管理工作者要用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去审视科研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正,以求长久的进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挥科研激励机制的作用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提出:“加强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改进高校科学研究评价办法,形成重在质量、崇尚创新、社会参与的评价方式,建立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这一重要理论指导对于民办艺术院校的评价考核机制指明方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改革科研激励手段。

1.变激励机制为奖励机制。随着学院科研工作发展,我们不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科研激励,而应该进行局部奖励。也就是说,逐渐地变激励机制为奖励机制,重点培养扶持一批科研技术过硬、科研理念端正的科研团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研人才。

2.科研成果评价以质量评价为主。科研成果的评价要注重质量,按照科研成果的研究水平,同专业发展和学院发展的结合程度,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对社会教育发展或者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研究、抄袭等不良风气的形成,引导学院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3.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科研评价激励机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艺术专业教师,允许他们多投入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参展参赛,但是也要关于文字写作成果的硬性规定,否则也影响总体考评成绩。而对于非艺术专业教师则通过成果数量和质量与艺术专业教师艺术创作成果之间进行协调,例如给予更多的经费补贴和奖励费用,使艺术专业和非艺术专业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科研工作的价值,都能意识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都能积极投入到各类科研成果的工作中,从而引导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结构的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晶晶.浅议高校科研量化考核机制弊端[J].科技创业月刊,2008,(6).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32-02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Public Art Classes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Liu-Jingk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ne art school,HuBei XiangYang 441053)

Abstract: The public art classes are generally opened in universities. They m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mproving students' art quality and shaping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public art classes in universities to be thoroughly studied and explored.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schem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ies; the public art classes;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几种主要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二、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三、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沿袭着专业艺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完全放在艺术史论上,具有本土化和地域特征的地方艺术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把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特色艺术、民间艺术的发掘、整理和传承结合起来,既是高校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又是丰富公共艺术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五、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 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4):46-47.

[2] 吴金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8):72-73.

[3] 韦静涛.论高校美术鉴赏课创新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32-133.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国内对于德勒兹理论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哲学领域,在对德勒兹理论艺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方面,除电影之外都相对缺乏,而且存在一个哲学与艺术之间学科的隔阂,这是研究之后发现的问题。未来我会继续读书、教学与写作,在将德勒兹理论应用于艺术实践与批评、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重看德勒兹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和实践。

人文学院,就我所在的美术史系而言,存在中国美术史重于西方,材料考据重于理论思考,传统重于当代的现象,所以我做这样一个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题目,也只能在美院学习与求索的同时,向更多哲学领域的老师请教。

来到美院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了好的老师,遇到了可以用一生去交流与学习的亦师亦友的伙伴。毕业季这样热闹,成为文化与艺术的事件,让更多人乐于接触艺术,对普通大众和专业人士都是好事。

论文概要

本文以德勒兹的艺术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其中的重要概念:“身体”,以及与“空间”、“时间”的相互关系,展现德勒兹哲学思想中的艺术观点,并将其延伸至对于艺术史的思考,对于当代艺术理论的建构,以及对于具体作品的案例分析等方面。

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主要阐释德勒兹对于培根绘画的论述,并抛出其在这一论述中始终强调的“身体”概念,继而在论文的第二章,结合德勒兹对于尼采、福柯等思想的解读,结合相关艺术作品的实例,探寻“身体”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中西方艺术中的重要意义;而在论文的三、四章中,在将“身体”置于空间与时间的坐标时,德勒兹的艺术理论,又可与西方艺术史的巴洛克时代,及当代艺术理论的“关系美学”建立连接,而经由德勒兹的影像艺术理论,亦可引出其独特的差异生成、永恒轮回的时间观与历史观,并为我们理解艺术史与当代艺术带来新的视角。

最后,文章尝试借助其他理论家对于德勒兹的研究,也借助德勒兹自己的总结话语,对其以“身体”为核心的艺术理论做出概括,并思考这一始终围绕“身体”、“感觉”、“生命”等的哲学观点,对于艺术创作、社会政治及未来生活的启示。

论文摘选

德勒兹为什么要在理论中坚定地将“身体”的概念提升出来?这一问题涉及到西方哲学史长久以来在身体与主体间的交战。到了德勒兹的时代,尼采“要以身体为准绳”的呼声早已回荡一个世纪,福柯也完成了对身体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权力、知识、道德等因素规训,成为丧失鲜活力量之主体的过程剖析。在此基础上,德勒兹得以真正高扬身体的强度。德勒兹与福柯作为学术上的伙伴与友人,其思想有着诸多共鸣与呼应之处,更重要的是,两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是尼采的信徒,他们的思想与见解,无处不萦绕着尼采的幽灵――从尼采到德勒兹,世界都是由力构成,而身体则是力的化身与载体,“每一种力的关系都构成一个身体”,这表现在身体原始的生命与旺盛的欲望。在哲学史中,这次被称作“身体转向”的思潮,不仅对理解德勒兹的艺术理论至关重要,更至今仍是当论频繁交锋的平台,是艺术创作反复推敲的主题。

在由尼采发端的“身体转向”的理论背景下,在福柯“被规训的身体”警醒了启蒙的美梦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艺术家,最早在行为艺术的领域展开实践。其中最为激烈地以作品聚焦身体文化政治问题的,则要属当时的女性艺术家,如小野洋子(YokoOno)、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Abramovic)等,她们在女权运动与激进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将自己的身体毫无保留地曝光,以此揭露社会加诸身体的戕害行为,还原一道道福柯式的、权力铭刻于

身体之上的烙印,宣告自身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身份,捍卫女性的合法权利。实际上,“身体”在西方艺术史中从未缺席,毋庸谈古典艺术中男女的频繁出场,在行为艺术风行之前,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指向潜意识的行动绘画,既已在作品中留下了身体的踪影;而当代意义下的身体艺术则可追溯至达达主义的即兴表演,也可在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蓝色中寻到端倪;真正开始用行为表演为手段,以身体构成创作媒介与作品本身的艺术家,则有布鲁斯・诺曼(BruceNauman)、维托・阿孔齐(VitoAcconci)等等。伴随尼采以来身体理论的更新繁衍,搭乘福柯权力分析的巨大影响,艺术家也不断在身体与创作之间思考穿梭,与理论并行不悖。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12008-2015年学校科研成果基本情况

1.1成果数量和科研人员数量

2008-2015年学校有档案记录的科研成果共计1577项,参与科研的人员累计648人。具体的科研成果数量和科研人员数量年度分布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学校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近三年,科研成果数量增长迅速,2015年成果数量是2008年的3.68倍:一方面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逐步重视科研工作,2012年成立了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政策措施,如科研奖励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有效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规模化发展,教师规模扩大,到达年限需要晋升职称的青年教师数量增加,有限的职数增加了职称评审的竞争压力,客观上也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成果数量相较于2009年有一个回落,诸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了这一现象:2010年学校集中力量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全校教职工全力投入申报工作;科研工作具有周期性,科研成果的出版具有滞后性。

1.2科研项目情况

2008-2015年学校获得立项的纵向科研项目共125项,其中部级项目3项,包括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级各类项目97项,市级项目5项,校级项目19项,总研究经费818万余元。具体的纵向科研项目年度立项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保持平稳增长趋势,2010年相较2009年立项数减少,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新增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申报,学校有4项课题获得立项,之后两年该课题没有组织申报;2013年立项数达到顶峰,之后有所回落,2013年学校组织了第一批校级课题的申报,资助了19项课题研究。

1.3和书籍出版情况

2008-2015年学校共1101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出版各类书籍75部,其中教材62部。具体的和书籍出版年度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2我可以看出,2008-2013年数保持平稳,稍有增长,2013-2015年数迅速增加,这与学校成果数量增长趋势保持一致:学校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提高,更直观地通过呈现出来,论文占据成果总量的69.8%。书籍出版平稳增长,2009年、2014年数量高于相邻年度:出版的书籍中教材占82.7%,教材的更新、修订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两个年度是学校教材集中修订、出版的时间。

1.4艺术作品获奖和专利情况

2008-2015年学校教师参加由各级政府和美协、文联等主办的展览获奖的作品共245项,取得专利37项。具体的作品获奖和专利年度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艺术作品获奖数量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趋势:一是作品创作需要一定的积累,具有周期性;二是各级展览分布不均衡,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2011年学校实现了专利零的突破,2015年获得授权的专利迅速增加至31项,但2014年没有专利:一是学校日益重视社会技术服务,将专利纳入科研奖励、职称评审范畴,鼓励教师申请专利;二是专利从申请到授权需要较长的时间,就出现了从2014年的零项到2015年31项井喷式发展这一现象。

2存在的不足

一是科研人员方面:学校近几年发展迅速,教师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已有专任教师400多人,但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仅122人,多集中为当年或次年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二是科研项目方面:省厅级项目多,高级别项目难有突破,校级课题有待稳定。在省厅级项目中,立项单位集中在教育厅,社科系统、科技厅、文化厅等部门的项目较少。三是科研论文方面:随着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提高,论文数量大幅度增加,但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近8年发表的1101篇论文中,核心论文仅占2.36%,如何改变唯数量论英雄的局面,引导教师潜心开展研究,确保科研成果具有代表性、创新性,构建标志性成果评价体系是科研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四是科研管理方面: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起步晚,对科研的重视性不够,科研实力较弱。近年来,为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有效提升了教师科研积极性,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基本保持单打独斗,没有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表现为论文基本为独著,项目多是主持人一人完成,没有团队导致竞争力弱,高级别项目和奖项拿不下来;科研成果的转化力较低,教师社会技术服务没有很好的纳入学校管理。

3建议

一是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学校应加强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引进高级别人才,这是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在新进人才时,注重专业的连续型、发展性。二是健全科研政策和计划:在已有科研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根据艺术类高职教育的特点,明确近期、远期科研目标,引进专业学术带头人,形成科研梯队,确定研究课题,连续滚动支持,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落实考核制度,切实将科研业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层干部考核、部门考核,形成竞争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面对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根据艺术类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柔性的评价管理机制,对基础理论型人才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分类评价,将项目、论文、著作、艺术作品、专利、社会科技服务、学术交流等多项定量和定性指标纳入评价标准。三是优化科研环境: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将科研与教学同等对待,教学科研两手抓;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科研平台,培养科研队伍,改善科研硬件软件条件,为教师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提供便利条件;就学校重点专业和专业群设立专项科研经费,鼓励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好局面。

作者:包文婷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美术简史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国艺术特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