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20:19:13

艺术议论文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1篇

选例――得当

选例,这是运用例证法的最关键的一步,例子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成败。那么,什么样的例子才算“得当”呢?第一,例子要有深度。它必须切中论题,瞄准论点,具有“向心力”,是正中靶心的“十环”材料,而不是那种与论点无关“脱靶”材料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第二,例子要有力度。它应该真实、典型、新鲜,能“挑大梁”,是具有强烈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尖端”材料。第三,例子要有广度。它应该在类型上有区别,体现不同的角度,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政治经济的,也有科技文化的。这样搭配使用,可使说理有深度,行文也活泼多姿,富有变化。

引例――得法

在运用事例论证时,观点和事物之间往往需要有一句过渡的话,这句过渡的话就是引例句。引例要自然,可以以设问来开路,可以借假设作引子,也可以用警言做桥梁。引例要集中,不要兜圈子,不能“撒大网”,只需一两句即行,目的在于把例子引出来。

叙例――得体

有人说,议论文的例子应该像“高度浓缩的压缩饼干”。此话的确很有道理,因为议论文运用例子的目的在于说理议论,阐明道理,因此也就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像记叙文那样进行详尽具体的描述,否则的话,将会冲淡议论的成分,淹没文章的论点。那么如何表述议论文的例子呢?其一,要注重思想性,不求形象性。只要所举的例子能揭示问题实质,把道理说清楚就行。其二,要注重侧面性,不求完整性。一个材料,隐含的意义是多重性的,它可以证明这个论点,也可以证明那个论点,因此,我们在叙述时不需要写得面面俱到,而要紧扣论点,侧重写出某一方面的事实就行。在这方面,陶铸的《崇高的理想》称得上是典范。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阐述理想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这一论题,引用了近20个事例作论据,但也仅仅用来600多字,可谓是“压缩饼干”。

议例――得力

例子举出来以后,还要对其进行由表及里,切中要害的分析,把事例所蕴含的思想性揭示出来,使之与论点挂钩,从而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很多同学写议论文时忽视这一环节,或观点与事例简单相加,“见事不见理”,出现“断层”现象;或就事论事,分析不到位;或东拉西扯,冗长繁复。因此,论证就显得无力,不能让人信服。

总之,我们可根据具体的事例选择相应的议论方法,从而使我们的论证产生无可辩驳的力量。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2篇

方法一 一喻一追

【示例】如果时间是一条记录生活的纸,我把它划出好几段,撕下睡觉和琐事的时间,猛地发现,手里攥着的只剩下一点碎片,而那真真切切,就是我的时间。

【解读】 “一喻一追”即把要论述的事物比作他物,然后在比喻的基础上进行多层玩味,这样一来韵味全出,深度立显。这一比喻要准确贴切、耐人寻味,紧跟的玩味要自然得体、细致深入。

【举一反三】

例1 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浅阅读是小溪,那么深阅读则是大海。溪再美也“小”,海则“纳百川”,故而成其大。浅阅读最多只能消遣,深阅读则会让灵魂得到洗礼。(《浅阅读与深阅读》)

例2 挑选千里马,千万不要问它是从哪个马厩出来的,而要给它机会让它出来跑一跑、遛一遛,才能见到它的真本事。(《英雄不问出处》)

方法二 逆向思辨

【示例】有一种高雅叫谦卑。

【解读】逆向思辨,即通过逆向思考,从矛盾对应的角度探究深刻的哲理。这一思辨模式一般不能轻易用在对作文主体立意导向的否定。

【举一反三】

例1 家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心灵的归宿。远在千里之外,心中有家,依然温暖;泡在家中,心在远方,仍会孤寂。(《家》)

例2 青春不仅是年龄,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怀揣梦想、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精神。豆蔻年华,也可能变得老成持重;花甲之年,也可能老当益壮。(《关于青春》)

方法三 设问开头

【示例】假如刘翔还在练跳高,他能有一路走来的辉煌吗?当然不会。跳高不是他的强项,跨栏才是他的天地。经营自己的长处往往比弥补短处更重要。

【解读】首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回答,自然引出论点。如此开头,发人深省,立意鲜明,层次清晰,言辞有力。实际操作时,既可正例反设,也可反例正设,通过设问启人思考,将思维引向深处。

【举一反三】

例1 假如孔乙己屡试不第之后能营生糊口,他的人生结局会如此凄惨吗?应该不会。许多时候,食古不化的愚昧往往能抹去人活着的意义。(《醒悟》)

例2 假如几岁的孩童变得老成持重,这样的孩子,我们还感觉可爱吗?假如耄耋老太没了皱纹,这样的老人,我们还感觉慈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还是自然最美呀!(《自然》)

方法四 串引开头

【示例】我常常敬佩苏子,在“蝇头微利,蜗角虚名”面前,悠然转身,于“斜风疏雨”之中,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感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快意与淡泊,将自己镌刻在历史的扉页。勇于放下,成就了豪放苏子。

【解读】串引开头,旨在围绕主题,自然引用名言诗句,以增强文章开头的诗意与文化味。这样的开头,引用的名言要协调得体,另外,语言也要有一定文采和韵味。

【举一反三】

例1 道德修养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走好第一步,才能奠稳道德大厦。(《第一步》)

例2 纵然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苦,纵然是“凭轩涕泗流”的悲怆,纵然是“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寂,杜甫仍然用悲悯苍生的情怀书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切莫让困境湮没了心境。(《境界》)

方法五 排比反问

【示例】当拿破仑率领百万雄师驰骋欧罗巴大陆,谁还在意他一米六二的身高?当弗莱明用孜孜以求的钻研分离出廉价高效的青霉素,谁还会在意他农民的身份?当鲁迅的作品泽被代代中华儿女,谁还会在意他不是文学科班出身?英雄不问出处,出处也挡不住英雄。

【解读】排比列举事例,素材鲜明丰富,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行文材料的不足。排比列举的素材往往要对准一个点铺排事例,连出组合拳,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问,启人心智,发人深省。

【举一反三】

例1 当贞德置身火海,她怎会不想保全自己的生命?当乔布斯被诊断为胰腺癌,他怎会不知道人生之路已不长?当吴菊萍飞身去托从九楼掉下的孩童,她怎会不知道自己有生命危险?人生在世有比生命更有分量的东西,那就是信念。(《信念》)

例2 父母真的不容易!每天陪着我们到深夜,他们怎会不累?听到我们偶尔的咳嗽,他们怎么会不担心?面对我们情绪低落,他们怎会不揪心?

做儿女的,一味被爱是自私的,回馈才美。(《感恩》)

方法六 对比生味

【示例】不要怕把画画淡,淡到极致是一种豁达与智慧;也不要怕把画画浓,浓到透彻是一种勇气与力量。两种风格迥异的画面折射出不同的生活境界,也显示了不同的处事态度。

【解读】通过相反的两种生活态度或情韵的对比,选取合理的价值取向,表达明晰的立场。这样的开头,对比鲜明,观点醒目。

【举一反三】

例1 《围炉夜话》中有句话:“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生活中,不苟、不俗,活出真性情的自我,这便是至高的生活境界。(《生活的境界》)

例2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可乐可以说是受众群体最多的饮品。冰凉、刺激、甜腻的碳酸汽水是学生的最爱。但我则爱茶,她像一个温和、深厚的知己,不时地与我谈天说地。对于爱茶的我,品茶是对丰富滋味的享受,对躁动心灵的洗涤。(《诗意生活》)

方法七 以俗化难

【示例】如果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就某个问题观点产生分歧,且不论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总会用不屑的语气说:“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解读】真理总是朴素的,再高深的哲理总能和生活与自然现象对应。找到这种对应,通过引用透射浓浓生活情韵与泥土气息的俗语来演绎理性的文题,自然巧妙,形象深刻。

【举一反三】

例1 老人常说:人要面子,树要皮。但虚伪的面子还是不要的好,否则就会死要面子活受罪。(《面子》)

例2 俗话说: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人如果自惭形秽,整天泡在自卑的泪水中,就是优点也会被淹没;如果自信地生活,微笑前行,“丑媳妇”也有魅力。(《心态》)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3篇

1 论点正确、新颖、有针对性。

2 论据应可靠、典型、新鲜。

二、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4月15日下午。总理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强调,现在救人是最紧迫的问题。一个人也不要放弃,要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搜救工作。

②玉树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发生后。人民、武警、公安消防部队很快赶赴现场抢救,中央有关部门也派出了救援队,不少省份自发地派出了救援小组。

③在广西巴马县的干旱受灾地区活跃着一支车友义务送水队。送水队员中有的是放下手中的生意,有的则是利用假期聚到一起,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往返于村庄到县城供水点的100多公里的山路上。义务给群众送水,缓解了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审题谋篇指导

1 审题重点指导

要使自己的观点正确有针对性,首先要读材料。要针对材料所揭示的道理去选择,确定自己的观点。所谓新颖,就是指选择确定的观点一定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又要从人人眼中有和人人笔下无的角度组织好自己的观点。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一要总体把握材料内容,全面理解材料。例如本文可从材料中提炼出“团结、奉献、爱心、和衷共济、和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观点。二要选择好阐述观点的角度,因为从材料中引申出的观点多、涉及范围广,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角度、一个话题立意,切口要小,挖掘要深(并列、层递、总分)。三要选择生活中的新鲜材料和感人事迹。如“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来使文章的观点新颖、打动人、感染人。

2 谋篇构思要点:论据可靠、典型、新鲜

要让论证可靠是指选用的论据应该一是历经千年为人们所公认的道理:二是自然科学论证的原理、数据、推理、公式定理等;三是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遵循的社会公德、礼仪、习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等。论证的典型就是为人所信服的说服力强的事例及道理。新鲜就是指选用的角度要新,人人都用的则旧,人人笔下无的则新。一般来说教材中的典型例子,生活中的名人逸事、诗词曲赋中的名言名句都可新可旧,例如人人都会选用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数尽还复来”。以此显示李白的狂放则旧,而选用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来表达李白的狂放则新。其次对人们常用的典型事例换一个角度来说,也会产生新颖的效果。另外选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化用典故,引用诗词曲赋也可达到新颖的效果。

其次要做到论据可靠、典型、新颖,必须做到“三要”。一是要“用熟忌生”。即写作时要以自己熟悉的典型材料论证观点,不要临时编造一些自己生疏的,道听途说的,或乱编造的材料。这就需要平时熟读几本书,熟记几个人,熟背若干诗词曲赋。二是开口要小,挖掘要深。一篇作文选材不宜多,应扣住作文要求,深入挖掘论据内函。说服力才强。三是论据要紧扣作文观点,能证明作文观点的论据就是典型的。例如扣住本次作文的立意,“团结互助”首先想应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团结互助的表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不团结不互助的后果”。再确定选哪些材料来证明。可将材料化用为论据,可化用教材以及生活中的例子。最后考虑把哪些材料放在前,哪些放在后,使文章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就行了。

3 关注论点、论据与作文要求的关系

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提炼观点的基础,本次作文的论点必须从材料中提出来,丢掉材料另说则属文不对题。论据可化用材料。也可另外选材料作为论据,但论据与材料之间应有相似点和类比性。

四、优秀作文点评

血脉相连 大爱无疆

四川省一考生

从地震到灾难,我们看到了凝聚的力量,从大旱到灾难。我们显示了爱心的奉献,从领导到群众,我们明白了血脉相连和大爱无疆的真谛。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在大灾大难面前“敢叫日月换新天”。

“一个人也不要放弃,要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搜救工作”。救灾第一线,国家领导人给灾区人民带来生的希望,用振振有词的声音传递着信心。用无言的行动诠释有声的爱。不知当时掩埋在废墟下,在黑暗死寂的环境中在听到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时,有没有重新燃起生存的意志,坚信着获救的时刻一定会来临。

大灾大难面前,有国家不倒的顶梁柱,支撑着句句无私奉献的话语,牵动人心;无声的行动,点燃信心。国与民心连心,创造生命的奇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血脉相连,生死相依。时间就是生命,灾难就是命令。

从汶川到玉树,我们无时无刻不看到一道道绿色的迷彩服穿梭在废墟上,草绿色迷彩服,在废墟上扬起希望的风帆。

他们秉持着灾难的号令,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正是因为有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才有了汶川地震武文斌战士,连续工作数日之后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事迹:才有了玉树废墟上舍弃照顾即将出生儿子的战士,奔赴前线的感人精神。

大灾无情。人有情。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诠释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的中华魂,玉树不倒,中国不倒!

劲往一个地方使。将产生无穷大的力量。湖南雪灾。冰封了游子回乡的路,雪中送碳,温暖游子心灵的路;西南大旱,蒸发了生命之本,义务送水。解救等候的饥渴村民。不管哪里有灾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奉献,哪里就有爱心。凝聚十三亿人的力量,生命将不再脆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同是炎黄子孙,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血脉相连,同是中华儿女,凝聚生命的力量,我们心手相牵。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装潢艺术理念中国文化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符合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同心结”图案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中国邮政的标志,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人标志的造型中。该标志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形与势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表达了中国邮政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尝试关键未来发展

1.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历史背景及现状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比如各种规模泵站的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房、启闭机房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其各自的功能执行着对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但要做好2l世纪中国水利这件大事,就必须将社会、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纳入水利科学研究之中,提出新的治水战略,将以前不太为人们所重视或者是限于条件尚无力去重视的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并进行研究、探讨和尝试。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2.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尝试

2002年,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院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引进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成立建筑设计所,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学相关理论及艺术相结合,把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艺术创作共融于水利建筑一体,先后在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无锡市泊渎港水利枢纽工程、南京市雨花区中兴桥泵站工程、南京化学工业园雨水泵站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及江宁区赵村水库水利工程景点和浦口区路南水库“佛手湖”等景观水利工程设计中,尝试实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思想,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跨越,提高了水利建筑的环境价值,增加了设计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水利建筑的科技进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以及多项工程的设计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我们认为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

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高潮,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水利观光区,从而吸引社会消费,形成水利工程结合景观建设,带动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将不失为一条水利建筑事业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例如我们院做的江宁赵村水库工程,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优良的风景,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水库管理处完全实现了以库养库的目标。结合工程水利,加强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发展景观水利的设想,对于水利建筑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成为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科技导报》,1998.8.

【2】郭永庆.杨洪杰.何文波,张捷捷,“浅谈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黑龙江水利科技》.2001.(3)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6篇

一、 议论文教学中设置测试题的意义

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不出真正的议论文”是多年来写作教学难以解决的一个顽症,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不懂得逻辑思维和写议论文密切相关,平时思维很随意,不合逻辑,到了写议论文时,自然不可能去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其次,学生不了解“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不知道只有按照“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才能写出真正的议论文;第三,学生不了解也没有掌握议论文的“语体特征”,习惯于用随笔式的语言,用“信笔写来”的句式去写议论文。要改变学生“议论文写作难”这一现状,就必须让学生懂得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平时思考问题和写文章都要合逻辑;同时,学生还必须了解掌握并且善于运用“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另外,学生还要能够准确把握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这几个主要方面的知识理解和掌握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议论文“不规范”“不符合议论文语体特征”“文体特征不明显,写出的文章是‘四不像’”等问题,从而攻克议论文难关,写出符合要求的议论文。

为了达到议论文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深入浅出,联系学生议论文写作实际,讲解撰写议论文必须理解掌握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对议论文有正确认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本身难度就很大,非常抽象,不易理解,要把这些知识讲深讲透,绝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教师对议论文写作所需的逻辑知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文体知识十分熟悉,了如指掌,还要达到对与议论文相关的理论知识驾驭自如,游刃有余,讲课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饶有趣味,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意味隽永,充满美感,才能引起学生兴趣,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例如讲解逻辑思维中的“概念”,《现代汉语小词典》是这样为概念定义的:“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这个定义对“概念”的解释是很清楚的,而且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概念”,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并予以解释:“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因为有了《现代汉语小词典》的这一举例和解释,学生可以理解“概念是怎样抽取出来的”,但是对概念“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仍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可以举一个令学生觉得很有趣味的例子,然后再分析讲解。画家韩美林善于画猫,他画的猫每只都栩栩如生,十分传神,每幅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有一次,有个人对他说,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比如你画的猫,只要把猫的两眼挖去,再在那被挖去的地方装上两个灯泡,这就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讲到这里,学生一片笑声。教师此时可以分析,为什么大家觉得这个例子十分可笑呢?这是因为,这个人在对韩美林讲的这段话中,出现了几处概念上的错误。一个概念有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韩美林画的猫是艺术品,但是作为艺术品的猫一旦被挖去眼睛,它就不再是艺术品;电灯和科技的内涵不一样,外延也不一样,因此不是同一概念;韩美林画的猫是“艺术品”,但“艺术品”和“艺术”这两个概念本质不同,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着明显区别,因此也不是同一概念。由于这段话中出现了几处概念错误,因此大家听了这段话觉得很好笑。很多学生在学习了这些逻辑知识以后,深有感慨地说,经过老师这番举例讲解,我们觉得逻辑知识不那么枯燥了,也不那么难了,而且懂得逻辑知识确实非常重要。有的学生说,过去我们不懂逻辑,思考问题通常是想怎么想就怎么想,思维有很大的随意性;现在学了逻辑知识,懂得逻辑思维能力是平时训练出来的,平时思考问题时就要合逻辑,要避免思维的随意性。这样到了写议论文时,论述才能合逻辑,文章才会有较强的逻辑性。

如果教师希望学生掌握“议论类文章相似式”,除了要向学生介绍这个“相似式”,将这个“相似式”板书于黑板之外,还要讲解这个“相似式”的意义:“议论类文章相似式”解决了“议论文要素”与“议论文结构”之间的关系,是议论文写作的“大体”“规范”“依据”,按照这个“相似式”,可以写出符合规范的议论文。

除此,教师要联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实际,阐释“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开头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指出:议论文的基本逻辑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已经明确规定,议论文应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在引论部分,一般是直接提出令人关注的问题,点明观点;然后承接引论,在本论部分予以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一篇议论文如果没有观点,本论部分就无法论证,这篇议论文从文章开头部分始,就已经失败。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将本论部分分成三个论层,论证中心论点。但是他这三个论层的篇幅越写越短,分量越来越轻。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的规定,指导学生:议论文的本论部分,要分成几个论层去论证中心论点,这几个论层通常采用纵向递进式,或者横向并列式,或者是纵横交错式。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进行论证,本论部分的几个论层其篇幅不应越来越短,其分量不应越来越轻,通常采用较多的论证形式是“递进式”,论证层层深入,在几个论层中,分量逐层加重,最后一个论层分量最重,篇幅最长,而不是像有些同学想的那样,“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本论部分的最前面”,将本论部分第一论层的篇幅写得最长,分量最重,内容最多,其他几个论层分量越来越轻,篇幅越来越短。这样写,既不是并列式,又不是递进式,又不是纵横交错式,又不是较为特殊的散论式的推理论证,因此写出的议论文是不合要求的。

议论文写作有明显的特殊性,学生看似理解了议论文的相关理论知识,但实际上未必真的理解。在议论文的学习中,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能与学习其他理论知识的理解相提并论。如果真正理解了议论文理论知识,就必须在写作实践中体现出来。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议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次训练,才能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真正理解。这种训练,可以采用作文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但是要在较短时间内,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要有突破,要真正掌握议论文文体,仅凭单纯的议论文写作还不能实现,还必须要增加训练强度。也就是说,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后,为了强化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相关理论的理解,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议论文,就必须采用“用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能力,深入钻研理解议论文相关理论,用多种有难度、有强度的训练形式,强化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使其迅速掌握议论文知识,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二、 议论文教学中如何设置测试题

1. 议论文写作测试题内容。议论文写作教学测试题的设置,其主要内容应当与议论文写作密切相关。教师应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全面阐释并多次强调的理论知识,其中主要包括:“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其次是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主要有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句式、议论文主要使用的词汇、议论文行文的节奏与气势等等。其三,议论文写作必须掌握的逻辑知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其四,还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如怎样查阅和搜集材料,如何运用思维方法对众多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选出适合撰写议论文的材料,完成议论文写作的“选材”程序;怎样用归纳的思维方法,从业已选定的材料中归纳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怎样用演绎的思维方法,从业已确立的中心论点出发,设置论层,谋篇布局,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阐述论证中心论点;怎样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对全文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强调延伸,完成全文的结论部分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也是议论文写作能否获得成功的主要和关键之处,因此教师必须将这些知识纳入测试范围,作为测试的主要内容。

2. 议论文写作测试题的题型。在设置“议论文写作测试题”时,应该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体现其理论性。在“议论文写作测试题”中,理论题应占一定的比例,其题型应以概念解释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已经重点解释强调的概念,如“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概念、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逻辑中的“四大定律”,议论文文体的主要特征等等。这些理论概念题是议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如果在测试中,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是正确的、深入的,无疑会对他们的议论文写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议论文写作测试题”中必须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相关理论的理解掌握的具体状况,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议论文写作相关的理论水平,让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心中有数,便于对学生指导;也便于教师及时针对学生议论文理论学习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与议论文写作相关的理论知识。

议论文写作既与理论密切相关,又与实践紧紧相联。教师不仅要看学生能否回答解释各种相关概念,还要看在写作实践中,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理论。换句话说,学生是否掌握理论,写作实践是试金石;能否写出符合议论文要求的议论文,是对学生议论文相关理论与知识水平的最好检验。“议论文写作测试题”中的实践类题目,其目的在于真正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这类实践性题目仍然应以议论文写作必须运用的理论知识作为考点,可以将实践题分为五大类,以向学生提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

第一大类:“议论类文章相似式”

(1) 根据“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的要求,中心论点应在哪个部分提出?

(2) 引论部分和本论部分是怎样的顺序关系?

(3 )议论文的论证应在哪个部分展开?

第二大类:思维形式

(1) 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本质有何不同?

(2) “汪曾祺是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怎样的句式?

(3) “因为你在安全局工作过,因此请你来上安全课。”此句话中的两个“安全”是否是同一概念?

第三大类:思维方法

(1) 从材料中形成中心论点,要用怎样的思维方法?

(2) 根据中心论点去组织材料,要用怎样的思维方法?

(3) 将一个问题分解开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要用怎样的思维方法?

(4) 一篇议论文,当引论、本论部分写完之后,需要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需要怎样的思维方法?

第四大类:四大定律

(1) “因为中国人民不答应,搞‘’不可能实现。”这句话违反了哪一条逻辑定律?

(2) “刘邦是大英雄,刘邦是小人物。”这句话违反了哪条逻辑定律?

(3) “事实证明,两岁的孩子是可以管好自己的,我认为大人不见得可以管好自己。”这句话违反了哪条逻辑定律?

(4) “似花非花张爱玲的人生的动人绚丽传奇。”这句话违反了哪条逻辑定律?

第五大类:文体特征

(1) “宵从海上来,晓向云间没。”这句话是否是议论文语言?

(2)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得意门生,他的小说有着鲜明的传统性。”这句话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3)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句话是否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节奏?

(4) “汪曾祺接受了古代与现代教育,以其较好地继承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鲜明特色,雅韵独步于流派纷纭、新人辈出的当代文坛,是历史造成的特殊现象也是必然现象,他必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这段话在节奏、 气势、用词、句式等方面有何特点?

三、 结语

议论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师进行了议论文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后,为强化议论文写作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多种能力深入学习和钻研议论文,教师必须设置议论文教学测试题,对学生从议论文理论知识到议论文写作实践进行全面考查,这有助于学生以高度的注意力和极为认真的态度对议论文写作相关理论知识予以梳理、归纳、分析、比较、理解、吸纳。此举会使学生更加关注和重视议论文理论知识和议论文写作实践。正如有的学生所说,因为我们为议论文写作测试下过很多工夫,后来再写议论文时,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脑别清楚。事实说明,当思维经受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之后,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必然会有质的飞跃,议论文写作水平会有明显提升。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7篇

这种种乱象,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处于一种盲目状态,一遇到议论文就无从下手。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规范议论文的写作,切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呢?

一、强化规范的文体意识,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是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规范议论文是指以论点、论据、论证构成清晰的论证结构的议论文,其中论证结构规范是写好这一类型议论文的关键,而规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大致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强调分析问题的结构模式

(1)提出观点(引入――提出观点)

(2)分析:(为什么)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3)总结(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中心)

第二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者兼顾的结构模式

(1)提出观点:是什么

(2)分析:为什么

怎么办

(3)总结(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中心)

在这两种基本思路中, “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是文章的论证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所在。要想把“为什么”说清楚,就要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论证模式。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模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以并列式为例可以进行以下分解:

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如:勇敢: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如:质量就是生命

(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3、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如: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4、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

如:谈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学生掌握了论证模式,写作思路一下就打开了,这样就保证了议论文的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并为议论文的写作打开了思路。这里只是以并列式为例,我们也可以用其它模式进行强化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学会拟写议论文的提纲, 提高思路意识。

作文的写作过程包括审题――构思――写作――修改。在考试中,由于时间紧迫,要使行文时一气呵成,就必须有高效的审题和构思过程。议论文写作因其文体特征,特别需要清晰的写作思路,所以在平时进行写作提纲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写作效率。写作提纲训练包括几方面的内容:(1)拟题目(2)定中心论点(3)列出分论点。其训练过程可以设计以下几步进行:

1、出示确定的作文题。

2、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按要求写出提纲。

3、选个别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提纲,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对学生个别辅导交流。

4、师生对黑板上的提纲进行点评。

5、学生整理修改自己的写作提纲。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就可以快速立意、快速构思,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和写作速度自然获得提高。

三、用“范文”引领学生的写作。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生模仿范文是写作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奠基石。用“范文”引领学生的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一定要让学生面对具体的例子,教师的讲评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才会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要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摘录,在讲评时,用例子说话。特别是对那些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同学的范文是最可能攀上的台阶。所以每次作文写完后,我都会把优秀作文在课堂上认真讲评。如果总是以高考满分作文为例,以高考满分作文为标杆,学生就会一味模仿,失去自我,而作文水平低的学生则会觉得高不可攀,失去写作信心,使作文陷入泥潭之中。

四、面批――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无论老师如何精心准备作文讲评,都无法真正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详细写评语,学生可能无法全部理解,这样就失去了作文批改的作用,而当面批改,就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面批时,教师指导针对性强,学生听得专心,效果自然就好。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他及时对文章作出修改,这种修改对学生也是作用很大的。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认识了问题,并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作文教学才落到了实处。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8篇

议论文写作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破题”上。不同的议论文,观点解读的内容与方式不一。议论文讲究“破题”,然后再呈现观点。“破题”一般在作文之首,是最吸引老师的地方。中高考作文中,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要讲究艺术性,而最大的艺术便在“破题”上,要把“破题”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老师的“眼球”给吸引住。对于我们常写的故事材料来说,论点往往就是起于材料中的一个词或者感受时想到的一个词。当我们基于材料生成这个词语时,一定要非常珍惜。举例来说: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菜园主人看见了。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母亲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告官,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还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的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誉的人。“外公偷菜”的故事,考生阅读后生成了这样一些词语:宽恕、宽容、自尊、改过、智慧、艺术等。在论点的呈现上,我们怎样走向艺术性?一位同学这样起笔“:邻居真让人意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恕’———谅解、同情、理解,还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宽’———宽厚、宽怀。那‘两棵菜’,才真正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宽恕’;外公的变化,才真正让我明白了‘宽恕’的力量。”显然,这位同学对“宽恕”的理解,就非常“珍惜”。他不只是从材料中简单地看到了“宽恕”这个词,他还看到了其中的“宽”的重要性。所以,他在行文时把“宽恕”拆分为“恕+宽”,然后通过解释词语的方式呈现观点,这就是新颖的、艺术的观点呈现。议论写作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这里。再如对于“谦虚”这个词来说,当我们把“谦虚”拆分为“谦+虚”,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谦”的内涵———谦逊、逊让、恭顺、放低姿态,就会看到“虚”的内涵———虚心、虚怀、空旷、辽阔、恭敬。有了“谦”的态度,有了“虚”的空间,这“谦虚”便是巨大的接纳、容纳的态度与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谦虚”才会使人充实、饱满、进步。我在阅卷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议论文就是词语解释与分析的艺术。考生的许多阐述多方论证,目的就是弄清一个词语的意思,弄清一个词语的精神内涵。或者反过来说,就是围绕一个词语在思考道理、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所以,学生一番努力,就是为了搞懂一个词语的存在状态,就像人的存在一样———或者漂泊,或者停留,或者呐喊,或者静寂。

论证过程中,观点的论证是讲究领域性的。也就是说,中高考议论文的写作都是在某个领域中展开论证的,范围不要太大。一旦大了,审美性、艺术性就下降了。古人讲究“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崇尚“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美,更主张“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因此,让议论的领域更小一些,让论证的思路更曲折一些,论证的艺术性就会慢慢地显现了。从曲折艺术上看,议论文似乎不存在环境、情节艺术,但换一种思路看,议论的领域、思路的设计其实与记叙环境、情节设计艺术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议论领域、议论思路也讲究“曲径通幽”。我们看下面这个材料作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用中了题为“青蒿素:中国传统医学献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在演讲的最后,她说:“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含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一位考生的观点生成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模拟考试中,阅读这个材料之后,他产生的感受是“谦虚”“进取”“向上“”境界”等。最终,他以“谦虚”为关键词生成这样的感受:“谦虚使人进步,使人更上一层楼。”当他弄清了“更上一层楼”中的理趣内涵以后,他认为,要“更上一层楼”,谦虚是基础,而能够“更上一层楼”的人,多多少少有谦虚的品质。于是,提出自己的观点———“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当然屠呦呦的这个材料还可以从词语解释入手,可以从引用名言入手,可以从引用事例入手,可以从道理分析入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关键是要看清楚这个材料里的道理。屠呦呦为什么引用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一方面是表达自己要“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也是激励青年人“更上一层楼”。这样才能“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含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从这个层面看“,谦虚”就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因子。而“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则是贴切的立意。观点的提出还是为了更好地展开艺术性的论证。写作的过程就是从道理与事例上组织证明,让“读者信服”———“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但是要放在哪个领域证明?议论文是要讲究论证的艺术性,而决定论证艺术恰当与否是由材料说了算的。当“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这个观点提出以后,这位考生选择在文学艺术领域开展论证,用文学艺术上的杰出人物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是对的。事实上,这是聪明的设计,因为即使“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是正确的观点,也只是在某一领域内可以证明它是对的,而在另一领域这个观点很有可能就不是十分正确的。因此,所谓的证明,只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来证明。也就是说,真理是具有相对性的,“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材料选择领域也是这样。

论证层次的厚度与方法的丰富,影响着议论艺术的评判。因此,我们追求有层次的论证,我们讲究有方法变化的论证。当我们把“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放在文学艺术领域论证,我们可以开展所谓的“死亡论证”,即放眼历史领域,放眼历史上的文学人物,来思考“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合理性、普遍性。在“死亡论证”中,我们可以选择下面的例子:唐代白居易、现代。他们身上都有“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因子———白居易写诗常问老妪的事例,可以证明与他的诗歌水平的提升有关联;写词请教柳亚子的事例和他的谦虚名言,也可以建构“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关联。之后,我们可以用这两个文学领域中的故去的名人,组织开展正面论证,回答为什么“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为什么要选择“死亡论证”?因为故去的名人已盖棺定论了,他们的事迹经过历史的洗涤,更加经典,更有说服力。当然“社会论证”也非常重要。所谓“社会论证”,就是用当下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来论证,以增强社会现实性,开阔论证的视野。事实上,对于“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论证来说,如果只开展“死亡论证”这一层次的论证,还是比较单调的,论证思路没有什么曲折性、层次性。有时,我们需要“社会论证”,比如从反面思考一下“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寻找一些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反面的事例、教训来证明“谦虚使人进步”的可信性。这样的“社会论证”,就使得论证视野更加开阔。比如,我们从当下作家、艺术家的“不谦虚”“太张扬”“太功利“”自我推销”方面寻找社会材料以反面排比的方式呈现事例,然后紧扣论点分析论证,这样与“死亡论证”上下对比,视野就比较开阔,论证思路就有了所谓的“纵深”。在开展“社会论证”时要注意材料与中心观点的相似性。围绕“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一位同学用“克星”———台湾歌手黄安的例子论证。他这样写道:黄安因多次举报“”分子而被台湾音乐工作者杨缅因反质疑为“”分子、“卧底”。杨缅因说《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昨日像那东流水”就是“”思考。而黄安丝毫不谦虚地反驳:那写过“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李白也是“”分子咯?荒谬!可见,谦虚也要讲究场合。这里作者列举黄安反击杨缅因的例子来“辩证”论证“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有些“沾不上边”。“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需要的是如何凭借“谦虚”便“更上一层楼”来论证,而不是仅仅点到了“丝毫不谦虚”这个短语就能论证的。

黄安反击杨缅因的例子是社会论证,但其本质与“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没有联系。因此,“社会论证”是需要鲜活的社会材料,但一定要“能证明”观点才可以。就“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论证来说,主要还是解决学生们所要面对的问题。当“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观点基本得到论证以后,就要针对学生个体或者群体深入论证,这个过程,笔者称之为“我们论证”。“我们论证”追求的是立体论证、纵深论证,强调基于“我们”的思考或者反思。这样的议论文,才能接到学生的“地气”。这也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综上所述,艺术性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高地,是高中议论文建构的境界。议论文写作训练,要讲究论述的视野与深度,要讲究论述的展开与深入,更要强调材料的文化性与审美性,强调论证的曲折性与艺术性。这样写出来的议论文,才是有艺术境界的佳作。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9篇

请以“《红楼梦》鉴赏一得”为副标题,自拟正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1.必须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可以评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构思、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诗词赋曲等等,也可进行比较分析。

2.既然是“鉴赏一得”,那么观点就要集中、明确,并且力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无疑是落实“读写结合”原则的。从文体上看,可以写成评论型的议论文,也可以写成感想型的议论文。

评论型的议论文是对作品进行评价、展开讨论的文章,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风格流派、创作过程等角度进行评析,也可以进行综合评论。

感想型的议论文是人们阅读作品后发表议论的文章,主要指读后感。以读后感为例,结构上一般由“述读、发感、结论”三部分组成。“述读”是对所读文章作简要、概括的复述,从中引出要议论的观点;“发感”是从引出的观点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展开议论;“结论”是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归纳要旨。

与立论型议论文不同的是,感想型议论文的论点是从所读文本引出,本论、结论部分也应适当照应所读文本。评论型议论文着眼于作品本身,或对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特点进行评价,评述优劣,指陈得失,总结经验和教训。感想型议论文着眼于作品之外,从作品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受到启示,结合现实问题展开议论,是一种借题发挥。

写作这个题目的文章,首先要文体入格,开篇简洁地亮出中心观点,主体部分精心设置分论点,有层次地扣住中心加以论证,结尾时照应开篇,点明主旨,总结全文。

其次,精选写作角度,力求新颖,独具慧眼。比如,林黛玉(贾宝玉)性格分析、宝黛爱情悲剧、宝玉挨打原因初探、赏析《葬花吟》、由宝玉出家看宝玉的命运等。又比如,宝钗与黛玉的性格比较、晴雯与袭人的性格比较、带刺的玫瑰(探春)、一片白云湘江飘(史湘云)、别样风流刘姥姥、流光背后的黯然(王熙凤)、少女情怀总是诗(红楼女儿的诗情)等。在作品的写作技巧方面可以从细节描写、虚实结合、人物布局、情节设计等角度加以赏析。

艺术议论文范文第10篇

在平时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自感其议论文的习作是比较棘手的。学生虽然在叙事性文体的写作中已经具备着一定的议论和抒情的能力,但到了比较正规的议论文写作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写来写去还是十足意义上的记叙文,只不过是里面带有点滴议论罢了。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感到为学生夯实基础尤其重要。

一、需让学生掌握议论的笔调

论文包含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从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议论文看,多半或者完全就是立论型的论文。那么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论文的笔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还不知晓论文与其他叙事性文体的笔调的异同,那是很难写出像模像样的论文来的。论文的笔调有着怎样的特征?需要和学生去讲明?从语文的高度实践性看,议论文笔调的认识能力还应当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譬如,教材文本中也有许多论文的出现,学生在阅读感悟论文时,我们就必须多长个心眼儿,从议论文的笔调特色上去教学生学习议论文。让学生去多读那些充满议论特色的语言,让学生能够从诸多的议论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关的语言特色。如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就是议论文笔调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色,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中,就让学生从文中感受这样的特色。如学习了鲁迅的《雪》后,随着课文的安排,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涉猎得到的是四位作者对《雪》的评论性文章,像王蒙就以《读〈雪〉需要联想》告诉人们具体的解读方法,提出“需要联想的读《雪》”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学习这样的四篇评论性论文,我们必须让学生领悟议论文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样,但用语都相当的准确和严密。所以,应当让学生多读,学生在多读中才可能产生语言准确和严密的感受。

二、需让学生掌握论据的特征

议论文的写作不是说大话、说空话,作为初中学生而言,对于议论文的观点需要进行事实论证。这里面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是不大可能会从逻辑事理的角度阐明自己观点的,一般多是以事实进行论证。平时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往往多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进行事实论证时,学生将所运用的事实比较完整地记叙下来,失去了议论文的写作意义,让人们看了会感到就是一种“四不像”文体。怎么办?需要让学生能够知晓并且掌握议论文的论据特征。首先需要告诉学生的是议论文的事实论据是具有充分说服力和论证能力的社会现象,如我们要阐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论点,那就需要足够的实例来进行论证,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说近现代的。但需要学生能够比较具体地通过相关的论文知晓这样的道理:议论文的事实论据,与叙事性文体中的实例有相同点,但叙述时议论文都是概括性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具有优秀文化特色的叙事性作品,多让学生简洁地加以概括。学生平时多概括,则可从相关意义上形成较强的概括能力,那习作议论文需要运用事实进行论证时,便不至于漫无边际地叙述实例进行论证。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也显得比过去有力得多。当然,论据也不仅仅就是事实论据,还有其他之多种论证途径,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增进了解。

三、需让学生掌握论证的途径

应当说,初中生还不能认识到,习作议论文实际上就是和人就某问题进行讨论,告诉别人相关的道理,让别人能够接纳自己。也许有人会错误地以为,议论文的写作就是去告诉别人道理,只要能够咄咄逼人,那别人就可以接受,这应当说是对议论文写作的曲解。因此对于初中生议论文写作,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掌握一般性议论文的论证途径。譬如,为了阐明自己的道理,需要让对方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是完全可以采用修辞手段的,如果能够在阐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修辞,就可以使自己所阐明观点鲜明、生动,且具有着强烈的感彩。如鲁迅先生在对进步青年阐明自己要多读书之观点时,举出蜜蜂要多酿蜜就必须去多采花的生动比喻,促使对方比较愉悦地接受所要说明的道理。应当说,鲁迅先生在当时的背景下,让进步青年去读书,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定的艺术。

初中生习作议论文,应当不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头戏,但并非就可以放弃。即使初中没有相关论文写作的要求,我们也应当充分思考学生习作议论文的基础问题,让学生能够比较简单地阐述对相关问题的见解。因此,对初中议论文写作有其思考的必要,更有其思考和实践的必需。

上一篇:美术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设计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