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06:48:57

艺术美论文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1篇

“美”是什么,什么东西是美的;蓝天、白云、强烈的阳光、沙石;它是一种风景,太简单了,以至于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语词来描绘;去过江南的人一定会被它的青山碧水所置身其中;戈壁滩会让你感觉生命就要沉寂下去,太荒凉;了太安静了,让人无法忍受!不,这又是多么的美啊——美的异常伟大,先秦哲学家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乐论》的人。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他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不得不想到“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画,”等来修饰,拿它来解释艺术美的问题,“江山如此多娇”至少可以说明现实生活是艺术最生动、最丰富、最美的源泉。而江山如画则说明了“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而更带有普遍性。因此,”江山虽如此多娇”,但“如画”的“江山”不是更美吗?这就通俗的道出了艺术之美“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真谛。

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用现实生活中的景物构造成一副如画的诗句,艺术美它包孕着艺术家的灵魂和风格,但艺术家本人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的灵魂就是这种“总和”在精神上的表现。彻底的反封建的鲁迅,不可能出现在曹雪芹时代。嵇康与杜甫的作品,分别打上各自生活的历史烙印。这就说艺术美来源生活,是现实生活的镜子古往今来,没有一件艺术品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革命的、进步的都是这样;而反动的、消极意义的艺术不也一样的吗?只不过分别反映的正确或错误罢了。

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自然现象还无法解释,于是产生了宗教艺术,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西方人对中国传统的书画曾很神秘,非常欣赏。但许多人看到中国书画家的创作过程后,就感到失望了,为什么了呢?因为创作的时间太短了,几分钟时间怎么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来呢?——创作容易,自然就不美。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将西方油画的技术标准放到中国画上来了。真正的中国书画艺术,其难度绝不在西方油画之下,他们没有真正的了解中国文化,他们看不懂这些内在的奥妙,看不出一笔后面的功夫!油画家花在一副作品的时间是中国书画的几十上百倍,但是中国书画家花在一副作品的背后的功夫则是他们的上百甚至上千倍。中西各有其妙,但不可能用尺子来衡量中国画强调“写意气韵生动、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是以应物形象,随类赋彩”以形写神为基础的,外师造化,方能中得心源;这就接触到了纯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中国的真正书法家,大都能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的字帖默写下来,而且能默写不同风格书法家的字贴,如此写了几十年之后,才能获得书写自由,才能独成一家。中国的大国画家也是这样。他的专业训练也包括摹仿前人的画,摹仿前人怎样用笔、落墨、造型,模仿几十年之后,自己再结合对生活和人生感悟,才能独创一派。这样,对中国书画家来说,在他落笔的几秒钟时间内,其速度节奏、墨色浓淡、线条结构等等,所展现的都是他几十年的功力。中国书画家在评论同行的作品时,都是能够要看出这个人写了多少年,画了多少年,甚至读了多少书的。这就是艺术家通过临摹对传统的书法的再现的一种方式;有了深后的基础时才表现自己的个性。这是对现实的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的表现。

艺术来源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忽略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了,车尔雪夫基也重视艺术源于生活,再现生活,以改造生活的作用,而他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艺术家反映生活时的主观能动作用,他还不理解艺术家对生活的反应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汉朝西安茂陵的霍去病墓前石雕所作极为特别,造型不像秦朝的写实,中间用了不少夸张手法,一大块石头,自然的本色都被加以利用了,所用技法有浮雕,也有立体雕。西方人前去参观,莫不异口同声赞叹,认为这是非常现代的一种表现手法。实际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它是一件非常古代的美术作品,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中的“美”绝不是一个平面的单一的概念。传统的形而上思辨美学,将艺术美视为美的一个流动范畴,艺术是美的世袭领地,传统艺术如此,现代、后现代艺术同样如此。我们总不能希望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同样的香气吧?最丰富的东西为什么要嵌在一个模子里呢?艺术美中的欣赏基本是静穆的观照,这种观照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当然作为客观物体的艺术作品本身并不都是人,但是正如我们所说,它们作为人的创造物必然渗透着创造者的思想情感.欣赏者与艺术作品的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的投射,另一方面欣赏者也接受欣赏对象的情感激发和思想启迪。试想老奶奶在看越剧《红楼梦》,手帕哭湿了好几条,还舍不得离开,这不是花钱买哭也心甘情愿吗?这种欣赏模式在康定斯基的名著《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得到过阐发,康定斯基将这个双向反馈的过程概括为:“感情(艺术家的)——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情感(观赏者的)。自然,欣赏者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艺术作品的情感激发,事实上他是个主动的情感探索者,他欣赏时的情感倾向是影响艺术品感情效应的主要因素。

在我们周围,除了自然物如山林、植被、飞禽、走兽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人工的制品。现代的工业技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日新月异、丰富多采的物质产品的世界。古代的神话中的千里马,飞行毯,哪有今日的越野车、喷气机和航天飞机更有气势和魄力?当你看到这些,你是否回感觉到一种美,这就是技术时代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展现。这些产品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理性的逻辑产物,具有明确明确的技术目的,而且融合着人的情趣和理想,体现出社会前进的历史内容。

技术美是人类活动的精神结晶,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这里,美是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是以有用性为前提的。一把木椅,如果不符合使用的目的,坐着不舒适,即使装饰的再华丽,看起来也是不美的。中国传统艺人有一句行话,叫“艺中有技,艺不同技”。这句话说的很精辟,指出了艺术与技术的联系。绝大多数艺术,都有其技术支持。极少数没有技术支持的所谓观念艺术,其诞生之日就是终结之日,永远只能是一次性的存在。象20世纪初杜桑的《泉》,他将男小便池搬进美术馆并被视为“艺术品”,但在他之后,别人再向美术馆里搬类似的用品,就不是艺术品了。原因就在于这种所谓的艺术“创作”中不含有技术性因素。但是,仅仅具有技术也不是艺术;艺术高于技术,技术永远只能是艺术和艺术美的构成要素。技术表现的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并构成了艺术中的“技术美”。这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看得尤为清楚。中国戏迷看戏曲演出,不叫“看戏”,叫“听戏”。为什么叫听戏呢?因为这出戏他已经看过无数遍了,人物、情节甚至连演员的表情他都早知道了。他来戏院,就是要听不同流派演员的演唱技巧。因此,他是侧着身,只用耳朵听。唱得好,他鼓掌叫好;唱得不好,他鼓倒掌,叫倒好。而有些著名演员,一出场,刚唱一句,观众就会叫好,这叫“碰头好”,被观众叫好的演员有时便会退出角色,向观众鞠躬致谢——感谢观众对他唱技的欣赏。可见,中国戏迷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观众,因为他们着重欣赏艺术中的技术美,是内行审美、专业审美.

技术美的特征在于表现功能的力动性,这种力动性无论在动态产品或静态产品上都可以表现出来。高耸云天的铁塔把人的视线引向天空,也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越于现世的存在。横跨江河的大桥把两岸连接起来,使道路可以跨越障碍而延伸开来。在这些静止的直观形态上,展示出充满动势活力的没的外观。这就是技术美功能的力动性。

技术美与艺术美也是不同的,美构成了以自我活动为目的艺术的根本性价值,艺术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审美功能而达到的。它是社会生活形象的升华,首先应该给人精神上的审美满足。而技术美作为一种与功能相联系的美,主要针对工程技术的美。技术产品作为审美价值的承担者,它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产品具有使用目的,它依照这个目的有效地发挥它的功能。产品的功能作为内在的活动,通过相应的形态表现出来,产品内容与它外在化的形象相互交融统一,就构成了技术美。产品的技术美并不是产品物质的功能的适用性本身,因为适用性本身是是中使用价值,它是功利判断的依据,而不是审美的依据。表现着社会前进的历史内容。正如李泽民所说着中前进的社会目的性成了对象合规律性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技术美中所包含的是善的形式和真的内容。这就是区分于艺术美的基本点。技术品的物质就不是冷冰冰的、和人没有联系的存在的了,而是人的智慧、意志、力量、情感的结晶,充满了人的因素,饱含着人的血汗,带有浓烈的“属我”色彩。它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记录,是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可以这样说:技术品的物质,不仅是社会生产不同发展阶段的表征,而且是揭示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规律的依据,是判明社会发展形态的物证。

余论

不论是技术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表现了人类发展的轨迹,它是人类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正是这样才表现在对象改造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说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人类对美的追求始终是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艺术美、技术美的上述本质和特性正为当代中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着新的空间。它展现了人类对美、对“真”“善”“美”、对自由的追求,只有朝着这个理念,美学才有更大的突破,才不会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也只有这样,人类对审美观念才会不断的提高,这样又助推了社会前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徐书城著《艺术美之迷》重庆出版社

朱彤著《美学与艺术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

肖峰著《艺论美》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2篇

在许多水书资料中明显可以看到笔画的书写形态,起笔有方有圆,收笔也是方圆兼有,笔画的形态也是有方、有圆,甚至还有呈三角等各异形态,这一点上它完全不同于甲骨文单一的刻写痕迹,有着浓厚的书写之意。曲与直是书法艺术中的又一对辩证关系,“画成其物,随体诘屈”,这在甲骨文、金文、铭文等篆书中都是常见的,而在水族文字中也时有出现。而有的字则是曲与直相间使用,为水书的书法艺术美增添了无限的美感。姜白石在《续书谱》中揭示过楷书的笔画的曲直之美:“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皆有三折。”还说:“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

刘熙载在《艺概》中云:“书要曲而有直体,直而有曲致。”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也说:“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他还举例说:“唐贤真书,以渤海为最整,河南为最暇,然其飞翔跳荡,不殊草势,筋摇骨转,牵掣玲珑,实有不草而使转纵横之妙。凡以其用笔,较江左为直,而视后来则犹甚曲之故也。”

由此可见,曲与直在书法创作和欣赏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不仅是技法体现、字形的变化,更是书家心里情绪的表达和抒发。而这在水书文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水书中的许多字的书写都是曲直相间,例如水书中的“鸟”,用两个不规则的圆圈代表鸟的头和身体,用几个短小的直画代表鸟的嘴、脚和尾巴,还有一个点表示是鸟的眼睛,曲与直表现得尤为明显。另有“贪”字的写法是两笔弯曲的笔画呈对称书写,两个直画上下分布,上横短下横长,与我们标准楷书的横画书写规则还有点相像,使整个字在平整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稳重。又如水字的“武”“廉”字,都是曲与直的组合。

丰富多样的结字

因为水书与甲骨文有着古老的渊源,所以它与甲骨文一样有着结构上的形象美。众所周知,甲骨文中有许多都是象形文字,从艺术角度来说,大有汉字图像的意味,水族古文字也亦如此,有许多的象形文字,如“猪”“牛”“马”字等,即使不懂水族文字,也不难从这些字的字形中看出其代表的动物。而这些字虽然看似简笔画,却以细微而主要的笔画变形来区别字义,使得看到这些文字的结构和结体,便给人以艺术形象美的体验。关于“结体”在《书法大辞典》中有这样的解释:“指字点画之间的联结、搭配和组合,以及实画和虚白的布置。”水书的字虽然不多,但大都姿态各异,风貌不同。既有照物画形的象形文字,也有因字立形的方块文字,有的字见方,有的字见圆,还有的字呈倒三角或是不规则的几何形体,总之是形态万千,规则与变化并存。在书法美学中有诸多的结体辩证关系,其中“欹”与“正”“主”与“次”在许多经典碑帖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水族文字中亦有多方面体现。关于“欹”与“正”的论述,刘熙载曾说:“书宜平正,不宜欹侧。古人或偏以欹侧胜者,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画诀有‘树木正,山石倒;山石正,树木倒’,岂可执一木一石论之。”

如在水族文字中“册”字、地支中的“辰”字,册字不是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左右对称,而是呈左低右高之势,像有一条丝带在随风飘动,看似歪斜,却因右边的笔画往下弯曲而给整个字以无限延伸之势,并不会使得字势倾斜。在水书中,“辰”字的写法很多,但是也跟甲骨文、金文、铭文等篆书字一样,水族文字也有许多的异体字,将字写反、写斜、写倒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丝毫不会给字体的美观带来影响。

关于“主”与“次”的看法,清代朱和羹说“作字有主笔,则纲纪不紊。写山水家,万壑千岩经营满幅,其中要先立主峰。主峰立定,其余层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血脉流通。作书之法亦如之,每字中立定主笔。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掌,皆主笔左右之也。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这些都是虚实相生的书法境界,而水族文字亦是饱含着这一书法美。例如:水书中的“时”字和“甲”字,“时”字书写时突出撇,又长又粗,“甲”的书写突出竖画,两个字的其它笔画均是短而稍细,类似于这样的字在水字中还有很多。

自然巧妙的章法

水族文字因用途不同,所使用的书写材料也是不同的,有世代流传作为族谱书写在纸张上的书,有祭祀或节日时书写在布匹上的,也有筑刻在墙上或是石头上的,还有是雕刻在牛角等作为装饰品的,但无论是哪种章法布局,都给人以淳朴自然的美感。丰子恺曾在《艺术三昧》一文中评价吴昌硕的字道:“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个别笔画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书法的章法美就在于它不是单个字的审美欣赏,而是一个全体美的组合,它的书写法度并不在于一个字、一行字,而是在于整幅作品的安排和布局,水族文字正是体现了这一章法美,水书中有的书写章法属于书法中的竖有行横无列的形式,这其中有平整、有欹侧、有疏朗、有张扬,虽然不懂水文的人并不知晓它具体讲了什么内容,但却可以明显地感知到这幅字所传达出来的干净、清爽的自然美感。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提到:“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米芾)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王羲之)《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古人在作书时,是很讲究章法布局和艺术欣赏的,并也因此形成诸多的书写形式,其中扇面就是一个至今得到许多书法爱好者青睐的章法形式,可是扇面的书写并非易事,既要让整幅字有扇的形状,又要有适合的书写内容,当然在写的过程中纸是歪斜而字要写正的难度那就更不用说了,而水族文字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巧妙。现保存下来的水书扇面一般是文字是扇面的一个部分,它巧妙的在扇面的中心位置画上圆圈,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书写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而整幅字以这环形的圆圈向四周扩展,呈发射状,像是俯瞰一把打开的伞,由密到疏,最外面则配之以相关的龙图腾,这样使得整个作品自然天成,混为一体。清刘熙载《艺概》则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帖,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又说“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

无论是大字还是小字,是整幅满篇的许多字还是仅仅一个单字的作品,水族的文字都是讲究相互避让、相互呼应的,无论是单个字的结构安排,还是整幅字的章法安排,都体现着书法欣赏的章法美。

书画结合的形态

水族文字是为数不多的保存至今的并且仍还在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之一,尤其是在祭祀或是有重大节日的时候,水族人民还会用本民族的文字书写所需要的祭旗等物品。这些物品中有的只是单独的有象征意义的画,有的只是单独的水族文字,而有的则是既有画又配之有水字的综合体,成为活动中难得的一道风景线。而现在在三都县档案馆、荔波县档案馆、贵州民族学院等地保存的水书中还有很多图文并用的文献资料。有的图画是龙,上面的文字也大都是关于天干地支方面的内容。字与画形成一个大的团扇形状,中间地方狭窄处书写水字,周边宽阔处绘出舒展的图画,使得书与画形成完美和谐、相互衬托的艺术作品。水族人民跟华夏民族一样,对龙有着特殊的崇拜,民间还会有“龙治虎殇,虎治龙殇”“穿山甲是龙的女婿,是蛇蚓的岳父”等说法。其实在水族很多的书作中都是既有文字又配之以相关的图画,比如在水书“黑书”中的部分图片,画的是虎,图与字呈螺旋辐射状,恰当地利用虎的身体和尾巴柔软弯曲的形态来进行构图,还配之以适当的曲线,有从虎嘴延伸出来的,也有为了画面完整而单独画出来的一条线,虽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画,会觉得有些粗糙,还不够精细,但整幅作品所营造出构图和谐美是不可言喻的。另外还有一些作品中的画都为整幅作品增添了趣味性和欣赏性,也为形态各异的水字增加了几许丰富性和神秘性。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3篇

一、承传与创新

《木兰诗》带有鲜明的民歌风,又具有其创新之处。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中有这么两首:“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两首诗以女子的叹息声和问答体的形式,将女子内心的隐忧和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情表现得毫不掩饰。《木兰诗》的前四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与上引《折杨柳枝歌》前一首形式完全相同,而《木兰诗》紧接着的两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又与上引后一首的前两句完全相同,这可明显看到《木兰诗》承传了北朝民歌中的一种流行语式,但《木兰诗》中的这六句又一反前诗中的“女子”那个人之幽怨,而是有着强烈的对家事的关切以及自动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虽然《木兰诗》同样落笔于儿女之思,然而其中饱蘸着木兰对家人的亲情。木兰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婚配,而是战乱给家庭带来的困难:可汗点兵,军书联翩而至,父老无兄。木兰之所以时织时辍,心事重重,是因为替父担忧,替家担忧。《木兰诗》的创新还表现于借儿女之思、亲人之情,写战争之事,写了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妇女弃织从军之思,因此,形式和题材上虽仍为传统型的,然而却光彩照人,展现了中国女性深明大义的高贵品德。这种对民歌形式和题材的承传与创新,既易为人所接受,又能拓展诗歌的容量,可谓蹊径独辟,匠心独运。

不仅如此,《木兰诗》还承传了《折杨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传统,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长短句交错,进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畅自然。从篇制上看,也较同期民歌长得多,后人把《木兰诗》与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民歌之“双璧”。

二、简劲与细腻

简劲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追求,简劲在《木兰诗》中时带有一种原初色彩的内在活力,因此,既简练,又显得粗犷豪迈、浑厚深沉。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30个字就十分简劲地叙写了十年征战的过程。其中“万里”二句,写出木兰跟随大军,飞奔塞上。一个“飞”字既写出战事的匆忙,又写出转战南北、经历的关塞山峦之多。“朔气”二句,则形象地概括了木兰所处的战争环境,从而衬托出木兰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将军”二句,则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木兰十年不平凡的戎马生涯。这些简劲之笔,以少胜多,不仅写出了木兰的出生入死、终于凯旋的经历,而且写出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诗的结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拟手法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巧妙与代父从军的勇气,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自豪感、自信力。

《木兰诗》更不乏细腻的铺叙之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不吝惜笔墨,巧妙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主动地准备行装的过程,对于惨烈的战争,字里行间毫无沉滞之情,笔调相当轻快,显示了木兰代父从军意志之坚定。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评论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的确,这里的铺陈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宜于咏唱,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再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写征战而紧扣儿女之思,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细微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细腻的情怀,从而进一步更为深入地表达了木兰对于家庭的感情,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心灵深处兴起的波澜。这种不满足于木兰英勇坚强的一面,也不把乍离双亲的少女情怀简单化,以发掘木兰心灵深处隐秘的手法,客观上也反映出北朝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痛苦。

简劲与细腻在《木兰诗》中得到了和谐而完美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思索。

三、叙忧与状乐

《木兰诗》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写忧,后部分写乐,忧是乐的反衬,乐是忧的归宿,从而深刻揭示了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两个不同时期的广阔的社会内容,寄托着北朝人民良好的愿望和对融融而乐的幸福生活的憧憬。《木兰诗》先写木兰停机忧叹,造成悬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的问答,排除了儿女之思的狭隘情感,从而突出了木兰为失去和平宁静的男耕女织生活而忧虑,而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叙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淳朴纯真的女性焦躁不安的心。时局不安,军情紧急,家庭处于危难之中,这是木兰忧心如焚的根由。困难当头,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从军驰骋万里。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是木兰忧虑而引发的情思,并终于化作了行为。在从军途中怀念爷娘的感情,其实还是隐隐忧思的阵阵侵袭的流露,忧的是自己的代父远征能否换得家庭的安宁,忧的是自己这家中具有劳动力的人一走会不会给爷娘带来繁重的劳动、持家负担,让仁慈的爷娘倍受精神的折磨,相思女儿而又不得相见。写忧使诗的内容更现实化,使木兰形象更丰满、更亲切。“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归心似箭的表白,不是更让人产生共鸣吗?

《木兰诗》状乐的部分笔调轻捷流转,生动鲜明,真切有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系列喜悦场面的铺叙,将木兰为和平生活重新获得而乐的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也将木兰家人对木兰凯旋的自豪与欣喜表现得奔放而热烈。《木兰诗》对“乐”的状写,情味浓,寓意深。熙熙而乐的情景,不正是劳动人民从痛苦的忧虑中摆脱出来,抹去战争阴影而产生的一种喜不自禁的挚情吗?这其中不也深刻表现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吗?从“乐”中,人们不难领悟到幸福宁静生活的来之不易,尤其是从峥嵘岁月中走过来的人们。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

民族地区一直是民族声乐创作和传承的重要地区,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以及其他文化的渗透,外来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民族地区的人们,尤其是当地的年轻人,接触到的音乐样式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喜欢流行音乐。而民歌大都以大型隆重的民俗活动、宗教仪式为载体,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这种大型的活动越来越少且逐渐商业化,原有的质朴和原始也在慢慢流失,民族声乐发展面临生存危机。

(二)民族声乐认识的模糊

随着观念的改变,很多民族声乐的演唱者对民族唱法的观念缺乏明确的认识。很多演唱者都是人云亦云,跟风现象严重,别的歌唱家怎么唱,他就跟着怎么唱,严重缺乏对声乐艺术最根本的个性追求和审美判断,对民族唱法中独特的风格难以把握;还有一些演唱者对民族唱法的概念有所误解,认为传统的就是不符合时展的,是过时的,缺乏对歌曲所特有的民族特色进行品析。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

(一)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种文化并肩齐驱的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思想意识、审美标准的变化,民族声乐的审美也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就声乐艺术而言,单一的声乐艺术作为时代主流音乐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再复返,而各种艺术形式的百花齐放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声乐的发展观念和审美意识。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多种唱法要继续发展需要依靠大众,形成多种唱法的综合。因此,我们要创作更多具有我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具有高水准的声乐作品。在保留、发扬人们喜爱的传统作品和唱法的基础上,在创作、表演、欣赏等方面分阶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适应现代环境及现代人的需要。同时,在保存传统精华的原则下,鼓励、支持不同民族、不同唱风的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二)创造古今融合的美学取向

字正腔圆、讲究韵味等都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点,这些声乐艺术的美学特点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继承和发展上述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将西方美声声乐艺术在唱法和表演形式的吸收和借鉴,如打开、声音高位置、讲究共鸣、良好的呼吸支持等,从而在旋律、节奏、结构、和声以及配器等达到完美,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的差距进一步缩短。

(三)完善教育体系和教学形式

只有掌握了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民族性和科学性,明确了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取向,才能让声音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民族歌曲才可能唱出自己的特有风格。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科学完整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探索出深受听众喜爱的民族声乐唱法,同时还需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为民族声乐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与反思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然美 自然美学 自然审美 中国现当代美学 问题与现状

[中图分类号]B83;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141―08

“自然美”概念大约是在20世纪之初与美学学科一起乘着西学东渐之风进入中国人的学术语汇中的。作为一个美学问题,自然美与百余年来的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结伴而行,在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甚至成为备受关注的第二焦点;作为一个经典范畴与基础性课题,自然美问题也一直构成了国内美学原理学科及其教材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走进新世纪,随着被认为与自然美问题紧密关联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研究在国内外日渐升温,原本常态化的自然美问题似乎再次赢得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制高点。本文即对国内自然美问题研究进行再认识,以反思20世纪以来关于自然美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20世纪以来国内自然美问题研究的四个阶段

依据标志性的政治事件、自然美研究本身所关注的问题及其特点,可以将20世纪以来国内的自然美问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前半叶(50年代以前),此乃自然美问题研究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早期,自然美概念即与美学学科一起作为一个美学问题进人中国人的学术视野。如王国维于《红楼梦评论》(1904)和《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1907)等文中就在与“艺术之美”相对的意义上运用了“自然之美”概念,且认为前者优于后者。(1)此后,自然美概念与问题不断受到关注。1915年版《辞源》的“美学”条目中曾介绍到“自然美”概念:美学是“就普通心理上所认为美好之事物。而说明其原理及作用之学也。以美术为主,而自然美历史美等皆包括其中”。不过,由于先天性地受西方艺术哲学美学、文艺美学甚至艺术学美学等观念的影响,自然美问题研究往往仅只作为一种虽与艺术美并列但重要性远不及后者的美的类型进入研究者的论域,并未获得自己的学术独立性,因而整体上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尽管如此,自然美作为与美的类型之划分、美的诸种类及其相互关系等密切关联的美学问题,在极少数研究者的论文、论著或西文译著中仍然得以讨论。比如,华林在《自然和艺术之美》一文(《艺术文集》,上海大光书局,1927)中就较为具体地比较了自然美与艺术美之差异,并提出“自然之美乃幼稚之美”的看法;陈望道的《美学概论》(上海明智书局,1927)第一章第二节(“美底的种类”),朱光潜的《谈美》(开明书店,1932)第七章(“美与自然”)、第八章和《文艺心理学》(开明书店,1936)第九章(“自然美与自然丑”)、第十章,蔡仪的《新美学》(上海群益书店,1947)第四章第二节(“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更是集中论述自然美问题的专门章节;黑田鹏信的《美学纲要》(俞寄凡译,商务印书馆,1922)、克罗齐的《美学原论》(傅东华译,商务印书馆,1931)、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周扬译,延安新华书店,1942)等译著中也有对自然美问题的重要论述。其中,朱光潜尽管持文艺心理学的美学观,仍较具体地探讨了自然美的含义及其与艺术美的关系,以为自然美其实是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的结果,故仍然是一种艺术美。蔡仪则针锋相对地指出自然美是不参与人力的纯自然产生的事物的美,是自然物本身的美。朱、蔡二人的著作最能代表这一阶段自然美研究的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毋庸置疑地对下一阶段的自然美问题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奠基意义,委实功莫大焉。

第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建国后至“”前),与此阶段第一次美学热中的“美的本质”大讨论相联系,可谓自然美问题研究的本质论阶段,且获得仅7欠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显赫地位。此阶段仍无自然美问题研究专著问世,专门探讨或论及自然美的论文则大量见诸报刊。根据有关工具书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的要目可知,仅公开发表的题含“自然美”概念的文章就约有近20篇,如伍蠡甫的《画家对自然美的看法》(《文汇报》1957年4月18日)、张庚的《桂林山水――兼谈自然美》(《人民日报》1959年6月2日)、李泽厚的《山水花鸟的美――关于自然美问题的商讨》(《人民日报》1959年7月14日)、庞安福的《自然事物的美学意义》(《新建设》1960年第3期)、朱光潜的《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汪宗元的《自然美与美感的同一性》(《朔方》1961年第9期)、[美]格林的《论艺术美和自然美》(蒋孔阳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第11期)、伍蠡甫的《试论我国古代山水画对自然美的处理》(《学术月刊》1962年第3期)等等。标题中不含自然美概念但明确论及自然美问题的文章也不在少数。以文艺报、新建设编辑部编选的六集《美学问题讨论集》(1957年5月至1964年3月)收入的85篇文章而论,其中在不同程度上正面论及自然美问题的就有50余篇,占到论文总数的六成以上。

可以说,参与这一时期美学论争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太、吕荧的诸论文(不管题目中有无“自然美”概念),差不多均包含有对自然美问题的看法。集中表明上述诸家自然美观念的代表性论文,除上面已提及的外主要还有朱光潜的《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哲学研究》1957年第4期)、《美必然是意识形态性的》(《学术月刊》1958年第1期)、《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哲学研究》1961年第2期),蔡仪的《吕荧对“新美学”美是典型之说是怎样批评的?》(《新建设》1957年9月号)、《李泽厚的美学特点》(《新建设》1958年11月号)、《朱光潜先生旧观点的新说明》(《新建设》1960年4月号),李泽厚的《论美感、美和艺术》(《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人民日报》1957年1月9日)、《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学术月刊》1957年10月号)、《美学三题议》(《哲学研究》1962年第2期),高尔太的《论美》(《新建设》1957年第2期)、《论美感的绝对性》(《新建设》1957年7月号),吕荧的《美是什

么?》(《人民日报》1957年12月3日)等。其他学者如洪毅然、王朝闻、蒋孔阳、、杨辛等的文章,也在参与美学论争中对自然美问题给予了一定关注。而自然美问题之所以在此阶段尤为引众人空前瞩目,是因为它被认为与美学论争中的“美的本质”问题即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从而成为影响美学根本问题解决的“绊脚石”。自然美问题因而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一阶段美学大讨论中与美的本质问题密切相关的第二大热点问题。大致与当时的“美学四派”相对应,关于自然美的本质实际也基本形成了四种主要看法:一是以蔡仪为代表的自然美的客观说,以为自然美美在客观事物自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属性及其典型性;二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自然美的主客统一说,以为自然美与艺术美一样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实为雏形起始阶段的艺术美;三是以李泽厚为代表的自然美的客观社会说,认为自然美既不在自然本身,也不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而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四是以吕荧与高尔太为代表的自然美的主观说,认为自然美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人的一种社会性观念,人的心灵是自然美的源泉。由于各方面的复杂缘由,大讨论结束前,李泽厚的自然美观跟随其美的本质观等看法一起已基本成为其中最有实力和势力的观点。

第三阶段:20世纪最后的大约20年(从“”结束至世纪之交),这可谓自然美问题研究获得独立并全面展开的阶段。由于学术界先后出现的《手稿》热、心理学热、方法论热、文化热等,以及美学界的所谓第二次美学热及美的本质、美育、中国美学史、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等热点问题的影响,美学研究问题不断多元化,自然美问题研究的独立性也随之大大增强,不再像50年代以前基本受制于美的类型问题从而成为艺术美的陪衬,像50―60年代基本受制于美的本质问题而成为后者的附庸。自然美的研究课题及范围扩大,方法多样化,除自然美的本质问题外,其它诸多自然美的特征、起源、历史发展、欣赏、美育等问题也得到广泛而较深入的讨论,美学史上的自然美观念、自然美的应用性研究等也受到了一定关注,自然美问题在研究的深广度与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突破。

从此阶段开始,自然美研究的特点之一是与美学(原理)学科及其教材建设结合甚密。随着王朝闻继“”前主编之后再度主编的建国后第一部美学教材《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的问世,自然美作为一种与社会美、艺术美并列(前二者又被统称为现实美)的美的类型其地位不仅得到进一步确立,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社会实践说也越来越成为主导性看法。此后相继出现的大约一百多部美学原理教材一般均涉及自然美问题,且差不多逐渐在以李泽厚、蒋孔阳等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自然美是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美,是指那些经由“人化”而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并能引起人的精神愉悦的自然现象的美;自然美只有对人才有意义,自然对于人能成为美的根本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依据改造过的自然、未经改造的自然和作为人类象征的自然,自然美一般被具体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自然美的特点是美在形式,具有不确定性、象征性等等。

本时期自然美问题研究的论文数也空前增长。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从1980年至1999年20年间发表的篇名中含有“自然美”、“自然审美”、“自然美学”检索词的论文共计约335篇,在总数与年平均数方面均高于其它几种审美或美的类型(参见下文统计表)。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1)自然美本身一般原理的理论性研究,涉及自然(审)美的发生、产生、本质、特征、欣赏、美育等问题,约占全部论文的四成有余;(2)对于自然美理论观念与自然(审)美意识的历史性研究,其中有关中国美学史的自然美问题或问题史研究所占比重更大,也有少量涉及中外自然美观念比较研究,其中被研究的热点历史时段是中国魏晋六朝,被集中研究的美学家主要是黑格尔、老庄(道家)、马克思和康德等,此类约占全部论文的近一成半;(3)艺术中的自然美问题研究,涉及作家、艺术家(如陶渊明等)的文学、艺术作品(如楚辞)中自然美意识的分析、鉴赏性研究等,约占全部论文的一成多;(4)自然美的应用性研究,涉及对具体自然景物的审美鉴赏,关于实用工艺美术、日常生活及职业活动中的自然而然的自然美追求等问题,约占全部论文的近三成。

也只有到了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第一部自然美问题研究专著――严昭柱编著的《自然美》(系蔡仪主编、漓江出版社出版的10种“美学知识丛书”之一,1984)方才问世。继这本不足5万字的普及性的小册子四年之后,同作者又出版了2l万字的《自然美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后书凡七章,全面论述了自然美的概念、根源、本质和规律、分类或类型(占了三章)及综合形态,可谓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美专著,有其不可忽视的学术史意义。但此书由于整体上仍然是蔡仪客观论的自然美思想的详尽发挥版,故而在实践美学观逐渐占领自然美观念的背景下,并未产生多少影响。产生较大影响的当属李丕显的《自然美系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此书主要以80年代李泽厚的自然美观念立论,全书共十章,前三章分别讨论了自然美的本质、根源、产生中介,占全书一半篇幅的中间五章主要基于中国的自然美审美意识史及其个案研究讨论了自然美的萌芽产生、分化独立、完善成熟及其历史演进,最后两章则分别从信息论与系统论讨论了自然美的形式美及自然美的系统与层次。此后,出版的自然美著作大致有十余部,或许由于美育问题受到充分重视、当时旅游业兴起及对自然景物的审美需求日渐增强的促动,其中大部分是侧重自然美欣赏的普及读物。另有两部专意探讨中国自然美观念的《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魏士衡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和《中国古代自然美史》(陈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也值得一提。两书作者虽非专业美学研究者出身,却分别对中国古代自然美学思想和自然审美意识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专题探讨,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相关学位论文有薛载斌的《大自然的审美经验及其一般特征》(硕士,北京大学,1989)一篇;还有若干部自然美或与自然美问题紧密关联的山水审美论文或专著集,如伍蠡甫主编的《山水与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范阳、黄贯群主编的《山水美学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谢凝高的《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和范阳主编的《山水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等。

另外,相对于大自然的美(与艺术美等相对)这一流行的自然美观念,另一种重要的自然美观念――自然而然的美或自然为美、美在自然(与人工雕琢美相对)从这一阶段开始既受到众多实际应用美学工作者及研究者的重视,也受到不少理论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的关注。后者如吴汝煜的《谈我国古代诗论中的自然说》(《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3期)、[日]目加田诚的《中国文艺中“自然”的意义》(贺圣遂译,《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2辑)、李文初的《说“自然”》(《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

吴功正的《以天籁自然为美的老庄美学》(《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李春青的《论“自然”范畴的三层内涵》(《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等,这些论文为下一阶段有关此问题的专著之问世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尽管自90年代以后一直有诸多“后实践美学”的不断质疑与挑战,但这一时期的自然美研究及其基本观点仍然不出占据主流地位的实践美学之框架,作为一种美的类型的自然美的本质(实为根源)因之也大体被统一在基于马克思的自然人化思想的社会实践观之上。以此而论,此阶段亦可称为自然美研究的实践论阶段。

第四阶段:世纪之交以来的八、九年,是自然美问题研究继续受到关注以至有所升温,并出现新的转机、获得深化的阶段。进入新世纪,国内自然美研究继续受到关注,是因为自然美作为一个经典论题并没有失去其研究价值,它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一些研究问题与内容;有所升温,是因为伴随被认为与自然美关系密切且蔚为风潮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研究。自然美问题的地位日渐上升,甚至再次成为被关注的一个焦点;出现新的转机、获得深化,是因为自然美研究会在上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重新反思真正属于自己的基本问题,从而获得新的发展。下面着重谈谈这一阶段的研究。

二、世纪之交以来国内自然美问题的研究现状

关于世纪之交以来国内自然美研究的基本状况,笔者设计了一个统计表,搜索了题含“自然美”、“自然美学”、“自然审美”及与其有一定相关性的三组美学概念的论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有关数据。试图借此反映自然美问题在当下国内美学研究中的受关注程度。

从表中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到从2000年以来的八年间国内发表的篇名中含有“自然美”、“自然美学”、“自然审美”的论文共计约331篇,大致与前一时期20年的论文总数基本相当;年平均数比前一时期均有程度不等的明显增加,其中“自然美学”与“自然审美”论文年均增幅均达4倍多。从横向比较看,“自然美”类论文的年均数与其它诸多相关美学问题如“形式美”、“文艺美学”和“艺术审美”等的论文年均数的确均有很大差距,但从2005年以来三年论文总数与2000年以来八年论文总数之比来看,“自然美”论文在同组中最高,超过了其它三种;“自然美学”的论文比重,低于“社会美学”论文,但均高于其余五种。这表明自然美问题在近三年间的受关注程度已经大大提升,成为当前国内美学研究中名副其实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研究内容看,近八年间的300多篇自然美问题研究论文大致仍然延续了前一阶段的问题,也基本可分为四大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性研究与艺术中的自然美问题研究的论文数基本与前一阶段一样均占全部论文的一成多,或许由于美学界的注意力集中于比较时兴的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研究之故,一般理论研究与主要为非美学界的研究者所从事的应用性研究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较之前一时期发生了大的变化:前者由四成有余减为一成半多,而后者则由近三成上升为近一半。或许可以说,自然美本身的研究正经历着一个由内向外、由理论向实践的应用性转向。

据笔者在国图和中国期刊网等网站的检索、统计,2000年以来,国内出版的自然美问题研究专著有章启群的《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蔡锺翔的《美在自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彭锋的《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丁来先的《自然美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赵志军的《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刘成纪的《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六部,论及自然美问题的学位论文有姜玉敏的《自然美的人性启示:兼谈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美思想》(硕士,河北师范大学,2000)、宋凤娣的《魏晋南北朝自然审美心理研究》(博士,山东大学,2001)、姜晓云的《论(文心雕龙)中伦理美和自然美之对立与融合》(硕士,南京师范大学,2001)、刘东阳的《自然美:从本质论走向生态论――当代中国自然美研究的一种考察》(硕士,首都师范大学,2007)四篇。

这些著述无论在数量(年平均数)上还是在内容深度方面都比前一阶段的自然美研究专著有了一定的突破与提高,可以说标志着国内的自然美问题研究开始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比如,在其中涉及到中国美学中的自然美范畴与研究现状的7种著述中,《美在自然》在传统美学范畴的框架内对中国古典美学中核心范畴“自然”或“美在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轨迹与美学内涵、制约因素、相关范畴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诠释,可谓一个多世纪以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自然美观念的一部重要的开山之作;《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则主要以文化史观,从中国儒家、道家、禅宗、世俗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方面,进一步考察了作为审美范畴的自然或自然为美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普适性,是继《美在自然》之后深入研究中国古典自然美观念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上述二书使中国美学传统中有别于大自然的美但又与之相关联的自然而然的美这一自然美观念得以清晰彰显,对我们重新理解、确定自然美概念,建立真正的自然美学意义深远。

如前述统计表所示,进入新世纪后的八年间,被认为与自然美问题密切关联的“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二者的论文年平均数比前一阶段分别有80倍和5倍多的增加量。从近三年论文总数与近八年论文总数之比来看,两种研究的论文比重。也均高于“实践美学”等三类。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作为当前国内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由此即可见一斑。不过,同是当前国内倍受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环境美学研究早于生态美学研究十余年,但人们付诸前者的热情明显不及后者。近三年论文总数占近八年论文总数百分比相差近8个百分点的情形,也表明生态美学在当前要比环境美学更受青睐。

关于当下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主要内容,这里介绍其中两位代表人物的看法。国内当前特别着力于生态美学研究的曾繁仁以为,生态美学并非一门独立的美学学科,而主要是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其自然美观念倡导“生态自然之美”,“力主自然与人的‘平等共生’的‘间性’关系,而不是传统的认识论美学的‘人化自然’的关系”。一直关心自然美问题、当前又尤其致力于环境美学研究的陈望衡认为,环境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环境的美学价值的学问,它既是整个环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美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就是自然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目的则在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当然,关于这两种美学的各方面都还存在很大争论,有关观点也存在不小的分歧,但关于二者的所有讨论差不多皆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或审美前景问题却是共同的。可见,两种美学与自然美问题确实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当代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流行,对于原本常态化的自然美研究显然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力。有论

者曾就此指出,在生态美学、景观美学、环境美学“对自然的审美考察中,出现了一个相当令人困惑的现象,即自然美这一经典概念反被大多数研究者遗忘。有人甚至认为,生态美的出现已预示了自然美的死亡”。论者还因此提出了“自然美在当代美学中是否仍具有理论生命力,它进入当代学术话语时遇到的难题是什么”等问题。我们以为,对盛行当前的两种美学从自然美问题视角做出积极回应无疑是必要的,但正如前文有关数据已经表明的,自然美研究并非如此充满危机。在国内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研究正日渐兴隆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自然美问题对一部分美学研究者的确失去了吸引力,但自然美自身及其研究的价值却依旧存在,自然美及其问题的研究并未死亡也不会死亡,只是非美学界比美学界愈发直接关注自然美问题罢了。另外,从生态与环境问题切入自然美研究未必不是一件有益之事。关键是自然美研究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真正需要去解决的基本问题。

应该说,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同自然美学的确有共同关注的自然美问题,但它们毕竟属于不同的论域。不过,鉴于尤其是生态美学在当代对实践论美学自然美观念的批判倾向及其对国内自然美研究的突出影响之事实,新世纪以来的自然美研究也可称之为自然美研究的生态论阶段。

三、国内自然美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综上所述,自然美研究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发展史中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有大量相关论文与不少专著问世,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上述研究在给人启迪的同时,也让我们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第一,对自然美概念一直缺乏合乎逻辑的有效界定,其内涵常常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从而直接影响了整个自然美问题研究的学理严密性。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然美概念只是被普遍使用,而没有得到明确界定和说明。这或许是因为大家都认可“自然美即自然事物或现象的美”这个简单明了、顾名思义式的定义,――事实上,这也是常常被写进美学教科书或工具书中的定义。即使是质疑此概念并试图重新界定它的美学家仍不免再次陷入新的困境。因而,在很多论著中,自然美概念往往处于暧昧不明或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犹疑不决的状况中。由于对其构成语素“自然”与“美”的不同理解而带来的自然美的多重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更未被仔细明辨、分梳。出现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很少有人深入追问自然美作为一个概念存在的依据究竟何在,或者说尤其是它作为一种美的类型的划分标准究竟是什么。另外,从古典美学关心的“美是什么”而非从现代美学关心的“审美如何”出发来切实思考美的分类问题,也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第二,针对自然美范畴本身的概念或观念史、问题史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不多。以往的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对中西美学史上有代表性的美学家的自然美观念均有涉及,甚至不乏切实的比较性研究,关于中国自然美、自然审美、自然美学史的著作也已经有好几部,但至今仍未出现一部真正的自然美观念史的综合性著作。中国古典美学史中侧重内在自然的自然美观念(自然而然的美)与西方美学史中侧重外在自然的自然美观念(大自然的美)、现实生活及艺术中所追求中的自然美观念与专业学术话语中的自然美观念基本处于一种割裂状态,其问题性更是未能得到特别关注和清理。

第三,关于自然美的一般理论性研究的问题意识不强,一门研究自然审美活动的美学分支学科――自然美学之建立仍然尚待时日。国内自然美问题的研究史表明,尽管关于自然美的一般理论研究论著已经不少,但在自然美经常被艺术中的自然美、美的本质、生态美或环境美等其它美学问题所遮蔽的情况下,真正属于自然美研究的基本问题往往显得模糊不清。事实上,自然美概念本身反映的是人的一种自然观,此自然观本质上又反映了由人的自然审美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可以说,自然审美活动或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正构成了自然美研究的基本问题。这样,合理、有效地界定、使用“自然审美”概念,研究自然审美的基本规律,进而真正建立起有别于艺术美学及当前非常时兴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的“自然美学”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这会使自然美的问题性更加显豁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从前面的论文数量统计表不难看到,“自然美”概念的流行程度并不逊于“艺术美”,但作为处于同一理论坐标上的概念,“自然审美”与“自然美学”长期以来却远没有像“艺术审美”与“文艺美学”一样得到普遍运用。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6篇

>> 艺术美的表现形态 建筑形态美的视觉表达 浅谈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 现代建筑美的形态分析 电视栏目剧的形态特征 艺术语言的形态特征 浅谈自然形态的审美特征 戏曲舞蹈表演的形态与特征 浅淡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 自然形态建筑的空间特征 艺术形态的舆论特征性鲜明 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形态特征 早期帝王图像的形态和特征 论京剧服装美的特征 数学美的特征及体现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态特征及音乐特征 BOT的内涵、形态及其特征的探究 林业苗木的形态特征与质量评定的原则 从《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看中美的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美的形态特征 美的形态特征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赵丰姣")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艺术美的界定:艺术美并不等于艺术作品本身,也并不限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艺术美的特征:一、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二、客体美与主体美的统一;三、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四、具有整体美的效应;五、跨越时空的永恒性。艺术美的意义:永恒而令人愉悦。关键词:统一;和谐;永恒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42-02美是最普遍的,人人皆知,处处都有,为了更全面的认识美,就需要对美进行分类,美的形态是多样复杂的,人们对美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审美对象的存在状态、方式和对美的本质的表现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把形形的审美对象分为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技术美和艺术美五种形态。其中,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形式。“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无奈,常常忽略生活中自然存在的美。因为当我们面对某一物,我们通常是认识的人,功利的人,而不是审美的人。因此,我们要进行美育,我们要建设形形的美术馆,电影院,阅览室,让人们从日常的劳碌中暂时停歇下来去进行审美,把所有的物质欲望暂且抛于脑后,去满足我们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这样就有了对艺术美的追求。在此,我主要从艺术美的界定、艺术美的特征以及艺术美的意义这三大方面来阐释我对艺术美的理解。一、艺术美的界定

“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峨嵋天下秀”,自然美景映入眼帘,使人流连忘返,如醉如痴。自然美是这些客观物像的美,而当我们看到艺术美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艺术作品的美。除艺术作品外,艺术美与艺术家的创作、其艺术行为、艺术思想等都是紧密相连的。艺术美体现在审美对象上就是艺术作品的美,这美不仅指审美对象自身,还与创造这审美对象的人的艺术思想紧密相关;体现在主体上就是人在面对艺术作品时,可以使人进入审美境界,达到美的体验。因此,简单的说,艺术美就是人们把艺术当作审美对象而实现的情感价值与审美境界,是人的情感与艺术对象达到和谐统一而生成的一种美的形态。二、艺术美的特征(一)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有艺术家的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素材的。在艺术史上,有很多著名艺术家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都和深入生活有密切联系。徐悲鸿是当代绘画大师,提到他,我们不假思索就可以想到他画的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画马时的一蹴而就与胸有成竹并非一日之功可做到的,他对马的脚踝骨和马蹄曾作过精细的观察。他曾在给一位青年的信中写道:“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画马必以马为师,画鸡即以鸡为师,细查其状貌、动作、神态,务扼其要,不伤其细……真马较我所画之马,更可师法也。”又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很长的功,即以画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像这些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如李可染喜爱画牛,他对牛的特点也有深刻的观察和研究,他的画室就命名为“师牛堂”;石涛画山水,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陆游认为生活是诗的源泉,他写道:“村村接画本,处处有诗材”。所以,生活是艺术美的源泉,生活的直观性质是审美经验的第一要素。艺术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艺术美又是艺术家按照生活逻辑与艺术规律对社会现象进行选择、提炼、概括、加工后创造出来的。因而具有生活原型不可比拟的生动性、完整性、有序性、深刻性、明确性等。(二)客体美与主体美的统一在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中,艺术家对生活形象的提炼包含着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指生活内容,主观因素指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思想感情。艺术形象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是客体美的再现。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的《拾穗者》描绘了三个农妇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拾穗的情景,这情景令我这样一个深谙农民劳苦地位的人倍感熟悉和亲切。在此作品中,这三个农妇的形象是美的,即客体美。米勒笔下的农民都是善良的、淳朴的、富有创造力的、顶天立地的。米勒是一个农民,农民中的米开朗琪罗,难道从他身上我们看不出道德的美,人格的美吗?因此,艺术美不仅是客体美的再现,而且也是艺术家主体美的表现。在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中,灌输着他本人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态度和评价,表现着他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是客体美与主体美的统一。(三)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除了客体美与主体美的统一之外,艺术美还体现在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形式的根本任务是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艺术内容,而适应内容的艺术形式具有积极意义,能以独特的美学功能反作用于艺术内容,使之能够完美地显现。

要寻求恰当的形式来表达内容是项艰苦的劳动。19世纪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象征自由的女神,她着上身,健美、坚毅,她那朴素的衣裙使人觉得她不是神,是来自人民中的一员。据说在与保皇党的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一个名叫阿莱尔的少年将三色旗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饮弹牺牲,而这一悲壮的场景恰好被画家亲见。可见,画面中的自由女神原型很可能是克拉拉-莱辛姑娘。她一手持枪,一手高举三色旗大步迈进的英勇形象成为画史上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造型。在她的脚下,敌人的、战死同胞的尸体一片狼籍,而她,无所畏惧!在她的带领下,社会各阶层的起义者虽然装束各异,身份有别,武器不同,但众志成城,勇往直前,这是一股无坚不摧的革命势力,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我们仿佛看到查理十世及其王朝在这暴风骤雨般的起义浪潮中颤栗、,共和国的曙光已清晰在前。(四)具有整体美的效应世界上有善便有恶,有美便有丑,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美的,还有很多丑的东西。当艺术家把一个丑的人、事物作为表现对象,刻画为一幅艺术作品时,生活丑便变为艺术美。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画中英诺森十世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的眼睛了,那双眼斜视着这个世界,历经近四百年的时间仍觉得寒气逼人,更可悲的是这眼中还有贪婪、狡诈、凶狠、阴险、自负和虚伪。画家以入骨三分的现实主义笔触描绘出了这个令人生厌、令人诅咒的形象,画中教皇这个人物虽是极丑的,但这件艺术作品从整体上看却是极美的。这说明对于艺术美,无论其内容还是其形式,无论是表现生活中的美还是丑,都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它给予人们的是美的整体效应。(五)跨越时空的永恒性美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的,鸟蹄花落,蜂鸣蝶舞,现实美总是不稳固的,易逝的,但艺术是易逝的,但艺术美却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传之久远。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她的微笑是如此富有魅力,因此不少美术史家称其为“神秘的微笑”或“永恒的微笑”。当然,艺术美的永恒性也是相对的,即使流传至今的少数艺术品的美也是和一定的时代相联系,有它的时代性,但艺术美的存在毕竟比现实美长远的多。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章美感 文学美感 比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1]也就是说,审美教育并非是文学作品的“专利”,文章也有其丰富而独特的美学蕴涵。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从本质上来讲,二者都是读写实践活动中直观到人的本质力量时产生的心理愉悦,都具有直觉性、主观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特点,都追求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但由于题材、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各自的特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用美与艺术美

从题材这个角度来讲,文章讲究实用美,文学则侧重艺术美。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重在“得意致用”,以“实用美”的姿态存在于审美教育中。而文学作品的创作,其特性在于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重在“陶冶性情”,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独特的“艺术美”。

文章的“实用美”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社会三大领域。一般来讲,学习说明类文章主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自然和科学的能力。例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可以了解到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学了《被压扁的沙子》我们可以探索到百万年前的地球活动,感受科技的神奇与魅力;学习新闻演讲类文章、议论类文章的重点则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如学习《过秦论》一课,使学生懂得了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道理;而对于记叙类文章的学习,则往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文章所呈现的“实用美”形态,能够吸引读者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具体关注,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索读物字面所包含的信息和意义,从而获得审美的满足。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反映主客观世界的方式是艺术的,其呈现的内容是一种艺术认识,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美”魅力。文学作品艺术美的特征集中表现为:主体性、形象性、审美性。主体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文学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文学作品中往往渗透着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文学鉴赏也具有主体性特点,所以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艺术美的形象性既表现为艺术形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又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塑造,其典型的“形象性”彰显出文学创作不朽的艺术魅力。艺术美的审美性是文学作品的根本属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正因为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文学作品中,才使得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魅力。文学的“艺术美”使读者陶醉于艺术鉴赏,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享受。

二、显性美与隐性美

在主题的表达方面,文章讲究“意旨鲜明”“一目了然”,展示出“显性美”的美感之态。一般来讲,无论是传达准确的信息、说明已发生的事实、宣扬有益社会的道德等,都需要直接明确的观点表达。而文学作品则讲究“意在言外”“隐晦曲折”,表现出“隐性美”的审美特征。文学作品侧重含而不露的表达,而且表达的越含蓄,作品的艺术性越高。

文章的“显性美”表现为作者观点的显豁性、明确性和单义性。杨道麟教授指出,在文章作品中,“无论是对‘善’的褒扬、倡导,还是对‘恶’的鞭挞、拒斥,都应直截了当,痛快淋漓。”[2]在记叙类文章中,作者一般直接明确地表达出对社会生活中人物、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并对其作出精简明了的评价。如《我的老师》《回忆我的母亲》等;许多议论类文章作品,其中心思想往往以明确的语言直接在文中出现。如《谈骨气》《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在应用文、新闻文、学术文等专业文章中,其观点表达更为清晰显豁、鲜明准确。即使书信体文章作品,作者也常常不加掩饰地表现出“爱憎分明、激浊扬清”的思想倾向。这种直言不讳的表达,能够让读者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享受。

文学作品的“隐性美”表现为作者观点的模糊性、含蓄性与多义性。关于这一点,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有相关论述。他提出了“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的观点,甚至还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3](P334 -335)具体到每一种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又各有不同。诗歌的主题往往隐藏在陌生化的语言符号和特殊的意象中,如《雨巷》对“油纸伞”“雨巷”“丁香”的描写。散文作者在表现主题时,总是要借助具体的人、事、景、物,如莫怀戚的《散步》;而小说和戏剧因为其文学形象的模糊性、语言的多义性、作家思想感情的暗合性等,其作品主题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如曹禺的《雷雨》,其中就折射出了阶级斗争问题、反封建问题、婚姻问题、命运问题等。文学主题的隐性表达,更能激起读者审美情感的波澜,从而获得潜移默化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

三、典雅美与清丽美

关于文章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刘勰有言曰:“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4](P530)也就是说,奏章等应用性文章的语言讲究“典雅美”,诗赋等文学作品的语言追求“清丽美”。文章特别是应用性文章,因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公私事务的需要,常常运用“典雅性”的指称性语言,如应用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等。而文学作品因“悟意审美”的艺术追求,则多采用“清丽性”的非指称性语言,即富有意味的艺术语言。

应用性文章是一种实用写作,旨在客观描述现实世界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问题,这种实用性特征就决定了应用写作的语言应讲究“准确、客观、范、凝练”的“典雅美”。如应用语体中公文的写作,经常用一些像“承蒙”“兹因”“拟于”“收悉”之类的词语,还有一些如“祈请复函为盼”“如蒙慨允,不胜感激”的固定词语搭配,有时还会用一些平仄清晰、格式工整的四字成语穿插其中[5]。对于写作者来讲,这些平实的、凝重性词语的使用,显得端庄而不失礼节;对于阅读者来讲,也能在心理层次上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诚恳;而对于真正的大众读者来说,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实”“美”双全的审美感受,更能深入人心。

文学作品的创作,重在“悟意审美”,所以文学语言追求“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的“清丽美”。文学语言的清丽,主要是通过描写、抒情以及比喻、夸张、对偶等各种文学表现手法来体现的。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有关林黛玉的肖像描写,在宝玉眼中,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B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人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虽是纯描述性的语言,却把黛玉与众不同的姿态风情很好地展现给了读者,使之读之如在目前,即便是合上书来,也能轻而易举地从脑海中提取出黛玉的娇俏柔弱与美丽动人来。这段文字的成功,就在于其对语言的文学性处理。对偶、比喻、对比等种种修辞手法的艺术化处理,不仅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而且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可谓是入木三分,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持久性美感,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四、规范美与奇变美

结构美是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的重要美质。文章结构要求形式规整、整齐划一,侧重于“规范美”。文学形式则不然。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味的整齐罗列,一味的平平淡淡,读来总是少了些味道。而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创作手法,却能够使得平淡无奇之文显得一波三折,活泼而蓬勃,具有“奇变美”和鼓动性,也更能够激发起读者的兴趣爱好,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根据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文章的审美要在规整范式上下工夫,讲究的是“文有定法”。尤其是对于那些注重实用性的工作或者管理来说。统一、规范,才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从而极大地提高办事的效率,更利于各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如新闻消息《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其文章结构严格遵循“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统一形式,给人以规范严谨美。又如议论文要求结构规范、层次分明,《六国论》一文就是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展开论述,给人以逻辑论证美。至于其它文章文体,例如书信、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申请书以及计划总结等,其写作形式都要求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格式规范。读这样的文章,总给人毫不含糊的“规范美”。

文学艺术更多地侧重于“文无定法”,它追求的是“文似看山喜不平,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变美。“文学最忌刻板固定的格式,它追求结构的艺术性,最重文眼、起伏、疏密、悬念的设计,精心为暗示主题服务。”[6]以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其行文可谓跌宕生姿,引人入胜。具体来说,文本结构的安排、故事情节的构思、人物形象的塑造、背景环境的设置以及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无不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奇变美”。波澜起伏的文学作品形式,会带给读者扣人心弦、耐心寻味的审美感受,使其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争奇斗艳、各有千秋,彼此无法取代。但不管是实用、艺术;显性、隐性;凝重、清丽还是规范、奇变,对于教学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深层次地认识文章与文学的美感特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求把握美感教学的规律。只有这样,为师者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杨道麟:《文章作品的美学境界的特质》,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第02期。

[3]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4-335页。

[4]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0页。

[5]张永明,裴婉辰:《公文写作的语言特色――兼谈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04期。

[6]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标 多媒体 艺术美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世界是一个美的世界,如何充分展现语文的艺术美,让学生体会语文的艺术美,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我认为恰当运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对语文艺术美的展现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及的效果。

一、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艺术美的重要性

大千世界,万物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美总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而文学作品则是万千世界的自然美、生活的情趣美、物态的形象美和人物的情操美、理想美的艺术语言的总结和作家情感的凝结。因而语文世界便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学世界。而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甚至浏览消遣,总免不了受文学作品艺术美的熏陶,总渗透着潜移默化的艺术思想的感染,总伴随着审美欣赏时再创造思维心理活动的展开。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不正视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展现语文的艺术美。

从教育的目的看,同样要注重语文艺术美的展现。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热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语文教学除了在德育、智育等方面培养学生外,还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优美的文学形式引起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非常注重美育,从彩页插图、页面设计到选文内容都体现了美感;选文也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各种形态。无论千古名著还是当代新作,无论文学作品还是科技文章,从优美的语言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扣人心弦的情节到挖掘深邃的内涵,无一不使人感受到美。比如《山中访友》中自然的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朴素的情感美,《紫藤萝瀑布》中含蓄隽永的美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都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好材料;自然的美、情感的美、人格的美都能引起美的感受。因此,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展现语文的艺术美。

二、运用多媒体,充分展现语文艺术美

多媒体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等作用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了。那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语文艺术美的展现具体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大方面:

(一)转换学生角色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转换学生的角色,使其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却能非常容易地办到这一点。如讲授《再塑生命》一课时,考虑到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个特殊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渴求光明并不懈追求而创造出奇迹的盲人,我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开头来转换学生的角色:利用一张图片,内容是海边太阳将出未出时的情景,色调是淡淡的棕褐色,最近处有一排椅子。在海边的上空,我利用Flas设计题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这几个散发七彩光芒的大字在那里不停地但比较缓慢地放缩,同时配上著名盲艺人瞎子阿炳那凄凉、哀怨的《二泉映月》。这样,多媒体手段在此显示了特有的优势。

(二)创设情境

我们知道诗歌是一种纯文学,它最注重的就是感受,诗人把自己的感受凝铸成优美的诗篇,而读者是要透过诗篇去再次体味诗人的感受,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重新构建诗人所处的情境,惟有如此,方能真正体会到诗歌的妙处,达到在诗的世界里翱翔,但是这样的品诗之路对学生来说是个高要求,有些学生是很难走通此路的,如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类似的或与此相连的情境,让其“身临其境”,就能容易地达到目的。我在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我将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制成TV形式,再与配乐的朗读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的情境,效果非常好。有位学生在谈体会时说:“随着这悲壮的乐曲的响起,我的心也一下子被这种场景拉近了,听着这慷慨激昂,抑扬顿挫、满含激情的朗诵,感受着诗人悲惨的处境和博大的胸襟,我似乎看见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那临风而歌的高大形象。”而我要说这正是艺术美对人的震撼。只有入其境方解其中味,创造具体的情境能更好的让学生体味到其中味,能使其成为顺理成章的事的就是现代化的多媒体。

(三)演绎内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时候语言的表达会显得异常苍白无力,不管怎样表述总是很难充分地展现文中所蕴涵的美。我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就碰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但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却能容易地如愿以尝。我为学生播放了这样的一组镜头:(中景,渐进):周瑜都督军营。营内,帅营布置。周瑜,英气勃勃,脸上挂着胸有成竹的自信。诸葛亮,羽扇纶巾,从容不迫。各自执笔在手掌心写字。(近景):两人伸出拳头,摊开,相视哈哈大笑。(特写):手掌中的“火”字。放大,竖起,变形成象形字,变颜色,冒烟,起火。(中景、近景交替):曹军水寨一片火光,延及岸上,一片混乱……

看到这里老师不用讲一句话,学生已很好的体味到了这几句诗的美。这样演绎内容所传达出来的美是用口授的方法办不到的,演绎内容是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增添的另一支展现艺术美的翅膀。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多媒体计算机这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在它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成功的运用来评判它的好坏。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切不可滥用;要有选择地实施。

2.要选好恰当的切入点配合教学,教师依然是主导,学生也还是主体。

3.要更新观念,善于打破传统的旧格式,旧格局,要善于探索、勤于实践;要根据课堂需要灵活运用。

4.要注意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要在教师中普及计算机知识,课件的制作,逐步掌握多媒体技术。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9篇

所谓“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实际上是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美源于现实美,高于现实美”这些艺术规律的演化与引申(现实美包括社会美和自然美两大部分)。

我理解的“自然”有下列几层意思:

一、自然指客体的世界,把天然、非人为的自然界称之为自然。王安石说:“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人之力而万物生也。”(《临川集・老子》)。

二、规律,自然之理、尤当然者,物之自然者,称之为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把自然当作规律来研究。

三、人们还把不做作,不勉强的动作、习惯或风度称之为自然。如“少若成性也,习惯若自然”(《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便是指的人们的动作和风度。

四、在艺术中,自然是指艺术晶的风格和作风。人们把不做作、不雕琢、不堆砌、信手拈来而又意味无穷、朴素清新的艺术风格称之为自然。如司图空在《二十四诗品》中,把“自然”列为其中的一品。

在盆景艺术中, 自然界的景物既是盆景表现或反映的对象,而且还是以自然之物的树木植物、山石等为原材料,去塑造艺术形象和结构作品,不仅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还要追求盆景艺术自然的风格与作风。故此,自然在盆景艺术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想而知,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转化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早在人和人类社会之前,虽然自然界就存在着,但没有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只是自在的存在,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就逐渐失去了它的独立性,而与人类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人类大量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那种原初的面貌,不再具有纯粹的自然性,日益成为了人化的自然。为此我不能同意“人在自然面前卑微与渺小的感受”那样一种自然观。

自然美离不开自然景物的自然属性, 自然景物只有成为了人的对象存在时,才有自然美可言,人们以其自然属性、形式、性能、色彩、质地等等与人的社会实践发生关联,顺其有用、有利、有益等等,才逐渐地成为了人们的审美对象。一些经人们加工改造了的自然物,其形态的改变,打上了人的创造烙印,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且反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自然美是人的自由在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中获得了实现。

自然界和自然造物往往是神奇的、丰富多彩的。丈自然中的景物或气势恢宏、雄浑壮观,或清新素雅、恬静朴实,或深幽诡秘、变幻莫测……盆景人只有外师造化,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在自然景物,或在自然物的树桩、山石等盆景素材的感发启迪下,才能心神驰骋、浮想联翩、上天入地、往复古今,进入到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境地中。但我们还应该看到,自然物有时并不是那么称心如意,大自然中的景物良莠并存,有些景物常常会被人们认为不美,或局部美,美丑并存,有些自然物具有美丑二重性和审美上的模糊性,甚至有些纯自然物还会被人们认为不自然或极不自然。这些现象我们在大自然中都会遇到,在盆景的实践中也是常常遇到的。盆景艺术实践证明:盆景人既不能脱离大自然的怀抱,但又不能拘泥其中的芜杂,只有将自然景物和自然物的盆景素材进行理想化的处理,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经过主体意识的酿造,才能由“自在之物”转化为“自我之物”。

只有经过观察、品味、想象、取舍、组合、构思等一系列理想化的处理过程,自然景物才能形成为全新的审美意象,才能将树木植物、山石等材料物化为盆景的艺术形象。这个过程也就是将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的过程。

“高等艺术”后面还有一段字,就是“美化自然”,并不是仅仅说“盆景是‘高等艺术”’。“高等艺术,美化自然”是元帅为盆景艺术的题词,是对盆景艺术的鼓励、期待、鞭策和良好的祝愿。题词也阐明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因果关系:作为高等艺术,必需要美化自然,不能美化自然的艺术品,算不上是高等艺术,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题词是完全正确的,无可置疑的。例如“江山如画”也好,“如画江山”也罢,都是将自然景物比喻为艺术品,若是颠倒过来,改成“画如江山”,艺术品如同自然它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如果仅仅只看到“盆景是‘高等艺术”’是歪曲元帅题词的原意的,而用歪曲原意的话语去进行分析与批判则显得毫无意义。

艺术美源于现实美,高于现实美,这并不是哪个理论家的凭空臆造,而是人类几千年来审美实践探索所产生的必然正确的结论。在美学史上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的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位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另一位是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柏拉图认为,只有神创造的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与理式世界只隔一层,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所以与理式世界隔了两层,是影子的影子,因此现实美高于艺术美。但是柏拉图遭受到他的学生亚理斯多德的批判,他说从来就没有柏拉图说的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就是真实的存在,摹仿真实世界的艺术当然也是真实的。他还认为,摹仿不应当被动地去抄袭自然,应依据其本质和规律把自然理想化,还要超越自然。亚理斯多德对艺术的认识虽有偏颇之处,但他超越了自然主义而达到了现实主义的理解,极大的影响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和进程。

以后历史上大多数的美学家,在探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时,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艺术美高于现实美,如达芬奇、狄德罗、歌德、黑格尔、巴尔扎克、高尔基等等,其中也包括李新同志举例的罗丹。

罗丹说:“但愿‘自然’成为你们唯一的女神”,“要一心一意地忠于自然”,但他还说:“啊!当然一个低能的人只是抄写自然,而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相反的,艺术家是能够‘看见’的:即是说,通过他的与心相应的眼睛深深理解自然的内部”。大家都知道罗丹还有一个“魔杖”“点金术”“仙法”,能把“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变成非常美”。(《罗丹艺术论》第1页、17页、21页)

歌德在评论荷兰画家吕邦斯的风景画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美好的效果,关键是画家“本着自由的精神,站得比自然高一层,按照他更高的目的来处理自然”。(《歌德谈话录》136页)

黑格尔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美学》第――卷第4页)。黑格尔从自然美的缺陷中引导出艺术美产生的必然性,说明人类为什么不满足自然美,而需要艺术美,他把艺术美的创造与人类对自由的追求联系到一起,人类需要艺术美是把人自身的生活作为自由创造的过程与结果,供我们观照和欣赏。这也是近代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

车尔尼雪夫斯基虽然正确地肯定了现实美中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但他却站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主义的立场上,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上得出一系列简单化的结论。他不懂只有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才能产生现实美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因而不能认识艺术美源于现实美的科学性;他没认识到现实美和艺术美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而把生活中的戏剧性看成是戏剧艺术美,把艺术美看成是现实的复制品或代替品;不仅如此,他还以现实美的优越性来否认艺术美,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主张的片面性很有点机械性物主义的味道。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被人们掌握之后,才将艺术与生活、艺术美与现实美之间的辩证关系理清和明确了艺术美高于现实美的意义。

高尔基说:“我主张文学高于现实,能够稍稍居高临下地去看现实,因为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反映现实,光描写现存的事物还不够,还必须记住我们希望的和可能发生的事物”。(高尔基《论文学》345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精辟而又详尽地论述了这个问题:“人类的社会生活,虽然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然较之后者有着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为什么不满足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美,但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生活更高、更强调、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这里概括艺术所具有的六个“更”,充分地肯定了艺术美高于现实美。

通过简要的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到了艺术美源于现实美、高于现实美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文艺学常识性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始终与美的定义有关,是美学的核心问题之―,它还涉及到艺术的起源、价值、作用等等问题,所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心。

如果将盆景当作一门艺术,定位于艺术体系中的子系统,那么,首先必须要尊重艺术的共性,按照艺术的规律来规范盆景。

盆景作为艺术体系中的子系统,在遵循共性的基础。卜来发展自身的个性。盆景是将具有自然美的自然物,活的树木植物、山石为主材在盆中去结构作品,以艺术美去表现、反映自然美。盆中的树、石等自然物,是人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创造物,也打上了人的创造烙印,本为自然物的树、石形态的改变,实质上: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表现或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是将自然美转化升华为表现或反映自然美的艺术美,成为更理想、更纯粹的审美对象。那些优秀的盆景佳作应该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的结晶,高质量的盆景作品,理应有深刻的哲理、民族的精神、时代的音符、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意义,至少这是盆景艺术的目标和追求。无论是到大自然中去撷取形象和景物,还是在选桩相石中对盆景素材的形象或意象的冲突与叠合,盆景艺术实践必然要突破物质世界原有的自然形式,而绝不能被“自然”所奴役。为表达主体意识的理想与愿望、思想和情感、人格和胸襟,由客体的自然升华为“第二自然”(达芬奇语),树茂山苍,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番灵奇。虽然盆中用于结构作品的树、石等自然物,保留和具有第一自然的物质特征,但却服从于人的目的和需要,融入了人的智慧和精神、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盆景艺术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原本是哲学上的命题,但是艺术和美学从一开始便与哲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盆景艺术的创造过程,就是作者用自己全部生命和智慧浇灌、倾注其中的过程,成为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盆景艺术形象活了起来,打上“我”的印记。对象化是指人类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引起对象适应人的需要而变化,实践的日的就是转化对象适应人的需要而变化,实践的目的就是转化对象的存在方式。人们正是渴望超越现实美和需要具有审美形态的艺术品,“仿佛凭着魔力似的”(恩格斯语)创造了艺术美。

诚然,在盆景作品之间存在着高低、文野、优劣等等不同,但不能以某件作品的得失来判断与说明自然美就高于艺术美。如果这样就犯了与车尔尼雪夫斯基同样简单化的错误,那些按照某种般化的模式或观念制造出来的平庸之作,或者把人皆尽知的自然美完善一下粗制滥造的盆景,还有将自然美本身并不存在的东西来臆造的作品,并不是我们提倡那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盆景,但还是要看到艺术和自然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

马克思曾经说精巧的蜂房能使一切建筑师引起感叹,同时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蜂房之前,都在头脑观念地将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所得到的是结果,以此证明自然与人类实践的区别,并由此引出人类实践的意识性、目的性和自由的创造力。艺术创造应该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盆景艺术也应该是人类在改造的实践中和对自然景、物的改造塑造中实现自己意识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以此去表现对自然、生活、社会的认识,努力去塑造能体现自己审美理想和能引起欣赏者共鸣的盆中艺术形象,师法自然而不囹圄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和美的规律来进行盆景的艺术创作。抄袭自然、摹仿自然和自然主义都不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

艺术美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1]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观念的影响,家长和教师过分的追求知识点和知识体系,从而忽视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且一些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完全以教师或课本为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题地位,这种“独角戏”的讲授方式,无法达到情感陶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因此,为了能更好的促进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应充分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引人入胜,而学生对与优美的韵律、鲜艳的色彩、和谐的画面等较为感兴趣。[2]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置身于内容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强烈的情感。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进行渲染,用音乐再现相关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其中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父亲》这首歌曲作为课堂的导入,先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父亲的爱,并可以让学生展开一定的联想,想想父母带给我们的爱。之后再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朗读,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到作者多要表达的父亲对于我们深深的爱意,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之外,还可以更好的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到父母带给自己的无限深情。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3]生动的画面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优美的画面,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内容都蕴含着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艺术美等情感。例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教师可以把课文内容与画面结合起来。首先,教师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个美丽的荷塘月色图,给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意境,让学生进行联想。然后,让学生带着此意境对全文进行朗读,细细品味其中优美的画境。之后,教师在对全文进行解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讲解到不同的知识点时,要给学生呈现不同的优美的画面,最后能够给学生呈现出一份完整的优美的荷塘月色的画面,让学生感觉到身临其境。最后,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让学生在课下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以文章的形式、也可以把它以一幅美丽的画卷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利用语言艺术,激发审美兴趣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体裁形式多样,语言精炼,句式优美多样,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4]课堂中,教师要充满真情实感的进行阅读,注意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同时,组织学生细读默念或者让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使学生能得到语言艺术美的熏陶。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咬文嚼字中体会作者的用词之美以及意境之美。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以“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为主线,利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清晰的山水图。在描绘的过程中,“山”、“水”紧密衔接,并多次运用拟人的写法,将整幅画卷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世人眼前。例如:在文章中运用了“睡着”“唤醒”“卧”等字词,使得整篇文章具有了生命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不断的展开现象。通过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挥,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得到提升。[5]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美,让学生在咬文嚼字中体会到语言的艺术美。

三、开展课外阅读,提升审美品质

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校内外各方面的资源,为学生提高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让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寻找人类的共性,使学生在曲折的情节之中,用心阅读,感悟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设身处地的投入其中,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并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弥补作品中提供的艺术空间,通过阅读、感受、体验、想像将作品反映精神魅力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能实现审美教育目标。[6]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活动实现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目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诗朗诵、话剧表演等活动。学生只有用心体会作品中的内容才会更好的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表现出来。所以,在准备活动的同时,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可以达到实现美育的目标。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材料,将美育的内容与知识的传授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D].硕士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07.4:11.

[2] 玉枝.中学语文阅读中的审美教育[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11:22.

[3] 李瑞雪.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三)[C].2016.9:23.

[4] 陈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策略[A].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6.5:200.

[5] 高红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1.

上一篇:文艺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艺术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