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03-03 23:30:15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在8・19重要讲话中强调说:“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面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尤其是具有标志性的“符号”有:自2010年起,我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一个国家也正如一个人一样,在他迅速成长的时候也正是他接受新鲜事物最多,信息最冗杂的时候,浮躁、冲动、感性易发和多发,肯定会遇到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成长的烦恼”。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和“指导”,极易走上邪道、歪路,最终很有可能是做出意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不可预知的结果。当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日新月异,西方敌对势力早已有所不满,总是刻意的鼓吹一些看似新鲜,其本质却未变的“价值观念”来迷惑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强势、鲜明、有姿态的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增强全体中华儿女,尤其是党政机关一把手的“精神之钙”。因为只有在“精神”上扶正了自己,才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突发的新生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自发的做出符合一个中国人、一个人民公仆所理所当然的行动,而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迷失了自己,缺了“钙”还不去及时、主动的补“钙”,那么他迟早会做出错误的行为而产生极为恶略的影响。所以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这一话题的提出,正当时!

为什么必须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呢?因为我们党是一个代表全体中国儿女整体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这一使命宣告了,我们党有义务和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一个政治任务来抓,而对于一切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予以取缔,准确的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做到因势而谋,对于新鲜事物的出现从本国价值观出发而有所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应国际、国家大趋势而有所行动、有所作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政党的宣传机关,我们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为什么必须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呢?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具有管理权。我们党和政府顺应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大势汲取起中华儿女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大公约数,凝聚起了磅礴的中国力量。我们党必须做好中国这艘大船的总舵手才能行使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之上。我们党的宣传机关只有做到群众意识形态的“灯塔”、“指南针”、“北斗星”才能切实做好管理权。把对国家稳定和群众凝聚力有威胁的不良思想阻隔开来,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穿”上坚硬的盔甲。

为什么必须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呢?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忠实代表,他的声音最具代表性,中国的面貌、声音、变化,它最具有发言权。美好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党政机关尤其是宣传部门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大局观和大局意识、政治敏感性,站稳和站好政治立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旅程上,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我们党必须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以正面宣传为主,与时俱进的做好宣传与群众“同频共振”,凝心聚气,使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提出的“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这一论断,正当紧!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对思想意识领导放松或者忽视的例子,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对意识的领导权问题在很早前就被提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在他的实践哲学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他指出任何社会集团要想获得和维护政治领导权就必须首先占有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我党思想意识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开拓,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必须根据新的形势进行发展,马克思不可能预见到20世纪欧洲革命的新情况,特别是俄国革命的成功,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教条,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创新,使其更加有效的服务于实践。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保持其生命力和科学性。是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不可不深刻铭记和认真吸取的。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性,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筑牢意识形态领域的坚固堡垒。(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学习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谭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文化话语权 安全视野

现代社会世界各国的竞争方式越来越多样,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机遇和竞争也在此时充分体现出来,在信息科技的指引下,文化思想相互混杂、糅合和竞争。尤其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空间下的竞争更是激烈,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许多的欧美国家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同时利用自身发展的经验,在世界文化话语权的竞争中已经处于优先的地位,而我国由于国家发展时间短、技术能力有限,在近期的发展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文化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国家对于文化话语权的倡导也越来越重要。

一、倡导意识形态安全视野下文化话语权的意义

文化话语权就是通过交流、传播的方式影响他人或者其他地域的公民,进而形成思想的认同感,其在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具体的实践来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经济,经济实力的提升主要是一种外在实力的体现,而文化实力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的保障。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大量传入,其与我国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更加激烈,在这种碰撞、竞争中必然会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形成冲击,文化的内涵、精神和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都会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我国倡导意识形态安全视野下的文化话语权,能够切实提高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我国文化的内在实力,维护文化安全。

2.对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话语权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对它所服从服务的社会经济基础具有重要能动作用,不但可以运用文化话语生动概括、反映社会经济基础,提高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与说服力,引导人们自愿地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和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可以用主流价值观整合个体意识、群体意识与社会意识,推动自发的、感性的和不系统的社会心理稳固化、持久化,并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并增强与社会主流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立场、主张、价值观念体系,引领多样社会思潮,整合社会认同,从而维护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3.对于青年人思想品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重点,青年人思想的教育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在我国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青年人思想品格的塑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改革开放已经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国外的一些文化在我国已经开始占据重要的空间。因此,在此时我国倡导意识形态安全视野下的文化话语权能够将我国文化更好地推进到青年人的生活之中,并通过优秀的思想文化促使青年人正确认识文化内涵,自觉抵制一些劣质文化。

二、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策略

针对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竞争,我国应当如何倡导文化话语权,将我国的声音传播给世界,并被世界接受,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从研究的角度分析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实践:

1.注重文化内容的整合优化

文化的魅力在其能发挥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是以具有优秀文化内涵作为前提的。针对国家文化之间的竞争,为了保障我国文化话语权,首先就是对我国现存的和发展中的文化进行整合优化: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吸收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挖掘出来。其次是对现代文化内容进行优化,对于一些优秀的、国家发展需要的重要文化内容作为现代人学习和教育的重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融合,使文化传播和主导话语权的过程中集中最大的力量。

2.保障文化话语权竞争中的优势

文化话语权的竞争随着军事竞争的冷却而日渐激烈,因此国家要切实重视文化话语权的竞争,并不断创新竞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到话语权竞争的特点,当前文化话语权的竞争与经济和军事的竞争不同,其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其次是做好随时竞争的准备,文化话语权的竞争不是约定时间、地点的面对面的竞争,而是具有随时性,因此国家要时刻做好准备,打好文化话语权竞争之战。

3.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中国网民队伍之庞大,网络信息流速之快,数量之多,类型之杂,影响之广,网络与现实生活联系与互动之密切,无一不加剧着掌握和提升网络文化话语权的度。除此之外,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强大技术优势及其在互联网领域的有利地位,将互联网打造成实现政治目的,增强其全球领导力的工具,我国也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进而保障国家文化话语权。

【参考文献】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3篇

[摘要]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形成的。虽然这一思潮从一开始就受到批判,但一直顽强地存在着,并随着时展以不同的面貌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主张价值中立,企图超越意识形态,但其本质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做辩护。在当代中国,加强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研究,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7—0081—06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无疑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但在此过程中,遭到以拒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宣扬“意识形态终结”等为主要标识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巨大影响。这一思潮以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为前提,主张“价值中立”地看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企图超越意识形态,其实质是要在中国推动“”,按照西方的模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因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危害性。有鉴于此,加强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研究,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关于非意识形态化

思潮的研究历程

“非意识形态化”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其直接创始人是贝尔、利普塞特、希尔斯、阿隆等人。1955年9月中旬,“争取文化自由大会”知识分子协会在米兰的国家科学艺术博物馆举行例会,讨论“自由的未来”,会议目的是“促进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清除无用质层的过程,揭示它们的共同基础,并提出形成对自由社会的生存条件来说更现实和更富有内容的思想的任务。”妇持“非意识形态化”观点的人认为,20世纪上半叶所固有的深刻的意识形态冲突的根源在相当大程度上业已消失,不妥协的社会主义和不妥协的自由主义已没有地位,因此,“意识形态争吵”的时代已经结束,于是,“意识形态终结”成为整个意识形态潮流的名称。随着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论五十年代政治思想的枯竭》和利普赛特的《政治的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等著作的相继出版,“意识形态终结”、“打倒意识形态”这一论题得到了充分而详尽的阐述,成为“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重要理论基础。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思潮几乎成了大家在学术讨论中表达赞成和反对的主要标的物。

追寻“非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根源,其实早在培根的“四假相说”已包含了追求科学知识需要摆脱“虚假意识”的思想。洛克的“四种错误尺度”的见解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孔狄亚克、爱尔维修、霍尔巴哈都从不同的角度致力于对传统偏见的批判。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也是为了建设一门“关于观念的科学”,即“观念学”。但“意识形态”后来被拿破仑赋予了贬义的内涵。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意识形态具有双重内涵,他既在贬义上指称“虚假的意识”,也在中性含义上指称“真实的意识”。

国外关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研究中,比较早的是罗马尼亚的P.多布雷斯库的《“意识形态化”的专家政治神话》,文中针对专家政治论者关于科技革命带来的后果而建立的“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化”学说进行了批判,指出其特征就是“把行动的科学价值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形而上学地完全地对立起来”,“专家政治论的观点,尽管声明是没有思想性的,但依其终极目的来看,都是充满着思想性,因为它们是要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就最终目标和目的性而言,乃是为了保卫、维护、保存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价值和本质的私有基础”。

前苏联学者对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研究比较深入,他们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意识形态化”现象,还研究“重新意识形态化”现象。达维久克、季塔连科通过考察“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产生及其发展,指出这类思想的理论根源来自曼海姆关于科学和意识形态相对立的观念,即意识形态不符合事物现状的、亦即似乎歪曲客观现实的保守的教义体系。从社会的观点来看,“非意识形态化”是“帝国主义及其经理官僚上层人物的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是“技术决定事物发展的意识形态”。不仅如此,他们“伪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的观点”,“把一切意识形态都是被歪曲的意识形式、所以都应该被消亡的思想强加给马克思和恩格斯”。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国内社会矛盾加剧,“非意识形态化”观念受到了批判,资产阶级的辩护人不得不使得意识形态活跃起来,“非意识形态化”观念的炮制者们不得不改弦更张。1972年底,利普塞特在《文汇》上发表《意识形态没有终结》的专论,认为“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并不意味着完整的政治概念体系、乌托邦思想、敌对阶级或其他按利益划分的政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之间的阶级冲突的终结”,“这是对下面这种情况的正常判断:一系列完整的革命学说对无产阶级反对现存制度的阶级斗争理论的狂热眷念正趋于‘衰落’,因为它们是‘过时的’马克思主义的遗产”。贝尔自己也声称,他所说的“意识形态终结”不是指一切意识形态思想都已结束,而只是想证明,旧的意识形态的穷竭引起寻求新的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对此,前苏联学者指出,“非意识形态化”和“重新意识形态化”看上去似乎是对立的,但实际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都具有同样的阶级内容;两种观念的反动政治含义都在于使资本主义适应新的社会过程;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反对社会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正如已指出的,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恢复名誉并不排除‘批判’马克思主义),反对全世界的革命工人运动;两者都积极阻挠社会进步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两种理论的差别只是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策略上的差别。”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经济功能 市场经济体系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及特征

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创造出了这个名词,指的是向人们揭示观念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意识形态这一概念重新流行起来,在不同学者那里得到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他们几乎都有两个共同特点:首先,将意识形态看做是一种认知体系,是某一团体对世界的认识(不管是准确,还是扭曲);其次,认为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行动的思想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和集体的行为。

可见,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现实性。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有指向,总是指向现实的。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还是居非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都是为了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或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

2.总体性。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3.阶级性。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然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决定的。

4.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是相对独立的。

5.依赖性。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说明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二、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显而易见,那么,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经济功能呢?回答是肯定的。在社会经济过程中,任何个人、团体的目标首先是保护自己的既有利益,其次是实现既有利益的增长。在实现这两个目标的过程中,意识形态具有下列几个基本经济功能:

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和稳定性。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作为某个团体的意识形态存在的,是团体成员共有的,因为它是团体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团体成员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在一个社会中,参加社会过程的个人随时愿意服从社会的共同惯例与传统,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些东西难以理解或不符理性,但是他们仍要服从,因为这将使人们能够和谐有效地在一起工作。

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在经济生活中,任何团体采取的集体行动都不是盲目的、无意识的,是受其意识形态影响甚至支配的。意识形态的论证功能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对团体成员来说,使之确信采取与集体一致的步骤和做法是合理的、正义的、应该的,由此实现团体内部成员间的协作;另一方面对其他团体以至整个社会来说,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使特定团体的行为披上代表全体社会利益的外衣,证明其行动的目标和方法的合理性,减少其他团体的抵触和敌对,尽量争取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不会公开声称本团体行为的自我效用,而强调团体行为具有普遍的效用,能够带来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的福利提高。

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意识形态的动员功能通常是靠团体中少数优秀分子和领导人物完成的。因为他们通常能够识别团体所处的环境和潜在危险,认识到团体的生存方式与发展目标,所以他们更清楚团体的利益所在和利益增长与维持的方式,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团体内部机制,如宣传、示范等来鼓动团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

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搭便车”指的是在集体行动中或他人行动中,存在某个人借机占便宜的投机行为。意识形态的约束力是一种思想、道德上的“非正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缺少执行和监督的制度保障。它只能够修正个人行为、减少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它的成功进行依靠个人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及在个人成本收益与集体成本收益之间的权衡。

5.规范团体之间的关系。社会中存在着不同利益取向的团体。这些团体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或者是相互宽容、合作,或者是彼此对立排斥。团体之间的这种关系的形成,除开其他原因,意识形态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工具,每个团体的意识形态都有一套符合本团体利益的信念与价值。由于各自利益取向的不同,势必造成各团体意识形态的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着基于利益取向的团体间关系。但意识形态的规范功能不是最终决定性的,只是一种观念力量发挥着对物质力量的反作用。

三、重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变迁,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各界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化。面对不断呈现新内容、新形式的思想观念,重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由于意识形态是非正式规则的核心在非正式规则中, 意识形态居于核心位置。 因而它不仅可以涵盖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且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 是正式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最高目标。意识形态是正式制度安排的重要补充, 是一种节省交易费用的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2.意识形态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但意识形态又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物品。其一, 政府尽管左右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自己一般并不直接参与这一过程, 而只是向某些知识分子“ 定做”精神产品并给予物质和精神报酬, 其成本主要是在对某些学说体系进行选择、宣传和教育过程中产生。其二, 即便行为总是受思想支配, 由政府间接提供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而非某种政策或行为, 这与一般公共物品具有形态上的区别。其三, 与消费者自愿接受大多数公共物品的情势相比, 意识形态对于持拒斥态度的消费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强制力量。

3.意识形态的生成和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一般而言, 社会成员一旦选择了某种意识形态, 无论是好是坏, 在以后的路径中他会不断地重复并强化这种选择。即一旦接受, 就可能不断接受; 一旦排斥, 也就会不断排斥, 要想替换非常困难。

4.意识形态是人的经济行为的重要解释变量。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在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难题。诺斯认识到, 有必要扩展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以解释意识形态的功能, 从而使意识形态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解释机制。将意识形态作为分析人的经济行为的重要变量,将大大扩展经济学的适用范围和解释能力。

总之,一个社会的稳定,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实质上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处理和调整。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和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都具有对社会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了的观念体系,它的巨大作用恰恰在于它利用理论本身的力量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可以广泛深入地、经常地、强有力地影响、支配、控制广大个体的意识,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影响整个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其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经济功能的分析,对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德)卡尔曼海姆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9月第1版

[2]毛寿龙著:《政治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洪光东: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路[J]. 理论与改革, 2007, (01)

[4]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马振清: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 (01)

[6](美)林毓生著穆善培译: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意识;困境;意义及策略

1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困境

1.1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虽说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存在着“明争暗斗”的现象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这期间我国取得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瞬速增长。然而。西方国家把中国的发展看成是一种威胁,我国曾多次表明中国坚持和平的发展理念。不过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依然认为是片面之词。西方国家就选择一种比较极端的手段入侵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高校是我国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营地之一,而西方国家就是瞄准这一点。对我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的入侵。高校学生三观还未成熟,西方国家则是通过一些具有西方意识形态的书籍传播西方的思想。一些留学过来的教授更是受到影响,在中国的课堂上采用西方的标准评价中国的一切事务,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众多的抱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思想,大肆宣传西方思想。

1.2受到国外宗教的威胁

当今时代,美国对中国的发展是十分畏惧,担心中国会影响其世界第一的位置。因此,美国曾制定对付中国的相关戒令,其中一条便是通过宗教的形式进行入侵。国外宗教在我国得到传播,但是宗教传播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阴谋。虽说,我国允许民众自由,但是对于这一条例是不支持也是不反对的。高校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源泉。而我国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党员及干部不能信仰任何宗教”。然而,西方宗教通过在我国进行英语学习或是在当地修建教堂,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宗教信息,进而在我国快速传播,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在国外宗教的洗脑下,大学生会质疑自己多年学习的马克思主义,会产生马克思是一种过时的思想的想法。

1.3意识形态教育比较落后

虽说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很多比较现实的问题,目前来说还是没有得到比较切实的解决。尤其是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意识形态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当今社会,相对来说言论自由。在此,大学生受到众多网络言论的影响,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思想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独立性思考。尤其是网络言论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对事物的思考,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我国高校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是比较滞后的,一些高校甚至认为学生接触网络言论是他们的自由,并没有看到隐藏在其背后巨大的危机。

2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意义

2.1有效地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在注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之下,高校还务必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这样可以有效地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西方多数国家“担惊受怕”,因此他们通过电影、电视、网络、书籍等各种各样的渠道使得西方意识形态传播到中国,企图通过文化的方式同化中国的大学生,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强学生的意识形态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大学生意识到目前国家处于一种怎样的境地,了解西方国家企图,从根本上让大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的意识,坚贞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2.2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取

可以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跟意识形态有关,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灵魂之所在。意识形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是有着不可撼动的地方,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着党的前途命运,意识形态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意识形态方面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和发展。在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地对待西方国家的思想和宗教的传播,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更是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传播给他人。

2.3培养高素质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众多的社会人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高校逐渐扩展,为国家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不仅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更是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素质。高校更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了高素质的接班人,每年将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公务员的考试进入政府基层工作岗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大学生可以学习到并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随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地为人民服务。进而促进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3.1在高校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各种各样的帮助。因此,在高校建设一种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人的建设。对于高校意识的传播者———意识形态教师的队伍的建设与选择则是需要十分谨慎对待的。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大学生,对于学生的引领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因此,在选取教师时一定要选取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人或是事物的看法。当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高校意识形态教学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进行传授的,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有所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比如,教师在学校里上课不应只按照书上的内容进行教学。从某种角度来说,很多马克思的知识点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一直到博士阶段都还在学习。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是怎样的一种理论,恐怕没有几个学生知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生动形象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点讲出来,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哪些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还有就是什么是三观,三观具体有着怎样的表现。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微博中一些比较热门的话题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不仅体现了教师的素养,还能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知识。

3.2联合学生会举办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活动

学生会在高校已经开展很多年了,而且许多高校的学生办十分有经验,也深得同学的喜欢。因此,在校园内建设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联合学生会开展是最适合的。在校园内,每个学生会可以依据支会的性质制定相关的活动,带动成员积极地加入活动之中。比如,在校园内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空间,一般来说校园内人多,而且学生也观看学生的横幅之类的标语。因而,在学生里学生会可以依据每个协会的性质制定横幅。美术协会,可以在白纸上会出具有新颖的图片,在加上同学们喜欢的语言,将意识形态表达出来。音乐协会,可以在晚上歌唱红歌或是具有正能量的中文歌,让音乐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支教协会,可以在定期的到某个地方进行支教,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小学生,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总之,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传达给学生。

3.3禁止非法活动在校园内执行传播

高校是一个言论相对比较自由的地方,大学生也具备了较高的思维能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学生可能更加地特立独行。因而,在高校内禁止一切非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个高校管理者应该注重的。在高校应明文禁止宗教活动在高校进行传播,非法宗教更是不能出现在校园内。学生可以有信仰的自由,但是在学校内就必须禁止。在高校应定期举行讲座,让学生知道在学校内进行宗教活动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哪些属于非法宗教活动,了解到非法宗教活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认真地、理性地对待宗教。进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总而言之,面对再多的问题与困境,也要建设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做好校园文化视域是必备的。因此,在高校中要充分地发掘符合高校的文化,构建良好的文化客体。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仅需要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还应带动学生各个阶级的人一起参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的建设。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才能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这样高校不仅可以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动权、更是可以促进全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刘宁 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学柯.2014年意识形态领域十大热点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23).

[2]罗成冀.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4(14).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6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析义

价值体系是指与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特定思想形式的总和,它由经济地位和利益决定,标志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在价值体系中,有核心价值体系和非核心价值体系之分。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它掌控社会的精神状况,主宰人们的精神生活。一般而言,一个社会所倡导的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就是核心价值体系。非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处于价值体系的边缘、易于变化的价值体系,比如审美观、婚姻观、消费观等。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必须统一,而非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就不必统一,甚至可以相互矛盾地存在着。

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品质,不同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给意识形态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我们判断一种意识形态先进与否,主要是以其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核心价值体系比意识形态更加直白,更加通俗,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形成,它就站在意识形态的前面,主导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且在社会的各种制度中反映出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核心价值体系清晰健康,这个社会在精神上、文化上才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人们的思想观念彼此才有参照系,社会生活规范、职业规范、道德规范才能为广大社会成员所遵循。观念统一才能使意志整合。社会失范始于乱制,社会失衡始于分利不均。只有打造合理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效地化解思想矛盾,在精神生活中营造和谐的氛围,进而推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趋于协调。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因失去遵循的原则而迷失方向。

二、为什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想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最终必然会使社会思想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在社会思想多样化的今天,只有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才能积极引导社会思想发展的方向,有效疏导公众情绪,弘扬社会正气,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

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思潮。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物质关系,也强烈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关系,原有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利益关系等都受到巨大冲击,经济体制的转换使意识形态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在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性与落后意识形态的危害性同时存在;意识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与引导上的滞后性同时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思想的多样性。在这种新形势下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包括新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新兴阶层。这些新出现的社会阶层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阶层结构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出现。阶层的分化打破了传统的利益格局,新的利益格局还处在形成的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社会各阶层的心理都处在动态发展中,对未来既充满了担忧又充满了期待,希望社会变革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为了调动社会各阶层群体的积极性,合理地整合社会资源,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升意识形态的动员能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整合社会各阶层有益的或无害的思想意识,使社会各个阶层在意识形态中都能找到归属感。在改革开放中新产生的社会阶层对国家的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它们非常在意国家的意识形态是否把自己涵盖进去,因为这是决定一个阶层政治地位的重要标志。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整合社会资源,统率社会思想,实现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意识形态发挥其作用的基本方式。在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的方式会受到影响,政府在信息化时代受到最严峻的挑战,就是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容易受到挑战。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信息流动方式发生了改变,由单向流动变为多向交互流动,信息流动的渠道也大大增多,人们获得新信息的时间在不断提前,这使得政府通过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变得不再可能。信息网络化还使我们面临信息安全的挑战。网络会塑造人们的批判人格,挑战权威,颠覆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和控制力的减弱。还有,随着政府信息的公开以及一些外交档案、党史档案的解密,公众可以查阅这些相关的材料。有些人利用党在历史上出现的失误,利用现在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大做文章,夸大事实,丑化党的形象,挑拨党群干群关系,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侵蚀。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要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就必须积极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

三、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应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统一。在我国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居于核心地位,它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除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核心思想体系外,还有其他的思想形态存在。思想形态的多样性和人们的认知水平、世界观的变化、审美情趣、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相关。这种多样性既符合人们对现实不同的生存感悟,又可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精神归宿。尽管有些不同思想形态、价值观念之间有矛盾,但要彻底铲除它们中的腐朽成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毫无疑问,这些东西也将和马克思主义长期并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统一。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同时也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只有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要坚持和采取正确的原则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不只是靠行政命令来实现的,必要的行政手段当然需要,但更主要的是通过说理的途径来实现。我们不能以主导性排斥多样性,也不能以多样性替代、置换主导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是互为前提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讲主导性,就没有主心骨,人们容易失去方向;而只讲多样性,社会就没有坚实的核心价值体系,就不能形成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用主导性去影响和带动多样性,用多样性去培植和激励主导性,注意平衡,把握方向,掌握主动。

坚持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在现阶段,必须立足于社会实际,从全体社会成员的现实道德水准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和层次性要求结合起来,照顾到部分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不搞一刀切。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同时,也要推行适用于普通劳动者、爱国者的思想道德。在全体人民中广泛进行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教育,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大力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时,也要肯定和提倡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于那些虽然不先进、但是对国家和社会也不会造成危害的思想意识,也要允许它们继续存在,做到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坚持整合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意识形态的整合就是观念认同。而意识形态的开放是指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以后,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执政环境的变化,将意识形态中某些失去合理性的观点和论证方法适时更新。任何一个社会除了有占主流的观念体系之外,还有各种零散的观念,这些零散的观念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有的对主流意识形态有帮助,有的则有危害。进行意识形态的整合,其目的就是将落后的观念提升改造为进步的观念,将有害的思想转化为有益的思想。比如,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上,既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既有健康文化,也有腐朽文化;既有主流文化,也有边缘文化;既有严肃文化,也有娱乐文化。人们的素质不同,消费观念不同,文化品位各异,对文化市场的需求也不同,不可能做到整齐划一。只向市场提供一种水准的文化,虽然便于管理,但却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市场上的百花齐放是势所必然,既如此,对待各种层次的文化就需要不同的指导原则:先进文化要建设,健康文化要发展,娱乐文化要保留,落后文化要改造,边缘文化要提升,腐朽文化要消除。文化上如此,在思想意识上同样如此。只有坚持意识形态整合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才能有效整合社会上分散的思想力量,统率社会的观念形态,销蚀对立情绪,强化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巩固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基础。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独立学院;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理应贯穿到全社会,各个层次,尤其是要重视独立学院的建设。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模式创办的本科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普通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形式。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独立院校获得了迅猛发展,如今独立院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对独立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及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随后党的十七大、十报告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予以完善。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基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成为党中央的重要指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指的是四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四项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是灵魂、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则是精髓,荣辱观是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忽视以上四方面内容。

二、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思想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独立学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要加强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院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就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遭受到了不少挑战。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受到了挑战。部分师生也出现了思想观念动摇的问题。从师生的思想动态来看反马克思主义、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名利、重地位、重报酬,娱乐氛围浓厚,缺乏政治思想导向意识是当前表现最为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表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遭受到了额严峻挑战,正是因为如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就变得越来越必要。

加强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证。青年是中国的未来,青年价值观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命运。在意识形态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非常重要。要通过培育使得高校师生中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的人越来越多。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的建设是独立院校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独立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要实现和谐校园。实现这个重要目标就有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可以说是建设校园文化的有利武器。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助于低于不正确思潮的泛滥。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包括学术氛围、文化生活、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要素。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校园环境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当前独立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可是随着社会形势的日益复杂,文化交融、观念碰撞,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有可能使得学生的政治观与价值观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在今后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加强独立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师德培养也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也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支撑。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独立院校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金坤城.独立学院大学生群体政治思想现状、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9(3).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问题 思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浪潮,历史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充斥着学术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培养社会转型、体制创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受到严重的冲击。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使命,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通常是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意识形态支配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

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属于社会意识,但又不是完全包含于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的每种社会形态中,往往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首先是反映现存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及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其次是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反映已经被消灭或者正在被消灭的生产关系;最后是反映现在社会中正在成长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受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存在的影响。意识形态是对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性质。意识形态又是相对独立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形态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方面。政治功能有利于政治合法化、政治动员、政治团结等作用。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有利于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减少费用,有利于决策的有效执行,同时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减少人力成本。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社会矛盾、宣传等方面。它可以使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二、当代高校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

1.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是现代工业生产力的全球扩张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使得资本无限增值。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向全球输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世界观,这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网络快速发展。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各种理论、观念相互碰撞,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认知世界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不同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大学生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甚至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大学生的推崇。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思想多元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大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思想遭到了排挤和弱化。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所消弱。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指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及正确的方向,为大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面临问题时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2.社会思潮的变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西方宣扬的意识形态终结论,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失败,认为中国要早日融入“西方文明”中。一时间意识形态终结论和历史终结论充斥着学术界。西方国家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企图对我国进行“西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我国进行渗透。

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主流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主张市场调控,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主张自由化,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福利个人化,鼓吹福利由国家转向个人。新自由主义推崇的理论成为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理论武器,它的实质是代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在当前,我们应防止西方国家理论上的和平演变,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社会思潮的变动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带来了严重影响,还影响了我国政治体制建设。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宣传场所,西方的意识形态企图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势,向大学生传输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等,企图占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对于处于成长时期的高校大学生,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面对这样的现状,要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宣传,从而增强社会的稳定。

3.社会转型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体制的转型,分配方式的多元化,社会阶层的分化都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根本性的挑战。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对高校的大学生产生影响,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展现出自主性、随意性。一部分人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许多人把物质利益放在首位。这种现实社会中的反映,使一些大学生容易形成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的价值选择,把物质作为价值评价标准。尤其是当前大众传媒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直接鲜明的重要影响,大众传媒大力宣传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享乐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倾向。在这一情况下,就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

面临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三、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

面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进行应对,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可以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认识。高校是进行先进思想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主要群体,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教书育人意识,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不能借以思想解放等理由,散布各种错误思潮误导学生。要保证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应在大学期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宣传

网络社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使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进行政治宣传、价值取向的宣传等。由于网络的发展,西方意识形态通过互联网的优势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我们要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加强网络传播的法律规范,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对于在网上散布谣言宣传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的行为,应对其责任人进行处罚,通过法律保证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加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在网络上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强健网络阵地,加强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舆论宣传。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监管,有效地防止各种不利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同时要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总之,我们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引导大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2][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意识形态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 B0-0;B0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1)11-0014-06

众所周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初次对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了清晰的论证和阐释,它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但是,如何理解这一世界观建立的过程,尤其是如何理解这一世界观的确立和意识形态批判之间的内在关联,是我们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就在于我们对马克思理解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解。

事实上,学界已经对此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人们只是从意识形态“理论”的层面(或者说“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层面)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即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视为其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重要环节,而不是在意识形态“批判”的层面上去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之于其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意义;因此,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被遮蔽的境地。其实,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早已经对此有所关注和研究。我们将主要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考察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人手,逐步探寻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目的和理论旨趣。这大致包括:汤普森的意识形态概念的三重内涵;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划分;巴利巴尔的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批判等等。这些学者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价值和真实意义。

一、汤普森:意识形态概念的三重内涵

英国学者汤普森在《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一书中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作了详尽的分析。在他看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学说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位置。但是,由于马克思著作中意识形态概念的含糊性,部分地造成了有关他的著作遗产的不同争论。因此,要揭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意义,首要的就是“设法识别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使用的若干理论背景。”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汤普森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意识形态的论战概念、意识形态的副现象概念、意识形态的潜在概念。

在汤普森看来,意识形态的论战概念主要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的批判。这就是说,当我们说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是“意识形态的”的时候,其实是说他们高估了观念在历史上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观念、思想、概念,即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黑格尔派把它们看做是人类社会的真正羁绊一样。”所以,可以把这样使用“意识形态”一词的概念称为“论战概念”,在这个概念的指称下,“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的和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这表明,作为论战层面的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实际上所指称的就是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将其称为“意识形态”,其实就是用其代替他们的“观念论”或“自我意识”的哲学。

依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意识形态的界定(“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汤普森进一步揭示了意识形态第二个层面的概念。他指出,可以把这个新概念描述为“副现象概念”,因为它把意识形态视为取决于和来自于经济条件和阶级生产关系。因此,“根据副现象概念,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体系,它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以幻想的形式代表阶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的副现象概念所指认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指那种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代表统治集团的利益并力求借其维护自身的统治,捍卫自身的合法性而形成的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这一体系,在马克思看来,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合法的,关键取决于其所代表的究竟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如果是少数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那么,它就很难得到大众的支持,这种意识形态就很难获得自身的合法性。

如果说,汤普森所揭示的意识形态的论战概念和副现象概念是在马克思“消极意义”的层面对其意识形态内涵的阐释的话,那么,意识形态的“潜在概念”则是在“积极意义”上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阐释。在他看来,所谓意识形态的“潜在概念”是指,“意识形态是一个代表体系,它通过使人们着眼于过去而不是将来,或者着眼于掩盖阶级关系和脱离对社会变革的集体追求,用以维持现存的阶级统治关系。”这就是说,潜在概念的意识形态是追求维持现存统治关系的理论体系。如果说前两个层面的概念可称为意识形态的“贬义”概念的话,那么这一概念本质上就是一个“中性”概念。

从一定意义上说,汤普森真实地把握到了马克思所理解的意识形态的内涵,作为意识形态的论战概念和副现象概念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欲批判的意识形态,即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和德国的思辨意识哲学。而意识形态的潜在概念所揭示实际上就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包含着两个层面:批判的层面和建设的层面。弄清这一问题是我们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前提。

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科学

不同于汤普森在“横向”的层面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阿尔都塞深入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把马克思前后的思想划分为意识形态与科学两个阶段,并由此来重新理解马克思前后期的思想。这集中体现在《保卫马克思》一书中。正是在这一著作中,阿尔都塞依据这一划分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黑格尔思想的渊源作了“独特”的思考,从而为我们理解意识形态批判在马克思整个思想变革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通过借用他的老师加斯通・巴什拉的“认识论断裂”的概念,阿尔都塞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确实存在一个“认识论断裂”,这个断裂的位置就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过的、用于批判他过去的哲学(意识形态)信仰的那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这一断言,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阶段,“1845年断裂前是‘意识形态’阶段,1845年后是‘科学’阶段。”由此,可以把马克思的著作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1)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1840-1844年),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手稿,《神圣家族》也包括在内;(2)断裂时期的著作(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两篇著作里,第一次出现了马克思的新的总问题,但这个总问题往往还部分地以否定的形式和激烈的论战和批判的形式出现;(3)成长时期的著作(1845-1857年),可以把1845年后和撰写《资本论》初稿前的那个时期(1855年至1857年左右)的著作,即《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工资、价格和利润》等,称为马克思理论成长时期的著作;(4)成熟时期的著作(1857-1883年),可以将1857年以后的所有著作都称为成熟时期的著作。

倘若说,阿尔都塞以时间为经线,以著作为纬线,编制出一幅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图画的话,那么,在后面的分析中,阿尔都塞则是深入到这幅图背后,以解释和揭示马克思为何会发生“认识论的断裂”,为何会实现“思想的断奶”,并继而建构起自己思想的理论体系。在阿尔都塞看来,这一切都应当到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黑格尔的关系中去寻找。在他看来,纵观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史,在不同的阶段里,马克思由于所面临的问题的不同而倚重于不同的思想资源,由此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与这些思想家的关系不同。

(1)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阿尔都塞认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的哲学思考主要是在费尔巴哈的“总问题”中进行的。因此,要懂得青年黑格尔派1841至1845年间的著作,必须阅读费尔巴哈的著作。“人们可以看到,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简直浸透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在1842至1844年间,不仅马克思所使用的术语是费尔巴哈的术语(异化、类存在、整体存在、主谓‘颠倒’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显然是:他的哲学总问题在本质上也是费尔巴哈的总问题。《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些文章只有在费尔巴哈总问题的背景下,才能被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在马克思青年时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地位不仅使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总问题”的影响下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蒲鲁东,还批判了黑格尔。而只有当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分手”之时,才意味着马克思抛弃了以前的意识形态,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新的总问题”。而这一分手的前提是:马克思发现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并求助于黑格尔。就像阿尔都塞所说的,“当马克思意识到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是‘发自黑格尔哲学内部’的一种批判时,当马克思意识到作为哲学家的费尔巴哈虽然‘推倒’了黑格尔大厦的主体,但依然保留了这一大厦的基础和结构,即黑格尔的理论前提时,马克思就同费尔巴哈分手了。”因此,在阿尔都塞看来,早期马克思的思想实际上受到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巨大影响,这一影响使马克思一直处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总问题之中,而只有在意识形态批判之后,马克思才从这一总问题中走出来,确立了自己的总问题。而这一思想转变的关键是马克思看到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不彻底性。例如,费尔巴哈的对人的理解、对自然的理解、对历史的理解、对“感性――对象性”的理解等。

(2)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在阿尔都塞看来,青年马克思实际上(学生时代的博士论文不算在内)从来不是黑格尔派,而首先是康德和费希特派,然后是费尔巴哈派。因此,“广为流传的所谓青年马克思是黑格尔派的说法是一种神话。”按照这一理解,阿氏对马克思的早期理论来源作了新的阐释和理解。他使马克思的思想源泉不再局限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而是上溯至康德和费希特。在他看来,“依靠康德和费希特的帮助,马克思退到了十八世纪末;依靠费尔巴哈的帮助,他退到了十八世纪理论历史的中心,因为费尔巴哈确实可算是十八世纪的。理想哲学家,是感觉论唯物主义和伦理历史唯心主义的综合,是狄德罗和卢梭的真正结合。”从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史看,他很早就对黑格尔哲学,尤其是法哲学作出了批判性的研究;马克思也在《1844年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全面完整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但是,“对黑格尔进行的这一批判,就其理论原则而言。无非是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多次进行的杰出批判的重复、说明、发挥和引申。这是一次对黑格尔哲学的思辨和抽象所进行的批判,一次根据人本学的异化总问题的总原则而进行的批判,一次需要从抽象和思辨转变到具体和物质的批判,一次企图从唯心主义总问题得到解放、但依旧受这个总问题奴役的批判,因而也理应属于马克思在1845年与之决裂的理论总问题的一次批判。”在这个意义上,按照阿尔都塞的理解,1845年以前的马克思,即意识形态时期的马克思,只能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而只有在经历了1845年的“黎明前的黑暗”,马克思“破天荒地”向黑格尔求助之后,马克思才真正实现了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彻底转变。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思想的转折与成熟,并不是一件随机的事件,而是经历了思想的“炼狱”之后的事情。

这里,暂且不论阿尔都塞所断言的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认识论的断裂”是否存在,也不论是否马克思经历了一个从费尔巴哈到黑格尔的阶段,单是从其分析的切入点来看,阿尔都塞的分析相当有分量,他为我们重思意识形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三、巴利巴尔:意识形态批判/拜物教批判

如果说,汤普森在横向层面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划分为三重内涵,那么阿尔都塞则是在纵向层面上。以“认识论断裂”为标准把马克思思想的前后期(以1845年为划分线)区分为意识形态阶段和科学阶段。划分本身不是目的,其真实的目的在于,揭示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意识形态批判究竟存在着何种关联?在这问题上,巴利巴尔的思考使问题更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一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揭示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二是它主张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延续和发展。

首先,巴利巴尔揭示了意识形态批判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毫不夸张地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宣布‘实践的本体论’之后,《德意志意识形态》随即展示了一个‘生产的本体论’,马克思告诉我们,是生产的创造了人类的存在(‘社会实体’与他的信念是对立的。‘Bewusst社会实体’的字面意思是‘有意识的’)。更准确地说,这是他们自己的生存手段的生产,既是个人活动又是集体(超个人主义)活动,生产在改变人的同时也不可逆转地改变了自然,造就了‘历史’。”在巴利巴尔这里,生产就不是单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而是“人类历史的生产”,即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本身,造就了历史。这一论断使那种主张所谓现实世界是观念的产物的思辨意识哲学就无立锥之地了。由此,巴利巴尔主张,“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把认识社会存在作为生产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即,重新赋予社会生产活动以存在论意义上的优先性,这不是思辨哲学的顺延,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主张。由此可见,在巴利巴尔看来:(1)马克思的贡献就在于“颠倒了”意识和存在的关系,即不是意识决定生产,而是生产决定意识,因为,作为思想对象的意识本身就是“被生产”出来的;(2)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把认识社会存在视为生产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换句话说,只有通过意识形态的批判,才能真正揭示出生产发展作为认识社会存在的本源意义;(3)意识 形态批判,尤其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批判,构成寻找整个历史导线的“入口”。因为,只有通过对主导意识的批判,才能真正理解意识和“生产活动”的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把抽象谈论意识产生的根源问题转化为通过“生产活动”揭示意识自身发展的过程问题。

在上述意义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似乎不仅仅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批判”问题,在根本上。意识形态批判关乎马克思的世界观革命,关乎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问题。甚至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建立在意识形态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不仅如此,与阿尔都塞认为1845年以后马克思已不再进行意识形态批判不同,巴利巴尔认为,虽然在1846年之后,更确切地说是在1852年之后,马克思就再也没有使用过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但是,“这并不是说围绕意识形态展开的所有问题都消失了,只不过换了个名称,因为‘资本’的发展而取名‘拜物教’。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术语替换,在理论上,尤其是在哲学角度上也有实实在在的变化。”这就是说,此时的马克思已经用“拜物教”的术语替换了原有的“意识形态”术语,并且通过这一术语的转化,使马克思从对现代德国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对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因为,在此一时期,马克思开始关注的不再是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也不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总问题”,而是作为显学的国民经济学。因而,“拜物教批判”理所当然地成为马克思所要批判的“意识形态”。在他看来,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共同点:(1)从理论的旨趣看,它们都试图通过劳动分工和竞争的普遍化,通过对资产阶级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抽象(或者说共性、普遍性)的形式和内容的分析,把彼此孤立的人们联系起来;(2)从理论的内容看,它们都试图分析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内在矛盾,即人类实践的普遍性(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以及展示现代技术赋予个人的活动能力的可能性)与劳动、价值、财产、个人等概念的普遍性(这一普遍性试图把所有的人都同质化为可以互换的个体)之间的矛盾;(3)从理论的出发点看,它们都使用了来自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一个庞大的逻辑体系,马克思对这一体系不断地进行加工,始终没有放弃,这就是异化逻辑。由此可见,不论是意识形态的批判还是拜物教的批判,其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打碎虚假意识(或者说抽象实体)对人的抽象统治,从而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还历史以真实,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探求新的道路。

但是,在巴利巴尔看来,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拜物教批判在根本上是一回事。因为,“意识形态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国家理论(它是国家固有的统治方式),而拜物教的理论归根结底是一个市场理论。”这也就决定了,这一差异只能在马克思思想的主要源泉(也是马克思批判的对象)中加以阐释。

“拜物教的理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装饰,因为马克思从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发展中发现价值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完全建立在劳动的量化和市场对交换活动的自动调节的‘自由化’概念之上的。相反,马克思之所以从国家问题的角度把意识形态理论化,如我们所见,是因为黑格尔已经把法治国家定义为社会中的霸权主义。”这样,通过对拜物教的批判,一方面,马克思发现了隐藏在交换价值之中的人和人的关系;另一方面,马克思重建了意识形态理论。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马克思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观念体系的背后,发现了隐藏在其中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为契机重建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

上述的分析表明,在国外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不论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还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都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结合马克思文本,从这些学者的分析中汲取灵感,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意义。

四、当代启示

在前面,我们详尽地分析了汤普森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重内涵的界定,阿尔都塞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意义上对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划分,巴利巴尔所指认的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就是意识形态批判等问题,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提供了新的思想和理论资源,从而也为我们提供了“突破口”和“切入点”。

首先,不论是对一般意识形态的批判还是对德国现代意识形态的批判,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首先是一个“负面”、“否定”意义的概念。在不同的思想时期,它主要地被用来指代青年黑格派的自我意识哲学、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拜物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已经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这一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一般意识形态和现代德国意识形态的分析来进行的。在他看来,作为一般的意识形态,它“认为世界是受观念支配的,思想和概念的是决定性的本原,一定的思想是只有哲学家们才能理解的物质世界的神秘之物。”作为现代德国的意识形态,他们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支配和决定着现实的人,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不论是一般意识形态还是德国意识形态,实质上都是一种把“观念、意识”视为现实世界的决定者,并把现实的世界视为他们的产物的“虚假意识”和“虚假观念”。他所要批判的,就是去揭示这些观念和虚假意识的真实来源。而事实也证明,马克思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几个纲领性的论断之中:“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等等,这些都是构成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核心内容。

其次,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中,意识形态批判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是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黑格尔思辨哲学,乃至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实现了自己的世界观革命,建立了历史的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具体来说,通过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揭示了意识的起源,并把研究的目光从“人”转向“社会”、从“自然”转向“历史”、从“理论”转向“现实”,最终转向“现实的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一生活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也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过程;既是人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也是历史的发展过程;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没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就没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没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就没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揭示;没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也不会有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必然性的揭示;没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一种建立在“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就不会到来。

最后,不容否认的是,在这一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也表达了自己对意识形态的见解,由此形成了马克思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例如,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他还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这表明,在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见解,并建立了一门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了其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如俞吾金教授所言,“自觉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我们就获得了无批判的制高点。也就是说,为我们正确地探讨一切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澄明了思想前提。说得严重一点,撇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就可能蜕化为一种实证知识,即成为一种完全丧失了批判维度和总体眼光的、学院化的知识。”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体系,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信仰虚无等问题,因而,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文化渗透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群众的理想信念,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与引领力

社会进步离不开先进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当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先进道德理念,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就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将之内化为公民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外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与实践行为。任何理论只有指导实践才具有真正的价值,“理论被群众掌握之后,才会变成物质力量”。[1]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变成实践形态,这既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价值层面的具体要求。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之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成为公民的价值目标、人生理想、社会信念和行为自觉,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

所谓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用之教育和武装群众、改造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群众的精神武器与道德信仰。辩证唯物认识论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实践是理论生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是否符合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同时,理论对实践有着反作用,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为社会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此外,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造社会发展的动力,既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世界历史的推动者。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将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政治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高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经得起社会实践检验的社会理论,是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因而,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群众的社会实践中,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所在,也是社会理论创新的本质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多重意涵

(一)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日渐明显,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人们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等明显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追求、价值信仰等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多样化、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杂音,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文化泛滥,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遭到严峻挑战。因而,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民化、大众化,确保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融入体育、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形成广泛地社会共识。

(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成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国际形象的亲和力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力,其中,文化软实力主要指文化向心力、价值信仰、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道德观念等内容,而文化价值观与政治价值观的认同及影响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当今世界,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文化软实力成了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有着较强的文化软实力,特别是美国凭借经济、科技、军事优势以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各地大力宣扬美国的自由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等,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冲击。

也就是说,对内而言,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民族兴旺发达和国家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外而言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吸引别国认同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关键因素。[3]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用大众化、个性化、通俗化的方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升主流价值观的文化感召力与思想影响力,提升社会主义理想的社会认同。同时,要从文化精神深处感召大众,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对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树立精神旗帜的现实需要

上一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范文 下一篇: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