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

时间:2023-03-01 10:20:37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科学;认识论断裂;社会现实;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B5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11 — 03

路易·阿尔都塞的著作《保卫马克思》完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马克思主义陷入了由资产阶级的狂暴攻击而造成的困境当中,而斯大林教条主义引起的狂热不仅没有起到保护马克思思想的作用,反倒造成了各种混乱状态,而且充分暴露了法国思想理论传统的贫乏。意识形态不断威胁着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作为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在这本论文集进行的探讨,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护马克思思想免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意识形态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其思想核心。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观,以探求保卫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路径,并为当代在认识马克思思想为什么是对的之后,以此为指导进行的更深入探索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 意识形态作为想象的观念体系

(一) 意识形态的内涵

什么是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说,“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1〕(P227-228)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这一基本界定来看,阿尔都塞在传统定义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突显,尽管他自己承认这并不是一个深刻的定义。我们知道,特拉西的意识形态的本意是科学的观念体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由颠倒的现实构建出来的虚假的表象意识。在阿尔都塞这里,“这种自我意识又透过其自身的神话体现着世界的总体。”〔1〕(P136)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属于意识的范围的,它是人们在某个时代中认出(不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给人们体验自己的行动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往往又是无意识的,大多数情况下和意识毫无关系,它反映出人们同他们的真实生存条件的体验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始终以意识的形式出现。意识形态作为历史的产物,以历史的形式产生作用,能以镜面的形式投影出人们生存的客观背景,认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但是往往无法达到科学的认识。意识形态甚至以神话的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对其真实生存条件的体验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真。

(二) 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影响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体系,影响着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甚至引导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1〕(P228)这表明意识形态具有普遍性,任何个人出生后都不可避免地为意识形态所包围,意识形态就像人们呼吸的空气和生活的必要成分一样不可或缺。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意识形态,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它也只会在形式和关系上发生变化,但绝不会消失。其次,“意识形态具有能动的本质,它在想象的关系中加强或改变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依附关系。”〔1〕(P230)人们对其生存条件有两种基本的关系,一种是真实的关系,一种是体验或想象的关系。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能动作用体现在想象对真实和真实对想象的多元决定当中,它通过一种想象的关系将社会现实进行颠倒。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似乎向人们提供免受痛苦的避难所,其实只是掩盖裸的残酷事实的遮羞布。我们不可能将意识形态的这种能动作用永远单纯作为一种工具作用,谁要执意这么做,只会陷入其中而不自知、不可自拔,甚至与科学相背离,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 科学被意识形态制造的迷雾所遮蔽

意识形态一方面能引导人们观念的形成和行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却存在颠倒事实,违背科学的危险。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阿尔都塞指出科学是通过与意识形态进行彻底决裂而达到的客观认识,但是常被意识形态制造的迷雾所遮蔽,我们必须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其内在的本质。

(一) 科学和意识形态本质上存在“认识论断裂”

阿尔都塞认为科学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质的中断(用巴什拉的话来说,就是“认识论断裂”)。藉此,他认为马克思思想也存在着认识论断裂,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断裂点,在此之前为意识形态阶段,之后是科学阶段。阿尔都塞说,“马克思的立场,他对意识形态的全部批判都意味着,科学(科学是对现实的认识)就其含义而言是同意识形态的决裂……”〔1〕(P66)科学所达到的认识是现实的、真实的认识,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想象的观念体系,与科学所达到的认识是有差距的,二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断裂。科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论断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思考的总问题不同。意识形态是针对想象的现实关系提出问题,而科学则是把真正的现实关系作为总问题;第二,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同。意识形态采用的是一种分析目的论的方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折衷主义),而科学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原则(是一种科学的原则,发展的原则)。正是思考的总问题和采用的分析方法的不同,使得科学和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存在着决裂的倾向,科学也是通过与意识形态彻底决裂才能达到的。总之,在阿尔都塞看来,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人们之所以难以区分二者,是因为它们在形式上是一种交织关系。

(二)科学和意识形态形式上交织一起

“纯粹的理论实践是不存在的,任何科学在其历史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包括它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威胁和玷污。”〔1〕(P162)也就是说,尽管科学和意识形态是对立的,却总会互相侵染、交织在一起。正如人们对自己的生存条件的关系,虽然存在正确反映客观条件的真实的关系,但是真实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被包括在想象关系当中,作为反映真实关系的科学往往容易为反映想象关系的意识形态所侵蚀。阿尔都塞进一步指出,当我们进行一项科学的理论研究时,也与意识形态脱离不了干系,因为“不研究意识形态环境,就无从研究某个独特的思想整体;而为了研究意识形态环境,又必须研究独特的思想整体。”〔1〕(P52)我们研究马克思的思想,要整体把握他的精神内核,就需要结合他所处时代的特殊背景以及当时的意识形态环境来进行考察;而在考察意识形态环境时,也需参照马克思的思想来进行总结。这两个具体过程,其实是一个总过程的两个方面。这或许也是阿尔都塞为了保卫马克思,进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原因之一。正因为科学和意识形态始终交织一起,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认识的迷雾之中,甚至被卷进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把科学当作一般的意识形态,对现实情况估计错误。纯科学实质上是一种相对真理,在形式上却像是一种绝对真理,为人们所向往,却只能不断追求而难以达到。换言之,纯粹的科学是不存在的,任何科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它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威胁和侵蚀,被迫与其交织一起。

(三) 科学始终与意识形态进行坚决的斗争

纯粹的科学被意识形态制造的迷雾所遮蔽,人们容易陷入思想混乱的境地,如果不破除意识形态幻象,就不能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幻象的形式之一就是唯心主义,“我们还知道,纯科学只是在不断清除唯心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存在”〔1〕(P162),唯心主义对科学的危害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有在揭示其危害并以切实可行的方式将其彻底清除,并随着不同问题的出现而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才能达到科学的认识。其次,科学还要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所制造的其他幻象,因为“科学只是在不断摆脱那些窥伺、袭击和缠绕它的意识形态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在历史的必然中的自由科学。”〔1〕(P162)既然科学与意识形态本质上存在认识论断裂,那么,科学要破除意识形态幻象就必须在总问题和方法论上与之斗争,进而彻底决裂。首先,科学必须与意识形态的总问题进行斗争。什么是意识形态的总问题呢?意识形态总问题指的是它的基本概念的有机前提以及它的大部分基本概念,也就是意识形态能够接触到的那个实在的领域。科学与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就是要抛弃这种总问题,确立一个以全新的科学总问题为核心的新理论活动。其次,科学必须与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进行斗争。一方面,科学要与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划清界限;另一方面,科学要同经验主义或感觉论的意识形态幻想决裂。阿尔都塞告诉我们,完成这些任务要发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作用,寻求破除意识形态幻象的途径。

三、 破除意识形态幻象的有效途径

(一)对意识形态的危险保持警觉

阿尔都塞回顾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甚至整个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指出对意识形态的危险产生一个清醒的认识至关重要,告诉我们“最大的意识形态危险正是一些假理论的建立和统治,它们同真理论毫无关系。”〔1〕(P163)意识形态不断威胁着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包围着科学,尤其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盖在知识分子的身上,表现为唯心主义、教条主义、改良主义或实证主义,这种意识形态残余成为他们欠下的一笔债,迫使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偿付”。

马克思的思想本来是一种科学,却也被人们当作一般的意识形态,逐渐在哲学界失去听众。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不惜冒着弄假成真的危险乔装打扮为胡塞尔、黑格尔去保卫马克思的思想,他们既要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偿付欠下的债,同时又要担心尽不到自己的责任而保不住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意识形态就像一个怪圈一样包裹着他们,把他们推到了理论的死胡同里,真实的、具体的历史也被当时的意识形态论题所遮蔽,剩下的只是意识形态的体系。意识形态和人们的关系似乎是一种父女相依为命的关系,意识形态担当着一位父亲的形象,他制造了一个虚构的环境,为了让女儿保持对他的理解而将邪恶的现实之身“杜加索”杀死。他总是使女儿生活在幻想的世界当中,当她真正遭遇残酷的现实的时候,除了感到恐慌、痛苦便无他法。但是,人总要面对真实的世界。意识形态就像衣服上的补丁,将衣裳的坏处遮盖住,一旦脱落,那些破洞便会呈现在眼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不断地往衣服打上新的补丁,使其保持完整?阿尔都塞认为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如果一件衣服都打上了补丁,其实已经暴露了破旧不堪的事实。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意识确实是落后了。如果我们对意识形态的危险是如此的后知后觉,那么当危害真正产生时,我们或许已经无能为力。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并在这种警觉的基础上重新退回社会现实,以科学的认识取代意识形态的各种幻象形式。

(二)“重新退回”社会现实

认识到意识形态可能产生的危害,还不足以达到科学的认识,“因而必须从意识形态的大踏步倒退中重新退回到起点,以便接触事物本身和真实历史。”〔1〕(P65)阿尔都塞指出他强调“重新退回”这个词是经过考虑的,这一后退实质上是对被意识形态所窃取、掩盖、歪曲并被弄得面目全非的现实的一种弥补、揭露和恢复。

马克思也是立足于现实而促进其思想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不是也要我们停止空谈哲理,即不要再作意识形态的幻梦,而回过头来研究现实吗?”〔1〕(P10)我们在前文提到,要达到科学就必须与各种意识形态形式决裂,而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作用,通过运用辩证法来研究现实,从而对此形成科学的认识。什么叫辩证法?阿尔都塞同意列宁的看法,认为“辩证法是研究事物本质中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停滞、出现、变化和消亡的本原。”〔1〕(P213)这种本质的矛盾是一种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矛盾,其特殊性表现为不平衡性以及多元决定性。社会是一个既与的、有结构的复杂整体,这一复杂整体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矛盾,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我们考察社会现实不能脱离开矛盾,必须抓住矛盾间的根本的不平衡关系,必须到矛盾的内部不平衡处找出根源,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种辩证法来分析客观现实,从而破除意识形态幻象,达到科学呢?关于这个问题,阿尔都塞做了具有启示意义的尝试,他在附言“致读者”中明确表态,他批判的不是意识形态本身,而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各种后果。对于当时盛行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阿尔都塞指出“在马克思思想中,‘社会主义’是个科学的概念,而‘人道主义’则仅仅是个意识形态的概念。”〔1〕(P217-218)虽然人道主义确指一系列客观存在的现实,却是用一种特殊的即意识形态的方式确指的,它并没有提供认识这些现实的手段,所以它仍是一种意识形态。因此,重新退回社会现实可以发现甚至承认社会的存在条件极其矛盾关系,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获得了问题的真正解答,还需重视一场正在进行中的理论革命,即通过理论实践来改弦易辙。

(三)通过理论实践“改弦易辙”

“关于实践,我们一般指的是任何通过一定的人力劳动,使用一定的‘生产’资料,把一定的原料加工为一定产品的过程。”〔1〕(P157)鉴于此,阿尔都塞将实践分为四种:一是生产实践,即有计划地将原料加工为日常用品的生产;二是政治实践,即改造旧有的社会关系的政治活动;三是意识形态实践,它以人的“意识”为加工对象;四是理论实践。承认理论实践的存在,对我们深入研究理论以及破除意识形态幻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另外,我们必须明确理论的定义,“关于理论,我们指的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也属于一定的人类社会中的‘社会实践’的复杂统一体。”〔1〕(P158)科学和意识形态本质上存在着认识论断裂,这种断裂是科学同它史前时期的、意识形态的理论实践划清界限,它正是在科学的理论实践中完成的。要真正实现改弦易辙,理论实践的具体过程如何进行呢?阿尔都塞首先明确了三种概念:“一般甲”,指最初的一般,即科学的理论实践用以加工的原料;“一般丙”,指具体的一般,即科学的理论实践的产物,它是一些特殊的概念;“一般乙”,指把人从生产资料中抽象出来之后得到的东西,它由一些概念的矛盾统一体构成。在破除意识形态幻象的过程中,“理论实践通过‘一般乙’对‘一般甲’的工作,产生出‘一般丙’。”〔1〕(P178)这个过程包含两个重要的命题:第一、“一般甲”和“一般丙”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认识论断裂,它们之间发生的转化就是从意识形态一般转化为科学的一般的过程。第二,意识形态所走的路线是从“具体”到“一般”,而理论实践把“一般甲”加工为“一般丙”,遵循的是“正确的科学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那么,我们在通过理论实践“改弦易辙”以破除意识形态幻象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这两个命题。阿尔都塞还提出,作为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去保卫马克思的思想,必须破除意识形态幻象,进行深刻、科学的理论实践,将企图强加于它的意识形态抛弃掉,代之以另一种已经发生质的飞跃的理论。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无时不刻地遭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挑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曾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西方学者以此诋毁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漠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但是,周期性的金融风暴、经济危机又促使人们重新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内在矛盾的批判,这都表明马克思思想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阿尔都塞的探索历程也启示我们,解决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危机,必须破除意识形态幻象,时刻对其危险保持警觉,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相关著作的基础上重新退回社会现实,结合客观事实和具体情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发挥其真正的历史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 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M〕. 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俞吾金.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J〕.江苏社会科学,1992,(06).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际化;意识形态教育;制度建设

[DOI] 10.13939/ki.zgsc.2016.28.195

1 前 言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现代化进程。高校校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青年师生出国交流访问,同时大量外籍师生带着不同地域文化和意识形态走进高校,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是国际化带来的必然结果,给高校师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深刻影响和挑战,也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只有牢牢掌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才能保证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和引领。同志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由此可见,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制度建设对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是提升质量的重要保障。

2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制度建设的主要原则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要从精准性、可行性、与时俱进性、配套性等原则入手。

首先,要遵循精准性原则。精准性原则即要使制度建设绝对严谨化、准确化,不能出现丝毫的错误或是漏洞。这是对制度建设的最根本要求。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取决于制度的精准性,只有严谨准确的制度,人们才会信服,才会自觉去遵守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关乎国家的未来,其制度建设更要遵循精准性原则。原有制度的修改、废止,或新制度的制定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要经过试行阶段,同时也要经过不断的修订与完善,确保不出现任何错误和疏漏,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有序进行。

其次,要遵循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即要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便于理解和执行,不晦涩,无歧义。制度只有具有可行性,才能便于制度的推广和执行。这是制度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客观基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首先要在遵循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当代高校大学生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贴近高校和学生的实际,让各项制度更加符合规律,符合实际,体现制度的科学性;要让制度更加细致化,让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每一个步骤都有规可依,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贯穿于整个过程,不留任何死角,在教育内容和程序的界定上要更加全面细致,易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操作与执行。

再次,要遵循与时俱进性原则。与时俱进性原则即要使制度跟上时展步伐,符合时展要求。一项优良的制度必须是紧随着时展不断改进的,这是制度保持鲜活和富有生命力的有力保障。当前,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在逐渐提升,学生出国交流的比例在逐年扩大,鉴于这种情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就要紧随其后,做好相关方面的改进和补充。再如,面对当前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方面也要建章立制,否则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总之,时代、社会以及高校培养模式在发生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也要与之相适应,这样才不会与时代和社会相脱节,才会使制度永葆生命力。

最后,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即要使制度建设配套完善,形成体系。制度实现系统化的标志,就是各种制度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形成一个严密的封闭环,以此杜绝因制度的空缺而使某些党员行为不被制度控制的现象。[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制度建设更要遵循系统化原则。各项制度要做好衔接,从横向上看,要做好各个教育阶段制度的总建设以及该阶段内各个程序相关制度的建设,实现制度之间的无缝对接,严格覆盖意识形态教育的全过程;从纵向上看,要做好各类制度的界定,使各类制度既保持独立,又成为一体,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监督性制度各司其职,互相依存但又互相制约。

3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首先,保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规范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有着严格规范性和周密程序性的工作,其严密的工作程序保证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培养的规范化,这将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最难考察,而这一环节又最为重要,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用制度化的规范和程序来加以保障。意识形态教育按照制度来执行,将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进而规避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其次,强化制度意识,形成制度文化。制度意识就是人们对于制度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党员对制度创设和运行的认识、理解、知识和经验,对制度所确定内容的愿望和情绪,对违反制度行为的评价和看法等方面。[2]当前,部分学生和个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制度意识较为薄弱,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认为有些制度特别是关于程序方面的制度过于烦琐,因此表现出对制度的不认同;有的学生质疑制度的不合理性,表现出对制度的阳奉阴违甚至否定;有的学生认为制度是领导制定的,因此是可以随意更改的,也是可以因人而异的;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个人素质或其他原因,对制度的执行上呈现出主观化和弹性化。这些制度意识的不健全极大地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性,导致制度的保障作用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从而影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和发展制度将有利于增强制度的权威性,从而有利于强化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的制度意识,形成权威、公正、平等的现代党建制度文化。

再次,保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连续性,实现全程化教育。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该是贯穿大学生涯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就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而言,“重视低年级,忽视高年级”的现象较为普遍。基本的培养制度存在,但对制度的执行则不如低年级阶段严格,这就造成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间断甚至是中断,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完善学生全程化教育的制度与机制,规范程序,将有利于保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连续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最后,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制度的设计上,更要体现在制度的执行上。[3]好制度还须好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就是形同虚设。综观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与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有关,但这是极少数情况,大多还是与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制度的弹性执行或不完全执行有关,从而导致优良的制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对于制度的执行,一定是刚性完全的执行,这样才能使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被学生认可,才能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不断修正过时的和不合理的部分;结合新的情况,增加原来没有的制度,让制度覆盖教育过程,不给任何问题留下漏洞,让制度与时俱进,更加符合现实情况。这样,为制度的有效执行打下良好的可行性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外的制度建设,即监督惩戒制度建设,这样可以提高制度的威慑性,使不依照制度办事的人得到相应的惩戒,从而保证制度的刚性执行。

参考文献:

[1]赵湘江.坚持以统领党的制度建设[N].组织人事报,2006-04-13(007).

[2]田春苗,高国富.甘肃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制度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J].社会纵横,2011(10):155.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3篇

在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激发黔南自治州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凝聚了正能量。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宣传思想工作承担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职能。宣传部门作为党委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管部门,就必须充分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记政治责任,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旗帜鲜明地抓,理直气壮地管,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始终站在意识形态斗争的第一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在讲话中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宣传思想工作政治性强,影响力大,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需要统筹谋划,多方联动,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上下互通、横向联合、齐抓共管,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方面一起来做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宣传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集中优势资源,系统谋划运作,做到内宣与外宣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形成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在讲话中深刻阐释了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赢得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实现路径。随着时展和新兴媒体兴起,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锋交融,宣传思想工作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明显变化,范围更广、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创新理念、手段、方法迫在眉睫。宣传思想战线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钻研求索、勤学善思,打破陈旧观念,大力创新观念、思路和方法,使各项工作遵循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要着重抓好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的创新,用通俗易懂、贴近贴心的话,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解理论政策,增强理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要着重抓好新兴媒体管控的创新,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开展网上正面舆论宣传,提高网上舆论导控能力,依法加强网上舆论生态治理。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认识论断裂;问题式;症候阅读

中图分类号:BO-0;B51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5-0167-05

认识论断裂、问题式和症候阅读这三个概念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哲学的认识论断裂以其思想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的问题式为理论前提。这一理论前提具有在隐性,只有通过症候阅读才能使之升浮出来。

一、关于认识论断裂

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为解释原则,对马克思哲学进行了“结构”性解读。他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确确实实有一个‘认识论断裂’”,这种“‘断裂’并不是一种幻觉,也并不如雅恩・莱维所说的那样是‘凭空捏造’”,针对对断裂说的反动,他说,“在这个问题上,很遗憾,我是寸步不让的,……这个‘断裂’不但不等于零,而且对整个工人运动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认识论断裂的概念并不是首创于阿尔都塞,而是来自他的老师著名科学家巴士拉(巴歇拉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以为还可以借用加斯东・巴歇拉尔关于认识论断裂的概念,以研究由于新科学的创立而引起的理论总问题的变化”。“我向巴歇拉尔借用了这个思想,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加透彻起见,我把它称之为‘认识论断裂’”。

作为现代认识论创始人之一的法籍科学家巴士拉于1927年在科学认识中首创性地使用了“断裂”一词。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从来就不存在简单的进化,因此不能遮蔽在科学发展中真实的决裂和突然的变化,这是对柏格森的生命绵延说的反动。柏格森强调“时间的绵延性”,认为生命是一个不间断的“绵延之流”。巴士拉明确反对这种“绵延说”,认为“时间不再流逝。时间在进发”。他认为绵延是由无绵延的瞬间组成的,生命的存在与其说是一种连续,不如说是生成的不连续性,因此他强调中断性的生成。显然在巴士拉那里,科学是通过经常性的革命,始终不断地在突现式的决裂中进行重构,他用大量的科学史实说明科学理论的创新性和第一个伟大的质变。他说:“即使在某一个别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也不能掩盖那些真实的决裂和突然的变化。这足以所谓认知发展是连续的观点”。在巴士拉那里,断裂是认识的本质特征,断裂即是质变,在科学认识论上是指科学理论的整体革命。而在本体论上,这种“断裂”则是凸显、创造和生成。

作为巴士拉的学生,阿尔都塞深刻领会“断裂”说之精髓,并在其著作中借用“断裂”一词架构自己的理论。他指出,“我们有权肯定‘认识论断裂’这个哲学范畴,并用它来说明新科学的诞生是个历史事实和理论事实”。在阿尔都塞看来,一切科学都有一个开端,科学总是从它的史前时期即“前科学时期”脱胎而出的,与被称之为谬误的“意识形态的”东西完全“决裂”。当然,阿尔都塞也意识到,最初,科学的判断有时不能做到“细致入微”,这些判断甚至“不完全正确”,但这并不要紧,最终“已被公认的科学总是已经从它的史前时期中脱胎而出,并且在把史前时期作为谬误而摒弃的同时,继续不断地从史前时期中脱胎而出(史前时期总是作为科学的它物而与科学同时存在);这种脱胎方式就是巴歇拉尔所说的‘认识论决裂’”。

由此可见,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是在科学与意识形态决裂的意义上言说的。阿尔都塞指出,“科学(科学是对现实的认识)就其含义而言是同意识形态的决裂,科学建立在另一个基地之上,科学是以新问题为出发点而形成,科学就现实提出的问题不同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说,科学以不同于意识形态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对象”。正是对意识形态与科学的界划问题的确证,构成了他对马克思哲学形成和发展进程的分期标准。阿尔都塞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上明确提出,马克思的思想进程存在着一个从前科学时期到科学时期的转换,即从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向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过渡。由此可见,在阿尔都塞那里,什么是断裂?我们认为,张一兵教授给出了明晰而准确的回答。他说,认识论断裂“是一种思维方式向另一种思维方式(即问题式)的根本性结构转换”。亦即从意识形态问题式向科学问题式的转换。

那么,阿尔都塞所谓的认识论断裂发生在哪里呢?断裂的根据是什么?断裂有怎样的特点?

阿尔都塞指认道:“据马克思自己说,这个断裂的位置就在他生前没有发表过的、用于批判他过去的哲学(意识形态)信仰的那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总共只有几段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这个断裂的前岸;在这里,新的理论信仰以必定是不平衡的和暖昧的概念和公式的形式,开始从旧信仰和旧术语中表露出来”。

阿尔都塞认为断裂的位置发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他何以这样言说,根据何在?在他看来,根据有两个:第一,对费尔巴哈态度的转变。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回忆到,1845年,为了“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与恩格斯合作,写下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他还说:“费尔巴哈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被描写为一位作出了非凡发现,即发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又发现了其原则的哲学家。但是一年以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是全面攻击的对象。以后他简直消失不见了”。对费尔巴哈态度的转变表征了断裂。第二,概念的不同。在认识论断裂以前,马克思使用的是理性、自由、人、人的本质、异化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概念;认识论断裂以后,使用的则是“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力、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立足生根的各社会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和被统治的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等等”科学的概念。概念的不同表征了问题式的转换,表征了断裂。值得肯定的是,阿尔都塞关于认识论断裂位置及其根据的论述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看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不同,看到了马克思立场的变化。但能否因为有了这种区别和变化就说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着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与科学的断裂、存在着意识形态和科学的绝然对立呢?显而易见,这是错误的。

那么,说断裂发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不是说断裂是一种突变?是瞬间完成的?对此,阿尔都塞指认道,“这一认识论上的断裂不是一件瞬息即逝的事件。甚至有可能,人们可以通过递进法,在涉及到它的某些细节的地方赋予它一种过去的预感。无论如何,这一断裂在最初的迹象中变得可见了,但是这些迹象只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历史开端的开端。像任何一个断裂一样,在它内部可以看到各种复杂的改组”。这就是说,断裂不是瞬息即逝,不是质变的立即完结,而是科学活动过程的开端,它 有一个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今村仁司说,在阿尔都塞看来,“所谓断裂,并不是破坏以前的问题式,而是直截了当地与它分手,将它抛弃,转换到不同的问题式上来”。但是,“旧的问题式,在新的问题式登场之后仍然存在着。因此,产生了新的问题式与旧的问题式的激烈竞争,旧的问题式的作用范围一点一点地受到限制。因而,断裂并不是一下子就创造出了新的思想。产生了断裂之后,也有一个长期的过渡过程。这种漫漫的过渡,就叫做成熟”。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既然断裂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据此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论断裂作了更加详细的界划。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思想进程,有一个从意识形态向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过渡和转换,这种转换是通过1845年的“认识论上的断裂”而实现的。因而,他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分界,把马克思的思想分为两大阶段,写这两本书之前即1845年前是意识形态阶段,这两本书之后即1845年后是科学阶段。这两大阶段又可细分为四个小阶段。第一阶段(1840―1844年)是青年时期的著作,即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1844年手稿,《神圣家族》也包括在内。这一时期都是意识形态问题式占主导地位,这时的马克思要么偏向“理性加自由”的人道主义,要么转向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第二阶段(1845年)是决裂时期的著作,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两篇著作中,第一次出现了马克思的新的科学的问题式,虽然它往往还部分地以否定的形式和强烈地以论战和批判的形式而出现。从这时起,马克思发现了历史科学,在理论上与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彻底决裂。第三阶段(1845-1857年)是成长时期的著作,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写作了《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以及《资本论》初稿等一系列著作,进行艰苦的理论思考和创造。阿尔都塞认为,虽然可以确定划分意识形态阶段和科学阶段的断裂就在1845年这个关键的时期,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转变并不能一下子就以完美无缺的形式,产生出它在历史理论中和哲学理论中开创的新的总问题”。在他看来,马克思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的理论工作,才能够产生、形成和确立一套适用于新的问题式的术语和概念,新的问题式是要逐渐取得最终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1857-1883年)是成熟时期的著作,这是指1857年以后的所有著作。在成熟的著作中,阿尔都塞特别推崇《哥达纲领批判》和《评阿・瓦格纳(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两本书,认为这两本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问题式最完善的体现。

应该说,阿尔都塞关于马克思思想进程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有一定的合理性,比较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脉络。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卢卡奇等人道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手稿》是马克思的成熟著作,以此来贬抑甚至否定马克思的后来思想。阿尔都塞看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不同,对卢卡奇等人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他却只看到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而没有注意到马克思思想中的人道成分,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

二、关于问题式

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的思想中之所以存在着认识论上的断裂,缘于马克思前后思想的不同的问题式。也就是说,前后思想的问题式的不同,是认识论断裂的理论前提。问题式概念在阿尔都塞的著作《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中占据核心位置,是阿尔都塞论述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是阿尔都塞从雅克・马丁那里借来的,阿尔都塞借用这个概念的旨趣是为了说明认识论断裂的理论。“问题式”,英文为“problematic”,在法文原文中为“problematic”。在国内的译作中,对这个词的翻译并不统一。其中大部分翻译为“总问题”,其他的译法主要有:“理论框架”、“问题框架”、“问题结构”、“疑难”、“疑团”、“问题设定”、“问题系”、“问题构成”、“问题提法”、“难题性”等。“问题式”是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的译法,他在《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对这种译法的原因给出了详尽的说明。我在这里是借用了张一兵教授的译法。

那么什么是问题式?阿尔都塞说:“我认为可以借用雅克・马丁关于总问题的概念,以指出理论形态的特殊同一性以及这种特殊差异性的位置”。即问题式是指统摄整体理论思想中各个具体问题的整体性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问题式加以说明:

第一,问题式是决定思想的特征和本质的结构性存在。问题式是个结构性话语,是个整体性的概念,它着眼于问题群,而不是着眼于思想家著作中的各个具体问题。思想家著作中的各个具体问题始终由同一个问题式贯穿着,每种理论、思想都是一个真实的整体并由其自己的问题式从内部统一起来。问题式作为整体规约着具体问题的提出路向和内容,决定思想的本质和特征。“确定思想的特征和本质的不是思想的素材,而是思想的方式,是思想同它的对象所保持的真实关系,也就是作为这一真实关系出发点的总问题”。“一切都取决于总问题的性质,因为总问题是组成部分的前提,只有从总问题出发,组成部分才能在特定的文章里被思考。……一种思想的最后意识形态本质与其说取决于思考对象的直接内容,还不如说取决于提出问题的方式”。而这个“提出问题的方式”就是问题式本身。

第二,问题式是不直接显现的隐性存在。阿尔都塞强调,一般来说,问题式“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隐藏在思想的深处,在思想的深处起作用,往往需要不顾思想的否认和反抗,才能把总问题从思想深处挖掘出来”。问题式并不直接显现于外,它是思想的内在整体,是一种无意识存在形式,是表面的空无和不在场,它蕴含于思想家的著作中,深藏于表层文本之下。阿尔都塞认为,只有通过症候阅读法才能将其揭示出来。

第三,不同的问题式之间遵循着不同的理论立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逻辑,不同的问题式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有的只是阿尔都塞所说的“认识论上的断裂”。

阿尔都塞之所以借用雅克・马丁“问题式”的概念是想用它来分析马克思,解读马克思,反对解读马克思著作的只注重表面而不注重挖掘内涵的浮躁作风。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问题式”,一种是前科学的意识形态的问题式,一种是科学的问题式,两种问题式遵循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他们之间存在着断裂,并且这两种问题式都是无意识的隐性存在,只能用症候阅读才能读出问题式的理论存在。

三、关于症候阅读

“症候阅读法”与“问题式”是彼此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其中一个概念的明晰性只有通过另一个概念才能得以说明。

症候阅读法是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中定 义的一种方法,它源于symptomatic,其意为“症候”。该词是直接来源于拉康,而最终又来自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无意识”理论表征了人说出来的和写出来的东西,人所外显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他的真实意思的真实表达。他从精神病人的种种掩盖、沉默、疏忽、停顿和荒唐事等“症候”中发现了我们正常行为中无处不在的掩盖和沉默。他说:“我们已经知道,一个症候的意义在于与病人生活的关系。症候的形成如果越随个人而异,我们就越可清楚地看出这种关系之所在。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为每一无聊的观念和每一无用的动作,求出从前这个观念所以产生和这个动作所以需要的情境”。关注病人的种种“症候”来发现病人潜藏的“无意识”病根,是弗洛伊德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正如阿尔都塞所评价的那样:“只因为弗洛伊德,我们才开始怀疑自己听到的东西,怀疑所说(或保持沉默)的东西意味着什么;说和听的这种‘意味’揭示了在言词清白背后的东西,听到了该受责备的附属的、完全不同的话语――无意识的话语――的深层意义”。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拉康进而认为,被遮蔽的、被掩盖的东西和外显的东西一样重要,甚至比外显的东西更重要。阿尔都塞将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法延伸到文本的阅读中,形成了他的独特的“症候阅读法”。阿尔都塞认为,阅读有直接阅读和症候阅读,直接阅读就是只注意显性文本,对显性文本进行直接洞见或直接的反映式的阅读;症候阅读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必然的‘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阿尔都塞强调,不应该用直接阅读而必须采取症候阅读的方法来对待马克思的文本,以便在话语的表面的连续性中辨认出缺失、空白和严格性上的疏忽。他说,在马克思的话语中这些东西并没有说出来,它们是沉默的,但它们在他的话语本身中浮升出来。当然,在我们看来,“缺失”、“空白”、“疏忽”的“浮升”需要一个理论前提,也就是说,仅仅运用“症候阅读法”还不能读出沉默和空白,还必须把读者置身于一个新的问题式当中。因为在阿尔都塞看来,一个给定的问题式具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视界,任何问题或对象只有位于某个范围和视界之内,即位于一个给定理论学科的理论问题框架即问题式确定的结构领域中才是可见的。因此,“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要看见那些‘失察的东西(oversighf)’,要在充斥着的话语中辨认出缺乏的东西,在充满文字的文本中发现空白的地方,我们需要某种完全不同于直接注视的方式,这是一种新的注视,即有信息的(in―formed)注视,是由视域的转变而对正在起作用的视野的思考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把它描绘为问题总体框架的转换”。显然,当读者在阅读时,如果他本人据以思考的问题式与被阅读的文本的问题一致,他就只能洞察那些在这一问题式中是可见的东西,而对那些不可见的东西,那些隐性的存在则会一晃而过,造成失察,看不见“缺失”、“空白”和“严格性上的疏忽”。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看到看不见的东西或症候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就像阿尔都塞自己所说:“必须彻底改变关于认识的观念,摒弃看和直接阅读的反映的神话并把认识看作是生产”这里的生产不仅意味着把隐性话语生产出来,而且意味着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存在的东西。正是这种解释,使对马克思的哲学解读成为可能,同时这种解释对哥德曼的发生的结构主义和马歇雷的文学生产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今天,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还真需要症候阅读这种功夫,但是我们解读马克思时是否意味着可以没有解释标准和解释原则呢?是否意味着解释标准的虚无和解释过程的永无完结呢?是否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生产”呢?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而已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着力加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舆论宣传引导,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和引导,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正面宣传、文明创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全局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二、明确主体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急管理局领导对本辖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局“一把手”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思想理论建设,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各股室协助局长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推动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落实。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和联点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为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三、强化思想理论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一是认真制定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切实推进学习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开展好政治理论学习和读书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倡导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实践要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年内,组织党支部理论学习组学习不少于8次、全局党员开展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二是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采取专题讲座、送课下乡等形式深入到挂钩点开展宣传不少于1次。三是抓好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省、州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等,提升和推动干部职工正确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四是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将宪法和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好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

四、推进文明建设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原因;对策

主流意识形态通常是指在社会中占一定统治地位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上层建筑。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必要性

(一)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94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同志提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p435;邓小平强调,“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P365;指出,“抓党的建设,首先是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因为解决思想政治问题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党的这个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3]P94;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宣传思想工作很重。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4];同志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他还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务必要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意义

意识形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多元社会意识形态激烈碰撞、相互交织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主流意识形态对国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核,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强公民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重要群体。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思维。思想领域从来不是一个真空的领域,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正处在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碰撞、发展、再塑造的关键时期。如果国家缺乏对青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那么非主流意识形态就会趁虚而入,甚至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会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引导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加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有利于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应该加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如果在意识形态中缺乏话语权,就会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不能保证党的思想及政策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同志就曾说过:“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人才,是领导未来的主力军。他们的意识形态理所应当地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培育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一)部分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淡化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部分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现象。他们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与理解,不能用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总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谈到好的事情就是国外的,谈到不好的事情就是中国的,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堪忧。另外,部分大学生从心底里表现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自信,对国家制定的发展方针策略持消极态度,因为一些个别不和谐现象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全盘否定,不能够客观公正看问题。高校是思想传播的重要基地,如果不加以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就会让一些消极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使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弱化以至于边缘化。

(二)部分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的主要原因

(1)大学生对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不自信

对于这种情况,还是大学生群体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基础的不自信,才让西方敌对势力有机可乘。我党一直积极推进指导思想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创新中积累了诸多属于自己“专利权”的创造性理论和话语体系,这是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自信的最根本依据。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多元化、独立性以及差异性的变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最大程度地团结群众,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反映最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诉求,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也在兼收并蓄、吸取精华,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竞争力,从而更自信、更自觉、更有作为、更具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2)西方多样化的意识形态渗透方式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近几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报刊、杂志传播传播方式逐渐被以电视、网络和手机为载体的社会传播所取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愈加开放,给予了西方发达国家可乘之机。他们已经把意识形态作为实现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并采用多种方式渗透到各个方面。

除了继续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外,还采取了一些新的手法,一是利用我们执政党内少数党员和政府中少数公务员的工作失误,少数腐败行为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添枝加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加以丑化,企图使人民对共产党失去信任,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二是强化西方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企图利用西方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影响和动摇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信念,从而逐渐侵蚀社会主义的基础。三是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输出文化产品,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策略,其目的是要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破坏我们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以达到人们对共产党信任的丧失和对社会主义信心的丧失,而这一切,恰好针对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中各种不和谐现象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近年来,国家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性的成就,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育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产业。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民主集中制贯彻得不彻底,工作不到位,群众路线体现极不充分,对老百姓始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态度,丝毫不知人民公仆为何物,为人民服务是何意,使人们对国家、政府产生失望、排斥甚至抵触情绪。、腐败现象的存在破坏了党群关系,造成社会民心的不稳定,使人们对政治宣传失去兴趣乃至于反感。少数党政干部思想僵化、遇事推诿、态度恶劣、办事效率低、搞形式主义,引起了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有部分地区党风不严政风不正,让党和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大打折扣,使党的一些方针政策在老百姓心中成了一句笑话、空话,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三、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依据。首先,理论研究是内涵建设的主要方式。加强大学生内涵建设,首当其冲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洽性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观点、新论断之间的逻辑自洽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通过学校教育,把这些科学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大学生。先进的理论是不能从他们头脑中直接产生的,要通过一般性的学习与实践来获得,因此只有通过教育的灌输才能使他们在较短时期内确立正确有效的政治信仰。要创造性地利用一些灌输手段,使他们乐于接受,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加强运用性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解决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的渠道建设

加强渠道建设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对内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融入大学生的国民教育之中以及他们的精神文明世界之内,按照因势施教、因时施教以及因人施教的原则,将社会传播与学校宣传相结合,感性传播与理性传播相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和理性认识。对外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对两种“逆差”的认识,即“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传播资源占有上的差距所导致的‘话语逆差’和侧重输出古代传统文化而较少传递现代中国文化产品的‘历史逆差’”[6]p74。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将大学生团结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阵营中,避免出现西方发达国家歪曲、放大事实的情况。

(三)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政治

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体现人文关怀。当今,部分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贫困问题、学习问题、心理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等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及解决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并决定着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响应和认同。因此,高校各职能部门应该全力配合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和思想困惑。其中,三方面工作尤其重要:一是切实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助、勤、减、补的资助体系,并做到公平、公正;二是要解决好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让他们都能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先导作用,做到以情动人。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教育者通常使用严肃的说教,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在任何教育中,情感都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的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越融洽,达到的教育效果就越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加大感情投资,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拿掉面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人情味,使学生“信其道”必使学生先“亲其师”,更积极有效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并从内心真正地赞同、拥护。

[参考文献]

[1]《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载于2003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5]习仲文编:《学习贯彻8.19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7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018-03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1]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中央为什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如此重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国内和国际的美誉度和话语权,即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呢?这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首先有其学理上的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上层建筑又由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组成,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又由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与发展程度,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上层建筑不仅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而且对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具有强大的巩固和保护作用。上层建筑中的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在受到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决定的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相对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理。总而言之,意识形态是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集中反映,同时又对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起到能动的反作用。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依次更替。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阐明,意识形态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同时又对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这不仅是由当前我国确立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决定的,而且也是由我国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党制度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长期并存和斗争决定的。在意识形态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欺骗性与虚伪性,“历史终结论”和“普世价值论”则竭力美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变换手法推行“和平演变”[3]。在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指出它不过是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它仅仅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否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4],而民主社会主义则攻击科学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强调维护或复辟资本主义制度,实行所谓“价值社会主义”[5]。

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支撑和制度保障。高度“四个自信”的中国梦的力量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范围地被社会成员所认同与内化。因此,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和核心。当然,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还要正确厘清和处理意识形态与经贸、外交、科技、文化等之间的关系,富有成效地进行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但这与是否要加强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二、时代依据:经济全球化发展

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有其时代的依据。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上述发展态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独霸世界的欲望愈加强烈。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压倒性实力优势,主导制定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极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独霸世界。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敌对势力借助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社会主义国家疯狂实施以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为主要方式的“和平演变”战略,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屡屡得逞后,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矛头主要对准了中国[6],进而妄图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消融于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因此,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经济全球化的l展对实现中国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我国汲取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加快深化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舞台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深刻复杂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全面巩固和壮大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美誉度和话语权,全面确保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三、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有其现实的依据。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科学解答了中国为什么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么发展的问题。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因此,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无疑是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的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明确了中国正处于并⒊て诖τ谏缁嶂饕宄跫督锥蔚南质倒情问题。它是我们防止“左”警惕右的强大思想武器。一方面,“左”倾教条主义往往脱离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苏联模式神圣化;不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而是从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书本中的个别词句出发,其恰恰是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具体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否定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公然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企图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企图把中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退回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搞所谓的“全盘西化”“私有化”和“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闹剧,把中国引入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合唱”中,都是“改旗易帜的邪路”,柏林墙的倒塌、剧变的悲剧足以证明这一点。

综上所述,明确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的现实依据――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不仅是我们反对“左”的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是反对右的落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现实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坚决立足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排除“左”和右的思潮的干扰,进一步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实践依据: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要求

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还有其实践上的依据。我们党之所以在当今时代明确提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关键在于我国不仅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承前启后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在全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正在确立自己在和平与繁荣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增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语境中的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要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必须实现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梦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所谓中国梦就是构成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使我国经济社会绝大部分阶层人民共享了改革红利,进而唱响了中国梦。由于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利益格局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弱势阶层”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深入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产力。当然,解决中国一些“弱势阶层”人民问题又不是单纯靠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能全部解决的,还需要靠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等制度做保证。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靠改革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灵魂,是中国经济社会各阶层人民行动的指南,它渗透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各个方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此,明确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

(二)要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必须包含着实现每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前提条件和根本目的。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国民才会好。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是国家和民族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都是构成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因此,明确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1]为此,进一步指出,每个中国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所有的父母都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且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都是很普通而现实的美好梦想。让每个人都有为实现自己梦想而奋斗的广阔舞台,第一要义是努力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发展权。推动公平正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国内外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必须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梦想和实现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3]徐成芳,罗家锋.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政治学研究,2012(6):21-22.

[4]《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编写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8.

[5]靳辉明,李崇富.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76.

[6]田改伟.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2):36.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8篇

8月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中央召开的一次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针、原则的重要会议。、刘云山同志、刘奇葆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的重要讲话,统揽全局、思想深刻,论述了七个方面的重大问题,阐明了当前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表明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表明了中央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鲜明态度,尤其是明确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重大任务、基本遵循、基本要求。讲话高屋建瓴,是我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做好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向我们发出的动员令,吹响了进一步开创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号角。云山同志、奇葆同志的讲话,主要是就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今后五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我们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境界;要把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党管舆论阵地、党管宣传等一系列要求落到实处;要加强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树立大宣传的理念,构建大宣传格局等,讲得十分深刻、到位。

8月21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赵克志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我们的共同任务,各个工作岗位上的领导同志都要高度重视。中央和省委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空前重视、空前支持,使我们倍受鼓舞,使我们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充满信心。

我就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传达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谈六点意见。

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强调: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一是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必须把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只有解决好真学、真信、真知,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才能做好教导别人的工作,才能引导人们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二是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有旗帜鲜明的党性原则,始终做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三是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同志指出:“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更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这“两个巩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一是要绷紧政治这根弦,时刻保持清醒坚定。既要看到主流意识形态是向上的、好的;也要看到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如宣扬和鼓吹西方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等等;更要看到围绕争夺宣传舆论阵地的斗争不继加剧,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意识形态渗透花样不继翻新等特点。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充分认识掌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导权的极端重要性。二是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斗争的第一线。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自觉坚定地站在第一线,直面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尤其是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上,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严明政治纪律。旗帜鲜明地抓,理直气壮地管,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政治责任。三是要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复杂性,及时掌握新情况新动向,加强动态分析研判,深入研究社会思潮产生、发展、演变的进程和规律,区分不同性质,把握主流、倾向和问题,加强理论辨析,帮助人们分清是非、澄清认识,作出客观准确判断,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四是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按照责任和分工,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牢记政治责任,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完善和落实有关管理制度。

准确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指针和基本遵循,切实履行新任务新使命。的讲话,蕴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回应新要求,履行新使命,必须牢牢把握重大方针原则,紧紧盯住方向目标,扭住任务要求不放松,扎实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定大政方针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要把握方针原则,就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继承发扬经验、抓好改革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要围绕方向目标,就是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三是要抓住主要任务,就是要着眼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凝聚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继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文化软实力。

发展壮大社会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论舆论,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放松,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确保新闻始终是正面为主,数量、质量和效果都是正大于负,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一是要做大做强正面新闻宣传。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唱响时代主旋律,提振全社会精气神,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紧紧围绕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更多贵州的正能量和好声音,团结和动员全省各族人民奋发进取,为实现同步小康而努力奋斗。二是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媒体在政治上与党同心同德,坚定自觉地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全省新闻媒体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正确导向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三是要扎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要立足把握好时、度、效,善于做好经济领域的引导,做好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做好社会情绪的引导,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的引导,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主动设置议题,发出权威声音,占领舆论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四是要有效开展网上舆论宣传。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牢牢把握新兴媒体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确保对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有效掌控。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遏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

切实加强宣传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强调,宣传思想战线一定要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是要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要加强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主流网站、新兴媒体的建设,发展壮大国有文化集团公司及企业,发展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实力,扩大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大做强红色地带,挤压缩小黑色地带,影响争取灰色地带。尤其要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配强配齐乡镇党委专职宣传委员。二是要大力倡导改革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控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三是要建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强调: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成为一支会工作、能战斗的高素质队伍,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要大胆使用人品正、干实事、敢破难、有担当的干部,形成肯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风气。四是要以调查研究推动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攻克工作中的难点,科学谋划今后五年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即将召开的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9篇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看待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又极具争议性的政治概念和话题,不同的国家和政党都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对意识形态作出不同的阐释,并高度自觉进行意识形态构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科学分析与看待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从意识形态的性质特征看,它是阶级和政党维护其核心价值和利益的集中体现。首先,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总是从属于特定的阶级,为特定的阶级和利益集团服务,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其次,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关于自身根本利益的理论认知,以及维护、扩大其根本利益的现实要求,既是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又是其政治纲领和目标诉求的理论表达,对统治阶级的统治发挥着服务功能、维护功能与宣传教化功能。第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性和实践性,它以明确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旗帜鲜明地指向现实,具有进入和指导实践的强烈意向。

(二)从世界政党建设发展的兴衰历史看,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政党的生死存亡。世界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一个政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在于“物质”也在于“精神”,二者不可偏废。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没有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空谈精神文明显然靠不住;但如果一个执政党放弃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甚至失去了对有害意识形态的识别和抵御能力,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

西方各国尤其重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其主要做法是以法律手段强化意识形态、以政府主导掌控意识形态、以思想教育引导意识形态、以宗教形式塑造意识形态、以各种组织推广意识形态等,表现出不断扩大意识形态包容性、增强意识形态实用性、模糊意识形态阶级性、强调意识形态普适性等特征。例如,美国政府或直接出资建立新闻媒体机构,或通过参与制作节目、新闻影响舆论,在塑造政府形象的同时隐瞒、掩盖不利于政策实施和政府形象的资讯。美国还将文化发展战略渗透于它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和贸易政策之中。同时,美国极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宗教,历届总统的就职演说中都有唤起民众爱国主义精神的格言警句;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工作要点”重申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强化“美国意识”。可以说,美国的霸权,不仅反映在军事上侵略、经济上掠夺,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上渗透、价值观上输出、意识形态上霸权,所谓的民主自由不过是一个子,在意识形态上根本没有什么自由而言。

对西方政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经验我们应当吸纳借鉴,对另一些国家和政党的深刻教训我们更应引以为戒。例如,苏共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逐渐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放任意识形态多元化,崇尚哲学的抽象人道主义、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历史的虚无主义、文学的自由批判主义,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嚣尘上,这是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随之而来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近年来的西亚北非,无不是从执政党放弃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掌控开始的。

(三)从党的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与“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过程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唤起了被压迫阶级的革命热情,动员并组织起各革命阶级、革命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正确与错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曲折发展态势。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和学习宣传活动,确立起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史无前例的“”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遭受巨大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日益巩固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社会上掀起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自由化分子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进行主义的活动,进而在19演变成和暴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必须做到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

二、清醒认识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多变、斗争尖锐严峻,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一) 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首先,西方对我西化分化的现实危险不可低估。他们利用话语权优势,大力推行西式民主、自由、人权价值观,恶意攻击党的领导、企图瓦解党的执政基础,图谋在中国复制“”;一些内外勾连、相互借重,千方百计拉拢和扶持、、东突、民运、等势力,企图培植战略内应力量;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大肆渲染社会主义失败论、文明冲突论、人权高于论,蓄意炒作中国经济、中国发展、中国能源、中国军事,对我颠覆遏制、战略围堵的险恶用心越来越昭然若揭。

其次,多元思想文化对主流价值取向的侵蚀不可低估。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呈现出新的态势,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影响,社会上一些文化行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有所滋长蔓延,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有些文艺作品调侃崇高、戏说历史、膜拜西方。例如,当今中国文学的“新概念化”倾向,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各种哲学命题的注脚。一些作家使用外来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思想资源和已有的现代化经验,以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问题为参照系,来观察中国社会生活,使诸多西方现代化语境下的概念成为进入中国生活叙事预设性主题,演绎人生痛苦与无聊、世界荒诞、人性险恶与无中心、无权威、无整体等消极、颓废的精神基调,渲染社会转型必然发生相应的社会现象和精神状况,与西方现代人生哲学诸多概念相互交织、渗透一处,催生了一批病态文学人物,对人们特别是新生代青年带来严重消极影响。

第三,民生热点问题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冲击不可低估。当前,我国既处于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各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相互叠加,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相互交织,不可避免地对人们思想带来冲击和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住房、医疗、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房价物价居高不下,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食品药品和交通煤矿等公共安全事故频发,呈明显增多趋势,对社会思想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

第四,网络负面信息对共同理想信念的蛊惑不可低估。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迅猛发展,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直接便捷、更显“短兵相接”。尽管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网民已达5.64亿,但互联网信息80%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是英语,我国的信息输出量不到全球信息量的1%,网络话语权“西强我弱”的被动格局非常突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霸权地位,培植和指使一些网络“异见人士”、“意见领袖”恶意炒作涉党涉政涉军舆情,炮制大量负面流言、谣言和虚假信息,诋毁党和政府形象。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场有一种怪象,就是谁发表正面言论,谁发表支持党和政府的言论,谁驳斥那些攻击、污蔑党和政府的言论,谁就会遭到嘲讽、受到围攻,甚至骂党和政府似乎成为时尚。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因此被蒙蔽和诱导,听风就是雨,对坚定共同信念、凝聚社会共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第五,社会转型深刻变化带来思想行为多样性不可低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人们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排斥性、对立性倾向进一步凸显。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城市改造、房屋拆迁、土地占用、下岗失业、进城务工、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管理跟不上、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公职人员行政不作为等,使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多发、频发态势,社会转型中出现许多不和谐的杂音、噪音。

(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的鲜明特点。一是目的更为明确。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就是把矛头直指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让老百姓对政治“淡化”,让干部在西方拜金主义影响下“腐化”,传播各种流言把领袖“丑化”,通过意识形态渗透使马克思主义“溶化”,最终达到理想信念“弱化”,达到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之目的。

二是内容更具蛊惑性。大多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鼓吹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轮流执政,在宣扬“司法独立”、“民主”等观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社会凸显的矛盾问题炒作渲染,提出的一些所谓政见主张、运动口号,具有极强的蛊惑性、煽动性。

三是渠道更呈多样。通过交流合作、学术研讨、网络站点、影视大片等多种途径宣扬西方价值观念,通过人际交往和非法聚集、金钱收买等各种手段拉拢腐蚀我政府公职人员,通过发动所谓“”、鼓动“街头抗争”来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渗透破坏手段不断变异翻新。

四是手段更显隐匿。采取公开掩护秘密、合法掩护非法、文化掩护西化等手段,特别重视发挥网络传播渗透自由、快捷、海量等特点,进行政治策反、价值影响和腐蚀拉拢,其渗透性、隐蔽性和欺骗性越来越强。

五是影响更为广泛。从过去拉拢腐蚀所谓的高层“精英”,扩展到如今在“草根”阶层中培植人、“异见分子”和“意见领袖”;从过去单一渗透方式,到现在多维立体渗透,特别是运用传统载体与新兴媒体交互影响、覆盖式宣传,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全民攻击”。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说到底是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交锋,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两大话语体系”的角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较量。因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清醒认识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本质及其政治危害,清醒认识西方对我施压促变的立场不会改变、势头不会改变,清醒认识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上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更加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

三、切实改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我们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一) 在强化政治责任中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党管思想、党管媒体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是坚持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强化各级党组织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责任。

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并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切实肩负起捍卫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历史责任,把它作为党的命脉来坚守、重要阵地来捍卫,下功夫掌握它、虔诚信奉它、忠诚捍卫它,并以此改造思想、塑造灵魂,成为指导行动的根本指南。

二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抓住了这个“价值体系”,就找准了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法规制订、文明创建和社会管理之中,为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滋养条件和土壤环境。要切实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提升价值认同、协调利益整合、强化力量凝聚、抑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个要求,决定着意识形态各方面工作的理念、原则和方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全体人民整体、长远、根本利益为工作原则,大力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性、人民利益的科学概念、科学观点,不被形形的错误思想所误导、所左右。

(二)在规范运行机制中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当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要有效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必须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一要统好力量“管”。既要统好各级宣传、情报、信息、安监、公安、司法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从行政职能上理清关系、区分责任;又要着力构建管的合力,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为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既要发挥传统主流媒体在政府支持、品牌积累、编采实力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牵引整合和培植多元主体力量和新兴媒体资源,促使其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融合转变;又要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保证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渠道的畅通,不给任何反动话语提供舆论生存空间。

二要建强队伍“管”。既要按照党性、职业敏感性和专业性相统一的要求,选准选好宣传文化系统领导班子队伍和社科理论队伍,配齐配强新闻媒体工作队伍和基层文化队伍,又要着眼形势任务需要,建好用好舆情管理员队伍、引导员队伍和新闻发言人队伍;既要建好传统媒体队伍,又要建好懂新媒体的管理团队、专业队伍;同时还要大力培养一批政治可靠、为党和人民所用的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培养更多代表党和人民立场意愿的名人引导员、“草根”评论员、微博微信人气王,使党的思想主张宣传更接地气聚人气、更富实效。

三要完善法规“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是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使之常态保持、规范有序、高效运行。要建立健全监测采集机制,定期对舆情信息进行监测采集,搞好梳理汇总、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和预警防范,对一些苗头和倾向性舆情前移预警关口、前置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危机处置机制,加强组织指挥、综合协调、应急保障、舆论引导和处置反馈的研究演练,确保一旦有事能够迅捷反应、稳妥处置;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意识形态管理的立法工作,积极推进新闻、出版、网络管理法律制度建立和行政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地方相关立法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特别是高度重视对网络等新媒体的管理,坚定新媒体可管可控的决心和信心,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手段,建立健全新媒体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全面推进网络、微博、微信等实名制,加强对网站舆论导向的关注和有效管理。

四要综合施策“管”。管好意识形态,要坚持辩证分析、正确对待不同情况,采取“一分为三”的方法,把正面引导舆论、善待诚恳批评、打击破坏势力有机结合,有理有力有节地搞好管控。突出弘扬主旋律,对正面的舆论要敢于发声;宽容宽待各种善意的批评意见,勇于纠治解决问题;建立健全依法查究机制,坚决打击各种捏造事实、造谣传谣、恶意诽谤等行为。

(三) 要在把握特点规律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提供了新的舞台,另一方面它极易被敌对势力利用,给各种谣言、反动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能不能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能不能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关键,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要深入研究把握新媒体发展与管理、新媒体舆情演变与处置、主流舆论场建设与新媒体法治等规律,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动员广大党员、青年团员、社科专家、媒体工作者、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舆论引导,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导权。

一要抢占阵地、把握导向。思想阵地,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舆论导向,你不去主导,就会被别人掌控。要着力建好用活新闻阵地、社科阵地、文化阵地和网上阵地,加强新闻出版、学术交流、文化活动以及网上舆论生态建设等管理,决不能让敌对势力在我们的阵地上发声,使思想阵地始终不游离于党的领导之外。要善于用好新媒体这个资源,纳入我们党的执政资源,为我所用,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引领,把抓导向、造声势的要求体现在每一块版面、每一面荧屏、每一个网页,旗帜鲜明地“亮剑”、理直气壮地发声、有理有据地批判,在抢占阵地中确保话语权始终为我所用。

二要前瞻研判、快速反应。增强话语权,必须把抢占舆论先机作为重要策略,快速甄别事实、深度研判情况、及时处置化解,必要时“先斩后奏”,确保先入为主、掌握主动。要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人工搜索与技术检测、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分析思想舆情状况,科学预测舆情发展走势,增强处置工作的前瞻性。要深入剖析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问题背后深层次问题,弄清楚哪些是我们工作纰漏造成的、哪些是群众好心办坏事导致的,哪些是意见领袖和“丝”群体推波助澜的,哪些是敌对分子扭曲炒作的,第一时间拿出针对性的处置办法,避免出现“谣言面前,真相也投降”的被动局面。

三要积极回应、有效引导。事实表明,一些公共事件的酝酿扩大,往往是不够阳光使然。特别是网络时代多元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任何试图“瞒”和“捂”的举动只会适得其反。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具体意见,对由现实利益问题引发的不满,对因社会变革冲击而产生的非理性心态,通过建立健全信息机制和政策解读机制,及时发出权威声音,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疏解情绪,化解矛盾。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对涉及敌我斗争的,要及时应对和驳斥;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诉求,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删堵不良信息,配合有关部门化解矛盾;对涉及个体利益的合理诉求,该引导的正面信息,该回应的给予合理解释,严防别有用心的人借机炒作。

意识形态工作总原则范文第10篇

。以往的学者在谈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很少有人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所具有的特点去理解其所起的革命批判和制度辩护功能。似乎这方面的工作理应由专门

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工作者去做,而专门搞哲学的理论工作者大多从哲学本身的角

度去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却很少把它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去阐述,这就形成

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功能研究的理论空场。本文尝试通过与旧意识

形态的比较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全新特点。

【英文摘要】Therearefalseandscientificideology.ThebirthofMarxistideologymark

stheformationofscientificideology,thepaperattemptstoexplainthebra

nd-newcharacteristicsofMarxismasideology,makingacomprisonwiththeol

dideology.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点/Marxism/ideology/characteristics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896(2002)-03-0009-04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系统,必然会带有作为其主要载体的阶级和地位群体的印记,

一定的意识形态可能真实地说明一个时代,也可能虚假地说明一个时代。但无论这种意

识形态是虚假的还是科学的,它都是对现存社会关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

形态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了前人的

理论成果基础上,并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

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标志着科学意识形态的真正形成。

一、旧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这里所说的“旧意识形态”,是相对于科学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言的

,主要指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它的局限性在于:

第一,阶级局限性。任何意识形态都必然带有一定的阶级倾向性,统治阶级利用自己

所处的有利地位和手段,支配着物质生产的资料,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调节

着自己时代思想的生产和分配。随着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内

部,统治阶级中有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而出现的,他们把编造统治阶级关于

自身的幻想当作谋生的源泉。因此,阶级性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特性,无论是旧意识形

态还是科学意识形态都是具有的,所以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辩护,而在于为谁辩护”。

一切旧的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剥削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它维护的少数人剥削、统治

多数人的制度,因而这一局限性决定了它、反人类的本性。人类的自由、解放,

不在于极个别人的自由、解放,而在于整个人类、至少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解放。一

切旧的意识形态绝不会、也不可能倡导和维护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自由、解放,这是

其固有的和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第二,标榜的全人类性。为了掩盖其狭隘自私的阶级利益,旧意识形态总标榜其赖以

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客观主义,强调其理论的实证性,所以具有超阶级、超党性的特性。

他们在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中,拒绝做批判性的评论和有党性的结论,特别是反对阶级分

析方法。而这种虚伪的标榜,恰恰显示了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和衰落性,正如马克思指

出:“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

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

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所

谓的自由、平等、博爱,所谓的人道主义,所谓的三权制衡等等,不过是在阶级斗争中

欺骗人民群众的口号而已。他们把现有的各种秩序描绘成最美好的、永恒的秩序,给人

们造成一种幻觉。而在现实当中,自由成了贸易自由,平等成掠夺平等,博爱成了“恩

威兼施”的博爱,人道主义成了向外掠夺的幌子,三权制衡成了资产阶级权力分脏的机

制。其实,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三,普遍的虚假性。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表现为一

种“精神的异化”,都只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编造的“关于自身的幻想”,因而都是虚假

的。而这些“虚假的幻想”,是统治阶级为了反对被压迫阶级而故意编造的谎言。这是

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阶级根源。而说它具有“普遍”的虚假性,主要是指其认识论上的

根源。也即有相当一部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在创造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不一定是出于

阶级利益辩护的愿望,而是由于所处的世界观立场和所用的方法论指导方面的缺陷,导

致其思想的“虚假”。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中曾指出,社会

意识形式,特别象法权体系、哲学体系等等,由于在它们与其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之间有

许多中间环节,因此就有了似乎是独立的外观,而且常常在与现实之间表现出头足倒置

的现象。这样,在旧的意识形态家那里,就对意识形态及其形成作了唯心主义的理解。

另外,在思考的方法上也过于表面化,他们看到人的行动都是通过思维进行的,就认为

思维决定着人们的物质活动,而没有看到从根本上规约着思维及其发展的,是现实物质

关系。

第四,抽象性,也即掩蔽性。旧意识形态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抽象的、扭曲的方式去

反映现实世界,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关系不是一种真实的、相契合的关系,而

是一种不真实的、经过粉饰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

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

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

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把人类

史归结为一种歪曲的理解,就是归结为一种完全的抽象”。为什么他们要用一种“歪曲

”、“抽象”的方式表达其思想呢?因为他们要表达的是少数人的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而怎样才能做到既能是表达自己的根本利益,又能让多数的人们相信它是神圣不可侵

犯呢?除了动用强制力量外;在意识形态上只能玩起“抽象”、“掩蔽”的把戏,通过

诸多的意识形式,淡化或弱化,甚至代替地表达和辩护其特殊利益。

第五,理论的单向度,即非批判性。旧意识形态家大多自诩为“批判者”,但其理论

真正批判的成分回到其历史观中,就会消逝无踪。如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的第四

部分“精神”中,曾深入地探讨了精神的异化问题。他概括了精神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有“苦恼的意识”、“高尚的意识”、“卑贱的意识”、“分裂的意识”等等,指出

了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异化”——人们创造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却独立化并神秘化为

统治人的精神力量。这一思想无疑具有深刻的批判因素,但在黑格尔看来,这些精神的

异化,“不过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同形式。”他只是在精神领域对某些思想客观进行

描述而已。结果是:“它们是思想的本质,因而只是纯粹的即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

”这样,本来批判的思想又退缩回到了受批判的思想当中去,青年黑格尔从施蒂纳到布

·鲍威尔,再到费尔巴哈,几乎都宣称自己的理论是批判的,而且也似乎在努力批判,

但由于他们的批判都只停留在纯粹的思想领域里,从不把他们的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

看不到真正意义上实践的作用,所以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与现实作斗争,而是与现实的影

子作斗争,马克思对此作了精彩的描述:“有一个好汉一天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

,是因为他们被关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

称它是宗教迷信的观念,那么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这位好汉就是现代德

国革命哲学家们的根本”。旧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意识形态,在其本质和核心上,由

于其阶级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是非批判性的。

第六,观念的支配性。旧意识形态家们在考察历史时,总自觉不自觉地主张“观念统

治着世界”。他们首先把统治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然后煞有介事地从不同的

思想中抽出“一般思想”(实际是他们自己的思想),把它置于最高统治地位。接着从这

些“统治思想”引申出人们之间的现实关系,要求人们遵从、屈服于这些虚构的关系,

这样就完成了观念偶像的制造,一种假象随即产生:即只要在观念上进行变革,现实就

会发生变革,而观念改变由谁来完成呢?毫无疑问,只要某些思想家的出现,一切都会

实现,而这些天才思想家恰恰又是统治阶级本身的代表,真正的统治仍然是统治阶级。

这里实际上也在玩着割裂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把戏。当现实是残酷的时候,旧意识形态家

就通过理论创造生动和幻像。旧意识形态正是通过这种虚构出来的观念的独立性及对实

在的支配,给人们制造了种种幻想,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现实生活中引开,使之沉湎于抽

象的观念世界中而丧失了与现实斗争的勇气和热情,马克思对这种幻想宣告:“所有的

德国哲学批判家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着和决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今日,但今后不应继续存在。”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全新特点: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是意识形态发展史是的伟大变革,它标志着科学意识形态

的诞生,它是批判继承旧意识形态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

体系,相对于旧意识形态,它拥有全新的特点。

第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是相对于旧意识形态的阶级局限性和标榜的全人类

性而言的。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反对旧意识形态的超党性的虚

伪态度,它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服务的。它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

,明确宣布要把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最终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充分表明

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真实而彻底的革命性。可以说,没有这种彻底的革命性,不

敢公开表明自己党性的意识形态,决不是科学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敢于表

明自己彻底的革命性呢?就因为它的科学性,它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基

础上,对社会发展必然性把握的理性结论,即便它具有阶级属性,但它是无产阶级的思

想体系,从而克服了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片面

性。因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严格地遵循客观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它的

根本利益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所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接

近客观真理,就越符合无产阶级利益和彻底革命的要求。列宁在驳斥俄国马赫主义者波

格丹诺夫对相对真理的误解时指出:“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

何科学的意识形态(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识形态)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

条件的。”可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相对

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对立或者割裂二者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在“意识形态终结”的烟雾中,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非难和否定,就是

把科学性与革命级性绝对对立的。他们认为,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从本阶级的功利出发

,用来操纵、控制社会的思想工具,因而是一种与科学真理相左的“政治偏见”。这里

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了:一是意识形态的革命性是否必然损害或削弱认识的科学真理性?

二是意识形态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第一个问题,上面已有所述,结论是马克思

主义意识形态完全可以而且必须体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对于第二个问题,在马克

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意识形态是

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为什么他们会

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对立起来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科学”的狭隘理解所

造成的。科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分。自然科学反映的是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社会科学反映的是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其共同的本质都在于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都

属于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而在贝尔等人看来,“科学”仅指实证科学即自然科学。这

样一来,社会科学尤其是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的那部分社会科学,由于得不到

“实证”而被排除在科学之外。所以科学与意识形态是对立的。其实,作为对社会现象

的反映,意识形态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判明一种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关键在

于看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对象,旧意识形态(非科学的意识形态)是歪曲地反映社会存

在的意识形态,科学的意识形态是指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其次,意识形态

和科学发展的和谐一致是意识形态获得科学性的重要条件。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是无

产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它服从意识形态的发生,发展和巩固的一般条件,就是说,社

会主义以人类知识的一切材料为基础,以科学的高度发展为先决条件。”旧意识形态就

是因为不能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成果,经受不住科学的考验,而很快被时代淘汰。从这

个意义上讲,科学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并不是,也不应是对立的。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攻击和歪曲,大都

表现为这样或那样地割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他们或者片面夸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脱离实际搞冒险主义;或者片面夸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标榜

按客观规律搞改良主义。这都是以极端的形式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在现实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战斗力。实际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忘记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也就说不上科学性,只能是一种伪科学。同样,脱离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抛弃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谈不上革命,只能是一种假革命。

只有把科学性和革命性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

第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这是相对于旧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非批判性和观念支配性而言的。这个“

统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思维成果、社会理想、革命学说,它来

源于实践、形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它的产生、演化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为依托的,

而不象旧意识形态那样,是“思想家的理性产物”,是凭空捏造,是思维冥想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

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

、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列宁也指出:“革命理论是不能臆造

出来的,它是从世界各国的革命经验和革命思想的总和中生长出来的,这种理论在19世

纪末期形成。它叫作马克思主义。”生动的生活实际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不仅是马克思

主义孕育和形成的基础,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这种原动力,马克思

主义这一科学的意识形态不至于重蹈历史上那些保守的、固步自封的思想体系的覆辙,

就能够与时俱进、叱咤风云。旧意识形态非批判性的根源就在于他们轻视实践、逃避实

践,只停留在精神(理论)的领域,结果他们的批判成了蛰居书斋的冥想家独自玩耍的“

文字游戏”。二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思维理论成果、社会理想、革命学说,它不是纯粹

空洞的东西,它具有实践指向性,即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克

思恩格斯在研究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发现了历史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创建了唯物史观

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些学说并不是闲来无事的诗词,也不是一经掌握就可以束之高阁的

东西,而是反过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指导着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并在这

些革命实践中得到验证和进一步的发展。“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而问

题在于改变世界”。认识世界,不能停留在一般地观察、解释、评议,而应致力于揭示

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地认识,并把这种认识完全服务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

不是像社会庸医那样搞修修补补,也不是像青年黑格尔派那样光说“震撼世界”的大话

,而应是革命的、彻底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改造。革命地改造世界,是以科学地认识世界

为前提、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它在指导实践的具

体历史过程中,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依照实践这个客观标准,不断地修正;根

据实践的要求,不断更新、发展。因此,它既不会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幻想,也不会变

成僵化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反对旧意识形态的观念支配性,因为这是颠倒地分

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做法,它之所以神秘、之所以虚假,就在于离开社会生活,只在理

论本身来说明自己的本性。但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凡是把理论导

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

的解决。”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观点,也是消除旧意识形态神秘化、虚幻化的最好过滤器

第三,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这是相对于旧意识形态的普遍虚假性和抽象性而言的

。如前所述,旧意识形态家们在谈论意识形态时,并不是指具体的现实的东西,而是一

些抽象的、隐晦的思想概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理论的抽象性并不等于抽象的理论。

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产物,都是对现实物质生产关系的概括性反映,因而带有抽象性。

但抽象的理论则是指脱离现实,在头脑中进行形而上学操作的产物。因而其历史性无从

谈起。二者具有根本的区别,而后者恰是旧意识形态家们常用的手法。意识形态就是他

们精心制造的阻碍人们全面地认识自己现实世界的眼障。这些眼障一旦被还原,将成为

“裸的谎言”,反而成为自己的武器。可以断言一切被神秘化和虚幻化的思想

大厦在它崩然倒毁的同时也将把建造它的设计师一起活埋。

科学的意识形态克服了以往旧意识形态的虚假和掩蔽,赋予了意识形态真实、现实的

特性。由于从现实出发,马克思坚持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唯物主义思想,这是对旧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重要变革。又由于从历史出发,马克思主义又避免了陷入自然主义的态

度之中。因为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是对现实进行批判分析,而对具体现实进行批判分析

,就必须将具体现实置于历史之中,进行历史的透视,具体地分析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

生活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说它具有历史性,主要指其

不是凭空而来主观臆造的东西。而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而进行的客观反映和价值

导向;不是在头脑当中“纯粹观念的斗争”的结果,而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通过自身的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而最后确立和发展的。当然,马克思曾说过,意识

形态没有历史,但这主要是针对那些“经营绝对精神为生”的思辩哲学家和神学家所进

行的理论反驳。因为那些思辩的唯心主义者总热衷脱离现实生活来讨论精神或宗教自身

发展、自身展开的历史。马克思的论断所要否定的正是这种幻想和迷信。而不是在一般

意义上否定意识形态有历史(如宗教史、哲学史等)。就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生活过程的反

射和回响而言,它是没有独立历史的。说它具有现实性,主要是指其实践性,这种实践

性是基于对“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的关怀,基于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怀,而引导人们

进行的对现实的改造和发展。它体现为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因

而它拒斥一切虚伪和形而上学,呼唤真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现实的“意识形态”

和意识形态的“现实”的统一,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我们只有科学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全新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

的制度辩护和革命批判功能,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指

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辉煌的胜利!

收稿日期:2002-01-1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上一篇:意识形态重要意义范文 下一篇:意识形态个人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