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22:42:16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原动力。公司治理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层和董事会在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行为方式和利益关系,是商业银行实现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做法,在制度上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的内审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等。

(二)加强对现代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大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否采用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已经成为反映风险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实践来看,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巨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尤其是建立现代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计量工具。

(三)加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量的计算、对比监督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并且使得许多以前很难开展的风险监控手段变成现实。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建立起独立的、高质量的数据库,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并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为国内银行风险的度量和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要不断加大对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确保信息系统开发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系统最终能涵盖银行的所有业务。

(四)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我国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保障金融安全,需要立法机关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在立法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高立法质量。银行监管机构应当要求银行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以及时识别、度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发生。监管者应对银行与风险相关的战略、政策、程序和做法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定期的独立评价,还要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否按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以及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履行了风险监管职责等。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黄丽珠.《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合规风险管理》,金融时报,2007年1月8日.

[2]陶怡.《信用风险管理新发展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0月.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可分成三个最基本的方面。他们有信贷方面的风险,比如说潜在的坏账;他们还要面临流动性的风险,这会涉及到资产和债务的不匹配;另外他们还要应对操作的风险,如虚假个人消费贷款、关联企业骗贷、票据诈骗等等。

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涉及到银行内的程序和流程,同时也涉及到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对于机构来说,处理操作风险应该有适当的针对操作风险的政策,首先要确定这些政策,同时要把这些政策告知整个银行的人员。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考虑几个方面: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治理结构,必须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向谁汇报。在一个典型的银行案例中,应有一个单独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还有不同业务部门负责日常业务的管理,即有两个报告机制,有关日常运作,向这种业务部门经理汇报;而有关信用方面,必须向有关信用经理汇报。在银行涉及的信息当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获得信息的人和信息在不同层面的细节。比如董事会所需要的是一个概括性的信息,因而不可能把同样信息交给所有的人。另外,信息应当是具有灵活度的,还需要有灵活收集信息的方法。

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银监会已于05年12月31日颁布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制度,系统的提出了对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的控制办法。

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一)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

1.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

1.1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25%。

1.2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60%。

1.3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0%。

2.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三类指标。

2.1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应高于4%。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一个二级指标;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应高于5%。

2.2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一个二级指标;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0%。

2.3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50%。

3.市场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利率风险敏感度。

3.1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20%。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可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险价值法和基本点现值法)计量外汇风险。

3.2利率风险敏感度为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与资本净额之比,指标值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风险监管实际需要另行制定。

4.操作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二)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1.正常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贷款之比,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两个二级指标。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正常类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与正常类贷款之比,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

2.不良贷款迁徙率包括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之比,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

(三)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

1.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不应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1%。

2.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3.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4%;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8%。

核心指标的设置实质是将风险量化的方法,同时通过持续监测,衡量哪些做法是可行的,而哪些是不可行的,从而逐渐减少风险,将风险降至最低。风险量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计量和跟踪,必须要知道如何对数据进行量化,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大多数欧洲和美国的银行,目前都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这些信息要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收集,而且必须量化。第二阶段是评估的阶段。当银行量化有关信息之后,要对它进行衡量,因此在第二阶段需要很多相关技术的开发。银行可以建立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并从数据中拟合风险损失的分布,通过设置一个置信区间,比如95%,银行就可以计算出风险损失,也就可以为其分配资本了。为风险分配资本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当银行遭受某种灾难性损失的时候不至于瘫痪,甚至于倒闭。而到了第三阶段,就是向各个管理层提供数据,以让他们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最大特征是纵向式的,而目前农行是以分行为经营单位的体制,其风险管理体制也以横向为主,不利于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可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

一是在风险管理的决策层面,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在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总行一级设一个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风险管理系统的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该委员会主席由全行的首席风险管理主管担任,负责制订全行的风险控制标准及风险管理规划,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判断和决策重大风险管理事项,监督高级管理层关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控制情况,对本行风险管理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及水平进行定期评估,提出完善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

二是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实行上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对下级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同级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窗口负责人的直接管理和考核,下级行风险管理人员和风险窗口管理人员在所管辖的区域和领域内全面监控执行总行风险管理政策,包括搭建运作组织,推广风险管理工具,量化评估与分析报告等,以利于总行风险管理部门综合归纳各区域、各领域的风险暴露,进行全面风险整合和对冲,实现对整个机构的积极风险配置。同时,为确保矩阵式垂直化管理的有效执行,还应建立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推行风险经理制和风险报告制,对所有业务流程和关键风险点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风险事项及时预警和报告,确保对业务流程中的任一环节均能体现“四眼”原则,真正实现风险管理重点的三个转变:即从现实的风险向潜在的风险转变,从风险的事后处置向风险的前期控制转变,从风险资产的管理向资产风险的管理转变。

此外,风险管理部门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风险承担者不能同时为风险监控者,风险承担与风险监控必须分离。风险管理部门应该相对独立于业务部门,承担起平行制约和行为监督的责任,从而形成有效制衡,抑制过度追求商业机会、利差贡献或业务量而违背风险管理原则的行为。为达到有效制衡,可采取风险管理执行官下派制,即总行向各省分行派驻风险执行官,省分行向二级分行派驻风险执行官,风险执行官的人事任免、业绩考核、薪酬分配等均由上级行确定,不受派驻行的限制。

二、培育新型的风险管理文化

没有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就谈不上风险控制,无数的事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案例中,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农行可在内网上分类汇集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各业务产品及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指引,明确提示风险点及防范要点,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科学的风险评估,来培养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并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促使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亦即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监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要让全行上下认识到:对商业银行来说,只要持续经营资产和负债业务,就永远会面对各种风险,甚至是破产、倒闭的风险。任何岗位的银行员工都要有风险防范的意识。任何员工做任何事情都要自觉地考虑到风险因素,并尽可能将风险压到最低限度。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实现风险与收益的优化以及价值的创造。

与此同时,要加快建立一支风险管理队伍,提高素质。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高级风险管理人才,通过他们成熟的理念、技术来推动全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立足自身,培养人才。除在工作上有意识地培养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外,要充分发挥内部网络的作用,建立风险管理知识学习网站,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并指定一些风险管理专家定期在网上答疑,解答风险管理人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培训平台。对高级管理人员,派往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跟班学习考察,重点学习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先进的风险计量技术。培训不能“一时冷一时热”,要形成制度并作为长期发展战略。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是现代商业银行对出现影响资产安全的风险信号,提前做出识别和判断,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信号处理方法的一种机制。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有效的、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减少经营活动中的相关风险,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将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宏观面上,总行应组织高层次人才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及金融政策,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情况,重点加强对不同行业的长期、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在对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客户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信贷资产行业、区域、品种、集团客户风险分析的基础档案,并通过与各部门、各行业、各媒体业已建立的信息交流渠道,定期对一些行业或地区进行预警通报,确定高风险行业及高风险地区,前瞻性地提出重点扶持及退出对象,全国性的行业贷款限额及地区授信总额,解决基层行因信息不对称,将贷款集中于某个已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引发贷款风险的问题。要设计出全面覆盖银行在业务运行中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大额资金流向、资金清算及经营效益信息的合理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起到风险预警作用。同时,在开发新产品和开展新业务之前,要充分识别和认真评估其中包含的风险,建立相应的内部审批、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明确风险防范要点,做到“未雨绸缪”。

微观面上,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财务报表的早期预警信号、经营状况的早期预警信号、企业与银行关系的早期预警信号、管理人员的早期预警信号等的预警机制,在风险出现苗头时,就能通过一些信号敏锐地捕捉到风险点,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将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各级行的客户经理要经常深入企业,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关注企业发展动态,监控企业资金走向,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并及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避免风险的扩大和漫延。同时,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加大在线监测力度,对到期贷款收回情况及信贷资产质量情况进行监控,及早发现并处置信贷客户的潜在风险。

四、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通过对国际银行业流行模型的考察,不难发现银行风险管理模型如下的发展趋势:一是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化、指标化形式向模型化形式或二者结合的形式转化、单个资产分析向组合分析转化的趋势;二是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趋势,比如对期权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三是汲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趋势,比如经济计量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四是运用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的趋势。

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业务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农行开展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这方面的工作还较为滞后,加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类企业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着失真现象。因此,农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相关数据库,信息包括客户的信用资料、历史上的违约率资料以及金融市场数据资料等,并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结合自身特点,对有关的现代风险管理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风险度量模型,如信用评估模型、破产预测模型、产品定价模型等,逐步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方法对每一项业务和产品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并根据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选择适当的、普遍接受的计量方法,尽可能准确计算可以量化的风险和评估难于量化的风险,并采取压力测试等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补充。

五、完善风险控制方法

一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总行要出台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指引,包括柜面人员操作风险指引、银行业务法律风险指引、新业务产品风险指引等,列示风险内容,细化风险标准,使每位员工都明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严格控制风险。并注重加强业务制度的更新与完善,特别是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要配套出台风险控制制度及办法,以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同时,对违规违纪人员严肃追究责任。二是提高风险监控水平。在风险管理中综合运用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控两种手段,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提高风险管理整体效能。在非现场监控方面,要建立高效的非现场监控网络,提高信息获取的深度、广度、频度和精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三是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在搞好宏观、定性分析的同时,逐步将一些适合农行情况,且较为成熟、科学的数学分析模型植入信贷风险管理之中。要通过对企业重要财务变量的不间断测试,掌握借款企业未来收益的趋势,降低信贷风险。要建立科学的贷款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贷审会议事规则,将贷审会审议项目的风险情况作为衡量贷审会成员工作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对贷审会成员实行动态淘汰制,决策能力不佳的则促其离开贷审会,必要时引入“外脑”,邀请有关方面的技术专家参与决策,作出贷与不贷的决定,以提高贷审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和决策水平。四是完善稽核审计体系。要建立独立的、垂直的、具有监督权威的内部审计部门,实行审计派驻制,即总行向省分行、省分行向二级分行派驻审计人员,对下级行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派驻审计人员不接受被派驻行的领导,直接由上级审计部门进行考核。同时,不断完善审计程序、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果,充分发挥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五是推行经济资本管理。以经济资本作为业务计划编制的先行指标和核心指标,指导信贷资源有效配置,强化对风险资产总量特别是风险资产新增总量的约束,以资本约束风险资产增长,控制全行的风险水平。

六、灵活运用风险应对策略

银行风险无处不在、无可避免,但农行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一些风险应对策略,达到减少风险、控制风险的目的。

一是规避风险策略。考虑到风险事件的存在与发生的可能性,事先采取措施回避风险因素,或主动放弃和拒绝实施某项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在贷款方面,应认真做好贷前尽职调查,科学评估贷款抵押物价值,避免抵押品不足值或难以转卖,而使贷款遭受损失。同时,注重贷款期限与负债期限的匹配,设置科学的中长期贷款控制指标,防止中长期贷款发放过多,出现贷款长期化与存款短期化,贷款流动性降低与存款流动性增强,产生流动性风险。在外汇业务中,对有关货币汇率走势做出明智的判断,采用“收硬付软”、“借软贷硬”等策略,规避汇率风险。在经济紧缩期采用固定利率,在通货膨胀期采用浮动利率,以避免可能产生的利率风险。根据内部政策和程序对市场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及止损限额等,涵盖承担市场风险的主要业务,并按照地区、业务经营部门、资产组合、金融工具和风险类别进行分解。

二是分散风险策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就要求农行在信贷投向上,不要过分集中于少数行业、地区或客户,避免某个行业的长期不景气、某个地区的严重经济萎缩或某些客户经营状况的急剧恶化,遭受致命的呆账损失。同时,要在大力开拓信贷业务的同时,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改变营业收入中贷款利息收入“一枝独秀”的现状,以分散贷款信用问题带来的风险。对金额巨大、风险难于控制的大项目,可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万一贷款形成事实风险,可与其他行共同承担,避免因此承受太大的损失。

三是转移风险策略。通过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将风险尽可能转移出去。如,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一旦借款人发生风险,可以将风险“转移”到担保人,这就要求对担保人的资信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发放抵押贷款时,要求对抵押物进行投保,一旦抵押物发生损失,就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出具保函时,要求客户提供反担保或提供100%资金质押等,一旦客户失约,银行可向担保单位进行追索或直接划扣保证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过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交易(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远期协议及套期保值等交易方式来转移利率和汇率风险。

四是抑制风险策略。在承担风险后,加强对风险因素变化的关注,当出现风险爆发征兆或实际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风险恶化,争取化解风险,或者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这就要求农行要严格落实客户经理制度,密切关注客户重大经营状况变化情况,跟踪检查和评估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及时发现客户预警信号,通过采取追加抵押物、追加担保人或担保金额、停止新增贷款、提前收回贷款等方式,抑制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将损失减到最小;或通过财务重组、信息咨询等方式大力帮助客户改善经营状况,从根本上提高客户贷款偿还能力,控制风险的恶化。

[摘要]随着客户观念和需求的不断变化、金融风险复杂程度的不断上升、银行监管要求的日益严格、金融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当今世界上的银行家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以一种更全面、更清晰的视角来审慎甄别业务经营中的风险。针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要加强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健全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培育新型的风险管理文化,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改变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完善风险控制方法;运用多种风险应对策略,包括规避、分散、转移、抑制等策略。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网上银行作为现代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除了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更加广泛的开放性。互联网是网上银行的基础,它由位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而成,因此,网上银行比电话的开放程度更广泛,提品和服务的地域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

2.服务的超越时空性。网上银行普遍使用专业计算机作为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可以24小时连续地工作。这样,网上银行能为客户带来超越时空的“AAA”全新服务方式,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

3.交易成本的低廉性。由于网上银行依托着高技术含量的网络技术,成就了极低的交易成本(见下表)。因此与其他的服务方式相比,它能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

4.身份认证的便捷性:对于网上银行来说,确认客户身份主要通过密码或密钥。任何人只要拥有了密码或密钥,就被认为是其客户,从而可以对该客户的账户进行交易,如取现转账等。网上银行实质上成为独立存在的“虚拟银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网上银行在国际、国内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业务占比急剧攀升,在中国已经达到近30%,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更是达到90%以上。[5][7]

二、网上银行的主要风险

网上银行的基础是网络技术,所以除了具有传统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外,操作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8年提出的,也是表现比较突出的三类风险。[6]

(一)操作风险

在网上银行系统中,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系统可靠性或完整性的重要缺陷而造成的潜在损失,可能由于客户的误操作,或网上银行系统不恰当的设计而产生。这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网络的安全性风险

网络安全性风险一般包括黑客攻击风险、内部员工非法侵入风险、数据安全风险和病毒破坏风险,如蠕虫木马等病毒的侵入破坏,拒绝服务、端口扫描、攻击、篡改网页等。

黑客通过网络攻击银行的电脑系统,可能删除和修改网络银行的程序,窃取银行及客户的资料,甚至可能直接进行非法的转账;内部员工则有工作的优势,可以有目的地获取客户的私人资料,或者偷窃客户的资金。

2.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风险

系统设计上的缺陷,硬件设施的落后,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会给网上银行造成潜在的损失;网络银行的外部供应商未能提供预期的技术,也会造成损失。

3.内部员工的操作风险

一方面,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失误,或者软件更新升级后员工的错误操作,都会给网络银行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内部职工故意不遵守工作流程,内外勾结进行金融诈骗,也会使银行遭受损失。

4.客户误操作风险

若一家银行事先没有告知客户有关的注意事项,客户就可能会进行不当操作的,或者有意错误操作,此时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来取消错误操作,客户的交易就可能生效,使银行遭受损失。

(二)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是指网上银行未能满足客户的意愿,使公众对银行产生负面效应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网上银行的信誉风险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存在技术缺陷,客户无法登录系统或者账户信息受损,消息扩散后,可能因客户对网上银行不信任或对银行不满进而可能发生挤提挤兑行为;二是系统存在重大的安全缺陷,黑客侵入或者病毒被植入银行系统,造成数据破坏,系统紊乱或损毁,致使大批客户失去对该行的信任而流入它行;三是市场上使用同种或相似的系统或产品,一旦一家出现问题,客户就会猜疑其他机构也将出现同样问题,从而导致客户流失;四是别有用心之人出于某种目的,对网上银行散布流言蜚语,致使有些不明真相的客户流失。

现实中的各种风险之间具有关联性。其他类型的风险的发生将直接导致信誉风险的加大。同时,由于信誉风险的传播性特点,如果一家全球性银行在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方面出现信誉危机,人们就会对其他银行的系统安全性产生怀疑,进而会形成整个银行业系统的信任危机,影响整个银行业的稳定。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有关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相对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滞后,当网上银行发生交易事故,或由于有关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相对电子银行和货币户发生纠纷时,法律中无明确规定或规定不清,致使当事人分不清各自的责任,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由于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是新兴的业务,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尚未确立,致使交易的有效性及各方的权利义务不明。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国家尚未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金融机构无法可依;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所吸收的国外客户,发售的电子货币可能在注册地以外流通,使得银行无法遵守国家法律,造成意想不到的法律方面的纠纷;有关网络的法律不完善,加上各国的情况不大一样,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法律风险。

(四)其他风险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也会出现在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交易中,但对于银行监管来讲,这些风险相对网上银行的特点是次要的,随着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跨国交易的数量将会增加,因此,网上银行还会面临跨国界风险。

三、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范式

网上银行是通过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输来运行的。成功的网上银行交易具有身份验证、数据加密传输、网上支付等功能。交易的各方都拥有数字证书,才能保证拥有数字证书的合法用户在该系统上实现安全支付;同时要利用证书机制中的密约对所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签名,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交易上的不可抵赖性。

因此,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也是根据其运行的特点和各个环节要素进行的。主要包括技术(客户端信息的安全、传输信息的安全措施、客户身份或信息的确认、网上银行的内部安全、紧急预警体系)和法律两个层面。

(一)技术层面

1.客户端信息安全范式

由于客户在交易时可能使用不同的网络、不同的操作平台和不同的操作方式,所以客户端要支持多种协议,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是安全套接层(SSL,SecureSocketsLayer)协议,该协议由Netscape公司研制,向基于TCP/IP的客户或服务器提供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鉴别、数据的完整性及信息机密性等安全措施。在SSL信息中采用X。509的数字证书实现鉴别,并采用了DES、MD5等加密技术来实现机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二是S-HTTP协议,它是基于SSL技术,是对HTTP的扩充,增加了报文的安全性,并向WWW的应用提供完整性、鉴别不可抵赖性及机密等安全措施。三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指用于信用卡交易中的交易协定、信息保密、资料完整、数据认证和签名等,它能对一些敏感的信息如姓名、地址和信用卡等进行加密,并规定了交易各方进行交易时的具体流程和控制策略,能保证交易各方的真实性及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四是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由Microsoft公司提出并在IE中应用,它将认证和解密在浏览器中分开使用。五是VPN技术,它是在采用in-ternet等不可靠的公共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时,通过附加的安全隧道、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技术实现与专用网络相类似的安全性的技术。

2.安全传送信息范式

为了防止信息被非法窃取或被非法删改,保证被传送信息的安全,对所要传送的信息,一般要进行加密处理。

数据加密技术是在网络中所发送的明文信息用加密钥加密成密文传送,收件人收到密文后再用密钥解密成明文信息过程中所用的技术。经过加密处理的信息,即使在传递的过程中泄漏,在无密钥解密的情况下仍能保密。根据加密算法,密钥分为对称密钥加密和公开密钥加密,DES属于对称密钥,其解密速度快,相对简单;RSA是非对称密钥,相对复杂,速度慢。实际数据通信加密应用中多采用DES算法和RSA算法。

3.客户身份和信息的确认范式

为确认发送或接收信息的客户的真正身份,防范身份假冒,必须进行身份的识别认证。一是网上银行的身份识别。网上银行通过证书机构CA和证书实现对客户身份的识别鉴定,为身份的真实性提供保证,是交易双方在不见面的情况下能够确认对方的身份有效方法。电子商务认证机构(CeritificateAuthority)就是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它的功能是通过对数据证书进行有效识别,从而实现网上交易。CA为每一个使用公开密钥的用户发送一个数据证书,目前最常用的数字证书格式标准是X-509V3[8]。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是我国的最权威的CA认证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联合12家商业银行共同建设,并于2000年6月29日开始运营。二是数字签名技术,它是利用RSA算法和报文摘要来实现的,是公开密钥技术的另一个应用,用来实现网上银行交易双方对源信息的鉴别。

4.网上银行的内部安全范式

一是防火墙技术。是指在网上银行和其他外部网络的接口处专门建立的安全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结合而成,用于对进出网上银行网络的数据检查和控制,隔离来自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进而保护银行网络和网络资源的安全。它具有访问控制、审计、地址隔离等功能。二是路由器技术。它的功能是对网上银行的内部业务网的数据进行过滤,以隔离非法访问数据。主要方法是在内部网与其他网络的接口处建立参数网,并配合防火墙的使用,使安全屏障的功能大大加强。三是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的目的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和采取相应的防卫措施,一方面通过实时监视、报警和主动的漏洞检测,堵住黑客入侵的途径,另一方面设置伪装的安全陷阱,捕捉黑客对系统侵犯的证据。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四是防病毒系统。防病毒系统是最基本的技术措施,实时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版本和病毒库信息,并实时跟踪IT供应商和信息安全机构动态,及时增加安全补丁是保持系统有效性的基本做法。五是数据的备份与隔离保护。网上银行的数据库一般采用有一定安全级别的大型分布式数据库。由于数据库的重要性,一般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并提供可靠的故障恢复机制,数据库的访问、存取都进行加密控制。具体实现方案有安全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保密系统、数据库扫描系统等。[8]

5.网上银行的预警体系范式

由于IT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比率不高及网上银行自身的特点,故其中含有不可预料的不安定因素和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所以必须研制国产化核心设备和自主开发的网络安检系统,并构建一个含有统一的共享模式的大型数据库的以PDR(Protection,Detection,Reaction)模型为基础的动态安全体系来作为其预警体系。这一数据库应该包括信息库、安全参数库,信息来自于国家信息安全机构、其他网上银行的数据、独立信息安全技术机构等。利用数据库信息,针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实现对移动IP群集和固定IP与Mac映射,通过静态和动态相适应的安全预防体系来组织开放系统漏洞,屏蔽安全技术陷阱,进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二)法律层面

网上银行除了具有很强的技术风险因素外,法律风险也是其重要风险种类。在银行电子化法律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时,许多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尤其是在互联网上的许多行为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难以明确,因此,我们要构建网上银行的法律监管体系。[9]

1.加强市场准入

网上银行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其自身所呈现的新特点决定了一旦发生战略风险,对银行业自身,甚至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要防范战略风险和系统风险,就要加强法律对网上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目前我国对网上银行市场准入方面的规定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7月9日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10]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不仅要修改已有的不合时宜的法律,而且要制定更多的法律。如有必要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1998年颁布的《网上银行与电子货币活动风险管理》以及香港金融管理专署2000年5月5日颁布了《虚拟银行的认可》等文本,把技术设备和安全技术的要求、网上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具体化,使其更富有操作性,把各项风险降到最小。[11]

2.明确规定事故故障造成损失时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因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发生事故和故障所引起的系统风险,可以根据事故和故障造成的损失,明确各方当事人的责任。除了传统银行业务的银行和客户这两类风险责任承担主体外,还涉及计算机设备和通讯设备的供应商、网络系统经营主体和通讯线路的提供者等网上银行系统风险的责任承担主体。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法律对这种法律关系作出专门的规定,有必要通过立法对此进行完善。

另外,对于由于不可抗力导致的事故或故障引发的责任,应列入免责的范围。不可抗力一般指自然灾害、战争、动乱等现象,同样适用于网上银行,但黑客袭击、系统故障、网络中断等能否列入不可抗力的范围,还有待有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

3.建立电子签名及认证制度

为防范黑客攻击、内外部欺诈等操作风险,应该建立电子签名和认证制度来保证电子交易过程中交易指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传统合同法对于交易指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通过当事人的签字或盖章实现的,但在无纸化的电子交易中,手签和盖章的可行性遇到了挑战,倘若还需经此程序,则电子交易的优势无法体现出来。因此,各国都在电子交易法或电子商务法中肯定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如美国的《数字签名法》、新加坡的《1998年电子交易法》等都作出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规定,我国于2004年8月出台的《电子签名法》,第一次赋予了一定条件下的电子签名与手签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明确了电子签名的规则。[12]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该法律还有不足之处。一部篇幅有限的法律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网上银行问题,更不可能代表整个法律体系。因此,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BCBS.RiskManagementforElectronicBankingandElectronicMoneyActivities.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R],March1998BS/97/122.

[2]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Essentialelementsofastatementofcooperationbetweenbankingsuper-visors”[R].2001,5.

[3]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ElectronicBankingGroupInitiativesandWhitePapers”[R].2000,10.

[4]AndrewS.Tanenbaun.计算机网络(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陈进.电子商务金融与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芮廷先.电子化监管技术——金融电子化风险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邓顺国.网上银行与网上金融服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李金泽.网上银行义务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论坛,2001,(1).

[10]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和监管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1,(1).

[11]于南.谈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中的监管[J].中国审计,2002,(2).

[12]张晓东.金融电子化风险的管理与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8).

[摘要]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方式相比,网上银行具有经营成本低、服务领域宽、服务质量高、管理水平先进等优势;但同时,网上银行也有如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信誉风险等不安全因素。因此,增加技术成分和完善在线支付的法律法规等措施,对加强网上银行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技术和法律两个层面。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如何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列举了英国巴克莱银行与我国民生银行风险管理的成功案例,并对二者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旨在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所启迪。

美国花旗银行主席及总裁沃尔特威斯顿有一句名言:“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宽和规模的不断膨胀,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某些高风险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有可能在转瞬间葬送整个银行。然而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大厦的坍塌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动荡。

当前,如何把握风险与利润、风险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使银行既不承受过大的风险,又能保持适当的发展,是每个处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的银行经营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由于风险管理不善致使银行经营失败的情况频频发生,然而也不乏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银行。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中外银行,分享它们的成功经验。

一、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

巴克莱银行是英国的四大银行之一,在英国设有2100多家分行,在全球6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近十几年以来,巴克莱银行十分注重不断拓展其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资产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巴克莱银行各项业务快速拓展的过程中,成功的风险管理为其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构造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权责明确

与大多数西方国家银行一样,巴克莱银行具有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不仅如此,在这一系统内,对风险的管理分工非常明确,而且职责清晰。具体来说,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业务条线负责人负责识别和管理业务线条的风险;风险总监负责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分类风险主管及其团队负责风险控制框架的建立与监控;业务风险团队负责协助业务条线负责人识别并管理其总体业务风险;内部审计独立地检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环境。完善清晰的结构与权责明确的分工为防范风险布下了天罗地网,为巴克莱银行成功进行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风险偏好体系——保证业绩,控制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巴克莱银行一直在内部使用风险偏好体系。风险偏好体系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估计收益波动的可能性及实现这些业务规划的资本需求,将这些与目标资本比率、红利等因素相对比,并将这些结果转化为每个主要业务板块规划的风险容量。风险偏好的数值要通过估计集团对宏观经济事件的敏感性来进行验证(这种估计是利用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来完成的)。巴克莱银行集团信用风险总监安德鲁·布鲁斯认为,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近十几年来通过建立风险偏好体系,加强限额管理,强化了经济资本在集团内部的运用。而风险偏好体系的运用也是国际活跃的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普遍经验。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先进,数据充分

与其他银行一样,信用风险是巴克莱银行最大的风险。据统计,巴克莱银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经济资本被配置到各业务条线的信用风险上。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巴克莱银行主要利用五步风险管理程序(即指导、评估、控制、报告、管理和分析)以及基于COSO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进行。巴克莱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较为成熟,主要利用自己的历史数据和其他外部信息,通过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系统来对借贷者、交易对手以及零售客户进行评级。与此同时,巴克莱也采用一些外部开发的模型和评级工具,当然这些外部开发的模型及评级工具必须经过巴克莱银行的相关验证。

二、民生银行的风险管理

民生银行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在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今天,民生银行却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风险管理道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民生银行如何应对日益多样化的信用风险。

(一)重视贷前调查——充分检验,防范风险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是广州地区唯一实行“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的银行。当年广东南海华光集团骗贷屡屡得逞,“洗劫”了广州数家银行近74亿元人民币。然而该集团存在的风险却无法逃过民生银行的火眼金睛。下载论文

南海华光集团曾向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申请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当广州分行收到南海华光集团的有关资料后,立即进入其受理贷款申请的检测达标通道,这第一道关卡就是大名鼎鼎的“预授信申报公示”。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是广州分行2002年上半年刚刚推出的新制度,目的就是为化解一些常见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其实这套制度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当银行接到授信申请时,在银行内部网站上将南海华光集团的有关材料进行为期7日的“公示”,广而告之,广泛征求意见,听取群众的呼声。预授信制度不但大大节省了支行具体经办人员实地贷前调查的工作量,而且使调查渠道更为广泛、通达,使授信通道更为透明、民主、公开,很难出现漏网之鱼,为自身保护提供了安全绿色屏障。南海华光集团的申请也正是在公示期间,由于该行员工们陆续提供的华光集团的相关信息显示出其众多漏洞,经有关部门认真分析核实后,而被多票否决,实现了防患风险于未然。

(二)加强贷后检查——重视结果,更重过程

尽管贷前调查与贷中审查至关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款项贷出后就“一劳永逸”,贷后管理也绝对不可小觑。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主管风险控制的副行长赵继臣说,在杭州分行,风险控制高于业务发展。银行不良资产反映的是结果,但产生却是在过程,因此对于分行来讲,过程控制重于结果控制,注重贷后管理是保证信贷资产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杭州分行曾为杭州某企业贷款400万元人民币,然而该企业的两幢房产早在2003年9月就被法院查封,分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分行组织相关人员多次与借款人、保证人联系,制订清收措施。经过各项艰苦努力的工作和与当事人谈判,终于在贷款到期前一天全额收回了400万元贷款的本息。

另外,在对湖州某集团有限公司的续授信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在生产经营、销售渠道及财务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检查人员随即向分行贷审会提出了不能给予其续授信的理由,果断退出,避免了后来其他贷款行因来不及收贷而最终采取法律补救手段情况的发生。检查过程中,杭州分行还了解到安吉某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存在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分行配合支行几次到安吉,与企业和政府联系落实分期还款计划,并积极争取到了总行的支持,分三期收回了全部贷款本息。可见在贷款业务中,过程控制至关重要。杭州分行正是通过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风险“扼杀于摇篮中”。

(三)培养风险意识——认识到位,团结一心

民生银行的一位领导曾说过,“银行经营同质化趋势很强,民生银行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靠的是员工们工作拼搏、热情、坚韧、执着。”是什么力量鼓舞激励着民生员工?我们应该看到,民生银行尤为注重员工队伍业务培训、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通过多样化、实用化、层次化的培训方式,生动活泼地为员工的实际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大大强化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他们的业务操作,对真正做到按章办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所谓意识决定行动,有了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做后盾,才有了广大员工在风险防范方面更强的行动力。在高度风险意识熏陶下,风险防范观念深入到了每一位民生银行员工的内心,使风险防范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成为民生企业文化的重要灵魂。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中外银行成功案例带来的启迪

(一)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是有效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外资银行大多具备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其内部监督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实行垂直管理。分支机构的内部监督部门往往与本级机构相互独立,或者在分支机构不设内部监督部门,内部监督的职责直接由总行的内部监督部门实施。

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权责明确,是外资银行成熟风险管理系统的典型。再来看民生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2004年,民生银行华北、华东和华南授信评审中心——风险管理的核心机构,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立。评审人员“直系”隶属于总行,是总行的“嫡亲”,而与分行没有任何血缘——人事和经济利益联系,这使得总分行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审贷分离”,从制度上避免了由基层行领导者的长官意志可能带来的授信业务经营性风险。实践表明,民生银行的独立评审与区域授信评审中tk,等制度非常成功。

(二)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操作规章制度是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保证。银行业务人员由于受自身素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约束,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难免会带有个人倾向,造成判定结果有失公正。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能够使银行员工避免主观主义和随意性,做到公正、合理地判定风险。

巴克莱银行作为一家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完善与周密。在民生银行,各项内控制度建设也紧随业务的发展步步推进。一笔信贷业务,从贷前调查到评审,从放款到贷后管理,直至最后的责任追究,分行都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制度,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建立与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信用评级体系往往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肩负着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征信、信用档案管理、信用记录监控等职能。信用管理部门在授信前做出的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是银行的信贷决策机构决定能否给予授信的依据之一,在授信后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信用监控报告,更是银行衡量信用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

巴克莱银行经过长期发展,其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并且拥有较为充分的历史数据,为其测量与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尽管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但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例如民生银行对申请授信的客户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并以此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依据。在数据集中管理方面,民生银行也走在全国同业中的前列。该行率先采用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模式,将全行所有业务的数据处理集中在总行,为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四)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不能回避风险,只能管理风险。实践证明,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只有将风险管理从高深的理论变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必须贯彻到全行全员,贯彻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说,银行的每位员工在做每一笔业务时都应考虑到风险因素,贯彻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本思想,始终把控制风险与创造利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经过长时间发展,风险管理观念在大多数外资银行早已深人人心。而对民生银行来说,正是由于民生银行上下都把风险管理放到突出位置,各级行领导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使得员工达成共识,才使民生银行在风险管理进程中硕果累累。

(五)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在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建设的同时,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无疑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外部环境。可以说,处于信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要想取得成功,除了深厚的内力,还需要良好的竞技场才能充分体现“武艺”的高超。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健词:国有商业银行银行风险风险管理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银行财务因利率的不利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市场利率发生波动以及银行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都会造成该种风险。在现实市场中,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造成市场利率不断发生变化,利率风险的存在使银行暴露在利率的不利变动中。利率风险主要有基准风险、重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等四种表现形式。过高的利率风险将对银行的利润和资本造成很大的威胁。

2.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在贷款到期没有偿还贷款本息,或由于借款者信用评级下降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信用主要分为道德风险和企业风险两大类。其中.道德风险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即银行由于缺乏对于借款者借款的目的和用途的完全了解而产生了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企业风险则是由于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而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前者是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交易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付的需要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的风险。目前,上述特点还未暴露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型企业的转变,流动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加大。

4.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市场上一个或多个汇率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商业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包括外汇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等。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频繁变动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产及负债市场价值的稳定性使拥有大量外汇资产和经营外汇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高的汇率风险。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营运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和操作不当产生的经营风险,分为非善意和善意操作风险。非善意操作风险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分散或怕麻烦、图方便而违规操作造成的风险。善意操作风险是操作人员出于方便客户的考虑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而酿成的风险.由于工作人员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因此这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商业银行出于善意而降低风险管理标准、放松风险监控的现象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以规避操作风险。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银行风险管理权力责任制度模糊缺少必要激励约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权力责任制度的缺陷是指目前贷款权力的分布完全根据行政级别而不是根据风险管理能力来划分而激励约束制度的缺陷则表现在激励不足、约束过度时银行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会选择挺而走险。

银行风险衡量方面存在缺陷风险量化体系有待完善。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过程。受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信用评级的其他重要作用发挥不够:在信用评级方法上目前商业银行的做法与巴塞尔银行新框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信用评级的组织和程序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风险量化时.计量分析不足,缺乏量化手段现有量化

指标不能体现出行业和规模之间的差别;指标的调整速度和行业风险的变化不协调使计算结果失真。

社会经济环境有待加强.外部作用加剧商业银行风险。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力不大,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信用中介行业发展滞后,已有信用数据库小、覆盖面窄无法对市场主题的信用级别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1培养和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营造健康积极的风险管理氛围。加强风险管理.应首先注意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即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文化.上行下效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上级应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及时揭示和报告风险。

2.调整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度改造或完善。同时按照业务需要调整分支机构的设置,建立经济、高效的分支机构网络.解决内部控制结构重叠,控制效力低下控制成本高等问题。建议在总行一级设一个风险控制委员会由全行的首席风险控制官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与此同时各业务部门和每一个分行都设有风险控制官,但他们都是对上一级风险控制官负责,而不是对同一级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

3.运用科学信息决策系统,建立风险测评模型。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收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有利于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会计、风险管理、市场拓展等部门搜集整理的信息汇集后自动分类、整理并分析供内部人员作信贷审批、风险审查之用以此给银行整个业务管理过程提供及时、完备、明晰的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同时借鉴西方风险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及量化计算方法。例如风险价值法、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信贷矩阵法、建立科学而实用的风险评测模型,以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水平。

4.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存在已久作为过渡阶段,必须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不良资产,尽力降低新生不良资产的比重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协议》标准。其次,要完善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监管。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供应链上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因为各种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因素,而导致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出现了偏差,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损失。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将新的融资渠道提供给中小企业。

1.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上下游真实交易及流动资产担保下背景下的业务。

为了更好的与之相适应,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而我国目前的银行还处于原始的经营阶段,由固定资产抵押发放贷款,还没有深入的投入和研究供应链金融,这样对该业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

2.存在着“先圈地,后发展”的思维定势。

尽管我们早就步入了WTO时代,但却不能真正实现由主营业务向零售银行的转型。国内商业银行中,具备可操作的业务规范,并建立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确是寥寥无几。

二、基于供应链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1.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的控制措施。

分析成熟的金融市场,只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才能真正的控制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在通过改革进入利率市场化前,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应主要采取缺口管理的方法。而在一般情况下,即期利率的敏感性缺口管理即银行的缺口管理,它通过对敏感性缺口的消除或缩小。而降低银行利率。通过利率波动的降低,而规避银行风险的发生。而作为的新兴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有着较多的参与主体,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不断流转的抵押物所有权,而出现所有权归属的法律纠纷。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而修订和调整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过程是需要逐渐完善的。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法律漏洞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特别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一些领域,还有法律的空白存在。制定详细和严谨的合同条款和协议,并对各项流程中的职责归属和借贷双方的业务和权力进行明确,可对供应链金融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的弥补。同时,依据法律法规程序对各类手续进行办理,能将银行的法律风险有效降低。

2.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

由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多为供应链金融中的受信企业,整个供应链信用大小,是由其营运状况所决定的。银行首先应对受信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考虑,并分析和度量融资企业的发展前景、经营状况和整体实力。首先,企业进行风险对抗的直接保障,就是企业整体经营规模的大小,企业如果在市场上处于主动经营的状态,会积极参与竞争,进而将自己的整体信用水平提升。反正,则不会获得银行的信用认可;其次,企业的运营状态的良好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素质所决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使决策风险降低,同时可使企业决策的有效性提高,进而能够控制企业的整体发展。企业信用状况是由企业的经营状况所决定的,企业经营状况的三大关键因素,包括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银行对企业考察的标准,是看企业能否维持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关键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等。企业偿还债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经营运营能力简称为应运能力,营业周期及存货周转率是企业应运能力的财务指标,对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及经济资源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揭示作用。企业的资金有着越高的流动性,则就会有越强的偿债能力,随之会有越快的获取利润的速度。除此之外,近几年有许多专家学者也都先后提出了基于VAR值的信用风险考量,作为银行方抵御信用风险的一种措施。银行方可将融资方式、产品还款方式以及其他多种影响因素综合考量建立风险模型,利用足够的历史数据,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风险考量测试。又因为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会将风险以乘数形式放大,因此加强对信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对动产的管理。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操作风险,面向多个主体,组合多种金融产品,是供应链金融主要开展的业务。银行首先要评价授信企业,进而对供应链的生产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由于有众多的人力因素出现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操作风险。所以,银行必须大力培养一批有着丰富经验和过硬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来控制和评估风险。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规范和规则制度,对每一个业务流程严格控制,严格执行和设计各种契约。

4.加强对资金的管理。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都是用未来变现的资金来完成支付,因此特别需要关注资金是否能够按期按量回收,如果资金不能按时偿还相应债务,此违约造成的影响会因乘数效应而被放大。为了保证资金能够按期按量回收,需要实时关注授信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需要关注是否有相关保证、担保等额外的代偿。另外,针对作为保证金留存银行的这部分资金,银行要切实做好封闭式管理。

5.建立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也需要建立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该程序是基于银行风险暴露对银行整体资本充足性进行预估的行内流程。该程序需要有效精准识别、衡量和管理各种风险,需要衡量足够抵补风险所需的经济资本,并且能够产生向金融监管机构要求的相关报表附件等信息。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供应链金融操作队伍。

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业务和传统的信贷的全新理念有所不同,进而在风险的控制上也非常多变和复杂,要求商业银行所组建的供应链操作队伍必须具备高水平和高素质。供应链金融业务因为和传统业务有所不同,因此,要求操作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银行人员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是职业道德必须良好,二是具有高超的控制风险的能力,业务技能必须专业,同时工作经验必须丰富;三是具有对关键岗位健全的补偿措施和忠诚度。由于银行工作人员比较熟悉供应链业务的运作模式,所以对于融资行为的风险所在,他们往往更清楚,这样就很难防范银行工作人员内部作案。银行工作人员在一般情况下,包括以下两种情形的违法操作,既内外串谋和内部作案。而银行工作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同时处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运行模式中,往往会更多出现与企业勾结的情况。所以对操作风险进行控制的必要措施,除了要对专门的规则进行制定外,还应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结语

新的历史时期,商业银行过去传统的单一的授信模式被供应链金融所改变。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的整合,对银行信贷业务的新局面进行了开创。目前,基于供应链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会难免出现各种风险问题。所以,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商业银行不单单要对外部总体经济环境的发展状况密切关注,同时还应对供应链整体的潜在风险深入分析和了解,通过与风险源的结合,从多个方面来防范相应的风险。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风险限额管理是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国际实践证明,风险限额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集中性风险,实现贷款风险的事前管理和控制,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出发,介绍了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组织框架.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设想和展望。

一、引言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是由多个产品、部门、地区等维度组成的资产组合,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决策者需要在组合层面上判断业务与产品的风险与价值,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业务决策。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类金融危机的发生更进一步说明,风险集中度管理上的失控,不仅容易导致银行遭受难于承受的损失,而且也使得风险十分容易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传染”,造成系统性风险。对于超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管理层级多,分散风险、控制集中度风险的难度更大,且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许多国外先进银行开始应用经济资本管理方法,设定各类产品和交易的风险敞口设定七限,实行风险限额管理。这些限额之问相互联系和制约,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制约、分散和预警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二、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

风险限额是根据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的最大化原则,应用资产组合分析模型设定的风险敞口(EAD)或风险价值(、aR)的最高上限。风险限额代表了银行在某一项业务中所能容忍的最大风险,凡在限额以内发生的非预期损失,都可以通过银行经济资本来抵御,超出限额则意味着损失会超过承受能力。限额管理是一种基于风险计量的管理方式,它综合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战略、政策导向以及资本配置,代表了当今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系统化发展方向。与传统风险管理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事前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类敞口的限额都是根据对风险变化的预测提前设定的。当某类风险敞口保持在限额以下,说明业务发展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当风险敞口逼近限额时,监测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提示风险经理采取防范措施;而风险敞口一旦突破限额,就预示着风险正在显著上升,风险经理应启动紧急处理程序。可见,限额管理应发生在资产损失形成之前,属于“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

(二)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实时动态管理。限额管理强调实时动态监控,即在每个时点上,系统都可以根据最新市场变化和业务数据,计算调整各项限额,并监测所有限额的执行状态。业务经理和风险经理通过客户终端,随时从限额管理系统获取最新数据,了解所辖业务的风险状态,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必须依托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畅通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全行范围的连续监控。

(三)限额管理是对风险和收益的综合管理。风险限额是对业务经营规模施加的一种硬性约束。从短期看,限额管理可能会对业务拓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但长期而言它有利于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某项业务的开展在初始阶段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收益增加,但随着业务不断扩张,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而如果业务规模突破风险限额,就会使RAROc降到较低水平,甚至出现负值,反而不利于银行增加实际收益。因此,风险限额不单纯是业务发展的约束,更为重要的,它是银行经营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四)限额管理是基于资产组合分析的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限额管理体系建立在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的基础上,不仅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贯穿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该体系不仅包括对单笔业务或某一客户的交易限额,也包括国家、行业、区域、产品等资产组合层面的额度限制。它基于对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敞口(EAD)的准确计算,也通盘考虑了资产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整个银行的实际资本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体系具有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管理功能,是银行真正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风险限额设定。风险限额管理模式的基理就是在一定资本约束的条件下,按照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最大的规则将贷款限额总量分配到各个债项。风险限额设定是整个限额管理流程的重要基础,其本身就构成了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风险限额的设定分成四个阶段:首先是全面风险计量,即银行对各类业务所包含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各类敞口的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根据BaselⅡ的要求,信用风险可通过银行内部评级系统进行计量。第二,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对各业务敞口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其中制定一套合理的成本分摊方案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运用前文介绍的经济资本分配和配置模型,对各业务敞口确定经济资本的增量和存量。第四,综合考虑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以及银行战略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最终确定各业务敞口的风险限额。

(二)风险限额监测。银行总行在风险限额后,需要对限额执行情况实施连续监测,限额监测是为了检查银行的经营活动是否服从于限额,是否存在突破限额的现象。为监测贷款限额的执行情况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变化情况,设置单笔业务的贷款限额和经济资本限额监测指标。总行风险监控部按月对监测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内部评级系统和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有关监测信息。当实际新增贷款余额超过新增贷款限额的理想额度时,或贷款实际占用经济资本超过该业务经济资本限额的理想额度时,对贷款限额按旬进行监测。此时,信贷经营部门应对资产组合结构情况进行分析,甄别出潜在突破风险限额的行业,及时调整营销重点。

(三)风险限额预警。根据经济资本配置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针对设定的各类敞口理想额度和限制额度(即风险限额),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当实际交易额超过理想额度时,系统发出蓝色预警信号;当实际交易额超过风险限额时,系统发出红色预警信号。当行业出现预警信号时,风险监控部应对出现预警信号的业务单元进行差别化分析,向总行有关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审批部门及一级分行发出预警提示书,同时抄报首席风险。

(四)风险限额控制总行相关部门及一级分行在收到预警提示书后,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在单笔信贷业务的审批及贷款发放两个环节分别采取先核准后审批、暂停审批、先核准后发放等相应的措施,在核准时应把分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系数是否下降作为考虑因素,促使分行进行结构调整。确保信贷投放在行业限额内。对于限额执行情况,应定期在风险报告中加以分析描述。对超限额的处置程序和管理职责必须做明确规定,并根据超限撷的程度决定是否上报5风险管理部门要结合业务特点,制定超限额后的风险缓释措施,定期进行返叵检测?(五)风险限额调整。风险限额的调整分定期调整和不定期调整两种,定期调整是指在限额执行的中期,总行风险管理部在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及行业风险变化、限额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酌情提出调整行业限额的建议报营彳亍风控委审议。不定期调整是指总行信贷经营管理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充分理由认为需要调整某业务单元的风险限额,以书面形式向总行风险管理部提出调整限额的建议,风险管理部在进行风险评估和测算后,提出调整风险限额的意见,报总行风控委审议或报首席风险官签批。

四、风险限额管理的组织框架

风险限额管理工作由总行风险管理部牵头,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贷审批部、风险监控部及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部、集团客户部等经营和管理部门分工负责。

(一)风险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组织设计、优化行业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管理模型;负责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的计量;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系统计算的评级结果和风险限额进行论证和调整,并上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负责拟定贷款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制度;负责将审定后的风险限额录入内部评级系统;负责行业经济资本占用比例变化的监测;负责对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调整风险限额的需求进行审核并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

(二)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职责、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包括总行公司业务部、总行机构业务部和集团客户部。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提出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指令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调控措施;负责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指令性风险限额调整的意见;负责指导和督促分行执行风险限额管理,在行业限额内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三)信贷审批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审批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风险限额管理的相关风险政策和预控措施。

(四)风险监控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风险监控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对风险限额的监测和预警,并及时预警信号。

(五)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负责综合经营计划与风险限额的衔接。

五、风险限额管理的体系构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但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不多,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也较少。实践表明,风险限额管理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项适用于现代金融体系特点的风险控制手段。我们应该加快引进和国外该领域的成熟技术,结合本国银行的具体情况,扎扎实实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设计和探索工作。根据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实施风险限额管理一般需要经过2~3年时间,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风险限额管理涉及银行的所有业务条线,对全行经营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董事会和高管层必须对此做出战略决策。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习惯于粗放式经营模式,偏重业务扩张,轻视风险控制,对限额管理理念在短时间恐怕难以接受,所以需要最高决策层下决心,方能有效地推动。决策者应对实施限额管理的战略意义形成共识,对工程实施难度做出充分估计,做好战略部署,集中优势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建设。启动阶段的前提规划至关重要,可考虑聘请国外咨询公司协助完成规划,并由银行专家进行充分论证。

体系构建阶段。由风险管理部门牵头,相关业务条线配合,组成一个跨部门的项目组。项目组在既定的整体规划下,围绕基础数据、计量模型、IT系统和业务测试和四个关键环节顺次展开工作。与内部评级系统不同,构建限额管理系统的重点和难点一般不再是数据基础,而是如何通过业务测试,系统计算的限额结果只有被业务部门接受,才能转化为实际管理效能,这不仅需要做大量的检验和调试,更需要前后台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模型和系统的改进。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一)征信信息的应用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征信系统是个筛选机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不诚信客户,较大程度地净化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金融环境。由于征信系统是全国联网的,因此,一旦某个客户在任一金融机构有过不良信用记录,所有其他商业银行都可以查询到,这些信用不良客户将被所有商业银行拒之行外。由此可见,从长远来看,征信系统具备筛选机制功能,能够把那些不良信用客户筛选出来,列入信用黑名单,从而达到净化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效果。对提高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效率、开展和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防范信用风险、有效筛选优质客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贷款催收、新资本协议实施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降低了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贷款发放效率。目前各家金融机构的各类信贷业务已经高度依赖征信系统。信息不对称总是存在的,特别是征信系统未建立起来之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成本更是巨大。但是,商业银行又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不了解客户而不放贷,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客户的资信进行调查,从而有效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交易成本,降低了银行经营利润。通过信用报告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信贷审查过程中人力和资源的成本,缩短了评审时间,提高了信贷审批的工作效率。征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减轻了商业银行调查量,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经营利润水平。

(三)促进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个人业务方面,在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申请、贷后管理和担保等环节都需要查询个人征信系统。企业业务方面,在企业贷款、对外担保、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贴现等业务的审批中都需要查询企业征信系统。通过对信用报告的使用,有效地防范了无卡贷款、重复抵押、多头贷款等欺诈行为。同时,通过正面的借款人信息,金融机构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客户群。

(四)征信系统能够提供持续、客观的借款人信贷交易和自身的基本信息。征信系统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可以推动金融环境良性发展。对银行客户而言,征信系统是一个约束机制,因为,如果客户企图骗贷的话,其不良信用记录将被征信系统“广而告之”,这意味着从今以后,所有商业银行都对其关起了融资大门。这样的后果将对心机不良的客户起到极大的心理威慑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征信系统有利于强化人们的诚信道德意识,提高社会的整体诚信道德水平,改善商业银行的金融环境。通过查询征信系统,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及其变更都一目了然,为金融机构贷中管理人员了解客户最新负债情况,及时掌握客户还款压力的变动,做好风险预警等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评价资料。

(五)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目前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舆论和警示作用,便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征信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建立起一个全社会都能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通过对征信记录不良的借款人信息的运用,使其失去信用以及贷款的能力,从而失去在信用经济社会中立足的能力。目前,有很多在征信系统中存在违约信息的客户,为了重新获得贷款的能力,主动到金融机构归还逾期贷款。

二、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征信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征信业管理条例》虽然出台,但只是宏观层面的管理规则,促进形成各类征信机构互为补充、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征信市场格局,满足社会多层次、全方位、专业化的征信服务需求。《条例》对于解决征信市场中信息采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解决征信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仍然有一定困难。要达到立法效果,顺利实施,下一步还需要制定一些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比如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具体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中涉及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目录和细则以及道德信用与资产信用的界定、个人隐私权及知情权的权衡等诸多方面,还不能做到事事有法可依。

(二)尚未形成有效的信用数据开放机制。社会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信用数据的区域、部门和行业仍处于割据状态,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性瓶颈。信用信息不能共享,影响系统效用的发挥,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以便于银行全面分析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为银行做出信贷决策提供参考。但目前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机构掌握的可以公开的企业和个人信息没有开放,增加了企业信息获取的难度,减弱了已有征信数据的适用性和完整性,造成信用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使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三)尚未建立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在立法方面,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仍然滞后。同时,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在一些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相反,失信收益往往大于失信成本,不仅降低了守信者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对失信者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四)未能将全部信用信息纳入征信产品的范围。当前,征信系统的主要产品是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衍生产品不足,产品品种较单一,且当前的信用报告只能显示至查询日企业的信用状况,缺少按时间段显示信用信息的功能。同时非信贷领域的信息较少,如企业纳税、资质认证等相关信息缺乏,难以满足金融机构多层次的需求。虽然征信系统在部分省市采集了企业和个人缴纳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欠税信息、民事案件判决和强制执行信息,以及可能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生产经营和还款能力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公共信息。但以上征信信息收集的范围尚未扩展到全国。另外一些散布于公安、法院、工商、劳动保障等多个部门,而且大多数处于被屏蔽状态的信息,则有待政府及相关制度来推进,征信中心也应早日推出覆盖这些信息维度的产品。

(五)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知识宣传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的征信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具有系统化征信知识的高学历、高水平信用管理人才更加有限。公众信用知识普及水平远远不够。在我国,人们虽知道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在长期信用文化缺失的困境下,社会信用环境不容乐观。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还有所不足,对征信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导致银行无法对客户的征信进行详细的统计,只能掌握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以致客户贷款难。在长期信用文化缺失的困境下,社会信用环境不容乐观,信用文化建设水平低下的问题亟待解决,公众信用知识普及水平任务艰巨。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征信法规建设。一是建议依据《征信管理条例》,建立相关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具体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中涉及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目录和细则,以及商业银行在搜集数据、提供数据、购买数据、使用数据等各个环节的规定办法,防止出于自身盈利目的而侵犯企业和个人利益的行为发生。

(二)提高征信数据质量。商业银行应大力提高数据质量,建立信用数据开放机制。在企业财务报表尚未实行单一来源制度的情况下,征信系统除通过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征集企业财务信息外,应自上而下建立与工商、税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链接关系,以便征信系统使用方对各方信息的比对,加快信用数据开放机制建设。

(三)加快征信产品创新步伐。要不断丰富征信产品体系、信用报告种类。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创新更多的征信产品,依法扩大企业和个人征信产品的应用推广,尽快推出信用评分、信用评级模型等品种,提升服务的层次和深度。继续扩大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整合各部门掌握的资源,推进征信平台的建设。

(四)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失信惩戒机制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严格有效的惩戒制度,才能对失信者产生威慑和警示作用。对提供不真实数据者要依法进行惩罚;对严重失信者要公开披露失信信息,提高不良信用记录者在参加保险、招投标、招聘录用等活动中的门槛,让其为失信行为付出社会成本,以示惩戒。

(五)通过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政府、银行、征信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宣传信用档案建设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好处及建立信用档案的方法途径。充分运用征信系统、征信产品应用中的典型事例,大力开展诚实守信激励、警示教育,让社会公众普遍地了解征信,从而在经济、社会交往中自觉规范自身的信用行为,珍爱信用记录,积累信用财富。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一、国外研究

“风险管理”最早于1930年,由许布纳在美国管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指企业通过识别、计量和分析风险,并且能够用最经济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处置风险。随后,风险管理被用到不同领域,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的发展,风险管理研究的重点也在不断发展。从亚当・斯密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70年代资产负债管理、80年代资产负债表外风险管理理论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到巴塞尔体系的形成、COSO委员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可以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经过2个多世纪的发展终于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概括起来,大致经过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全面风险管理4个阶段。

(一)资产管理理论阶段

资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早期商业银行家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银行对此没有决定权,是被动的。而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合理安排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量高的利润,并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银行管理关键在资产管理,在既定负债所决定的资产规模前提下,实现资产结构的最优化。随着经济发展,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商业贷款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如果存款人在需要资金时无法从银行提出所需的自己的存款,那么就会造成挤兑,银行倒闭。因此,为了应付存款人难以预料的存款,银行只能将资金短期使用,而不能发放长期贷款或者进行长期投资。银行一般采用票据贴现的方式,或者票据抵押贷款,因为票据本身是购买商品和流通商品的证据,具有自偿性。

可转换理论于20世纪初提出,认为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显然,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的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在人们竞相抛售证券的时候,银行也很难不受损失地将所持证券顺利转让以达到保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

预期收入理论指称现代银行承做多种放款,且借款人以分期付款方式偿还贷款也相当普遍,故银行以借款人未来收入为基础而估算其还债计划,并据以安排其放款的期限结构,便能维持银行的流动性。

(二)负债管理理论阶段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该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概括起来,负债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存款理论、购买理论、销售理论三个阶段。

存款理论曾经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沉淀的余额为限;存款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存款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付出的利息构成银行的成本。

这一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和保守性,强调应按照存款的流动性来组织贷款,将安全性原则摆在首位,反对盲目存款和贷款,反对冒险谋取利润。存款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没有认识到银行在扩大存款或其他负债方面的能动性,也没有认识到负债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综合关系的改善对于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盈利性等方面的作用。

购买理论是继存款理论之后出现的另一种负债理论,它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其基本观点是:商业银行对存款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可以主动出击,购买外界资金,除一般公众外,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及财政机构等,都可以视为购买对象;商业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适宜时机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此时,实际利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或实物投资不景气而金融资产投资较为繁荣,通过刺激信贷规模以弥补利差下降的银行利润。

购买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涨年代,它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加主动地吸收资金,刺激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以及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缺陷在于助长了商业银行片面扩大负债,加重了债务危机,导致了银行业的恶性竞争,加重经济通货膨胀的负担。

销售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迎合顾客的需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该理论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给银行负债管理注入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即围绕客户的需要来设计资产类或负债类产品及金融服务,并通过不断改善金融产品的销售方式来完善服务。它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相互竞争和渗透的情况,标志着金融机构正朝着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同时,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使银行能够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资产盈利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负债管理依赖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主动性,必然会受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外部不可测因素的制约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借入资金要付出较高的利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因此,负债管理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一是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因为借款成本通常要比存款利率高。二是增加了经营风险,当银行不能从市场借到相应的资金时,就可能陷入困难,而市场是变幻难测的。三是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短期资金来源比重增大,借短放长的问题日趋严重,银行不注意补充自有资本,风险增加了。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阶段

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提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基本思路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满足流动性需求,做法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未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持有可转换证券或在其他银行存款),一部分由往来银行及其他资金供应商事先以信贷额度给予支持。对于未预料的流动性需求则临时由短期借款满足,对于长期滚动性需求做出预测,通过能滚动变成现金的中、短期贷款和证券满足。即资产负债管理是通过对资产与负债各个项目偿还期限的对称研究,计算各负债项目的成本、创利水平及各资产项目的利润、收益水平。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少投人、多创利的目的。

(四)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阶段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银行应用全面风险管理于所取得的成果有:将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的管理与其他金融风险的管理相整合;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与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相整合。例如,早在1999年,Piraeu银行集团就开发和使用了整体风险管理方案,将资产负债管理与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整合为一个部门,使用整合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融合资产负债管理与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报告。该集团又于2001年将资产负债管理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相整合。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发展的同时,各个银行机构也在积极寻找技术和方法对风险进行度量和控制,比较著名的主要有:KMV(1993)以期权理论为基础的信用监测模型(Credit Monitor Model)、J.P.Morgan建立以VaR为基础的信用度量制模型(Credit Metries)、麦肯锡公司建立的以宏观模拟为基础的信贷组合观测模型(Credit Protffio View)和瑞士银行建立的以保险精算方法为基础的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Credit Risk+)等。

二、国内研究

魏灿秋(2004)认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资本配置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没有清晰界定呆账准备金、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防范功能,为了更加精确地从资本配置角度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管理,可以用损失准备金、风险资本、存款保险制度的VaR定量模型来分级防范风险。

吴慧强(2005)在研究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及其成因和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定性主导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和定量主导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重点对Z模型和KMV模型的原理进行介绍并采用10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股票交易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随后发展了风险管理模型,建立风险溢酬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该模型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刘晓星(2005)介绍了VaR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了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基于VaR的银行资本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aR和风险资本(CaR)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现阶段基于RAROC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统一于VaR的银行风险资本配置思路,在Merton假设银行资产价值遵循几何布朗运动的分析基础上,引入银行监管机制,分析了银行的监管强度与银行的风险策略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持续期概念为基础,建立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计算VaR的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分析了用VaR代替方差或标准差作为风险测量指标的均值―VaR模型的几何求解及其应用中的局限性,建立了在VaR约束下基于银行借贷的投融资决策模型。最后对银行操作风险度量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基于VaR的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框架和操作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应用建议。

许云涛(2007)通过建立OLS回归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衍生产品业务的风险进行了衡量,发现不同的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与其净利润的相关性不同,影响程度也大不相同。

金英(2008)分析了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银行界在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新老两个协议推动下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从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外部监管、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操作风险管理5方面着重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要以动态和综合的观点来进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李红梅(2010)主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利用基于连接函数的风险管理方法及模糊综合评价的预警方法,对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一系列有效地政策建议。

刘亚蕾(2012)通过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包括信息经济学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博弈论,得出:银行企业间天生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银行在受理和管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大类问题:受信贷配给的限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由于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的制约,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博弈后形成不完全契约,即:缓解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关键在于信用风险的评定和对贷款的持续监督、控制。

毕琪惠(2013)通过研究民间借贷的发展情况,分析由民间借贷引发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在原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民间借贷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并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探究了防控民间借贷所造成的风险的手段及措施。

三、总结

分析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每一时代的风险管理理论都与当时代的特点,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吻合。我国理论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也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和探索精神,但综合起来讲,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数的理论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对风险的度量和控制不够明晰和精确。在当代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更要以COSO组织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根本原则,尽快建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掌握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根本思想和方法,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的经济状况需要来建立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这就要求理论界不断地前进和探索,在与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接轨的同时,逐步建立起独特的,适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

[1]石汉祥.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效应及治理策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4.

[2]段红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2.

[3]陈四清.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研究2003(7).

[4]王少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

[5]魏灿秋.资本配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核心.金融研究,2004(7).

[6]金鹏、徐晓莉.欧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借鉴与思考.生产力研究,2007.

[7]许云涛.衍生工具表内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7.

[8]陈晓霞.对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特区经济,2005(1).

[9]刘劲.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6).

[10]宛璐.国外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其启示.学术交流,2005(3).

[11]李永华.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13.

[1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0.

[13]李红梅.中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研究,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0.

[14]向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初探,生产力研究2012(7).

[15]张宇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区域金融研究,2013(1).

[16]韩光道.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及其借鉴.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5).

[17]刘华.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2).

[18]吕宁,张洪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缺陷及矫正思路.济南金融2012(12).

[19]侯念东.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再思考.中国城市金融,2004(03).

[20]赵志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1.

上一篇:班组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安全管理制度论文范文